第一篇:茶林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茶 林 学 校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把《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小学德育大纲》落到实处,使学生按《中小学生规则》要求自己,根据本校学生思想实际及德育工作的现状,特点拟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上级文件的精神指导下,从要求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指导思想出发,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为基本线索,围绕学生身边发生和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通过一阶段的活动,以达到把学生逐步培养成为“讲卫生,讲文明”的好学生。
本《方案》是结合各种教学常规活动而进行的有层次、有针对性、以学生为主体、班主任为主导的系统教育,且具有教育的渐进性、针对性、全面性等特点。
二、养成教育的内容
中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包含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本学期重点抓好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一)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举止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
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要敬礼,降旗时要自觉肃立。
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
3、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
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5、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6、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
7、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8、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彩。
(二)卫生习惯养成教育讲究卫生是每一个人应有的生活习惯。在现代社会中,小学生养成讲究清洁卫生的好习惯特别重要。它是一个人文明的表现,既体现了良好的个人面貌,又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
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饭前便后洗手。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
2、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
3、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严禁在校园内乱扔果皮纸屑、垃圾。严禁把饭菜带进校园。
三、养成教育的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9月14日——9月31日):
1、召开全体教师会,提高教师认识,统一思想。
2、召开大队、团支部会议,明确要求。
3、各中队、团支部召开学生动员会。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通过学习,使学生悟出道理,达到晓之以理的目的。
(二)自查阶段(10月1日——10月30日):
各班对照《实施方案》,查找不足,注重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矫正培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要求学生在学习明理的基础上对照检查,反省自身,引导学生习惯逐步养成。这一实践活动是方案实施的重点,全过程由班主任负责,科任老师配合。
(三)重点检查阶段(11月1日——12月30日):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具体由政工处和团总支负责领导、检查、督促该《方案》的实施和落实。领导组成员在学校监督岗学生的配合下,每周进行评比。
重点监督内容:
1、严重不文明行为。例如:打架,骂人。
2、损坏公物行为,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
3、破坏校园卫生行为。例如:乱扔果皮纸屑、垃圾。具体措施:
(1)学生出现违规现象,第一次警告,第二次通报批评,累计三次取消其各级各项评优资格。
(2)班级出现违规现象,一周内累计10次违规现象,则取消其本周“五星班级”评比资格。
(3)班主任任教的班级,一周内累计发现10人次违规,一学期累计超过100次,则取消其参评本学期各级优秀班主任及优秀辅导员评比的资格。
(四)反馈整理阶段(1月1日——1月7日):
针对重点检查阶段的情况,在校会、教师会上公布,好的予以表扬,存在问题的班级和学生要进一步整改。
(五)总结巩固阶段(1月8日——1月15日):
为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使个人终生受益,最终形成个人良好地品质,学校仍将不定时进行检查评比,成绩记入各班主任量化考核当中,以此督促活动落到实处。
四、习惯养成教育的保障措施
1、学校成立领导小组。组 长:蒋晓松
成 员:邓世斌 邓衡 唐春丽 各班班主任
2、少先队成立红领巾监督岗,团支部成立团徽监督岗。执勤队员每天巡逻检查,一周一总结。将检查结果每周一在校会上公布。
五、良好习惯养成的几点意见
1、高度重视,常抓不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不是靠某个人就能办好的,它需要学校上上下下共同努力,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齐抓共管。它也不是在一朝一夕中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因此学校高度重视养成教育工作,把养成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建立长效评比机制,促进工作长期开展。要建立周例会通报制度,将习惯养成作为重要内容每周一次情况通报,并通过各种比赛活动,进一步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
2、目标要一致。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注意横向和纵向之间的联系,各方面要求要协调一致,班级的要求与学校的要求要一致;任课教师的要求与班主任的要求要一致;低年级与高年级的要求要一致;家庭的要求与学校的要求要一致。否则的话,学生就会无所适从。
3、行为引导,反复训练。任何一种良好习惯的形成与巩固都要经过一个相当复杂的发展过程,小学生自制力和持久性差,因此,教师在向学生讲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的同时,还应狠抓行为的训练过程,可以根据训练内容进行专项训练,做到整改一条,巩固一条;再训练一条,再巩固更多。通过反复抓,抓反复,真正实现学生错误认识向正确认识的转化,再由正确认识向正确行为、良好习惯的转化。
4、师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儿童的行为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师和家长要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时时处处为学生做表率。作为教师都要反省自己,看自己有哪些好习惯值得保持?看自己有哪些坏习惯需要矫正?
5、注重体验,激励带动。养成教育贵在主动发展。各班要通过引导学生开展“争当优秀三好生”、“争当优秀少先队员”等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道德、选择行为、进行自我批评与合作竞争,从而自觉遵守规范。与此同时,组织开展“学、比、评、查、奖”活动,树立典型,激励全体学生赶超先进。
6、家校配合,形成合力。“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学校将通过召开家长会,建立家校联系手册的方式,指导和督促家长从自身做起,配合学校共同抓好对孩子的教育,形成家校合力、齐抓共管的局面。
茶林学校团总支
2010年9月14日
第二篇:茶林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茶林学校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把《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小学德育大纲》落到实处,使学生按《中小学生规则》要求自己,根据本校学生思想实际及德育工作的现状,特点拟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上级文件的精神指导下,从要求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指导思想出发,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为基本线索,围绕学生身边发生和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通过一阶段的活动,以达到把学生逐步培养成为“讲卫生,讲文明”的好学生。
本《方案》是结合各种教学常规活动而进行的有层次、有针对性、以学生为主体、班主任为主导的系统教育,且具有教育的渐进性、针对性、全面性等特点。
二、养成教育的内容
中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包含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本学期重点抓好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一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举止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
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要敬礼,降旗时要自觉肃立。
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
3、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
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5、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6、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
7、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8、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彩。
(二卫生习惯养成教育讲究卫生是每一个人应有的生活习惯。在现代社会中,小学生养成讲究清洁卫生的好习惯特别重要。它是一个人文明的表现,既体现了良好的个人面貌,又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
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饭前便后洗手。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
2、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
3、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严禁在校园内乱扔果皮纸屑、垃圾。严禁把饭菜带进校园。
三、养成教育的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9月14日——9月31日:
1、召开全体教师会,提高教师认识,统一思想。
2、召开大队、团支部会议,明确要求。
3、各中队、团支部召开学生动员会。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通过学习,使学生悟出道理,达到晓之以理的目的。
(二自查阶段(10月1日——10月30日:
各班对照《实施方案》,查找不足,注重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矫正培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要求学生在学习明理的基础上对照检查,反省自身,引导学生习惯逐步养成。这一实践活动是方案实施的重点,全过程由班主任负责,科任老师配合。
(三重点检查阶段(11月1日——12月30日: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具体由政工处和团总支负责领导、检查、督促该《方案》的实施和落实。领导组成员在学校监督岗学生的配合下,每周进行评比。
重点监督内容:
1、严重不文明行为。例如:打架,骂人。
2、损坏公物行为,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
3、破坏校园卫生行为。例如:乱扔果皮纸屑、垃圾。具体措施:(1学生出现违规现象,第一次警告,第二次通报批评,累计三次取消其各级各项评优资格。
(2班级出现违规现象,一周内累计10次违规现象,则取消其本周“五星班级”评比资格。
(3班主任任教的班级,一周内累计发现10人次违规,一学期累计超过100次,则取消其参评本学期各级优秀班主任及优秀辅导员评比的资格。
(四反馈整理阶段(1月1日——1月7日: 针对重点检查阶段的情况,在校会、教师会上公布,好的予以表扬,存在问题的班级和学生要进一步整改。
(五总结巩固阶段(1月8日——1月15日: 为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使个人终生受益,最终形成个人良好地品质,学校仍将不定时进行检查评比,成绩记入各班主任量化考核当中,以此督促活动落到实处。
四、习惯养成教育的保障措施
1、学校成立领导小组。组长:蒋晓松
成员:邓世斌邓衡唐春丽各班班主任
2、少先队成立红领巾监督岗,团支部成立团徽监督岗。执勤队员每天巡逻检查,一周一总结。将检查结果每周一在校会上公布。
五、良好习惯养成的几点意见
1、高度重视,常抓不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不是靠某个人就能办好的,它需要学校上上下下共同努力,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齐抓共管。它也不是在一朝一夕中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因此学校高度重视养成教育工作,把养成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建立长效评比机制,促进工作长期开展。要建立周例会通报制度,将习惯养成作为重要内容每周一次情况通报,并通过各种比赛活动,进一步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
2、目标要一致。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注意横向和纵向之间的联系,各方面要求要协调一致,班级的要求与学校的要求要一致;任课教师的要求与班主任的要求要一致;低年级与高年级的要求要一致;家庭的要求与学校的要求要一致。否则的话,学生就会无所适从。
3、行为引导,反复训练。任何一种良好习惯的形成与巩固都要经过一个相当复杂的发展过程,小学生自制力和持久性差,因此,教师在向学生讲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的同时,还应狠抓行为的训练过程,可以根据训练内容进行专项训练,做到整改一条,巩固一条;再训练一条,再巩固更多。通过反复抓,抓反复,真正实现学生错误认识向正确认识的转化,再由正确认识向正确行为、良好习惯的转化。
4、师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儿童的行为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师和家长要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时时处处为学生做表率。作为教师都要反省自己,看自己有哪些好习惯值得保持?看自己有哪些坏习惯需要矫正?
5、注重体验,激励带动。养成教育贵在主动发展。各班要通过引导学生开展“争当优秀三好生”、“争当优秀少先队员”等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道德、选择行为、进行自我批评与合作竞争,从而自觉遵守规范。与此同时,组织开展“学、比、评、查、奖”活动,树立典型,激励全体学生赶超先进。
6、家校配合,形成合力。“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学校将通过召开家长会,建立家校联系手册的方式,指导和督促家长从自身做起,配合学校共同抓好对孩子的教育,形成家校合力、齐抓共管的局面。
茶林学校团总支 2010年9月14日
第三篇:小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凤杨小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
实施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把《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小学德育大纲》落到实处,使学生按《中小学生规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自己,根据本校学生思想实际及德育工作的现状,特点拟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上级文件的精神指导下,从要求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指导思想出发,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为基本线索,围绕学生身边发生和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通过一阶段的活动,以达到把学生逐步培养成为“讲卫生,讲文明”的好学生。
本《方案》是结合各种教学常规活动而进行的有层次、有针对性、以学生为主体、班主任为主导的系统教育,且具有教育的渐进性、针对性、全面性等特点。
二、养成教育的内容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包含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本学期重点抓好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一)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举止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
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要敬礼,降旗时要自觉肃立。
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
3、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
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5、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6、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
7、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8、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彩。
(二)卫生习惯养成教育讲究卫生是每一个人应有的生活习惯。在现代社会中,小学生养成讲究清洁卫生的好习惯特别重要。它是一个人文明的表现,既体现了良好的个人面貌,又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
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饭前便后洗手。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
2、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
3、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严禁在校园内乱扔果皮纸屑、垃圾。严禁把饭菜带进校园。
三、养成教育的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9月14日——9月31日):
1、召开全体教师会,提高教师认识,统一思想。
2、召开大队委会议,明确要求。
3、各中队召开学生动员会。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通过学习,使学生悟出道理,达到晓之以理的目的。
(二)自查阶段(10月1日——10月30日):
各班对照《实施方案》,查找不足,注重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矫正培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要求学生在学习明理的基础上对照检查,反省自身,引导学生习惯逐步养成。这一实践活动是方案实施的重点,全过程由班主任负责,科任老师配合。
(三)重点检查阶段(11月1日——12月30日):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具体由政教处和少先队负责领导、检查、督促该《方案》的实施和落实。领导组成员在学校监督岗学生的配合下,每周进行评比。
重点监督内容:
1、严重不文明行为。例如:打架,骂人。
2、损坏公物行为,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
3、破坏校园卫生行为。例如:乱扔果皮纸屑、垃圾。具体措施:
(1)学生出现违规现象,第一次警告,第二次通报批评,累计三次取消其各级各项评优资格。
(2)班级出现违规现象,一周内累计10次违规现象,则取消其本周“五星班级”评比资格。
(3)班主任任教的班级,一周内累计发现10人次违规,一学期累计超过100次,则取消其参评本学期各级优秀班主任及优秀辅导员评比的资格。
(四)反馈整理阶段(1月1日——1月7日):
针对重点检查阶段的情况,在校会、教师会上公布,好的予以表扬,存在问题的班级和学生要进一步整改。
(五)总结巩固阶段(1月8日——1月15日):
为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使个人终生受益,最终形成个人良好地品质,学校仍将不定时进行检查评比,成绩记入各班主任量化考核当中,以此督促活动落到实处。
四、习惯养成教育的保障措施
1、学校成立领导小组。组 长:吕志恒
成 员:吕志刚 杨文党
各班班主任
2、少先队成立红领巾监督岗。执勤队员每天巡逻检查,一周一总结。将检查结果每周一在校会上公布。
五、良好习惯养成的几点意见
1、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不是靠某个人就能办好的,它需要学校上上下下共同努力,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齐抓共管。它也不是在一朝一夕中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因此学校高度重视养成教育工作,把养成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建立长效评比机制,促进工作长期开展。要建立周例会通报制度,将习惯养成作为重要内容每周一次情况通报,并通过各种比赛活动,进一步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
2、目标要一致。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注意横向和纵向之间的联系,各方面要求要协调一致,班级的要求与学校的要求要一致;任课教师的要求与班主任的要求要一致;低年级与高年级的要求要一致;家庭的要求与学校的要求要一致。否则的话,学生就会无所适从。
3、行为引导,反复训练。任何一种良好习惯的形成与巩固都要经过一个相当复杂的发展过程,小学生自制力和持久性差,因此,教师在向学生讲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同时,还应狠抓行为的训练过程,可以根据训练内容进行专项训练,做到整改一条,巩固一条;再训练一条,再巩固更多。通过反复抓,抓反复,真正实现学生错误认识向正确认识的转化,再由正确认识向正确行为、良好习惯的转化。
4、师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儿童的行为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师和家长要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时时处处为学生做表率。作为教师都要反省自己,看自己有哪些好习惯值得保持?看自己有哪些坏习惯需要矫正?
5、注重体验,激励带动。养成教育贵在主动发展。各班要通过引导学生开展“争当优秀三好生”、“争当优秀少先队员”、“告别零食”、“小手牵大手,共创清洁园”等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道德、选择行为、进行自我批评与合作竞争,从而自觉遵守规范。与此同时,组织开展“学、比、评、查、奖”活动,树立典型,激励全体学生赶超先进。
6、家校配合,形成合力。“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
学校将通过召开家长会,建立家校联系手册的方式,指导和督促家长从自身做起,配合学校共同抓好对孩子的教育,形成家校合力、齐抓共管的局面。
第四篇: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绍明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加强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精神,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使之成为身心健康、行为规范、素质优良的合格公民。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原则
在开展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工作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确保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在充分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和
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要发现和鼓励学生的特长,尊重他们的人格,理解他们的需求,关心他们的变化,使学生认识自己,明理立德。
2、坚持主体性原则。要积极探索和实践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努力把外在的管理要求转化成学生内在的需要,在实践和体验中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和主动性。
3、坚持长期性原则。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
在工作中常抓不懈,不断巩固成果,推进工作。
4、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养成教育的内容安排要体现层次
性和连续性,要有梯度,不能简单重复,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特点,做到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
进。
二、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内容
1、思想品德的培养
通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使学生初步认识和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道德品行的培养
通过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3、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
通过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
4、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和锻炼习惯,教会学生健体健心,使他们具备良好的体能和健康的心理。
5、交往素质的培养
培养学生乐于合作、热心参与、善于应变的品质。
6、创新能力的培养
引导学生创新求异,多角度观察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三、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方法
1、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教师素质。
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分不开的。教师不仅要授予学生各科知识,尤其重要的是启发、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要不断加强教师的指导与培训,使教师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树立“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人人是楷模”的观念。
2、注重班级管理,培养良好的班风。
班级管理是培养塑造学生的有效途径,全体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根据实际,开展文明班级的创建活动。要开好主题班会,在班级管理中突出养成教育的内容,要组织各班开展学生综合素质竞赛活动,内容包括八个方面:勤奋学习、遵守纪律、文明礼貌、团结互助、讲究卫生、勤俭节约、关心集体、诚实守信。各班要一周一议,一月一评。教育学生自觉规范言行,争当文明学生。要充分发挥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3、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要充分挖掘课堂教学中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调动养成教育的各种积极因素,让学生学知识、懂礼仪、明事理,在课堂学习中懂得尊重知识、尊重教师、尊重同学、尊重他人、尊重劳动,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
4、优化育人环境。
在推行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中,要进一
步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制定具体的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积极组织第二课堂活动,定期举办文化艺术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操。
同时,要充分调动家庭、社会的积极性,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校长热线等沟通机制,相互配合,有针对性地学生进行疏导和教育。要积极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做社区义工、为社区服务的活动,使学生在有意义的公益活动中形成优秀的道德素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5、加强养成教育的科研工作。
要把养成教育纳入学校教研、科研工作中,加强理论学习和指导,定期组织培训、研讨和经验交流。坚持用理论指导工作,促使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工作规范化。
四、学校养成教育工作组织机构
组 长:左光明
副组长:陈廖沛芝邵娟
成 员:徐燕刘孟良李静伍雪芹李先斌邵曼姝
绍明学校2011年9月21日
第五篇:“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
学礼仪、讲美德、争做文明师生
——“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
一、实施背景
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源远流长,长期以来被人们作为衡量为人处事的道德标准之一,也是体现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是个人成长的根基,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原因,学校里依然有一部分学生,在讲究文明礼仪方面比较薄弱。学生粗言野语、随丢乱扔、抄袭作业、课间皮闹、顶撞师长等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塑造健康人格的一个重要途径。
同时,也为了进一步浓厚校园文明氛围,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为创建市级文明单位而努力。
二、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以“学礼仪、讲美德、争做文明师生”为主题的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明白“学礼仪、讲美德”的重要性,人人争当“礼仪标兵”,形成人与人之间彼此尊重,互相帮助的和谐关系,促使他们提高礼仪意识,自觉践行文明礼仪,全方位提高文明素养。也为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活动主题
学文明礼仪
创和谐校园
做文明使者
四、组织机构
组 长:李升文 副组长:曾庆良
组
员:彭岳文 吴 虎 全体班主任老师
五、实施办法
(一)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
1、召开学校德育工作会议,学习方案精神,全面领会“学礼仪、讲美德、争做文明师生”主题教育的意义和要求,并根据《学校方案》布置活动工作。(负责:政教处)
2、横幅“学礼仪、讲美德、争做文明师生”(总务处)
3、召开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全面宣传启动。(文明礼仪倡议书、各班举行班级文明公约修订和宣誓签名互动。)(负责:校长室、政教处)
(二)第二阶段:实施发展阶段(负责:政教处)
1、各班召开“学礼仪、讲美德、争做文明师生”的主题班会。(负责:政教处、团支部、少先队)
①、各班主任组织学生学习《学生礼仪规范》,让学生明白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②、学生讲文明礼仪故事。
③、“现代中、小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文明礼仪”班级讨论会。
2、各班出一期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布置和黑板报。学校组织评比,并张榜公布和颁奖。
3、背诵《中小学生守则》和使用校园文明用语“你好、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并进行知识竞赛。
4、语文教研组组织“文明礼仪,从我做起”的征文比赛,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负责:教务处)并要求全校学生每人写一篇感想文章,对优秀的作文进行汇编;
5、开展争做“文明小公民”的活动:(负责:教务处)
各年级段自主策划进行一次义务劳动(铲除口香糖残渣,清洁地面污渍,除杂草等);改正自身一个不文明习惯;劝导班内同学纠正一个不文明习惯。
6、组织部分学生成立校园文明督导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检查,及时纠正学生的不文明行为。(负责:团委、少先队)
7、组织团员、志愿者和少先队员,开展文明礼仪进社会实践活动,到街道、政府等开展环境大扫除活动和“人人争做文明人”为主题的义务宣传活动。(负责:团委)
8、利用晨会对上一周次当中出现的学生不文明现象进行表扬、批评。(负责:值周领导)
9、在教师队伍中开展“七不进课堂”活动:衣着不整不进课堂;佩戴首饰不进课堂;吸烟不进课堂;酒后不进课堂;非礼语言不进课堂;接打手机不进课堂;没有备好课不进课堂上课。教师在进出校等礼仪方面树立榜样示范作。(负责:校长室)
10、继续强化学生的“衣、食、住、行、序”习惯:(政教处负责)①、“衣”:严格仪容仪表要求,实行仪容仪表大检查和不定时抽查,并限时要求整改。
②、“食”:餐厅有序用餐,按规定摆放餐具,节约粮食,养成文明用餐习惯。
③、“住”:加强寝室导师指导作用,集中整顿寝室内务,培养住校生的良好生活习惯。
④、“行”:师生校内活动步行,不骑车,车辆按指定地点有序停放。⑤、“序”:加强礼让守序方面教育,特别是进出场、排队、做操方面。
(三)第三阶段:总结、表彰阶段(负责:政教处)
1、开展“礼仪之星”评选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各班参照学校制定的评选标准,先选出符合条件的学生,再由班级同学进行投票,最后根据票数的多少,每班各选出4名“礼仪之星”。并把其照片和事迹材料张贴于学校宣传栏内。
2、对在组织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班级结合到“文明班级”考核量化评比中。
3、针对“七不进课堂”活动,学校开展校级“我最喜爱老师”评比活动,由学生自己提出评比标准,自己评出最喜爱的老师。
政教处
201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