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闭症最佳治疗期在7岁前范文合集

时间:2019-05-12 11:58: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儿童自闭症最佳治疗期在7岁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儿童自闭症最佳治疗期在7岁前》。

第一篇:儿童自闭症最佳治疗期在7岁前

儿童自闭症最佳治疗期在7岁前

儿童自闭症学名叫做儿童孤独症,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儿童疾病。国际上关于自闭症的研究不少,但病因目前还不是很清楚。病例显示,自闭症在高知家庭里发病率较高,自闭症是精神发育障碍导致的,它跟遗传基因有关,又以男孩居多。

数据显示,美国10岁以下儿童自闭症发病率为1/150,而在中国,保守估计发病率在1/1000,浙江省新生儿及1到14岁的智力障碍儿童约有4万人,其中就有相当一部分是自闭症患儿。

先天缺乏表达和交往能力

自闭症多发生在1岁到3岁,男孩占较大比例。他们一般开口较晚,就算会说话也很少与人交流,不喜欢出去玩,不微笑,眼神里看不出他想要表达的意思。他们只和自己身边最亲的爸爸妈妈偶尔交流一下,外人就算是爷爷奶奶他也不愿接触。自闭症的孩子身在孤独中,但是他不知道孤独,他听不懂别人的指令,痛苦也不容易表达。

自闭症是大脑生理问题所产生的一种成长障碍,但自闭症儿童不一定就是先天弱智,有些更可以完成大学课程,他们的最大问题在于先天性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

很多自闭症的孩子都喜欢自娱自乐,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自闭症的孩子在玩耍的时候,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外人叫他很难让他做出反应。

有些方面特长突出

虽然先天智力不一定存在问题,因为总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3/4的自闭孩子智力成长会受到影响,由于他们不爱说话,语言功能也可能出现减退的现象。

但是很奇怪的是,有一部分自闭症孩子会出现某些方面的特长,比如在计算上,有些自闭症小孩能很快速地算出三位数的乘法运算结果。也有一些表现出惊人的记忆力,比如偶尔在电视上看到的一句广告词,他会在一段时间过后,仍反反复复地念出口。

四五岁以后才出现症状不太会是自闭症

小孩四五岁以后才突然出现不爱说话、不喜欢集体活动、不会笑等类似自闭症的状况,家长不用过于担心。因为那很可能只是一种自闭状态,它是一种心理问题,主要跟压力有关。7岁以前是最佳治疗期

自闭症最佳治疗期为2岁-7岁。如果患儿在此期间经过系统、科学的干预治疗,20%-30%可以做到生活自理,有的还可能拥有一技之长,成功回归社会。

但如果不能早发现、早干预,患儿将退化到像小动物一样,不与人交流,没有情感。健童自闭症饮食疗法是结合国内外各大饮食科研的机构研究结论,在拥有悠久治疗历史的生酮饮食基础上创新的一套有效改善和康复自闭症的解决方案。在前人探索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医学体检服务、营养师专业指导、健童饮食疗法特膳食品、医学专家指导、心理治疗师干预、特殊康复教育这六大体系所构成。

健童自闭症饮食疗法在中山医,福建协和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等全国多家医院开展临床观察。据统计,2013年所使用健童饮食疗法治疗超过半年的110名自闭症孩子中,自闭症行为有改善(自闭症CARS评分减少超过2分以上)的孩子人数占80.6%;明显改善(自闭症CARS评分减少超过8分以上)的孩子人数占52.7%。

第二篇:自闭症儿童游戏治疗

自闭症儿童的游戏治疗

潍坊市潍城区一弘教育培训学校 王凤梅

摘要:孩子0-6岁主要是感觉的学习,感觉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游戏与运动的形式来完成的。游戏在自闭症训练中,让孩子自然地获得肌肉协调与动作练习,达到肌肉松懈和舒解压力的目的;能增进其语言的主动性;提高认知和理解能力;设计及组织适合孤独症儿童能力和兴趣的游戏,可以让孩子从中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关键词:自闭症

游戏

儿童

快乐

引言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的发育障碍。缺乏社会性互动、言语沟通障碍、行为刻板重复是孤独症的三大特征。从社会互动来看,自闭症可以分为孤离、被动及主动但奇怪的三种型式,其中以孤离及被动型的人数最多;从言语沟通来看,大多数言语很少,严重的几乎终生无语,有的会说话,却常常自言自语,鹦鹉学舌;他们的兴趣狭窄,活动材料或用具十分简单,所玩的假扮游戏非常有限。社会互动障碍,沟通障碍及假想能力的障碍三者之间又彼此互相影响。要同时改善自闭症者的社会互动、沟通及假想三方面的能力,游戏是一种很好的形式。

一、游戏与自闭症儿童的游戏

(一)游戏与运动是符合孩子天性的,游戏可以让儿童在安全、支持的环境下学习和练习新的技能,包括语言技能、社会交往技能等。除此之外,游戏也被普遍认为是儿童自己独特的表达沟通方式,尤其是在表达一些儿童自己不能言明的情感体验与内心想法的时候。游戏是令人愉快的,因此儿童在游戏中能够得到很多乐趣,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促进。孩子0-6岁主要是感觉的学习,感觉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游戏与运动的形式来完成的。对孩子来说,游戏是他们生活的全部乐趣;对父母而言,游戏则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最佳形式。

(二)自闭症儿童的游戏活动

由于自闭症儿童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认知理解、社会适应、语言表达、运动协调等方面与普通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造成他们不知怎样与同龄人沟通、游戏,不能很好的、灵活的遵守游戏规则、社会常规,无法在情绪和人际上与他人有正常的互动连结,一些自闭症儿童表现出并不想与其他儿童共同游戏,而是更喜欢自己单独游戏,也有一些自闭症儿童想要与他人游戏,但是他们在表达这样的愿望时有很大的困难,比如语言或其它沟通技能的缺乏等。自闭症儿童的游戏行为常常局限于简单的操作,缺乏(自发的)象征性游戏能力或该能力受损。孤独症儿童的假扮游戏非常少。不仅与同龄的正常儿童相比,而且与年龄稍小的正常儿童相比,甚至与具有同样技能和语言能力的弱智儿童相比,自闭症儿童所玩的假扮游戏都非常有限。同样是玩耍物体,自闭症儿童缺乏幻想,非自闭症儿童富于幻想。

二、游戏在自闭症训练中的作用

自闭症儿童主要障碍表现在情感障碍、语言障碍、行为障碍、感知觉异常、认知理解缺陷等。游戏能提高自闭症儿童的参与能力、专注力、感觉统合能力、感知觉、模仿能力、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增进自闭症的情感,改善情绪和行为问题。

1、提高儿童的观察力、专注能力

游戏可培养儿童学会观察,并去感受游戏气氛及乐趣。

我在个训课上与茜茜玩《大拇哥》的游戏,说完“嘴巴尝尝”,老师要咯吱一下孩子,做过几次以后,每说玩“嘴巴尝尝”,茜茜就笑眯眯的盯着我,做好防备,等着我去咯吱她,在互动的过程中,孩子还学会了主动表达:“老师,你别挠我了。”

在集体课上玩这个游戏,孩子们的注意力都很好

在团体接力游戏中,接力时两个小朋友要击掌,小朋友相互击掌时,渐渐的学会注视对方。

2、提高儿童精细、身体协调、感觉统合能力。

(1)游戏可以儿童自然地获得肌肉协调与动作练习。通过游戏能让儿童自然地发展走、跳、跑、平衡等能力。玩时使大小肌肉活动起来,在玩耍中使大脑神经对深层的感觉进行

有效地统合。把孩子的运动融入游戏中,孩子们更喜欢。小班的孩子,尤其是自闭症小班的孩子,主要是动作的学习,比如“翻山越岭”的游戏:孩子先侧翻滚,然后膝盖着地爬过圈,再跨过障碍物,最后把篮球投入篮筐。孩子在游戏中自然发展了整个身体的能力及手眼协调的能力,提高感知空间位置的能力。

(2)“蚂蚁搬豆”的游戏,孩子们爬到终点后,家长说:“背背。”孩子爬到家长背上,搂住家长的脖子,家长驮着孩子爬到起点。锻炼了孩子的平衡能力、手部抓握能力、提高指令的理解能力、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

(3)拉小滑车的游戏锻炼孩子的手部抓握能力及力量,同时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及与人的互动能力

(4)《大拇哥》游戏,孩子们在做的过程中渐渐学会了伸食指的能力及以另一只手各指尖碰压的能力

3、提高儿童的模仿能力

(1)玩《大拇哥》的游戏,孩子们在快乐中自然学会了模仿伸食指指五官的能力

(2)在音乐律动游戏中,老师根据音乐编排了适合孩子们做的动作,有很多对动物动作的模仿,如,兔子跳,小鸟飞等;对劳动、工作及日常生活动作的模仿,如,洗手、洗脸、刷牙、梳头、开汽车等,都可以训练孩子的模仿能力

4、提高感知觉能力

律动游戏是身体伴随音乐变换动作,在听觉刺激的同时眼、耳、触觉、身体各部位都得到了感觉的锻炼。

在“摸口袋”的游戏中训练了孩子的触觉感知能力。

5、提高认知和理解能力

比如老师教孩子儿歌“小小手学爬山,一爬爬到脚背上,脚背脚背摸摸。小小手学爬山,一爬爬到膝盖上,膝盖膝盖碰碰。小小手学爬山,一爬爬到肚子上,肚子肚子揉揉----”引导孩子做动作,让孩子通过游戏来认识自己的身体并区分不同的动作;老师唱歌“我的小手往上爬,一爬爬到头顶上;我的小手往下爬,一爬爬到脚背上。”一边唱孩子一边做动作。这样,孩子用身体动作理解了头顶、脚背、上、下。

康康是个语言较好的孩子,在学习相反的词时我与他玩“拍拍手、对对子”的游戏,孩子很喜欢:老师边拍手边说:“康康、康康听清楚,老师和你做游戏,我说大,你说啥?”孩子紧跟着边拍手边说:“老师、老师告诉您,您说大,我说小。”老师紧跟着边拍手边出题:“我说白,你说啥?或我说多,你说啥?”等。孩子对游戏熟悉后,由孩子出题,老师对题。

6、提高语言能力

包括语言理解及表达能力。

(1)在“走走停”的游戏中,孩子们听到老师说“走”时开始走,老师说“停”,孩子们马上不动;训练了孩子的听的能力,同时孩子身体控制的能力得到提高;

(2)再如“接龙游戏”训练的是孩子的表达能力。老师开始说“我爱吃苹果”,孩子接着说“我爱吃葡萄”-----;老师说“我看见汽车”,孩子说“我看见飞机”-----

7、提高交流、合作能力,培养其社会适应能力。

(1)我们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团体性游戏来提高自闭症儿童此项功能。比如“二人运球”,让小朋友从游戏中学会与人合作,并与合作伙伴分享胜利的成果(如分吃一种食品)。(2)现在的康复新理念以提高孩子的沟通能力为主,以适应社会生活。躲猫猫的游戏,针对不同程度的孩子,沟通目标有所不同,从开始的对人的关注意识到加入语言的沟通,以至轮流等规则的理解和到与其他更多伙伴一起玩。

(3)培养孩子的游戏兴趣,孩子喜欢后中止游戏引发孩子沟通的动机,提高孩子主动沟通的能力。

8、提高理解及遵守规则的能力。

儿童的游戏,无论多么简单,其中都包含或多或少的规则,例如游戏“丢手绢”,游戏时,小朋友丢完手绢要去抓丢在背后手绢的孩子;抓不到要坐在这个孩子原来坐的地方 ;如果被抓到要表演节目。孩子要理解这些规则并能遵守规则。

9、改善情绪和行为问题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孩子们觉得游戏较之正规上课而言,是较为自由的,孩子投入游戏中,自然行为问题得到改善

比如,泉泉在训练过程中,遇到困难出现逃避行为;不愿干就拍手、蹦跳。而在游戏课上,孩子很配合,表现很好,所以,用游戏的方式把训练目标融入进去,可以减少孩子行为问题的出现。

三、游戏形式的分类

(一)一对一游戏,即为一个训练员或家长与自闭症儿童二人之间的游戏,比如感统课上的游戏,个训课上的游戏。此类游戏最大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完全顾及小孩的兴趣及爱好,并能依据其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更自由地也更精确地设计,其不受场地,时间及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二)集体游戏,通常是在学校小组课与游戏课上体现。

1、操作性游戏。主要是锻炼小朋友的大小肌肉,提高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改善其空间概念。

2、比赛性游戏。主要培养孩子的运动力,培养其轮侯参与及建立输赢的概念,让孩子学习遵守游戏规则,亦可增加其人际沟通能力,促进其智力发展.(1)单人比赛。游戏的重点训练目标在于给儿童建立输赢概念

(2)双人合作比赛。游戏要求由两人同时去做,需二人协力方可完成的项目,如“两人三腿”,亲子互动比赛游戏等等。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小朋友与人合作能力,增进与他人情感的交流。

(3)团体比赛。即游戏的胜负是以最终团队成绩来衡量。在游戏过程中,让小朋友树立团队精神。如“长跑接力赛”

3、理解性游戏。游戏的难度较高,且游戏规则完全是一些认知理解性质的活动。比如,“听数字,抢板凳”的游戏,孩子在听到老师提前指定的数字后开始抢坐板凳,孩子要理解这个数字就代表“抢坐”的意思,同时还训练快速的反应能力。

4、假装性游戏。

让孩子假装扮演实在生活情境中不属于自己角色的活动,可以使学生习得社会学习技巧。孤独症儿童较缺乏在这方面的能力,主要适用于能力较好的儿童。如:“老鹰抓小鸡”“过家家 ”

游戏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它们互相渗透和融合,只不过是游戏所设目标的侧重点有所区别。而一个游戏是否合理,关键在于儿童参加该游戏的参与程度,是否能满足儿童需求,以及它们能否激发儿童从事游戏的欲望。

四、总结

在孤独症的训练中,家庭和学校起主导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孤独症儿童初期更适合家庭的疗育,而家庭的训练最好的形式便是游戏。我们必须意识到游戏的重要性,并精心地为我们的孩子设计及组织适合其能力和兴趣的游戏,每天都给孩子安排游戏活动,让孩子能在游戏中得到放松,在游戏中感受快乐并从中获得知识,发展智力。

第三篇:儿童自闭症及其游戏治疗综述

儿童自闭症及其游戏治疗综述

摘要

儿童自闭症是一种对儿童成长有严重影响的弥漫性发育障碍,起病于婴幼儿期。此类儿童具有社会交往的障碍、语言交往的障碍和异常的行为与兴趣。对自闭症儿童的治疗一直是自闭症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游戏治疗是孤独症儿童心理治疗的有效手段,有着广泛的临床适应性和应用前景。文章通过对自闭症儿童的病因、行为表现、游戏疗法的理论基础、依据及游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游戏疗法对自闭症儿童的积极作用等,以促进自闭症儿童认知、语言、情感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儿童 自闭症 游戏治疗

一﹑儿童自闭症及其行为表现

1.1 儿童自闭症

儿童自闭症(autism)又称儿童孤独症,是对儿童成长有严重影响的弥漫性发育障碍,是一种由大脑、神经以及基因的突变引起的综合症,通常发生于3岁之前。它是一种终生的发展障碍,影响到自闭症人群的社会交往。自闭症儿童最明显的障碍有三个:社会交往的障碍、言语交流的障碍和兴趣狭窄、行为刻板。因此这三个障碍也被公认为自闭症儿童的核心障碍,自闭症儿童的诊断评估也主要以这三个障碍为判断标准。

1943年,美国学者里敖·堪纳(kanner)首先将自闭症作为一种诊断分类提出。他认为患有此症的儿童具有“很少与人交往、极端孤僻、语言发展迟滞、缺乏交际语言、重复简单活动、行为刻板、缺乏想象”的特征,因此人们将此症状又称为“kanner”三联症。美国的精神疾病分类诊断标准认为自闭症儿童具有的特征是:社会交往有质的缺损,言语交流有质的缺损,重复刻板有限的行为、兴趣和活动。具体来说,其主要症状表现在不与别人交往和建立正常的社会关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用语言、表情、动作跟别人甚至自己的父母进行沟通、交流。有的孩子在开始时会被误认为是弱智或性格内向,还有的孩子在一两岁时看起来很正常,到3岁左右才发现有异类表现。他们的 行为重复、刻板、拒绝变化,当日常生活出现改变,他们会强烈抵制。同时,自闭症的孩子在有些方面却有着特殊的才能,如记数、拼图、音乐等。

对于儿童自闭症的病因,最初kanner认为病因可能是父母对孩子教育方法不当或父母个性中一种特殊形式的遗传。目前人们普遍认为造成儿童自闭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遗传因素,认为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神经生物学研究认为,自闭症儿童的小脑发育不良,脑室扩大,基底节异常等;神经生理学研究认为,患儿可能在围产期遭受损害,有大脑半球一侧化障碍等;神经生化代谢方面的研究认为,本症与神经递质失调有关;心理学的研究则认为患儿缺乏“心理理论”,即对他人的心理不能推测判断,或者说存在“感情认知障碍”。

对于自闭症的诊断,目前常用的工具有:美国医学学会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1994)中的自闭症诊断标准、中国自闭症的诊断标准CCMD3和克氏行为量表CBS、儿童自闭症评量量表CARS和自闭症行为量表ABC。1.2 儿童自闭症的行为表现

自闭症儿童常见的行为表现有以下几个: 1.2.1 社会交往障碍

自闭症儿童与周围人的情感交流受限,孤独离群,缺乏与人交往和交流的能力。他们对熟悉或不熟悉的人往往不加区别地表现出冷漠,他们中的大多数喜欢自己玩耍,而较少主动发起交往,不能建立正常的伙伴关系。在与人交往时,不会也不懂得如何使用交往技巧,还会回避与他人的目光交流,他们往往会把目光移到无关的方向,或者无目的地移动。平时活动时他们的目光也游移不定,很少正视他人,也很少表现微笑。因此,他们很难参加集体活动。

1.2.2 言语交流的障碍

言语障碍主要表现在词汇少、语法不准确、词不达意等各个方面,甚至还表现在发音等方面。大多数自闭症儿童言语很少,严重的病例几乎终生不语,回说会用的词汇有限,并且即使有的孩子会说,也常常不愿说话而宁可以手势代替。有的会说话,但声音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语重复一些简单的话。有的自闭症儿童只会模仿别人说过的话,而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交谈。不少自闭症儿童不会提问或回答问题,只是重复别人的问话。语言的交流上还常常表现在代词运用的混淆颠倒,如常用“你”和“他”来代替自己。还有不少自闭症儿童时常出现尖 2 叫,这种情况有时能持续至5—6岁或更久。

1.2.3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

自闭症儿童的兴趣和爱好往往狭窄而异常,他们往往恪守固定生活模式,也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拒绝他人的参与,家具的移动,甚至饮食起居的改变都会引起他们情绪变化,比如:发怒或恐慌,有些患儿严重到连吃饭时坐的位置、碗筷放在什么地方都不能改变,自闭症儿童常坐不住,活动过度,以脚尖走路。他们的注意力分散,习惯东张西望,或作伸颈、装相等怪异姿势,而且常常会重复地做一些在外人看来毫无意义的动作,如蹦跳、拍手、奔跑、旋转等。

1.2.4 大多智力发育落后且发展不均衡

多数自闭症儿童智力发育比同龄儿童迟钝,少数自闭症儿童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其在智力活动的某一方面有的又出奇地好,令人不可思议。有不少自闭症儿童的机械记忆能力很强,尤其对文字符号的记忆能力,如有位3、4岁患儿特别喜欢认字,见字就主动问念什么,并且只问一次就记住,但当他要用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则存在明显的困难,说明他们存在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能力方面的缺陷。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的感知觉有异常,对环境的物理刺激和事件常常表现出过度的敏感或者迟钝。他们的听觉似乎有相当大的选择性;有些自闭症儿童对一些特定的物体表现出高度的敏感性;他们在触觉味觉与嗅觉方面也与普通儿童不同。

二﹑自闭症儿童的游戏治疗

2.1 游戏治疗的定义与发展

游戏治疗(play therapy)是在一种自由、安全的环境下,治疗者陪伴儿童利用游戏材料进行游戏或儿童与其他人在治疗情景中游戏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积木游戏、箱庭游戏、水戏、玩黏土、乱画游戏、角色扮演等。其主要开展形式有单独游戏、平等游戏、指导性合作游戏、同伴游戏等。目的是通过游戏释放患儿的不良情绪,使儿童在一种被爱、被关注和容纳的气氛中渐渐感受到与人交流的乐趣,逐步从自我封闭的世界中走出。

游戏疗法是基于心因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式。对儿童本身来说,游戏疗法能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首先,在游戏的过程中,儿童能够自然地获得肌肉协 调与动作练习,使肌肉松弛达到舒解压力的目的。其次,借着游戏的过程,能够化解儿童对现实世界的了解,减低儿童的幻想与现实世界的冲突。再次,经由游戏的过程,与其他人的互动,可让儿童学习人际社交的技巧,并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它以游戏活动为媒介,精心为儿童创设一个充分自由,没有任何压力的良好环境,让儿童通过游戏自然地表达情感,将内心存在的问题通过“玩”暴露出来,充分地表达和发泄紧张、焦虑、恐怖及不满等消极情绪,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发展健康的情绪。运用游戏治疗不仅可以弥补自闭症儿童在语言交往障碍方面的不足,而且在治疗室安全、接纳的环境中游戏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自闭症儿童的情绪障碍。

游戏治疗以儿童人数区分包括一对一游戏疗法或二人以上的团体疗法,一对一游戏疗法能有效地解决由于儿童本身而产生的问题;团体疗法能够促进儿童与其它人的沟通能力,使治疗过程更为真实有效。以玩具选择性质区分,游戏治疗包括自由选择玩具的自由式游戏疗法以及限制特定玩具的限制式游戏疗法,其中限制式游戏疗法又分为玩偶游戏、手指画游戏、黏土游戏等。学前教育阶段的游戏治疗,由于儿童的游戏技巧与探寻能力比较弱,大部分的游戏需要由成人来主导,例如由家长或老师来指导。治疗者可以通过教自闭症儿童玩一些象征性的游戏,比如过家家、看病、理发,特别是捉迷藏的游戏,促进个体有效地交流。在游戏训练中值得注意的是,通常儿童玩象征性游戏都有一个前提,即他们对生活中的事件、人物和物体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能够推测在这一事件中人们的想法和事件的过程、结果。因此,应有意识地通过象征性游戏活动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训练。

20世纪以来,儿童心理学家、临床心理学家开始认识到游戏的治疗作用,并且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不断尝试游戏疗法。1982年,国际游戏疗法协会成立,标志着游戏治疗作为一种独立的心理治疗方法已经得到人们的认同。20世纪90年代之后,游戏治疗不断发展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从发展历史来看,游戏治疗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精神分析取向游戏治疗、结构主义游戏治疗、人本主义游戏治疗。

20世纪20年代,A.Freud和M.Klein开始系统地整理如何利用游戏进行儿童心理分析治疗,拉开了游戏治疗成为一种心理疗法的序幕。精神分析游戏治疗 4 中治疗师很强调语言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只有当儿童语言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借游戏帮助儿童,因此参与游戏治疗的儿童的年龄一般在5岁以上。而尤其重要的是,精神分析游戏治疗师认为游戏本身不具有治疗性,他们仅仅把游戏作为一种必要媒介来进行儿童心理分析,也就是通过儿童的游戏内容来分析儿童的潜意识。

后来从精神分析中发展出结构化游戏疗法。结构化游戏治疗方法并不强调潜意识的分析,而是治疗师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主动设计游戏活动,让儿童在一定结构的游戏中发泄能量与释放压抑的情绪,进而达到解决儿童心理问题的治疗目的。

接下来出现的人本主义游戏治疗是由Rogers提出的。他认为,每个人都有积极向前的内驱力,但是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却很难得到他人无条件的正向尊重。只有让个体在一个无条件的正向尊重环境中,他们才能真正地表达自我。因此,人本主义游戏治疗非常重视为儿童创设一个温馨而友好的治疗环境。2.2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游戏治疗的理论基础

由于心理理论的缺失,自闭症儿童在与人交往时,难以对与自己交往的人们的意图和心理状态进行正确的理解。因此,在复杂的、难以协调的社会环境中,自闭症儿童无法预测和解释他人的行为,也难以理会复杂的社会交往规则,而且无法维持社会交往中的互惠行为,如基于共同经验、想法与感情和涉及需要理解他人心理状态的关心与信任。这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障碍。

心理理论的缺失同样解释了自闭症儿童的游戏特点。正如上文提到,自闭症儿童在游戏发展过程中缺乏自发的假装游戏和社会模仿游戏,象征性游戏的能力很差。这很有可能是因为自闭症儿童缺乏心理理论,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正确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因此也很难在游戏中运用这样的能力。反过来,自闭症儿童由于缺少象征性游戏,不能像其他儿童一样在游戏中发展相应的理解、模仿能力,所以这种能力就更薄弱。因此,有研究者提出了通过训练自闭症儿童象征性游戏能力的方法来促进其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包括语言、社会交往等,认为可以通过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象征性游戏技能的训练,帮助他们学习和练习假装、模仿行为;通过角色的调换、扮演让他们可以学习站在他人角度来思考、体验他人可能产生 5 的心理状态,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理解他人期望、想法的能力。

游戏治疗方法本身还有其优点。相比其他一些训练方法,游戏更容易被儿童接受,也更利于治疗师与有语言交流障碍的自闭症儿童进行交流。这使得游戏治疗更容易进入自闭症儿童的生活并得以长期坚持。

2.3 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游戏治疗的实践

在应用实践的层面上,国外国内都有一些研究者采用了游戏的方法来治疗自闭症儿童。

有研究者总结了国外这方面的文献,主要有Bromfield(1989)对高功能自闭症儿童进行治疗、Lowery(1985)和 Lanyado(1987)对自闭症儿童进行个案研究、Nehama Baum(1986)用箱庭疗法治疗自闭症人群、以及 Wolfberg和 Schuler(1993)用团体游戏治疗来治疗自闭症儿童,这些治疗都取得一些疗效。

从游戏治疗在我们国家的推广和应用来看,正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邱学青(1996)在《中国特殊教育》上发表“游戏治疗在我国特殊儿童教育实践中的运用”一文,提到个体治疗能有效地解决由儿童本身残障而产生的问题,如对有攻击性行为的聋儿、口吃儿童、自闭症儿童等的治疗较为适用。但没有报道有关的个案研究。另外,王国芳(2000)的“儿童精神分析中的游戏治疗概述”,总结了儿童精神分析中游戏治疗的特征和规律,但没有提及这一疗法在实践中的应用。高峻岭(2002)的“游戏治疗儿童心理障碍”,也主要是对游戏治疗在西方的发展进行了归纳,但其中列举的游戏治疗的适应症对治疗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刘敏娜等人提出,儿童中心游戏治疗多适用于年龄在3—12岁且具备一定的言语表达能力和运动功能的非智商低下儿童,其中就包括孤独症。也有调查发现,在自闭症儿童的家庭训练方法中,家长主要以游戏疗法为主。具体到箱庭疗法为主的游戏治疗,国内最早的关于箱庭疗法治疗儿童自闭症的报道见于张日升(1999)介绍并翻译的樱井素子在澳大利亚某中度言语障碍学校进行的箱庭疗法的尝试,该个案记录了一个8岁自闭症男孩的箱庭疗法过程,整个治疗过程历时四年,共进行了28个箱庭治疗,其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一名日本的治疗者与由来自世界各地移民构成的澳大利亚孩子在治疗场合下会形成怎样的治疗关系,考察在箱庭治疗过程中可能表现出的文化差异,证明箱庭疗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具有同样的可能性和有效性,为箱庭疗法在中国开展事例研究提供了借鉴。邱学青 6(2001)对一名不足3岁的自闭症儿童进行了三个多月的游戏治疗,治疗后该儿童的语言、动作、同伴游戏、社会交往发展都有了明显进步。寇延也对自闭症幼儿进行了箱庭游戏治疗的个案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自闭症幼儿的自我能量感增强;游戏中的想象成分不断增多;从单独游戏逐渐向简单合作游戏发展。钟向阳(2002)的“沙盘游戏疗法及其在幼儿心理教育中的实效研究”,文中提到一个6岁的攻击性男孩的沙盘游戏治疗个案,证明了治疗者和游戏者的关系是沙盘治疗的关键,个案的游戏发展经历了问题呈现阶段、相互移情阶段、能量转化阶段及个性化阶段,游戏治疗对儿童的有效性需要结合个案的家庭系统分析。李资渝(2002)的“洛温非尔德的沙盘游戏治疗理论及其在幼儿园中的应用”中也曾报道了对一个5岁攻击性男孩的沙盘治疗,经过一年的治疗,个案的攻击性行为减少,注意力更加集中。高岚(2003)也曾在“沙盘游戏的理论分析及其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包括对有自闭倾向的儿童的游戏治疗的研究。寇延(2005)曾对一个严重语言障碍的5岁自闭症女孩进行了半年的箱庭治疗,探索了无语自闭症儿的箱庭游戏特点和治疗关系建立的过程,以及家长辅导方案的制定。

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对自闭症儿童的游戏治疗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自闭症儿童的治疗实践迫切需要对治疗过程中的治疗关系、自闭症儿游戏的意义、治疗阶段和方法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三﹑儿童自闭症游戏疗法的依据

3.1自闭症儿童游戏的特点

自闭症儿童突出的症状之一就是缺乏想象性和象征性的游戏。因此,人们通常把他们看作为不会游戏的儿童。Black, Freeman和Montgomery(1975)研究了四种环境(刻板的环境、游戏治疗单元、游戏室和户外游戏场地)中自闭症儿童的游戏行为,结果表明:有一些儿童在场的环境对自闭症儿童的游戏行为没有多少影响;与他们经常联系的是物体,而不是同伴;控制性游戏阶段的客体游戏很频繁,而且多重复和否定的行为;在没有客体的限定空间内,他们经常出现独自的重复行为;在游戏治疗环境下,他们调整和模仿,参与大规模的运动游戏,即自闭症儿童多单独的和平行的游戏,很少进行社会游戏。Libby等人(1997)的研究证明,自闭症儿童比唐氏综合症儿童和同智龄的正常儿童更能模仿象征性游戏行为。也就是当给自闭症儿童呈现的是单独的游戏行为时,他们很可能模仿 这些行为。相反,如果假装性游戏行为是以脚本的形式呈现给自闭症儿童时,他们比其他两组儿童表现得要差。Williams, Reddy和Costell(2001)也认为,自闭症儿童不能参与到复杂的功能游戏中(如搅动锅中的勺子),但可进行一些简单的功能游戏(如把勺子放到锅中),其行为仍表现为重复的多。总之,自闭症儿童游戏的最大特点就是假装游戏受损。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思维组织缺少流动性,在传达自己的思想和表达感情方面存在困难。而在Simon Baron-Cohen, Alan Leslie 和Uta Frith看来,自闭症儿童“假装游戏”的能力与他们理解他人及其行为的能力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即他们缺乏“心理理论”。这使得自闭症儿童很难走入想象的游戏世界中,无法与其他游戏者进行合作,不懂得如何用玩具或物品去反映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想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闭症儿童的困难就是“游戏的困难”,对自闭症儿童的治疗也就应该从“游戏”入手。

3.2 自闭症儿童在游戏中的表现

游戏是大多数孩子喜欢的运动,学龄前儿童,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玩中度过的,甚至吃饭、穿衣、上床睡觉都离不开玩。他们在游戏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愿望去行动,他们的感情在游戏中能够充分地表露出来,他们的兴趣爱好在游戏中可以得到满足,他们的语言和认知在游戏中可以得到发展。正常儿童在游戏中与伙伴建立了友谊,与同伴在游戏中 扮演不同的角色,如“过家家”,扮演不同的家庭成员:“爸爸”“妈妈”“孩子”,或幼儿园的“张老师”“李老师”以及“小朋友”等等。他们会想象着模仿家庭中的“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去公园玩的情景,并用洋娃娃假扮当孩子,用小椅子当汽车,坐在汽车里,还会模仿“爸爸”“妈妈”讲话,用小手拍着洋娃娃,告诉她:“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做个好孩子,爸爸妈妈会带你去商店买好玩具,好吃的。”他们在游戏中与伙伴分享着快乐,并能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

孤独症的患儿则不能。由于存在着严重的社会交往障碍,他们很难参与到游戏中,更不会去扮演不同的角色。他们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即使被家长或老师安排到游戏中,也只是停留在单调的、毫无意义的活动中,如独自不停地摆弄汽车的轮子或做出一些别人无法理解的动作。他们不会去模仿其他儿童的活动,在游戏中搞不懂游戏规则,也不会去遵守游戏规则,更不懂什么是假扮角色游戏,8 常常受到小朋友的责怪,但又不能马上改正,他们最多也只是跟在小朋友的后面跑来跑去,根本不理解游戏中的内容。久而久之,小朋友们离他而去,不欢迎他的到来和参与。

3.3 游戏对自闭症儿童训练的意义

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幼儿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幼儿阶段最适合并最能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手段。游戏是儿童身体活动和认知活动的需要,也是儿童社会交往活动的需要,游戏还可以帮助儿童学会表达和控制情绪,学会处理焦虑和内心冲突,使儿童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丰富和深化儿童的情感,并促进儿童情感的发展,在与成人和同伴的交往中体验并形成最初的人际关系。

对于自闭症儿童,游戏的主要意义在于:

3.3.1游戏有助于发展自闭症儿童的“象征性理解”

通过游戏,使儿童懂得不同的玩具代表不同的生活中的物体,以这种方式运用象征性的玩具还可以帮助儿童了解真实的生活世界,学会如何与周围的环境交流,在游戏的互动中逐渐掌握言语交流的技巧,如过家家游戏。

3.3.2游戏有助于发展自闭症儿童对事物间联系的理解

游戏能使自闭症儿童通过对自己的操作看到不同用途的玩具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并且开始理解行为是如何改变结果的,如积木游戏,绘画游戏。

3.3.3游戏有助于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表达

游戏为自闭症儿童创造了一种安全、自由、容纳的环境,使他们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喜悦的或是恐惧的,如箱庭游戏。

3.3.4游戏有助于自闭症儿童理解社会角色

在游戏中,自闭症儿童在治疗者的帮助下处理不同角色的人与其行为方式之间的关系,如在角色扮演游戏中,了解到不同的社会情境对人们行为的不同要求,如模拟情境游戏。

3.3.5游戏有助于发展自闭症儿童的生活技能

自闭症儿童可以用玩具重演每天的生活情境,并且应用不同的故事情节和结果。如过家家游戏、买东西的游戏等。

四﹑游戏治疗对自闭症儿童发展的影响

游戏的特质主要在于游戏能促成儿童身心发展,其功用如下:在游戏过程中,儿童自然获得肌肉协调与动作练习,并可松弛抒解压力。儿童可藉助游戏化解现实(外在环境之要求)与幻想之间的内在冲突。透过游戏,儿童可了解人我之分离,自己本身乃独立个体,并习得人际社交技巧。儿童在游戏过程中可培养社会适应力。故而游戏疗法的目的即是藉助游戏的特质发挥儿童本身的自我治愈力,以抒发内在的情结,使其人格得以正常发展。对于身心发展迟缓儿童,可以藉由游戏发现其发展阶段及问题所在,并能透过游戏促进其成长;至于对自闭症儿则可藉着游戏反应其心理面,使其症状问题消失,进而获得社会适应力。

五﹑小结—游戏治疗与展望

游戏治疗是一种低成本、高效、且便于推广的心理治疗方法,它非常强调良好治疗关系的建立,认为这是游戏治疗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游戏治疗儿童自闭症的周期比较长,包括准备期、治疗期、追踪期三个阶段。因此,在游戏治疗阶段,应与孩子的家长取得联系,要求家长重视儿童的问题,并为治疗者提供儿童的详细材料,要经常与治疗者保持联系,及时反馈情况,使治疗者更好地把握儿童的情况,对儿童进行及时而有效的治疗。

再者,每个儿童的身心发展状况都是独一无二的,对于每位个案实施游戏治疗所能达成的目的也不同,实施游戏治疗最大的目的是为了能顺利进行儿童的心理治疗,并能达到成功的治疗结果,目前有许多治疗自闭症儿童的方法,但是没有一种特效的方法可以彻底治愈,在治疗时,要针对儿童的实际情况,综合使用多种治疗方法,使他们获得较好的发展。在治疗过程中,不仅需要与家庭进行密切的长期性交流和合作,也需要社会的大力支持,给自闭症儿童的治疗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环境,为自闭症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利的条件。

大量实践表明,游戏治疗作为儿童心理治疗的有效手段,有着广泛的临床适应性和应用前景。它不仅对有心理障碍的儿童,而且对正常儿童的心理健康指导也有借鉴作用,其治疗理念亦可为教师、家长、临床医生、或其他儿童青少年思想工作者借鉴运用。在中国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对心理健康需求逐渐增加的今天,游戏治疗将会在中国的儿童心理治疗和保健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并得以广泛推广。在今后游戏治疗的研究和应用中,将会是多种咨询流派在科学前提下的进一步融合与互补,使游戏治疗日趋完善,并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第四篇:自闭症儿童游戏治疗综述

牡丹江地区学前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师资培养的实践研究

刘建梅 于文哲

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省牡丹江市157000 [摘 要]:自闭症是以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发展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及刻板行为为典型症状的广泛性发展障碍。由于病因不明, 现在仍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因此,自闭症儿童的早期康复主要以教育训练为主。游戏治疗作为自闭症儿童早期康复教育训练的方法之一,是帮助其解决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有效手段。经过游戏治疗,自闭症儿童在语言、社会交往、伙伴关系的建立、兴趣和行 为等方面的异常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关 键 词] 自闭症儿童;早期康复;游戏治疗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一、自闭症儿童康复现状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或全面性发育障碍,是一种因神经心理功能异常而导致交流、社会交往和行为三方面同时出现严重问题的综合症[1]。20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加大了对自闭症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对儿童自闭症的发病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加拿大为万分之十,美国为万分之四,日本为万分之七到十一,法国为万分之五,男女比例为4-5:1。我国的发病率为万分之五到七,而且成逐年上升的趋势[2]。自闭症作为一种广泛发育障碍性疾病,截止到目前,既没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也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自闭症儿童唯一的希望是走早期康复的道路,这也得到了学术界的肯定。我国对自闭症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自闭症儿童数量的增加,相应的自闭症康复中心和治疗中心也相继成立,但机构的从业人员往往未接受过专业、系统的训练,缺乏正规、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因此,大量的自闭症儿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科学的康复训练,导致许多自闭症儿童错过了接受康复教育的最佳时期,使得自闭症儿童的语言、社会交往和行为方面的障碍不能得到改善和提高,从而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成为家庭、社会乃至国家的负担。

二、自闭症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自闭症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交往障碍。许多自闭症儿童在感知别人情绪状态,表达情绪以及形成依恋和建立伙伴关系方面存在着困难。他们对周围的人、事、物表现出异常的冷漠,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喜欢独处,很少主动与人交往,不能建立正常的伙伴关系。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缺乏目光的交流,不会使用社会交往手势,面部表情单一等。

第二,语言障碍。绝大多数自闭症儿童伴随语言障碍,如语言缺失,不能理解和完成指令,不能运用语言与人交流等。他们讲的话大部分是模仿言语——逐字对他身边的人所说过的话进行重复,并且是一些不带任何明显交流目的的口头短语,这些短语没有语境关系。还有些自闭症儿童习得许多词汇,但不会恰当或有效地使用。自闭症儿童的另一缺陷是他们缺乏理解语言社会性意义的功能。

第三,智力。自闭症儿童智力水平差距较大,有的自闭症儿童伴有严重的智力障碍,有的则具有超人的智力水平。在自闭症儿童当中,大约70%的儿童伴随着智力障碍。极少数人是自闭天才,他们在机械记忆、数学计算、音乐方面等具有突出能力,而其他方面的功能都处于弱智水平。

第四,刻板行为和兴趣范围狭窄。自闭症儿童具有日常规范和重复行为方面的问题。许多儿童表现出对一致性的强迫性需要。当家里或教师的日常规则改变时,他们表现出异常的烦躁和不安,甚至会大发脾气。习惯放在某个位置的物品一旦发生移动,他会坚持将物品回归原处。他们会对同一物品或同一兴趣表现出一如既往的关注,对其他事物却毫无兴趣。绝大多数自闭症儿童会表现出刻板而重复的行为,如转圈、拍手等。

此外,自闭症儿童会更多地表现出问题行为,如攻击性行为、自伤行为等。在大多数人关注自闭症儿童存在的交流障碍、技能缺陷和行为问题特征后,往往忽视了他们的潜力和积极品质。并不是所有自闭症儿童都不能很好地融入周围环境,很多成功康复的自闭症儿童案例告诉我们,要关注自闭症儿童的积极品质和潜力。

三、游戏对自闭症儿童的意义

游戏是儿童的主要活动。皮亚杰这样论述游戏:“儿童不能像成年人那样有效地满足他个人情感和智慧上的平衡,他具有一个可资利用的活动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他的动机并非为了适应现实,恰恰相反却使现实被他自己所同化。这里既没有强制也没有处分,这样一个活动领域就是游戏。他是通过同化作用来改变现实,以满足他自己的需要的”[3]。根据进化心理学的理论,在进化中被选择的婴儿期和童年期的许多特征只是发展过程中某一个时期的适应机制,而不是为以后的生活做准备。也就是说,童年期的一些特征,包括游戏,可能会给儿童提供即刻的好处和延迟的好处[4]。对自闭症儿童而言,首先他是儿童,其次他才是有障碍的儿童。因此,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康复治疗,得到了各界人士的认可。

首先,游戏有助于发展自闭症儿童的“象征性理解”。通过游戏, 使儿童懂得不同的玩具代表不同的生活中的物体, 以这种方式运用象征性的玩具还可以帮助儿童了解真实的生活世界, 学会如何与周围的环境交流, 在游戏的互动中逐渐掌握言语交流的技巧, 如过家家游戏。

其次,游戏有助于发展自闭症儿童对事物间联系的理解、培养儿童的生活技能。游戏能使自闭症儿童通过自己的操作看到不同用途的玩具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并且开始理解行为是如何改变结果的, 如积木游戏, 绘画游戏;自闭症儿童可以用玩具重演每天的生活情景,并且应用不同的故事情节和结果。如角色游戏、买东西的游戏等。

再次,游戏有助于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表达、理解社会角色。游戏为自闭症儿童创造了一种安全、自由、容纳的环境, 使他们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 喜悦的或是恐惧的, 如箱庭游戏, 在游戏中, 自闭症儿童在治疗者的帮助下处理不同角色的人与其行为方式之间的关系; 如在角色扮演游戏中,了解到不同的社会情境对人们行为的不同要求。可见, 游戏对自闭症儿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自闭症儿童的游戏治疗

1、游戏治疗及发展阶段

游戏治疗的产生源于精神分析学派, 弗洛伊德在心理分析中发现了游戏对儿童精神分析的意义。它是以游戏活动为媒介,为儿童创设一个充分自由的环境,让儿童在游戏中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暴露内心存在的问题,从而解除各种困扰,使其获得发展[5]。

从发展历史来看,游戏治疗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精神分析取向游戏治疗、结构主义游戏治疗、人本主义游戏治疗。精神分析取向游戏治疗中,治疗师很强调语言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只有当儿童语言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能藉游戏帮助儿童,因此参与游戏治疗儿童的年龄一般在5岁以上。尤其重要的是,精神分析取向游戏治疗师认为游戏本身不具有治疗性,他们仅仅把游戏看作一种必要媒介来进行儿童心理分析,也就是通过儿童的游戏内容来分析儿童的潜意识。结构主义游戏治疗并不强调潜意识的分析,而是治疗师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主动设计游戏活动,让儿童在一定结构的游戏中发泄能量与释放压抑的情绪,进而达到解决儿童心理问题的目的。人本主义游戏治疗非常重视创设一个温馨而友好的治疗环境。

2、自闭症儿童游戏治疗的实践应用

由于自闭症儿童心理和行为的独特性,导致其在游戏发展过程中缺乏自发的假装游戏和社会模仿游戏,象征性游戏的能力很差。反过来,自闭症儿童由于缺少象征性游戏,不能像其他儿童那样在游戏中发展相应的理解、模仿能力,所以这种能力就更薄弱。因此,在研究者提出了通过训练自闭症儿童象征游戏能力的方法来促进其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游戏治疗方法本身还有其优点,首先,相比其他训练方法,游戏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更容易被儿童接受;其次,在游戏过程中,自闭症儿童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与人进行交往和交流;再次,对于言语却是或是有重度语言障碍的自闭症儿童来讲,通过游戏的形式,教师可以更好地与其进行交流,并从游戏中获得更多关于自闭症儿童深层次的内容。这使得游戏治疗更容易进入自闭症儿童的生活并得以长期坚持。

游戏治疗是一种低成本、高效、且便于推广的心理治疗方法,但是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相关文献并不很多。目前的文献报道中,多见于针对社交退缩儿童和遭受躯体虐待或性虐待的儿童。但毫无疑问,如果应用到针对自闭症儿童的研究中,效果必然是明显的[6]。应用实践案例表明,通过游戏的方法对自闭症儿童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可有效地促进其语言、动作、同伴关系、社会交往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游戏治疗的系统研究并不多,而且在自闭症儿童早期康复教育方法中,游戏治疗也并未形成一种独立成熟的方法。同时,一些相关的研究都是以个案的方式进行,因此在康复效果评价和经验总结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由于自闭症儿童个体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要对其实施个别化训练,为每位个案设置不同的游戏治疗方案,从而实现治疗目标。对自闭症儿童实施游戏治疗最大的目的是促进其身心及各项能力健康发展,使其能独立生活、适应社会。大量实践研究表明,游戏治疗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和良好的应用前景,在自闭症儿童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的今天,游戏治疗将会在自闭症儿童康复领域,乃至整个特殊教育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并得以广泛推广。在今后游戏治疗的研究和应用中,将会是多种康复方法与手段在科学前提下的进一步融合与互补,使游戏治疗日趋完普,并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辉.《特殊儿童教育诊断评估》[M].上海:南京大学出版社.[2]冯志颖.《精神疾病诊疗常规》[M].天津挺进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J.皮亚杰,B.英海尔德.《儿童心理学》[M].吴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46—47 [4]许波.《进化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O4.125— 126. [5] 刘敏娜,黄钢,等.儿童游戏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康复,20O4.[6] 周念丽.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回溯与探索[J].中国特殊教育,2OO2.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刘建梅(1981-)女,山东省昌邑县人,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小学高级,学士学位,研究方向:特殊教育。

于文哲(1985-)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理讲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教育学。

此论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科学研究项目成果,项目编号:12515235,课题名称:民间游戏的教育资源在学前教育中应用的实证研究。

第五篇:美术治疗方案帮助自闭症儿童

美术治疗方案帮助自闭症儿童

首先,我们要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让儿童能与治疗师之间建立起信任的关系,这一过程对自闭症(孤独症)儿童来说需要很长的时间,有时甚至看似很难做到,因为他们没有正常的喜好,不能遵从治疗师的指导,无法跟治疗师合作而完成治疗。所以,自闭症儿童的治疗师会发现只要花时间建立关系,自闭症状会明显减少。

国内有研究者设计出一套针对自闭症儿童的绘画治疗方案,结果显示该方案能够改善以下几方面功能:(1)促进认知能力的改善;(2)促进情感的健康发展;(3)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4)培养社会意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受其启发我们策划了自己的治疗方案。

① 治疗过程我们亦可安排为两个半月,10周,每周一次

② 我在这里做的分阶段式的治疗方案

第一阶段:(1-3周)

1.涂鸦画

让儿童信手涂鸦,睁眼或闭眼都可以。鼓励他们探索在一种自由方式中体验绘画的乐趣,要求自闭症(孤独症)儿童主动检查画中的项目或符号象征,并且用它们将整个画面与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联系起来。闭眼睛画可以使儿童得以放松心情,自由地表达自己。这一阶段不要强加治疗师的意志给儿童,治疗师也是在这一时期要抓住这个机会与儿童建立信任,所以要多给予鼓励,让自闭症儿童自由的表达和抒发自己内心的情绪。

2.颜色和形状

要求自闭症儿童先画直线,在掌握之后再开始画形状,用各种颜色画形状,将形状组成一幅图案等,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培养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调节、问题解决和自我表达的能力。注意力调节表现在两个方面:注意力的集中、注意力的分配。我们可以利用绘画锻炼儿童注意力的发展。同时要注意欲速则不达,所以要从简单图形、图像开始,培养自闭症儿童对绘画的兴趣。

3.吹墨画、喷涂画、手指画

引导自闭症儿童将水彩颜料涂抹在水彩纸上,略蘸清水,直接用嘴或吸管向不同的方向进行任意吹颜料,引导自闭症儿童观察画面效果。或者用牙刷等工具沾染颜料将其喷涂在纸上,制作类似于彩色喷涂画的效果。引导自闭症儿童用手指蘸上不同的颜色在绘图纸上进行涂抹,分别尝试用手掌和手指涂抹的效果,也可以用手掌涂抹后,再用手指进行点缀,使画面创作更丰富,培养其作画兴趣。也是对其创意绘画能力的开发,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去发现美妙的绘画方式和多彩美好的人生生活,点燃内心的求知欲与对生活的美好希望。

第二阶段:(4-6周)

1.画家人等人物画

要求自闭症儿童画出自己的家人、朋友等人物,引导自闭症儿童观察自己的家人、朋友并且说出家人、朋友的特点,如头发的长短、眼睛大小等,可以选择画有关家人和朋友的记忆,如在玩耍、聚会等。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鼓励自闭症儿童使用夸张的手法来描绘对象,促进与他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2.画房子

引导自闭症儿童用水彩笔画房子及周围的实物,将画好的房子用剪刀剪下,涂上颜色粘贴到卡纸上;启发自闭症儿童进行想象,如在房子上空画蓝天、白云和在房子的周围画花草等。一些专家认为,房子可以作为个人的象征,不同房间代表人格或情感的不同,主要代表情感与情绪的健康状态。通过画周围的实物,不仅让自闭症儿童对方位空间和透视有所认识,而且训练自闭症儿童有意识地将身边环境联系起来。

3.制作生日卡壁画

要求自闭症儿童为其他成员绘制一张生日卡。团体成员依次在卡片上添加生日贺词、留言和图画——与生日有关的象征符号如蛋糕、气球、礼物、鲜花、蜡烛等。当有团体成员过生日时,赠送给他。主要讨论所绘制的象征符号和生日留言,即过生日者对壁画和团体所给予的支持的感受,自闭症儿童会对自己成为讨论会的关注重心感到惊奇和喜悦。这一环节可让自闭症儿童认识到自己是团体中的一员,逐步培养起团体意识。同时意识到自己在团体中作用,为自己树立自信与存在感。

4.脸谱拼贴

要求自闭症儿童先在白色卡纸上画一个椭圆形的人脸,然后在旧报纸等卡纸上画好眼睛、鼻子、嘴等剪下用胶水粘贴到自己绘制的椭圆形脸上,创作出一张独特的脸谱。通过剪贴巩固对方位的认识,引导自闭症儿童将五官摆放到正确的位置上,获得一种成就感。同时在其完成获得成功时,给予鼓励与肯定。

第三阶段:(7-9周)

1.绵纸拼贴

给自闭症儿童提供各种大小和形状的绵纸,鼓励他们自己随意撕或剪切,将这些纸片用胶水粘贴在美工纸上,同时手绘完成背景创作。设计风格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现实的。绵纸上的颜色会互相混合,形成一种有趣的效果。通过体验不同的材料,培养自闭症儿童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新事物的兴趣。

2.情感表达

引导自闭症儿童画出各种情感,接着让他们通过音乐表达其中一种。鼓励他们使用乐器和画笔一起来表达一种情感。例如,当他们感到愤怒或沮丧时可以敲鼓和用大量冷色调平涂,感到欢乐时可以唱歌、哼曲子和用暖色调绘制阳光、彩虹等。通过绘画与音乐的结合,给自闭症儿童以更广阔的创造性表达的领域。探讨情感探索和与他人沟通的方法,增强感觉刺激和思想情感的表达,培养自我意识和社会化能力。

3.创作集体餐宴

团体成员确定自己最喜欢的食物,并一起将其画出来。引导自闭症儿童决定选择何种餐具、主菜、甜点、饮料等。团体讨论有利于自闭症儿童探讨和解决问题的训练,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自闭症儿童积极发挥想象,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与团体成员的交流是关键,使其逐步适应这种人际交往与正常交流,突破自闭、自我固守的防线。

4.泥塑

结合自闭症儿童塑造的特点及水平,丰富其感性经验。抓住自闭症儿童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其抓住主要外形特征,帮助其获得成功感。在自闭症儿童塑造时,注意引导他们发现不同事物的形态特征、事物的简单细节、人物动态、事物间的某些细节关系,请自闭症儿童通过描述、动作或绘画的方式加深对事物的感受。在了解了泥土性质的基础上,自闭症儿童已经具有初步的半立体造型的意识,对工具的使用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概括能力也不断增强,他们在泥塑活动中不断地追求造型向立体性靠近。这一活动可培养自闭症儿童的空间知觉能力。当然在着色方面,我们也可以观察他们的反应,尽可能多的暖色调是最好,冷色调依旧代表沉闷孤独和自我封闭的状态。

第四阶段:(10周)

1.制作礼物

鼓励自闭症儿童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创作,如制作卡片、花环、面具、木偶等。将完成的作品放在一块互相欣赏,然后各自将自己的作品用做好的彩色纸包装起来,作为礼物互相赠送,以留作纪念。最后共同欣赏贴在墙壁上的作品,回顾一起成长的过程。最后结束,自闭症儿童或多或少会有各种反应,如焦虑、沮丧,产生被抛弃之感,通过互赠礼物作为一种情感寄托。回顾他们的快乐成长轨迹,自闭症儿童可以看到自己的成长、进步,心里有一种成就感和喜悦,对自己以后面对新生活充满自信。2.梳理整合,测评反馈

通过最后一幅自由创作画来评价治疗效果,分析儿童心理的转变。同时做好收尾工作,治疗完结做好铺垫。让儿童逐步脱离治疗师,能够坚强起来,自己勇敢的面对人生。同时可以帮助儿童梳理治疗期间的收获,启发他们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应敞开心扉、豁达乐观。

3.配合治疗,家庭环境

在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过程中,父母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很多时候他们就是要充当一个治疗师的角色,去理解、支持、帮助他们的孩子,耐心、接纳对这样的孩子来说非常重要,痛苦和失望只会阻碍孩子的发展和进步。所以要求父母积极配合治疗并能够在治疗结束找到自己恰当的位置。那么,作为孩子的“治疗师”,父母要持之以恒地帮助孩子适应、学习、发展和成长,持之以恒、永不放弃是帮助这些孩子的惟一途径。

下载儿童自闭症最佳治疗期在7岁前范文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儿童自闭症最佳治疗期在7岁前范文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爱自闭症治疗

    关爱自闭症治疗,我们在行动 500万„„..5000万„„..1000000000(孤独症患者)„„..这一数字正向我们逼近,正向我们走来„„.这绝不是危言耸听,由此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将成为社会和......

    自闭症儿童游戏治疗(样例5)

    我们知道,自闭症儿童不会像正常儿童一样,正常的去玩,去参与游戏,只会独自玩耍,因此如何让自闭症孩子走出孤独,参与活动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有专家也曾提出:“让孩子得到情绪上的......

    自闭症儿童 游戏集锦

    · 小魔术 · 齐心协力(张燕) 两个人背靠背两手臂相挽夹着装有半瓶水的瓶子横着前进,一个人(就是当木桩子)站在对面,两人靠背部力量绕过那个人,不能掉,掉了从来,回来以后立刻给下一组......

    自闭症儿童训练项目[精选合集]

    一、模仿 1、动作模仿:配合简单动词或指令作出摸仿动作 (1)模仿使用物件作敲击动作 (2)模仿触摸身体的部位 (3)模仿拍手动作 (4)模仿简单的手部动作 (5)正确地模仿使用3种不同的发声器......

    自闭症儿童心得

    阳光学警——关爱自闭症儿童活动心得体会 昨天下午,作为阳光学警的成员,我有幸参加了大队开展的关爱自闭症儿童主题公益活动。 从中午坐上车的那一刻起,我就觉得自己身上带着一......

    关爱自闭症儿童

    全程导医网携手淮海爱舟康复托养中心,关爱自闭症儿童 自闭症儿童的内心世界,外人难以理解,因而被称为“星星的孩子”。多数自闭症儿童在二、三岁就有明显的异常表现。具体表现......

    如何关爱自闭症儿童

    认识自闭症儿童之 自闭症儿童的特性: “儿童自闭症”,又被称为“儿童孤独症”,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为特征的精神疾......

    让自闭症儿童家长信赖的唐山自闭症治疗机构

    让自闭症儿童家长信赖的唐山自闭症治疗机构 当“自闭症”这个字眼无情的侵入了了你的生活,当孩子面临着被其他幼儿排斥,被普通幼儿园拒之门外,当你面对五花八门的自闭症治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