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个山村语文教师的写作教学
一个山村语文教师的写作教学"真经"
-----保亭思源实验学校 黄恒宝
"耶!我的习作发表了",那自信的笑容,那开心的叫声,绽放在三(7)班的教室里。在这浩瀚的书海里,在这漫漫的求学路上,一盏航灯,一群乡村孩子,我们一路搀扶,一路鼓励,彼此信任,演绎着一段山村教师的写作教学故事。
我校地处保亭,经济、文化相对落后,阅读氛围不浓,学生的阅读习惯也差,受黎、苗族语言的影响,让孩子们写一篇优美的文章,是相当困难的。有时他们连一句话都说不通顺,语法颠三倒四,交上来的作文本就短短的几行字。此时,我焦虑万分,满脑子想着孩子们以后的习作如何教?看着一张张天真可爱的脸,一双双求知的眼,不停地安慰自己:他们还小,随他们成长吧!可我越安慰自己,交上来的作文越糟糕。是不是,我要为此做点什么?我思考、学习,大量收集孩子们习作的第一手材料,自己编辑成班级作文集,进一步分析、总结,从中反复琢磨山区孩子的表达方式。最终,我选择了从孩子们的"生活"入手,引导他们说、写,以2014年9月,向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申报小学语文课题研究巜我手写我心,习作生活化》。从此,为这乡村孩子们竖起一盏习作的航灯。
一、我演你说,你说我写
刚接手三(7)班时,这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乐于接近老师,好表现,课后的口头表达,叽叽呱呱地说个不停,可课上像腼腆的小姑娘,沉默不语。此时,我眼前一亮,有方法了,从"说"开始,抓好课前5分钟,训练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小组为单位,个人展示或同学合作展示,从讲故事到创造情境编故事,每节语文课一练,从课文中挑选优美的段、篇,进行模仿训练。一天一练,一天一个鼓励,从自然段开始。例如:人教版第5课《灰雀》,我与列宁的对话,我们可以引渡到自己生活的对话,从说到写,做对话片段的训练。还有巜翠鸟》一课,描写翠鸟外貌这一自然段,也可以做描写动物、人物外貌的训练。我们还经常开展活动,如:吹气球、丢手绢、梅花朵朵开等,以活动让孩子乐学、乐说、乐写。
二、同读一本书,同写一首诗
乡村的孩子基础差,阅读习惯没有养成,没有感受到读课外书的快乐,孩子们如果一直不读、不看,语文知识的积累从哪来?视野如何开阔?如何学习与借鉴到别人的表述方法?我想啊,孩子们不是喜欢听故事吗?那我就抓好周末,在全级微信群里分享自己听、看到的故事。从此以后,我常做这样的事,共读一本书,分享故事精彩片段。慢慢的我们同读很多书:巜蜗牛屋》巜好脏的哈利》《莎莎的月光》《安徒生童话全集》等等,一个学期分享几千个故事,慢慢孩子口说顺了,胆子大了,乐于分享了,写自然也生动、具体了!我们不但分享故事,我们还分享儿童诗。如雪野老师巜爱读书的树叶》《有礼貌的百足虫》,聪善老师《一只毛毛虫》、巜小蚂蚁的船》等等,还听海口滨海九小三年的学生张可佳同学的朗读,孩子朗读得有声有色,声音一播放,山村的孩子静了,以后更喜欢看书,更喜欢写作。他们也动手写写儿童诗喔,我校刘方楊、何开勇写的巜公交车》《抓山鸡》《老师,你辛苦了》《外婆的歌谣》儿童诗刊登于2017年12月5日的巜南国都市报》习作栏目。孩子看到自己写的诗刊登了,笑得更甜了。
三、抓好"点"的训练,以点带面
孩子们说开了,乐于分享。接着我又孩子换"药"了,让精彩继续,畅游书海。这"药"呢,就是"点"的训练。例如:人物外貌的描写。先让孩子们自己看书找找,别人是什么描写的,分享给大家。然后,我让班长站在站台上,我们来写写他的外貌,我在黑板上写道:今天的习作"点"的训练:人物的外貌。同学们的话题: xx,长得-------,他的头----,眼睛,还有-------,同学们都喜欢他的原因。以后我们常做"点"的训练,如:人物的对话、场面描写、连续动词的运用描写等等,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內容可写,一切训练点,从孩子们的生活取材,孩子熟悉,乐于分享,让小组激励,精彩连连。
四、精彩呈现,抓"细节"的训练。
我一直以"先说后写、先写后教"模式去训练孩子们习作能力。让故事精彩纷呈,引导孩子们抓细节描写,做好每周的小练笔。如:我们玩了吹气球的游戏,我一边吹,一边走到孩子面前,但孩子们不能说、不能动,可心里感觉一浪高过一浪,谁都怕老师在自己面前吹爆气球,心中有感了,下笔自然有神。就这样,我们一点点地交流、一点点地分享故事,尝试小练笔。同时做好读写迁移,从课文中取出可以做小练笔的片段,让孩子们去品读、仿写,渐渐地过渡到写写自己生活的景、事,一年,两年,乡村的孩子的作文有起色了!从2013年至今,孩子们在巜南国都市报》《海南特区报》巜椰城.青少年写作》,吉林省《写作与考试》南京的《七彩语文》、甘肃的《故事作文》等报纸、刊物上发表280多篇习作,收到《南国都市报》68份稿费!孩子们笑了,孩子成长了。这盏航灯一直点亮......(黄恒宝老師电话:***)
第二篇:浅析山村语文教学
边远地区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改教学初探
作者: 唐 华
单位: 奉 节 县 幸 福 中 学
时间: 2011年11月
内容提要
本篇论文主要分析三方面的问题。
一、山区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现状。第
二、山区基础教育语文教学存在的系列问题。
三、关于如何更好的在农村中、小学开展语文教学的一点建议。
浅析山村语文教学基础教育
“新教程,新课改”教学改革在各大,中城市中小学教学工作中开展得风风烈烈之际,如何将这一全新教学理念运用到农村学校教学中,便成了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作为一名教师,通过近几年农村中、小学的教育工作体验,也就教学实践和工作心得谈一谈自己对语文教学的肤浅认识。
一、山区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现状
(一)以传统注入式教学为主,怯于创新教学
通过对一部分语文教师和学生的采访了解到了语文教学任以传统的注入式为主。一些老师谈到在这些孩子身上换一种教学方式之后,大部分学生不能适应,采用所谓的创新教学之后,学生有些盲目了,不知所措。也有老师谈到要在这些养成依赖之心的学生身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不是说山区的教师不开展创新教学,而是有一点害怕,怕收不到效果。例如:让学生自己去解决生字词,少许成绩好的能够办到,一半的同学还是要依靠老师,这就设计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真的能学到东西吗?学生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其应该自行掌握的知识吗?这是第一个现状,教师怯于开展创新教学,任以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为主。
(二)阅读作文教育不力
众所周知,在语文试卷中,阅读和作文比重相当大,而通过对一些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到,老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大部分课程在进行授课讲解。相对而言,阅读训练和作文训练的专题课程开展较少,虽然,在这种课程安排下,学生能很好的掌握基础知识字词句,但活用的能力则
很差(对于段,篇的理解认识能力差),以至于在阅读和作文题中大把丢分。课程少,老师不重视阅读和作文的重要性,给予指导和训练少,使得学生答题技巧,写作技巧得不到提高。而一部分老师则谈到,学生思维僵化,很难激活和开启,运用了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写作和答题技巧训练,帮助学生运用语言,但学生总是模式化的接受,答卷方式单一。写作方面,能写的也只不过用一些惯用的套话而已,以记“流水帐”的形式完成,还有一部分更是苦思冥想,无从下笔。这是山区学生作文的通病。学生生活范围小,写作素材积累少,教师重视不够,指导不得力,使得在作文教育中呈现出“闹荒”的现象。
二、山区基础教育语文教学存在的系列问题
(一)注入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深受其害
注入式的教育方法,字词句的意思用一种固定的形式教给学生,而学生也就不加怀疑的接受,然后死记硬背,而实际上学生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字词句的意思,那也就更不懂如何运用。例如:老师在授讲课文时,讲到生词“恬静”时,说了它的意思是“很安静,平静”,有的同学用“恬静”造句则说:“我们的教室很恬静!”而在另一课中讲到“肇祸”一词时也讲了它的意思是“闯祸”的意思,也有同学造句这样说“我昨天在学校又肇祸了”。这是学生的错吗?显然不是,那是老师的错吗?老师按照教案讲课,似乎也合情合理。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只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注入式的教育模式下,学生的思维已经冻结了,僵化了,他们接受知识的方式已经单一化,模式化,概念化,这都应归罪于注入式教学。我还了解到一些老师在作文教育中采用了更极端的注入式教学,那就是让学生抄作文,背作文然后去应付考试。从有的同学口中了解到,老师让他们背作文,有写人的,写景的,写事的。他还说到他们被过一篇作文题目叫《我的奶奶》,在期末的考试中遇到的作文题目正是要求 2 写一个你熟悉的人,大部分同学写了《我的奶奶》,结果都取得了高分。试想这样的好成绩有什么用 ?只是自欺欺人罢了!这是极少见的,也是最极端的。还有的老师给作文一个固定的框架,要求学生在进行写作时“先写什么、在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这也是一种不加思索也极不负责的作文教育方法。结果也只不过是把学生的思维捆住了,对学生一点好处也没有!综上所述即是农村基础教育的第一个问题。
(二)农村学生生活单一,外界接触少,知识接受方式单一;
农村学生与外界联系少、空间小、见识的人和事少,除了老师同学便是家里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伯伯。而这些人除了老师其他的人也不可能带给学生们什么新的知识,因为大多都是农村人,所讲的也大是些农活杂事,家庭琐事而已,这就局限了学生的生活空间,从而也局限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农村的孩子大多不知道什么叫网络,也更不知道什么叫上网了,很多国家大事他们也要过很久才知道。生活空间小,思维僵化发散困难,这使得在语文教学中,他们的学习方式单
一、写作素材单
一、思维路线单一,从而导致语文教学质量很难提高的现象。
(三)山区中、小学硬件设施差;
山区中、小学条件差,硬件设施差也是阻碍创新教学的又一个问题,这里没有供学生大量阅读书籍的书籍,没有供学生自行解决问题所查阅的资料,导致了学生知识面狭窄。这里也没有供学生查询资料要用的计算机网络,这样的条件直接导致了学生阅读有限、词汇量小、写作水平低等问题。
三、对解决这些问题的系列设想
(一)针对教师,改变教学方式,让教学由注入式向启发式转轨;
改变教育教学方法,逐步根除注入式教学的错误模式,转向启发式教学,以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多种思维方式的能力,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转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错误的把自己当作了教与学的主体,认为只有学生以老师为中心才是接受知识的最佳状态。正是老师这样的错误认识让学生陷入了被动学习的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首先是教学主体的转移,所以,在实习的过程之中,我大胆的运用“新课改”的模式进行教学。在课堂上,尽量“少说、少写、少做”让学生自己“多说、多写、多做”。如在讲解《白杨》一课时,我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步骤:
师:同学们,见过白杨吗?想了解白杨吗?
生:想啊,还想种白杨树呢!师:那好!我就来认识一下白杨吧!那你们说学习新课首先该解决什么问题呢?
生: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
师:老师想考验一下你们解决问题的本事究竟有多大,谁敢说我能做!而且还能做得很好啊?(同学纷纷举手,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很好!那老师给你们几分钟,看看谁又快又好?(同学拿出工具书进行学习)生:(几分钟过后)我处理好了!
师:好,那你说说!其他同学找找不足的地方!(开始读,说)生:老师,我比他读得更准,意思查得更详细!(老师示意让他说)生:老师,我还能组词,造句!(示意,让他读写)就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呈现出一片互相比拼学习气氛,而在这之中老师只是起了一个引子,协调的作用,学生便成了主体。他们通过交流也学到了更多的词句,同时也潜移默化的提高了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学生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了知识。
(二)合理运用教材,引导学生准确掌握字、词、句、篇;
合理运用好教材,让学生真正的,准确的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句,并能通过课文学习,3 提高阅读解题的能力,通过课文学习写作的方法、技巧,帮助学生正确的掌握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作文写作中去。因为选进教材的课文都是与该年级学生年龄,学习能力同步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最好范文。让学生自行阅读教材,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促使学生养成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更牢固的掌握生字词。引导学生从不同的面去看课文,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我在讲《乌塔》一课时就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文中主人公乌搭才十四岁,和你们一样大小,她独自去旅行到底对还是不对呢?”开始时都说是对的也说了一些理由,但不等我开口又有同学说不对,也说了一些理由,就这样同学们又陷入了争议和沉思,同学的思维也就调动了起来。进一步引导,使他们在对生活的认识也能从多面去看,挖掘生活中的写作素材,为写作作准备。
(三)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针对学生阅读量有限的问题,那就是希望学校尽可能的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购买图书,开设图书馆。满足学生阅读的需要,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以弥补课外知识的空缺,弥补山区语文知识学习单靠教材的不足之处。
(四)运用求同、求异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运用求同,求异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所谓求异思维是一种开拓思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面思考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的思维方式。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这种思维训练方式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多向性,独特性,新颖性的思维创造力。例如,我在讲古诗《游园不值》时,便提出了如果诗人当时进了园,看了满园春色又会怎样?如果诗人进园看不到满园春色又会怎样?以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让学生能够将思维发散开来。所谓求同思维是指采用已知的最佳方法,有方向,有范围的思维模式。用哲学的理论说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即在复杂多变的事物之中找出那个相对不变的东西。例如《“诺曼底”号遇难记》中写哈尔威船长从驾船到失事再倒旧人救人完成的过程,就是为了表现哈尔威船长的一些品质,这也就我们学习课文所要求的“同”。
(五)以情感动人,尊重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
以情感动人,尊重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师生零距离教学,消除师生心理鸿沟。在实习期间,我从各种途径走进同学的生活,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生打成一片,和我的学生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在这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我们共同讨论读书学习的心得和体会,让他们在自觉不自觉之中便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注意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指出他们的优点,鼓励他们大胆的把他们的优点展现出来,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言笑间便指出他们的缺点,让他们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而加以改正。例如,有一次我们班的一个学生抄作文,但我也没证据证明,下课以后我找到他并和他聊天。聊一些写作文的技巧方法等,顺便谈了一下抄作文的危害和培养自己独立写作的重要性。我并没有提到他抄作文的事,他却主动承认了错误。接下来的一次作文他自己能写了,我又给予鼓励,第三次就写得更好了,他对作文有了信心和兴趣,怎么会不进步呢?
(六)写作方面,为学生作范文、引导学生写作、加强写作指导;
写作方面,为学生提供范文,引导学生挖掘写作素材,加强写作技巧指导,老师与学生同步创作教会学生做读书笔记。山区语文教育中作文更是一个难点,由于老师重视程度不够,农村生活单一,信息闭塞,阅读少,词汇量小等原因导致了作文水平偏低的现象。所以在作文教育之中要加强对指导,指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鼓励学生做读书笔记,养成动手的好习惯,课文学习之后,摘抄精美的词句,以供写作时参考。课外,找一些好作文念给同学们听听,老师和学生同步创作,以便把握每次作文教学的重点,体会写作的难度,也为学生提供了参考的样本,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
四、关于如何更好的在山区小学开展语文教学的一点建议
通过对山区基础教育之语文教学现状、问题和解决方法的分析讨论后,作为一名年轻教 4 师又将如何在今后的工作中开展语文教学呢?言简意赅的说,第一:注入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轨;第二:合理运用教材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第三:增加学生课外知识拓展;第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第五:以情感动人,增进师生关系,增强学生自信心:第六:写作方面,加强指导。综上所述,是我对山区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的一个肤浅陈述过程。通过这次实习,使我能将我大部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之中,使我对山区语文教学有了一个全面的,真实的,准确的认识,也为以后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绍山.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J].《今日教育》2005年8月122期 [2]饶杰.试析农村小学语文创新教学[J].《三峡教育》2004年8月152期 [3]张标.谈山区学生作文的素材积累[J].《三峡教育》2004年8月152期 [4]王兴.让小学作文走向生活[J].《人民教育》2003年5月152期
第三篇:一个山村教师的动人事迹
一个山村教师的动人事迹,一个和睦家庭的华美乐章
发布人: 孟凯发布时间: 2009-3-19 17:05:00 阅读次数: 1054 次 网友跟帖 0 条
巍巍青山,苍翠吐绿;蜿蜒哈河,静静流淌。在这青山绿水间,映衬着一个五好文明家庭的柔和之美,方圆百里,传为佳话。
有人说,家庭之美,在于情爱;情爱之美,在于和睦。也有人说,爱情与婚姻如同鱼和熊掌,二者不能兼得,所有婚姻不过是生命状态的惯性流动,甚至就是一潭微澜不惊的死水,维持而己,何谈美哉?以上说法或许有些悲观和偏激,其实家庭之美随处可见,只要你是个处处留心的有心人。在众多的家的乐曲中,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和聆听那些和谐家庭的声音。听!一曲来自建平县老官地镇黄杖子小学校长高俊甫家的声音。他,在工作上,在生活中,平平凡凡的小事,点点滴滴的温情,善良纯朴的品质,豁达宽广的胸怀,和睦温馨的家庭,受到单位领导、同事的一致好评,受到左邻右舍、亲朋好友的翘手称赞。
高俊甫,男,1964年3月7日,出生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和同龄人一样,走过清贫与凄苦的童年和少年时代,1979年9月,他参加工作,成了一名光荣的农村小学民办教师,在自己的家乡小学任教。1984年,他中函毕业,成为国家正式公办教师,2003年,经过三年的高函学习,他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取得了专科学历。
工作中,他勤奋谦逊。从成为教师的第一天起,他就知道唯有勤奋才能让自己从一个新手成为能手。他勤勤恳恳教书,踏踏实实做人,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对工
作一丝不苟,教学中以人为本,育人从实际出发,踏实肯干,赢得学生的认可,同事的认同,从没辜负领导的信任。在三十年多年的工作中,有十四年被评为镇先进工作者,1993年被评为县级先进工作者,有两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5年被评为学校行风建设先进个人,近二十年来,一直担任村小学校长职务。
高校长在漫长的教育教学生涯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这与他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和睦家庭是分不开的。
高校长一家三口,妻子郑玉霞,儿子高海涛。妻子是一名农民,患有心脏病和动脉硬化,常年大病小病不断。多年来,高校长无微不至地关怀体贴妻子,结婚二十多年来,夫妻俩相濡以沫,相敬如宾,从没吵过嘴,从没红过脸儿。儿子高海涛现就读于北京理工学院研究生。对于家庭,高校长以无私的胸怀和义不容辞的责任感,几乎把全家的重担扛在自己的肩上,用爱培植着欢乐,理解着矛盾,使家庭生活始终置于安详欢乐的气氛中。他总是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其内弟郑国民,妹妹郑玉花,从小失去父母,生活需要照顾,上学需资助,于是高校长义不容辞地承担了这个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自己省吃俭用,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怀照顾他们,每逢过年过节都让二人到家里团聚,经济上资助他们直到完成学业,没钱时就到邻居家借钱。看着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的内弟郑国民,已经成家立业的妹妹郑玉兰都有了出息,高校长的内心无比的欣慰,自己的艰辛付出,成就了两个孩子的事业和前程,值了!
作为人妻、人母和人媳,郑玉霞尽心尽力地做好一切,照顾好老人和孩子,关
心、体贴丈夫,有些事她记在心里,放在心上。老人的生日,她总会烧上一手父母喜欢的可口饭菜,逢年过节,他总是不忘给老人捎些礼物,买来保暖衣,让老人心里暖暖的。为了让丈夫安心工作,有些事她尽可能自己担着,教育孩子勤俭节约,积极进取,走上了成才之路。为此,高校长经常自豪而又深感感愧疚地说:“你真是个贤妻良母,为了这个家,你任劳任怨,分忧解愁,这个家就是我前进中温柔的肩膀,海浪中避风的港湾。”
邻里之间相处也是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谁家有事相求,他都会热心帮助。在这个偏僻的山村里,他算是一个技巧人。瓦工活、木工活、家电维修等都很精通,于是村里谁家有活找到他,他从不推辞,尽心尽力干好,不要任何报酬。特别是他们村的住宿生离学校十几里,有时接送困难时,高校长就热心帮忙,让家长感动不已。一次学校的一名二年级小学生病了,他及时给家长打电话,主动帮家长租车,亲自陪同到医院,挂号,找大夫„„由于救治及时,学生转危为安。类似的事例不胜枚举,可和高校长谈起这些事时,他总是憨厚地一笑了之,他认为这些都是他应该做的,再正常不过了。
高校长就是这样一个人,几十年风风雨雨走过,他用高尚的人格感染着我们,他用火热的激情奉献着教育,他用鲜活的榜样影响着我们,他用勤奋务实的精神,激励着我们,我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这样的模范。
假日的傍晚,落日的余晖中,乡村的小路上又看见一家三口人散步的身影,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映着傍晚的夕阳很美、很美„„ 这就是高校长一家,一个名副
其实的五好文明家庭,温温馨馨、和和美美的一家人!
第四篇:一个山村教师的春节 阅读答案
一个山村教师的春节 阅读答案
这是她在村子里过的最后一个春节,因为明年她就要到城里的大医院看病了,她舍不得离开孩子们,虽然那里的环境可以用艰辛来形容,但是她希望把自己的知识全都授予这些渴望改变命运的孩子们。
他们教室是村子临时搭起的两间大瓦房,下雨时屋顶的雨滴会流到孩子们的衣服上,但是孩子们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他们都没有耽误她上的每一节课,中午吃饭的时候她会跟孩子们在一起吃土豆拌干饭,有时候孩子会从家里偷来鸡蛋为她补身体,她曾经几次想放弃这里的苦生活回到条件优越的城市里教书。孩子们渴求知识的那份心最终还是让她留了下来。
一次语文课,她站在讲台上感觉眼前模糊然后就昏倒在地上,乡卫生所的医生告诉她要到大城市里的医院好好检查一翻,她怕耽误了孩子们上课一直坚持着,孩子们听她的课更加专著了,那一天她又累倒在讲台上。
在乡卫生所的床上,她静静的看着胳膊上的吊针心里却在牵挂着在课堂的孩子们,没有她孩子们会不会放弃学业,对于村子里的孩子们来说读书是件来之不易的事情,她强忍着痛准备拔掉针头,却被一声“老师”给惊住了,说话的是个
低年级的小女孩,她的手里拿着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她对老师说:“老师,吃了吧,这是妈妈包的,她说吃了饺子你就会好起来,班里的同学们都在等你回来。”
她流着泪吃了那盘饺子,这是她这辈子着吃得最香的饺子,村子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吃上饺子,小女孩说自己一定要努力读书将来让村子里的人都吃上饺子,听了这话这位老师的筷子止住了她夹了个饺子给小女孩吃,小女孩连连摆手说道:“老师,你吃吧,我吃过了。”
她并不相信小女孩的谎言,由于山高路远的缘故,村子里每户家庭收入都很微薄,很少能吃上成斤的肉,饺子对于他们来说是种奢侈,做为老师她现在所能做的就是把更多的知识教给他们,好让他们改变这个贫瘠的小山村。
第二年,她离开了这个小山村,所有的孩子们都默默的站在一米线旁用眼泪目送他们的老师,她摇着手对孩子们说:“孩子们,你们要好好学习,我会再回来的……”
在城里的大医院里她又度过了一年,她被检查出得的是白血病,在生命即将到尽头的那个星期她给市里的领导去了封信:我是个即将离开人世的老师,我最舍不得的就是山村里的那些孩子们,我还有很多愿望没有实现,希望你们能给予帮助,我希望有一位好老师再到那里教他们读书,希望有一所新的小学,希望他们能够用知识改变命运,希望他们走出山村,希望他们春节都能吃上一顿饺子……
第五篇:语文山村小学
《山村小学》教学设计
萨其仍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校、着、国、声、中、又”6个生字,会读,会写,会用
2、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在理解字、词、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语言表达、创新等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学校的思想感情。
教学内容分析
《山村小学》是义务教育蒙古族学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一篇图文并茂、文质兼美、贴近学生生活的课文。本课讲的是在大山中的山村小学里孩子们开始新的一天的学习生活的情形。教学本课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学校,立志好好学习的思想情感。学情分析
教学策略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和上下文,理解字词句及课文内容。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合作、交流,懂得朋友之间要相互关心的道理。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重点:
1、学习“校、着、国、声、中、又”6个生字,会读,会写,会用
2、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在理解字、词、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语言表达、创新等能力。课堂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星期一我们都会举行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大家想一想,这个仪式是?非常好,是升国旗仪式。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升国旗的视频,我们一起欣赏一下。
1、揭示课题: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我们会很骄傲,很激动。我们带着这种激动和自豪的心情走进我们今天的课文《山村小学》。设计意图:由视频导入新课,学生的注意力很快投入到课堂之中,激发了学习兴趣。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形成了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
2、板书课题:同学们举行你的右手,和老师一起写一下课题。
二、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过渡: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呢?这所学校在举行什么仪式呢?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要去读课文,把课文读熟了,这些问题的答案也就出来了。我们怎么样才能把课文读熟练呢?那首先要认识课文里面的生字词。1 标出生字词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三课,拿出笔,快速地把生字词标出来。巡视指导
刚才老师看到大家都标的非常认真,现在呢老师把这些生字朋友都请到了黑板上,看一看,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出示小黑板)2 学习生字词 A 指名读
哪位同学能勇敢的站起来给大家读一读?
读的真好,字音准确,声音洪亮,谁愿意来跟他比一比? B 男女生赛读 以上两位同学都读得非常好。下面老师要举行一场比赛,愿意参加吗?
有同学一听到有比赛就鼓气了一身的劲。老师把咱班同学分成男生组和女生组,在每一组内老师随意抽出三名同学来进行比赛。男同学发扬风格让女同学先来。C 齐读
我们班的男女生水平不相上下,都太棒了,下面我们一起把这些生词读一遍。3 理解词语
过渡语:生词同学们都读得非常好了,那这些词语你理解吗?下面咱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这些词语的意思。
你还有不理解的吗?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A 理解词语“大山的怀抱” B 理解词语“徐徐升起”
三 熟读课文
过渡语:生字词我们都认识了,也理解了,如果把它们放在课文中你还认识吗? 1 自由练读
下面请同学们把课文认真读一遍,读准里面的生字词。2 分组开火车逐段读课文 刚才同学们都读得非常认真,老师要检验一下你们的读书成功,来举行一个小小的赛读会,还是我们刚才的男女生小组,这次我们要在小组内开火车读。3 宣布比赛规则:
小组内的成员按一定的顺序,每个人最多只能读两段,如果中间出现错误就换下一个同学接着读,最后看看哪个小组用的人最少。在比赛过程中,其他同学要做好评委工作,要做到以下要求: A 听有没有读错的字音 B 听有没有添字漏字 C 听有没有读破的句子 4 开始赛读
指导学生读错的地方 自由练读
下面请同学们把课文认真读一遍,读准里面的生字词。4 分组开火车逐段读课文
刚才同学们都读得非常认真,老师要检验一下你们的读书成功,来举行一个小小的赛读会,还是我们刚才的男女生小组,这次我们要在小组内开火车读。5 宣布比赛规则:
小组内的成员按一定的顺序,每个人最多只能读两段,如果中间出现错误就换下一个同学接着读,最后看看哪个小组用的人最少。在比赛过程中,其他同学要做好评委工作,要做到以下要求: A 听有没有读错的字音 B 听有没有添字漏字 C 听有没有读破的句子 4 开始赛读 指导学生读错的地方
四、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补充填空(出示小黑板)
在大山的怀抱有一所(),有几间(地上立着()。孩子们唱起了(),升起了()。
3、小组讨论
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看这几个空该怎么填?
4、指名回答 五 指导写字 1 自由读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28页自由读一下本课的10个生字。2 观察生字
在写字之前我们要先观察生字:),空A 看字形 B看笔画 3师范写 4生描红
板书设计:
山村小学
生字:
校:声母x 介音i 韵母ao 着:声母zh 韵母e 翘舌音 国:声母g 介音u 声母u 声:声母sh 后鼻韵母eng 中:声母zh 后鼻韵母ong 后鼻音又:声母y 韵母ou 生词:
大山的怀抱:四周环绕着大山
徐徐升起:缓慢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