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徐万福深入花寨村调研
花寨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 简 报(第4期)
中共花寨乡委员会联村联户为民
2012年3月5日
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
区委副书记徐万福深入联系村
开展调研活动
3月4日午后,雪后初晴,春寒料峭。区委副书记徐万福带领区委农办、农牧局、房管局等部门负责人,来到乡政府,顾不上停留,对这次调研的行程计划和调研重点进行了安排,并分派各部门负责人赴各自联系村之后,就匆匆来到联系点—花寨村开展调研。他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仓 库圈舍,询问群众生产生活情况,翻看农家炕头被褥毡席,察看粮食储备、饲草料、春耕物资准备情况和家禽家畜养殖情况,吃着农家饭,睡在热炕头,面对面询问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头对头和群众算收入账,心贴心地与群众交流脱贫致富的途径。在走访调研中,徐书记一路宣传“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要求和重大意义,一路嘘寒问暖,谈话的主题,始终围绕着如何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村面貌,如何培育主导产业,让贫困户鼓足信心、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爱民、为民深情。
花寨村辖20个社、798户、2781人,共有耕地4778亩,以劳务输出、种植、养殖为主导产业。在简单了解全村情况后,徐书记来到了联系户李孝林家。李孝林一家6口人,8亩多地,儿子儿媳都远在新疆打工,孙女孙子一个上高中,一个上小学,除了种植业几千元的收入外,儿子儿媳的打工收入是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由于李孝林患腰椎间盘突出和坐骨神经痛,家庭开支大,生活比较困难。得知情况后,徐万福详细询问了李孝林的病情和治疗情况,了解药物疗效和价格,察看包装、生产厂家和药物说明书,叮嘱老人要抓紧治疗,到医院或正规的药店买药,不能随便买药吃。徐书记说,有病不能误,有困难我们一起克服,要相信党委、相信政府,困难是一时的,只要你们对党和政府有信心,对自己有信心,我们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克服眼前的难关,早日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
特困户马成贵,一家7口人,有2位老人和3个孩子,2 8亩耕地,妻子在家务农,马成贵在车站当搬运工。前几年大女儿从房顶摔下,造成盆骨骨折,两次手术花费7万多元,儿子骨折,花费近万元,家中债台高筑。大女儿康复后,现在兰州工泰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学习,加上其他两个孩子也在上学,家庭生活困难。近日马成贵父亲又得病住院,母亲在医院照料,生活更是雪上加霜、举步维艰。得知情况后,徐书记郑重地把马成贵家的情况和联系电话详细记录在笔记本上,仔细询问了大女儿所在学校的师资、就业等情况,勉励马成武,一时的困难和挫折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心,困难和厄运都是暂时的,你们的背后有党委、政府这个坚强的后盾,我们会帮你们脱离眼前的困境,绝不会让孩子上不起学,绝不会让老人看不起病,绝不会让你们继续贫困下去。在了解了联系户马成贵家的情况后,徐书记在马成贵家简单地吃了晚饭,就接着和村社干部亲切交谈,共商脱贫之计,共谋发展之策,讨论如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村面貌,如何培育主导产业,帮助特困户、贫困户走出困境,早日脱贫致富。围绕这些话题,他与村社干部交流到深夜。
3月5日一大早,徐书记在随机走访部分农户后,又马不停蹄地查看了花寨村土地整理、道路、渠道等基础设施配套情况和滚家城村“四化村”建设情况。上午十一时,徐书记参加了花寨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座谈会。在各村基本情况汇报后,联系部门针对各村实际,分析了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实打实的联系帮扶措施。在听取了大家 3 的发言后,徐书记对花寨乡“联村联户、为名富民”行动开展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徐书记指出,分析花寨乡致贫的原因主要是:干旱缺水;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较低;土地、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及新农村建设滞后;农民缺技术、缺技能;发展理念滞后,思想保守,观念落后,眼界不开阔。对下一步工作,徐万福指出,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活,要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提高认识,抢抓机遇。省委对此次行动高度重视,将之作为全局性、长期性战略部署来抓,提出要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思路和“体现全覆盖、体现大规模、体现综合性、体现长效化”的基本要求,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打造成机关作风转变的形象提升工程、教育培养干部的能力锻造工程和造福人民群众的德政民心工程。我们要高度重视此项行动,切实把行动做为重中之重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抢抓各项政策机遇,特别是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十年扶贫开发和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机遇,扎扎实实抓好各项工作,坚决防止图形式、走过场。二是要带着感情做工作。在联系帮扶工作中要发扬不怕苦、不怕雷、不怕脏的精神,把群众当亲人、当朋友,把工作当责任,坚定信心,通过有效管用的措施,把帮扶和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起来,积极为帮扶群众出主意、想办法,既扶贫也扶智,既物扶也技扶,帮助贫困户树立生活信心,找准致富门路,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形成内外合力、上下齐动的生动局面。三是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在支柱产业培育 4 上,要把劳务输出作为铁杆庄稼做铁做硬;发挥花寨小米专业合作社、昌祺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的带动作用,积极探索口粮-谷物、口粮-中药材、口粮-马铃薯的结构调整模式,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挥沿山沿滩优势,加快发展生态养鸡、养猪、养羊业,开展双孢菇试验示范。在项目争引上,要积极争取一事一议奖补资金,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水利、土地平整和道路建设;按照规划先行、一次规划、分布实施、整村(社)推进的思路,抓好新农村建设。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强化龙头企业带动引领作用,扩大增收空间。在农民培训方面,要依托科技特派员、科技指导员和龙头企业,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指导力度,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
徐书记最后强调,要靠实责任,抓紧完善乡扶贫规划和各村推进计划,在3月7日前,完成修改完善工作,报区“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办公室。乡村两级要针对调查摸底中存在的问题,尽快完善台账、资料。要加强与帮扶部门衔接,及时沟通,敲定帮扶贫困户底数,确定部门帮扶推进计划,在节奏上突出“快”,在调查上突出“细”,在工作程序上突出“公”,在确定帮扶对象上突出“准”,在措施上突出“实”,确保“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尽快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第二篇:花寨村典型材料
花寨村典型材料
花寨村下设14个妇代小组,总户数520户,总人口2556人,其中妇女总数1150人,占总人口45%,女党员1人,女能手16人,女科技示范户48户。2011年人均纯收入6987元。作为最基层的村组织,村两委加强党的领导,紧紧围绕水权改革和妇女小额担保贷款作为推动本村工作的重要抓手。本着“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原则,团结一致,真抓实干,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通过政策引导,带领全村村民全力推进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发展,全村干部群众呈现出“心齐、气顺、劲足”的可喜局面。2012年小额妇女创业贷款放贷66户,362.5万元。完成设施农业219.5亩。其中日光温室174.97亩,养殖暖棚34.53亩。区级以上精品示范园区1处,当年搭建日光温室44座110亩。精品示范园区建设完工并投入使用,使该村成为远近闻名的高科技示范村,成为镇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的一面旗帜。
一、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情况
2010年花寨放贷81户、264万元。其中:农村信用社放贷72户、221万元;农行已放贷9户、43万元,全部用于当年设施农业;2011年金融机构放贷12户,60万元,全部用于当年设施农业;今年放贷66户,362.5万元全部用于设施农业。其中:商业银行放贷45户,241.5万元;中坝信用社放贷21户,121万元。截至2012年11月13日。农村信用社放贷66万元、362.5户,逾期贷款3笔,12.5万元,贷款回收率97%。
三、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主要做法
(一)、加大宣传力度
在小额担保贷款办理过程中,在村上张贴公示办理程序,对有建棚意愿的农户进行当面宣传,为了不让群众多跑一步路,切实解决农民群众找办理人难,找办理单位不方便的问题,镇政府指定专人负责全村小额贷款工作,培训相关人员,积极宣传小额担保贷款相关政策,现场解答有关咨询,对每一位贷款申请人都主动做到笑脸相迎、热情接待、有问必答,特别是对部分年龄较大、文化较低的申请人,工作人员主动帮助填写有关表格,对材料准备不全的主动帮助复印。对贷款人实行一次性告知和零收费服务。并在我村固定一名办理人员在村委会进行资料收集,对收集材料核查无误后,交镇政府具体负责人进行统一办理。同时做好贷后服务工作,经常深入贷款人创业点,了解创业情况,实地帮助解决问题。形成了群众一心干事、政府全面负责的良好局面。今年,花寨村三组孔福年因年龄超龄,但搭建日光温室的积极性较高,多次找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镇党委书记、镇长来协调贷款。真是功夫不有心人,镇长、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上政务中心、商业银行协调了3万元小额妇女创业贷款,搭建了宽11米,长92米的日光温室,当年收入4万元左右。
(二)、简化贷款手续,提高放贷率
针对小额担保贷款办理程序较多、反担保门槛较高的状况,花寨村坚持“四集中”、“一督查”的方式,以村民小组为单位,集中申报,集中评议、集中审核、集中公示。做到能简尽简,及时办结,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申贷成功率,有力地调动了申办贷款人的热情。同时杜绝了“垒大户”和甲贷乙用等情况的发生。
(三)、加强业务培训,明确放贷程序
通过到兄弟乡镇学习和自办培训班,邀请市农广校讲座等形式,加大了对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的培训力度。7月10日至11日,我村组织了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培训班,学习贷款的相关政策,40多名妇女参加了培训。培训班聘请专业人员就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的条件、范围、额度、期限、申办程序及创业计划书的制定、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申请表的填写等工作流程进行了详细说明。通过培训,帮助大家了解和掌握了政策的内容以及操作方法。
(四)、加强作风建设,树立良好形象
我村把妇女小额担保贷款作为“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重要内容,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坚决杜绝搭车收费和吃拿卡要等不良现象,对群众反映的托办、慢办、乱办、不办的人和事公布区纪委、镇办公室监督电话,对群众反映的不良的事及时上报上级严肃查处,以良好的作风保障此项工作的实施。
(五)、健全工作机制,加大催收力度
我村成立小额妇女创业贷款工作催收领导小组,组长由村党支部书记何发军担任,副组长由村委会副主任贾文胜担任。成员由文书及队长担任,重点通知贷款农户做好还款计划和还款准备并督促农户按期还款;镇上专门抽调工作人员协同村上门入户,了解逾期贷款户情况并发放限期还款通知单;还款通知单到期后工作人员开始进行谈话笔录工作,督促贷款按期还款。
家住镇花寨村七组村民梁玉芳、尹禄先在村委会的门前徘徊几日,有一天终于鼓起勇气走进村委会,向正在办公的镇村干部咨询小额妇女创业贷款政策,政策经镇村干部的耐心解释下在梁玉芳、尹禄先的脑海里慢慢的清晰起来,却困惑的是贷款下来如何干,干什么。镇村干部就耐心的向梁玉芳、尹禄先讲小麦种植一年只能种一茬,而搭建一座日光温室经营好的情况下能种植四茬,蔬菜的价格远远高于小麦的价格,再加上日光温室一年四季经营,小麦只是等待一年的节气来种植,日光温室种植效益高,见效快。
梁玉芳、尹禄先积极向村委会递交了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申请,经村委会初审,信用社审查,乡镇府推荐,一个星期后期限2年、金额5万元的财政贴息贷款下来了。梁玉芳、尹禄先到信用社办理了贷款手续。几日后开始联系打墙队,采购各种日光温室材料,一个月下来354平方米的日光温室拔地而起。梁玉芳、尹禄先了解到西红柿价格比较稳定,着手忙碌栽植了一棚西红柿,三个月下来一棚西红柿买了2万多块钱。
梁玉芳、尹禄先算了一笔账,家里7口人,上有老,下有小,维持生计和家庭日常开支还能过的去,算来算去按照贷款期限日子还是紧巴巴的。次日召开家庭会议尹禄先决定外出务工。梁玉芳在家照顾家人和日光温室,尹禄先踏上火车务工。
2012年7月3日梁玉芳给尹禄先打电话说:“小额妇女创业贷款2年时间到期了,昨天镇上干部、信用社的同志上门发还款通知了”。一个星期后尹禄先踏上返乡的火车来到了家乡,第二日与妻子拿着日光温室经营收入的3万元存折和自己打工挣得2万元现金,来到信用社按期归还了小额妇女创业贷款。归还贷款的时候恰巧遇上了来中坝镇督查妇联工作的赵主席和新闻记者。赵主席询问了情况,认为新疆赶赴家乡还款,农民很诚实,也很感动。记者随后采访了尹禄先,他说:小额妇女创业贷款支持、回报了他,按时还款不但是责任而且是义务更能回报更多的人。农村有进步,关键在支部,重点是干部,今后要重点加强两委班子建设,增强支部的战斗力,提高党员队伍素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踏实、勤奋的工作作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促进社会和谐。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征程上在创佳绩。
第三篇:魏寨村调研报告
魏寨村调研报告
(孙红山)
自从2011年8月29日到魏寨村担任村主任助理以来已有一段时间,现将这一段时间对村情民情的了解作如下汇报:
一、魏寨村概况
魏寨村座落在夹沟东南2.5公里,距206国道较近,夹合公路两侧,南靠小前山,西靠黄山、老牛山,东靠座山,目前是较优的建筑材料基地,地理位臵优越,交通便利,为我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基础。全村人口2000余人,土地3000亩,下辖7个自然村(赵村、于庄、王村、魏寨、油坊、张南山、后武庄)。我村现有党员90名,预备党员一名。共有村民代表 24 人,党支部人数为 3 人,村委会人数为2 人,两委班子共5人。我村主要以农业为主,本村经济结构比较单一,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粮油作物为主;养殖业规模比较小,生猪、畜禽以家庭养殖为主;农民人均收入4350元,劳务输出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每年本村在外打工人员达 60%以上。村级组织运转情况良好,村支部、村委员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运转基本正常,村“两委” 班子成员比较团结,村务监督委员会能够尽职尽责,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战斗。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先进的科学知识。全村村民在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民风淳朴,互帮互助,齐心聚力,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了一种团结进步和谐的民风。
二、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中央、省、市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贯彻落实,我村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当地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农业生产情况:我村现有耕地面积3000亩,近年来,镇政府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水利配套设施比较齐全,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农业生产连年丰收。但由于生产规模制约,产业发展仍相对比较滞后。
(二)有关农村政策的落实情况。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全村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全村实现村村通公路、通水,全村现有的主要干道与其他邻村形成水泥路网,全村家家吃上自来水。村活动室设有农家书屋,共有图书1500多册,另有各类音像制品,光盘等共计50多盘,分为教育、科学、文学、医学、新农村建设和其他等六大类,大大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
(三)社会事业发展情况。由于小学合并,现在没有小学,但适龄儿童入学率和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均达99.9%,50%以上的高中毕业,还有25%的学生进入大学深造。我村的人员结构不断改变,人民素质不断提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必备的人才资源。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资金投入不足。由夹沟集到我村的县道x031是我村唯一一条与外界交流与沟通的渠道,道路损毁严重,特别是下雨天,更加不利行走,从而直接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物资运输,增加了生产、生活的成本,严重影响我村村民与外界的沟通和我村的经济发展。另外,由于村小学迁址,现迁至秦湾村地界,学生上学通往学校的主干路就是县道x031,给学生上学安全带来隐患,为此群众反映强烈,急需对县道x031进行整修。村组其他道路虽然在得到修缮、但是多数道路仍然过窄,经常出现两车相向行车不便的情况,直接影响了村民的生产和生活。
(二)部分村民对惠农政策费用收缴不能积极配合。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截至目前我村入合率只达到80%,还没有实现全员入合率,还有部分村民虽然肯定政策是好的,但是他们还是认为自己现在身体好,不需要,等需要再交。虽然政策讲解的很详细,但收缴时还是存在困难。
2、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截至目前参保率只达到60%,究其原因是因为外出务工的人员较多,家里只剩老人,老人不能做主替儿子一家缴费;还有一些年轻人认为自己太年轻,现在缴费近期不能受益。
3、治安保险的收缴很难进行,治安保险政策的出台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的认可,他们对承诺的条款和保险的范围存在质疑。即使给他们详细讲解治安保险的好处,它是对家庭财产的保障,进度依然上不去。
(三)农民增收项目不多,农民增收难。
1、农业生产结构单一。本村在农业生产上主要以小麦、玉米生产为主,在经济收入来源上主要以喂鸡、喂猪为主。这种单
一、低层次的农业 生产产业结构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民在经济收入方面的增长点,使农民无法 在其他经济作物生产和经济收入项目方面拓展,取得更多更好的经济收入。
2、是受小农经济意识制约。在与部分农户交谈中,他们都对目前所处的现状感到比较满意,认为现在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就很满足了,至于在此基础上有什么更高更好的追求,对早一点过上更加富裕的小康生活则是茫然的和无所作为的。由于他们在思想观念上把自己首先定位在一个较低层次的 需求水平上,因此,生产上就永远停留在满足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上,年复一年地在这个模式中循环运行。
(四)外出务工的人员较多,村里安全存在隐患。村里大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剩下的老人、妇女、孩子成为村里的主体,给一些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使村里时常出现偷盗情况。由于村里劳动力较少,而且村直径较长,居住比较分散,组织和安排治安小分队难度较大。
四、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 农村能不能发展好,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有没有一群负责任的干部队伍。因此,要加强对村干部的培养教育。首先要解决工作态度问题,然后解决工作能力的问题,解决办法
就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并形成长期的教育培训机制。对村级党员干部的培训要定计划,统筹安排,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定期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系统培训。党员干部必须摒弃懒惰和依赖思想,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体制、新任务的要求,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群众、带领群众,自力更生,共同创业。
(二)采取各种措施,解决困难人口的基本生活问题。针对一些对惠农政策曲解,要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等措施,因人而异,各个击破,综合利用好农村现有的宣传工具,加大宣传力度。认真落实国家的支农惠农的政策,以达到整体脱贫致富、共同发展的目的。给予特困户、五保户、低保户符合其实际情况的医疗救助,帮助已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群众解决看病报销难的问题,对困难户定期走访探望,发现问题及时为其解决。
(三)探索多种途径,促进农民增收。(1)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发展高产高效农业。要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和村部农家书屋,经常性地对农民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引导农民增收搞好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当地优势,破除农民的信息、技术障碍,加快其转变思想观念。(2)养殖业方面,除了向大养殖户传递信息,提供力所能及地服务外,组织其他村民向大养殖户学习,调动大养殖户的积极性,形成大养殖户帮、扶、带小养殖户,让小养殖户也能发展起来,并向其他村民渗透,引导他们也发展养殖业,形成区域优势。(3)积极发展集体经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开信息渠道,谋求适合于本
村的投资项目。制定优惠的政策,吸引有实力有想法的企业到本村开厂创业。
(四)对于一些安全隐患,建议集资在村里主要路段路口安装电子眼,保护村民的财产安全。同时大力宣传鼓励、引导农村优秀青年、致富能手、回乡退伍军人积极加入党组织,不断壮大党员队伍,为基层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带头创业。既可以成为村民保镖,又可以带动本村的经济发展。
我通过此次对村情民意调查,对本村的村情、民情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为今后的工作明确了方向。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尽我所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和繁荣我村经济做出积极贡献!
在“村官”这个岗位上,我首先感受到的是平凡的工作蕴藏着很多的不平凡。农村既是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又是历练人生的大学校。在农村最基层经受锻炼,通过了解和配合村支部、村委会的工作,可以帮助自己奠定良好的思想工作基础,积累宝贵的精神财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利用辅助村干部工作的时间努力学习他们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利用闲暇时间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利用每一次和村民接触的机会不断的了解村情民情。我相信只要多听、多问、多看、多做,不怕吃苦,不怕吃亏,就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今后,我将以更大的热情,务实工作,积极进取,继续为祖国的新农村建设尽自己的绵薄之
力,为新农村建设挥洒自己的青春与汗水。
2011年12月7日
第四篇:高宗寨村发展规划调研报告
关于三家店镇高宗寨村
发展规划的调研报告
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大学生到农村基层担任村干部,是市委市政府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我们大学生青年干部所肩负的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按照市委组织部和市派驻大学生村干部办公室的总体部署,我被分配到临颍县三家店镇高宗寨村。自2007年12月3日正式入村以来,转眼已近一个月了。在这短短的一个月里,我吃住在村,广泛走访农户,和群众攀谈,通过召开村两委班子会、村组干部会、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对全村的基本情况和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摸底,并对调查摸底的资料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以全县掀起的“学青州、比发展”活动为动力,制定了高宗寨村的总体发展规划,确立了全村今后的经济发展方向和路子。
一、村子基本状况
高宗寨村位于临颍县东北部,在三家店镇南面,距三家店镇政府大约1.5公里,南部与邢庄村相邻,东部与西华县搭界,全村有360多户,1462人,有小学一所,系于邢庄村合办。现有耕地1900多亩,人均耕地1.2亩,分八个村民小组。村两委班子4人,村书记宋自恒今年45岁,村委委员宋自安、村会计主任程保华,平均年龄45岁左右,妇女主任吴俊玲长期在外地,正常工作的只有三个人。全村有中共党员40人,最大党员79岁,是1955年合作社入党的,有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
高宗寨村是一个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平原村,主导作物是小麦、玉米,经济作物有烟叶、辣椒等,2006年小麦亩产在450公斤左右,玉米亩产在500公斤左右,辣椒亩产在350公斤,全村人均收入2700多元,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辣椒和卖粮食。有部分农户经营煤球厂、小卖部和打面点,大多数青壮年农闲时出外打工挣钱,以前村里有人曾经办过养猪、养鸡厂,还办过蔬菜大棚、种植小甜瓜,都取得了一定的效益,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有发展成规模,更没有形成主导经济收入。前几年村里修路、建学校,把村里原有的一点积蓄花干用净,村两委除了乡里的一点经费外,没有经济收入来源,有时想为村里办点事情、跑个项目,苦于没有经费,群众有时还不理解,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损伤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二、村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深入的调查走访,我认为,影响村里发展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农业生产科技水平不高,农业技术推广比较贫乏,农作物的品种、栽培、施肥、灌溉技术和设施及机械化程度还比较落后,大多数农户还基本上是靠天收,抵御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很脆弱,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急需改善和加强;二是村民经济收入比较单一薄弱,需要引导带动群众科学的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多种经营,多方位的调查论证,逐步确立支柱型收入产业,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三是党员干部还没有完全发挥战斗堡垒和模范带头的“火车头”的作用,在带领群众致富和奔小康社会方面,需要率先行动起来;四是由于没有示范和带动,村民缺乏公共意识,对村里公益事业和村容村貌比较漠视,全村干群的凝聚力、战斗力需要逐步培养和提高。
三、近期工作计划和三年发展规划
在充分摸透了村情民意的基础上,我们又召开了村两委班子会、村组干部和党员会,制订出高宗寨村详细的发展规划。
(一)、近期工作计划
1、由于一部分外出务工群众还没回来,因此,我认为还需要继续进行调查摸底,深入到每家每户,吃透村情民意,以利于更好的制定村里以后的发展规划。
2、紧紧围绕镇政府下达我村的目标任务,利用冬春农闲时间,结合村容村貌整治和美化,充分发动群众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大搞植树造林,完成生产路、排水桥沟的维修和疏通,使村里的基础设施得到完善。
3、做好双节期间的稳定工作。在春节之前要对村里的孤寡老人、贫困户进行慰问和救济,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一些实际困难,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4、利用双节期间大部分出外务工人员返村时间,举办农民精神文明夜校,制订出村规民约,并广泛宣传学习,培养群众的精神文明意识,宣传党的十七大报告,使群众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投身到新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潮流中。
5、利用农闲时节,聘请农业技师、养殖专家、果树种植专家和致富能手到村里举讲座和培训班,利用村广播、电视等形式,扩大和开阔群众的视野和眼界,充分调动起广大群众发家致富的积极性和热情,在全村形成良好的发展氛围。
(二)三发展规划1、2008年的发展目标:
2008年是我们大学生村干部的开局之年,如何深入下去,和群众打成一片,搞好调查研究,吃透村情民意,从而结合高宗寨村的实际情况,探索制订出群众拥护而又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是我们大学生村官要面临的第一个难关。因此,我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为2008年的工作目标要突出一个主题两个转变:一个主题是千方百计的争取协调资金,完成农田电力灌溉设施的铺设工程,彻底改变农业灌溉条件,完善农田水利设施,为下一步的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创造条件,为农业的增产增收提供有力的保证;二个转变一是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改变旧有的陈旧思维模式,依靠科学发家致富,依靠提高科技含量来增加收入;二是紧紧围绕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引导群众从粗放型农业向集约化农业转变,把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发展烟叶、辣椒等经济作物相互结合,互相促进。力争形成规模发展,使之成为高宗寨村的特色经济支柱收入。
2、2009年的发展规划:
2009年的发展规划要在巩固上年的成果的基础上力争有两个突破:一是在努力增加群众收入、带领群众探索致富道路方面要有新的突破,通过树立致富典型,以点带面,形成比富赶超的良好氛围;二是结合村里实际情况,千方百计争取项目资金,力争创办经济实体,在多渠道、多方位增加村委收入方面取得突破,切实发展壮大村委经济实力,切实增加村两委在群众中干事创业的影响力、号召力,为带领全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保驾护航。3、2010年的发展规划:
2010年的工作重点是围绕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做文章,争取完成自来水安装工程,使全村吃上自来水。以此为契机,改变村里占路乱堆乱放乱倒现象,引导群众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环保意识,彻底改变村容村貌,使高宗寨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
以上是我入村以来通过调查研究所做的一些大体规划,有很多地方还不很成熟,许多情况还需要在以后工作中在进行更加扎实的调查研究,掌握更详细更全面的情况和资料,和更多的群众成为朋友、成为他们的知心人;同时我还深深感觉到,作为一名机关干部对基层尤其是农村的工作还相对陌生和欠缺,这就要求我必须时时向基层的村干部们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学习基层工作经验和方法,学习人民群众勤劳能干、艰苦朴素的优秀品质,不断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充实自己,不断探索和改进工作方法和思路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是否得到实惠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不会脱离群众、才不会只是纸上谈兵,也只有这样,群众才会拥护我们的工作,我们的驻村工作才会发挥出他应有的作用。
漯河市水利局派驻临颍县
三家店镇高宗寨村
第五篇:徐台村民情民意调研报告
徐台村民情民意调研报告根据是政府安排,我们建委“万民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工作小组,从 月 日到 月 日,对徐台村入户开展访民情,送政策,办事实活动,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
徐台村地处仙彭公路以东,城南大道两侧。名村干部,1名计生专干,党员17人,4名女党员。全村共781人,劳动力498人。区域面积1765亩,其中耕地面积863亩,渔池面积450亩,主要收入来源为渔池承包收入,2010年村人均收入5900元,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农业村。
2011年,全村启动了整村搬迁工作,共229户在近一两年内可基本脱离旧模式的村民生活,将集中住进小区,住入公寓楼阁,开创全新的新农村的面貌。
二,工作过程
我们严格按照“三万”活动“三个全覆盖”的要求研究了工作方案。我们每家每户,一户不落的将党的惠农政策送上门,将每户
民意记录下来,并将走访的民情民意归纳分类,实现了走访活动的全覆盖。在老人许奶奶家中,当了解到许奶奶的二儿子和媳妇都不在了,她和十四岁的孙女相依为命后,对她宣传了国家的政策,告诉她国家对孤儿的拆迁优惠政策和对孤儿的照顾。这种方式深受农民的好评,送去了党的政策,送去了温暖,农民们畅所欲言,说出了心里话。
三,调研结果
在逐户走访和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党的惠农政策在下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村民们非常感谢党和政府,但同时也提出了自己对政策,干部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分析和归纳,村民们反映的问题和要求主要有:
1,群众们对拆迁标准不满,认为拆迁标准太低,与邻村的拆迁标准相差太大。
2,困难户,低保户的确认,缺乏公开性,要求公开公平。
3,村里磅站的污染严重,要求相关部门帮助清理一下。
4,实行农村养老保险,60岁以上的老人要享受老人保险。
5,村干部与群众沟通少。
6,孤,寡,残,病等人要求照顾,解决困难,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
针对民情民意的问题和要求,我们工作小组与徐台村村委会班子进行了沟通协调,希望他们能尽快落实解决。
下一步的工作安排是:
1,将收集的问题向村里,有关部门反映,争取圆满解决,给农民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2,对特困户,困难户,伤残病人进行慰问,解决他们的一些实际困难。
3,协助拆迁小组进一步向农民们宣讲拆迁政策和拆迁的优惠政策,使拆迁工作能尽快完成。
4,引导村民寻找产业用地的经济发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