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真情结对促发展 真心帮扶结硕果(写写帮整理)
真情结对促发展 真心帮扶结硕果
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法杖规划纲要》,强力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抚松县教育局实施了校际间的以强扶弱的帮扶机制。力争在三年的时间内,使被帮扶的学校在办学思想、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水平、教学质量、特色学校建设等方面基本达到全县中上等学校办学水平。
抚松外国语学校与沿江乡学校结对帮扶,一年来,结对帮扶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外国语学校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财力上都予以沿江乡学校大力帮助,沿江乡学校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在帮扶机制上,两校捆绑结对后,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了两校领导班子会议,做到了校长、中层领导成员结对定期交流;建立了两校教研组交流学习制度,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或在网上进行交流,扎实推进教研组建设,提倡共同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建立了两校教师之间结对子制度,制定了教师成长计划,定期开展备课、听评课、读书交流、网络教研等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形成“一加一提高”或“一帮一提高”的教师成长机制;建立了两校学生直接按的联谊制度,采取多种办法互相交流,开展了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各种有益活动,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在教育教学管理上,两校以数学和历史两个学科为帮扶的突破口,以此带动沿江乡学校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外国语学校选派了数学和历史两名优秀教师到沿江学校支教,两位教师自来沿江乡学校支教已来,不仅为沿江学校学生们带来了精彩的课堂,还把外国语学校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带到了沿江。沿江乡学校也选派数学和历史两名骨干教师到外国语学校学习,此外,外国语学校还多次选派其它各学科骨干教师到沿江乡学校送课。为加强帮扶校的领导班子建设,应外国语学校的邀请,沿江乡学校选派了两名中层领导到该校挂职锻炼。所有这一切为沿江乡学校的发展创设了良好的条件。
在物力财力上,抚松县外国语学校急沿江乡学校之所急,帮助学校解决了现代科技的电子滚动屏,极大地方便了沿江乡学校学校文化宣传及各项活动的开展。除此之外,外国语学校还向沿江乡学校赠送了盆花、景观花木和篮球架等体育设施,美化了沿江乡学校的校园环境。
随着结对帮扶活动的纵深推进,沿江乡学校在外国语学校的帮扶下,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文化建设诸方面必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为区域教育的健康科学均衡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驻村帮扶结硕果
驻村帮扶结硕果
2009-03-11 16:04 浏览次数 947 ――2008年省教育厅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回顾
2008年,省委作出继续推进“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的重要部署。省教育厅高度重视,切实将此项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坚持统筹兼顾,精心组织实施,取得了较好工作成效,受到帮扶点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在刚结束不久的全省基层党建工作会议上,省委组织部授予省教育厅“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先进单位”光荣称号;授予体卫艺处党支部、高教社党支部和工贸学校教务科党支部“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先进党支部”光荣称号;授予驻村干部思政处陈琦同志“优秀驻村干部”光荣称号。
一、紧紧围绕“双学双促双建”主题,努力做好“十百千万”驻村工作
(一)切实加强领导和管理,推进驻村工作顺利开展。我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联合和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对驻村工作进行有效领导和严格管理。罗伟其厅长多次主持会议研究“十百千万”驻村工作,指明驻村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省教育工委谭泽中副书记分工专抓此项工作,指导解决驻村有关问题;季度轮值进驻的厅班子成员李小鲁、罗远芳、陈韩晓、李学明定期深入驻点村,帮助解决农村实际困难。
(二)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我厅指导驻村干部积极发挥骨干带头作用,不断凝聚党心民心,增强群众对党的向心力。一是认真当好“五员”(调研员、宣传员、考察员、调解员、监督员),协助做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促使村“两委”新班子顺利产生。二是通过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发放学习资料、制作宣传板报、“结对子”座谈学习等方式,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和形势教育,及时做好党惠农支农新政策的宣传。三是大力发展新党员,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协助驻点村发展预备党员9名,转正党员3名。四是协助调处村民矛盾纠纷,接受群众上门反映诉求,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三)突出抓好基础性工程,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我厅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的精神,积极发挥教育部门优势,尽力帮扶驻点村教育事业发展。一是加强软件建设,提升教师素质和学生受教育水平。在李小鲁副厅长领导谋划下,委托广东海洋大学对吴川市100名农村英语骨干教师进行免费培训,提高当地英语整体教学水平;实施智力扶贫工程,推荐驻点村10名贫困家庭学生免费就读湛江财贸学校,实现“学成一人,输出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目标。二是完善硬件建设,极力改善学校育人环境。针对学校教学器材匮乏情况,罗远芳副厅长设法筹措一批多媒体设备赠与学校,改善其教学环境。针对学校体育场地缺乏情况,李学明副厅长筹措资金约15万元,为学校修建1个标准篮球场,添置7张室外乒乓球台和一大批篮球、乒乓球(球拍)、跳绳等体育器材。针对学校新教学楼配套工程建设资金短缺情况,省教育厅党组高度重视,及时指示相关处室实地调研、摸清情况,下拨建设资金60万元,力促其尽快建成使用。
(四)注重解决民生问题,努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我厅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尽力为广大群众抒危解困、谋求实惠。一是关心群众疾苦,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驻村以来共筹措资金约15000元,在春节、党日、儿童节、教师节等节日多次开展党员群众慰问活动,为他们带去党和政府的关怀。二是完善乡村道路建设,帮助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驻点村村委会前公路路况极差,对村民生产、生活和出行等造成很大不便。为此,省教育纪工委陈韩晓书记争取有关部门支持,筹措资金15万元,对公路重新进行规划修建,整治改造周边排污设施,促进村容村貌进一步改观,推动建设“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三是整治农业基础设施,帮助解决群众灌溉难问题。省教育工委谭泽中副书记争取有关部门支持,立项整治驻点村农田主灌渠,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四是发挥驻村干部技术优势,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我厅在指导驻村干部协助管理体验站、对干部群众进行信息化培训的同时,筹措资金为驻点村增设了电脑、电脑桌椅等设备。
二、认真落实“五个一”活动要求,全面推进城乡党组织“一帮一”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导管理。我厅以“主业”意识抓好此项党建工作。一是及时部署工作,明确工作要求。印发《关于在委厅机关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的通知》,落实各支部互帮互助责任。二是调动各方积极性,精心组织安排。通过强化厅机关党办的协调指导功能,发挥各支部自身的积极主动作用,利用驻村干部的地缘和经验优势,有条不紊地推进工作。三是加强舆论宣传,突出督促检查。将各支部活动情况以简报形式印发全厅,既为大家提供学习交流平台,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又以此督促检查活动落实情况。
(二)创造有利条件,力推工作开展。我厅积极为各支部开展互帮互助工作创造条件、提供机会,促使他们思想上重视、认识上到位、行动上得支持。在2008年开展的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三创建三促进”学习实践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学习活动中,认真找准结合点,科学安排有关农村基层、城乡统筹发展的内容,提供给各支部党员学习,使他们深化对开展活动的认识,增强服务基层的责任感。同时想方设法每年筹措专项经费40万元,支持有关支部开展共建活动,并连续资助三年。
(三)支部高度负责,互助成效显著。各支部认真按照“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认真履行职责,深入农村基层开展活动,取得良好成效。一是严格执行规定动作,基本活动不打折扣。各支部不分能力大小、资源掌握多少,都能够认真过好组织生活、交流学习支部建设经验,开展慰问活动、为基层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二是以“办一件好事实事”为切入点,积极帮助农村解决实际困难。各党支部从自身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力所能及地利用信息、资源等优势,在农村党组织建设、学校建设、经济发展等方面加以支持,积极主动为基层办好事做实事。三是以“一帮一”活动为契机,加强支部自身建设。各党支部通过开展活动,深化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认识,增强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责任和信心;学习组织群众、服务群众本领,提高服务基层水平;历练党员干部作风,强化为民服务宗旨观念。据不完全统计,我厅所属77个党支部,到点开展活动85次,过组织生活77次,慰问党员群众508人,帮扶困难党员180人,资助贫困学生122人,办实事好事102件,累计帮扶资金达150多万元。
领导关怀,下乡指导之一
领导关怀,下乡指导之三
领导关怀,下乡指导之二 领导关怀,下乡指导之四
领导关怀,下乡指导之五
组织党员开展新党章学习活动
制作版报,宣传党的农村政策 委托广东海洋大学,举办农村英语教师培训班
年久失修、残旧落后的村小学 省教育厅支持建设的新小学
以往,孩子们只能在简陋的石板球台上打球 现在,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使用上崭新球台
修建篮球场,孩子们体育锻炼有了好去处
瞧,他们玩得多开心
以前,村委会前公路晴天尘飞,雨天泥泞 现在,公路实现硬底化,下雨天也不怕了
为感谢省教育厅的帮助,村民把公路命名为“教育路” 捐赠设备,组织培训,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村“两委”向省教育厅赠送的锦旗
第三篇:创先争优结硕果 共建和谐促发展
创先争优结硕果 共建和谐促发展
——局党委2010年创先争优活动综述
去年5月以来,局党委坚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党建工作的总抓手,以“争创转型发展先进、争做绿色产业先锋”活动为主线,大力开展争创“四强”党组织,争做“四优”共产党员活动,夯实和拓展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党员队伍素质,切实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推进了企业各项工作的良性发展。
上下联动 营造浓厚氛围。在活动开展之初,局党委就对创先争优活动进行了详细部署,及时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和基层书记例会,加强工作调度,确定了明确的考核项目、标准要求,并充分利用活动专题简报、红石林区报、有线电视、红林网络信息港、宣传栏、标语条幅等载体,大力宣传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意义和目标要求,引导党员自觉投身到活动中,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
抗洪重建 彰显先进本色。局党委把抗洪抢险和灾后重建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最大实践,第一时间下发了《在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通知》,在全局播发了《致全局共产党员的倡议书》,并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共青团员成立了35支抗洪抢险突击队。局党委按照“四个特别、一个一贯”标准在抗洪一线发展了10名优秀分子率先入党,极大鼓舞了员工抗灾自救的信心。
载体丰富 创争实效明显。各基层党组织依工作职责划分不同主题的党员责任区,融入党员示范岗活动一并开展;通过实施党员公开承诺制度,丰富了民主评议党员内涵,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根本导向,帮助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确保创先争优的针对性,实效性,全局党员承诺率达97%;通过开展党员与员工岗位技能比武活动,激发了党员和员工立足岗位比学赶超的积极性;通过开展党员结对帮扶、党员奉献日、党员志愿者、学习郭明义、杨善洲活动,增强了党员服务奉献意识,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通过设立286个党员流动书箱,完善党员活动中心建设,推动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通过建立创先争优活动展示板,强化创争活动形象化宣传,营造了浓厚的创先争优活动氛围,创先争优活动在全局范围内整体推进、特色各异、实效明显的良好局面。
持续深入 再创活动佳绩。按照市国资委、森工集团党委的安排,今年的创先争优活动,局党委将围绕迎接建党90周年、向党的十八大献礼两个重大节点持续展开,并全面推行目标内容具体化、实践载体具体化、考评标准具体化、推进过程具体化、表彰宣传具体化措施,通过公开承诺、领导点评、群众评议和评选表彰等方式扎实推进。使创先争优活动有计划、有节奏地向纵深开展,充分调动基层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各项创先争优活动中,努力体现森工特点,形成自己的特色,继续坚持以群众欢不欢迎、满不满意为重要标准,把解决企业工作的难点和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最终目标。全面加强党的政治、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努力培养打造一支能够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党员和领导干部队伍,为全面建设和谐、发展、稳定、富裕的社会主义新林区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以此为建党90周年和党的十八大召开献礼!
第四篇:真心为民 脱贫解困 真情帮扶 初见成效(推荐)
真心为民 脱贫解困 真情帮扶 初见成效
--------九运街镇2010年城乡解困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九运街镇党委及九运街镇人民政府对各位领导莅临我镇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位领导长期以来对我镇贫困户的关心、帮助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0一0年,我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城乡解困惠民行动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严格按照《阜康市2010年城乡解困工程安排意见》的要求,根据解困户导致家庭困难的具体原因开展针对性解困。半年多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下面我就我镇2010年城乡解困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
镇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城乡解困工作的重大意义,积极学习上级关于城乡解困的政策、文件,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的基础上,进行周密部署,统筹安排,组织落实和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主任组成的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并指定办公室主任由民政办主任兼任并具体负责。
二、严格把关,扎实做好解困对象的确认工作
在市城乡解困对象确认工作会议召开后,我镇立即召开城乡解困领导小组会议,研究2010年解困对象确认工作要点,结合我镇实际分配各村名额,并于2月9日召开由各村妇女主任参加的会议,对2010年解困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会上特别强调:
1、各村申报的解困对象必须符合《阜康市关于实施城乡解困工程的意见》中关于城乡解困对象的条件;
2、各村必须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并做好会议记录,由村民代表签字并进行公示7天无异议后,方可上报上报镇解困办;
3、各村上报城乡解困对象名单时同会议记录一并上报镇解困办,由解困办负责抽查、审核。
在各村上报解困对象名单后,镇解困办于2月21日至2月28日进行了为期7天的公示无异议后上报市解困办。经市解困办审核,我镇2010年共确认解困对象50户149人,其中一帮一10户34人,单项政策40户115人(其中:就医55人、冬季取暖50人、就学大中专10人,就学高中6人,就业9人)。
三、主要采取的帮扶工作措施:
由于解困对象家庭困难原因各不相同,我镇主要采取“一帮一”结对扶贫和政策性帮扶(就医、就学、就业及冬季取暖)措施进行针对性帮扶:
1、一帮一帮扶措施:一是召开帮扶单位座谈会的形式,与“一帮一”解困户见面,通过座谈会各单位进一步了解解困户的家庭情况,并签订帮扶协议,为开展“一帮一”活动打下了基础。明确了帮扶单位领导要承担起解困户的第一责任人、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助人的职责,掌握被帮扶户的基本生活情况和实际变化情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就业上的实际困难。如六运村解困户杨启明的帮扶单位是市农科站,农科站领导多次到杨启明家里详细了解情况,认为他家的主要困难是两个儿子没有就业,耕地较少,决定联系就近的设施农业基地,年底温室大棚投入使用时,解决他家的就业困难情况。其他帮扶单位根据本
单位的实际情况都提出具体的帮扶计划。二是在节假日前后,开展了送温暖活动。各帮扶单位均在节假日到困难户家庭送温暖活动,为困那户家庭送去面粉、大米、清油,化肥等生产生活资料,以解决困难户的燃眉之急。
2、政策性帮扶:
就医帮扶:在本乡镇卫生院就医,持《阜康市扶贫解困工程优惠证》的可免挂号费,诊疗费等各项检查费均优惠50%,属个人应缴纳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金全由市解困办从解困资金中代为缴纳,大病患者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的基础上,可以把所有的手续交往我办公室,即时交往市解困办,给予大病救助;冬季取暖帮扶:解困办为解困对象家庭解决2-3吨冬碳或发放同等价值的取暖补助金;就业帮扶:需要就业的特困人员,可到解困办出具证明,到本乡镇劳动就业服务所办理就业优惠证;就学帮扶:就读于大中专院校的学生由镇解困办代为办理大学生救助,每位学生补助就学资金1500—2000元现金;就读于高中的学生由镇解困办代为办理城乡解困(就学)证,可减免该学生当年的学费及住宿费。
四、取得的成效
通过上述帮扶措施,2010年上半年共解决就业6人;发放城乡解困就医证55本,共计33000元;“一证式”医疗救助88人,共计179000元;为6名高中在读学生办理了城乡解困(就学)证;市各局、委办为10户(一帮一)解困户送去面粉3袋、大米2袋、化肥150袋,清油30公斤以及牛奶、鸡蛋等生产生活资料折合现金11650余元。
半年来,我镇城乡解困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
强领导下,通过上级有关部门领导的支持和真情帮扶,工作开展顺利,且已初见成效。但是我们也还清楚的看到,我镇在解困工作中也还存在帮扶措施不够得力、被帮扶对象自身能力和条件极差等不平衡的现象。下半年,我们将继续扎实工作,为完成我镇解困工作任务、全面实现解困对象的脱贫而努力奋斗。
以上是我镇的城乡解困工作汇报,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最后祝各位领导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九运街镇城乡解困办公室
二0一0年六月二十四日
第五篇:城乡教育共同体 结对帮扶促发展
城乡教育共同体 结对帮扶促发展
弥河初中杨连杰
实现城乡教育共同体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公平发展的重要举措。何为城乡教育共同体?城乡教育共同体就是城区各中小学与农村(含薄弱学校)学校建立起相互对应、相对固定的实体。双方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师交流等方面融为一体,实现“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方法共享、成果共享”,达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具体实施措施,建立结对共建制度。
这一举措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全局,通过建立城乡教育共同体机制,开展对口支援,结对帮扶,城乡互动活动,做到全区中小学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共创特色,均衡发展。
近年以来,青州市把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作为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该市市教育局制订了详细的工作实施方案,包括城乡教师交流、城乡学校资源共享等多项措施,并配套相应的激励和考核办法,有效调动了各教管办、各学校开展活动的积极性。活动开展以来,城乡学校积极互动,以教师交流、资源共享为重点,组建“城乡学校共同体”,以城带乡,双向交流,利益捆绑,联动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其中,夏庄初中、小学与朱良初中、小学,师范附小与王坟小学,东关回中与谭坊初中等共同体学校的事迹经过媒体的挖掘推介,产生了较大影响。据不完全统计,我 1
市开展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活动的事迹目前已被10余家国内主流媒体以大篇幅刊发,在社会各届引起强烈反响
在市教育局关于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大力倡导下,我校(弥河初中)与城区的西书院初中开展了结对帮扶活动。两校之间开展了教学研讨交流活动,西书院在我校支教的2名教师都上了示范课,并就教学目标设计、重难点突破策略、教学流程设计、学生活动安排等与听课老师进行了分析探讨。城区学校校长每月有两天时间在对口帮扶的乡村学校上班、指导,每学期举办两次专题讲座,组织双方师生共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双方学校副校长和有培养前途的年轻中层干部到到对方学校挂职,全程参与学校管理工作;双方学校互派优秀教师到对方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共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圆满完成支教、顶岗学习任务的教师,给予适当的交通、食宿补贴,并在个人职称评聘中加分。
“城区的西书院初中不仅派来了支教老师,还在很短的时间内给我们学校配备了新课桌。”弥河镇教管办主任刘国鹏一讲起支教的事就很激动。
通过组建“城乡学校共同体”,以城带乡,联动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条件,从长远来看,必将不断促进教育均衡与公平发展,在受益之余,学校发展共同体各成员学校纷纷表示,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坚持自主发展,个性发展,努力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大力推进共同体建设的更好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