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华市教育强市建设与“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
金华市教育强市建设与“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
期评估报告
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省教育厅的指导下,我市教育以统筹城乡均衡优质发展为重点,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教育强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十一五”教育发展目标进展顺利。根据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对《金华市教育强市建设与“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估,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目标进展情况
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教育强市”,要求到“十一五”期末,9个县(市、区)全部建成省教育强县。到目前为止,已有8个县(市、区)建成省教育强县,其中磐安、金东、浦江3个县(区)为“十一五”期间建成。全市各类教育协调健康发展。2007年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97.63%;小学入学率100%,巩固率100%;初中入学率99.99%,巩固率100%;三残儿童入学率99.3%,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102.8%,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比例97.26%,升入优质高中比例全市为70.84%,十五年教育普及率98.5%。高等教育毛入学38%。现有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1个,省社区教育实验区2个,建有社区大学1所、社区学院2所、乡镇(街道)社区学校59所,村(市)民学校637所。依据目前发展态势,能够完成《金华市教育强市建设与“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
二、重点任务实施情况
(一)坚持教育创强,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为提高各类教育在县域内的发展水平,我市各县(市、区)积极争创省教育强县。教育创强活动进一步奠定了教育在各县(市、区)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成为县级政府实施科教兴县工作的重要抓手,为教育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各级财政用于教育事业的支出不断增加。2007年,全市预算内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为24.40%,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3%。教育投入实现“三个增长、两个提高”,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现有省教育强县8个,省市教育强镇138个(省教育强镇120个),占乡镇总数的95.83%。
(二)坚持突出基础能力建设,职业教育保持了协调发展。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技能为本位的办学方针,加强初中后教育分流的宏观调控,连续6年普职招生比达到1:1;按照“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的办学思路,全面落实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实施发展职业教育的“三个一”工程(即每个县(市)至少建成一所省一级以上中职学校、一个省级示范专业和一个省级实训基地);紧扣“进口畅、出口旺、技能强、用得上”等关键环节,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扩大择业面,提高就业质量。现有中职学校(含中专、技校)64所,其中国家级重点职校(含技校)12所,省级重点职校17所,形成了重点职校集群,在校生8.2万人,70%以上的职校学生享受优质教育。
(三)坚持规模与质量并重,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有了新提高。2006年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批准筹设,现已正式建立;2007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被列入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5月7日,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现有各类高校院校8所,其中高职院校4所,基本形成了普通高校、职业院校、成人高校协调发展格局。积极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广播电视教育、远程教育、自学考试等多种形式的高等教育满足人民群众不同的需求。以专业建设和教师队伍培养为重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开展了市属高校重点专业评审,建成市重点专业4个。我市高等院校在校生6.1万人,其中高职院校在校生3.4万人,毛入学率达38%。普通高考录取率每年保持在70%以上。
(四)坚持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终身教育体系构建进程加快
以终身学习和全民学习为主题的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是推行为学习服务的新教育的重要抓手。我们通过多种渠道,采取有力措施,形成增强构建的合力:一是不断完善和壮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市在籍考生中各类在职人员占全体考生的60%以上,开设本、专科专业110多个。各类非学历考试已成为自考新的工作重点而蓬勃开展;二是不断推进社区教育,成立了金华市社区大学,各县(市、区)也在相应组建社区学院,面向市民开展各类培训和闲暇教育,现有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1个,省社区教育实验区2个,建有社区大学1所、社区学院2所、乡镇(街道)社区学校59所,村(市)民学校637所;三是不断拓展现代远程教育的规模,北京大学等29所知名高校在金华设立39个校外学习中心,注册学员达14606人;四是不断健全农村成人教育网络,以中职学校为中心,以乡镇成技校为依托,举办菜单式培训,年平均培训量在40万人次以上。乡镇成技校145所,其中省等级成技校127所(省示范性成技校15所),面向市民开展各类培训和闲暇教育,平均每年培训人数占劳动力人口的40%。
(五)坚持增强教育活力和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改革开放有了新进展。在管理体制改革上,《中共金华市委、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理顺高中段教育管理体制的意见》(市委„2006‟15号)文件规定,自2006年8月24日起,市教育局正式对原区属的汤溪高级中学、罗埠高级中学、白龙桥高级中学、女子中学、艾青中学、孝顺高级中学和曹宅高级中学等7所普通高中、综合高中行使管理权,对于统筹市区基础教育资源发挥重要作用;在办学体制改革上,我们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民办教育已成为我市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民办教育机构2297所,其中民办高校3所(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上海财大浙江学院),民办高中段学校36所,资产总额达18.8亿元;2007年民办幼儿园1442所,占总数的84.4%,在园儿童数约13.1万人,占总数的76.6%,民办高中在校生数占总数的19.6%,民办高校在校生数占总数的35.8%。在教育教学改革上,我们围绕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和抓手,2002年启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2006年开始实施高中课程改革,努力把基础教育理念从“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转到“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上来。积极培育和推广一批“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典型,着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外学业负担。全面实施德育导师制,建立了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警机制,修改了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取消了开除、勒令退学等惩戒条款。大力宣传“健康第一”观念,启动“阳光体育运动”,努力保证学生能够每天集中锻炼1小时。在考试招生改革上,我们深化了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在中小学全面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成长记录,去年实行了中考网上集中评卷制度和优秀初中毕业生推荐保送就读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制度。今年保送生比例在去年17%的基础上提高到30%;省示范专业首次实行全市招生,统一下达招生计划。在教育品牌建设上,我们出台了《关于打造“浙中教育品牌”的实施意见》,这在全省,乃至全国尚属首创。它具体细化为10大教育品牌:县域教育品牌,优质学校品牌,名优教师品牌,课程专业品牌,教育科研品牌,教育文化品牌,督导评价品牌,教育专科中心品牌,阳光体育运动品牌,对外合作交流品牌。从加大教育创强工作力度、加快优质学校建设步伐、名优教师队伍培养、优秀课程重点专业建设等10方面着手,保障浙中教育品牌目标的顺利实现。在扩大对外开放上,多形式推进,不断扩大规模,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高了金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06年主办了“闽浙赣皖九市首届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论坛” ;2007年接待德国圣母玛利亚等2所学校70多名师生的友好访问;组织了金华市外国语学校等4所学校197名师生赴境外游学等。现有8个国家的25位外籍教师在金任教,全市2位教师赴英国参加“盖普”项目交流,69名外国中小学生在金华市就读,其中2名韩国学生2007年考上了清华大学;金华一中与加拿大五湖学院项目合作班毕业生取得了优异成绩,得到家长的好评和社会的认可。
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一)实施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从2005年开始,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努力让农村孩子“念上书,念好书”。一是实施农村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扩面工程,对城乡低收入家庭子女免收课本作业本费和住宿费。二是实施农村中小学爱心营养餐工程,每周对经济困难的寄宿制学生免费提供2-3餐营养餐。三是实施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工程,使农村学校宿舍建筑面积达到每生3平方米,食堂面积达到每生1平方米。四是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以3年为一周期,对2万多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开展全员培训。“四项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2006年至2008年6月,全市资助中小学困难学生536783人次(包括职校六项行动计划资助学生),占在校学生数的16%,资助金额17341.6万元,其中义务教育阶段资助困难学生376908人次,占在校学生数的13.6%,资助金额6634.72万元;全市中小学校享受爱心营养餐学生258906人次,投入金额2913.94万元,其中义务教育阶段享受爱心营养餐学生244773人次,投入金额2631.2万元;全市完成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工程375个,竣工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投入资金4.9亿元;完成了20954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
(二)全面实施省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
2006年10月,省教育厅和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浙江省职业院校助学奖学行动计划实施办法等六项行动计划实施办法的通知》(浙教计„2006‟150号)后,各县(市、区)教育局、财政局,积极配合,认真落实各项计划实施所需地方财政配套经费,将所需配套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确保“六项行动”计划得以顺利实施。
1.加大助学奖学力度。根据省下达的助学奖学计划,全市2006学年共完成中职助学人数达8658人、奖学人数4205人,两项共获省补助经费1107万元,落实地方配套资金达992万元。2007学年秋季学期,完成中职学生助学人数达42560人,发放助学金3400多万元;享受爱心营养餐达7026人,发放营养餐补贴281万元;2007学年奖学金享受人数达3220人,发放奖学金322万元;28人获得高校国家奖学金,发放金额22.4万元,493人获得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发放金额246.5万元,2742人获得高校国家助学金,发放金额270.23万元。
2.争创省示范专业、实训基地。近两年是我市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发展较快的时期,全市用于示范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投入总计1500余万元。2006年、2007年全市创成省示范专业8个,省级实训基地8个,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共获得奖励经费2200余万元,地方配套经费也基本落实。全市现有省级示范专业18个,国家级实训基地4个、省级实训基地11个。
3.加强骨干职业学校建设工作。市直、婺城、兰溪、东阳、永康、武义、磐安、浦江等县市区,每个县(市、区)都确定一所职业学校作为骨干学校加以重点建设,加大投入,全市共获省奖励经费480万元,地方配套经费已基本到位。
4.开展专业课教师全员培训。我市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全员培训工作于2006年秋季全面展开,确立了8个培训基地,分专业实施为时一周的培训,培训经费每人约500元。全市共有364人参加了省级、国家级的高技能培训,参加县市组织的专业技能培训1000人,参加校本培训1468人。全市专业课教师到企业挂职、实习人数达242人,其中时间达到2个月的有154人。
5.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到2007年底,全市中职学校已与省内外220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能满足中职学生技能实习、顶岗实习等需要。
(三)启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进一步强化政府举办义务教育的责任,逐步把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努力实现资助体系的全覆盖。
1.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从2006年秋季入学开始对全市符合条件的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学生全部免收学杂费,2007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免除杂费学生942125人次,直接为全市中小学生家庭一年减负9878.52万元。
2.实施义务教育保障新机制。从2007年开始,我市全面启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经费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了各级政府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通过改革,我市大部分县(市、区)的日常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均高于省定标准:小学生均230元/年、初中生均330元/生。其中义乌市小学生均达到400元/年,初中生均达到600元/年,寄宿生相应增加200元/年,在校生人数低于500人的农村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相应增加100元/年。生均公用经费最低的是兰溪市和磐安县,执行省定最低标准。各县(市、区)还规定以后逐年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全市按单位造价700元的建设标准和使用年限为30-50年的方法计算设立校舍维修改造基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面扩大到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20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00元以下家庭。
3.全面免除中小学教科书费,逐步免除公办学校寄宿费。从2008年春季入学开始,我市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中小学生教科书费。此举又为全市中小学家庭一年减负1.55亿元左右。义乌市从今年春季开始在全省率先免除了公办学校学生寄宿费,费用由学校办公经费支付,为该市学生家庭减负757万元。明年春季将全面免除公办学校学生寄宿费。
(四)实施“浙江省万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我市从2003年开始,实施 “浙江省万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按照标准化对学校的办学规模、校舍面积、规划设计、结构安全、通风采光、校园配套、环境绿化及体育活动设施的要求,科学制定标准化学校实施计划。坚持标准化建设与学校布局调整、食宿改造工程相结合,加大投入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力争到2010年初步实现“基本普及化、基本均衡化、基本优质化”的小康社会基础教育目标。目前,全市已有291所中小学通过标准化学校检查评定,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数的40%。
(五)实施教育对口支援工作。近两年,对口支援四川省南江县、重庆市涪陵区、新疆和田地区、西藏那曲地区等地,援助金180万元,援建项目(学校)4个,开设专题讲座6个,支援名优老师10名,为受援地培养骨干教师12名。金华市教育局、义乌市教育局完成了第一轮对口支援磐安县教育任务,资助金额460万元;启动了与磐安县的第二轮对口支援工作,援助资金不少于400万元,培养骨干教师不少于20名,28所学校结成对子。
(六)实施“农村中小学书香校园工程”。自2007年启动农村中小学书香校园工程以来,我市农村中小学校各级都非常重视,召开了专门的工作部署会,明确了专人负责,按每年生均5元的标准配备图书,全市争取到122万余元的图书配备,初步解决了我市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的图书数量少、种类单一,书籍陈旧等问题,进一步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
(七)切实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截止2007年底,我市有农村中小学专任教师1.5万人,占全市中小学专任教师的42%。农村教师队伍在发展农村教育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其整体水平与城镇教师相比存在较大差别。为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提高农村教师素质,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开展农村教师全员培训。从2005年开始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认真组织,全员参与,培训经费全额纳入财政。全市参加培训教师为20954人,其中小学教师11967人,初中教师8987人,四门培训课程全部合格的结业人数20954人,合格率100%。全市省级骨干校长送培21人,省级骨干教师送培77人,市级骨干教师送培689人。
2.不断改善农村教师待遇。我市全面实现了教师工资县级财政统发制度,保障了中小学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未发现拖欠教师工资情况。为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我市在职务晋升、评优评先中,对长期坚持在农村、山区等艰苦地区任教的教师予以政策性倾斜。为鼓励农村教师安心从教,我市规定:对在乡镇(不含城关镇)及以下中小学工作的教师,从2006年7月1日起,实行浮动一级薪级工资,浮动工资满8年后予以固定,固定后继续浮动。对退休时浮动工资时间未满8年,但在符合享受浮动工资条件的学校满20年的,可将浮动的薪级工资作为计发退休费的基数。对于到乡镇以下中小学工作的大中专及以上毕业生,实行直接转正定级,并在此基础上高定一级薪级工资。
3.实施教师支教制度。为促进城乡师资的交流与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我市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师支教工作:一是市县域范围内的支教,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从当地实际出发,选派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时间大致为一年;二是把支教作为城镇教师职称评定的必备条件(从2005年开始,凡年龄在40周岁以下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中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必须有到农村或薄弱学校支教的经历;重点中学教师有在相对薄弱中学支教经历或其他形式的支教经历;从2006年开始,凡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务时,必须有在农村或欠发达地区任教一年的经历;中心城市中小学教师,也应有支援薄弱学校的经历);三是特级教师跨县(市、区)带徒结对,2007年全市58名在职特级教师与通过推荐、笔试和面试的227名优秀青年教师结为师徒关系,进一步促进了名优教师的培养;四是选派出色的优秀教师跨省支援农村教育工作。近三年,我市已有1300名城镇教师参加支教,其中有36名教师到四川、新疆、西藏等地担任教育教学工作。
四、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我市已从总体上解决了“读书难”的问题,而且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态势良好,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支持力度日益提高。但同时我们感到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要求也在与时俱进,“读好书”已经上升为人民群众的主要教育诉求和教育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对此,我市教育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教育投入仍需持续增加。近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财政对教育投入大幅度增加,但增长经费主要用于减免学杂费和资助困难学生等民生方面,如我市各级财政安排用于各项收费减免的经费等民生方面的经费达1.53亿元,约占义务教育阶段预算内教育经费的7.61%。这部分费用名义上是财政增加了教育支出,但对学校而言并未增加经费供给,再加上取消12项代办收费后,义务教育段学校特别是农村义务段学校办学经费全面吃紧,办学难问题尤为凸现。教育投入力度与省内其他地市相比有较大差距,如2007年我市小学、初中、普高、职高生均公用经费分别为354.86元、449.65元、236.3元、399.4元,比省平均水平分别少84.9元、126.97元、286.8元,276.3元,制约了我市教育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今后需要完善以财政投入为主的教育经费保障制度,切实增加农村教育经费投入。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建立名副其实的、科学健全的公共财政体制,完善以财政投入为主的教育经费保障制度,确保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生均公用经费、人均教育经费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切实做到《教育法》规定的“三个增长”、“两个提高”,努力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二)教育发展还不平衡。从区域看,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学校之间教育资源分布差异很大,农村教育较为薄弱,特别是我市还存在一些规模偏小的农村小学。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6班以下小学38所,这些学校办学条件比较简陋。从层次看,幼儿园教育是薄弱环节:一部分年龄最小、自我保护能力最弱的儿童,在条件最差的环境与条件中接受教育。从学生群体看,贫困家庭子女、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质量相对较低。
今后要将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困难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特别是要加大城乡基础教育统筹力度,将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位臵,改善农村教育条件,缩小城乡、区域、群体之间教育差距。进一步关心特殊教育,继续做好市特教中心筹建工作。重视农民工子女就学工作,落实和完善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各项政策。启动蒋堂原金华一中老校园改造工程、金华六中搬迁工程,优化市区高中教育布局,提高办学效益。继续抓好标准化学校建设,全市计划创建标准化学校50所。2年内完成全市6个班以下的农村小学调整改造任务。
(三)农村教师队伍面临稳定和素质两大课题。一方面,农村教师的实际教学、科研能力,与城镇教师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农村小学、初中教师的学历高标率分别比城镇教师低10余个百分点。农村小挂中高教师比例为0.08%,是城镇的1/25;普通中学高级教师比例为1.8%,不到城镇的1/8。
另一方面,农村学校留不住优秀教师的现象较为突出。由于农村教师与城镇教师之间工资收入差距较大等原因,农村教师队伍相对更不稳定,每年都有一批农村骨干教师离开农村学校。农村教师与城镇教师之间工资收入的主要差距在于津补贴和年终奖等项目。
今后要进一步研究制定农村教师队伍的激励政策,大力实施“领雁工程”,着力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坚持把师德教育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积极倡导“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精神,加大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业绩卓著、社会公认的优秀教师的宣传力度。
(四)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和巩固。社会上重普高轻职高的状况依然存在。尽管近些年国家和省出台一系列发展职业教育的利好政策,包括助学奖学等政策,但相当一部分家长对职业教育认识上还有很大的偏见,不愿孩子报读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的问题依然突出。职业资格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不够健全,用人单位对劳动用工的职前培训与职业资格没有刚性要求,对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产生了消极影响。
今后政府要继续增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强化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全面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方针,优化专业设臵和课程结构,深化普职渗透、中高职衔接的教育模式改革,完善综合高中教育教学模式,规范中高等职业教育相通的教育模式。
(五)素质教育仍是薄弱环节。一些地方和学校仍以分数、升学高低论英雄,重视少数尖子学生,忽视对大多数学生的培养;重视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授,忽视德育、体育、美育;重视知识灌输,忽视自主学习、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课业负担重的问题没有明显解决。今后要继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育人作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按照减轻负担、激发兴趣、提高能力的要求,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教学内容、方式和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推广“轻负担、高质量”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
二○○八年七月十日
第二篇:江苏省“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
江苏省“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8年12月)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的要求,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了“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作。从评估结果看,《纲要》的实施尽管受到了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较大影响,但《纲要》中确定的发展战略、基本方针和各项任务仍然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总体进展情况良好。
一、“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进展情况
“十一五”以来,我省主动适应国内宏观调控新形势,积极应对国际经济环境新变化,紧紧围绕富民强省和“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扎实推进“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全面落实,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和谐社会建设取得了新的成就。
(一)国民经济在新的宏观调控背景下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超过预期。2006-2007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9%,超过了“十一五”规划10%以上的预期增长目标。2007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25741亿元,按2005年价格计算完成预期目标的83%;人均GDP33928元,比2000年增
长1.32倍,年递增12.8%,“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人均GDP比2000年增加2倍左右的预期目标有望提前达到。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07年,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37.7亿元,相当于2010年预期目标的93.2%;年均增长30.1%,远超年均增长12%左右的预期目标。2008年上半年,由于受到外部宏观经济环境的较大影响,经济增长速度略有下降,但仍保持了较快增长,达到13.6%。
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十一五”头两年累计进出口和出口总额分别接近和超过了“十五”期间五年累计总量。2007年全省进出口总额3495.4亿美元,其中出口2036.7亿美元,分别增长23.1%和27.0%。进出口和出口规模居广东省之后,保持全国第二位,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6.1%和16.7%。实际利用外资总量和增速均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2006和2007年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分别达到174.3和218.9亿美元,分别增长32.3%和25.6%。
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投入大幅增加,2007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7%,两年提高0.22个百分点,比“十一五”规划2%以上的预期目标低0.3个百分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已累计实施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300项,突破了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核心关键技术。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大幅度上升,2007年全省申请专利88950件、授权专利31770件,分别跃居全国第二、三位。科技创新能力综合指数列北京、上海之后,跃居全国第三。截至2007年,全省国家和省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行业共性技术中心已达29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半以上设立
独立的研发部门,1/4以上企业设立独立的技术部门。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2006-2008年6月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8972.7亿元,完成“十一五”规划60000亿元调控目标的48.3%,平均增长18.5%,比“十五”同期增幅减缓5.4个百分点。2007年,总消费率为42%,比2005年提高0.8个百分点。
(二)富民优先在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实践中成效显著。“十一五”以来,我省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加快富民步伐,推出了一系列富民惠民工程,推动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2007年底,对照全面小康四大类18项25个指标目标值,全省共有19个指标达到目标值要求,完成率达76%,其中核心指标人均GDP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超过了目标值要求。苏南总体上已全面达到省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标准。昆山、张家港、常熟、吴江、太仓、江阴、宜兴、武进、扬中、溧阳、金坛、海门、丹阳、江宁等14个县级市(区)总体上达到省定全面小康社会标准。
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378元,完成“十一五”预期目标的86.2%,与2005年相比年均增长15.3%;其中,工资性收入10604.3元,经营性收入1683.9元,分别占可支配收入的64.7%和10.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61元,完成预期目标的87.5%,年均增长11.5%;其中,工资性收入3476元,经营性收入2552元,分别占人均纯收入的53.0%和38.9%。2006和2007年全
省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3.4%、3.19%,呈现持续下降态势,均控制在4.5%的规划目标之内。两年间新增就业人数225.2万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分别达98%、95%,失业保险覆盖率达到98%,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95%,均提前达到“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要求。在实现城乡“低保”全覆盖的基础上,建立了“低保”标准随物价上涨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相应增长的机制。2007年,全省恩格尔系数41.6%,与40%的调控目标相差1.6个百分点。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为97.6%,超过预期目标7.6个百分点。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改善,2006年以来,新建改建农村道路2.2万公里,完成“十一五”规划的55%,全省所有行政村通了公路,符合通车条件的客运班车通达率99.5%,居全国省区之首。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2005年的85%提高到2007年的96.9%,与“十一五”规划目标差1.1个百分点,改厕率达到67%,完成规划进度的83%。
“十一五”以来,进一步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市场体系、文化创新体系步伐,先后投入200亿元新建了一批重点文化设施,较好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十一五”规划中的多数文化指标已经完成或超额完成。
(三)产业结构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中不断得到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正向预期调整目标靠近。2007年,全省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7.0:55.6:37.4,与2005年相比,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均下降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从
业人员结构27.9: 35.3: 36.8,实现了“十一五”提出的“三二一”排序,与2005年相比,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3.6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分别上升1.0个和2.6个百分点。
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势头良好。2007年,全省农业劳动生产率为13714元,提前达到了“十一五”规划提出的11000元左右的预期目标,年均增长17.2%。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383.8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9万公顷。粮食产量稳中有升,2007年达3173.3万吨,比2005年增加338.7万吨,2008年夏粮总产量达1094.1万吨,同比增长2%。优质、高效、安全和生态农业发展较快,高效农业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已超过30%。2007年农产品出口增长18.6%,超过了15%的预期目标。
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2007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7.5%,比2005年上升3.2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9.1,比2005年提高32.3个百分点。航空航天、计算机及办公设备、电子及通信设备、医药、专用科学仪器设备、电气机械及设备、新材料等制造业产值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企业组织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形成了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大企业、大集团。2007年底,全省资产规模超百亿元的企业达35家,超50亿元的有65家。百强企业中工业企业占69家,其个数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0.16%,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6.1%,利税占29.4%。突出抓好冶金、化工、建材、电力、纺织等重点行业的节能改造,限制和淘
汰落后产能。自2004年以来,我省铁合金行业共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约2万吨,焦化行业共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约243万吨。至2007年底,全省已累计关停2713家化工企业,其中太湖流域关停了1894家。
服务业呈加速发展之势。2007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9634.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7.7%,比2005年提高2.25个百分点,增速高于GDP增速1.1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发展态势喜人,软件业和服务外包产业高速增长。集聚区建设、企业和品牌建设、外包基地建设、人才建设取得新进展,南京河西中央商务区、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南京中邮航空速递物流集散中心、常州国家动漫产业基地等一批重大服务业项目加快推进。2007年,全省47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实现营业收入1136.1亿元,市场成交额1955.8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35.2%和30.6%。集聚区就业人数432035人,比挂牌时增长40.5%。服务业吸纳的就业人数已高于第二产业,成为新增就业的重要渠道。2007年,全省年成交额亿元以上的批发市场达到470家,超百亿元批发市场17家,亿元市场累计成交额达到6000亿元。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旅游增加值提前突破1000亿元。文化产业增长速度已高于服务业增长速度,发展势头良好。
基础设施和信息化继续推进。“十一五”以来,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754公里,总里程达到3725公里,新改建干线公路1500公里,沿江沿海港口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83个。沿海、宁淮、盐
徐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苏通大桥顺利通车,泰州长江公路大桥、南京过江隧道等项目进展顺利,崇启大桥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京沪铁路(江苏段)和东陇海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完工,合宁铁路建成通车,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开工建设。南京禄口机场国际货运中心、无锡硕放机场一期工程投入使用,淮安机场、苏中江都机场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连云港15万吨级深水航道建成通航、30万吨级矿石泊位开工建设。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骆北段和调水源头工程已经基本建成,依托原有江水北调体系,基本实现调水出省目标。配合沿海开发战略的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已全面实施,海堤重点堤段防护工程基本完成。以淮河入海水道工程为代表的治淮11项骨干工程已经基本完成,淮河下游防洪标准接近100年一遇。“十一五”以来,新增电力装机1353万千瓦,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泰州电厂一期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等项目建成投产。电网输配电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500千伏“四纵四横”主网架结构,过江输电能力达到900万千瓦,江苏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电网省份之一。能源结构不断优化,新能源发展势头良好,新能源机组的比重由“十五”末的11%上升至2007年的13.5%。2007年末,全省移动电话用户3313.2万户,净增440.2万户;全省电话普及率达85.76部/百人,互联网用户671.9万户。
(四)五大战略在更高起点上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科教兴省战略取得新成效。深入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科教
人才优势正在转化为创新优势、竞争优势。2007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9%,比“十五”末提高3.6个百分点。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成效明显,到2007年底,全省建立产学研合作组织机构275个,有研发机构近4000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40万人,各类科技基础设施629个。加大科技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省财政对科技投入年均增长30%以上,2007年全省科技研发投入达430亿,占GDP的比重为1.7%,居全国第二位。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的81.6 %,比“十五”末提高2.5个百分点。全省高新科技企业5286家,数量全国第一。教育现代化水平有了新的提升。2007年,全省城乡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6%;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5.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现有高校121所,在校大学生156.8万人,职校在校生153.6万人,均居全国第一。深入推进人才强省战略,全社会人才意识普遍增强,人才环境明显改善,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人才工作机制日趋完善,加快推进重点人才工程,人才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和支撑度明显加大。目前全省人才资源总量约为700万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和研究生学历的人才约为31万人,位居全国前列。
经济国际化战略跃上新台阶。适应经济全球化和进入后WTO时代的新形势,加快调整外贸结构,推动对外贸易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外贸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连年大幅增长,年均增速分别
为23.8%、28.7%。出口产品附加值提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省出口的42.6%,全省一般贸易增速已连续两年超过加工贸易。调整优化引资结构,在总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的基础上,现代服务业和农业利用外资增长迅猛。2007年服务业利用外资达到52.2亿美元,连续两年增幅超过70%;农业实际利用外资2.7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146.6%。苏中、苏北利用外资增速加快,占全省的比重与2005年相比分别提升2.6和4.6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外贸出口额再创新高。2007年实现出口额265亿美元,增长50.9%,高于全省出口总额增幅24个百分点,占全省出口总额的13%,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加快了出口市场多元化步伐,继美国、日本和香港地区之后,2007年对荷兰、德国、韩国出口超百亿美元。“走出去”战略步伐不断加快,民营经济境外投资开发呈现强劲势头。“十一五”以来,我省企业对外投资额每年都以近50%的速度递增,2007年达到4.7亿美元。国家批准的首批19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中,我省占据3家,成为全国境外合作区最多的省份之一。开发区已成为我省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中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2007年全省136个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实现进出口额、利用外资额均超过全省的70%,引进的超亿美元的大项目90%以上落户在开发区。全省开发区业务总收入达43713.6亿元,年均增长40%以上,实现税收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总量的比重近1/3。从业人员654.9万人,是“十五”期间的3.3倍。
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实现新突破。进一步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更高平台上加快推进以港口建设和临港产业为重点的沿海开发战略,沿海地区呈加速发展之势,正在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沿海地区GDP增速连续两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占全省比重比2005年提高2.4个百分点;沿沪宁线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07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6.6%,生产服务业发展加快,形成一批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沿江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基础产业集群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区,GDP年均增长16%以上,2007年底,提前3年实现了沿江开发总体规划的目标任务;沿东陇海线建设稳步推进,资源加工型产业不断壮大,投资、消费和出口平稳增长,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南北区域合作向更高层次推进,“四项转移”力度不断加大,南北共建开发区取得明显成效。“十一五”以来,苏北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开始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007年全省11家南北共建园区获批准设立,各项工作进展良好,项目总投资已达135.1亿元,园区建设转入实质性开发阶段。长三角区域合作日趋完善,合作机制逐步建立,区域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宽,专项合作全面深化,“四大平台”建设进展顺利。随着长三角区域范围拓展为“两省一市”,苏北振兴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与西部地区合作有力推进,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
城市化发展战略进入新阶段。全省城市化水平继续快速提
升,正加速向比较成熟的城市社会迈进。2007年城市化率53.2%,比2005年提高2.7个百分点,与“十一五”规划55%的发展目标仅差1.8个百分点。城市规模等级稳步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体系布局趋于合理,基本形成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空间格局。南京、苏锡常、徐州三大都市圈建设加快,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城市污水处理率82.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3.9%,与“十一五”规划目标分别相差2.5、6.1个百分点。城市化战略有力促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城市与乡村融合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苏南地区已由城市化外延发展逐渐转向内涵提升阶段,率先推进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城乡统筹发展有力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农村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保持在90%以上。“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2007年底,全省经商务部核准的90家承办企业,累计建成日用品和农资农家店10000个,建成120个面向农村市场的物流配送中心和180个“以店代配”的中心店,初步形成了辐射全省78%乡镇和65%行政村的农家店经营网络。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和农村五件实事成效显著。农村新一轮五件实事进展顺利,“千村万户帮扶”工程扎实推进。
可持续发展战略迈出新步伐。以构建“两型社会”为目标,积极推进资源节约、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
增强。加强人口管理,2006和2007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2.28‰和2.30‰,均在4‰调控目标之内。实行严格的国土资源保护政策,2007年耕地保有量面积476.38万公顷,比2005年仅下降0.8%,控制在470万公顷调控线以上。节能减排取得积极成效。全省单位GDP能耗为0.853吨标准煤/万元,比2005年下降7.6%,连续两年达到国家调控目标;万元GDP水耗下降至213吨,提前达到250吨的“十一五”规划目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至67%,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为67%,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大中型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3,与“十一五”规划目标0.55已相差无几。到2007年底,全省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的51.1%和62.7%;全省已建成国家生态市4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21个、国家园林城市15个,分别占全国的2/
3、1/4和1/8。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将太湖水污染治理作为重中之重,制定实施太湖治理行动方案,加大综合治理力度,顺利实现了太湖应急治理目标。循环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全省130家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实施方案编制完成,已有63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绿色江苏建设步伐加快。2007年末,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化率分别达到16.9%和42.6%,其中城市绿化率已超过“十一五”规划目标。城市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继续增多,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五)体制改革在向纵深推进中为“两个率先”提供有力保障。
“十一五”以来,我省紧紧围绕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目标,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治本之策,全力推进体制创新,使体制机制环境进一步得到优化。着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和清理化解乡村债务的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逐步建立了乡镇基本运转和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到位、依法理财、运转高效、优质服务的运行机制。深入开展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我省国有企业增创发展新优势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加快民营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民营企业管理方式,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为江苏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2007年底,全省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注册户数累计达270.68万户,增长9.6%,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2908亿元,同比增长15.2%,占全省GDP的50.5%,提前三年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国民经济比重40%左右的发展目标。按照财权与事权对应的原则,大力推进财政体制和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省直管县经济管理体制,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县(市)经济管理权限的通知》(苏办发〔2008〕17号)。财政支出重点向公共服务领域倾斜。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商业银行改革进展良好,创业投资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取得新的突破,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金融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积极推进资本、土地、— 13 —
人才、技术等要素市场加快发展,现代市场体系初步形成。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企、政事、政社进一步分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不断强化,行政能力和效率有明显提高。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我省“十一五”规划总体实施情况良好,但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同时又产生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伐亟需进一步加快。
整体经济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2007年我省总增加值率为31.0%,比2005年下降1.8个百分点,比“十一五”预期目标低4个百分点。目前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服务业比重偏低。虽然我省服务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但2007年占GDP的比重只有37.7%,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占比仅为31.5%。尤其是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还有待进一步加快发展。二是产业结构偏重。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重工业占比为69.3%,轻、重工业之比从2005年的1:1.98调整为1:2.25,重工业占比上升,与“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调轻”目标相悖,同时也给我省的资源环境带来较大的压力。工业效益上升不快,工业增加值率22.0%,低于预期目标8个百分点。三是企业竞争力不强。企业缺乏自有品牌,企业规模
较小,总部经济不强,大企业、大集团不多,迄今为止,我省还没有一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和中国50强,进入中国100强的企业也只有苏宁电器、沙钢集团和华西集团3家。2008年上半年按产值排名全省100强的工业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24.1%,与“十一五”规划40%以上的预期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对外经济贸易结构不尽合理,自主调控能力亟待加强。一是加工贸易比重偏高,一般贸易比重偏低。2007年加工贸易出口占整体对外出口的64.1%,外商投资企业占75.5%,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外资企业占到96%,加工贸易仍以消费类电子产品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为主,且绝大多数加工贸易环节处于最终产品的简单技术和工序的组装以及部分低端零部件的配套生产,与当地产业关联度低,这种粗放式、外源型的增长模式,不仅使外贸发展容易受到环境变化和政策调整的冲击,也加大了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难度,并给未来外贸发展增加了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二是货物贸易比重偏高,服务贸易比重偏低。2007年全省货物贸易出口与服务贸易出口的比例为1:0.02,服务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只有3%,其中出口只占2%,服务贸易发展的滞后,不仅与江苏经济和外贸大省的地位不相称,而且将严重阻碍江苏优化外贸产业结构、由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转变。三是低端加工产品出口比重偏高,拥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出口比重偏低。在2007年江苏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生物、生命科学、新材料和航空航天等新兴技术产业的比
重仅为3.2%。拥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出口比重不足10%。四是新增外商投资企业二产偏高,一产和三产偏低。“十一五”以来,全省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相对“十五”时期虽然增速达77.3%,但占全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比重不到1/4,农业实际利用外资占比更少,只有1.3%,这对加快调整三次产业结构带来更大的困难。
消费增长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仍然偏低。从总体上看,目前江苏经济发展仍然以投资和出口驱动为主,创新驱动力相对较小,消费拉动作用不明显,经济增长依赖于资源能源的大量投入。1990年以来,江苏居民消费在大多数年份未随经济同步增长。2007年,江苏最终消费率为42%,比2005年仅提高了0.8个百分点,距“十一五”规划中5年内提高5个百分点的目标要求差距较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偏低,经济增长仍然依赖于投资和净出口的驱动。居民消费率一路下滑,2006年仅为28.8%,远低于浙江2006年居民消费率35%的水平,2007年继续小幅降至28.5%,2008年上半年是197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二)城乡和区域发展统筹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农业基础地位不够牢固,农民增收步伐仍然较慢。2007年农业生产率虽达到“十一五”规划中制定的11000元目标值,但总体上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还不畅,农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还不快,农民增收难度还较大。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仍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增幅3.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上年的2.42扩大到2.50,差距进一步扩大。按照全面小康标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06年未达到时序进度,2007年虽达到时序进度要求,但距2010年要达到8000元的目标还相差1439元,如期达标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差距仍比较大。
区域发展仍不平衡,区域协调发展任重道远。近年来尽管苏北、苏中地区发展势头良好,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区域之间的绝对差距仍在拉大。江苏全面小康的重点地区在苏北,难点地区也在苏北。2007年,苏南、苏中、苏北的人均GDP比为1:0.52:0.30,地区差异系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苏北地区人均GDP为16254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7435元,仅相当于苏南地区的29.6%,还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459元。2007年全省52个县(市)中人均GDP最高的昆山市达100964元,最低的睢宁县仅为7243元,相差13.9倍。开放型经济区域差距更为悬殊,2007年苏南、苏中、苏北出口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93.4%、4.1%和2.5%。
(三)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江苏企业研发投入居全国第一,但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例只有0.98%,与发达国家的2.5%-4.0%和国内华为、中兴等企业的10%水平相比,存在明显差距,研发投入强度较低。除医药、软件产业研发投入较高外,占高新技术企业数一半左右的通讯产品制造类企业基本无研发投入,主要是因为这些企业多属加工组装型的三资企业,研发设计基本在境外。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 17 —
企业介入高校院所早期研发活动的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转化机制尚不健全。全省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只有北京的1/
6、上海的1/3。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不够。自主创新主要活跃在传统产业,工业专利的70%集中在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专利的80%又集中在产业链的中低端,位居高端的重大产品几乎没有自主专利和核心技术。高新技术产业附加值水平较低,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率与工业基本相当,长期在25%左右徘徊,与国际35%左右的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缺乏高层次创新人才。全省科技活动人员的绝对数虽然居全国第二位,但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数量不及北京和广东,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缺乏十分明显。
(四)资源环境的承载压力仍在进一步加大。
近年来,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虽有所提高,但由于经济总量快速增长,资源能源需求和生态环境压力持续加大。2005、2006、2007年全省一次能源消耗量分别为1.69亿吨、1.87亿吨和2.06亿吨标准煤,年均增幅10.06%,其中80%以上的煤炭、90%以上的原油需从省外调进或国外进口;2007年全省耕地保有量476.38万公顷,比2005年末下降0.8%,年均减少1.86万公顷。目前全省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93亩,已接近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0.8亩的警戒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资源能源瓶颈制约的矛盾仍十分突出。同时工业结构偏重的状况近年来有所加剧,推动工业能源消费量快速增长。2006年工业用电量2088.7亿千瓦时,— 18 —
2007年达2415.5亿千瓦时,增幅超过GDP增长速度达15.6%。工业点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还未得到根本解决。尤其是国土空间开发不够有序高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空间开发效率不够高。经济增长对土地要素投入依赖程度较高,建设用地增长较快,布局较为分散,产出效率和集聚程度较低。我省土地开发强度近18%,居全国省区第一,而2007年的经济总量只有3361.4亿美元。
二、三产业单位面积产出效率比浙江、广东低,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二是空间开发不够协调,存在着经济与人口在空间分布的不均衡、不协调问题。苏南地区经济总量占62.5%,人口仅占31.5%,苏北地区经济总量仅占19.7%,人口却占44.8%。而日本三大都市圈经济总量占全国的73%,人口占68%,经济与人口占全国比例大体相当。部分生态敏感地区和重要功能区域保护力度不够,湖泊湿地受到侵占,水面和优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三是环境质量有所下降。大规模开发造成环境质量有所下降,部分地区开发过密,排污总量超过环境容量,水质性缺水较为普遍,城市酸雨频率和酸度渐趋加大,一些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明显下降。
(五)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十一五”以来,江苏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大社会事业投资力度,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的矛盾虽然得到了缓解,但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依然存在。教育资源不够均衡,教育机会不够均等,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义务教育水平差距
还比较大。卫生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还不相适应,看病难、看病贵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改观,公共卫生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建设尚不完善,特别是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需要大力推行,对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工作有待进一步推进。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还需继续推进。社会事业投入增长明显慢于经济增幅,文教、科技两项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社会事业领域财政投入力度有待加大。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实际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2006和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分别为12.5%和11.7%,低于GDP14.9%、14.8%的增速。2007年,劳动者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达37.3%,比2006年下降3.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10%的高收入组与10%的低收入组人均收入增加额的差距继续拉大,由2006年的4373元扩大到2007年的6350元。与此同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续攀升。2006年为1.6 %,2007年上涨为4.3%,2008年上半年上涨到7.2%,高于3%的调控目标。2007年,总消费率为42%,比2005年提高0.8个百分点,与“十一五”规划目标相差4.2个百分点。农民收入虽逐年增加,但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加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政策性增收、粮价上涨、劳务输出等支撑条件的提升空间较为有限,农业生产资料上涨的势头仍将延续,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增大等,又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农民收入的持续较快增长。就业结构矛盾突出,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
境影响,下岗职工就业任务相当繁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工隐性失业问题比较突出,大学生就业难仍然存在。脱贫攻坚工作压力较大,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急需加强,产业扶贫需下更大功夫。按照国际公认每人每天生活费用不低于1美元的贫困线标准,全省贫困人口还有469万人,约占全省人口的6.25%。
三、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江苏“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影响分析
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之快,令人始料未及。外部因素与内部压力交织一起,为“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全面实施增添了许多不确定因素。
(一)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特点分析。
1.全球经济发展失衡加剧。全球经济失衡是近年来世界经济运行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以美国巨额逆差和东亚地区及新兴经济体的大量顺差为主要表现的全球贸易失衡和国际经济体系失衡不断加剧。从2001年至2007年,美国、中东欧国家经常项目逆差不断扩大,到2007年,美国当年的逆差达7843亿美元。而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2007年顺差大幅增加,俄罗斯和中国外贸顺差分别达到1321亿美元和2622亿美元,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如果这些经济体的贸易顺差继续扩大,会因存在货币升值预期和高投资回报预期导致资本的加速流入,对全球经济都将产生巨大的冲击,也为当前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增长埋下了风险。
2.美国经济面临下行风险。自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在政府宏观调控下打出一系列狠牌,连续7次大幅度降息,截至2008年6月底,利息率已从5.25%降至2%,较去年9月降低了325个基点;与此同时,为了增强市场流动性,通过各种途径向市场进行大量注资。目前全美房地产衰退仍在深化,消费者信心指数一路走低,信贷紧缩问题继续困扰美国经济。
3.次贷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次贷危机不仅使美国金融系统和经济产生重创,而且影响迅速蔓延,很可能导致全球经济结束自2002年开始的上行周期。美国经济长期以来主要靠消费拉动经济,次贷危机爆发后,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潜力消耗殆尽。尽管美联储多种措施应对,但美国经济增长仍大幅度放缓。据世界银行预测,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2.7%,比上年回落1.0个百分点。2008年世界贸易增长率也将从2007年的5.5%下降到4.5%,下滑已经成为定局。
4.国际金融市场激烈动荡。2008年伊始,花旗集团和美林证券报出的巨亏消息,大大超出了此前市场所有最悲观的预期,严重打击了全球投资者的信心,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欧洲等地股市先后出现历史上的最大跌幅。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以来的连续下跌,已使全球股市的市值蒸发5万亿美元左右,已超过2000年IT泡沫破灭的损失。目前,全球金融市场市值超过400万亿美元,是全球GDP总量的10倍以上。国际市场上每天的流动资金达2万亿美元,其中98%是四处投
机的游资。
5.全球性通胀形势严峻。全球经济经历了5年的高速增长后,各主要经济体都进入了新一轮的通货膨胀期。2007年国际原油价格由年初的49.9美元/桶一举突破100美元/桶大关,价格一年翻了一番。2008年上半年,油价连创新高,粮食危机越演越烈,大宗商品价格飚升,全球通货膨胀的形势已十分严峻,甚至超过次贷危机,成为2008年全球经济的最大挑战。目前发达国家普遍出现经济下滑、通胀率上升,53个发展中国家通胀率达到两位数,一些国家甚至发生社会**。
6.国内经济增速有所回落。2008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10.4%,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经济过热风险部分得到释放,从经济增长潜力看,这个速度并不低,基本与国家宏观调控预期目标相吻合。2008年全国夏粮产量达到12041万吨,比上年增产304万吨,增长2.6%,对于稳定市场物价起到较好的作用。工业生产增速减缓,企业利润明显回落。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3%,比上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0944亿元,同比增长20.9%,比上年同期回落21.2个百分点。
7.国内通胀压力显现。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改前几年平稳运行格局,呈持续攀升之势。2008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7.9%,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6%,涨幅同比提高4.8个百分点。在当前形势下,通货膨胀预期仍然较强。
随着人民币加速升值,国内出口增速有所回落。2005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56%,2006年升值3.35%,2007年升值6.9%。进入2008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上扬,在4月10日之后,人民币汇率毫无悬念地进入了“6时代”。2008年上半年出口6666亿美元,增长21.9%,同比回落5.7个百分点。
8.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从需求结构看,国内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增长相对均衡,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高于往年。2008年上半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之差同比缩小5.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二高一资”(高污染、高耗能、资源性)产品的生产增速回落,而高新技术制造业增速进一步加快,显示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积极成效。上半年,我国外贸结构也出现了积极变化,纺织服装、鞋类等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长呈放缓迹象,但机电产品出口增势良好。
(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经济走势判断。以上特点分析表明,全球进入通货膨胀期,宏观经济形势将更趋复杂、更具挑战性。横向看,中国经济发展势头当属最好,今后一个时期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纵向看,低成本、高增长的经济发展阶段已经过去,经济结构调整已是大趋势。
判断之一:世界经济增长在经历2-3年的“滞胀”期后将重回上升通道。就当前而言,虽然石油价格在迅速攀高后又大幅回落,但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压力仍未能得到根本消除。2008年下半
年,次贷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将从投资领域逐渐扩展到私人消费领域,同时各国货币政策的重点从经济增长转向控制通货膨胀,这就决定了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全球经济增长仍是一个继续放缓的过程。但从未来发展看,世界经济有望进入一个新的较快增长阶段,初步判断2010以后的几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可望逐年回升。
判断之二: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将继续蔓延或继续加深。近来美国次贷危机阴云再起,由于美国最大两家住房抵押贷款融资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陷入困境,很可能使美国次贷危机进入新的阶段,并可通过各种渠道对美国经济、欧洲经济乃至亚洲经济产生滞后性的负面影响。但长期看,次贷危机不会给世界经济带来致命打击,并可能自下半年起逐渐见底,预计次贷危机的影响还将小幅延续至2009年。
判断之三:居高不下的油价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速趋缓的“催化剂”。2008年首日国际油价突破100美元大关,全球进入高油价时代。按世界经合组织测算,通常条件下国际油价每桶上涨5美元,将引起世界经济下降0.25%,其中发展中国家经济下降0.7%;在全球最主要石油消费国之一的美国,如果油价每上升25%,则会使通货膨胀上升1%。从短期来看,美国次贷危机持续蔓延,油价飙升难以控制;而从长远的角度看,美国经济有望于2009-2010年复苏,一旦经济复苏,美元便会止跌回升,油价也因此得以回落。油价上涨不仅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使
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油价上涨而改变,在许多国家,高油价甚至引发各行业的罢工和民众示威活动。
判断之四:由世界贸易环境恶化引发的贸易摩擦将呈上升趋势。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贸易持续下滑,贸易环境不断恶化,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2006年全球贸易总量增长为9.24%,2007年为5.5%,2008年WTO预计全球贸易增长率仅为4.5%,将为200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在当前世界经济下行、通胀严重、金融风险四伏的情况下,多哈谈判失败使本已脆弱的多边贸易体系雪上加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达国家将继续就与贸易有关的汇率问题、产品安全、知识产权保护、农业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环保等问题向发展中国家发难,不排除这些手段过度使用而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这势必进一步加剧世界范围内的贸易摩擦。2008年美国新发起的针对贸易伙伴的18项调查中,有15项是针对中国的,占83.3%。
判断之五: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总体格局不会改变。我国经济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支撑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动力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同时,随着全球经济放缓,油价上升过快之势已现拐点,输入型通胀压力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加上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已开始显效,供给保障程度较高,农产品尤其是2008年夏粮大丰收可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等因素,总体判断,国内下半年物价翘尾因素将明显减弱,全年物价总水平得到控制并不断收敛是完全可能的。在外部环境变化
与内部调控叠加作用下,中国经济虽然存在一定的通胀压力,但整体上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格局不会改变,下半年经济仍将延续上半年增长格局,即出口减速、消费持平、投资略降,总的增速略低去年,保持在10%左右。
判断之六:人民币加速升值下的出口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新困境。2008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加速,由此引发的汇兑损失使本就薄利的出口企业难以为继。据了解,纺织服装业平均利润率在3%左右,而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在一季度就升值了4%。汇兑损失难以控制,导致出口企业不敢接合同期较长的订单。除人民币升值外,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企业人力成本大幅上升,防治污染成本加大,加上出口退税、土地等政策调整因素,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生存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企业适应高成本期带来的调整压力难以抗拒。
(三)对江苏“十一五”规划实施带来的主要影响分析。江苏既是经济大省,也是开放型经济大省,2007年外贸依存度达到104.6%。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对江苏进一步推进“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实施将产生一定影响。
1.经济增速减缓。“十一五”以来,由于受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江苏的经济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预计“十一五”后半期,在国际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国内宏观调控政策保持稳定的大背景下,江苏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继续回落。
2.外贸出口受阻。我省是外贸出口大省,受次贷危机影响,— 27 —
美国市场需求疲软,2007年5月起,江苏对美出口明显放缓,单月增幅从年初的51.9%降到年底的1.8%。2008年第一季度,美、日对江苏进出口增长的拉动作用近乎为零。2008年上半年,我省的加工贸易出口增幅与2007年同期相比回落了10.2个百分点。
3.信贷难度增大。“十一五”以来,为落实“两防”任务,央行先后1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频率之快、幅度之大为近年来之最,目前已达17.5%。受从紧货币政策的影响,我省投资增长有所放缓,截至2008年6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幅比“十五”下降5.4个百分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更加突出。
4.消费增长滞后。近年来,虽然居民消费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消费率却一路下滑,2007年降至改革开放30年来的最低水平,消费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预计“十一五”后半期,较低的居民消费率仍将拖累经济增长。
5.企业利润下降。在国内宏观调控的背景下,我省比例偏重的工业结构受到较大制约,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增幅同比也回落2.0个百分点,实现利税、利润增幅同比分别回落25.9个、38.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数为7132家,亏损面为16%,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化工、机械、建材、冶金、电子等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为152.5亿元,增长56.5%。
6.收入分配降低。江苏出口型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低附
加值的中小企业,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受国外需求下降、人民币升值与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原材料以及劳动力成本大幅攀升等因素影响,不少企业经营陷入困境。2008年全省新增2160家纺织出口企业,但同时也有1066家纺织企业由于生产成本大幅上升而停止出口。企业生存艰难,职工收入下降。“十一五”以来,全省劳动者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呈逐年走低,2007年比2006年下降了3.4个百分点。这种趋势对以工资性收入为主的江苏城乡居民,提高生活质量和提升消费预期,将带来制约影响。
四、进一步推进“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对策建议
纵观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在继续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基础上,适时做一些政策上的微调,“一保一控”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非常重要,也非常及时,对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一)坚定“十一五”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当前,经济正面临着通货膨胀压力与经济下滑风险共生并存、各种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叠加影响、国内外因素相互传导和影响增强等新情况、新矛盾,但所有这些困难和问题都不足以扭转我省经济较快发展的大格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与控制物
价过快上涨”当作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好字优先、又好又快的鲜明导向,按照“十一五”规划确定的战略方针和发展目标,积极破解发展难题,努力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坚持把保经济增长10%以上的既定目标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只有保持经济快速有效增长,才能最有效地克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克服世界经济增长趋缓、出口增长回落对就业和收入分配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社会稳定、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逐步缓解、就业相对充分目标的实现。同时,还要处理好“一保”与“一控”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力争把通货膨胀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2.千方百计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在宏观调控政策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紧紧抓住目前国家在调增信贷规模、上调出口退税率等政策“微调”的有利时机,引导金融机构加快对关键领域、重点行业和支柱产业的资金投放,重点加大对出口带动型、技术密集型、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的投资力度,尽快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生存困境,以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有效投资促进产业升级,为“十一五”中后期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奠定良好的微观基础。
3.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地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居民购买力;另一方面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
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再者是积极利用政策引导和激活消费,有效化解消费需求增长的瓶颈因素,提升居民消费预期。
(二)全面提升“四沿”产业带的整体发展定位,进一步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结构。
1.沿海经济带,走港口建设与临海大产业相结合的发展之路,着力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沿海地区是我省今后一个时期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要从国家的战略层面上研究和规划沿海地区的整体发展,按照建设大港口、引进大项目、发展大产业、服务中西部的总体要求,实施港口、产业、城镇三位一体联动开发,努力把沿海地区建设成为国内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基地和我省新的经济增长带。突出连云港的龙头地位,加快建设国际化滨海新城和面向东北亚、服务中西部的黄海大港,全面增强区域经济联动效应和辐射带动功能。
2.沿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带,走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的发展之路,着力打造世界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今后一个时期,沪宁沿线要以提升经济功能、提高产出效率、打造国际级总部企业为基本导向,优化产业结构,优选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业,优先发展生产服务业,大力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率,努力打造现代服务业高地和先进制造基地,不断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沿江基础产业带,走先进制造与现代物流相融合的发展之路,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今后一个时
期,沿江地区要大力发展以港口和市场为主体的沿江物流业,加快生产服务与产品交易市场的有效融合,不断提升制造业水平,进一步调整优化钢铁、石化产业布局,走提升质量发展之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4.沿东陇海线资源加工产业带,走资源加工与生产制造并重的发展之路,着力打造国内重要的资源加工基地。今后一个时期,要充分利用加入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机遇,全力承接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的生产要素和加工制造业转移,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非金属资源加工业,提高加工深度,扩大产业优势,提升发展水平。同时,要加快发展机械制造业,进一步扩大总量,提升质量;注重培育发展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积极接纳南北产业转移,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质量。
在保持经济总量较快增长的同时,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十一五”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最紧迫、最突出的工作任务。今后一个时期,要以调整产业结构为有效途径,以增加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环节,以推进节能减排为重要突破口,全面提升我省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1.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按照“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调优调高调轻”的要求,推动产业链向高端攀升,抢占现代产业发展先机。以扩大总量、改善结构、提高效益为目标,积极推进生
产服务业集聚化、生活服务业连锁化、基础服务业网络化、服务外包国际化、旅游产业品牌化,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层次提升,力争到“十一五”末,全省形成15个百亿元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服务业占GDP比重、生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均达到40%以上。加快建设制造业强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扎实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促进制造业由一般加工向高端制造转变、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变、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转变。进一步优化企业组织结构,着力构建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重点产业链,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大企业、大集团,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全省前100位工业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的发展目标。
2.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把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支撑,促进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创新驱动的轨道上来,加快形成以科学进步和创新为基础的综合竞争优势。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引导和鼓励企业健全创新机制,增加研发投入,加快产业链延伸配套,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升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重点培育100家创新型示范企业和100个自主创新型项目。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强化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引导资金作用,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科技
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努力把江苏建成人才高地、创新基础和创业福地。
3.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坚持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管理创新“三管齐下”,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三种手段,重点组织实施节能改造、减排治污、太湖水污染治理、循环经济示范、全社会节能减排系统等五大工程,切实完善监测、统计、责任、监督四个体系,建立健全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倒逼、约束和激励机制,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四)大力提升外经贸综合竞争力,努力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加快改变江苏对外经济贸易大而不强的现状,是“十一五”后半期推进经济国际化再上新台阶的主要任务。
1.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加快对外贸易的增长方式主要由依靠物质要素投入向知识、技术要素投入的转变,减轻出口对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承载的压力。完善促进机制和鼓励引导政策,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尽快转变出口企业靠以廉取胜、靠中低端、低附加值产品打天下,靠拼消耗、拼资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抢占国际市场的传统发展模式,推动加工贸易出口与一般贸易出口的协调发展。积极打造出口企业自主品牌,大幅提升出口利润空间,以更好地应对诸如人民币升值、原材料、能源成本上涨等不利因素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
2.加快服务业、农业利用外资步伐。抓住当前国际服务业
加速转移的机遇,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承接新一轮国际服务业转移,尽快提升服务业吸收外资的总体水平。重点是生产服务业,主要是在现代物流业、国际贸易业、信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现代会展业和中介服务业等方面吸收更多的外商投资。重点鼓励外商投资农业新技术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引进好的优良品种和新的种植管理技术,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高效化发展。
3.加快形成国际市场多元化的格局。对美、欧、日等主要出口市场,应密切关注其市场走势和技术、环保等新要求、新规定,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不断推出新品种和新功能、规范贸易秩序等措施,保持出口的稳定增长;充分利用我国参与的区域贸易合作协议,重点开拓东盟、南亚和南美市场,通过建立多元化的国际市场,减少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降低国际经济波动对江苏出口增长的影响。
4.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十分有利于我国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开拓海外发展空间。今后一个时期,应重点支持企业在五个方面加快“走出去”:一是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以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重点,到境外投资建立一批生产基地,稳步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二是支持企业并购境外技术先进、品牌知名、营销顺畅的企业,直接进入国外市场。三是支持企业以合资、合作及独资等形式利用境外资源,建立资源、能源供应基地。四是支持企业到境外融资,开拓国外资
本市场,做强做大企业。五是支持企业主动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到境外设立研发机构,或与国外跨国公司、科研院所联合设立研发机构,更多地利用国外智力资源。
(五)加大改善民生工作力度,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小康建设成果。
“十一五”中后期,要进一步加快富民步伐,把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普惠于民,使全民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显著改善。
1.把富民作为发展的第一位任务和最过硬政绩。进一步解决好经济总量大而老百姓不够富的矛盾,尤其是要在大力促进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持续较快增长、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和农村环境上狠下功夫。加快建立人民群众的收入正常稳定增长的机制,提高劳动者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逐步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2.把支持创业作为致富百姓的首要途径。鼓励支持全民创业、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努力增加人民群众的经营性、财产性收入。坚持发挥政府引导和创业带动的双重效应,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多渠道自主就业和灵活就业。坚持扩大就业规模与优化就业结构并举,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劳动力资源与就业岗位对接,有效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3.把加快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坚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
充,建立完善全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构筑广覆盖的社会安全网,不断提高城乡困难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加强城乡和谐社区建设,加快建立农村社区民生综合服务中心,全面提升城乡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让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享受文化发展的成果。
(六)加强体制机制创新,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制度环境。
围绕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总体目标,进一步加快体制改革步伐,不断为富民强省和“两个率先”注入新的动力。
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从有利于我省国有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出发,“十一五”中后期,我省国有企业改革应重点围绕建立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增强国有企业控制力、发挥国有企业产业整合上的主导作用等展开,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消除不公平、不合理收入分配差距。
2.推动民营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提升民营企业整体竞争力为出发点,重点加快推进民营企业由家族式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管理体制转变,构建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改善民营企业的国内外投融资环境,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参股国有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鼓励民营企业加大
研发投入,打造自主品牌,提升企业综合实力。
3.加快改革财税分配制度。建立并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分配政策,创新财政激励机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整合财政性专项资金,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4.加快金融体制改革。重点搞好中小企业信贷体制改革,加快农村基层信用体系建设。针对广大中小企业缺乏必要的信贷支持和融资渠道不广的问题,进一步加大地方金融体制改革力度,建立符合江苏中小企业发展要求、体制机制灵活、融资结构合理、业务运转高效、监督管理完善的省、市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发展、市场微观基础建设和经济增长提供更为坚强的金融保障。推进农村金融和信用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金融服务机构,进一步加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信贷资金支持。
5.加快完善民生保障机制。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更好地统一起来,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措施上升为分配制度、公共政策和地方法规,逐步探索构建以社会发展评价、民生净福利指数、收入分配监测和就业失业预警等为主要内容的民生综合评价体系,使民生问题得到系统化解决、长效化推进、项目化落实。
(七)全力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为江苏国土空间科学开发提供有力支撑。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加快构建空间开发新格局,实现产业、人口、资源环境三大要素在空间上的合理分布和均衡发展,这是“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关系到江苏长远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我省新阶段新起点谋求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紧迫任务。力争到2020年,基本形成由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为主体的经济布局和城市化格局,由重要生态功能区为主体框架的生态屏障,包括基本农田在内的禁止开发区域得到切实保护。
1.抓紧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要求,加快推进省、市两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国土利用、环境保护和城镇化格局,将省域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确定主体功能区定位,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
2.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的形成。“十一五”时期是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起步时期,开好头、起好步意义特别重大。在完成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划定工作,力争在“十一五”中后期形成省域主体功能区的基本架构。
3.突出主体功能区工作重点。积极推动沿海、沿东陇海和南京都市圈纳入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的划定范围,加快构建省域内“三大战略”格局,即“四沿”生产力布局战略格局、“两线三区”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和“基本农田”为保护重点的农
业战略格局。
(八)实施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体系,推进江苏又好又快发展。开展科学评价考核,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又好又快地推进“两个率先”的关键。以省委省政府《关于建立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体系的意见》(苏发〔2008〕13号)为指导,制定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的实施细则,明确指标内涵、计算方法、调查方法、计分方法等,形成操作实施的具体办法,发挥好评价考核体系“指挥棒”的作用。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省成立考核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每年对全省各地科学发展情况进行监测评价,形成监测评价报告,适时发布评价结果,将科学发展评价考核纳入到对各市的考核工作中。二是适时完善修订监测评价体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适时进行修订,不断增强评价指标的有效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三是做好考核监督。由监察、审计等部门履行这项职责,加强对考核过程的监督,严肃考核纪律,强化考核责任,保证公平公正。
主题词:规划
“十一五”△
评估报告△
通知
抄送:省委各部委,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军区。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 41 —
2008年12月8日印发
第三篇:苏州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
苏州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
“十一五”是苏州市巩固小康建设成果、提高小康水平,逐步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两年多来,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苏州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又好又快发展为主题,以富民强市和构建“和谐苏州”为目标,以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实施科教兴市、经济国际化、城市化、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城乡现代化进程,着力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促进了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根椐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苏发改规划(2008)410号文件的要求,苏州市从2008年5~6月对《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进行了评估。评估采取条块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专题座谈与现场调研相结合等方式,由市发改委牵头组织,市有关部门、各市(县)区政府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有侧重地开展了各项评估工作。
一、主要目标中期完成情况
据调查,《苏州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符合苏州发展实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资源环境等四个方面的20项主要目标中期完成情况总体较好,规划实施成效显著。
(一)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经济实力持续增强
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00.9亿元,“十一五”前两年年均增长15.7%。按户籍人口计人均GDP超过91300元,预计2008年人均超过10万元。服务业发展明显提速。完成增加值1970.03亿元,占GDP比重达34.6%,比2005年提高3.4个百分点。苏州港年货物吞吐量达1.8亿吨,集装箱运量达180万标箱,软件业年销售收入、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和旅游总收入分别超过250亿、400亿和600亿。苏州工业园区成为全国首家服务外包示范基地,昆山花桥开发区入选全省首批服务外包示范区。制造业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3%,比2005年提高2.5个百分点;产业集聚加快,累计培育命名特色产业基地58家,基地公共服务平台20个。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优质粮油、蔬菜园艺、生态林地、特色水产、优质畜禽等主导产业规模保持稳定。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连续突破400亿、500亿,2007年达541.82亿元,年均增长超过30%。张家港、常熟、昆山等5个县级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县前10位。
(二)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双向拓展
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优化整合存量国有资产, 加快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建立国有资本预算制度,国有资产增值保值能力不断提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形成规范高效的审批运作机制。实施市、区两级环卫体制改革,开展改制企事业单位专项清查和破产企业清算工作,妥善解决企事业改制遗留问题。加大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强化街道、社区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企业上市取得重大突破。2006~2007年境内外成功上市企业14家,1家公司实现资产证券化,4家实施再融资,共募集资金137.5亿元。民营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私营个体经济年均净增注册资本近600亿元,累计超过2960亿元,上缴税收、完成投资比重已占全市总额的三分之一。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2007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118亿美元,其中,出口达1189亿美元,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分别超过81%和55%;实际利用外资73.8亿美元,新增中方企业境外投资1.4亿美元,完成境外承包劳务合作营业额2.8亿美元。对内经济合作领域不断扩大。两年引进内资外地注册资本464.6亿元,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启动建设,参与中西部合作、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迈出新步伐。
(三)投资结构逐步改善,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强化规划导向,投资结构不断优化。2007年,服务业投资完成1134亿元,增长20.5%,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8.1%。工业投资中技改投资占比达45%,国家重点调控的行业投资得到有效遏制。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2006年以来,已建成苏州科文中心、沙洲电厂一期工程、500千伏苏州西变电站、太仓港二期、东南环立交、南环路东延及独墅湖隧道、沪苏浙高速公路苏州段、苏通长江大桥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平江、沧浪、金阊三个新城、苏州火车站地区综合改造、轻轨一号线等重点工程加快实施,城乡公共交通系统高标准建设,苏州区域城市的综合功能进一步提升。新农村建设稳步实施,首批市级示范村基本建成,第二批示范村加快建设,农村区域化供水入户率和水冲式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均超过90%,到2007年底,累计53%的镇建成国家卫生镇、67%的村成为省级卫生村。
(四)创新环境继续优化,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取得突破。苏州工业园区成为全国首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试点区,苏州科技城微系统园、高博软件学院如期建成,国家纳米技术国际创新园和苏州大学科技园启动建设。2007年末全市已拥有各类科技创业孵化机构27个,累计建成省级以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0个,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69个,累计认定省市级外资研发机构190个,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已达1.7%。2006~2007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89家,引进各类人才20万名。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居全省首位。教育现代化成效显著。2007年,全市85%的小学、初中达到省级现代化办学标准,农村村小100%通过市级现代化评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3%,比2005年提高1.5个百分点。文化强市步伐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文艺剧目创作精品迭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健身设施和健身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千村体育健身工程”行政村覆盖面达到95%。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得到加强。率先完成新一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十五分钟健康圈”基本建成,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97.7%。改善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不断深化。
(五)富民工程取得实效,社会保障水平国内领先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300元,年均增长11%,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60元,年均增长超过14%,收入水平分别居长三角十六城市的第1、第6位。2006~2007年新增面向本地劳动力就业岗位29万个,26万名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降至2.98%,比2005年末下降0.44个百分点。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市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个险种的覆盖面均达98%以上,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基本养老金逐年递增。在全国率先建立统一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个人负担水平降至国际公认合理水平。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均筹资水平达210元,人口覆盖率达96.5%。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指导标准分别提高至320元和200元。城乡医疗救助、养老服务、住房保障等体系进一步完善。
(六)节能减排稳步推进,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
全面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严格执行工业用地公开交易制度和工程建设用地定额控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严控新上高能耗项目,突出重点行业和能耗大户节能降耗工作,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继续下降。加大对重点污染企业的监控力度,实施一批重点污染减排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两年来,全市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分别累计削减2.03万吨和4.22万吨。重点治理太湖、阳澄湖出入湖河流和京杭运河污染,健全省、市、区交界地域协同治污机制,落实县级市、区交界断面水质目标责任制,水体质量有所改善。加快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74.8%,其中市区超过81%。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护专项行动,强化水质监测,确保饮水用水安全, 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99.83%达标。实施“蓝天工程”,机动车尾气、工业废气、餐饮业油烟和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逐步得到治理。循环经济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逐步深入。张家港、常熟、昆山三市被命名为首批“国家生态市”,太仓市通过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吴江市通过国家技术核查,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被命名为全国首批生态工业示范园。2007年,全市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86.3,市区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达到326天。全市拥有环境优美乡镇占全国总数的9%,省级生态村占全省总数的50%。市区和常熟、昆山、张家港市被列为首批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试点市。
二、主要工作措施实施情况
2006年以来,苏州市围绕“十一五”规划纲要目标的实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思想解放为先导,创新发展理念,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改革创新步伐,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采取各种扎实有力的工作措施,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努力让全体市民最大限度地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一)注重规划导向
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则,加强各类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作用。一是编制实施《苏州市服务业布局规划》等15个重点专项规划,形成一个完整的规划体系。以规划引导生产要素集聚发展,优化生产力布局,加快构建“两轴三带”产业发展新格局。着力推动沪宁东西发展轴和苏嘉杭南北发展轴成为苏州未来经济集聚成长、快速提升的主轴线和中枢系统,沿江、沿湖和沿沪浙三条产业带成为发展基础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农业,接轨上海、对接浙江的主要区域。二是开展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召开全市主体功能区规划专题会议,建立规划推进实施领导小组和工作网络,组织专题培训,加强对上衔接与争取。根据不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科学试划市域主体功能区,推进太仓市的重点开发,苏州市区、昆山市、常熟市、张家港市、吴江市的优化开发,实现市域空间的结构优化和开发效率提升。三是出台《苏州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2007年本)。根据国家、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实施产业鼓励、限制、禁止、淘汰等分类发展指导政策,引导投资方向,合理配置资源,促进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和集聚集中。
(二)实施“四大行动计划”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重点落实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关于建设创新型城市、调整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任务,2006年4月,苏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制订并实施“四大行动计划”,即“苏州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行动计划”、“苏州市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行动计划”、“ 苏州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行动计划”和“苏州市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行动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每个行动计划都明确了牵头部门、责任单位及工作目标任务。各牵头部门认真承担总协调职责,每年年初对行动计划进行分解落实,分解量化目标任务,明确落实工作职责,平时进行跟踪分析,年终对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四大行动计划”针对性强,抓住了苏州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薄弱环节,较好地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三)改革绩效考核体系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组织制定对各市、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工作实绩的综合考评办法(试行)和实施细则,建立了涉及经济发展、结构调整、资源环境、民生质量的4大类36项指标体系。根据市人代会批准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对各地区综合考评目标任务进行分解落实,明确量化指标,分进行目标考核。逐年进行考核指标的调整和修订,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考核来引导转变政绩观,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切实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该考核体系充分肯定不急于求成,致力于长远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政绩。突出考核各级政府在推动自主创新、结构调整、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节约型社会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业绩。充分倡导把改善民生质量,提高全市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作为最终发展目标。突出考核各级政府在扩大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教育卫生事业以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的工作实绩。
(四)优化改善发展环境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政策服务体系,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改善苏州的发展环境。一是以重点项目实事项目为抓手,抓好硬环境建设。2006~2008年共实施重点项目412项,总投资超过1300亿元。一大批交通、港口、能源、水利、市政以及社会事业设施项目的高标准建设,提升了城乡基础设施水平,增强了苏州区域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同时,每年安排18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带有全局意义政府实事项目,集中力量为市民办大事、办实事、办好事。二是强化政策推动,改善政策软环境。重点在人才引进、自主创新、现代农业、技术改造、名牌产品、软件产业、服务外包、文化产业、节能减排等方面细化各类鼓励政策,设立专项引导资金,落实多项支持措施,加强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三是建设法治政府,改善服务软环境。强化依法行政,深化机关效能建设,推行政务公开和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加强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提高政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四是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教育优质化、均衡化、现代化、终身化和国际化,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完善人才培养和流动政策,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强化人才创新创业载体建设,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文化创新,打响“文化苏州”品牌。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构建基本医疗制度,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水平。完善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重视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全面发展。
三、规划实施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苏州市“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总体较好,但也暴露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必须及时加以解决,以确保“十一五”规划的全面完成,主要问题有:
1、物价涨幅较大,直接影响生产生活。受国际输入型、成本推动型影响,国内通货膨胀压力上升至近年最高水平。2007年我市CPI上升4.2%,今年上半年又上升7.3%,居民食品支出增长较多。同时,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推动PPI上升,企业生产成本普遍增加,企业家信心指数有所下降。
2、外来人口增长过快,加大城市管理难度。产业层次总体偏低,简单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惯性大,用工需求高,低文化、低技能的外来人口大量涌入我市。2007年末全市外来登记流动人口达586万,比2005年底增加207.8万,而大专以上学历引进比例不到10%。外来人口的迅速增加给我市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社会发展、治安管理等带来了巨大挑战。
3、现代服务业投入不足,转变发展方式任务艰巨。服务业占GDP比重、服务业引进外资比重均列全国20个大中城市倒数第1。服务业大项目少,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重超过90%,生产性服务业投资规模偏小,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还未形成集聚效应。现代服务业投资少,直接影响服务业的发展后劲,从而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更加艰巨。
四、“十一五”主要预期目标期末完成预测
根椐“十一五”规划前两年完成情况和当前发展态势,我们对“十一五”规划纲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和资源环境四个方面的预期目标进行了预测,到“十一五”期末,预计除恩格尔系数等个别指标完成有难度外,绝大部分指标均能完成规划目标(详见评估指标汇总表)。
——经济发展目标:全面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增幅预计呈前高后低态势,五年年均增幅达12%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10年可比2000年翻两番。“十一五”期末,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可达40%左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将超过35%,城市化水平达70%左右。
——社会进步目标:全面完成。“十一五”期末,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可达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5%,城镇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及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常住人口规模达1000万左右。
——人民生活目标:“十一五”期末,市区居民恩格尔系数可能将接近40%,完成规划目标有较大的难度。城乡居民收入指标均能超额完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超过28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接近14000元,两者收入比保持在2倍左右。
——资源环境目标:“十一五”期末,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要达到90分的目标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其余指标预计能完成规划目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20%左右,COD、二氧化硫年排放总量预计均能下降15%以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1万公顷,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5%,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但COD、二氧化硫年排放总量指标需要由省里进行详细计算并核定,由于新增产能和外来人口增多等因素,要完成省下达的五年分别下降20.1%、24.9%的目标有难度。
苏州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指标汇总表
指 标2010年
目 标2007年
实 绩2008年
预 计2010年
完成预计
经济
发展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12左右1612以上完成
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05年价,元)比2000年
翻两番91346101028完成
3、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每年提高
1个百分点34.636完成
4、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35以上3334完成
5、城市化水平(%)70左右65.667完成
社会进步
6、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1.71.8完成
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55354完成
8、城镇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999898以上完成
9、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9997.798以上完成
10、常住人口总规模(万人)1000882930完成
人民生活
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完成
12、农民人均纯收入(元)***1330完成
13、恩格尔系数(%)3537.938有难度
资源环境
14、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吨标煤/万元)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0.9630.92完成*
15、COD年排放总量(万吨)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8%以上11.980311.5完成*
16、二氧化硫年排放总量(万吨)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5%以上20.119.0完成*
17、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万公顷)2121.721.7完成
18、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574.878完成
19、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44.244.7完成
20、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分)9086.387完成
注:1.带*的节能减排指标每年完成数需由省里进行核定;
2.如按省下达的“十一五”期间COD下降20.1%、二氧化硫下降24.9%的目标,则有难度。
五、推进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主要建议措施
从评估情况看,要全面完成市“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各项目标任务必须加大重点工作的推进力度,充分发挥政府调节“有形之手”和市场经济“无形之手”的作用,进一步落实和抓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措施,充分发挥和激发全体市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在思想解放、规划导向、产业提升、人口调控、节能减排和富民工程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一)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
按照省委梁保华书记“不能为过去的成绩而自满,不能为既有的经验所束缚,不能为传统的模式所局限,不能为目前的小富而停滞,坚持解放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科学发展”的要求推进新一轮的思想解放。要把解放思想与创新工作思路与举措统一起来。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探索创新,大胆开拓进取,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去做,凡是不符合的就毫不迟疑地去改。实事求是地寻找苏州的发展差距,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注意学习了解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并从中汲取创新智慧,不断在解放思想中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在解放思想中形成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在解放思想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二)提升规划地位,创新实施机制
提高规划执行的严肃性。规划一经有权部门审批通过,各级政府、公民、企业法人都要认真遵守、不折不扣地执行。各类规划、计划要进一步做好与“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衔接,努力使规划计划形成强大的合力。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科学确定我市各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的功能定位,编制苏州市区等6个空间功能区规划,按照上级确定的开发强度等要求,细化具体功能分区,落实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建设空间等比例、范围、布局、开发时序和对策措施。严格按照规划安排和审批项目。依据规划布局各类项目,提高项目的投资强度和区域集中度,提高土地资源、水资源、人力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率,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抬高准入门槛,加快产业升级
更加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结构改善和质量提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形成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技术改造和“走出去”步伐,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投资,优化投资结构。提高产业准入的用地、节能、环保、技术、用工等基础条件,倡导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二、三产项目,提高经济素质。以“五个一批”为主要抓手,加快推进服务业载体建设,加大对重点集聚区、重点企业的支持与培育力度,做大做强一批服务业知名企业,促进服务业量增质升。突出发展软件、服务外包、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发展商贸、旅游等传统服务业,稳步发展房地产业。依托产业优势,探索发展总部经济,吸引跨国公司来苏设立区域性功能型机构,支持国内企业在我市发展营销中心、采购中心、财务结算中心和研发中心。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守住基本农田红线,保障基本粮油、蔬菜副食品生产,保护农业生态屏障。落实各项激励政策,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各类人才在生产科研一线创新创业。发展创业风险投资,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入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引导企业通过创造专利技术、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来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四)改进调控方式,提升人口素质
在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充分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引导外来人口流向,提高流入人口的文化层次、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改善对流动人口的服务。规范劳动力市场特别是低端劳动力市场,引导外来劳动力通过提高劳动技能来提高收入水平。优化外来人口子女入学的定点学校布局,出台优惠政策,加强民工学校的规范化建设与运行。继续为外来人口中育龄妇女提供优质的计划生育服务,培育外来人口正确的生育观,切实保障外来人口中妇女儿童权益,逐步将是否遵守国家生育政策作为户口迁入、免费义务教育等前置条件,以加强外来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突出重点领域,抓好专项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全市外来人口信息化管理系统,及时掌握外来人口的动态变化情况。试行区域性外来人口总量控制计划制度,严把劳动密集型项目审批关,加强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规范化管理,加大企业集宿推广力度。加强城市综合治理,特别是对出租房、再生资源回收、无证流动摊贩和社会治安等的综合管理,适度提高生活成本,依法提高违法成本,提高流入人口的文明素质。
(五)狠抓重点领域,实现节能减排 落实节约优先方针,突出抓好生产和建设两大环节,以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形成节约型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围绕节能目标,集中力量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能工作,特别是年耗能3000吨标煤以上耗能大户的节能。严控新上高耗能项目,推广使用节能新技术、新设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的建设,认真抓好大型工业企业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落实环保优先方针,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坚持产业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共同提升。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加大环保基础设施投入,强化污染物总量削减控制,确保责任到位、工作措施到位、政策落实到位、监督考核到位。
(六)注重城乡统筹,加快富民步伐
坚持就业与创业并举,社会保障与援助救济并重,统筹推进富民工程。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抓好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力争最广大社区、村建成充分就业社区和充分就业村。加大免费培训力度,提高城乡劳动力的技能水平。扩大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覆盖面,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改善创业条件,建设创业孵化基地,鼓励更多的市民进行创业。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将农村企业职工纳入城镇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推动实施统一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需求。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减轻参保人员负担。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水平,并逐步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过渡。推进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纳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体系。适时调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关心因病、因残、因灾致贫等困难家庭生活,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逐步提高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
第四篇:生态农业示范区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一、“十一五”前三年规划实施情况
(一)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截止2007年12月,全区实现农业增加值11428万元,同比增长15.63%,占规划目标11800万元的96.8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50元,占规划目标3300元的86.36%。
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到2007年
12月,全区发展潜力较大的有机茶、干果、蔬菜、中药材和畜牧业五大生态产业已初具规模,农业的产出水平大幅度提高,农村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完成农业总产值19142万元,比2006年增长18.96%,占规划任务1.7亿元的112.6%;粮食总产量达到2.03万吨,占规划任务1.8万吨的112.78%;油料产量达到305吨,占规划任务300吨的101.67%;水产品产量达到100.75吨,占规划任务200吨的50.38%。
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全区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的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个(红坪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年销售收入1280万元),已经完成规划目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专业协会等中介组织达到27个,占规划目标20个的135%;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27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14.11%,占规划任务50%的28.21%;农产品加工率为14.11%,占规划任务40%的35.26%;农产品优质率和农业综合商品率均达到了60%,已经完成规划目标。农产品出口创汇收入达到2万美元(2006年),占规划任务100万美元的2%。主要农产品的专业化生产、系列化加工和一体化经营正在逐渐实现。
农业科技公益性服务顺利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每年达到了4500人次以上,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就业率达到81%,均完成了规划任务;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正在改革调整之中,“以钱养事”机制正在规范健全;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占规划任务90%的105.56%,病虫草鼠害防治面积达到8万亩,每年有1万亩农田测土配方施肥,农村八大技术推广达到80%,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6940元/劳,耕地产出率达到1000元/亩,分别占规划指标的69.4%和100%;畜牧水产业发展迅速,生猪良种覆盖率98%,山羊良种覆盖率达到60%,水产品良种覆盖率达到40%,动物防疫密度、死亡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农业基地管理趋向规范,种植业产投比达到1:4.5;农产品安全得到保证,农产品检疫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农业机械发展迅速,农机总动力逐年增加,小型农机推广数量达到10000台以上,以上指标均达到了规划目标。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正在建立,农业信息网络村级覆盖率逐年提高。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区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88%,占规划任务89%的98.88%;水土流失治理率和土地退化治理率达到90%以上,空气、地面水、声环境质量全面达标。单位面积农药和化肥使用量以及农业自然灾害成灾率逐年下降,养殖场全部利用沼气,畜禽粪便处理利用率达到了95%,占规划任务90%的105.56%;耕地土壤肥力稳步提高,农业自然灾害成灾率限制在0.5%以下,完成了规划目标。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耕地质量逐渐提高,旱涝保收农田面积达到1.52万亩,占规划任务5万亩的30.4%;有效农田灌溉面积达到1599亩,占规划任务5000亩的31.98%;中低产田比率为70%,占规划目标50%的71.43%;农村公路通村比例、乡村公路黑色化比例、农村电力入户率、水毁农田恢复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等指标均达到了规划目标;农村能源建设逐步开展,推广沼气池5566口(截止于2007年),占全区总户数1.3万户的42.81%,占规划任务40%的107.04%。
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农村城镇化水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农村卫生机构数量,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农村每百户上网计算机数量,村级养老院,村级图书室数量,农村电视覆盖率,农村每百户拥有电话、移动电话数量以及适龄儿童入学率等指标均达到了规划任务指标。
(二)主要规划任务完成情况
1、有机茶。在巩固木鱼镇生产基地的基础上逐步在下谷、阳日和松柏等区域发展有机茶,开展无性繁殖,扩大速生优质茶叶基地面积,积极优化品种结构,加大良种引进推广力度,其面积已经达到1.15万亩,占规划任务3万亩的38.33%;茶叶加工量为92吨,占规划任务1000吨(2015年)的9.2%,产值达到900万元,占规划任务2500万元(2015年)的36%。有机茶公司、康俊公司等龙头企业逐渐形成规模,产品开始上档次,有机茶产品形成了系列化开发,产品科技含量和加工档次逐渐提高。
2、蔬菜。现已发展2.9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不含2.94万亩马铃薯),占规划任务5万亩的58%;苞菜、萝卜、白菜等高山无公害蔬菜以及山野
第五篇:防震减灾“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防震减灾“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仪征市防震减灾“十一五”发展规划》是市地震局负责编制、市政府批准实施的“十一五”重点专项规划,是仪征历史上第一个中长期防震减灾发展规划。该规划自2006年实施以来,在推进全市防震减灾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对全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保障《仪征市防震减灾“十一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有效落实,仪征市地震局按照《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仪征市“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确定对其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开展中期评估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有利于对“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根据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促使规划更大程度实施到位,促进我市防震减灾事业稳步、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对“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为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积累经验、以资借鉴。
我局按照《仪征市防震减灾“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遵循求真务实、突出重点、方法科学的原则进行中期评估工作。评估期为2006年1月—2008年6月。鉴于该规划总体上属于战略性、指导性和政策性的规划,中期评估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评估,进一步发挥防震减灾规划及其相关政策在我市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保障我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推动我市防震减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防震减灾管理体系积极发挥社会管理职能,平时能有效地开展地震测、报、防;震时能迅速、准确、有效地处置各种情况。
“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扬州市领导和专家的关心、指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居安思危、常备不懈的管理理念,坚持预防为主、服务为本、管理为重、处置得当的原则,以服从和服务全市中心工作为大局,努力提升我市的防震减灾管理水平,不断增强政府减灾综合管理能力。1999年我市成立了防震减灾领导小组。2005年在原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基础上建立了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制度,对市防震减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增加了相关应急救援部门。为了进一步强化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加强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保持防震减灾工作的稳定性、连续性。近年来,随着政府换届和人事变动,我市及时调整和充实防震减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组成人员,2007年6月我市下发了《调整防震减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组成人员的通知》,并明确要求各相关部门按照分工定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一旦发生地震灾害,各部门立即进入相应角色,确保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有效开展。使我市防震减灾管理体系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提高。
加强震情跟踪,提高宏观异常和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一是加强震情值班,除专业人员在地震台实行24小时机房值班,不间断跟踪震情外,地震局全体人员八小时外分组值班,加强节日、纪念日和重大活动期间震情值班,强化值班责任制。二是加强与省、市地震局值班室、地震台网中心震情信息沟通,确保上下联系畅通。三是加强对各乡镇地震宏观观测点督察指导,及时现场处置可能出现的宏观异常。各乡镇积极组建地震“三网一员”网络建设,其中地震宏观测报网积极发挥地震宏观异常跟踪作用,明确科教文卫助理兼防震减灾助理员,分管科教文卫的副乡镇长具体分管防震减灾工作。乡镇还明确了村、企业、居委会一名负责同志分管地震工作。现在,我市已建成地震宏观测报点16个(3口水井、2口油井、6个畜禽养殖场、1个水产养殖场、4个特种养殖场),其中市地震局统一授牌的有11个;由企业、社区、村委会共同参与组成的地震灾情速报网点188个,灾情速报员188人,组成一张覆盖全境的有人值守的地震宏观测报网,承担着全市及周边地区地震监测和宏观测报任务。建成了以铜山地震台(市属)为龙头,各乡镇宏观观测点为骨干,各级各类宏观测报员为基础的地震宏观测报网,努力做到平时能有效地开展地震测、报、防;震时能迅速、准确、有效地处置各种情况。例如,2006年7月26日安徽定远发生4.2级有感地震,波及我市,城区及周边地区产生震感。市地震局等部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一方面通过灾情速报网了解震感波及范围和震感区群众情绪,另一方面通过值班电话耐心解答咨询群众的问题,还通过移动公司短信平台向手机用户发布震情信息。由于处置及时,措施得当,很快消除了群众的恐震心理,恢复了社会稳定。今年五月十二日下午二点三十一分,铜山地震台地震监测仪器警报突然响起,地震台正在值班的工作人员从计算机上显示出来的地震波超异常波形判断出,千里之外一定发生了特大地震。正在值班的人员边紧张分析地震“三要素”,边通过网络与省地震监测中心核对震情;他们在第一时间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震情上报到市地震局。我局在接到铜山地震台震情报告后,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全体人员迅速进入应急状态,全局(台)人员兵分两路,一部分人员坐在地震监测仪器旁不间断跟踪震情;另一部分人员通过3部电话收集我市居民震感反应,及时答复来电居民对震感关切的问题。下午三点前,我局负责同志在第一时间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震情向市委主要领导和市政府分管领导作电话汇报,并将这一特大地震事件向市“110”指挥中心和信息办作了通报,市地震局还及时印发了一期《防震减灾信息》向市领导及有关部门通报四川震情,通过政府网站、“110”指挥中心和《防震减灾信息》等多个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布四川汶川震情信息。由于反应迅速,处置及时,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波及我市,虽然造成部分市民有感,但未形成恐慌,全市城乡生产生活秩序井然。
二、防震减灾法规体系日趋健全,在规范全社会行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贯彻、实施防震减灾法律、法规,推进当地防震减灾法制建设。我局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地震预报管理条例》、《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江苏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认真履行地震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定职责。我市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制度,仪征化纤、飞新公司等大中型企业,真州、陈集、大仪、青山、刘集、谢集、新集、马集等乡镇也相继成立了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
2、执法与执法监督队伍建设。我局从1999年建立了防震减灾执法队伍,三个科室共有行政执法人员4名,行政执法监督人员1名;建立了领导学法制度,定期组织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执法能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2007年下半年,又重新申请换发了新的行政执法证和执法监督证。
3、防震减灾执法检查、监督。2007年10月,我局在仪征市法制办、市纪委的指导下,按照合法、合理行政执法的原则,编制了《仪征市地震局行政执法手册》,其中地震行政执法目录包括行政许可类3项、行政处罚类9项、行政强制类10项、其它具体行政行为10项。根据仪征市政府依法冶市的会议精神,我局深入开展依法行政工作,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并向市政府提交了《仪征市地震局2007年依法行政工作报告》。
三、防震减灾工作已纳入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不断加大对防震减灾事业的投入。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并将其作为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作为发展国民经济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我市防震减灾工作已经纳入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在推进全市防震减灾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对全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二是不断增加防震减灾经费及装备投入,近年来,我市已将防震减灾事业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并不断加大对防震减灾事业的投入。防震减灾事业费从2000年的20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44万元。此外,我市还拨出专款近40万元,用于铜山地震台测震数字化改造和数字化台网建设,为地震部门配备了传真、电脑及应急通讯工具,为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硬件保障。
四、地震监测预报技术系统得到拓展完善,观测数据实现适时采集、传输,处理数字化、智能化。
加强铜山地震台数字化台网的维护更新,确保测震仪器、前兆观测仪器设备完好,运行正常。一旦出现突发地震事件,确保在10分钟内报出震源、震级、发震时间地震“三要素”,为市政府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提供科学依据。仪征铜山地震台是我市自建地震台,1980年建台并投入运行,隶属仪征市地震局领导。全台占地面积13.6亩,在岗人员6名,现有数字测震(单台、多台测震)和数字电磁波观测两个监测手段,承担着扬州市行政区域及周边地区的地震监测重任。其中,2006年8月,铜山地震台新增了JSD—1型四通道数字电磁波接收仪进行电磁波观测,使我市地震台具有一定的地震前兆观测能力。2008年3月,铜山地震台进行了软、硬件和操作系统的升级改造,配置了两台高性能的计算机,安装了“十五”地震分析软件,采用14个台站的地震数据信息,自动化程度高,定位精确,台网布局合理,实现地震资源共享(广东智源、Linux平台)。此次硬件、软件升级,进一步提升了铜山地震台的定位能力和监控水平,加强了测震数据分析处理能力,提高了分析数据的速度与精度。
五、全市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能力普遍提高。
随着我市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加强工程抗震管理工作日益突出。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和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市各有关部门在项目立项、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监督监理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采取有效措施,把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落到实处。对需要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项目依法开展安评工作。为使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及“安评”的监督管理更加规范化, 在扬州市地震局与我市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筹备,2006年4月24日,仪征市地震局驻仪征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开始运行,配备专业工作人员一名。至此,仪征市防震减灾行政审批事项正式纳入仪征市基建管理程序。2007年9月,根据仪征市政府“两集中、两到位”的会议精神,我局向仪征市编委会申请增设“行政服务科”,经仪征市编委会批复现已增设了“行政服务科”,加强了防震减灾服务平台,依法履行对建设工程进行抗震设防要求审批的职能。在我局的检查、监督下,全市已有多个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和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项目对工程场地进行了地震安全性评价。我局正稳步实施农村民居抗震安全工程,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优先把农民集中区、拆迁安置小区建设成民居抗震保安示范区。并在全市农村推广符合抗震要求的抗震设计、抗震结构、抗震材料等抗震新技术,指导农民提高自建房屋的抗震能力。我局今年重新修订工作考核标准,并把以上内容纳入其中,作为年终评比的重要内容。
六、地震应急措施较为完善,地震应急保障条件得到加强。
一是政府及重要部门和大型企业、事业单位按规定制订《地震应急预案》,并适时修订。为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防震减灾条例》,有序开展地震应急救援工作,1999年,我市首次制定了《仪征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2005年又重新修订、下发《仪征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2006年我市编制了《仪征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7年根据上级要求编制了《仪征市地震灾害应急预案》,作为与全市总体应急预案相配套的专项应急预案。仪征化纤、飞新公司等大中型企业,真州、陈集、大仪、青山、刘集、谢集、新集、马集等乡镇也相继编制了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二是组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应急队伍是地震灾害发生时的主要救援力量,抓好地震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建设,是确保地震应急工作高效运作的保障。在队伍建设上,我市依托各部、委、办、局和生命线工程单位,组建了公安、消防、民防、医救等应急救援队伍以及市政、建筑生命线工程(水、电、气、通信)等抢险抢修队伍,确保我市在破坏性地震发生时能及时启动抢险救援。同时,在城区真州镇17个社区普遍组建了防震减灾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在大仪、青山等乡镇建立了社区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至目前,全市已组建防震减灾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19支,共有志愿者477名。各乡镇、社区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配备了应急救援志愿者队队长、副队长,公布了联系方式,明确了具体职责,确保应急救援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应急工作的定期检查与演练。2007年,仪征市地震局与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了《仪征市地震应急检查工作方案》,督促有关部门制定本地区、本单位的地震应急检查工作实施方案,切实加强地震应急检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努力使地震应急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四是应急保障条件得到加强,我局具有公用应急电话4部,地震局、地震台职工拥有手机11部,计算机与因特网、震情监测互联互通。
七、防震减灾法规宣传和地震科普宣传得到进一步加强,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得到提高。
我市“三网一员”网络建全,队伍稳定,管理有序、运行正常,在全市防震减灾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地震知识宣传网发挥了防震减灾宣传主阵地作用。我市已建成了以互联网、广播电视等现代传媒为主阵地,13个市级防震减灾科普学校为载体,11个固定宣传栏为窗口的地震知识宣传网。通过地震知识宣传网,采用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广泛深入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活动,推动了地震知识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村组活动,提高了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率。三年中,我市共组织防震减灾图片巡回展4次,参展人超过5万人次,配合科技三下乡、国际减灾日、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大型宣传活动摆摊设点宣传地震知识8次,累计发放宣传资料5万多份,接受地震知识咨询1.5万余人次;组织地震知识竞赛3次,收回竞赛答圈2万多份;出各类宣传专栏68期,摘登各类宣传稿件200多份;编印仪征《防震减灾信息》38期1500余份;开通《仪征防震减灾信息网》,上网点击达9000多人次;通过仪征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播放防震减灾科普片10多部;在印尼大地震、唐山大地震三十周年、《防震减灾法》颁布施行纪念日等重要时间窗口,市地震局通过互联网的政府网络平台成功举行4次在线交流,与广大网友开展互动宣传,网上解答网友关心提问的50多个与防震减灾相关的问题,相关问题被剪贴在政府论坛网页中,被网友点击累计达7000多人次。用好宣传主阵地,创新宣传理念,拓展宣传空间,收到了较为显著的宣传效果。
八、存在的困难及建议
这几年我市地震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与《仪征市防震减灾“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前进中的困难已影响到“十一五”规划目标和任务的实现。主要困难:一是事业费不足。2007年市财政预算安排地震局39.15万元,尽管精打细算、严格控制各项支出,但实际支出为55.75万元,经费缺口超过15万元。超支的主要原因是数字化地震台网运行维护费用成倍增加造成的。二是没有地震应急交通工具。出现地震宏观异常和突发地震事件,不能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处置,影响了地震应急工作的开展。按照上级要求,市县都要为地震部门配备地震应急专用交通工具。三是由于我局驻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的防震减灾行政审批事项没有纳入仪征市基建的前置审批程序,难免造成一些本来应该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和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项目没有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埋下隐患。四是铜山地震台长期担任“站岗放哨”的特殊任务,没有创收手段,除财政拨款外无其他收入来源,人员编制性质却定为差额拨款。针对上述困难,特提出如下建议:
1、建议市政府统筹协调建设、规划、人防等部门,开展综合性的应急疏散通道和应急疏散场所建设,年内建成1—2个功能齐全的应急疏散场所。财政、民政等部门储备一定数量的帐篷、棉被等救灾物资,以应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
2、建议加大防震减灾事业经费投入力度,将地震局2008年的财政预算从44.37万元调高到55万元,今后并逐年有所增加,使防震减灾事业经费投入与地方财政投入保持同步增长。
3、建议市政府为地震局购置或调配一辆地震应急交通工具,以解决地震应急交通难问题。
4、建议将我局驻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的防震减灾行政审批事项正式纳入仪征市基建的前置审批程序。
5、建议市编委从实际出发,将铜山地震台的差额拨款性质改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