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十一五建设与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十一五”建设与发展规划纲要 中国网 | 时间: 2007-04-11| 文章来源: 科技部
关于印发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十一五建设与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国科发社字〔2007〕12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厅(委)、计划单列市科技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 型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略,不断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使其在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我们 组织编制了《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十一五”建设与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的形成,广泛征求了国务院有关部门、各有关专家、地方科 技行政管理部门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多方面意见,进行了多次修改和完善,现印发给你们。
请你们根据《纲要》确定的“十一五”期间实验 区建设与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组织制定本地区推进实验区、示范区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协调各 有关部门,加强对实验区建设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在实施《纲要》的过程中,注意及时总结各地开展实验区、示范区建设工作的经验和创新性做法,确保《纲要》提 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并取得积极效果。
附件: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十一五”建设与发展规划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二OO七年三月二十六日
附件: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十一五”建设与发展规划纲要
为了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深入推动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制定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十一五”建设与发展规划纲要。
一、发展机遇
近年来,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 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新方略,这对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工 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为实验区建设拓展空间、丰富内涵、创新机制、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对未来15年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提出了前瞻性、战略性 和全局性的部署。在实验区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科技进步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仍然是实验区工作的重点。
实验区经过20年的建设与发展,在凝练区域可 持续发展模式、机制与经验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探索与实践,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的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地区间发展条件和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地
方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和战略需求呈现多样化。同实验区研究与实践活动面临的重大需求和发展机遇相比,支撑条件不足,集成技术应用与推广的 能力薄弱,区域间实验区建设不平衡,整体协调性差,仍是实验区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在机遇和挑战面前,实验区建设要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确定发展目标,明 确工作重点,加强总体布局,继续扩大实验示范影响,使实验区成为引领地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发展思路
“十一五”期间,实验区的建设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面向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把握国际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不断增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实现以下四个方面的转变:
1.由注重实验区自身建设向区域引导性示范转变。在继续推进实验区建设的工作中,把工作重心放到着力解决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上来,加强对本地区制约 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从本地区建设与发展的需求出发,关注并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切身需求。通过有效解决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问 题,形成具有区域代表性和辐射影响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共性经验,引导和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2.由单一行政区相对独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向探索开放式、联合型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在有条件的区域,通过若干实验区的组合联动,发挥实验区更大的示范带动 作用。鼓励地区间、城市间、同流域、同生态区围绕可持续发展共同目标和任务,建立实验区,实现共同发展。通过实验区布局的战略调整和空间拓展,使可持续发 展实践取得实质性突破,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向更具科学性、代表性和多样性的战略转变。
3.由强调实验区数量布局向突出区域特色、整体提升可持续发展质量和能力转变。结合国家东部拓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东部地区的实验区重点是解决社 会发展相对滞后于经济建设的问题,改善环境,加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示范,提升实验区的整体形象;中部地区实验区建设通过技术进步,重点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的问题,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西部地区实验区重点是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加快当地 经济发展,应用先进生产技术,减少生态环境污染。
4.由实施可持续发展单项技术项目的引导向综合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转变。通过官、产、学、研结合,系统解决实验区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问题,着力提高可持续发展 技术应用项目对实验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贡献程度,针对实验区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问题,加强技术集成应用,提高实验区可持续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十一五”建设与发展规划纲要 中国网 | 时间: 2007-04-11| 文章来源: 科技部
三、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 好型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任务,实验区将突出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建设主题。通过科技引导、改革创新和实验示范,促进实验区的经 济、社会以及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强化实验区的“基地、队伍、模式”建设,将实验区建设成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实验基地,推广应 用可持续发展集成技术,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的示范基地,探索官、产、学、研联合的实验平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典范。
1.提升实验区质量,增加实验区数量,扩大可持续发展影响。根据实验区建设标准和规范,到“十一五”末,力争使国家级实验区数目达到100个左右。鼓励和支持 地方积极培育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力争使省级实验区数目也达到100个左右。新实验区的建立要综合评价地区可持续发展基础条件、实验特色、实验内容、实 验意义和发展能力,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实验方向及区域代表性。针对地区分布、不同类型和发展不平衡的特点,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政策,培育一批中西 部地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在实验区数量增长的同时,注重实验区建设与发展质量。
选择代表性突出、示范意义重大、对区域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实验区,创建20个左右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要求,开展涵盖面更广、技术水平更高、综合效果更突出的可持续发展示范。
2.整体提升实验区、示范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化实验区、示范区创新体系建设,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根据实验区、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积极探索 建设的新形式、新机制和新体制;建立具有新时期特点的、符合实验区、示范区建设要求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评价系统;结合实验区、示范区的验收、考察 和评审工作,组织专家对实验区、示范区建设进行评估,建立年度报告制度,定期发布实验区、示范区建设情况评估报告。推进实验区、示范区在区域经济、社会全 面协调发展中的积极影响和示范带动作用。
3.全面提高可持续发展公众参与程度。加强中央、地方相关部门的协作,加强国家实验区与省级实验区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建立和健全专家指导工作机制,加强对实验区建设的科学指导;在可持续发展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方面,积极倡导建立产、学、研联盟。
开展各类主题鲜明的政策宣传和教育活动,让广 大公众深刻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而自觉提高可持续发展意识,宣传、普及可持续发展行为的责任和义务,充分调动实验区各部门、各企业事业单位、社团 组织和个人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实验区建设的公众参与度,逐步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可持续发展、践行可持续发展的实验区文化,确保实验 区的可持续发展事业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
4.拓展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交流与合作。完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信息网络建设,通过举办研讨会、座谈会、培训班、“实验区论坛”、参观考察、编辑信息简报等多种 形式,加强各实验区之间的交流。鼓励和支持同类型的实验区之间就共性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实验区及周边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交流与合作,加 强可持续发展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与区域间合作。
进一步加强实验区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争取利用国际合作资源,组织实施国际合作项目,将实验区建设成为开展区域可持续发展国际交流的平台,充分展示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成果,扩大国际影响力。
四、重点任务
(一)“十一五”期间,实验区要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在五个方面率先进行实验示范。
1.率先进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验示范。
实验区要从全局需求出发,把加强区域水质改 善、城市群大气复合污染防治放在重要位置。尤其要加强水污染的控制与治理,积极开展受污染湖泊、水系和退化湿地的生态修复,保障饮用水安全,开展海水淡 化、雨洪利用,解决区域品质性缺水问题。开展重大工程建设区生态恢复整治、典型脆弱生态系统重建技术示范,加快国土绿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整治工作力 度。
2.率先进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实验示范。
实验区要积极组织开展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提 倡节约的消费理念和行为方式。根据区域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消费特点,建立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的监控和治理技术系统,有条件的地方要探索建立针对资源、能源与 工业企业(群)以及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技术模式。进一步探索完善生活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利用管理与技术系统。
3.率先做好社会事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实验示范。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重大传染病、地方病和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及城乡社区常见多发病的防治技术研究,着力解决城乡人口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尤其是关注并采取积极措施,促进解决广大农村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努力营造实验区稳定、持续、协调发展的社会氛 围。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培训、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劳动力合理、有序就业。不断完善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积极 组织城镇社区开展健康向上的教育、文化、旅游、体育活动,完善相关服务设施和功能。建立完善城乡社会养老、失业、最低生活等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现代服务 业,推进公用事业的信息化进程。
4.率先开展公共安全领域的实验示范。
充分发挥科技引领和支撑作用,以维护国家安全 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目标,建立区域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体系,开展科技强警,提高处置突发事件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重视安全生 产,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强生产安全隐患的监测检查,有效控制特大灾害和区域性事故,降低重特大事故发生率。加强自然灾害的防御工作,提高气象、洪 水、地震、地质灾害等的监测预报水平和应急救助能力。
5.率先为我国城镇化和城市发展进行探索与实验。
实验区要以解决制约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为切入点,加强城镇规划,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功能,推进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倡导绿色建筑、使用绿色建材、进行生态绿化,提高城市建设的科技含量,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通过五个率先实验活动,对全国不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推进三大行动。
1.开展节约型社会创建行动。根据中央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部署,在实验区、示范区开展建设节约型社会行动。实验区建设要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 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强化节约意识,开展节约型政府机关、节约型企 业、节约型社团组织、节约型家庭创建活动;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为重点,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领域,依靠科技进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耗用,减少 污染。构建以节能、节材、节约资源为重点的工业生产体系和以节水、节地为重心的农业生产体系以及倡导绿色消费方式的服务业体系。
2.开展环境友好型社会创建行动。探索建立和推进 “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 重点控制有毒有害气体排放,防治大气污染、流域水质污染;推行废弃物达标排放管理,加速城镇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产业 化;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实施环境管理认证体系,促进环保技术及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实现生态保护与环境友好。
3.开展科学发展、共创和谐社会实践行动。实验区要在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起到表率作用。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 参与”的原则,深化实验区社会管理理念。在实验区强化社会道德基础教育,大力宣传和倡导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在实验区开展 创建平安社区、绿色社区、和谐社区活动;提高农村组织化程度,加强完善农业生产技术服务体系,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注特殊群体,创造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
(三)深化可持续发展示范。
组织示范区创建工作。在通过验收并提出申请的 实验区中选择代表性突出、示范意义重大并对区域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实验区,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要求,开展主题突出、科技支撑明显、影响带动力大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探索与示范,在示范区有重点地组织实施一批解决可持续发展共性问题的国家 科技项目,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示范、引导、带动作用。
五、保障措施
1.进一步完善实验区组织领导体系。
“十一五”期间,调整和加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 验区部门协调领导小组工作,协调国务院相关部委,争取实验区工作得到各有关部门更多的支持。建立部门联合推动机制;充实各实验区、示范区组织领导机构,要 求实验区主要领导对实验区建设亲自抓、负总责,由实验区政府负责,协调各部门制定政策、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督促检查,做到责任、措施和投入“三到位”。
2.加强实验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加强和完善实验区和示范区管理制度,研究和建 立实验区工作目标责任的考核、评估体系;建立实验区工作定期报告和通报制度,每两年举办一次实验区工作会议,通报实验区工作,总结实验区经验;加强国家、省级实验区专家指导工作,充分发挥两级专家指导委员会的作用;继续组织办好实验区论坛,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重点和区域需求设置论坛主题,通过开展各种形式 的活动,促进各实验区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形成政府与社会的多元化资源结合机制,特别注重发挥企业的作用,引导大企业关注社会事业,并通过公共政策的 设计,使大企业在实验区的建设发展中受益;加大对实验区的支持力度,拓宽实验区的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增强地方资源的投入积极性和投入力度;把实验区和示范 区的建设规划与实施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当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并加强公众的监督。
3.加强实验区宣传与培训工作。
把可持续发展领导和管理队伍建设作为实验区工作重点任务,举办各类培训活动,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一支可持续发展领导、管理和专业人才队伍,为区域可持续发展事业提供持续的人才保障。结合实验区、示范区新区申报工作,开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实验区建设相关知识的普及性培训。
4.开展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整合、集成各相关部门和各类科技计划资源,为 实验区、示范区建设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对影响区域社会发展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关键领域提供支持。优先支持节水、节能和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应用与示范,城镇绿色建筑集成技术应用与示范,水资源循环再生利用集成技术应用与示范,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城乡水环境保护和污水处理技术集成应用 与示范,人口卫生与健康技术应用与示范,城镇公共安全及防灾减灾关键技术应用与示范等。
建立面向公众的信息共享服务体系,建立适应于政府决策的信息共享网络,使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基础信息数据为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
5.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实验区建设与发展。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要积极 利用国际社会关注可持续发展这一良好机遇,开展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和支持实验区、示范区与各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和机构建立可持续发 展领域的交流合作渠道,引进先进技术、先进理念,联合实施技术示范项目;组织可持续发展国际培训,参与国际可持续发展交流、研讨等活动,宣传和展示我国地 方可持续发展取得的实践成果,争取更广泛的国际合作支持,促进实验区建设工作的开展。
第二篇: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是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以及高新区二次创业的主要创新源泉之一,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产学研结合、为社会服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平台。一流的国家大学科技园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
为进一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明确“十一五”期间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所确定的有关任务,制定本纲要。
一、发展现状与形势
“十五”期间,科技部、教育部颁布了《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试行办法》、《科技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了相关政策环境,在功能定位、动态趋势、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评价考核、发展模式、国际比较、发展战略等问题上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和探讨,并积极推动多种形式和类型的国际合作交流。国家大学科技园事业已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五年多来,科技部、教育部已认定国家大学科技园62家,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转化高校科技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速区域经济建设和行业技术进步以及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止2005年底,根据对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不完全统计,已转化科技成果近3000项,有在孵企业5700多家,累计毕业企业1400多家,获授权专利2000多项,提供就业岗位7万余个,吸引留学人员2000余人,大多数国家大学科技园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基地和实习基地,国家大学科技园已成为各类创新要素与资源汇集、融合的新园地,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发展势头好、为国家做出重要贡献的国家大学科技园脱颖而出。
“十五”期间,国家大学科技园事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一些不利因素依然存在,如:部分地方管理部门和高校对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认识不足、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不到位、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有限、国家大学科技园自身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完善等。“十一五”期间将是我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如何完善自身体制机制、优化自主创新环境,圆满完成各项重要任务,是新的形势对国家大学科技园事业提出的时代要求。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
“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程度将进一步提高,要充分利用日益良好的社会环境条件,抓住机遇,促进国家大学科技园保持快速、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为 “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深入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树立科学发展观,贯彻 “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营造创新创业环境,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
(二)发展原则。
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协调发展”。一是坚持国家大学科技园与依托高校的协调发展,充分利用依托高校优势学科,进行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同时推动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二是坚持国家大学科技园与区域经济、地方特色和行业技术的协调发展,一方面营造各具特色的创新环境和创业文化,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高校、研发及创业人员和各种社会力量积极性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自身特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坚持开放,加强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国内外合作与交流,从全世界的范围集聚相关资源,增强发展潜力;四是健全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机制。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十一五”期间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在积极发展的同时探索符合我国社会经济规律的发展模式,全面提高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质量和效益,使之成为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的源动力。
(二)具体目标。
1.新建一批国家大学科技园,使总数达80个,总孵化面积达1000万平方米,并力争使其中若干家成为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园区。继续鼓励有条件的省市及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地方大学科技园。
2.积极转化科技成果,使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率有大幅度提高。孵化高新技
术企业15000家左右,其中在信息、生物、新材料等有可能实现重点突破和技术跨越的产业领域,培育200家左右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及产品,申请专利达到10000件以上。
3.培养和引进一批高素质的科技型企业家、高层次技术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建设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和服务队伍,把进入国家大学科技园进行创业实践作为高等学校社会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国家大学科技园成为留学归国人员高度聚集的地方和大批大学生毕业前后实践、创业的基地。
四、重点任务
“十一五”期间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的重点任务是:努力做好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拓展融资方式,加快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加强与高等学校的互动发展,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推进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较完备的公共创新服务体系;努力构建有利于创新创业的人文环境,为实现发展目标创造条件。
(一)做好规划,指导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
国家大学科技园要明确发展目标,做好空间布局规划和重点培育及发展的技术领域的规划,促进产业集聚。国家大学科技园规划要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相结合,向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辐射科研成果、输送科技企业家、转移科技企业;要与当地的高新区建设接轨,与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规划相适应,结合地方特色产业,推动区域经济建设和行业技术进步发展,并充分利用高新区已有的资源环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可持续发展。在政府的指导和推动下,通过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理顺与高等学校的关系,根据“精简高效”的原则,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建立有利于“官、产、学、研、金、介、贸”结合的管理体制;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完善产权激励和利益分配机制;规范企业入孵、孵成退出机制。国家大学科技园必须组建专业化的管理公司,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管理机制,探索国家大学科技园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三)拓展融资方式,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加强与金融、投资机构的合作,通过建立和引入种子基金、创业基金、风险基金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吸引社会企业向园内技术创新项目和高科技中小企业投资,推动国外风险投资公司进入国家大学科技园,利用国内外证券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融通资金,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投资机制。
(四)结合高校特色,实现互动发展。
国家大学科技园要加强与所依托高校的良性互动,促进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建设以优势学科为依托的专业孵化器;加速对高校原始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通过技术转移、企业孵化和创业服务,为高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提供支持;通过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研发机构的合作,为高校与技术发展的国际前沿接轨创造条件;与高校共同创造有利条件,吸引包括高校师生和留学人员在内的各类创业者到园区创业,并通过创业实践和企业孵化,培育大批高层次的技术开发人才和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掌握现代科技,兼具市场意识和管理才能的科技企业家。
(五)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创新服务体系。
改善园区环境和条件,建立高效便捷的公共信息平台,完善创新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孵化服务能力。建设职业化、高素质的管理与服务队伍,在创业辅导、企业诊断、市场营销、投资融资、产权交易、技术支持、人才引进、人才培训、对外合作、法律咨询等方面为入园创业者提供高质量服务。
五、相关措施
“十一五”期间,科技部、教育部将积极协调相关方面,进一步加强对国家大学科技园工作的指导和支持。以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孵化为中心,推动地方政府和依托高校加大对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支持力度,鼓励各国家大学科技园通过技术和制度创新,激发师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创造性,把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一)加强政策研究,改善宏观指导。
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战略研究和理论探索,正确把握发展方向,建立和逐步完善相应的政策体系,对国家大学科技园进行宏观指导。积极推动将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建设纳入地方发展规划和高校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制定系统的鼓励优惠政策、措施;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公司按程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并享受有关优惠政策;完善《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和管理办法》,探索符合规律的发展模式,研究科学合理的评价办法和指标体系,实行定期评估、动态管理,把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绩效作为对依托高校和地方科技教育管理部门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加大财税支持力度,积极为拓宽投融资渠道创造条件。
科技部、教育部和地方科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所依托的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设立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专项。同时研究制定优惠税收政策,使国家大学科技园用于孵化的房产可享受房产税、营业税优惠。支持园内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中心)成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地方和依托高校要从领导班子组建、资金投入、用地及园区基本建设、财税、人才引进等各方面给予有力支持。积极促进金融、投资机构与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合作;推动国家有关部门适时启动二板市场,创
造条件推动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园内高新技术企业优先上市。
(三)推进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国家大学科技园建立战略联合体。国家大学科技园专项,要用于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产业化技术支撑平台、创业服务公共信息网络平台等基础条件的建设,根据对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评估考核情况择优支持。高校要充分挖掘自身资源,积极利用社会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提供包括孵化场地、通讯网络等在内的、设备齐全的良好硬件环境。进一步推动中国大学科技园协会发展,鼓励各国家大学科技园通过中国大学科技园协会构建战略联合体。
(四)深化高校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高校要将国家大学科技园纳入学校整体建设与发展规划,切实加大对其建设与发展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向国家大学科技园开放人才、技术、装备、基地、信息等资源;完善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分配、激励机制;改革高校内部的绩效评价与奖励制度,营造鼓励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软环境。
(五)构建创业基地和实践基地,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高校应重视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培养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结合国家有关人才计划,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在园内有针对性地布局和构建本科、研究生实习、实践、研发、创业基地,全面提升培养和汇聚创新创业人才的能力。要鼓励和支持毕业生到国家大学科技园中创业,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转化为创新创业动力。加大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入园创业的工作力度,汇集一批留学回国拔尖创业人才。
(六)促进开放合作,推动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国际化发展。
进一步推动国家大学科技园走“走出去-引进来”的国际化道路。拓展合作渠道和方式,推动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密切合作。积极引进国外风险投资资金。组织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人员到国外考察、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第三篇:《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读书笔记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央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确定未来五年中国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目标任务,进一步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推动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始终遵循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规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理论和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舆论正确引导社会能力显著增强,文学艺术蓬勃发展,成果喜人;公共文化投入不断增加,文化设施和网络服务日趋完善;文化及相关产业繁荣发展,形成了一些有较大增长空间的产业门类,涌现出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明确了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政策,调动了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也已初步形成;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为全社会所重视;文化“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稳步增强;文化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开展,推动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我国的文化建设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现阶段我国文化发展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进程还不相适应,文化体制机制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形势还不相适应,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数量、质量、品种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还较弱。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握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推动文化创新,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开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的历史进程中,文化既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也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实践内容。繁荣发展社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民族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必将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一:在《纲要》的〈指导思想〉一节中提出了“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的全新要求。文化发展观应该是统摄全局的科学发展观在文化建设领域中的观念衍生。文化建设也必须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
二:在《纲要》的〈方针原则〉一节中写明了“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基本原则。
三:在《纲要》的〈发展目标〉一节中提出了“抓好文化创新能力建设,以内容创新为核心,着力培育创新主体,加速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提高我国文化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目标。四:在《纲要》的〈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一节中介绍了有关“十一五”时期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教材体系建设的情况。
五:在《纲要》的〈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一节中提出了在“十一五”时期,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的要求,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
六:在《纲要》的〈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一节中用了较大的篇幅阐释了三个问题:1)推进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和重点工程建设;2)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3)建立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七:在《纲要》的〈办好新闻网站〉一节中提出了在“十一五”时期,推进重点新闻网站建设,扩大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基础设施规模,拓展即时通信、博客、播客、聚合新闻服务等业务领域的要求。
八:在《纲要》的〈健全各类文化市场〉一节中列出了“鼓励和引导文化消费”一条,就是要在“十一五”时期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消费热点,拓展消费领域,引导社会公众的文化消费。
九:在《纲要》的〈繁荣发展文学艺术〉一节中提出了在“十一五”时期,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聚焦人民群众创造新生活的精神风貌,充分挖掘和利用民族文化的丰厚资源,借鉴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努力创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的要求。
十:在《纲要》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一节提出了在“十一五”时期,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落实有关保护措施,加大保护力度,进一步提高文化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要求。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是一个目标明确实际、内容内涵丰富、实施操作可行的好纲要,它将指导和规范中国今后五年的文化建设。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对未来五年文化建设的系统规划纲要,当务之急就是要深入贯彻“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精神,不断提升“新时期”中国文化建设水平。
第四篇:农发行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农发行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农发行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农发行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加快有效发展,构建和谐银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编制《中国农业发展银行-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
一、面临的形势
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我行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支持和保护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产物。11年来,在艰难中起步,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经历了由综合性到单一性,再向综合性方向发展的支农历程。建行初期,完善了组织机构体系,基本实现了业务自营,在支
持粮棉油购销、支持国家扶贫攻坚和农村开发方面作了大量工作。1998年以来,坚持以收购信贷资金封闭管理为中心,认真执行政策,切实加强管理,初步实现了保本微利经营,比较好地履行了国务院赋予的职责,有效遏制了收购信贷资金被大量挤占挪用的势头,解决了多年来困扰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的“打白条”问题,推动了粮棉流通体制改革,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发挥了农业政策性银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7月份以来,按照中央的各项工作部署和要求,以贯彻落实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精神为主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行各项工作,明确了按现代银行要求打造农发行的思路,全面推进内部综合改革,把支持粮棉收购作为重中之重,审慎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等新业务,初步扭转了业务萎缩局面,信贷支农有了新贡献,体制机制有了新框架,风险防控有了新水平,经营效益有了新提高,队伍建设有了新进展,各项工作迈上了
新台阶,履行职能能力进一步提高。这些都为未来五年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有利的发展环境。党中央明确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上升通道,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国民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继续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政策性银行体制改革,建设现代政策性银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步伐将加快。粮棉购销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客户基础进一步改善,国内外市场联系更加紧密,影响市场不稳定因素增加,国家加强对粮棉市场的宏观调控。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加速,金融创新、引进与合作步伐加快,外部经营环境继续好转。总体上看,宏观环境和外部条件对我行发展有利。
发展中也面临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我行正处于并将继续处于战略转型阶段,当前业务范围比较窄,支农功能还不完善;现代银行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影响发展的体制性因素仍然突出;管理不够精细,基础管理和基层行管理仍存在薄弱环节;外部政策环境仍不宽松,企业改革滞后,客户资源整体素质不高,执行政策与防范风险的矛盾仍然突出;科技支撑体系比较薄弱,服务手段单一,金融创新能力不高,人才资源不足,人员素质和结构不尽适应发展需要,可持续发展能力还不强。
发展的关键时期。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行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今后五年是打造现代银行体制机制、实现科学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五年。我行必须增强使命感、紧
迫感和忧患意识,牢牢把握机遇,着力解决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突破发展的瓶颈制约和体制障碍,开创农业政策性银行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为今后的顺利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我行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和服务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立足科学发展,完善体制机制,构建和谐银行,不断提高我行的执行政策能力、经营管理水平和金融服务质量,全面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指导方针与主要目标
指导方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策性银行办行方向,着力拓展发展空间,着力打造现代银行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实施科技兴行和人才强行战略,着力提高业务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有效发展,促进构建和谐银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行发展全局,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把发展作为治行理政的第一要务;坚持支农为本,把支农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有效发展的观念,确立科学发展的模式,努力走出一条速度较快、质量较高、效益较好的可持续的发展路子。必须把握以下原则:
——立足支持“三农”谋发展。要把扩大对“三农”支持作为业务发展的基点,围绕支持新农村建设,加大支持力度,优化支持结构,促进业务全面发展。
——立足集约经营快发展。要把有效防控风险作为业务发展的前提,注重发展质量,提高发展效益,坚持内涵与外延相结合、速度质量效益并重,推动经营模式向集约型转变,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立足市场运作图发展。要在贯彻国家政策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运用市场
机制,增强市场意识、创新意识、经营意识,按照市场规律运作,自主经营、自担风险、确保取得良好的市场业绩,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国家政策意图和我行发展目标。
——立足因地制宜求发展。要根据东中西部各地经济金融发展状况、产业布局、自然资源和客户条件,制定符合各地实际需要和自身情况的发展战略,突出发展重点,扩展优势业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优先发展。
——立足改革创新促发展。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动力,革除影响发展的体制性因素,实现向现代银行经营管理体制的转变,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主要目标。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遵循政策性银行发展规律,按照金融体制改革要求,“十一五”期间要把我行建设成为符合市场经济需要、财务上可持续、具有一定竞争性的现代农业和农村开发性金融机构。建立和完善
发展空间合理、治理结构科学、体制机制健全、经营管理规范、操作手段先进、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政策性银行框架。着力提升我行的开发性金融功能,强化政策性金融职能,把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政策性、扶持性、引导性功能,提升到农村开发性金融的政策性、开发性、制度创新、战略导向、引领合力功能的新阶段和较高层次,把我行建设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和农村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平台。建立开发性金融机构管理模式,实行国家指定项目与自主经营的开发性项目分账管理、专项核算。要力争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业务有效发展。贷款领域、贷款对象、贷款品种更加多元化,贷款结构不断优化,支农功能完备,在执行政策、防范风险、提高效益的基础上,贷款规模稳步增长,到2010年,全行贷款月均余额达到9000/110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率/%左右。自主筹资功能进一步增强,融资渠道不断拓宽,融资品种更
加丰富,筹资和负债结构更趋合理,负债成本较低,到2010年金融债券发行余额达到3600/5250亿元,占负债总额的40/47%以上。
——效益明显提高。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确保实现国家政策目标。自主经营项目比重不断提高,经营利润明显增加,2010年达到36/47亿元,在加大计提拨备和消化历史包袱的基础上,每年实现一定的净利润。力争通过自主经营项目发展增加利润,弥补新增国家指定项目的亏损,尽量避免产生新的政策性亏损挂账。
——资产质量持续改善。风险防范化解能力不断提高,全行不良贷款总额与不良贷款比例逐年下降,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有所提高。
——机构队伍不断优化。机构数量基本保持稳定,机构布局更趋合理,二级分行经营管理基础平台作用进一步增强。员工队伍规模基本稳定,结构进一
步优化,建设一支综合素质较高、学习能力较强、富有经营活力与开拓精神、适应我行业务发展需要的员工队伍。
——构建和谐银行成效显著。人际环境和谐,工作机制顺畅,外部环境良好,基本形成“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绩优”的局面。
三、推动业务有效发展
推动业务发展转入科学轨道。我行业务发展,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既追求总量增长,更注重结构优化,既强调加快发展,又坚持量力而行,速度质量效益并重。在作好粮棉油收购信贷业务的基础上,近期以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贷款等业务发展为新增长点,中长期主要依增加农村开发性质的中长期项目贷款推动业务增长,逐步把农业产业化贷款和农村开发贷款整合为农业和农村开发性贷款业务,统筹考虑,稳健发展,努力确立我行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主导性地位。
坚持办好粮棉油购销储贷款业务。
解决粮棉油收购信贷资金是当前我行首要的政策任务。要准确把握粮棉油信贷业务的基础性地位,坚持把其作为业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国家粮棉油储备、最低收购价收购和调控性粮食收购等国家指定贷款业务,严格按照国家政策保证资金供给,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和保障粮食安全等作用。努力把国家指定收购贷款纳入国家账户实行封闭管理,专项核算。对自主经营的粮棉流转贷款,要根据企业风险承受能力择优积极支持。对没有符合贷款条件企业的县域或地,要通过支持政府指定企业,扩大流转贷款覆盖面。
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粮油加工企业贷款等业务发展。要把粮棉油加工贷款向农产品加工领域延伸,审慎积极地扩大市场份额和贷款比重。准确把握农业产业化、加工企业等贷款领域,及时把符合条件的贷款主体纳入支持范围。重点解决企业在原料收购、订单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短期流动资金需要,对技术改造、仓储设施和生产基地建设等所需的中长期资金,根据实际情况予以支持。择优支持其他粮食企业发展。积极稳妥发展化肥、食糖、农膜等专项储备贷款业务。努力开办农产品进出口信贷业务,积极发展外汇信贷和国际结算业务。
努力拓展农村开发性信贷业务。要根据新农村1 2 下一页
第五篇:奋力打造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精选)
奋力打造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钱远坤
2010年第8期 ——生态建设
神农架林区是全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生物资源十分富集。作为长江三峡库区的天然绿色屏障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地,神农架的生态地位十分重要。近年来,神农架林区始终坚持“保护第一”的方针不动摇,践行绿色责任,推进生态建设,加快经济发展,致力于打造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立足生态保护,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神农架林区始终把保护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在保护好生态资源的前提下,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树立全新保护观念。充分认识神农架生态地位的重要性,大力倡导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行为,在全区强力推进“三全”保护,促进保护工作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和国际化。一是全面保护。建立全地域的生态资源保护格局,对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实施重点保护;对国有林地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对集体山林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旅游景区景点和公路沿线实施生态植被恢复工程,形成“远山设站、近山设所、站所结合、不留空挡、全面保护”的全面监督网络。二是全员保护。探索建立保护工作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乡镇、进农户、进景点的“六进”机制,严格实行区长、乡镇长、村长、校长、家长“五长”生态保护责任制。三是全程保护。把保护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检查、同步考核,实施全流程控制管理。——推行科学管护模式。一是坚持依法保护,不断增强法制意识。大力宣传并认真执行《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防火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提高干部群众的保护与法制意识。开展“神农架一号行动”、“神农架二号行动”、“天然林保护行动”等专项整治行动,有效遏制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发生。二是推行科学保护,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实现在资源管护中运用3S技术,实行日常巡护与科研监测相结合;优化资源保护机制,落实管护责任承包制,实行责任承包管护;加强科技培训工作,选送人员赴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专业培训;编印重点保护物种科普读物及自然保护区知识读本,提高干部职工对重要保护生物物种的辨识能力,实现传统静态保护向科学动态保护的转变。三是强化防火措施,不断完善预防机制。成立林区防火指挥部,加强防火工作宏观调控;建立森林防火领导包片联系督查制,在重点森林防火期对基层防火工作进行指导、督查;进一步完善通讯设备和《森林火灾扑救预案》,落实防火责任制。四是健全监测网络,不断加强监测能力。编制野生动物疫源疫情防控监测实施方案,在重点区域设置监测点,坚持日常监测,确保无重大疫源疫情发生。
——全面加强生态建设。一是大力实施生态建设工程。扎实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等为重点的生态工程建设。倡导创办泛神农架环境保护联谊会,定期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座谈会,积极搭建生态文明建设平台,加快推进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湿地保护,再现湿地原生态风貌;启动国家地质公园三期项目建设;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公路沿线景观带设计与建设。二是积极探索生态补偿试点。率先启动省级生态补偿试点工作,探索实施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补偿机制,出台《神农架林区陆生野生动物致人伤害和财产损失救助暂行办法》;积极开展生态补偿试点研究,目前《神农架林区生态补偿课题研究报告》已通过国家评审。三是全力维护生态安全。成立环境保护委员会,强化环境监管,积极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确保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下达的指标之内。加强疫源疫情监测,森林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落实护林防火责任制,确保无重大森林火灾发生。严格执行森林限额采伐和林地征占用管理制度,依法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四是大力推进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加大南水北调、三峡库区、大九湖等重点水源区、水域的保护、监测,保证神农架南河流域、香溪河流域、沿渡河流域、堵河流域等四大水系大部分河段水质均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按照“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理念,全力打造“旅—农—林”生态经济产业链和“矿—电—化”循环经济产业链,着力推进生态产业发展。一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致力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板块,实行信息集中研究、项目集中申报、资金集中投放、效益集中发挥,大力推进旅游资源整合和资产重组,组建湖北神农旅游投资集团,搭建投融资平台。按照“震撼性提升神农顶、大手笔打造神农坛、高品位开放官门山、拓展性改造天生桥、原生态修复大九湖”的思路,推进以木鱼为轴心的片区景区建设;按照“策划燕天垭、犀牛洞等红坪景区、彰显长寿村、扩展滑雪场、规范老君山”的思路,推进以“武神公路”为轴线的专项产品开发,提升产品竞争力。大力发展旅游名镇名村和星级旅游农庄,引导旅游农庄向卫生、安全、舒适、简洁的快捷旅馆发展,进一步提高旅游接待能力。二是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紧紧围绕“旅—农—林”产业链建设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加快蔬菜、茶叶、药材、干果、烟叶、养殖等六大特色产业基地发展。实行一片区域、一个行业协会、一个加工企业的管理模式,开展场乡联合,推动林下产业做大做强。三是积极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严格环境评审准入标准,推进企业技术改造,以兴发集团、神农磷业为龙头,以阳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为平台,实施各种资源“捆绑招商”,坚持“大矿带大厂、大厂带大矿”、“一矿带一业、一电带一业”的厂矿配套发展模式,大力推进“矿—电—化”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神农架林区是一个集自然保护区、资源富集区、生态脆弱区和国家级贫困区于一体的特殊地区。我们在推进生态建设过程中,努力化解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不断探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之路。
——巩固生态保护成果。通过打造“旅—农—林”生态经济产业链,有效破解保护与发展难题,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一是坚持生态保护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以天保工程建设为契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全力打造“旅—农—林”生态经济产业链,探索出了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初步构建了生态经济产业体系。二是坚持生态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把绿色生态理念贯穿于新农村建设始终,深入开展以“六改五通”(即改水、改路、改厕、改圈、改厨、改道场和通水、通电、通路、通沼气、通信息)为重点的生态家园建设,引导林农着力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环境,增加林农收入,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三是坚持生态保护与现代林业示范区建设相结合。大力宣传“绿色就是财富,保护就是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引导群众树立生态道德观念,使全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整合乡镇、林场资源,充分发挥林场山场资源丰富和林业职工整体联动能力强的优势,大力发展林下产业,探索出促使林地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的经营模式。四是坚持生态保护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相结合。依托资源优势,发展观光林业,不断提升林业参与旅游经营、提供旅游产品的能力。
——打造生态旅游品牌。近年来,我们在保护与发展上进行积极探索并取得丰硕成果,在全国首家发布《绿色责任蓝皮书》,全面承担绿色责任;首次倡导全自然山系的保护;首次实现人与金丝猴的零距离接触。神农架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等4张亮丽名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是中国十大民族文化旅游区之一,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推荐为“人一辈子不能不去的地方”,被《环球游报》及海外驻华使节和驻华媒体评选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同时是湖北“一江两山”黄金旅游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板块。近年来,我们着力构建生态旅游品牌,为把神农架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原生态旅游目的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探索科学发展之路。认真贯彻落实“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建设方针,坚持“绿色就是财富、保护就是发展”的理念,集中精力抓保护,奋力拼搏求发展,森林资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得到进一步优化,干部职工和林农的收入进一步提高,成功实现了由粗放型、一般性、静态保护向科学保护、重点保护、动态保护转变,由不平衡、单一发展向协调、科学发展转变,由片面追求只注重物质财富的传统GDP,向以资源和环境永续利用为先导的绿色GDP转变,走出了一条符合神农架林区实际的以生态资源比较优势为基准,以产业政策、项目推进政策和人力资本政策等三大政策为引导,以生态全面保护、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科学发展之路。
健全工作体系,打造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部署。神农架林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不断健全工作体系,加快生态建设步伐,努力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践行绿色责任,构建生态安全体系。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组织、制度、政策、科技等保障机制建设,坚持不懈地抓好护林防火工作,有效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坚决防止重大森林火灾发生。巩固和发展天保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成果,继续实施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不断提高节能减排、防污治污能力,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确保生态安全。
——发展绿色产业,构建生态经济体系。根据生态功能区要求和产业特点,合理规划产业布局,重点发展具有生态优势的产业,具有生态与经济、社会多重效益的产业,具有资源优势的环保型产业。大力培育和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低碳经济,着力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加快“旅—农—林”生态经济产业链和“矿—电—化”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步伐,以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生态农业、林下产业、绿色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扩大生态经济规模和效益,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
——发掘绿色文化,构建生态文化体系。深入挖掘生态文化内涵,促进文化和旅游的融合。重点培育公民生态意识和普及生态法律法规知识,营造和建立生态建设的浓厚氛围和公众参与机制,增强公众绿色环保的社会责任感,使人们在感受大自然、体验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中唤醒绿色激情、绿色愉悦、绿色思考,达到热爱自然、启迪人生的目的,形成建设生态、保护环境的风尚。
——创建绿色家园,构建生态保障体系。按照“规划城乡联结、产业城乡联动、服务城乡联通、保障城乡联体”的原则和要求,优化城镇管理和服务,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开展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在农村大力实施“六改五通”工程,提高城乡人居环境质量。同时,重点实施人口与资源控制、健康与安保、文化与体育、就业与社保等民生工程,提高城乡居民幸福生活和健康发展的保障能力。
——彰显绿色财富,构建生态价值体系。按照“保护有报酬、损失有补偿、发展有机会、运行有保障”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实现绿色财富和金色财富互换。充分发挥和利用好“神农架”生态品牌优势,不断放大、提升神农架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旅游价值、科研价值、文化价值以及参与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的窗口价值等多重价值,从而不断提高神农架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作者系中共神农架林区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