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政策

时间:2019-05-12 11:12: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培训政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培训政策》。

第一篇:教师培训政策

一、教育部2010年工作要点

1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继续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培训。

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第四部分 保证措施 第十七章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出教育家办学。

(五十三)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创新和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培训制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对中小学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重视班主任和辅导员培训。

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大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力度。依托相关高等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

(六)参加进修和培训的权利

《教师法》第七条第六款规定:教师享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养”的权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中指出:“我们再也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生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①。作为一名教书育人的教师,要想生存,就得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终生学习已成为21世纪知识经济、知识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尤其是教师这一特殊的主体,只有不断地提高素质,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只有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应积极地为教师提供进修或培训的机会,并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这不仅是学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办学者的法定义务。

三、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5.5亿元启动教师“国培计划”

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决定从2010年开始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

国培计划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两项内容。“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主要包括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班主任教师培训、中小学紧缺薄弱学科教师培训等示范性项目,由中央本级财政支持实施,每年5000万元。“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以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农村中小学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为重点,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5亿元,支持中西部省份按照“国培计划”总体要求,对农村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

四、河南省中小学名师培育工程

工程计划用5年时间,在继续加强骨干教师、特别是农村骨干教师培育工作的基础上,省、市两级培育中小学名师5000名,其中省级名师1000 名。到2012年,努力建设一支数量适当、品德高尚、素质优良、具有持续发展能力和辐射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

五、省教育厅决定从2008年起实施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计划

以更新教育理念、增长专业知识、强化教学技能为培训重点,用5年时间,培育省、市、县3级骨干教师1万名。其中省级2000名、省辖市级3000名、县级5000名。通过骨干教师培训,努力建设一支热爱幼儿教育事业、数量适当、品德高尚、素质优良,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的幼儿园骨干教师队伍,从而促使整个幼儿教师队伍的师德修养和专业素质显著提高,为我省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贡献。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启动实施河南省中小学名师培育工程的通知》(教师〔2008〕183号)和《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计划的通知》(教师〔2008〕117号)精神

六、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关教师培训政策的变迁梳理:

1980年8月,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在职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对学历未达标和教学岗位不合格的在职教师进行补偿性培训;

1983年1月,教育部为响应党中央“大力普及基础教育”的号召,颁布了《关于加强小学在职教师进修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出:“用3一5年时间,使小学教师的绝大多数文化水平达到中师毕业程度,并完全胜任教学工作。”因此,从1983年开始,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补偿性培训开始转向以学历达标为重点。

1986年2月,《关于加强在职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在今后五年或者更长一点时间内,师资培训工作的重点,是通过认真的培训,使现有不具备合格学历或不胜任教学的教师,绝大多数能够胜任教学工作,并取得考核合格证书或合格学历。

教育部于1998年5月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区域性实验工作的点意见》,响应教育部在19个省(市、区)和三个计划单列市进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验的决定,以建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并探索新形势下的教师培训模式。

教育部于1999年6月在上海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工作会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作为“跨世纪园丁工程”重要内容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会后,教一育部又颁布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自此,终于形成了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专项政策法规。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也由此进入了全面展开阶段。这标志着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走上了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

2002年2月,《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将师资培训目标进一步调整为发展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七、我国目前存在教师培训的两种模式 “政府模式”和“项目模式”

政府模式”下的教师培训,是指由各级师范大学以及教育学院、教科院(教研室)为主体进行组织和实施,以国家统一规划和课程标准为指导,借助于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的政策法规,以“学历达标”、“继续教育学分”、“骨干教师培训”等激励机制为契机,有计划、有组织地自上而下地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多层次、多元化的培训。这是一种由政府指令且在统一规划指导下的培训模式。这种模式强调统一性和外部需求,而对教师内在的需求和差异性关注不够,导致培训主体和参训教师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培训的实效性;还会导致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学校之间教师培训的不公平。例如,一些条件好的城市中小学教师有更多参加培训的机会,培训费用由学校全部承担,学校还发给参训教师培训补贴;而许多农村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的费用却要完全由个人负担,而且参加培训还要扣工作量,从而影响了农村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生活的质量。这也会进一步加大城乡之间师资力量的差距,加剧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项目模式”是新近出现的一种由非政府组织为主体的培训模式。这些组织包括国内一些民营性质的培训机构,也有一些跨国公司组办机构,后者的基本构成一般包括教育理论专家、学科专家、中小学一线教师、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与业务主管部门有关人员、有经验的办学团体或个人;运作模式主要采用企业与市场模式,通过“竞标”争取教师培训权和培训经费,并且根据质量与效益、需求与供给规律进行调整,同时也与对项目的动态监测、评估与改进结合起来。这种“项目模式”与政府模式的区别在于,它是以项目的可行性为前提,并且在运作过程中主要是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实施效果以及教师需求情况来决定发展的规模和方向,而很少行政性干预。另外,项目模式还特别关注教育公平的问题,试图通过新的培训模式缩小地区之间以及城乡之间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现象。例如,在培训经费方面,通过“竞标”、“统筹”、“赞助”等渠道将所得经费有意识地向贫困地区和农村中小学教师倾斜;在培训方式上,一是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为农村中小学建立信息平台,提供及时性、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二是通过“骨干培训”、“现场指导”等形式为农村中小学提供本地培训的机会;在培训内容上,更加关注文化差异性,发挥本土文化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体现教育过程中实质性的公平。

为了保证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国家必须完善教师培训政策法规,为培训主体公平竞争以及参训教师的自主选择提供政策支持;同时必须了解教师培训市场需求,确立先进的评价观,制定科学的评估标准,对培训项目进行动态的监测与评估,为教师选择培训主体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

第二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相关国家政策政策

政策解读(1990-20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当信息技术映射到教育领域时,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学习技术和教育/学习理念也争相迸发、层出不穷,教育领域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全国的教育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形成,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已不同程度地建有校园网并以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信息终端正逐步进入农村学校;数字教育资源不断丰富,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不断拓展和深入;教育管理信息化初见成效;网络远程教育稳步发展。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令第七号(1999年9月)《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定》,此规定指出: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新任教师、在职教师,还是骨干教师等都必须参加相关的培训学习并完成规定的学时。继续教育工作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宏观管理,并制定有关方针、政策、组织审定统编教材、建立评估体系,并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在教育经费方面,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在地方教育事业经费中专项列支。并要求地方各级教育部门要建立详细的考核和奖惩制度,确保继续教育工作有效、有序地进行。

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要求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教育部、财政部决定从2010年起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国培计划”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两项内容,培训经费均有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国培计划的实施,通常由各大全国性教师培训机构,高等院校承办。

2011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十九章 五十九条指出: 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

六十条指出: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 育,使农村和边远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基础设施的规模建设,尤其是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信息化教育工作的推进和普及创造了先决条件,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和教育的公平化。而教育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离不开以教师为核心的教研开发团队,而资源应用过程中,同样对老师的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继续教育,尤其是以信息化为主的继续教育,为老师提升信息化教育手段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的平台。此外,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教师更是继续教育学习的主要受众对象。

2012年3月,教育部为推进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总体部署,组织编制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摆在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地位。其中,在第十章 增强信息化应用与服务能力中,指出:队伍建设是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基本保障。造就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育信息化师资队伍、专业队伍、管理队伍,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人才支持。

规划中,将信息化继续教育提升到更加重要的地位并提出了更高的技能要求。将受众对象群体进行了明确和细分,不仅要求中小学和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专业人员,而且要求教育行政部门、专业机构和学校管理者均要进行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学习和考核。严格要求全体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达标,并将考核结果纳入教师资格认证体系。

2012年9月,2012年9月5日刘延东副总理,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十二五”期间,要以建设好“三通两平台”为抓手,也就是“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各地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教师信息技术相关培训,取得积极成效,但也存在着项目分散、标准不全、模式单

一、学用脱节等突出问题。2013年11月,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信息化总体要求,充分发挥“三通两平台”效益,全面提升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重点解决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意识淡薄、能力不足等问题,印发了《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启动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拟到2017年底完成全国1000多万名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新一轮提升培训。提升工程围绕“应用”这一核心任务,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将“培训—测评—应用”相结合,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要求各地要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聘和考核奖励等的必备条件,列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以评促学,激发教师持续学习动力,建立教师主动应用机制,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

目前,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仍然面临着一些深层次问题,如学校信息化基本环境建设尚未全面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模式和有效应用机制尚未形成,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仍不够深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亟待提升等。

2014年5月,为了进一步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构建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体系,全面提升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教育部研究制定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对教师在教育及考学和专业发展中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

2014年11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工作部署,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五部门印发了《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以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为重点任务,设立分级目标,为未来6年的中国教育信息化绘制了一幅清晰的“施工图”。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必须从构建有效机制入手,坚持应用驱动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保障教 育信息化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构建学习型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2015年1月,袁贵仁部长在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做出重要讲话。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实施教育规划纲要进入第二个五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进入全面攻坚阶段。在谈到2015年主要的工作任务中,袁部长再次强调继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比重,加快发展并全面覆盖全国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

2015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按照《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教技〔2014〕6号)的部署,研究制定了《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认真落实《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围绕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以支撑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以有效机制的构建为引领,以“三通两平台”为重要抓手,全面深化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全面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构建学习型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大力提升信息技术安全保障能力,为教育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

在要点的第六个方面,着重强调加强教育信息化培训力度,扩大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开发优质教师培训资源,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试验区建设,推动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与测评,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260万人;开展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完成500人的骨干培训和5万人的远程培训。研制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建设规范并扩大试点,建立教师远程培训质量监测评估体系;研制网络研修课程资源建设标准、培训质量标准和培训绩效评估办法等相关政策,全面推动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建设。研究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激励机制,使信息化教学常态化、普遍化。

2014年10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检查的通知》,在全国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检查,检查内容 主要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体制机制、经费保障、组织措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等。

2015年3月,《督导报告》发布,综合报道了各省市信息化工作的进展状况、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督导的意见。

(摘自教育信息化公众号)广东、安徽等地快速推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内蒙古、辽宁、浙江等省的数据中心取得突破性进展,湖北、重庆、四川等多地结合本地实际,举办省级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2015年4月,教育部启动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验收工作,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工作有序推进。辽宁印发了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贵州、陕西等省和兵团召开了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河南、四川等省加快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山东、湖北等省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黑龙江、湖南、海南等多地组织开展各类人员教育信息化专项培训。2015年5月,教育部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举办了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同期举办了“全国教育信息化应用展览”、“全国推进学校教学信息化校长论坛”等活动;召开了国家教育科学决策服务系统启动实施会议,教育信息化国际比较研究中心挂牌成立。湖北举办教育信息化应用现场观摩培训,浙江、四川等地加快推进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应用,甘肃、辽宁等地深入推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内蒙古、湖南等多地结合实际,开展各类人员教育信息化专项培训。2015年6月,教育部举办了教育网络与信息安全暨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研讨会,同期举办了全国教育信息中心主任工作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决定设立“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三通两平台”工作有序推进。上海、新疆等地组织编制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湖北、宁夏、兵团等地积极筹措教育信息化专项经费,吉林、福建等地深入开展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应用,河北、湖南等地举行首届省“微课”大赛,重庆、甘肃、陕西等地组织开展各类人员教育信息化专项培训。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要求,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 规定,2020年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信息化教育的发展已经达到快速发展的阶段,教育信息化必将带动并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第三篇:政策培训心得体会

政策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xxx

一、加强基层党员干部学习的重要性

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的政策理论学习,是发展经济的需要,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通过学习使我深深地懂得,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够有力地促进各方面工作的进步。

二、不断地加强学习,对今后工作的指导意义

1、是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素质的需要

基层党支部是党在农村工作全部战斗力的基础,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为党的事业尽快培养一批政治合格、立场坚定,具有大局意识的党员干部。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深知自己的责任,学习党章,学习党的两个条例,不断地熟悉党的工作,提高自身政治素质水平,用党的理论去分析与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更好地为人民致富服务。

2、是树立正确的“三观”需要

“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三观”教育的基本内容,树立“三观”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永保党不褪色,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本质所在。淡泊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为政之道。3、是加强班子建设的需要

人民群众认识共产党人,就是从我们基层班子党员干部的身上来

认识。基层党支部班子担负着传达党的政策,带领人民共同致富的责任,这就要求基层党支部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通过不断地学习,增强我们一心为公,一心为民的信念,廉洁奉公,体察人民群众的疾苦,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为民办实事,求真务实,不断增强班子的凝聚力,为人民选准发展致富的路子。

4、是增强依法行政,依法维连的需要

当今社会是法制社会,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战略方针,这也对行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5、是增强创新、发展观念的需要

三、基层党员干部如何加强学习

1、端正态度,大兴学习之风

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端正学习态度,珍惜每次学习的机会,遵守学习纪律,做好笔记,认真写好心得体会,平时也要加强各方面的学习,进行自我完善。

2、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更好地用于实践,我们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把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实现好。学习法律知识就要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把依法行政渗透到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中。

政策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石燕桥镇桐梓园村主任 郑权

为基层工作者,要有扎根基层的决心,将基层工作视为当代改变农村贫困面貌的革命工作。通过这次学习,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提高政治理论水平,不断提升自身政治修养,坚定为群众服务的思想理念,做好扎根基层的思想信念。农村,是锻炼人才的广阔天地,特别是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在农村中工作,学习群众的语言,学习群众的思想,学会和群众沟通,学会做群众工作;在群众中工作,和群众建立深厚的感情,做群众的贴心人,将农村作为展示自身水平的广阔平台。同时,基层工作关系到党和国家在群众的形象,做好基层工作,做好民生工作,全面贯彻落实惠民政策,为群众办实事。为群众利益着想,为百姓出谋划策,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建设富裕和谐新农村,树立党和国家在群众中的良好映象,是保持我党执政党地位的重要举措。本着一切为了群众,为了群众一切,为了一切群众的坚定信念,积极投身农村工作。一,及时宣传方针政策,传达文件精神,要让各级各部门的资农惠农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到村,到户。让百姓了解,知晓我党关于三农的方针政策。二,了解社情民意,主动帮助群众,全面落实“三项制度”,定期不定期走访群众,了解并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三,积极普及法律常识,减少群众法律盲区,由于群众受教育程度低,基本法律知识不健全,在农村,群众由于缺乏法律知识,不能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利益,较多情况下由主动

变被动,不但不能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甚至出现违法行为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在农村普及法律知识显得十分重要。

总之,通过这次政策理论学习,使我对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有了比较系统而全面的理解,使我思想觉悟上有了更深一层次的提高。今后,我会更加认真地学习党的政策理论知识,以身边党员同志为榜样,在日常工作中,不去计较个人得失,真正做到无私奉献。想别人所想,急别人所急,向身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此外,我会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以便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我要把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虽然现在我还没有加入党组织,但是我会时刻以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自觉做到:坚持理想信念,坚持勤奋学习,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坚持勤奋工作,坚持遵守党的纪律,坚持“两个务必”,为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的行列而不懈努力!篇二:学习形势政策课后的心得体会

学习形势政策课后的心得体会 摘要:通过对《形势与政策》的学习,我对国内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可是很短,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而且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深刻,全面的了解国内外的形势是非常必要的,而学习这一门课程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和观点。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 大学生 必要 立场和观点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今世界飞速发展。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了解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才能更好地帮助发展中国,认识中国,了解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及时找到更好的方法来应对社会上的各种尖锐问题。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大理想,做一个优秀人士!

通过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我们党的光荣历史又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就我对形势与政策的理解弄清了形势才能更加体会到国家政策的良苦用心,坚信并支持国家的政策才能缓解形势的紧张。当代我国很多人对国家的某些合适的政策心存偏见,往往是由于自己没有对整体形势有良好的把握而失去了独立辩解政策适合与否的能力,只偏信于媒体或者某一个人的宣讲,导致了很多政策不能一致的贯彻下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人力浪费。同样,有很多人根本就是对国家政策曲解,对政策心存怀疑,这样社会和国际形势能好起来吗?我想,如果我们能够更好地,更真诚地的去了解形势,理解政策,政府和人民间的关系一定会亲切起来,全中国人才能同心协力,共同朝着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向前进。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论》中就明确指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时代发展,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因此当代大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目前很多方面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例如神舟七号航天飞船飞天成功。这都是值得我们高兴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取得积极进展。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从总体上看,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经济发展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党的十六大五中全会提出,“十一五”时期必须统一规划,实施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逐步提高,想要取得大的发展就要了解国际局势,当前国际处在深度复杂的变化之中,总来说和平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我国又是wto的成员国,给我国经济发展和我们大学生就业提供了难得机会,同时也给予了我们极大的挑战,因此我们大学生要抓住机会。这就需要我们大学生努力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中去,要不断努力创新,实现现代化建设。在新世纪来临之际以胡锦涛同志为领导核心的国家领导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力保发展与生态达到平衡,确保和谐发展。在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大战、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人类社会已经跨入了21世纪,21世纪是我们中华民族复兴的世纪,我们是生长在这个伟大时代的大学生,幸逢盛世,既是无限幸福,值得羡慕的一代,又是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的一代。党的十七大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并且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我国进入21世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全局的中心和主题,这也是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

世纪之交的年代,往往潜藏着巨大的历史机遇。从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个重要战

略机遇期。

一、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我国有极大的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是可以实现,这有利于我国集中精力搞建设。二是从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来看,世界科技革命进程加快,我们可以抓住新科技革命产业化的环节,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三是从国内来说,我国在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并取得了伟大成就的基础上跨进21世纪,历经探索,我们已经形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采取了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找到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现在,党的十七大又明确指出了新世纪新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这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作为新世纪的当代大学生要想所作为,就必须以时代的历史使命为已任,把握时代的脉搏,跟上发展的源流,迎接变革的挑战,从而树立起为时代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而献身的伟大志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造和谐社会是当今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两项具体表现,这也是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以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基本要求。只有切实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够符合高速发展变化的时代要求,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因而我们当代大学生要着眼于自身的全面发展,认真学习党的精神,用“三个代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政策水平和综合素质;加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学习;在今后人生的奋斗的征途中,一定要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使自己成为热爱祖国、勇于创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的人,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奋斗不息,塑造无悔的青春。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学习了形势与政策,在看国内外的时事我会看的更深刻,更透彻。这也是我们大学生必备的能力。在以前,每当我看到中国在美国面前总是低声下气时,我就会觉得很生气,很不解,而现在,我知道了不能以一时之气而做出错事。在没能力与之抗衡的时候不应太张狂,随着中国逐步的发展,现在的中国已经不同以前了,在国际上说话有气势了,可以说出自己的看法了。我们要深刻理解我们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因为我们是跨世纪的大学生,是最富有朝气的一代,是新中国的接班人。我们的历史责任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继承和发展一个多 世纪以来中国人民的伟大成就,把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

通过学习《形势与政策》,激发了我们对国家大事了解的激情,拓宽了我们的眼界,提升了我们的素养。学这门课程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世界,认识中国,让我们感受社会的形势和国家的政策。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只有这样祖国才能越来越富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航向,到达成功的彼岸!篇三:形势与政策学习心得体会

形势与政策学习心得体会

形势与政策课既具有传达、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在国内外重大时事上的政策、立场、态度上的功能,也有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基础的作用,是工具理性和人文理性的统一。同时,形势与政策课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本学期我们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包括了四个专题十六个小点:专题一:当前经济形势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一、2014年经济预期目标和任务较好完成;

二、我国仍具备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基本条件;

三、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四、2015年我国经济将呈稳中缓降态势;

五、准确理解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六、准确把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专题二:准确认识关于依法治国的“三大关系”(一、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二、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三、完善国家治理体系需要法治与德治共同推进)、专题三: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一、东西方意识形态斗争的由来及演变;

二、我国当前面临的意识形态渗透挑战;

三、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四、多方面努力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四: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的新发展(一、中国外交新理念;

二、中国外交新实践;

三、中国外交新挑战)。通过这四个专题的学习我们从国内与国外两个方面的形势与政策掌握了以下要点:

国内“形势与政策”方面:

一、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二、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

三、深入阐释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内涵特征

四、科学把握农业现代化工作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

五、正确认识和判断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

六、深入认识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政策举措

国际“形势与政策”方面:

一、关注地缘政治演变动向,把握国际体系变革大势

二、关注亚太互利合作进展,正确看待我国周边形势

三、关注世界经济低速回暖,把握增长格局分化态势

四、关注中国外交布局,深入理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波澜壮阔,汹涌澎湃,在这一新的经济文明体系的推动下,一个全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现代化模式正在形成。这一时代进程的基本目标,是坚持和实行依法治国,假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通过对传统型向现代化法制转换这一历史过程的研究,把握法制现代化的基本理论,揭示法律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于我国法制现代化模式的选择以及世界法制现代化进程相协调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五大原则、主要任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同时,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法治建设有许多新思想、新论述。

我认为,其中有十大亮点值得注意。

第一,确立了人本法律观。

第二,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法治蓝图。

第三,社会主义法治共同价值观的形成。

第四,明确了中国的法治进程,即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

第五,用宪法的平等原则反人治、反特权、反腐败。

第六,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第七,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第八,用法治保障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第九,突出对公共权力的制约。

第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法治精神的地位排在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之前,这是一个重要变化。关于法治精神,法学界赋予其六项含义:一是宪法法律至上,二是追求公平正义,三是尊重保障人权,四是约束公共权力,五是司法职权独立,六是自由平等和谐。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是十八大报告的重大亮点。

作为一名在校学生想到法制化进程中的高校校园,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和不断深化,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学生在思想上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不断显现,出现了一些关于学生之间或者学生与自己母校的法律纠纷,如打架、盗窃、抢劫等触及法律的问题。学校是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场所,但仅靠学校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长远的规划和具体的安排,它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社会教育工程。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要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心理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与国家的各种建设规程同步进行,形成良好的法制教育大环境,才能为社会输送具有较强法律意识的跨世纪人才。因此,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主要任务。篇四:《形势与政策》课学习心得体会

《形势与政策》课学习心得体会

经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浅显的认识。虽然只是短暂的几节课,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我平时很少看新闻,很少关注国家政策、社会形势,因此对社会形势政策基本不了解。而《形势政策》这门课,正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帮我们了解和分析形势与政策。

学习这门课,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学习。学习十二五规划,我有以下心得。

首先,我了解到了十二五规划的背景。十二五规划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攻坚时期。“十二五”规划,必须根据国际环境的新变化和国内发展的新要求,充分体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思想,反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

其次,我也了解到了 十二五规划要解决的问题及主要大思路。经济:平稳快速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全会公报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民生: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分配比重。全会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文化: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全会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党建: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

统和优良作风,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改革: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全会强调,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不久也将步入社会,会成为建设祖国的一份子,祖国“十二五”的实现离不开我们,所以,我们更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要有正义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要积极向上,学好专业知识,关心国家大事,为党的事业做贡献,提升自我能力。

我们上课的形式是老师讲解配合ppt演示。虽然每周只有一堂课,但老师讲的津津有味,同学们得兴趣也很大。给我们授课的老师滔滔不绝,睿智敏捷的思维,丰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位领导所具备的良好素质和出众能力,在课堂上,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快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深深陶醉。我们钦佩他,是因为我们年轻,我们用自己年轻、活跃、开放、包含的个性来聆听哲人的教诲,固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深。

我们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应知道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再者,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综上所述,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把握住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我想说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非常必要。因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

作为一名在校学习的学生,我觉得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课程的认知出现一些比较鲜明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重要性的认知存在矛盾。

在校学生对形势与政策普遍渴望的热情还缺乏具体内容,比较空泛、抽象,在涉及到具体的指向时,往往出现价值困惑,从而出现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几种消极认知,影响到课程教学的效果:一是:“不愿意”,个别学生认为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就是专业课的学习,掌握专业技能,这些是硬本领,而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则是软任务,不一定要学;二是“不重视”,部分学生认为专业课学习任务重,时间紧,根本没有功夫再来学习形式与政策教育课;三是“不必要”,不少学生认为要了解形势与政策,看报纸、上网、听收音机就行,不必非要来上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课程价值的认知出现了反差或者矛盾,这种消极的认知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待课程的态度,进而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

第二个特点:课程要求学生学习要有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学生自我评价消极的矛盾。

《形势与政策》课教育大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要求学生能在课堂上积极配合老师、主动思考,而事实上当老师提出问题时,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反应,上课没有积极性。在周围的同学中,我觉得大多数同学对课程感到满意,但是只有部分同学能够认真听课,经过课堂教学,只有小部分同学对形势与政策有了兴趣和收获。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课堂教学目前还存在各种问题,部分同学感到未能从课程学习中直接受益,课程讲授也未能真正满足大多数同学希望能从课程中增强政治敏感性、了解形势与政策以及党和国家路线方针的意愿。

《形势与政策》课不仅仅是贯彻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传声筒,更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催化剂和必要支撑;不仅仅是依靠课堂教学就能够全部完成的一般性课程,更应该把形势与政策课渗透于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各个环节中来。我觉得《形势政策》课要做到一下几个方面:(1)《形势与政策》课要强化服务功能,凸显人文精神,实现《形势与政策》课工具理性和人文理性的统一。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对受教育者来说,一方面要通过接受形式与政策教育了解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认真分析自己所处的社会形势,学会认识、把握形势与政策,思考应对策略,顺应、利用好个人成长发展所处的社会环境。但是,目前形势与政策教育在教学实践中偏重的是传达、贯彻的工具理性目的,把学生当作被动受教的一方,大部分时间讲授国内外政策、形势,很多同学感到讲授的内容实用价值偏小,更无法理解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意义。因此,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中,应切实转变急于灌输政治理念的观念,深入体察学生的内在需求,渗透人文精神,实现工具理性和人文理性在《形势与政策》课中的交融统一。

(2)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教育中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形势与政策》课与个人的长远发展、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很多学生认为,课程内容和自己的学习生活相距甚远,感觉不到这样的课程对自己的发展有什么好处和价值。大学生的思维具有直观、活跃的特点,但是在思维的深广度上有所欠缺,造成对形势与政策课的价值认识不够,教学接受的过程中消极被动应付,导致教学效果自我评价中评价过低,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 此,应该切实加强对《形势与政策》课价值和重要性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形势政策及其教育与个人发展的直接关联。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课价值意义的深入教育。一是形势与政策大环境决定着大学生个人的自我发展空间的最大上限和个人的发展方向;二是形势与政策也制约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只有客观准确的把握形势,顺应政策,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才能正确定位,为自己的发展确定合理的行业和职业①。因此,对大学生应当进行形势与政策课重要价值意义的教育,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形势与政策》课在自身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增强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让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进入学生头脑。(3)利用多种形式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形成教学与管理的良性互动。课堂教学作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主渠道,在传授知识、培养兴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单一的知识传授和灌输以及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得课堂教学效果不能完全达到教学目的,需要对课堂教学成果作进一步的巩固。一是要对课堂上反馈回来的信息给予重视,作为调整教学内容、方式等工作的依据,形成教学与管理的良性互动。二是要通过多种形式切准学生思想脉搏,了解学生的思想兴奋点。三是通过多种形式延伸第一课堂,把形势与政策教育贯穿在学生生活学习的全过程。举办知识竞赛、主题征文、专家讲座等活动巩固好《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成果,培养起同学们对时事政策敏锐的把握能力和持久的兴趣,最大限度的把形势与政策教育延伸到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来。

以上是我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课堂内容的体会,和我对这门课的认识,以及根据周围同学对这门课的认识提出的几点建议。总之,我觉得学习这门课是必要的,要使这门课真正发挥其作用,不仅要从学生自身方面加以认真对待,而且对于老师的教学方式、课程内容方面也应得到完善。篇五:学习形势与政策的心得体会 学习形势与政策的心得体会 0903班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高校培养目标为依据,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关键字:形势、发展、决策

形势政策教育是对大学生宣传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讲解国内外形势的重要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形势政策课的教学,使大学生及时了解我国改革的大好形势和现代世界的发展情况,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现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必要性和正确性。通过这两年的学习使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每学期的课不多,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高校培养目标为依据,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学习形势政策课让我对现在所面临的形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门课作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使我们在大学阶段能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让我们对国际当前形势有个初步的了解,同时也让我们能够早一步做出自己在这个社会上的发展方向。形势政策可是一个很重要的课,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肩负起振兴中华的重任,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形势政策的学习,能做到与时俱进,能够全面发展自己,更 全面的适应这个社会,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做出贡献。形势政策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学习形势政策是很有必要的,这是我在这几年的形势政策的学习中最深刻的心得体会。

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关注世界。

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再者,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综上所述,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把握住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

当今国际体系转型为我国提升国际地位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平转型的国际体系,有利于中国渐进式地成为世界主要大国。在全球事务中各方对中国的借重和需求显著上升。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和影响上升,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道路不可或缺的战略依托。中国和谐世界的理念已经形成,使世界各国对中国威胁的看法和担忧有所减弱,对中国的信任、肯定和信心有所增强。我国在不断提升

国际地位的同时也面临着障碍与挑战。这些障碍和挑战是我们今后20年中影响我们地位变化,甚至会导致我们上升过程中断。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衰退,中国外部发展环境空前严峻,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周边乱象从生,中国外部安全环境风险和隐患增多,意识形态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上升,中国外部舆论环境中仍存在压力和挑战,中国发展面临诸多内部困难。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是单一的,静态的,而是复合的,动态的。一方面,中国的国际地位内在蕴含着大和小、强和弱的对立统一,具有明显的矛盾、复杂性;另一方面,中国的国际地位还具有快速多变的特性,正处在从大而弱的国家走向大而强、从地区大国走向世界大国的历史进程之中。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 培养一种理性的、平和的心态,冷静面对现实,为中国和平崛起创造一个比较有利的国内、国际舆论环境。一个生命的诞生,意味着一种无限的喜悦,同时也有着一份无法抵挡的痛苦,人们不失常说“自己出生的那一刻,正是母亲最痛苦的一刻”吗?为那来之不易的生命,为了母亲那份疼痛,我们就要以一颗感恩的心,去重视自己的生命,珍爱生命,在需要我们关注的生命里,我们也需要清楚的认识到,生命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一个连载,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它都不会在你的背后留下空白,生命也不失一次彩排,走得不好还可以重来,它绝不会给你第二次机会,走过去就无法回头,因此要做最好的自己。

经济全球化大大提高了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度,特别是大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同时,军事科技长足发展,大国之间的相互摧毁能力大大提高,大大制约了大国走向冲突的可能性。因为大国之间的任何冲突和战争都只能导致两败俱伤,不会有绝对的赢家。中国的军事实力一定会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变得更强大.首先,张老师上课非常生动,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听,而老师的思维更是睿智敏捷,素材也丰富多彩,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位大学教师所具备的良好素质和出众能力,在这里,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快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陶醉。我们用自己年轻、活跃、开放、包含的个性来聆听哲人的教诲,固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深。

我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 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

综上所述,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为了更好的把握住自己,必须在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该学习好《形势与政策》课,这样在我们才能更好的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

最后,我想说,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非常有必要。因为,高等学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中国,了解了世界,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也为我们走出学校进入社会提前上了一课,让我们感受到社会的形势和国家政策,好让我们更有准备的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扶贫政策政策大培训稿

精准扶贫政策目录

1、关于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标准及程序

2、关于贫困人口脱贫标准及程序

3、贫困村出列标准及程序

4、上级考核评估口径

5、驻村工作队“五要”

6、帮扶干部“五让五做”

7、信访维稳工作特点及处理方式

8、精准扶贫“五个一批”到户扶持政策标准

精准扶贫政策大培训通稿

各位

为提高各级干部脱贫攻坚政策知晓率,能够更好、更专业、更高效的投身于脱贫攻坚,确保各项扶贫政策扎实有效落实到位。按照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统一部署,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精准扶贫政策大培训活动。下面我就相关精准扶贫政策标准作相应解读,请在具体工作中把握。

一、关于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标准及程序

(一)贫困人口识别标准。贫困人口以户为单位整户纳入。对象的“认定标准”是逐年提升延展的,如从2014年以单纯收入上限为标准,以后逐年逐步增加它附加条件,至2017年标准是“收入+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困难”等。1、2014年标准。省以2013年底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736元,作为扶贫对象的识别标准。我县下发了《关于印发郧西县农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的通知》(西扶组发〔2014〕8号)文件,并附加了“八不评、八优先”条件(“八不评”:即

1、因赌博、吸毒、好逸恶劳等原因致贫且屡教不改的户不评;

2、县城或集镇购置或建有门面及住房的户不评;

3、拥有非生活必须的高档消费品不评<如机动车、空调等>或大中型农业机械、运输工具的家庭<赠予的除外>不评;

4、长期不在本地居住生活<含外出打工>无法取得联系的户不评;

5、家庭成员有自费出国的户不评;

6、长期雇佣他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户不评;

7、现任村干部不评<特别困难的户除外>; 的农户;五是家庭拥有工程机械及大型农机具从事有偿经营服务的农户;六是长期雇佣他人从事生产经营的个体经营户,经营公司的农户;七是子女完全具备赡养能力,分户居住且无慢性病、大病的农户;八是举家多年在外打工不归的农户。若有特殊困难,经群众评议,村委会上报乡镇研究决定,可纳入建档立卡对象)。3、2016年标准。国家扶贫标准2855元。2016年8月24日,根据全省审计整改要求,对贫困人口又附加了“九条”识别负面清单(即:①在城镇购置商品房或异地自建<购买>住房的;②家庭拥有价值在5万元以上<含5万元>,且能正常使用的家用小汽车、大型农机具<赠予除外>的;③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或国企有固定工作和稳定收入的;④私营业主和股东的;⑤连续性缴纳住房公积金、社保费和领取养老金基数高的;⑥现任村两委主职干部及其家属的;⑦家庭成员具有劳动能力,无正当理由不愿从事劳动的,不履行赡养义务的;有赌博、吸毒、好逸恶劳、家庭不和谐等行为之一的;⑧家庭承包耕地常年抛荒、流转、委托或长期雇用他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户;两年以上未回来居住的;⑨对群众有质疑不能做出合理解释或群众举报其不符合扶贫对象情形的。对虽有上述情形,但因特殊情况,经综合衡量,未达到“一有两不愁四保障”标准,生活仍确处于贫困线之下,需保留其贫困身份的,须经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集体研究,村民代表大会同意,公告公示后,按程序申报乡镇人民政府核查,报县级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审批,并经县、乡人民政府

期时间为准,子女是贫困对象或个别子女有赡养能力的,老人可作为评议认定对象,并纳入)。

(二)贫困人口识别程序。按照“两公示一比对一公告”程序进行。村评议时,以村民小组评议的,评议人数不低于10-15人。以村为单位评议的,评议人数不低于25人,评议以票决形势进行逐户评定,根据得票高低对得票数不能过半的对象不能作为贫困对象上报,公示公告时间不得少于7天。

二、关于贫困人口脱贫标准及程序

(一)贫困人口脱贫标准。贫困人口退出以户为单位,达到国家规定的“一有、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

1、一有。指有稳定达标的收入来源,即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分国家扶贫标准为超过贫困线标准,即2014年超过2736元、2015年超过2800元、2016年超过2855元、2017年超过2952元,至2020年超过4000元),我县2017年脱贫对象人均纯收入下限标准为4000元以上。

2、两不愁。“指农户吃饭和穿衣有保障,能够稳定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主要评判依据:(1)“不愁吃”,指根据居住地饮食习惯,农户有能力通过自产或自购,满足口粮需求及补充一定的肉、蛋、豆制品等必要营养食物;饮水有保障。(2)“不愁穿”,指根据居住地环境,农户有能力自主购买或通过亲属购买,做到四季有换季衣服、日常有换洗衣服。穿衣主要靠社会捐赠、接济的,不属于穿衣有保障。

3、三保障。指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三、贫困村出列标准及程序

贫困村退出以贫困发生率为主要衡量标准,统筹考虑村内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收入等综合因素。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在乡镇内公示无异议后,公告退出。主要评估检查有4项指标:即贫困发生率必须低于2%、脱贫人口错退率必须低于2%、贫困人口漏评率必须低于2%和群众认可度必须高于90%,任何一项指标不符合条件的,不予退出。

贫困村脱贫出列程序:“村“两委”自查→组织群众问卷调查→村级代表决议→村级公示→村“两委”申报→乡镇核查、公示、批复、上报→县级评估→县级审核、批复、公示、申报→市审核验收销号”。

四、上级考核评估口径

(一)三率一度。贫困县摘帽主要看“三率一度”,即:一是综合贫困发生率降到2%以内(贫困发生率=[错退人口总数量(脱贫人口错退率×所有已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漏评人口总数量(贫困人口漏评率×非建档立卡农村人口数)+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数]/2014年底农业户籍人口数据×100%);二是脱贫人口错退率控制在2%以内(脱贫人口错退率=抽样错退人口数/抽样脱贫人口数×100%),严控虚假脱贫、数字脱贫、被脱贫,达不到标准做假脱贫是虚假脱贫,唯收入算脱贫为数字脱贫,脱贫户自己不认可为被脱贫。同时,特别注意的是脱贫程序不到位也是错退;三是贫困人口漏评率不超过2%(贫困人口漏评率=调查核实的漏评人口数/抽查村未建档立卡的农村人口数×100%),漏户、漏人或信息不准也属漏评;四是群

4、转移性收入。长期性、有稳定来源的转移性收入计入家庭人均纯收入,短期性、临时性收入不计入。具体如下:

A、计入家庭人均纯收入的项目:①离退休金;②赡养金;③五保金和一年及以上低保金;④养老金;⑤长期抚恤金;⑥稳定性的补贴收入(如退耕还林还草补偿款、生态林补贴、农业综合补贴等);⑦残疾补贴;⑧三年以上的资产性收入(如土地整治、旅游园区、光伏、设施农业、水力发电、矿产等);⑨其他具有稳定长期的转移性收入。

B、不计入家庭人均纯收入的项目:①政府为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发放的现金及实物,如产业项目补助资金、奖励资金等,种子、种苗、种畜、化肥、农药等;②危房改造补贴;③易地扶贫搬迁补助;④扶贫小额信贷;⑤保险赔付资金;⑥临时性慰问金;⑦临时救助金;⑧帮扶干部给予的帮扶资金;⑨社会各界给予的帮扶赠与、捐助资金;⑩亲友偶尔赠与的资金;⑪医疗报销、大病救助补助资金;⑫教育补贴;⑬“雨露计划”补助;⑭“两后生”职业培训专项计划补贴;⑮一年期以下的低保;⑯其他。

五、驻村工作队“五要”

一要走村串户深入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扶贫政策。要通过发宣传单、刷标语、召开会议、登门座谈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脱贫攻坚实践;细致入微地讲解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健康扶贫和易地扶贫搬迁等政策,使广大群众对党的十九精神和各项脱贫攻坚政策知晓熟悉、实的驻村工作作风赢得群众满意和信任,树立机关干部良好形象。

六、帮扶干部“五让五做”

(一)五让。一让贫困户知道驻村工作队是哪个单位的?包户干部是哪个单位?哪个干部?二让贫困户知道是哪年评的贫困户?哪年脱贫?三让贫困户知道自己致贫原因(为啥被评为贫困户)?四让贫困户知道有哪些扶贫政策?自己享受了哪些扶贫政策?知道自己加入的了什么合作社?五让贫困户知道你的手机号,知道你怎么帮他的?留守老人知道有困难有人帮助他?

(二)五做。一是做到熟知贫困户家庭基本情况和致贫原因,主要生产生活困难和需求,并知道每名家庭成员情况;二是做到每季度到贫困户家走访一次,落实“三同一定”,填好扶贫手册,做好帮扶记录。每月电话联系一次,了解贫困户思想动态,关心关注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身体、生活、学习情况,化解信访矛盾。三是做到年初和贫困户会商产业发展、就业增收规划,年中帮助落实规划,年底帮助销售农产品,算增收账;四是做到熟悉扶贫政策,帮助包联户落实产业、教育、医疗、就业等扶贫政策;五是做到帮贫困户树立勤劳致富理念和市场理念,引导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参入小额扶贫贷款。帮助贫困户下载中国社会扶贫网,并及时上传包联户帮扶需求。让贫困户对国家扶贫政策和帮扶工作满意。

七、信访维稳工作特点及处理方式

1以上,扶持资金5000元;新、改建羊舍30平方米以上,扶持资金1000元。

2、黄牛。贫困户户年新增能繁母牛3头以上,扶持资金5000元。并按照县畜牧兽医局与保险公司签订的保险协议书执行保险扶持政策。

3、生猪。贫困户户年新增生猪10头以上(每头30斤以上),扶持4000元;新、改建猪舍30平方米以上,扶持资金1000元。并按照县畜牧兽医局与保险公司签订的保险协议书执行保险扶持政策。

4、中华蜜蜂。贫困户户年养殖中华蜜蜂10箱以上,且连续养蜂2年以上的,扶持5000元。

5、多种经营。贫困户发展多种经营且年净增收1万元以上,扶持4000元。(多种经营主指除粮食作物以外的庭院经济、经济作物、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转化)。

6、贫困户与恒达扫帚、三和农产品加工、武当红酒厂、真武酒业等企业直接(企业+农户)或间接(企业+合作社+农户)签订订单种植合同的可享受价格补贴,否则不能享受。

①铁扫帚。建档立卡贫困户与企业直接或间接签订铁扫帚种植合同,按恒达扫帚加工企业从订单种植农户或合作社(含农户)手中收购铁扫帚实际数量,对订单种植农户按每公斤0.6元给予扶持。

②红薯。建档立卡贫困户与企业签订红薯种植的合作社签订订单种植红薯协议,按三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从订单种植合作社(含农户)手中收购红薯实际数量,对订单种植农户

3以上奖扶政策扶持期限均截止至2020年底。到户产业扶持项目资金办理流程是:贫困户申请→帮扶责任人认可→乡镇农商支行贷前调查→村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站(惠农金融服务站)初审推荐→乡镇(场、区)审定→县金融扶贫办公室审批→农商支行“一卡通”放贷→县级备案监督。

(二)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坚持做到“两公开”(公开评定搬迁对象、公开搬迁政策)、“两不准”(不准超面积建设、不准搬迁户因建房增贫)、“两配套”(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脱贫项目)、“一统配”(政府统一建设,实行“交钥匙工程”,即房子竣工验收后直接分配给建档立卡搬迁贫困户)。着力解决搬迁后的脱贫问题,防止住房一建了之,贫困人口一搬了之,确保搬迁一户、脱贫一户。

1、搬迁对象确定。对象条件。“居住在一方水土不养一方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也就是生存环境差、通水、通电、通路难、就医、就学条件差、基础设施投入大的地方需要搬迁的对象。严禁原址拆建;基本原则。贫困户自愿原则;建新拆旧原则;不举债搬迁原则(超标准装修视为举债搬迁);政府统建“交钥匙(室内水通、灯亮,室外路通、场平硬化)”原则;认定程序。坚持群众自愿原则,要严格按照宣讲政策、农户申请、入户核查、初选名单、群众评议(参加评议的代表每个村民小组不少于5人)、村组公示、村级申报、乡镇审核、县级审批、报市级备案的规定程序组织实施。

2、建房面积。严格执行国家五部委规定,无论是集中安置还是分散安置(包括自主购房),人均住房建设面积均不

5放贷款、村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站要协助主办银行跟踪监督贷款资金使用、借款人偿还贷款本息、县乡镇两级政府和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站负责协助主办银行清收贷款本息和落实扶贫贴息政策)

(四)外出务工、培训就业政策

1、就业培训。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男16-55周岁、女16-45周岁参加就业创业培训,实行全免费。培训机构具备食宿条件的,提供免费食宿。不具备免费提供食宿条件的,按城区及县外城区培训50元/人/天(在乡镇就近参加培训30元/人/天)标准给予生活补助(补助时间不超过30天)。对初次职业技能鉴定,且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给予一次性补贴。

2、求职补贴。贫困户子女达到劳动年龄、自毕业学年起2年内在社会初次实现就业的可享受一次性求职补贴500元/人。

3、创业补贴。贫困人员创办经济实体的,经工商注册并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的,给予5000元创业补贴。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新开办农家乐创业,带动就业3人、正常经营半年以上的,每户给予1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就业半年以上的农家乐经营户,按每吸纳一人给予2000元、总额不超过2万元的吸纳就业补贴。

4、社保补贴。对失业后从事灵活就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按照先缴后补的办法,给予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三项保险费60%的补贴。

7元。

2、短期技能培训补助。对全县接受1个月以上1年以内的短期技能培训并获得“两证”(培训机构颁发的培训结业证和人社部门颁发或授权颁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经申请、审核通过后,一次性补助1000元/人。学历生享受资助期间不得重复享受短期技能培训补助。

(六)健康扶贫政策

1、住院报销政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分段补偿比例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到2020年累计提高20%。

2、贫困大病住院兜底。对住院累计合规自付费用超过8000元的患者除去基本医疗保险常规核销、大病保险、医疗减免和民政救助费用后,剩余的所有费用(除第三方责任外)由大额补充保险进行90%兜底报销。

3、“三类”特殊对象兜底。对疑似尘肺病患者、终末期肾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实行建档立卡、分类救治救助。一是对符合条件没有纳入低保的对象一律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二是对于家庭贫困无能力缴纳基本医疗保险的由民政部门代缴;三是在各级定点医疗机构(专业机构)住院治疗的,费用实行兜底保障。四是对疑似尘肺病患者、终末期肾病和重性精神病患者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疑似尘肺病患者在乡镇卫生院及疾控中心门诊检查费优惠20%、人工检查费用全免,医疗保险报销20元,疑似尘肺、终末期肾病和重性精神病三类疾病患者在门诊治疗按照全市统一标准进行

9末期肾病等10种大病的患者,全市实行统一病种、统一定价、统一定点医院进行大病集中救治。

8、专病定点救治。对于我县农村贫困人口中患妇女“两癌”(乳腺癌、宫颈癌)、白内障(青光眼)、终末期肾病、疑似尘肺、肺结核、精神病等7种疾病分别在县直三家定点医院和疾控中心实行专病集中救治。

9、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在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10、提供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在家的建档立卡贫困对象100%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健康体检,具体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项目,对0-6岁儿童、孕产妇、65岁以上老年人及体检筛查出的慢病患者纳入重点人群,按服务规范要求提供相应的健康管理服务。

11、提供母婴保健服务。为农村妇女提供“两癌”(乳腺癌、宫颈癌)免费筛查,确保妇女常见病检查率达到90%以上;为农村妇女提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开展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服务。

12、推行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对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贫困患者只需在出院时支付自付医疗费用。

(七)教育扶贫政策

1、学前教育阶段。贫困学生每生每年按1000元的标准给予生活补助。

1款,在校和延期期间的利息由财政予以全部补贴。

7、研究生教育阶段。按硕士平均每生每年6000元、博士生平均每生每年10000元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同时,按照贫困家庭学生意愿,帮助申请最高限额12000元的国家助学贷款(含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并延期2年还款,在校和延期期间的利息由财政予以全部补贴)。

8、县外就读的建档立卡义务教育阶段非寄宿生生活补助申请流程。贫困户持在读学籍证明、就读学校开具的未享受国家生活补助政策的证明到户籍地村委会申请,由村委会集中上报乡镇扶贫办审核、汇总、公示后,由乡镇中心学校报县教育局,教育局核实申请资金后,拨付到贫困户。

(八)残疾人两项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对象为低保家庭中的残疾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对象为残疾等级被评定为一级、二级且需要长期照护的重度残疾人。对纳入低保的残疾人按每人每月50元发放生活补贴,对重度残疾人按每人每月100元发放护理补贴。

(九)民政救助政策

1、完善社会救助保障兜底制度。所有建档立卡对象纳入民政医疗、临时、慈善等救助对象范围,加强救助对象动态管理力度,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退尽退。

2、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到2019年底,农村低保标准不低于国家扶贫标准。严格落实“按标补差”,随低保标准的提高和低保家庭收入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其低保补助金额。对

第五篇:就业政策培训试卷

2013乌鲁木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人员政策法规考试试卷

单位名称:

街道

社区

姓名

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计20分)

1、我国的就业方针是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

2、在乌鲁木齐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的各类企业及在乌鲁木齐市行政区域内承揽生产经营和工程项目的企业,自2011年1月1日起,新招用持《就业失业登记证》的 南疆三地州、少数民族或 女性大中专毕业生及 本市生源的大中专毕业生。与其签订 一 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在国家规定的金融机构取得贷款,可享受每人每年5万元贷款额度的贴息。

3、社区就业援助金由就业困难人员本人向从事微利行业或灵活就业所在地的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提出申请,社区就业援助金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发放,各区(县)不得自行提高或降低补贴标准,应按照每人30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且三年内不得重复申请。

4、具有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城镇户籍的劳动者,在 户籍地 或 居住地 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事务所(站)申领《就业失业登记证》。

5、在见习基地参加就业见习的大中专毕业生需先到居住所在地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办理失业登记,领取《就业失业登记证》,并到市级人事部门申报见习,见习期内可按月享受见习生活费补贴。对见习期限未满即与见习毕业生签订2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企业,可将剩余期限见习补贴一次性补发给企业。

6、职业培训对于劳动者的直接作用主要是可以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养、工作水平工作效率、职业技能水平、职业转换能力、创业能力。

7、对返乡及城镇从事农牧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的大中专毕业生,按实际参加社会保险险种给予3年社会保险补贴及按乌鲁木齐市最低工资标准给予生

活费补贴。

8、目前我市职业培训补贴政策规定,可享受免费职业培训的人群有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残疾人,城镇退役士兵,零就业家庭成员等4类人群。9、2013年,乌鲁木齐市第二年在普通市民中开展了全免费专项职业培训活动,称作重点工种专项培训。

10、“从理论上讲,就业是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在一定的工作岗位上从事 有 报 酬 或有经营收入的合法劳动。

11、失业是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没有或失去工作及职业,在一定的时间内,虽进行求职(有就业愿望)但仍然找不到工作或职业,从而失去收入的状态。

12、职业培训是指按照职业标准或岗位需求对劳动者职业能力的要求,而进行的培养和训练。13、2013年,乌鲁木齐市第一年在公益性岗位人群中开展了全免费专项职业培训活动,称作公益性岗位专项培训。

14、城镇人员申请贷款选择抵押方式有两种。即担保人担保和房产抵押。

15、自2011年1月1日起,各类企业新招用持《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大中专毕业生,与其签订一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对企业及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部分给予补贴。

16、自2010年1月1日起,具有新疆城镇户籍、在乌鲁木齐市从事灵活就业并按规定参加灵活就业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可享受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标准以自治区上社平工资的60%作为缴费基数,按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的50%给予补贴。补贴期限最长为3年。

二、填空题:(单选、多选都有,每题2分,共计20分)

1、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给予个人缴纳的(AB)部分补贴。A、基本养老 B、基本医疗 C、失业保险 D、生育保险 F、工伤保险

2、农户贷款,可以选择的抵押方式(ABC)A房产抵押 B担保人 C 五户联保 D车辆

3、申请人申请大中专毕业生灵活就业社会保险需具以下那几个条件(ABC)A、申请人必须为持《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大中专毕业生 B、申请人必须在乌鲁木齐市实现灵活就业。

C、申请人只须以灵活就业参保方式在乌鲁木齐市缴纳基本养老保险。D、申请人须以灵活就业参保方式在乌鲁木齐市同时缴纳基本养保和医疗保险。

4、社区对辖区内城镇各类失业人员情况摸底做到“五清”(ABCDE)A、人员底数清 B、身体状况清 C、就业要求清 D、技能状况清 E、培训愿望清 F、经营情况清;

5、我市现行职业培训补贴政策规定,不同类别的职业工种,培训补贴标准是(A)

A.不同的 B.相同的 C.大致相同的

6、历届大中专毕业生为毕业(D)未就业的人员。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五年

7、目前,根据申请人员身份不同,我市个人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有(ABC)类

A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 B新疆城镇户籍人员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 C中专毕业生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 D新疆户籍人员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

8、《就业失业登记证》采用实名制,不得(A C D)、涂改,否则视作无效。A、买卖 B、补发 C、转借 D、转让

9、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人员每人每年只能享受(A)次职业技能培训补贴。A.1次 B.2次 C.3次、乌鲁木齐市登记失业率控制在(D)以内。

A、5% B、4.7% C、3.5% D、3.7%

三、判断对错(在每题后面括号内打“×”号表示“错误”,打“√”号表示正确。每题1分,共10分。)

1、被个体工商户雇佣也是灵活就业的一种形式,但个人工商户雇佣人员不得超过8人。(×)

2、一年内,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可参加2次职业技能培训。(×)

3、大中专毕业生不包括电大、函授毕业生。(×)

4、辖区内进行失业登记的有就业愿望的大中专毕业生安置就业率要达到85%以上。(√)

5、到具有资质的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参加职业培训方可享受培训补贴。(√)

6、在乌鲁木齐市享受大中专毕业生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的人员必须具有乌鲁木齐市城镇户籍,外地户籍的大中专毕业生不能享受。(×)

7、申请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人员应在灵活就业所在地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申领。(√)

8、符合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条件的人员,到户籍所在地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提出认定申请。(ⅹ)

9、《就业失业登记证》采用实名制,限本人使用,不得更换、补发证件。(ⅹ)、我市现行政策规定,就业状态下不能享受培训补贴。(X)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

(一)那些人员可以申请社区就业援助金? 答:需社区认定的就业困难人员。

(二)《就业失业登记证》发放范围?

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下列人员,属于《就业失

业登记证》发放范围:

(一)进行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的劳动者;

(二)被认定为就业援助对象的劳动者;

(三)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的劳动者。

外国人来疆就业,台湾、香港和澳门居民在疆就业,其他法律法规有相关规定的从其规定。

(三)零就业家庭”的认定程序是什么?

(1)、符合“零就业家庭”认定条件的家庭,有家庭成员凭身份证、户口簿到居住地所在社区提出申请,填写《认定表》;

(2)、社区应在申请人登记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和公示程序(公示时间为3天),并在《认定表》上签署审核意见盖章后,报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

(3)街道(乡镇)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报区(县)劳动保障部门审核;(4)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收到街道报送的《认定表》及相关材料后,在3个工作日内审批确认。对符合条件的,在《认定表》上加盖公章。

五、综合问答题:(共计20分,每题10分)

张明是2012年底的一名复员专业军人,户口在天山区新华北路街道人民路社区并在此居住,一直失业在家且办理了《就业失业登记证》,问张明是否可以做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并叙述我市就业困难人员的认定条件?如张明以后在我市实现了灵活就业并以灵活就业方式只缴纳了养老保险(未缴医疗保险),张明是否可以享受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如能享受,可享受那类社会保险补贴政策?申请时应携带那些资料? 答:

一、张明可以做就业困难人员认定。(2分)

二、就业困难认定条件(11)

就业困难人员是指在乌鲁木齐市行政区域及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并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和求职且领取了《就业失业登记证》并在本市进行就业困难认定的下列本地户籍人员:

1.城镇零就业家庭及夫妻双失业家庭成员; 2.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人员;

3.本人申请认定时女性年满40周岁、男性年满50周岁及其以上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以下简称“4050”人员);

4已经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一年内经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职业介绍服务3次以上,非本人原因,仍未实现就业的城镇失业人员;

5.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愿望的城镇残疾人;

6.失去土地(指因政府征地)且符合上述五款条件之一的农民; 7.应届未就业的大中专、技校毕业生毕业生及进行失业登记,连续一年以上仍未实现就业的历届大中专、技校毕业生毕业生;

8.城镇未就业的部队复员转业退役人员,随军家属; 9.刑满释放、解除劳动教养的失业人员;

三、张明可以享受新疆城镇户籍人员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2)

四、申请时应携带以下材料:(5)

1、本人居民身份证、《就业失业登记证》、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

2、本人银行卡卡号。

3、灵活就业的其它相关材料

下载教师培训政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师培训政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宣传

    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宣传什么叫职业技能培训?为什么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职业技能培训是指:为提高培训对象职业技能,增强其就业创业能力,由定点培训机构组织,为符合享受就业专项资金......

    政策性知识的培训

    合肥购房政策 合肥市城区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和包河区,暂时实行住房限购政策,即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城区已拥有1套住房的,可以再购买第二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暂停......

    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 4.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  5.......

    2015年教师资格证政策(★)

    教育部2013年(即2012级以后师范生必须考教师资格证)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2017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师资格证政策与法规重点

    教育法治化:通过法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教学用房、图书资料、学籍管理,实施奖励设备的安全问题而引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律规章来协调、规范科建设将分三步走:仪器设备、实习基地或......

    教师培训

    有些底线需要坚守 ----贺立祥 当前社会,市场经济更加完善,物质生活越发丰富,但令人感到尴尬的是处处、频频出现诸如“小月月事件”等突破传统道德底线的人和事„„人文素养严重......

    教师培训

    满洲里市“十二五”教师培训规划(征求意见稿) 二、培训原则 1.针对性原则: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与发展为出发点,针对不同类别、层次、岗位教师的需求,以问......

    教师培训材料(范文)

    教师培训材料:从学科教学到学科育人 从学科教学到学科育人 ——上海市中小学学科育人价值研究工作概述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德育项目部 从去年起,上海市中小学各个学科开展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