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基础教育暨2011年中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2 11:53: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全市基础教育暨2011年中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全市基础教育暨2011年中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一篇:在全市基础教育暨2011年中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基础教育暨2011年中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洛阳市教育局副局长 韩经权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以下称《纲要》)精神,对全市基础教育工作进行再动员,安排2011年的中招工作。

一、关于基础教育工作

(一)肯定成绩,经验弥足珍贵

1、领导重视,加大投入

它决定了一个地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整体水平。教育事业,是社会公益事业,既需要真金白银,也需要精神支持。尊师重教的环境,既来自于传统,更得力于领导的重视。投入加大,既来自于经济发展,也体现在领导重视。投入的加大,才能真切地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这不能回避。

2、区域推进,整体改革

市教育局在《纲要》颁布后,迅速启动了“十二五”教育规划。表现出教育区域推进、整体改革的高度自觉与主动跟进。新安县高度重视教育规划工作,实现了县域教育的整体推进,在河南小有影响。洛龙区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坚持区域推进整体改革,在全国已有不小影响。孟津县学校布局调整,新课改整体推进,产生了很好效果。

3、敬业奉献,殚精竭虑

洛阳基础教育的进步,是市委市政府关心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倾心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市教育工作者敬业奉献、殚精竭虑的结果。全市教育工作者,绝大多数是忠诚洛阳教育事业的,是高度负责和无私奉献的。成绩是实干出来的,是校长教师们干出来的,空谈误教,实干兴教。

4、改革创新,科学管理

改革创新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市教育发展好的县(市、区)、发展好的学校,莫不是结合自身的实际,解放思想,积极探索的结果。教情学情在变化,需要改革,要实现改革的最佳效果,就必须创新。没有改革的意识,没有创新的能力,教育事业就不会有跨越式的发展。

新安县高中教育整体改革,孟津二高、市一中等校“学案式”教学,栾川一高、汝阳一高“诱思教学法”,汝阳实验高中“问题教学法”,四职高“116”模式,市二十三中“51555”教学模式,市第二外语学校“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伊川县实验中学“224”课堂教学模式,孟津县直中学“三案三思”备课法,宜阳用行政力量推动教改,深含着洛阳泥土的芳香,需要珍惜和推介。

我市的教育督导、教学视导,开展的诸如“质量年”“管理年”“服务年”活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创建活动,“千百十”工程等,都有效地推动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了教学质量。我市的教研力量较强,有高的视导水平,做了高水平的工作,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二)正视潜力,挑战依然严峻

《纲要》指出,要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市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良好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约束的矛盾,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这样的判断,对洛阳教育颇具针对性,三大矛盾都存在,有些表现还比较突出:

1、学前教育存在数量不足质量待提高的问题,普及程度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任重道不远”;高中教育的特色不够明显,对洛阳优秀学子有吸引力的学校还比较少。

2、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教育品牌还相对缺乏,还没有打造出洛阳教育的整体形象。

3、教育为经济服务的能力有待提高,与洛阳人民对教育的需求和期待有相当的距离。

《纲要》还指出,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

这段描述,是《纲要》的原文,同样也十分符合洛阳的实际。新课程改革的进展情况,不是十分乐观,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式陈旧,还不能说是个别现象,甚至还出现了城乡倒挂的现象,让人忧虑;在小学段,学生负担重和教育资源缺乏的问题同时存在,表现为城市负担重,乡村缺资源。公办学校活力不足与对民办学校支持不力的问题,同时存在;学校布局调整任务艰巨,制约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教育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仍旧突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还不能说完全落实。这些问题,也是潜力,需要认真解决。每一个问题的解决或改进,都将带来区域教育甚至是洛阳教育的大跨越。

挖掘潜力,解决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等不得,慢则误事,急不得,急则坏事,必须实事求是。

(三)明确目标,科学规划路径

去年,国家召开了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学习、贯彻、落实纲要的精神,是各级党委政府、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按照毛万春书记讲的,“学精神,学精华,学精髓。”《纲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洛阳不能低于全国的水平,洛阳教育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问题,就自然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福民强市”的工作目标,洛阳市“十二五”规划把洛阳定位为:河南省副中心城市、中原经济区重要经济板块、国际著名的旅游文化名城等。作为发挥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的教育事业如何与洛阳的城市定位相适应?这是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也不能回避的问题。把洛阳教育打造成全国有名河南一流,我们责无旁贷。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育手段、教育体制等都要迈向现代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可以通过硬件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教育技术信息化、学校办学特色化来实现。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启动“小太阳工程”,全面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制定推进县域内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和线路图,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的创建活动。要着力提高普通高中的质量,促进高中教育适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保证学校的健康发展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通俗地讲,就是通过“四化”实现“一化”:用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特色化,实现现代化。

1、硬件标准化

主要是指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满足基本的办学条件,并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改善而改善。这主要是政府的责任,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参谋,要宣传领导。

我这里把教师队伍作为办教育的硬件来看待,教师是教育质量的直接决定者和最终决定者。就一般的意义来说,有什么样的教师队伍,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解决教师的数量问题上,责任在

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多提醒多沟通多协调;教师素质提升,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学校有很大的责任。

2、教育管理规范化

规范是规律与政策、现实结合的产物,解决的是实践中如何做的问题。规范化让教育工作进入轨道,使之有序,有序则高效。

规范管理是细节管理,流程管理,质量管理。

推行管理手册,把基本的教育教学常规变成一册式的文本,大家都有共同遵循,靠规范管理,不靠文件管理。我们要善于把一些成功的做法固化,形成相对稳定的规范。逐步形成手册式的管理规范,这次又下发了《教学常规》,随后还要印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体育卫生艺术等工作手册,有遵循,有章法。

3、教育技术信息化

信息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才刚刚开始。“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信息化是一个捷径。目前学校的信息化水平,已经落后于家庭,这是必须改变的。要有责任感,有紧迫感,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费多渠道筹措经费,尽快实现“班班通”。

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使学习从积累走向选择,师生关系从单向输出到学习伙伴,教研从定时定点,到随时随地;许多过去无法想象的问题,都可以在信息化的条件下实现。

胡锦涛总书记讲,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管理、教研,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教育信息化不是做不做的问题,而是如何做如何做好的问题。

要努力克服瓶颈因素,资金、资源和使用。教育信息化,基础是钱的问题,但又不纯粹是钱的问题。钱只是解决硬件问题,资源国际化、本地化的问题不解决,使用经常化、有效化的问题不解决,教育设施只能是一种摆设和浪费。宁用坏,不放坏,应

该是教育设施的使用原则。

4、学校办学特色化

优质教育,一定是特色教育。教育公平、均衡教育,不是千校一面、千人一面,而是各有面貌、各有特点。素质教育不是培养相同的人,均衡教育不是举办无差异的学校。保证办学的基本条件,办学者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学校实际,提炼自己的办学思想并运用于实践。办特色学校,是个大课题,需要认真探索,有两点是共识:特色学校从学校特色起步;学校的办学目标越具体,学校的特色越明显,实践上就越自觉,学校的发展就越健康。

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教育公平、均衡发展与特色办学的关系问题。教育公平、均衡发展是教育机会的公平、均衡,是指基本办学条件的公平均衡,教师配臵的公平均衡。公平和均衡,不是简单的相同,不是削峰填谷。《纲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我市应该提前,不能拖后。

实践证明,学校大多在三种情况下垮掉,第一种是学校太热,学生太多,导致学校疲于应付,身心交瘁,拙于创新,盲目自满。过热的下一个节点,就是过冷。“热校”要不断超越自我,获得新生,使学校立于不败之地。第二种是学校太凉,无人问津,学生太少。第三种是主要靠政策和惯性支撑,时间久了,惯性的作用淡了,或者特殊的政策没了,就失去优势。

(四)创造业绩,教育需要真情和智慧

对师生来说,教育是一种生活。办优质的教育,就是让师生体面地有尊严地生活,这需要全社会的努力,需要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真情和智慧。

首先是真情,表现在:

1、真心实意地忠诚洛阳的教育事业。忠诚常的教育事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具体表现在忠诚自己服务的学校,踏实

于自己的工作。向每一个孩子负责,教好每一个孩子。

2、真心实意实施素质教育。关爱每一个孩子,分数可以不高,名次可以倒数,依然有被爱的权力,依然需要体面地有尊严地生活,依然有权力有一个成功与幸福的人生。

3、为洛阳教育殚精竭虑。无私贡献聪明才智,无怨无悔。教育其实不复杂,就是用心去爱。用力可以完成任务,用心才能创造一流业绩。毛万春书记讲,要“巧干”:

1、明晰区域或学校的整体发展目标和线路图。搞好规划,是基本的标志。规划先行,是高层次工作的需要,是科学发展的需要。教育行业,是一个高技术高智慧的行业,不能成为体力劳动。

2、大兴“三风”:学习之风,研究之风,落实常规之风。教育工作,需要实践,需要经验,又不能局限于自己的经验。教育智慧是全人类的财富,必须认真地虚心地学习。教育是丰富的生动的。常规是工作质量的基本保证,也是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建立常规,落实常规,完善常规,应该成为一种常态。

3、实施“1121”战略:一确保,一改善,两加强,一提升。确保安全,通过安全教育与各项措施来保障;改善德育,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动机,为学生的人生提供动力,教育最需要解决的是动力和动机问题,要创新,使德育能够入脑入心,外化为行为;加强体育卫生,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体育工作是应试教育或者素质教育的试金石,卫生工作是学校管理水平的最直接外显。落实“健康第一”的方针,继续搞好中招体育考试,发挥其导向作用;加强艺术教育,努力解决师资课时等实际问题,艺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发挥着不可或缺不能替代的作用;提升智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建立义务教育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打造高素质的教育团队。首先是校长队伍,在相同的条件下,在基本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学校。要开展“校长讲校”“校长说课”活动,建立校长素质提升课堂。努力打造优秀教师团队,对教师进行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训。知识的培训,通过学历进修去实现;能力,主要通过校本研修去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要通过成功人士谈成功,幸福人士谈幸福去实现。还要创新培训模式,使教师培训触及心灵,有条件的可开展拓展训练等,西工区教育和市外国语学校等已经有了很好的实践。温家宝总理讲,“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

5、把握重点。学前教育主要是发展,也存在管理问题。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请注意“快乐健康”,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决克服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的倾向。我市正在制定符合洛阳实际的幼儿园办园标准,将实行星级管理。义务教育阶段,要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上学难的问题,其实是上大家想上的学校难,实质是均衡发展问题。推动区域之间的均衡,解决区域内的均衡,从根本上改造薄弱学校。普通高中教育,要提高普及程度。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造更多品牌学校。

6、改革创新。克服姓“公”姓“民”的思想障碍,大力落实促进民办发展教育的各项政策,加大民办学校的公助力度和水平。搞好教育内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激发教育内部活力。开展教育教学质量星级学校创建活动大致的思路是,管理为基础,占三星;合格、良好、优秀,办学业绩一星,改革创新或特色办学为一星。有的同志担心,义务教育阶段实行星级管理,不利于教育的均衡发展,这是一种很善意的提醒,如果没有新的质量观,很可能出现问题。在义务教育阶段,普及程度,学生巩固率,学生体质状况,教学成绩的合格水平(通过大容量的题库建设去评价),是最重要的办学业绩。弱校管理工作不能差,新的评价指标背景办学业绩也不能差,特色办学也没有理由差。教育教学星级管理,关注的是学校的内涵发展问题,它将和示范学校、规范学校创建一样,对全市办学水平的提升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我们还拟增加高中目标管理的奖项,“改革创新”、“教育行动研究”、“争先创优”、“优秀生培养”、“优秀生源培养”,意在为高初中建立正确的办学导向。

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创建更多的特色学校(精神、文化立校,教学模式变革,精英教育)

第二篇:在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十五”期间,我省基础教育的任务是,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完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推进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提高教育质量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按照这一任务要求,要突出抓好五项重点工作。(一)推进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责任。

办好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解决我省义务教育所面临的诸多问题,要靠改革。根据国务院《决定》的要求,基础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这是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一个重大调整,各级政府要按照这一要求,认真做好工作。省政府负责全省基础教育的管理指导。各市州政府负责本区域内基础教育的管理和建设。各县(市)级人民政府要切实担负起发展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职责,抓好中小学的规划、布局调整、建设管理、教*队伍建设、教*工资的统一发放和教学指导等工作。在强调“以县为主”的同时,要充分调动乡镇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的积极性,明确和落实乡、村在发展义务教育中的责任。省有关部门和各市州要统筹规划,搞好组织协调。大家要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国务院《决定》和我省《意见》的精神上来,各负其责,协调配合,确保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二)切实解决基础教育投入问题,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

当前,基础教育投入的关键是要明确投入主体、投入方式和投入渠道,落实好朱基总理提出的“一保二控三监管”的措施,即切实保证教*工资发放、控制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加强对教*工资发放和教育收费情况的监管和检查。各级政府要继续依法做到教育投入的“三个增长”,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省级财政切实执行“按上年省级财力安排的支出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的规定,逐步提高教育经费支出所占的比例。省政府要通过转移支付和设立教育专项资金,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危房改造以及教育信息化的扶持力度。各市、县级政府要根据本地实际,不断增加本级财政中教育经费的支出,每年财政超收部分要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教育,并优先保证义务教育的发展需要。当前,要重点解决好确保教*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按照《意见》的要求,农村中小学教*工资的管理、发放全部上收到县,由县级财政部门根据核定的编制和中央统一规定的工资项目和标准,专项安排、统筹发放教*工资,通过银行直接拨入教*在银行开设的个人账户中。为促进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各地教育、财政部门可以与有关银行研究一些具体有效的操作办法,以更好调动学校和教*的积极性。对财力不足、发放教*工资确有困难的县(市),省和市州政府要通过增加转移支付补助等办法,帮助解决教*工资发放问题。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不能保证教*工资发放,挪用挤占教*工资的县(市),省里要扣回省级财政的转移支付资金,并追究当地主要领导的责任。(三)突出重点,全面抓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以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为目标的提高国民基础素质的教育。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实现*的跨越式发展,核心问题是要解决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的障碍。这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因此要从基础教育抓起。各级政府要切实抓好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要从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世界观、人生观逐步形成时期以及认知规律出发,着眼于培养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重视培养学生继续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由学校人“变为社会人”的生存发展能力。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教育。要不断改革完善考试评价制度,建立科学合理、有利于素质教育实施的教育质量测评体系,从根本上克服单纯的“应试教育”倾向。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努力建设一批素质教育的示范校,并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积极予以推广。要加快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推行教*聘任制,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教*任用新机制。要不断优化教*队伍,加强中小学教*的继续教育工作,努力提高教*素质。注意吸收具有教*资格的其他高等学校的优秀毕业生从事教育工作,为推进素质教育健康发展提供充足的、合格的教育教学人才。(四)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促进基础教育快速发展。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办学投资体制的改革。要建立起“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共同分担”的多元化教育投资体制。坚持有利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原则,鼓励社会力量办学。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薄弱校建设进程,普遍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基础教育整体办学水平。在加强对民办学校教育教学的指导和监督、规范其办学行为的基础上,保证民办学校合法享有公办学校的同等权利和义务。要积极探索公办学校国有民办的办学改革试验途径和方式,允许薄弱校、国有企业所属校和政府新建的学校,在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按民办学校运行机制进行改革试验。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从适应市场经济和满足人民群众需要出发,努力促进形成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政府办学与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办学相互配合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学新体制,推进基础教育健康发展。(五)高度重视农村教育改革,抓好农村义务教育。

农村义务教育是涉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战略任务,是实施义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为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提供人才智力支撑的根本途径。目前,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初中教育与农村和农民的需要相脱节,使农民感到孩子“不上学没有出路,学完了又没有用途”。要改革农村初中教育教学,调整课程设置,将各种先进的专项农村实用技术列入教学计划,由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和家庭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进行选修,以使学生愿意学、乐于学和学以致用。在保证少数部分优秀学生能正常升入上一级学校的基础上,对于那些初中高年级学生,可以在普遍选修实用技术的基础上,采取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强化专业技术培训,使其在毕业时能够具有一技之长,初步掌握依靠科技致富的本领。还可以在自愿的原则下,聘请一些农业科技专家,开办一些毕业后的专业技术培训班或临时性的市场、科技、信息培训班,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服务。要积极推广一些农村初中办学模式的改革经验,不断拓宽农村初中功能,使农村初中教育从单纯的升学目标转移到全面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转移到为提高农民素质和发展成人教育打好基础的教育改革方向上来,切实把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与此同时,要高度重视扶持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省政府确定建立省级义务教育扶贫助学专项资金,从2004年至2005年每年拨专款2000万元,资助贫困地区、边境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无力负担杂费、书本费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各市州、县(市、区)都要落实并完善中小学助学金制度,建立相应扶困助学金,充分发挥政府财政扶困助学的主导作用,调动社会各界开展多种活动扶困助学。要加强协调,规范程序,形成制度,从机制上保证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辍学,确保农村适龄孩子都能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三、努力创造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基础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处于“重中之重”和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各级政府一定要从战略高度出发,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重视,加强领导,切实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各项任务组织实施好。

一是要突出政治职责,强化领导。抓好基础教育,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政治职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依赖于基础教育;迎接科技人才竞争的挑战,依赖于基础教育;提高全民族科技文化、思想道德素质,依赖于基础教育。各级政府,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摆在重要工作位置,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把抓基础教育工作列入领导干部工作责任范围,作为考核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领导同志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了解掌握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突出矛盾,并认真加以解决,真正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任务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

二是要突出工作职责,注重落实。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不是一个部门的事,需要政府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相互支持,整体推进。各级政府要积极搞好组织和协调,明确各有关部门的具体职责,建立基础教育工作责任制,形成政府集中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教育部门要承担工作的总体规划、组织协调推进的任务,要积极与财政、计划、人事、民政、物价等部门加强协调沟通,主动争取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配合。财政部门要不断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逐步提高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扩大教育投入规模,确保教育经费管理规范有序。计划部门要切实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放在优先地位加以安排,在关系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项目规划建设上加大支持力度。信息产业部门要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大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帮助教育部门搞好教育信息资源开发,现代信息技术的引进运用,以信息化建设促进教育的现代化。其他有关部门也要团结协作,努力形成各级政府和部门齐抓共管,协调落实,共同促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

三是要突出社会职责,营造氛围。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是个系统工程,牵涉社会各个方面,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做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不仅需要政府的投入、学校的努力,而且需要社会的关心、家庭的合作。要积极动员和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发展基础教育,提倡和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大力兴办基础教育,对发展基础教育贡献突出的社会团体、单位和个人,要积极宣传并进行表彰,形成崇尚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社会风尚。各新闻舆论单位,要坚持正确的宣传舆论导向,强化新闻舆论监督。各级宣传出版、文化艺术部门要配合学校把德育工作放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净化各种文化娱乐场所,整顿文化艺术市场,积极为广大青少年创造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让广大青少年在积极、健康、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中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健康成长。各级学校要主动与学生家长沟通,与社区管理部门沟通,坚决抵制各种封建迷信、腐朽思想对青少年的毒害,积极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使其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茁壮成长。

四是要突出法律职责,依法治教。各级政府、学校和有关部门,要增强法制意识,认真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和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增强依法治教意识,严格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要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加强学校管理,建立健全(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保障*生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中小学安全工作责任制、事故责任追究制,确保*生人身安全和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进行。重点防范危及*生安全的危房倒塌、食物中毒、交通、溺水等事故。严厉打击扰乱学校治安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依法保障学校、教*和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努力依法治教,坚持依法治校。切实加强和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做好对基础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专项督导检查。坚持对贫困、落后地区“两基”年检制度,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对推进素质教育的保障作用,促进素质教育评价机制形成。要切实从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为依法治教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保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健康推进。

第三篇:在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些年来,我省基础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具有了良好基础。“两基”于1998年通过国家验收,成为全国第8个实现“两基”的省份。到XX年,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99.8%和98.4%;高中阶段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49.3%;学前教育、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得到较快发展。教*继续教育全面展开,教*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新的提高。义务教育投入逐步增加,高中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初步形成,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现代教育技术开始应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探索逐步深入,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涌现出一批实施素质教育的典型。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看到,我省基础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基础教育发展不够平衡,农村初中辍学率呈上升趋势,普通高中教育需求和供给的矛盾突出;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不顺,拖欠教*工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公用经费匮乏,推广现代教育技术任务十分艰巨;教育教学改革有待深化,教*队伍调整优化不够,实施素质教育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些问题不解决,不仅“两基”成果难以巩固,而且可能引发基础教育出现滑坡。

尽管基础教育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但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工作,强调搞好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奠基工程,进一步确立了基础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进入新世纪,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对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将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我省具有重视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传统,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积累了有益经验,使我们有条件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快基础教育发展。

根据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从我省实际出发,省政府确定,“十五”期间,我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建成与我省人口变化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相一致,满足社会成员基本学习要求,布局合理,教育设施和信息化程度达到全国中上等水平的基础教育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并切实落实到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学校、家庭、社会各个方面;形成符合省情,有利于基础教育持续稳定发展的教育体制和支撑基础教育发展的教*教育体系和法制保障体系。到XX年,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提高到99%;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9%以上。

加快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60%,城市和经济发展较快的农村基本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要求,建设一批示范性普通高中。

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或接近健康儿童、少年的水平;幼儿教育有较快发展,城镇幼儿园(学前班)基本满足社会需求;少数民族教育水平有较大提高,“双语”教学科研和实践进一步加强,初步建立开放式、能适应未来竞争需要的民族教育体系。实现上述目标和任务,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在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各级政府要牢牢把握四点:一是要进一步明确搞好基础教育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首要任务,牢固树立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必须首先落实到义务教育上来的思想,继续把义务教育作为“重中之重”。二是要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突出创新,强化“发展是硬道理”的意识,以大教育、大产业、大市场的视角来研究解决基础教育问题,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全面推进改革。三是要高度重视农村基础教育,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认真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面向农村、服务农业、致富农民的问题,促进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四是要正确把握基础教育的功能和作用,进一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摆到突出位置,坚持基础教育规模、质量和效益的统一,提升我省基础教育整体水平。

二、深化改革,努力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加快基础教育发展,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全面深化基础教育改革,走出一条符合我省实际、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路子。(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切实树立素质教育思想。尽管近些年来我们对素质教育进行了积极探索,但从总体上看,素质教育并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基础教育仍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应试教育”的惯性和影响当中。特别是在相当一部分人的思想认识中,对于什么是素质教育以及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解比较肤浅、片面、简单,有的甚至把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严重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以至误认为“上午搞正规教育、下午搞素质教育”或“课内搞正规教育、课外搞素质教育”。要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要求教育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是目前世界上先进教育思想的体现。实施素质教育,最终是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和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实践证明,素质教育的关键在课堂教学,教育改革的重点也在课程上。为此,必须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真正把课堂知识转化成实际能力,使学生成为素质教育的最终受益者。

一是要以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和学会做事为目标,切实加强和改进德育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一方面,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确定由低到高的

阶段性教育目标,克服成人化、简单化的倾向,努力提高德育教学的针对性。另一方面,要突出各学科课堂教学在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改进德育工作方式方法,把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与各学科中渗透德育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在这里,要特别强调不能把素质教育简单、片面地理解为第二课堂和课外实践活动。第二课堂和课外实践活动在素质教育中有着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德育的重要载体,但它不是素

质教育也不是德育的主渠道。而且第二课堂和课外实践活动也需要在内容和形式上全面进行创新,紧随时代赋予其新的内涵,使德育真正成为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基础,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怎样做事。

二是要以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生存为目标,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基础教育是为每个学生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的教育,不是终结性教育,它的课程内容和要求应当是基础的、有限的和具有发展性的,其功能主要是教会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和能力,也就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同时,社会需求是课程设置的根本依据,课程唯有反映时代发展和现实生活的需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和生活,有助于其提高生存能力,才能体现课程的本质功能。我们要在积极实施国家新课程的同时,紧密结合实际,系统开发我省多样化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为适应新课程的变化,课堂教学改革就要努力实现新的突破。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科学思维品质,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的超越,赞赏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教*要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使学习成为在教*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在教学改革中,要采取各种措施,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教*队伍建设。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基础教育水平,关键在于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队伍。要在加强*范性院校建设,保证合格新*资来源,加强教*继续教育和培训,提高教*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水平的同时,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队伍建设。

近3年来,我省在中小学进行了以“四定”、“四制”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基本解决了人员超编问题,迈出了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第一步,下一步重点解决中小学核编、减编问题。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国办发〔XX〕74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研究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办法》。在核编过程中,要合理规范学校内设机构和岗位设置,精减压缩非教学人员,建立机构精简、职责分明、管理高效的学校内部运行机制。依法全面实施教*资格制度,严把教*入口关,拓宽教*来源渠道,注意吸收具有教*资格的非*范性院校毕业生从教。针对一些农村贫困和边远地区教*数量不足特别是相关学科教*短缺的实际,从XX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实行城市和县镇新补充*资到农村中小学锻炼、支教的办法,有关部门要抓好落实。

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形成“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的新机制,最大限度调动广大教*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积极探索教*职称评聘分离的办法,重点抓好教*聘任制的实施。在这一过程中,要坚持依法治校,推行校务公开,强化民主监督和管理,确保教职工聘任工作的公平、公正

、公开和学校在改革过程中的稳定。

改革和完善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方式,是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讲,薄弱校首先是校长薄弱,要把加强校长队伍建设作为教*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校长职能发生了变化。现在是职务校长,多数实行的是任命制;而今后对教育实行市场行为管理,校长将是受聘于市场的职业,拥有职业能力,成为“职业化校长”,实行的是聘任制。这就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吉发〔1999〕17号)有关规定,由教育行政部门聘任校长,尽快建立校长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聘任制和任期制,积极实行职级制。对于现有在岗的校长,要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改进培训内容和方法,注重其观念的转变和能力的培养,尤其要加强对校长进行教育经营理念的培训,促进校长从权力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实现职业能力和职务能力的合理的嫁接,通过体制过渡,逐步转向职业化的新的校长管理体制。(三)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推进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

我国在今后相当长时期都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省“普九”还处于较低标准,许多地方举债“普九”。在这种基本国情、省情条件下,要巩固、提高“普九”成果,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从调整教育所有制结构入手,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实现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

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投资体制改革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头戏,而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则成为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就基础教育来说,普通高中教育和学前教育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义务教育则要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以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社会力量办学的重要意义,认真落实有关政策,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投资基础教育,尤其是要扶持发展民办学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总结分析近几年来民办学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依法加强对民办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指导和监督,规范其办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在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办学的同时,还要积极探索教育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在统筹规划前提下,

以城市为重点,积极探索公办学校主要是薄弱学校、国有企业办学校和政府新建学校办学体制、机制改革的路子。改革要从实际出发,有利于改造薄弱学校,有利于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基础教育整体水平。在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依法加强对改制校的管理,明确学校与政府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划清产权归属,合理确定办学规模,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保证平稳健康发展。

三、突出重点,积极推动农村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我省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直接关系到“科教兴省”战略和“县域突破”战略的实施。因此,我们必须把农村作为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的重点,积极推动农村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一)调整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我省过去实行县、乡、村三级办学,县、乡两级管理体制。在实践中我们已经认识到,这种体制使农民的教育负担过重,很多地方的乡级财政难以支撑,直接影响到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这次国务院提出建立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为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提供了体制保障。“以县为主”,是调整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关键环节。县级政府要提高认识,切实负起责任,统筹规划义务教育的发展,抓好中小学布局调整、建设和管理,确保教职工工资的统一发放和对教育的投入,负责中小学校长、教*的管理,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动员和组织各方面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在强调以县为主的同时,要明确和落实乡、村在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中的责任,充分发挥乡、村在筹措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待遇、动员适龄儿童入学等方面的作用。各地要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对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情况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划清县、乡两级政府职责,能理顺的马上理顺,暂时有困难的要采取措施争取尽快调整到位。

在调整和完善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过程中,要坚决贯彻国务院提出的“一保二控三监管”原则,以县为主,认真解决教*工资拖欠问题,建立教*工资保障机制。近几年来,尽管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但教*工资拖欠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其中有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有财力方面的原因,在个别地方也有重视不够的问题。我们要从理顺教*工资管理体制入手,确保教*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各地都要在XX年底前,将教*工资的管理由乡(镇)上收到县(市、区),由财政部门根据核定的编制和国家规定的工资项目及标准,通过银行将教*工资直接拨入教*在银行开设的个人帐户。各地要在确保教*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由教育、财政部门与有关银行共同研究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工资发放具体形式,以利于更好地调动教*工作积极性。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教*工资经费的监管,实行举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控制收费项目和标准,坚决制止学校乱收费。(二)深化农村初中办学模式改革,促进农村初中教育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我省初中学生多数在农村,农村初中学生多数要回乡务农。其中一些学生在学校感到升学无望,对学习失去兴趣,厌学、逃学直至辍学,而回家后所学知识又用不上。“读书无用”,这就是农民从活生生的现实中得出的直朴而又深刻的结论,也是农村初中辍学率不断上升的本质原因。如何变农村初中“读书无用”为“读书有用”,使不升学的初中毕业生就业有技能、致富有希望,是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必须回答的一个重大课题。在这方面,舒兰市等地对农村初中办学模式的积极探索启示我们:农村教育要姓“农”,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学方向,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改革农村初中课程结构和办学模式,扩大初中功能,实施“农科教相结合”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三教统筹”,形成农村社区终身学习机制。实践证明,这是农村初中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是解决农村初中辍学问题的治本之策。

农村初中办学模式改革的首要问题是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调整。要认真研究解决让农村学生学什么、会什么、回到农村做什么的问题,将以“绿色证书”教育为

主的农业实用技术课作为农村初中的必修课。同时,农技课的具体内容应因地、因校制宜,在一定范围内让学生选修,增强教学弹性。在此基础上,实行多种形式的分流教育,进行某一方面的强化训练,增强针对性,让不升学的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和一定经营管理知识。无论是农技课的选修,还是分流教育,都要由资源约束型向需求引导型转变,使农村初中办学与农民致富的需求始终保持一种主动适应的趋势,形成完善的自我调节机制。

在农村初中办学模式改革过程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文化课和农技课的关系。无论是文化课还是农技课,都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石。因此,必须坚持文化课与农技课“两条腿走路”,紧密结合当地生产实践互相渗透,使学生感到知识就在身边,看得见、“摸”得到、用得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践、应用、创新的能力。二是要处理好专职教*和兼职教*的关系。加强教*队伍建设,是当前农村基础教育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要对学校原有教*加大培训力度,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双*型”专职教*队伍。同时按有关规定采取内调、外聘、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通过多种渠道保证一定数量的农技课兼职教*和实习指导教*。三是要处理好农技课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关系。要克服“黑板上种田”的弊端,坚持课堂教学内容与当地特色产业相统一、教学进度与农时季节相统一、劳动实践安排与教学基地管理相统一,使学生既能学会理论知识,又能动手操作,成为有市场经营头脑和专业技能的新型农民。在教学基地建设上,除了各级政府要帮助学校解决外,学校也要与当地种植业、养殖业大户开展多方面的合作,把基地延伸到学生家庭,使学生学习与家庭致富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三)继续抓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及危房改造工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调整中小学布局、改造中小学危房,是适应学龄人口变化,提高义务教育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战略措施。目前,我省农村学校平均规模小学为174人,初中为605人,办学效益低的问题仍很突出。因此,

要继续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设置的原则,因地制宜调整全省城乡中小学布局,最大限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要结合布局调整加快学校危房改造步伐,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省教育厅、计委、财政厅制订了调整中小学布局和改造危房规划。从今年开始,利用3年时间,将全省中小学(含下伸点)从现在的12892所调减到9637所,减少25.2%,其中农村中小学(含下伸点)从现在的7912所调减到6360所,减少19.6%;利用2年时间改造完现有131.3万平方米危房,其中农村中小学危房63.4万平方米。各级政府特别是县、乡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采取有力措施,多种渠道落实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经费。允许在群众自愿量力的原则下,动员农民按政策进行教育集资,提倡农民通过义务劳动支持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在全省城乡中小学布局调

整过程中,要确保教育资产不流失,撤并后空余校舍、土地等资产实行有偿转让,所得资金必须全部用于新规划学校的建设。

与此同时,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扶持力度,认真组织开展对口支援活动。从XX年开始,用4年左右时间,在全省实施高等学校对口支援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工程、城市学校对口支援本地农村学校工程、党政机关和大中型企业对口支援薄弱校工程,以多种形式帮助农村学校特别是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培训教*,改善教学设施设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各有关部门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明确具体任务和要求,将对口支援工作落到实处。

四、加强领导,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涉及到方方面面,办好义务教育是各级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的责任。各级政府要站在实践xx同志“xxxx”重要思想的高度,认真落实科教兴省战略,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对基础教育工作的领导,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基础教育。

(一)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纳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健全基础教育投入保障机制。

各级政府要牢固树立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思想,树立解决好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最终要靠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思想,切实重视和加强基础教育。各级领导干部要研究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新情况和突出问题,及时提出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要转变工作作风,经常深入中小学指导工作,帮助解决办学中的困难。要建立和完善基础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和落实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改革和发展基础教育中应承担的职责,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作为考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强化制约机制。

落实基础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根本措施是增加教育投资。各级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要把基础教育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宁肯在别的方面忍耐一点,也要千方百计增加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依法实现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省有关部门将核定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定额标准,除从学校按规定收取的学杂费中开支外,其余不足部分由县乡两级政府予以安排。需要明确的是,新标准仅是维持教育教学工作的最低保证标准,现行标准低于新标准的必须按新标准核定预算,现行预算已经超过新标准的不得降低现行标准。在新政策出台前,有关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足额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进行税费改革试点的县(市),因税费改革而减少的教育经费,由当地政府在改革后的财政预算和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中优先安排,确保投入不低于改革前的水平。同时,积极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继续采取优惠政策扶持中小学勤工俭学,努力增强学校的自我发展能力。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充分运用督导评估机制推动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根据新形势的要求,要加快地方教育立法步伐。进一步加强教育法制宣传教育,努力增强各级领导及各有关方面的法律意识,增强依法治教的自觉性,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法律法规。要落实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法定职责,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推动基础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落实。进一步完善教育行政执法制度,加大教育行政执法力度,依法保障学校、教*和学生的合法权益。要将依法治教与以德治教紧密结合,不断增强以德治教的自觉性,大力推进教*职业道德建设,加强教育系统行风建设。

教育督导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各级政府要重视教育督导工作,加强督学队伍建设,为开展教育督导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当前,教育督导工作要紧密围绕国务院《决定》和省政府《意见》的落实,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强化对下级政府的基础教育工作、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以及中等及其以下学校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引导和促进基础教育的巩固提高和素质教育的实施。

(三)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都要关心支持基础教育。要加大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宣传力度,宣传好典型、好经验,形成有利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强化“安全第一”的意识,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确保*生人身安全和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各有关部门

要密切配合,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力度,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育人环境。现有各类青少年活动场所要充分发挥自身功能,免费或低费向青少年学生开放,丰富中小学生的校外生活,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第四篇:在全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的全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家、省、成都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我市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努力建设教育强市。刚才,游浩副市长作了报告,总结安排了工作。会上表彰了先进,交流了经验。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受到表彰的乡镇和部门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你们向所有为推进我市“两基”工作付出辛勤汗水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会上,成都市教育局雷解民副局长作了很好的指导性讲话,家荣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科教兴市”必须先兴教育。教育的至关重要性,勿用置疑。我市教育的主体是基础教育,抓好了基础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抓好了我市的教育工作。因此,我们必须继续保持和发扬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师以从教为乐的良好风气,努力构建彭州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平台,使之成为我市投资环境的基础,成为我市实施“工业富市、城建活市”战略的基础。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搞好基础教育的重大意义,认真落实基础教育优先发展、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

当前,我市基础教育面临着新的情况、新的形势,改革和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如何在“两基”达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再创彭州教育的辉煌;如何在农村税费改革实施后,确保我市义务教育投入不低于改革前的水平,并做到逐步增长;如何解决教育发展城乡之间、乡镇之间、学校之间的不平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子女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和公平教育;如何克服不良思潮、不良现象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高育人实效;如何充分发挥教育优势,更好地为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等,都是摆在我们大家面前需要认真研究并努力解决的问题。

今天的会上,就加快我市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我着重讲三点意见:一是突出五个重点,夯实基础教育;二是打好四个基础,培育教育市场;三是提供三个保障,确保教育发展。简言之,就是“突出五个重点、打好四个基础、提供三个保障”。

一、突出五个重点,夯实基础教育

要加快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把准脉搏,找准问题,突出重点。即从内涵上讲,重点是抓好素质教育;从人员上讲,重点是抓好师资队伍建设;从地域上讲,重点是抓好农村义务教育;从工作难度上讲,重点是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从开拓创新上讲,重点是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第一个重点,积极探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既是2000年第三次全教会的核心内容,也是去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的重要任务。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两个《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品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是要抓住加强德育工作、实施课程教材改革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三个关键环节,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提高质量。

第二个重点,深化改革,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育要发展,质量要提高,关键在于有一支政治素质高、师德师风好、业务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为此,一是要加强干部教师队伍管理,推行教师聘任制、全员聘用制、校长任期目标制等,激发教师内在的潜力。二是要建立现代、开放、高效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使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化、法制化,努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要改革分配制度,调动和激励教师工作积极性,鼓励教师不甘平庸,脱颖而出,提高优秀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四是要进一步改善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大力宣传教师精心育人、为人师表的优秀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和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既要靠机制培养和引进人,还要靠待遇留住人,更要靠事业激励人。今年,市委、市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决定每两年评出30名教育系统“知名教师”,享受政府津贴,这必将对鼓励教师创先、争优,激励优秀教师成才、成名,造就一支德劭才高的名师队伍产生深远影响。

第三个重点,齐心协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农村适龄儿童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确保入学青少年享受相当质量的义务教育,是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两项基本内容。由于受经费投入、所处地域、历史发展、学校内部等因素的限制或影响,我市义务教育在各乡镇发展不太平衡的现象还比较突出。解决这个问题,实现全市农村义务教育稳定的经费来源。目前,我市财政形势十分严峻,但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师生。市财政要同教育部门认真研究,采取措施,统筹安排,切实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不低于税费改革前的水平,并努力做到“三个增长”。同时,要积极行动,努力争取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和中小学危房改造补助。乡镇政府要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乡镇长要直接负责乡镇教育工作,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师生活条件。二是进一步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改造。改造薄弱学校,重点是完善办学条件和提高教育质量。对此,乡镇和教育部门要从办学条件、领导干部、师资队伍、经费投入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薄弱学校也要奋起直追、励精图治,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努力为本乡子弟提供良好的受教育机会。三是做好控制学生流失工作。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流失特别是初中生的流失,是我市基础教育工作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控制学生流失,乡镇、教育部门和学校责无旁贷,同时也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各乡镇要按照市政府《关于制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流失的通知》精神,切实负起责任来,把“控流”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体乡镇干部的责任目标,分片分村包干负责。对流失学生,学校班主任、学校领导、乡镇领导要亲自上门规劝,对仍不愿返校的,要下达“勒令返校通知书”。对确因家庭特殊困难辍学返校的贫困学生,教体局、学校、乡镇村和各级干部要为其减免和承担有关费用,保证贫困学生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学。学校要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高教师的育人素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使进校的学生能“留得住,学得好”。教育、民政、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部门和群团组织,要特别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子女的受教育问题,积极开展“助学工程”、“春蕾计划”,帮助贫困学生入学。

第四个重点,千方百计,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出口,高中万人入学率和高考万人上线率是衡量一个地区教育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这两个指标,前者表明普及程度,是定量;后者表明质量高低,是定性。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市民素质就难以提高。就目前情况看,我市基础教育的矛盾,集中表现为市民日益增长的享受高中教育需求与十分有限的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扩大高中教育规模和提高高中教育质量这两个关键环节,既要解决好高中新生的入学问题,又要解决好高中毕业生的升学问题。小学、初中教育都要积极为高中教育服务。农村高中要进一步挖掘高中招生潜力,城区有条件的高完中要逐步实行高、初中分离,彭州中学今年要率先走出第一步,这是确保“争创”成功,确保完成高中招生任务的“双赢”之举。要集中财力、物力,划拨专款,加强彭州中学、彭州一中和彭州职中三所高中的“争创”工作,建设一批国家、省、市不同级别的示范学校,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提升彭州教育档次,推出彭州教育品牌。“争创”学校要自加压力,制定符合实际的“名牌战略”,狠抓管理,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切实发挥名校的示范作用和辐射功能。

第五个重点,开拓创新,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改革。不改革,教育就缺乏生机和活力。我们要树立开放的意识,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把民办教育事业作为我市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引进资金,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民办公助、股份制等不同体制的学校,形成政府办学为主、多种形式办学并存的新格局。招商引资办学校,有利于缓解就学压力,有利于优化我市教育结构,有利于提高我市教育普及程度,有利于满足市民高质量的教育需要。市委、市政府多次号召,除了抓好工业招商、农业招商、城建招商,也要抓好教育招商、卫生招商等。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同志,要算大帐、算长远帐,要舍得下功夫招商引资办教育,要舍得拿出优质的教育资源吸引外来投资者,争取在招商引资办学上有一个大的突破。我市教育系统人才济济,有七千多名教职工,十余万学生,招商引资的人力资源是哪个部门都无法比拟的。在招商引资办学的同时,教育部门也要积极引进其他项目和资金,这也是教育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重要体现。

二、打好四个基础,培育教育市场

近几年,我市基础教育的工作方向和思路是对的,发展势头是好的,工作成效也是明显的。但由于多年积难和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市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要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应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挑战,必须走培育和发展教育市场的路子。我想就培育教育市场讲点意见,即打好四个基础。

第一,打好思想基础,凝聚教育市场人气。没有人气,就没有市场。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更新,家庭重教之风不浓,社会兴学之风不盛,学校育人之风不旺,教育市场就难以形成。因此,我们要从促进彭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把重视教育的认识化为重视教育的行动,把纸上的办学责任化为实在的办学实践,采取多种形式、多种办法,抓住各种机会,大力宣讲“读书创业”、“知识致富”、“科教兴市”的重要性,大力营造送子上学的家风、育人为本的校风、关心教育的乡风,以形成重教兴学的舆论环境和浓厚氛围。父母留给子女最宝贵的遗产是什么,我想不一定是金山银山、汽车洋房,而应该是使子女受到最好的教育。上海市前任市长徐匡迪说过这样一句对我们教育很大、启发很深的话,他说:“对于一个困难家庭来说,最好的救助办法就是为他们培养一个大学生,那样就会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命运。”我希望同志们也要树立这样的观念,同时要不遗余力地把这些观念宣传到群众当中去,使之家喻户晓,入耳入脑,深入人心,共同营造有利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良好氛围。

第二,打好物质基础,扩大教育市场规模。规模出效益、规模出品牌。学校只有上了规模、上了档次,才能产生规模效应,才能在竞争中盘活存量资产,发挥资源效益,增强教育自身的“造血”功能,促进教育市场的形成。因此,我们要树立教育“战略地位、优先发展”的观念,要有“在别的方面忍耐一点也要保证教育投入”的远见卓识,要像有识之士超前培养子女一样超前投入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为市民子女提供更好的受教育条件,壮大彭州的教育市场。

第三,打好体制基础,规范教育市场操作。我国加入WTO的协定已经把教育作为服务产业列入其中,教育已正式敞开了国门,迎接世界竞争的挑战。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已面向市场,民办中小学、股份制学校方兴未艾。但我们彭州的教育市场并不成熟,市场教育的观念还没有真正被老百姓接受,一些人为的因素还在扰乱教育市场的健康发展。教育主管部门要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采取措施,在办学体制和教育成本分摊机制等方面努力创新,整顿和规范教育市场,纠正个别学校的违规操作行为;有关部门要大力宣传,更新教育消费观念,树立经营教育产业的理念,壮大彭州教育市场;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自觉遵守市场秩序,杜绝权利、名位等非市场因素介入教育市场,消除“电话生”、“条子生”,共同为培育、发展我市教育市场提供宽松环境。

第四,打好质量基础,树立教育市场品牌。质量是办学的生命,是培育教育市场的根本。没有高质量,办学就缺乏吸引力,教育市场也难以得到发展。彭州有几千年的文化积淀,素有“蜀中膏腴之地,英灵秀出之乡”的美誉,曾引来杜甫、陆游、张大千等众多文人墨客畅游彭州,更哺育了清代名医唐宗海、革命先烈何秉彝等一大批具有一定历史影响和卓越成就的彭州儿女,可以说是英才辈出。特别是彭州中学培养了曹文宣、李吉均、朱清时三位中科院院士,是彭州今天的骄傲。我们要树立经营教育市场的理念,在抓教育观念更新、师资素质提高、学校内部管理等方面狠下功夫,以“评名教师、做名校长、创名学校”为契机,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把教育品牌做大、做强,把教育市场做大、做强,吸引学生、留住教师、争创名校,充分发挥名牌效应。今年在这方面要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彭州中学具有良好的基础,要加快改革,扩大影响,努力建成彭州的品牌、成都品牌、四川的品牌,以此为突破口,把彭州教育的品牌真正树起来,推出去。

三、提供三个保障,确保教育发展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办教育,没有教室不行,没有稳定的资金保障、良好的周边环境也不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加快教育发展,既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为民办实事,造福一方百姓和他们的子孙后代的大事。办教育,地方政府的责任就是要体现在重视教育、努力为教育发展提供保障上。重点是提供三个保障。

第一,加大教育经费筹措力度,努力为基础教育提供财力保障。国务院《决定》指出,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这种统筹规划、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机制,明确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责任,确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合理承担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新体制,为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各乡镇政府要按照游浩副市长所作《报告》的要求,切实明确任务,履行职责,千方百计保证基础教育投入。国税、地税、财政等有关部门要加大职工个人教育费附加、城市教育费附加等教育经费的征收力度。职工个人教育费由市地税局委托市财政局征收,全额和差额财政拨款单位由市财政局统一从拨发的工资中直接扣除,其余事业单位职工个人教育费征收由上级主管部门负责,企业职工个人教育费征收由市经贸局负责;其他教育经费也应加大征收力度,确保教育经费不流失,并全部用于教育,无论哪个部门,概不例外。各乡镇要将教育支出列入财政预算,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税源性项目,增加财政收入,为学校发展筹措必要的正常运转经费和排危资金。今年将把教育经费征收工作作为新增责任目标,纳入目标考核,对征收不力,特别是违规操作,挪用教育经费的单位将扣减年终目标分,并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市委、市政府目督办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专项督查,为基础教育发展保驾护航。

第二,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努力为基础教育提供物质保障。一是建立稳定有效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要做到“三个确保”,即确保按时足额、统一发放教职工工资,确保学校公用经费,确保危房改造经费。二是高度重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排危工程”是一个动态过程,旧的危房排除了,新的危房几年后可能再次产生,影响基础教育质量,威胁师生生命安全。这是人命关天的事,各乡镇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各乡镇、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严密监测、检查,切实担负起排查危房隐患的责任,形成制度,定期进行地毯式的检查,谁检查,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市和乡镇政府要按照职责,切实承担起危房改造的责任,加快危房改造。对忽视排危工作,造成房屋倒塌,引起伤亡事故的,要作为安全事故追究乡镇和学校主要领导的责任。三是调整中小学布局。这是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乡镇要从实际出发,在做好群众工作、不发生新的流失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逐步推进,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要把中小学基本建设列入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规划,对中小学布局调整、危房改造等新建、扩建校舍必需的土地,按有关规定进行划拨,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按政策减免规费及相关建设费用。

第三,加大校园内外整治力度,努力为基础教育提供环境保障。安全稳定的校园及周边环境,是提高办学质量的前提,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前提。教育系统职工队伍庞大,学生人数众多,涉及千家万户,安全稳定工作非常重要,必须高度重视。当前,影响学校安全和稳定的因素不少,有的来自于社会,有的来自于校园周边,有的来自于学校内部,有的来自于家庭。对此,我们要认真分析,逐一排查,积极应对。一方面,公安、工商、卫生、文化、环保、市容等部门,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定期不定期地开展联合行动,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严厉打击扰乱学校治安的违法犯罪活动,扫除社会丑恶现象,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和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进行。乡镇、村都有维护学校治安和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责任,要建章立制,认真落实。要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加强宣传,大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另一方面,教育部门和学校内部,要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要认真开展安全稳定工作检查,掌握情况,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要细化学生管理,加强学生心理教育,增强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要加强对学生家长的教育和引导,使之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工作。要正确妥善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努力把不良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总之,要千方百计采取措(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施,把不稳定、不安全的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发生之前。

同志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基础教育是事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奠基工程,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是落实“科教兴市”战略,建设现代化新彭州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在教育工作中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国务院《决定》精神和这次会议精神上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与时俱进,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开创新世纪彭州基础教育新局面,为实施“工业富市、城建活市”战略,实现彭州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县委书记在全县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模版)

今天召开的这次全县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是在全县各项会议一再压缩的情况下新增加的一次大型会议。县委、县政府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会前,县委、县政府分别作了专题研究。开好这次会议,对于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全国、省、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我县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扎实推进科教兴县战略,早日实现把岫岩建成辽宁经济强县、全国经济富县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刚才,国秀县长作了很好的工作报告,一些部门和单位分别做了表态和典型发言,这对于进一步动员和组织全县力量,共同致力于岫岩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下面,我就贯彻落实今天会议精神,加强我县基础教育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世纪平台审视岫岩基础教育,深刻认识优先发展基础教育的重大意义

县十二次党代会确立了把岫岩建成辽宁经济强县、全国经济富县的奋斗目标,为岫岩描绘了一个新的社会发展远景,我们应该而且必须面向这个新远景,全面审视我县的基础教育,重新认识基础教育新的社会使命,拓展基础教育创新与发展的新思路。

建设辽宁经济强县、全国经济富县是一个惠及全县**万人口的大目标。而经济的强大,必然会促进岫岩政治、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涵盖了岫岩全面发展的内容,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丰富内涵,而且突出了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县“第一要务”这一主题。

正确理解这一奋斗目标,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和真正落实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战略地位。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人力资源”是推动社会持续发展诸要素中最具决定性意义的“第一资源”,而基础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途径。发展基础教育,不仅是把岫岩建设成为辽宁经济强县、全国经济富县的重要目标的要求,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是为岫岩加速发展提供人才、智力、知识支持的根本保障,是提升我县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县基础教育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加强了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如期实现了“双普”目标,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人均受教育年限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县基础教育还存在很大差距,我们还处在教育弱县地位。据初步统计:在过去**年内,我县**万人口完全接受过小学教育人数为*.*万人、初中教育人数为*万人、高中阶段教育人数为*万人、中等职业教育人数为*.*万、高等教育的人数为****人。每百人中有**人接受了小学教育,有**人接受初中教育,仅有*人接受了高中教育,*人接受了中等职业教育,*.*人接受了高等教育。全县人均受教育年限不足*年,高中毛入学率平均仅为**%左右,而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约为*年,高中毛入学率为**%。世界上一些国家人均受教育年限则大大高于这个水平。美国、爱尔兰、韩国、菲律宾人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年、**.*年、**.*年、*.*年。而日本早在***年前的明治维新时期就普及了九年教育。这种教育落后现象产生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县完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特别是高中阶段以上教育的人数少;另一方面,就我县人力资源储备来看,升入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回岫岩的总数更为稀少。据统计,我县十年来升入高等院校的大专以上毕业生总数为****人,回到岫岩的仅为****多人,其中有***人从事教师职业,扣除人才流失的因素,十年内回岫从事非教师职业的仅为***人左右。这些初步统计数据,反映出我县人力资源贫乏的严重性。这也从本质上揭示了我县过去经济贫困的根本原因在于广大农民知识的贫困,科技专业人才的匮乏,基础教育的落后。

为实现把岫岩建成辽宁经济强县、全国经济富县的奋斗目标,应对国际竞争加剧及随之产生的对人力资源开发要求急剧提升等问题,都要求我们着力抓住当前基础教育存在的基本矛盾,确立基础教育的新目标和新使命。当前,必须充分满足全体学龄人口日益增长的公平享有高标准、高质量、特色化、多样化、个性化的基础教育需要,大力普及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促进城乡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从而促进人的早期发展,为人们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努力为国家和本地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人才和劳动力,最大限度地开发我县人力资源。这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也是人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经济价值的表现,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网络.com网。更是实现我县今后奋斗目标、满足全县**万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最为浩大的社会工程。为此,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基础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重大意义,牢固树立超前意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决落实基础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二、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拓展基础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实现我县基础教育的新目标、新使命,必须按照高质量、均衡、适度超前的原则,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要在教育观念、体制、内容、教师等方面进行创新,做到整体实施、全面推进。

一要抓好观念创新这个前提。我县基础教育工作必须首先确立与建设辽宁经济强县、全国经济富县目标相适应的教育观和人才观,牢固树立为国家服务,为岫岩全面发展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大教育观念,尤其是要把为本地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力和各类适用性人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横向上,各类教育相互衔接和沟通,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结合和促进;在纵向上,要适应终身学习需要,树立终身教育观念,建立学习型社会。

二要抓好体制创新这个关键。按照“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乡镇政府要切实协助县政府承担起相应的教育发展责任和义务。教育主管部门要将对当前学校的直接行政管理,转变为运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管理;要建立和完善学校自我设计、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运行机制。在办学体制上,要继续改革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形成九年义务教育以政府办学为主、高中教育和成人教育大力引进民间资本共同参与的办学体制,要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扩大开放式办学;要对我县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重组,大力推进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教育,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三要抓好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创新这个核心。要充分吸纳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把学生引导到当代科学的前沿,帮助学生认识科学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增强他们热爱科学、研究科学的兴趣和爱好;要坚持学习书本知识和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更多地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开阔视野、增长才干;要打破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的旧的教育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和传媒技术,采用DVD光盘、远程教育网、校园网等新的教育教学手段,并逐步向计算机网络、音像电子图书、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手段迈进。

四要抓好教师创新这个根本。观念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教师教学活动的创新,都需要教师来完成。只有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创新人才。因此,教师要始终站在发展的前沿,加强学习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三、建立强有力的运行机制,为落实基础教育优先发展提供保障

第一,要建立基础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具体要做到“四个确保、一个严控、一个监管”。

“四个确保”。一是确保对基础教育的投入。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基础教育投入的规定,不断加大对基础教育的财政性投入。同时,积极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对基础教育进行公益性投入。动员海内外有识之士关心、支持我县的基础教育事业。二是按照“相对集中、优化资源、规模适度”的办学原则,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增大学校服务半径,节约教育经费。确保全县中小学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三是层层落实责任,积极筹措配套资金,提高工程建筑质量,确保到2005年基本完成消灭D级险危房的改造目标。四是确保学校正常运转所必需的公用经费。要根据“一费制”的标准,对所需公用经费合理确定。并保证学校所收杂费用于学校公用经费。

“一个严控”。就是要坚决制止学校乱收费,切实减轻农村学生家长负担。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向学校乱集资、乱摊派,特别是不得向学校强行摊派报刊、书籍征订任务。

“一个监管”。就是要加强对教师工资发放和收费情况的监管和检查,完善举报制度,接受群众监督。

第二,建立教师队伍优化机制。县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通过制定优惠政策,确定严格录用标准,实行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试用管理,择优聘任,严格考核等措施,把那些德才兼备、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人才选拔到教师岗位。对现任专职教师继续推行竟聘上岗,优胜劣汰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教育用人机制,努力打造一支一专多能、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队伍。

第三,建立家长工作机制。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对学生的早期学前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建立强有力的家长工作机制,既是全面提高基础教育工作质量,获取更高效益的新的增长点和关键环节,又是提高全县公民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的有效载体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主渠道。因此,要广泛对学生家长进行培训,为广大家长科学育儿、正确引导、开展健康家庭教育提供服务。还可以邀请学生家长进课堂、参观学校,就学校管理、课堂教学、学生日常表现、兴趣爱好、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等方面进行广泛的沟通,做到因材施教,互动提高。

第四,建立依法治教工作机制。各乡镇、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法律法规,严格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加大执法监督力度。要依法加强对社会力量办学的规范管理,特别是要对校园环境进行综合治理,要高度重视中小学安全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坚决压低安全事故发生率。要坚持以督政为主、督学为本、督政督学相结合,把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和基础教育的高标准、高质量作为重要的督导内容,开展专题督导与综合督导相结合,过程督导与随机督导相结合的督导检查工作。特别是要依据国家、省、市对各类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督导评估方案进行督导评估,形成完备的督导评价机制。各乡镇还要成立依法控辍执法小组,依法做好保学控辍工作。

四、要切实加强对基础教育工作的领导

推进基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领导是关键。首先,要切实把基础教育工作摆上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基础教育工作汇报,了解情况,对教育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其次,要强化政府行为,县乡两级政府要不断完善对基础教育的发展规划,特别是在社区建设、小城镇开发过程中对城乡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进行合理设计,全面规划,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第三,县人大、县政协要对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广泛开展依法监督和民主监督活动,定期视察,专题调研,建言献策,共谋教育发展大计。第四,继续推行县级领导干部挂钩联系薄弱学校制度。县级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中小学、幼儿园了解情况,现场办公,为教育发展办实事,实实在在地为教育解决困难和问题。争取每年都转化一批薄弱学校。第五,要继续推进和完善督查考评制度,把基础教育工作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第六,县教育局要切实加强对全县中小学校的管理,强化对中小学校长的培训工作,努力建设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管理科学的教育管理队伍。第七,各新闻单位要加大对基础教育工作的宣传力度,努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总之,要通过有效的组织和领导,把社会各界的力量组织起来,把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优先发展基础教育的战略意识,转化为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推动我县基础教育工作快速发展。

同志们,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县的奠基工程,事关岫岩未来,我们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动力,凝聚全县力量,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加快我县由教育弱县向教育强县跨越进程,为实现把岫岩建设成为辽宁经济强县、全国经济富县奋斗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智力和人才保障。

下载在全市基础教育暨2011年中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全市基础教育暨2011年中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2010年高、中招考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 * 同 志 在全县普通高招考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6月 3 日) 同志们: 一年一度的普通高招考试已经到来,考试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到位。今天我们召开高招考务工作会议,对这项......

    在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致辞[范文模版]

    在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致辞尊敬的杨厅长、各位领导、同志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在和风拂柳、春光明媚的美好时节,全省基础教育2008年度工作会在我市隆重召开,在此,我谨代表中共......

    在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全文5篇)

    文章标题:在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全省基础教育课改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市前一阶段课改情......

    在全县工业经济暨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工业经济暨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胡 银 波 (2009年3月23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经济工作会议......

    在全县消防暨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文章来源莲山课件 w ww.5 Y K j.Co M 6 同志们:今天召开消防及安全生产工作会,重点研究消防安全、防洪渡汛、乡镇船舶整治以及乡镇建制调整期间如何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

    在德育暨班主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德育暨班主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唐红友 2013、4、19 领导、老师们:大家辛苦了!根据学校的安排,我在这里作一个发言。我感到诚惶诚恐,因为我这个人对德育工作没有什么经验。既然......

    在全市工业经济暨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本站推荐]

    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工业经济暨招商引资大会,部署当前工业经济发展及招商引资重点工作,就是要坚定实业强市战略,奋力建设全省领先、全国知名的产业名城,为桐城早日跻身“全国......

    在党建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合集)

    同志们: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一年。全面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十九届中纪委五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今年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