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特殊青少年群体”活动的调研报告、方案、小结(共5篇)

时间:2019-05-12 11:28: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爱特殊青少年群体”活动的调研报告、方案、小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爱特殊青少年群体”活动的调研报告、方案、小结》。

第一篇:“关爱特殊青少年群体”活动的调研报告、方案、小结

关爱特殊青少年群体活动调研报告、方案、小结

新海小学把“留守学生”教育,作为学校今后一个时期德育工作的重点,在多次调研的基础上,开展四项研究、搭建四大平台、拓宽育人途径,实施关爱“留守学生”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我校“留守学生”现状调查分析

1、留守学生监护情况总体不够理想。留守学生父母亲外出务工主要是以父亲单独外出务工和父亲母亲双双外出务工居多,很少有母亲单独外出务工。调查显示,留守学生与父亲或母亲一起生活,其中,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留守学生比例较高,这与父亲单独外出务工比例较高相吻合,这也说明了家庭中男女在劳动分工上存在的差异模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母亲一般更愿意选择留在家中照顾孩子。由于大部分留守学生是与母亲一起生活,因此,只有少数的学生认为监护人对自己管理较严,较多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基本不管”。在问及“你会迟到或逃课吗”时,80%的留守学生表示从不这样,有14%的留守学生表示有时会这样,经常迟到或逃课的有5%,这表明学校和留守学生家庭对孩子的监管是不够严格的。

2、大部分留守学生思想不健康、自我要求不严格。当问及“你的理想是什么”时,仅有12%的留守学生选择“当科学家,为国家作贡献”,有39%的留守学生选择“没有或不明确”,这表明大部分留守学生思想很不健康,他们没有远大理想、热爱祖国等优良品质。在“放学后,你会写作业吗”的问题中,有20%人表示马上做作业,17%的人会“先玩一会儿再做”,而“不做或抄别人”的有30%,另外还有12%的人表示需要别人督促,才做作业,这表明留守学生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同时也说明了教师没有权威,留守学生对老师没有畏惧感。在“周末放假了,你主要做什么”的问题中,有37%的留守学生是呆在家里写作业或看电视,49%的人表示主要找朋友玩,这说明大部分留守学生在学习方面是不够自觉的,这也与代理监护人监护管理不到位有关。

3、留守学生对父母外出务工持不理解态度。绝大多数留守学生对目前的家庭生活不够满意。调查数据显示,只有近20%的留守学生认为“为了使全家的生活更好,我理解支持他们外出务工”。在“你最想对父母说什么”问题中,有30%的留守学生选择“希望父母注意身体和人身安全,将来一定要报答他们”,70%的留守学生“希望父母能回来,一家团聚”。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留守学生并不希望父母

外出打工,原因有:希望合家团聚,渴望父母的关怀与温暖,与父母缺乏心灵沟通,学习需要父母的辅导,觉得父母在外务工太苦、太累、不安全等等,也有的孩子表达了他们因父母不在家而遭受歧视、心里孤单、寂寞的感受。然而,父母不在身边也确实给这些孩子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问题探究

(一)家庭教育缺位。调查显示,留守学生与祖父母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由于是隔代抚养,他们往往只求物质、生活上全方位的满足,而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与引导;另外,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受教育程度不高,绝大多数是文盲。因此,无论是从体力还是智力上都勉为其难地承担起对孙辈的监护和教育的重任,特别是当有几个孙辈一并交由他们监护时,就更显力不从心。

(二)学习成绩较差。由于上述原因,导致留守学生学习成绩普遍低于非留守学生。一方面,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不高,调查中发现,部分农民工潜意识里认为,孩子学习有成的机率不高,将孩子的学业定位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上,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另一方面,监护人对留守学生学习过问过少。多数留守学生和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等祖辈生活在一起,很少委托其他亲戚和熟人监护。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这些老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文盲半文盲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学生实在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年龄一般相隔近50岁,与留守学生思想观念差异较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管理上弊端较多。据教师反映,学校教育必须与社会和家庭的密切配合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可能只凭课堂的几节课,还需要向家长和社会了解学生的表现。但是,由于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缺位,老师没法向家长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有些调皮的孩子抓住这个空挡,在学校欺骗老师,在家里又蒙骗父母委托的监护人。这样使学校对留守学生的管理陷入尴尬。况且,老师的威信必须家长帮助维持,没有家长的支持,对调皮捣蛋的学生也没有办法。因此,对留守学生,学校在教育无效时只能采取停学或劝其转学的办法,有的学校便干脆对留守学生放任不管,让其冷落一边,有的严厉管教,迫使其自动提出退学的要求,使留守学生流入社会,成为“街角青少年”。

(三)性格缺陷。调查数据显示,有些留守学生认为与父母的感

情越来越淡薄。有些在外出务工父母为提高孩子的生活水平和学习条件,经常给家里寄钱、寄物,导致一些留守学生身着时装,大把花钱,这很不利于学校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的思想品德教育。由于外出务工的父母常年在外奔波,回家次数较少,与留守子女联系少,对于孩子的成长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指导。而青少年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极易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另外,在留守学生中,放纵溺爱型家长比例较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家的监护人管不了,不敢管,不会管,外出父母则无暇管,舍不得管,留守孩子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而且随着父母外出时间长短而发生变化,一般显示为时间越长,性格变化越大,且年龄越小,变化越快。

(四)缺乏亲情。父母在外打工对留守学生造成亲情欠缺,是最严重也是最现实的问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尽管有很多外出务工父母半个月或一个月与孩子联系一次,但仍有不少的父母半年以上联系一次。相当部分的外出父母一年返家探亲一次,甚至有的父母常年在外,孩子与父母之间相处的时间很少,亲子之间缺乏沟通交流的机会,这不仅影响了亲子之间的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成长。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学生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同时,根据调查和座谈的情况看,大多数留守学生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和安全的忧虑,不希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且年龄越大,越表现出对家庭完整和父母关怀的强烈要求,对生活的满意度逐步降低。在我校的调研显示,随着父母探亲频率降低,联系次数减少,留守学生在人际交往、性格、生活感受、人生理想、协作求助、学习成绩等方面发生障碍的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

(五)心理障碍。调查发现,留守学生中心理不健康的比例要明显高于非留守学生,通常表现出冲动、好怒、焦虑、神经质、自闭等不良的心理特征。数据表明,在遇到烦心事时,很少有人向老师诉说。这表明留守学生心理问题较为明显,如不能得到合理的引导,很可能产生不良后果。数据显示,留守学生监护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有事情需要交流时,留守学生选择的第一倾诉对象是同伴,第二为教师,第三才是监护人。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独特的理

解与认识,也产生了许多烦恼与冲突。这时,他们需要亲近畅通的倾诉渠道,更需要正确的引导。但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这种情况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心理问题。

三、以调研为导向,有序推进关爱“留守学生”工程

1、“真空时段”的学生管理问题研究。双休日或节假日是留守学生自我支配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学生一方面在学习上缺少必要的指导而感到无助,另一方面,与祖辈间因认知代沟、心理代沟而缺少沟通,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侵蚀,形成“家庭管不好,学校管不到”的“真空时段”。

2、“留守学生”的学习缺少辅导的问题研究。“留守学生”的父母在外,由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往往不能给予帮助。因而,从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来看,如果学习上有了问题,孩子向家人求助的比例很低。这同时也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现监护人对“留守学生”学习上的辅导相对少了很多,很多孩子因此而导致学习下降。

3、“留守学生”成长中亲情缺失问题的研究。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学生长期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成长中的心理需求无法满足,造成不少留守学生孤独、自我封闭、情绪异常、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甚至产生仇视心理。根据我们的调查和了解的情况,留守学生在人际交往、性格、生活感受、人生理想、学业成绩等方面明显比非留守学生问题多。

4、“留守学生”人生价值扭曲的矫正研究。由于部分外出打工者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关注较少,特别部分父母们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而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在进行补偿,导致“留守学生”多数道德标准不清,是非界定不准;把不是当理说,说谎话,有欺骗行为;旷课、违纪、违规,道德功利性凸显,责任感缺失,轻生、离家出走;报复心过强,吃点亏就用拳头;“老子挣钱儿享福”,精神空虚,学生成绩差易流失,仇视亲人或父母,我行我素,从而形成这些孩子扭曲的人生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部分“留守学生”在很小年级就产生了厌学情绪,认为读书无用,热衷于吃喝玩乐,在学习中往往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研精神,得过且过,不求上进,成绩普遍较差。

四、为“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搭建爱的平台

从调查研究中可以看出,“留守学生”普遍存在着家教薄弱、亲情缺失、缺少精神关怀等突出问题,为了全面加强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我校提出建立“代管家长”队伍、建立帮扶帮教机制、整合家校教育合力等一系列措施,要求全体教师高度重视,全面贯彻落实,认真作好“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1.建立“代管家长”队伍:学校要求班主任、课任老师与留守学生“结对子”,当起学生的“代管家长”,积极承担“留守学生”的监护职责,做学生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代管家长”各显身手,因材施教,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到“三个一”:每个月进行一次家访,每个月与家长通一次话,每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②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学生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学生亲情的缺失。③提供必要的帮助,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处理突发情况等。④开展“结对子”帮扶:安排班干部、团员、优秀学生以及“留守学生”邻居与其“结对子”,在生活、学习上给予帮助。⑤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留守学生”。

2.拓宽育人途径:我校在“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上,坚持以严格的要求规范行为,以丰富的活动发展能力,以文明的环境熏陶性情,以优质的服务保障成长。①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搭建师生心灵沟通的平台;②积极开展活动,促进“留守学生”的管理。学校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并侧重于“留守学生”开展一些切实有效的活动:举办“关爱留守学生见真情”主题班会,开展“为留守学生献爱心”募捐活动,举行“我是家里的小主人”演讲比赛等。每学期召集全校的留守学生开展一至二次安全与法制教育讲座,增强他们安全意识与法制观念。积极地开展各项活动,有利于消除“留守学生”孤单、悲观的阴影,让他们领悟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关爱之情,使他们愉快生活,安心学习。③开办家长学校,把学校教育延到留守学生的家庭。

3.建立“留守学生”档案与成长记录袋:我校为每个“留守学生”建立了档案,全面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关注学生成长中遇到的生理、心理问题,注重心理疏导,情感沟通,习惯养成。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情感表现等材料,记录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有关评价,班主任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给

家长。

完善制度,建立长效工作机制:⑴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留守学生”关爱工作领导小组,“留守学生”教育管理课题研究小组,加强此项工作的领导与研究。⑵建立研讨、交流制度:每学期进行一次“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总结,举办一次“代管家长”论坛,交流经验,研究工作,探索新路,不断提高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水平,发挥学校在“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⑶ 建立评价、激励机制:把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纳入学校考核内容,对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要给子表彰、奖励。同时,对“留守学生”中品学兼优的学生要给予表彰。⑷整合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合力:以“家长学校”为载体,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积极争取有关单位、社会各界的支教助教,把强大的教育合力渗透到留守学生的生活、学习、成长的各个方面,让“留守学生”感受到来自社会关爱。

“留守学生”作为学生中的一个群体,更需要教师的关爱,社会的理解信任,需要接受全面的教育的引导。“留守学生”教育是一艰巨的工程,我们将长期不懈地抓下去,让他们在特别的关爱和引导中茁壮成长,将来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第二篇:关爱特殊群体措施方案

陈家沟小学《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措施和效果》

实施方案

在我们的学生中间还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父母远离家乡,到遥远的他乡谋生糊口;当我们被长辈群爱意包围的时候,他们却被留在家中,托管在小饭桌,孤独地像荒草一样生长;别的同学都 在认真苦读, 为理想而努力时, 他们却游离在外, 迷茫的找不到方向;别的孩子在爸爸妈妈的关爱下健康快乐的成长时, 他们却只能孤独无 助的流着酸楚的泪。留守儿童、托管生、学困生、单亲儿童就是这样 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就是这样一个需要特殊关爱的群体,学校领导老师始终把你们惦记,身为教师,我们感到由衷的责任重大。为了使这些特殊群体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坚持以人为本、均衡发展、教育公平,为确保义务教育阶段特殊群体学生都能享受高质量、高水平的义务教育。根据区教育局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按照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推进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托起明天的太阳”为主题,以快乐成长工作站创建为载体,努力营造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二、工作内容

紧紧依托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力量,切实形成工作合力,最大限度地维护好中小学生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调动一切教育资源,全面关爱家庭经济困难的贫困生、学习有困难的学困生和父母外出经商、务工的留守学生,努力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确保各类学生都能健康快乐成长。针对特殊群体儿童学习生活、兴趣爱好、心理情感等方面呈现 的突出问题,着眼培养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兴趣、爱好,为保护特殊群体儿童的隐私班主任保管好他们的档案,重点放在特殊群体儿童身上。

1、实施爱心手拉手互助活动。引导少先队小干部、少先队 辅导员、班干部集体联合与特殊群体的少年儿童手拉手。通过开展制定一份爱心计划、结交一位手拉手小伙伴、写一封手拉手联谊信、同过一次手拉手主题队会等活动,促进与特殊群体少年儿童的交流互动。

2、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不断丰富特殊群体少年儿童的兴趣 和爱好,鼓励特殊少年儿童群体掌握一技之长。尽力挖掘这些孩子 身上的闪光点,发现他们的爱好特长加以大力的培养,以便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3、举办真情传输活动。开展书信文化活动,引导特殊群体儿童群体与亲属沟通,交流心中的困惑,吐露自己的心声;结合重大节假日、双休日、开展家访工作,力所能及地帮助特殊群体儿童解 决生活、学习、心理上的现实问题。与特殊群体儿童外出父母沟通, 使外出家长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特殊群体儿童在学习和心理等各方 面的情况,从而使特殊儿童群体不致缺失家庭关爱,能够健康快乐 成长。

“特殊群体儿童”需要老师的精心呵护与照顾。对他们进行关 爱,我义不容辞。我要用良好的师德和高尚的情操去感化学生;用 广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教学去吸引学生;用饱满的激情和真诚的微笑 去感染学生;用灵动的音符去弹奏学生的“心灵之音”;用无微不至 的关爱让“特殊群体儿童”感受到家的温馨。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特殊群体儿童撑起一片爱的天空,使他们在充满爱心的环境里茁壮成长。

凉州区洪祥镇陈家沟小学

2018年4月

第三篇:关爱特殊群体活动实施方案

赤水市第三小学

2013—2014学年关爱特殊群体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和谐校园,对外来务工子女、留守学生、单亲家庭儿童等特殊群体、弱势群体学生给予关爱。让他们同在一片蓝天下,共沐阳光雨露,让他们身心快乐、健康成长,促进教育公平、社会和谐。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关爱特殊群体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关爱特殊群体”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赵益华

副组长:刘中强

成员:唐春花 冯敏 龚荣容 胡业霞 王文彬 宋胜丽

三、对特殊群体学生实行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要从学习方面对特殊群体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学生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对特殊群体学生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要指导儿童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特殊群体学生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要通过图书阅览等形式,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四、活动内容及安排:

1、启动关爱特殊群体学生主题教育,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学校开通一部亲情电话,设立专线,将电话号码公开,为特殊群体学生在课间、休息时、双休日或节假日与家长联系、沟通提供方便,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

2、结合校教务处开展的“教学管理月”辅导学生活动,在师生之间开展“手拉手、同成长”为主要形式的结对互助活动(同伴结对、师生结对)。引导特殊群体学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为家庭、为学校、为班集体争光添彩,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上进心。

3、各班教师每学期至少两次与特殊群体学生谈一次心,了解他们近期的学习、生活、情绪、交友、身体等方面的情况,交流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4、每期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或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育学生遵纪守法、了解安全常识,让学生身心都健康。

5、打开特殊群体学生心灵之窗,为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学校开设心理咨询,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6、组织特殊群体学生积极参加学校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快乐成长。

五、活动要求

1、各位教师要充分认识这项活动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必须全身心的投入这项活动,扎实做好关爱留守学生活动。

2、各班必须详细、准确、及时上报特殊群体学生花名册到学校。

3、各班主任要积极配合学校开展此项活动,确保活动收到实效,让学校特殊群体学生都得到温馨的关爱,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第四篇: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活动总结

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活动总结

为全面提高我校特殊群体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实现平安全运目标,做好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我校区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关爱管理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加强组织领导。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事关全局,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务必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在促进建立和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体制和长效机制上下功夫。要因地制宜,找准突破口,每年为未成年人办几件实实在在的实事、好事。

(二)坚持以人为本。

要尊重未成年人成长的规律,尊重未成年人的个性和差异,了解未成年人的特点和愿望,以体验教育为根本途径,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实践环节,精心设计和组织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活动,增强育人活动的时代感和实效性。

(三)做好信息报送。

信息报送是单位工作的缩影,是领导机关判断形势的依据。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信息报送工作,进一步改进信息工作方式,提高信息质量,努力增强信息报送的时效性,切实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信息报送工作。

(四)强化落实考核。

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狠抓工作落实,注意将这项工作纳入整体工作之中,与团的其它工作有机结合。

(五)注重营造氛围。

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及时反映未成年人的需求,宣传和报道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把树立传统道德典范和当代新人形象有机结合起来,让未成年人感觉可亲、可近、可学,在全社会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五篇:农村特殊群体子女教育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特殊群体子女教育情况调研报告

我校是农村小学有一些特殊学生,他们父母是外出务工人员和离异家庭。他们思想偏激,学习上困难较多,人际关系紧张,要么内向、孤僻、不善与人交流;要么脾气暴躁、冲动易怒;或者过分淘气,故意做出一些特别的举动引起老师的注意,一遇到挫折就垂头丧气而一蹶不振等等。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花朵,特殊群体子女的教育状况是目前全社会关注的一个大问题。通过调查对我校的特殊学生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要运用科学发展观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成效,探索素质教育的新路子。

一、总体现状

1.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是单亲监护或是隔代监护。从总体情况看,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数是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近亲属。其中85%的留守儿童随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3%的留守儿童是单亲家庭,2%的留守儿童由其他人担当监护人,隔代抚养情况较为普遍。在被调查的儿童中,约有20%的留守儿童属父母外出务工一个星期左右与孩子联系一次,36%的半个月或一个月与孩子联系一次,和孩子见面的多为半年以上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由于父母常年在外,长期和孩子分离,对孩子缺少关爱,缺乏交流沟通,导致亲情缺失,监护不力,致使一些留守儿童软弱无助,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3.基本能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约60%的孩子能按时完成作业,生活自理能力较强,70%以上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成绩优秀的较少。调查显示:这些学生大部分学习的积极性低,其中约87%的学生认为对学校严格的管理不适应; 83%的学生不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这些因素导致他们中大部人都有讨厌上学,讨厌做作业的现象。

4.留守儿童行为习惯欠佳。在受调查的留守儿童中,行为习惯好的占35%,中等占55%,其中,说谎、打架、好吃懒做、抽烟、拉帮结派现象的占10%。特殊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对周围的人或事都是一种怀疑的态度。其中92%学生觉得别人总想占自己便宜,拒绝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帮助,平时我行我素,79%的学生不喜欢参加课外活动,久而久之造成他们性格孤僻。另外一种特殊学生认为总觉得别人与他作对,因此喜欢恶作剧,时常与人争吵、抬杠,与父母也不能融洽相处,85%对父母的态度时冷时热,好胜心理过强,67%的学生对比自己强的同学不服气,导致性格的扭曲,不能正确的看待周围的人和事。这些学生给人的感觉缺乏热情、缺乏耐心,有的甚至喜欢强词夺理,不合群、孤僻,或者爱发脾气、骂人等等。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

1、家庭生活和教育状况

在父母单方抚养的家庭中,儿童的家庭生活是不完整的,只能得到部分的家庭关怀。另外,原本由父母两个人共同承担的家务、农活现在只能有一个人承担,这势必会加重父亲或母亲的负担,从而无暇顾及还在的生活和学习。在隔代抚养的情况下,老人作为监护人,由于年龄较大、身体健康状况欠佳等原因,比起父母抚养无论是精力还是体力都相差甚远。同时这些老人的受教育程度更低,小学学历和文盲的占72.8%左右。因此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基本上是空白。调查现实65%的隔代抚养是被动抚养,有78%的隔代抚养人反映照看孩子很吃力。可见,对于老人而言,只要孩子身体健康、能吃饱就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几乎没有能力和心情去关心孩子是否缺少父母的爱、家庭生活是否丰富等问题,往往重“养”不重“教”,导致学生存在很多问题。

2、学习情况

父母外出打工无疑会对孩子的学习产生影响,这其中包括对学习成绩的直接影响和对学习心理的间接影响。在父母有一方外出务工,尤其是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的情况下,除了给儿童带来心理的影响外,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缺少了对儿童的监督和家庭辅导。然而,其他人抚养由于无暇顾及或没有能力顾及这些留守儿童,不能填补这一空白,这样就直接影响到了留守学生的学习成绩。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持“学习无用论”的观点,父母对孩子的总体期待不高,他们将孩子的学习定位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上,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由于孩子的思想容易受父母的影响,久而久之也会被同化。

3、行为习惯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时期,他们的自律能力不强,容易受外界和其他人的负面影响。再加上亲情缺失、代理人对留守儿童管理不到位,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采取迁就、认可的态度,造成行为偏差。表现最突出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有的学生在学校不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迟到、旷课、打架等行为;

(2)有的留守儿童在与他人交往中,缺乏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又缺少必要的知道,与社会上的“小混混”混在一起染上不良习惯。(3)有些抚养人采取“物质+放任”的管理方式,以为这样就对得起孩子的父母,结果孩子养成了乱花钱、摆阔气、浪费等不良行为习惯。

三、应对问题的策略

1.完善学校教育,构建学校监督网络。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学校除了知识的传授和学业的管理外,要给他们更多的心灵关怀。以多种方式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

2.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宣传教育,不断优化留守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社会环境。进一步规范农村家长学校的建设和管理,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活动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加强对外出务工父母和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引导,真正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

下载“关爱特殊青少年群体”活动的调研报告、方案、小结(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爱特殊青少年群体”活动的调研报告、方案、小结(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巴彦淖尔市重点青少年群体调研报告

    巴彦淖尔市重点青少年群体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贯彻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会议的精神,切实加强对重点青少年群体教育、管理、服务、帮扶的力度,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年初,......

    农村特殊群体子女教育情况调研报告(精选5篇)

    关于农村特殊群体子女教育情况 调研报告 第五组谭红娟近年来留守儿童的教育一直是个棘手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附属......

    关爱帮扶特殊群体未成年人活动工作总结5篇

    关爱帮扶特殊群体未成年人活动工作总结 鼎湖区凤凰学校 为促进学校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进一步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精神,结合学校具体实际,更好......

    开展关心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活动情况说明

    开展关心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活动情况说明 为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播......

    弱势青少年群体关爱工作的调研报告(整)(五篇范例)

    关于加强青少年弱势群体关爱工作的 调 研 报 告 市委、市政府: 青少年弱势群体关爱工作,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各级关工委落实“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

    关爱活动方案 小结

    奉化市全明幼儿园阳光学校送爱心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孩子,我们与你同行二、活动目的 有这么一群孩子,常被人们忽略,他们的人生从一开始,就有着种种缺憾,这就是那些智障的孩子......

    活动方案关爱青少年成长 2

    广西师园学院走进菁英学校 -“关爱青少年成长,从身边做起”义务 支教策划书时间:2013年3月23日(上午10:00-12:00) 2013年3月23日(上午10:00-12:00) 主办方: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10汉......

    青少年犯罪调研报告)(共5篇)

    关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调研报告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近年来由于各种消极因素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青少年犯罪问题日渐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