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题)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冯宝珠
一、问题的提出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提高课堂效率、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习的学习能力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时代的要求,是教育史上的一次革命。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在课程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的结合,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完成相应的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日臻成熟,教学的网络化、多媒体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多媒体网络教学代表了现代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
但是在教学中如果盲目地依赖于多媒体技术而把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使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出来,那么教师就会成为多媒体技术的奴隶,只起到了播音员和解说员的作用而起不到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声、光电等多种信号刺激,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如果不顾实际教学需要,盲目使用各种媒体,使课堂中的信息过多过滥,则会造成无效信息的泛滥,同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不能辅助教学,反倒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那么有效性就变成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最重要的注意点,怎样在物理的教学中达到最大的效率就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二、课题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随着素质教育在全国的推行,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实现素质教育和实行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手段,怎样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和,怎样达到最好的效果,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有效性的研究就是为了优化教学方法,探索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种途径。
教育信息化,以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标志,已经成为21世纪教育发展的制高点。计算机的运用和互联网的开通,给教育信息化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新的技术手段创造出更多更新的教育模式,教育信息化为我们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景,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神奇美妙的画卷。多媒体技术是一种以计算机为中心,对文本、图形、音频、动画、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获取操作、编辑、存储)并能以单独或合成等各种形态呈现交互结果的技术及方法,它为我们提供了传统教育模式永远无法实现的教学手段,给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带来新的变革和发展。
本课题的研究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主题教育理论为理论依据。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学科教育当中,不仅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单调的教学方式,突出了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学习者的发展为中心,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过程当中的主动性,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学科内容,同时也丰富、拓宽了学科的学习内容,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课题的研究,试图探索信息技术如何在物理课上发挥最大的热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整合优秀教师和专家的智慧,传承优秀的教学模式、实现资源共享;营造教与学的环境,改善教与学的过程和方式、解决学科教与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传统手段难以解决的各种各样困难,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其最终目的是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能力。从信息技术应用要素中的多媒体应用上的误区、网络资源应用上的误区和从人的要素中教师教学方法和思想的误区三方面来作粗浅的探讨。物理难教难学、课时减少内容增多,已成为中学物理教学迫在眉睫需要着力解决的现实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突破这些难题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基于信息技术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是以探索、研究物理规律为出发点,以实验活动为中心,2 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探究能力的培养为根本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探究式教学模式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中学物理中信息技术的特征研究
2、中学物理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3、中学物理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教学方法及其操作策略的研究
4、中学物理教学中信息技术有效性应用的典型案例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是根据新一轮课改的要求,通过计划、调查、实践和总结反思等几个环节,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的策略、方法途径,本课题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一个月)
通过搜集整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并认识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研究课题,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2、实施研究阶段(五个月)
综合运用调查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调查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的现状,通过典型案例研究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特征、方法和操作策略。
3、总结、解题阶段(一个月)
运用经验总结、案例研究等方法,对研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加工修改研究案例,完成结题工作。
六、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本文的创新之处是针对一部分人认为,信息技术在教育中仅仅只是一种工具,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依然是在教学过程中依然是以教师为主体,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更加鲜明的“填鸭式”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只注意到课堂内容,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提出的素质教育说法是背道而驰。以人为本以学习者为主体才能从根本上说是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才能更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效率,达到课改要求。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研究论文。主要阐述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意义,及其怎样最大限度的利用信息技术为物理教学服务。
2、研究案例,主要通过反思总结,撰写反映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的具体操作方法的典型案例2-3个。
第二篇: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研究
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研究
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是每位物理教师都应该追求的。通过教师的有效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素质。要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通过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有效的教、学生有效的学和较好的评价体系去实现。
一、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物理学科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物理学科的情趣,带领学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兴趣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经过精心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中,注意广泛搜集物理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隆重地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实验法、谈话法、调查法、文献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进行自主式研究性学习,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的教学媒体走进课堂,教师还可以借助投影仪、计算机等先进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课堂提问应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科学探究的第一步就是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真实反映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所有的认知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所以提问不论对于学还是教都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设疑,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有利于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便于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在提问时,要注意:(1)精心设计问题,问题少而精,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体现教学重难点,反映教学的要求。(2)设计的问题难易适中,问题有梯度、宽度和深度。对难度较大问题的设置、解决采取铺垫递进式,先易后难,保持活跃的思维,主动积极地学习。(3)设计问题循序渐进,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逐步到新知识。(4)设计的问题要力争新鲜,能给学生带来意外的惊喜,激发他们的求知欲。(5)教师提问语言准确,亲切和蔼,要尽可能地运用物理学科术语。这是高效课堂对教师教学智慧新的挑战。我们并不一味地反对教师讲,而是提倡教师面对问题有针对性地讲,该讲的不仅要讲,而且要讲得头头是道,明明白白。
三、规范优化教学语言,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因素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教师的教学语言对教学质量同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流畅的教学语言,能对学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讲课的逻辑(包括语言逻辑和科学逻辑)性强,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榜样的长期的熏陶,能提高学生思维和语言表达的严密性和规范性。例如,在讲“物体的浮与沉”时,研究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决定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所受浮力是完全浸没时的浮力。在“力和运动的关系”中,关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物理性质,我们只能说物体具有惯性,而“物体受到惯性”等是错误的说法。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强调,物理语言的准确和规范。“教学语言”除声音语言外,还包含身体语言。上课时教师的表情、手势、动作、站位、运动等,都会对教学对象产生影响。知识丰富、姿态优雅,语言风趣、幽默的教师,会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这样才能实现“亲其师,信其道”,从而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四、针对性强的课堂练习是课堂高效的保障
作为检测和保证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课堂练习的作用举足轻重。有些教师怕占用有限的课堂时间,习惯性将练习放在课后,其实每节课抽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课堂练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还可以巩固本节课的所学内容。课堂练习的内容要注意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突出重点和难点,并且教师要对训练的结果进行有效评价。学生通过完成教师精心准备的课堂练习,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熟练技能,掌握知识,体现了精讲精练的教学原则,更能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课堂练习的完成,一定要注重限时和精选两个细节。限时:要根据作业量的大小,设定一定的时间限定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并且争取做到当堂反馈。课堂的高效,并不一定指向所有学生都学会,而是应该通过作业反馈,及时了解哪些学生会了,哪些学生没有学会,到底是哪里不会,有利于下一节课的辅导。精选:作业一定要精心选取和编写。精选需要比较,需要研究,需要有教师亲自做一遍的体验。
总之,“让生活走进物理,让物理走进社会”。在物理教学中,要让学生兴趣盎然,主动投入,就需要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运用实验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教师自身的魅力和情感感染学生,都能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第三篇:《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研究背景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注重课堂上的互动性,而课堂互动离不开课堂提问。要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必须要有学生的有效参与,这也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一项重要的表现。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存在这样的困惑:部分班级上课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积极,但是学生成绩并不理想,而有些班级上课气氛不是那么热烈,反而考试成绩还可以;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几乎能积极回答老师的每一个问题,而有些学生从来没有主动回答教师的任何一个提问„„班级的上课气氛、学生的参与情况,固然与班级氛围、学生的个性有关,但是能不能使学生参与课堂、并且是有效地参与课堂,关键还在于教师提问的效度。教师的提问必须是能启发学生思维的提问,必须是有效的提问。因此,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就成为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之急。
提问----作为课堂交流的一项重要手段,是凝聚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的一条十分重要渠道。
在目前的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主要有:
1、课堂提问目的不明确,随心所欲,表面热闹,华而不实,一问一答,频繁问答。
2、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提问偏题遥远,脱离学生的“思维发展区”,启而不发。
3、提问表达不明,零碎不系统,缺乏层次。
4、答案被老师完全控制。
5、候答时间过短。学生回答问题需要酝酿和思考的时间,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就叫停,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
6、不注重利用课堂生成资源。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使其低效甚至无效。因此,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必须关注与研究课堂提问。
研究的意义
提问艺术是一个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问效果的好坏,往往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提问得当,有利于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可以开阔学生思路,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突破难点;也有利于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旺盛强烈的求知欲,开启智慧的大门,产生水到渠成的效果。要使提问能引导学生“善思、勤想”,积极探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就要讲究技巧。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本课题的研究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及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出发,力求创设丰富多彩的问题,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以此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同时也为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寻找一条发展模式。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 具体研究思路:
1.联动研究:成立课题组,由负责人负责,组内教师积极参与,联合开展课题研究,本组成员联动。
2.应用研究:本教研定位在应用性的研究,有针对性地归纳整理出符合本教研方向的措施并应用于物理课教学实践中。3.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行动研究,行动研究的路线为“问题——探究——评价反思——调整——实施——总结”。同时运用调查研究、经验总结、实验研究等方法。
研究的具体目标:
1.探索研究初中物理课课堂提问达到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2.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与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质疑品质,帮助学生从“受问”到“发问”角色的转换。
4.探索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谈话式教学模式。5.探索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6.转变教师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三、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1、研究原则:
(1)、本课题的研究,是以《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的理念作为指导,以改革课堂教学无效提问现状为“突破口”。
(2)、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在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的同时结合课题研究的实践来研究,在课题研究的实践中一边研究一边提高理论水平,一边实践一边进行课题研究的理论总结。
(3)、个人和群体相结合。个人的经验教训与群体的优劣互照,取长补短,课题组教师相互学习相互协作,充分调动学习与研究的积极性。
2、研究方法:
①调查法②文献法③比较研究法④经验总结法④行动研究法。边实践边探索边研究边总结,在实际行动中,做、学、研三位一体
四、课题研究实施计划: 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性研究目标
1、第一阶段:选题准备阶段(2012年9月-10月)认真选题,根据实际成立组织、形成方案,组织学习课题研究要求,同时对课堂提问模式进行摸底。制定研究方案,申报课题。
2、第二阶段:调查阶段(2012年11月-12月):调查分析当前我校教师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错误观念及其产生原因,澄清教师的教学观念,来改变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制定研究计划,进行文献研究,进行相关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
3、第三阶段:实施阶段:(2013年2月-2013年3月):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并付诸实践。各课题组成员根据阶段研究调整实验研究方案,展开第二阶段的课题研究。以课堂为载体,从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师生共同行为三方面研究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操作模式,总结课堂提问的类型及途径,同时,撰写可以研究相关论文。
4、第四阶段:总结阶段:(2013年4月-5月):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申请成果鉴定。
五、阶段性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和研究的阶段成果:
通过近几个月的课题研究,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下,本课题组全体成员相互合作,课题研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全体课题组成员通过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观念得到转变,教育教学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每一位教师的课都展示了自己的特色。
教师方面:
(1)通过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教师都已认识到教育教学的发展离不开教学研究,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都离不开教学研究,教育教学研究已成为我课题组教师的自觉行动和目标追求。(2)课题组成员在课堂教学中能有意识的改变以往的许多重复性的无效提问。
(3)各成员能精心做好教学设计、案例评析。学生方面:
(1)学生的思维能紧跟着老师的思维来转,连接的纽带是提问。(2)学生从被动接受提问,逐步开始向老师质疑发问,这在八年级最为明显。
六、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段时间来对课题的研究,课题组对提问的设计、提问的技巧、提问的策略、提问的时机和提问语气的把握等方面做了很多的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很注意改进。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在后面继续探讨和研究,主要为:
(1)口头语言在表述问题时不够明晰;(2)提问时的语境把握不好;(3)面对学生的提问质疑,老师措手不及。
为此,本课题组正视目前存在的问题,为真正避免无效提问,使有效提问达到最优化,使提问成为课堂教学结构中的重要一环,使其更趋科学化、合理化,同时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个性特长发展,将继续深入探究。
七、课题组下一阶段研究计划及确保最终成果的主要措施: 课题研究以来,本课题所有成员始终以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态度不断学习、不断探究和创新,也激发了广大教师搞教研的热情。下一阶段的研究方向:
1.进一步学习理论,努力提高理论水平;
2.根据研究目标,立足课堂,向纵深研究,最后为课堂教学服务; 3.及时总结经验,加强团体协作,相互听课,相互评课,使课题研究取得明显成效。
本课题以后将进入继续实施研究和总结阶段,全体成员将共同努力探究有效提问模式,通过问题让学生动起来,把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回答有机结合起来,让其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进而获取知识,同时发展学生的能力,让学生以更积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探究活动。我们相信:在新课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与课堂效率的正相关将越来越凸现,学生的真正参与,将会让我们看到教育教学的一个全新境界,将会大大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
下阶段的主要措施如下:
(1)总结整理有效性提问的方式方法。
(2)整理教学设计、课例、案例,反思等相关资料。(3)形成课题研究性报告,以论文形式体现课题研究成果。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第四篇: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摘要 寻求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教师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传统的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原因。本文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的教学设计,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等方面进行探究,通过发现探究式、自主交往式、过程活动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开展有效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关键词
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有效性研究
1.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1〕。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仍为主要渠道。经调查,学生手中的资料名目繁多,如:学习指导、同步导学、一课三练、精析精练„„。可谓要有尽有,教师作统一要求完成的作业资料至少有两种,每天大部分学生要做到晚上12:00后才能完成,住宿生甚至要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借光完成作业,严重催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二章第五条之规定: 学校应当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每日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中学不超过八小时。学校或者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增加授课时间和作业量,加重学生学习负担〔2〕。笔者教学时并未使用这些资料,用一个实验班跟踪对比,所得的效果与前者相差无几。看来,好的教学效果,并不是用题海战术练出来的。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笔者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2.课题假设
从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三个要素(学生、教师、课程资源)出发,在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今天,假定课程资源相同的条件下对教师,学生、教学行为进行研究。
3.研究方法 3.1 文献法:
已有的文献研究表明,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从变量的特征进行理论分析,或从教学实践进行归纳总结。本研究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谈提高课堂效率的措施及策略。
3.2 调查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主要以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外作业等情况为主,共设计了10道是非选择题,调查范围是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3所中学,其中包括一所省一级中学及两所普通中学。调查对象为随机抽出的初三年级学生(每校各70名)共210人,以保证调查结果的可信度。本次调查发出问卷210份,有效问卷201份。被统计的学生中,男生111人占55%,女生90人占45%,为了保证调查的真实可靠,要求学生实事求是,集中填写,当场收回。
4.结果及原因分析
从统计结果分布可以看出:
(1)没有明确的目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2)课堂教学时仍以集中讲授为中心,以教师、课本为中心,学生几乎没有亲自实验、体验、探究的学习时间,教材虽然是新的,课堂教学要求、理念、方法是传统的。
(3)教师靠增加课时完成教学任务。这说明教师上课之前没有精心准备课堂设计。或是课堂上废话太多,补充内容太多等原因。
(4)课外学生学习时间严重不足,作业负担过重。做题一对照答案—做题成为学习的主要方法,忽视对学习过程、学习质量的反思。
5.措施及策略
5.1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是对学习有浓厚兴趣,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逐渐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和爱好,进而发展成为最重要、最强大、最有效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水平,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初中物理是物理启蒙教学,要特别重视对学习兴趣、学习愿望、学习热情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热爱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要精心设计物理实验,在实验目的、操作程序、实验现象、结果分析等环节上多下功夫,设置悬念,让学生在“观察—发现—分析—结论”中获得体验,感受物理世界的神奇。如:启蒙第一节课并不急于上新课,而是演示一组有趣实验:
如“神奇的纸筒”、“旋转的纸杯”、“神奇的电”、“空气炮”等,通过感知这些神奇的变化,动脑(问题的实质)、动口(描述实验现象)从而达到引发、调动、培养、激发兴趣的目的,兴趣一旦形成,将会转化为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动力。
5.2 课堂教学中的人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决定性因素
教学活动中人是最重要、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教学过程归根到底是人与人、人与内容、人与技术、人与手段的活动。首先,一个有效的教师要努力做到具有亲和力,表达流畅清晰,思维具有逻辑性,条理性,善于组织协调。教学行为上应该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明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3〕。努力培养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注意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的经历和体验,勤于动脑,独立思考,重视学生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实现对知识的再创造,培养创新品质〔4〕。此外,教师不只是教知识,还要传播人生的信念,力争做一个热情、期望、值得信任的教师。
〔5〕其次,学生是发展的、具有独特和独立意义的人。
学生是发展的人。为强化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熟悉并掌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发展特点。并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的阶段性和规律性安排教学活动,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开展教学活动。另外,学生的发展有巨大的潜能,教师应相信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成长,有培养前途,可以获得成功。同时,还要承认处在发展中的学生、有个性差异性,肯定会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均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得以解决。
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不是一个单纯的学习者,是一个完整的有着丰富个性的人。有效教学活动中,还学生一个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舞台。由于学生受不同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家庭条件的影响,形成独特的心理世界,具有独特性。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由于每个学生均有自己的思想性格、意愿、情感、价值取向和知识基础。教师只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受、自主观摩、分析和思考探究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5.3 “以学论教”全面改进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教师首先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和教学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做到如下转变: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知识探究转变,树立问题意识;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树立主体意识;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树立训练意识;由“师道尊严”向“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转变,树立情感意识;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树立特色意识;由研究教师教什么和怎样教向研究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转变,树立角度转换意识。从有效课堂教学的
表象看,学生的学习情绪是否高涨,学习态度是否积极,师生、生生思维碰撞中有无新火花的迸现,课堂上是否做到了动口、动手、动脑,从反馈中知识掌握是否牢固等方面都要求教师随时调整课堂的教学行为。
5.4 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了有力保障。集体备课是精心准备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的重要途径,通常按以下四个阶段进行集体备课:
一、集中备课。(1)引领:由备课中心发言人在教研活动会上以“说课”的形成发言。说教材、大纲、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件准备、习题精选、教学理论等。(2)合作:讨论发言人的内容。(3)交流:由个人代表或小组代表发言交流。(4)整合:由教研组长整合大家意见,小结备课情况。做好整个过程必要的发言记录。
二、实施教学方案。统一时间组织本组教师听课,观察。有条件者全程录音录像。让研究课真正回归到日常教学中来。
三、教学反思。执教教师执教后对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学生表现以及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分析,自我反思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四、形成新教案。同一教案多层次,多次上课。多次教学反思,反复讨论。结合本班级的实情,最终讨论定稿。把上次研究积累的经验作为下一次实践的起点。实现螺旋式上升。
5.5 有效的教学行为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课堂教学行为是指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和行为。有效教学行为指能够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行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和具体情况设计出多样化教学。
(1)发现探究式
探究学习是以发现并提出问题为起点,充分调动学生的聪明才智,让学生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经历和体验,达到过程和结果的开放性。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策略是构成课堂教学的有效行为。
案例1:多中方法测电阻阻值
【教师讲述】电阻是电学中的重要物理量。电阻阻值的测量一般用“伏安法”,用电压表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出通过电阻的电流,然后用R=U/I计算得出。当我们现在只有电流表或电压表时我们能不能测出电阻阻值?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写出实验器材、实验方法和结论。
【学生讨论】 根据串并联电路特点,当只有电压表时可以借助于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的特点进行实验,当只有电流表时可以借助于并联电路中两端电压相等来进行实验,也可以借助于滑动变阻器或开关的断闭合来设计实验。优化答案时,选原理正确、现象明显、操作
简便为最简方案。
【探索设计】 方案一:把待测电阻与已知阻值电阻并联,分别用电流表测出两电阻的电流,运用U=IR算出电阻两端的电压,然后运用R=U/I算出电阻值。
方案二: 把待测电阻与已知阻值电阻串联,分别用电压表测出两电阻的电压,运用I=U/R算出通过电阻的电流,然后运用R=U/I算出电阻值。
(2)自主交往式
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有了兴趣后的学习活动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自主参与,合作交流,个性发展,共同提高是自主交往式的基本特征。
此外,课堂的高效率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过程是一个内部加工的过程,这个过程始终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在外部环境中,心理环境对学习的影响最大,安全相容的心理环境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这种环境主要表现民主、和谐、自由、安全的课堂教学氛围。只有民主才能使师生真正成为“平等者”,和谐是指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生生间积极相容,交往主动,共同发展的状态。自由安全才能有个性的张扬,个性张扬才有创新。
6.结束语
不管是传统的教学,新理念下的教学还是将来的教学,我们的基本出发点都是一样的,就是让学生得到发展,而它却离不开“实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受方方面面、多种因素制约的复杂问题,要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主要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课堂教学设计,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行为转变等方面进行探究。
本研究不足之处,忽视了对课程资源的有效性研究,课程资源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望广大同行对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几个主要因素的研究更进一步深入,共同提高教学质量。附件:问卷设计:
根据我们从教学中了解到的情况,编写了影响课堂效率因素的10个题目,如果您认为符合您的情况,就在答案纸上该题后边的括号内划“√”如果您认为这道题不符合您的情况,就在答案纸上该题后边的括号内划“×”;请结合你自己的实际,实事求是认真的回答。
1、学物理的目的,想在升学考试中得最高分。()
2、物理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想了解物理重要性。()
3、物理实验很神奇,有意思。()
4、学物理以听课为主,大多数课堂听课的时间超过了4/5。()
5、课堂上遇到问题想问教师或同学,但缺少更多的交流时间。()
6、课外有较多自主学习物理的时间。()
7、物理课程抽象、零散难记,难学懂。()
8、复习物理时抓不住重点,不分主次。()
9、物理教师由于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而时常施堂。()
10、能按时完成物理作业,复习当天所学知识,并发现纠正错误。()
第五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此文章不是作者本人所写,是别人所写,并且没有经过写作人员的同意,所以只能将文章发到网上,如果作者用这个文章评职称,将会告其侵权
物理是一门实操性较强的学科,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物理实验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复杂抽象问题简单形象具体化、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提升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一、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要改进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把学生当成教学的主角。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掌握课堂导入这一门艺术,以生动有趣的导入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采用提出问题、设置悬疑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让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激发学生思维的发散,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可以采用故事导入法,以一个包含物理知识、物理原理的故事开头,让学生在引入入胜的故事情节中循序渐进,不断地跟着故事的情节发展去延伸和发散自己的思维,通过一个故事将复杂抽象的物理知识形象化;可以采用动手实验来导入课堂,比如在课堂的开始让学生一起进行一个小的物理实验操作,让学生通过眼、耳、鼻、手等的协调运动激发学生的感官认知和情感体验,让学生体会到动手实验的乐趣,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老师应该通过多种形式来创设有效的课堂情境,不断地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比如可以通过采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复杂抽象的物理过程,多媒体技术融合了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结合了声、光、形、色,能够让学生产生更加直观立体的感官体验。现实中难以实施的实验,比如有危险的实验、物理过程瞬息变化难以肉眼观察、物理过程太过漫长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无法实施的等等这些实验,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模拟还原,让复杂抽象的物理现象形象化、让瞬间现象定格化或慢动作化、让漫长的物理变化快进化、让微观的物理现象宏观化,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观察物理过程并深入了解其中的物理知识以及物理原理。
二、开发有效的教学资源 课堂上的实验教学资源是有限的,老师要充分开发有效的教学资源,让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为有效的物理实验教学提供充分的物质支持。开发有效的教学资源的途径之一就是老师和学生一起动手去制作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道具,或者将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的、闲置的杂物进行改造循环再利用,这样的话既可以丰富实验道具、降低试验场成本,同时通过亲身的动手动脑操作,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比如学生可以自制焦耳定律演示器,在阻值不同的两根金属丝上包上棉花,根据棉花点燃的先后顺序来判断电热产生跟那些因素有关;在力学演示中,可以在装满水的玻璃瓶中滴入一滴蓝墨水,插入一根吸管,当捏着玻璃瓶的时候可以看到吸管中的蓝墨水水位上升,当手松开的时候又可以看到蓝墨水的水位回归到正常位置,这样的话可以将微小的变形现象放大化,更好地观察微小变形。老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自制小孔成像装置、潜水镜、利用光的平面镜成像的吞钱币纸箱等等,让物理实验课堂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得知识来源于生活,加强知识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开发有效的教学资源中,老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将有限的课堂实验延伸到课堂之外,鼓励学生去观察生活、探索生活、发现生活,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蕴含的丰富的物理知识、物理原理及物理现象,让学生知道物理知识、物理现象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生活随处是知识,锻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慧眼、善于思考问题的大脑以及善于实践操作的双手,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学生可以延长学校实验室的开放时间,配备相应的值班老师对学生进行科学管理和实验指引,让学生在课外的时间也可以去实验室进行操作。组织物理专题兴趣小组,促进小组间的沟通交流,促进相互间的进步。老师还可以将一些生活中的小实验带回家去亲身操作体验,比如在生活中研究棉花和泡沫哪个保温效果好,黑色和白色哪个吸热效果好等等,让学生增添生活的趣味性。
三、进行综合性的有效评价
是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评价具有导向、反馈、选拔的功能,能够有效地检验教学的成果、发现教学的不足以及采取对应的措施来指导未来的教学。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建立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为老师有效评价教学成果、学生的学习成果提供有效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
在物理实验教学评价中,应该使评价方式灵活化,评价内容多元化,改变原来的单一的考试成绩一锤定音的量化评价方式,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考试成绩与实践操作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能力与日常表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的评价。同时可以将评价主体多元化,改变老师评价的单一主体,可以让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老师评价及其他人士评价相结合,让评价结果更具客观性、全面性,更具信服力。结语: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老师要转化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形式,不断地提升物理实验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