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际交流与合作基金管理办法
国际交流与合作基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深入落实学校国际化开放式办学方略,大力实施大学国际化转型升级工程,学校决定设立国际交流与合作基金(以下简称‚国际化基金‛),并制订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国际化基金是指学校学科建设专项和其他专项中涉及到国际化办学的相关经费。每年经费总额不少于 1200 万元人民币。
第三条 学校鼓励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国际化基金捐资。社会捐资可以按照《xx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章程》,在本基金下单独立项并制订专门执行章程。
第二章 资助内容
第四条 国际化基金主要用于《xx大学国际化转型升级工程实施方案》(校外字﹝2013﹞44号)中的5个平台26个项目建设,同时根据每年实际经费情况进行调整、补充。
第五条 队伍国际化平台包括‚海外知名专家学者聘用‛、‚专业外籍教师聘用‛、‚语言外籍教师聘用‛、‚中青年教师赴国(境)外进修‛、‚校、院长赴国(境)外进修‛、‚管理干部赴国(境)外培训‛、‚外事工作队伍建设‛、‚博士后国际交流‛等8个项目。经费主要用于海外知名专家学者的薪酬、国际旅费、生活补贴和办理来华手续等费用;在我校工作的中长期外籍教师、国外访问学者的国际旅费、住房和工资或生活补贴以及办理来华手续、医疗保险等费用;我校学科专业骨干、基础课教师、实验教师、学生工作教师赴国(境)外进修以及校、院
2源处牵头,会同教学评估与教师发展中心等部门组织申报和实施。
第十三条 ‚校、院长赴国(境)外进修项目‛和‚管理干部赴国(境)外培训项目‛由组织部牵头,根据干部培训计划确定名额和人选,报学校党委常委会批准后执行。
第十四条 ‚外事工作队伍建设项目‛由国际处牵头,根据当年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要点按实际需要组织实施。
第十五条 ‚‘5+1’学科国际对接项目‛由学科办牵头,根据重点和优先发展学科规划和执行情况进行审批和实施。
第十六条 ‚国家‘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和‚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由科研院牵头,会同国际处按照《xx大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管理办法》(校科字“2013”8号)文件执行。
第十七条 ‚国际专业认证项目‛和‚全英文授课专业建设项目‛由教务处和研究生院牵头,根据本科专业或研究生专业建设规划以及留学生教育的需求组织实施。
第十八条 ‚优秀学生海外中长期交流资助项目‛和‚优秀学生海外短期交流资助项目‛由国际处牵头,会同教务处、研究生院、学工处等部门,按照《xx大学本科生参加外语水平考试奖励办法》(校外字“2013”18号)、《xx大学资助本科生国际交流实施办法(试行)》(校外字“2013”43号)、《xx大学研究生国际交流资助实施方案(试行)》(校研字“2013”14号)等文件执行,国家公派项目根据国家留学基金委相关要求组织实施。
第十九条 ‚学生国际科技创新、创业及文体竞赛项目‛由校团委、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体育部分别按照学校批准的工作计
划组织实施。
第二十条 ‚国际合作教育项目‛由国际学院牵头,会同国际处,组织、指导相关机关、院系实施。
第二十一条 ‚留学哈工程奖学金项目‛由国际学院牵头,具体落实中国政府奖学金和外国政府奖学金,会同国际处,按照《xx大学外国留学生奖学金评选办法(修订)》(校外字“2009”159号)等文件具体落实学校自己设立的外国留学生奖学金。
第二十二条 ‚院系举办高水平国际会议资助项目‛由国际处牵头,会同科研院,按照《xx大学关于举办国际会议的管理办法》(校外字“2012”41号)等文件执行。
第二十三条 ‚教师参加国际会议资助项目‛由国际处牵头,按照《xx大学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资助办法》(校外字“2013”20号)等文件执行。
第二十四条 ‚国际联合实验室支持项目‛由科研院牵头,会同实资处和国际处,根据科研需求、实验教学发展或国际合作科研项目的需要组织实施。
第二十五条 ‚国际学术组织任职项目‛由国际处牵头,会同科研院和人力资源处,根据学校教师加入国际学术组织的实际情况实施。
第二十六条 ‚国际高水平技术引进项目‛由科研院牵头,根据学校教师引进外方优势技术的实际情况实施。
第二十七条 ‚海外宣传项目‛由国际处牵头,会同国际学院、校友办,根据当年上级部门的计划安排及学校有关需要组织相关机关、院系落实。
第二十八条 ‚网络及信息化建设项目‛由国际处牵头,会
第二篇:国际交流与合作处-2010工作总结
广东海洋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2010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设想
在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各级外事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在学校相关单位和部门的配合和支持下,通过部门员工的共同努力,我处较好地完成了2010年的外事及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增强了学校的国际化意识,逐步形成了国际化办学理念,基本确立了“发展长期稳定的校际关系,聚焦国际教育、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的工作思路,开展了新尝试,打开了新局面。现将本工作总结及2011年的工作设想概述如下:
一、2010年工作总结
1、国际教育
国际教育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我们根据当前的校情,确立了“交换派出+招收外国学生+短期培训”的国际化教育模式,让更多的在校学生和教师能够“走出去”,将更多的外国学生“引进来”,搭建良好的国际教育与服务平台。在交换派出方面,向韩国新罗大学和清州大学已派名3名本科生并在下学期将另派5名;已经议定向日本东京海洋科技大学派出1名博士生和2名研究生(日本政府资助),向新西兰联合科技大学选派5名教师从事教学观摩和培训,向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选派1-2名进修教师等。在招收外国学生方面,已经与尼日利亚政府签署合作协议,接受其50名左右的政府资助留学生,同时,将接受韩国选派的2名本科生以及越南水产学院派遣的5名进修教师。在短期培训方面,扩大了与香港政府的教育合作,将“香港渔业干部
培训班”的人数从首期的20人增加到了现在第三期的100人左右,并与越南水产学院签署了合作协议,拟为其培训20名技术人员。另外,正在积极运作和筹办的合作项目包括:(1)与英国斯特林大学的本科-硕士4+1项目,(2)与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的2+1研究生教育项目和专科起点硕士预科项目,(3)澳大利亚政府资助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
2、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
为了学术的繁荣与发展,我们争取在学校的优势学科和重点研究领域寻求同国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长期合作,建立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今年,主要拓展了与英国斯特林大学、日本东京海洋科技大学和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的研究合作,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研究生的教育合作。另外,本内派遣了5批次,5人次分别赴美国、日本、挪威、法国和英国以访问学者身份开展合作研究,派遣了5批次,8人次出国境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3、引进外国智力
引进外国智力是我校常抓不懈的主要工作之一。聘用管理上,我们始终坚持“以我为主、按需聘请、择优选聘、保证质量、用其所长、讲求效益”的聘用原则;做到有利于促进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内共聘请来自10个国家共21名长期外国专家,先后邀请英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12名短期专家来校讲学、进行学术交流;受聘专家均对我友好,积极奉献,在教学、教研、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应
有的积极作用,做出了较大贡献。例如,芭芭拉女士曾应邀参加“2010广东省海洋博览会”和“语言与文化学术研讨会”等。我们还组织全体专家参加了“上海世博会”、“市政府国庆招待会”等文化活动,以增进友谊,发展长期友好关系。
4、访问交流
访问交流是学校的常规工作,也是建立和发展良好校际关系的主要途径,而长期稳定的校际关系则是交流与合作实质性开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因此,我们正逐步实现服务于学校国际化办学的“大学外交”。本内派出8批次,28人次进行出访交流,接待10批次,68人次进行来访交流,签署交流合作协议4份,达成或即将达成的交流合作意向5份。
5、对外宣传
对外宣传是为了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吸引更多更好的国际交往,在国际交流合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此,我们在学校画册中文版基础上改进制作了相应的英文版学校宣传册,并将适时制作学校对外宣传的DVD、PPT、学院和学科介绍英文传单、科研信息简报、外国留学生招生简章等。
5、因私出国境管理与服务
会同人事处等有关部门,修订和完善了因私出国境管理规定,规范并加强了对因私出国境人员的人事、劳资和外事管理。内协助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出国境旅游、探亲访友、留学深造、实习与文化交流等累计18批次,38人次。
6、涉外咨询与服务工作
本着“管理、协调和服务”相统一的工作宗旨,我们义务为学校师生提供热情周到的涉外咨询和服务,基本承担了全校所有的外事翻译工作,包括各类证书、证明、成绩单、邀请函与回执、国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合同、协议、意向书、门牌标识等的翻译以及外事活动的陪同口译等;在自费出国留学服务中,指导选校,协助办理各类手续,并提供文化和生活指导;在承办或协办国际学术会议方面,负责对外联络、来校接待、出入境手续办理等;在信息服务方面,提供有关出国留学信息、海外访问学者招聘信息、介绍外国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科研信息等。
二、2011主要工作设想
1、服务于学校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目标,继续增强学校的国际化意识,巩固和发展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
2、完善校内外事工作机制,健全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责、权、利”关系,逐步实现以学院为主体的国际交流合作工作模式。
3、以教育和科研合作为中心,实施项目管理,努力扩大国际教育规模,大力促进合作研究。
4、加大力度,引进国外拔尖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
广东海洋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2010年12月28日
第三篇: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工作情况(本站推荐)
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工作情况
【与美国波士顿科学公司开展心脑血管微创技术推广培训项目进展】卫生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与美国波士顿科学公司设立了为期三年的心脑血管微创技术推广培训项目,经费总额2400万元人民币。2005年2月,合作双方在北京举行了项目启动仪式,项目专家组和工作组对项目的执行和管理模式进行了详尽的讨论,并按照统一协调,分工部署的原则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培训计划。为细化项目经费支付与管理办法,合作双方于2005年4月签订了补充协议,并陆续制定了相关指导文件规范全国各培训基地对此项目的执行。
2005年项目重点是专业培训子项目,共举办九期培训班,培训学员140余名。其中心血管组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办了第一期冠脉中级培训第一阶段活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第一期冠脉中级培训第二阶段活动,沈阳军区总医院第一期冠脉中级培训第三阶段活动。颈动脉组在北京天坛医院先后举行了第一期颈动脉基础培训和第一期颈动脉中级培训。神经介入组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举办了第一期神经介入高级培训第一阶段活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第一期神经介入初级培训,北京天坛医院第一期神经介入高级培训第二阶段活动,此外还在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DSA手术室进行了神经介入手术护理规范培训。
(许静王琰)
【与美国强生公司签署第三个战略合作伙伴五年计划】2005年10月28日,卫生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与美国强生在华公司在北京签署了第三个战略合作伙伴计划,项目为期五年,经费总额2500万元人民币。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出席签字仪式并发表讲话。美国强生公司执行委员会成员,全球执行总裁Joseph C.Scodari先生率强生在华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参加了签字仪式。
卫生部与美国强生公司战略合作伙伴计划最早于1995年5月29日在京设立,它是我国迄今为止由非官方资助设立的历时最长,且规模较大的医疗卫生合作项目,涉及包括公共卫生、疾病控制、人才培养和政策研究等领域。
在公共卫生疾病控制领域,合作项目在全国73个贫困县,协助我国政府“消灭新生儿破伤风”,该项目共培训了190多位贫困地区医院和卫生管理者、4500多名乡村医师和助产士,并向30多万育龄人群进行了新法接生的宣传和知识普
及。在城市地区,积极支持实施了覆盖15个省、100个社区的800万人口的以妇幼健康为重点的社区卫生项目,还积极参与支持了惠及广大群众的“亿万农民健康教育行动”,免费制作了近2万份录像带,在全国750个县市播放,覆盖人口1亿以上;在人才培养领域,合作项目对卫生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了不同层次和不同形式的专业培训,包括现代医院管理理念、现代医学研究发展和专业护理师资格等方面的培训,其中仅专业医学知识讲座就在全国10多个城市进行了20多场,涉及的学科领域包括消化内科、心血管、抗感染、精神科、麻醉科等,全国200多家大、中型医院的8000多名专业医师接受了培训;在政策研究方面,双方开展了医疗机构管理研究和医疗废弃物管理研究等合作。
第三个战略合作伙伴计划将继续坚持互利双赢、共同投入并围绕我国卫生工作重点的原则进一步扩大合作领域。
(许静王琰)
【医院与公共卫生高级管理研修试点项目】卫生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与飞利浦医疗系统公司和赛诺菲安万特公司关于医院与公共卫生高级管理研修试点项目于2005年初启动。该项目旨在提高医院和公共卫生机构领导的管理能力,加强培养创新意识,引导开发中国医院管理和公共卫生管理案例,促进该领域的双向国际交流。
该项目以组成中外专家师资组的方式提供学术支持,并以项目各方成立联合工作组的管理形式确保项目的策划,协调,实施和监督。项目内容由国内研修和出国研修两部分组成,国内研修以互动的方式进行,包括专家授课、自学、案例研究、课堂活动和论文写作等;出国研修主要包括参加国外大学医院与公共卫生管理精选课程的学习,实地集中考察性案例分析,以及个别英文好的学员在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一对一影随式实习。
该项目于2005年10月17日—21日在北京完成了第一阶段培训活动。学员来自三级甲等医院或学术性医疗机构的院领导和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负责人等共计42名。
(许静王琰)
【非洲国家卫生部司局长和医院院长研修项目】经商务部批准立项的非洲国家
卫生部司局长和医院院长研修班,在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事务局的指导管理下,在卫生部国际合作司的支持下,卫生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分别于2005年11月3日—17日和2005年11月23日—12月7日承办了两个班的培训研修任务,先后接待了来自非洲12个国家的19名卫生部司局长和来自非洲18个国家的35名医院院长。
在北京研修期间共举办专题报告九场。学术内容涵盖我国国情和改革开放成果,卫生政策与改革,疾病预防与控制情况,妇幼卫生,传统医学,药品管理政策,医院管理等,针对非洲情况,还特别介绍了我国艾滋病防治和疟疾防治工作。除专题报告外,组织学员实地考察了社区医疗中心,科研单位,北京有关医院等单位,并对我国有关省份进行了访问。考察访问使学员有机会对比性的了解北京以外其他地方的卫生服务概况,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特别有益于弘扬我国传统中医和宣传我国农村卫生改革进展,促进与非洲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增进与非洲国家同行人士的友谊与理解和促进我国援外医疗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许静王琰)
【第十届中国国际口腔设备材料展览会暨技术交流会(SINO-DENTAL 2005)及展会十周年相关庆典活动】2005年6月在北京举办的第十届SINO-DENTAL展出面积达24000多平米,展位近1000个,来自中国、德国、日本、韩国、荷兰、意大利、美国、法国、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新加坡、芬兰、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近500家企业参展,其中德国、日本、韩国、荷兰的上百家企业均以国家展团形式参展,参加此届展会的口腔专业人士达55144人次。展会还开辟了口腔保健品展区。
展会期间,组织了学术交流活动25场,涉及专题56个。同时,结合展会举办10周年,举行了主题为“放飞希望,共筑口腔保健长城”系列庆祝活动,包括长城主题放飞行动、SINO-DENTAL10周年特殊贡献奖表彰活动和“希望之夜”开幕招待会等。
(尹海燕)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医用仪器设备展览会暨技术交流会(CHINA-HOSPEQ 2005)】
中国国际医用仪器设备展览会暨技术交流会(CHINA-HOSPEQ)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办的唯一国际性专业医疗展会。由卫生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中华医学会、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和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联合承办。
2005年9月7日—10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医用仪器设备展览会暨技术交流会(CHINA-HOSPEQ 2005)在北京举行。此届展会展出面积近22000平米,共有400余家企业参展,专业观众30000多人次。为配合卫生系统设备选型采购工作和方便广大专业观众参观展会,使参展企业获得满意的参展效果,CHINA-HOSPEQ在展览布局上突出于其他国内同类型展会,做到了专业分区,特设有医院信息化、大型影像设备、实验室设备、急救设备、医用耗材、医院建筑设计和医用车辆等七个专业展区。
展会期间,组织了数十场学术交流活动和参展企业举办的“新产品、新技术”推介会,中外企业合作洽谈会,并设立专门区域为中外医药商贸企业的合作牵线搭桥。
(马冉)
第四篇:国际交流合作总结
近5年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情况总结
淮安市中医院
近年来,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省卫生厅、省中医药局的要求,在市委、市政府、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我院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卫生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制定了《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中长期规划纲要(2011一2020))》等相关文件精神,不断加大对外交流合作力度,着力提升中医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医院的建设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交流合作一:市卫生局副局长、我院孙邦贵院长到香港东华三院考察学习并进行交流合作。2012年8月下旬,市卫生局副局长、我院孙邦贵院长随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市卫生局吉文桥局长等一起到香港进行考察学习。在此期间,孙邦贵院长与香港东华三院签订了良好的合作意向。香港东华三院是一所在香港乃至全球都享有盛誉的著名医院,一直以来,秉承“救病拯危、安老复康、兴学育才、扶幼导青”的使命和承诺,时至今日,已发展成为全港规模最大的慈善社会福利机构,为市民提供收费低廉或免费的优质服务,真正做到了利民、惠民、爱民。在交流汇报会上,孙院长向东华三院的领导专家汇报了淮安市情市貌和全市卫生工作情况,并着重介绍了我院近年来的发展状况和中医中药在临床中的使用和疗效情况。在听了孙邦贵院长的介绍汇报后,在座的香港东华三院领导和专家高度赞赏了淮安近年来 的发展成就,对淮安市中医院近3年来的跨越发展惊叹不已,表示有机会一定到淮安、淮安市中医院走一走、瞧一瞧,推动加强两者之间合作交流的力度和深度。经过友好交流和协商,我院与香港东华三院达成了如下协议:
一、淮安市中医院在香港东华三院建立中医人才培训基地,每年派出适量医疗、护理和医院管理人员到东华三院接受培训,提高学术水平和技术能力。
二、香港东华三院和淮安市中医院互相派遣医务人员,在对方医院执业(按香港和大陆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办理),互相学习借鉴,交流业务。
三、香港东华三院根据淮安市社会和群众的实际需要,结合自身的技术优势,与淮安市中医院共同开设带有投资性质的服务项目,一方面为淮安本地及周边地区的患者服务,另一方面,带动淮安市中医院相关学科的发展。
四、香港东华三院若有意到淮安市从事现代化服务业方面的投资,淮安市中医院将尽全力做好相关服务工作。
交流合作二:妇科专家蒋莉主任作为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随团赴日本考察学习中药颗粒剂使用推广情况。蒋莉主任拥有全国“三八”红旗手、市“十大女杰”、市名中医、“淮安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她本人临床研制出“妇炎平合剂”、“桂红灌肠液”、“通管散胶囊”、“补肾抑抗灵胶囊”、“宫糜1号”、“催经止孕汤”等特色中药制剂近10种,对免疫性不孕、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排卵障碍性不孕、急慢性盆腔炎、中西药流产等方面研究颇深,尤以治疗不孕不育疗效显著。在蒋莉主任的处方中,中医药处方所占比例
达到95%以上,由于疗效突出,被誉为德高望重的“送子观音”,为医院中医中药的推广使用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9年2月下旬,蒋莉主任赴日进行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期间,蒋莉主任随团分别到东京、京都、大阪等地考察了日本包括丰田汽车、高端农副产品和中药生产研制企业等一批高新企业。一直以来,强大的科研能力是推动日本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动力之一,日本政府也将保持科研优势作为应对未来挑战的主要手段,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出台科技优惠政策,刺激日本科技创新和创新科技的快速发展。日本现有65%医生会使用汉方药,从事汉方医学、针灸及按摩的医师已超过10万人。近年来,日本汉方制药业迅猛发展,目前有汉方药厂200家左右,4万多家药房经营汉方药,汉方药制剂多达2万多种,其生产质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日本草药爱好者现在越来越多,有关行业正在将草药用于食品、美容、日用品等多方面,一个中药商品消费热正在日本形成。
蒋莉主任认为,日本目前所用的汉方药大多为精制颗粒冲剂,相对于水煎剂更为便捷,因此,在保证方药有效性的基础上,改进中药方剂的制剂工艺的研究是值得我们国家借鉴的,强大的科研综合能力和中医药临床疗效的不断提高使得中医药在日本得到了高度创新和发展,作为我国的国粹,我们作为中医药人,理应在国内大力推广使用中医中药。
交流合作三:外科方友平副院长、内分泌科洪兵主任即将分别赴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锡耶纳医院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中西医结合学习研修。作为2013江苏省卫生国际(地
区)交流支撑计划中意专科医生交流项目录取人员,我院外科方友平副院长、内分泌科洪兵主任一直致力于强化中医西结合预防、治疗各种疾病,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一致认可和广泛赞誉。方友平主任医师原为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专家,现担任大外科主任、肿瘤介入治疗中心主任。自加盟到我院工作以后,与肛肠科、肿瘤科、心血管科等科室加强合作,开拓创新,把现代医学与传统的中医中药充分融合,为中西医结合在临床中的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医学博士洪兵主任原为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现为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淮安市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淮安市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长期致力于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儿童生长发育异常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淮安市中医院又名淮安市糖尿病医院,中医治疗糖尿病水平和疗效俱佳,在市区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近年来,洪兵博士与内分泌科室人员相互协调,注重学习,科室科研能力和医疗水平得到了显著加强。随着方友平主任医师和洪兵博士两位专家的出国研修和医院对国际交流合作的高度重视,医院与国际交流合作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到“十二五”末,医院高素质中医药外向型人才队伍将逐步形成,适应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保障体系将初步建立,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对医院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贡献率将显著提高。
第五篇: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工作总结
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工作总结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根据学校党委有关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部署以及本部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划,以学校60周年校庆工作为契机,坚持行政业务工作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两手抓,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现将这方面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以“创岗位业绩,迎六十华诞”活动为契机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60周年校庆活动的筹备及举办过程是学校2012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这一中心工作,学校提出了开展“创岗位业绩,迎六十华诞”活动的倡议。主要是以此为契机,全面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迎接建校60周年华诞。根据学校的要求,我们在全处范围内进行了认真地动员、安排和部署,结合60周年校庆活动筹备及举办工作的实际,在各个岗位开展“创业绩、促文明”活动。通过这种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全处同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校庆工作中发挥出了良好的作用。从校史馆筹建到邀请国外友好院校代表团、组和海外校友工作;从接待国外嘉宾到组织、安排校庆期间的国际交流活动以及参与庆典演出活动等方面,都全面完成了工作任务。为此,我处的刘挺同志被学校评为“60周年校庆工作特别贡献奖”,薛勇同志被学校评为“60周年校庆工作先进个人”。
二、从部门工作特点出发开展精神文明建设
一年来,我们结合本部门的工作职责和特点,积极开展一系列符合国际交往需要并且与精神文明建设密切相关的活动。例如,组织在校任教和学习的外籍教师及外国留学生参加第三届XX市外国友人运动会,并荣获了该项赛会“优秀组织奖”;举办了外籍教师和外国留学生圣诞节联欢活动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外籍教师和外国留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也使他们更加真实地了解了中国,增强了对学校的认知以及感情,在舒心工作和安心学习的同时,也与我们管理者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对于在管理过程中树立学校良好的对外形象,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事业的不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我校外籍教师的积极努力工作,不仅得到了学校相关院系的一致好评,而且也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嘉奖。其中,我校的日本教师佐久间叶澄被评为吉林省优秀外国专家。
三、进一步完善岗位职责,增强爱岗敬业观念
一年来,我们结合本部门业务以及职能的扩展,对处内各岗位的工作职责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在进一步明确各岗位职责与分工的基础上,积极倡导“分工协作,和谐共进,爱岗敬业”的合作精神。对于处内各项工作的安排,既有职能科室的专人负责,又有相关人员的协同配合,在确保人员投入,减少不必要失误的同时,也有效地增强了全处上下团结和谐的氛围,使大家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舒心工作,形成了爱岗敬业,拼搏奉献的良好风气。例如,在校庆过程中,在申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等重大工作中,由于有了全处上下的齐心协力,都出色地完成了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