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二生命科学学科经验总结
初二《生命科学》作业规范和学科经验
生命学科作业规范要求
一、注重生命科学作业的实践性和使用性。
《上海市中学生命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生命科学课程将更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生命科学知识解决自身实际问题及生活相关问题的能力”。作业要有效地为教材服务,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学习生命科学知识是有用的。生命科学作业的设计,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注重生命科学作业的评价。
评价是作业完成的一个重要环节,生命科学的作业注重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方法要多元化。对一些有困难的学生的评价,可以有意识地多用一些鼓励、表扬的话语,使其获得作业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他们认真完成的论文回报等交流作业,尽量给与班级展示的机会,使他们学习、探究的成果获得回报。
生命科学学科规范
一、合理的教学目标
中学生命科学的教学目标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总体设计,根据课程标准确立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进程,合理制定学年、学期、单元和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努力学习。通过达成教学目标,满足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学习要求。
二、有效的课堂教学
生命科学教学内容的组织,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内容的内在逻辑性,强调教学内容与人类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懂得如何用所学过的生命科学知识解释生活和自然中的一些现象,解决与生命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实验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实验可引导学生学习新的内容,有些实验是对教学内容的验证和巩固,还有一些实验有助于学生的应用和创新。教师应根据各个实验的不同目的,整体设计学段的实验计划,及时准备实验器材和材料,实验前向学生说明目的、步骤和方法,实验时进行指导,实验后要进行小结和检查。
三、多样的学习评价
学业成绩的记录和处理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课堂表现、写评语、探究小论文等。对日常学习活动如课堂提问、实验实践、课外作业等的评价主要采用质性评价和等第评价,在生命科学基础型课程中的单元练习、期中考查和期末考查等可采用等第制或百分制。
生命科学学科经验
一、努力优化教学过程
在生命科学教学过程中,加强了学生自主参与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更多地积极投入、亲身体验和主动探究。教学中除必要的讲授外,还积极采用了合理有效、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形式,如讨论、演讲、比赛、游戏、小品、参观等形式。鼓励学生把课内的教学与课外的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拓宽学习的时空。
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地提供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的机会。实验前教师积极准备并亲自实践,确保实验能顺利进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提出自己的见解,还注意指导学生安全使用实验器材,防止发生意外,落实自我保护的措施。
二、加强生命科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生命科学教学中我们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与学的方式的转变,提高生命科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在获取信息、加工和处理信息、表达和交流信息以及运用信息技术等方面得到一定的训练,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我们很注意与传统的直观教学手段相结合,如使用实物、挂图、标本、模型、录像等,使教学手段更好地为教学内容服务。
三、积极促进学生完善学习方式
生命科学的教学,应引导学生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为接受与体验、研究、发现相结合的学习。观察、实验、总结和推理等方式都有助于学生的知识生成,因此我们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如对课本的阅读,对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对实验的预习、正确操作,对探究主题的资料收集、数据处理、预测等。教师还应关注学生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的独创性。
在教学中我们注意引导学生变单一的个体学习为独立自主与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积极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和彼此尊重、彼此信赖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既能独立思考、分析,又善于合作、分享。
第二篇:Bio-x生命科学学科论坛介绍
备注:
4月15日活动地点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参与的同学将由学生会组织乘地铁前往,路费需自理,当天午餐可选择南大仙林校区食堂统一的盒饭(按照南大仙林校区食堂的半价,收费5元,其余由主办方补贴),也可自行解决。
第三届
Bio-x南京七校生命科学学科论坛
简介
{目录}
1、【前言】
2、【论坛简介】
论坛主题
核心主线
特色拓展内容
时间
地点
与会人员
活动流程
3、【学院简介】
4、【宣讲实验室简介】
崔中利 侯亚义 田兴军 王建军 李朝军 李尔广 李根喜 李建龙 李忠秋 林安宁 沈萍萍 宋小玲 田大成 王睿勇 殷武 赵劲 赵权 朱景宁 孔令东课题组 谭仁祥
课题组 张伟云课题组
前言
南京市研究生生命科学论坛至今已经举办两届了。在2010 年4 月,我们本着探讨与交流的理念搭建了这个平台,旨在促进南京市各高校生命科学相关专业师生在专业领域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在2011 年5月,它的规模和影响力有了明显提高。在2012 年,我们总结了第一届和第二届论坛的经验与不足,增加新的方式与项目,探索更加贴近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的探讨模式。
第三届南京市研究生生命科学论坛于2012 年4 月15 日举行。
论坛简介
论坛主题
生命科学与各相关学科的交叉。
核心主线
此次论坛兼顾论文与实验,主要涉及植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生态学、动物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药理学等。
一方面,在南京大学与兄弟院校中征集论文,邀请论文作者在论坛活动当天现场讲演,与业内专家及参与学生进行学术交流。另一方面,进行问卷调查,探究同学们希望以何种形式接触实验室的工作流程、操作准则和当下的研究课题,与导师们探讨课题的思路和研究方法。此活动旨在让本科生尽早地接触生物实验室,了解生物实验室,帮助其确定今后的发展方向,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特色拓展内容
生命科学领域知名学者,权威专家做大会主题报告。
众多实验室介绍,了解实验室研究方向,科研进展。
与实验室研究生交流经验。
参观实验室,与导师与研究生近距离探讨实验。
派发论坛手册即实验室备忘录,方便与会人员了解实验室并记录宣讲笔记。
时间
论坛会场活动:201 2 年4 月15日
实验室参观:2012 年4 月22、23日
地点
主会场: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图书馆报告厅
分会场: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教学楼教室或研讨室、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应邀开放参观的各实验室
与会人员
拟请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南京高校的学生代表,业内专家,赞助单位相关负责人,南京市生命科学研究协会的有关人员,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有关领导。
活动流程
【4 月15日】:00-11 :30
——开幕式及主题报告、礼仪人员迎接并引导与会人员入场,签到,发放宣传册。、主持人介绍出席来宾及参与学校,领导致开幕辞,宣布论坛开幕。、赞助方负责人致辞。、大会主题报告:请学术界权威人士,学术热点及前沿科技等问题做报告。、嘉宾合影。
:30-13 :30
——中午休会时间
由主办方提供盒饭,嘉宾及工作人员用午餐。:30-15 :0 0
——实验室宣讲介绍部分
由应邀前来参加论坛的各实验室代表在各分会场进行实验室的宣讲介绍,主要介绍内容为本实验室的课题方向、近期科研进展、以及实验室招生介绍等。共安排4-5 个分会场,每个会场安排有3-4 个汇报人,每个人大约介绍2 5 分钟,并有5 分钟现场交流提问时间。:30-16 :30
——经验交流会
在分会场进行。邀请研究生和各校的本科生进行经验交流。
【4 月21、22日】
实验室参观活动流程
由工作人员组织同学们到应邀开放参观的实验室进行参观学习(时间约1 小时)。
仙林校区同学于早上8 :00在学校南大门集合,由工作人员领队乘地铁至鼓楼校区(交通费用自行承担)。分批参观(或依次参观)各实验室(课题组);其他学校同学可以跟随仙林校区队伍前去,或自行前往(约定好集合地点并有工作人员事先到达鼓楼校区大门接应)。自由交流时间:同学们可自行选择感兴趣的课题组,与老师和实验室研究生进行交流探讨(时间约0.5 小时)。
学院简介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立于1990 年,其前身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生物 系——创建于1920 年11月的南京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生物系。
学院历史悠久,先后经历原国立东南大学生物系,国立中央大学植物学系、动物学系,国立中央大学生物系,国立南京大学生物系等历史沿革;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另一个源头为金陵大学生物系。1952 年高校院系调整时,国立南京大学生物系与金陵大学生物系合并为南京大学生物学系。八十余年沧桑变迁,学院名称虽屡经更迭,但其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严谨求实的学术作风、勤奋进取的治学传统却是绵延不断,一脉相承。经过多年的发展,学院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在教学上,学院注重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创新”的原则,改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重视并加强对学生思维和操作技能的训练,将学生打造成既有见识宽广的基础知识和生命科学核心知识,又有一定的生命科学专业技能的高级人才。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学术气氛浓郁,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部属研究所——南京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近年来学院共承担国家、省部级及横向项
目近百项,总经费高达数千万元,在生命科学诸多领域内取得了多项突破性进展,获得了国际艾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殊荣。
在学科建设方面,学院注重优化学科结构,加强学科综合化,提高学科内涵,努力建设国家重点学科和省重点学科。目前我院有国家重点学科:植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江苏省重点学科:生理学。
在专业设置中,学院有突出基础学科的国家生物学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又有适应社会需要、面向应用领域的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专业结构既保持了生物学人才培养的突出优势,又较好地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本科培养阶段共设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两个招生专业,在完成生命科学基础课程教育后,根据学生自主选择,分别进入植物学、生态学等7个不同的方向学习。
硕士培养阶段共有微生物与生物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态学、动 6 物学、植物学和生理学共计6 个硕士点。此外,学院还拥有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博士培养阶段,学院拥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以及植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生态学、动物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药理学,共计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此外,学院的生态学专业有湿地生态、森林生态、生态工程、分子生态、滨海盐土农业生态、化学生态、分子生态、进化生物学、城市生态、信息生态、景观生态、植物生理生态等研究方向。药学专业有免疫药理学、内分泌药理学与神经药理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设计与药物合成化学、缓控释及靶向给药、药物传输系统和生物材料等方向。动物学专业有动物生态学及系统分类学、动物遗传和发育生物学、生殖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动物学等研究方向。
宣讲实验室简介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科研实力雄厚,学术气氛浓郁,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部属研究所——南京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近年来学院共承担国家、省部级及横向项目近百项,总经费高达数千万元,在生命科学诸多领域内取得了多项突破性进展,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殊荣。
在这里,我们对本届论坛中进行宣讲的十位导师及其实验室团队进行了简单的整理和介绍,希望更多的人能认识、了解本院。
一、崔中利
南京农业大学微生物学系系主任、教授;农业部农业环境微生物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环境微生物专业委员会委员、基础微生物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土壤学报编委。研究方向、环境微生物学与环境微生物结构生物学;、微生物分子生态学。
二、侯亚义
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免疫学会常务理事。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及江苏省卫生厅重大科学基金,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江苏省卫生厅“兴卫工程”基金及江苏省科学技术厅高技术研究(医药)重大项目等项目。
研究方向、细胞与分子免疫学;、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免疫细胞功能和信号传导的调控;、肿瘤的分子免疫机制与治疗。
三、李朝军
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细胞结构与功能分会会长;江苏省发育生物学会理事长。
曾任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分子医学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生命科学学院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所长。现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一项,参加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子课题两项。已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 余篇,SCI 收录论文40余篇。
研究方向、机体在应激状态下功能调节机制的研究;、蛋白质的异戊二烯化修饰对机体应激反应的调控机制;
3、细胞分裂与应激信号传导。
四、李尔广
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毕业于美国密西西比大学,在美国Scripps 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后任免疫学助理教授,课题负责人。被南京大学引进之前,作为课题负责人曾主持两项NIH 课题,中国863 项目一项。
研究方向、抗肿瘤、抗微生物药物的筛选,包括天然及合成功能化合 物的细胞和动物模型筛选,小分子化合物作用机理研究;、病源微生物与宿主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包括受体鉴定、宿 主抗微生物反应的分子机理等基础研究,以及靶向性腺病毒载 体改造等应用性工作。
五、李根喜
生化系系主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蛋白质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副秘书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化学传感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编委,Asian Chemistry Letters顾问编委,American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 地区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副主编、国际顾问编委,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Education编委。
研究方向、纳米生物学;、分子识别与生物传感;、蛋白质电子传递与电化学。
六、李建龙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长江学者和教育部讲座教授等职。现已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 项;现已出版专著10部、发表论文388 余篇,其中含SCI、EI 和ISTP 引文99篇。
研究方向、草地生态与利用,草坪建植与管理;、城市生态与规划设计,城市环境保护与绿地场馆建设;、生态工程与环境健康评价,食品保鲜与安全评价;、生物质能源开发技术。
七、李忠秋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国际保护生物学会(SCB)会员;国际行为生态学会(ISBE)会员;中国动物学会会员;中国兽类学会会员;中国鸟类学会会员;中国环境学会高级会员;江苏动物学会理事。
研究方向、以丹顶鹤、麋鹿等珍稀动物为对象的行为学及保护生物学研究。、以克氏原螯虾等为对象的动物个性研究。、以可可西里青藏铁路、石臼湖大桥等为对象的道路生态学研究。
八、林安宁
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组部千人计划特聘专家。目前担任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MCB),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JBC),Cell Research和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JMCB)编委。
研究方向、信号转导与基因调控;、利用分子探针来研究决定信号转导网络的可塑性和特异性的分子机制,以试图理解信号转导网络调控的异常怎样导致人类疾病和癌症。
在研科研项目、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调控机理;、蛋白激酶IKK 抑制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细胞凋亡的新机理研究;、炎症诱导肿瘤的分子调控网络研究。
九、沈萍萍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自由基生物学与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江苏省细胞与发育生物学学会理事;中国免疫学学会江苏省分会理事;江苏省分子医学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J Mol Med、Int Immunol、Toxicology等国际SCI 刊物审稿人。
研究方向
细胞应激病变过程中信号转导网络的作用机制及与之相关的疾病研究。
十、宋小玲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生物学教授。
研究方向、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评价;、农田杂草的生物学生态学以及防除。
十一、田大成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分子和基因组的进化、植物功能基因组和生物信息学;、植物抗病基因的结构、功能、起源、变异及保存;、DNA insertion/deletion对遗传变异的影响;、基因组的非对称性及其非对称DNA的遗传效应;、肿瘤基因组体细胞突变的分子遗传机制。
主持项目、非对称基因组中特殊遗传重组规律的研究;、水稻抗病基因组间遗传差异的产生及变异规律的研究;、非对称重组现象的研究。
十二、田兴军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生态学会常务理事;《植物研究》编委;教育部科技平台专家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植物有机物的生物降解;、植物信息的数字化技术。、现主要从事植物生态学,包括植被生态恢复、水环境治理及生态恢复。
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现有教授1 名,访问教师1 名,在站博士后1 名、博士研究生8 名、硕士研究生13名。
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生态学、植物有机物生物降解、植物与微生物的相互关 12 系、微生物燃料电池、植物生物学等。
十三、王建军
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生理教研室主任;神经心理学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普通生物学教学指导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脑与行为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生理学报》编委会委员;Chinese Journal of physiolo-gical Sciences 编委会委员。
研究方向、小脑和中枢运动系统的神经生物学;、中枢促食欲素能神经系统和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对脑运动系统和躯体运动调控的作用(目前工作重点)。
十四、王睿勇
中国微生物学会会员;中国古藻学会理事。
研究方向、微生物生态学:目前主要开展卤代甲烷降解微生物的分离筛选、降解菌在海岸带盐沼的分布特征及其生态学意义的探索。在获得高效降解菌基础上,开展分子生态学研究:包括微宇宙模拟、DNA-SIP 等技术应用。、应用微生物技术:主要开展羽毛等角蛋白资源的开发利用,特别是侧重于利用固体发酵技术将这类废弃蛋白质资源化;同时开展微生物净化养殖水体和生物修复技术研究。
主持项目
《洗衣机抗菌和异味去除研究》
《海岸带盐沼卤代甲烷释放通量及其调控》
《利用固体发酵技术开发羽毛角蛋白资源》
《畜禽场废弃角蛋白资源的微生物降解机理研究》
十五、殷武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中国药理学会、江苏省药理学会会员;江苏省科技咨询专家;《中国药理学报APS 》《生化药理学BP》等多种SCI 期刊审稿人;中国科协“分子影像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作用” 青年科学家论坛执行主席。
研究方向、分子药理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钠钾ATP 酶及其配体的新生物学功能研究;、炎症因子mRNA转录后水平调控机制及其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价值;、小分子抗肿瘤或增敏剂活性物质的寻找与机制研究;、中药抗肿瘤分子药理学。
十六、赵劲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青年学者联谊会副秘书长;南京大学团委大学生就业面试导师。
研究方向、金属蛋白在清除重金属污染中的应用;、硫化氢,甲醛,金属离子荧光探针的合成和应用、新型化学催化剂的开发——木质素转化;、新型药物的创新——金属中毒解毒剂、发展可持续化学过程;、微观可视、宏观可调的化学生物学手段。招生要求
勤奋上迚、交叉学科、接受改变、独立性强。
十七、赵权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基因发育调控 ;、癌症的发生机理与防治研究。
主持项目 .p14NF-E4抑制人Gamma-珠蛋白的表达;.NF-E4调节Gamma-珠蛋白表达机理研究及应用;.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小分子抑制物的筛选;.珠蛋白的发育调控机制;.PRMT5 调节珠蛋白表达的研究。
十八、朱景宁
研究方向、生理学;、神经生物学。
学术研究课题(近五年)、Leptin 与Orexins 对小脑神经元活动和功能作用的研究。2、小脑非躯体性活动调控功能的研究。
十九、孔令东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南京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天然药物》编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审评专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评价专家;2008-2009 教育部科技奖励评审专家;10余种SCI 专业杂志评阅人。
研究方向、代谢性疾病病理机制与药物干预;、抑郁症病理机制与药物干预;、中药药理与毒理、中药新药研发。
二十、谭仁祥课题组
(功能生物分子研究所)长期研究药用植物和共生菌产生的药源分子。已在Angew.Chem.Int.Ed.(化学领域收登研究论文的影响因子最高刊物)等刊物上发表SCI 论文212 篇,其中76篇发表亍领域前15%刊物上。
研究方向、从天然产物和特境微生物中分离、提取和鉴定结构新颖的活性天然产物;、共生菌与宿主之间的互作机制,及共生菌产生的新药源分子研究;、组合生物合成研究;、天然产物的化学合成及结构修饰;、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生物学研究。
二十一、张伟云课题组
张伟云,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免疫学和生理学硕士生导师,药理学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天然药物与免疫调节;、氧化应激与免疫损伤
宣讲内容
疾病的发生常常伴随着免疫系统的损伤,弄清疾病与免疫的相关性,对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课题组目前主要有两方面的研究工作:
1.吸烟引起的免疫损伤在呼吸道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2.天然药物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主
办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部
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第三篇:化学学科经验总结
化学学科基本经验
一.注重建立并保持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犯错,哪怕是最聪明、最认真的学生。对于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应积极保护。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或者是学习差但有进步的学生,我们都不能缺少表扬,这样能给学生极大的鼓舞。教育教学不都是技术性的工作,有时师生间的关爱更重要。对于学生而言,与教师的情感往往会影响其对学科的态度,初中阶段的学生更是受到情感的影响。二.扎扎实实打好基础
对化学而言,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要特别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抓基础知识,就是抓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教师力求每章的基本知识点要过关。由于各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我们不能提倡好生差生同等程度抓的教学方法,否则会导致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对知识“消化不良”,对学习好的学生又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欲望。这样会使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化学失去兴趣。同时抓基本技能,要抓化学用语的使用和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和操作原理,不管课上和课余时间都尽量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三.精心设计问题解决环节,组织学生自主活动
在教学的过程中,组织问题教学是中心环节。在这里要鼓励学生探索与交流,让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体验自己或同龄人学习的思维过程,通过独立的探索和相互交流,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也是学习策略获得的载体。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应提倡小组合作与讨论学习。同龄人的思维是相通的,他们在相互的交流和辩论中,会产生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记忆方式,会产生思想的火花,也会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方式或者思维缺陷,教师在此基础上加以点拨,或者指导,学生往往会产生豁然开朗的感觉。此时再引导学生回味自己的思维过程,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可采用师生对话、共同讨论问题的形式,设计一些困扰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心理疑惑,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思维过程,通过平等的讨论和思维分析,学生能悟出学习策略。四.合理地反馈与评价,纠正学生认知偏差
阅卷体现激励:“鸟笼效应”——你想让谁养鸟吗?就送给他一个鸟笼吧!
谁的失误少谁才能考好,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学生的竞争力会因基础失分而下降而非几分难题。为了引起学生对“消除失误”(粗心引起)的重视,在阅卷时对学生因粗心所犯的低级错误(计算、方程式等)用圆圈标记,最后合好总分后这样赋分:52+③,后面的三分就是低级错误失分,就是所谓“鸟笼”!学生在大呼遗憾的同时还会萌生愿望:下次考试要避免这种低级错误!我统计过班级的“失误总分”,结果惊人,均分会下降1分左右,告之学生极具说服力!尤其是那些聪明但对自己粗心导致的错误不以为然的同学,他们将在一次又一次的考试中愈发真切地意识到“减少失误就是成功”的道理,这时他们就会关注解题策略和考试策略的训练,这时也是他们走向稳定发挥的开始。五.重视知识获取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轻解题思路的分析。而应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我们要准确把握中考试题的变化趋势,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第四篇:五年级数学学科经验总结范文
2011-2012 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王燕玲
学的教育教学工作转眼间就过去了,在这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真是紧张忙碌 而又收获.总体看,我能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把新课程的新思想、新理念和课堂教 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总结这 学期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取得的成绩和存在一些不足方面,以及今后教育教学 工作的方向。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总结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一、内容作法及经验体会
1、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本学期在教育工作中,我始终把学生的思想教育放到首位来抓。本学期我根据本班学 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组织纪律性教育和安全教育,把爱国主义教育、组 织纪律性教育、安全教育,做到学生的心坎里,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纪律、安全的重要性。我经常深入到学生中与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的知心的朋友,学生也把我当他们的知心朋友,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跟我说,使我能及时了解他们各方面的情况。
2、教学工作方面、(1)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我认真钻研教材,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 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节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 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的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进 行反
思,力求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并注重参阅各种杂志,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 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水平。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发散学生的思维,增强上课技能及教学艺术,提高教 育教学质量。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合作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 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
(3)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地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 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注意听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目的地对学 生进行辅导。
(4)坚持听课)注意学习科组里老师好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本学期,我平均 每周,深入课堂听课一节,对自己的教学工作促进很大。
(5)课后辅导)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地辅导,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课后辅导具 有针对性,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提 高后进生的学习信心才是最重要的。首先要解开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 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性学习转 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
所以“抓差补缺”工作尤为重要。对于他们遗漏的知识,我主动为他们弥补,对新内容,我耐心为他们讲解,并让他们每天为自己制定一个目标,同时我还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鼓励表扬,使他们对数学产生了兴趣。
二、存在的问题
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得还不到位,还出现极少部分学生旷课、厌学现象,影响了教学成绩的提高。对新课改理念的学习探讨、自己的教学方法有待于提高。对课堂教学工作抓得还不够扎实,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幅度不大。虽对后进生加大了辅导力度,但效果还是不尽人意,还存在着差生。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平衡,两极差异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差。
三、工作方向及解决措施
继续对新课改理念的学习探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效率。虚心向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学习,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继续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把思想教育工作做到学生心田里。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力度,采取“一帮一”的方法进行辅导,消灭差生。加强对课堂教学,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加强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五篇:小学数学学科经验总结
小学数学学科经验总结
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的过程、思维的过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到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点。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实际,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并要注重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学生学习和创造的动力之源,是成功的催化剂。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坚持从诱发学生的兴趣入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使之能长久下去。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1、创设问题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既是学习认知的过程,又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经过努力成功地解决问题,必须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实践中,使学生在情绪上引起共鸣,发现数学奥秘。使
他们认识到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蕴涵着数学知识。
2、优化教学环境,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各种手段诱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创设一些独立思考的机会,发展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概
括的能力,使他们的技能得以表现,兴趣得到升华。
3、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
当学生取得成功时,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满足,快乐、自豪等积极的情绪体验,我们要抓住机会多表扬、鼓励,特别是后进生我们要把他的积极的情绪转化到学习上,从而提高学习兴
趣
二、注重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生活化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模式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
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对故事、童话、动物都非常感兴趣,因此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童话、小故事,用小动物来做主人公,使学生身处拟人化的世界,“投其好而行之”。这样,不但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还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比如,在教一年级第一册《连加》一课中创设了打气球的游戏,气球从下面一点一点往上飘,上面有10以内的加法算式,看谁算的快打得准的情境。学生非常乐意参与这项游戏,不但产生了学习的欲望,而且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于是在自然、愉快的气氛中复习了旧知识,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这种情境的创设非常适合低年级的学生。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使学
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并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三、注重课前教材的认真研读,做到了解全面、分析透彻。
备课时对教材做了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注意结合所教的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习惯制订了详细的教学工作计划。做到上好每一节课,搞清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注重和平行班的老师就教学难点问题做详细的分析,做到充分驾驭课堂。留意从教学辅导材料中取经,吸取好的教育教学方法为我所用,注意写好每一节课的教学反思。力求一节课比另一节课精彩,力求将所知所想的教学理念渗透到课堂中来,力求让学生能在寓
教寓乐中轻松学数学,让孩子们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最佳受益者。
四、注重反馈,加强课后的练习与巩固。
所学知识要想牢固掌握,光靠一节课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课后的联系与巩固才能检验出来。我在练习巩固时注重个别辅导,寻找特定群体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开展练习。布置的作业不求多、杂,而力求精、细,要求学生能按质按量的完成,对于没有很好掌握的同学及时辅导,找出不足与疏漏,及时补救。注意布置分层作业,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难易不
同的作业。
五、注重个别辅导,及时转化学困生和潜能生。
每个班学生存在着差异,为促使每位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要注意“抓两头,扶中间”,注重培养优生的特长,同时,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组,利用结对子形式,以优生来带动差生,课外加强辅导工作,课堂中创设机会,给予鼓励,树立后进生的信心,培
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提高。
六、复习要有计划,有目的,要因材施教
无论是平时复习,还是考前的复习,教师必须制定一个比较详细的复习计划。计划具体到每周、每一天复习的内容,每一课时解决的知识点,每一课时要解决的问题。有了计划,就要严格按计划行事。复习时要因材施教,可以将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编在同一组,留给他们一些基础的知识练习,比如计算题,书上的练习题,他们可以反复练习,达到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而其他同学,可以跟教师练习一些有难度的题,这样可以有助于优生思维的拓展。总的来说,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不是靠增加课时,要靠提高每堂课的效益,减少无效劳动造成的时间浪费。要想提高课堂效益,必须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教材内容,对必学
内容、选学内容、基本要求、较高要求等,每年的课程变化都要心中有数。
木兰乡建设小学方安心2013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