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双语教学特色,以特色引领学校发展2015

时间:2019-05-12 12:38: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打造双语教学特色,以特色引领学校发展2015》,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打造双语教学特色,以特色引领学校发展2015》。

第一篇:打造双语教学特色,以特色引领学校发展2015

打造双语教学特色,以特色引领学校发展

夏普吐勒乡中学位于县城11公里处,1959年9月建校,有53年的历史,学校占地76亩,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现在165名教职工,有1493名学生,38个教学班。学校有多媒体教室、电脑教室、语音教室、图书室、音体美功能室、生化物实验室,28个教学班还配备了班班通,各项教学条件都具备。2005年9月我校开办了第1批双语班,当时只有1个教学班,学生40名。2006年9月-2009年9年每年开办2个双语班,学生365名。2010年8月我们按照自治区的和地区的有关规定开办了7个双语班,311名学生(2010年小学毕业生数50%);2011年开办了4个双语班,学生174名,2012年开办了5个双语班,学生209名。现学校有16个双语班,学生总数为1493名,占全校学生总数的48.6%(双语班学生数726名)。其中九年级双语班7个,学生数311名(其中男生114名,女生197名),八年级双语4个,学生数185名(男生68名,女生117名),七年级双语班5个,学生230名(其中男生102名,女生128名)。学校有双语教师33名,占学校教师总数的23%,其中3名教师在国家级、14名教师在自治区级、20名教师在地区级、8名教师在县级等机构参加过双语培训,这些经过培训的教师为学校的双语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我校现有的14个双语班均按照新的模式一来授课,也就是初中汉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其它课程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授课(可以简称为“部分课程使用汉语授课、部分课程使用民语授课”)。

2008年至今我校总共有23名学生考入到内地新疆高中班。

一、打造素质过硬的汉语、双语教师队伍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打造素质过硬的汉语、双语教师队伍,是我校双语教育开展的首要任务。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推动并加快了我校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进程。在双语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校一支教师队伍逐渐成型,并日渐成熟。师资力量的变化提高,使得学校教学的整体力量提高。

1、分层要求,形成梯队

我们夏普吐勒乡中学双语教研组现有双语教师31名,其中,上岗教师30名,准岗教师10名,试岗教师3名。在这些双语教师中,我们曾派出2名老师去北京参加了培训,1名在上海参加了培训,18名老师参加了自治区的培训,在地区和县上有10名老师分别参加了培训,经过严格的培训,这些老师现已成为双语教学工作的中间力量,由他们组织发起又在我校举办了多场双语教学培训活动,使我校的双语教学工作得到的很好的发展,同时也为以后的双语教学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对不同层次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第一梯队:汉语基本功扎实又有学科经验的上岗双语教师;第二梯队:汉语基本功扎实但缺乏学科教学实践经验的准岗双语教师;第三梯队:有一定汉语基础、勇于双语教学实践的试岗双语教师。

2、校本培训,整体提高

成立双语教研组,结对结帮带培训。我校双语教研组的成立促进了双语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双语教研组通过汉语教师与双语教师结成对子加强双语教学备课、上课的研讨,促进了学科与汉语的整合,提高了双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我校双语教研组每学期都会制定相应的双语教学活动,在双语教学活动中,要求每位双语教师公开展示一节双语课。学校还举办了教学技能大赛,双语组教师积极参与,在比赛中双语课堂教学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日常汉语与课堂汉语培训。为保证双语教学的正常开展,学校从原来的每周每位双语教师必须上1-2节双语课要求,改成现在的双语教师执教的学科每一节课必须进行双语教学,当然汉语的使用可以或多或少。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将各个学科教学中常用的词汇、对话汇总,由汉语教师会同学科双语教师,编写了《夏普吐勒乡中学学科课堂教学汉语会话 》、《夏普吐勒乡中学教师教学用语百句》、《夏普吐勒乡中学校园汉语用语100句》等,面向全体教师培训,使每一个教师具备基本的使用汉语进行日常会话、组织教学的能力。

二、制定双语教学目标,出台双语学科教案,形成双语教学体系

经过几年的实验,我们都觉得要想切实搞好双语教学,必须有专门的一套适合双语教学的教材及其双语教案。目前,初中阶段还没有这种正规的教材采购,更没有提供给双语老师参考的双语教案,所以双语教研组在课余时间,结合现用教材,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科特点,学科教师与汉语教师共同研究探讨,采取了收集、筛选、创编的方法,制定了包括汉语、数学、自然等一系列理科在内的一套《夏普吐勒乡中学学科双语教学目标》,使低年级汉语、数学等学科双语教案得到更好的发挥。

三、构建“汉语双语课-兴趣小组-民汉交流-日常用语”一体化的汉语使用环境

一种语言——汉语的学习,仅仅靠每天的汉语课和双语课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提供一个学生时时刻刻都在沐浴其中、都能实践锻炼的大环境。大环境的创设,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尤其关键。

1、学校汉语活动

学校倡导“月月有学,寓教于乐”的理念,从2005年至今我校已开展多次汉语活动,设有专门的“汉语角”供同学们进行交流和学习。每年的汉语活动

既是全校素质教育、也是双语教育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次汉语活动我们都能从“促进汉语正确运用”的主题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汉语学习活动。

2、汉语学习生活化

汉语的日常用语、汉语每周一句、汉语广播、汉语美文朗读等多项活动在学校有序开展,并在校园每处角落都张贴随处可见的双语信息,名言警句、建立校内通知、标志性双语牌、教室双语墙等,使学生时时处处浸染其中,一进校门,便呼吸到双语的气息,即无意中学到不少汉语,又受到了品格熏陶。

3、民汉交流学习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由校方拨发经费组织老师和学生去县里与汉语老师和汉族学生进行交流和学习,并通过老师宣讲,专家视频学习,等多种途径让学生循序渐进感受和领悟汉语学习的多种方法和要领。同时由老师引导学生组建了“民汉交流社团”,“汉语午间俱乐部”等多种多样的学习俱乐部,激发了学生学习汉语的浓厚兴趣,也让他们认识到双语的实用性,从而促进了学生的汉语综合能力的提高。

4、汉语学习的拓展

学生对双语学习的兴趣培养要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来实现,学校最大限度为学生创设汉语能力表现的机会,如升旗仪式的双语演讲、汉语歌曲大赛、汉语课本剧展演等,强化学生运用汉语的能力。同时还组织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从而巩固自己的汉语口语能力,使他们能够学以致用。

四、开展双语教学给学校带来的一些变化

自我校开设双语教学班以来,在2008年的第一批双语毕业生当中有7名同学顺利考入了内高班,至2013.年已经有23名毕业生相继考上内高班,通过双语的学习他们已经很好的适应了高中课程的学习,有的还被知名大学录取。通过这些优秀毕业生的证明,夏普吐勒乡的乡民们更加认可和肯定了我校的双语教学工作,并对今后的双语教学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现在双语教学班占我校总数的50%,它正逐步影响着我校未来双语教学的发展,使我校“打造双语教学特色,以特色引领学校发展” 的理念逐步实现。存在问题

随着双语教学班的增多同时对双语教师的要求也高,因此我校存在双语教师短缺,双语教师汉语水平达不到双语教学要求的现象.虽然近几年来双语教师有所补充但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经验。

伽师县夏普吐勒乡中学双语教学基本情况

第二篇:打造作文特色,引领内涵发展

打造作文特色,引领内涵发展

兴化市实验小学 顾兴国

兴化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也是里下河地区最具典型意义的水乡。水的灵动、文的浸润,孕育出施耐庵、郑板桥、刘熙载等文化名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兴化文学创作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涌现出一批有成就的作家、评论家,如马春阳、毕飞宇、费振钟、王干、顾保孜、庞余亮、刘仁前、顾坚、刘春龙、钱国怀、张学诗、王锐、顾维萍、周飞等四十余位。兴化这一文学现象引起了我国文学界的广泛关注,被称为“里下河文学现象”而加以研究。这是一笔文学财富,也是丰厚的教育资源,无论是对于当代的文学创作,还是对于兴化的学生,影响都将是深远的。兴化又是江苏省高中生作文大赛十连胜县市。万丈高楼平地起,城区小学作文教学功不可没。实验小学作文教学有着良好的渊源,在本地有较大影响,历来师生读书氛围浓,因此,舞文弄墨有较浓的氛围和基础,我市省现场作文大赛特等奖、一等奖获得者中实小学子占一半以上。实小已经在作文教学方面取得不少成果。历年全市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实小一枝独秀。作为全国小学作文教改实验学校,我们的老师树立了大语文观、大作文观,将“快乐作文”作为学校特色来倾力打造,承担了“快乐作文”实验课题的研究,倡导“快乐生活、快乐体验、快乐作文”的教学模式,构建了作文特色创建12345机制,奏响了以作文教学为突破口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的交响乐。

紧抓一条主线

这条主线就是增强学习的作文意识,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作文是一种表达,是人的一种需要。因此,我们认为,作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

这种意识包括表达意识、真话意识、发表意识、读者意识、应用意识。

我们的学生不是缺乏生活,而是缺少发现;不是缺少体验,而是缺少表达的意识。我们的老师不是缺少智慧,而是缺少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作文的意识。

去年,笔者去了四川考察了一个星期。少了一个管头,学生肯定很开心。课代表发短信询问星期天作业,我给她回了短信:就写一篇作文——语文老师不在的日子。回来后发现,就连后劲生的作文也写得让人感动。期中考试,我们班爆出了不少冷门,六个一百分,其中有三个平时成绩中下等的学生破天荒地考了100分,而平时有数学王子之称的刘扬只考了89分,一下子滑到了34名。这个话题理所当然成了当天日记的素材。大多数题目是《咱们班的特大新闻(新闻人物)》,也有以《冷门》为题的,写得都很生动。

叶老曾说:语文方面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作文也是如此。作文教学要致力于良好的作文习惯的培养:一是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二是多观察、多思考、列提纲、打腹稿的习惯;三是多阅读和积累的习惯;四是多练习多修改讲究写作卫生的习惯。

“用我眼看世界,用我手写我心”。有了良好的作文习惯,作文自然能够学得扎扎实实,循序渐进,习作水平也就能够得到不断提高

建立两个机制

1.建立学科内外,即作文与其他学科相互交融有机整合的训练机制。“渗透”与“整合”成了作文建设的主题词,“沟通”与“挖掘”成了作文课题研究的主途径。与数学结合,在生活中用数学,丈量、测绘、统计,在作文中写生活;与科学融合,让花鸟虫鱼进入学生的视野,让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与《品德与社会》携手,参观、调查、采访、实践,获得习作的第一手材料。与音乐、美术融合,听音响作文,剪贴、制作作文等等,沸腾的体育生活以及综合实践活动,那更是作文的源头活水。我们认为作文教学正是实现学科间知识贯通、技能整合的有利契机,不仅可以加强学科间的联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写作素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只需做个有心人,你就会拥有写不完的生活素材。

2.建立课堂内外即课内与课外、校内校外整体连动的训练机制。

我们的口号是“课内得法,课外练功”“敞开写作门,拓宽练笔路”,树立大作文观,多管齐下,促进学生作文素养的提高。

课内得法,即从教材规定的作文训练中得法,从阅读课上研读的课文得法;课外练功,一是读写结合课外练笔,二是将习作(主要是日记)纳入学生家庭作业来布置,要求语文老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以课外阅读与课外习作为主,强调正本清源,删繁就简,不做额外试卷不用额外资料,就是练习册也可以不做。目前,写日记是我校学生课外作文的主要形式,学生的日记不受题材、时间、篇幅的限制,抒发真情,放飞思想,精彩纷呈。我们的日记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日记素材统一指定与自由选择相结合。好作文往往是课外写出来的生活作文。展览的学生个人作文专辑,大部分都是学生课外习作。

构建三个序列

一是内容序列:叶老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我们积极推行了生活化作文的教学模式,形成了喜怒哀乐的家庭生活、热火朝天的校园生活、五彩斑澜的自然生活、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这样的内容序列,让作文“跟进”了丰富多彩的生活,“走进”了源头活水的生活。具体做法是以社会为背景,组织学生观察生活,激发灵感;以活动为媒介,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增加阅历;以实践为依托,组织学生体验生活,写自己欲罢不能的事,让生活为作文营造一方沃土,让生活浇灌作文芳草地,用生活的色彩装扮作文,用生活的情感营养作文,力求使学生作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情趣,流淌出生动的生活语言,呈现出向上的生活心态。

二是形式序列:即游戏作文、实验作文、活动作文、素描作文、看图作文、材料作文、想象作文、应用作文、话题作文、交际作文、英语作文等形式。这些作文形式对作文有特别的催化作用。这样的作文做得多了,对作文的兴趣也就有了,更重要的是运用文字的基本功自然而然得到了锻炼,孩子们再也不用害怕作文了。

三是方法序列:即观察的方法、思维的方法、表达的方法等等。没有方法指导的作文训练注定是高耗低效的,因此我们特别重视观察方法、思维方法和表达方法的指导。以观察景物为例,一是多角度地观察,如上看、下看、近看、远看,变换各种角度;二是有顺序地观察,如从前到后,从里到外,或由主到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有次序有层次地进行观察;三是动静结合地进行观察,既要注意它的静态,又要注意它的动态;四是调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其实,观察对象不同,观察方法也不同。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只有通过有指导的观察实践才能得以保证。

畅通四个渠道

1.牵手游戏:这里的游戏是个广义的概念,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游戏外,还包括比赛、竞猜、模拟、实验、操作、小品表演等活动。游戏是生活的反映,对作文有特别的催化作用。将游戏的观念引入作文教学,会带来很多好处。课上,做个游戏,素材有了,体验有了,情感有了,倘若这样的游戏作文做得多了,对作文的兴趣也就有了;更重要的是运用文字的基本功自然而然得到了锻炼,孩子们再也不用害怕作文了,再也不用挖空心思搜索枯肠攫取他们认为并不丰富的生活材料了。

2.跟进生活:我们的身边每天都会发生许多令人难忘的事。可是因为我们没有关注生活的习惯,所以很多有价值的事或熟视无睹,或等闲视之,或擦肩而过,难怪学生写起作文来觉得无话可说。其实,学生身边的资源很丰富,如家庭:洗碗大战、约法三章、今天我当家、减肥记事、帮老爸戒烟;社区:市场一瞥、集市小景、遛鸟、较量、我学会了砍价;街

道:红绿灯下、公交车上、算命;学校:热“闹”课堂、三八线、我的同桌我来选、午睡剪影、老师不在的时候、都是恶作剧惹的祸、不白之冤等等

3.走进自然: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带领并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看绿树红花,听百虫啾啾,吸新鲜空气,享拂面春风,闻幽幽稻香,摘如雪棉花,钓龙虾,逮小鱼,捉螃蟹,看火烧云,赏水乡的绿色,听花开的声音,观察蚕豆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目睹蚕儿入眠蜕皮吐丝结茧;春之绿,冬之雪,夏之泳,秋之游.可以说,没有什么比置身于大自然更愉快的事儿了。亲近自然,拥抱自然,领略神奇,让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嬉戏,学生就会占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真实而丰富的素材,就会收获到许多令人心旷神怡的好文章。

4.驰骋想象: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丰富自己的表达内容。如,奇思妙想:汽车展望、我是一朵云、孙悟空上大学;虚拟人生:20年后再相会、假如我是哈利波特;宇宙天空:星球大战、太空历险;奇异发明:健脑帽、智能鞋;未来世界:未来的学校、未来的服装;克隆人生:复制地球、拷贝老爸;神奇旅行:漫游海底世界、火星探险;童话城堡:神奇的魔镜、马虎国奇遇;故事新编:南郭先生后传、叶公好龙新说;创新世界:太阳辞职、耳朵出走、五指大战„„

加强五个建设

队伍建设:我们特别重视语文教师队伍建设,赠阅贾志敏、于永正、管建刚等作文教学名家有关作文教学的专著,印发作文教学改革前沿的理论文章,走出去观摩名师作文课堂教学,组织作文教学沙龙,围绕作文教学指导、修改、评价等环节展开了热烈而卓有成效的讨论,生发了作文教研的头脑风暴。此外还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让每个教师都会做二十个游戏、实验、魔术、小品,解决无米可炊与有米难炊的问题。一系列活动增强了语文教师作文教学方面的内功。

课题建设:我们申报并启动了作文课题研究。一是低年级作文早起步研究,二是童诗导写研究,三是作文教学中“真情独感”写作的探索和实践研究,四是创新作文评改方式研究,五是学科教学与习作训练的整合研究。其中,《学科习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将各科教学巧妙地整合起来,提高了习作教学的效率和各科教学的质量,保障了学科教学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此外,我们还将作文课纳入校内“情智杯”我最满意的一节课的评比范围,定期召开作文教学经验交流会,承办市小学作文教学研讨会,规定教师每学期撰写一份作文教学论文,精心设计两份生活作文教案,切实提升了教师作文教学的水平。

教材建设:按不同的序列编印适合校情的作文教材。按内容序列,编订四本生活作文教学设计;按年段序列,整理六本作文教学设计;按形式系列编辑10余本教学设计,如《游戏

作文教学设计》《实验与魔术作文教学设计》《活动作文教学设计》《素描作文教学设计》《话题作文教学设计》《交际作文教学设计》《绘本作文教学设计》等,同时建立课件包和资源库,既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平台,也为日后的作文教学实践提供充分准备,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负担。

阵地建设:那就是班有作文园地、组(年级组)有作文之窗(四个年级分别取名浅荷照水、蓓蕾初绽、雏鹰展翅、墨痕流韵,陈列于三个楼层)、校有“作文之星”佳作展览,营造浓郁的“我爱写作文”氛围,此外还办有“蕴华”儿童诗社、“海池河畔”文学社等,各年级组按月出版校报,学校网站开辟了学生习作专栏,并创办了集成少儿学院文学系,以此为依托的“小主持人班”“故事大王班”“小作家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学创作活动,使作文特色学校的创建走上了快车道。

平台搭建:以“快乐作文月月赛”为重头戏,搭建快乐作文月月赛、实小杯作文竞赛、各类公益性征文竞赛等平台,同时,我们还创办了《小作家》月刊,并为个人和班级编辑作文专辑。我们有这个打算,从目前的四年级起,为每个学生建立作文档案,争取为每个学生或者大多数学生出一本或一本以上个人作文集,让作文集记录与见证他们在实验小学的美好时光和成长足迹。

作文教学特色胜春风,素质教育之花朵朵开。近年来,我校有数千人次学生习作在全国各级各类报刊发表或发奖,《七彩语文》《少年文艺》等品牌刊物还以专栏报道了我校童诗创作与作文教学的成果。教师有数百人次获全国、省、市作文优秀指导老师奖。上海《少年文艺》授予我校“少年儿童文学创作教学示范基地”。可以自豪地说,兴化文学现象在实验小学得到传承与弘扬,“快乐生活、快乐体验、快乐作文”的愿景在实验小学成为现实,作文教学催开了水乡璀璨的素质教育之花。

第三篇:打造学校特色文化 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打造学校特色文化 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江苏省东台市 王卫东

学校文化是由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培育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准则和工作学习作风的总和,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的重要平台。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强大内在驱动力,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如何通过学校特色文化的创建来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呢?

一、诵诗育人,让精美的旋律飘荡起来

池柳影摇书,窗竹风翻墨。六年来,我校坚持“晨诵、午读、暮写”,加大学生的阅读积累量,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逐步形成了擦靓书香校园的诗文诵读特色。2013年底,通过答辩评审成为江苏省首批特色文化课程基地。2015年春高分通过省教育厅诗文特色文化建设中期考察评估,1200平米“诗文馆”已如期竣工。对全体学生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开发《含英咀华》诗文诵读校本教材,遴选167篇融汇里下河水乡地域特点和东台乡土风情的精美诗文,分年级段设定诵读量,人手一册,鼓励多读多诵,争星升级,让这些精美的诗文在绿树红花间亮出来,在走廊板报上展出来,在校园音乐中唱起来。每一层楼布设诗文匾牌,每个教室安置图书角、展示板,每个班级设计各具特色的名片,每天的晨诵、每周一节的诵读指导、人手一册的诗文本自抄自录、每月末的班级展示和次月初的校级展评雷打不动,“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校园,如一本硕大的诗文教科书,徜徉其间,感受着语文与生活和谐共生,让每个学生时刻滋润在学校浓郁的特色课程文化之中。

精心泡大“小雨点”诗文社,组织主题诵读,推进双语阅读,组建班级和校级考核小组,依据现行语文教材和校本教材,明确诵读篇目,按不同学段要求分别授星升级。“池柳影摇书,诵读听琅琅——诵诗文”“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演诗文”“诗是有声画,画是有形诗——画诗文”“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唱诗文”,“散学归来早,染香芳草地——诗文手抄本”,“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诗文”,“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诗文诵读争星升级”,系列活动异彩纷呈。邀请国家一级播音员徐诗春等来校讲学,邀请盐城日月路小学、东台市实验小学的优秀教师送教到校,以名师支撑基地、成长教师、发展学生,带动课程共同开发。

二、自化化人,让定格的风景灵动起来

“天地万物,唯人为贵”。教师是推动摇篮的手,推动摇篮的手可以推动地球,必须让所有教师自主自理,自化化人,人人享有教育的尊严和阳光。让教师走向国旗下讲话,走上政治学习讲坛,积极推介吴非《一盏一盏的灯》、崔永元《不过如此》及《窗边的小豆豆》《五十六号教室的秘密》《教师的幸福资本》等大家名著„„走进好书,“神与物游”,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于是,圣人不再遥远,经典不再尘封,现实也就少了几许迷茫。推行班子成员走动管理和首问负责制。推行每日五个“两分钟”——到校巡视两分钟、提前候课两分钟、下课停留两分钟、课间观察两分钟、放学交流两分钟,推行红领巾广播站、卫生监督岗、餐桌长轮值制,推行分年级段梯次放学,精心组织每日的新闻播报、诗文诵读、午间习字和两操两课,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行政例会、政治学习,每周四的卫生日,每周两档的红领巾广播站,每月一次的应急疏散演练,每双月一期的黑板报,每学期一期的校报和家长学校。少先队工作独树一帜,《相约西溪》《寻访东台村史馆》《抗战老兵访问记》等“红领巾寻访”系列活动有声有色,多次荣获东台市少先队“四十佳”“盐城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英雄(朱廉贻)中队”“江苏省优秀少先队集体”等称号,2012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少先队活动课程实施纲要》试点校,2015年被授予“江苏省少先队文化建设品牌项目”“全国优秀红领巾国学小社团”。

倡导“宽容、慎独、自化化人”。认真审视学校文化标识,确定校训为“只争朝夕”,创作校歌《只争朝夕》,确定学校主体楼分别为“行思楼”“行知楼”“行远楼”。强化政治学习和法规宣讲,强化支部、工会职能,修订完善《廉贻小学章程》《家长委员会章程》。班子成员自觉起步领跑,静下心来研究,潜下心来工作,引导大家在单位时间达到高效,在休息时间内享受生活,在工作时间释放最大的激情,努力成为校园里的行者、思想者。职称上岗、大件采购、绩效考核、评优评先等重大校务阳光操作,让教师在主体参与中得以认同和内化。教师群体勤勉劳作,不事张扬,多人荣获德育先进个人、“彩云妈妈”、优秀班主任、青年文明号、巾帼示范岗和“无偿献血”奉献奖,以美好的情感、美好的情绪、美好的情商和美好的情趣演绎着个人应有的风采和魅力。

确立课堂教学的目标意识、质量意识和效果意识,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充分运用各种资源,追求教得有效;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经历发现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提升学习能力和人生智慧,追求学得愉快;聚焦对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的最终的高度达成,追求考得满意,突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盐城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乡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个案研究 》《“数学实验”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如期结题,《小学优秀诗文诵读课程基地建设的个案研究》通过开题论证,《小学优秀诗文读诵写一体化的实践研究》申报为省教研室立项课题。2014年12月加盟全国“新体系作文教学研究共同体”,我校教师被评为学术委员,主持中国写作学会“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新体系作文教学实验研究”子课题《小学生本动态作文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为我校教师搭建了“入格—升格—风格”的专业发展阶梯,使教师的职业生涯由过去一成不变地重复昨天的故事转变为不断丰富、完善的研究之旅。近年来,新培育盐城市德育学科带头人2人、英语教学能手2人、教坛新秀6人,东台市学科带头人2人、教学能手5人,4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级报刊发表,多人获工会网络知识竞赛全国一等奖、春联创作大赛盐城一等奖、科技创新成果省三等奖、盐城一等奖,数十人次参加市级以上会教、基本功竞赛、论文大赛、解题能力竞赛等斩金夺银大显身手。

第四篇:以课题研究引领促学校特色发展

以课题研究引领 促学校特色发展

[日期:2014-10-20]

来源:《丰台教育》 作者:丰台一小 殷楠、张红英

[字体:大 中 小]

学校科研工作秉持科研先导原则,以课题研究为核心,以校本科研培训为主线。学校坚持以机制建设为重点,加强课题实施过程的指导与监督,提高教师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研究型教师队伍,提高学生学习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一、制度保障,加强学校科研工作管理

(一)加强领导,健全学校科研管理体系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科研工作领导小组,每学期初讨论学校的科研计划,并将科研计划纳入到学校整体工作安排之中。学校明确副校长负责科研工作,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每人都有负责的科研课题。各年级、各学科教研组都明确了一名业务组长负责科研工作,为学校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学校课题研究进行分层管理:对区级及以上课题,每学年在学校做一次研讨活动。过程中课题组定期展开课题负责人交流,了解并调控课题研究;校级课题实行干部分块(按管辖组别相应负责)引导监督管理。

(二)依靠制度,保证学校科研顺利开展

学校制定了《丰台一小科研工作制度》、《丰台一小教研室组织机构名单及科研室职责》、《丰台一小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管理意见》、《科研工作管理手册》等相关的制度,并严格遵照执行。教师个人获奖均纳入年终绩效考核之中,作为奖励的项目之一,保证了学校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教师们的科研积极性。

(三)拓展渠道,促进学校科研开展

建立研究档案。学校给课题负责人配发了档案盒。按照科研计划总结、教师的课题立项申请书、课题研究过程的资料搜集、课题研究成果的汇集、科研工作记录等几方面规范文本随时归档入盒,并不断进行增补和充实。

开展研讨活动。学校每学期开展教育教学专题研究活动。研讨、交流活动是教师思想碰撞,科研信息共享,提高教师认识,是进行科研培训的重要渠道。因此,近三年来,我校抓住科研课题研讨活动的契机,宣传普及教育理论,推广科研成果,不断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学校先后组织多次市、区、校级研讨活动。

教学开放活动。学校坚持课题引领—合作研究—共同发展的教研方式,每学期都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教学开放课活动,即教学研究向组内教师开放,向全校教师开放,向家长开放。结合研究课题,选择教学内容,确定研究课。在研究主题的带动下,组内教师共同合作研究。同时,学校要求各教研组及时发布信息,以便更多的教师能够根据研究需求,及时参与,共同研究。这样的活动,促进了教师间的信息沟通,扩大了信息容量,增强教师间情感交流,形成了学校浓厚的研究氛围。

二、用课题引领,全面推进公民教育进程

(一)构建具有公民教育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针对学生特点,立足学校实际,围绕公民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构建了以能力训练为主线的校本课程体系(如下图),倾力打造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和公民能力。

1.显性课程: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我们积极挖掘学校、教师、社会资源,为学生开发丰富的校本课程。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在选择中懂得珍视,并付诸行动,逐渐形成独立、自主、自律、持之以恒的个性品质。我们开设了选修类校本课程。

经过学生选报与教师选择的双选方式,最终确定了热带观赏鱼养殖、建筑模型、十字绣、数码摄影、小学生急救、英语戏剧表演、篮球、学习心理辅导、趣味语文等58门校本选修课程。

在学生通过选课单进行选课时,学生慎重地写下了选择的顺序,这种体验、这种感悟的价值可能会远远大于孩子在选修课上所学知识与技能对他的影响。有了选择的经历,孩子才会懂得选择的重要,才会面对问题做出慎重的思考,独立的人格以及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才会在实践中逐渐形成。

同样,教师自己设计的课程也经历了被学生选择或教师选择录取学生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有了对课程内容设计(课程目标及内容怎样贴近学生实际)及怎样宣传课程等相关感悟。这也是教师经历的一种选择,教师的感悟为后续课程如何更好的设计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这也为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

2.隐性课程:包含每月一节、典礼仪式、主题活动等,这些活动按照课程开发的方式,进行细致安排,以便更好的发挥校园活动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逐渐修正自己的行为,建立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规范意识,养成良好的公民素养。

① 学校开展每月一节活动:

结合学校和市区开展的活动,每月组织一项主题节活动。活动内容不同表现形式也是不同的,但总的原则是为学生搭建自主参与、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孩子们在活动展示中找到自信,快乐成长,发展其公民素养。

② 利用开学典礼、每周升旗活动,渗透公民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公民意识。

③ 以课题研究为带动,通过主题活动,拓宽公民教育的途径。

学做志愿者活动:2011年1月我校成为“学做志愿者”小学生志愿者手册实验项目的实验校。借助这一实验项目引导学生传承志愿精神,争做“六小”公民。通过一系列志愿活动,同学们理解了什么是志愿者?志愿精神有哪些?如何做一个校园志愿者?“我参与我快乐”“我奉献 我快乐”这是同学们参与活动后真实的感受。同学们的公民素养在活动中逐步提升。学做志愿者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拓宽了我校的公民教育的途径。

学校在教师中开展《讲述我和学生间故事》的活动,引导教师关注学生,关注学生成长中公民素养的培养与建立。渐渐地公民教育的理念已经在教师心中扎根,并对教师的工作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探索具有公民教育内涵的课堂教学方式

学校以《创“互动课堂”,探索具有公民教育内涵的课堂教学方式的研究》课题为引领,开展全员性的课堂教学研究,经历了全员学习研讨,初步理解互动——人人课堂实践,研究中感悟互动——教研组展示交流,呈现研究成果——分层梳理提升,分享研究智慧的四个研究阶段后,初步梳理清晰了公民教育内涵的课堂教学内涵。我们公民教育内涵课堂倡导的是“互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碰撞、共同提升的动态发展的过程。互动应在教师教学的重点上、在学生学习的障碍点上、在学生思维的创新点上。初步形成六种互动课堂的策略,初步明确了互动课堂的特征:放、引、悟、效。

这样的课题研究使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明显改变。教师从关注知识向关注学生转变,加强了学生有效学习方式的研究,学生的学习态度与精神状态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改变。

(三)完善具有公民教育特点的学校评价方案

在学校大课题《丰台一小实施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的引领下,子课题《构建多元评价机制进一步提升师生公民素养的研究》,围绕学校提出的公民教育核心价值追求:主动参与、学会尊重、勇担责任,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学校的评价内容和方式,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以问题为导向,以问题解决为目的,建立民主意识。坚持民主与公平的原则的基础上,对学校的一日生活制度评比进行了调整。由百分制的评比改为等级制的评比,特别是对优级的评定也放宽了尺度,这一改变体现了对学生成长的尊重。由学生检查评价改为教师抽查为主,校园志愿者提醒为辅,体现了评价的目的不在结果,而在于学生行为的真正改善。由公布评价结果改为公示评价过程,用贴笑脸、哭脸的方式把每周检查的结果在班级门上公布出来,体现出评价结果对学生行为的导引作用,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立足实际,使规则意识落实在日常生活过程中。规则是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所有规范都是对权利和义务的约定。在课堂上,与同学们讨论问题时,发言要按次序进行,不无理地打断别人的发言;平常与人交往,要遵守文明礼仪;遵守自然义务,当别人需要时给予帮助等等,都是在执行一种规范,都是公民精神和公民素养的重要体现。通过48字歌,用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制定了课堂常规要求,用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校园内的通道画上分界线,引导学生上下学,靠右行走,让学生从小懂得遵守秩序„„学生的规则意识通过这样细微的要求得以落实的。

注重反思,引导学生形成自律自主的人格。通过成长日记,引导学生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建构标准形成符合集体价值标准的公民意识,养成良好的公民行为。学校以《丰台一小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大课题统领互动课堂的教育及学生行为习惯的教育及评价方面的子课题研究,引领着学校公民教育的发展特色。课题的引领融入管理,即学校的管理也正融以科研的方式进行着。

其实无论是学校整体的计划、总结,还是分层面的德育、教学、科研、科技、美育等分项总结均是遵循此思路进行的。是以一种科研的思维在引领着学校的发展,以科研的方式在伴随着学校的管理,促进学校的发展。

三、营造校本教研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以课题研究为引领,促教师向专业化发展

以科研为带动,提升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学校以市级课题《丰台一小实施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统领学校整体工作,除此以外还开展了2项全国课题,6项市级项课题,12项区级课题的研究活动。课题研究既有学校大课题引领研究的、也有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的中型课题和教师个体研究的小课题。各层面课题均源自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协同开展研究,与教育教学自然相融,探寻有效的策略,切实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提高工作实效性,深化学校的发展。

在教学研究中,各课题组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合作研究的方式,带领课题组教师共同进行教学研究,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回顾我们所走过的研究之路,是在“反思——改进——完善——反思„„”的过程中前行的。学校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分别组织召开了教学分析会,旨在结合教学检测情况,准确查找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真问题,确立研究课题,组成研究小组,开展相应的研究活动,力求用课题研究的方式来解决我们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做检测分析的过程大致经历分析数据——反思教学——抓主要问题——调整教学几个环节,这即是教师进行有效的判断与分析的过程,对问题进行正确的归因,寻找教师教学方面的不足,寻找研究点,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确定研究的主题,在实际教学中在寻找问题解决方法的过程中,展开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学与科研自然相融为一体,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教育研究水平。

(二)创造良好科研条件,促教师队伍梯队发展

为了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学校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为教师提供各类培训。

请进来:学校先后聘请丰台分院骨干教师工作室的朱滇生、李依萍、刘大凤等特级教师到我校指导工作。聘请特级教师刘德武来校指导教学;学校聘请丁榕老师、余雅风教授、张红教授、张梅玲教授等多位专家做了专题培训。

走出去:学校注重教师的培养,先后组织不同规模、不同内容的培训,学校选送教师分别参加了组长行动研究学习、新课程下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学科的培训学习,以及国学、国际理解项目和校园电视台的相关人员的不同培训,以及同国际友好校间的交流培训。通过培训老师们打开了视野,感悟教育理念,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拓展了教师的视野和思路,不同程度的提升了教师的素养,为更好的开展相关的教育教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自我培训:学校充分利用校内的优质资源,以科研的思维方式开展教师的分层培养,开展了相应的自我培训活动。

(三)抓课题研究,提高研究能力

1.积极立项,明确研究方向。学校引导教师结合教学中问题,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市区校级骨干教师根据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确定研究专题,积极参加市区级课题申报,现有国家级课题2项、北京市课题7项,丰台区共有37人申报相关课题32项,涉及了11门学科。经丰台区科研所审批,有重点课题1项,一般课题11项,其余为校级课题。

“十二五”二次课题又有3项市级课题、46项区级课题进行了申报。

⒉ 注重实效,开展活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校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各课题组负责人进行定期课题研究培训,定期进行交流与研讨,充分发挥课题组主持人的引领作用,推动学科组研究的不断深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⒊ 总结成果,发挥作用。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研究,各课题都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并适时地在不同范围内进行推广。

第五篇:校本引领学校特色发展

校本引领学校特色发展

黑旺中心小学 2014、8、12

校本引领学校特色发展

黑旺中心小学

摘要:学校的各项工作,最重要的是教学工作。为走出一条适合农村教育发展的创新之路,黑旺中心小学以科研为先,课改为根,把创特色作为兴校之策,常抓不懈,建立健全了《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上学年我校在原有校本课程《书法》、《古诗诵读》的基础上,结合我校退休教师白怀孔编写的《蓼坞风情》一书,在四年级开发“探究当地风土名胜”的教学;结合《发明创新》一书,在三年级开展了“科技创新”教学。并在二年级开展了《文明礼仪》教学,在五年级开展了《好习惯伴我成长》教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使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动了校风教风学风的根本好转,使学校发展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关键词:校本 特色 课程

正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新一轮课改的显著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发展,我校经历了一个从茫然到清晰、从无序到有序、从被动到主动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在不断探索、不断进取中成长的。

一、成立三个组织,建立四种机制。为确保学校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按计划、有步骤进行,我们首先成立了三个小组。一是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二是成立了以学科带头人为主要成员的课程管理、开发与利用指导小组。三是成立了以实验班教师为骨干的实验课题研究小组,开展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四种活动机制:(1)将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交全体教师讨论通过,形成了决策机制。(2)为了使全校教师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改实验中,利用每周二教师业务学习会,教研组组织不同类型的校本课程开发专题座谈会,搭建了研究机制(3)通过国旗下的讲话、校园文化长廊、各班黑板报、少先队广播站等各种宣传渠道,尽力让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及全社会了解学校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工作方案,支持学校课改,建立了宣传机制。(4)经常征询教育行政主管领导意见,进行答疑解惑等,构建了引领机制。

二、构建三大板块,提升教师理念。教师是校本课程实施的关键因素。开发校本课程,师资培训必须先行。我们将师资培训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主渠道是校本培训,着力点是提高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形成了三大培训内容板块:(1)校本课程理论知识板块。通过网络研修,倾听专家的课程改革辅导报告,精选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文章和报刊论文,作为教师培训内容。同时还紧密联系课改实际,顺应课改潮流,注重“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常规系列培训活动。校本培训做到了“四结合”,即与学校“十二〃五”课题研究相结合,与常规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与校本专题研讨相结合,与个人自研相结合。(2)校本课程教师经验板块。教研组和课题组组织不同形式的校本课程经验交流和教学问题讨论活动,要求老师之间相互听课、相互学习。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校本课程经验交流会,在交流中相互借鉴校本课程教学经验。(3)校本教材开发策略板块。总结本校的校本教材开发经验并向全校教师推荐几种有效的策略。主要内容有理论辅导、案例分析、尝试性实践及解决问题的策略、途径等。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已初步形成三大系列,即:品行教育系列、家乡传统习俗及风土人情系列、成长故事系列。这些校本课程选材面较广,有的来源于家庭,有的来自学生的需要,有的选择老师的特长,有的则是引进社会上的优秀教育资源。在研究、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做到了:满足学生实际发展需求;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有助于形成和体现学校办学特色。1.典型示范,激发教师热情。我们的开发研究主要分两步走:第一步典型引路。2013年下半年,我们充分发挥课题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发动多名教师设计教案,由教导处精心打造,树立样板,通过上公开课、课外实践等形式,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示范。如二年级毋小洁老师结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设计了《我能行》这篇教案,以学生喜爱的形式,让学生学会生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然学科教师徐虎,结合学校科技特色,组织了“我是小小科学家”活动,激发学生发明、创造的热情。学校将他们的开发案例、教学教案编辑成册,作为科研成果向全校推广。第二步全面铺开。2014年上半年开始,我们在典型引路取得预期效果的基础上,要求全体教师树立“我为校本课程开发而自豪”的理念,放下思想包袱,积极投入到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工作之中。大多数教师纷纷拿出了自己开发的教学案例,上了很多开发研究课。一篇篇的开发案例、一节节的校本研究课、一次次地探讨活动,交织成了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生动画卷。如今,老师们开发校本课程的热情日渐高涨,研究氛围甚浓。2.资源导航,形成特色课程。特色课程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学校针对自身的实际,本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原则,深化学校课程体系改革,着力在挖掘课程资源、构建特色课程上下功夫。(1)利用学校资源,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室”,发挥教师、学生的作用。通过设“开放日”、“开放周”等形式,让学生自主支配时间,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2)开发家庭、社区资源,发挥家长、学生的作用。通过家务劳动、亲自实验、自身体验、相互合作交流等形式,提高自我服务能力和各种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3)挖掘农村自然条件优势,发挥周边地方人文自然的资源作用。通过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近自然、走进生活、走向社会的形式,利用大课堂,让学生在实验中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在社会中掌握劳动技能,培养科学素养,在生活中逐步学会创新,学会生存。

三、探讨评价方式,完善评价体系。为了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我校积极探讨校本课程的评价方式,遵循“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原则,注重目标评价、过程评价、自我评价、动态评价、发展评价,将评价内容分为对校本课程本身、对教师教学情况及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1)对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通过家长委员会,邀请学生及家长代表,以座谈会的形式进行交谈,了解他们对开设的校本课程的意见;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征求他们对开设的校本课程的组织形式、授课方式、最后效果的意见;以“学校开放周、开放月”形式,收集他们对开设的校本课程的建议、改进措施等等。根据各方代表的建议对课程进行综合评价,决定课程的取舍及内容、方法的修改。(2)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关键在教师。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评价,关系到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进而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具体的做法是: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诸方面制定评价标准并赋予分值。采取检查教案、听常规课、专题研究课、评课、抽查学生学习效果等办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展教师自评、年组互评、学校测评,在一定时间内家长代表参加评价,及时进行评价反馈和教师课后自我反思工作,促进教师校本课程开发水平的提高。(3)加强对学生学习校本课程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我们努力做到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法和手段多样,评价标准多元,实行开放评价,淡化结果,注重过程。评价主体多元,不仅有教师,还有同学、家长、社会,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认识和反思。评价方法和手段多样。有做一件作品,解决一个问题,完成一项任务,也有口头评价,成果展示评价,实际操作评价。评价标准多元,有等级评价,而等级评价侧重学生的个体发展——重发展:有定性评价,而定性侧重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潜能得到充分地挖掘和发挥,如“会做就是棒”“有创意才是优秀”“有进步就行”的标准。标准是动态的、灵活的。评价项目多元,涉及学生的情感、态度、知识技能、创新与发展等。实践中我们设计了点滴记载卡,对学生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点滴进步进行随时记载,给予充分肯定,促进学生向深层次发展。由于对学生的评价观发生了转变,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也相应发生变化,不再以教了什么来衡量,而是以学生学了什么,对学生的素质产生了什么影响来衡量,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潜能开发的多少来衡量。在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中,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走近大自然进行广泛的调查,然后回到学校走进课堂,感受频多,体会深刻。陈文静老师在教授《好习惯伴我成长》一书时,以发生在身边的生活小事为背景,广泛开展调查,确定《我们身边的食品》的主题,组织学生开展体验活动,让学生描述生活中所见所闻,注意了活动的生活化,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激情,体现了“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合作者、组织者”的教学理念。事实证明,很多隐性的课程资源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应该让孩子们在真实的世界里进行各种体验,在了解社会,了解生活的过程中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回眸过去,我校的课程改革实验已初见成效。面对成绩,我们将矢志不渝。展望未来,我们将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不断提高,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发展。

下载打造双语教学特色,以特色引领学校发展2015word格式文档
下载打造双语教学特色,以特色引领学校发展201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1-4 经验交流:以特色文化建设引领学校跨越式发展

    以特色文化建设引领学校跨越式发展作为广东省省属中职学校的龙头、广东省发改委确定的全省重点发展的十所中职学校之一的广东省农工商职业技术学校,几届领导班子秉承以文化内......

    以教学特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以教学特色推进学校发展 ——胶南市珠海路小学教学特色工作汇报近年来,学校以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己任,以“一切为了人的发展”为办学宗旨,以“培养身心健康,品学优良,适应未来......

    打造特色文化、以文化力提升发展力

    镇是区最为典型的山区农业镇。长期以来基础脆弱、产业单一,传统“三农”问题突出,发展压力巨大。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坚持“差异定位、互补发展、形成特......

    《如何打造学校特色》心得体会 -

    《如何打造学校特色建设》心得体会 天峰学校:饶诗瑶 像我们这样的农村学校能不能办特色学校?这是多数农村学校或城市薄弱学校的校长的心声,语气热切而又疑虑,也是我在本次王辉......

    引领学校变革,走特色发展之路范文合集

    引领学校变革,走特色发展之路 上海市甘泉外国语中学刘国华当今的中学校长总是被赋予多样化的角色形象,诸如决策者、组织者、管理者、协调者、策划者等等。而十几年校长工作的......

    以学校特色文化助推学校发展

    以学校特色文化助推学校发展  沈阳市雨田实验中学张楠 [作者]: 张楠,现任沈阳市雨田实验中学校长,1963年生人,毕业于辽宁省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中国教育学会管理分会理事会员......

    特色创新 引领内涵发展

    特色创新 引领内涵发展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们党十八大以来提出的强国富民之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驱动内力发展;只有强有力的发展,才能更好地提升创新的后动力。沂源县荆山路小......

    以特色城镇化引领新农村建设

    以特色城镇化引领新农村建设润城镇位于阳城县城东沁河东岸,占地面积72.1平方公里,全镇共有32611口人,29个行政村,耕地面积21707亩。2009年末,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56600万元,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