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我县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情况的调查思考
对我县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情况的调查思考
对我县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情况的调查思考2007-02-10 16:50:07
为切实发挥职业教育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的推进作用,缓解企业用工短缺矛盾,根据县领导指示精神,县政府办和经贸委联合组成调研组于月日和日,赴县教育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中、二职中和技工学校就职业培训、就业趋向、用人短缺等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职业教育概况
我县目前拥有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家,其中公办职业学校所,乡镇成人学校所,社会力量办的技能培训机构家,现有教职员工人,在校学员人。经过多
年的探索、积累、发展,全县具有初、中、高级职业技术教育、学历教育、短期培训教育、岗前职业教育、在职继续教育和下岗再就业培训班等多种职业教育载体,已初步形成以县培训机构为骨干、乡镇成人教育为依托、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的培训模式。其中县职教中心、二职中、技工学校是以全日制为主的职业教育核心培训机构。
县职教中心是在年由原县职中、电大和所行业职校合并而成,集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为一体,拥有服装加工、电子、电工、机械、烹饪、市场营销、化工等多个专业,现有教师近人,在校学员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在读学生多人,高等职业教育在读学生人,开办教育专科个班人,本科个班人。由于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近两年招生形势很好,中职班年招收多人,年招收人,增幅达到,位居全市之首。毕业生就业形势也较好,从年起,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就超过,其中对口单招占以上,县外
就业,县内就业。
第二职业中学,是年创办的以农字头为主专业的职业学校,现有在校生人,开设了现代农业、计算机应用、化工、电子技术应用、消防警卫、焊接工艺、服装制作、旅游管理等个专业,年,共为社会输送名毕业生,其中有名学生被高校录取,其余毕业生中的在经济发达地区就业。
县技工学校,是面向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的三年全日制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现有机械、计算机、电子技术应用、服装加工、建筑、化工、财会等专业。年共有名毕业生,其中有人在县内就业,占总数的。他们主要分布在森达、同
一、金龙马、环宇、特达、农工商和世纪联华,从事的都是相对轻松的管理工作。
综上所述,近三年来,这三所职校的毕业生通过对口高考升入高一级学校,到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留在本县就业的学生很少,即使留下来的,也大都处在管理岗位,一线工人少之又
少。
二、原因分析
据调查,全县企业缺岗达人左右,虽然县里组织了大规模的赴安徽、湖北等地招工活动,但招回的工人大部分已流失。截至目前,定报企业仍缺多人,其中制鞋业缺人,纺织企业缺人,服装行业缺人,玻璃制品业缺人,机械加工企业缺人,服务业缺人,新上项目缺人。面对如此紧迫的县内用工需求形势,职校的毕业生却流向县外,究其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思想因素。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职校生毕业后,家庭并不急于让孩子承担养家的重担,而是希望让孩子到外面闯一闯,学生也希望到经济发达地区去见见世面,锻炼自己,主观上不愿留在县内就业。而职教资源是我县最早推向市场的教育资源,为了提高学校的声誉,维护学校利益,学校必须用较高的就业率和就业回报来争抢生源,以“出口”带动“进口”,因
此学校也倾向于把学生送往工资高、环境好的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县内外就业待遇不接轨。从县内外横比看,学生在县内外就业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劳动保障等方面存在的较大差异,使学生不愿留在县内就业。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一般的职校毕业生在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包括基本工资、加班费及其他福利待遇在内每月可以挣到元左右,而在我们县内好的企业也就拿到元左右,差的企业甚至不足元。而且有些企业主认识不到职工是企业的财富,无视劳动法规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导致学生对留在县内就业丧失信心,主要表现在:一是劳动合同法规执行难到位。部分企业工资标准过低,随意增加企业职工劳动强度,延长工作时间,有的企业职工一天工作小时以上,常年没有星期假日,但都不按照《劳动法》规定发放加班工资。有的企业虽然与职工订立了劳动合同,但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合同的应有作用。企业经营缺乏诚信,随意拖欠和克扣工人工资。二是社会保障相对滞后。一些企业不注重工人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吃饭、住宿条件差,安全保护不到位,灰尘污染超标准,毒害工种无津贴。没有依法为职工解决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等保障问题,有的企业劳动社会保障基本处于一片空白。三是“人性化”管理比较缺乏。有的企业没有很好地树立工人当家作主的思想,不懂得尊重职工、爱护职工的重要意义,而是想方设法侵害职工的利益,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有的企业等级制严重,与企业职工缺少感情交流,缺少人情味。、职业教育投入不足。我县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县财政运转十分困难,客观县情决定了我县办大教育、办大职教面临着方方面面的困难。职业学校的经费、设备投入不足已严重影响了职教事业的发展,县职教中心欠债多万,直接面临着保吃饭和促发展的矛盾,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制度创新都遇到了很
大阻碍。县技工学校为了生存,采取教职工集资的办法购进教学实习设备,教师采用工厂里“三班倒”的方法,轮流让学生实习操作,尽管这样,学生还是多人合用一台机器,这些困难都很大程度地影响了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人才。、校企合作对接不够。一方面专业设置与地方支柱产业不接轨。皮鞋、纺织服装、农药化工、节能灯具、油田机械、花炮是我县的六大支柱产业,六大支柱产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工现象,特别是纺织服装和制鞋业,缺工都接近千人。但在职中、二职中和技校三所龙头职校中,却没有开设纺织、制鞋、灯具、花炮专业,服装专业虽有开设,但学生数太少,仅有个班级。一方面校企合作缺少平台。企业用工与学校培训缺少对接沟通,有的企业用工缺乏计划性、超前性,大多是临时性紧急招工,使得学校无法利用培训的方式为企业储备操作技术工人。
三、对策思考
我县企业用工十分紧缺,而县内培训的技术工人却大量流失,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生存,也关系到全县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随着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的逐步深入,企业用工短缺矛盾将进一步凸现,针对这一情况拟采取以下对策措施,以不断加大我县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力度。
(一)加大宣传,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一方面要正确引导全社会重视职业教育。现在,许多家长和学生对职业教育持怀疑态度,认为职中毕业最多只能当个工人,没出息。因此,考不上重点高中的学生,许多家庭宁可高价集资让其上普中,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甚至放弃继续上学。据调查统计,今年我县有名应届初中、高中毕业生,剔除走向高一级学校学习的,仍有约多人将走向社会。对此,我们必须多形式、多渠道宣传职业教育对学生就业及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宣传为社会作奉
献、为家庭作贡献、为自己闯路子的职业学校优秀毕业生的典型,让职业教育是现实生产力、职业中学是农家子弟成才和创业的摇篮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扩大职业教育生源。职业教育机构必须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积极投身家乡建设。另一方面,宣传本地优秀企业。对我县用工条件好、劳动保障待遇高、生活条件优的企业予以大力宣传,改善学生和家长对本地企业的不良印象,同时对不执行法律法规、无视工人利益的企业进行曝光,用社会舆论来督促企业守法经营。
(二)加强规范,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县劳动保障、监察、总工会等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紧密配合,加大劳动执法监察力度,对企业贯彻落实《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障费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和经常检查,对欠缴社会保险费、克扣拖欠工人工资、非法用工等行为进行依法查处,以规范和净化我县
企业的用工环境,引导企业规范用工行为。技术工人是企业的财富,是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要引导广大企业家正确认识到这一点,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积极研究就业方式、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的新情况、新特点,确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劳动保障观念。认真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条例,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并全面履行。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是国家强制性保险,各个企业要依法为工人参保缴费,缩小与苏南等先进地区企业在劳动社会保障上存在的落差。规范工资支付行为,确保企业职工的合法工资收入兑现到位。杜绝无故拖欠、克扣企业职工工资的现象,严格贯彻执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按规定发放加班工资,切实维护企业合法经营、诚信创业的良好形象。企业负责人要加强与工人的信息沟通和思想交流,努力构建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真正做到以待遇引人,以感情留人,以精
神凝聚人,吸引技术工人到企业上班,缓解我县企业用工短缺的矛盾。
(三)加大投入,为职教事业服务地方经济奠定物质基础。职业教育是与地方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教育,抓经济必须抓职教。要发挥职业教育对“三个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就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从“重普轻职”转向普职并重。相对于我县如此紧迫的用工需求,目前我县职业教育的规模和层次是远远不够的,全县上下、各层各级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扩大职业教育规模,严格按照建政发号文件精神,实施公共财政体制职业教育拨款政策,努力改变当前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状况,确保用于举办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财政性经费逐年增长,确保公办职业学校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从城市教育费附加、农村成人教育经费、企业上交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经费中统筹安排资金用于发展职业教育。同时,县教育、劳动保
障等部门和各职业教育机构也要积极探索多元化投资机制,多渠道增加职业教育投入。县政府也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激励措施,鼓励职业学校在抓好“对口单招”的同时,更多地为地方经济培训和输出人才,吸引优秀毕业生留在本地就业。
(四)搭建平台,积极探索校企联办的新路子。首先,要加强专业设置建设工作。各职业培训机构要按照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根据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发、增设新专业,拓宽、改造老专业。要加强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征求企业对专业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要定期听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意见,及时调整、改进教学工作,形成既切合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又具备各自专业特色的职业培训体系。其次,要进一步拓宽合作办学的路子。针对校企合作缺少沟通平台的现状,明确各镇的劳动力资源管理中心和各行业的行业商会承担校企合作的牵线搭桥工作,了解统计各企业需求的工
种及人数,及时反馈给职业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各企业也要根据企业发展目标,提前安排用工计划。学校与本地企业要建立互惠互利、互相扶持的合作关系,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深化产学研结合,根据企业需要确立培养目标。大力推广按需招生、订单培训、连锁办学等新模式,努力使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与企业实际需求有效对接。学校也要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和人才资源,聘请企业的高级技师,把课堂直接搬到企业,以弥补学校的师资与设备不足缺陷。
(五)以点带面,实施技工“凤还巢”工程。据调查,职中学生外出就业三至五年后,大部分会因为恋乡恋土、结婚嫁娶等原因,愿意回来就业。经过外面生产和生活的磨练,这些学生已具有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娴熟的操作技能,只要全县上下搭建优质的兴业环境和平台,筑巢引凤,就能吸引大批在外的职校毕业生回乡创业,在此基础上,充分
发挥他们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吸引大批的技术工人回乡就业、创业、兴业,必将有效化解我县企业的用工短缺矛盾。
第二篇:对我县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情况的调查思考
对我县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情况的调查思考 为切实发挥职业教育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的推进作用,缓解**********企业用工短缺矛盾,根据县领导指示精神,县政府办和经贸委联合组成调研组于10月14日和15日,赴县教育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中、二职中和技工学校就职业培训、就业趋向、用人短缺等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职业教育概况
我县目前拥有职业教育培训机构44家,其中公办职业学校3所,乡镇成人学校15所,社会力量办的技能培训机构26家,现有教职员工498人,在校学员6467人。经过多年的探索、积累、发展,全县具有初、中、高级职业技术教育、学历教育、短期培训教育、岗前职业教育、在职继续教育和下岗再就业培训班等多种职业教育载体,已初步形成以县培训机构为骨干、乡镇成人教育为依托、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的培训模式。其中县职教中心、二职中、技工学校是以全日制为主的职业教育核心培训机构。
**********县职教中心是在2002年由原县职中、电大和8所行业职校合并而成,集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为一体,拥有服装加工、电子、电工、机械、烹饪、市场营销、化工等10多个专业,现有教师近300人,在校学员3867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在读学生3100多人,高等职业教育在读学生72人,开办教育专科9个班 1 524人,本科6个班243人。由于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近两年招生形势很好,中职班2008年招收1100多人,2008年招收1869人,增幅达到56%,位居全市之首。毕业生就业形势也较好,从2001年起,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就超过96%,其中对口单招占50%以上,县外就业40%,县内就业6%。
**********第二职业中学,是1992年创办的以农字头为主专业的职业学校,现有在校生1145人,开设了现代农业、计算机应用、化工、电子技术应用、消防警卫、焊接工艺、服装制作、旅游管理等8个专业,2000-2008年,共为社会输送1316名毕业生,其中有688名学生被高校录取,其余毕业生中的95%在经济发达地区就业。
**********县技工学校,是面向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的三年全日制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现有机械、计算机、电子技术应用、服装加工、建筑、化工、财会等专业。2008-2008年共有821名毕业生,其中有89人在县内就业,占总数的11%。他们主要分布在森达、同
一、金龙马、环宇、特达、农工商和世纪联华,从事的都是相对轻松的管理工作。
综上所述,近三年来,这三所职校的毕业生30%通过对口高考升入高一级学校,60%到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留在本县就业的学生很少,即使留下来的,也大都处在管理岗位,一线工人少之又少。
二、原因分析
据调查,全县企业缺岗达15000人左右,虽然县里组织了大规模的赴安徽、湖北等地招工活动,但招回的工人大部分已流失。截至目前,定报企业仍缺5000多人,其中制鞋业缺500人,纺织企业缺900人,服装行业缺800人,玻璃制品业缺200人,机械加工企业缺150人,服务业缺800人,新上项目缺2000人。面对如此紧迫的县内用工需求形势,职校的毕业生90%却流向县外,究其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因素。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职校生毕业后,家庭并不急于让孩子承担养家的重担,而是希望让孩子到外面闯一闯,学生也希望到经济发达地区去见见世面,锻炼自己,主观上不愿留在县内就业。而职教资源是我县最早推向市场的教育资源,为了提高学校的声誉,维护学校利益,学校必须用较高的就业率和就业回报来争抢生源,以“出口”带动“进口”,因此学校也倾向于把学生送往工资高、环境好的经济发达地区就业。
2、县内外就业待遇不接轨。从县内外横比看,学生在县内外就业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劳动保障等方面存在的较大差异,使学生不愿留在县内就业。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一般的职校毕业生在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包括基本工资、加班费及其他福利待遇在内每月可以挣到1200元左右,而在我们县内好的企业也就拿到800元左右,差的企业甚至不足300元。而且有些企业主认识不到职工是企业的财富,无视劳动法规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导致学生对留在县内就业丧失信心,3 主要表现在:一是劳动合同法规执行难到位。部分企业工资标准过低,随意增加企业职工劳动强度,延长工作时间,有的企业职工一天工作10小时以上,常年没有星期假日,但都不按照《劳动法》规定发放加班工资。有的企业虽然与职工订立了劳动合同,但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合同的应有作用。企业经营缺乏诚信,随意拖欠和克扣工人工资。二是社会保障相对滞后。一些企业不注重工人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吃饭、住宿条件差,安全保护不到位,灰尘污染超标准,毒害工种无津贴。没有依法为职工解决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等保障问题,有的企业劳动社会保障基本处于一片空白。三是“人性化”管理比较缺乏。有的企业没有很好地树立工人当家作主的思想,不懂得尊重职工、爱护职工的重要意义,而是想方设法侵害职工的利益,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有的企业等级制严重,与企业职工缺少感情交流,缺少人情味。
3、职业教育投入不足。我县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县财政运转十分困难,客观县情决定了我县办大教育、办大职教面临着方方面面的困难。职业学校的经费、设备投入不足已严重影响了职教事业的发展,县职教中心欠债3000多万,直接面临着保吃饭和促发展的矛盾,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制度创新都遇到了很大阻碍。县技工学校为了生存,采取教职工集资的办法购进教学实习设备,教师采用工厂里“三班倒”的方法,轮流让学生实习操作,尽管这样,学生还是多人合用一台机器,这些困难都很大程度地影响了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人才。
4、校企合作对接不够。一方面专业设置与地方支柱产业不接轨。皮鞋、纺织服装、农药化工、节能灯具、油田机械、花炮是我县的六大支柱产业,六大支柱产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工现象,特别是纺织服装和制鞋业,缺工都接近千人。但在职中、二职中和技校三所龙头职校中,却没有开设纺织、制鞋、灯具、花炮专业,服装专业虽有开设,但学生数太少,仅有1-2个班级。一方面校企合作缺少平台。企业用工与学校培训缺少对接沟通,有的企业用工缺乏计划性、超前性,大多是临时性紧急招工,使得学校无法利用培训的方式为企业储备操作技术工人。
三、对策思考
我县企业用工十分紧缺,而县内培训的技术工人却大量流失,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生存,也关系到全县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随着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的逐步深入,企业用工短缺矛盾将进一步凸现,针对这一情况拟采取以下对策措施,以不断加大我县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力度。
(一)加大宣传,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一方面要正确引导全社会重视职业教育。现在,许多家长和学生对职业教育持怀疑态度,认为职中毕业最多只能当个工人,没出息。因此,考不上重点高中的学生,许多家庭宁可高价集资让其上普中,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甚至放弃继续上学。据调查统计,今年我县有20000名应届初中、高中毕业生,剔除走向高一级学校学习的,仍有约5000多人将走向 社会。对此,我们必须多形式、多渠道宣传职业教育对学生就业及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宣传为社会作奉献、为家庭作贡献、为自己闯路子的职业学校优秀毕业生的典型,让职业教育是现实生产力、职业中学是农家子弟成才和创业的摇篮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扩大职业教育生源。职业教育机构必须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积极投身家乡建设。另一方面,宣传本地优秀企业。对我县用工条件好、劳动保障待遇高、生活条件优的企业予以大力宣传,改善学生和家长对本地企业的不良印象,同时对不执行法律法规、无视工人利益的企业进行曝光,用社会舆论来督促企业守法经营。
(二)加强规范,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县劳动保障、监察、总工会等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紧密配合,加大劳动执法监察力度,对企业贯彻落实《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障费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和经常检查,对欠缴社会保险费、克扣拖欠工人工资、非法用工等行为进行依法查处,以规范和净化我县企业的用工环境,引导企业规范用工行为。技术工人是企业的财富,是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要引导广大企业家正确认识到这一点,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积极研究就业方式、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的新情况、新特点,确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劳动保障观念。认真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条例,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并全面履行。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是国家强制性保险,各个企业要依法为工人参保缴费,缩小与苏南等先进地区企业在劳动社会保障上存在的落差。规范工资支付行为,确保企业 职工的合法工资收入兑现到位。杜绝无故拖欠、克扣企业职工工资的现象,严格贯彻执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按规定发放加班工资,切实维护企业合法经营、诚信创业的良好形象。企业负责人要加强与工人的信息沟通和思想交流,努力构建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真正做到以待遇引人,以感情留人,以精神凝聚人,吸引技术工人到企业上班,缓解我县企业用工短缺的矛盾。
(三)加大投入,为职教事业服务地方经济奠定物质基础。职业教育是与地方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教育,抓经济必须抓职教。要发挥职业教育对“三个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就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从“重普轻职”转向普职并重。相对于我县如此紧迫的用工需求,目前我县职业教育的规模和层次是远远不够的,全县上下、各层各级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扩大职业教育规模,严格按照建政发[2008]89号文件精神,实施公共财政体制职业教育拨款政策,努力改变当前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状况,确保用于举办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财政性经费逐年增长,确保公办职业学校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从城市教育费附加、农村成人教育经费、企业上交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经费中统筹安排资金用于发展职业教育。同时,县教育、劳动保障等部门和各职业教育机构也要积极探索多元化投资机制,多渠道增加职业教育投入。县政府也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激励措施,鼓励职业学校在抓好“对口单招”的同时,更多地为地方经济培训和输出人才,吸引优秀毕业生留在本地就业。
(四)搭建平台,积极探索校企联办的新路子。首先,要加强专业设置建设工作。各职业培训机构要按照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根据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发、增设新专业,拓宽、改造老专业。要加强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征求企业对专业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要定期听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意见,及时调整、改进教学工作,形成既切合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又具备各自专业特色的职业培训体系。其次,要进一步拓宽合作办学的路子。针对校企合作缺少沟通平台的现状,明确各镇的劳动力资源管理中心和各行业的行业商会承担校企合作的牵线搭桥工作,了解统计各企业需求的工种及人数,及时反馈给职业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各企业也要根据企业发展目标,提前安排用工计划。学校与本地企业要建立互惠互利、互相扶持的合作关系,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深化产学研结合,根据企业需要确立培养目标。大力推广按需招生、订单培训、连锁办学等新模式,努力使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与企业实际需求有效对接。学校也要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和人才资源,聘请企业的高级技师,把课堂直接搬到企业,以弥补学校的师资与设备不足缺陷。
(五)以点带面,实施技工“凤还巢”工程。据调查,职中学生外出就业三至五年后,大部分会因为恋乡恋土、结婚嫁娶等原因,愿意回来就业。经过外面生产和生活的磨练,这些学生已具有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娴熟的操作技能,只要全县上下搭建优质的兴业环境和平台,筑巢引凤,就能吸引大批在外的职校毕业生回乡创业,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他们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吸引大批的技术工人回乡就业、创业、兴业,必将有效化解我县企业的用工短缺矛盾。
第三篇: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定稿)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民乐职教中心韩起银
“十一五”以来,地处河西走廊的张掖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大力发展全市职业教育,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为此,张掖市职业教育要坚持“服务”的办学宗旨,大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1、培养高素质的新兴产业大军,服务产业发展。随着张掖市区域经济尤其是河西新能源基地发展步伐加快,新兴产业不断出现,各职业学校应跟着我市“两新一特”(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三大优势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走”,针对新兴产业的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产业发展。
一要服务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物流等国家产业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整合、重组和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专业设置,扩大招生规模,培养数量充足、能支撑产业振兴规划实施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要对接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按照企业生产的技术、设备和设施标准,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实践教学条件,提高虚拟仿真、模拟现实和多媒体教学等信息化教学实训水平,培养技能型人才。
三要适应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医药和生物育种等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创新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环境、课程和教材,培养一批基础性技能型人才。
四要跟踪现代服务业调整、升级与发展趋势,特别是为跟进打造 “七彩丹霞、湿地之城、裕固家园、戈壁水乡”的金张掖旅游地的发展步伐,应对第三产业职业岗位特别是新职业岗位变化,及时调整课程设置,高标准安排课程内容,有效开展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多种形式的顶岗实习,培养具有现代服务理念和综合素养的人才。
2、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服务企业需求。近年来,全市在河西走廊通道经济和战略走廊中的作用更为突出,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农产品加工、商贸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的条件更为优越。对此,我们要开展面向区域产业的专业改革试点,培养一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一是加强校企合作,创新多样化的校企一体合作办学模式,改革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实行工学结合,扎实稳妥地开展学生顶岗实习、工学交替和订单培养,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二是探索设备共享、联合科研、联合生产的运行机制,创造条件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在人才培养培训中心的基础上,使中职学校成为企业的技术、产品研发中心,推动校企合作双赢,把校企合作推向更深的层次。
3、培养高素质的农村适用人才,服务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此,一要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统筹,促进农科教结合。二要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大力发展农村和农业职业教育,培养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为促进农民增收、改善民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三要强化政府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责任,扩大农村职业教育培训覆盖面,根据需要健全以县级职教中心为龙头,以乡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村中小学校、其他培训机构为基础,覆盖县、乡、村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四要强化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推进城乡、区域合作,增强服务“三农”能力。五要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支持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参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各县市区以职教中心和乡镇、村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主阵地,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促进农作物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4、培养高素质的新生劳动者,服务劳动力转移和就业。民生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建设和谐社会,都必须首先解决好新生劳动者的转移和就业问题。一方面要坚持“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的方针不动摇,让更多的青少年能够到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接受正规的职业教育,学到一技之长再走向
社会,同时要积极扩大服务面向,广泛招收未升学普通高中毕业生、退役士兵、青年农民、农民工、在职职工等入学,以劳动部门为主体,建立健全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联合动作的机制,加强对社会人员的就业培训和转岗培训,提高社会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确保他们进得来、学得好、能就业。
5、服务学生职业生涯,促进学生就业创业。一要以加强技能型人才供给与需求的衔接为导向,以加强职业指导为重点,以构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为抓手,逐步完善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导和服务。二要完善中等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交流机制,实现学生课程学习、实训实习、就业工作与行业企业的长效合作,拓宽学生继续学习的途径,为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提供多种机会和选择。三要构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长发展的立交桥,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沟通与衔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学校继续学习的比例;鼓励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职接受继续教育,对已经参加工作的毕业生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其工作经历和业绩可作为优先录取的条件之一。
6、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全市职业学校一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推动全市社区建立和完善社区教育培训机构,统筹依托社区内各类教育资源,加强面向社区全体成员开展教育培训服务的全民学习,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包括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培训在内的各种形式和类型的成人继续教育。二要主动出
击,选择一批有代表性的行业、企业建立企业职工教育工作联系点,推动企业依托中等职业学校建设企业教育培训中心,推进企业职工培训工作。三要加快推进成人继续教育资源建设,满足各类社会成员在技能培训、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学习需求;开发相应的培训课程,举办相关的评价、交流、推广活动,逐步形成面向社会的开放的有特色、广覆盖的优质学习资源,创建一批优质培训课程资源。把职业教育打造成“教育公平的砝码,全民进步的阶梯,终身学习的平台,劳动者的补给站”。
总之,中职教育以提升服务国家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各项能力为根本要求,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全面推动中等职业教育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走”,围绕企业人才需要“转”,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变”,不断增强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经济结构调整、服务产业建设、服务城乡统筹、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幅度提升中等职业教育的市场针对性、经济贡献率和社会吸引力,加快全市培养数以万计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必要文化知识、熟练职业技能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促进全市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四篇:ryupms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
—
1+1 >2:经济系应用型本科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2006年以来,我系一手抓应用型人才培养,一手抓产学研平台建设,实现了1+1 >2的效果。
1以提高能力为中心,努力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
1.1课程实践化
围绕学生能力的培养,以认知实习为突破口,大幅度增加实践课程比重。在原来四年8学期的基础上,在大二与大三之间增加一个为期12周的认知实习学期,实行“8+1”学制。2007年暑假期间,我系以2005级经济学专业(房地产经济方向)为试点,该班51名学生分别安排在安徽富安房地产经营有限公司、合肥市房地产管理局(含产权交易管理处和四个分局)等14个单位进行认知实习。2008年起,认知实习全面展开。据对经济系191名学生的调查,77.5%的学生认为,认知实习对能力的提高有帮助。关于认知实习的最大收获,44.5%的学生认为是认识社会、38.2%是认识自我、10.5%是认识专业,其他占6.8%。近三年,我系累计投资30万元,分别购置了国际结算、国际贸易、银行实务、房地产管理4套实验软件,建立了8个实习基地,组织学术报告19场、参听2541人次,其中,2006-20073场、参听450人次;2007-20086场、参听701人次;2008-200910场、参听1390人次。为提高学生对实际工作的认识,每学期均邀请企业成功人士作专场报告。今年9月以来,已有3位企业高管为同学们作过报告。
1.2考核过程化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采取期末考试一次定终身。2005年,我系部分老师开始探索过程考核。2006~2007年第1学期全院进行考试制度改革,实施“N+2”考试方案。“N”是教学过程中的考核次数,针对每门课程,3≤N≤5;“2”中的“1”是期末考试,另一个“1”是课堂笔记。过程考核方式多样,或课堂测验、或调查报告、或课程论文。在总成绩中,N的权重为0.5、期末考试为0.4、课堂笔记为0.1,平时占了60%。据对不同专业527名学生的问卷调查,赞同该考
试方案的占80.7%、反对的占11.6%、感觉无所谓的占7.7%。赞同的学生普遍认为,N+2实施后,自己的学习压力相对减轻了,可以抽出一定的课余时间去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发展自己的个性,不再是考试之前的死记硬背,平时的学习也变得认真起来,切实把学习的重点引导到学习过程中去。
1.3教学模块化
实施“模块化”教学,是20世纪末以来欧美国家影响最广泛、最深刻的高等教育改革。“模块化”教学改革就是以专业为龙头,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建立主题式、多层次、系统性的教学模块,满足和实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于专业人才素质、知识和能力的要求。2009年,我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进行模块化教学试点,并承担了省级教研项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结合经济类大类招生,该专业通过专业基础、素质教育、能力培养三个平台,修改完善了人才培养方案,共设44个模块、240个学分。专业基础模块34个、170个学分,其中,公共必修模块8个、40个学分,专业基础模块12个、60个学分,专业必修模块12个、60个学分,专业选修模块2个、10个学分(4个方向任选1个,每个方向2个模块);素质教育6个模块、30个学分;能力培养4个模块、40个学分。
1.4人才多元化
目前,学生价值取向越来越多元化,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近年来,我系狠抓第二课堂,以项目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差异化、个性化培养。组织学生参加模拟企业实战经营大赛、营销策划大赛、网页设计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 竞赛等各项比赛;组织学生参加房地产经纪人协理、单证员、报关员、保险等资格证书培训,已连续两次成功举办全国单证员考试。2008年11月俞凤军、张芸等同学获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2009年6月,王军、陈跃等同学获全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0月底将去北京参加全国比赛。值得一提的是我系还有一批体育特长生,张庆庆、鲁川同学在全国大学生击剑比赛上获得了团体和个人冠军;鲁川同学是合肥学院唯一一名北京奥运会火炬手;沈馨平同学成为奥运护跑手。
2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2.1优势比较化
我系现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三个专业,与安大、安财等老牌高校相比,很难形成学科优势,但我院有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一些专业比较新颖。比如1999年,就开设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科)专业(当时为房地产经营管理)。2005年,增设了经济学(本科)专业(房地产经济方向)。因此,我系积极创新环境,形成比较优势。2006年,整合院内外资源,成立房地产研究所,现有专兼职研究人员20多人。2009年我系又成立了知识产权研究所和中小企业研究中心。虽然我们在传统学科上没有绝对优势,但完全可以在房地产、中小企业和知识产权等新兴领域形成比较优势。我系已有多名教师分别担任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理事、安徽省产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生态经济学会副会长、合肥地区房地产业协会常务理事等社会职务、安徽省房地产业协会副秘书长。
2.2研究团队化
2006年以来,我系团结合作,提升科研水平。共承担院外研究项目31项、院内研究项目19项。院外项目,2006年4项、2007年3项、2008年8项、2009年16项;院内项目,2006年6项、2007年5项、2008年6项、2009年2项。院外研究项目中,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2项、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软科学项目1项、省领导圈定课题1项、省教育厅一般项目5项、省社科联资助项目9项、合肥市科技局软科学项目1项、合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8项。
2006年以来,共承担院外教研项目4项、院内教研项目7项。院外项目,2007年1项、2008年2项、2009年1项;院内项目,2006年2项、2008年5项。院外项目中,省级教研一般项目2项、“十一五”国家课题“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子课题2项。
2006年以来,共发表学术论文114篇。2006年20篇,其中,国家级12篇、省级8篇;2007年38篇,其中,国家重点期刊1篇、国家级期刊18篇、外刊1篇;2008年56篇,其中,国家重点期刊2篇、国家级期刊15篇、外刊1篇。同时,参编教材5部,其中,2007年1部、2008年4部。
2.3成果社会化
总体而言,我系研究力量较弱。如果单纯地靠研究成果的积累来获得同行的认可,没有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行。所以,我们另辟蹊径,通过媒体。迅速扩大影响。2006年房地产研究所成立后,立即在《合肥晚报》等地方报纸发布成立消息,并以房地产研究所的名义,邀请《合肥晚报·家园》等媒体的记者来我院作报告,同时,向《江淮晨报》、《新安晚报》、《安徽商报》、《安徽市场报》等媒体投稿。因为准备充分,基本上每篇都刊登。另外,还协办合肥市房地产局主办的《合肥房地》刊物(双月内刊),在每年合肥地区房地产优秀论文评比中,都有老师获奖。由于名声渐起,新安晚报、安徽商报、合肥电视台、安徽电视台、合肥房地产交易网等媒体,很快找到我们,就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专题采访,最多时一个星期要接待一次,研究所老师轮番上阵,研究所也因此很快传播开来。
2.4合作横向化
2006年7月,我系主动走出校门,与安徽省建设厅合作承担“安徽省住宅与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最后用一个月时间顺利完成任务。该成果在当年全省建设系统优秀研究报告评比中获一等奖。2007年以来,我系先后承担12项产学研合作项目,其中,与安徽省建设厅合作项目7项,分别为《安徽省住宅产业化实证研究——以合肥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为例》、《安徽省房地产经纪人协理从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编写、《促进安徽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研究》、《房地产业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研究》、《安徽省房地产市场月度运行报告》、《安徽省住宅产业振兴规划》编制、《安徽省城乡建设志·住宅与房地产》编写;与合肥市房地产管理局合作项目2项,分别为《合肥市城市住房建设规划(2008-2012)》编制、《合肥市“双限房”相关政策研究》;与淮北市有关单位合作项目2项,分别为《淮北市农业产化发展规划(2008-2012)》编制、《淮北市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规划纲要(2008-2012)》编制;与合肥市中小企业局合作项目1项:合肥市中小企业调研报告——中小企业“边缘化”警示。自2005年以来,连续五年参加合肥市委宣传部组织的调研活动和理论研讨会,其中,2006年提交论文7篇、2007年提交6篇、2008年提交14篇、2009年提交10篇。
在2006-2007学院优秀科研成果评选中,我系获科研先进集体三等奖,有5位教师获奖,其中,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优秀论文二等奖1人、三等奖2人,产学研合作鼓励奖1人。在2008全院综合考核中,经济
系排名第4,其中,科研工作排名第1。
第五篇:统战部部长对基层统战服务经济建设的思考
统一战线为经济建设服务,是时代赋予统战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自身发展壮大的客观需要。对于基层统战部门来说,如何进一步更新观念,拓宽思路,紧紧围绕第一要务,最大限度地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找准统战工作与党委中心工作的结合点,选准切入点,抓好着力点,为经济建设服务,成为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从新时期基层统
战工作的职能、特点和服务实践看,必须牢固树立好三种意识,牢牢把握好四条基本原则,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牢固树立基层统战服务经济建设的三种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没有一种好的指导思想,工作就有可能事倍功半甚至是南辕北辙。推动基层统战工作不断深入发展,关键是要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融入一种全新的理念。
一是解放思想,树立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进步的不竭动力。现在有些基层统战部门的同志,由于对统战工作认识上的偏差,认为统战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工作,是务虚,在服务经济建设方面没多大关联;也有些同志认为,基层统战工作没什么事做,工作条件也差,因此,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还有些同志认为,“统战统战,走走转转,交交朋友,杯盘酒宴”。统一战线是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我党的第一要务已转为经济建设,为此,统战工作就必须与时俱进,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必须摒弃统战工作务虚、无所事事的陈腐观念,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虚活”干实。要深入调查研究,找准基层统战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探索新时期统战工作服务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载体,使基层统战工作有为有位。
二是明确方向,树立大局意识。单纯就统战而统战,把自己的工作封闭在一个很小的空间,这是造成一些基层统战部门工作“单打”的主要原因。统战工作线长面广,涉及很多部门和领域,工作中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因此,基层统战工作者,既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又必须把统战工作放到工作大局中去思考,找准统战工作在工作大局中的位置,真正做到在围绕中心中定位,在服务大局中尽职,努力使统战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实现统战工作与本地中心工作的有机统一,在服务大局中有所作为,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赢得领导的支持,从而促进统战工作更好更快发展。
三是认清形势,树立忧患意识。目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我们既面临“发展机遇期”,又面临“矛盾凸显期”。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不集众力而莫能为,不聚众智而莫能成。作为爱国统一战线,必然责无旁贷,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职能,有效调和社会各阶层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各方面力量为之共同奋斗。
二、牢牢把握统一战线服务经济建设的四条基本原则
统战工作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有它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在实际工作中,统战部门只有立足于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注意把握和坚持好大政方针和基本原则,才能在服务中找准方向,卓有成效。
1、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新世纪新阶段,统战工作只有积极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在服务经济建设上有所作为,才能找到合适的位置,发挥应有的作用,体现自身的价值。因此,要把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关键的思想变成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动员他们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中心任务,围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增长,围绕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言、献策、出力。
2、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统一战线如何紧扣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一次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此,我们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不断增强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力发挥统一战线各方面优势和独特功能,着力推进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内部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基层和上级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尤其要着眼人的全面发展,积极为党外人士创造平等发展、安居乐业、能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和发挥好。
3、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统战部作为党委主管统一战线工作的职能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统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