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聋校美术教学中的研究》
《多媒体在聋校美术教学中的研究》
课题的名称:多媒体在聋校美术教学中的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美术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重视,在当今社会,对残疾儿童的教育也愈加规范,在我校,焦作市特殊教育学校,美术课堂,已不单是如何教会聋生画的问题,更要有“质”的体现,这就需要进行聋校美术课堂教学改革,以教材内容为中心,将知识学习与趣味性相结合。利用趣味教学来激发聋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唤醒他们的求知欲、鼓舞起他们在美的境界里流连忘返的心帆,那么,在聋校美术教学过程中,怎样培养聋生探讨知识的兴趣呢?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在教育教学中,所有教学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媒体。”
视觉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劳动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我们凭借视觉感知物体,辨别其形状、大小、颜色远近等特征。对于聋童来说,视觉就更为重要。有数据表明,聋童所接受的外界刺激90﹪以上来自视觉,以耳代目是聋童感知觉的突出特点。许多从事聋校教育的工作者反映,聋童由于听力与语言的障碍,他们的思维带有很大的直观行动性,具体形象性。他们在接收新信息时,思维离不开自身对物体的感知,离不开自身的动作,更离不开存在于头脑中的具体形象的记忆表象。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正好符合聋童生理特点和心理需要。其鲜艳的画面,动感的视觉刺激,丰富的教学题材,新颖的教学模式,无不震撼着聋孩子那接受外界信息量少之又少;封闭
而又渴求的心灵。因此,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为我们的聋孩子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光彩熠熠的大门,让他们更加全面认识世界,获取知识。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使得各学科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甚至教学思想、观念、理论,乃至体制的根本变化。运用信息技术学习作为一种新的生存技能、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新的挑战,信息技术与各学科间的相互整合正是应对了这一挑战,不断优化课堂的教与学,培养适应信息时代的人才,提高各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过程。我校作为一所具有现代化技术的特殊学校,一直以来都坚持以教育信息化来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方针政策,实现各学科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我之所以选择此课题来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是因为我校具备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学生有着良好的美术功底,多年以前,我校就为各办公室配置了台式电脑,建立了学生机房,2008年,我校成立了焦作市特殊教育学校网站,2009年又为各班建立了班班通,为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学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本课题的开展不但可以把美术课程中的知识点能够更加形象、生动的来展现给学生,而且更有助于利用学校的信息技术平台(硬件、软件)攻关课题的重点,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来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与学生的信息素养,解决学生终身学习美术的能力,达到学科间的互动,师生间地互动。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又是视觉艺术,特别是聋生,视觉能力更强,在美术课堂上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美术教学,可以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而且,多媒体课件可以把教学所需要的各种图像、语音、音乐、影像以及文字说明进行整合,并自然、快捷、合理地展示给学生,实现教学活动的生动和高效。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结合,集合了传统美术教学的优势和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为一体、它能产生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效果,有助于提高学聋生的学习爱好和课堂教学效率。
二、问题的提出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其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喜好和特长对教学的影响。
教师的喜好和特长,决定了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教师知识、能力、素质以及个性在教学上的客观体现。可以表现在他对教育 的热爱和追求;对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对教育的实践与创新。美术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审美情感和个性品质。显然,教师教学风格的差异,影响着美术教学任务的完成的质量。这是因为,美术种类比较多,涉及面比较广,技法丰富,学生要掌握这些内容,获取信息,必须通过教师用精炼的语言讲解知识或要领、示范作画的过程。一个美术教师不可能对所有的画种都十分熟悉,掌握作画的要领。对自己不熟悉的画种不草率地进行示范,怕失败的示范影响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因此,每个教师在制定授课计划时,总是把自己喜欢的、擅长的内容安排的较多。时间一长,势必违反了了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如:擅长画中国画的教师,专教中国画,学生也只知中国画而不知西洋画,反之,擅长画西洋画的教师只教西洋画,学生也只知西洋画而不知中国画。
2、技法的难示范影响教学过程。
每一画种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技法,在教学中让学生看清楚、看明 白是比较困难的,主要有下面几种情况:
(1)、空间上的限制。课堂教学中,由于空间上的距离,极大部分学生看不清教师讲台上的范画,尤其是后面的学生。
(2)、时间和条件上的限制。如,水彩画、中国画等画种,教师的范画时间较长,而且只能在平面上进行。
(3)、材料和形式的限制。如,丝网版画、年画等这些画示范起来时间比较长,而且需要有一定的条件,在一堂课上进行示范显然是不可能的。
这些因素影响着教学的进程,教师再多的讲解,也难以达到理想 的效果,这也是传统美术教学模式中的一个难题。
3、一味地追求形式而忽略教学的整体性。
毋庸质疑,教师在教学中一味地追求形式而忽略教学的整体性,后果是比较严重的。
三、实现目标
观察是聋生认识客观事物的主要途径,聋生在观察中获得的知识越广泛、深刻,在大脑中留下的印象就越丰富和清晰。因此,运用多媒体教学,要重视指导聋生观察,丰富知识,扩大视野。从美术的角度要求,指导观察应侧重于物体的结构、特征、颜色、物体之间的关系和
联系。通过多媒体教学,贯彻由静到动,由近到远,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传统的教学方法就不能做得这么全面,1、通过信息技术,打破老师传统美术课模式,改变教师工作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信息素养。
2、通过信息技术,提高美术课课堂效率,把聋生单一作品变的更加具有科技感,便于保存与网络的及时发布。
3、通过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解决学生终身学习美术的能力。
4、通过信息技术,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与信息技术技能。
5、通过信息技术,有利的收集一些老师的课件、案例、论文、反思、视频课例,来丰富学校的资源库,并用于网站的发布,做到资源共享。
四、措施与方法
1、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软件来进行教学,使聋生掌握起来比较容易上手,情趣浓厚,适应聋生的阶段学习目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在美术电脑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开拓学生的已知和未知的学习领域,能够在有限的学习空间达到开阔的学习疆域(学生可以欣赏静态的优美图片,还可以欣赏动态的视频影片)。在大量的欣赏下聋生的思维可以达到开拓,想象力可以达到激发,但对于教学中出现的操作后效果不佳的情况,教师因多为学生进行细致、分步的讲解,达到熟练的应用,最后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积累资料)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实施研究目标、摸索积累经验)第三阶段:总结阶段。(问卷调查、撰写论文)
(一)准备阶段:2007年5月——2007年9月
1、确定课题研究内容,确定研究方案,制定各项制度,查找资料。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对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操作性等从理论、实践上不断地进行调整,使课题研究按照目标有序地进行。
2、总目标确定之后,拟订各阶段的实施方案,每学期实验计划落实到每周。拟订美术教师的学期实施计划、课时计划、严格按计划组织实施。
(二)研究阶段:2007年9月——2008年9月
1、开题立项
2007年9月1日,在我校综合楼三楼美术活动室举行了开题会。课题负责人对课题研究的可行性进行了科学的论证。并确定了课题研究组成员及分工,2、实验研究(1)、强化学习
从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和共享优质资源的平台入手探讨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的方式方法,实现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的合理整合。
坚持贯彻“科研促教研”的原则,我们积极开展美术课堂教学研究工
作,为聋校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开拓新路,强化教师培训,的进行培及时吸纳国内外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为教师与时俱进、和谐发展做好坚实的基础,(2)、转变观念,提高效率。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直接影响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课题实验的过程中:首先通过教学实践,尽快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和学习的主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网络优势激活课堂教学,灵活运用不同教学方法,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自主创造和想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作用,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3)、注重管理,增强实效。
课题实验中,每位美术教师坚持写研究反思(教学随笔)每周至少一份,每月一份反思,每学期一份阶段性总结。认真及时做好实验研究过程的记录,做好各个时期的统计、调查及分析。学会收集、积累、整理课题相关的资料并归档。通过研讨与反馈,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研究,增强实验过程的实效。(4)、立足实践,深化研究。
对美术教师教学需要有目的地进行教学指导,解决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困惑,实现美术教研工作科学性、创造性、针对性、层次性的和谐发展,为更好完成奠定基础。(5)、结合生活,扩大外延。
在教学设计上紧密与生活相联系,重视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美术课程资源。让聋生体验生活中的美术与美术中的生活,开阔视野,深入了解美术学习领域,学以致用。通过社会实践、网络平台及课外阅读等形式拓展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美术素养。
(三)研究总结阶段:2008年9月——2009年5月
1、对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2、评审研究结果
3、拟订研究结题报告
六、研究的成果
1、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导入新课是一节课的龙头,这一环节的设计要让学生一上课就如同进入迷人的景胜一般,乐而忘返。因而我们就必须在课前设计制作一些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有吸引力的多媒体课件来创设趣味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投入到本课学习中。例如在上《迷彩服》一课时,我运用多媒体制作出有趣的动画片:森林里要举行动物联欢会了,森林里的动物们都非常高兴,都要想穿一件漂亮的迷彩服来参加。一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这样,通过生动的动画演示,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得到感染,又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动物的形象记忆深刻,激发了作画的愿望,为接下来帮动物们设计迷彩服打下基础。学生在这种情趣中,乐趣倍增,便会积极动脑,动口,动手,从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2、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荀况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利用多媒体进行美术教学是从“美术是视觉艺术”这一本质特点出发,在有限的时空内,为聋生创设一个特定的氛围,使教学内容通过生动直观的视听形象,吸引学生各种感观共同参与活动,接受教育信息。多媒体的使用要特别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用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教师应巧妙地运用其在重点、难点处“布阵设防”,现代化教学手段用得好,将事半功倍。如上《有趣的鞋》一课时,利用多媒体先让大家欣赏各式各样鞋的实物图片,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鞋造型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再欣赏不同材料设计制作的奇形怪状、功能各异的鞋,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创作新颖、奇特的作品。从而轻易地解决了本课的难点。多媒体能解决以前挂图的小、不清晰的问题,使学生更好地欣赏各类美术作品,陶冶学生的情操。利用多媒体放映整个制作的示范过程,学生立即明白。经过这种电教手段强化的视觉信号,使学生在认识过程中增强对认识对象的兴趣,从而激发出学习的积极性。
3、运用多媒体,激励聋生参与
美术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必须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尽量动手动脑,创造出他们满意的作品。学生有一个很主要的心理特征,那就是爱表现自己。他们希望能在参与的活动中得到认可、老师的表扬,从而得到自己内心的满足,产生一种愉快的情绪。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作为聋校教育者应多给聋生提供这种探究的机会,并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将激励他们不断的去探索,从而走上成功之路。在教学《魔幻的颜色》时,聋生往往对色彩知识缺乏理解,这时多媒体就可大显身手,在大屏幕上放映一张五彩缤纷的图片,同时各种颜色不时地闪烁,学生便可以清晰地看到各种颜色的差异。同时还可用多媒体将红、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制作成各种小动物,然后将它们设计成“找朋友”的游戏,用做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来。结果同学们在课堂游戏中非常活跃,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在上课过程中学生都十分投入,对所学内容也能轻松牢固的掌握。
4、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美术教育过程的实施,是培养具有创造个性的人才,创造力是高素质人才的主要特征。想象是创造的主要条件,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方法。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创造性思维并非毫无根据地胡思乱想,要收到积极的效果必须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其自觉性、积极性。单凭教师填鸭式的满堂灌是不行的,美术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能起到很好的启发诱导作用。多媒体的运用对学生创造性思维通过视、听等各种渠道影响加强学生与外界的联系,通过各种感官刺激使学生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如我在上《家乡的桥和塔》这课时,收集了许多关于桥和塔的资料、图片。把它制作成课件让学生欣赏、观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对未来桥和塔的发展
变化憧憬于设计中,启发他们大胆地想象,运用夸张表现手法,设计出有主题、有自己个性的作品。这一课给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机会,培养了创造思维能力。通过多媒体的图片、影视等展示给学生观察、认识提供了很多机会。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启发他们的积极思维,提供其想象的各种思路和条件,引导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使学生的知识转化为才能。
5、应用多媒体,可使教学化难为易。
聋生由于语言缺乏而导致的感受美、表现美不足。审美感觉时思维发展缓慢,原因就是思维时缺乏以词为中介。也就是逻辑思维时,多依赖语言,需一定概括水平的逻辑分析能力,对于没有语言的聋生非常困难。就难以对现实进行多层次概括,对信息的处理往往达不到揭示客观事实本质属性的深度与广度。再美的语言描绘对聋生来说都是蜻蜓点水,不能深入。
所以,在聋校美术教学中,很多的内容仅仅用讲是学生很难理解的,就算是讲的很详细,讲的在生动, ,有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根本就是一无所知,百闻不如一见,我想聋生在这种情况下理解并能够记牢新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手段要新颖独特,而能够承担这个责任的,想来想去也只有多媒体辅助教学了.比如在<<青铜时代>>这一课中,聋生对于青铜器是什么都不知道,我在上这一课的时候寻找了大量的资料,制作了一个动画式的课件,从青铜器的起源、发展、鼎盛到逐步衰弱,用课件一一展示,象电影影像一样在眼前呈现,聋孩子们两眼放射出好奇、求知的光芒,就像黑暗天空中闪烁的星星,那样亮。那
样深深打动我。让我久不能忘。多媒体使孩子们开阔眼界,丰富了知识,并对美术有了新的认识和思索。
6、利用多媒体,教学能直观演示、突破重难点。
二十一世纪新教材强调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聋生也不例外,欣赏课、工艺课及设计课在教材中的比重增大了。在美术活动中渗透的美术技巧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直观演示,将问题简单化,有效地突破难点。例如:第二册美术《漂亮的童话城堡》这一课,其中让学生概括建筑物的形状,用各种基本形进行重新组合创造为本课的难点。利用多媒体课件,这个难点就容易解决了,聋生发现房顶是三角形的,就可以用鼠标击房顶,那么城堡中所用的三角形就会不停的闪烁,同学一目了然的发现什么地方用三角形、圆形、方形‥‥‥在进行拼摆练习时就更轻松了,用手轻轻一点鼠标,很多不同组合方式的漂亮的城堡一览眼底,使同学们能更直观地感受到画面形成的过程,掌握基本绘画技能。
七、聋生现状与教师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学生问卷调查
课题组调查成员:许翔云、牛新红、李波 调查班级:七年级31班、九年级29班
调查时间:2008年3月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调查班级基本情况:共21人,调查问题
1、同学们是否喜欢运用多媒体平台上课吗?
喜欢,21人,多媒体上课比较生动,有趣
不喜欢,无
2、同学们知道我们学校的网站吗?
知道,10人 不知道,11人
3、同学们是否浏览过学校的网站? 没有,21人
4、同学们想不想把自己的美术作品放到学校的网站上随时进行浏览呢?
想,18人,喜欢这样的方式,可以像博客一样,把作品放上去大家可以修改,只出优点与缺点,利于更好的修改 不想,3人,作业画的不好,怕丢人
5、同学们喜欢在电脑上绘画还是在绘图本上进行绘图?
电脑,21人,喜欢在电脑上不容易损坏、丢失,而且容易修改绘画本
(二)老师问卷调查
我们课题组对美术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在把问卷调查的情况做一下汇总:
课题组调查成员:许翔云、牛新红、李波 调查组:美术组、调查组人员:美术组张小元、张洪超、郭寅、许翔云、牛新红、李波
本次调查人员共计6人
调查时间:2008年3月
调查方式:教研研讨调查
1.您认为您目前所具备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A.完全能够满足教学需要
B.基本能够满足教学需要
C.勉强能够满足教学需要
D.根本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2.您一般在什么情况下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
A.日常课堂教学
B.评奖或公开课
C.课外活动
D.从未用过
3.您认为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对于听障学生而言()
A.非常必要
B.有一定的必要
C.没必要
D.不知道 4.您一个学期内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的频率约()A.占学期总课时数的70%以上 B.占学期总课时数的50%~69% C.占学期总课时数的30%~49% D.占学期总课时数的10%~29% E.占学期总课时数的10%~5% F.基本不用
5.根据您的教学经验,您认为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后的效果是()
A.与传统教学无显著区别
B.有明显提高
C.有一定的提高,但不明显
D.不如传统教学效果好
E.未实践过,不知道
6..您认为开展媒体辅助教学是否需要理论的指导()A.不需要
B.不一定需要
C需要
D.十分需要
7..你是否经常阅读信息技术的科普文章()A.经常阅读
B.偶尔浏览
C.从来不看
8..你能否对一些媒体资料(如课件)做出科学合理评价()A.完全可以
B.有些可以,有些不行
C.不能 你是怎样开展自己的课题研究的,其具体的做法是什么? 10..就《多媒体在聋校美术教学中的研究》课题的研究你有哪些突破,其意义是什么?
11.你是怎样把握信息技术中的美术教学(例如电脑美术的教学)和美术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即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尺度? 12.对现行美术课堂教学改革的看法。
13.课题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困惑,你是如何解决的,有什么建议。14.美术老师们是否喜欢运用多媒体平台上课? 喜欢,6人
有图象,声音资料,比较直观、快捷,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15.运用多媒体上课比传统美术课上起来是否得心应手?
比较直观、快捷,有利于课堂教学与学生思维的拓展,运用多媒体上课,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广泛的美术知识。
结论:通过上述两个问卷调查的汇总,我们得出运用多媒体平台上课势在必行,不但有利于学科之间的创新,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学起来更加直观、充满乐趣,也利于学生开拓思维,养成自主学习美术的良好习惯和加强了电脑的操作性,更加利于学校资源库的建立和学校网站的完善。课题的开展势必会加大我们的工作量,但是
这样可以提高我们工作的综合能力,对信息技术也是一个发展与创新愿意研究对我们各科的教育教学有所发展和创新,学生的效果非常好
八、存在的问题
1、重“课件设计”,轻“教学设计”。
往往用多媒体上一节课,教师在准备工作中所化的时间要远远多余上课时间,但其中大部分时间并非化在钻研教材教法上,而是用来解决多媒体制作中的一些技术问题。为了吸引学生的目光,势必在多媒体的制作上要下一番功夫,这样对于教材教法的钻研被放到一个次于技术的位置。
2、重“个体设计”,轻“整体把握”。往往有些教师把自己感兴趣的某一部分制作的非常动人,而忽略了这是否是教学的难点还是重点。
3、聋生在接触电脑时,由于自身条件限制,不可能掌握的十分全面,使用起来比较吃力,手中的鼠标不能象画笔一样灵活应用。
4、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初始备课时,对于备课不了解、不适应。
5、聋生在欣赏大量的图片后,有很多能够在教师引导下开拓思维,激发想象力。但落实到动手操作时,效果不佳。
八、研究小结
两年多的课题实验,将我校美术教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美术课堂教学呈现了异彩纷呈的局面。通过研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纵深探究信息技术带给美术教学的全新发展,提高了美术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推动了素质教育的进程;优化了的教学过程和学习环境,使教与学和谐统一,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和灵活生动的课堂教学方式吸引学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和学习思维的转变,进而全
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师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促进了美术教学信息化,提高教师科研意识,通过不受时间、地域和资源限制的网络平台,加快了教师个人专业化发展,推进了美术教师队伍的建设。为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之,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过程,能有效的化枯燥为乐趣,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突出重点,化难为易,让教师在课堂内更游刃有余,让聋生在课堂内更兴趣盎然,使聋生自身的创造性素质也得到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同时,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有吸引力,更容易地接受,来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更主动地接受知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住导地位,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美术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美术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很好地加速了美术人才的培养。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已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我们聋哑学校,它更能将我们带离以往那个只局限在黑板、书本的教育方式,迎接我们的将是一个全新的、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参考文献:
1、王大根 《美术教学论》
2、艾略特.W.艾斯纳(美)《儿童的知觉与视觉的发展》
3、尹少淳
《新美术及其教育》
4、周卫勇《新课程教学法》
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美术课程标准解读》
6、《聋童教育学》《聋童心理学》
第二篇:多媒体教学在聋校中的应用综述
《特殊教育教学设计与实施》期末作业
学 院 教育学部
年 级 2019级
专 业 特殊教育
姓 名 凌 童
学 号 1926010035
任课教师 张晓燕老师
2020年12月
多媒体教学在聋校中的应用综述
摘要:多媒体技术在普通学校的教学中普遍易见,由于聋哑儿童听力缺陷,所以在特殊教育学校中,多媒体教学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本文选取CNKI中2017-2020年有关聋校多媒体教学的29篇文献,从多方面进行分类整理和综述。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聋哑儿童;综述
前言
随着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出现,学习者从传统教室走进多媒体课堂之中,因而只有很好地掌握多媒体教学的规律,学习者才能更好地利用网路来提高学习效果。由于低年级聋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而多媒体是以直观授课为主,所以能将复杂抽象的内容简单化,收获学习乐趣。
一、关于多媒体教学的分学科研究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是方方面面的,为了使研究简易、方便、一目了然,我们对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学科归类。
1.语文学科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研究
季晓丽认为,聋哑生的作文问题颇多,能写出一篇好的作文是比较困难的。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创设和再现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观察。还可以使用多媒体构建写作资料库,可有效帮助聋哑学生克服在写作时因为语言的欠缺而没有办法准确表述的困难[1]。王卓在其文章中认为聋生由于自身的听觉障碍,视觉代偿作用尤为重要,所以眼睛就成为其最重要、最主动的感觉器官。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激发了聋生的学习兴趣,更容易创设一种真实生动的教学氛围,最大程度上促进了聋校语文的有效课堂的生成[2]。王雪在《多媒体在聋校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优势》中写到,多媒体设备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有效的化解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而有效地培养聋生的语文核心素养[3]。刘芳还提到,多媒体教学在聋校的作文、文言文、诗歌方面都发挥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作用[4]。
2.数学学科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研究
李文清谈到,聋哑儿童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发展比较迟缓,甚至是理解不了。我们可以把其做成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呈现,让数学生活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5]。殷晓华提出多媒体具有视觉传播优势,可以将枯燥难理解的知识“动起来”,简化教学的重难点[6]。刘广安还指出在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同样可以做到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情境化,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同时教师应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反馈。学生由于兴奋,一时间只是听教师讲、看教师做、极有可能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教师更需要通过加强对学生心理和认知规律的理解,并结合教材的特点,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其进行结合[7]。
3.其他学科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研究
在书法教学中,多媒体具有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的特点,有助于增加学习的趣味性[8]。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开阔聋生视野,丰富聋生的审美世界[9]。李艳在《多媒体在聋校服装结构制图教学中的应用》中也提出,多媒体课件具有实用性、可控性、艺术性等特性,对服装结构制图教学、改变服装结构制图教学的呈现方式、实现学生由被动式学习变为自主式学习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10]。拓小娟、赵斌认为,聋生由于其独特的身心特点,学习英语有很大挑战性。而英语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教学便提供了大量且新颖的视觉刺激、丰富的教学资源及具体英语场景,让聋生最大限度进行缺陷补偿的同时,发挥潜能,树立自信,从而提高聋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及课堂效率。但也存在学生对多媒体不适应、教师把握不好多媒体使用时间、教师缺乏系统的多媒体技术培训等问题[11]。
二、聋校多媒体的研究方法
本文是在CNKI的高级检索上进行,文献分类目录全选,以“聋校多媒体教学”为主题,并且发表时间不限、文献来源模糊、支持基金模糊的方式进行搜索,对搜索的结果从文献题名、数据库来源、发表时间3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以检索到的从2017-2020年的全部29篇相关文献为研究样本,针对以上各个方面依次进行分析。通过文献分析,我国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多媒体在聋校课堂中的作用研究。金野(2005),孙芙蓉(2007),沈春燕(2013)等人提到多媒体具有其自身的优势,即信息量巨大、多媒体的科学性和交互性以及多媒体的便捷性[12,13,14]。另外,赵兴业(2010),杨明玲、张开军(2012)等学者在聋校课堂多媒体的研究中提到多媒体具有缺陷补偿、创设情境、突破重难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15,16,17]。杨永丽(2014)在多媒体对聋生的缺陷补偿方面进行了论述,即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聋生的语言形式由“脱节”到“结合”, 思维方式由“直观”到“形象”[18]。但是这些研究大多都是教师站在自己的立场去观察课堂及自我反省或自身经验来反映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只有拓小娟、赵斌的《聋校英语课堂多媒体使用现状、问题及对策——以甘肃省某聋校为例》一文中,大量使用了问卷以及访谈,了解聋校英语课堂多媒体使用的真实情况及学生对多媒体教学所持态度,发现问题并探讨有效提高聋校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的对策[11]。
三、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通过对近些年有关聋校多媒体的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研究者们对这一课题的关注度相较于教学反思、教学计划较高,也产生了很多相关的、比较有价值的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述评:
(一)对研究主题的述评
通过对29篇文献题名的研究分析,可大致将文章主题分为四类:现代多媒体教学在聋校中的应用、浅谈多媒体融合下的聋校课堂、巧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优势与探究。
在聋校多媒体教学的研究中,关于作文、数学、语文学科的研究颇多,其次是律动、英语、信息技术、美术等。
(二)对文献来源的述评
从文献数据库的来源来看,期刊文献占到百分之90%,大多源于学院学报类,其中未有核心期刊。说明多媒体教学大多为一线教育者所关注的重点,一线教育者在其学科教学实践中发现并证实了其对课堂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硕博学位论文只占到百分之10%,从2017-2020年只有三篇硕士学位论文,说明多媒体教学未引起各高校各个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关于该方面的创新与深度研究还有待探索,但至少已经引起许多一线教育者的关注和探究,为后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对普校和特校对比研究的述评
在CNKI的高级检索上进行,文献分类目录全选,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题,并且发表时间不限、文献来源模糊的方式进行搜索,对搜索的结果从文献题名、数据库来源、发表时间3个方面进行收集文献。结果显示,从数量上来看,不区分普校还是特校,从2017-2020共有49篇硕士学位论文。其中多集中在研究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手段的使用现状分析研究——以XX为例。在(二)中也提到,特校中的期刊文献较多,硕博文献很少。但如果不加以区分普特校,其实多媒体的应用/现状/之类的硕博文章很多,证明多媒体教学已经引起各高校各个领域专家或者学者的关注,只是关于特殊教育领域,还未有很多学者关注和研究,有待新一步的探索。
(四)对研究结果的述评
经过对国内学者关于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相关文献的分析,可以看出:不管是分学科,还是在各种音体美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堂都发挥着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作用。但是,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说学生对多媒体不适应、教师把握不好使用时间、教师缺乏系统的多媒体技术培训等。这也需要一线教师从主客观方面分析原因,不能全看到多媒体教学的好,进而改进自己的课堂,并多做实证类的研究。
四、聋校课堂多媒体使用建议
多媒体教学中,以“教学”为主,而“多媒体”只是一种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使用的辅助性教学手段。多媒体的教学效果在于是否能够与聋生的身心特点,学习能力等相匹配,从而促进聋生有效学习[19]。
(一)准确定位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地位
在多媒体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课堂并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地位定位不准。多媒体在教学中只是为教学服务的工具,只是教学手段,只能起辅助作用,不是教学目的。对这个问题认识不清,造成教学本末倒置。体现在教学中就是过分依赖多媒体,追求课堂的花哨、用课件代替朗读、代替学生实验、代替教师讲读、教学进程服从于课件设置的顺序,导致课堂僵化,学生回答的知识结论必须与课件结论一致等等。这些现象说明我们对多媒体的工具、手段地位定位不准。
(二)将多媒体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有相当一部分多媒体课出现了多媒体与学科课程“两张皮”的现象,没有很好的将多媒体资源与学科课程结合。例如:用课件代替理化实验、代替语文朗读等。课件的应用扼了理化实验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扼杀了物理、化学是实验性学科的本质特点,扼杀了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和语言所表达的审美意境。这样的教学肯定不能符合学科特点,不能完成教学目标,无疑是失败的。所以多媒体在教学中应体现学科特点,使课件、学科、课程有机结合,相互之间共生效应促进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实现教学目标。我们不仅可以用幻灯片来展示重难点,也可以通过音响、DVD、电子白板等方式,促进学生思考,从而推出重难点,让多媒体教学形式多样化。
(三)教师应增强对多媒体的驾驭能力
多媒体是近几年出现的新生事物,在职教师的绝大部分人都未接受过专门的学习,都是半路出家,对多媒体的驾驭能力还有待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只有掌握多媒体的常识和技能,才能熟练的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进行课件设计与制作,才能在教学中驾驭多媒体,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效果。
(四)善于收集、整理课件资源
多媒体教学现已成为一种常规课堂,教师会经常使用。如果每个教师都是自己做课件,那么工作量非常大,教师们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应善于从网上或远程教育资源上收集大量的课件,进行分类、整理、保存在学校的资源库中,作为多媒体教学教师备课的资源。长时间使用多媒体会使学生逐渐产生视觉疲劳,会降低教学效率。故教师应该合理的规划课堂中多媒体使用的时间,即哪些内容是需要用多媒体展示,哪些重点是需要教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强调的,以及每节课有多长时间使用多媒体。将多媒体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的结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季晓丽.无声胜有声,媒体显神功——浅谈现代多媒体技术在聋校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作文成功之路,2020(16):76.[2]王卓.特殊的爱给特殊的你——多媒体教学助力聋校有效课堂生成[J].基础教育论坛,2019(23):66-67.[3]王雪.多媒体在聋校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优势[J].新课程(小学),2019(01):96.[4]刘芳.多媒体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中华少年,2018(35):106.[5]李文清.多媒体课件在聋校一年级数学课堂中的应用[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11-113.[6]殷晓华.多媒体技术在聋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新课程(中),2019(09):91.[7]殷晓华.多媒体技术在聋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新课程(中),2019(09):91.[8]夏敏.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优化聋校书法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教师,2018(30):97-98.[9]许晓星.多媒体技术是聋校美术教学的“好助手”[J].新课程(下),2017(01):133+135.[10]李艳.多媒体在聋校服装结构制图教学中的应用[J].新校园(中旬),2017(03):159.[11]拓小娟,赵斌.聋校英语课堂多媒体使用现状、问题及对策——以甘肃省某聋校为例[J].绥化学院学报,2017,37(04):32-35.[12]金野.谈特教教师在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问题[J].中国特殊教育, 2005(6):84-87.[13]孙芙蓉.多媒体教学系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5):73.[14]沈春燕.英语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适切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1):31-32.[15]赵兴业.多媒体技术在聋校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16):180.[16]杨明玲, 张开军.合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聋校语文课堂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4):36.[17]丁丽君.多媒体课件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学习(上), 2013(9):140.[18]杨永丽.试论多媒体课件对聋生生理缺陷的补偿功能[J].中国校外教育, 2014(23):172.[19]王娟.影响高校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与建议[J].电化教育研究, 2009(5):95-98.
第三篇:信息技术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榆树市聋哑学校
宋秀芝
摘要:
信息技术的普及也有利于推动聋校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如何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优化语文教学已成为特校教学日益关注的问题。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将以传统教法无可比拟的优势占据课堂,它声形并茂、图文交互、能打破时空界限,调动图、文、声、像等多种功能。所以,让信息技术走进课堂,给聋校语文教学带来全新的感受,如果能够恰当地运用,它将为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普及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 聋校语文教学;
现代化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手段在改善聋童学习方式,强化聋童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发面有很大的助益。它使教学更直观、更具体、更生动地展示在聋生面前,能使倍感值得失误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远为近、使教学过程富于形象、直观性。充分调动听障儿童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帮助听障儿童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率。我自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着聋校语文教学工作,下面就结合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信息技术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形态演变,帮助聋生牢固掌握字词。
耳聋学生识字,掌握字形是关键和难点,因低年级学生感知事物模糊,不准确,对客观事物的大概轮廓的知觉占优势,分析能力还处于低水平,认识和写字时,掌握字形、辨别字形的差别上有着一定的困难。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分析汉字字形,加深学生第一印象的深刻记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如一年级学习识字教学“山”等字时,先在大屏幕上出示相应的图画和汉字对照,启发学生观察比较,从事物的“形”入手,演变到汉字的“形”。如“山”字,在大屏幕上出示一座有三个山峰的山,即中间的山峰比较高,两侧的山峰相对较低。在画面的下面打出“山”字,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把图画和字形进行比较,找出他们的相似点,再把图一步步逐渐演变成“山”字。学生亲眼看到象形字的演变过程,兴奋不已,这样,一个既符合实际又有趣的演变过程已牢牢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很容易把字形和字义联系在一起,深刻记忆。因为它奇特的演变过程得到了学生情感上和心理上的认同,所以特别容易接受,并永久记忆。再如教学“上中下”时,我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了小动画:讲三个小朋友在游乐园玩滑梯的故事,通过小朋友爬上、滑下的动作的不断反复,让学生体会虽然人的位置在不断变化,可上中下的位置不变。这样,在理解的基础上就很容易把字形和字义联系起来了,学生能够深刻记忆。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可以借用计算机,创设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能够立即反馈,这种全新方式的引入,能有效地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使聋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聋生在这样的交互学习的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为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创造了条件。我根据低年级聋生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形象思维占优势等特点,在教学中依据教材,围绕学习目标,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意境,让聋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词学句和口语训练,使他们想学、乐学;想说、愿说。如在教学《北京 天安门》这一课看图学词学句时,我先播放北京天安门前升旗仪式录像,让聋生说说自己刚刚看过的事情,具有现场效应了,接着指导聋生模仿本校升旗过程进行表演,然后用自己的话说出升旗仪式的过程,在动作情境的促动下,聋生能较通顺地把整个过程说出来,从而理解“升国旗、敬礼”等词语;再播放奥运会上运动健儿们登上领奖台时升旗奏国歌的画面,让聋生说说自己的感受,说出为国争光的自豪感,激起聋生爱国情感,从而理解句子“我们爱天安门”、“我们爱国旗”、“我们爱北京”。
三、直观感知,深入理解课文。
耳聋学生由于语言刺激少,他们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往往直接受外界影响(直观形象)影响而产生,在学习课文时,有些内容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学生根本没有见过,也很难想象出来。这时,最便捷、有效的方法是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媒体所提供的丰富感性材料,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直接从屏幕上感知、识别,建立正确的概念,深刻的理解课文内容。
如教学《百货商店》一课时,通过观看百货商店,文化用品商店等的录像,让学生了解到百货商店里有毛巾、肥皂、手帕还有„„;文化用品商店里有铅笔、文具盒、书包等等这些我们常见的还有很多我们不常见的东西。另外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便捷优势,任意提取学生感兴趣的、急于想了解的的某一部分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进行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加强了知识的深刻记忆。这样学生不在对各个部门是干什么的感到陌生,反而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平时的生活中也会积极主动的去搜集资料。在此基础上结合挂图,深入理解图画意思,对仿写句式起到很大的作用。通过多媒体生动、形象的画面激发学生去探索、去创造,使语文课堂教学更有深度。
四、陶冶聋生情趣,激发审美情感
聋校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聋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培养聋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健康的审美观点,引导聋生感受美、欣赏美。信息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能设置情景再现,生动而充分地展现语文的思想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结构美,从而使聋生为之动情,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不知不觉地获取知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升华人格,收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如教学《颐和园》时,我根据课文内容找到了相应的视频录像,把颐和园中的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美景一次展现在聋生面前,再配上课文字幕,使图像与课文相互对照,形、色浑然一体,创造出“意美以感心,形美以感目”的优美意境。此刻的聋生仿佛置身于颐和园的美景之中,他们好像真的看到了长廊上的画,万寿山上的佛香阁和排云殿,昆明湖上的长堤、小岛和十七孔桥。此时,聋生的感情已和作者发生了共鸣,陶醉在美的氛围之中。
五、化抽象为具体,减少阅读障碍。
聋生由于受听障的影响,难以用耳朵接受外界语言的刺激,加上一些阅读材料的难度高于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使他们因不能理解而不愿去读,特别是课外阅读。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相对复杂,抽象程度较高,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的运用,视听结合与动静结合,将抽象信息转为形象信息;将文字信息转为图像信息;将无声信息转为有声信息,化抽象为具体,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降低教材的阅读难度,使聋生能很好地读通读懂课文,激起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随之提高,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再过渡到课外阅读,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如教学《今天我喂鸡》句子“最后出来的是‘金皇帝’。它抖了抖锦衣似的羽毛,拍了怕翅膀,就昂着头,喔喔喔地叫起来。那威武的样子,确实像个皇帝。”其中“金皇帝”、“锦衣”这两个词语虽然都是写公鸡威武的样子,可以通过看图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但“金皇帝”、“锦衣”都是远离聋生生活年代的画面,学生读起来还是不容易理解。如果通过多媒体课件,再现古代穿着金黄色龙袍的皇帝和跟随锦衣队的图像画面,再与文中插图和句子作比较,并让聋生上台表演,问题就一下迎刃而解了。
总之,在聋校语文教学中,既要体现聋生的主体地位,又要考虑到对聋生的缺陷补偿。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能为聋生创设愉悦的学习情境,帮助聋生理解抽象知识,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聋生的审美能力。几年来,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我们班的学生在学习语文方面有很高热情,同学们由以前的厌学到现在的自主学习,使得同学们的语文写作水平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参考文献:
[1]、《聋校语文教学法》 季佩玉 李宏泰 主编 时间:1986年出版; [2]、《聋校语文教学200问》 季佩玉 李宏泰主编
[3]、《聋校教育学》 王效贤 王明泽 主编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88年出版
第四篇: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重视。课堂的美术教学已不单是教会画就行了,更应该有“质”的体现,这就需要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而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主要以老师的讲解、学生练习、巩固为主,不能充分发挥学生认识的主体性。其主要原因是理性的知识太多了,而感性的材料太少了。电教媒体的运用,把老师的讲转化为引导学生主动的学,使枯燥,呆板的教学模式变得丰富多彩。所以,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节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实现了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能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人们认识事物最先都是通过直观体验,多媒体正好顺应了这个认识规律。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 1. 激发兴趣,创造氛围
以往要上好美术欣赏课,需要搜集大量的图片、幻灯片、录像带,在讲课时需要大量的口头讲解,不少教师把上欣赏课视为畏惧,学生对乏味的欣赏课也持不欢迎的态度。将电脑多媒体应用于教学,是实现形象教学,寓教于乐的最好选择,它能清晰形象地显示美术的图画,从而改变学生学习的单调性,使学生在欢乐愉悦的形式和气氛中得到知识,还能形象地表现出语言难以描摹的形状,美术欣赏课的效果也随之大为改观。只要教师拥有一台多媒体电脑,把存有美术欣赏资料数据的光盘装进光驱,当你欣赏经典著作时,鼠标一点,某个画家的代表作及其生平介绍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不但可以窥见作品的全貌,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观察,学生身在课堂,却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美术长廊中漫步,在想象空间中飞翔,审美教育寓于潜移默化之中。如在讲《小鸟找家》一课时,我是这样导课的。首先打开录音机播放小鸟的叫声,同时,屏幕中出现了一只正在哭泣的小鸟。我于是借机问:“小鸟为什么哭得这
们想知道吗?”学生们一口同声的回答到:“想!”就这样,在接下来的听故事这一环节中学生很自然的就融进了故事情节。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新的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的学习方式。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①的学习。按我的理解,自主学习就是指学生能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自发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在解决问题中学习;自动投入到学习任务当中(这种投入包括情感投入),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做出相应的调试,并能获得良好的高品质的学习效果和情感上的满足体验。
多媒体能帮助教师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投入到自主积极的学习当中去。尤其是对于美术教学来说,正确充分地利用多媒体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变。
3.打破局限,激活创造思维
有的家长跟我反映,说孩子以前的画特别“有意思”,天马行空,想象奇特,可是入了学(或幼儿园)以后,反而越来越胆小,一下笔就是小鸟、房子、太阳,造型都一样。其实这是因为孩子在这个时期的模仿性很强,加上老师示范的影响,他们会产生惰性和惯性。实际上在他的记忆中,他对这些东西的认识并不仅限于此。为了解放他们的思维,在《海底世界》中我设计了这么一个课件:将搜集的海底的录像带剪辑加工,通过控制操作面板,给学生展现出神奇真实的海底世界。有时呈现全景,有时将贝壳定格,有时将有特征的鱼放大,有时又反复播放鱼群游动,还让潜水员、潜艇等来了局部特写,让学生不断地观察讨论。学生心中固有的形象立刻被崭新的视觉概念所替代。画出了色彩斑斓的海底世界,有的学生还画出了海底的龙宫,自己则开着漂亮的潜水艇去探险。在讨论和创作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非常兴奋和积极的状态,争着和老师、同学讨论。有个学生刚想出一个情节,特得意,但在跟同桌讨论之后,马上又推翻了,重新又进行新的补充和翻新。在上述的状态下的学习就是一种高品质的自主学习了。如果没有多媒体的加入,很难想象会有这么好的效果。
.改变授受局面,增强学生参与性
一般来讲,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参与的活动,才会发展为自主学习。如在《有趣的面部表情》一课中,学生一看书上的漫画人物,都说太难,不会画。如果这时候要他们去创作,那就是一种机械学习和被动学习,学生的热情、灵感都处于沉寂状态。我先用设计了一个贴五官的游戏,把眼睛嘴巴简化成弧形的小段,让学生自己上台来操纵鼠标,变化它们的方向角度就能拼出各种表情。拼出一种表情,我就点出相应的漫画人物,都是他们最喜爱的形象比如柯南、樱桃小丸子,配出笑声哭声等。学生都跃跃欲试,在作画的时候还互相做表情观察,效果很好。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他们对学习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积极的参与进去,又能得到及时的反馈,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的学习必定能事半功倍。5.降低教学难度,增强自信
多媒体恰如其分的声、形结合,常常能把学生带入美的氛围,多媒体在教学上大大强化了美术教学的视听效果,减少了教学的难度,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产生不可遏止的创作冲动,激发出创造力,而且能节省教学时间,实现精讲多练,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如《剪对称纹样》一课,应向学生说清设计时要避免的几个错误,我点击鼠标,出示一种错误的设计法,让学生讨论错在哪,如果这样剪,会怎样。并依次出示用此种设计法剪出来的错误图样,学生看了以后,很快掌握了方法。还有一些常见的方法比如通过“变色”、“闪烁”等手段突出重点,刺激学生注意。多媒体的应用使原来较难讲清的问题变得简单,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激发学生的信心,还能激发学生主动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效果自然好。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优化课堂教学 1.“导”和“学”的最佳组合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 个性发展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致力于“导”,千方百计使学生自学得之。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与学生协调一致,相互默契,积极配合,最佳结合形式教学合力才能使教学理想的进行。利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环节能促使教与学的共振,使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最佳结合。如在《美丽的花伞》一课,我有目的的让学生通过观察组合的步骤分析,认识规律,本课的重难点。使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了出来。2.多媒体教学能适时反馈,有效调控
教学过程的控制主要是通过课堂信息反馈的基本方式来实现的。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控制及时纠正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偏差,采取补救措施,才能使之有序的直至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对学生而言,可以使其认清自己的学习状态,以便及时调节学习步伐,提高学习效率。与传统教学相比,其优势是方便、快捷、清晰地反馈了学生的学习现状,使教师与学生都可有效调控。如《美丽的花伞》一课的教学中,我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一个简单快捷的学生反馈知识的方式,让学生在电脑上实际操作排列图案,让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表现在屏幕上评讲、纠正一目了然,取得了任何手段都难以达到的效果。
三、明确主题,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1.促使教师改变观念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客体的观念根深蒂固。新课程的改革要求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引入CAI之后,教师更多的处于协助者和合作者的地位,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帮助学生行使主人的权力,与学生一起去面对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确认。在实际的教学中,电脑能取代老师的许多工作,比如在欣赏建筑、雕塑作品时,没有实物就只能靠老师口述;在制作扎染时老师只能演示一两种方法或其中的一两步操作,既费时费力,还不能介绍的全面具体。这些问题现在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来解决,这样老师可以用更多的时间精力来考虑如何给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如何进行激发、引导、启迪、组织、交往、评价的环节,使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余地空间更大,从单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变为自觉主动学习探究的“主体”;从机械学习、不自主学习变为意义学习、自主学习。老师不得不改变以前的教学观念和模式,来应对新课程新设施下的教学。
.促使师生关系民主和谐
长久以来,老师都是高高在上的,在学生面前,老师永远都是管理者、领导者、指挥者,学生是被管的对象,在这种气氛下师生关系紧张,学生置疑都不敢,哪里还能提创造呢。而在运用多媒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更象一个组织者,引领者和主持人。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引发学生兴趣、活跃气氛、组织课堂,帮助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当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时,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就更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增强,联想也会更加丰
4、改变教学模式,实现因材施教 四
1.改变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使得以讲授为主的传统的班级教学发展为班级教学、小组教学(小组媒体教学法、微型教学法)、个别化教学和网络教学(交互式网络教学、远程教育)并举的局面。比如可以让学生在各自的电脑上进行一题多解,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一课的作业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自由选择等。利用计算机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难度和不同量的训练,而且可以让学生自我控制练习进度,做到每类同学都达到各自的教学目标。利用计算机因材施教,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得到发挥,让各类学生都能“吃的饱”、“吃的好”。2,改变作业模式
美术课的作业形式似乎没有什么可置疑的,那就是在纸上画——水彩笔、铅笔、颜料、毛笔墨汁,以及做——剪纸、泥塑、扎染等等。然而学生的智商和对科学技术的灵敏度都在提高,多媒体的出现给他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比如我曾看过一节多媒体与美术结合的课,五年级的《绘画日记》。学生从素材库或网上搜集了各种图片甚至声音、配乐,插入自己用软件编辑的“日记”中,用FLASH、PHOTOSHOP绘图,这样一本有声有色的“日记”令人不禁感叹学生的创造力和多媒体的神奇。多媒体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形式,不会因为画不好而丧失信心,失去持续发展的动力。可见,充分利用多媒体能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得到最充分的教育。
3.分层次教学
创新教学在面向全体学生的时候,是分层次地因材施教而不再是单一标准的统一要求。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也就不会有一样的两个学生,分层次教学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水平有较全面地了解,并制定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如我在设计作业的要求里规定:“最好是自己的创意作品,可以借鉴和改造别人的作品,起码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在作业中体现。”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单一标准造成的弊端,让每个学生有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每一节课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综上所述,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使美术课堂教学更快地与新课程改革同行,教师要充分、正确地利用多媒体,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树立新的教育观、人才观,相信每个学生都能画出最美丽最生动的画卷。
第五篇:现代信息技术在聋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聋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单位:黄石市特殊教育学校
姓名:石
文
邮编:435000
摘要:新课改十分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强调培养聋生的信息意识和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在聋校教育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各学科都在不同程度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聋校体育教学也不例外。聋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与传统的聋校体育教学方法相比,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聋校体育教学中,它的直观性以及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等优势,丰富教学内容,开阔知识视野,深化聋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记忆,简化了教学难度,同时充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可以有效的提高聋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聋生运动技能的获取和能力的快速发展,促进聋生的各种活动能力,提高聋生的综合身体素质,培养聋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审美情操和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真正优化聋校体育教学。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聋校体育教学 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伴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走入聋校的体育课堂。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更好的开展聋校体育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聋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体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应用,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突出重、难点,增强学生对具体动作的直观认识,形成动作完整概念,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充分发展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运动技术要领,又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近年来,我在从事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尝试着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就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和实践。我们在实践中认为,现代信息技术不仅仅可以优化体育教学过程,更能通过直观性和个别化,提高聋生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并通过聋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进一步调动聋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内在潜力,从而构成良性循环,促进聋生全面和自由的发展。
一、现代信息技术适应聋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利于聋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主体作用的体现
聋生因听力的丧失、语言的障碍,使其身心发展也存在问题,认识事物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而把现代信息技术渗透到体育课中,使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放映在聋生面前,这样就增加了聋生的感官刺激,如图像、色彩等,可将输出的信息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使复杂的动作过程简单、具体化,使聋生通过多种感官去品味动作,体现动作结构严谨性。从聋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再体育课中聋生大脑兴奋过程占主要优势,注意力分散,要使聋生保持长时间的有意识注意和上课的兴趣,取决于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方法的不断创新,并且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吸引聋生的有意识的注意,而且聋生理解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还较差,感知事物是以直接视觉、形象思维为主。在过去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先讲解,后示范,然后学生去模仿、练习,再由教师巡视,纠正错误动作等,最后再通过巩固练习掌握技术动作,这种模式在当今的聋校教学中已经显得尤为单调,久而久之,聋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效果受到影响。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则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手段中的缺点,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生动的动作示范,详细、规范的文字讲解,使聋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技术动作进行学习、练习、纠错;也可以由聋生自主学习、练习、纠错,从而获得了感性认识,消除了单调、乏味抽象的讲解、示范,集中了学生注意力,而且有利于聋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活动兴趣的培养。
二、现代信息技术能帮助聋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有利于聋生运动技能的获取和能力的发展
聋生对于直观、形象、感染力强的客观事物的兴趣比较浓,乐于接受。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聋生正是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用功能补偿与代偿的办法来弥补受损听觉的功能。信息技术提供的文字、图形、图像、动画等多种教学信息,丰富深化聋生的感知,强化他们的注意,再通过讨论、交流,触发聋生的联想,从而加深体验,对感知内容进行补充、丰富,达到创造性理解动作技能,促进能力的发展。例:小学中高年级蹲踞式跳远的技术动作如果单纯的靠教师的示范和手势语去教,很难让学生理会动作要领。使用信息技术将蹲踞式的踏跳、腾空、落地,一共做了八个分解动作的幻灯片,让学生一个一个地看,使学生能更为直观的了解蹲踞式跳远的各个分解动作的要求,最后,再观看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的全过程,让聋生体会起跳时的踏地,腾空后起跳腿逐渐向摆动腿靠拢,然后两腿一起上抬,使膝盖近可能靠近胸部,落地前,大腿上抬,接着小腿前伸,同时两臂由前向上摆动,使腿、臂动作协调一致。通过幻灯片的播放,加快了聋生对蹲踞式跳远动作的了解,再到室外通过辅助、实地分解动作等练习,这样,聋生对蹲踞式跳远的学习和掌握就比较快了,而且也解决了用语言和示范难以表达的问题。这也是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有效手段之一。
同样,向聋生们介绍前滚翻的技术动作时,如果用传统的示范、手势讲解方式来进行教学,效果是不理想的。因为在上课时,老师将完整的动作示范出来以后再进行讲解、分析,所讲的一切都较为抽象,在视觉上不能给聋生直观的感受,不易让他们理解,聋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很难完全掌握。然而,如果在上课时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前滚翻的整个技术动作借助教学软件,通过屏幕展示教师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图形分解以及将蹲撑——两手撑垫屈臂——低头——两脚蹬地——提臀收腹——重心前移团身滚动——枕骨、肩、臀部依次触垫——抱小腿团身成蹲撑的文字解释出示在相应动作的旁边,结合课堂上的需要使画面重复播放、讲解,加上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这样,聋生的大脑中形成清晰完整的技术动作,练习起来便会更有劲、更主动,对动作要领便能直观理解,掌握技术动作也就更快,从而提高了运动技能。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突出重点、难点,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在体育课堂中每一节可都有重点和难点的知识,而这些重点和难点又往往都是抽象的,难以解答的问题,由于聋生语言障碍以及手语理解的局限性,单单通过教师的讲解与示范,往往不能满足聋生的要求。而教师示范的成功与失败,动作难度的影响与限制等等,都不能较清晰、完整地展现在聋生面前。年龄较长的体育教师是否还需要完成动作难度较大、有一定危险性的示范?显然不现实。还有些动作关键是在空中完成,教师的示范动作又不能留在空中定格,仅通过手势语言描述,不直观,让聋生缺乏感知认识。应用了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这些问题将迎刃而解,例如:体育教师可以把自己很难示范清楚的空中动作的技术环节采用动画或影像的慢放、暂停、重放等教学手段配合语言的讲解示范出来。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看清楚每一个空中分解动作的技术变化,调动聋生的视觉直观功能,更快、更全的建立起动作表象,突出对重点和难点动作的掌握,提高了教学效果,缩短了教学过程,不但强化了教学重难点,简化了教学难度,同时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助于培养聋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聋生由于见识不广,仅仅从课本和课堂上能学到的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是有限的,传统的教育教学只重视聋生在课堂上运动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聋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甚至很多聋生认为,只有体育课上所做的才是体育动运,体育课外就没有“体育”了!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就可以向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展示体育的魅力,如:各种精彩的比赛片断,某个体育明星的介绍,各种有趣的体育竞赛,新出台的比赛规则。还可以展示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使聋生感受到体育其实是一项非常快乐非常丰富的活动,体育活动就在我们身边。体育与健康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不遥远,聋学生更加接近体育,喜爱体育,为他们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对聋校体育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产生了强大的冲击。促使教师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进一步思考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钻研理解课程标准,并根据聋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开发和创造性地使用普校体育教材。这门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聋校体育课堂中我们如能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亦可化抽象为具体,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懂得锻炼的意义和重要性,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聋儿听力——语言康复医学》
主编 赵鸣之 《信息技术教学论》
主编 李豫颖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主编 何克抗、吴 娟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施》主编 陆 宏、孙月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