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卷评卷总结反思

时间:2019-05-12 12:21: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考化学卷评卷总结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考化学卷评卷总结反思》。

第一篇:中考化学卷评卷总结反思

中考化学卷评卷总结反思

一、试题分析:

该题属于试题中难度最大的开放性的实验探究题。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氢氧化钠溶液与酸碱指示剂酚酞的相互作用以及科学探究能力。

第题的参考答案是即使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钠呈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第题参考答案的实验设计:向浓度不同的两种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可能的现象和结论:如果两种溶液都变红且不褪色,则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大小无关;如果某一种溶液变红且不褪色,另一种溶液变红后褪色,则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大小有关。

二、得分情况

该题满分6分,考生平均分为分,难度系数为,满分人数5439人,占考试人数的%,零分人数66266人,占考试人数的%。

三、学生答题情况:

第题学生由于基础不牢,不懂得碱性溶液与二氧化碳以及酚酞的相互作用及其发生的现象。有的学生认为氢氧化钠溶液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反应生成的是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钠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而是不变色或是变蓝色;不与酚酞溶液作用;酚酞溶液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酚酞使氢氧化钠溶液变红了;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发生了反应等等

第题针对“酚酞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变红后褪色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有关”的猜想,应用两种浓度不同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酚酞溶液进行对比,从发生的现象得出合理的结论。这一探究实验的设计并不难,但学生答题的情况五花八门,并不使人乐观。

1、实验设计不合理: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作对比;分别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5%和10%的酚酞溶液;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继续滴入酚酞溶液;在酚酞溶液继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配制80%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做实验;向两杯不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向两杯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等等。

2、对实验的现象表述不准确,不清楚,语言逻辑混乱:用浓度深浓度浅、浓度多浓度少、浓度强浓度弱、过量适量、多量少量来表示溶液的浓度大和浓度小。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无变化,不清楚是指酚酞溶液不变红色,还是变红色后不褪色。

3、依据实验的现象得出的结论不合理:如果某一杯溶液变红色后不消失,另一杯溶液变红色后消失,说明酚酞变红后褪色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无关;或两杯溶液变红色后消失,说明酚酞变红后褪色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有关。

四、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夯实基础。中考考查的内容都源于学生所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不仅是试卷上70%的容易题,也是更高层次学习的基础。基础不牢,要进行科学探究活动那是无源之水。

2、要加强实验教学。这也是老生常谈了。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学习和运用化学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方法离不开实验活动。化学课程标准还要求学生必做八个基础实验。我们在化学教学中,要重视实验教学,要认真做好演示实验,积极组织好学生实验,尽量想办法让学生多动手做实验,通过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和实际操作能力,应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化学实验能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打下了基础。我们不能嫌麻烦和费时费力而少做或不做实验,只是讲实验。否则,学生感性认识不够深刻,只凭想象,遇到问题没有一定的思路和解决的方法。

3、许多学生平时不注意也不善于观察实验的现象,对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模糊不清,颠三倒四。因此,我们在实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科学、准确、简练的化学语言描述实验操作的方法、实验的现象,并依据实验现象得出合理的结论。力求书写规范,确保不因此丢分。

中考评卷填空题小结

第题属于中等题,题目难度不大,但学生的回答也是五花八门,而且有的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差,通俗的话,生活中的常用语较多,如防止其它气体跑出来、飞出来、溅出来、弄脏空气等,但在诸多的答案中也有创意的,如隔离空气等,说明学生的思维、想象较丰富。

第题也可说是送分的题目,但得分情况也不容乐观,不少学生审题不准,同时回答了可燃物燃烧需同时具备的两个条件: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质的着火点。真是可惜。

第题属于开放程度不大的题目,但学生没能抓住与空气隔绝这一要点去做答,表述不清。例空气中的温度高;白磷在水中不能燃烧;防止灼伤手或手摸白磷会烧伤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等,乱蒙现象严重,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四、教学建议

1、教学要以化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2、重视实验教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有的老师因种种原因,不重视实验教学,少做或不做实验,课堂上只是讲实验,或者板书实验过程、现象、结论,学生没有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在考试的时候就不知从何想起,造成学生在回答有关实验的问题时答案五花八门,词不达意,以致于丢分严重。因此,建议老师在平时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并且要积极组织学生多做实验,通过化学实验能够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打下基础。

第二篇:中考化学卷评卷小结

中考化学卷评卷小结

一、试题分析:

该题属于试题中难度最大的开放性的实验探究题。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氢氧化钠溶液与酸碱指示剂酚酞的相互作用以及科学探究能力。

第(1)题的参考答案是即使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钠呈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第(2)题参考答案的实验设计:向浓度不同的两种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可能的现象和结论:如果两种溶液都变红且不褪色,则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大小无关;如果某一种溶液变红且不褪色,另一种溶液变红后褪色,则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大小有关。

二、得分情况

该题满分6分,考生平均分为1.40分,难度系数为0.23,满分人数5439人,占考试人数的5.22%,零分人数66266人,占考试人数的63.5%。

三、学生答题情况:

第(1)题学生由于基础不牢,不懂得碱性溶液与二氧化碳以及酚酞的相互作用及其发生的现象。有的学生认为氢氧化钠溶液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反应生成的是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钠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而是不变色或是变蓝色;不与酚酞溶液作用;酚酞溶液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酚酞使氢氧化钠溶液变红了;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发生了反应等等

第(2)题针对“酚酞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变红后褪色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有关”的猜想,应用两种浓度不同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酚酞溶液进行对比,从发生的现象得出合理的结论。这一探究实验的设计并不难,但学生答题的情况五花八门,并不使人乐观。

1、实验设计不合理: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作对比;分别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5%和10%的酚酞溶液;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继续滴入酚酞溶液;在酚酞溶液继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配制80%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做实验;向两杯不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向两杯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等等。

2、对实验的现象表述不准确,不清楚,语言逻辑混乱:用浓度深浓度浅、浓度多浓度少、浓度强浓度弱、过量适量、多量少量来表示溶液的浓度大和浓度小。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无变化,不清楚是指酚酞溶液不变红色,还是变红色后不褪色。

3、依据实验的现象得出的结论不合理:如果某一杯溶液变红色后不消失,另一杯溶液变红色后消失,说明酚酞变红后褪色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无关;或两杯溶液变红色后消失,说明酚酞变红后褪色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有关。

四、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夯实基础。中考考查的内容都源于学生所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不仅是试卷上70%的容易题,也是更高层次学习的基础。基础不牢,要进行科学探究活动那是无源之水。

2、要加强实验教学。这也是老生常谈了。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学习和运用化学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方法离不开实验活动。化学课程标准还要求学生必做八个基础实验。我们在化学教学中,要重视实验教学,要认真做好演示实验,积极组织好学生实验,尽量想办法让学生多动手做实验,通过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和实际操作能力,应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化学实验能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打下了基础。我们不能嫌麻烦和费时费力而少做或不做实验,只是讲实验。否则,学生感性认识不够深刻,只凭想象,遇到问题没有一定的思路和解决的方法。

3、许多学生平时不注意也不善于观察实验的现象,对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模糊不清,颠三倒四。因此,我们在实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科学、准确、简练的化学语言描述实验操作的方法、实验的现象,并依据实验现象得出合理的结论。力求书写规范,确保不因此丢分。

中考评卷填空题小结

15.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填空(填序号):①生石灰 ②小苏打 ③氧气 ④聚乙烯。

(1)可用于制作糕点的是 ;(2)可用于金属切割的是 ;

(3)可用作塑料薄膜的是 ;(4)可用于干燥食品的是。

答案为:②③④①。

该题的考察依据是《化学课程标准》p22中的5.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7.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有机物,认识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所以15题考察的目标为“身边的物质”的性质以及用途,所选择的物质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以及用法。今年该题的难度有所下降,不再要求学生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只要求学生能在了解物质的用途的基础上,判断并写出序号。

学生的答题情况出现了下列几项:

①序号书写不清楚,造成评卷的难度。例如:②和③的书写,经常受到小圆圈的干扰,建议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跟学生强调书写时,小圆圈可以圈大点。②不按照要求填空。题目要求填写序号,有个别学生书写名称却还抄错。希望在教学中强调学生先审题后按照要求作答,否则在回答简答题和论述类的题目时候,往往会答非所问,在那里浪费感情。

16.右图是一瓶刚开启的“XX牌”碳酸饮料的示意图。请回答:

(1)该饮料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开启时,大量的气泡从罐内冒出,说明随着压强的减小,气体的 减小。

16.右图是一瓶刚开启的“XX牌”碳酸饮料的示意图。请回答:

(1)该饮料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开启时,大量的气泡从罐内冒出,说明随着压强的减小,气体的 减小。

答案是:混合物、溶解度。

该题的考察依据是《化学课程标准》中的p23 2.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

p20 5.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包含影响溶解度的各种因素)。

16题考察了物质的分类以及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载体是学生生活中常喝的碳酸饮料。学生的答题情况仍然和往年一样,出错在错别字上,要不就是只是写了“混合”、“溶解”两个字。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学生还不是很了解溶解度的含义,所以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依据课程标准去教书。

17.在我省文昌建成的航天基地发射卫星的火箭将使用液氢作为燃料。请回答:

(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使用氢能的一个优点 ;

(3)为了研究氢气的爆炸极限,需要收集不同纯度的氢气。如何收集一瓶纯度为80%的氢气[V(H2)∶V(空气)= 8∶2]。

点燃

答案:17.(1)2H2+O2==2H2O

(2)热值高(污染少、资源丰富)

(3)集气瓶中盛80%(其容积)的水,盖上玻片,倒置放入水槽中。移去玻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氢气至满,在水下盖上玻片,从水中取出倒置放在桌面上。

该题的考察依据是《化学课程标准》p28中的1.1.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液化石油气、煤气、酒精、汽油和煤等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活动与探究建议:①③④

17题的平均分:1.82;难度系数:0.30。

17题针对我省文昌建成的航天基地发射卫星的火箭燃料铺开思路:从物质的变化书写化学方程式,让学生知道氢气的化学性质之一是可燃性。那么作为燃料的氢气与三大化石燃料相比,其优点都有哪些呢?(通过对比,从而了解氢气是最理想最清洁的燃料。)可燃性的气体都可能发生爆炸,那么如何收集不同纯度的氢气?第③小题就提出了如何收集一瓶纯度为80%的氢气[VH2∶V(空气)8∶2],答对的学生有3.13%,比例虽少,但是答题的精彩之处还是有的。

精彩之处:

①语言描述简明扼要型:

用排水法,集气瓶内先装80%(4/

5、8/10)的水,再收集氢气,水排完即可得到80%的氢气。

②仪器创新型:

除了使用集气瓶,还有使用多功能瓶的;注射器法;试管法等。

③还有画图法的。

学生的想法和做法五花八门,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敢”,体现了90、00后的孩子们的一个特点:敢于思考、敢于创新、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18.乙醇(C2H5OH)俗称酒精,在生产、生活及实验中用途广泛。请回答:

(1)乙醇属于(填序号);

①氧化物 ②碱 ③有机物

(2)将少量碘加入酒精中,充分搅拌至碘溶解,酒精在这里可称作(填序号);

①溶液 ②溶剂 ③溶质

(3)己知乙醇不完全燃烧时,产物为二氧化碳、水和一氧化碳。现有46g乙醇不完全燃烧,经测定生成二氧化碳70.4g。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题的考察依据是《化学课程标准》中的p28 1.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液化石油气、煤气、酒精、汽油和煤等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活动与探究建议:①③④

p19 4.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p27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质量关系。

活动与探究建议:①②

18题考察乙醇的分类以及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给出的溶液是“碘酒”,常见的物质。第(3)小题考察学生能从元素守恒观计算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从而书写出化学方程式。同时渗透进了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循的两大原则:

一、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臆想,捏造事实上不存在的反应。例如:46g乙醇不完全燃烧生成70.4g的二氧化碳,这就是质量事实。

二、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的元素守恒,原子守恒。学生在回答的时候,往往只是考虑了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的书写,然后自行配平,就违背了守恒观和客观事实。第(3)小题的得分率为0.59%。说明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不断的给学生渗透遵循客观事实和守恒观的思想。但是也不可以忽略其他观的教学,比如“转化观”“微粒观”等。针对该小题,我们建议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多灌输质量守恒观的思想,使初、高中的教学不至于出现严重的脱节,让计算题有效的连接起来。

中考评卷小结

一、试题及参考答案

21、某老师在《燃烧的条件》教学中,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如右图所示,在铜片上罩了仪器a。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罩上仪器a的作用是_________;

(3)对照①和②,能够获得可燃物

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

(4)课后,小明查阅《化学实验手册》

获知:切割白磷时,应在水下进行。

其原因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烧杯(2)防止p2O5逸出污染空气

(3)与氧气接触(4)防止切割时白磷自燃

二、得分情况

该题考查《化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探究部分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中《燃烧的条件》;其中第(1)、(3)题属于容易题,第(2)、(4)题属于中等题,是开放性的题目,但开放程度不大。本题共8分,平均分3.07分,满分人数(8分)4322人(占4.15%),0分人数29700人(占28.5%)。

三、评卷过程中学生答题情况

第(1)题可以说是送分题目,但很多学生丢分较严重,主要丢分在错别字,如将仪器名称写成烧怀、烧坏、烧环、烧杆、燃杯等等,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课,就学习几种仪器的名称,但经过一年后的考试,不少学生就答不出最简单的几种仪器的名称,是多么令人心痛的事情,除放弃学习的学生外,面对不少的学困生,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到了,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

第(2)题属于中等题,题目难度不大,但学生的回答也是五花八门,而且有的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差,通俗的话,生活中的常用语较多,如防止其它气体(物质)跑出来、飞出来、溅出来、弄脏空气等,但在诸多的答案中也有创意的,如隔离空气等,说明学生的思维、想象较丰富。

第(3)题也可说是送分的题目,但得分情况也不容乐观,不少学生审题不准,同时回答了可燃物燃烧需同时具备的两个条件:(1)与氧气(或空气)接触;(2)温度达到可燃物质的着火点。真是可惜。

第(4)题属于开放程度不大的题目,但学生没能抓住与空气隔绝这一要点去做答,表述不清。例空气中的温度高;白磷在水中不能燃烧;防止灼伤手或手摸白磷会烧伤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等,乱蒙现象严重,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四、教学建议

1、教学要以化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2、重视实验教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有的老师因种种原因,不重视实验教学,少做或不做实验,课堂上只是讲实验,或者板书实验过程、现象、结论,学生没有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在考试的时候就不知从何想起,造成学生在回答有关实验的问题时答案五花八门,词不达意,以致于丢分严重。因此,建议老师在平时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并且要积极组织学生多做实验,通过化学实验能够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打下基础。

第三篇:中考化学计算题评卷小结

中考化学计算题评卷小结

一、试题及参考答案

五、计算题(共10分)

23、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以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是固定和利用CO2成功范例,该化学方程式为CO2+NH3====CO(NH2)2+H2O。请计算:

(1)尿素中C、O、N、H四种元素的质量比(直接写出答案)。

(2)若按上述方法生产120t尿素,可固定的CO2的质量为多少。

参考答案:

23、(1)3:4:7:1(3分)

(2)解:设可固定的CO2的质量为X。1分

CO2+NH3====CO(NH2)2+H2O。1分

60

X 120t 1分

44:60=X:120t 1分

2分

答:可固定的CO2的质量为88t 1分

二、本题的基本情况

难度系数为0.401,平均分是4.01分。

三、第一小题失分情况与原因

1、有些考生不懂尿素化学式中括号的意义,没有把括号外的2分别与14和2相乘,故有12:16:14:2的错误答案。

2、有些考生把元素质量比写成相对原子质量之比,即:12:16:14:1。

3、有些考生把元素质量比写成原子个数比,即:1:1:2:

4或1:1:1:2。

4、有些考生把比号写成顿号或等号等等。

四、第二小题失分的主要情况及原因

1、设不完整或设带单位。

2、写错化学方程式。本题已经给出化学方程式,但部分考生还是抄错,看起来是不可思议,但考生抄错化学方程式有原因的,主要原因是部分考生对化学式的写法没有掌屋,对尿素等化学式没有熟记造成的。

3、计算过程的失误:

①列比例不规范,颠三倒四。

②算错相对分子质量,例如: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76等,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48等。

③漏写单位和把吨换算成千克或克,给计算带来麻烦,造成计算结果是8.8t或880t的错误。

④计算能力差,简单的口算也有考生算错。

4、画蛇添足

本题没有要求计算某物质的质量分数,但有部分考生还计算某物质的质量分数。

5、改错时不规范

有些考生改错时,只在错误的数字画一条线,给评卷老师错觉。例如:2字画一条线就变成8字等等。

五、教学建议与反思

1、重视化学用语的教学,特别是根据化学式的计算,学生通过学习,掌屋根据化学式的计算的方法。

2、重视化学计算的教学,老师要耐心帮助学生掌握解化学计算题的方法,帮助学生消除对化学计算题的畏惧感,要要求学生不要轻易放弃化学计算题。

3、要重视的化学方程式意义的教学,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理论依据是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4、要注意教学方法,不要把化学计算课上成数学课。

第四篇:xx年中考化学计算题评卷总结

xx年中考化学计算题评卷总结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xx年中考化学计算题评卷总结

一、试题及参考答案

五、计算题(共10分)

23、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以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是固定和利用co2成功范例,该化学方程式为co2+nh3====co(nh2)2+h2o。请计算

(1)尿素中c、o、n、h四种元素的质量比(直接写出答案)。

(2)若按上述方法生产120t尿素,可固定的co2的质量为多少。

参考答案

23、(1)3:4:7:1(3分)

(2)解:设可固定的co2的质量为xx。1分

co2+nh3====co(nh2)2+h2o。1分

44  60

xx   120t   1分

44:60=xx:120t   1分

2分

答:可固定的co2的质量为88t  1分

二、本题的基本情况

难度系数为0.401,平均分是4.01分。

三、第一小题失分情况与原因

1、有些考生不懂尿素化学式中括号的意义,没有把括号外的2分别与14和2相乘,故有12:16:14:2的错误答案。

2、有些考生把元素质量比写成相对原子质量之比,即:12:16:14:1。

3、有些考生把元素质量比写成原子个数比,即:1:1:2:4

或1:1:1:2。

4、有些考生把比号写成顿号或等号等等。

四、第二小题失分的主要情况及原因

1、设不完整或设带单位。

2、写错化学方程式。本题已经给出化学方程式,但部分考生还是抄错,看起来是不可思议,但考生抄错化学方程式有原因的,主要原因是部分考生对化学式的写法没有掌屋,对尿素等化学式没有熟记造成的。

3、计算过程的失误

①列比例不规范,颠三倒四。

②算错相对分子质量,例如: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76等,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48等。

③漏写单位和把吨换算成千克或克,给计算带来麻烦,造成计算结果是8.8t或880t的错误。

范文仅供参考

感谢浏览

第五篇:兰州2010中考化学(A)卷

兰州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

化学(A)

注意事项:

1.全卷共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考生必须将报考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座位号等个人信息填(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3.考生务必将答案直接填(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C—12N—14Na—23Ca— 40H—

1一、选择题(本题25小题,1~12题,每小题1分,13~25题,每小题2分,共3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活中常常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樟脑球在衣柜中渐渐消失B.吃进的食物一段时间后被消化了

C.给电熨斗通电产生热能D.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白色晶体

2.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硬水B.粗盐C.生铁D.纯碱

3.晓明发现自家的农田出现土壤酸化板结现象,经查阅资料得知:是因为该农田长期施用 化肥——硫酸铵[(NH4)2SO4]的缘故。硫酸铵属于

A.氮肥B.磷肥C.钾肥D.复合肥

4.2010年4月,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造成数以万计的人畜饮水困难。因此,我们要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下列做法与节约用水无关的是

A.用淘米水浇花B.开发利用地下水

C.使用节水龙头D.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5.下列学生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BCD

6.水被称为“生命之源”,双氧水被称为“绿色氧化剂”。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氢气B.都含有氢元素

C.都含有氢分子D.都含有2个氢原子

7.学习化学的目的并不在于要成为化学家,重要的是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从化学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夜晚发现液化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B.人们每天的饮食中都应有蔬菜、水果,其目的是补充蛋白质

C.扑灭电器、图书档案等火灾最适宜的灭火器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D.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立即加水灭火

化学(A)第 1 页(共 6 页)

8.“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生活”的主题旨在倡导节约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 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措施①少用煤作燃料;②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 或骑自行车;③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④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⑤焚烧废旧塑料可解决 “白色污染”中符合该主题的有效措施是

A.①②④B.①②③⑤C.①③④D.①②③④

9.翡翠是人们喜爱的一种装饰品,翡翠的主要成分是硬玉,其化学式为NaAl(SiO3)2。其中Si的化合价是

A.+1B.+2C.+3D.+

410.下列各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原子是

AB

11.下列溶液分别能跟硫酸铜、盐酸、碳酸钠溶液反应,并产生不同现象的是

A.AgNO3B.Ca(OH)2C.H2SO4D.NaOH

12.含硫的煤不完全燃烧时,排放出污染环境的气体是

A.只有COB.只有SO2C.CO和CO

213.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下列实验操作中安全的是

A.将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

B.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慢慢注入盛水的量筒内

C.点燃一氧化碳前先检验其纯度

D.为了节约火柴,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14.欲鉴别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甲烷4种气体,现有一盒火柴,还需要用到下列实验用品中的A.装有蒸馏水的烧杯B.装有无色酚酞的烧杯

C.冷而干燥的烧杯D.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15.北京奥运会期间对大量盆栽鲜花使用了S-诱抗素制剂,以保持鲜花的盛开。S-诱抗素的分子式为C15H20O4,下列关于S-诱抗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S-诱抗素由三种元素组成B.S-诱抗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S-诱抗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5︰5︰16

D.S-诱抗素属于有机化合物

16.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为原料的新型手机电池,其容量为锂电池的10倍,可

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原理为:

2CH3OH + 3X + 4NaOH==2Na2CO3 + 6H2O

其中X的化学式为

A.O2B.COC.CO2D.H

2化学(A)第 2 页(共 6 页)D.SO2和CO

1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并产生大量的白雾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C.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一会儿瓶口会产生白烟

D.某同学在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中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18.下面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准确的是

①②③④

A.图①是pH=13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

B.图②是用适量的KClO3和MnO2混合物加热制O2

C.图③是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D.图④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至过量

19.有一食品包装说明书中注明防腐剂是苯甲酸(C6H5COOH),张华同学查资料得知苯

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可用做食品防腐剂。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A.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

B.相同浓度的苯甲酸溶液的pH比醋酸的pH大

C.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0.实验室用密度为1.84g/cm3、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和蒸馏水,配制500g 质量分数

为20%的稀硫酸。需要用多少mL的量筒量取多少mL的浓硫酸?

A.100mL54.35mLB.100mL55.5mL

C.250mL54.35mLD.250mL55.5mL

21.为达到预期的目的,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可以分离CaCO3、CaCl2的混合物

B.用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

C.生活中为了降低水的硬度往往采用加热煮沸的方法

D.某同学将pH试纸润湿后,用玻璃棒蘸取食用白醋滴在试纸上,测定其pH

22.甲、乙两化工厂分布如图所示。箭头代表水流方向。如果在a处取得水样经检测只有

少量OH、SO42。在c处取得水样经检测pH=

7、且只含有少量NaCl。则b处水中含--

有的物质应是下列那一组?

A.MgSO4、NaCl

B.H2SO4、Ba(NO3)

2C.BaCl2、HCl

D.H2SO4、MgCl

2化学(A)第 3 页(共 6 页)

23.下列转化能一步完成的是

① CH4→CO2②HNO3→HCl③CaO→Ca(OH)2④Ba(OH)2→NaOH⑤C→Cu

A.①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

24.25.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bB = 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

B.若取xg A和xg 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

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

D.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二、填空题(共30分)

26.(4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主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请你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氩气

(2)某气体在空气中占78%(体积百分含量),保持它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4)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27.(4分)请你试着写出两种带有数字“2”的粒子符号并指出其含义:(1);(2)。

28.(4分)在H、O、C、S、Cl、Na、Ca七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请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

(1)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2)无色、无味的剧毒气体:

(3)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4)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化合物:(任填一个)

29.(5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不仅生成氧化镁、氮化镁,还有少量镁与二氧化碳反应

生成另一种单质和镁的氧化物。

(1)已知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请你写出氮化镁的化学式。

(2)写出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指出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反应。

30.(8分)钢铁的生产和使用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每年世界上钢铁的产量很高,但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等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试举两种减缓钢铁锈蚀的方法:①、②;工人师傅在焊接钢铁制品时,通常先用稀盐酸清洗制品,原因是(用化学方程表示):。而放置在空气中的铝制品却不易被腐蚀。请你分析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化学(A)第 4 页(共 6 页)

31.(5分)有A、B、C、D、E、F六种物质,已知A为一种氯化物,B为一种钠盐,C

为一种碱,D为一种常见的气体。它们之间有如下关系:

① A和B的溶液混和无明显现象;

② B和C的溶液混和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E;

③ A和C的溶液混和有蓝色沉淀生成;

④把D通入C的溶液中有白色沉淀F生成,该沉淀溶于稀硝酸。

根据上述信息,推断:

(1)写出B、D、F的化学式:B;D;F。

(2)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简答题(共15分)

32.33.(7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帮助实验老师整理化学药品室时,发现两个未贴

标签的试剂瓶中分别存放银白色金属片。到底它们是哪两种金属?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对这两种金属X和Y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实验探究。

(2)在进行上述实验之前,实验老师只知道X、Y可能是锌银中的各一种,则根据实验结果说明Y就是。

(3)小明同学提出,还可以用其它方法证明X、Y的活动性。请你帮他补充完整:。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4.(4分)右图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绘制的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你根据图示

回答问题:

(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b 物质的溶解度

(填“>”、“<”或“=”)。

(2)将t2℃时a、b两种物质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

冷却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物质。

(3)溶解度曲线图中的任何一点都表示溶液的一种特定状

态。图中A、B两个状态中,溶液属于不饱和状态的是,状态最不稳定的是。

化学(A)第 5 页(共 6 页)

四、实验题(共25分)

35.(8分)请你根据以下实验要求从中选出所需合适仪器的编号,并写在横线上。

abcdefgh

(1)镁条燃烧时,夹持镁条用。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用。

(3)粗盐提纯时蒸发滤液所用到的仪器是

(4)在⑵、⑶两组实验操作中都缺少的一种仪器是(填名称)

36.(17分)某同学做“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并收集纯净的气体”的实验。

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实验:

ABCDE

(1(2)描述A中发生的现象:。

(3)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你认为A装置和

说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写出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该同学想要收集一瓶纯净的该气体,进一步验证它的性质。连接上述装置的顺序

是:(填写各接口字母)。其中,C装置的作用是:;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用A并说出它的一个重要用途。

五、计算题(共12分)

37.(5分)兰州某大型洗衣店的废水经沉淀后直接排放到黄河中,在入河口水中藻类等浮

游生物大量繁殖,水呈绿色。

(1)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洗衣店排放的废水中含较多的元素。

(2)资料显示河水中的藻类的化学式为CxHyO110N16P。计算藻类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

为。

(3)已知该藻类相对分子质量为3550,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5.8%。计算其中x的近

似值等于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38.(7分)实验室有一瓶存放时间过长的氢氧化钠,其中一部分已转化成为了碳酸钠。现

需用该药品配制氢氧化钠溶液。取50克该药品,溶于200mL水中(水的密度为1g/cm3),然后慢慢地滴加7.4%的澄清石灰水,当用去100克澄清石灰水时,碳酸钠恰好反应完全。计算:(1)50克该药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2)滤出沉淀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精确到0.01%)

化学(A)第 6 页(共 6 页)

下载中考化学卷评卷总结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考化学卷评卷总结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7中考英语学科评卷总结

    2017中考英语学科评卷总结 我于今年6月27日至7月1日参与了2017年中考英语评卷工作,现将从中学到的一些评卷准则和注意用事项总结如下: 一、听力填空 1、评分要求: 单词拼写清......

    评卷总结

    2008年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 评卷工作总结与体会 中机十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崔跃伟 2008-8-5 2008年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评卷工作于6月21日至30日在南京进行。受公司委派,我参加......

    评卷总结

    山西省2012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51)评卷总结 2012年6月9日到6月15日,一年一度的山西省专升本选拔考试阅卷工作又在我校开展了。我文学院参加大学语文(51)试卷非选择题部分......

    评卷总结

    本人参加了2014年某某县学业水平考试的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生物5个学科的阅卷工作,感慨颇多,现作如下总结: 一、 阅卷的评分原则 阅卷教师在阅卷之前被要求先进行试卷。首......

    评卷总结

    痛苦着,收获着 -------第二次模拟考评卷心得 汪秀丽 2011年5月28、29日两天,我有幸参加初三第二次模拟考的评卷工作。我又得到了一次学习的机会,我感到非常荣幸。 我被分配到第......

    2012届中考总结反思材料(化学全乐)

    注重细节 夯实基础 2012届中考总结反思材料 孤山九年制学校 全乐 2012届中考我们学校九年级理化学科在中考中取得了较好成绩,这与学生的努力以及教师的辛劳是分不开的。以学......

    2010中考化学知识总结

    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⑴金刚石、石墨:c⑵水银、汞:hg 生石灰、氧化钙:cao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盐酸、氢氯酸:hcl(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

    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卷简答题评卷小结

    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卷简答题评卷小结简答题 (2小题,19题6分、20题4分,共10分)一、题目:19、实验室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经检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