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实施方案
苇莲苏学区中心校
加强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工作项目实施方案
为了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升教师业务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奈曼旗教体局(2014)28号文件——《加强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工作项目实施方案》有关要求,结合我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课程改革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它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应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及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研究,对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上升为规律性的认识。从而积累经验、汲取教训,丰富知识、深化认识,提高素质、优化教学,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到研究型教师的转变,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二、实施目标
1、通过此工作项目的实施,理顺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掌握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主要类型和呈现方式,能够熟练地撰写每节课、每单元和每学期后的教学反思。
3、定期归纳、梳理和研究已写过的教学反思材料,逐渐升华为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4、坚持长期撰写教学反思,深入研究教学过程,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到研究型教师的转变。
三、实施内容
(一)认识“教学反思”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
1、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冷静深入的思考和总结,是对自己所作出的判断、方案、行为、方法、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活动等方面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从而调整教学策略,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
2、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从业教师的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自觉和专业自主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二)具体项目
1、备课前的反思
2、教学活动中的反思
3、教学活动后的反思
4、阶段性反思
(三)项目的具体执行标准
1、备课前的反思
要对过去的经验教训进行反思;对新的教育理念反思;对学情进行反思;对当前的教学条件进行反思;对现有的教学手段进行反思。从而形成更科学的教学设计。使教学成为自觉的实践活动,有前瞻性地提高教师教学预测能力和分析能力。
2、教学活动中的反思
要反思学习内容是否得到充分展示;师生的课堂活动是否充分合理;教学方案是否适用于所有学生;是否做到全员参与,是否符合课改理念和实效性。通过具有调控性的教学活动反思,使教学活动高效、高质地进行,实现三性目标(知识性、思想性、实效性),从而提高教师教学调整和应变能力。
3、教学活动后的反思
要对整个教学过程作思考性概括,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梳理和总结。包括目标达成、教学资源整合、策略与方法、重难点处理、教学程序、教学手段、学生活动、教学评价、教学效果等多种教学要素的思考。通过具有批判性、总结性的教学活动反思,提高教师教学总结和评价能力,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4、阶段性反思
要在日积月累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平时所写的课后教学反思,分门别类地进行梳理,经过综合、比较、分析、概括,作出判断,形成观点。通过具有总结性和理论性的阶段性反思,使教师的教学认识或思想进入到一个较高阶段,专业水平升华到一个更高阶段。
(四)对反思工作的总体要求
1、每堂课之后必须作好课后教学反思。(写在教案背面)
2、每周末要作好周教学反思。将一周的每节课课后教学反思进行整理、归纳。(写在专用本上,以下同)
3、每月末要作好月教学反思。将一个月内的周教学反思,进行梳理、小结。
4、每学期作好学期教学反思。将一学期内的月教学反思进行总结、提升。学校要为每位专任教师配发反思记录本,教师要规范书写每个环节的反思记录。反思记录不仅要达到数量要求,而且要有较高的质量。学校将教师的教学反思与平时的教学教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将其列入过程检查、评价,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和年度考核。学校在学期末对此项工作进行专项总结和表彰活动。同时将优秀反思材料集结成册。
(五)有针对性的对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和一线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1、专题讲座。通过讲座明确教学管理人员对教学反思工作负有的职责,从而提升管理水平;强化教师的课改意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教学反思的书写要求,确保教学反思质量。
2、教师个人研习,同伴互助。教师研究学习教学反思的内容、类型、写法,教师间互相帮扶,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六)我校与教研室共同实行项目的组织、调控、评估工作。
1、组织实施。我校将严格按照奈曼旗教研室安排,指导我校各位教师共同组织实施。
2、检查与调控。在本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校将积极配合奈曼旗教研室的领导和教研员全程参与指导,共同控制整个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科学地进行调整。
3、评估提升。我校成立领导小组,对本项目工作的进度和效果及时进行评估。在评估过程中通过对成功案例和理想成果进行认真地分析、比对、整理和提炼,提升项目成果的质量,促进教学反思对课改的推动。
4、分析总结。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组织相关人员认真讨论分析,找到问题症结,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要及时进行阶段总结和学期末(年末)总结并提出下一步的计划。
四、实施步骤
“加强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工作项目为期三年(2014年3月~2017年3月),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启动阶段(2014年3月1日~2014年4月末)
1、制定项目实施工作方案
2、成立项目工作领导小组
3、召开项目工作启动会议
4、部署项目实施工作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4年5月~2016年12月)
1、按项目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项目的各项工作,作好项目工作年度总结。
2、收集、整理、评选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优秀教学案例、典型经验,及时上传至项目优秀成果交流平台。
3、围绕项目工作进行教学指导工作。
(三)总结阶段(2016年1月~2017年3月)
总结为期三年的项目实施工作情况、取得的成绩和典型经验。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的突出研究成果进行表彰奖励,提出推广意见,部署推广工作。
五、实施保障
1、认真做好前期的组织动员工作
我校首先组织召开动员大会,使全校教师人人了解此项目实施的目的、意义和实施流程,从而提高大家参与项目活动的积极性。
2、成立领导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组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本项目的启动、组织、实施工作。
3、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为保证本项目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我校根据本方案精神及学校具体情况制订出科学的规章制度,制订项目工作计划并做好年度总结。
4、我校将与旗教研室积极配合,创建有利于本项目工作顺利开展的良好环境。
附:苇莲苏学区中心校“加强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工作项目领导小组
组 长: 田爱辉 副组长: 赵海
成 员: 崔明 徐振祥 赵洪伟 刘莹莹 孟祥春 各校点负责人
第二篇:学校加强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工作项目实施方案2014年3月9日
加强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工作项目实施方案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市教研室、开发区《加强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工作项目实施方案》有关要求,结合我校教育教学的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课程改革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它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应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及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研究,对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上升为规律性的认识。从而积累经验、汲取教训,丰富知识、深化认识,提高素质、优化教学,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到研究型教师的转变,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二、实施目标
1.通过此工作项目的实施,理顺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掌握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主要类型和呈现方式,能够熟练地撰写每节课、每单元和每学期后的教学反思。
3.定期归纳、梳理和研究已写过的教学反思材料,逐渐升华为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4.坚持长期撰写教学反思,深入研究教学过程,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到研究型教师的转变。
三、实施内容
(一)“教学反思”和“教师专业发展”概念的界定
1、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冷静深入的思考和总结,是对自己所作出的判断、方案、行为、方法、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活动等方面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从而调整教学策略,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
2、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从业教师的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自觉和专业自主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二)具体项目
1、备课前的反思
2、教学活动中的反思
3、教学活动后的反思
4、阶段性反思
(三)项目的具体执行标准
1、备课前的反思
要对过去的经验教训进行反思;对新的教育理念反思;对学情进行反思;对当前的教学条件进行反思;对现有的教学手段进行反思。从而形成更科学的教学设计。使教学成为自觉的实践活动,有前瞻性地提高教师教学预测能力和分析能力。
2、教学活动中的反思
要反思学习内容是否得到充分展示;师生的课堂活动是否充分合理;教学方案是否适用于所有学生;是否做到全员参与,以及影响目标达成的其他因素,使教学活动高效、高质地进行,从而调控教师教学调整和应变能力。
3、教学活动后的反思
要对整个教学过程作思考性概括,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梳理和总结。包括目标达成、教学资源整合、策略与方法、重难点处理、教学程序、教学手段、学生活动、教学评
价、教学效果等多种教学要素的思考。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批判性、总结性地提高教师教学总结和评价能力。
4、阶段性反思
要在日积月累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平时所写的课后教学反思,分门别类地进行梳理,经过综合、比较、分析、概括,作出判断,形成观点。有总结性、理论性地使教师的教学认识或思想进入到一个较高阶段。
5、对反思工作的总体要求
①每堂课之后必须作好课后教学反思。
②每周末要作好周教学反思。将一周的每节课课后教学反思进行整理、归纳。
③每月末要作好月教学反思。将一个月内的周教学反思,进行梳理、小结。
④每学期作好学期教学反思。将一学期内的月教学反思进行总结、提升。
学校要为每位专任教师配发反思记录本,教师要规范书写每个环节的反思记录。
(四)有针对性的对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和一线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1、专题讲座。通过讲座明确教学管理人员对教学反思工作负有的职责,从而提升管理水平;强化教师的课改意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掌握教学反思的书写要求。
2、教师个人研习,同伴互助。教师研究学习教学反思的内容、类型、写法,教师间互相帮扶,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五)我校与教研室共同实行项目的组织、调控、评估工作。
1、安排实施。本项目的实施,我校将严格按照开发区教研室安排,指导我校各位教师共同实施。
2、控制调整。在本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校将积极配合开发区
教研室的领导和教研员全程参与指导,共同控制整个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科学地进行调整。
3、评估提升。我校积极配合、接受两级教研室对本项目工作的进度和效果及时评估,对于成功案例和理想成果认真地分析、整理和提炼,提升项目成果的质量,争做项目实施示范校。
4、分析总结。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组织相关人员认真讨论分析,找到问题症结,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要进行阶段总结和年末总结并提出下一步的计划。
四、实施保障
1、认真做好前期的组织动员工作
我校首先组织召开动员大会,使全校教师人人了解此项目实施的目的、意义和实施流程,从而提高大家参与项目活动的积极性。
2、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由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及其他班子成员,成立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本项目工作。
3、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为保证本项目落到实处,我校根据本方案精神及学校具体情况制订出合适的规章制度,制订项目工作计划并做好总结。
4、我校将与教研室积极配合,创建有利于本项目工作顺利开展的良好环境。
五、实施步骤
“加强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研合作项目为期三年(2014年3月~2017年3月),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启动阶段(2014年3月5日~2014年3月末)
1、制定项目实施工作方案
2、成立项目工作领导小组
3、召开项目工作启动会议
4、部署项目实施工作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4年4月~2016年12月)
1、按项目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项目的各项工作,作好项目工作总结。
2、收集、整理、评选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优秀教学案例、典型经验,及时上传至项目优秀成果交流平台。
3、围绕项目工作进行教学指导工作。
(三)总结阶段(2016年1月~2017年3月)
总结为期三年的项目实施工作情况、取得的成绩和典型经验。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的突出研究成果进行表彰奖励,提出推广意见,部署推广工作。
附:河西九年一贯制学校
“加强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工作项目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
组长高德林
副组长白振宇
成员王振艳张颖王红枫徐秀玲刘国王守杰刘静萍
2014年3月9日
第三篇:狠抓教学反思环节,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发展
狠抓教学反思环节,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发展
楚雄市八角民族中学 张会琼
邮编:675013 “国家的兴旺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必将是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一所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并非仅取决于教师的学历,更取决于教师成长的制度与机制。教师的问题意识、反思意识、研究意识能否确立,是教师是否成长的关键。学校是否重视教育科研,是否确立良好的教育科研机制,是学校能否长足发展的动力所在,教师学习了教育理论,研究了教育教学,如果能够遵循科学的教育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学科特点,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不断开展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那么,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素质的发展就会成为一种预见的现实。
一、问题的产生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角色的定位、行为方式的转变及专业化的发展,成为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应成为学者型、研究型、创造型的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改进教学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的内在需求和自觉行动。然而教学中,我时常听到老师的抱怨:“现在学生太难教,现在教材也难教„”我想,其实不是现在的学生难教,也不是现在的教材难教,而是在新课程理念下,部分教师在自身专业素质、专业化发展方面适应不了先进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育行为已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师生整天关在教室里,严重脱离社会实践,形成狭小的学习空间,学生 的好奇心,求知欲得不到满足,想象力得不到充分发展,从而常常出现师生对立的尴尬局面;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重视自身的专业发展,只有教师教育创新才能引导学生学习的创新。
目前,学校以加强师资队伍为核心,以全面提升学校教师教学研究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目标,建立“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集体备课,主题教研,反思交流”等活动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作为“教学反思环节”在基础教育中是一个十分流行的词语,的确,伴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教学反思使我们“与时俱进”,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转变,又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成长和发展。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更多的教师对“教学反思”认识不足,抱有一种漠然的态度,为了完成学校教研工作任务,有的教师在课后的反思中只用一句、两句,粗略的语言一笔带过,看似高度浓缩,用语经典,实则是无效之劳,应付之举,有的教师实在无法表达,就摘抄教育杂志,东一句,西两句,只要数量,不讲质量。于是教学反思成了教师们的一项任务,一种负担,真是苦不堪言。
二、问题产生探因
“教学反思”之所以难于推行,难入人心,教师难于完成,原因是客观存在的,综观教师们“教学反思”环节中出现的种种现象,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教师个体认识不足,多年的旧教育观念以及现行的评价方式,给教师们带来了矛盾和不少困惑,认为教学反思是教育科研人员的 事,教师只要一心教好书,创收好知识,多考些分数就行;固而,不能养成良好教学反思习惯。
2、教师与教学研究的专业水平层次不高。综观我校教师的状况,新教师较多,大部分教师是刚从大学校园走上工作岗位的,他们热情较高,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缺乏教学经验,更缺少教育教学研究经验;还有部分老教师故步自封,不求发展,很难适应新课改下的教学,不能把经验升华为理性的教研成果。
3、理论与实践未得到有机结合。大部分教师对新课改形式下的教学研究不够,不能更好的用理论来指导教学,从而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4、教师的负担太重,致使很多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忙碌,由于重复,教师很少去反思自己的行为,而是按照经验进行处理。
三、促使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基本策略
要真正实施反思性教学,使教师成为反思型教师,学校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学校要实行对反思过程的科学监控,并通过完善相关激励机制,从而调动教师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反思成为教师的生活和存在方式,使教师充分认识到反思对自己专业的成长、自身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久而久之,使教师养成自觉反思的习惯。例如:要求教师每周或每节课结束后,都要写下自己教学中发生的重要事件,记录下这些事件的细节,尤其是那些记忆中特别生动的细节;邀请同伴到课堂观摩自己的教学思路与教学过程,让他们指出自己教 学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可以发现反思与他评之间存在的差距,以进一步改进自己的反思与教学等。教师通过这些方式不断反思,概括自己实践的得失成败,不断改进,优化自己的职业行为,充分体现和发展反思意识,反思能力,进而实现专业自主和自身解放。
2、建立学习和反思制度,促进教师专业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在教育领域,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必定影响并决定着该教育工作者的专业行为。教师工作的特点是日复一日重复且琐碎的事物,如果不加强学习,在每日的重复中,教师不知不觉会失去改变的激情,从而陷入思维定势、行为定势,渐渐便忘记学生的不同性,对书本教材知识的日益熟悉,反而忘记了教育的根本目的,这就是一种退步。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很有必要建立起一种学习制度,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促使教师不断学习,从而转变教育观念,对自己的教育行为有所反思。学习的方法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也可以要求教师经常读书,写读书笔记等等。
3、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集体备课,主题教研,反思交流”等活动为基本形成的校本教研制度。
(1)理论学习。围绕教学主题组内教师还不明白,还须理论指导,理论学习的问题,以组内学习与自学相结合,通过理论学习,做好心得体会或学习札记,并将理论运用到教学实战,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自身专业素质发展。
(2)集体备课。每月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每周进行一次心得交 流讨研活动。主备课教师把教案以说课方式向备课组进行阐述,各教师认真倾听,或读教师教案,提出修改意见,在上课前进行讨论交流,进一步完善教案设计,经大家交流讨论形成成共识,再进行上课,课后再进行他评和自我反思评价。
(3)主题教研。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为研究内容,确立一个教研主题进行研究,组内每人至少围绕主体选择一单元中进行备课,再选择这一单元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上公开课,通过说课、听课、评课、教学论坛等多种形式展开讨论,谈自己的想法、看法,集思广益达到同伴互助、共同提高的目的。
(4)反思交流。各教研组定期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进行反思交流,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以新促老”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己见,促进教师共同提高。
4、加强教研组建设,提高教研组和备课组教研活动的质量。要抓好教研组长的校本培训,通过教研组长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带动教研组、备课组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教研组和备课组都应及时研究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教学改进的措施。教导处要加强各学科教研活动的管理。教研组和备课组的每次活动都必须讲究实效,努力解决教学中的一、两个主要问题或突出矛盾。教导处要负责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的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期末或年终考核挂钩。
四、组织实施
结合本阶段的综合素质培训重点、教学实际以及提高措施,我校 积极开展了以下活动:
1、认真落实好集体备课、反思交流、主题教研、理论学习活动,活动时把集体备课与交流活动结合起来,主题教研与理论学习结合起来。教研活动中,各教师按时参加并积极发言,与同伴互动,共同促发展。
2、积极且认真参加上级部门和学校组织的教师培训和课赛、研讨课。讲座等活动,形成进行教学反思的习惯。
3、咬定课堂不放松,狠抓“观课、讲课、说课、评课”四课活动,从学科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入手,扎实开展好常规教研活动,做好专题教研活动;围绕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进行广泛研讨,首先要反思课堂教学中各种教学策略﹑技能与技术的有效性,如:选择了那些方法进行教学,教学过程是否合理,是否有效地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教学中有哪些问题,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等。其次,要反思教学课堂中目的的预设价值观。再次,要反思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处理是否融洽,教师主体性的发挥是否有害于学生及其主体的主体性张显,是否符合主题性原则。最后,教师应随时随心深刻地反思教学理念,教学伦理和客观的教学背景,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和教师的主体性,创造性。
4、实施“六个一”工程: 学 ——每月学习一篇教育教改理论文章; 记 ——写好每堂教学札记及教后反思;写 ——积极撰写学科教学论文,每学期至少写一篇研讨论文,参加各级各类学科论文评比;听 ——每周至少听课一节; 讲 ——每学期主讲一堂高质量的 示范课; 编 ——每学期编一份考试试卷供本年级组作为月考考卷。
5、鼓励“闲聊式”教研方式,提倡同伴互助风气。利用课余时间就某个教学问题或教育现象,进行闲谈,发表评论,并努力获取有价值的教学经验。另外,就个别教师工作中碰到的难题,提倡同伴积极协助,共同解决。
6、转变教学研究的方向,加强对课堂,对学生的研究,加强对典型案例的研究。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态度、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学业发展,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真实落实以学定教,加大对特长生的培养力度,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充分地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7、加强、深化校本教研工作。潜心研究教育教学理论、纲要、课标,深入钻研教材,探索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反思揣摩,撰写教学论文,心得体会,教学札记,教学随笔、案例、教育故事等。着力解决校本教研中存在的教师被动参与,过于注重形式,针对性差,积累和反思不够等问题,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好校本教本工作,加大对薄弱班级的研究和指导,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发展.五、总结经验,提升成果.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学习和研究实践,参加培训学习的教师对校本培训中“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从理论上、实践研究、操作应用、经验总结、成果交流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绩,其主要成果有以下几方面:
1、教师教育观念有了较大转变,充分认识到了“教学反思”对 自身专业水平发展的重要性,整体理论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2、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的结合,从操作层面上进一步明确了反思方法.反思内容,并进行了一系列反思交流活动,培养了教师的反思习惯,形成了课课有反思,月月有研究性心得论文的局面。
3、校本教研中,通过上示范课、集体备课、开展专题学习交流心得体会等一系列实践研究活动,在学校内部学校之间交流教育教学,探讨存在问题,使教师们对自我教学反思有了较全面的提升。
4、成效显著。由于我校把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工作当作治教之本去抓,非常重视教学反思环节,因此,经过全校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体现新理念的课堂教学日益增多,实际教学能力达标率大幅度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不断提高;教师撰写出了一批高质量的论文、案例分析、心得体会、大批优质课在学校登台亮相。“教学反思”既提高了教师队伍整体,又使我校一大批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大大促进了我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发展。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善于总结和反思,今后的路不论意味着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都能坚强,执着的走下来。”我们一定要用新的育人理念指引新的育人实践,力争结出新的育人成果。
第四篇:加强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加强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当前,新课程理念与时俱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深入开展,教师专业成长被摆在了明确、突出的位置。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了更高的明确要求。从专业发展角度看,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 教师的专业成长只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 在对自身活动的不断反思中才能完成。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成长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对学习和思考之间辩证关系的深刻论述。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认为,反思是认识真理的比较高级的方式。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反思是一个把握绝对精神发展的辩证概念,认为反思是从联系中把握事物内部对立统一本质的概念。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把反思界定为:“对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导出的结论,去进行主动的、持续的和周密的思考”。杜威提出了“反思”的五步:(1)觉察问题情境;(2)澄清问题;(3)提出假设;(4)形成推理;
(5)检验假设。杜威的思想作为教学反思的一个理论依据,为我们理解教学反思提供了基础。美国学者萧恩强调了反思与实践的关系,倡导反思应是一种“实践性反思”,并根据反思与实践的关系,提出 “行动中反思”和“对行动反思”两个概念,将反思思想进一步发展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与思考。加强教学反思内容研究,有效地促进教师形成专业意识和品质
2.1 反思教育理念,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正确导向
教育理念反思主要是对教师的教育观、知识观、教学观、学生观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具体表现出来的情感体验、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反思。发展的教师, 应该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促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让学生亲历、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必须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下,更新教育观念,真正做到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观察,让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自己表述,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正确认识自我,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奋斗,这是对新课标下教学理念学习和反思的必然结论。
2.2 反思教学-学习过程,促进教学相长 [2][1]
《礼记·学记》中提出“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课堂教学应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由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转化为探索-研究-创新,从而实现由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向培养学生学习的教育观转变,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在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同时,观察并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查、审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形成了怎样的能力,发现并解决了什么问题,这种反思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拓展教学反思途径,全方位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3.1 撰写教学反思录,养成良好习惯
首先,教师应当培养勤于反思的好习惯。平时在学习、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听课等处学做有心人,不是仅凭自己所谓的经验,而是当作一种钻研,一种追求,每一个疑惑都当成可思考、可利用的教学资源,长年累月,水到渠成。其次,反思记录要及时、精要、提炼。教学反思有其时效性,时间一久真情实感容易淡化,智慧的火花也容易溜掉,甚至捉也捉不回来,想记录的事实材料也容易忘掉。最好是当时记,记当时,不过夜。反思记录可以对一堂课或一课书整体内容作分析探讨,但更多的是对一个提问、一次建议、一个词语、一个符号,甚至教师一个手势、眼神的运用等作记载和探讨。建议教师主动在备课笔记上预留空间,经常及时地记录所感所思。教学反思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时间上看可以“课后思”、“周后思”或“单元思”;也可以是“月后思”、“考后思”,一个阶段考试后,及时进行教学效果分析;还可以是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的宏观反思。
3.2 同事间观摩讨论,确保教学反思及时有效
了解同事的感受也是帮助教师反思的有效策略,而且同事间的观摩和讨论可以为教师反思个人的教学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经常上公开课,邀请同行和专家听课评课,创设良好的交流研讨的氛围,认真听取同行专家专业化点评,摒弃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空泛评论,倡导深度的反思分析和交流,是一种真真切切的助推力。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不断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和新课程理念,做一个不断学习、勇于实践、勤于反思的新生代教师是当前的必然要求。
3.3 擅用先进信息化工具,加强教学反思交流
当今社会处在信息化的高度发展时期,各种信息化手段丰富了人们之间交流沟通的手段。在学生积极利用网络等媒体获取知识、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教师应首先做到利用先进信息化工具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排头兵和领路者。通过电子邮件、博客可以将人们的观点进行及
时、准确的表达与交流。如果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反思形成的文字材料或者将课堂全程录像发表在博客、微博上,阅读者的留言可以让自己的教学反思得到升华和提高。
第五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体措施
织金县绮陌中学
促
进
教
师
专
业
发
展
政
策
2014年3月修订
织金县绮陌中学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政策
为了打造一支符合二期课改要求,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教师队伍,学校努力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设条件、搭设舞台、提供机会、营造氛围,特制定以下具体措施以保障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提升。
一、师德
1、通过多种形式引导教师对学校文化、学校精神的内涵作深层次的理解,并努力将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中。
2、学校组织开展师德系列教育活动,通过评选、宣讲、展示等形式弘扬师德风范良好的教师,提升我校教师整体的师德素养。
3、创建学习型班组、教研组,在创建过程中求得教师个人、团队的双重发展,每一年评比一次。
二、学识
1、鼓励教师参加本科或硕士课程班进修。
2、为教师订阅《读者》《人民教育》杂志。每学期进行读书沙龙活动。
三、能力
1、形成校级骨干教师、校级后备骨干教师的梯队,每两年进行申报、评选、考核。骨干教师(含后备)能在本学科或本教研组中发挥引领作用,促进团队中老师共同成长。
2、有机会尽可能多的组织教师参加市区级的教学观摩活动。
3、不放弃市、区级组织的各项教学比赛活动,对于参赛老师,不管是否获奖,设立参与奖。学校或者所在团队积极帮助该教师出谋划策,体现团队智慧。
4、学校每学年组织校级教学比赛,鼓励教师在比赛中提高教学能力。
5、积极争取机会,多与教研员沟通,请区教研员来校听课指导,让老师在区一级层面能够进行公开教学。
6、聘请资深退休教师带教骨干教师,来校听课,指导学校中青年教师。
7、每年进行一次教学案例或论文的评选,学校编写案例或论文集,并鼓励教师参与区评奖及向杂志投稿。
8、为个别岗位的教师提供到齐一小学轮岗学习的机会。
9、积极参与学校的项目管理,成为管理者或参与者,在项目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潜能,提升自己的管理、研究各方面的能力,学校定期对各项目进行考核。
10、督促教师认真按计划完成师资培训工作,评选校本培训积极分子。
11、学校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划进行中期及末期的考核,对于完成规划较好的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
四、个性品质
1、对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升育人能力:心理辅导能力、与家长沟通能力、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等等。
2、适时地进行心理辅导讲座,进行心理辅导游戏,以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缓减教师职业倦怠感。
在教师中增设单项奖的评比,以弘扬教师中良好的个性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