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改我们在行动
课改,我们在行动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
你们好!
今春,我校借全县课堂教学改革之风,在中心学校指导下,在周校长的带领下,我校在七八年级开展了学习杜郎口中学建立高效课堂的课堂教学改革。许多兄弟学校都开展这方面改革,而且都取得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成绩和经验,所以让我代表学校做个发言,我只敢说《课改,我们在行动》。
一、选择课改,我们果断而坚决
去年秋,县教育局、教研室组织教研室全体成员及三所课改实验学校校长和部分教师到山东杜郎口中学去观摩学习,经周校长的申请,教研室准许我与马德艮老师同行。当我们走进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我们感觉完全是对传统课堂的颠覆。回校后,我们立即向学校汇报了学习内容、谈了自己的感受和建议,并讲了汇报课。经领导班子研究,果断决定我们虽然不是县试点学校,但我们必须选择课改,并立即行动。为什么我们会如此果断而坚决的选择课改?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感觉到只有学习杜郎口模式进行课改,才能拨云见天,才能解开我们心中的困惑,找到出路、找到希望。
我们心中的困惑,一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课堂上老师讲得眉飞色舞、口干舌燥,学生却心不在焉、开小差的、说话的、睡觉的都有,特别是随着年级增长不学习的学生也不断增长,九年级时可能后三排的学生都是不学习的学生,为何我们的课堂不能吸引学生?二是为什么学生家庭条件好了、学校生活条件也好了,各级各类救助多了,反而学生流失也多了?七年级一个班五六十人,到九年级中考时,一个班才有二三十人(不含上职高的),因各种原因流失的学生有的班能达到10%。我们的校园为什么留不住学生?三是老师教学经验在增加,教学设备在不断更新,教学时间也不是抓得不紧,为什么学生成绩总不理想?而且不少学生思想偏激、性格孤僻内向,师生关系不融洽,老师呕心沥血、没日没夜地要让学生成“钢”,学生却不卖你那个账,甚至出现你为他好他反怨恨你。同时,许多成绩突出的学生生活能力差,在社会上发展不理想。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出的次品、废品甚至毒品的多?
这些困惑由来已久,也像一团厚厚的乌云笼罩着学校,快要将学校窒息。而杜郎口模式,还课堂于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就像一把利剑划破乌云,让我们看到一细亮光。所以我们果断而坚决地选择了课改,虽然不少老师有质疑,虽然有不少老师有顾虑,虽然我们对杜郎口模式也只是粗知皮毛,虽然我们也清楚要想进行课堂改革困难重重,虽然我们也知道课改也不一定会成功,还有许多虽然,但我们坚定了我们的选择。
二、实践课改,我们扎实而有序
回顾半年来,我们开展的课堂教学改革,我认为我们做到了扎实而有序。我把这半年的工作归纳四句话、32个字:计划周密,执行得力;领导带头,示范引领;稳扎稳打,逐步提升;配套跟进,日臻完善。
1、计划周密,执行得力:去年秋季,我校就决定今春开始实行课改,我们就开始进行宣传发动培训引导。我们组织全体教师观看学习了杜郎口中学各科课堂实录,并收集整理了大量资料,然后制作了培训材料,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和分组培训。并制定了今春课改实施计划。计划包含四大块一是建立高效课堂相关培训:对领导干部、教师、学生培训的内容时间目标都做了具体安排。二是教学活动安排:制定了讲三课(试水课、达标课、考评课)时间、范围、要求及相关教研活动。三是建章立制。四是交流学习。这个计划是我校今春课堂教学改革的路线图。
今春结束,我们对照计划进行反思总结时,我们认为计划条条都落到了实处。今春开学前,我们对全体教师又进行了培训,特别突出了导学案编写的培训。同时,我们以年级组围绕课改,围绕杜郎口模式,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讨论交流。为了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效果,我们不仅制作了杜郎口模式培训课件,还结合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编写了《杜郎口模式常见问题问答》,针对小组建设我们还编制了《小组建设专题培训材料》。为了对学生进行宣传培训,在开学典礼大会上,我做了《跟我一起走》的专题报告。为调动学生参与课改的积极性、激励先进,我们在五月初召开了课改总结表彰专题大会,会上表彰了优秀科代表、展示名星、优胜组长、进步名星,让各类典型交流自己的经验体会,有几名学生发自肺腑地谈了课改后自己的变化,引起师生强烈的反响。并办了一期专栏。为确保教研活动有序有效的开展,我们对每一阶段讲课的时间做了严格规定,在每周例会上,明确规定本周讲课的教师,每天公布第二天讲课安排。对讲达标课不成功的教师,要求重讲。对于考评课,我们又制定实施方案,我们采取抽签抽查听课的方法,促进教师节节都在实行新模式。为了加强学习和交流,我们到五山中学交流学习,经陈书记邀请,全国名校共同体的专家到我校指导课堂教学改革。整个春季课堂教学改革是严格依路线图在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前行。
2、领导带头,示范引领。要想推动课改,让课改不走过场不扎花架子不求虚名,领导必须带头。领导是课改第一人,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今春,周校长听课七十多节,基本上是节节课都听了,对所听的每一节课都进行点评和指导。每次开会都讲课改,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引导,又有具体可行科学的细节指导。还利用升旗、课间操等一切可利用的时机,向学生进行宣传课改。不仅营造了良好的课改气氛,而且直接指导课改向正确方向发展。我听课七十二节,讲公开课 2 七次八节,开学初我讲了一节不成功,随后我又讲一节。第一份导学案是手写的,使用后不满意,马上对已备的第二份导学案进行修,修改后在一个班使用后,还不满意,我马上又修改,一课的导学案我连修改三次,才初步形成自己的思路,然后供其他教师借鉴。对教师提出的疑问,我首先查资料分析,共同探讨,再进行实践,然后才向老师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办公室里整天听到就是教师们在询问、讨论、争辩课堂教学改革。无论哪个学科哪位教师问我问题,说出自己的意见,如果我拿不准,自也己有疑惑,就把杜郎口中学课堂实录再看一看,把几本资料再翻一翻,到网上查一查,为了加强与外面实验教师的联系沟通,我加入了杜郎口模式研讨群,与其他学校教师一起探讨学习杜郎口模式所遇的困惑,尽量做到能给教师们一个正确的答复、满意的答复。
光有领导的带头,想全面推动课改是不够的,因为领导不是万能的,不可能对所有学科都进行摸索实践,所以我们还充分发挥骨干教师、教研组长等老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比如数学教研组长马德艮老师,自己讲公开课多节,并根据自己的实践摸索,形成了数学导学案编制的大体模式和课堂基本流程,结合自己课例,召开年级组研讨会,然后指导本组每位教师编写导学案,组织本组教师按照这种模式讲课听课评课,使整个数学组在课改方面成绩突出。其他各教研组都在教研组带领下摸索形成了符合本学科特色的导学案编制及课堂流程等基本模式。
3、稳扎稳打,逐步提升。无论是什么改革,如果急于求成、急躁冒进,其结果往往是轰轰烈烈地开始,了了草草地结束。我校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上,就做到了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
比如我们开展的讲三课活动,绝不是为了完成每位教师讲三节课的任务而讲课。第一轮讲课是在安排部分教师讲观摩课,并结合观摩课我们进行分析讲解,对其他教师质疑进行解答的基础上,每位教师讲一节试水课。当有一半教师讲了试水课后,我们就讲课教师所遇到的问题和其他教师的疑惑,我们立即组织召开了专题研讨会,在这次研讨会上,我们让教师畅所欲言,有的教师说出自己的困惑,有的谈了自己对课改的看法,更多的教师提出了大量实践过程细节问题。然后我们把收集到的教师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如如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如何对小组进行评价,怎样保证知识落实等问题,我们组织部分教师进行攻关,然后再给其他教师进行指导。第二轮讲课活动开展之前,各教研组召开专题研讨会,形成各科导学案、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标准,然后依据标准进行评课。通过这轮讲课,每位教师基本上都明确这种教学模式的关键和核心。为了保证第三轮讲课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改革的效果,我们制定本轮讲课的实施方案,并制定相应的《导学案评价细则》《课堂评价细则》,依据这些细则我们进行量化打分。无论是哪轮讲课,听毕课后马上进行评课,评课时人人发言,评课重点提出自己的建议,有时我们 3 一评就是一两节课,有时我们争论的面红耳赤,有时我们讲课的教师还会哭鼻子抹眼泪,但没有一每教师因别人指出了自己的不足或提出异议而生气、而气馁,因为我们纯粹是为了工作,而且我们领导都在带头示范,都冲在课改的最前线。每轮讲课后,我们要求教师写好教学反思,在暑期政治集训时,我们把教师写的反思汇总,并在会上进行交流。
4、配套跟进,日臻完善。
如果只孤立开展课堂教学,势必行不远、行不久,一些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改革和措施也随之展开。德育方面我们开展以“理想教育”为主的“四个一”教育。我们整顿了就餐就寝纪律,使学生形成了排队就餐、文明就餐的良好习惯。同时,我们把下午第四节改为活动课,安排有专业特长的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琴棋书画等方面的活动,为确保活动课不被挪作它用,我们每天都对活动课上课情况进行检查登记。我们还把晚自习时间提出半个小时作为学生阅读时间。这些措施丰富了学生生活、拓展了学生知识面、陶冶了学生情操,也大大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
改革能否坚持,很关键一点就是制度能否配套。我们在课堂改革实践过程中,逐步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制度。如制定与课改适应的《常规教学考核细则》,对导学案的编制、使用和评价,对课堂教学以及听课、检测等常规,做出明确规定。我们还制定了《导学案评价细则》、《导学案检查办法》、《课堂教学评价细则》等一系列新的制度。还修改了《骨干教师评选办法》,增加了课堂教学改革一项。这些制度的制定和完善,确保课堂教学改革有据可依、有矩可特循。
三、反思课改,我们满意但不满足
我校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短短半年,也就是紧张而繁忙的近百天时间,但所取得的成效,还是让师生满意、让上级满意的。
1、学生流失减少了,厌学的学生减少了。由于课堂上,无论哪类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也觉得课堂有意思些了,所以学生厌学的情绪减弱了,学生流失减少了。课堂教学改革开展后,到目前为止,原七八年级共流失7人,原七年级除一人转学外,无一新增流失生。
2、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教学质量有所提高。改革以前,我们要求学生上课坐得端端正正,规规矩矩,不举手不能说话,老师往往包办整个课堂。有的学生貌似在听讲,实则无所事事,毫无收获,甚至打瞌睡,特别是八九年级英语课堂上,公开睡觉的学生不是少数。改革后的课堂,不再死气沉沉,学生可以组内讨论交流,还可下位穿插讨论,还能上台或到聚集处展示表演,学生睡不着了,也有事干了。今春期终考试,七年级数学优秀率为0.495,英语优秀率为0.523,特别英语优秀率几乎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总分优秀率为0.401,这个成绩在我校以前也很少出现过。这些数据足能说明,我们选择课改是正确的。
3、学生能力有所提高,素质更全面。课堂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不应该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应着眼于学生的生存与发展。而这方面的成效绝不可能立竿见影,但我们感觉到大多数学生上课胆子大一些了,语言表达能力强一些了,处理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强一些了,这些变化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却是非常可喜的。
4、师生关系变和谐了。改革前,老师要逼学生学习,还有一大堆规矩要求学生服从,学生稍有不足,老师要严厉批评,甚至变相体罚,导致学生见了老师就躲开,更有甚者学生还搞恶作剧。但课改后,课堂不沉闷单调,学生有参与积极性,加上小组建设到位,一些原本老师提的要求,变成组内的要求;以前可能是老师要批评的,变成组内批评。而教师则是激励学生,特别是一些评价机制的改变,让原本学习没兴趣的学生也有一点学习兴趣了。老师说的少了,讲的少了,批评的少了,学生也自然愿意接近老师,师生关系也和谐了。
5、凝聚了人心,端正了教风,浓厚了教研氛围。
教师们问课改、学课改、想课改、研究课改成为一种风气。
面对所取得成绩,我们也是很清醒的,我们只是迈开了改革的第一步,而且是很小的一步,后面的路很长也很艰难。我们还要进一步转变思想,不要因为怕孩子学不会,而迟迟不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不要因为怕学生改不了,一次次用语言瞄准孩子的心灵“施暴”; 不要因为怕学生记不住,每天布置大量的作业,逼迫孩子写到子夜;不要因为怕学生跌跟头,凡事都替代学生,用自己所谓的经验省略了学生必须的经历。其二我们要加强过程监控确保课改不走过场。课堂教学改革以来,少数教师搞阴阳两套教学法:有人听课或开展教研活动,采用新模式教学;没人听课,他还是老样子。这样就使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了摆花架子、走过场。今秋为了进一步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学校采用“推门听课”的方式,加强过程监控。其三我们要健全评价激励机制,确保课改走得远。课堂教学改革,不是一节两节课就能取得什么成就的,就是半年一年,也不一定有明显的成效。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效果,应由于传统的简单依据学生考试成绩转变到以课堂教学为主上来。今秋我校在前面改革的基础上,将着力研究课堂教学评价办法,同时还改革学生评价办法。只有不断完善教师的评价激励机制,才能确保课改长期坚持下去,课改才能真正有功效。
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没有华丽的形式,也没有眩目的成果,只有我们实实在在走过的脚印,这几些脚印也许还很浅、很淡、很轻,但我们相信在教研室各位专家指导引领下,在中心学校领导下,全体教师共同努力,继续发扬善于学习、勤于钻研、勇于学习、乐于奉献的精神,一定会走得更实、更有力、更久远。谢谢各位。
第二篇:课改我们在路上
课改,我们在路上
课堂改革不是一件易事。并不是随意创一个模式就是课改,也并非只是一种教学手段的革新,更不仅仅是老师们在教法上的一些改变。真正的课堂改革事关教育管理者、老师、学生甚至是学生家长,是一种从观念到做法,从教法到学法,从课内到课外的全新变革。这两年的课堂历程,我们走得并不轻松,我们走过错路、弯路,我们也间怀疑过自己,但我们也在不断的修正自己,当然也获得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未来的路途上,可能会犯错,可能有迷茫,但我们还将继续,因为我们已经用深深浅浅的足迹,诠释着教育创新和课堂改革之于学校、之于老师,之于学生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会一直在路上铿锵前行。
我们曾经的足迹
铁冲中学的课改革之路并不是帆风顺的,四年来我们经历了学习、改革、回到原点,再学习、再改革的不平凡的历程。
仿洋思,创模式,我们起步不易。2010年,学校秦卫校长带领着学校六个教研组长来到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学习洋思中学刘金玉副校长的关于课效课堂改革的报告,并现场观摩了刘校长的一堂语文课。学习归来,大家对洋思中学“理直气壮抓分数”的做法进行了讨论。在这一名校著名论断的影响下,我们提出了“四步三测”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将课堂分成了四个步骤,即导、探、演、练。为了使这四个步骤都落到实处,这一模式特地安排了三个测试,让整堂课的知识点得到落实。看似缜密的课堂模式,在实施起来却是漏洞百出,先是课堂环节太多,教学任务完不成;二是过分强调知识,学生能力提高不足;三是学生的课业负担进一步加大。如此多问题的出现,我们的课改不得不回到原点,重新审视。
学课标,取真经,我们重新出发。重新思考的结果是我们否定了原先的课堂目标的“惟分数”论。2011年,正是中国课改的十周年,《人民教育》上的一篇文章,让我们将眼光放到了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新课程标准上,我们课改的目标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实现三维目标为前提开展课堂创新。学校让每个老师都认真学习各科的新课程标准,并将每堂课的教学都与三维目标结合。为了近距离去接触课改的成功学校,秦校长将2011年我校的中考素质教育奖金8000元,全部用于课改的学习,他带领学校的教研组长们深入许市中学进行为此两天的蹲点式学习,为了让他山之石,变成自已之美玉,大家在参观学习后认真思考,结合我校的课堂写心得。
请专家,指迷津,我们大胆突破。2011年下学期,我校经过长达一年多的实践提出了“四环节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将课堂的目标直指三维目标,将课堂中教法与学法统一为“体验式”,即老师的教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学生的学中在体验中进行的。在我们课改的同时,五里堆中学的315模式在沩楚大地上已悄然走红。为了让我校课堂的改革不再走入误区,我们邀请宁乡教育教学方面的专家,为学校的课堂改革指点迷津。学校先后邀请了普教科的文跃华科长,县教研室的罗剑青、周灵芝两位老师,县资源中心的戴礼章校长一行六人等领导和专家对我校的课堂改革进行评价和指点。专家的肯定对于我们的课改是莫大的支持,我们大胆的将课改实验的重点放到了初三,我们要从初三开始实践我们对课堂的改革。四环节体验式实施以来,老师们在课堂上讲得少了,更多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学生们也在体验中获得了快乐为。课堂换了样子,学生换了面貌,当然,教学质量也上了新的台阶,2012年中考,我校的合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均进入县前十名,获得历史性突破。
我们现行的模式
素质教育的重心应该并且只有落脚在课堂上才是持久的素质教育、真正的素质教育。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我们的四环节体验式课堂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
四环节体验式课堂教学即“导、探、展、练”的体验式教学。“导”是导入,无论从情境导入,还是由知识导入,学校要求的是导的高效性。要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迅速融入课堂情境,要么巧妙串联,温故而知新。“探”是学生的合作交流探究,这是学生们在小组的基础下进行的自主活动,老师课前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学生围绕目标在文本、工具书、生活中探查达到目标的途径,然后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形成组内的探究成果。老师也深入其中,了解动态。“展”则时对小组探求成果的的展示,质疑与补充。此时老师更是隐身于教室后面,在组与组之间穿针引线而已。“练”则是对一个知识点的巩固,可练习,可小测,这个环节略带有些应试教育的痕迹,但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也不无裨益。
四环节是课堂改革的形,体验式则是课堂改革的神。体验首先是对学生的要求,要求学生的知识是自已在预习、探究和展示中获得的,亲历得真知;体验也是对老师的要求,要给学生充分的体验时间,让大胆的让学生体验,放手天地宽。
在这种课堂里,我们要求老师要有“三放”,即学会放手,打造生态的课堂(回归本源,自由成长);学会放心,打造人文的课堂(民主和谐、情感升华); 学会放开,打造开放的课堂(创新创造、智慧提升)。为了使这些理念落到实处,我校还制定了《铁冲中学课堂语言规范》,不仅规范了学生的放言,也对老师的课堂语言进行引导,让老师们真正做到放得了手、放得下心,放得开教学。
课堂教学的改革,也催生着我们对班级构建模式的进一步探索――班级小组建设。我们一改传统的座位摆放,将全班按“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的原则分为六个小组,以小组当家的形式进行班级管理与课堂建设。因为组间竞争比拼能迸出高效之力量。小组之间既是同质,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不比一比,课堂的气氛从何而来。一比之下,谁都不甘示弱,小组的兴奋点被激活,学生的热情被点燃。在这样的情境之下,真知灼见在你来我往里自然生成,错误谬论在“唇枪舌剑”里“遍体鳞伤”。最重要的还不止如此,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这个隐性目标得到显性的体现,学生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我们存在的问题
我们的课堂改革不是完美的,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老师们能解决很多技术上的疑问,但本质上的疑问却一直困扰着我们。
问题之一,高效课堂是不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应试教育。学习过洋思中学刘金玉校长的报告,他的言论里“效”就是分数,甚至他们提出了理直气壮抓分数,也学习过李炳亭先生的《杜朗口旋风》,其中崔其升校的讲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升学率的课改是不成功的课改。再
联想到早阵子山东昌乐二中的校长这样描述他们的学校:升学率是我们学校课改的副产品。所以我认为很多地方的课改都把高效课堂的“效”狭隘化了,这个效应该包含着一个立体的三维目标,这也是中华大地课改十年带给我们最大的成果。即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三维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的提出充分考虑了现代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人发展要求。这就是一堂课的“效”,也是学生需要的“效”。通过各种各样的模式,我们也许能追求一堂课里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最大化,但对于价值观,对于情感学生也许无法在45分钟或仅仅局限在课堂里就能感悟,把握这些本身就需要一个过程,学生要把课堂的体验迁移到社会,到家庭,到他的圈子里,再去过滤,形成自已的领悟。我们怎不能让学生“强作愁”而去“赋新诗”吧。学生对过程的体验往往超过了知识的本身,这不是能用分数能形容的。我们认为这就是一种学生最最需要的“效”。所以在进行高效课堂改革的过程中要避免将其升级为一种更高层次的应试教育,这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问题之二,固定课堂模式的是否能适应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时期的教学。这其实是一个从“立模”到“破模”的过程。李炳亭先生在其《杜朗口旋风》一书中曾提到很多地方都在“临帖”杜朗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我校的实践发现这种机械的套用某种模式会使课堂失去了原有的生气,学生们都在按部就班的走着程序,课堂缺少生成与原生态,我们在许市中学的学生课桌里也发现了大量的各类参考书,学生为了走程序的顺利从各种参考书上“抄袭”答案,我们学校的课改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少了课堂的“意外”,就少了很多的精彩。所以,如何由“有模”走向“无模”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在课堂改革的路上走了两年,一路上,我们在改革上修正,在修正中进步,在进步里反思,在反思后发展。虽一路艰辛,虽还存瑕疵,但我们将一直在路上,探索,反思,前行„„
第三篇:课改 我们在路上
课改我们在路上
牛驼镇中学校本教研交流材料
2014年8月
课改 我们在路上
今天,我非常荣幸地坐在这里,作为八年级的代表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的课改经历。自从学校倡导新课程改革以来,每天,我都被身边的人和事感动着,这些人在一起谈论的永远是学生,他们在一起探讨的永远是课改,他们在一起交流的永远是课改过程中的不足或收获,用外人的眼光来看,他们就是一群疯子,都有病!早来晚走是常态,课上辛苦课下更忙碌。他们展现着我们牛驼镇中教师的风采,年级组的每一位老师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课改的重视,对教育的重视。
我们年级组的课改体验交流内容,我准备从三个方面来谈:
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是晏殊《蝶恋花》中的词句。是说西风刮得绿树落叶凋谢,表示当前形势相当恶劣,而也只有他能爬上高楼,居高临下高瞻远瞩,看到远方看到天尽头,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说明他能排除干扰,不为暂时的烟雾所迷惑。他能看到形势发展的主要方向,能抓住斗争的主要矛盾。这是能取得成功的基础。这也正是王国维认为的成大事业必经的第一境界。这一境界其实就是立志,就是下决心。
拿我们年级组来说,课改伊始的壮观场面我未曾亲见。七年级下半学期我进入这个年级组对课改茫然一片时,发现其他老师已经完成了最初的磨合期,对课改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认知。特别是刘涛赵建成老师,光荣的成为了第一批课改标兵,随局领导赴南方淮安外国语学院这所课改先进学校参观考察。不但拓宽了自己的视野,还把更先进的理念带回来。其他老师也是,已经初步上了轨道。经过我的了解,得知他们在初步响应领导号召进行课改的时候,真是对课改一无所知,即便上一届学生在五一之后搞了一个多月的课改,学习杜郎口,将桌子搬到了一起,也分了组,只是传统课堂模式的本质并没有变,而且那时对课改的要求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只是追求形似而已。送走那一届毕业生后,接手新的七年级,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积极推行课改,七年级又作为重点年级。这样一来,老师们只有硬着头皮顶着巨大的压力迎难而上,试图开辟一条既符合杜郎口理念又适合牛驼镇中学实际情况的可行的道路。可想而知,他们当时的压力真是很大。
赵平主任也说:课改最难改的是什么?是教师!这群七年级的教师,除去关艳飞老师外,其他的都是十几年如一日地在讲台上用传统模式在演绎着知识,若想抛却根深蒂固的思想很难。下课坐在一起教研,有时为一个不同的见解争得面红耳赤是当时年级组内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怎么放手让学生自主,如何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如何改变传统模式,如何用导学案,如何改变传统教案去编写实用的导学案……这些问题让老师们头疼、迷茫,面对课改,是进是退?老师们在校领导的带动下,迎难而上,下定决心去面对并尝试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把行动研究纳入日常工作中,研究并解决问题。虽然这一阶段我没有亲身参与,但通过来后的接触了解也是感同身受。正如王国维大评论家所说的第一境界。在传统课堂模式存在各种弊端的今天,我们去探索一条新的道路。虽然开始迷茫,有各种困难,但是只要有了决心,立志攻坚克难,就会有所收获。正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一)直面挑战 扎扎实实搞课改
1、改变旧理念 潜心编制导学案
课改必须改课。导学案就是课堂的抓手。传统课堂上我们用惯了教案。那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而编写的教学设计。它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重点难点突出,适用于以教授为主的课堂教学。但
新课改实施后,有效教学这个概念被人们越来越重视,通过实践证明,有效教学的实施的确迫在眉睫,最初的时候,我们为了进行有效教学,课前留出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预习,同时,教师提出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讨论,接着,学生完成当堂检测,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及小结,这种形式上课学生思想很活跃,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一段时间之后,这样的教学缺陷也就出现了,主要是(1)预习的时间过短,很多问题无法深入理解。(2)学生讨论易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东西。(3)教师在教学中总是想讲一点东西,导致课堂时间明显不够。(4)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加强,但是解题技巧却没有提高。
在反思与困惑中我们开始认真对待导学案,对导学案的作用认识最早的就是刘涛老师,他在导学案的编写上下了一番苦功夫,每天都精心准备导学案,晚上加班加点不说,还要把电脑拿到学校来,利用课下时间来完成。课上坚持使用导学案。他的学生有了导学案,就可以在课前自主预习,通过自学理解完成对应的思考题及梯度练习题,然后在课堂上经小组讨论,把百分之八十的问题弄懂,最后他再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进行重点难点突破。这样借助导学案,就把课堂所需掌握的内容交给学生自己去完成,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特别是他在编写导学案过程中的分梯度练习题,学生可选做,这样也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可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从他的实践来看,学生一般都想把题做出来,好像导学案太费时间,但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确被调动了。这样的教学,老师在课前很累,课上也不轻松,但是每节课都有意想不到的学生表现。经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调动,积极性被调动,合作学习的能力被训练提高。这也是有效教学的目的。
有了这样一个带头课改潜心钻研课改的教师带路,我们也都开始重视起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了。特别是前段时间教育局组织全员听课,虽然耽误了一些我们的教学进度,但是也促进了我们今后的课改工作。我们集各家之长编写的导学案也基本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板。大家也都认为很实用。
有了实用的导学案使我们的教学工作又进了一步,为我们年级的课改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推翻旧课堂摸索确立新模式
传统的课堂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直接目的的教学模式,并形成了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学
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被忽略了,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上,这
种教育模式过于重视知识的传
授,忽视对学生能力特别是创新
能力的培养。只注重对学生的知
识记忆储存,而不注重发展其综
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利于培养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
维、批判性思维,不利于适应知
识经济时代的“创新人才”的培
养,不能适应新时期教育的需
要。
特别是艾德加〃戴尔的学习金
字塔显示转教别人/立即应用学习习近平均留存率为90%。
对这个金字塔我们很重视,在自己的课堂上大胆把机会交给学生,让学生去讲授,教师再
加以点拨。做的最好的要数赵建成关艳飞许春爱和苗金侠老师。他们手下都有为数不少的一批学生老师,讲起课来头头是道,分析起来条理清晰。
课堂模式的转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已成为我们固有的课堂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向高效课堂靠拢。
3、增强凝聚力 创建班级新文化
自课改以来,我们学校学杜郎口,学天卉,由形似到神似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态度,我们一味地去研究课堂技术和管理评价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从以往我们做的比较薄弱的班级文化建设入手。理解“班级文化”的深刻含义,化生硬的、低效的、有形的德育为无形的班级文化,让学生在无形的班级文化中得到感染、感化和熏陶。一个班级也应该有着一股能让每个成员团结一心、奋发向上、克难奋进的力量,它就是班级的信仰、追求,或者说是班级的灵魂——班魂。有了班魂的班级,每个成员就会有明确的奋斗方向和目标,就会有生活和学习的价值取向,就会有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力量,班魂就是班级中的合成胶水,为班级带来最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刘翠霞老师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做的特别突出,以她们2012级4班为例。这个班叫辉煌班,有寓意,有班训,有班呼,有组名,从班名到组名、从班魂到组魂一线贯通,立体可感、血脉相连。这也是一个团结上进的班集体,学生积极向上,劲头十足,当然其他几个班也很出色,在浓郁的班级文化中,学生时刻铭记自己的班名组名,时刻铭记自己所肩负的担子和义务,班级文化建设已经步入育人氛围浓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4、变批评为鼓励 评价机制讲策略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许多问题,学生课上表现不积极,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特别是分组时,学困生容易受到排斥,解决这些问题,小组评价必不可少。对于我们来说,从杜郎口从天卉学来的很多方法很实用,确实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还是不够理想。后来我们采用奖励性贴纸来鼓励学生的方法,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奖励方法最初采用的是夏丽娟老师。她在幼儿园待了两年,和孩子们有很深的接触,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独到的见解,最初,她尝试着吧对待幼儿园孩子们的方法应用于初中学生身上,没想到效果却出奇的好,学生们喜欢,课上课下表现好的同学都有奖励,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这也让我们意识到不管什么时期的学生都愿意得到老师的赏识,更想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努力。
于是,我们年级组的老师也学习这种方法,像葛翠青老师的苹果树,关艳飞老师的小鱼骨头升级深受同学们喜爱。后来刘涛老师更是想到了一个绝妙的方法,录制学生讲课的微课,谁讲的好,讲的清楚明白,就在课堂上播放谁的讲课视频,这样,学生更是精心准备,积极性更高了。
对于学困生,我们想办法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有一个著名的生物实验叫《梭子鱼之死》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把一条梭子鱼放进一个有许多小鱼的水池里,任何时候梭子鱼饿了,只要张张嘴,把小鱼吞进去就行了。过了一段时间,科学家用一个玻璃瓶罩住了梭子鱼。开始时,小鱼在瓶子外面游来游去,梭子鱼就迎上去,但每次都撞在了瓶壁上。慢慢地,梭子鱼的冲撞越来越少,最后,它完全绝望了,放弃了捕食小鱼的所有努力。这时,科学家取走了套住它的瓶子,备受打击的梭子鱼沉到了池底,一动也不动了。无论有多少小鱼在它的身边甚至嘴边游来游去,它都不会再张张嘴。最后,这条可怜的梭子鱼就这么活活饿死了。听了这个故事,也许你会说,这条梭子鱼真是笨死了。梭子鱼原来并不笨,捕食小鱼是它的拿手好戏,它是一条能够独立生活的正常的鱼。可是,无数次地碰壁后,梭子鱼开始怀疑自己捕鱼的能力,后来,它彻底绝望了,坚信自己是一条笨鱼———这种无能感最终害死了它。美国幼儿教育家凯茨在孩子身上也发现了类似梭子鱼的现象,他称之为“习得性愚蠢”。他说,很多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因为某些原因,逐渐产生对学习的无能感,并因此而丧
失了自信心。在他人的眼里,就会觉得他们“越学越笨”了。要知道,有远见的家长和老师会让孩子们经常体验成功的喜悦,成功时脑内会释放出脑内吗啡这种化学物质驱使孩子想重复这一经验,因此“成功是成功之母”。基于这些,我们很关注学困生,课上采取学困生答题多为小组挣分原则,让他们在体验成功喜悦时也能有组内小主人的自豪感。尊重差异,缩小差异是我们的目标。而且,我们采用集体进步集体授奖,个人落后集体受罚的的方法,这样一来,学优生会积极地去指导学困生为小组争得更多荣誉。也符合学习金字塔理论。每到一定阶段我们就会评出最佳小组,以此来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让他们有成就感。效果很好。
5、接受新理论思维导图入课堂
自从范瑞增校长和刘涛老师在学校开办了心理辅导室以来,一些新的理念由他们传入了我们年级的课堂,我们积极研究他指导学生的思维导图理念,并将它大胆应用于我们年级各学科的授课和复习中。思维导图是有效的思维模式,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有利于人脑的扩散思维的展开。画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葛翠青老师就是一个思维超前的老师,她在复习是将思维导图运用到课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教育局组织听课时她的思维导图也成了一个亮点。
(二)寓教于乐 让学生感到快乐
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先生提出“与学生一起重温自己逝去的童年”——这是在老师生活中可以被允许的唯一的奢望。
“亲其师信其道” 这句出自《学记》——我国古代第一本教育专著的古训一语道破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重要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
关艳飞老师的课学生们爱上,她和学生亲密无间,师生之间没有代沟,是朋友,而且,她制作的课件精美,也善于就地取材制作直观实用的教具,她的课堂笑声不断,学生表现积极踊跃。成绩也是非常好。
许春爱老师的课堂也是如此,她是一个很有想法的老师,接受新鲜事物能力非常强,课堂形式多样,学生情景表演热情投入,快乐学习,特别是在局领导视察过程中,得到了局领导的表扬和肯定。
刘宝军老师更是别出心裁,采用新颖的留作业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学生眼中的作业不再枯燥无味。因此爱学乐学。
苗金侠老师的12级2班,七年级入学时是37人,八年级升级考试仍然是37人,两年时间无一人来无一人走,巩固率维持在100%,这在镇中的历史上应该说是绝无仅有的。这个班的学生在班级里很快乐,哪怕是倒数前几名的学生,也没有厌学情绪,每天高高兴兴来,高高兴兴走,把学校当成乐园,不会产生厌倦感,这也是班主任工作的成功之处。
陶行知老先生在《师范生的第二变——变个小孩子》中呼吁:“未来的先生们,忘了你们的年纪,变个十足的小孩子,加入在小孩子的队伍里去吧!您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儿大,一块儿玩,一处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变成了真正的先生。”
我们总是说我们在无条件的爱着孩子,其实孩子更是无条件的爱着我们,他们可以承受我们的脾气,事过之后依然天真无邪的对我们微笑,他们可以承受我们的错误,事过之后依然会紧紧的拥抱我们。孩子会毫无吝啬的向我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喜爱、笑容,面对这么天真可爱对我们“不计前嫌”的孩子,我们怎么可以不让自己的情绪变得更平和一些呢?!这样,让学生感到快乐,我们也快乐,教学也就变得快乐了。
(三)宽容理解 打造和谐团队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影视界的人士曾经讲过这样一个小插曲:某次录影她打无线电
计程车回家,下车时计费表上显示的是一百八十元。她拿出两百元给司机,司机默默的收了。以台北市的计费标准,表上加十五元等于车费,她稍微等了一下,以为司机会找五元给她,但司机一点动静也没有。她想,算了,才五元嘛,就拉开车门下车了。关上车门的那一刹那,她才恍然想起自己是叫无线电车的,按规矩需再加叫车费十元,是她还欠司机五元才对。于是她又敲敲前车窗,赶紧把五元再递给司机。司机冷冷的摇下前车窗来,说:“哼,亏你想到了,不然我还以为,连你这样一个名人,也想贪我五块钱的小便宜!”
虽然误会是化解了,但我这个朋友心里老大不舒服,她说:“他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我少给了他五元呢?”很显然这种不舒服源于误会,有人的地方就有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误会,造成矛盾,因此我们因该学会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办公室的主体是人,和谐的办公室首先必须要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既有个人自由发展空间、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的平台,又有全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团结友爱、互守诚信、相互促进的团队精神。这是评价一个办公室是否和谐的首要标准。和谐办公室就是要人和,人和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生产力,人和出感情、出健康、出效率。
我们办公室那么多人,难免磕磕碰碰,产生矛盾,但是,老师们能够克制自己,及时化解矛盾,力求办公室团结和睦。很多事情能很快达成共识,这也促进了我们的课改工作。拿我们今年4月31号录制的辩论赛为例,我一直非常感动于办公室的好同事能积极配合,认真完成我们的录制工作。圆满完成我们年级组承接的任务。当时的辩题是新旧课堂模式哪个更利于学生成长。当时我只是通知大家辩题,分工抓球后,要求各自去准备自己的发言稿,一直到31号下午录制才把大家召集起来,没有彩排直接录,每想到,每个人准备的都非常充分,辩论场上剑拔弩张,语言犀利,特别是王燕军老师,在我们大家都认为不知道如何驳斥对方三辩的时候,他站起来条理清晰,语言流畅的驳斥赢得大家的掌声。我真的没想到辩论赛能录制的这么成功,最初的想法是做做样子的了,我也很理解大家都很忙,哪来那么多时间找资料。但是辩论赛开的不但顺利而且还很成功,这也正是年级组老师们团结、努力、向上、和谐的体现。
三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经过年级组老师的不懈努力,“以人为本”“以生为本”“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这些理论的提出符合学生成长发展规律,高效课堂给了孩子一片成长的蓝天,在这片蓝天下,学生的自主意识得以充分彰显。
1、学生学习能力培养落到了实处。
2、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拥有了大空间。同时,高效课堂为教师二次发展带来了希望。“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眼界决定境界,境界决定高度,对教师也适用。走进高效课堂,什么都有可能发生。放手让孩子做主的课堂,带给教师的是极大的压力与挑战。这样的课堂不确定因素太多,为此,教师的准备功夫要做足,即便所有的工作不一定都能在课堂上、在学习中呈现出来。
其实在不知不觉中,课改已经深入人心,我们也在享受着课改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体验。有这样一首诗我把它作为今天的结束语。学生的收获/来自教师的理解/来自教师的信任/教师的宽容/教师的智慧/成就学生所有的梦想/教师的肩膀/学生的高度/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幸福。”
第四篇:课改,我们在路上
课改,我们在路上
——库区育才小学工作汇报
库区育才小学 2014、5、2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教育同仁: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我们育才小学全体师生热烈欢迎各位领导到我校指导工作,并向你们长期以来对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支持与帮助表示最真诚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育才小学始建于1914年,是一所百年老校。历年来,学校一贯坚持“以德治校,以情育人”的办学思想,坚定“以人为本,铸造民族之魂”的办学思想,牢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理念,力求做到“为学生的幸福奠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目前,我校有12个教学班,450名学生,21名教师。
现在我重点就学校的课改工作,向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做以汇报,希望各位能不吝指教,多提宝贵意见。汇报共五个方面——
一、加强领导,着眼未来。
历年来,我校一直将教育教学工作视为学校工作的生命线,课改工作更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自2012年至今,我一直担任课改领导小组组长,要求所有教师全员参与,人人动手,个个尝试,工作中做到了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有督促又有落实,确保了我校课改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依据我县课改的三年规划,我乡课改工作的总体部署,我们课改工作领导小组与全体教师一道商讨并制定了我校课改工作的中长期规划: 第一步(2013年):临模期。学习县、乡课改文件,以及外地成功的课改经验,初步掌握我校“三课四环节”的教学法;
第二步(2014年):建模期。在总结上一阶段课改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与优化我校的“三课四环节”教学法,并于教学中逐步实施;
第三步(2015年):出模期。各科教学模式已基本成熟,各任课老师都能灵活运用模式但又不模式化,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
二、激励鞭策,活动推进。
为了鼓励我校全体师生积极投身于课改工作之中,首先,我们针对学生制定了《育才小学星级评分措施》,详细措施如下:
1.依据同学们的学习基础,较为平均的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根据学习成绩与平时表现,依次分为ABCD四个等次,即:学习组长为D同学,副组长为C同学------
2、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每正确的回答一次问题,即奖励给该同学相应的分值(4、3、2、1),并计入个人得分与小组得分。
3、每周对学生的个人得分与小组得分进行一次总结,评出小组名次(一、二、三名),依次奖励小组长三张一星奖章、二张一星奖章、一张一星奖章。每月学校对荣获第一名小组的组长进行奖励。
4、每学年学生个人得分每积累到10分,班级就奖励给该同学一枚一星奖章;每积累到10张一星奖章,就颁发一张二星奖章;每积累到10张二星奖章,就颁发一张三星奖章;积累到五张三星奖章,就宣布该同学为“班级之星”,学校免费为其制作班级名星图像(印上照片及其学习秘诀)悬挂于教室;积累到十张三星奖章,就宣布该同学为“校级之星”,学校免费为其制作校级名星图像(印上相片及其学习秘诀)悬挂于教学楼宣传版面上。
5、分工到位,让每位学生有事干,对做得好的可奖励1-2分;对班级贡献特别大的,可奖励一张一星奖章。
6、每周背诵古诗词活动中,能很好的完成任务的同学,可奖励1张一星奖章。
7、拾金不昧、助人为乐,对表现特别突出的同学可奖励1-2分。
8、按时完成作业,对没完成作业或敷衍了事的同学进行扣分,每一次扣1分。
9、遵守纪律,凡有打架、骂人、侮辱他人、无故旷课、毁坏公物等严重违反学校纪律现象的,每一次扣1-2分。
10.热爱劳动,积极参与学校、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凡不认真值日、随手乱扔垃圾等现象的,每一次扣1分。
——本学期期中考试前,我们已经评出“班级之星”175名,学校邀请我县著名的维纳斯影楼的摄影师为同学们摄影,并由学校出资三千余元为同学们制作图片悬挂在教室。其次,我们针对教师这一块也制定了《育才小学奖惩制度》、《育才小学奖惩制度之补充规定》等措施,激励教师积极投身课改工作,具体地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提高教师文化素养,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历进修、外出听课学习活动,在财力上给予保障(凡参加学历进修的教师,学校每人每年补助100元生活费,——目前,我校有十一位教师参加了本科学历进修;外出听课学习费用报销)。
2、本学期期末前,在“汇报课”、“过关课”的基础上进行新模式下的优质课赛讲,学校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若干名,奖励现金分别为:100元、80元、60元、40元,同时,学校颁发奖证,期末考核时按奖证加分的原则分别加0.2分、0.15分、0.1分。
3.在县乡领导到我校听课活动中,凡能代表我校参加讲课并受到好评或特别好评的教师,学校分别颁发给该同志三等或二等奖证,期末考核中加分原则同上。
4、鼓励教师在《嵩县教师网》上交流发表自己原创的课改论文等文章,每发表一篇按县级奖证加分。
5、对社团建设的辅导老师给予奖励。
措施制定之后,我们便广泛地开展各项活动,敦促课改工作走向新高度。“一次活动,便是一次督促;一次活动,就是一个提高。”肖校长经常告诫我们。“作为咱们的生活环境,洁净、靓丽,会使我们精神愉悦,反之,则会使我们心情郁闷;再者,整洁而富有文化氛围的校园,会使咱们学校的工作自然地提高一个档次。”薛主任也常在我的耳旁提醒。在前一阶段,我们开展了“美化班级,靓化校园”的活动,师生齐动手,全参与,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本学期伊始,我们的课改工作进入了第二步——“入模”阶段,为有效地推进课改,在中心校领导的引导下,我们开展了“周周清,周周报”活动(即对每周学习内容分学区、分科目进行命题,然后全乡统一组织考试、人人清结;每周的课改工作定时汇报给中心校。);同时,我们要求每位教师都必须参与“汇报课”、“过关课”、“赛讲课”讲、评课活动,——目前,第四轮的赛课活动正在进行中。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老师们的积极性、学生们的求知欲,有力地推进了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完善模式,重视交流。
在课改初期,我们学“洋思”,仿“永威”,借鉴我县田湖洒落小学、田湖纸坊小学的“小主持人”等教学模式,但很有点越学越糊涂、越学越模糊,莫衷一是,不辨南北的感觉。后来,经过我们一次次的争辩探讨,一次次的变更修改,终于在本学年初确立了“三课四环节”这一教学模式。“三课”就是“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四环节”就是“出示目标——自学互学——展示点拨——反馈总结”。这一新的模式,简单易行,便于操作,很受教师们的认同。——但就目前来说,我们的几位课改能手,又在商讨,很想将“三课”化为“两课”,即将“预习课”放在课前,不列入授课时间;同时,“四环节”也在细化,分别渗透“永威”中学的“学习提示”“自学指导”等细节,效果也很好。
两年来,我们一贯坚持校内听课、评课制度,重视教师之间的学习、借鉴、研讨和交流。每周一坚持课改理论学习,每周教师至少听一节课、校领导至少听二至三节课。要求细听细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切实通过听课评课来改进教师的授课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本学期,我们先组织了由任志伟主任、裴新灵老师、党艳娜老师、牛雪芹老师等几名学科带头人的示范课的听、评活动,接着,时隔一周的反思、揣摩后,我们又组织了人人参与的“汇报课”、“过关课”、“赛讲课”,尤其是“赛讲课”,我们所有的听课教师依据好课的“五条标准”(即学不学、多少人学、学多少、怎样学、是否学会)和教师行为、学生行为等内容给授课老师评分。老师们在听、评的过程中,真正做到了相互的完善,相互的提高。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是至理名言。两年来,我们多次到各地名校听课取经,县内,我们先后几次赴田湖洒落小学、田湖纸坊小学、纸房乡中心小学、嵩县实验一小、嵩县实验二小、闫庄中心小学等名校听课,多次聆听张喜旺校长、谷丰琦校长、仝喜朝校长的经验介绍,受益匪浅;前段时间,在中心校的组织下,我们学校分别派出近十名教师赴山西长子县大堡头小学、长子县东方红小学及焦作的永威中学、山东的乐陵小学、即墨二中等几所名校参观学习,回来后,更是耳目一新,信心倍增,尤其是永威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上全过程自学”“不向课前布置,不向课后延伸”的教学理念与授课方法,确实是让我们觉得“既解放了老师,又解放了同学。”——目前,我乡正在大力倡导“永威”经验,学习、尝试“永威”的成功经验,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周周清”让学生学会了总结、反馈,“不写导学案,课堂四环节”的授课思路与我校的模式很接近,老师们很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有了抓手、有了方向------)
四、组建社团,张扬个性。
“金色的童年金色的歌”,这句话时时萦绕于耳畔。作为一个小学教师,一个小学校长,我经常与我的老师们一起探讨一起反思:咱们的工作是否给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带来了欢乐?咱们的工作是否给孩子们营造了“金色的童年”?为此,我们决定组建社团,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目前,我们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重点组建了剪纸社团、篮球社团、乒乓球社团、棋艺社团、红领巾广播站等五个社团,另外,摇呼啦圈、踢毽子、小游戏-------等项目,自愿结合组团,老师分组指导,每周三统一活动。本周进行的“迎六一”社团活动展示(趣味项目比赛)开展的如火如荼,大大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激发了童趣,张扬了个性!
五、困难与困惑同在,勇气与信心共存 眼下,我们倍感困惑的有以下几点:
1.课改理念的学习与推广该怎样深入进行?目前,虽然不断地组织学习、不断地围绕课改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但是仍有几个年龄稍大的教师,课改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学校课改工作的整体推进。(——山西长子县大堡头小学校长张旭斌:“让老教师上,其他老师不评,仅校长评课:放大优点、弱化缺点、树立其信心”一番话很值得学习。)
2.在“接受”与“舍弃”方面应怎样把握一个“度”?工作中,我觉得我们在对新思想的接受、对传统经验的继承做法方面,很有点“捡起了芝麻,丢掉了西瓜”之嫌。在近段时间的工作反思中,我们很为没能将我们去年倡导的“让书漂起来,快乐走进来”的读书活动、每周一次评比的古诗词背诵活动等坚持下来感到惋惜!
3.课改,应该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激发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如何提高教师们的幸福指数,真正让我们的老师快乐的学习、快乐的工作是一个值得商榷的话题。工作中,我们感到老师们对新理念的学习、实施,并没有真正上升到“自发”这个高度,有点“一阵风”、“走过场”的不良表现。
4.就我校的课堂思路而言,课堂上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激发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但如何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思想素养、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这是我们深感困惑的一个问题。
——总之,课改路上,我们有许许多多的困惑,不过,我非常崇拜这句话:“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我们坚信“方法总比困难多!”
课改路上,我们会继续努力!
我的汇报完毕,衷心地希望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第五篇:课改 在行动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2
课改在行动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
——新立中学在县高中新课改现场会的发言
一、学校简介
新立中学创办于1958年,是县内首批被命名为高完中的学校之一。2010年9月,原忠县新立镇初级中学校并入忠县新立中学。学校现占地70余亩,校园分A、B两个校区。学校现有47个教学班,学生2749人,教职工201人。
二、课改背景
新立中学的高中课程改革首先是从活动课程(选修二)开始,学校首先制定了校本课程(活动课程)开发实施方案,并于于5月3日召开校本课程(活动课程)开发动员大会,组织教师学习忠县新立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组建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又于5月20日开始向教师征集校本课程纲要,并收集课程纲要,编制活动课程手册,于本期全面实施。我们一共开设了24门选修课程,涵盖了学科类、科技类、艺术类和体育类四大门类,依照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由学生自主选择,实行走班教学。目标是:高中学生记入学分管理,初中学生培养兴趣特长。
其次才是投向课堂教学改革:今年上半年,在全县新课程改革推进会之后,我校提出了新课改分“三步走”:5月21日起,初中一年级试点;第二步:6月1日起,初中二年级、高中一年级;第三步:9月1日起,全校展开。我们召开了“四个会议”即新课程改革推进会、教师全员培训会、学习小组长培训会、学生家长会。抓好了“四个培训”即导学案编写培训、课堂教学实作培训、合作学习小组培训、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最终确立了我校“三段、三课、(六步)、三培养”的高效课堂教改模式。
三、“三段、三课(六步)、三培养”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特点 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最终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而课堂教学改革又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所以,课堂教学改革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探究的中心问 题。新课程、新教材既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一个很好的支撑点,又对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当前,全国各地出现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就其核心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理念,变老师的教为学生的学,以学定教。根据当前形势及上述的教育、教学思想,从最基本的课堂教学入手,我们在研究和总结不同地区的课堂教学模式后提出“三段三课三培养”教学模式。即:“三段”即学案导学、课堂展示、拓展提升。“三课”指的是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其中包含六步:1.创设情境,出示目标;2.自主学习,预习自测;3.小组讨论,合作探究;4.课堂展示,相互交流;5.教师点拨,拓展提升;6.当堂检测,知识反馈。“三培养”一是通过自主学习,预习自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高效课堂的核心所在,这也要求教师必须精心编写导学案,能起到导学的作用。二是通过课堂展示,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这是高效课堂学习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各班组建好学习小组,小组内、小组间能够分工交流合作。三是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共同探究能力,促进各层次学生共同提高,达到掌握知识的最优化,这是高效课堂的根本宗旨。其特点是大容量、快节奏、高要求。
四、具体的做法和体会
1、从洗脑开始、抓观念转变
课堂教学改革关键在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老师的“教”为学生的“学”,让学生在学中“会”,变老师的“讲”为学生的“做”,让学生在“做”中“思”,使教师走下讲台参与,学生走上讲台展示,教师下海精选习题,学生上岸探究创新,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变革需要教师重新洗脑,彻底转变固有观念,拚去传统做法。我们一改过去靠说教的方法来转变教师的观念,采取实际行动来改变。我们把目光投向全国在课改方面取得成功经验的一些学校。先后组织了49名教师前往綦江中学观摩学习,接着又派出十名骨干教师赴山东学习。要求他们带着问题去,带着经验回来。回校后进行广泛的交流与探讨,一致认为:他们的方法是成功的,也是可以操作的,这是不容置疑的,用行动进一步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转变。
2、从引领开始、抓教师指导
为了让教师了解和掌握新课改教学模式和基本流程,一是举行新课程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专题讲座,将山东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模式”、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五步六结构”、綦江隆盛中学“四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一一介绍,二是通过看课堂实录,从中掌握高效课堂的课堂结构和基本环节等精髓。三是赴山东学习考察的十位教师上汇报课。其中有几位老师的课非常成功,大家听后非常满意。课后,有老师这样评价说:“这些课倒是给我们上了一堂教育课、启发课、培训课。今天看见了学生上台的精彩展示,真让人刮目相看。”四是示范引领。通过学校开展新课改达标活动,确立了文科王云(初中)、曾小竞(高中),理科刘兴碧(初中)、冉瑞荣(高中)以及陶春芳(高中)等教师为广大教师献课,接着又在教研组长层面开展了讲课活动。五是学校领导深入课堂听课,加强指导。重点是从六个环节去规范,进行指导。其特点是课堂的可控性增大了,对教师要求高了,教学驾驭机智增强了。
3、从备课开始,抓学案编制
高效课堂第二大特点是教师不再备教案,而是备导学案。它是高效课堂的线路图。导学案编写要围绕新课程确立的“三维目标”进行,简明扼要。导学案由三部分构成,即预习案、探究案、训练案。其编写原则,预习案是通过学生导读教材后能完成的问题,探究案是通过小组共同讨论能完成的问题,训练案应体现基础训练和拓展训练两个能力层次。导学案编写工作量很大,要求很高,要充分发挥集体备课力量,实行学科组分工负责,集体讨论。形成学案。要做到“胸中有教材”“目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学校还要对如何使用导学案,需在课前、课内、课后具体操作进行培训并提出具体要求。
4、从分组开始,抓小组建设
高效课堂第一个特点是学习场境的变化。我们把原有的班级学生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教室布置三块黑板,每个学习小组就是一个小班级,每个学习小组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展示区域。
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高效课堂”,我们狠抓学习(科)小组建 设。教科处还专门组织召开学习(科)小组长会议,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也对其认真的辅导与培训,对学习(科)小组长应具备怎样的能力、应该完成哪些工作和如何带领小组学员共同学习进行专题培训。收到很好的效果。
5、从激励开始 抓持之以恒
为了使教师能持之以恒的实施新课改,充分发挥新课改骨干教师的作用,激发大家投入新课改的积极性,学校研究,一是给上研究课达到预期目标,符合“三段三课三培养”模式的教师颁发“新课改授课合格证书”,奖励100元。二是凡承担外来教师或领导听课的授课任务,并受到好评者给50元/次的补助。三是学校每周随机抽查1-2次平时的上课情况,看谁坚持最好,在学期末评“坚持奖”,凡达到抽查节数的80%以上的发给奖金100元。四是以教研组长为核心,外出学习骨干为主体,发动各学科、各年级任课教师积极编写学案,执笔者将编写的学案电子文本初稿先发给该学科所有教师修改,然后再集中教务处审核、统计和印刷,其资料同学科教师共享,并按每课30元的标准补助执笔者。
五、体会:在进程中反思、在反思中成熟
在我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成效初见端倪,让我们看见了课改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一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师生的情感交融在一起了,学生的态度、行为更加集合、集中在课堂学习上来了。上课打瞌睡的没有了,思想开小差的减少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原本被动的学习状态完全转变;把任务和问题布置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寻找答案,并且要传授给其他同学,这既给了学生学习的压力,更给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我想这是新课改带给我们最重要的改变,原来最让教师头疼的问题就这样轻松搞定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主人,一切由自己来主宰,这是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最好方法,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课堂是学生的,他们就会感觉到自己有责任让这堂课更加完善精彩。
二是学生的“三种”能力明显提高。首先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高。我校的新课改就是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掌握各种 学习的方法,学会使用各类学习工具,查阅各类资料的方法,指导同学怎么读书,使用教材,学会归纳,总结的方法;这既是方法的掌握也是能力的培养,虽然现在我校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还不突出,但较之以前有了显著的提高。其次是学生交流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方面明显提高,我们也看到了非常明显的进步。以前的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即使会答,也会紧张,导致结巴脸红等情况,现在大都能流利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第三,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明显提高。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会积累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这些都是能让他们终身受益的。
三是教师的课改热情高涨,教研氛围浓厚。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教师主动献课,请校长、主任看课,评课,进行指导。使得我们应接不暇。学校结合教研月活动开展集体备导学案,优秀学案的评比,上达标课,组织教师评课,使教师自我反思,提高了教师把握教材重难点和课程标准的能力。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我校教师教研氛围浓厚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加快了。
各位领导、同志们,课改的蓝图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而是一个碰撞、摸索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挑战问题,又不断生成问题,解决问题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社会给予的应该是更多的支持和理解。因为无论是已经参与课改或尚在观望的,任何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坚信,新课程改革已经来临,我们也必须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谢谢!
2011.11.2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