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以字育人(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2 12:08: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弘扬传统,以字育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弘扬传统,以字育人》。

第一篇:弘扬传统,以字育人

弘扬传统,以字育人

——杨木小学第三届师生书法比赛成功举办

为了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传承民族书法艺术,以字育人,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创建特色文化学校,5月8日下午,杨木小学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师生书法比赛。

书法比赛现场,气氛活跃,师生各展书写技能,“小书法家们”精心创作,认真书写,作品中流露出了自信、快乐向上的精神风貌。教师们个个神情专注,在撇捺折点中尽显激扬文字。

此次书法比赛,彰显了杨木小学书法方面的丰硕成果,为师生们提供了书法展示的平台,充分激发了师生们书法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师生们的书写水平与审美能力,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学校及时将获奖作品做以展示,用以激励更多的书法爱好者向更高层次发展。书法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学好书法有助于培养良好品质,人品正,则学风正,特色写字教学已逐步发展成为杨木小学的一张靓丽名片。图片说明:

教师书法比赛 学生书法比赛 教师书法获奖作品展

新闻来源:密山市杨木乡中心小学

撰稿人: 那

张晓丽 审核人:李君强

第二篇:与传统为伴,以环境育人

与传统为伴,以环境育人

我校以传统文化教育为重点开展学校特色建设工作,旨在通过系列读书教育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青少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传统文化精华内化于青少年的心智,外化为青少年的行为,提升学生古文化修养,强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提高综合素养。活动效果明显,具体如下:

孟校长确立以“与传统为伴,以环境育人”为学校办学特色,将传统与环境结合在一起,确立教学楼一楼以“劝学”为主题,二楼以“立志”为主题,三楼以“创新”为主题的环境育人方案,精心制作成牌匾,布置在学校宣传长廊,悬挂在校园楼梯口,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使学生时时处处耳濡目染,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整个德育工作中唱响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旋律。精选《明日歌》《春晓》等古诗词歌曲,利用校广播室等进行课间循环播放,让学生时刻沐浴在传统文化的雨露中。

学校先后围绕《三字经》《孝经》《中华古诗词》《弟子规》《增广贤文》《论语》等传统经典,各班利用每天十分钟的诵读时间组织学生诵读《三字经》《孝经》《中华古诗词》《弟子规》《增广贤文》《论语》等传统经典,利用班会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有礼貌、讲文明、懂廉耻”。课间,乱扔垃圾的少了,主动拾捡垃圾的多了;说脏话粗话的少了,遇到老师主动问好行礼的多了;破坏公物的少了,随手关水龙头的多了,文明礼仪蔚然成风,校园卫生环境也焕然一新。“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少年。”已成为每一个郭中学生心中的标杆。他们懂得是父母给了他们生命,养育他们长大,自觉践行了为父母洗一次脚的感恩活动;是老师给了他们知识,教育他们成人,主动给老师倒一杯水是他们感恩老师的方法;他们知道珍惜父母来之不易的金钱,他们努力用优良的成绩回报父母、老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生能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多做批评与自我批评,学会严于律己,宽容别人,开展活动以来,学校未出现一起恶性案件,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进一步和谐。传统文化教育,让每一位学生触动了心灵,捡回一份责任,找到人生正确的方向。学生热爱学习,热爱劳动,勇于实践,积极探索,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得到了家长们广泛赞许。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手段。创建传统文化教育与环境育人的特色学校工作任重而道远。通过努力,我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也为后续的各项工作开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各方面

的工作已经逐渐步入正轨,相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会越来越扎实,效果会越来越明显。

白座小学 2015 年 8 月 29 日

第三篇:以心育人

【轨道运校】“以心育人”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这三者虽久不废,流芳百世,是为“三不朽”,而立德居首。《管子·权修》有言:“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这说明人才的养成需要终身培育。职业学校为国家建设提供人才输出和智力支持,立德树人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只有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立德树人从根本上说是以心育人,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价值观和人格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首先要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

提升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明确立德树人的主体性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学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紧紧围绕教师和学生两大群体。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师是关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师德高尚、有丰厚专业积淀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要求教师知、情、意、行相统一。知、情、意、行的统一是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和表征方式,教师只有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才能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与使命。人才,首先是成人,其次是成才。高校的教育理念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社会、学校、家庭中,通过和他人的接触、对生活和学习的思考逐渐形成的。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理解和认识问题有着深刻影响,对于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经过思索与沉淀,内隐的意向发展成为外显且较为稳定的价值观与行为准则,构成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包括价值塑造、人格养成、教授知识和能力提升等方面。在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学习可以通过多种信息化方式获得,“教”的功能逐渐淡化,“育”的功能逐渐凸显。“育”是心对心的召唤,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取得良好效果,“育”对学生的价值塑造和人格养成有重要作用。教师的心理健康是“育”的基础,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影响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重要因素。《礼记·大学》提出,“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这说明心理是行为规范的内部动因,教师心理健康是“身正为师,德高为范”的基础。

目前,全国高校在校生2700多万,在编教职工200多万人。教师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需要发挥心理学的学科优势,引导教师建立起对新常态下中国的特色发展道路、发展理论、社会制度和优秀文化的认同,带动高校近3000万师生建立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体认同。

提升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提高立德树人的科学性

心理学的社会互动与认同理论认为,个体在社会情境中的行为认同和解释过程建构了社会本身。个体会按照所期望的方式,对所处的情境进行认同选择,在产生社会知觉时,主观上将自己归属于某个群体,通过所隶属的群体来获得“集体自尊”,努力追求积极的自我形象。因此,对主流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自信建立在认同的基础之上,认同是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系统认知为基础。只有从心理上构建起对中国国情和发展的系统认知,才能在当今世界复杂多元的思想意识和各种价值观交融冲突的态势下,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中国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研究教师职业心理健康。只有清楚地认识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的表现、特征和结构,才能对教师心理健康进行准确评价,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教师职业心理健康标准及测评体系研究”课题组,在对我国多省市数万名一线教师访谈和测试的基础上,从认知与探究、社会能力、职业动机与情感、职业人格与道德等方面构建了我国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的测评体系,并在研究中发现,心理健康的教师更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同,表现出更高的学习和工作积极性及创造性,能够更好地履行“立德树人”的职责。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教师表现出较强的亲社会行为:他们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学生,以热情、豁达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不仅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培养了学生诚挚、谦逊、豁达等优良品质,更容易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积极的认同。

提升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提高立德树人的实效性

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制度,决定了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才能确保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大量研究表明,提高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培育教师积极的社会心态,增强对现行社会制度与文化的认同感,表现出更加积极有效的教育教学行为。只有如此,教师才能积极主动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融入教育教学过程,显著提高立德树人的有效性。

心理健康的教师处于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良好状态。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只有身心健康的教师才可能教育和培养出人格健全、心态积极的学生。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只有清楚地认识各类教师心理健康的表现、特征和结构,才能提高教师的职业心理健康水平,从而积极地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师德必须通过教师的内化才能完成,积极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形成师德的必要条件。对国情不熟悉,对中华文化不了解,认为社会规范是对自由的约束和限制,抵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思想和认识容易导致不适应社会文化、蔑视社会制度等个体行为,若任其发展,可导致其出现文化适应障碍,甚至反社会型人格的出现。因此,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必须从提高教师职业心理健康水平入手,从而引导广大师生增强对国家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感。

提升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系统工程 作为专业研究人类意识与行为的心理学科,理应发挥其特有的学科优势,积极探索,为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主体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

“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充分发挥心理学科优势,加强对高校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状况的动态管理工作,有助于从国家政策层面、高校管理层面和高校教师工作层面为维护高校教师积极的职业心理健康状态提供有效的保障措施;有助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行之有效的途径;有助于完善高校教师评聘和考核机制,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坚实的学科支撑。

提升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系统深入地探索高校教师心理健康与立德树人的内在联系,明晰教师职业心理健康评价体系与标准,及时了解和把握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师心理健康管理体系,为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及时掌握高校教师职业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有效的测评根据,为扎实、有效地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提供科学依据,为制定相应的教师心理促进政策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第四篇:以美育人

以美育人,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化州市平定镇新华小学

张诗宁

审美教育是指以陶冶人的情感,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教育。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朱光潜说得更明白:“美育具有三种解放功能。一是情感的解放,二是眼界的解放,三是自然限制的解放。”美育就是将人最大限度地从动物中解放出来,升华到一个无限美好的自由王国。

语文教育是以感悟自得为核心的语文素质教育。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大多是名家佳作,涉及古今中外。文章立意美、塑造的形象美、抒发的情感美、表达的语言美、方法美、层次结构美等等,这一切构成了语文审美教学的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审美教育,是把审美观的建立和语言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把审美能力的培养和语文能力的提高统一在语文教育的全过程,使儿童认识语文美质,培养语文美感,开展语文美育,陶冶美的心灵。从语文教育自身而言,儿童在教育过程中受到审美教育,反过来又会促进对语言文字更深刻的理解,使语文教育和审美统一起来。因此在小学语文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用眼睛去观赏美

美感首先来自于对事物形象的直觉感知,通过看,使美的形象更加明确、具体,不仅给人的印象突出,而且给人以精神愉悦。

1、利用课文插图欣赏美

插图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年级越低,插图越多。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插图由于颜色鲜艳,形象生动,使学生强烈的情绪感染,达到显著的审美效果。如五年级上册《我家门前的海》一课,描写了海的各种模样,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我就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让学生在具体形象的画面中感受美、欣赏美,从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描绘的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恰当地运用图片、投影、课件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欣赏美

恰当地运用图片、投影、课件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把教材内容转化为视觉形象,使学生觉得生动、真实,如身临其境。如《海豚救人》一课,我制作了课件,以神秘变幻的海底世界,海豚救人的样子在学生眼前展示一幅幅活生生的画面,再配以教师精彩的讲解,让学生在直接用视觉感知的基础上,充分了解海豚,从而收到更好的审美效果。

二、在自主阅读中充分感受美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由于审美对象的显现是以作品为主的,所以作品内容则是学生耳听,眼看,口读的最直接感知的材料,而自主阅读文本则成了激发学生美的情趣,树立美的意识,增强美的感受的重要途径。

1、激发美的情趣

学生美的情趣是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出来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认真阅读和反复品味,为其接受机制创造美的情绪氛围,诱发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其中。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而自主阅读必须坚持“自读自悟”的正确取向,并在感悟自得的过程中培养语感,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创造。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教学中教师以“读”为着眼点,使学生由读生疑,由读求悟,由读生趣,由读生情,而教师的引导就是重要的桥梁。实践证明:自读文章是激发情趣的关键和前提。通过读,文章中的美学意蕴得到了初步的揭示,美学价值得到了相应的开掘。

2、树立美的意识

学生美的意识是在美的情趣激发以后,潜移默化逐步确立起来的。教师要分外珍惜,精心呵护,要在阅读范文上下功夫,花气力。阅读范文既有老师富有魅力的范读,更有学生富有表情的朗读。如前者是导径的灯,后者则是寻路的杖。学生在寻路之时则能把教材中优美的诗歌,散文,动人的童话故事,通过声情并茂的反复吟诵,体味出作品的美感,从而进入作品中特定的意境,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醉其音,心同其情”的艺术效果,就会积极主动的去发现美,感受美。

3、增强美的感受

朗读不仅要再现文章的情境,更要能深刻体会文章的情感,只有真正体会到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才能获得最真切的感受。学生正值一个初步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内心世界一刻也不会平静,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感情共鸣,适时的情感渲泄,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因势利导,使其从作品中吸取营养,产生爱心,升发美感。比如课文《大自然的语言》,教师通过舒缓,欣喜的语调,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读”美,即我们平时所说的美读,是指灌注了充沛饱满的感情,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朗读,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美读极富节奏感和旋律感,以声传情,将文学中的情感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以此来打动听众,给人带来审美愉悦。a、读出音乐美

小学语文课本的大多数课文,读焉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如《刘三姐》的山歌描写音调优美,音高而不重,读来节奏鲜明,顿挫响亮,使美一直渗透到人的心灵深处。b、读出意境美

加强朗读训练,体会作品独特的意境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书不厌百回读。好的文章需要多读,让学生在优美的朗读中,细细品味作品美的意境。例如《海上日出》一课,文章一开头就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派美丽的景象,太阳升起来的整个过程,对于这些不用过多讲解,而应让学生用轻柔舒缓的语气、明快的语调反复朗读,从而唤起他们的想像,使他们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美好意境中,融入美的氛围中。

c、读出情感美

一篇好的文章,往往是作者的真情流露,朗读时要以自己的思想情感去把握作品中所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情感,以作品美的情感打动听众,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获得情感得以宣泄和净化后的轻松愉悦。如课文《凡卡》写得生动细腻,感情真切,读来催人泪下。为使学生进入语言所描绘的感情氛围中,可以借助各种形式的读,以读激情。通过指导,让学生在动情的朗读中体验作者的内心世界,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增添悲剧感人的力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用耳朵去聆听美

“听”,首先要求师生都坚持讲普通话,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听”能获得美的信息,给听话者带来审美享受。小学语文课本中入选的文章,都含有生动的艺术语言,从各个方面反映了美好的事物和人们美好的心灵。可见,利用小学语文教材进行审美教育是得天独厚的。

1、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中感受美

朗读中教师的范读,以音调的抑扬顿挫,语速的快慢来抒发文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音美和语感美,由此形成深刻的印象,产生积极的学习欲望和良好的心态。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回忆她的老师将《满江红》读得“出神入化,语调十分感人”时,“一室寂静无声,我们全班同学都被深深地感动,他课上完,学生也能流畅地背诵了。”这就是学生从教师成功的范读中感受到的美的力量后产生的优良效应。

2、听音像资料感受美

专门为指导课文朗读所录制的磁带更是学生朗读的优良范例。学生通过欣赏磁带中的朗读范例能更好地体味课文所描写的意境和情感。

3、听同学优美的描述感受美

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利用已有生活经验课文中的情境,让学生在倾听同伴生动的描述中感受美。如教学《体育课》一课时,让学生说说同学们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激发学生乐于助人,知道关心别人、乐于助人是一种美好品德,从而自觉指导自己的行动。

四、在深入阅读分析中正确鉴赏美

语文作品中包容了各种美的形象和各种美学风格。教师通过文章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的挖掘和分析,一方面唤起学生情感,调动学生想象,一方面又加以理性的指点,引导,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1、抓住美的语言

高尔基曾经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分析作品首先要抓住作品的优美语言,在领略其语言美中获得美的享受。如《海上日出》以细腻委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日出壮阔的图画,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浓浓的喜悦,当教师讲析到这段文字时,一幅光彩相间,色彩分明,充满生机的景象显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语言的中介使他们感觉出景物中所寄寓的至情至深的意境,激起了活跃的想象,升发出喜悦和满足。这正是美的语言产生的奇妙效果。

2、抓住美的形象

美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欣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带有普遍社会意义的典型形象的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塑造学生的心灵,具有启发人,感动人,鼓舞人的艺术魅力。作品中所展示出的往往是使人身临其境的风景,或有血有肉的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如严守纪律的邱少云,聪明可爱,机智勇敢的雨来等.抓住人物形象,并深刻体验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情感,细心揣摩,反复品味,必能使学生作出富有情感的审美评价,从而使审美鉴赏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3、抓住美的意境

分析意境美,就是要把作者“难写之景”呈现在学生面前,把“言外之意”恰切地表现出来,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所刻意追求的意境。实践证明,优美的意境能引起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五、在说写训练中创造美

一个人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与他审美能力的深化和拓展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使课堂成为感受美,理解美的场所,使学生成为评价美,鉴赏美的主体。

俗话说,言为心声。说话文明,举止礼貌,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的素质水平。因此,训练的第一步骤是“说”,“说”是学生把对美的感受与理解通过内部审美机制的加工描述美、评价美、创造美的活动,是美的表达。而语文课本是最好的说话训练材料,它提供了许多口语训练的素材和形式。

1、以说代析,表达美。

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巧设问题,启发学生说:(1)面对无情的烈火,邱少云会怎么想,怎么说?(2)面对离他仅六十多米的敌人,他会怎么想,怎么说?(3)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他会对自己怎么说?(4)当烈火吞噬着他的生死关头,他会对战友说什么?又会对自己的亲人说什么?(5)还会对祖**亲说什么?层层设问,诱导学生透过邱少云的外表,深入他的内心,感受邱少云的人格美,使邱少云的形象变得高大丰满,使说者动情,听者动容。

2、以说激发想像,创造美。

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离不开合理的想像。儿童最富有想像力,利用这种天性,可以帮助学生将形象与情感结合,产生美的体验。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审美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和丰富,这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陶冶感情为目的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作为我们语文教师如果能用心去发现和调动教材中丰富的美的潜因,用美的形象去启迪学生,用美的情景去感染学生,并用美的语言贯穿教学过程,在训练语言文字基础认识的同时,有意识地把一定的注意力放在审美情感的培养上,会让学生在美的感受、美的情感中体验美的生活,培养审美能力,塑造美的心灵。

第五篇:有关弘扬传统作文汇总

有关弘扬传统作文汇总八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弘扬传统作文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弘扬传统作文 篇1

在当今开放的世界里,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大力弘扬华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健康地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才能更加地充满生机和活力。

小时候,每当大年三十晚,村里便鼓声四起,霎时间村当街便挤满了人,有敲锣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跷的,有玩龙的,村里好不热闹。小孩子穿着棉袄在街上你追我赶的,不时地放着炮,老人们聚成一堆儿聊天,年轻小伙儿,俊俏姑娘则在给人们表演节目。

而清明节,人们总会把嫩绿的柳枝插在门上;端午时,奶奶总会给我们系五线绳,煮鸡蛋、煮大蒜,包粽子……到了中秋节呢,我们一家老小坐在院子里,举头望明月,低头吃月饼,真是人间一大乐事。可现在呢,“洋节”来袭,西方的情人节代替了我们的七夕节。洋节风靡而传统节日却逐渐被人们淡忘,身为一名中国人,你难道不应为此做些什么吗?现在,每当过年时人们总是出去大吃一顿,守在电视机旁看春晚,有许多人在叹气,说:“怎么一点年儿都没有?”孰不知扭秧歌,敲大鼓等这些文化习俗正在挥手向我们告别。清明节人们哪还会在自家门前插一枝嫩柳呢?仅仅去坟里扫扫墓,仅此而已。端午节,还有谁会安分地在家包粽子?中秋夜圆之夜,又有谁会和家人们惬意地坐在院子里手拿月饼,抬头赏月呢?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慢慢被人们所淡忘。传统佳节在现在社会里日益冷清,怎能不令人担忧?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呢?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老祖先留给我们的无形财富,传统佳节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这些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作为一名中学生,我能倡议大家为弘扬传统文化而贡献一份微薄之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属于这个民族,它更属于这个世界。我们要尽全力把我们的传统佳节推广到世界上,让世界变得更加炫彩多姿。保卫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你还等什么?快行动吧!

弘扬传统作文 篇2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有:脸谱、剪纸、中国结、刺绣、人偶、武术……

我们的传统文化节日相当丰富,其中春节是我国的第一大传统节日,每年到了腊月二十三,也就是俗称小年以后,年味越来越浓,人们都忙着买年货,大街上都洋溢着热闹喜庆的节日气氛。到了腊月三十日,也就是大年三十,人们都在贴对联、门神和福字,福字都要倒着贴,意思就是幸福到了我们身边。这一天出门在外的人们,都要赶回家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当然饭桌上最不可少的是饺子,如果没有了饺子,这一天都不快乐。人们在一起一边吃着丰盛的年夜饭,一边欣赏着春节联欢晚会,又说又笑,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在除夕之夜,我们要熬夜等待着新年钟声敲响。到了五、四、三、二、一、“当”的那一刻,人们要放鞭炮、放烟花,来庆贺新的一年来了。为什么要放鞭炮呢?这里有一个关于“年”的传说,放鞭炮可以吓走“年”。放烟花是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像烟花一样绚丽多彩。

第二天一大早,人们早早地起了床,吃完早饭,就回老家,要给长辈拜年,收压岁钱,这也是小朋友最喜欢的一件事。到了大年初二,人们就要走亲访友,直到正月十五,人们要看舞狮舞龙,也就预示着年要过完了。

这就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

弘扬传统作文 篇3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传统美德源远流长的国家,尊老爱幼,孝敬父母便是其一。百善孝为先,人行莫大于孝。这句谚语就是说明了华夏儿女对于孝道重视,这也是历代圣贤都在提倡的。

学习《三字经》中的<入则孝>中“冬则温”——《黄翔温床》: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人。年纪刚刚九岁,就知道孝顺长辈的道理。每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搭蚊帐,扇扇子,让枕头和席子更清凉爽快。把吸人的小虫扇开。让父母睡得更好。到寒冷的冬天,就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让父母睡得更好。于是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京城,号称“天下无双,华夏黄香”。

写着写着,突然想起前些日子看到的一则新闻报告:由于经济的发展,每个城市都在建设中,这便面临一个问题——拆迁。一个年近90高龄的老太太曾经的老房子也在被拆范围内,这便分得一套大房子。这套房子便成了“祸害”,老太太的几个儿子因为这套房子反目成仇,更荒唐的是;其大儿媳将她婆婆关在一间破屋子里,逼婆婆写遗嘱。饱受折磨的老太太不得不同意,大儿子就拿着这份遗嘱见这位老人其他的儿子,他们深信不疑,要求见其母亲,大儿子不让见,最后将此事告上了法庭。通过法律的途径将其解决,兄弟不和,老人在儿子家过的.一点不好。

看过之后感受很深,生我者父母,养我者父母。父母给予我们一切,没有父母伟大的爱,我们很难健康的成长。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父母对孩子是无微不至,劳而无怨。而当我们现在有能力,却这样对待父母,真让他们含心!

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该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

弘扬传统作文 篇4

文明美德不仅是先辈的传承,将来我们也会变成先辈,他将是我们永远的呼唤和追求。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讲究传统美德,人人具备礼仪修养的文明古国。他素来就有 礼仪之邦 的美称,勤劳勇敢的华夏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而又独特的文化,使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文明的受益者、承载者、传播者;有责任、有义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数千年的文明之光照耀着当代中国熠熠生辉,发扬光大。给大家带来快乐、带来温馨。

走进校园,环顾四周,美丽的校园环境清洁,一尘不染,整整齐齐,空气是那么的新鲜。仰望天空。鲜艳的五星红旗正迎风飘扬。此时,你是否会改掉你那出口成脏的坏习惯呢?看到地面飞舞的垃圾,你是否会弯下腰来捡起它吗?你是否会做到人走灯灭,节约用水,不贱踏粮食吗?你是否会参与废纸、塑料袋、非金属等的回收利用和杜绝浪费一切的好习惯吗?

这些不良行为你曾经有过吗?如果有,那就让我们在国旗下暗下决心,从今日起,力争做一名讲文明、懂礼貌、有修养的文明人。文明礼仪是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表现出来的。遇见老师时主动向老师问好;进出他人家门先打招呼;坐公交车时主动给老人让座;公共场所不乱扔垃圾

大家团结起来,把先辈们传承给我们的文明目标;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与行为去创造一个宁静、讲文明、有礼貌的校园环境。不让自己的脚乱踢墙壁和乱踩那些有灵性的一草一木;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品德高尚、语言出口成章的文明好学生;用我们的一双双不说话的小手去帮助每一个有困难的人,让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感受到在是一个和谐、欢乐、充满爱心的世界 校园。相信我们,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做到,那么,遥望明天,我们仿佛看到天更蓝了,树更绿了,水更清了,我们的校园更清洁了、漂亮了。

同学们人我们一起在国旗下共同祝愿,祝愿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处处开满文明之花,祝愿我们自己一步步迈向文明!

做文明之人,永远的呼唤、一生的追求!

弘扬传统作文 篇5

这些天,我怀着极其浓厚的兴趣读完了《我们的节日》这本书,我知道了许多节日的起源和关于节日的文化。书中给我们介绍了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与风俗,不难看出,贯穿着这些节日的正是:树正气、扬美德、显智慧、惩恶扬善的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是需要我们传承和弘扬的内容。从传统的节日中,我深刻地认识和领会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我们先说春节吧,它是我国最隆重,也是最热闹的民族传统节日。我喜欢春节,因为春节总要贴春联、贴年画和窗花、放爆竹烟花、拜年祝贺……我们倒贴“福”字,、拿压岁钱、包饺子、吃年糕……在春节的前一天晚上我们都“守岁”,除了吃年夜饭,人们还要进行各种游戏,如下棋、玩纸牌、玩麻将、看春节晚会等等。在摆放的节日供品中,必备一大盘苹果,这叫做“平平安安”。还有些地方在守岁时准备的糕点食品富有讨吉利的谐音、口彩:吃枣表示春来早,吃柿饼表示事事如意,吃杏仁表示幸福人,吃长生果表示长生不老,吃年糕表示一年更比一年高。所有的这一切是多么有趣和富有意义,这些习俗显示了中国人的智慧,代表着我们渊远流长的民族文化,我也为这些习俗的诞生而自豪。

再说中秋节吧。“中秋节”又名“祭月节”,农历8月15日,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周礼》中,以有中秋一词记载。到了春秋战国,每逢中秋节,大家都要举行赏月和祭月的仪式。中秋节在这个时期已经初见规模了。明、清时代的中秋节,赏月依旧,一轮圆月东升时,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庭院、楼台,摆出月饼和各种水果,边赏月,边畅谈。中秋赏月的习俗流传至今。瞧,月光下,人们在自家小院品尝月饼、欣赏月色。我们这些小孩子则在一旁拿月饼来照月亮,比较哪个更圆,还担心着月饼会被月亮吃掉呢,真是其乐融融。

中国的每一个节日,都像一个故事,情节美妙动人;每一个节日,就是一种文化,内容绚丽多姿。在当今很多洋化了的节日文化的冲击中,愿我们更多地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欢度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节日。

弘扬传统作文 篇6

在如今相对开放的国际环境里,各种地域文化交汇融合,过各种洋节日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多,这使得中国的传统节日渐渐地不被重视。现今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肩负着的使命。

中国的传统和文明都需要传承。这些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存和发展的产物。现在的中国人,未来的中国人,若是无法了解自己的祖先和民族的发展,轻视这些传统和文明,那么这样的中国人也就失去了属于自己的特色。

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形成品性的紧密联系,也使得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容被西化。中秋节寄托了游子对家的思念;端午节展现了耕作的劳动人民对丰收的喜悦;清明节表达了亲人对逝去者的哀思;新年则体现了人民向往和平快乐生活的朴素愿望。这些节日背后所存在的意义,是任何一个洋节日无法替代的。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倡保护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从原来没有节假日变成了休假一天,电视媒体也日益加大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提高人们的了解和重视程度。

在这个受到外来文化强烈冲击的21世纪,我们太多地关注于西方万圣节的南瓜;情人节的玫瑰;圣诞节的白胡子老人。从而忽略了新年的“福”字,端午的艾草,中秋的月饼,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这都是一种本土文化的丢失,没有了这些文化和传统,我们也将丢失自己的信仰,失去自己的特色。

身处于现今社会的我们依然要懂得不崇洋媚外的道理。外国的传统和特色往往不适合拥有古老历史的中国。就像君主立宪制不适用于中国;刀叉无法成为中国人吃饭的主要工具;直接的说话方式无法改变中国人的婉转一样,洋节日也不应该成为中国人的节日。

一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是历史文化在千百年里长期积淀和凝聚之后又经后人总结和实践而成的,从种种节日风俗里,后世的人们可以清晰地体验到先民生活的历史文化图景。当承载着民族传统文化的节日不再受重视,节日的文化内涵渐渐被遗忘,中国“文明古国”的盛誉也将不复存在。

我们需要加强对传统节日的宣传与弘扬,从自身做起,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

弘扬传统作文 篇7

我们国家有很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些都是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的,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孝老爱亲就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因为在中国古代有各种三纲五常之类的,有关伦理的规则,在中国古代是很在意宗法上面的规定和道德的。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金华就是孝老爱亲,比我们年长的长辈是需要我们敬爱和孝顺的,他们哺育了下一代,也就是我们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没有他们优良的教导,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美德和成绩。要学会尊重老一辈,还有要敬爱自己的亲人。亲人是与我们最亲近的人,也是这个世界上对我们最好的人,我们要懂得回报,要敬爱尊敬他们。然而在三钢5厂里面还有一些是古代的糟粕,这些东西是我们不需要继承的,反而要把它并起掉,比如在国家社会引起的地位是很低下的,他们只是家里的鞋内处,甚至在古代还有我小脚缠足这样的陋习,这些都不是我们需要继承的,我们要弘扬的是美德,而不是落后习俗。

我们国家有很多传统美德,尊师重道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中国古代我们是很在意教育的,通常将有道德的人放在很高的位置上。像古代的老子,孔子,他们这种圣贤之人,都是获得我们现代人很大的崇敬与敬仰的。所以在当今社会我们也要崇尚这种美德,尊重那些有知识有品德的人,去爱戴他们。这其实并不难,只需要我们能够尊重老师,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做到,比如不跟老师顶嘴,在学习生活中要好好的听取老师合理的建议。在请教问题的时候要注意言行的礼貌,不能拿那种命令的语气去命令老师讲题。要懂得尊重老师,尊重知识,懂得谦卑和谦虚。

在我们中国有很多中华传统美德,他们都因为是很美好的,是传统文化中比较精华的部分而流传至今,这些东西是不能让我们遗忘的,我们需要认真的传承他们,让他们得到发扬,并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进他们让他们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现代伦理与知识的进步。

弘扬传统作文 篇8

我们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这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充斥着一朵朵闪烁着光辉个人形象的浪花,几经辗转,流传至今,汇聚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相信这句名言已妇孺皆知,但当今社会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的做到,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人生并非游戏,因此我们没有权利随意放弃它”成功的人并不一定他是个十分聪明的人,但他一定是个坚持,持之以恒的人,人们往往看见成功者表面的光鲜靓丽,却总是忽略了他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趁老师不在屋,偷偷溜出去玩儿。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河边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道:“老婆婆,您磨铁杵干什么呀?”老婆婆答道:“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么?”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了自己,心生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终于成为有名的大诗人。

我们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接班人,时代的接力棒将由我们焊接,中华美德更需要我们弘扬。出门在外,我们要谦逊礼让,回到家中,我们更要孝敬父母,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师生之间,要互相尊重。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弘扬我中华的传统美德,做我中华的最美少年!

下载弘扬传统,以字育人(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弘扬传统,以字育人(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弘扬传统作文(合集)

    【精选】弘扬传统作文汇编五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

    弘扬传统作文(汇编)

    精选弘扬传统作文汇编9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

    【精品】弘扬传统作文汇总(汇编)

    【精品】弘扬传统作文汇总六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弘扬传统作......

    以诗育人(推荐阅读)

    以诗育人 宁津县张大庄中学 张书奎 各位领导、同行: 班主任工作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复杂,说出来更不容易。今天,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我只说我班主任工作的一个侧面,我演讲的题目是《......

    以球健体 以球育人

    做强体育 扮靓特色 金堂县赵家镇小学 张桂英 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走向成熟和自信的必然。特色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应从历史中思考,在实践中提炼,于未来中设计。与城市学校比,农......

    以德育人,以心育人

    做四有教师 育时代新人 ——以德树人,以心育人 五府营中心小学王俊芳女*** 030025 [摘要] 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

    以美育人5篇

    以美育人 ——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在我国的教育方针中,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诸因素中,又以“德”为首,可见德育在教育方针中的地位。德......

    夯实基础以育人

    夯实基础以育人,端正品行以服人尊敬的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于黑龙江的资教生许伟军。 来到龙湾小学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我接触到了很多老师和家长。深深体会到教室这个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