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育人,以心育人

时间:2019-05-13 01:59: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德育人,以心育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德育人,以心育人》。

第一篇:以德育人,以心育人

做四有教师 育时代新人

——以德树人,以心育人

五府营中心小学

王俊芳

***

030025 [摘要] 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教师要拥有高尚的师德、丰厚的学识、永不止步的研究,创新精神、追求真善美的心、热爱生活的心、终身学习的信念。只有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才能更好培育时代新人。以德树人,以心育人是教师的使命,尤其是我们农村小学教师。以德树人,以心育人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关键词】

时代新人

以德树人

以心育人

学校是成就人才的地方。教学使学生成才,教育使学生成人。成才先成人。

通过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担复兴大任做忠诚担当的时代新人,作为一线的教育者的我们要加强师德修养,注重学生品行的培养,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以行化人,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学生,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能够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坚持教书与育人并重,把教书放在第一位,教育和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小树立崇高追求,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尊重,切实矫正好孩子们的人生方向。用真言、真理、真行教化学生,用真情、真心、真诚感化学生,播撒善良、正 直、诚信的种子,当好学生成才的引路人。

二要坚持治学与立德并重,要牢固树立要树立求知精神、专注精神、刻苦精神和进取精神,养成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孜孜不倦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不断提高做好教学科研工作的本领。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及时掌握国内外教育新动态,始终站在教学前沿探索规律、钻研业务,踊跃投身于教育改革实践,积极创新教学观念、内容和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能力和创造活力,切实成为精于教学、善于育人的行家能手,努力做大善之师、大爱之师、担当之师。

三要坚持创新与创优并重,围绕深化综合改革创新创优,把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作为着力点,不断改善农村教育环境,着力提高农村孩子的学识水平;围绕提高教育质量创新创优,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为开放的体制机制,努力在开拓创新中创造一流业绩。

四要坚持自尊与自信,常怀兴教之心,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未来、抓后劲的理念。对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统筹解决,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创造良好环境,营造浓厚的人文关怀环境,让更多从事教育事业的老师们感受到温暖,充满干劲。

教师的岗位虽然平凡,却担负着启迪智慧、传播文明的重任,必须始终牢记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整个社会树立楷模、当好标杆。在以德树人,以心育人时,新时代的教师要明确到以下几点:

1、拥有高尚的师德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高尚的师德包括敬业爱岗、高度负责、教学精专、关爱学生身心发展等优秀品质。作为一名教师,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恪守高尚的师德、从严要求自己,处处以教师育人为已任,做学生的楷模,从一言一行去教育和影响学生。如果说知识可以让学生成才,那么高尚的师德赋予学生的也必将是健全的心智,高尚的灵魂。

2、拥有学识深厚,渊博的专业知识

俗话说“术有专攻”,作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为人师者,其最基本的素养应当是其专业素质,也就是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对于所任的科目,首先应当是一个“能者”。只有对该门学科丰富的知识储备,对所有知识点的透彻了解,对其知识脉络的了如指掌,才能在面对学生千奇百怪的问题时不至于“卡壳”,才能更清楚、科学地教学生,引导学生学习,也才能让学生敬重、追随。

3、拥有对教学永不止步的钻研、富有创新精神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做到教学不止,钻研不止、创新不止。现代资讯发达,可以让我们资源共享,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特别是教学课例、课件,只有我们动动鼠标,相关的资料就出现在眼前。浏览这些资料,可以让我们开阔思路,从别人的教学思路中获益。要做到每节课高效,关键还是对自己教育教学的钻研、创新。

4、拥有追求真善美的心

在经济快速发展、日益商品化的今天,人们的思想会受到物质世界不同程度的冲击,在物欲巨大震撼力作用下,我们教师应何去何 从?我认为教师要始终保持一颗坚韧的心,做到洁身自好,不追随物欲,敬业爱岗,自尊、自爱、自强不息、严于律已、分清是非善恶,教好书育好人,不断地自我评价、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调控,保持心中最本色的一面,同时我们也要永存追求真善美的赤子之心,追求高尚的生活趣味。

5、拥有热爱生活的心

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首先应该对生活充满热爱,才能热爱本职工作,继而才能热爱学生,同时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这样才可以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教师也是一个高压职业。如果教师是一个热爱生活、对工作充满热情的人,他对待工作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态度。热爱生活,深喑生活的本质,尊重并敬畏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成长,理解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每一个错误,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教育教学中的小挫折。对待学生,他如和煦的春风;在课堂上,他似温暖的阳光,带给学生明媚的世界,也带给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6、拥有终身学习的理念

要让学生爱学习,首先教师自己就必须具备旺盛的求知欲,不但对本专业的学习钻研,对其他不同学科也可稍有涉猎。作为教师,永远像小孩子一样具有求知的渴望,这样才能让自己先成为一条充满新鲜活力的溪流,才能引领你的学生,也就是“小浪花们”到达广袤的知识海洋。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作为一个教师,不能做到桃李满天下,那么不误人子弟也是一种善良。”在工作中,我们正要以这种善良为基点,从高要求自己,力争做一个高素质的新时代教师!

我们要用我们的爱去浸润学生的心灵。爱心是教好学生的必要条件,加强对师德师风的学习。做四有教师,育时代新人,从树德开始。

我们要始终牢记总书记传递的精神,以教书育人为已任,不仅要做知识文化的传播者,更要做先进思想的传播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忠于职守、甘为人梯。

以德树人,以心育人是教师的使命,尤其是我们农村小学教师。以德树人,以心育人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做四有教师,培育时代新人。从我做起!【参考文献】

[1]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N].人民日报,2014-09-10(2).[2]习近平.全面贯徹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N].人民日报,2016-09-10(1).[3]杜朝举,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知识渊博与仁爱之心――当代好教师的四个维度[J].教师教育论坛,2015,04(28):68-70.5

第二篇:以心育人

【轨道运校】“以心育人”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这三者虽久不废,流芳百世,是为“三不朽”,而立德居首。《管子·权修》有言:“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这说明人才的养成需要终身培育。职业学校为国家建设提供人才输出和智力支持,立德树人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只有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立德树人从根本上说是以心育人,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价值观和人格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首先要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

提升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明确立德树人的主体性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学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紧紧围绕教师和学生两大群体。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师是关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师德高尚、有丰厚专业积淀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要求教师知、情、意、行相统一。知、情、意、行的统一是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和表征方式,教师只有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才能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与使命。人才,首先是成人,其次是成才。高校的教育理念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社会、学校、家庭中,通过和他人的接触、对生活和学习的思考逐渐形成的。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理解和认识问题有着深刻影响,对于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经过思索与沉淀,内隐的意向发展成为外显且较为稳定的价值观与行为准则,构成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包括价值塑造、人格养成、教授知识和能力提升等方面。在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学习可以通过多种信息化方式获得,“教”的功能逐渐淡化,“育”的功能逐渐凸显。“育”是心对心的召唤,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取得良好效果,“育”对学生的价值塑造和人格养成有重要作用。教师的心理健康是“育”的基础,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影响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重要因素。《礼记·大学》提出,“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这说明心理是行为规范的内部动因,教师心理健康是“身正为师,德高为范”的基础。

目前,全国高校在校生2700多万,在编教职工200多万人。教师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需要发挥心理学的学科优势,引导教师建立起对新常态下中国的特色发展道路、发展理论、社会制度和优秀文化的认同,带动高校近3000万师生建立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体认同。

提升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提高立德树人的科学性

心理学的社会互动与认同理论认为,个体在社会情境中的行为认同和解释过程建构了社会本身。个体会按照所期望的方式,对所处的情境进行认同选择,在产生社会知觉时,主观上将自己归属于某个群体,通过所隶属的群体来获得“集体自尊”,努力追求积极的自我形象。因此,对主流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自信建立在认同的基础之上,认同是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系统认知为基础。只有从心理上构建起对中国国情和发展的系统认知,才能在当今世界复杂多元的思想意识和各种价值观交融冲突的态势下,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中国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研究教师职业心理健康。只有清楚地认识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的表现、特征和结构,才能对教师心理健康进行准确评价,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教师职业心理健康标准及测评体系研究”课题组,在对我国多省市数万名一线教师访谈和测试的基础上,从认知与探究、社会能力、职业动机与情感、职业人格与道德等方面构建了我国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的测评体系,并在研究中发现,心理健康的教师更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同,表现出更高的学习和工作积极性及创造性,能够更好地履行“立德树人”的职责。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教师表现出较强的亲社会行为:他们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学生,以热情、豁达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不仅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培养了学生诚挚、谦逊、豁达等优良品质,更容易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积极的认同。

提升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提高立德树人的实效性

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制度,决定了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才能确保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大量研究表明,提高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培育教师积极的社会心态,增强对现行社会制度与文化的认同感,表现出更加积极有效的教育教学行为。只有如此,教师才能积极主动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融入教育教学过程,显著提高立德树人的有效性。

心理健康的教师处于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良好状态。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只有身心健康的教师才可能教育和培养出人格健全、心态积极的学生。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只有清楚地认识各类教师心理健康的表现、特征和结构,才能提高教师的职业心理健康水平,从而积极地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师德必须通过教师的内化才能完成,积极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形成师德的必要条件。对国情不熟悉,对中华文化不了解,认为社会规范是对自由的约束和限制,抵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思想和认识容易导致不适应社会文化、蔑视社会制度等个体行为,若任其发展,可导致其出现文化适应障碍,甚至反社会型人格的出现。因此,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必须从提高教师职业心理健康水平入手,从而引导广大师生增强对国家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感。

提升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系统工程 作为专业研究人类意识与行为的心理学科,理应发挥其特有的学科优势,积极探索,为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主体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

“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充分发挥心理学科优势,加强对高校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状况的动态管理工作,有助于从国家政策层面、高校管理层面和高校教师工作层面为维护高校教师积极的职业心理健康状态提供有效的保障措施;有助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行之有效的途径;有助于完善高校教师评聘和考核机制,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坚实的学科支撑。

提升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系统深入地探索高校教师心理健康与立德树人的内在联系,明晰教师职业心理健康评价体系与标准,及时了解和把握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师心理健康管理体系,为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及时掌握高校教师职业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有效的测评根据,为扎实、有效地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提供科学依据,为制定相应的教师心理促进政策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第三篇:以心育人,以情动人

以心育人,以情动人

——我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以心育人,以情动人,是许许多多教育工作者成功的经验,也是我不变的工作原则,我认为班主任最美好的情操便是热爱学生。我是一踏出大学校门就跨入班主任行列的,老教师们勤奋的工作态度我耳濡目染,深知教书育人的责任。我所努力的一切,正是因为我热爱教师职业,喜欢学生。我常想象自己是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班主任,我也常想象我是家长,希望老师怎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为了做到以心育人,以情动人,我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曾不止一次地发现不少学生在填学籍卡时对着父母出生年月日一栏发呆,对某些明星的生日却了解得一清二楚,念念不忘。发现某些学生因父母没有知识或没有金钱满足他们或没有权势地位而看不起他们的父母。这些,都可以看出学生亲情观念的淡薄。有位名人说过:缺乏家庭亲情者难有社会责任感。如果连养育自己的父母都不爱,怎能奢望他爱同学、爱人民、爱祖国呢?基于此,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法和机会对学生进行了“感恩”教育,我精心选择了林清玄等几位作家的有关文章,教育学生要懂得感恩,学会感恩,要首先感谢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感谢父母用辛勤的劳动供养我们上学,在每次家长会前和学期末我都要求学生给家长写一封感谢信,引导学生去注意、去观察父母,了解父母的艰辛和对他们的爱,真心表达感激之情,此举切实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对父母和家庭的热爱之情,不少学生家长反映他们的孩子比以前懂事多了,一次家长会后,有位家长看了孩子的感谢信,激动得哭了。对我说,真是太感谢您的教育了,我第一次知道我的孩子也能这么懂事,对孩子的教育我也更坚定了信心。听了家长 的这些话语,我体会到了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在当今市场经济和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对学校缺乏起码的热爱之情。师生关系日趋淡薄。因此,对学生进行对老师的感恩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和艰难。我常常痛心的看到:一些学生见到老师不知道招呼,在班内问老师问题“稳坐如山”,到老师办公室推门就进,对老师的善意批评怒目相向„„为改变这一现状我精心组织了几次主题班会,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明白老师和学生是“同一战壕的战友”,老师无论做什么都是为了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进一步教育学生要感谢老师给了我们求知的本领,感谢老师对我们的严格要求,正确对

待老师的批评。有很多次,我对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声色俱厉”之后,又马上心平气和地问学生:你现在有什么感受?是从心底里对老师充满感恩之心吗?这样一来,既舒缓了紧张的气氛,又在教育这名同学要对老师时刻心存感恩之心的同时教育了其他同学。现在,我所教的班级,只要有个别同学对老师稍有不理解时,其他同学马上会对这位同学说:你应该对老师心存感恩,理解老师„„同时,我与各位任课教师沟通,分工合作,责任到人,多与同学谈心交流,力争做到无障碍沟通,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一位老师的良苦用心。另外,我和各位任课教师还特别注意做到“师师互捧”,互相在同学面前为其他老师树立威信,相互介绍其他老师工作中的艰辛。这样做,既加强了同学对老师的了解和尊重,又增进了同事间的团结协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自我中心主义严重,缺乏合作意识,同学关系也不是很好。动不动就矛盾重重,甚至拳脚相加。打扫卫生互相推委,学习上缺乏合作互助。针对这种情况,我还是选择了几篇文章,引导学生要珍惜同学间的缘分,同窗共读,本来就是难得的机缘,每一位同学都应该真心感谢同学给了我们友谊。从接班时我就对学生说“你们都是好同学,大家有缘走到一起,我很有信心和大家一起把我们班级建成一个出色的集体,这需要我们每一份心,每一双手的共同努力。”并提出了“班就是我,我就是班”的行为准则。时时提醒学生对照反省,每一个学生都要不断扪心自问,我为班作出了什么贡献。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同学们空前团结,互帮互学之风浓厚,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如有位同学的口头禅是“有事您说话”,“为人民服务”成为他的人生理想,在实际工作中,他也确实能做到处处为集体,时时为同学。每一位同学都以做一个我班的成员为荣,都为班集建设作出自己的最大努力。

有了这些深入细致的工作,同学们逐渐有了感恩之心,能够真心感谢这个世界的一切。认识到对任何事物都心存感恩之心,心中就会充满阳光。有了感恩之心,对待学校的制度、措施,对待老师的批评,对待同学间的矛盾等问题就都会正确理解,妥善解决。因此,我所带的班,师生关系日益融洽,同学们也日益团结,班里的各项工作开展起来也都能得心应手,看到学生们在各个方面都在不断进步,我切身感受到了以心育人,以情动人的良好效果,我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奉献是苦的,但果实是甜的!

第四篇:以德修身,以德育人

以德修身,以德育人

-论陶行知的师德观对新时期师德建设的启示

摘要: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身体力行、以身垂范的同时,对于师德建设也有许多精辟、深刻的论述,体现了他鲜明的师德观。我们应大力弘扬陶行知的师德观,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以德治教,以德修身,以德育人。关键词:陶行知师德观

一、陶行知师德观的主要内涵

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

陶行知指出:“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的机会, 纯属服务的机会, 贡献的机会。”“教师的服务精神, 系教育的命脉。”在他看来, 教师的职业精神不是来自金钱,金钱主义,最足破坏教师职业的尊贵。教师只有敬业爱教, 才能忠于职守;只有不计名利, 才能有所作为。敬业爱教是教师最为重要的美德, 每个教师对教育事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深厚的感情。总观陶行知的一生, 可以说正是时时处处寻找机会为教育事业献身的一生。作为一个留学美国,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育家, 陶行知不贪图任何特殊待遇, 毅然投身到振兴祖国教育的伟大事业中来。他脱下西装革履, 穿上布衣草鞋,放弃高师校长、教育厅长职务等优厚待遇,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提倡和推行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平民教育运动,创办了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等。在办学的日子里,陶行知经常处在“人人呼我老夫子,生活不如老妈子”的困苦境地。然而,他说:“为了苦孩,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从洋博士到乡村教师,从繁华的都市到偏僻的山村,陶行知不为高官厚禄所动,不被艰难困苦吓倒,为了中国之“了不得”付出了毕生精力,用实际行动真正履行了自己“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理念。

2、“爱满天下”的爱心精神

在重庆管家巷2 8 号,陶先生在自己的住所门相上写了一条小横幅“爱满天下”。这句格言可以说是他毕生做人的基本精神。他有一颗伟大的爱心。这种爱心的奉献,首先表现在热爱教育事业。他以毕生的精力致力于祖国的教育事业,其间遇到无数的困难挫折,他都坚定教育的信念而不改初衷。对教师以及未来的教师一一师范生,他也要求他们必须有一颗真挚的爱心,要以心投入教育。这种爱心表现为热爱教育对象,即热爱人民,热爱穷苦农民、热爱学生。他为了让他们能受到教育,学到知识,亲自离开城市,脱下西装革履,穿上布衣草鞋,睡地铺,住牛栏,和农民交朋友,完全与农民结合在一起办教育。陶先生要求从事乡村教育的同志,要把他们整个的心献给我们三万万四千万的农民,我们要向着农民“烧心香”。我们心里要充满了农民的甘苦。我们要常常念着农民的痛苦,常常念着他们所想得的幸福。我们必须有一个农民甘舍化的心才配为农民服务,才配担负起改造乡村生活的新使命。对孩子、对学生,陶先生更是倾注着一片真挚的爱心。他爱“天下像蜜桃一样的小孩。”他特别爱那些穷苦的儿童,爱那些失去父母爱护并受人摧残的儿童,他为苦孩、难童想出许多办法,尽力帮助他们,解放他们小小的心灵,让他们自由快乐地成长。

3、“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求真精神

陶行知先生一生追求真理,也教育人们去追求真理,做“真人”。在主持育才学校工作时,他要求教师要“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实际上也是他育人目标的高度概括。他所倡导的“真人”主要应具备下列条件:第一,追求真理,讲真话,为真理而献身;第二,做来自于人民而又服务于人民的“人中人”,而不是做骑在人民头上的官僚或精神贵族;第三,做有理想、有责任心、有信仰心的人;第四,做立志改革,敢于开辟、试验和创造的人;第五,做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健康卫生、劳动美育和谐发展的人。陶行知先生还强调“真人”的塑造离不开社会实践和生活,也有赖于教师的培养。他从生活教育理论出发对真正的好教师提出了独特见解,认为合格的教师应该具有虚心、宽容、与学生共甘苦、向民众学习、跟小孩学习等方面的素质和情操。师生之间应建立起一种同甘共苦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体现在生活上,而且要贯彻到学校生活的所有方面,特别是教学上。真正的好教师的责任是教学生学,使学生乐意学,而且要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的自律精神

学生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可以影响到学生的一生。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在思想品德、学识造诣、文化修养、生活作风、言谈举止、求知精神等各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只有这样,教师的教育才能使学生信服,他才能通过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陶先生正是以他光辉的师表形象长远地影响着他的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陶 行知认为“要人敬必先自敬”。陶行知主张教师必须力求长进,“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我们深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陶行知正是集言教与身教于一身的人民教育家。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

二、陶行知的师德观对新时期师德建设的启示

1、以人为本,树立服务意识

以人为本是服务意识的核心理念,也是当代社会师德建设的新理念。提倡以人为本,就是提倡回归教育的本源,回归到人的教育。以人为本的师德,体现了关心、发展学生为本和教师要树立服务的理念,前者包含了新的全面的学生发展观,后者则体现了教育工作的宗旨是为学习者提供有效服务。那么,在具体工作中,教师首先要关爱学生。“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奉行的格言。在他的教育理念中,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也是师德的核心。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具有对学生无私奉献的爱,同时要让学生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也才可能学着去爱别人;其次教师也要重视学生的情感需要,尊重学生。对学生来说,师爱除了关心和爱护,还有对他们的理解和尊重,不压制他们的兴趣和个性。这其实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它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多了解学生,善于发现他们在学习、心理和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能想方设法积极帮助解决,引导学生树立自立、自强意识;在工作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并以爱作为出发点,在充分理解、信任、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这是教育活动本身的要求,也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需要特别强调的师德新内涵,是教师自我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代表了教育的本质和发展方向。

2、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知识,促进专业成长

时代飞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一个不与时俱进,没有不断更新的“源头活水”的教师,哪能源源不断地供应给学生“一杯水”呢?一个没有精深的学识、广博的知识、高超的教艺的教师,又怎能够居高临下、深入浅出呢?所以,教师要适应时代的需要,不断进取,发展自己,完善自己。(1)勤于学习。“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我们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就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充电”,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及时汲取新的知识,“研 究新的学问”,促进知识的整合,以求得新的进步,新的发展,新的提高。(2)善于反思。教师的反思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一环,反思的能力和水平终将决定一个人本质意义上的素质层次。教师要把学习理论和自身实践反思结合起来,把学习的理论内化为个人的思想,在“学习—实践—反思”不断循环反复的过程中,使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得以不断提高,教育智慧随之不断增长。(3)勇于创新。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师的劳动并非简单的机械重复,而是全新的创造过程。要求教师一面总结经验,一面要改革创新。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3、民主管理

民主精神是陶先生师德观中的重要组成部份。他主张“民主的教师”要做到思想民主、教学民主、作风民主、管理民主。他认为教师“要成为孩子中的一员”,“把自己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他十分重视教师“要跟小孩子学习。”“唯独肯拜人民与小孩为老师的人,才能把自己造成民主的教师,也只有肯拜人民与小孩为老师的,那民主作风才自然而然地获得了。他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在这里,我们还应该特别提到陶先生在民主管理方面的观点和做法一提倡学生自治。他说:“智育要往重自学”,“体育要注重自强”,“德育要注重自治”。“所以,学生自治问题,是自动主义贯彻德育的结果。”

4、具备改革的精神和善于创新的能力

改革需要人才,人才出自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教师,更应具有改革的精神和善于创新的能力,站在改革的潮头,做改革的先锋。教师必须具有创造精神,这是因为教育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塑造完美个性形象的艺术,而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陶行知先生反对教师“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也反对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他要求教师不要做“教书匠”,应该做“第一流的教育家”。他提出一要“敢探未发明的新理”,“不要只是乞灵古人”,二要“敢人未开化的边疆”,不怕难,怕苦,怕孤,怕死,“做个边疆的先锋”。若具有这两种要素之一的人,才算得上是第一流的人物。他号召要做有胆有识的第一流的教育家,去开辟创造第一流的教育。只有每个教师都积极行动起来,勇于创新,善于改革,我们所需要的开拓型、创造型人才才会成批地现出来。就这个意义,改革、创新,也构成教师的必备品德之一。一个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教师应具备以下的几种品质:一,不断革新观念;二,要有信心;三,要不畏艰难;四,认真求实、一 丝不苟。改革就必须实事求是,而不是否定一切。

今天, 我们重温陶行知的师德观, 学习和继承陶行知的崇高师德,可以使我们从中获得榜样的力量。我们应以陶行知先生为楷模, 不断提高自己作为一个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为祖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以心换心,真心育人(德育论文)

以心换心,真心育人

我热爱教师这个职业,爱它高雅、神圣、博大,爱它是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延续,是中华民族兴衰的载体,是知识、经济腾飞的使者,是浇灌爱心的一方沃土。我为选择教书育人这个职业而无悔。

当上老师后,我认真地思索作为一名老师应该怎么做,我绝不能让我的学生因为我的作法而引发他们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反感。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逐渐摸索出教育学生的“三心”规则,即“爱心、信心、耐心”。爱心就是热爱自己的学生,关心爱护她们,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信心就是教师要有信心教育好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耐心就是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厌其烦。

认真抓好切入点,播撒一份爱心

有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既是师德的集中体现,又是教师育人的动力源泉;既是感化学生的基石,又是教育学生的催化剂。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关心爱护她们,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才可以教育好学生。孙艳是我曾教过的一个女孩子,身材不高,性格内向,不善言语。开学两个星期,她没有举过一次手。经过了解我知道,孙艳的学习成绩很差,升级考试语、数两科成绩都不理想。爸爸由于身患尿毒症,需要每周到医院进行透析,虽可以报消一些,但毕竟太少,导致家庭经济很困难。由于这两重压力,使小小的她,过多地封闭了自己。了解了这些情况以后,我主动找她谈心,告诉她老师已经知道了她的情况,知道她很不容易,老师愿伸出手帮助她,让她和别人一起健康成长。孙艳似信非信地看着我,当看到我诚恳地眼神时,她点了点头。于是,从这以后,每天中午吃完饭,她都拿着书主动到办公室找我补课,天天不落。一段时间以后,孙艳变了,变得爱说爱笑了。在班上,打扫卫生总是很认真很积极,同学们都觉得孙艳象变了个人一样。春节的时候,她拿了74分的好成绩回家去报喜。就这样,我努力抓住教育的切入点,在学生的心田里撒播了一片爱心。

及时捕捉闪光点,树立一份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学生心理最敏感的角落,是学生前进的潜在的力量,是学生前进的动力和向上的源泉。” 我班的张家瑞同学,思想活跃,课堂纪律差、文化成绩也差,但体育成绩突出,在运动会上,他为班级争得荣誉。于是我抓住这一点在班上对他进行表扬,让学生们在这一方面向他学习,也让学生们明白“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要善于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为此,我还专门组织了一次班会,主题就是“找优点,找长处”,让学生们互相找对方身上的优点、长处,使很多原来自卑感很强的学生认识到自己也有长处和优点,从而产生赶上先进的勇气。

坚持抓住转化点,多留一点耐心

我们班这些男孩子特别好动,平时小打小闹不断,一进教室门学生总是告状纷纷。为此,我曾很是苦恼,但慢慢地发现,帮助学生解决他们之间的问题,只要留一点耐心,就会收到很好地效果。姜川是我班的一个男孩子,习惯极差。一节课四十分钟,他不能静下心来坐五分钟。任凭我苦口婆心地劝说,他照样我行我素。一次活动课,老师让学生说出你的烦恼是什么?很多同学说得都是“我最大的烦恼是姜川经常„打‟我。”“打”其实指的是他爱东一下西一下地与同学闹。听到任课老师反映的这一消息,我知道机会来了。我把他叫到办公室,问他上节课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他似乎很有感触,心里看来也很不好受。我于是趁热打铁,耐心地给他讲养成良好地习惯对人一生的意义,并与他约定,从现在开始,如果第一天,每节课能静下心来听十分钟,第二天,能静下心来听12分钟,依此类推,一周一总结,如果每天都能做到,就给他在“勤奋的小蜜蜂”加一枚章。在我的耐心教育下,姜川上课的自律性有了很大的改进。

“用心去理解、用心去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昂起头来走路。”这是我对教育事业的庄严承诺!它时刻激励着我把全部的热情和精力,把所有的智慧和爱心,无私地献给我的“孩子们”。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我正是要用“真心”这把钥匙去开启学生心灵。

心理置换,让微笑伴学生成长

做老师板面孔好吗?不好!因为总板面孔对自己身心健康有影响,对别人也是一种不尊重,更何况每天面对的都是有美好幻想的未成年人,他们会很不喜欢。因此我总是多展示微笑,因为微笑可以创造和谐的交流环境。通过微笑可以把教师的美好心灵展示出来,学生看到老师的微笑,心理得到了某种满足,他也会把微笑传给别人,所以微笑是看不见的教育,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交流方式之一。

如果当一个学生无意识犯错误时,教师给他一个无声的微笑,他的自责心理要比劈头盖脑的训斥沉重的多,这种尝试我常有。

教学实践让我明白,微笑是一种教育,一种爱的教育:

当孩子表现出色的时候,老师的微笑就是由衷的赞扬,能够给孩子快乐;

当孩子缺乏自信的时候,老师的微笑就是最好的鼓励,能给孩子信心;当孩子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老师的微笑就是无限的温暖;

甚至当孩子调皮的时候,老师的微笑就是无声的批评和无形的约束。

作为班主任,我能弯下腰听学生讲话。现在的学生思想十分活跃,表现欲十分强烈,敢想敢说。作为老师,能听进学生讲话本身也是尊重,尽可能在他讲话的时候,眼睛看着他,边听边分析,中途不打断他的讲话。而且敢于向学生认错。作为班主任,难免在处理学生之间问题时,有时可能处理的结果出错。每当知道了自己出了差错,我都及时向学生道歉。

冰心老人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于是,我采取角色换位、感情换位,多设想几个如果::如果我是他,如果老师不信任我,如果我无人关心,如果我被用人欺负,如果我受到挫折……站在孩子们的立场上“因材施教”,用师爱建立了与学生间高尚、无私、美丽的情感,以爱心走进孩子们的童心世界。

终于,我体会到了何以为“师”: 以心换心,真心育人。

为人师是我的骄傲,是我的快乐,所以我会为做一个称职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不懈努力的。

下载以德育人,以心育人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德育人,以心育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以身为范 以德育人(350)范文合集

    以身为范以德育人 ——高350班班主任工作总结 在座的班主任我是年龄最小的,也是做班主任时间最短的一个,今天我简单汇报一下这一年来我做班主任的心得、体会: 从教一年多来,我深......

    以爱育心,用心育人5篇范文

    以爱育心,用心育人 自从参加”知行中国”的班主任培训以来,我每天认真收看大量的视频、讲座和案例分析,积极参与热点话题的讨论和留言,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

    以德育人(范文)

    以德育人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仓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儿时的内心冷苦冰霜,来日必成凡夫俗子。”教育是为了培养人的心......

    以德育人(最终定稿)

    以德育人,教子有方 ——李政普家长先进事迹材料 米脂县第一中学 家庭式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把孩子培养成为身心健康,对社......

    四心育人

    “四心”育人 我是相州镇高戈庄小学三年级的班主任老师,兼语文数学科的教学。我从教30年来,都用一颗真诚心教书育人,在班级育人工作中,采用细心、耐心、爱心、恒心育人的方法,收......

    以美育人

    以美育人,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化州市平定镇新华小学张诗宁 审美教育是指以陶冶人的情感,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教育。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以德育人 以礼立人(共5篇)

    丹师附小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自查报告 以德育人 以礼立人 ——正则小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自查报告 近几年来,我校从培养新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以德育人5则范文

    以德育人 德育虽然是一些细小的事情,但是也要把握全局。那么如何让各项工作在我们德育工作中得到和谐的共同成长,笔者认为应该从一下几处着手:(一) 教师方面 1、创设温馨教室,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