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方案一个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高效性的研究

时间:2019-05-12 12:02: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题研究方案一个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高效性的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题研究方案一个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高效性的研究》。

第一篇:课题研究方案一个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高效性的研究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实验教学高效性的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主持:江西上高田心中学

赵邓明 课题类别:华中地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课题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学生的实验水平较低

从考试结果统计看学生的实验题失分率仍然很高,尤其是实验探究试题.近两年省统一命题的物理试卷,为了用命题引导课程改革、引导考试评价高效改革、引导日常的教学,试卷中出现多道新颖的实验探究,中考统计显示,这几道题看似难度不大,学生失分却很多,绝大部分学生对这种题的答案拿不准,有的老师后悔没有引导学生做这个简单的实验,有的教师后悔没有提醒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至此,不难发现这道题,失分在教师对实验教学的轻视,失分在学生实验活动的肤浅.从而导致实验教学的质量低效,学生的总体实验水平不高.

2.教师的观点存在着偏差

“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这类荒谬想法仍有很大的市场,指导学生实验的积极性不高,更谈不上挖掘教材本身的价值,去拓宽学生的思路,创造性地进行实验教学.多媒体普及以来,很多教师夸大多媒体模拟实验的功能和作用,以视频替代实验,大搞“幕上谈兵”.试图以题海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探究能力.热衷于让学生死记硬背,忽略学生的实验活动。

3.教师驾驭实验教学的能力不强

去年九月开学时我讲“引言课——奇妙的物理现象”时,前前后后,做了几个实验.课后我进行了这样一个小实验:随机留住男生、女生各五名,让每个学生写出课上进行了几个实验(叙述实验的方法)、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列举了哪些现象.仅一个学生写出全部的实验和现象,大部分学生写出实验和现象不到半数.没有学生能说出课上所做的全部实验、列举的全部现象.

针对这种现象,笔者提出的见解:物理课上的实验不是多多益善,实验不在于多,而在于每个实验效益的最大化,如果一个实验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往往会终身难忘.

如图所示的实验,执教的老师直接演示了小试管在大试管中上升。从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角度考虑,可以认为这样的演示基本有效,让学生观察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现象.如果将这个实验采用下列方案实施,效果又将如何呢?

就板图中左边的组装设问,现在将抓小试管的手放开,会发生什么现象?在学生肯定认为,小试管向下掉.演示验证学生的预测是正确的.就板图中右边的组装设问,现在将抓小试管的手放开,又会发生什么现象?假如有学生猜测上升,教师必须“为难”学生,追问:你猜测的理由或依据是什么.将学生的认识统一到,放手后试管应该下降.这时还不要急于演示,以停顿、沉静片刻吊起学生的探秘欲望,接下来意料之外的现象,学生印象会不深刻吗?会不感到物理的新奇吗?

4.学生实验的时空狭窄

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材中既有相当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还有不少课后的小实验、小制作,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现实教学现状,却是学生除了做几个规定的实验,根本无缘再进实验室;课后的小实验、小制作并不被重视和利用,也谈不上去探究日常生活中物理现象和规律,去利用废旧物品做实验和搞小发明了.学生实验时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主要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是实验的研究性较弱,仅停留在能做好实验的层次上,二是实验量小,难度不大;其次,与生活与生产实际的结合不够;第三,实验内容的范围较窄,仅以教材中实验为主,课外小实验等方面的内容很少.本来作为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比较缺乏生活经验,对生活中的一些科学现象比较缺少观察,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学生对一些现代科技知识认识不足,而我们的课堂及课后不能提供一个很好的教学空间,使他们会感到物理很难学,甚至彻底失去学习的兴趣.

5.教材实验的知识化倾向较浓

物理教材中实验,无论在实验课题和内容的选择、实验方案的设计方面,还是在实验教学的要求和评价方面,实验的知识化倾向都较为明显,过分关注知识的顺利生成,从而使实验教学的功能过于简单.

比如,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在实验与探究栏目中,学生只需要按教材引领操作、观察和读数.在分析与归纳栏目中,需要学生发现的只有四个字,其中两个字是选择填空.在填空之后还有对探究结论的完整表述.

这样的教材,从知识的建构的角度考虑,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从教材的可操作性的角度考虑,有利学生实验活动的顺利进程.但是,有了教材内容的暗示,学生只会猜想浮力大小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有关,而不会去猜想其它因素,除非“瞎猜”,抑制了猜想、假设能力的发展.没有了设计方案的体验,也就没有了设计方案能力的发展.有了对分析与归纳的过细引导,分析论证也就变得肤浅.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教材中要“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中为了有序开展实验教学,特别是实验探究教学,也确实出现了很多这类“建议”.这些“建议”对促进实验教学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也在客观上削减了教师教学设计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造成实验教学效果的低效.通过课题的研究,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处理现有初中物理教材时,从探究教学的需要出发,对教材进行深度开发,把教材“模糊化”、“边缘化”,以强化学生的探究学习意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教学.最终寻找出可以“削减”、“弱化”教材对实验教学的负面影响的方案,提高实验教学的高效性,特别是实验探究的高效性.

2.没有教师的理解,就没有真正的教改.物理教学中的“黑板”上实验、“口头”上实验,与教材有关,与中考导向有关,也与教师有关.凭借课题研究,帮助教师反思自身的实验教学行为,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必须重视实验功能的开发”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将言语上的重视转化为行动上的落实.通过课题的研究,帮助教师认清实验教学的功能,把握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技艺,进行高效、高质的实验教学活动.通过课题研究,引发教师深层次思考,激发教师的创新潜能,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促进物理教师专业发展.

3.进行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关键在于提升学生的实验水平,运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通过课题的研究活动,提高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让学生“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构建知识体系,发展实验能力,形成实验探究意识,感悟到物理的魅力,提升物理学习质量,将学生从形体疲劳的题海中解放出来,将减负增效落到实处.

4.读懂中考优秀实验题、特别是实验探究题的设计思路,以优秀实验试题期望的教学行为,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实验教学,追求课题研究和教学成果的双赢.进行考试命题时,不再用不当的实验探究题,坑害、误导广大老师和学生.

三、课题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应被动地接收外在信息,而应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有选择地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发现新问题、同化新知识的主动构建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教师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即知识的生成环境与运用知识的环境尽可能相近,这样学习的知识才是适用的、有效的.有效的实验教学就是创造含有丰富的信息,使学习能在其中积极思考、探究和进行知识建构的真实的学习环境.

2.隐性知识理论.隐性知识理论则认为,只有借助隐性知识的力量,人类所有的显性知识才得以发生和发展,而获取隐性知识的途径主要靠实践——实验.

3.认知精制理论.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已证明,如果要使信息保持在记忆中,并与记忆中的已有信息相联系,学习者必须对材料进行某种形式的认知重组或精制.实验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学生必须通过自身的思考建构知识,将其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这种顺应认知心理的学习活动,是理所当然的高效学习活动.

4.可接受理论.从最近发展区的理论看,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都有一定的学习准备,即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弱教材探究教学活动,就是期望将学习活动落实在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内,让学生体验到“跳起来摘到桃子”的喜悦,长进实验探究的能力.

5.选择理论.选择理论是一种需要满足理论,它认为,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重要场所.学生到学校来学习和生活,主要的需要就是自尊和归属等.按照选择理论,不爱学习的学生,绝大多数不是“脑子笨”(硬件问题),而是他“不愿学习”(软件问题).提升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更多的是创设特定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学习知识、发展能力,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自尊感的需要,他们会感悟学习有意义,愿意学习,最终取得学业的成功.

四、课题名称的界定

广义上,目前初中物理中教学活动都是有效的,题海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得法的题海训练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讲授法教学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帮助学生获得科学的知识.本课题中“有效性”是一个狭义的概念,所谓的“有效教学”既需要达成《课标》的要求,还需要有较高的“性价比”.这里所谓较高的“性价比”特指,达到同样的教学效果,期望学生付出的时间最少,教学成本最低.

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相对于人的发展这一目标,任一维度的目标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存在,缺少任一维度都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物理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课程.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物理的主要方式.教材中安排了许许多多的活动,其中就有许多的物理探究实验,物理课的学习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参加这一系列的实验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就是实验教学有效的基本要求.有效的实验教学,要能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学习、运用物理知识的本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等能力.作为高效的实验教学活动,还需要具备下列三点。

1.以学生为本.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观察、操作实验的兴趣与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2.关注本质而非表象.如果实验教学表面看上去热热闹闹,学生人人在动手,个个在参与,大家忙得不亦乐乎,但若问到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开展这样的实验是要解决什么问题时学生却回答不上来.这些学生对开展实验的目的性还不明白,对实验的兴趣更多的还是停留在因为做实验很有趣、很好玩、也很好看的层面上,玩得高兴但收获却很少.

3.切合学生实际.如果学生对所设置的实验缺乏兴趣或设置的实验脱离学生的知识背景,且得不到相应的材料资源的支持,学生就会对实验教学失去热情,活动只能停留于表面,缺乏思维的参与.虽然有时实验活动显得热闹,但学生一阵忙乱后,活动就成过眼云烟,学生得不到任何收获,这样的活动就成为一个无效实验教学.

人的发展是三维目标的整合,这并不意味着三维对人发展的贡献是等值的.因而,着眼于人的发展的教学要根据各学科的特殊性和学生原有基础有所侧重.显然,物理课程的三维目标判断探究实验有效性的最好依据.有效的实验教学不可能完全满足三个维度的目标,但必须突出实现三维目标中的一个或多个.比如,科学探究的基本模式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资料(实验操作)──分析资料(或实验现象数据)──形成科学结论──交流讨论──提出新的问题.作为课堂实验探究活动,可以是上述过程的全部,也可以是过程中的一个片段或某一个环节,只要学生能通过探究活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或学会了某种科学的方法、技能或形成一种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能很好地达到其中一个目的,这样的活动就可以称为一个有效的活动.切不能以学生是否取得成果或得出正确的结论,作为衡量实验探究有效性的标准.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高效性的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开座谈会、听课诊断等多种形式了解当前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了解教师、学生对实验教学的态度.对成功的经验,总结提升形成文本材料.对存在的问题,从教师、学生两方面探讨导致实验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成因,寻找矫正策略、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

2.进行“弱”教材探究教学的研究.

对此,初步规划采用“弱”教材探究教学,适当“弱化”教材在探究教学中暗示和引领作用,让学生领悟相关的知识,完成知识建构,体验探究的方法,开发创新的潜能.研究教材中哪些探究需要弱化教学,哪些探究不能弱化教材,甚至需要强化教材.尝试弱教材探究教学的实施策略.这方面研究的初步方案——物理“弱”教材探究教学的研究,入选2009年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并在大会上进行介绍.

3.研究命题对实验教学高效性的影响.

考试的导向功能不可忽略,目前学校、老师围绕考试组织教学可以说是教育的“潜规则”.期望结合近几年各地的中考实验试题,特别探究试题.总结对提升实验教学质量有益的命题策略,容易引发实验教学质量低下的不当做法.至少可以用正确命题导向引导实验学校教师,引导海安县物理老师,实实在在地开实验教学努力提升实验教学质量,最终提升物理教学质量.这方面的前期研究已经取得一些成果,以文章《中考探究试题的命题》、《再谈中考探究试题的研究》,分别刊于《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教学月刊》(中学版).

主题——《进行“弱”教材教学的研究》作为本阶段研究的重点,在现状分析、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设计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实施方案,在县城、城郊、边远地区各用一两个班级试验,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探究性实践,积累课案,构建高效、高质的实验教学模式.

主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调查》之中,“听课诊断”环节属于本课题研究的难点,因为这种方式对诊断者自身的要求较高,需要诊断者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很强的教材、课堂驾驭力,敏锐的观察力,开放的思维等等。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课题组同志都是第一线的物理教师,而非理论工作者,所以我们将课题主要定位在“行动研究”上,即将先进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的创新实践,在实践中形成经验、更新理念、丰富理论或使理论明晰起来.将“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要从解决问题、优化教学出发,通过现状分析和经验总结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订、完善研究方案,开展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的探究性实践.

研究方法:开展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和经验总结,要综合运用调查研究、案例研究、文献研究和经验总结的方法,切实把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探讨提高可行的解决方案,探寻理论的支撑.

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探究性实践,坚持想好了做,做好了想.注意综合运用建构型、反思型、对话型等研究模式,在现状分析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按照“设想→尝试→反思→再设想→再尝试→再反思”的基本思路开展探究性实践.

要高度关注课堂实验教学的实践,注重对案例的广泛积累和深入分析,摸索规律,提升理念.

七、课题预期的成果

组织课题组的教师寻找机会,参加各个层次的听课、评课活动,收集积累相关实验教学高效性的成功经验,诊断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收集案例,聆听教研、科研部门的领导、专家对课题研究的指导,制订课题研究计划.

收集整理2010年、2011年各地中考物理试卷中的典型实验题.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评价,一是从解题层次进行讨论,形成文章向学生刊物投稿,引导学生发现重视物理实验的教学,不仅有趣,而且有益——有助于物理成绩的提升.二是从命题的层面进行讨论,形成文章向教师刊物投稿或用于各个层次交流研讨,引导各个层次的命题老师,用对实验教学有积极导向的实验试题丰富、充实物理试卷,减少对实验教学有负面影响的实验试题.

整理、分析相关研究资料,总结课题的研究成果,形成操作性较强的高效实验教学的基本模式.在总结成果的基础上,借助于各种平台以讲座、公开课、论文发表等形式,展示推广研究成果

1.文集:包括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发表的论文. 2.典型课例的教学.

3.课题研究中至少有一项成果获省、市级以上教学研究成果奖,文章在省级以上期刊上公开发表.

八、课题实施的保障

实验教学的高效性研究维系着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课题的研究理应获得教研部门关心支持,特别是物理教研员的鼎立相助.本课题是在我县“高效课堂”政策的背景下进行的,将减负增效、教师专业成长作为重要的研究目标,从学校发展的角度着眼,理应获得学校领导的赏识和支持.

第二篇: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讨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讨

摘要:本文围绕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阐述了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新课程背景下探究实验教学改革中应该改进和完善的问题,并提出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观点,以及辅助实验教学手段的应用和课外实验的开发等。

关键词:新课程 实验教学 实验手段 课外实验

新课程改革从实验到推广已经走过了七年多的历程。回首这七年的新课改,无论是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耳目一新,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培养出的学生思维敏捷,创新能力强,突出了学生的个性,这说明新课程改革初见成效。作为课改实验区老师的我也伴随新课改一起成长,这里我谈谈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中针对物理实验教学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必须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转化,将学习过程从知识的被动接受向知识的主动获取转化。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开展好实验探究教学。

一、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现状

作为课改实验区的老师我访问过很多的学校,有城镇中学,也有农村中学,也和参加课改的老师们接触和倾谈的比较多。就目前而言,城镇中学的实验课开展的比较好,而农村的实验教学相对要差一些。

对于城镇中学来说,功能室齐备,实验设备、器材齐全,实验课开展较好。但是,个别老师为了赶教学进度,一味地上新课,占用学生实验的时间,学生实验开展得不尽人意。他们忽略了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听一听,不在心;看一看,懂一半;练一练,心智能力都发展”。只有当学生自己动手做、动手练,对知识和技能掌握才牢固。

而部分农村学校的实验课就变了样。个别学校没有规范的实验室,有的学校实验器材不齐备,有的学校有实验器材却放在仓库里无人问津。实验课就凭老师一张嘴,学生实验变成了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变成了老师讲实验,实验教学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打了折扣。不过有的老师做得很好,在实验器材不足的情况下,千方百计想办法,从生活中找器材、找设备,自制了不少经典的实验器具。

记得我到一个偏远的农村学校去听课时,有个老师正在讲液体内部压强,在没有规范的实验器材有情况下要让学生理解液体内部压强这样抽象的知识的确难度很大。这个老师制作了个简单的器材,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理解了“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他的方法是:(如图)用一个小一点的薄壁塑料药瓶,在瓶盖上开个小孔插一根细玻璃管,用胶水把瓶盖和玻璃管间的缝隙密封,在玻璃管滴一滴红墨水柱。将这个薄壁塑料药瓶放入液体中,放到深度较大的位置时红墨水柱就升高,放到深度较小处时红墨水柱就降低。这就让学生非常容易归纳出“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的结论。

朱正元教授曾说过“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的确,就地取材,随时实验,可以使学生感到物理学就在自己身边,研究物理学并不神秘,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养成实验习惯,提高实验技能,培养创造能力。

这说明实验课的开展,并不全是受条件限制和制约的,只要我们态度端正、观念明确,是可以较好地开展好物理实验教学的。

二、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探究实验改革

实验教学是研究科技、发展科技的前提,实验教学的改革将大大加强它应有的和重要的素质教育功能。目前我国正面对走向世界的重大挑战,对人才的培养也有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对一向被人们忽视的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把它从薄弱的环节提高到重要的地位上来。

(一)新课程中实验教学必须转变实验观念

据我了解,一般的老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更多的是把物理实验作为物理学科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物理实验的教育功能也仅停留在培养学生智力、操作技能、提高学习兴趣、调节课程气氛上,而忽视了实验教学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其它素质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我们教育者必须努力转变实验观,要对实验教学有一个全面的和科学的认识,真正意识到实验教学本身独特而重要的素质教育功能。实验观念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中实验改革的前提和保障,思想是行为的指南,只有我们教育者的思想转变了,才会引起我们实验教学实践的转变和改革。

(二)新课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1.定制实验探究目标

实验探究目标是整个实验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对实验教学起着导向作用,它也制约着实验教学设计的方向,也决定着实验教学过程的实施和实验教学评价的开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中,必须有合理的、明确的、细致的、可以量化的实验探究目标。说简单一些,就是要让教师自己明确这个探究实验或这节实验探究课要达到什么目的,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掌握什么技能,归纳出什么结论。实验探究目标不宜定制过多,但要定制确切,从而发挥其在整个实验教学中的功能。

例如:有的老师只要是用到电流表的探究实验就提出“练习电流表的使用方法”的目标,用到温度计的实验就提出“练习温度计的使用”的目标等等。这样提实验探究目标那可以说就是敷衍和应付。如果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中提出“练习电流表的使用方法”的目标就比较恰当,学生才学习了电流表的使用规则,理当练习;若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提出这样的实验目标就不妥当了,因为在做这个实验之前,电流表学生已经使用很多次了,已经很熟习使用方法了,再提这个实验探究目标就没有必要了。

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提到,实验探究目标是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让学生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2.探究实验教学因素的优化

实验教学因素包括实验教师、学生、实验教学内容以及实验教学环境等,共同构建了实验教学系统。在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实验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实验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地选用教学方法,合理地使用教学媒体,创设适宜轻松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主性。协调好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最大地发挥实验教学的教育教学功能,从而促进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

一般来说,实验探究课学生的兴趣是很浓厚的,学生的探究积极性是很高的,只要我们充分抓住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兴趣,合理地组织实验探究,学生的探究实验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就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做,让学生在动手中观察思考、讨论分析、推理、判断,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得出结论,使实验探究的过程成为学生再发现的创新过程。例如:在学习“液化现象”时,课本上有压缩体积液化的演示实验,而没有降温液化的实验,我们可以把化学中制取蒸馏水的实验搬过来演示。而这部分教学内容刚好在初冬季节,气温较低,也可以让学生对着铁皮文具盒或玻璃窗的玻璃呵气,不一会铁皮文具盒或玻璃窗上就会出现很多小水珠,让学生体会、研究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实验分组中要注意学生的搭配,操作能力强的和操作能力差的搭配、基础知识过硬的和基础知识差的搭配。否则有的小组实验探究开展的有声有色,而有的小组却冷冷清清,一塌糊涂。

在分组实验的时候,教师不但要注意各实验小组的活动,如:各小组器材是否有问题,各小组是否动手,各小组的实验进度,各小组的实验数据等,还要对有困难的小组要及时帮助指导,还要注意到组内每个人的活动,基础好、操作能力强、性格外向的学生次次做,而其他同学坐着看,没有达到人人操作、人人动手。针对上述情况,实验教师在分组实验时可以这样安排:每次实验时,由实验小组组长任命一人为主,其他为辅,轮流做主,使全体学生的动手能力都能提高。

3.学生自主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在物理实验中,我们可以激励学生不限于课本中的器材,将器材开放,让学生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去设计实验,鼓励学生写出有独立见解的实验报告,然后根据不同的实验类型,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分析得出合理的器材与步骤,这样就把以往学生抄实验报告改变为发散思维的过程,如在讲到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密度时,有些学生把课本中的玻璃杯换成了口杯等,在步骤上,有些学生把倒入部分盐水改为全部倒入,还有些学生在步骤上先称空杯的质量,再称倒入盐水后的总质量„„等等。对于器材的选择,我们要表扬了学生肯动脑筋;在步骤上出要肯定了将盐水全部倒入的合理性,并对先称空杯后再倒入盐水称总质量的做法进行了讨论,分析这种方法在理论上是可以的,但在将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测体积时,由于杯底和杯壁还粘有盐水,使测得的体积小于杯中原有盐水的体积,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这样使学生感到有一种成就的喜悦,师生探究的快乐,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验探究中潜移默化地得到培养。

4.新课程中物理实验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选用适当的方法设计实验

设计实验的方法有很多种,合理地设计实验,是探究实验的前提。实验老师选择一定的设计实验方法,做到心中有数,不搞盲目实验教学。

实验探究设计的基本方法可归纳为下面几种:

①平衡法:用于设计测量仪器。用已知量去检测另一些物理量,例如:使用天平、弹簧秤、温度计、比重计等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实验。

②转换法:借助于力、热、光、电现象的相互转换实行间接测量,例如:使用电子温度计进行测量温度;使用频闪摄影探究物体的运动;研究坚硬物体的形变[用一个厚玻璃瓶,在瓶盖上开个小孔插一根细玻璃管,用胶水把瓶盖和玻璃管间的缝隙密封,在玻璃瓶中装满水并上升到玻璃管中一段,当用力压玻璃瓶外壁时,玻璃管中的水柱就会上升。(如图)]等等。

③放大法:利用迭加、反射等原理将微小量放大为可测量,例如:螺旋测微器的使用、测细铜丝直径、测一张薄纸的厚度等。

(2)新课程中物理实验要注重培养操作能力

操作能力主要是对基本仪器的使用和数据读出能力,仪器、设备的组装或连接能力,故障的排除能力等三方面的培养。

①基本仪器及规范使用。

初中物理学生实验涉及的基本仪器主要有:米尺、天平、停表、弹簧测力计、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变阻器等。

其使用的规范要求:a.了解仪器的使用方法,明确测量范围(量程)和精密程度(分度值);b.对某些仪器使用前的调零或记下零点误差;c.牢记使用规则和操作程序;d.正确读取数据。

②仪器、设备的组装或连接。

要进行一个物理实验总是需要先把各个仪器、部件、设备组装起来,并要求装配和连接必须正确无误,具体要求是,布局要合理,要便于观察和操作;连接要正确、简单;实验前要检查,必要时进行预备性调节。例如:对于一个电路的连接,我们一般是让学生按照电路图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电流方向进行连接,亦可从电源负极出发逆着电流方向进行连接,连接完成后要认真检查连接的正确性,甚至进行试触,以检查连接的正确性。但是如果有的学生,抽象思维敏捷,他不从电源开始连接,也不顺着电流方向或逆着电流方向连接,只要他连接正确,我们也不要批评他,反而要给予肯定。

③探究实验故障的排除。

实验中的故障排除,不但是一种操作能力。它涉及对实验原理的掌握程度,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对各部件工作情况的了解等,是一种综合运用能力。例如:

如图所示是小王同学连接的实验电路,当开关闭合时,两个小灯泡都不亮,小王用一段导线来检查该电路的故障。用电压表并联到L1两端,电压表无示数;用电压表并联到L2两端,电压表仍无示数。则电路的故障可能是什么?这是一个综合性强的问题,要涉及到很多知识。比如: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电压表的操作规则等等。

(3)新课程中物理实验要注重培养观察能力

中学物理实验中的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而且比较持久的思维知觉。一般需要重点观察实验的基本仪器、实验的设备和装置,实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和数据、图像、图表,以及教师的规范化操作等。

物理实验观察,通常采用的方法有:比较观察法和归纳观察法。

①比较观察法:人们认识事物、现象,往往是通过对两个事物、现象的对比,或把某一现象发生变化的前、后情况进行比较来实现的。

例如:在学习沸腾现象时,可以观察液体沸腾前和沸腾时的情况进行比较,细致、敏捷、全面、准确地得到沸腾含义;我们还可以人为地控制条件,使液体分别在常压、加压、减压的比较下沸腾,总结同一种液体,沸点随外界气压变化而改变。

②归纳观察法:总结一些现象的一般规律,反映现象的实质时,或研究一些涉及变化因素较多的问题时,通常采用归纳观察法。即,通过对个别现象分别进行观察,得到一些个别的结论,再分析、归纳,从而得出一般规律。例如:我们做滚摆实验时,通过观察滚摆在上升和下降时速度的变化来分析它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三、辅助实验手段的应用

(一)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

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是采用直观方法展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它具有声像并茂,形象鲜艳,再现迅速,感染力强,能突破时空限制等特点,并适合青少年的年龄特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它的运用弥补了传统实验教学的局限性,能充分地把教师、学生与实验融为一体,增加了演示实验的可见度和清晰度,提高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效能,降低了学生的感觉阈限,让多媒体辅助教学与实验演示产生珠联璧合的最佳效应,是其它方法难以做到的。

1.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提高实验的可见度和清晰度。

对实验过程和现象的观察是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借助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为学生创设观察的通道,将实验现象投影放大,能增加可见度,缩短观察时间,提高实验效果。

例如在做“海波的熔化”的演示实验时,我们会遇到几个问题。

一、远处的学生看不清海波状态的变化和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二、由于海波纯度的影响,固体海波在温度未达到48℃时就开始熔化了。把海波熔化的实验做成CAI课件,就可以让所有的学生看到在理想状态下的海波熔化现象了,这对学生理解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有很大的帮助。

当我们向学生展示一些较小或复杂的实验器材时,常常会担心学生看不清楚而不能认识各部分的名称。例如:我们在教学认识内燃机结构时,即使我们用内燃机模型给学生讲解,但可见度仍会让部分学生分不清各部分的名称。我们借助CAI课件和Flash动画来讲解内燃机的结构就容易的多了。老师讲得轻松,学生理解也快,这就大大地降低了实验的难度。

我们在演示动能和弹性势能相互转化的实验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由于木球撞击弹簧片、弹簧片弯曲形变、弹簧片恢复形变反推木球的过程发生时间太短,学生根本就看不到实验现象。通过CAI课件,可以把实验的过程放慢,让学生看到木球慢慢地撞击弹簧片,弹簧片慢慢变弯曲发生形变,老师再暂停动画讲解:此过程中木球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片的弹性势能;老师再接着放动画,弹簧片恢复形变,将木球反弹回去,此过程中弹簧片的弹性势能又转化为木球的动能。这样通过CAI课件的慢放,学生也就详细地看到了整个实验的过程,较容易理解其中的能量转化。

2.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增强演示实验的效果。

部分物理演示实验可见度小,演示效果不佳,很难突破教学难点和重点。尤其是后排的学生很难看清实验操作的方法和发生的现象,影响学生情绪,也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借助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例如:学习“牛顿第一定律”中的演示实验,演示在三种情况下(平面上铺毛巾、白布、木板),同一辆小车保持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观察小车在三种不同物体表面上的运动情况。实验演示效果并不理想,只是从生活经验中得到结论。把它制成CAI课件,学生非常直观地看到了平面越光滑,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得越远。在此基础上,学生很容易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所说的“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可优化实验操作步骤的讲解。

将实验指导,规范的操作方法制成CAI课件,这样就把实验过程清楚地显示出来,优化了实验操作步骤的讲解,使学生对操作步骤和方法以及操作要领获得深刻印象,在操作的同时,对照投影内容及时调查,较好地解决了用大量时间去讲解实验步骤的问题。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动手操作,同时教师也有时间深入到学生中去指导,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例如: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要分别观察电流表、电压表,调零电流表、电压表,移动滑动变阻器等等,中间实验小步骤多,难度较大,把它制成CAI课件在屏幕上显示并结合讲解,使学生较好地、较快地掌握实验步骤和方法,这样学生的操作速度加快,错误减少,大大节约了时间,成功率明显提高,多数同学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再如:用电流表测电流实验时,对电流表的使用初学者经常出错,通过CAI课件显示出电流从正极流入,负极流出,电流表串接,根据量程正确读数,如果并接或反接易烧毁,用其它颜色强调量程,这样比较形象、直观,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数码展示台辅助实验教学

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形象、直观、可见度大。但有它的缺点,那就是容易让学生产生不真实的想法,很大程度上降低实验的真实性,所以多媒体辅助实验手段不能代替演示实验。

我们在演示一些微观的、不易观察的实验现象,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清晰、更直观地观察实验器材和实验现象,我们对所演示的实验进行数码投影不防是个好办法。它可以把实验器材放大,形象在展示在屏幕上,还能把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况展示在学生面前。

例如:使用螺旋测微器来测量,教师拿着螺旋测微器讲其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使用方法,由于可见度小,收效甚微,而把螺旋测微器放到数码展示台上投影到屏幕上给学生讲解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学生就容易接受多了。在使用时,旋动旋转旋钮和微调旋钮,测微螺杆向右移动的距离就是所测长度,这个距离的整数部分由固定刻度上读出,小数部分由可动刻度上读出,用一根钢针指着进行读数,使学生观察得清清楚楚,很快掌握其使用方法。

再如:磁场的演示实验。过去我们的做法是,先把六个小磁针放在讲桌上围成一个圆圈状,中间放一个条形磁铁,观察小磁针南、北极的方向变化。但是,由于讲桌较高不利于学生观察,前排学生能看得见一些,后排的学生就一点也看不到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把这个实验放在数码展示台上做。具体做法是,在展示台上铺一张纸(避免实验器具划伤展示台),将六个小磁针放到展示台上围成一个圈,介绍完实验原理及小磁针南北极后,把条形磁铁放在小磁针围成的圆圈中间,这样实验现象即可通过展示台投影到屏幕上,实时、准确地呈现出实验现象,全体学生都可以清晰及时地观察,而且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将电教媒体科学地运用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与实验教学相互交融,有机结合,将弥补实验操作中由于器材、环境等原因造成的不足,是提高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四、课外实验的开发

新课标提出这样的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

物理课由于实验多,往往是学生最爱上的课,注意力最集中的课。但是长时间的一成不变,学生的兴趣也会大打折扣。多开展课外实验,是课堂实验的有效补充,也让物理学更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到物理就是身边、科学就在身边。我常常在备课时就设计了一些简单课外实验,让学生下课后、回家后去做。不但可以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大的好处是让大多数学生有成就感,其效果胜过做几道书面题。

在学习了光的色散后,我发现很多学生很快就忘记了白光由七种色光组成的。于是我就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着学生做了一次人造彩虹。烈日下,我端着一碗水和学生来到操场中间,学生们用各种眼神望着我,怀疑的、惊奇的、钦佩的。我用力喝了一口水,使劲喷出去,阳光下,一道小小的彩虹瞬间出现在我喷出的水雾中。学生那个兴奋劲足啊!一阵狂呼,校长还以为出了什么事。之后,学生各自端一碗水都来研究这人造彩虹,居然还有学生总结出要背对阳光才能看见彩虹的结论。从此,在学生的心中彩虹再也不是科幻中描述的那么神奇了。

在学习了物体的浮沉条件后,我安排学生回家用盐水和鸡蛋继续做实验。第二天,有个学生拿着一个鸡蛋来找我,说:“老师,为什么我家的鸡蛋不沉于水?不是说鸡蛋的密度大于清水的密度吗?”这可为难我了,望着这奇怪的鸡蛋,还真不好给学生解释。突然我想起小时候帮父母收稻谷时水田中那一个个漂浮的臭鸭蛋,终于有了答案:“你家的鸡蛋变质了,臭了。”学生小心的敲破蛋壳,一股臭味喷了出来,我们都笑了。

课外小实验及小制作是课内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的有效补充,是以学生独立为主的实践活动。在选题、取材、时间、空间上都比课堂教学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让学生独立操作、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因此有利于学生施展聪明才智,培养能力,发挥创造力。学生从独立实践中,能够不断获得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这是教学手段所无法传递的教育信息。

实验探究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将来的发展方向,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重视实验教学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德国物理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没有实验的课,不算是一堂成功的课”。德国的物理教师除了极少数纯理论课没有实验外,一般每堂课要做2-3个实验。美国物理教师更重视实验探究,在他们上的每一节课中至少要做一个实验。有的是课本上要求的实验,有的是他们自己设计的实验,学生课堂上动手活动量较大,有半数以上的课是在实验室渡过的。可想而知,实验探究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大量的信息资料显示:没有一定数量、质量演示实验的物理课是不成功的课;学生实验开展得不好的物理教学不能称其为合格的教学。

参考文献:

[1]马世红.设计性研究性物理实验的实践情况[J].物理实验,2004.11

第三篇:_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_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主持:南通市海安县城南中学

李宝银 课题类别:江苏省中小学实验教学研究课题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学生的实验水平较低

从考试结果统计看学生的实验题失分率仍然很高,尤其是实验探究试题.比如,2009年省统一命题的物理试卷,为了用命题引导课程改革、引导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引导日常的教学,试卷中出现几道新颖的实验探究,中考统计显示,这几道题看似难度不大,学生失分却很多,其中2009年6月17日下午,中考物理考试结束后,师生普遍关注的

性不高,更谈不上挖掘教材本身的价值,去拓宽学生的思路,创造性地进行实验教学.多媒体普及以来,很多教师夸大多媒体模拟实验的功能和作用,以视频替代实验,大搞“幕上谈兵”.试图以题海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探究能力.热衷于让学生死记硬背,忽略学生的实验活动。

3.教师驾驭实验教学的能力不强

暑期开学前在全县初二物理教师培训会上,由县顶尖学校的一位老师执教的“引言课——奇妙的物理现象”,教者前前后后,做了十几个实验.

笔者进行了这样一个小实验:课后随机留住男生、女生各五名,让每个学生写出课上进行了几个实验(叙述实验的方法)、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列举了哪些现象.仅一个学生写出全部的实验和现象,大部分学生写出实验和现象不到半数.在

材引领操作、观察和读数.在分析与归纳栏目中,需要学生发现的只有四个字,其中两个字是选择填空.在填空之后还有对探究结论的完整表述.

这样的教材,从知识的建构的角度考虑,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从教材的可操作性的角度考虑,有利学生实验活动的顺利进程.但是,有了教材内容的暗示,学生只会猜想浮力大小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有关,而不会去猜想其它因素,除非“瞎猜”,抑制了猜想、假设能力的发展.没有了设计方案的体验,也就没有了设计方案能力的发展.有了对分析与归纳的过细引导,分析论证也就变得肤浅.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教材中要“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中为了有序开展实验教学,特别是实验探究教学,也确实出现了很多这类“建议”.这些“建议”对促进实验教学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也在客观上削减了教师教学设计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造成实验教学效果的低效.通过课题的研究,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处理现有初中物理教材时,从探究教学的需要出发,对教材进行深度开发,把教材“模糊化”、“边缘化”,以强化学生的探究学习意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教学.最终寻找出可以“削减”、“弱化”教材对实验教学的负面影响的方案,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特别是实验探究的有效性.

2.没有教师的理解,就没有真正的教改.物理教学中的“黑板”上实验、“口头”上实验,与教材有关,与中考导向有关,也与教师有关.凭借课题研究,帮助教师反思自身的实验教学行为,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必须重视实验功能的开发”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将言语上的重视转化为行动上的落实.通过课题的研究,帮助教师认清实验教学的功能,把握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技艺,进行高效、高质的实验教学活动.通过课题研究,引发教师深层次思考,激发教师的创新潜能,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促进物理教师专业发展.

3.进行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关键在于提升学生的实验水平,运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通过课题的研究活动,提高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让学生“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构建知识体系,发展实验能力,形成实验探究意识,感悟到物理的魅力,提升物理学习质量,将学生从形体疲劳的题海中解放出来,将减负增效落到实处.

4.读懂中考优秀实验题、特别是实验探究题的设计思路,以优秀实验试题期望的教学行为,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实验教学,追求课题研究和教学成果的双赢.进行考试命题时,不再用不当的实验探究题,坑害、误导广大老师和学生.

三、课题的理论支撑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应被动地接收外在信息,而应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有选择地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发现新问题、同化新知识的主动构建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教师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即知识的生成环境与运用知识的环境尽可能相近,这样学习的知识才是适用的、有效的.有效的实验教学就是创造含有丰富的信息,使学习能在其中积极思考、探究和进行知识建构的真实的学习环境.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2.隐性知识理论.隐性知识理论则认为,只有借助隐性知识的力量,人类所有的显性知识才得以发生和发展,而获取隐性知识的途径主要靠实践——实验.

3.认知精制理论.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已证明,如果要使信息保持在记忆中,并与记忆中的已有信息相联系,学习者必须对材料进行某种形式的认知重组或精制.实验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学生必须通过自身的思考建构知识,将其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这种顺应认知心理的学习活动,是理所当然的高效学习活动.

4.可接受理论.从最近发展区的理论看,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都有一定的学习准备,即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弱教材探究教学活动,就是期望将学习活动落实在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内,让学生体验到“跳起来摘到桃子”的喜悦,长进实验探究的能力.

5.选择理论.选择理论是一种需要满足理论,它认为,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重要场所.学生到学校来学习和生活,主要的需要就是自尊和归属等.按照选择理论,不爱学习的学生,绝大多数不是“脑子笨”(硬件问题),而是他“不愿学习”(软件问题).提升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更多的是创设特定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学习知识、发展能力,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自尊感的需要,他们会感悟学习有意义,愿意学习,最终取得学业的成功.

四、课题名称的界定

广义上,目前初中物理中教学活动都是有效的,题海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得法的题海训练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讲授法教学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帮助学生获得科学的知识.本课题中“有效性”是一个狭义的概念,所谓的“有效教学”既需要达成《课标》的要求,还需要有较高的“性价比”.这里所谓较高的“性价比”特指,达到同样的教学效果,期望学生付出的时间最少,教学成本最低.

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相对于人的发展这一目标,任一维度的目标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存在,缺少任一维度都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物理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课程.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物理的主要方式.教材中安排了许许多多的活动,其中就有许多的物理探究实验,物理课的学习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参加这一系列的实验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就是实验教学有效的基本要求.有效的实验教学,要能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学习、运用物理知识的本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等能力.作为有效的实验教学活动,还需要具备下列三点。

1.以学生为本.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观察、操作实验的兴趣与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2.关注本质而非表象.如果实验教学表面看上去热热闹闹,学生人人在动手,个个在参与,大家忙得不亦乐乎,但若问到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开展这样的实验是要解决什么问题时学生却回答不上来.这些学生对开展实验的目的性还不明白,对实验的兴趣更多的还是停留在因为做实验很有趣、很好玩、也很好看的层面上,玩得高兴但收获却很少.

3.切合学生实际.如果学生对所设置的实验缺乏兴趣或设置的实验脱离学生的知识背景,且得不到相应的材料资源的支持,学生就会对实验教学失去热情,活动只能停留于表面,缺乏思维的参与.虽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然有时实验活动显得热闹,但学生一阵忙乱后,活动就成过眼云烟,学生得不到任何收获,这样的活动就成为一个无效实验教学.

人的发展是三维目标的整合,这并不意味着三维对人发展的贡献是等值的.因而,着眼于人的发展的教学要根据各学科的特殊性和学生原有基础有所侧重.显然,物理课程的三维目标判断探究实验有效性的最好依据.有效的实验教学不可能完全满足三个维度的目标,但必须突出实现三维目标中的一个或多个.比如,科学探究的基本模式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资料(实验操作)──分析资料(或实验现象数据)──形成科学结论──交流讨论──提出新的问题.作为课堂实验探究活动,可以是上述过程的全部,也可以是过程中的一个片段或某一个环节,只要学生能通过探究活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或学会了某种科学的方法、技能或形成一种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能很好地达到其中一个目的,这样的活动就可以称为一个有效的活动.切不能以学生是否取得成果或得出正确的结论,作为衡量实验探究有效性的标准.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开座谈会、听课诊断等多种形式了解当前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了解教师、学生对实验教学的态度.对成功的经验,总结提升形成文本材料.对存在的问题,从教师、学生两方面探讨导致实验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成因,寻找矫正策略、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

2.进行“弱”教材探究教学的研究.

对此,初步规划采用“弱”教材探究教学,适当“弱化”教材在探究教学中暗示和引领作用,让学生领悟相关的知识,完成知识建构,体验探究的方法,开发创新的潜能.研究教材中哪些探究需要弱化教学,哪些探究不能弱化教材,甚至需要强化教材.尝试弱教材探究教学的实施策略.这方面研究的初步方案——物理“弱”教材探究教学的研究,入选2009年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并在大会上进行介绍.

3.研究命题对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考试的导向功能不可忽略,目前学校、老师围绕考试组织教学可以说是教育的“潜规则”.期望结合近几年各地的中考实验试题,特别探究试题.总结对提升实验教学质量有益的命题策略,容易引发实验教学质量低下的不当做法.至少可以用正确命题导向引导实验学校教师,引导海安县物理老师,实实在在地开实验教学努力提升实验教学质量,最终提升物理教学质量.这方面的前期研究已经取得一些成果,以文章《中考探究试题的命题》、《再谈中考探究试题的研究》,分别刊于《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教学月刊》(中学版).

主题——《进行“弱”教材教学的研究》作为本阶段研究的重点,在现状分析、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设计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实施方案,在县城、城郊、边远地区各用一两个班级试验,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探究性实践,积累课案,构建高效、高质的实验教学模式.

主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调查》之中,“听课诊断”环节属于本课题研究的难点,因为这种方式对诊断者自身的要求较高,需要诊断者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很强的教材、课堂驾驭力,敏锐的观察力,开放的思维等等。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课题组同志都是

5.总结一个的理论和实践情况,形成课题研究的中期报告.

(三)完善总结阶段(2010年12月——2011年12月)

1.召开中期总结会,针对各方面的专家对中期报告的论证情况,对课题研究中不足进行完成,对偏离方向的思路进行矫正.

2.整理、分析相关研究资料,总结课题的研究成果,形成操作性较强的实验教学的基本模式.在总结成果的基础上,分析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3.借助于各种平台以讲座、公开课、论文发表等形式,展示推广研究成果. 4.完成结题报告,邀请专家现场结题或通讯结题.

八、课题预期的成果

1.文集:包括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发表的论文. 2.典型课例的教学视频(光盘形式).

3.课题研究中至少有一项成果获省、市级以上教学研究成果奖,至少两篇文章在省级以上期刊上公开发表.

九、课题实施的保障

课题组的构成,有县装备部门的行家,也有学校主管教学、教科的主任,骨干教师.课题组主持人系省中小学研究中心的特约研究员,多次作为省市课题负责人、中心组成员进行课题研究,课题组其他成员有的有省市课题研究的经验,有的在省市教学竞赛中获过一二等奖.有了装备部门的行家参与课题的研究,既有益研究成果的推广,又有益课题组活动的开展.课题组大部分教师是中学一级教师,无论从自身的发展考虑,还是从职称的升格考虑,他们都有参加课题研究的积极性、迫切希望通过课题研究,提升自身的理念、积蓄教研科研成果.课题组成员来源于不同层次、不同区域的学校,期望研究成果具有普适性,可操作性.

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维系着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课题的研究理应获得教研部门关心支持,特别是物理教研员的鼎立相助.另外,我们聘请县装备室陈冠华主任、教研室特级教师张连生老师为课题研究的顾问.

计划采用压担子的方法鞭策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向纵深发展.比如,指定主题举办讲座或针对具体主题提出文章发表的要求,以讲座、论文推广研究成果,督促课题研究的深入.

本课题是在江苏省“五严”政策的大背影下进行的,将减负增效、教师专业成长作为重要的研究目标,从学校发展的角度着眼,理应获得学校领导的赏识和支持.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第四篇:《新课程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研究方案

《新课程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研究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活动的过程,是师生教学相长的生成历程。如何让学生在思维情境中学会思维,在探究问题中学会探究,在课堂教学中学会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研究的课题,这也是目前我们最直接最有现实意义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在宏观的现代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遵循既定的教学计划,凭借既定的教材和手段,优化组织教学过程,争取最佳的教学途径,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使有效的教与学成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桥梁、火种与催化剂。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和总结出一套适应新课改的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以指导学校的整个教学工作。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获得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的机会,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广大教师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在科研和教改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学校物理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

2、影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3、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论研究。

4、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性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5、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的研究。

四、研究范围

初中八年级和九年级物理课堂。重点突出对实验探究课、中招复习课的研究,加强对后进生的关注。

五、研究对象

初中八年级和九年级全体物理教师和学生

六、研究方法和措施

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法、实验法进行研究。由以下措施作保障:

1、加强理论学习,转变观念提升素养。

课题研究成功与否,与课题研究成员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为提高课题研究人员的素质,尽快掌握教育研究方法,我们将组织成员认真学习课题研究方案、自学相关理论知识,如《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最优化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有效课堂教学》等,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其解读、《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及其解读等有关课程改革的材料。

2、认真组织实施开展网络课题研究,吸取先进经验,加强交流,不断提高研究水平。

我校初中物理课题组创建一个“初中物理有效的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组,共同制作一本电子档案,既是课题档案又是全组的成长档案,用群组博客方式在网上呈现, 邀请县教研室李建华主任及兄弟学校的物理教师加入群组,我们对课题的管理也通将过网络实施,课题研究的过程真实反映在网上,边研究边推广边完善,边指导边管理边评比。

3、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校正研究方向。

我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各小组根据将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的目标要求,把课题研究和日常教研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选择不同的方面作为研究的突破口,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课题研究,规范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

4、加大“研讨课”和“集体备课”的力度。

围绕课题,我们将通过集体备课,确定研讨课的内容。研讨课通过议——听——评——议的形式开展。通过集体备课来讨论怎样上课,再通过 听课、评课来进行总结,最后来议论收获和反思。每位上课的老师都要写出教学设计及反思(或教学故事),每位教师都要写出评课和反馈。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另外,集体备课也是我们要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课题小组集体备课我们要求统一时间在每周四的第六节课,采取“定类、定人、定伴”的形式进行。

七、研究的程序

(1)2009年9月,研讨、制订课题2009年网络研究计划。

(2)2009年9月,召开课题网络研讨工作启动分工会议,颁布相关网络课题管理职责、制度。(3)2009年10月,进行“初中物理有效课堂教学”教师、学生问卷调查并分析。

(4)2009年10月,分学段撰写子课题研究方案、计划。

(5)2009年10月,进行“初中物理有效课堂教学”暨“定人定伴”研讨。(6)2009年11月---2010年4月,结合“初中物理有效课堂教学”的课题实施研究,组织研讨交流活动。

(7)2010年5月,组织教学研究课。

(8)2010年6月,整理课题相关资料,进行课题工作总结。

八、研究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论文优质课、教学案例等。

九、研究小组成员 组长;

成员:物理组全体教师

第五篇:新课程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研究方案

新课程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研究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活动的过程,是师生教学相长的生成历程。如何让学生在思维情境中学会思维,在探究问题中学会探究,在课堂教学中学会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研究的课题,这也是目前我们最直接最有现实意义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在宏观的现代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遵循既定的教学计划,凭借既定的教材和手段,优化组织教学过程,争取最佳的教学途径,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使有效的教与学成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桥梁、火种与催化剂。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和总结出一套适应新课改的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师的教学工作。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获得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的机会,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在科研和教改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学校物理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

2、影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3、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论研究。

4、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性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5、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的研究。

四、研究范围

初中八年级和九年级物理课堂。重点突出对实验探究课、中招复习课的研究,加强对后进生的关注。

五、研究对象

初中八年级和九年级全体物理教师和学生

六、研究方法和措施

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法、实验法进行研究。由以下措施作保障:

1、加强理论学习,转变观念提升素养。

课题研究成功与否,与课题研究成员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为提高课题研究人员的素质,尽快掌握教育研究方法,我们将组织成员认真学习课题研究方案、自学相关理论知识,如《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最优化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有效课堂教学》等,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其解读、《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及其解读等有关课程改革的材料。

2、认真组织实施开展网络课题研究,吸取先进经验,加强交流,不断提高研究水平。

我校初中物理课题组创建一个“初中物理有效的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组,共同制作一本电子档案,既是课题档案又是全组的成长档案,用群组博客方式在网上呈现, 邀请上级教研室同仁和兄弟学校的物理教师加入群组,我们对课题的管理也通将过网络实施,课题研究的过程真实反映在网上,边研究边推广边完善,边指导边管理边评比。

3、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校正研究方向。

我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各小组根据将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的目标要求,把课题研究和日常教研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选择不同的方面作为研究的突破口,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课题研究,规范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

4、加大“研讨课”和“集体备课”的力度。

围绕课题,我们将通过集体备课,确定研讨课的内容。研讨课通过议——听——评——议的形式开展。通过集体备课来讨论怎样上课,再通过听课、评课来进行总结,最后来议论

收获和反思。每位上课的老师都要写出教学设计及反思(或教学故事),每位教师都要写出评课和反馈。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另外,集体备课也是我们要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课题小组集体备课我们要求统一时间在每周四的第六节课,采取“定类、定人、定伴”的形式进行。

七、研究的程序

(1)2010年9月,研讨、制订课题2010年网络研究计划。召开课题网络研讨工作启动分工会议,颁布相关网络课题管理职责、制度。

(2)2010年10月,进行“初中物理有效课堂教学”教师、学生问卷调查并分析。分学段撰写子课题研究方案、计划。

(5)2010年11月,进行“初中物理有效课堂教学”暨“定人定伴”研讨。

(6)2010年12月---2011年4月,结合“初中物理有效课堂教学”的课题实施研究,组织研讨交流活动。

(7)2011年5月,组织教学研究课。

(8)2011年6月,整理课题相关资料,进行课题工作总结。

八、研究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论文优质课、教学案例等。

升序降序

文章评论

本文章还没有评论

评论数:5页:1/1

下载课题研究方案一个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高效性的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题研究方案一个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高效性的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一直以来,初中化学都没有摆脱“纸上谈兵”,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次数少之又少。化学实验可以拉近学生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从实验方法、实验现象深刻......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优化研究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优化研究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也随之发生着变化,本文着力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优化研究,在课堂优化理念的基础上,从物理教学......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摘 要:本文就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从切实加强演示实验,搞好学生分组实验,鼓励学生课外做小实验,搞小制作谈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为......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 嘉善中学 邱丽琼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目前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物理实验教学难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许多教师认为“做实验不如看......

    初中物理课题研究方案5则范文

    《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与优化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研究背景: 1.目前农村初中教学中存在了很多问题,大多数学生都是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物理教学面临学生怕学、老师难......

    农村初中实验教学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研究方案

    《农村初中实验教学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 研究方案 宁江区毛都中学 颜飞 一、课题的提出 (一)时代需要 我国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倡导学生主动参......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也在花大力气进行中、小学实验仪器、电教设备的......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改革

    新课程背景下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改革 姓名:陈珂 单位:确山县任店镇第一初级中学 手机:*** 内容摘要: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