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实验教学 论文发表(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2 23:51: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实验教学 论文发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实验教学 论文发表》。

第一篇:关于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实验教学 论文发表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实验教学 论文发表

【论文摘要】本文以物理实验教学为载体,通过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心里素质、科学实验素质的培养,把新课标要求的物理教学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术三维目标的达成落到实处。在提高物理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论文关键词】物理实验 三维目标 思想道德 心理 素质

在当前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将素质教育有效地融于物理实验教学全过程,对于物理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就自己二十多年教学实践做些探讨。

一、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论文发表 教育论文发表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重视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物理实验教学一项重要任务,也是物理教学情感与态度这一维目标达成的必经之路。实验教学中应培养的思想道德素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养成做实验时实事求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为此,教师在演示实验中应该做出表率。万一实验未达预期目的,绝不能文过饰非,而应实事求是的分析原因、力求成功。要教育学生尊重科学真理,反对弄虚作假。如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有的同学作出的a-F图线原来未通过坐标原点而随意涂改为过原点,教师发现后,在批评的同时应与他们一起查找原因:问题出在“平衡摩擦力”不足或过大上,并要求他们重做实验力争得出正确结果,让他们享受到实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对实验的情感,培养他们尊重实验事实,注重实验结果分析,碰到困难不低头,勇往直前的科学态度。

2.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科学真理的发现需要人们的不断探索,跨世纪人才必须具备深入钻研、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在实验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实验原理、方法进行发散性思考。注重物理教学过程与方法这一维目标的达成。

3.真诚团结的合作精神。资源共有、成果共享是现代合格人才应有的观念,也是全体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目前学生实验大多数两人同桌,这为合作精神的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师应强调学生实验中的分工合作,即使是可以单独完成的实验,也要共同研究、轮流操作、相互探讨,使他们同时分享实验成果,养成合作研究良好的科研素质。

二、心理素质教育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物理实验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又一任务。实验教学中应培养的心理素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确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新课标的实施要求以物理实验教学是新课标实施的有效载体,变过去重结、,重学知识、重记知识,为重过程、重运用、重全面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练与做:学中练、练中做、做中学、学中悟。物理实验教学正是要学生去做、去练、去悟。如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时我们给学生:一条细线、一个小球、一把刻度尺、一个秒表,要求他们课后完成实验,去练习制成单摆,长度的测量方法,通过比较各小组测量结果,引导他们去悟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悟出测周期要用积少成多法,要从摆球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的道理。

2.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一个人获取新知识、开拓视眼、推动学习的内驱力。因此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提高演示实验的趣味性,力求“惊、奇、险”。如我们演示“瓶子吞蛋”(演示大气压强的存在)、“筷提沙瓶”(演示摩擦力的作用)、“脚踩钉板”(演示压力与压强)、“水中烛焰”(演示平面镜反射)、“怒发冲冠”(演示静电现象)等实验,均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形成顽强的学习意志。科研历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各种困难与障碍。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形成学生碰到困难不退缩,遇到难题不摇头的顽强意志,例如:在做《用双缝干涉测波长》实验时,有些组到下课了也没调出干涉条纹来,我要求他们借鉴其它组的成功经验,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晚自修时再做这个实验,终于在晚上他们都成功了,此时他们既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更重要的是使得他们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顽强学习意志。在实验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以科学家为榜样,直面困难,持之以恒,认真准确的操作,以顽强的意志去获得实验的圆满成功。

三、科学实验素质教育 发表论文 学报论文发表

培养科学实验素质,这是物理实验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我们物理教学知识与技能这一维目标达到的基本途经。实验教学中应培养的科学实验素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深入细致的观察能力。有目的的观察能明辨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变化规律,实验教学中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深入细致的观察能力。如在观察光的全反射实验时,一般学生只注意到全反射的两个条件,即光要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必须大于临界角。

2.选择器材、方法的能力。实验器材和方法往往不是现成的,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对器材、方法的选择能力确有必要。如在“伏安法”测电阻时电流表内接和外接的选择,按教科书给出用“阻值比较法”,我们可增加了“实验试探法”,为在阻值未知的情况下合理选择实验线路提供了方法。

3.排除实验障碍的能力。我们常在学生实验中故意设置一些障碍,如提供给学生的电表不指零,要求学生使用前必须先进行机械调零、供芯线短路的导线,要求学生在已接好的电路中查明。

4.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对实验数据进行必要的整理处理,以找出规律,得出科学结论,这是科学实验的重要一环,在实验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处理实验数据能力的培养。

需要指出的是新课程背景下物理实验教学尚未得到重视。有些学校在高

一、高二实验 复习中仅复习要抽考的几个实验。让我们抛开应试教育的枷锁,把新课标的实施落到实处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切实抓好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科学实验素质教育,为培养开拓型人才而努力!

第二篇: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讨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讨

摘要:本文围绕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阐述了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新课程背景下探究实验教学改革中应该改进和完善的问题,并提出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观点,以及辅助实验教学手段的应用和课外实验的开发等。

关键词:新课程 实验教学 实验手段 课外实验

新课程改革从实验到推广已经走过了七年多的历程。回首这七年的新课改,无论是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耳目一新,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培养出的学生思维敏捷,创新能力强,突出了学生的个性,这说明新课程改革初见成效。作为课改实验区老师的我也伴随新课改一起成长,这里我谈谈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中针对物理实验教学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必须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转化,将学习过程从知识的被动接受向知识的主动获取转化。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开展好实验探究教学。

一、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现状

作为课改实验区的老师我访问过很多的学校,有城镇中学,也有农村中学,也和参加课改的老师们接触和倾谈的比较多。就目前而言,城镇中学的实验课开展的比较好,而农村的实验教学相对要差一些。

对于城镇中学来说,功能室齐备,实验设备、器材齐全,实验课开展较好。但是,个别老师为了赶教学进度,一味地上新课,占用学生实验的时间,学生实验开展得不尽人意。他们忽略了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听一听,不在心;看一看,懂一半;练一练,心智能力都发展”。只有当学生自己动手做、动手练,对知识和技能掌握才牢固。

而部分农村学校的实验课就变了样。个别学校没有规范的实验室,有的学校实验器材不齐备,有的学校有实验器材却放在仓库里无人问津。实验课就凭老师一张嘴,学生实验变成了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变成了老师讲实验,实验教学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打了折扣。不过有的老师做得很好,在实验器材不足的情况下,千方百计想办法,从生活中找器材、找设备,自制了不少经典的实验器具。

记得我到一个偏远的农村学校去听课时,有个老师正在讲液体内部压强,在没有规范的实验器材有情况下要让学生理解液体内部压强这样抽象的知识的确难度很大。这个老师制作了个简单的器材,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理解了“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他的方法是:(如图)用一个小一点的薄壁塑料药瓶,在瓶盖上开个小孔插一根细玻璃管,用胶水把瓶盖和玻璃管间的缝隙密封,在玻璃管滴一滴红墨水柱。将这个薄壁塑料药瓶放入液体中,放到深度较大的位置时红墨水柱就升高,放到深度较小处时红墨水柱就降低。这就让学生非常容易归纳出“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的结论。

朱正元教授曾说过“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的确,就地取材,随时实验,可以使学生感到物理学就在自己身边,研究物理学并不神秘,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养成实验习惯,提高实验技能,培养创造能力。

这说明实验课的开展,并不全是受条件限制和制约的,只要我们态度端正、观念明确,是可以较好地开展好物理实验教学的。

二、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探究实验改革

实验教学是研究科技、发展科技的前提,实验教学的改革将大大加强它应有的和重要的素质教育功能。目前我国正面对走向世界的重大挑战,对人才的培养也有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对一向被人们忽视的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把它从薄弱的环节提高到重要的地位上来。

(一)新课程中实验教学必须转变实验观念

据我了解,一般的老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更多的是把物理实验作为物理学科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物理实验的教育功能也仅停留在培养学生智力、操作技能、提高学习兴趣、调节课程气氛上,而忽视了实验教学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其它素质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我们教育者必须努力转变实验观,要对实验教学有一个全面的和科学的认识,真正意识到实验教学本身独特而重要的素质教育功能。实验观念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中实验改革的前提和保障,思想是行为的指南,只有我们教育者的思想转变了,才会引起我们实验教学实践的转变和改革。

(二)新课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1.定制实验探究目标

实验探究目标是整个实验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对实验教学起着导向作用,它也制约着实验教学设计的方向,也决定着实验教学过程的实施和实验教学评价的开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中,必须有合理的、明确的、细致的、可以量化的实验探究目标。说简单一些,就是要让教师自己明确这个探究实验或这节实验探究课要达到什么目的,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掌握什么技能,归纳出什么结论。实验探究目标不宜定制过多,但要定制确切,从而发挥其在整个实验教学中的功能。

例如:有的老师只要是用到电流表的探究实验就提出“练习电流表的使用方法”的目标,用到温度计的实验就提出“练习温度计的使用”的目标等等。这样提实验探究目标那可以说就是敷衍和应付。如果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中提出“练习电流表的使用方法”的目标就比较恰当,学生才学习了电流表的使用规则,理当练习;若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提出这样的实验目标就不妥当了,因为在做这个实验之前,电流表学生已经使用很多次了,已经很熟习使用方法了,再提这个实验探究目标就没有必要了。

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提到,实验探究目标是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让学生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2.探究实验教学因素的优化

实验教学因素包括实验教师、学生、实验教学内容以及实验教学环境等,共同构建了实验教学系统。在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实验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实验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地选用教学方法,合理地使用教学媒体,创设适宜轻松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主性。协调好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最大地发挥实验教学的教育教学功能,从而促进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

一般来说,实验探究课学生的兴趣是很浓厚的,学生的探究积极性是很高的,只要我们充分抓住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兴趣,合理地组织实验探究,学生的探究实验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就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做,让学生在动手中观察思考、讨论分析、推理、判断,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得出结论,使实验探究的过程成为学生再发现的创新过程。例如:在学习“液化现象”时,课本上有压缩体积液化的演示实验,而没有降温液化的实验,我们可以把化学中制取蒸馏水的实验搬过来演示。而这部分教学内容刚好在初冬季节,气温较低,也可以让学生对着铁皮文具盒或玻璃窗的玻璃呵气,不一会铁皮文具盒或玻璃窗上就会出现很多小水珠,让学生体会、研究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实验分组中要注意学生的搭配,操作能力强的和操作能力差的搭配、基础知识过硬的和基础知识差的搭配。否则有的小组实验探究开展的有声有色,而有的小组却冷冷清清,一塌糊涂。

在分组实验的时候,教师不但要注意各实验小组的活动,如:各小组器材是否有问题,各小组是否动手,各小组的实验进度,各小组的实验数据等,还要对有困难的小组要及时帮助指导,还要注意到组内每个人的活动,基础好、操作能力强、性格外向的学生次次做,而其他同学坐着看,没有达到人人操作、人人动手。针对上述情况,实验教师在分组实验时可以这样安排:每次实验时,由实验小组组长任命一人为主,其他为辅,轮流做主,使全体学生的动手能力都能提高。

3.学生自主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在物理实验中,我们可以激励学生不限于课本中的器材,将器材开放,让学生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去设计实验,鼓励学生写出有独立见解的实验报告,然后根据不同的实验类型,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分析得出合理的器材与步骤,这样就把以往学生抄实验报告改变为发散思维的过程,如在讲到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密度时,有些学生把课本中的玻璃杯换成了口杯等,在步骤上,有些学生把倒入部分盐水改为全部倒入,还有些学生在步骤上先称空杯的质量,再称倒入盐水后的总质量„„等等。对于器材的选择,我们要表扬了学生肯动脑筋;在步骤上出要肯定了将盐水全部倒入的合理性,并对先称空杯后再倒入盐水称总质量的做法进行了讨论,分析这种方法在理论上是可以的,但在将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测体积时,由于杯底和杯壁还粘有盐水,使测得的体积小于杯中原有盐水的体积,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这样使学生感到有一种成就的喜悦,师生探究的快乐,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验探究中潜移默化地得到培养。

4.新课程中物理实验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选用适当的方法设计实验

设计实验的方法有很多种,合理地设计实验,是探究实验的前提。实验老师选择一定的设计实验方法,做到心中有数,不搞盲目实验教学。

实验探究设计的基本方法可归纳为下面几种:

①平衡法:用于设计测量仪器。用已知量去检测另一些物理量,例如:使用天平、弹簧秤、温度计、比重计等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实验。

②转换法:借助于力、热、光、电现象的相互转换实行间接测量,例如:使用电子温度计进行测量温度;使用频闪摄影探究物体的运动;研究坚硬物体的形变[用一个厚玻璃瓶,在瓶盖上开个小孔插一根细玻璃管,用胶水把瓶盖和玻璃管间的缝隙密封,在玻璃瓶中装满水并上升到玻璃管中一段,当用力压玻璃瓶外壁时,玻璃管中的水柱就会上升。(如图)]等等。

③放大法:利用迭加、反射等原理将微小量放大为可测量,例如:螺旋测微器的使用、测细铜丝直径、测一张薄纸的厚度等。

(2)新课程中物理实验要注重培养操作能力

操作能力主要是对基本仪器的使用和数据读出能力,仪器、设备的组装或连接能力,故障的排除能力等三方面的培养。

①基本仪器及规范使用。

初中物理学生实验涉及的基本仪器主要有:米尺、天平、停表、弹簧测力计、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变阻器等。

其使用的规范要求:a.了解仪器的使用方法,明确测量范围(量程)和精密程度(分度值);b.对某些仪器使用前的调零或记下零点误差;c.牢记使用规则和操作程序;d.正确读取数据。

②仪器、设备的组装或连接。

要进行一个物理实验总是需要先把各个仪器、部件、设备组装起来,并要求装配和连接必须正确无误,具体要求是,布局要合理,要便于观察和操作;连接要正确、简单;实验前要检查,必要时进行预备性调节。例如:对于一个电路的连接,我们一般是让学生按照电路图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电流方向进行连接,亦可从电源负极出发逆着电流方向进行连接,连接完成后要认真检查连接的正确性,甚至进行试触,以检查连接的正确性。但是如果有的学生,抽象思维敏捷,他不从电源开始连接,也不顺着电流方向或逆着电流方向连接,只要他连接正确,我们也不要批评他,反而要给予肯定。

③探究实验故障的排除。

实验中的故障排除,不但是一种操作能力。它涉及对实验原理的掌握程度,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对各部件工作情况的了解等,是一种综合运用能力。例如:

如图所示是小王同学连接的实验电路,当开关闭合时,两个小灯泡都不亮,小王用一段导线来检查该电路的故障。用电压表并联到L1两端,电压表无示数;用电压表并联到L2两端,电压表仍无示数。则电路的故障可能是什么?这是一个综合性强的问题,要涉及到很多知识。比如: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电压表的操作规则等等。

(3)新课程中物理实验要注重培养观察能力

中学物理实验中的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而且比较持久的思维知觉。一般需要重点观察实验的基本仪器、实验的设备和装置,实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和数据、图像、图表,以及教师的规范化操作等。

物理实验观察,通常采用的方法有:比较观察法和归纳观察法。

①比较观察法:人们认识事物、现象,往往是通过对两个事物、现象的对比,或把某一现象发生变化的前、后情况进行比较来实现的。

例如:在学习沸腾现象时,可以观察液体沸腾前和沸腾时的情况进行比较,细致、敏捷、全面、准确地得到沸腾含义;我们还可以人为地控制条件,使液体分别在常压、加压、减压的比较下沸腾,总结同一种液体,沸点随外界气压变化而改变。

②归纳观察法:总结一些现象的一般规律,反映现象的实质时,或研究一些涉及变化因素较多的问题时,通常采用归纳观察法。即,通过对个别现象分别进行观察,得到一些个别的结论,再分析、归纳,从而得出一般规律。例如:我们做滚摆实验时,通过观察滚摆在上升和下降时速度的变化来分析它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三、辅助实验手段的应用

(一)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

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是采用直观方法展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它具有声像并茂,形象鲜艳,再现迅速,感染力强,能突破时空限制等特点,并适合青少年的年龄特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它的运用弥补了传统实验教学的局限性,能充分地把教师、学生与实验融为一体,增加了演示实验的可见度和清晰度,提高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效能,降低了学生的感觉阈限,让多媒体辅助教学与实验演示产生珠联璧合的最佳效应,是其它方法难以做到的。

1.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提高实验的可见度和清晰度。

对实验过程和现象的观察是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借助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为学生创设观察的通道,将实验现象投影放大,能增加可见度,缩短观察时间,提高实验效果。

例如在做“海波的熔化”的演示实验时,我们会遇到几个问题。

一、远处的学生看不清海波状态的变化和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二、由于海波纯度的影响,固体海波在温度未达到48℃时就开始熔化了。把海波熔化的实验做成CAI课件,就可以让所有的学生看到在理想状态下的海波熔化现象了,这对学生理解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有很大的帮助。

当我们向学生展示一些较小或复杂的实验器材时,常常会担心学生看不清楚而不能认识各部分的名称。例如:我们在教学认识内燃机结构时,即使我们用内燃机模型给学生讲解,但可见度仍会让部分学生分不清各部分的名称。我们借助CAI课件和Flash动画来讲解内燃机的结构就容易的多了。老师讲得轻松,学生理解也快,这就大大地降低了实验的难度。

我们在演示动能和弹性势能相互转化的实验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由于木球撞击弹簧片、弹簧片弯曲形变、弹簧片恢复形变反推木球的过程发生时间太短,学生根本就看不到实验现象。通过CAI课件,可以把实验的过程放慢,让学生看到木球慢慢地撞击弹簧片,弹簧片慢慢变弯曲发生形变,老师再暂停动画讲解:此过程中木球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片的弹性势能;老师再接着放动画,弹簧片恢复形变,将木球反弹回去,此过程中弹簧片的弹性势能又转化为木球的动能。这样通过CAI课件的慢放,学生也就详细地看到了整个实验的过程,较容易理解其中的能量转化。

2.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增强演示实验的效果。

部分物理演示实验可见度小,演示效果不佳,很难突破教学难点和重点。尤其是后排的学生很难看清实验操作的方法和发生的现象,影响学生情绪,也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借助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例如:学习“牛顿第一定律”中的演示实验,演示在三种情况下(平面上铺毛巾、白布、木板),同一辆小车保持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观察小车在三种不同物体表面上的运动情况。实验演示效果并不理想,只是从生活经验中得到结论。把它制成CAI课件,学生非常直观地看到了平面越光滑,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得越远。在此基础上,学生很容易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所说的“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可优化实验操作步骤的讲解。

将实验指导,规范的操作方法制成CAI课件,这样就把实验过程清楚地显示出来,优化了实验操作步骤的讲解,使学生对操作步骤和方法以及操作要领获得深刻印象,在操作的同时,对照投影内容及时调查,较好地解决了用大量时间去讲解实验步骤的问题。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动手操作,同时教师也有时间深入到学生中去指导,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例如: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要分别观察电流表、电压表,调零电流表、电压表,移动滑动变阻器等等,中间实验小步骤多,难度较大,把它制成CAI课件在屏幕上显示并结合讲解,使学生较好地、较快地掌握实验步骤和方法,这样学生的操作速度加快,错误减少,大大节约了时间,成功率明显提高,多数同学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再如:用电流表测电流实验时,对电流表的使用初学者经常出错,通过CAI课件显示出电流从正极流入,负极流出,电流表串接,根据量程正确读数,如果并接或反接易烧毁,用其它颜色强调量程,这样比较形象、直观,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数码展示台辅助实验教学

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形象、直观、可见度大。但有它的缺点,那就是容易让学生产生不真实的想法,很大程度上降低实验的真实性,所以多媒体辅助实验手段不能代替演示实验。

我们在演示一些微观的、不易观察的实验现象,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清晰、更直观地观察实验器材和实验现象,我们对所演示的实验进行数码投影不防是个好办法。它可以把实验器材放大,形象在展示在屏幕上,还能把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况展示在学生面前。

例如:使用螺旋测微器来测量,教师拿着螺旋测微器讲其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使用方法,由于可见度小,收效甚微,而把螺旋测微器放到数码展示台上投影到屏幕上给学生讲解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学生就容易接受多了。在使用时,旋动旋转旋钮和微调旋钮,测微螺杆向右移动的距离就是所测长度,这个距离的整数部分由固定刻度上读出,小数部分由可动刻度上读出,用一根钢针指着进行读数,使学生观察得清清楚楚,很快掌握其使用方法。

再如:磁场的演示实验。过去我们的做法是,先把六个小磁针放在讲桌上围成一个圆圈状,中间放一个条形磁铁,观察小磁针南、北极的方向变化。但是,由于讲桌较高不利于学生观察,前排学生能看得见一些,后排的学生就一点也看不到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把这个实验放在数码展示台上做。具体做法是,在展示台上铺一张纸(避免实验器具划伤展示台),将六个小磁针放到展示台上围成一个圈,介绍完实验原理及小磁针南北极后,把条形磁铁放在小磁针围成的圆圈中间,这样实验现象即可通过展示台投影到屏幕上,实时、准确地呈现出实验现象,全体学生都可以清晰及时地观察,而且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将电教媒体科学地运用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与实验教学相互交融,有机结合,将弥补实验操作中由于器材、环境等原因造成的不足,是提高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四、课外实验的开发

新课标提出这样的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

物理课由于实验多,往往是学生最爱上的课,注意力最集中的课。但是长时间的一成不变,学生的兴趣也会大打折扣。多开展课外实验,是课堂实验的有效补充,也让物理学更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到物理就是身边、科学就在身边。我常常在备课时就设计了一些简单课外实验,让学生下课后、回家后去做。不但可以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大的好处是让大多数学生有成就感,其效果胜过做几道书面题。

在学习了光的色散后,我发现很多学生很快就忘记了白光由七种色光组成的。于是我就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着学生做了一次人造彩虹。烈日下,我端着一碗水和学生来到操场中间,学生们用各种眼神望着我,怀疑的、惊奇的、钦佩的。我用力喝了一口水,使劲喷出去,阳光下,一道小小的彩虹瞬间出现在我喷出的水雾中。学生那个兴奋劲足啊!一阵狂呼,校长还以为出了什么事。之后,学生各自端一碗水都来研究这人造彩虹,居然还有学生总结出要背对阳光才能看见彩虹的结论。从此,在学生的心中彩虹再也不是科幻中描述的那么神奇了。

在学习了物体的浮沉条件后,我安排学生回家用盐水和鸡蛋继续做实验。第二天,有个学生拿着一个鸡蛋来找我,说:“老师,为什么我家的鸡蛋不沉于水?不是说鸡蛋的密度大于清水的密度吗?”这可为难我了,望着这奇怪的鸡蛋,还真不好给学生解释。突然我想起小时候帮父母收稻谷时水田中那一个个漂浮的臭鸭蛋,终于有了答案:“你家的鸡蛋变质了,臭了。”学生小心的敲破蛋壳,一股臭味喷了出来,我们都笑了。

课外小实验及小制作是课内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的有效补充,是以学生独立为主的实践活动。在选题、取材、时间、空间上都比课堂教学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让学生独立操作、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因此有利于学生施展聪明才智,培养能力,发挥创造力。学生从独立实践中,能够不断获得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这是教学手段所无法传递的教育信息。

实验探究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将来的发展方向,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重视实验教学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德国物理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没有实验的课,不算是一堂成功的课”。德国的物理教师除了极少数纯理论课没有实验外,一般每堂课要做2-3个实验。美国物理教师更重视实验探究,在他们上的每一节课中至少要做一个实验。有的是课本上要求的实验,有的是他们自己设计的实验,学生课堂上动手活动量较大,有半数以上的课是在实验室渡过的。可想而知,实验探究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大量的信息资料显示:没有一定数量、质量演示实验的物理课是不成功的课;学生实验开展得不好的物理教学不能称其为合格的教学。

参考文献:

[1]马世红.设计性研究性物理实验的实践情况[J].物理实验,2004.11

第三篇: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一直以来,初中化学都没有摆脱“纸上谈兵”,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次数少之又少。化学实验可以拉近学生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从实验方法、实验现象深刻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和应用原理。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实验高达90个,难度和可操作性存在着很大区别。因此,如何高效完成实验,将实验教学的价值扩展到最大化,成为本次研究的重点。

一、规避实验风险,增加实验机会

化学实验的改革需要从观念入手,反之则劳心劳神,抓不住重点内容。虽然部分化学实验具有一定危险,化学药品有毒、有腐蚀性,但并不能因为有危险、有困难,而放弃学生做实验的机会。规避实验风险,将意外事故出现的概率降到最低,这才是正确的化学实验教学观念。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安排更多的实验机会,让学生走出课本内容,投入到具体化学材料的认知中。例如,在“燃烧需要条件”的探究性实验中,难免出现火苗。针对“火苗”这一带有危险性的因素,教师可从燃烧材料、燃烧环境、个人防护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保护。首先,实验环境不能完全封闭,必须要保持空气流通;其次,减少每次实验燃烧材料的数量,对火苗的最大程度进行限制;最后,制定详细地操作流程,加强对学生的保护,确保火苗产生的烟气不会对学生的眼睛造成损伤。在做好一系列安全教育和准备工作后,鼓励学生开展实验活动,从实验中得到教材里的结论。

二、做好预实验,优化实验教学方案

教材中化学实验的个数和类型较多,如果实验教学方案设计和执行不合理,就会降低实验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根据笔者的教学习惯,实验之前需要开展预实验工作,包括理论指导、教师演示、注意事项三大方面。教师演示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体会实验的操作过程,在头脑中形成更加形象的实验流程。例如,在“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变浑浊”实验中,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实验设备的密封性、除水干燥、设备顺序等内容的操作问题都会影响到实验的最终结论。为了让学生在实验课堂上得到正确结论,教师需要开展预实验准备工作。首先,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讲解简易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通入石灰水溶液的流程以及实验设备,从而使学生搞清楚实验原理和步骤;然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演示,以真实的试管、烧杯、石灰水溶液、酒精灯等实验仪器进行操作,让学生观察整个实验的具体操作,并思考实验方法的改进之处;最后,进入实验课堂,根据个人心得体会,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验,得出实验结论。如果实验结论与预期结论一致则证明实验正确,反之则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思考其中的原因。

三、借助多媒体技术,丰富实验内容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给化学实验教学增添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网络平台和共享资源的新方式展现了更多实验和实验细节,这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深入思考。例如,在初中化学教材中涉及到室外观察酸雨,分析酸雨成因和危害的野外实验。一般来讲,初中学生无法接触到酸雨产生危害的地区,更无法体会它的破坏性。面对这样的实验,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多媒体进行解决。在网络中进行搜索便可以得到与酸雨相关的海量资料,拿出其中20到30份进行对比分析,便可以得到较为正确、全面的结论。

四、以实验为基础,做好理论与实际生活的衔接

化学实验是从教材到现实的过渡,是连接理论与现实生产的重要桥梁。在开展化学实验教学的同时,还需要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生产结合起来,形成理论、研究、应用三者的内在统一。例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试验中,学生是否会想到饮料瓶中的气体便是二氧化碳,在实验中是否可以利用雪碧、可乐一类的碳酸饮料得到二氧化碳气体;厨房中的食盐是否可以制成代替氯化钠,配制氯化钠溶液;铁丝、废弃的输液瓶、筷子等是否可以替代实验室的实验仪器。将实验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与化学实验的距离,还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五、结语

初中化学是学生接触化学学科的起步阶段,化学实验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化学实验教学层面看,教师需要更新教学思路,给学生接触化学实验的机会,鼓励学生动手学化学;从具体实验安排看,多媒体可以起到极大的辅助作用;从具体的实验教学设计看,教师需要做好教学设计,从实验本身扩展到生活、生产中,让学生对化学知识形成立体性认知。

第四篇:_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_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主持:南通市海安县城南中学

李宝银 课题类别:江苏省中小学实验教学研究课题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学生的实验水平较低

从考试结果统计看学生的实验题失分率仍然很高,尤其是实验探究试题.比如,2009年省统一命题的物理试卷,为了用命题引导课程改革、引导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引导日常的教学,试卷中出现几道新颖的实验探究,中考统计显示,这几道题看似难度不大,学生失分却很多,其中2009年6月17日下午,中考物理考试结束后,师生普遍关注的

性不高,更谈不上挖掘教材本身的价值,去拓宽学生的思路,创造性地进行实验教学.多媒体普及以来,很多教师夸大多媒体模拟实验的功能和作用,以视频替代实验,大搞“幕上谈兵”.试图以题海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探究能力.热衷于让学生死记硬背,忽略学生的实验活动。

3.教师驾驭实验教学的能力不强

暑期开学前在全县初二物理教师培训会上,由县顶尖学校的一位老师执教的“引言课——奇妙的物理现象”,教者前前后后,做了十几个实验.

笔者进行了这样一个小实验:课后随机留住男生、女生各五名,让每个学生写出课上进行了几个实验(叙述实验的方法)、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列举了哪些现象.仅一个学生写出全部的实验和现象,大部分学生写出实验和现象不到半数.在

材引领操作、观察和读数.在分析与归纳栏目中,需要学生发现的只有四个字,其中两个字是选择填空.在填空之后还有对探究结论的完整表述.

这样的教材,从知识的建构的角度考虑,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从教材的可操作性的角度考虑,有利学生实验活动的顺利进程.但是,有了教材内容的暗示,学生只会猜想浮力大小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有关,而不会去猜想其它因素,除非“瞎猜”,抑制了猜想、假设能力的发展.没有了设计方案的体验,也就没有了设计方案能力的发展.有了对分析与归纳的过细引导,分析论证也就变得肤浅.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教材中要“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中为了有序开展实验教学,特别是实验探究教学,也确实出现了很多这类“建议”.这些“建议”对促进实验教学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也在客观上削减了教师教学设计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造成实验教学效果的低效.通过课题的研究,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处理现有初中物理教材时,从探究教学的需要出发,对教材进行深度开发,把教材“模糊化”、“边缘化”,以强化学生的探究学习意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教学.最终寻找出可以“削减”、“弱化”教材对实验教学的负面影响的方案,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特别是实验探究的有效性.

2.没有教师的理解,就没有真正的教改.物理教学中的“黑板”上实验、“口头”上实验,与教材有关,与中考导向有关,也与教师有关.凭借课题研究,帮助教师反思自身的实验教学行为,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必须重视实验功能的开发”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将言语上的重视转化为行动上的落实.通过课题的研究,帮助教师认清实验教学的功能,把握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技艺,进行高效、高质的实验教学活动.通过课题研究,引发教师深层次思考,激发教师的创新潜能,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促进物理教师专业发展.

3.进行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关键在于提升学生的实验水平,运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通过课题的研究活动,提高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让学生“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构建知识体系,发展实验能力,形成实验探究意识,感悟到物理的魅力,提升物理学习质量,将学生从形体疲劳的题海中解放出来,将减负增效落到实处.

4.读懂中考优秀实验题、特别是实验探究题的设计思路,以优秀实验试题期望的教学行为,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实验教学,追求课题研究和教学成果的双赢.进行考试命题时,不再用不当的实验探究题,坑害、误导广大老师和学生.

三、课题的理论支撑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应被动地接收外在信息,而应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有选择地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发现新问题、同化新知识的主动构建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教师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即知识的生成环境与运用知识的环境尽可能相近,这样学习的知识才是适用的、有效的.有效的实验教学就是创造含有丰富的信息,使学习能在其中积极思考、探究和进行知识建构的真实的学习环境.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2.隐性知识理论.隐性知识理论则认为,只有借助隐性知识的力量,人类所有的显性知识才得以发生和发展,而获取隐性知识的途径主要靠实践——实验.

3.认知精制理论.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已证明,如果要使信息保持在记忆中,并与记忆中的已有信息相联系,学习者必须对材料进行某种形式的认知重组或精制.实验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学生必须通过自身的思考建构知识,将其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这种顺应认知心理的学习活动,是理所当然的高效学习活动.

4.可接受理论.从最近发展区的理论看,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都有一定的学习准备,即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弱教材探究教学活动,就是期望将学习活动落实在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内,让学生体验到“跳起来摘到桃子”的喜悦,长进实验探究的能力.

5.选择理论.选择理论是一种需要满足理论,它认为,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重要场所.学生到学校来学习和生活,主要的需要就是自尊和归属等.按照选择理论,不爱学习的学生,绝大多数不是“脑子笨”(硬件问题),而是他“不愿学习”(软件问题).提升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更多的是创设特定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学习知识、发展能力,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自尊感的需要,他们会感悟学习有意义,愿意学习,最终取得学业的成功.

四、课题名称的界定

广义上,目前初中物理中教学活动都是有效的,题海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得法的题海训练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讲授法教学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帮助学生获得科学的知识.本课题中“有效性”是一个狭义的概念,所谓的“有效教学”既需要达成《课标》的要求,还需要有较高的“性价比”.这里所谓较高的“性价比”特指,达到同样的教学效果,期望学生付出的时间最少,教学成本最低.

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相对于人的发展这一目标,任一维度的目标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存在,缺少任一维度都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物理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课程.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物理的主要方式.教材中安排了许许多多的活动,其中就有许多的物理探究实验,物理课的学习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参加这一系列的实验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就是实验教学有效的基本要求.有效的实验教学,要能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学习、运用物理知识的本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等能力.作为有效的实验教学活动,还需要具备下列三点。

1.以学生为本.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观察、操作实验的兴趣与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2.关注本质而非表象.如果实验教学表面看上去热热闹闹,学生人人在动手,个个在参与,大家忙得不亦乐乎,但若问到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开展这样的实验是要解决什么问题时学生却回答不上来.这些学生对开展实验的目的性还不明白,对实验的兴趣更多的还是停留在因为做实验很有趣、很好玩、也很好看的层面上,玩得高兴但收获却很少.

3.切合学生实际.如果学生对所设置的实验缺乏兴趣或设置的实验脱离学生的知识背景,且得不到相应的材料资源的支持,学生就会对实验教学失去热情,活动只能停留于表面,缺乏思维的参与.虽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然有时实验活动显得热闹,但学生一阵忙乱后,活动就成过眼云烟,学生得不到任何收获,这样的活动就成为一个无效实验教学.

人的发展是三维目标的整合,这并不意味着三维对人发展的贡献是等值的.因而,着眼于人的发展的教学要根据各学科的特殊性和学生原有基础有所侧重.显然,物理课程的三维目标判断探究实验有效性的最好依据.有效的实验教学不可能完全满足三个维度的目标,但必须突出实现三维目标中的一个或多个.比如,科学探究的基本模式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资料(实验操作)──分析资料(或实验现象数据)──形成科学结论──交流讨论──提出新的问题.作为课堂实验探究活动,可以是上述过程的全部,也可以是过程中的一个片段或某一个环节,只要学生能通过探究活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或学会了某种科学的方法、技能或形成一种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能很好地达到其中一个目的,这样的活动就可以称为一个有效的活动.切不能以学生是否取得成果或得出正确的结论,作为衡量实验探究有效性的标准.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开座谈会、听课诊断等多种形式了解当前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了解教师、学生对实验教学的态度.对成功的经验,总结提升形成文本材料.对存在的问题,从教师、学生两方面探讨导致实验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成因,寻找矫正策略、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

2.进行“弱”教材探究教学的研究.

对此,初步规划采用“弱”教材探究教学,适当“弱化”教材在探究教学中暗示和引领作用,让学生领悟相关的知识,完成知识建构,体验探究的方法,开发创新的潜能.研究教材中哪些探究需要弱化教学,哪些探究不能弱化教材,甚至需要强化教材.尝试弱教材探究教学的实施策略.这方面研究的初步方案——物理“弱”教材探究教学的研究,入选2009年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并在大会上进行介绍.

3.研究命题对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考试的导向功能不可忽略,目前学校、老师围绕考试组织教学可以说是教育的“潜规则”.期望结合近几年各地的中考实验试题,特别探究试题.总结对提升实验教学质量有益的命题策略,容易引发实验教学质量低下的不当做法.至少可以用正确命题导向引导实验学校教师,引导海安县物理老师,实实在在地开实验教学努力提升实验教学质量,最终提升物理教学质量.这方面的前期研究已经取得一些成果,以文章《中考探究试题的命题》、《再谈中考探究试题的研究》,分别刊于《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教学月刊》(中学版).

主题——《进行“弱”教材教学的研究》作为本阶段研究的重点,在现状分析、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设计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实施方案,在县城、城郊、边远地区各用一两个班级试验,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探究性实践,积累课案,构建高效、高质的实验教学模式.

主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调查》之中,“听课诊断”环节属于本课题研究的难点,因为这种方式对诊断者自身的要求较高,需要诊断者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很强的教材、课堂驾驭力,敏锐的观察力,开放的思维等等。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课题组同志都是

5.总结一个的理论和实践情况,形成课题研究的中期报告.

(三)完善总结阶段(2010年12月——2011年12月)

1.召开中期总结会,针对各方面的专家对中期报告的论证情况,对课题研究中不足进行完成,对偏离方向的思路进行矫正.

2.整理、分析相关研究资料,总结课题的研究成果,形成操作性较强的实验教学的基本模式.在总结成果的基础上,分析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3.借助于各种平台以讲座、公开课、论文发表等形式,展示推广研究成果. 4.完成结题报告,邀请专家现场结题或通讯结题.

八、课题预期的成果

1.文集:包括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发表的论文. 2.典型课例的教学视频(光盘形式).

3.课题研究中至少有一项成果获省、市级以上教学研究成果奖,至少两篇文章在省级以上期刊上公开发表.

九、课题实施的保障

课题组的构成,有县装备部门的行家,也有学校主管教学、教科的主任,骨干教师.课题组主持人系省中小学研究中心的特约研究员,多次作为省市课题负责人、中心组成员进行课题研究,课题组其他成员有的有省市课题研究的经验,有的在省市教学竞赛中获过一二等奖.有了装备部门的行家参与课题的研究,既有益研究成果的推广,又有益课题组活动的开展.课题组大部分教师是中学一级教师,无论从自身的发展考虑,还是从职称的升格考虑,他们都有参加课题研究的积极性、迫切希望通过课题研究,提升自身的理念、积蓄教研科研成果.课题组成员来源于不同层次、不同区域的学校,期望研究成果具有普适性,可操作性.

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维系着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课题的研究理应获得教研部门关心支持,特别是物理教研员的鼎立相助.另外,我们聘请县装备室陈冠华主任、教研室特级教师张连生老师为课题研究的顾问.

计划采用压担子的方法鞭策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向纵深发展.比如,指定主题举办讲座或针对具体主题提出文章发表的要求,以讲座、论文推广研究成果,督促课题研究的深入.

本课题是在江苏省“五严”政策的大背影下进行的,将减负增效、教师专业成长作为重要的研究目标,从学校发展的角度着眼,理应获得学校领导的赏识和支持.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第五篇: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实验教学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实验教学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要将实验教学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的转化,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养成自主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因此改革传统的物理实验课教学模式,创建适应当今教育形势需要的物理实验课探究模式,已成当务之急。那么怎样创建当今教育形式下的物理实验课模式呢?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增强演示效果,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物理兴趣

我们知道,在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是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获得直观感性认识的重要手段,是建立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一个成功的演示实验,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有利于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因此,演示实验具有其它教学手段不能替代的作用,为增强演示效果,增大实验的可见度,我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检验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每个学生自己都可以做这个实验,实验器材(一个输液瓶,一根10至20cm的小玻璃管及带色的水)来源也很简单,如图所示.实验步骤是:在瓶里装入适量的水,用胶塞封闭,将玻璃管从胶塞中间插入瓶中,再从玻璃管上方吹入少量气,使瓶外的管中能产生一定高度的水柱,再观察它在楼顶和楼底的水柱的高度变化情况,从而推断出气体压强随高度变化情况学生便一目了然。

用乒乓球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用水和水杯做放大镜实验等等,总之,能够让学生做的,一定要让他们做起来,协助他(她)们做成功,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产生强烈的成就感。

其次是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创新能力

教科书上的探究实验是对一些重要定律和原理让学生进行探究并得出结论。但在实际教学中,绝大部分老师都是替学生设计好实验步骤甚至做成演示实验,学生成了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更不能说学生能够很好的熟悉实验器材。因此要鼓励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操作,在探究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主体和中心地位,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过程,对未知结论的探索、激发学生的思维状态,认识到这些物理实验反映的物理本质,从而认识并形成正确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我们首先应该让学生思考:放入水中的乒乓球,从它刚露出水面到最后漂浮在水面上不动的过程中,它受到的重力怎样变化?浮力怎样变化?浸没在水中的体积怎样变化?从而让学生对“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根据现象作出猜想和假设,并进一步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分析论证并尝试改进实验方案。在实验探究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方式,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不仅得出了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逐步树立科学方法的学习和科学世界观。

第三,协助学生进行日常生活小实验,及小制作教学手段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重视初中教材中小实验的教学,既有利于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这对全面提高物理实验操作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小实验和小制作的完成,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导致一些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畏学、厌学情绪,若能在改进课堂教学的前提下,把握住对小实验教学的机会,通过学习体会亲自制作和实践的乐趣,就可激发兴趣,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从而激起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通过小实验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实验技能。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小制作活动,如自制电动机、测力计、潜望镜、简易望远镜、三棱镜、电铃、楼道电灯开关电路等。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又能为学生将来工作后自制简易用具打下良好的基础。物理学是实验科学,提倡学生自编实验和自制实验器材,可培养动脑思考的习惯和动手创新的能力,又如“纸盒烧开水”、“小风轮”等小实验的实施和操作过程,就是对知识的再学习过程,并由此达到升华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通过对小实验的教学,达到对物理知识的巩固、复习和提高的作用。因此,小制作、小实验的实施过程就是对知识的再学习过程,并由此达到升华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同时,通过对小实验的教学还可教育学生树立献身科学的精神,实施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第四,拓展实验教学的思路,扩大实验探究的范围

物理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就是物理的定义、定理、规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中,那么我们所说的实验也就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及“想想做做”小实验,而是将实验探究贯穿于物理学习的全过程。我们的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 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经常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可乐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乒乓球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而且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家一起来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来说明我们要知道的物理知识。或者,这种类似的方法我们可以用来解决其他什么问题,等等。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实验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和重要课程资源。任何时候都应该十分重视实验的创新。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关键在于教师。要让学生具有创造精神,教师首先要实施以创造性教育。依靠具有创新的教师通过创造性的教育一定能培养出创造性的学生,而教师对实验创新又是落实这一目标的一个关键。

下载关于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实验教学 论文发表(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实验教学 论文发表(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共五则范文)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近年来,新课程教学理念得到教育界的广泛认可,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要思路的学习方式也得到较大程度的推广.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基的自然科......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探究实验教学探索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探究实验教学探索 江西省修水县散原中学ABC 332400 摘 要: 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与之对应的学习是始于问题,归结于问题......

    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课堂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课堂教学 摘要高中物理新课改的实施需要从认识上把握其创新之处,理解教学思想的转变,明确三维目标的建立,分析教材的创新,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贯彻,在课堂教学......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的几点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的几点思考 自我反思意识、以学生为主体意识、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动态生成意识、质量效率意识。可见钱守旺老师对传统课堂与新课程课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文具......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摘 要:本文就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从切实加强演示实验,搞好学生分组实验,鼓励学生课外做小实验,搞小制作谈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为......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论文 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入手,改革高中生物教学有很多学校都是从高二开始学习高中生物,学习内容包含三个必修模块和两个选修模块(人教版),一年的新课学......

    新高考制度下物理实验教学探讨论文

    【摘要】传统高中物理教学无视学生主体性,在实验教学中采取讲实验、背实验的做法,培养出的是徒具应试能力缺乏综合素养、思想僵化的人才。我国全面实施的高考的改革为高中物理......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 嘉善中学 邱丽琼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目前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物理实验教学难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许多教师认为“做实验不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