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程下初中物理实验高效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高效教学是现代教育理念下的一个核心目标,而实验的高效则是物理学科高效教学实现的关键条件.在本文中,就从实验教学中常见的几个弊端入手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当前现状;提升策略
一、当前物理实验教学中常见的几大弊端
在当前的物理实验中,常见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一是过分重视结论而轻视过程,这个问题导致很多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造假、凑数据的问题;二是重视验证实验而忽视探究实验,这个现象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探究能力的严重不足;三是重视教师演示而忽视学生操作,这个问题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少有机会亲自动手参与实验,使得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较差.以上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实验效果,导致低效、无效的教学状态形成.若想要改变现状,我们必须要对这些不良的现象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通过改革让实验活动重新焕发出生命力[1].
二、实现高效物理实验的举措
1.积极开展实验预习
实验是开展物理教学活动的手段和途径,实验所能起到的作用是理论讲授所无法起到的,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地开展各类实验.然而,实验活动需要的时间较多,课时不够,这个是不容忽视的矛盾,如何才能既不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又能保证实验活动的数量和质量呢?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将实验教学活动想办法向课前延伸,即积极地开展实验预习活动.在实验开始前,要钻研教材内容,熟悉实验目的、原理、过程等,通过预习让学生有一个提前的心理准备,对接下来要开展的实验有一个大体上的认知,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状况对部分学生进行适当的课前指导,例如,教给学生观察技巧、记录方法,如何处理数据等实验技能,在实验开始前,将这些实验“功夫”先练一练,这样真的到了“战场”以后,才能做到有条不紊、有的放矢.有了积极的预习准备,课堂实验的效率会大大提升,这样一来,多开展一些实验就不再是什么不可调和的问题了.
2.积极开展探究性实验
在教材设计中,验证性实验的比例要远远高于探究性实验,这样的编排设计显然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为此,教师一定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想象,在教学中多开展一些探究性的实验活动.例如,在讲到“电阻”这部分的内容时,关于“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就是教师开展探究实验教学的经典案例.为了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相互之间进行讨论,然后再围绕着问题进行一系列的猜想,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会提出了五花八门的可能性,如,电阻大小和温度有关?和材料有关?和形状有关?和重量有关?和颜色有关?面对这些或合理和不合理的猜想,教师不需要给出结论性评价,而是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自己提出的猜想,当然,在实验开始前,教师先让学生说出实验活动需要哪些器材,于是,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自己想要的各类实验器材,包括若干导线、电源、开关、小灯泡以及各种各样的导体等等,在研究使用什么实验材料的时候,事实上,探究活动已经开始了,在思考选择哪些实验器材的时候,很多学生的头脑中已经对相关的可能性进行了一定的思维探究.
当实验器材选定以后,选择什么具体的方法又成为了第二个探究的问题,教师借着这样一个问题:“一根较长的锰铜线和一根较短的镍铬线是否可以用于实验探究”来引导学生对实验方法进行探究,问题提出以后,学生很快就给出了答案:“不可以,因为材料和长度都不同,不好比较”,这样一来,控制变量法就在问题的引导下自然地出来了.再接下来,教师就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他们独立地设计具体的实验方案,在方案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并不需要进行太多的干预,而仅仅是从旁进行适当的引导,这些从不同角度提出的方案,使得学生的思维不再局限于生搬硬套课本实验的思维模式,这样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过程充分彰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对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操作能力都有显著的作用[2].
3.积极拓展课外小实验
无论我们采取何种方法来提高实验活动的效率和成功率,但实验活动比起理论学习更加耗费时间,并且与教师做实验相比,学生实验耗费的时间会更多,这个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因此,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分组实验显然是不现实的.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把实验活动延伸到课堂以外的小实验中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些课外小实验不但在实验数量上弥补了课堂实验的不足,同时,这些课外实验在内容和方式上可以更加灵活多变,且充满趣味性,对于学生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实验能力都大有裨益.
例如,在讲完有关压强的知识以后,笔者就让学生回去做一个“瓶子吃鸡蛋”的趣味小实验:首先,准备一只剥掉壳的熟鸡蛋、一个细口的饮料瓶和一些废纸片,接下来,将纸片点燃扔进瓶子里,当火熄灭以后立刻将剥好壳的鸡蛋放到瓶口,观察一下接下来发生的现象.这个实验不仅在内容上比较有趣,在实验材料上也十分简单,每个学生回家以后都能轻易得到这些材料.回家以后,学生依照教师的要求纷纷做了这个实验.待到下节课时,笔者询问学生的实验情况,学生显得十分兴奋,大家争着描述着自己的实验过程以及观察到的有趣的现象.接下来,笔者组织学生围绕着这个实验探究了一下背后的原理,最终在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下,揭开了“瓶子吃鸡蛋”的秘密,原来是因为加热导致瓶子内压力降低,瓶子外的空气比瓶内的压力大,这样一来,就会将瓶口的鸡蛋慢慢挤压进瓶子里.通过这个有趣的课外小实验,学生更加直观地体验到了大气压力的客观存在,为进一步学习大气压强奠定了基础.
类似这种有趣的课外小实验教师可以经常地运用,例如,在学习了“声音的特征”以后,就可以鼓励学生回家自己制作一个“土电话”,更加直观地体会声音的传播的特征原理;在学习完“浮力”以后,可以让学生回家以后找来废弃的饮料瓶和乒乓球来探究一下浮力产生的原因及制作浮力秤等等.类似这种简单而有趣的家庭小实验不但让学生把学习活动带回了家,增加了学生的动手机会,同时,这种没有其他人影响下的独立实验更容易激发出一些特立独行的想法和举动,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显然是非常有益的[3].实验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行为,因此,实验活动所起的作用也是综合性的,如果我们的实验教学长期处于低效、无效的状态,会严重浪费实验的价值.因此,教师一定要对当前实验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正面的“反击”,努力改变传统实验教学中的种种不利局面,通过改革创新,让实验活动变得更加高效,这才是实验教学未来发展的健康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崔振喜.注重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J].山西教育,1999(6):52.
[2]朱宝环.初中物理实验课高效教学策略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1(8).
[3]潘建中.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新探[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10):45.
第二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物理实验教学研究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物理实验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实践中不断深化,2012年广西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全面启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的新要求,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的探究性、创新型人才需要。对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寻求改进和解决的策略,使之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已经成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当务之急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物理实验新课改问题应对的策略
一、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学的定义、定理、规律、定律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可以说,物理实验是沟通猜想认识和归纳分析的重要桥梁,正是有了实验,才将许多自然规律以本质面目呈现在人们面前。就高中物理实验来讲,它既是物理教学过程当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同时也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物理研究方法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物理实验课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一直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新课改对实验教学的要求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达到以下总目标: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了解科学与技术、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作用,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全球观念。
高中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实验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注重对学生实验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改变过去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方式,把实验地位空前提升,不仅重视与基本理论知识点的衔接,还更加重视学生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很多实验由演示实验变成探究性实验,由验证性实验变成探究性实验,例如,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变成了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教学不再是“统一的实验教材”、“统一的实验题目”、“统一的仪器”、“统一的方法步骤”、“统一的结果”,而是只提出问题,提出几个参考案例,具体采用什么方案,如何操作,会有什么结果则由学生充分发挥,自行探究。
三、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经深入调查和分析,发现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下:
1.学生人数众多,实验器材配备严重不足。现在一个班的人数有近70人,一个年级的人数有1200多人,但实验器材的配备还是外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水平,远无法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
2.班额大,一名任课教师无法同时应对全班60几个学生,以致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很好的指导,出现错误或者问题无法得到及时发现并解决。
3.时间紧,课程改革后,物理课时的安排为每周3节,但教学内容不减反增,教学要求与提高,单靠课堂上的40分钟时间根本无法进行深入的探究。
4.现任的物理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影响,以及班额大、时间紧、器材少的限制,无法进行真正深入的探究,为完成教学任务,还是自觉不自觉的受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统一的实验教材”、“统一的实验题目”、“统一的仪器”、“统一的方法步骤”、“统一的结果”。
5.现任物理教师由于受知识水平的限制,如计算机软件知识和一些现代实验器材的使用知识,导致一些现代实验无法开展。
6.由于商家追求利益最大化,生产出来的产品很多都是“一次性的”,用过一次或者几次后便报销,无法再使用,由于经费或者是审批手续繁锁的原因等又导致无法及时补充更换损坏的仪器,以致很多探究性实验无法正常开展。现在用的牛顿管,抽气机还是上个世纪70年代的产品,而且只有一套,气垫导轨必备的气泵则无法使用。
四、应对的策略
1.严格控制班额,努力实现小班化教学,向发达国家或国内发达地区学习。如果真能实现25个人一个班甚至15个人一个班,开展小班化教学,那么使物理实验教学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式教学将不再是梦想。今年,合浦县教育局转达北海市教育局的通知中提到,今年新高一和初一年级的班额努力控制在50个人一班,这让我们看到了进步,看到了希望。
2.配备专职的实验指导教师,在上实验课时让实验指导教师进入课堂,协助任课教师上好实验课。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开展实验探究,遇到问题及时解答。彻底改变一个教师无法应对60几个学生的情况。现在本校只有两名物理实验教师,而且只负责仪器的准备,其他工作均由任课教师自行解决。在无法实现真正的小班化教学的情况下,配备专职的实验指导教师,并让实验指导教师进入课堂无疑将成为实现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的有效办法,为顺利实现新课程改革中的实验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持。
3.开放实验室,在每天放学后或者是周末,开放实验室,让对物理实验,物理学科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到实验室开展实验,对课堂上没完成的实继续探究,或者是一些新的猜想和实验方案付诸实施,或者是搞一些小的发明创造的,让学生充分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4.加大师资培训,转变教师观念,提高物理教师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提高物理教师应用现代教学手段设备辅助进行物理实验教学的能力,实现物理实验教学方式的转变,切实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水平的质量。
5.加大经费投入,及时购置现代教学必需的实验设施,如计算机,传感器,数码相机等,对损坏的仪器及时更换和补充。
五、结语
通过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后,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尤其是农村中学的物理实验教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有待各方(政府,学校,教师)共同努力,继续探索解决的办法。作为一线的物理教师,我们也应在实践中不断钻研,为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现,为具有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中学生做出自己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2]廖伯琴主编:《高中新课标教材(物理)介绍》,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
[3]李金生.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之我见[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1
第三篇: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美术教学研究
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美术教学研究
摘 要:美术是九年义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新课程改革下的美术教学不是要培养出伟大的画家,而是要通过美术教学,在初级阶段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并用这种独特的审美情感去审视生活,在生活中寻找美的存在,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新的时代里,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模式,使美术教学成为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潜在指导意义的课程。面对现今学生比较发散、活跃的思维现状,美术教师应该多角度审视学生的美术作品,更关注学生心灵的变化和成长,使美术教育成为文化教育的重要补充。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美术教学
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传统教育中对美术教育的偏见以及美术教育中的弊端,要将美术教育的重点进行调整,重塑美术教育的作用和意义。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美术教育的重点不是培养专业的美术人才,而是更具普遍性、广泛性、开放性的惠及全体初中生的课程。学生在美术教育中应该获得更多思考、想象的机会,并用语言、文字之外的绘画形式表现出自己对事物的情感、感悟,达到锻炼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表现力的教学目的。美术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情商和审美能力,特别是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引导学生建立审美情感
传统的美术教育一般被认为是培养学生的一种特长,为想从事美术专业的学生提供一种基础教育,而普通的学生一般忽略美术学习,更注重文化课的学习,以应对升学考试。另外,教师也不重视对普通非艺术学生的美术教育,这使初中的美术教育几乎形同虚设。但是,在新课程改革的条件下,特别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下,面向全体初中学生的美术教育才是符合时代历史潮流和现实教学需要的。初中阶段的美术教育不是为了培养高等专业人才,而是引导学生建立一种审美情感,生出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感受美的心灵。例如,在美术教学中,学生会欣赏一些世界名画,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可谓是永恒的经典。学生不是要临摹画作,而是心怀敬畏,以一种审美视角来体味画作本身的美,以及画作背后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对时代变革的一种态度。画作的色调,明暗过渡自然和谐,体现出画家精湛的绘画技巧,特别是对画家内心世界的剖析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欣赏美、创造美,更能获得许多心灵、情感的交融,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更健康的发展。美术教学是引导学生建立审美情感的尚佳途径。
二、创新教学模式
现代的初中教育应该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育不应该再是传统的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但是学习的主体,也应该是发现问题的主体,还应该是创造问题的主体。现代教育中,教师应该更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并依据初中学生的这种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有特色的教学模式的尝试,以促进学生身心更健康的发展和新时期课程改革的推进。例如,在欣赏画作《静物》时,霍达按照科学而精确的结构与透视规律,借助细腻丰富的色调转换,塑造出质感强烈、若可触摸的、逼真的静物形象。在欣赏画作时,学生看到的还是平面的图画,教师可以对应画作找到相似的静物,按照画作呈现出的角度和光线将静物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可以进行对比观察,更直观、更具触动性地领略画家独到的画功。美术不仅是理论和创作,更重要的是观察,通过观察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缜密,使学生能够将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地思考问题,感知生活。创新教学模式是对学生和美术教育事业都有积极意义的教学实践
活动。
成长于新时代的初中学生,其接受更多元、更开放、更新鲜的元素。在初中生的思想中,有许多具有先见性、创新性的元素需要表达和表现。但是一些长期工作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美术教师还依然秉持着传统观念,依据传统的理论来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
每个学生都有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思想情感的权利,所以教师应该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学生对美术的理解和兴趣进行教育教学。绘画技巧的熟练程度是评价学生作品优劣的标准之一,但是作品中表达出的情绪、情感是否充分、明确,也应该成为评价画作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准。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多角度分析、审视学生的美术作品变得更重要、更必要,学生的艺术能力应该得到更多富于感性的肯定。
新课程改革下,学校和教师都应该做出更多的努力,完善教育体制,改进教育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以适应时代发展对教育的更多、更高的要求。初中美术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导,使学生更全面、健康地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建立坚实的基础和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杨清.刍议当前初中美术教学工作中的困境及对策[J].科教导刊:中旬,2011(06).[2]冯雯婧.新课改下教学评价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应用探析[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1(08).[3]杨永强.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美术的创新教学模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6).(作者单位 重庆市江津第六中学校)
编辑 郭晓云
第四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
八道沟镇中学 宁钢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它既要有科学的思维,文学的理解,数学的方法,又要有操作的程序和实际动手的能力,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要让学生会发现问题,会提出问题,会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和实践的方法去探究这个问题,去解决这个问题,在课堂实验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我们物理教学的方法和方式必须进行大规模的变革。
一、物理实验探究的意义
第一、科学探究是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是物理新课程的一大突出特征,而实验教学活动是物理课程中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标准中,物理课程内容标准由科学探究与科学内容两部分组成,因而,科学探究贯穿于新课程始终。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初中物理实验课堂应当也必然是开展探究活动重要阵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实验过程的体验来激发兴趣、感受方法,学生也需要实验的结果来获得愉悦,满足成就感。物理课堂实验教学不是忽视物理知识的学习,而是注重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自主建构过程,实验教学与知识的建构是在同一过程中发生的。
所以学生课堂上的实验活动是需要设计的,这种设计是教师要提供给学生适当的器材,对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有所思考和估计,在活动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第二、课程改革越来越注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重视人的发展和培养,注重人文主义的教育。它的最大特点就是不是仅注重知识研究的结果,而是更重视研究知识的过程;不是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是更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不是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而是重视师生的互动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与时俱进的形势要求我们冷静思考,如何进行这一课题的研究。
第三,科研应该为实践服务,我们的实践是实验教学,也就是说,要通过我们教师的实验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提升我们整体水平,能在新课程改革中取得实质性的好成绩,那就不会辜负父老乡亲对我们的厚望。从这一点上说,我们更应该实事求是,认真地去进行这一课题的研究。
二、现状分析
我校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教师和学生在思想上、观念上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验;重实验结论、轻实验过程的倾向。针对目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演示实验通常由教师独揽,学生没有动手操作机会;用“做实验题”代替“做实验”等现象。长期以来学校没有专职的实验教师,因此从事这方面研究的教师很少。虽然有些教师初步研究过实验教学,但没有很明确的研究成果,校本教材贫乏,几乎是一贫如洗。从普九硬件验收以来,学校硬件达标已基本达标,加之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这就有待于我们的研究成果。我校部分物理老师对实验教学曾进行过前期研究,积累了一些研究的方法和经验,有助于我们对这个课题的研究。
三、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加强理论学习与研讨。通过理论研究,使课题组成员对实验教学的意义及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认识到实验不仅是物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课程的内容,同时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是学生学习的有效途径,在实验的过程中使学生在“知识和技术”、“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重视物理实验教学过程。通过实验教学的案例研究,从教师教的方面来看,实验可以帮助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直观、形象、生动的物理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学建立在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之中,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从学生学的角度来看,设法让学生多动手做实验不仅可以满足学生操作的愿望,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不断体会和尝到“发现”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获得成功”后的喜悦,从而提高兴趣、增强信心、增强学习的欲望,进而转化为一种热爱科学的素质和志向;在进行观察与实验中,需要用精细敏锐的感知力和观察力,去及时捕获一些重要现象,从而培养了观察能力;通过设计实验、分析结果等能锻炼和培养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在研究原因、结果和形成概念的过程中,要进行概括、抽象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通过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等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归纳能力、分析能力等),通过想象、假设锻炼和发展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在实际操作和汇报实验结果的过程中,培养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等等。实验不仅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坚忍不拔意志品质,而且能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优秀的道德品质,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用多样化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促进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实现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依据三维目标设计评价量表,让学生通过评价知道自己的进步,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才能较全面、有效地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更多地从学习兴趣、情感体验方面发现学生的潜能与特长,促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不断发展提高。
重视校本研修,积累校本教材,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在此过程中,课题组的老师对课本中的一部分效果不显著或者变量不容易控制,安全性能不太理想的实验进行了改进,使实验的可操作性,易观察性和安全性得到了较好的改进,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丰富了校本教材。同时使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了发展,养成了爱看书、勤研究、多动手、常反思的习惯,通过撰写论文写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第五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是其中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由于物理实验涉及很多的实验步骤,加之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难度不断增大,学生学习的不充分,影响到学生物理实验的质量,对学生的长远学习非常不利。因此,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实验教学的实际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确保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主要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教学研究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实际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物理实验教学,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质量。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占着较为重要的地位,由于平时教师在课堂上主要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如物理概念、物理现象以及相关的物理计算公式,而学生学习物理的目的是将其有效地应用于生活中,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而通过实验,学生能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变成实际的操作能力,学生实验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运用知识的过程。可以说,物理实验是确保学生有效运用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的课时安排,进行充分的物理实验教学,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物理实验当中,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实现学生物理学习上更大的进步。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1.为学生准备充足的实验器具
在以往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的物理实验过程主要以教师演示为主,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能够参与到实验当中,大部分学生主要是对教师物理实验的过程进行观察,进而影响学生实验学习的效率,学生无法亲手动手实验,对学习的积极性也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教师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学生准备充分的实验器具,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除了向学校申请购买专业的物理实验器具之外,还应该带领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废品制作实验器具,将其有效地应用于初中物理实验中,高效率地完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工作,确保学生物理学习的有效性,实现学生的长远发展。
2.优化物理实验过程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还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对物理实验过程进行有效的优化。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实验演示的方式,应该带领学生共同做实验,使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对物理知识进行领悟,进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果。具体来说,教师应做如下几个方面的努力:(1)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实验,激发学生实验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有效的指导,当学生在实验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应该及时帮助学生,以便于学生实验的顺利进行。(3)采取有效的实验策略。例如,教师可以开展小组实验,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学生能够集思广益、相互学习,提高实验的质量,促进实验的顺利完成。另外,教师还可以开展探究实验等,通过应用有效的实验策略,能够实现良好的实验效果,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将相应的物理实验知识掌握了,进而促进学生顺利地完成实验。
3.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科学评价
在每堂实验教学课即将结束的时候,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科学评价,这样才能使学生了解到自身在物理实验操作中存在着哪些不足,通过及时的纠正,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确保学生物理学习的有效性。此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应该避免一些批评语言,以免影响到学生物理学习的自信心,对学生的长远学习造成影响。总之,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只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价,学生才能够了解自身的优势以及劣势,通过积极的发挥优势,弥补劣势,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进而促进学生物理学习上更大的进步,使学生在初中阶段能够夯实物理基础,促进学生更为长远地学习。
主要针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分析和探讨,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了解到,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通过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调动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加充分地融入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熊春玲.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01(02):224-225.[2]郝贵有.做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几个环节[J].科技资讯,2006,11(02):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