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2学年度心理健康教育总结心理教育能促进学生的道德教育,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2002学年度心理健康教育总结心理教育能促进学生的道德教育,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注重学生心理教育,使之心理处于健康正常状态,是其形成良好品德的科学根基。因为:其一,个体心理只有处于正常健康的状态下才最易于顺应社会,倾向于与社会保持一致,接受社会的各种要求,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品德。其二,某些好的品德往往要在某些心理素质的基础上才易于建立起来。其三,反之,个体如果心理处于不平衡状态,则最易于形成不良的品德或发生不道德行为,要防止或消除这类非道德行为,从根本上说,就要注重心理辅导,及时疏通学生心理产生的不平衡状态。为此本学期我们对德育工作着提出了将心理学中的一些原理、规律、方法、效应等运用到德育工作中的要求。具体做法如下:
一、利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拓宽德育的途径。
1、专门教育与学科渗透相结合。强调学校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广大教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在此基础上,各科教师联系自己所任教的学科适时、适度、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使各科都能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2、集体指导与个别疏导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使全体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结构,为学生当前生活及将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实施过程中,我们广播进行专题讲座,开展集体指导,提高广大学生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普及心理健康基础知识,教会形成心理健康的基本技能。解决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是心理教育的主要任务,而个性问题与特殊问题需要进行个别辅导。因此我校要求每一位德育教师都要有心育意识,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提供心理服务。服务形式有:⑴面谈。如果学生有某种心理问题和困惑,可直接与辅导老师谈心交流。⑵书信辅导。如果学生有某种心理问题,又觉得不便与辅导老师口头交流的,就采用书面交流。⑶音乐欣赏。我们在谈心室放置一台录音机,当学生心情矛盾又不愿诉说时,让他听听音乐,调节紧张不悦的情绪。
3、个案分析与工作总结相结合。学生个性的差异性、心理问题的多样性决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重视个案分析与研究,做到因材施教。为此我们要求每个班级建立一份心里个案分析记录本。班主任教师把学生中出现的心理状况及解决办法及时记录整理。分析了解各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把准教育脉搏,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找到普遍的规律性的东西,进行总结交流,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技巧和策略。
4、学校指导与家长配合相结合。学生生活的环境主要是家庭和学校。学校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不可忽视家庭因素。据调查,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首要因素是家庭气氛,不同的家庭气氛,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何采取民主型的教养方式,营造和睦、温馨的家庭气氛是家庭教育首要问题。家长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赢得实效,必须赢得家长的支持。我们着力修筑学校与家庭之间沟通的桥梁,开办好家长学校,普及心理教育基本知识,交流先进经验与做法。不定期召开家长会,共同探讨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形成学校、家庭教育合力。
二、运用心理教育技术,改进德育的方法
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现在的学生似乎什么道理都明白,他们说起来一套套,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了。也就是说,学生的认知与行为相脱节,存在巨大反差。工作中我们主要采取如下几种方法:
1、正强化法。在学生表现出一个行为之后,运用各种令人喜欢和愉快的事物给其以奖赏,从而提高该行为在以后的发生率,这种方法叫作正强化法。如果学生感到自己的行为得到了满意的结果,以后他们在类似情况下就可能重新表现为这个行为。我们采用的正强化物有三种类型,物质的,如学习用品、书籍、奖学金;精神的,如老师表现出高兴的体态语,对学生行为进行口头表扬;活动的,如增加自由活动时间,带学生开展各种参观、郊游等活动。
2、负强化法。当学生表现出一个行为之后,撤去某个令人不快的甚至是痛苦的刺激物,或让其离开一个情境,从而提高该行为发生率的方法,叫做负强化法。负强化的目的是使学生形成逃避条件反射或回避条件反射。如当学生行为习惯不良或犯了错误时,老师给予批评教育,该生认识了缺点与错误并表示要改正时,老师就停止批评并给予充分肯定。教师运用负强化法时做到就事论事,不从整体上否定学生,避免因厌恶刺激撤销不及时造成师生情绪对立。
3、订立公约法。订立公约法就是老师和学生双方同意,以提条件、订契约的形式,明确规定学生做出某种行为之后,老师就满足学生的什么条件。订立公约以书面为主。教育过程中我校各个班级都根据班级实际制订若干条目,张贴于班内墙上。实践证明,这种订立公约的方法,既规范了学生,也规范了教师,而且建立起师生之间一种关系模式,这种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以及遵从正确教导的行为习惯。长此以往,这种模式将使学生的很多坏毛病,诸如任性、固执、懒惰、自己管不住自己等都可以迎刃而解。
4、代币法。代币法,是在行为矫正时所使用的契约程序中,用代币来强化矫正效果的方法。代币是一种间接强化物,在用直接强化物进行强化之后,过渡到比直接强化更高级的强化手段:代币法。它不是即时满足学生的要求,而是一种延迟满足,有助于培养学生更持久的良好行为。具体方法:记分,如给学生穿戴、个人卫生、课堂纪律、课间活动等情况给予分项量化打分;奖励,给学习优秀者及时奖励;在班级记事簿上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等。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为学校德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事实说明,德育心理学化是学校提高德育实效的必由之路。我们将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努力找到一条符合德育内化规律的高质量、高效的实施途径。
第二篇:运用赏识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健康
运用赏识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健康摘要:赏识教育就是以适当的语言巧妙的夸大学生的优点长处以赞赏的语言表情及动作来欣赏赞美学生以唤起学生,在人格上的尊严自尊心得到保护唤起他们学习的动力以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赏识教育;心理健康在学校教育中,由于分数的影响,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不在少数,我国有位人士曾作过一个调查,惊奇的发现:中学生厌学者达30%,有的地区甚至高达60%之多。中学生心理问题大都表现在:
学习类问题、人际关系问题、青春期心理问题、抗挫折能力较弱等问题,有的甚至成为马卡连科指出的“最困难的教育对象”,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核心部分,成为其主体发展的内在依据。初中学生大都十五、六岁,正是青春年华的好时节。他们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大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之势。但是,由于面临升学与就业的选择,他们不得不屈从于这种压力,埋头苦学,以争取最大的成绩为荣。心理的承受力由此而生。
著名的教育家周弘,面对自己双耳全聋的女儿,通过对她的种种积极的暗示、赏识,使她只用了四年的时间,学完了六年的小学课程,成为我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周弘老师开设的聋哑康复中心,对聋哑儿进行赏识教育的实验,使孩子们身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充分证明了通过赏识教育,塑造自信健康的心理,会获得巨大成功。
在我的学生中确实存在一部分没有远大理想和目标,缺乏自信,不思上进的学生。有的从小养成了娇纵任性,不会自理,缺乏责任感,自卑、自负,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甚至出现厌学、弃学等现象。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合理地运用赏识教育,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保护唤起他们学习的动力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一、赏识语言每位学生都有长处而且都不只一条。最后进的学生也会有三、五条长处。关键问题不在于学生有没有长处而在于老师和学生自己有没有发现长处的能力。有了这个能力就能从缺点很多的学生身上发现许多的长处没有这个能力明明有很多长处也会被自己和别人埋没掉。赏识教育中教师最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不断的激励孩子学生哪怕有一丝一毫的进步也无限的放大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不断用优点战胜缺点才能树立自己是好孩子的信心才能塑造学生完美的个性才可能消除学习的畏难情绪调动创造性思维体验成功。激励的方式有多种多样适时、巧妙的使用赏识性的各种语言如口头语言表情语言形体语艺术期刊/yslqk/言等等给学生创设被赏识的氛围使学生尝到被赏识的喜悦。经过平时教学的经验积累总结出赏识教育教师的口头用语八种。
(一)肯定式:如“好”、“不错”、“太棒了”、“你的知识面真广”等。
(二)激励式:如“你能行”、“你很有潜力”、“我相信你的实力”、“你会把握好自己的”、“你有能力把工作做的更好”等。
(三)期望式:如“再加把劲你会更优秀”、“我相信你的实力你一定能超过老师期待着你的进步”等(四)夸张式:如“棒极了”、“这么精彩简直出乎老师的意料”等。
(五)预言式:如“你将更优秀”、“你会让老师为你骄傲的”等。
(六)挑战式:如“你敢不敢和XX比”、“敢和他比试一下吗”、“你不会就此罢休吧”等。
(七)比较式:如“你比XX聪明”、“你有能力超过他”等。
(八)倾情式:如“看到你的进步老师真高兴”、“你的进步让老师感到很欣慰”等。
二、赏识方式皮格马利翁曾将一组同学名单递给老师并说明这一组同学经测试属于智力超常。一个学期后这一组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就在老师喜不自禁的时候皮格马利翁却声明自己根本没有对这组学生进行测试智力超长一说纯属子虚乌有。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完全是由于外界对他们产生了极高的期望值后又在不知不觉中将这种关爱与勉励传给了他们的缘故。这就是著名的皮
格马利翁效应:来自他人和自我的积极评价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力量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皆能成材这是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作为教师有责任为学生创设尊重他们信任他们欣赏他们的环境和氛围为此我们可以使用以下赏识方式。
(一)学生自赏为了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积极评价的激励作用我召开了“我就是我”、“我欣赏自己”、“我能行”等系列主题班会开展了特长展示“星光闪闪”等系列个性展示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欣赏自我肯定自我同时要求学生人人自制自赏卡,建立求学录每天坚持填写:今日进步、明日目标、激励言语等从而树立自信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二)学生互赏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赏识。人性如果得不到这种需求就会像得不到太阳的庄稼一样枯萎.为此我们开展了“我心中的榜样”、“我的偶像”、“我最欣赏的一个同学”等系列主题班会活动同学们自由发言寻找身边同学的闪光点涉及范围包括学习、纪律、卫生、体育、劳动、做人等诸方面。定期或不定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组员各自的优点填写在“求学录”、“同学赞赏”专栏里。
(三)家长欣赏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受教育者社会化过程中具有特殊的价值。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与家长的态度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只有学校家庭形成教育合力才能达到最佳教育效果。因此班主任有责任对家长进行教育方法的培训使家长不再是孩子生活上的保姆更重要的是使之成为有一定赏识教育理论的初级教育者。为此我多次召开家长会请家长观看周弘老师的赏识教育讲座录像讨论交流教育孩子的成功经验使人人学会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学会与孩子沟通懂得信任尊重了解激励宽容孩子激发孩子的自信与自强。让家长每学期两次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家庭情况考核请家长给孩子分配固定的家务劳动在劳动中发现孩子的优点从而欣赏孩子鼓励孩子同时也使孩子在劳动中体验生活的艰辛充分感受成功的愉悦更坚定明天会更好的信念。
(四)教师欣赏有位心理学家这样比喻:孩子需要鼓励如同植物需要水一样而老师的鼓励则更为孩子所期待。因此教师的赏识更应该是~种深层次的赏识即用心温暖学生用情去激励学生用爱去鞭策学生用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去感染学生。适时赏识每个学生的点滴之长时时注意对每个学生赋予积极的期望。为此我坚持从学生的学习日常生活,各种活动等方面观察了解学生把握他们的思想脉络医院药学信息网站的建立与应用掌握他们的心态变化了解他们对不同事物各种现象的评价注意他们的自我表现及时归纳他们的成长点和激活点为激励他们成长找寻客观依据。每天早读及时总结表扬好的方面及个人并提出希望然后有针对性的在一些学生的求学录上写下评语。让学生感悟到教师发自内心的关心、爱护、尊重、信任和希望从而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
三、竞争机制根据青少年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我在教育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培养学生敢于竞争善于竞争的意识和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旅游论文发表/lylwfabiao/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学生分为四大组个组之间开展竞赛比纪药学专业教育模式的改革律比卫生学习上鼓励学生自报学习竞争小组自定挑战目标竞争对手设立“挑战成功者光荣榜”对每一次考试挑战成功的同学进行鼓励以此激励暂时失利的同学。这样为学生营造了竞争的氛围形成了你追我赶比学赶帮的良好学风同时使学生从成功的喜悦中发现自我肯定自我,悦纳自我为下一步的成功增强信心。
总之通过方法人部分学生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学习自觉主动、待人文明礼貌、谦虚诚恳、情绪积极乐观、懂得自强自尊、理解尊重他人、有宽容谦让精神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已经初步形成。
第三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综述 我校自2000年成为区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校以来,在市协会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多渠道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有效地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等方面,打下扎实的基础。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网络及校、班二级学生危机干预网络。我们以“一支队伍”、“二个板块”、“三大阵地”、“四点结合”,积极探索城郊结合型高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将学校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区教育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
我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抓手、突破口。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德育的起点和基础。在我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五线并进”的德育工作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是“五线”的基线。
1、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并由校长亲自任组长,同时由一名副校长具体负责组成了强有力的领导班子,部署、协调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划与计划。学校请上海市心理协会会长吴增强教授来学校为教师作报告,请区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家来学校为班主任开设讲座,目的在于提高广大教师的理念,更好地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2、建立心理辅导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建设。学校建立心理辅导室并对心理辅导室进行装备,配置了电脑及应用软件等心理室需要的教学设备,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学校十分重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教师的业务素质,配备专门心理辅导老师。每年都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参加协会主办的心理辅导培训班,这些同志充分发挥骨干作用,并开展自培工程,为班主任与各学科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我们还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班二级学生危机干预网络。在课程建设中 :
1、“专业”课程的设置。我校在各年级开设心理辅导课每二周一节,教材使用市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助手册,还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自编、选编一些教材,邀请了区内颇有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同志来校作系列性择业指导,旨在引导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择业观念与正确的从业心理,提前预防不良心理情况的出现。
2、“辅助”课程的设置。倡导“人人都是心理辅导工作者”。把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渗透到班会课,不仅丰富了班会课的内容,而且改进了班会课的形式,形成了系列性的教育活动。我校的心理咨询室每天中午向学生开放。学校特意设立了“咨询老师热线”。每月一期出版心理健康教育的小报。致力于形成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网络与体系。
第四篇: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摘要:良好的思想品德是指引着人们具有良好的行动,它会使人生活乐观,学习或工作努力,积极要求进步,无论在何时何地,总能把握住自己,成为生活的强者,事业的成功者。每个人从小就应该从各方面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关键词:思想品德;爱心投入;引导形成正文:
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关系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如果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就会产生很大的片面性,而这种片面性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的轨迹。”作为一个班主任,对培养一个班的学生的良好品德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是从以下三方面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一、从心理角度引导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发展、成才的重要因素,而且可以说是决定因素。只有心理健全的人才能把创造力转化为美好的现实,并进一步促进创造才能的发展。
培养和教育学生心理健康,首先从是爱心的投入,前苏联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能是一个冷漠无情的人。”教育家淘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多少年来,有些班主任把给学生以“下马威”或以“道貌岸然”来维护班主任的尊然当成“经验”。结果往往是造成学生敬而远之,心灵的交往被堵塞了。因此,任何一个教育者,都要树立热爱学生的形象,有一颗充满真情的爱心。例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力求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与学生交谈,总是满脸春风,面带微笑。学生会感到班主任和蔼可亲,感情得到升华,由爱班主任升华到听班主任的教导,乃至爱学文化科学知识。爱心教育关键要建立在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上,每个学生都有向上的心理,每个学生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爱,学生的是非善恶标准尚未完善,都不可避免地有时会违背教师的期望,因此教师对学生犯错的宽容,能调节师生之间的关系,以感情爱心感化学生,进而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信念上的自觉、行为上的顺应、目标上的认同,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其次是情感的激励,所谓情感激励,就是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人的情感,使之产生人们所希望的倾向,并形成持久、稳定的热情和人们所期望的上进心、内驱力。学生有很强的好胜心和自我表现欲望。他们心理、精神上的愉快体验往往会超过对物质的追求。他们希望自己的能力、价值得到表现,并希望得到同学的赞同,特别是老师的肯定和承认。运用情感激励 1
转化弱势生,是最基本的途径之一。作为班主任,应该用自己的热情去打动他们、感染他们,努力为弱势生创造一种关怀、宽松、平等、和谐的精神氛围,给予他们慈母般的关爱,满足他们正当的需要,要循循善诱,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对弱势生提出一定的行为要求,并且相信学生能够弥补不足。老师的信任与殷切期望,能使他们消除过重的心理压力,这样,他们自然乐意去改正自己的缺点,接受老师的教育,渐渐地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从行为上引导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
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在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工作上,班主任应该结合学校的中心工作、校本课程,品德与生活,班会课,向学生讲述有关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爱人民,守纪律、爱学习、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同学们团结友爱,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的故事。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抓住集体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及时表扬,注意扶持先进,维护正气;而对学生出现的不良影响要及时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逐步做到好人好事个个夸,不良倾向有人抓;形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风气。例如:在创建文明广州的活动中,河沙小学在郑健恒校长的指挥下,组织学生参加“文明广州,从我做起”、“人人争当创文志愿者”等活动。学校的班主任,在每次活动中都选出10名积极分子加以表扬,让他们的正气在班里树立起来。促进儿童由“知”向“行”的转化,从而知行统一。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人教学品德与社会的《请到我的家乡来》的课文时,还设计了课外活动,让家长带子女参观家乡名胜古迹。通过参观,使学生亲眼目睹家乡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激起对家乡、对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激起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而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渗透到每个人的心扉。
三、从追求人生目标上引导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
目标是前进的动力。让每个学生都确立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使他们沿着目标迈进,更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教育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刻苦学习,长大了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盛。在抓好思想品德教育课的同时,恰时利用身边的典型事例正面教育学生;开展有益的班队活动。例如:“集中培养一种品德”、“宣传一个观点”、“歌颂一种精神”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分析自己所处的社会背景,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领悟到理想是心中的太阳,是人生海洋中导航的灯塔,是前进的方向,是刻苦奋斗的力量源泉;为实现理想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例如河沙小学的品德科老师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观看视频《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在宏伟壮观的长城脚下开讲,具有特殊的意义,在新中国成立60年这一时间节点上,进行爱的教育、爱国的教育,要传承五千年中华文明,更要面向未来。《开学第一课》以“爱,让中国更美丽”为口号,融入演讲与互动,把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变成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激发观众在心中建立自己的梦想,成就自己的事业,要想实现梦想就要从小学习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最后本人因势利导地还让学生写《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有的学生在写观后感时,抒发了自己长大后要当一名人民警察,为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而奋不顾身地工作。为此荔湾区河沙小学获得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广州市小学品德教学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开学第一课我的梦·中国梦》的观后感征文大赛的优秀组织奖。在正确目标指引下,只要再进一步教育学生文明礼貌,遵纪守法,那么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又得到发展。市品德教研部发出关于开展传承中华美德,争当“礼仪之星”——广州市小学生“寻找青苹果”读后感征文比赛暨“礼仪之星”评比活动真是一场及时雨,荔湾区河沙小学的学生在寒假里就到各大书店购买了《青苹果文库》,开心地与父母一起阅读。开学了,老师们利用午读时间组织同学们集体阅读《青苹果文库》系列的书籍,并让同学们畅谈读书体会。六年级的陈哓彤同学看了激动人心的《西红柿战争》后,是这样说的:“我们要的不是优哉游哉的日子,不是大富大贵,而是只求平平安安地过日子。我们不要战争,要和平;不要无情,要真情;不要残忍,要温暖。如果大家都快快乐乐的在一起,没有战争,那是多么美好的事情,愿世界和平!”五年级的冯景辉看了《诚实守信》的故事后,深深感到: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不能为了个人利益,缺乏了信用,还把诚实丢失。我要象李前光一样,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以诚待人,诚实就是财富。荔湾区河沙小学在组织学生参加广州市小学生“寻找青苹果”征文比赛暨“礼仪之星”评比活动中荣获学生征文优秀组织奖和“礼仪之星”评比优秀组织奖,冯景辉同学获得广州市小学生“寻找青苹果”征文比赛一等奖并在“传承中华美德,争当礼仪之星”活动中荣获“礼仪之星”光荣称号;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对从追求人生目标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养成良好思想品德。
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是为了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各种规范要求,是为了他们能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更好地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总之,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就要从心理角度、从行为上、从追求人生目标上引导;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增越:《终身受益的教育》,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版。
2.刘祥和:《一生的教育》,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年版。
3.王宝祥:《教子有方》,中国妇女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简介:
邓洁萍:小学语文高级老师,本科学历。
第五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
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心理品质明显下降,有不少学生心理上存在着偏常。据有关部门进行的心理调查表明,近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中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轻生、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甚至危害了家庭的和谐、危害了社会的安定。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造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学习压力、教育方法和社会家庭环境等。它反映了学校教育及社会家庭等方面的许多综合性矛盾,只有了解了学生存在问题的成因,对症下药,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去避免它。
学习竞争激烈,面临升学就业的压力过大。由于种种原因,学校的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弊端。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体育;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育;重尖子生,轻后进生;学校生活内容、方式单一,许多学生对学习深感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视课堂为牢狱,视学习为苦差事。而很多家长和老师要求学生十分高,为了让学生学文化知识可以说是绞尽脑汁,把学生置身于“题海”中,加大学习量,终日“考考考”,“分分分”,致使学生吃消不了,成天忧心忡忡,一旦成绩落后轻则挨骂,重则挨打,学生心理负担重,或以为自己蠢笨,理想灰色,从此消沉忧郁,丧失斗志,破罐破摔;或选择过激行为,如自杀、杀双亲、杀师长、杀同学。
教育不适当,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在教育实施过程中,被教育者深受教育者的影响。学校教育在预防和矫正学生不良心理品质方面起主导作用,但由于有些教师对当代青少年学生思想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了解不够,特别是在教育方法上存在许多问题。当学生需要爱心,理解、尊重时,有的教师反而冷言冷语,挖苦,讽刺、甚至让学生当众出丑,势必使他们难堪,甚至无地自容,更有个别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惩罚和心灵虐待,用直接的或间接的手段给学生心理造成严重伤害,它会产生自卑、逃避、反抗、逆反、报复等不良心理行为,导致心理障碍的产生。如一教师因某学生上课迟到,不仅责骂他,而且当众侮辱其父母,致使该学生对老师敌视仇恨不能自拔,最后走向杀师之路。
社会家庭环境因素,学生适应不良而成为心理问题。由于学生不能全面认识社会,对目前社会的一些现象无法理解,缺乏辨识能力。一些不健康的色情暴力影视内容侵蚀着青少年,学生盲目模仿,造成了一些学生的不正常心理和非科学的价值观。而在学校所学习的社会科学又仅仅限于考试内容,不能全面满足学生内心丰富的情感需要,致使心理非常空虚,随意接受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填补空虚的心灵,加速了其心理品质和人格变异。此外,由于受家庭环境影响,学生心理表现异常。如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化”,表现出家庭中的霸道作风,养成任性、抗拒和目中无人的非健康心理。家庭经济困难,家庭变故等也会严重破坏一些学生的心理平衡,容易产生痛苦、抑郁、脆弱、自卑、孤僻等的心理问题。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着直接而重大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有的家长对子女经常训斥,使孩子对父母见而生畏,缺乏感情交流。孩子遇到困难得不到帮助,遇到挫折得不到鼓励,使孩子有种“压抑感”、“委曲感”。有些家长本身就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其子女势必受到这些不良心理环境的直接影响。更有些家长本身品德低劣,作风不正,对孩子的危害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家庭教育不当,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生理和心理发展不同步,打破了学生心理诸因素之间的平衡。青少年时期,尤其从小学到初中这一阶段的年龄,正是学生的“过渡时期”,国外称之为“危险年龄”。这时期青少年身高体重迅速增长。性成熟时期开始。由于生理上的迅速“成长”,致使生理和心理发展不同步,极大地打破了心理诸因素之间的平衡。这时期青少年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又有较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他们精力旺盛,感情充沛,但带有冲动性,不善于克制,行为不易预测,也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对于这种悄悄来到的变化,青少年自身没有思想准备,就连我们的一些家长和老师也往往缺乏充分思想准备,没有主动及时地采取相应教育措施,帮助他们渡过“过渡时期”、“危险年龄”,致使这时期成为心理问题的多发时期。
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 应从多方面做工作。
一、扭转应试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要统一思想、统一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扎实开展素质教育的宣传工作,使其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目前社会各方面不一定都完全理解支持,因而难度较大,社会应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作用,大力宣传素质教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层层落实。要改革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起符合素质教育对各级政府、教育部门、校长、教师、学生的考核体系,打破用升学率评价学校的枷锁,广大师生从升学考试的“指挥棒”下彻底解放出来,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办学实际,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制定出自己的评价制度,在实践中大胆地走出一条素质教育之路。同时,要对现行的课程、教材、教学大纲进行改革,必须将体现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列入大纲,进入课堂,减轻学生负担,对升学考试制度改革,实行“分层分流”教学,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层次,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对学习有困难者,适当增加较实用的知识,帮助其学习一技之长,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拓宽成才和就业的渠道。
二、教师素质,强化师德建设
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高,有赖于适合他们身心规律的教育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需要理智与情感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当今时代,社会发展对人的个性与创造力的要求越来越突出的条件下,在教育过程中创造一种使学生的理智活动与情感活动处于和谐状态的友好、轻松、愉快的教育环境气氛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要营造这样一种环境气氛,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真诚地爱,对教育事业高度的责任感以及与学生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这就需要提高教师素质,强化师德建设。教师用美好的情感投入教育活动,调节师生关系,促进师生间的感情交流和思想沟通,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感受到愉悦,自由,人格的尊重,获得知识的满足和探索的乐趣,从而在不自觉中获得心智、情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特别是在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教育中,更应提高教师素质,重视心理辅导,训练及心理知识的学习。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师生之间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良好关系,要做到不歧视、不讽刺、不放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信任他们,从各方面给予他们必要的关心和照顾,有效消除他们的心理对抗,激发他们的进步、创新、求学的热情。
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要利用学校教育以课堂为主阵地的教育优势,首先通过教师的教书育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从行为习惯上严格要求规范自己,制订短期强化训练的目标和内容,要求他们经常进行自我克服教育,养成、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上海市一中学确立以“培养中学生健康心理为突破口,以面向全体学生及学生每一个方面为对象,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科研目标,确立激发“六种心向”(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自强心、爱心、公正心),培养“八种精神”,训练“十二种能力”,形成“八种行为习惯”,从而造就一大批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其次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介绍一些预防和缓解心理压力的好方法,教会学生自我调节情绪(如情感宣泄法、情感转移法、自我安慰法、心理补偿法等)。通过各种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设置教育情境,教师有针对性积极疏导,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教或互教,使教育在潜而默化之中形成。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辅导,前途职业指导等并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再次开展心理咨询,运用心理咨询技术中的“咨询诊断——矫正治疗——反馈养成”三个阶段实施,扫除学生原有的心理障碍。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四、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教育网络,充分发挥教育作用
学校教育是心理教育的主要渠道,但家庭社会教育也是重要的途径。学校要密切联系家庭,建立家长学校,指导家长学点心理学,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对学生教育既要鼓励,也要批评,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青少年心理规律。提高家长的心理素质,创建健康的家庭环境,消除学生与家长的心理隔阂。家长应与子女加强沟通和理解,关心子女的思维和情感,对子女心中的烦恼,家长应和教师配合,给予及时的疏导和消除。家长要与子女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积极参与子女的日常活动,家长的言行举止要让子女体验到家庭的温暖与和谐,要经常到学校了解子女在校表现,配合学校和老师的教育。学校还要多与校外社会部门沟通,割断学生与社会不良因素的联系,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活动,开阔学生认识视野,提高认识水平。社会各部门也要通力协作,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积极配合学校对学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