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旬阳县农民进城入镇调研报告
旬阳县农民进城入镇调研报告
作者:程海林
促进有条件的农民进城落户已经成为当前各级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 “农民怎么想?政府如何帮”的核心问题,县委宣传部组织调研组,分别选取城郊镇、中心镇和边远乡镇的川道、中山、高山村进行随机抽样选点,进院入户和农民面对面的进行访谈交流,倾听农民对进城落户的看法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整理梳理报告如下:
一、基本概况:
调查组分别选取旬阳东区的蜀河镇(代表古老建制镇),旬阳北区的甘溪镇(代表县城建制镇),旬阳南区的金寨镇(代表新型建制镇)。每镇选取高山、中山和低山3个村,每村按高、中、低随机选取10户农民,入户进行面对面访谈调查。调查组重点走访了蜀河镇的高桥村(低山村)、甘溪镇的桂花树村(高山村)、施家坡村(中山村)、袁湾村(低山村)、金寨镇的小营村(低山村)、谭家院村(中山村)、观音堂村(高山村),同时走访了构元乡的开花村(低山村)、吕河镇的周家阳坡村(中山村)部分农户,共9村100户农户。调研结果为:其中39户农户有进城定居意愿,占调查总户数的39%;59户农户不愿意进城定居,占调查总户数的59%;2户农户视情况待定,占调查总户数的2%。在39户有意愿进城定居农户中,有27户因资金各方面限制,等待相关政策扶持,持观望态度,占愿意进城定居人数的69.23%;有12户为条件成熟户,有无政策扶持均坚定进城定居,占愿意进城定居人数的30.77%。在39户有意愿进城定居农户中,愿意进县城农户为16户,占41.03%;愿意进集镇的农户为23户,占58.97%。从调查统计数据看,愿意进城农民虽然没有不愿进城的农民多,但所占比例不小;在有意愿进城的农民中,持等待观望态度、看政策优惠幅度的农户占很大比例;愿意进集镇农民比愿意进县城农民人数要多。
二、特点分析:
(一)愿意进城群体特点:
1、青壮年农民。调查中愿意进城农民年龄大多在25岁至45岁之间。这部分农民思想较解放,容易接受新事物,渴望城镇便利舒适的生活。同时,这个年龄段农民年富力强,有条件和能力实现二次创业,能够解决进城后经济收入和生活来源问题。
2、外出务工人员。主要是在外打工的包工头或常年在外务工有一定积蓄的外出务工农民。这部分农民有一定经济实力、头脑灵活,长期的打工生涯已习惯城市的生活,不愿意回到交通不便、生活条件较差的农村居住,渴望拥有较为舒适的城镇生活环境。进城入镇后可安心落户城镇创业,也可选择继续外出务工。这是本次调查中愿意进城农民中最重要的一类群体。
3、“半城半农”家庭。即夫妻双方一方在农村务农,一方在集镇租房经商、务工、照顾子女读书的家庭。这部分人长期在城镇租房经商、务工或照顾子女读书,他们早已成为城镇的一份子,能不再支付高额的房租、成为名副其实的市民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愿望。
4、有固定收入家庭。在调查中,我们还走访了几户家属是干部职工或教师的农户,这些农户家庭有一定固定收入,没有多少后顾之忧,他们进城生活意愿较强烈。
(二)不愿意进城群体特点:
1、集镇周边农民。主要是居住在城郊、集镇周围或村镇,交通便利,土地条件较好的农民。这部分农民不愿意进城,他们认为他们生活在城镇周围,居住生活条件与生活在城镇相差并不大,并且拥有较好地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条件,进城入镇对他们没有吸引力。
2、建新房农户。这部分农户认为他们倾其一生精力才建起新房,如果再让他们迁居,他们认为不管是从精力还是财力难以承受。
3、年迈传统型农民。这类农民年龄多为50岁以上,常年靠土地生活,思想较为守旧,头脑不够灵活,已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村生活方式,他们认为城镇生活消费水平高,进城后难以生存,有后顾之忧,守着土地至少衣食无忧。
综合以上两类群体特点,通过对比分析,现阶段农民进城呈现以下四大特点:
1、从年龄结构上看,45岁以下的中青年农民比45岁以上的老年人愿意进城入镇。
2、从经济基础上看,在外务工或有固定收入的较以土地为生的农民更愿意进城生活。
3、从分布地域上看,居住在中高山的农户较居住在河边川道的农户更渴望进城。
4、从进城方式上看,进集镇社区定居的比进县城的农户比例要大。
三、农民想法:
1、对进城入镇持肯定态度。农民普遍认为进城入镇这项决策是农村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惠及千家万户的一项民心工程,能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缩小城乡差距,广大农民群众对这项决策表示肯定和欢迎。
2、非常关心政策优惠程度。农民进城后原农村宅基地怎么补偿?承包地怎么补偿?补偿标准有多高?进城后就业有哪些优惠政策?这些牵扯到进城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农民迫切想知道这些问题的具体标准,他们希望政府各方面的补助能够填补他们进城买房的资金缺口,政府提供的就业服务能够让他们生活无后顾之忧。因优惠政策尚未明确,因此造成大多数想进城的农民持观望态度,如果政策扶持好、吸引力大,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愿意进城。
3、房价太高担心难以承受。调查中大部分民众有进城入镇居住的意愿,但普遍认为县城房价太高或集镇地价太大,无购买能力。民众认为县城一套房动辄就要三、四十万,而集镇建房100平米的地基也要四、五万,建起至少需要十六、七万,他们认为难以承受。进城农民大部分希望政府能够单独规划建设农民进城安居小区或提供廉租房、保障性住房,面积在90平米左右,房价控制在1500/平米以下;集镇100平米地价应控制在三万元左右。
4、解决好进城就业等后顾之忧。民众希望对进城入镇的农民应该“特殊照顾”,开展就业培训指导,提供就业岗位或就业信息。同时,解决好进城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问题。使进城农民收入固定、生活稳定、心理安定,适应城镇生活,由城市的客人转变为城市的主人、由农民转变为市民。
5、取消户籍等阻碍进城定居的“门槛”。农民认为目前要进镇居住,各集镇所在村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收取或变相收取不等的“上户费”,这种“土政策”成了阻碍农民进城入镇的“门槛”,民众希望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取消户籍、教育等“门槛”,使进城入镇农民享受城市居民同等待遇。
四、几点建议:
通过走访调研,调研组一致认为,出台鼓励农民进城入镇居住政策是符合广大农民根本利益,是广大进城农民的殷切希望,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科学发展的现实举措,政策出台势在必行,应及时制定、果断出台。建议政府在推进农民进城入镇工作中应加强以下几点:
1、明确政策,提高吸引力。农民进城与否,归根到底是一种利益导向问题。要把政策机制作为吸引农民进城的着力点,用最优惠的政策引导农民进城,让农民“想进来”。一是要尽快明确进城农民原农村宅基地、承包地补助标准,明确进城农民住房保障、就业、医疗、社保等方面具体优惠政策,建立进城农民财产评估机制,对两放弃农民的原有房屋、地面附属物及土地等财产进行有效评估,维护进城农民应得利益。补助标准和优惠政策既要依据省市相关文件,又要结合旬阳实际,最大限度增强吸引力。二是要加强政策宣传,提高知晓率。充分利用会议及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农民进城的重要意义、方法步骤、优惠政策、保障措施等,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建立咨询平台,开通农民进城热线电话,随时接受群众咨询,为群众解疑释惑,排忧解难,指导农民按程序申请两放弃、享受优惠政策。在县政府网站设置农民进城定居专栏,接受外出务工农民网络咨询,引导外出务工农民自愿两放弃,进城购房置业。通过强势宣传让农民进城政策家喻户晓,营造“人人了解农民进城政策、人人关心农民进城工作、人人支持农民进城工作”的良好氛围。
2、科学规划,解决房价问题。住房问题是进城农民最为关心的问题,现行商品房价格大部分进城农民无经济能力承受。探索建立农民进城住房保障机制,是解决农民进城的核心问题。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进城农民住房保障。一是抓住国家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机遇,在县城统筹规划配建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保障性住房,使进城农民“买得起房”。二是结合“安居工程”、“生态移民”在乡镇集镇统一规划建设进程农民安置小区,统一纳入所在乡镇管理,对安置小区建设项目实行“一费制”管理,简化建房手续、降低地价,使进镇农民“建得起房”。三是按照“因地制宜、统一规划、体现特色”的原则加强村镇社区规划,使一部分既不想进县城又无经济能力进集镇的农民先进村镇社区。
3、提供服务,解决就业保障。切实做好进城农民就业、社保、医疗、教育等配套服务保障,解决进城农民后顾之忧。一是组织开展进城农民技能培训,利用“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培训载体,大力开展农民进城劳动技能培训,力争使进城农民人人掌握一项就业技能。二是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为进城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快县城、集镇的二、三产业发展,尤其是各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满足进城农民的务工需求,使进城农民从农民转变为工人,有固定的经济收入。三是加强社会保障。各部门要对进城农民提供同等的城市社保、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并积极制定落实进城农民就业、创业等方面优惠政策,真正实现农民市民化。尤其是进城农民子女入学问题,要结合县城建设和农民进城发展趋势,逐步扩大办学规模,解决“大班额”问题,保障进城农民子女接受正常教育。通过实施一系列进城农民配套服务政策跟踪服务,使进城农民真正达到“稳得住、留得下”的目标。
4、及早谋划,解决进城农民土地问题。为有效解决进城后农民土地问题,建议政府从三个方面着手解决:一是尽快出台明晰进城农民宅基地、承包地、林地补偿标准,进城农户直接将土地上缴村集体,由村集体按照补偿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偿,土地归村集体所有;二是积极引导进城农户将土地向龙头企业、种养殖大户流转集中,实行规模化经营,农户收取土地转让金或租赁费;三是逐步建立健全农村土地合作社,规范运行程序及相关机制,进城农户亦可将土地交农村土地合作社经营,合作社为农户颁发土地股权证,每年领取股息和分红,推进农村烤烟、蚕桑、现代农业、养殖等产业的集约化经营。
5、因类而异,分批次推进。对农民进城入镇定居不强求整县整镇推进、步调一致、一拥而入,不搞“一刀切”,给农民最大限度的自主选择权利,分类分批次推进。一是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在农民愿不愿意进城、房屋和土地处置方式等方面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让农民结合自身条件,自主选择。二是鼓励有经济实力、条件成熟农户先进城,条件暂不成熟的待条件成熟后逐步进城,分批次推进农民进城。三是农民可选择进县城、亦可选择进集镇、也可选择进村镇社区,根据条件,分类实施农民进城工作,但无论是农民选择进县城还是选择进集镇,均应按照鼓励农民进城居住实施办法给予补助,鼓励农民进城入镇。
第二篇:··镇关于农民进城落户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民进城落户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与现状
我们***共有13个行政村,111个村民小组,3391户,13803人,常年外出打工人数779人,五年以上222人,发放调查表310份。
二、调研结果
1、愿意进城定居的占40%,其中30%想在西安定居,11%想在商洛市定居。大都认为户籍重要,主要因为户籍变更对孩子在城市就近入学十分重要。子女进城占60%、全家进城占40%。愿意通过政府组织渠道进城的占90%,愿个人进城定居的占10%。他们进城定居最关心的问题是子女教育问题占60%,就医和社会保障问题占40%。进城定居后60%人期望生活稳定,30%人期望工作稳定,10%人要求社会稳定。90%人员认为出台《鼓励农民转市民进城定居实施意见》很有必要,10%认为无所谓。90%人认为责任田和宅基地补贴标准偏低,10%认为无所谓。有26%的人不愿意放弃责任田和宅基地,30%人愿意接受政府补贴后双放弃,40%人员愿意放弃责任田,30%人员愿意放弃宅基地。2、60%人不愿进城定居,主要因为进城后生活成本高,收入不稳定,购房补贴太低,缺乏购房资金,长期就业困难,靠打短工生活难以维持生计。
三、推动农民进城的对策建议
1、加大组织力度,推动农民进城。加快这一过程,不能盲目无序、完全靠农民自发,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把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组织和帮助农民离土进城。要从着眼于提升工业化、加快城市化、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把农民进城问题纳入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摆上议事日程,加大宏观调控和政策扶持力度,清除一切阻碍农民进城的体制、政策因素。当前,要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确立由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其他相关部门配合的工作协调机制,把做好劳务输出、推动农民进城作为一项产业来抓。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并延伸到乡镇、村,以更好地收集劳务信息、搞好就业培训,组织劳务输出、做好相应服务,实现对农民进城的综合性规范、服务和管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
2、以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整体推进,拓展农民进城的就业空间。目前,在加快工业化进程中,要兼顾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协调发展,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资源劳动密集型企业,不断扩大就业容量;要引导乡镇企业向中心城镇集中,以城镇的方式组织非农产业生产,并形成规模化、优质化;要以产业为依托,择优发展小城镇。重点建设县城和人口密集、交通便利、有一定辐射带动功能的中心镇,增强小城镇的人口集聚、产业吸纳和综合服务功能,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使更多的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进城入镇。
3、进行政策、制度创新,破除制约农民进城的体制性障碍。
第一、进一步加大户籍制度改革的力度,完全放开城市的户口迁移限制,鼓励农民举家进城定居。只要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的进城农民,均可办理城镇户口,并在就业、子女入学、参军、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第二、要大力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建立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把大批劳动力从土地里解放出来。要明确土地使用权的商品属性,允许农民在承包期内、在自愿的基础上对土地经营权依法进行有偿转包、转让、转租;允许自愿放弃土地经营权,由集体再行发包;也可以用土地使用权、经营权同种田能手合作,并取得合理补偿。第三、妥善解决进城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有步骤地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制。在过渡阶段,可探索把最低生活保障、失业救济同土地挂钩。进城农民如放弃土地承包权,在城镇失业或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就享有失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以割断进城农民与土地的“脐带”,变两栖农民为真正的城市居民。第四、探索建立农村集体财产补偿制度。对属于进城农民的集体财产,可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按其所占份额,进行补偿或有偿转让。
4、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就业体制,实现统筹就业。必须打破城乡界限,消除就业歧视,尽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体制。第一、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就业偏向。劳动部门不但要管城市就业,还要管农村就业。要建立城乡衔接的就业与失业登记制度,切实掌握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状况,并把农民的转移就业率作为考
核政府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第二、加快劳动力就业制度改革,形成城乡通开的劳动用工制度。劳动用工要完全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向选择,进城农民和城镇就业人员在劳动合同、工资标准、缴纳保险等方面要同等待遇,一视同仁。第三、加强劳动服务体系建设。要把就业服务机构向乡镇延伸,形成覆盖 县、乡、村的就业服务网络,为进城农民提供充分的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和培训服务。第四、强化对就业中介组织的管理,规范其经营行为,打击各种以劳务输出为掩盖的欺诈活动,保护进城农民的权益。
5、加强农民培训力度,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要在普及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农村教育结构。要重点办好县(区)职业中学,并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选择专业,注重技能培训;乡镇中学可在第三学年开设(选修)技术课,培养学生基本的就业技能。要发挥城乡各类培训中心的作用。采取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办学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办学体系多元、长短结合、高中低配套的培训体系。一方面,对毕业未升学的农村青年开展半年至一年的技术培训,使之掌握一项谋职技能;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对进城务工人员进行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技能培训。要把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结合起来,通过确定技术等级、颁发上岗证书等方式,提高农民工的专业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6、为农民进城提供良好的服务。第一、提供劳务信息,给更多的进城农民创造就业机会。第二、简化农民就业和农民子女
入学手续,取消各种名目的收费。进城农民凭本人身份证和计生证就可以在城镇务工、经商和居住,其子女凭户口本可以就近入学。第三、提供法律援助。劳动、公安、司法等部门,要介入支持农村劳务输出和农民进城工作。要加强对劳务合同的管理,监督劳动合同的执行,用法律维护劳务合同的严肃性。第四、为农民进城经商、居住创造宽松的环境。工商、税务等行政执法部门对进城农民办理营业执照、投资注册企业,可降低门槛,减免手续费;对投资兴办社区服务业的,可暂免各种税费。金融部门要积极开展中小城镇住房低息贷款,为进城农民购房提供资金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可为进城农民开发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并减免土地出让金等税费。
黑山镇劳动保障事务所
二〇一〇年九月十八日
第三篇:八仙镇关于农民进城落户的调研报告2
八仙镇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有条件农村居民
进城落户工作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八仙镇位于平利县南端,西接岚皋,东通镇坪,距平利县城75公里,距安康市区130公里。辖20个行政村、99个村民小组,7413户28156人。据本次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以后新增集镇人口1900户7100人(含进中心村750户2831人)、转移进县城(含县以上城市)652户2450人。
二、农民进城落户工作的矛盾和问题
我镇在开展推进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工作以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同时也体现出一些矛盾和问题。
农民进城就业难对某些举家搬迁进城的农户来说,失去长期以来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就失去了生活来源。相当数量的农民都不具备任何技术技能,而进城就业相关扶持政策又尚未明确出台,冒然进城,难以生存。
进城购房资金难现在城市房价、房租等普遍较高,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展缓慢,资金困难,购房困难,是制约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的主要障碍。农民最担心的是进城失地以后,农房补偿较少,在城市购房困难,租房较贵,思想顾虑很重。
进城社会保障难目前,城镇居民医保报销比例低于农村医保,农村医保与城镇医保还不知怎样转移续接;新型农
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暂未启动,进城农民养老问题也是制约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的障碍。
跨县进城政策需要完善跨县农民进城落户宅基地、承包地退出补偿金兑现、迁出地、迁入地职责划分、操作程序等政策暂未明确,导致部分有意愿进城的农民犹豫不决,束缚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工作的开展。
农民等待观望现象普遍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工作系统宠杂,各部门配套政策尚在进一步制定修改过程中,宣传工作无法全面深入开展,基于对政策(如住房保障、就业扶持、土地补偿标准等关键政策)不能系统了解,相当数量有意向进城落户的农民还处在观望犹豫状态。而且农民最担心的是进城失地以后,生活来源不能得到保障,农民各项惠民补贴优于市民,不愿意进城落户。
三、农民进城落户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通过对近年来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实情调查了解,分析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工作存在的主要矛盾,结合我镇农民进城落户工作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就业先行,引导进城。农村居民进城落户,最大顾虑是担心进城后的就业和生计问题。建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工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生态旅游等产业,不断拓宽进城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切实解决好进城落户农民的就业问题。
降低门槛,放民进城。建议上级组织出台农民进城与产业发展、移民搬迁、灾后重建、城镇建设等项目的有效整合方案,制订更加灵活、实用、可行的鼓励政策,适度放宽农村居民进城落户政策门槛,建议重点抓好城镇保障性住房、“廉租房”、“限价房”建设,政府适度调控市场房价,切实解决农村居民进城落户购房、租房资金过高难题,加快和推进农民进城落户工作步伐。
完善政策,吸民进城。建议尽快启动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城镇居民医保报销比例,完善农村与城镇之间、异地之间的医保转移续接手续。可借鉴成都市城乡统筹发展经验,统一城镇、农村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交费、报销标准。目前城镇居民享受的优惠政策相对于农民来说,没有明显的优势,甚至于很多农民认为目前农民比居民好。农民可享受很多惠农政策,如退耕还林补助、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家电下乡补贴、农村低保等,但城镇居民仅有部分贫困人口可享受城市低保。因此,要想调动提高农民进城的积极性,就要相应增加城镇居民的优惠政策内容和提高标准,以增强农民进城落户的意愿和吸引力。
梯次搬迁,逐步进城。结合我镇地理自然条件、居民分布现状、群众承受能力等各方实际,建议实施梯次搬迁(高山-低山-集镇中心村-县城),逐步实现农民搬迁进城落户。
第四篇:整体移民搬迁进城农民管理调研报告
加强我县整体移民搬迁进城农民管理的思考
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县要同步实现小康,居住于深山库区的8万多人口成为“最难啃的骨头”。为此,我县创造性地开展了加快整体移民搬迁工作,旨在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根据规划,从2013年
开始,我县深山库区陆续有10万农民整体移出。其中大部分农民将进城或在集镇安置。农民进城后,面临着适应新的环境、融入城市文明等问题,如何让农民变成真正市民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在县委组织部的领导下,我校先后到浔阳区湖滨、沿江社区,县良塘和南桥移民安置小区,大椿乡、溪口镇、民政局、人事局、移民办、百汇社区、南崖社区等乡镇、部门进行调研。对我县进城农民如何市民化、如何加强管理进行了如下思考。
一、修水移民搬迁进城农民管理现状
2003至2012年,我县累计搬迁1.2万户,移民6.2万人。其中,655户5000多人集中安置于县城良塘和南桥两个小区,全部为深山库区的无土安置移民。在日前200余户的问卷调查中,进程农民纷纷表示进城后,生活、就业、就医、就学环境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变。
当初搬迁的时候,在移民的制度设计过程中,我们注重的是怎样使农民搬出来,没有考虑他们进城后怎么办。所以安置小区都没有纳入县城社区管理,管理主体一直没有明确,是一个典型的“管理真空地带”,导致小区便民服务、社区治安、卫生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得不到解决。两个小区,特别是南桥安置小区,一度成为县城卫生环境、公共设施、社会秩序最差的小区。
2011年,良塘、南桥两个小区的现状引起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经县政府多次调研,多方协商,将两小区归义宁镇管辖,划入秋湖里社区。划入社区管辖后,小区管理有一定改善。具体表现在:
(1)基层党建有序推进。在社区引导下,两个移民小区都成立了由原村干部、老党员担任组长和成员的党小组。原村干部和农村老党员具有较强党性和奉献精神,成立党小组之后,较好地发挥了党组织在居民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2)社会事务有人牵头。党小组及其成员成为社区和小区居民沟通的桥梁和管理延伸的触角。社区委托小组长对小区相关事项进行管理。同时,安置区老党员不计报酬,积极主动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如自发成立了殡葬理事会;原村干部主动为返回原乡村居住的住户传递消息、待办事项。
(3)生活环境有所改善。移民普遍反映,社区接管后,社区请两位环卫工人对小区卫生进行打扫,每天对小区通道打扫两次。如南桥小区目前卫生由社区出面聘请两名工作人员进行打扫,每户每月交5元卫生费作为工作人员工资。社区引导原村委会干部和无职党员为居民提供一些服务,宣传社区文明,使居民文明素质得到提高。
二、2013年整体移民搬迁农民的基本情况
2013年,我县实施整体移民搬迁,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启动了整村移民工程,涉及深山区3个乡镇9个村1898户共8000多人,全部为无土安置移民,2014年将集中安置于良瑞家园。通过调研,即将进城的农民具有以下主要特点和诉求:
1、进城农民的主要特点
(1)文化水平偏低。这一群体主要居住于深山区,十八岁以上人群的文化水平基本为于小学和初中两个阶段,极少数达到高中文化水平,还有部分为文盲。
(2)1/3的人口远离现代文明。除已经迁出、外出务工和城镇陪读人员外,仍有1/3的人超过10年时间没有出过山门,基本与城市现代文明脱节,其融入现代城市生活需要一个较长的过渡期。
(3)劳动力资源丰富。此次农业转移人口中,劳动力4363人。
(4)半劳动力就业刚性需求大。4363名就业人员中,已在外务工人员或从事其他工作村民2725人,1638人需要在本地重新安置就业。他们主要为陪读和50—70岁之间的半劳动力人员。
(5)中老年人适应环境能力弱。调研显示,此次搬迁的移民中,50岁以上的村民很少进城,基本生活在山区,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
2、进城农民的诉求
(1)希望有合适的工作岗位。进城的农民中,大部分劳力将外出务工,剩余1000多人为陪读和半劳动力人员,他们希望进城后小区附近可以引进来料加工企业或优先获得市政等公益性岗位的就业机会。
(2)希望享受现有的服务。受自身知识文化水平及居住地较为偏远等条件的限制,现行村民主要委托村干部代办相关事项。在与村民代表的座谈中,代表们一致建议进城后管理人员中适当安排熟悉自身情况的原村干部参与管理,为他们提供服务。
(3)希望落实“三资”管理。农村“三资”是指农民留在农村或原村集体的资产、资金、资源。而
山林土地耕地的流转方式及受益问题是农民进城后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由原村干部或挑选具有公信力的村民代表对“三资”进行管理是村民目前最为祈盼的方式。
(4)此外,希望在分房时,原一个村的村民能基本住在一起。70、80岁以上的老人,百年后能回原村土葬等。
三、加强我县整体移民搬迁进城农民管理的几点建议
根据以上情况和对相关问题的调研,对我县整体搬迁农民进城后如何尽快融入城市,提出以下建议意见:
(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实现进城农民治理科学化
1、按属地原则,纳入社区管理
第一,按属地原则纳入社区。鉴于良塘和南桥两个移民小区的经验教训,对移民安置区实行科学区划,可按其规模大小划入所在地社区或成立新社区,建议以1500—3000户为标准单独设置社区居委会;对于新成立社区的移民安置区,由社区所在地政府派遣副科级干部兼任或选调能力强的社区干部任社区居委会总支书记,其他人员采取“两推一选”、“公推直选”、“公开招聘”等多种方式面向社会招聘或从原有村干部中择优选用。新的社区应有300平米以上的办公和便民服务场所。
第二,对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通过考察,网格化管理为目前社区较理想的管理模式,建议社区采用网格化管理模式。为此,建议尽可能将同村居民集中安置在一起,以村(成片楼栋)为单位划分若干片区,每个片区设立1个片长、建立1个党支部、成立1个理事会;以楼栋为单位设立网格长、成立党小组、确定理事会成员,党小组长为片区党支部成员,形成社区居委会(党总支)——片区(党支部、居民理事会)——楼栋(网格长、党小组、居民理事会成员)“三合一”的三级网络管理模式。如良瑞佳园根据其规模可考虑单独设立社区,以原村为单位设立若干片区,以楼栋为单位形成若干网格组。
第三,成立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以社区居委会为平台,成立为居民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推进居民诉求“一站式”解决。中心主任由社区居委会主任兼任。中心下设农民土地(山林)流转、医保和社保、人口与计划生育、民政综合事务、劳动与就业保障、社区矫正6个具体业务咨询点,可根据小区居民实际需求和具体情况增减,中心工作人员由社区工作人员兼任。
第四,建立社区群防群治网络。一是成立社区警务室。由公安部门牵头成立社区警务室,派遣1—2名警员常驻社区。主要负责小区安全维稳工作及邻里纠纷的协调与解决。
二是组建综治队伍。根据社区综治管理需要,社区居委会可以引导片长、网格长、社区享受低保人员、无职党员和志愿者参与社区综治管理,开展社区巡逻、防火宣传、信息采集、调处邻里纠纷等工作。
第五,建立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卫生部门根据医疗管理要求,在社区内设置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可整合原村卫生所;也可从社会引进专门卫生机构进驻。同时,纳入城镇医保体系,在小区内提供医保服务,实现小病不出社区。
2、引导居民自治,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第一,成立居民事务理事会。在社区居委会引导下,每个片区成立以社区“五老”(老干部、老专家、老军人、老教师、老模范)为骨干的居民事务理事会。可由片区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兼任理事长、副理事长;或是在片区内选举或推荐热爱社区公益事业、具备一定工作能力的人担任理事长、副理事长。由理事长在本片区内选定居民确定楼栋长、网格长组成理事会成员。理事会成员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主要承担着社区“六员”作用,即担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员”,维护小区社会治安的“治保员”,化解小区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小区公共设施的“管理员”,小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办事员”,反映小区社情民意的“信息员”。此外,根据修水传统习俗,要成立红白喜事理事会。
第二,组建小区物业服务中心。根据进城农民经济条件较差及需重新就业的半劳动力较丰富,由社区引导居民事务理事会按股份制原则组建非营利性质的社区物业管理中心,就地消化小区富余劳动力。对小区的卫生保洁、绿化美化、房屋和公共设施维修、治安保卫等进行统一管理。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按建筑面积收取居民一定的物业管理费,物业管理费由物业管理中心管理,定期向居民公布收支情况。社区居委会加强对物业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的经营管理和业务培训。
第三,成立业主委员会。为进一步引导居民自治管理,社区居委会要积极引导居民成立业主委员会,其性质为居民自治组织,主要监督物业工作和居民物业维权。通过居民推荐、民主选举方式产生3—5名业主委员会成员。
(二)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建立基层党组织
提高党组织规格,社区成立党总支,以原有村为单位设立党支部,以楼栋为单位成立党小组,由党总支统一进行管理,形成社区“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三级党组织架构。社区党总支和社区居委会实行合署办公,通过党组织引领对社区进行管理。
2、完善组织管理制度
对安置区内党员基本情况进行摸底登记,建立党员档案台账。通过公开民主推荐方式配优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和党小组长,成员由原村干部和优秀党员担任;制定并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实现党组织规范化管理。
3、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
鼓励党员参与社区民主管理,引导社区内党员到社区“志愿领岗”;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实现其从“无职”到“有职”,从“无责”到“有责”的良性转变。
(三)人文关怀,文明培育,提升进城农民文明素养和增强归属感
1、加强人文关怀,增强进城农民归属感
第一,离退休老干部进社区帮扶。政府在移民进城前几年安排离退休老干部到移民安置区结对帮扶,重点在对移民进行情绪疏导,通过沟通与交流,畅通移民诉求渠道,帮助其尽快的适应新的生存环境。
第二,培育志愿者队伍。社区内建立志愿者服务站,向全社会招募进城农民帮扶志愿者。根据志愿者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成立若干活动小组,组织志愿者开展爱护绿色、法律咨询、文明健康讲座、义工义诊等居民切身相关的活动,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此外,以志愿者队伍为主体,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
第三,积极发挥原村干部、老党员作用。村干部是连接移民与社区的桥梁,通过村干部对原村移民的经常性走访,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生活生产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并解决。
2、加强文化建设,提升进城农民文明素养
第一,确保居民活动有场所。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室外活动场所和室内活动场所。其中,室内活动场所包括办公场所和活动室,总面积不低于300平米。室内要设立图书阅览室、活动室,室外有文化广场、文化长廊。
第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活动。一要引导居民组建各种活动团体。引导居民组建各具特色的活动团体。组建文艺队伍,文化馆等文艺单位要经常性对社区文艺队伍进行指导。组建老年体育协会,老干局、老年体协要经常指导开展活动。社区要精心策划,组织各活动团体参与全县、市乃至全省性重大比赛活动。二要常态化开展文娱活动。社区居委会在重大节假日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艺活动,做到每逢节日有活动、每次活动有主题、每个活动有影响。文明办、文广局、卫生局、交警大队等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做好城市文明宣传工作,每季开展 “文化进社区”活动,采取免费电影、文艺表演、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居民文明素质。三要营造小区浓厚的文化氛围。社区居委会要通过宣传栏、文化长廊、文化广场、文化沙龙、文化讲座、图书馆等形式对居民进行文明养成教育。
第三,开展社区文明创建。社区居委会和文明办要联合举办各种创建活动。如开展“三文明”活动,即“文明个人”、“文明家庭”、“文明楼院”;开展“创十佳”活动,即“十佳优秀党员”、“十佳楼栋长”、“十佳爱心人士”、“十佳志愿者”、“十创创业先锋”,通过这些活动切实提高农民文明素养。
(四)打造平台,政策支持,促进进城农民创业就业
1、开展就业培训,引导农民就业
良塘和南桥移民安置区陪读人员和50岁以上半劳动力人员达2000人;2014年移民中,这两部分人群为1638人。为此,根据实际需求与特点着力开展适应性职业技能培训。对于陪读人员,可在安置区附近引进来料加工厂和倡导家政服务,通过零散就业保障生活来源。50岁以上半劳动力人员主要对其开展技能培训,通过在安置区周边地区培育移民蔬菜种植基地、林木加工基地等形式引导其就业。
2、提供就业岗位,解决农民从业
一是社区在服务中心设立劳动与就业保障岗,对移民就业意向进行统计,以便掌握移民就业发需求。二是社区及时为移民提供就业岗位信息。指派专人负责及时与就业局沟通,对就业局提供的各单位、企业用工需求不定期在社区张贴栏公布。三是县政府对县内部分单位向社会提供的公益性工作岗位,优先提供给移民。如园林工、环卫工、家政工、保安、门卫等。四是社区物业中心工作岗位原则上由社区内居民担任,以提高社区居民收入。
3、提供优惠条件,助推农民创业
一是金融扶持。根据移民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贷款担保手续,简化程序,改善服务,加强对移民的信贷支持,缓解移民生产发展资金短缺、贷款难的问题。
二是政策支持。如安置区内铺面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出售或出租给移民户,提高自主创业能力。
三是加强农村“三资”管理,保障资产安全。农村“三资”是农民进城后的主要牵挂,其管理将直接影响进城农民的社会保障和社会安定,为此,建议在原乡镇政府牵头下,根据村民意愿,选举出他们信任的村干部或村民管理农村“三资”,以村或(自然村)为单位组资产管理委员会,共享流转收益。
第五篇:农民进城
关注两会报道——农民进城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涌进城市中。
农民进城的主要原因有:
1、中国人普遍认为城市里挣钱比农村多,所以进城挣钱是主要目的2、想要出人头地。不想一辈子窝在小地方,希望成为城里人,抬高身价,荣耀门楣
3、争取好的居住环境和好的教育环境
4、城市里有更为完备的医疗保障
5、中国人喜欢跟风
6、大环境所趋,中国正在成为城市多于农村的国家
农民进城的动因
第一种情况:主动进城。最典型的就是深圳,这是一个由南下打工的农民建设起来的移民城市。在这个城市里,有许多主动进城并在城市成功立业、安家落户的外来务工人员。这些人中,基本上也都是主动离开农村,通过在城里多年的打拼,要么已经安家买房,要么已经有了自己的事业,工作、生活与原来的城里人已无二样。
第二种情况:被动进城。所谓被动进城是指农民因失去土地等因素而被迫选择到城镇务工经商的进城方式。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的用地需求大大增加,数以千万的农民从土地上剥离出来,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城镇化与农民进城带来的挑战
第一,农民进城并不完全是主动选择的结果,有些农民因为失去土地等因素而被迫到城镇务工,他们虽然过着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却依然顶着农业户口,无法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待遇,长期发展下去就会引起失地农民的不满而引起群体性事件等问题。
第二,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会带来城镇管理的问题。一是资源如何整合,农民进城,在使企业成本降低扩大规模增加城镇居民就业的同时会使另一部分人就业不同程度的减少,产生劳动力市场上的替代效应。而对于农民工带来的就业冲击,一些城镇政府简单的采取各种政策措施限制农民就业等扭曲市场的做
法,事实上,农民工资源的利用需要统筹城乡两种资源,而如何统筹则是城镇管理中面临的一大挑战:二是社会的融洽,农民工在分配,再分配等各方面遭受严重的不公平待遇,即使在城镇打拼多年,有些当地人并不欢迎农民工的到来,他们会有一种城市居民的优越感与之产生隔阂,这其中既有个人素质的问题,也有历史的因素,在城乡一体化的大趋势下,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融入问题显得越来越迫切,这是城镇管理的另一大挑战:三是管理的调试,尽管进城务工的人员和城镇原户籍人口同样为城镇创造了大量财富,却因为不具备城镇户口而不能享受与之相同的“市民待遇”,形成所谓的“一城两制”。
第三就是户籍制度的改革问题而户籍制度难以改革的原因有三:一是户籍制度的工具价值依然存在。二是步伐太大将会使社会面临巨大风险。三是,在城市主义盛行的当代社会,改革也面临来自城市强势话语权阶层的阻力。
第四,在土地制度方面,一是完善土地流转制度,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依法保障农民拥有土地权利,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并且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二是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对于失地农民,要依法合理确定征地补偿标准,拓宽安置渠道,如农民所期盼的尊重和保护他们的一些基本权利。
第五,建立农村劳动力社会保障体系,同时也需要政府转变管理理念,调整有关政策法规,不断创新农民工管理体制,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社区在农民工管理和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且在教育制度上,要坚持公平、法制化,政府为主、社会办学为辅,流入地为主、协调共管原则,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不断完善义务教育。
农民进城,不仅为农民的就业门路打开了广阔的空间,促进了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推动中国的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的重要动力源泉。
第一,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第二,促进市场发育,提高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第三,为改革提供制度需求,是促进中国改革的重要动力
随着进城速度的加快,随着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如何去解决这一问题?
推动城镇化、引导城镇化、提出小城镇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尊重规律,循序渐进;二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三是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四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就要统筹城乡,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富裕农民就要减少农民。在家庭方面,进城的农民工,疏远了跟家乡亲友的关系,因此每年国庆、过年的回乡的客流量才会那么高。在我看来,首先,农民工们弱化了对老人的赡养功能,尽管外出务工提高了对家庭经济支持力度,但老人更需要的是精神支持,因此,总的来说,对老人的赡养力度是下降了。其次减弱了在子女情感上、学习上的教化功能,减少了对子女学习和成长的关注,因此这对子女的心理成长并不有利。开展维护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普法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农民工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督促用人单位自觉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在全社会形成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良好的法制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农民工应该坚决要求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将通过专项检查、日常巡查、举报专查、书面审查的方式,依法查处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