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上好信息技术课之三步曲

时间:2019-05-12 12:33: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改下上好信息技术课之三步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改下上好信息技术课之三步曲》。

第一篇:新课改下上好信息技术课之三步曲

新课改下上好信息技术课之三步曲

2003年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通过网上直播对全区教师进行了新课程改革培训,通过学习并结合信息技术课的特点,我认为新课改下上好信息技术课大体要有以下三步:

一、前奏——尊重赞赏学生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而且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尤其要注意这一点,这是上好信息技术课的前提。学生初次接触计算机,在上机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一会儿工具栏没有了,一会儿输入法打不开了,总之学生只要上机就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耐心加以指导,往往有些教师大声斥责学生,羞辱嘲笑学生,长次以往学生往往产生恐惧心理,厌学心理,由刚开始的争先恐后跑向微机室,转变成一种心理负担而不愿上信息技术课,初始状态的激情也被随之消灭。所以教师上信息技术课时,一定要以平和的语气,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共同学习,而不是高高在上,做学生学习的指挥者、讥讽者。教师还要学会赞赏学生,赞赏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关于这样的事例枚不胜举,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赞赏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专长,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自学能力。

总之尊重和赞赏学生,这是信息技术教师在新课程下必须具有的理念,在上课之前每一位教师都应当培养起这种理念,为下一步的教学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进行曲——任务驱动、先学后教

1、设置任务,明确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应遵循实践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创造性原则,任务明确学而有趣。如在教WORD时教师先出示自己用WORD制作的一份黑板报,开始上课,就给学生展示本节课要用WORD完成的效果,学生看了很吃惊:"我们也能作出这样的作品?"接着讲述并演示本节课要达到的目标和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任务驱动,达成训练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就是给学生布置相应难度的任务,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并组织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都是充分利用教材上或师生共同收集的一些富有趣味性的信息处理内容,由教师巧妙设置任务,把教学内容溶于实际任务中去,让学生在实际上机操作中学习新知识,感受新方法,形成新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则是指导学生如何去完成任务,并适时的向学生介绍需要了解、掌握的概念、思想、方法。以下是我教学中的两个实例:

实例一:在讲WINDOWS中的"回收站"时,给学生的任务是:

A 找两个没有用、可以删除的文件(可以教师指定),删除它,然后观察文件原来所在的位置和"回收站",看这两个文件被删除后到哪儿去了?

B 对"回收站"中前面刚删除的两个文件,将其中的一个文件再在"回收站"进行删除操作,而另一个进行还原操作,然后再观察文件原来所在的位置和"回收站",看看这两个文件有什么变化?

C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可以相互讨论

D 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准备总结发言,题目是:"回收站"的作用。

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个个都带这十足的好奇心和疑惑,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在总结中同学们纷纷发言,抢着说出自己的结论和体会,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事实证明,学生在这种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学习、探索,他们的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是十分扎实的。同时他们的主体意识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实践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实例二:在WINDOWS的画图软件教学中,我不是向以往那样先讲解"画图"软件的使用方法,再让学生画副美丽的图画,而是在介绍一下"画图"的界面之后,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一个任务:

A 在WINDOWS中打开"画图"软件

B 用鼠标指向工具栏中的各个工具,了解个工具的名称

C 打开"菜单栏"中的"帮助",自学几种基本图形的画法及填充颜色的方法

D 用自学的画法及填充颜色的方法画出一副图画

任务布置下去以后,同学们在生动具体的任务驱动下,积极地进行查阅、思考、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之间积极开展了相互协作,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当中,教师应适时的引导学生查阅、学习和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探索和实践,及时的帮助学生解决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实践证明,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体验,才能真正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而且只有经过自身探索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才能真正做到深刻理解,扎实掌握。而任务式教学,正是充分发挥了计算机学科特有的优势。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使所学知识能够及时得到运用,并在应用中使知识得到及时印证、体会和巩固,同时又能使学生对没有理解的内容产生再认识的渴望,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任务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起到了应有的引导、帮助、释疑和促进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培养了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诸方面的素质。

3、先学后教,逐步提高

经过一段时间的任务驱动训练,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这种教学模式,一段时间后,教师上课不再提出教学任务,而是由学生先快速阅读教材,理清教材脉络,自己找出本节课任务,教师适当的加以补充,然后让学生自己带着找到的任务去完成学习,疑难点教师随时加以指导,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高,为未来的学习,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尾声——反思、合作、学习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在教学中不断进行反思,使教学成为自觉的实践,使教学高质高效的进行,并且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面对学生外,还要与周围其他教师发生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学会合作,不仅要和本学科教师加强合作,共同探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还要和其他教师加强合作,以期达到深入了解学生的效果。学习,未来的教学,新内容层出不穷,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更是这样。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充电,不断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跟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步伐。

总之,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在新课程改革的摧动下,在广大教师的努力下,一定会蓬勃发展,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奋斗!

第二篇:新课改下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之我见

新课改下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之我见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其教学是实现新课程目标的一个良好载体,也是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一条极好途径,它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过程,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信息技术课有其自身特点,要求理论与实践要适当,不像传统学科有固定的教学模式,有统一的考试评价制度,所以其教学方法决不能完全沿用传统学科的教学模式,而应有其独特的教学方法,确保信息技术教育在培养新型人才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新课改下,要善于引导学生,克服学习障碍,针对学科特点,结合学校实际,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一、尊重赞赏学生,激发、呵护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而且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尤其要注意这一点,这也是上好信息技术课的前提。学生初次接触计算机,在上机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一会儿工具栏没有了,一会儿输入法打不开了,总之学生只要上机就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耐心加以指导。若教师大声斥责学生,讽刺挖苦学生,长次以往学生自然就会产生恐惧、厌学心理,由刚开始的争先恐后跑向微机室,转变成一种心理负担而不愿上信息技术课,初始状态的激情也被随之消散。所以教师上信息技术课时,一定要以平和的语气,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共同学习,而不是高高在上,做学生学习的指挥者、讥讽者。教师还要学会赞赏学生,赞赏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关于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赞赏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专长,不断激发、呵护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教学自然事倍功半。总之尊重和赞赏学生,这是信息技术教师在新课程下必须具有的理念,在上课之前每一位教师都应当培养起这种理念,为下一步的教学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任务驱动、先学后教,放飞学生创新思维

“任务驱动”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以自主探究、完成任务为主线,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目的一种教学方法。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让学生自主学习,能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放飞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我是这样来实现的:

(1)设置任务,明确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应遵循实践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创造性原则,任务明确学而有趣。如在教WORD时教师先出示自己用WORD制作的一份黑板报,开始上课时就给学生展示本节课要用WORD完成的效果,学生看了很吃惊:“我们也能作出这样的作品?”接着讲述并演示本节课要达到的目标和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任务驱动,合作学习。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上或师生共同收集的一些富有趣味性的信息处理内容,由教师巧妙给学生布置相应难度的任务,教学内容溶于实际任务中,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并组织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让学生在实际上机操作中学习新知识,感受新方法,形成新技能,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则需指导学生如何去完成任务,并适时的向学生介绍需要了解、掌握的概念、思想、方法。如在WINDOWS的画图软件教学中,我不是向以往那样先讲解“画图”软件的使用方法,再让学生画副美丽的图画,而是在简要介绍一下“画图”的界面之后,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①在WINDOWS中打开“画图”软件;②用鼠标指向工具栏中的各个工具,了解个工具的名称;③打开“菜单栏”中的“帮助”,自学几种基本图形的画法及填充颜色的方法;③用自学的画法及填充颜色的方法画出一副自己最想画的画。任务布置下去以后,同学们在生动具体的任务驱动下,积极地进行查阅、思考、探究。虽然受条件限制,电脑少,学生多,只能两三人共同用一台机,但正好利用这一点,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当中,教师应适时的引导学生查阅、学习和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探索和实践,及时的帮助学生解决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先学后教,逐步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任务驱动训练,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这种教学模式,一段时间后,教师上课不再提出教学任务,而是由学生先快速阅读教材,理清教材脉络,自己找出本节课任务,教师适当的加以补充,然后让学生自己带着找到的任务去完成学习,疑难点教师随时加以指导,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高,为未来的学习,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体验,才能真正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而且只有经过自身探索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才能真正做到深刻理解,扎实掌握。而任务驱动式教学,正是充分发挥了计算机学科特有的优势。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使所学知识能够及时得到运用,并在应用中使知识得到及时验证、体会和巩固,同时又能使学生对没有理解的内容产生再认识的渴望,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任务驱动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起到了应有的引导、帮助、释疑和促进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培养了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诸方面的素质。

三、及时评价反馈,再激学习高潮

现代教学论和评价论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其实是在一步步或明或隐、或大或小的评价活动基础上展开的。”评价活动的宗旨在于学生在讨论中获取的知识记忆得更长久。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应及时评价,现在绝大多数计算机都是联网的,教师在上课前可以设定各班共享文件夹或者制作开放式递交作业网站,课中让学生把完成的作品保存其中,学生可以互相浏览作品,互相评价,教师也能及时在课堂上进行评点。课后还可组织学生进行打字比赛、电脑绘画展览、贺卡制作等,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和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应该及时地给予反馈。有思考才会提问题,对于典型的、优秀的问题给予表扬和鼓励。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有与众不同的思想,特别是在有争议的问题上要让学生充分争论、讨论、探索。例如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请其他学生共同分析回答;对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可以和学生一起进行探讨,掌握多种操作方法。对问题的及时反馈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每个学生都有其优点和缺点,要长其长、短其短。这样,通过对作品的及时评价与反馈,再次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进一步有效学习,掀起学习高潮。

四、整合各学科,学以致用

在二十一世纪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人类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数字化、信息化,信息决定着我们的生存,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运用是导致教育领域彻底变革的决定性因素,它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手段、方法、模式甚至教学思想、观念、理论,乃至体制的根本变革。经过不断实践,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整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且这种整合在形式上应该是双向的。即:信息技术教学中应充分选用相应的其它课程的内容作为学习操作的实例,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明确操作的效用性价值,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对相应学科的理解和识记;同时,在其它学科的教学中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巩固教学效果,并且还可以强化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当然若要真正实现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还必须以教师和学生都能熟练使用信息技术为前提,这不正强调了我们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作用吗?突出体现了信息技术具有其工具性地位,事实说明计算机是信息交换和信息处理的一种工具,是为了让人使用,而不是学习就一定要把它作为毕生的事业来做。就像学语文不一定就要当作家,但扎实的语文功底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时更好的理解文字的意思;学数学不一定就做数学家,但是可以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和应用方面的教育,是要学生把计算机看作一个辅助工具,掌握使用这一工具的方法和要领。通过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时可以以此为手段、为工具,去搜集处理所需信息,以便自己更好地对该学科进行学习。大多数学生的目的只是为了熟练使用计算机这个工具,以便能对将来的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有一个较快的适应。这才是我们全面推进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

探索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培养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我们要广泛吸取其它学科的相关经验,结合本学科特点,形成自己的特色,让信息技术课成为学生亲切易学的实用课程,最终达到使学生具备在信息社会中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知识的目的。

第三篇:新课改大环境下,怎么上好信息技术课

新课改大环境下,怎么上好信息技术课? 信息技术课是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新开设的一门课程。对于信息技术课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真正的掌握信息技术技能,一直是信息技术课教师探索的问题。在几年的教学中我总认为信息技术这门课就是教会学生如何上机操作,课堂上无非是教师演示、学生观看演示、然后学生上机操作。结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乐观,反应快的学生教师还没有讲完,他就会操作了;反应较慢的学生还没有弄清楚你在讲什么,还有部分学生上课走神,压根没有听见你在讲什么,一堂课就结束了。这种教学方法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它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挖掘学生潜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现将我的一些观点、经验说来与大家共享。

一、“糖果”激励法

学生的学习动机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大,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状态越好,学习效果就越明显。计算机是一种智能化的信息处理工具,它将科研、学习、娱乐等集于一身,具有非常强大的功能。高中生对于信息技术这一门可以动手实际操作的新学科具有很大的兴趣。而且从高中生的不成熟的心理出发,他们可能更加感兴趣的是计算机的娱乐功能。但我们的信息技术课主要学习的是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不是如何去娱乐。因此,如果课堂教学采用传统的书上有什么就学什么的模式,那么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产生枯燥的消极想法,甚至出现抵触心理和上课扰乱秩序的行为。所以,教师应该像“小孩子做对了事得到糖果作为奖励”一样奖励我们的学生以“糖果”。这个“糖果”而非真正的糖果,而是好听的音乐和益智小游戏。当然这样的奖励并非是无条件、无限制地,只有提前正确的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才能有几分钟的时间来欣赏音乐和玩一会游戏。这样不仅促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能满足一下学生作为“孩子”爱玩的天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较容易掌握的内容,我们应该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学生们边学边练,很快就学会了本节内容。使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自主探索、协作学习

学生的能力是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培养和提高的。在明确教学任务后,大胆的让学生尝试练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每实践一步,都要经过自己大脑的思考和自己的亲自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学生有一学生有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通过对教材的阅读、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教师的指点让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中得到解决。学生还要根据具体情况随时修正和调整自己的计划、行动和方法,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就落实在这些实践过程之中。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方法。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设计学生进行研究的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亲自体验获取、传输、处理、发布和应用信息的全过程,同时体验创新;在指导学生交流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交流作品,还要让学生交流完成作品的过程和方法;在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时,不仅要看学生完成任务的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方法。总之教师要从多方入手,使学生在研究学习的过程中增长才干,学会创新。

这样既可以减轻大班教学中教师逐个辅导学生的压力,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得到新知。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把教材、同学、教师都作为学习本课尝试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积极主动地去获取,整理,创造性地加工信息,更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三、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首先要将教材研究透彻,要将学生了解清楚。这样就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了。要注意精讲多练,精选内容,对容易的知识点的讲解可粗略一些,让学生探究学习;对难度较大的内容要想办法化难为易,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学生边听讲边操作,实行手把手教学。其次,要让学生多动手,学生对动手操作非常感兴趣,要给他们百分之七十的时间练习。再次,学生学习和掌握的程度不一样,所以布置操作任务时不要“一刀切”,对基础好的学生,除完成基本操作任务外,可布置较高层次的额外任务,让他们去完成,这样既节省老师的教学时间,也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使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

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我对学生的教育和帮助方式不同。在教学进行到“交流提高”这一步时,一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已经在老师的简单提示下完成了任务,然后请完成任务的学生和老师共同向没有完成的学生提供帮助,最终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任务。

四、与其他学科整合,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今计算机网络的庞大资源库和对信息的基本操作是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让学生认识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培养学生用现代化的工具和方法去处理信息的意识;各学科的考核越来越重视与社会实际问题的结合,让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络,加深学习效果,根据所学的知识在论坛中与网友讨论各种问题,进行交流、讨论、齐心协力一起解决问题,如各学科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为学生提供一些关于某知识点内容的参考网站,在信息技术课上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浏览和学习这些网站内容,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与其他学生、各种专家、教师等交流,扩大了课程资源范围,拓展了学生自身获得知识的渠道,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这一方面这学期我做的还很不够,以后在这方面要多与其他教师多交流,加强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这一功能。

五、评价总结

教学评价一般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较多,特别是在学生自由创作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活动给予恰当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促进学生更主动地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掌握教学内容,达到良好教学效果。也使学生更客观地评价别人的作品。让不同水平的同学在活动中都能有所发挥和创新。本学期我在这方面做得也不足,往往是布置完任务,就去指导学生操作,而没能及时给完成任务的学生评价。

总之,要上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只要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处处留心,时时注意,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驾驭计算机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课

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课

摘要:信息技术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是现代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实现教育的多媒体化、教学的网络化和管理的标准化,培养具备一定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深入学习信息技术能力的学生,已成为信息技术教师的重要职责。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教育,加强基础性;要突现创新教育,激发探究性;要加强文化教育,增强主导性。要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树立较强的信息意识,更加合理的去设计课堂教学环节,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

关健词:农村初中 信息技术

在新课改的如火进行中,如何教好这门课,如何通过信息技术课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使他们在创新精神、思考精神、实践能力方面得到一定的培养,是我们所有从事信息技术课的教师要努力研究的方向。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和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在教学过程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四年来的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以一年级上册信息课本为例),在教学过程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巧设“导语”

良好的开端是奠定一节课成功的基础。因此每节课的开始,教师的“导”是很关键的,是一节课的开场白,既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愉悦身心,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作为教师应当注重“导语”的设计,使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兴趣、乐于去学新的知识。

中学生的年龄、心理决定了他们对各种新生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有极强的求知欲。作为计算机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从而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使他们乐学。

当然这儿所说的“导语”,不仅仅是指“语言”,还可以是“范例”。让学生看与本节

课内容相关的教师制作完的成品。比如:讲解WORD时,我就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出能够反应每节课知识点的范例,“春”、“父亲节贺卡”、以“环保”为主题的用Word设计的版报等。„„用这些生动、形象的具体事例,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总之,上课伊始,巧设“导语”,让学生感到新奇、有悬念、有学头,从而愿意学、喜欢听。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质疑、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作为教师当然就可以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了。

二.任务驱动

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学习和探索能力。我经常精心设计一些作品,在一堂课的开始,让学生自己试着实现,然后根据他们的实习结果,针对性地进行补充讲解。比如,学习WORD中图文混排时,我先给他们展示了一幅图文并茂,版式精美的“父亲节贺卡”,其中包括了图片的典型格式应用、图片作为背景及各种文字环绕方式。如我所愿,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他们进行了各种尝试,对于我补充的内容,他们也掌握的既快又牢固。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的目标在于使人能够继续教育自己。” “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步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它特有的优势展示着强大的生命力。

三.演示、学生示范

结合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传奇世纪”电子教室的“教师演示”功能,把学生机的屏幕锁定,使学生机的屏幕信息与教师机一致。这样再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操作步骤一步一步演示给学生看,一边演示一边讲解。一堂课我一般只安排15-20分钟进行讲解、示范,并力求讲话幽默风趣,有感染力。当然按照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一堂课的内容可以一次讲完,也可以分几次进行,讲完一个问题就让学生上机实践,等他们掌握以后再讲下一个知识点。尽量精讲、少讲,把时间最大限度的放给学生去上机实践。

因为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我觉得应该让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去实践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探索课本没有的知识,扩大知识面,更好地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同时,在学生操作时,教师应多巡视指导,做到所学知识能够随学、随练、随巩固,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学生示范

教师的示范在计算机教学中起着积极的主导作用,而学生的操作示范对全体学生的学习更有推动和促进作用。每当学生有好的作品完成,我都会借助“传奇世纪”电子教室的“学生示范”功能,展示给全班同学,同时提出表扬鼓励。这不仅会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对其他同学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五.分组学习

师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学生之间也可相互探讨,相互切磋。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教师一定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每个班我都挑选几个出色的学生,作为小组长和我一起进行辅导。这样一方面小组长可以帮助还没学会的同学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另一方面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可以得到及时解决;而且在相互讨论中,每个人还可以获取新的知识,受到新的启发,共同得到进步。当然遇到小组长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协助解决。每个学期末我都会评出助人标兵、优秀小组长、优秀合作小组等,使学生能够体验多层面的成功。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效果很好。

六.适时表扬

课堂上老师多表扬,多评比。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在完成过程中对它失去了信心,那最后的结果则是以失败而告终。因此,我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以激励为主,多鼓励,少批评,通过各种活动来增加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决心。由于孩子喜欢听表扬,那老师就不要吝惜你的语言,多给他们一些鼓励的话语,如:“今天你做的最好”,“某某最出色”,“好样的”等。还要注意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因材施教,适当降低操作任务的难度,让每个学生都有一种成功感,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当然,上述几种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新形势赋予我们新的任务,新任务又指引我们探索新的方法。“教无定法”在某种意义上是有一定道理的。教学方法必然具有多样性、灵活搭配性和创新性。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实践、创新,设计最好的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不断体验成功。

第五篇:论文-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课

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如何上好新课程下的信息技术课

肥城市桃园镇东伏小学

阴海丽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开展,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也步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提高学生总体信息素养。作为一个基层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师,在经历了四个多学期的小学新课程教学实践后,发现要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需要教师做多方面的努力,下面就如何上好新课程下的信息技术课,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一、学生的创新想法、创新活动,往往来自于对某个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信息技术课就是一门能较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学科。对此,作为教师就应该很好地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同时面对新课程,教师也要及时地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1.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本来是充满好奇心的,但在传统教学的组织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常常用枯燥的示范演示开始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激情从一开始就处于低谷中,甚至带来厌烦的情结。因此,要想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教师在教学组织上,就要为学生设置新奇、困惑、充满情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因“疑”生趣,用“疑”生奇,产生创新动机。

2.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如果大部分学生对你的课不够专注,那么可能是你的教学设计有问题,这时候就要求你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或者尝试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必须符合学生的天性以及发展的规律。在课堂上灵活运用适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接受新的知识。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找出学生的兴趣点因势利导到自己的授课上来。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的热情。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学生觉得课能听、好听,想听。我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精心准备每一个练习,估计学生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估计学生会在练习中遇到的困难,除此之外,还给吃不饱的学生设计了有难度的练习,尽量保证所有学生能完成正常的课堂练习,而同时一部分优秀的同学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而每一堂课结束,我还会记下每个班不同的教学效果,以便调整下一堂课的教案。

二、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学习工具。

诚心诚意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尊重学生,改变“惟我独尊”、“师道尊严”的观念,树立起正确的“学生观”,改变“满堂灌、一言堂”的陈旧教法,实行教学民主,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从讲台走下来,从“中心位置”到“退居二线”。师生间民主、和谐的关系也不是靠一两节课就能建立的,而是要牢固树立起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的观念,在长期的教学中与学生逐步形成的。

三、以“任务驱动”法组织教学

任务驱动是一种适用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比较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法。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

任务明确学而有趣。例如:在教幻灯片制作时教师先出示自己用Powerpnt制作的课件,开始上课,就给学生展示本节课要用Powerpnt完成制作课件的效果,学生看了很吃惊:"我们也能作出这样的作品?"接着讲述并演示本节课要达到的目标和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实例二:在搜索引擎的教学中,我不是象以往那样先讲解什么是搜索引擎和它使用方法,再教学生一些搜索技巧,而是介绍一下搜索引擎用途后,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一个任务:

A 在http://www.xiexiebang.com的搜索引擎里搜索“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B 打所搜索的网站并打开浏览。

C 利用网站上介绍的方法搜索“神州六号”的网站和图片。

D 用自学的搜索技巧搜索自己喜欢的一两篇文章并总结一下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及技巧。

任务布置下去以后,同学们在生动具体的任务驱动下,积极地进行查阅、思考、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之间积极开展了相互协作,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当中,教师应适时的引导学生查阅、学习和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探索和实践,及时的帮助学生解决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任务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起到了应有的引导、帮助、释疑和促进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培养了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诸方面的素质。

四、教师在课程改革实践中的做法与体会 1.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几乎所有的学校电脑室教师机上都安装 “电子教室”软件,我们在平常的课堂当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喜欢用教学广播软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程控制,甚至时常中断学生的学习,”好心"的为全体学生示范如何操作。而其实过多的教师讲解和示范只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课本身的特点就是强调学生的实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就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活动空间,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凡学生能动手操作的,教师绝不代替;凡学生能动阐述的,教师绝不替代。通过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在思维中动手,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比如在学习保存演示文稿时,让学生自己看书进行操作,学生完全都是在兴趣和欲望的驱导下,自己边看保存步骤,边进行操作的,教师在这过程中,只是兴趣的激发者和简单的知道者罢了,而通过对未成功的同学的错误讨论后,学生把所有的要点都记住了,不可为不值得我们深思,有些东西我们真的需要教吗?

2.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途径。因此,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好练习题,要注意练习的层次性,特别要设计好发展练习,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加强自身信息素养和教学基本功

在上信息技术课时,有的老师并不重视自己教学中的操作习惯,如给文件或文件夹改名时随意输入没有意义的名字;在文档编辑后退出时,提示是否保存,教师点“否”。这些操作潜意识下都会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会造成学生今后的行为不规范的操作习惯。要让学生喜欢,教师要有讲究一定的上课艺术和策略,尽量让语言简练、清晰、规范、有亲和力,不能太随意。同时还需要规范自己的语言,如鼠标还是鼠标指针、窗口还是窗体、菜单还是命令等要区分开来。作为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非常明确获取信息的重要性,在研究、解决问题时总是想方设法获取有关信息,有目的地经常上网搜寻信息或阅读有关纸质媒体、电视媒体、电子读物信息。有较强的信息道德意识和信息安全意识。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总是根据教学的需要引导和指导学生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使之养成习惯。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书刊、电视等信息工具、媒体等渠道来开展学习。

当然,要上好新课程下一堂信息技术课还有其它很多因素,以上所提及的只是个人的一些想法和思考,我相信,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化和实践,在广大信息技术教师的不断努力下,上好新课程下信息技术课的方法会越来越多,上好新课程下信息技术课的教师也会越来越多。

下载新课改下上好信息技术课之三步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改下上好信息技术课之三步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统分结合上好信息技术课[精选]

    统分结合上好信息技术课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应用 三门峡市义马市第一小学·王红欣 内容摘要: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做到在学中练......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摘要: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是对小学教师不小的挑战和考验。我们要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创设一种和谐的、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

    浅谈如何上好高中信息技术课浅谈如何上好高中信息技术课

    浅谈如何上好高中信息技术课 贵族石阡民族中学 雷远江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到来,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工作......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作者: 何海梅 单位:广西桂平市木乐镇中心小学 邮编:537202 电话:***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小......

    怎样上好信息技术课

    怎样上好信息技术课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计算机应用已开始走向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已在社会各界达成普遍共识,各地的计算机教育正蓬勃开展。信息......

    如何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课

    如何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课 如何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喜爱的课程?如何让信息技术成为对学生有利的课 程?如何让信息技术课成为老师自身能如鱼得水的课程?作为新分配教师的我,在这几个......

    论文---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内容提要:小学信息技术学习应给学生提供实践、活动、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综合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

    怎样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

    怎样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一直在思考和寻找一种更好的教学策略,使得课堂教学更有效,下面我就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来谈谈自己教学中的一些想法,与大家一起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