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职德育试卷分析报告
中职德育试卷分析报告
试卷分析报告
班级(钣金中技151)
科目(德育一)
参考人数(49人)
缺考人数(0人)
90—100分:(0人)
80—89分:(15人)
60—79分:(30人)
60分以下:(4人)
试卷分析内容:
一, 覆盖面情况分析。试卷覆盖了所有章节,与课程标准(教学大刚)和评价考核的要求一致,无超纲现象。题型, 题量,考核内容的梯度等的比例分配,是否符合学生实际。
二,难易程度分析。试题本身的难度,深度符合课程标准,无偏题,怪题等。
三,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分析。部分学生失分较多的原因在于没有认真答题,没有认真对待考试。得分比较高的学生在于平时刻苦认真,考试前进行了充分的复习。
四,对班级合格率的分析。本班合格率为92%。
五,下一步工作的思考:
根据本次试卷分析:
1教师在今后的命题过程中,增加主观题比例,让学生多分析多思考,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2教师在今后授课过程中,应当注意案例的应用,选择贴进学生生活的案例。
3学生在今后学习该门课程过程中,应该端正学习态度,从思想上认识到德育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一样重要,才能学好该门课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任课教师:贾玲
2016年1月7号
试卷分析报告
班级(工量中技151)
科目(德育一)
参考人数(44人)
缺考人数(2人)
90—100分:(1人)
80—89分:(16人)
60—79分:(24人)
60分以下:(3人)
试卷分析内容:
一, 覆盖面情况分析。试卷覆盖了所有章节,与课程标准(教学大刚)和评价考核的要求一致,无超纲现象。题型, 题量,考核内容的梯度等的比例分配,是否符合学生实际。
二,难易程度分析。试题本身的难度,深度符合课程标准,无偏题,怪题等。
三,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分析。部分学生失分较多的原因在于没有认真答题,没有认真对待考试。得分比较高的学生在于平时刻苦认真,考试前进行了充分的复习。
四,对班级合格率的分析。本班合格率为93%。
五,下一步工作的思考: 根据本次试卷分析:
1,教师在今后的命题过程中,增加主观题比例,让学生多分析多思考,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2,教师在今后授课过程中,应当注意案例的应用,选择贴进学生生活的案例。
3,学生在今后学习该门课程过程中,应该端正学习态度,从思想上认识到德育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一样重要,才能学好该门课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任课教师:贾玲
2016年1月7号
试卷分析报告
班级(汽修高技152)
科目(德育一)
参考人数(37人)
缺考人数(0人)
90—100分:(2人)
80—89分:(15人)
60—79分:(20人)
60分以下:(0人)
试卷分析内容:
一, 覆盖面情况分析。试卷覆盖了所有章节,与课程标准(教学大刚)和评价考核的要求一致,无超纲现象。题型, 题量,考核内容的梯度等的比例分配,是否符合学生实际。
二,难易程度分析。试题本身的难度,深度符合课程标准,无偏题,怪题等。
三,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分析。部分学生失分较多的原因在于没有认真答题,没有认真对待考试。得分比较高的学生在于平时刻苦认真,考试前进行了充分的复习。
四,对班级合格率的分析。本班合格率为100%。
五,下一步工作的思考:
根据本次试卷分析:
1.教师在今后的命题过程中,增加主观题比例,让学生多分析多思考,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2.教师在今后授课过程中,应当注意案例的应用,选择贴进学生生活的案例。
3.学生在今后学习该门课程过程中,应该端正学习态度,从思想上认识到德育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一样重要,才能学好该门课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任课教师:贾玲
2016年1月7号
试卷分析报告
班级(汽修高技153)
科目(德育一)
参考人数(40人)
缺考人数(2人)
90—100分:(7人)
80—89分:(12人)
60—79分:(20人)
60分以下:(1人)
试卷分析内容:
一, 覆盖面情况分析。试卷覆盖了所有章节,与课程标准(教学大刚)和评价考核的要求一致,无超纲现象。题型, 题量,考核内容的梯度等的比例分配,是否符合学生实际。
二,难易程度分析。试题本身的难度,深度符合课程标准,无偏题,怪题等。
三,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分析。部分学生失分较多的原因在于没有认真答题,没有认真对待考试。得分比较高的学生在于平时刻苦认真,考试前进行了充分的复习。
四,对班级合格率的分析。本班合格率为97.5%。
五,下一步工作的思考:
根据本次试卷分析:
1.教师在今后的命题过程中,增加主观题比例,让学生多分析多思考,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2.教师在今后授课过程中,应当注意案例的应用,选择贴进学生生活的案例。
3.学生在今后学习该门课程过程中,应该端正学习态度,从思想上认识到德育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一样重要,才能学好该门课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任课教师:贾玲
2016年1月7号
试卷分析报告
班级(汽修高技151)
科目(德育一)
参考人数(36人)
缺考人数(0人)
90—100分:(5人)
80—89分:(17人)60—79分:(13人)
60分以下:(1人)
试卷分析内容:
一, 覆盖面情况分析。试卷覆盖了所有章节,与课程标准(教学大刚)和评价考核的要求一致,无超纲现象。题型, 题量,考核内容的梯度等的比例分配,是否符合学生实际。
二,难易程度分析。试题本身的难度,深度符合课程标准,无偏题,怪题等。
三,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分析。部分学生失分较多的原因在于没有认真答题,没有认真对待考试。得分比较高的学生在于平时刻苦认真,考试前进行了充分的复习。
四,对班级合格率的分析。本班合格率为97%。
五,下一步工作的思考:
根据本次试卷分析:
1.教师在今后的命题过程中,增加主观题比例,让学生多分析多思考,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2.教师在今后授课过程中,应当注意案例的应用,选择贴进学生生活的案例。
3.学生在今后学习该门课程过程中,应该端正学习态度,从思想上认识到德育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一样重要,才能学好该门课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任课教师:贾玲 2016年1月7号
试卷分析报告
班级(3D高技151)
科目(德育一)
参考人数(32人)
缺考人数(0人)
90—100分:(0人)
80—89分:(1人)
60—79分:(29人)
60分以下:(2人)
试卷分析内容:
一, 覆盖面情况分析。试卷覆盖了所有章节,与课程标准(教学大刚)和评价考核的要求一致,无超纲现象。题型, 题量,考核内容的梯度等的比例分配,是否符合学生实际。
二,难易程度分析。试题本身的难度,深度符合课程标准,无偏题,怪题等。
三,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分析。部分学生失分较多的原因在于没有认真答题,没有认真对待考试。得分比较高的学生在于平时刻苦认真,考试前进行了充分的复习。
四,对班级合格率的分析。本班合格率为94%。
五,下一步工作的思考:
根据本次试卷分析:
1.教师在今后的命题过程中,增加主观题比例,让学生多分析多思考,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2.教师在今后授课过程中,应当注意案例的应用,选择贴进学生生活的案例。3.学生在今后学习该门课程过程中,应该端正学习态度,从思想上认识到德育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一样重要,才能学好该门课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任课教师:贾玲
2016年1月7号
试卷分析报告
班级(电气高技151)
科目(德育一)
参考人数(31人)
缺考人数(0人)
90—100分:(5人)
80—89分:(17人)
60—79分:(9人)
60分以下:(0人)
试卷分析内容:
一, 覆盖面情况分析。试卷覆盖了所有章节,与课程标准(教学大刚)和评价考核的要求一致,无超纲现象。题型, 题量,考核内容的梯度等的比例分配,是否符合学生实际。
二,难易程度分析。试题本身的难度,深度符合课程标准,无偏题,怪题等。
三,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分析。部分学生失分较多的原因在于没有认真答题,没有认真对待考试。得分比较高的学生在于平时刻苦认真,考试前进行了充分的复习。
四,对班级合格率的分析。本班合格率为100%。
五,下一步工作的思考:
根据本次试卷分析: 1.教师在今后的命题过程中,增加主观题比例,让学生多分析多思考,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2.教师在今后授课过程中,应当注意案例的应用,选择贴进学生生活的案例。
3.学生在今后学习该门课程过程中,应该端正学习态度,从思想上认识到德育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一样重要,才能学好该门课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任课教师:贾玲
2016年1月7号
试卷分析报告
班级(汽修中技151)
科目(德育一)
参考人数(57人)
缺考人数(0人)
90—100分:(0人)
80—89分:(8人)
60—79分:(42人)
60分以下:(7人)
试卷分析内容:
一, 覆盖面情况分析。试卷覆盖了所有章节,与课程标准(教学大刚)和评价考核的要求一致,无超纲现象。题型, 题量,考核内容的梯度等的比例分配,是否符合学生实际。
二,难易程度分析。试题本身的难度,深度符合课程标准,无偏题,怪题等。
三,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分析。部分学生失分较多的原因在于没有认真答题,没有认真对待考试。得分比较高的学生在于平时刻苦认真,考试前进行了充分的复习。
四,对班级合格率的分析。本班合格率为88%。
五,下一步工作的思考:
根据本次试卷分析:
1.教师在今后的命题过程中,增加主观题比例,让学生多分析多思考,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2.教师在今后授课过程中,应当注意案例的应用,选择贴进学生生活的案例。
3.学生在今后学习该门课程过程中,应该端正学习态度,从思想上认识到德育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一样重要,才能学好该门课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任课教师:贾玲
2016年1月 韩忠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人教版高中教案 ·人教版选修教案 ·人教版初中教案 ·苏教版高中教案 ·苏教版初中教案 ·语文版高中教案 ·语文版初中教案 ·粤教版高中教案 ·粤教版选修教案 ·鲁人版高中教案 ·北师大初中教案
第二篇:中职德育试卷
中等职业学校期中阶段考
德育测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自我认识中,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不必向别人学习B、自我认识要建立在客观分析自己的基础上 C、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也有各自的不足之处 D、人人都有自己的观点
2、“每一个正直的人都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对于卢梭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不正直的人没有尊严 B、已有尊严的人不必再维护 C、维护尊严即无拘无束 D、人人都需要自尊
3、下列仪容仪表不得体的是()A、男士上班穿西装、衬衣、打领带 B、工作期间打哈欠、擦眼睛 C、语言表达清楚,有说服力 D、女士上班化淡妆
4、“仁慈和友善总要比愤怒和暴力更为有力。”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交往要注重尊重和友好 B、人生不该有愤怒
C、对待所有人、所有事都要友善 D、良好的交往是互惠互利的
5、职业礼仪的最高境界是()
A、敬业
B、守业
C、奉献
D、牺牲
6、同事之间的礼仪不恰当的是()A、尊重彼此的处事方式
B、在工作生活上,同事若有难处,应予以体谅并尽力协助 C、需要同事帮助时无需协商
D、出现误会时主动沟通,征得谅解
7、关于道德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社会生活离不开道德
B、道德的内容在各个时代都是相同的
C、良好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D、提升道德境界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8、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爱岗敬业
B、家庭和睦 C、为人民服务
D、建设和谐社会
9、家庭民主、夫妻和睦的前提是()
A、男女平等
B、互相敬重 C、勤俭节约
D、尊老爱幼
10、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实现最终都要归结到()
A、个人健康
B、个人品德 C、国家实力
D、社会风尚
11、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A、个人主义
B、民族主义 C、集团主义
D、集体主义
12、医生的职业道德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与教师、律师、会计、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是不同的;“百问不厌、有问必答”是对营业员的职责要求,二对于保守国家机密的公务员而言,这样的职责要求则可能导致泄密,这说明()A、全社会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道德规范,来约束各行业人们的行为 B、职业道德会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变化 C、职业道德具有广泛性
D、职业道德体现着行业特点,不同行业的职业道德标准时不一样的
13、职业道德的基础和核心是()A、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 B、充分发挥个人才干 C、爱岗敬业
D、与时俱进,有创新意识
14、“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的这句话表明()A、诚实守信是自然形成的行为准则
B、诚实守信是每个人都需要遵守的做人准则 C、诚信的内涵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D、诚实守信只要放在心里就好,不必表现在行动上
15、“把美的形象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对培根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只有内心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有儒雅的风度,才是真正的美 B、外表美不算是一种美
C、内在美能为个人理想的实现打下基础
D、在公众场合要充分展现自己的外在与内在美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自尊的理解,正确的是()
A、自尊的表现是受到赞扬时高兴,受到批评时难过、伤心 B、平凡并不代表没有自尊,关键是必须做最好的自己 C、自尊的人有着较强的荣辱观,能够自觉的约束自己
D、自尊的人善于自我解剖、自我反省、敢于正视并改正自己的短处
2、健康人格的基本特征有()A、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B、有良好的情绪状态
C、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有 D、良好的自我意识
3、个人礼仪主要表现在()A、一个人的仪容仪表方面 B、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方面 C、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方面 D、一个人的待人接物方面
4、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是()
A、平等互尊
B、诚实守信 C、团结友爱
D、互利互助
5、下列行为符合职业礼仪基本要求的是()A、遇有客户投诉产生纠纷,要仔细争辩
B、服务人员以自然为美,淡妆为宜,行、站、坐体态合乎标准 C、遇到买不起商品的顾客可以不用招呼
D、服务行业坚持信誉第一、保质保量、公平交易
6、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包括()
A、爱国守法
B、明礼诚信、团结友爱 C、勤俭自强
D、敬业奉献
7、下列行为中遵循了社会公德规范的是()A、过马路时为了方便而跨栏杆 B、做公交车市主动让座给需要的人 C、在公共场所大声说笑 D、见人有难,慷慨相助
8、对“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理解正确的是()A、这是我们对待工作的正确态度
B、干一行、爱一行要求我们一辈子只能从事一件工作 C、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是爱岗敬业的表现
D、它要求为美对待工作要认真负责,不仅专业技能要高,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9、内省的作用有()
A、患得患失的必要手段,有利于争取最大利益 B、是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途径 C、是自我提升和完善的内在动力 D、是自我调节和控制的有效方法
1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焉。”对孔子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要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学习先进,净化心灵 B、要善于发现榜样,正确选择榜样
C、榜样多指伟人,因而我们身边少有榜样 D、好人与坏人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榜样
三、判断是非题(每题1分,共20分)
1、正确认识自己,就是自我欣赏、自我评价
2、个人的自尊、自信高于国家和民族的自尊自信
3、个人礼仪修养的核心是养成高超的沟通技巧
4.文明礼仪要从小培养,从严要求,才能形成良好习惯。5.交往礼仪在不同的场合的要求是相同的。
6.自觉地接受礼仪约束的人,被认为是符合社会要求的人。
7.在人际交往中,要容纳不同的观点,看法和行为,做到求同存异。8.在交往中,对于自己不喜欢的对象要疏远排斥。
9.人格魅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磨练而提升。10.中职学生还未走向工作岗位,就不必学习工作方面的礼仪。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简述遵守职业礼仪的作用。
2.职业道德的作用有哪些?
五、论述题(10分)
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首先要养成遵守交往礼仪的习惯。结合实际,谈谈中职生应从哪些方面做到这一点。
第三篇:中职德育论文《德育创新形式分析》
德育创新形式分析
百年大计人才为本,人才大计教育为本。而教育又以德育为先。德育是学校的根本性教育,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党的教育事业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创造性的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眼前的重要事情。俗话说,成人先成才,育才先育德。德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正是由于德育的特殊功能与地位,决定了我们无论在何时都不能放松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因此,我们德育工作者必须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认真研究新情况和新特点,不断探索新规律和新方法,使德育教育逐步适应迅速发展变化的新形势需要。
一、以德育活动为主体,注重体验感悟
“教会学生做人”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以德育实践为主体,从细微处入手,从最简单的事情抓起,将德育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体验,在感悟中不断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提升自我,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一种信念,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
(一)开展主题教育
新生进校以后,我们聘请武警中队官兵对学生进行短期军训,对学生实行准军事化管理,通过参观军营、队列训练、生活指导等形式,帮助学生确立规范意识,增强纪律观念,磨练坚韧意志,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组织开展“爱心助残”活动,并设立“爱心助学基金”,让学生在活动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关爱他人的意义;通过参观改革开放成就展,让学生体会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增强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通过成人宣誓仪式,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通过与贫困地区学生结对,培养学生的爱心;为了更好地发挥每周升旗仪式的教育作用,升旗仪式由各班自主申报,旗手由本班品学兼优的学生担任,有升旗班级介绍和旗手介绍,并由该班班主任作国旗下讲话,这样的升旗仪式更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在受到最直观的教育的同时激发起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二)利用主要节日、纪念日开展德育教育
可利用“学雷锋活动纪念日”、“清明节”、“五四”、“七一”等节日,以及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纪念日,举行形式多样的的庆祝教育活动。如3月份“学雷锋,树新风”传统教育活动,可组织学生到街道、社区、居民小区、福利院为五保户、军烈属、社会弱势群体做好事,献爱心、送温暖;又如“五一”劳动节,可深入到社区打扫卫生,清运垃圾,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操;三是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工厂、农村、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实施“老少互助工程”。开展“尊老敬老助老”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从而学会做人、求知、生存、发展。
(三)开展礼仪常规教育活动
从认知和行为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文明意识。如在全校开展“争创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文明餐桌和争做文明学生”的教育活动,要求学生“把饭吃好、把书读好、把操做好、把歌唱好”,从学习和生活的细节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开展“学道德纲要,塑良好品德”的读书和征文活动
为了使学生深刻领会德育的内容和深刻内涵,可指导学生阅读一系列的书籍,指导学生与书交友,与大师对话,净化他们的心灵,强化学生的公民道德意识,还可开展读书竞赛、知识竞赛、问卷考试、辩论会、演讲比赛等形式的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
(五)开展道德评议活动
以校、年级、班级、社区为单位,成立道德评议会,设定评议标准,明确评议内容,开展谈心式、引导式、参与互动式等多种形式的评议活动,对学生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和不良现象进行评议,使学生明辨是非,分辨善恶,不做不道德的事,不做不文明的事,而做讲公共道德的人,讲社会文明的人。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教育活动
学校每年可利用适当的时间举办一届校园艺术节、体育运动会、专业成果展览,成立了各种学生社团,如礼仪队、舞蹈队、篮球队、校广播站、校合唱团、校军乐队等等,这些体育艺术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校园生活,培养了学生综合能力,陶冶了学生情操,而且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七)开展有意义的科技教育活动
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校园专业成果展示、专业技能比赛、专业设计大赛等活动,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八)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
如组织学生到敬老院进行慰问演出,进驻社区开展青年自愿者服务社区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既有效填补了“双休日”教育的空白,又使青少年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成长。
二、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实施德育渗透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每个教师在备课时都应认真钻研教材,按照学科的性质、特点,采取直取法、挖掘法、拓展法,努力挖掘教材的德育内涵,把道德教育有机的贯穿在自己的教学中,为道德教育提供载体,营造浓烈的教育气氛和强大的教育优势,使学生接纳正确的道德观念,自觉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
(一)努力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资源
学科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将德育资源的挖掘和体现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人文学科教学中,把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同时有意识地发掘家乡悠久的人文传统和丰厚的文化积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美好情感,从而更深刻地了解人生、认识社会、感受现实,增长生存、发展和成功的生命智慧。在自然科学学科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根据学生特点,发挥学科优势,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真知,在实践中品味成功,在思索中激活思维,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习惯,端正学习态度,指导学习方法,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使学生在提高科学素养的同时获得人文素养、道德素养的提升。
(二)课程设置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逐步将原有单一的德育课堂向多元化发展。一是把传统班会课改为活动课,引进辩论会、演讲竞赛、研讨会、知识竞赛、“实话实说”、座谈会等形式,一课一主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求,通过充满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的活动,叩击学生心灵,激励其奋发向上。二是开设人文阅读鉴赏课,引领学生博览中外名著,品评文学佳作,感悟多彩人生,提高人文修养。三是开发活动课程,在丰富的文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坚韧的意志。四是开设校外课堂。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到企业、实训基地、烈士陵园、法庭、敬老院等单位参观体验,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接受道德教育。
(三)打破常规,对德育教学方法实施有效创新
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育的力度和效度来源于老师的人格感染力和真理说服力、教育方法的艺术吸引力和情感震撼力。教学模式要打破赫尔巴特三中心论(课堂、教师、课本),打破“两个凡是”:凡是书上写的都是对的,凡是老师说的都是对的。要变牧羊策略为师生参与双向交流,变我打你通为思想沟通,变思想凿洞式刚性教育为开启心扉式柔性教育,变板脸式教育为微笑教育,变共性划一教育为个性舒展教育。德育方法的创新原则是要有新颖性、形象性、时代性、参与性、民主性、启发性和审美性,其最终目的是要增强德育的悦纳性和实效性。
因此,德育学科教师应当好课堂的导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根据教学内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德育课的积极性,注意发挥学生主体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乐学爱学。教师应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的尝试,将引导自学、讨论、辩论、演讲等形式引进德育课教学在教学中。如进行人生观的教学,可就“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为什么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怎样才能真正的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准备的过程就是学习提高的过程,讨论的过程就是明理的过程。通过讨论,同学对所学知识就会有更深刻的认识。特别要提倡针对不同课程内容、不同专业的学生、不同年级和生源的学生,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比如:模拟情景、写职业生涯规划、开展社会调查及利用寒暑假进行与德育课相关的各种德育实践活动。
(四)对德育教学手段的创新
运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技术是提高德育课效果的有效手段。形象教育媒体具有鲜明生动性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情感震撼力。因此教师可充分利用电教手段,配合教材的内容,播放录像,在课堂教学中用具体实物来讲课。如在《中专生就业指导》课的教学中,播放模范人物的事迹,如“李素丽报告会”,要求学生在对模范人物有所了解之后,找出自己与他们的差距,对“平凡岗位造就不平凡的人”有了更深的理解。每次看完录像后,应要求学生讨论或写出书面观后感,从而加深对学生的教育,以便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对德育考核方法的创新
德育用闭卷考试方法,容易产生学生死记硬背书本内容、引起逆反心理、影响教学效果等弊端。因此,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德育考核方法的创新:
1、选题演讲。如世界观人生观课程,教师给学生出一些题目,学生从中选一题,经过准备后,在班级中演讲。教师根据演讲情况给出成绩。
2、写调查报告。组织学生结合德育教材内容开展社会调查、访问等项活动,然后写出调查报告。如国情课、职业道德课、经济政治课,都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调查、访问课本中涉及的问题,然后写出调查结果,并联系实际,写出感想收获。
3、加大平时的考核力度。可将一般的期中占30%、期末占60%、平时占10%调整为将平时的考核比例占30%,减少期末考试的比例。在考核过程中,还应强调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对于学习态度不好的,如有经常上课不带课本、不按时完成作业、不回答问题、看与学习无关的书籍杂志等行为,对该生此门课成绩着情扣分或不予通过。
4、可变闭卷考试为开卷考试。期末开卷考应与作业相结合,作业可以规定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学习心得,占总分的40%,10周以内完成上交。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十分有利。
5、扩大考核内容,将演讲、小组讨论发言、课业、调查报告、小结等等都纳入考核范围,计入平时成绩。总之,通过德育考核方法的创新,可实现从仅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考查,到对知识、能力、态度等多方面的考核。
(六)实施有效的教学评价,努力体现人文精神
课堂评价具有导向激励制约功能,按照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课标准,将人文教育内容加入评课标准当中。从教学目标、内容、过程等方面,按照“有机渗透”的原则科学地进行评价。此外,把教学民主、教学细节等内容作为重要的评课内容,主要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细节的处理,是否尊重爱护学生,是否符合课改要求。通过课堂评价的导向最大限度地凸显课堂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在科学、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以班集体教育为主渠道,注重学生自我完善
(一)参与民主管理,唤起学生自尊
在德育过程中,极力倡导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班级管理特色的形成,充分发扬教育民主,创设宽松、和谐、开放的教育环境,使德育过程成为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积极参与的过程,成为师生间双向交流的过程。鼓励班主任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进行高效能的班级管理。学生干部一律竞争上岗,班级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常规管理放手由学生组织实施,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培养做人的尊严感、道德感、责任感。
(二)自定班风,激发学生自悟
各班班风的制定注重过程的教育作用,放手让学生讨论酝酿,在此基础上确定富有班级个性的班风,发动学生设计班徽、班旗、编写了班歌,制定班规班约和班级行动纲领。这种由学生心底流淌出来的班级精神,最能叩击学生心灵,其效果远远超过了空洞的说教。
(三)布置德育作业,促使学生自省
给每一位学生配备德育作业本,要求学生每天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反思,记录自己的人生感悟,让学生在自律中自我完善、健康成长。班主任每天利用德育作业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与学生进行心贴心的沟通。各班针对实际情况,自行布置德育作业,从个人琐事到国家大事、从班级建设到学校管理,力求在德育作业中充分体现出来。此外,在期末评选“三好学生”与“文明学生”时,可采取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老师评价三结合的方式,在公正、公开的评价过程中,让学生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自省与总结,从而受到最真切、最持久的教育。
(四)引导学生进行人生设计,促进学生自立
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形象设计、自定奋斗目标、自定人生格言、自选心中榜样”活动。每人一张自我人生设计卡,上面写下自已的人生奋斗目标、人生格言、要克服的缺点等内容。人生设计卡犹如一面镜子,学生随时可以对照反思,激励自己,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四、以优化的德育环境为依托,注重濡染熏陶
(一)注重凸显校园环境的美育功能
始终把美育当作推进德育工作的“催化剂”,充分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同时注重校园文化这一隐性美育课程的建设,用生态环境之美,校园人际关系和谐之美,学校人文管理对学生进行熏陶,充分发掘了审美教育的辅助功能,以美启真,以美引善,以美导行,以美激情,按照美的规律育人治德,形成了扬美辅德、德美一体的学校德育特色。走进校园,整齐的行道树,大面积的草坪,开阔的广场,生趣盎然的庭院,实验楼、图书楼、行政楼、教学楼、宿舍楼,错落有致,优美和谐。校园环境体现了贴近学生生活,陶冶学生美好情操,提高学生人性修养的审美追求。
(二)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
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校报、黑板报、宣传栏、荣誉室、广播站等宣传阵地,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表扬道德标兵,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在教室内精心张挂伟人画像、语录;在教学楼的走廊和主干道设置精美的橱窗,展出丰富多彩、富有教育意义的材料;开展学校文艺活动,通过舞蹈、唱歌、小品、诗朗诵等形式大力宣传校内外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组织专题图片展览、专题节目制作与播放、专题环境布置、专题歌曲播唱,以及开展爱护学校花草树木、校园景点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道德意识等活动,倡导积极向上、文明高雅、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
(三)广泛发动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使其真正发挥潜移默化和熏染作用,重在环境设计上。看似简单却又独具匠心的布置,是学校丰厚的人文资源,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
1、让墙壁说话。走进校园,醒目的校风、校训,图文并茂的规范教育和礼仪教育标语牌,和精心制作的板报和展版等,置身其中,让人顿生奋发向上的感觉。
2、让花草树木传情。错落有致的树木、碧绿如茵的草坪、千姿百态的花草使人觉得精神爽朗、心态怡然。
3、让自己的言行成为他人效仿的楷模。对教职工要求穿戴整洁,仪态端正、潇洒大方、不当众抽烟,升降旗、课间操、集会集合更要以身作则,不讲话,不躲荫、甚至不能接移动电话,保持站立和走动的良好姿势,使用亲切的普通话;对学生要求站、立、行姿势要讲究,语言要文明。师生都要时刻注意自己以文明的言行去影响他人。这样相互影响,天长日久,不仅使学生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更能让学生觉得在学校师生的确是平等的。
4、让学校给学生以美好的回忆。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学校无空地,处处能育人。我们执行各种制度不是声严厉色,而是充满着人文关怀;让有形的制度变为学生无形的心理状态,进而实现言行的规范,从而让学生在校期间处处留下美好的回忆。
(四)重视教师人文精神的塑造
引导教师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质量意识、法规意识,发扬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奉献精神,鼓励教师争做教书育人的楷模,为学校的发展多作贡献。制定并严格执行《师德考核细则》,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以“展师德风采、创优秀群体、树教育新风”为主题,开展师德教育系列活动。全校教师牢固树立“以服务树信誉”的办学理念,在教学中面向全体,真心关爱每位学生;在生活中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学生耳濡目染,人文素养便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
五、借助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进行有效整合
德育的主战场在学校,德育的目的在于育德。心理健康教育在维护心理健康的同时,也同样产生育德效果。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可以相互借鉴,逐渐完善。我们主张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进行整合,那么德育将会变得像心理咨询一样具有魅力。
(一)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内容的补充
德育旨在培养学生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因而,其教育内容如社会公德教育含有更多的规范成分在里边,告诉学生“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其实质是在约束学生的言行。这种教育过多地关注学生与社会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要求学生做出利他行为,而忽视了学生为了自己考虑的方面:即如何去适应社会,如何充分发挥个人的主动精神和创新意识。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则在于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健康的人”。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学习方面。包括学习策略的心理指导,如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兴趣的培养、考试焦虑的调适等。学生在学生中难免会有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忧虑、恐惧、悲伤等,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对学生学习方面的指导,可以使学生摆脱消极情绪的困扰,进行合理的调适,培养积极的情绪,养成良好的习惯。自信、坚毅、不畏艰险也正是道德教育所要培养的优良品质。
2、人际关系方面。包括正确处理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及同伴关系等。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够客观地了解和评价他人,能够尊重、信任和关心他人,能够诚心地称赞别人进行情感交流与思想沟通,因而他们能够得到真诚的友谊,能够保持与同学和谐相处、亲密合作,同时保持自己做事为的原则。
3、自我方面。包括正确地评价自己,实事求是地确立自己的抱负水平,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行动,保持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达到“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境界。心理健康教育的这些内容首先是一种指导而不是一种教条,是学生乐意地去做的。因为学生首先有解决问题的需求,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如何去做而不是要求学生做什么,既体现了教育的道德性,又满足了学生未知的需要。因此,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同时,心理健康教育的某些内容涉及到了许多道德问题,而且有一些也正是德育所需要的,如人际交往中的优良品质等。这样,道德教育与学生的生活更为接近,学生在生活中接受教育,更有利于完整人格的形成。
(二)心理健康教育可完善德育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途径上不仅相似,甚至有些地方是相通的。除了教学活动、团队活动、开设心理讲座之外,心理健康教育还是一个更具特色的途径――心理咨询。可以说,心理咨询为德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德育途径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通过心理咨询,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摒弃一些不良行为或抑制不良行为的产生。另一方面,心理咨询的过程遵循着一定的德育规律或原则。个体道德品质是在学生原有的道德水准与外界环境的不断矛盾和冲突中形成的,疏导是解决矛盾的一种有效原则。心理咨询则在遵循聆听和疏导的原则基础上又超越了德育的疏导原则,德育中的疏导原则更注意说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实际上已经将自己的价值判断暗示给了学生,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顺从的听从心理咨询一贯遵循“来访者中心”的原则,相信每个人都有一种向善的能力――发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并改进的能力。所以,咨询者的任务主要是在尊重、平等的前提下,协助来访者自省自悟、充分发挥其潜能以达到自我实现。
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很需要通过他们积极和自我教育来实现。因此,德育可以借鉴心理咨询之长以补已之短,在说服教育中尽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取得最佳的德育效果。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方法的整合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二者在方法上形似。心理健康教育中有讲解法、疏导、活动参与法、游戏法、陶冶法等。德育中也有类似的说服法、实践法、锻炼法和陶冶法。心理健康教育力图采取多种方法,营造一种良好的心理氛围,使学生在情绪、情感上受到感染,用升华、幽默、合理化等手段调节对事物得失的认识,以求得心理平衡。德育在于处处使学生最终有行为表现。道德的动机和情感不是判断道德的标准,唯行动都能体现道德素质的高低。例如在榜样示范法中,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学生体验榜样此时此地心理,并且能从榜样身上获得一种情感,产生共鸣或稀移情心理,从而维护自己的健康心理。德育则要求教师指导学生领会典型人物的精神实质,鼓励学生学习典型人物的事迹。例如在环境陶冶中,我们主张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班风、校风、当学生面对和谐、融洽、友好、合作的人际关系,面对勤奋、严格、积极的学习氛围,面对优美、洁净的校园环境,面对一句句至理名言和警句时,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确实有着共同的志向,即维护健康的心理和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此刻可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二者整合在一起。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在共同培养人的过程中发挥着相似的作用。
六、以网络为平台开展德育,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社会所有领域的面貌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它对德育工作形成很大冲击,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对于网络这个重要阵地,我们要主动去占领。要办好德育网站,做到网上网下对接;德育教师要学会网上聊天,做到网上网下“两栖”全能。扬长避短,使网络这一利器为我所用。利用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弥补德育信息量的不足;利用网络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增强德育活动的实效性;利用电脑虚拟化技术模拟生活中的德育情境,使学生在一种仿真的、独特的德育环境中,开展道德实践,感悟道德力量,既有强烈的娱乐性,又有相对的真实性。
运用这一特点,教师可针对某一德育主题,设计虚拟校园、社区、家庭,让学生进入其中活动。如“毒品的危害”“青少年能否早恋”“道德警戒线”“知法守法”“正确对待金钱”等无法在生活中尝试的问题,都可以通过仿真实验使学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感受某些做人的道理。这样,传统的、常规的教育方法解决不了的问题,在网络中都能够得以解决。
七、扩展空间,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网络育人模式
学校在抓好内部管理的同时,要积极主动地与社会、家长进行广泛联系,努力构建与社会、家庭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的德育教育网络。
(一)呼吁社会支持,净化育人环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人才观各异,加上各种媒体的影响,往往是“校内一周功(正效应),校外一分钟(负效应)”,使德育陷入困境和尴尬。针对这种现象,可经常利用广播、电视、书信等方式对学校德育教育进行广泛宣传,并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增强学校德育教育的社会效应。
(二)重视家长培训,提高家长育人水平
一方面,学校定期召集各种领域有一定威信、负有正义感,同时号召力强,又乐意服务于学校发展的优秀家长代表进行座谈,互通情况,由家长代表学校做宣传,发展辐射作用;另一方面,学校每学期定期举办一至二次家长培训,对家长进行关于家庭教育的全员培训,推荐育子有方的家长现场交流、实话实说,并开展优秀家长评选活动,增进了家长和学校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从而使学生德育教育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三)家访信访并举,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教师每学期至少进行50%的家访,与家长及时沟通教育情况,尤其是学生在校内外德育教育评估的真实性和实效性,防止学生“两面人格”不良心理的形成,同时学校每学期还要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点训练内容以公开信的形式致全体家长,取得家长配合。以此,充分调动了社会、家长参与学校德育教育的积极性,从而使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形成了良好的教育合力。
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和日积月累的过程,德育教育的作用更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面对这样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着眼整体构建,不断创新,加强实践活动,坚持情感激励,施以正确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才能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取得优化的教育效果,也为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第四篇:试卷分析报告
试卷分析报告范文6篇
试卷分析是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试卷一直以来被用来检验教学成果,试卷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每个阶段、每门课程的学习情况。如果能够对试卷质量进行量化分析,记录每位学生每一道题的答题情况,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学科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合理规划,使教学和指导复习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试卷分析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试卷分析报告范文篇一:试卷分析报告参考模板
一、原始成绩分布情况分析
文学院200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1班应考人数73人,实际参考人数72人,平均分为75、95、从成绩分布情况来看,最高分89、5分,最低分50分;80-90段30人,70―80段24人,这两段学生最多;60-70段14人,90分以上的没有,60分以下的4人。从总体看来,该班成绩分布合理,能够反映出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优点、典型性错误的分析
(一)试题内容分析
1、试题题型多样,题量合适
试题题型分为: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等,按照认知能力,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进行命题,既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查,又重视应用能力的考查。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论述题重在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个分析题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语言分析和应用能力。
2、试题难度适中
本次考试依照考试大纲出题,既有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记忆考查的题目,又有考查学生分析能力的题目。试题的难度适中,各个等级所占的分数比例大体是:容易的占20%,较易的占30%,难度适中的占20%,较难的占30%。试题充分注意到语言学基本知识和语言应用分析能力的考查,同时也注意到适宜学生水平的发挥。例如义素分析、歧义结构分析等题目,可以考出各种程度学生的真实水平,能够拉开成绩档次。
3、试题题目设计较科学合理
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体上是:识记占30%,理解占30%,应用占40%。命题覆盖各章,既全面考核,又突出重点。各章题量所占比例是:导言、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是符号系统占20%,语音占15%,汉字占5%,词汇占15%,语法占25%,语言的发展、语言的接触占20%。试题设计合理,表述清晰规范,语言简洁明了,考查问题明确;参考答案以及评分标准准确、具体。总的来说,符合试题设计的要求,没有知识性、技术性等方面的错误;同时为了配合学生的考研,注重了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的考查,如用国际音标拼写古诗,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学以致用的需求。
由此可见,本套试题基本达到了要求的信度、效度,能够达到考查学生学习情况和各种能力的目的。
(二)典型性错误分析
从答卷的整体情况来看,客观题的答卷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在填空题、名词解释这两种题型上得分较高,总体得分率应该在80%以上,显示了基础知识掌握的牢固性;但也有不少学生在这两道题上得分不高,例如填空题10分,有个别学生仅得1分;名词解释15分,个别学生仅得6分。究其原因,在于这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对教师平时课堂上补充的内容如“语义场”、“自源文字”等等不够重视,不记笔记,所以失分较多。选择题、判断题,学生的得分率较高,大部分学生这两题的失分率在20%以下,说明学生对于给出答案然后进行选择或判断还是有较强能力的。分析题,部分学生只记住了干巴的要点,而不能通过恰当的例子来说明问题,也有的学生虽然举例,但对例子不作分析,这些都说明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方法都有欠缺。还有少部分学生语言文字不够规范:不通顺的语句屡有出现,错别字也是屡见不鲜。如“语义”写成“语意”,“家具”写成“家俱”等等。论述题,学生答题情况也是参差不齐,例如“'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的两种根本关系。'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不少学生仅仅对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作了解释,罗列了一些和内容关系不大甚至无关的例子,并没有结合语言各要素作全面的分析,由此可以看出学生们分析问题和阐释问题的能力尚待进一步提高。
三、对教学工作的意见或建议
1、教学中要进一步讲清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使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能准确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知识,了解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语言的结构、语言的演变规律、文字的性质及其与语言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2、在掌握基本理论基础上,应着力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与训练。首先是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提问等,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认知能力、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其次要进一步加强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结合,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培养学生利用语言理论阐释语言事实的能力,并且通过语言实践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培养学生的语言的感悟能力和语言创新能力。
3、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配合学生考研及就业需求,有针对性地补充知识,更新内容;及时向学生推荐参考文献,引导和提醒学生注意课外阅读学习,注意研究性学习,逐渐培养自己的学术研究兴趣,促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从而使<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为学生们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语言课程以及日后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试卷分析报告范文篇二:数学试卷质量分析
一、试卷评阅的总体情况
本学期文科类数学期末考试仍按现用全国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公共课<应用数学基础教学,和省校下发的统一教学要求和复习指导可依据进行命题。经过阅卷后的质量分析,全省各教学点汇总,卷面及格率达到了54%,平均分54、1分,较前学期有很大的提高,答卷还出现了不少高分的学生,这与各教学点在师生的共同努力和省校统一的教学指导和管理是分不开的。为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总结各教学点的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现将本学期卷面考试的质量分析,发给各教学点,望各教学点以教研活动的方式,开展讨论、分析、总结教学,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考试命题分析
1、命题的基本思想和命题原则命题与教材和教学要求为依据,紧扣教材第五章平面向量;第七章空间图形;第八章直线与二次曲线的各知识点,同时注意到我省的教学实际学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注重与后继课程的教学相衔接。以各章的应知、应会的内容为重点,立足于基础概念、基本运算、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考查。试卷整体的难易适中。
2、评分原则评分总体上坚持宽严适度的原则,客观性试题是填空及单项选择,这部分试题条案是唯一的,得分统一。避免评分误差。主观性试题的评分原则是,以知识点、确题的基本思路和关键步骤为依据,分步评分,不重复扣分、最后累积得分。
三、试卷命题质量分析以平面向量、直线与二次线为重点,占总分的70%左右,空间图形约占30%左右,基础知识覆盖面约占90%以上。试题容量填空题13题,20空,单选题6题,解答题三大题共8小题。两小时内解答各题容量是足够的,知识点的容量也较充分。平面向量考查基本概念,向量的两种表示方法,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的数量积的两种表示形式,与非零向量的共线条件,两向量垂直与两向量数量积之间的关系,试题分数约占35%左右。直线与二次曲线考查,曲线与方程关系,各种直线方程及应用,二次曲线的标准方程及一般方程的应用,方程中参数的求解,各几何要素的确定,试题分数约占35%左右。空间图形着重考查平面的基本性质、两线的位置关系、两面的位置关系、线面的位置关系、三垂线定理的应用、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线面所成的角、距离计算等问题。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为减轻学生负担末列入试题中(但复习中仍要求应用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该部份试题分数约占30%。三章考查重点放在平面向量、直线和二次曲线,其次是空间图形部份。故考查的主次是分明的,符合高职公共课教学大纲的要求。
四、学生答卷质量分析
填空题:第1至3题考查向量的线性运算和位置向量的坐标线性运算,答对率约85%左右,其中大部份学生对书写向量遗漏箭头,部分学生将第3题的答案(-9,3)答成(9,-3)或(-9,-3)等。符号是不清楚的,反映出部份学生对向量的线性运算并非完全掌握。第4~7题涉及立体几何问题,主要考查线面关系,面面关系。答对率70%左右,其它学生主要是空间概念不清,不能确定线面间、平面间的位置关系。多数对异面直线的位置关系不清楚。第8~13题涉及解析几何的问题,考查曲线方程中的待定系数,直线方程,点到直线的距离问题,情况尚好,答对率70%左右。第11~13题反而答错率占65%左右,主要反映出学生对各种二次曲线的标准方程混淆不清,对几何要素的位置掌握不好,突出表现在对二次曲线的几何性质掌握较差,不牢固。单项选择题:学生一般得分为12—18分第1题选对的占80%以上,学生对平面的基本性质中的公理及推论掌握较好。第2题选对的占70%左右,学生对两向量垂直与两向量数量积之间的关系掌握较好。答错较多的是第4和第6题,其次是第5题。第5题多数错选(a)或(b),可见学生对一般圆方程用公式求圆心和半径不熟悉,同时用配方法化圆的一般方程为圆的标准方程,求圆心和半径也掌握不好。特别是第4题平行坐标轴,坐标变换竟有33%的学生错选(b)或不选(空白),可见不少学生对坐标轴平移引起坐标变换的新概念并不清楚,对新、旧坐标的概念也不清楚。第6题不少学生错选(b),反映出学生对向量平行和垂直的条件混淆,判断两向量相等的条件也不明确,才会出现如此的错误。
第三题:(1)题是考查异面直线的成的角及长方体对角的计算。对本题的解答约80%的学生能找到异面直线a1c1与bc所成的角,但有30%~40%的学生不习惯用反正切函数表示角度,反而用反正弦或反余弦函数表示角度,教学中应引起跑的重视。计算长方体的对角线长仅有20%的学生会用简捷方法“长方体的对角线的平方等于长、宽、高的平方和”。其余学生计算较繁琐。(2)题是考查证明三点共线问题。约有80%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证明,有用解析法的,也有用向量法的,也有用平面几何与解析几何综合知识证明的“三点连线中,两线之和等于第三线则三点共线”,反映出各教学点对该问题给出了多种证明法和思路,值得提倡。第(3)题考查根据不同的己知条件选用向量数量积的表达式。第四题:1题主要考查动点的轨迹方程,学生的解答,多出现两种方法,按轨迹满足椭圆定义求解或按求轨迹方程的四大步骤求解,但解答中又出现不少错误。第五题:1题是考查由给定双曲线的条件求它的标准方程和渐近线方程,但不少学生将双曲线中的参数a,b与随圆中的参数a、b、c混为一谈,对渐逐近线方程掌握不好,不能根据渐逐线的位置,写出渐近线的方程。2题主要考查用向量法证明四边形是矩形的方法,但不少学生随心所意,反而用解析几何的方法去证明,严格讲这是错误的,应该引起重视。有的学生在证明中逻辑混乱,逻辑推理叙述不严密,在矩形的证明中,用“垂直证明垂直”。对向量的知识掌握不牢固,求向量的坐标时,差值的顺序不对,导致计算错误。
第六题:本题是一道立体几何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一是两平面垂直的性质,二是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本题评阅结果,有近60%的考生得满分,这些学生是掌握了考查的知识点,解题思路清晰,能迅速地用两平面垂直的性质,证明δabc和δbdc是直角三角形,求出bc和cd后,又用三角函数计算cd与平面所成的角。有的学生构造三角形思路灵活,连接ad得直角δabd,在此三角形中求出ad,又在直角δdac中求出cd,最后在直角δdbc中求出dc与平面所成的角,即∠dcb。在20%的学生错答的原因是找不准直角,把直角边当成斜边来计算,导致解答错误。有近20%的学生空间概念较差,交白卷,有的认为ab与cd是在一个平面上且相交,完全按平面几何的知识来解答本题,如用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来解,这是完全没有空间概念的主要表现。
五、通过考试反馈的信息对今后教学的建议通过以上考试命题,试卷质量,答卷质量,基本概况的综合分析,实行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是非常必要的。将考试成绩通报各教学点,对互通信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分析和探索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教育(高职)的教学规律,也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通过考生的答卷分析,各教学点要开展教研活动,分析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
试卷分析报告范文篇三:八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分析报告
一、基本情况
全卷共26道题,覆盖了<数学课程标准中一级知识点,二级知识点的覆盖率也较高,试题呈现方式多样化,主观性试题的类型丰富:开放题、探究题、应用题、操作题、信息分析题等占一定的分值比例,题型结构搭配比例基本适当,各知识点分值比例分配比较合理恰当,总体难度和难度结构分布合理,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校平均分:79、9,优秀率:
47、9%,及格率:90%。其中初二(1)班得分情况如下:
题号***13得分率98%98%92、5%80%93%89%92%96%96%81%80%98%98%题号14***0212223242526得分率100%100%91%80%71%86%93%94%85%92%84%73%63%
二、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填空题(1—11)和选择题(12—20)均为基础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八年级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从统计考生答卷情况来看,对于大部分小题考生的得分率普遍较高。某些试题涉及知识虽然基础,但背景新颖,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考试结果表明,对于这样的试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能力上的欠缺。例如:第19,20题。第7题学生往往讨论不全面只解答一种情况漏第二种情况导致失1分,所以填空题能得满分的考生不多。
第21题是基本根式运算题,虽然涉及到化简根式,但情形简单仍不失基础性。第22题以正方形网格为背景,设置了基本作图,在对图形的操作、思考等活动中考查学生对图形与变换,平行、垂直的理解,体现了<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学习理念。第23题各问题的难度层次分明,逐级递进,可以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第24、26题由于配置了应用背景,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学生在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表现出自己在从事观察、数学表达、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方面的能力,因而本题也较好地考查了过程性目标。第25题考查的内容是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分类、数形结合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内涵比较丰富,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可以说,开放与探究是本试卷的亮点。
三、试卷对课程理念的体现,对科学特点的体现
数学试卷呈现出许多新意,重视试题的教育价值的功能,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既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又给学生创造了灵活、综合地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探索思考的空间与机会。
(1)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关注对数学核心内容的考查
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试卷内容既关注了对数学核心内容、基本能力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也关注对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等课程目标达成状况的考查。着眼于考查学生在计算、空间观念等方面的领悟程度,考查学生的基本素养与能力,整卷的题量适度。
(2)关注对应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重视试题的教育意义
试题着重考查学生是否具有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世界的数学应用能力,是否具有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数学建模能力,是否能够将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用严谨、规范、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3)注重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突出数学思维过程的考查
在本试卷中,第7、25题为开放性问题,第23、24、26为探究性问题。其中,第23题从形式到内容都较为简单,涉及的数学知识为正方形、全等、垂直等,但不同的考生会做出不同的解答,从考生的答卷中看,绝大多数考生都能顺利完成。
四、综合印象
2005——-2006学八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在总体上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重视了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结果和过程的评价,也关注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能力、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突出了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应用;注重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关注了对获取数学信息能力以及“用数学、做数学”的意识的考查;关注个性化评价;同时也注意了试题的教育价值。特别是重视几何书写及计算量的增大为我们以后的教学起了较好的导向作用。但试卷中若能不出现重复题考查如:1与2,23、24与26等,三角形全等知识少考查一点,四边形知识多考查一点,试卷将更趋于完美。
试卷分析报告范文篇四: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数学试卷是一份知识覆盖面广、基础性和创造性都强的试卷。它集检测反馈与训练提高于一体,对实践新课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基本情况
(一)考生答卷基本情况
本次考试,根据抽样卷统计,得分情况是:人平分79、8分;及格率94%;优秀率38%;多数得分在70分-85分之间,各试题的得分情况如下表:
题号12345678910得分率98%98%98%86%70%41%88%98%60%76%题号11121314151617(1)17(2)18(1)18(2)得分率82%100%62%85%50%95%96%80%96%84%题号19(1)19(2)***7得分率98%94%89%96%61%52%86%81%42%62%
(二)知识分布
第二章有理数(14分):其中填空题第1、2、3题,共4分;选择题第13、8题,共2分;计算或化简第17(1)、(2)题,共8分。
第三章用字母表示数(19分):其中填空题第4、5、6题,共5分;计算或化简:第17(3)、(4)题,共8分;解答题:第26题,共6分。
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19分):选择题第1题,共2分;简答题第19(1)、(2)题,第24题,共17分。
第五章走进图形世界(14分):选择题第12题,共2分;简答题第21、25题,共12分。
第六章平面图形的认识(34分):填空题第7、8、9、10题,共6分;选择题第14、15、16题,共6分;解答题第20、22、23、27题共22分。
二、试卷特点
1、公正性和导向性并举。
试卷中第17题选自课本71页第8题(1)、(2),试卷中第18题选自课本108页第6题(5),试卷中第20题选自课本199页第3题,试卷中第21题选自课本169页“试一试”第3题改编;试卷中第22题选自课本212第11题改编。以上各题共占37分。这样考查,体现了考试的公正性和导向性。
2、基础性与创新性兼顾。
前面填空题和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双基”的掌握,难度不大,这体现了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解答题第17、18、19小题,是计算,主要考查学生对运算的掌握,因为准确迅速的计算是数学学科的基石。解答题第24、26小题都是与现实生活有关的题目,这充分体现了“人人要学有用的数学,数学问题是源于现实生活”的理念。填空题第9小题是用地理知识结合数学知识考查学生对数学理解的能力。这就体现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使人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全套试卷易中有难,充分达到了通过考试来评价的目的。
三、考生答题错误分析
1、对基础知识(主要是计算)的运用不够熟练。
2、学生审题不清导致出错。
3、某些思考和推理过程,过程过于简单,书写不够严谨。
4、对于知识的迁移不能正确把握,也就是不能正确使用所学的知识。
四、考试后的一点思考
通过这次考试,重视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优良传统要发扬,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落实“双基”和培养“三个能力”,使学生普遍具有较扎实的基本功。素质教育是重基础的教育,越是科技突飞猛进,越是要重视基础,基础中所体现的思想具有根本的重要性,从中学会的方法和思想使人的能力具有迁移性。人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离不开过硬的基础知识。在教学中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同学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每个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学生“有所收获”。
本次期末调研考试数学试题是“稳中求活”。新课标中新的教育理念有充分的体现,本次考试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概念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确实是一份好试卷。
试卷分析报告范文篇五:七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分析
期中测试阅卷结束后,我们对数学试卷作了调查。通过调查结果,我们看到了我校初中数学教学令人鼓舞的一面,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存在问题。对调查结果所作的一些分析,并据此提出几点教学想法。
一、基本情况
全卷共30道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我校这次期中考试的考生有527人,其中100分的考生有8人,85分以上的397人,优秀率为75、3%,及格人数为517人,及格率98、1%,平均分为87、6分。本次试卷分析采用了抽样调查,样本容量为250、下表是各分数段人数汇总:
由上表可见,今年期中数学成绩的峰值一段是在90~99分之间,另一段在80~89分之间,低于70分者占总人数的5、3%,90分以上者占54%。这一结果表明我校数学教学两极分化的现象不容忽视。
二、学生学习状况(答题)评价
1、填空题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填空题(1-7)(9-10)均为基础题,主要考查学生数学中的基本概念(相反数、绝对值、系数、同类项、科学记数法)的理解,以及对基本技能(求代数式的值)的应用,得分率很高。
填空题(8)主要是借助于数轴来处理点与点距离的问题,需要分类讨论,有一小部分学生只考虑了一种情况,在调查的250份试卷中,有56位同学答错了,错误率为22%。这类试题涉及知识虽然基础,但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考试结果表明,对于这样的试题,有相当一小部分学生存在能力上的欠缺。
填空题(11)是信息题,学生需要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完成两小题,考查的是绝对值在生活中的意义以及应用,其中第1问求“最接近标准的是哪个”,没有学生做错,而求“最重的足球比最轻的足球重克时”,错误率将近45%,得到的答案是“26”,在一定的程度上还是没有真正的理解+12,-9,+18,-10,-8这些数在本题中所表示的意义。
填空题(12、13)是探索规律题,其中第12题全对,所以,从简单的一列数中探索规律,然后写数相对而言要比较简单。但是第13题的错误率是59%,这题难度相对比较大,虽然折纸问题是上课一起探索过的,而且纸的层数与折的次数之间的规律对某些学生来说不难,关键是学生不知如何解决0、1x2n12、其实如果用计算器来探索,这题就很简单。学生对于用计算器来解决问题还存在很多的不足。
填空题(14)考查的知识点如何表示一个两位数,错误率为31%,其中错误的原因基本上有两个:①分别表示了十位和个位的代数式,没有表示出这两位数②不知道如何表示。
总体而言,填空题的失分主要集中在第11,13,14三题,大约占填空题总失分的73%。
2、选择题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选择题(15、21)分别考查了乘方的概念和求代数式的值,没有学生做错,说明对于概念的基本应用和求值运算,学生掌握的比较好。
选择题(16、17)是简单的计算,错误率很低。
选择题(18、19、20)知识点虽然比较少,但是不是简单的直接运用,而是需要在思维上多走一步。比如第18题,是将绝对值和平方结合起来,它们的共同点是解的多样性;第19题是要会进行幂的运算,主要区分乘方中的底数;第20题主要考查互为相反数的性质以及绝对值的有关性质。题目虽然简单,但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也存在一定的障碍。这三题的分别为10%,8%,9%。
选择题(22)是一道信息题,学生完成的情况还可以,这也体现了学生对数轴的认识比较到位,错误率10%。
选择题(23)是一道关于图形的面积问题,错误率为20%。本题的关键在于求出卫生间的宽和厨房的长,这就要求学生有比较好的分析问题,寻求等量关系的能力,而有一部分学生却不能从图形中很好的得出结论。
选择题(24)是一道探索规律题,和我们以往做过的不一样,一部分学生不能从题中的3个图形中看出规律,原因在于没有注意题目中的“旋转闪烁”和“闪烁规律”,所以错误率相对比较高,约为45%。
3、计算化简题考生答题情况分析25、26、27三大题都是计算题,是最基本的有理数混合运算、去括号,合并同类项,代数式求值问题,考查学生的运算技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基础掌握的还是不错,但是扣分主要集中在26,27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①-24与(-2)4不能区分;②似乎为了“简便计算”,计算顺序搞混;③括号前面的系数没有乘以后面的每一项;④去括号时出现了变号混乱的情况;⑤代入数值时不注意负号和乘方的书写格式。
4、解答题题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28题第(2)个小问题基本上学生都能正确回答,这说明学生还是能够比较清楚这一列数排列的规律,但是要用文字语言来表示,错误率34%,比较高,符号指数能够说清楚,但是系数就说不清了;第(3)问需要学生去分奇数、偶数去讨论,绝大部分学生就简单的写了奇数的情况。错误率为40%,这也说明,在以后的教学中,要适当的渗透相应的思想方法。
29题的错误率比较高,约为92%,其中答对一半的占61%,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两个,(1)一部分学生阅读存在一定障碍,理解能力不强,导致无法从实际问题中获取有用信息,比如说,不知道“每吨货物运费为每公里2元”,所以整个过程,即使思路是正确的,解答也全错;(2)一部分学生能够比较准确的估计出是4号仓库,并进行计算,没有必要的说理,即使写了,也说不清楚。
30题的第(1)题错误率约63%,此题较好地体现了数学中比较重要的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可惜学生没有能有效观察示意图的真正意义,不知道将数与图形的面积联系起来,将所需解决问题转化为相应的面积问题,得分率也较低,仅为33%。有些学生在书写指数的位置上也存在着问题。由此可见,学生的观察能力、应用数学的意识等方面发展不均衡,寻找不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把推理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数学教学目标。
虽然第(1)题的得分率不高,但是第(2)题的得分率为89%。这是一个动手操作题。动手操作既是数学活动的一种形式,也是考查学生对概念理解与操作技能掌握情况的一种形式。该题要求在正确理解图(1)的基础上,创新探索,在整个阅卷过程中,笔者发现考生证题中不乏精彩的设计方法,显示了思维的广阔性,这说明我们的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探索意识,并具有一定的探索能力。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连线不用直尺,这也说明了学生在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在考试时不必要的失分。
三、结论
这份数学试卷在总体上较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重视了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结果和过程的评价,也关注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突出了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应用;注重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关注了对获取数学信息能力以及“用数学、做数学”的意识的考查;同时也注意了试题的教育价值。在题型设计、情境安排以及设问方式等方面有了一些新的创造,出现一些前景新颖、设计巧妙、富有思维含量、形式活泼的好题。20xx~20xx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科试题,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关注了对数学核心内容、基本能力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也关注对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等课程目标达成状况的考查。既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又给学生创造了灵活、综合地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探索思考的空间与机会。对我市的初中数学教学,发挥了很好的导向作用。既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探索归纳的思想都有较好的体现。
试卷分析报告范文篇六:语文学科试题试卷分析报告
质量,始于教育,终于教育。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是学校追求的目标,也是学校生命力和竞争力所在。为了更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小学教育更好发展,现就本学期的期末测试工作做以下总结、分析、报告。
一、试题分析
这次试卷是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命题的。主要考查学生在重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语言积累,掌握灵活的学习方法和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这份试题许多题目的答案是开放的、多元的,重在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意在促进教师引导学生从写好字、读好书开始,真正能用好教材,教活学生。题型多样。重书写与积累。
二、成功处。
这次考试让我们看到,我们学校狠抓教学质量已初显成效。总分1146分,均分76、4分,优秀率26、7%,及格率93、3%。从试卷上,可以看出语文教学的一些优势。主要成绩归纳如下:
1、此次测试书写较以往有了很大进步。学生卷面整洁,字迹工整,而且使用涂改液和改正纸的情况大大减少。
2、重视了双基的教学与训练。学生卷面也很整洁。基础知识部分得分率较高......所有这些都不同的程度上反映了学生们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训练方面的进步。这也说明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字音、形、义教学,课文学习双基较扎实,平时训练到位,基础知识抓的较牢。
3、阅读能力有所提高。
阅读历来失分较多,但此次的阅读成绩却不错。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习得。能够将语文的阅读教学与发展学生的语言结合起来,注意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情感的培养和熏陶。对于课文阅读学生能读懂文章内容并根据要求正确回答问题,能把文章的中心与本人实际生活体验相结合,写出了自我感受和体会。
二、薄弱点。
本次测试透漏的主要问题
1、不会拼音、模糊拼音或能够拼音但字词写错,通常是用错字或形近、音近、同音字代替,如“凄凉”写成“清凉”或“清冽”,让人啼笑皆非。
2、错别字依然是这次试卷上的首要问题。别字的领地很广,基础、阅读、作文。每个版块都有,但本次测试体现出的错字类型主要是多笔少画。如:“今”写作“令”。
3、学生的审题能力有待提高。
4、阅读分析:对信息的检索、收集、整理、分析、运用能力欠缺,能够从短文中找到的答案,孩子们也惘然处之,甚至索性空而不填。
5、作文出现的主要问题:错别字特多现象严重;选材真实但内容不够具体。标点运用不规范:标点运用很不规范:大多学生只会运用逗号、句号;有的段落都只是逗号;有的把标点用在一行的开头。
6、学生的答题习惯令人堪忧。例如个别学生漏答此题,如此种种,着实惋惜!
三、措施。
1、加强汉语拼音复习。有的学生在整个小学阶段都不会拼拼音,而老师们往往在强化学生识记、书写汉字的同时,忽视了学生独立拼读音节的训练,课堂上学生在老师的提示或示范下不成问题,但一旦脱离了老师,就变得晕头转向,“b、d”不分,“q、p”不分,“h、f”不分,“n、l”不分,“z、c、s”与“zh、ch、sh”不分,“–n”与“-ng”不分,今后应该在后续性的语言实践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激发求知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兴趣是最重要的内驱力,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努力让学生发现兴趣的源泉,用自己的艺术魅力和优质的人文素养把语文课上的有吸引力,让学生置身与祖国语言文字美的海洋中,引导学生挖掘、攀登,探索知识的奥秘,学生就可以获得求知的快乐。教学中,还应珍视学生学语文的点滴积极性,热情保护,真诚鼓励。
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在平常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习惯的培养和引导。良好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细心、耐心和恒心,要舍得花时间精力有意识地训练。
3、注意积累,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教师要帮助学生课外选择文质兼美的文章,对名句、名段要指导学生咀嚼、赏析、品味,熟读、背诵。积累这个基石非扎扎实实铺设不可。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阅读面,加强交流,增进积累。文章阅读速度有待提高,促进信息的浏览和整体感知。多读文本,加强感悟,引导学生对文本有深入、透彻、准确的理解。阅读教学中要有感情投入,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入感悟。在培养阅读兴趣的同时,对文本的深层理解有待提高,即挖掘内涵,领会其中的思想、精神。
4、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训练要常抓不懈,并注意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横向、纵向)。通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理清文脉,加强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5、加强作文教学的研究。
具体做法:(1)、注意积累好的题材,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要培养学生体验生活,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引导学生写出、写好真实的事情,抒发真情(2)、重视“小练笔”,即写片断。写片断的好处很多,片断试卷分析报告范文篇幅短小,用时少,易训练。久而久之,开源活流;写片断不求全,要求不高,容易写,而且学生又可以马上知道自己练习的结果,可以保护和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小练笔的素材很多,一部分来自课文。如:仿写、续写、补白、改写等。片断练习和习作的比例为4:
1、(3)、粗指导,精讲评,宽评价。
成绩属于过去,在反思中我们找到了差距,在思考中我们树立了目标,在实践中我们践行着教育者的圣神职责,让教育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第五篇:试卷分析报告
试卷分析报告
1、考试目标分析(试题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比较、分析、综合、评价等)
考查学生物理学思想方法、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本门课程考试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考试内容覆盖了电磁学、光学的主要内容。选择题、填空题及判断题, 考核学生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识记与综合掌握情况;简答题考核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情况;计算题考查学生应用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知识点分析(包括试题与课程教学大纲的符合度,要求掌握的知识点的覆盖率等)
根据2013版《大学物理C(二)》教学大纲制定课程考试命题计划,由命题计划设计考试题型,由考试内容学时数确定其考分分值,确保试题与课程教学大纲的高度吻合,大纲要求掌握的知识点的覆盖率达88%。
3、题型分析(包括题型是否丰富等)
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计算题五种题型,题型较丰富,满足考试目标要求,各章题型分布详见课程考试命题计划。
4、题量分析(包括题量、分值分布是否合理等)
试卷包含五道大题共37道小题,题量与同类院校本课程试卷的题量相当,试题量适中,分值分布比例与学时分布比例基本一致,详见课程考试命题计划。
5、试卷统计结果
成绩统计说明43%的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26.3%的学生掌握情况尚可,30.7%的同学掌握情况稍差。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主要考查各章节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及格率较高、失分率较低说明掌握情况较好;简答题考查对物理基本理论的识记和理解情况,及格率低、失分率高说明知识点掌握不够全面,存在不少盲点,以及用物理语言表述问题的能力差,抓不住要点或答非所问;计算题主要考查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及格率高、失分率低说明学生对计算题十分重视,延续了高中阶段做题的习惯,对各章的重点内容掌握情况较好。
6、教学方面问题:教学内容与实际联系偏少,存在着把物理简单化、程式化的倾向,容易把生动的物理知识变成枯燥的技术训练,没有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改进措施:课堂教学应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内容适当介绍物理学前沿知识和物理学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实例。在引入新的物理知识之前,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留下提出问题的时间,鼓励学生质疑课本、质疑教师,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有利于学生在争辩中掌握正确的物理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探索精神。
7、学习方面问题:学生高中物理基础参差不齐。由于高考制度的改革,学生参加高考时选报的模块不同,导致班级内部同学之间高中物理功底差别很大,对学习大学物理表现出参差不齐的学习能力。大学物理在高中物理的基础上,运用高等数学的微积分知识,对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拓展和延伸,由于受到学时的限制,部分学生难以跟上学习进度而掉队。
改进措施:备课之前先备学生,在开课前采取召开座谈会或问卷调查等形式,充分了解班级学生的高中物理基础,了解热学、光学、振动和波等高考可选模块的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学习相应章节时,要求学生特别是缺乏基础的学生预习,并将预习笔记完成质量按一定比例记入平时成绩;课堂上适当补充一些高中物理的基础知识;课后对高中物理基础较差的同学加强针对性的辅导,尽量不让学生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