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智障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浅析智障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摘 要:语言障碍是多数智障儿童共有的障碍,由于语言障碍,他们与人交往就显得较为困难。本论文从教学实际出发,通过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为他们创设多种情景,搭建生活的舞台等方法的论述,以期为提高智障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关 键 词:语言障碍;智障儿童。
语言,是日常生活中人与人沟通和交往的需要及工具。智障儿童由于大脑受损而导致智力发展障碍,他们的语言和交往能力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智障学生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困难。智障儿童生活的社会空间较为狭窄,主要是学校和家庭。在家庭中,而家人一般忙于工作,与智障孩子交流的时间比较少,这样使他们终日静静地坐在那里一言不发,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甚至有的家长不愿意带自己的孩子外出参加社交活动。交往能力的低下与交往机会的欠缺,使智力残疾儿童的智力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为了使他们今后能融人社会,对他们进行语言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1发展智障儿童口语能力的方法
有组织的教育、训练使智障学生的语言具有发展的可能性。笔者认为培养智障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1学会倾听,是发展智障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先决条件
智障儿童学习语言,首先要学会听,听得准确,听得懂,然后才有条件正确地模仿说。给孩子创设一个听的环境,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听老师讲故事,刚开始时语调要夸张,语速要放慢,内容最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短小故事,力争使他们听清楚,听明白,并吸引他们认真地听,聚精会神地听。这样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他们能听懂老师的话,重点要放在语音听力上;进而训练他们听较长的故事,并且按照这个故事内容提出一个问题,让他们有目的地去听,从而回答老师提的问题;还可以变换形式,如带领儿童听多种乐器的声音、动物的声音等,让智障儿童听后模仿,想象,并讲出听到的声音好像在说什么、生活中的一些声音,随时都可以让学生听,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培养智障儿童良好的倾听习惯,要求他们会听、得懂。时,教育他们不要打断别人的话,这是文明礼貌的表现。1.2创设情形教学,培养智障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应当重视智障孩子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充分激起孩子们的表达欲望,让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从而使他们获得口语表达的提升,收获人际交流的经验。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口语交际训练话题是《遇到困难时请教别人》,教材安排的插图是两位同学打羽毛球时把球打到了屋顶上,拿不到了,这时,一位老师过来了。学生有着自己不同的经验:有的曾经耳闻目睹、有的曾经亲身感受、这部分学生肯定有话可说。有的却是没有丝毫相关经验,他们就无从说起了。图上画的情况都是在高楼的现代化学校中不太会发生。教学中,笔者不为文中插图所拘泥,而是用学生身边发生的类似事例来代替。如因为腿脚不便走路摔倒了、作业不会做了等等。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应贯穿在各领域的教学中,不 仅仅要用好教材中设计好的口语交际内容,还要深入钻研、挖掘课文中有利于培养口语交际 能力的因素,采用灵活的方式组织教学。
在对智障儿童的交往训练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和社会公德的教育,文明礼仪交往,既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关系,也反映出个人的文化教养。比如对学生进行“三弯腰”教育(见到老师、客人要弯腰问好,见到废物要弯腰起,见到力所能及的事要弯腰去做),既训练了口语交际,也提高了学生的文明礼仪程度。我创设过一个情景:我是小小服务员,见到有客人来就餐,你该怎么接待?创设这个情景的目的是教会学生怎样接待客人。这样的情景创设结合了智障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孩子们争着抢着说,兴致极高。在角色表演中学会了表达,在双向互动中学会使用礼貌用语“请”、“谢谢”、“再见”等。大大地提高 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树立他们与人交往的自信性。通过教学,使学生融入“大众交往”和“社会角色”,培养学生交往的基本知识。
1.3借助多彩的活动,发展智障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
游戏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技能,还培养了语言的能力表达,尤其是智障学生,游戏更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活动,教师宜利用各种机会对学生的说话进行指导。学校里经常组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如集体出游、节目表演等。教师通过引导孩子参加这些活动,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友好交往的技能,提高口语能力。每次活动结束后学生往往是沉浸在快乐之中,教师在这时候给大家一个说一说的机会,适当地引导一下,让大家把自己在活动中最感兴趣、最有意思或最快乐的事说给同学们听。学生说话的热情极高,这样,学生说话的兴趣盎然,而且有话可说,这时,教师要提醒并指导他们口述的条理要清楚,用词要做到尽量恰当,态度要诚恳,语言要流畅等。再如,学校给家长发通知时,教师也可让学生先把情况说给家长听,再让家长看通知,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转述能力,平时学生们的日常交谈,教师也应留心听听,并随时随地做好适当的指点,如果教师能做有心人,那么,处处都能训练学生说话,久而久之,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提高" 1.4紧密联系生活,拓宽智障儿童的口语实践 陶行知先生说:“整个社会的活动都是我们的教育范围。”社会是个大课堂,智障儿童要生存于社会、平等地参与社会,就必须到社会这个大课堂去历练、磨合。教师要有意识地开展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与社会亲密接触的机会,丰富学生的交际语言和经验。学校注重与家长、社区的联系,取得家长和社会的支持与配合,使家庭、社区和学校形成教育培养的合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通过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培养孩子交往能力的重要性,向家长介绍培养孩子社交能力的方法(例如,每周带孩子到亲戚朋友家串门,带孩子外出郊游,让孩子购买日常用品,问路,给老师、同学打电话等),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水平。给学生布置交际训练的作业:如“逛商场”,让学生通过与家人、售货员等人群的交流来增长知识,提高交际能力;学习了课文里的故事讲给父母听;母亲节是做张贺卡说几句祝福的话等等。积极与社区联系,请志愿者走进校门服务或是带孩子们参加社区广场文艺等。以上这些活动都是锻炼智障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2指导智障儿童口语训练时应注意的事项
2.1不管孩子表达的多么糟糕,教师应该多表扬少批评,给学生以鼓励,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2教师要做学生最耐心的听众,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思路,也要引导学生倾听别人的谈话,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2.3要发现每一个学生的进步,进行肯定鼓励,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2.4倡导学校、家庭和社区同步,避免孤立被动学习,搭建智障孩子们的社交平台。
3结语
智障儿童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其以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使智障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迅速的提高,为他们以后融入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陶琴妹.语言缺陷智障儿童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J].绥化学院学报2011.8 [2] 蒋爱芳.挖掘生活资源 提高智障学生语言表达能力[J].南京特教学院学2009.6
注:允许编辑对论文进行调整
第二篇: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首先要抓词语的积累,以使学生掌握较为丰富的词语,利于表达。积累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立足书本,重在平时。选入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写得优美的文章,好词佳句很多。我在教学中,除了使学生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外,还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划出一些好词佳句,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和背诵。如:教学课文《画家乡》时,我让学生划出写小朋友家乡美的句子再看图说说。有的划“他画的大海那么蓝,那么宽。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有的划“他画的山那么高,水那么清。房前屋后都是又高又大的树。”……再让学生分小组对照课文的每幅插图进行“采访活动”,一个学生当记者发问:“你画的家乡美吗?”其他学生分别扮演文章中的小朋友接受采访,说:“我画的家乡很美。我画的……”利用一年级小学生好玩的天性,结合课文内容在游戏中进行好词佳句的积累。在游戏后进行课文的背诵,进一步巩固词句的记忆。
2、在课外阅读中积累,拓展知识面。引导和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从课外阅读中认读、背诵优美词句,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良好学习习惯。我要求学生们每天进行20分钟的课外阅读,尽量做到每周至少能读一本书,在教学语文园地的展示台时,让学生展示自己在读课外书时学会的生字词,自认写得好的句子,并能说说大概意思或用词语来说句子。每个月,我都会组织一次评比,以奖勤促懒,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在日常生活中积累,扩大知识面。社会是最大的学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一些流传于老百姓口头的语言,如谚语、对联、歇后语,在看电视、到外面玩耍都会看到许多词语句子,如:简短绝妙的广告词、精炼的标语、告示等,在电视节目中我们会听到各个角色语言风格各异的台词,或幽默的、或泼辣的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内容。我要求学生做有心人,时时学,处处学,平时注意观察,积累生字词、好词好句。
口头积累词语、句子是一年级小学生力所能及的,但要持之以恒,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要鼓励学生一点一滴地去积累,要有检查制度,要有评比激励制度。这样,才能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为孩子的口语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孩子的写话写文章奠定夯实的基础。
第三篇:上交《如何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推荐]
如何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语言的掌握对幼儿智力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又是整个幼儿语言训练的中心环节。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就是培养幼儿复述别人说话的主要内容的能力、培养幼儿进行对话的能力、培养幼儿独自讲述的能力、培养幼儿在人前大胆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等等。在幼儿园怎样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家庭对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家是幼儿生命的摇篮,是幼儿最温暖、自由、快乐的港湾,因此家长对培养幼儿的口语有很大的影响。
1、为幼儿创建一个良好的口语学习环境
幼儿口语能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家庭环境,因为家庭成员的语言水平和文化修养及父母对幼儿教育的兴趣等,都对幼儿的口语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以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为切入点,支持和引发幼儿表达的愿望,为他们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同时,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提倡敢说先于正确。因为每个幼儿的语言能力是有差异的,父母应尊重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抓住时机,选择适宜的谈话内容、方式和场合,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引发话题,鼓励幼儿的每一次表达,并让孩子通过语言表达
体验到语言交流的意义、成功和快乐。当幼儿词不达意或语句不太完整时,父母不要急于或者刻意加以纠正,以免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给幼儿以挫折感或压抑感,从而失去说话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鼓励幼儿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比幼儿说得是否正确更为重要。
2、要耐心、认真听孩子说话
由于幼儿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常常不能完整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作为父母一定要耐心倾听孩子诉说,善于从孩子的只言片语中把握孩子的思想脉络,理解孩子的意图,千万不要因为孩子说不明白而嫌孩子罗嗦,甚至严厉斥责孩子。有些家长,往往在孩子刚刚一开口说话,没等孩子把意思表达充分,就简单地用“啊”、“哦”去敷衍,或用“知道了”等方式去打断孩子的话。似乎孩子的话不值得认真对待,长此下去很容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遏制孩子说话的积极性。孩子若长期生活在紧张压抑的语言环境中,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形成口
吃。孩子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父母不仅要耐心听孩子说话,还要鼓励并指导孩子说出完整的句子,而且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孩子提供良好的语言对话环境,这样才能使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3、家长要与幼儿多交流,让幼儿有机会多说话
家长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最长,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指导孩子看图书讲述、续编故事等。如让孩子在观察那些形象突出、色彩鲜艳的图画时,家长可提出问题来引导孩子用连贯的语言表达。比如,可问图画中有什么?他们分别在干什么?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这样不但启发孩子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记忆,还能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幼儿园教育对幼儿的口语能力的培养
幼儿入园后,为了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在幼儿园的活动中应积极为幼儿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良好环境。也就是说,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和幼儿建立一种融洽的关系,能使幼儿想到什么说什么,能乐意把自己的疑问说给老师听,而老师也要注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对幼儿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与回答,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此教师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幼儿的年龄小,理解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对幼儿说的话必须是清晰易懂、精确的、连贯的和规范的,为了使幼儿掌握更多口语词汇,教师应开展丰富多彩的班会及课外活动,这样可以为幼儿提供“演讲的舞台”,也可以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此外,教师要对某些发音不准的幼儿及时加以纠正,要大力培养幼儿有关听讲的能力和习惯。另外,在幼
儿语音上,语音不清和口吃是一些病理状态,应特别加以注意,适当给予关怀、处理和治疗。
2、老师应用平等对话的方式让幼儿敢于说话
幼儿是幼儿园的主体,是各种幼儿活动的主体,当然在与老师交流互动的过程中,老师也应该把他们当成是谈话的主体,老师则主要发挥组织、参与、指导和帮助的作用。老师要时刻把幼儿放在说话的中心位置,融入到幼儿说话的情境中去,就必须先要拉近和幼儿的距离,通常情况下,老师每一个很小的动作和表情都可能成为维系幼儿情感亲近的纽带,比如在和幼儿说话的时候,最好是蹲下身来,可以握着幼儿的小手,轻挠他的脑袋,最重要的是方便投以幼儿真诚的目光,让他们感受到亲切和平等。做到这样,幼儿自然也会对你敞开他幼小的心灵世界,自然会把平时没敢说出的话主动向老师表达;同时,幼儿老师要保留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主动地参与或组织幼儿的各种游戏,在嬉戏中消除他们对老师的敬畏心理,在快乐的兴奋中也自然少了很多说话的顾虑。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进行观察,应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引导,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进行指导。
3、用兴趣激励的方法让幼儿喜欢上说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众所周的一个道理。如果能够用兴趣激励的方法让幼儿主动地参与到交流之中来,对培养
他们口语表达能力的作用肯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了解到幼儿的兴趣并进一步去激发它呢?这就需要我们的幼儿老师要时刻做一个有心人。在平时要做到细心观察,从他们的只言片语和个别行为中去捕捉其兴趣取向,区别出共性和和个性的特征。比如,动画片应该几乎是所有幼儿都比较有兴趣的东西,老师就可以选择这样的话题展开整体的讨论;而对某些玩具来说,可能部分幼儿并不是很感兴趣,或许他更喜欢某一种小动物,那么老师就可以选择他所喜好的小动物与之展开针对性的交流。当然,能引导幼儿适当发展多方面的兴趣那是最好,这对促进他们喜欢上说话是很有帮助的。
总之,幼儿期是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不仅关系到幼儿语言学习的本身,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整体智力发育。事实上,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正是幼儿与他人交往和主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作为父母就应为幼儿创设敢说、愿说、会说的语言环境和交流与表达的机会;作为幼儿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寻求多方面途径让幼儿有话可说、有话敢说和喜欢说话,以此促进幼儿语言的健康发展。在这个时期,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幼儿的言语,有选择地采用,随时随地、形式多样地对孩子进行训练,以期最大限度地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四篇:《如何培养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读后感
《如何培养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读后感 拿到《如何培养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学习材料后,我认真地进行了阅读。对于文中的观点,我十分赞同。在日常生活中,我和陈子昂的爸爸多数时候也是这样做的。我们会鼓励陈子昂使用语言,而不是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最初陈子昂刚开始会使用语言的时候,我们的交流多数是以问答的方式。我们问,陈子昂答。但是我们发现,即使是简单的“是”或者“不是”,这些陈子昂会使用语言,他都会用点头和摇头来代替。所以我们总是要求他用语言来回答我们。久而久之,他就不再用肢体动作来代替语言。甚至他会在我们点头摇头的时候,大声的说,请说话。
陈子昂喜欢看电视。我们就认真的选择一些语言类的动画片给他看。例如《大耳朵图图》、《小头儿子大头爸爸》,里面有很多礼貌用语、家庭对话和与人交往时常常会用的到交往语言,很适合三岁左右的小朋友。陈子昂从中学到了很多。我们还会经常带小朋友参加朋友的聚会,这样,陈子昂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和其他的小朋友和叔叔阿姨们交流。我很喜欢文章末尾的“润物无声”,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的语言自然而发,不会过分幼稚,也不会过于老成。
第五篇:智障儿童应注重早期培养
智障儿童应注重早期培养 仙桃特校 欧阳华
目前,在智障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两种极端的教育态度:放弃不管与过分保护。放弃不管显而易见是错误的,而过分保护的态度目前在社会上还会得到一些人的赞同。如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怪可怜了,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吧,不愿因为要他们学习什么而难为他们。这种态度,表面上是孩子得到了很好的照顾、保护,但实际上这样做忽略了及时培养智力低下儿童的独立性。家长包办代替、处处迁就,使孩子失去了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使大脑很少受到外界刺激,变得更加迟钝。一味迁就孩子,让他们一遇到困难就退缩,使本来就低的学习效率更低,最终导致什么也学不会,而且更加增强了他们对家庭、社会和他人的依耐性。
智障儿童家庭应该怎样做好智障儿童的早期培养?。
一、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弱智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差,是一种普遍现象。有的是口齿不清,有的是词汇贫乏,甚至有的孩子连基本日常用语说起来都感到困难,这就要求父母在训练孩子的语言上下功夫。孩子从“咿呀”学语到能叫“爸爸、妈妈”开始,就应该特别注意教孩子学习一些简单词汇。最好结合具体实物联系起来教。例如,看电视时应指着电视去教孩子练习“电视”的发音。父母要有意识地通过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事物去教孩子说话。如让孩子指出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并结合玩具、图片或看图识物等进行语言训练。父母要经常和孩子交谈,并创造条件让孩子和正常的小伙伴玩耍、交流,这样孩子的语言就能较快的发展。
二、自我服务劳动能力的培养
自我服务劳动是孩子照料自己的生活、保持个人卫生的劳动。家长应在家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如厕、穿衣、吃饭等自我服务的劳动习惯。
1、大小便的训练
由于智障儿童大脑意识反应程度比正常孩子差,常常会大小便失禁。所以家长要及时对他们进行观察,逐步掌握孩子大小便的规律,继而采取定时提醒的方法,并要求他们自己说“我要大(小)便。”帮助他们慢慢建立正确的大小便的反射活动,知道大小便要喊人,并且要到厕所里去大小便。其次,家长手把手的帮他们,通过边教边练的形式,让孩子反复的练习已达到大小便自理的目的。
2、穿脱衣物的训练
智障儿童因为发育迟缓,不能与他们的年龄相适应,穿脱衣物对他们来说还是很困难的。家长在训练他们穿脱衣物时应先教脱、再教穿,脱衣服比较容易,教几遍基本可以学会。而穿衣服难度相对大一些。开始时先引导他们用动作来配合,家长帮助孩子完成大部分较难的动作,如套头、提裤子等,只留最简单的让孩子来完成,只要求他们伸进胳膊、腿,当这些动作熟练后在逐步增加穿衣动作,直到最后孩子能完成整个动作。而在学习过程中还可提高手脚动作的协调能力。
3、个人卫生的训练 由于智障儿童不懂得如何保持个人卫生,早晨起来干干净净,不一会儿就脏兮兮的。所以家长要时时提醒,刻刻关照,以帮助他们养成饭前便后洗手,手脏时洗手等习惯。在训练他们较复杂的生活技能时,最好把一些动作分解,比如刷牙,可分解为几个步骤。用杯子盛水——拿好牙刷——打开牙膏——挤出牙膏——刷牙,每天反复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训练,直到掌握刷牙的技能。通过一系列的训练,不仅可以使孩子养成较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学会一些个人卫生技能,同时还提高了他们对周围社会的适应能力。
4、简单家务劳动的训练
应训练智障儿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例如在饭前摆放碗筷擦桌椅、扫地、倒垃圾等。比如可以训练他们洗自己的小袜子,手帕等,家长先放好水,让孩子自己放洗衣粉告诉洗衣粉的多少,然后动手搓洗,最后在家长的协助下换水清洗,晾晒。再比如要他们拿筷子或打扫时先多次亲自做给他们看,然后再从旁指导他们做。父母的态度应是“让我们一起做做看”,而不是命令式的“你要做这、做那”。父母热心帮助将使孩子比较容易地完成一件事情。
三,安全意识的培养
由于智障儿童认知水平低,思维缓慢,记忆力差,经受不住食物的诱惑,更不懂得如何来保护自己,这就需要家长不断地提醒他们什么事情可做,什么事情不可做;什么地方可去,什么地方不可去等。告诉他们在陌生的环境下,不能随便走开或离开自己认识的人,不能跟陌生人走等。经过反复训练,让孩子学会一些最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具备粗浅的安全意识。
四、家长应给予真诚的赞美
赞美与奖赏是一种有效的力量。对孩子微小的进步,父母必须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如“你真棒!”“你做的很好!”等。对于训练有困难的儿童,父母不应该歧视,不能有埋怨情绪。因为孩子更渴望得到父母亲人的重视、关心,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表扬、一个关切的眼神,有时也会给他们带来莫大的影响,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总之,家长要正视智障儿童存在的问题,熟悉他们的身心需要,在早期及时地给予针对性的教育和帮助。也许现实中的每一步都是艰难而痛苦的,但是只要树立一定要把孩子教育好的决心,给予持续不断的教育,孩子今后就有可能进入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