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都市电子商务发展工作年度总结
成都市电子商务发展工作年度总结
2010年12月06日 17:42凤凰网财经【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
条
2009年以来,成都市委、市政府把电子商务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纳入全市优先发展、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明确了成都市商务局作为推进全市电子商务发展的牵头部门,2009年6月我局正式组建电子商务处,专司全市电子商务产业的统筹推进工作。一年来,我市电子商务发展亮点不断、成效明显。
一、市政府推进电子商务决心远大力度空前
2009年7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服务业发展大会,全面部署了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总体思路和工作要求。《中共成都市委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意见》(成委发〔2009〕23号)明确提出:加强政府引导,坚持市场推动,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以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促进虚拟经济实体化,以电子商务应用促进实体经济虚拟化,以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融合发展推动我市电子商务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电子商务企业聚集区,积极引进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和辐射力的综合性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大力培育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专业性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以“无线成都”电子商务支持平台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3G移动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打造成都电子商务服务品牌。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商贸流通业等重点领域,围绕市场园区和物流中心等重点区域,大力提高电子商务普及应用水平,把成都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
2009年11月,成都市政府正式批准发布了《成都市电子商务发展规划(2009-2012)》,确定了电子商务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奋斗目标、重点领域、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提出了以发展规划为龙头,以政策保障为牵引,以招大引强为突破口,以扶优扶强为重点,以扩大电子商务应用为支撑,努力把成都建设成为中国中西部的电子商务中心,巩固提升西部商贸中心战略地位。
2009年12月,市政府与阿里巴巴[15.10-0.26%]集团联合举行首届中国西部网商大会暨网货交易会;同月,市政府和中国电子[0.97 0.00%]商务协会、中国电商协会联合举办了中国西部首届电子商务发展高峰论坛。
2009年12月,在市政府关心指导下,成都市电子商务企业协会正式成立,对电子商务企业开展服务、引导、规范、指导和交流服务,目前会员企业已发展到80余个。
2009年,成都市在全市服务业引导资金中专门设立了电子商务发展支持资金,从招大引强、扶优扶强、推广应用、人才引进与培养、统计指标体系建设、电子商务专业楼宇载体建设、产业环境对外宣传和营销推广等方面给予财政支持。2010年专项资金预算增加到3500万元,进一步加大对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2010年初,市政府下达目标督查任务,要求各区(市)县制定相应的电子商务发展实施规划和推进措施,实现本区域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率达到或超过25%。
2010年5月,在商务部大力支持下,成都市政府成功承办了第四届APEC电子商务工商联盟论坛,蒋部长亲临会议指导,进一步扩大了成都电子商务环境在国内外工商界的影响,知名企业加快在成都布局。
2010年9月,市政府与中国银联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成都移动电子商务产业基地。此举引起基础电信运营商、金融机构、内容服务商和上下游专业服务商及工作方法商的广泛关注,相关企业加速向成都聚集。
市政府对电子商务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进,采取上述一系列重大举措,为成都电子商务商务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成都市电子商务发展目标宏伟进展良好
按照总体规划,2012年成都将拥有国内最佳的电子商务产业生态环境,形成较为完善的电子商务发展基础和支撑体系,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高度融合,对三次产业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初步建成西部地区产业集中度最高、市场辐射力最强的电子商务城市。电子商务综合竞争力位居西部第一,进入全国城市前十行列。
具体发展目标是,到2012年成都市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3000亿元。引进30家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在成都设立区域性总部,培育20家注册用户超过20万户的本土第三方服务平台;在中心城区形成3-5个电子商务专业楼宇;在高新区形成平台集中度最高、研发能力最强的电子商务集聚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比例超过50%,大企业大集团电子商务应用比例超过85%,培育优势产业和重点领域电子商务应用示范企业200家;初步建立支撑成都电子商务发展的地方法规、行业标准、电子商务诚信、物流配送、安全支付等体系以及电子商务企业发展质量和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一年来,在商务部、省商务厅的精心指导和全力支持下,我市电子商务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招大引强成效明显,国内外知名平台加速集聚。自2009年阿里巴巴决定投资1亿美元在我市建立西部基地开始,京东商城将西部总部和京东研究院落户成都,卓越亚马逊全国客服中心和西部运营中心相继入驻,携程、慧聪、新蛋等也相继在我市建立运营中心和区域总部;一大批国内外企业正在我市开展区域总部前期选址或合资筹建工作,年内可望落地。我局和高新区与阿里巴巴联合共建的四川(成都)淘宝创业园于11月正式开园,致力于孵化新一代的升级版网商。
结合西部地区实体产业优势和成都作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的区位条件,加大对本土平台的支持力度,电子商务扶优扶强成果显著。围绕农产品[17.63 0.11%]种植基地,扶持了中药材天地网、温江花木网、汇农网等平台;围绕改善民生发展家庭服务业,实现对传统家政服务行业的市场化整合,我市支持96118家庭服务网、川妹子等平台加快发展;围绕现代制造业发展,我市支持九正建材网、通吃网、米兰网、川菜网等做大做强,围绕文化创意产业,我市扶持新华文轩[4.56-0.87%]、大书坊、杂志铺等文化服务平台;围绕传统流通企业转型升级,我市支持国际商贸城、富森美家居、仁和春天、伊藤洋华堂、太平洋[11.05 1.75%]百货等建立网购网销平台,围绕电子物流发展,我市支持传化物流基地建立全国物流在线和移动服务平台。围绕移动电子商务普及应用加快发展移动支付,支持银联在线在航空票务、居民水电气缴费、演艺和影院远程订座购票、景区门票销售等领域开始广泛应用手机支付便民服务,支持拉卡拉进入便利店和社区超市提供自助支付服务。
成都电子商务交易和销售规模呈现井喷式增长,发展空间不可限量。京东商城成都公司于今年3月正式运营,日均订单数从开始100多单迅猛增长到现在的8000单以上,全年销售有望突破7亿元人民币。成都新慧聪刚注册一个月,就借西博会东风签署了250亿元采购四川产品的订单。我市作为全国手机支付试点城市,银联在线今年5月正式上线,半年来我市手机支付用户就发展到2万人以上,预计从2011年起将形成庞大应用群体,形成爆发式的新兴产业增长点。
据上半年我局和统计局联合开展对83户电子商务平台企业、44户电子商务专业服务商和1200户应用企业的初步调查,上半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410亿元,全年肯定突破800亿元可望接近1000亿元大关。
三、成都市电子商务推进思路和工作措施
按照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发展目标和创建中国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的要求,我局理清推进思路,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建设电子商务专业楼宇,引导产业集约集群发展
一年来我市在青羊、金牛、武侯、高新、成华和温江等区域建立了7栋电子商务专业楼宇,楼宇面积超过8万M2。通过政策引导探索电子商务服务平台聚集发展的路子。通过近一年的招商引资,吸引了大批的电子商务专业服务企业入驻,入驻专业楼宇的电子商务平台、专业服务商及网商超过200家,初步构建了电子商务产业生态环境。(二)重点突破优势领域普及推广,全面提升电子商务应用水平
我市促进电子商务进企业和电子商务进家庭的“双进工程”。我市初步确定以产业基础较好、电子商务较易推广的商贸流通业、制造业、农业、民生服务业、旅游业、教育培训业、文化创业产业、软件和服务外包以及房地产等9大产业为突破口,从成都家具、建材、女鞋、食品、中药材、川菜原辅料、旅游等优势行业入手,积极支持发动中小企业开展网上营销,提高电子商务应用水平;支持传统批发和零售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改造,做大做强企业品牌和实力。如成都国际商贸城在发展电子商务的同时,争取商务部支持编制“荷花池中药材价格指数”,明年1月即将正式发布。
(三)以无线城市建设和公共资源开放为重点,抢抓移动电子商务发展机遇
大力支持无线城市开放式多媒体综合应用服务平台、无线网游多媒体运营服务平台和成都云计算中心建设,加快移动电子商务普及应用。今年9月成都市政府与中国银联共同签署了联合推动成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举行“银联在线” 全国首发仪式。目前正按照计划加快向移动电子商务服务商开放政府公共资源,逐步在交通执法罚款缴纳、中小学学费缴纳、公立医院专家门诊挂号、铁路购票、彩票发行等实现手机远程支付,同时在高速公路通行费、停车场计收费、地铁公交等领域开发应用非接触支付业务,积极发展适应和支持电子商务创新的多样化支付方式和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政府推动公共服务领域示范应用,引导商业领域市场开放和专业化分工,在移动支付基础上重点发展家庭服务、再生资源回收、餐饮、旅游等服务贸易,整合基础电信运营商、银行卡组织、内容提供商等各方资源,抢占移动电子商务战略制高点,培育发展中国重要的移动电子商务产业集群。
(四)强化支撑体系建设和政策保障,优化成都电子商务发展环境
我市与艾瑞咨询、亿邦动力等知名电子商务咨询机构合作,完成《成都市电子商务发展研究报告(2010)》和《成都市电子商务企业运营评价指标体系》的编制工作,与市统计局共同建立电子商务统计规程和产业发展评价指标。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成果方式委托行业协会开展CA认证应用课题研究,编制电子商务发展年度报告。
我局在评估去年以来推进电子商务的政策措施效果基础上,借鉴吸收沿海发达城市电子商务最新政策创新,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支持政策,代市政府起草《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目前,政策起草已初步形成,即将上报审议发布。此外,我局与市级部门正在拟订《成都市促进快递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建立标准统一规范有序的城市快递服务网络,支持快递物流业为电子商务协同发展;推行电子商务快递物流保险机制,通过保费补贴等方式推动电子商务诚信环境建设。
(五)强化舆论宣传和教育培训,营造产业发展良好氛围近一年来,成都市积极举办一系列国内外电子商务会展活动,同时组织国家、省市媒体以及香港文汇报、凤凰网等境内外主流传媒,利用系列新闻报道、政策解读、专家访谈等形式,充分宣传成都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和优秀电子商务企业,普及电子商务应用知识,引导本土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和居民网上消费。
我局与省市电子商务协会多次举办电子商务高级培训活动,面向各区(市)县政府和相关部门领导干部、重点领域企业负责人、各行业协会等普及推广电子商务知识,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和参与电子商务发展的良好环境。今年我局联合市经信委、市工商局、共青团成都市委指导开展了成都青年(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大赛,鼓励青年(大学生)利用电子商务实现自主创业,同时为成都电子商务企业培养适用型人才。
第二篇:成都市金牛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
成都市金牛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
从交子故里,到现代商贸聚集区,地处成都西北的金牛区,历来都是经济贸易最为活跃的城区。生活小商品、生产资料、中药材、机电、灯具、建材„„在金牛区,各类专业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达到105个,是全市最主要的专业市场聚集区域,其市场规模高居全省之首。
每天,金牛区的各大专业市场内都是人潮涌动,购销两旺。就在这派热闹的背后,还有一个个“无声”的商贸市场同样活跃繁荣,这个市场里,没有交易时间的约束,更没有空间距离的限制——那就是金牛区依托有形专业市场,大力发展的电子商务。通过“实体经济虚拟化,虚拟经济实体化”,传统市场与新兴产业的结合相得益彰,如今,电子商务已经成为金牛区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量。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是全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是构建以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为核心的市域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11月,我市出台《成都市电子商务发展规划(2009—2012)》,提出把成都建设成为西部领先、全国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其中,明确提出以成都国际商贸城等商品市场集中发展区为重点,在“中调”实施过程中积极推进实体市场和虚拟市场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网上批发、网上拍卖等B2B电子商务。
金牛区作为我市重要的现代商贸业发展区,发展电子商务在全市早已先行一步。依托众多专业市场,九正建材网、铁公鸡网(西联钢铁)、西部五金机电网、成都国际商贸城荷花池中药材市场网等一大批电子商务平台成功运行,全区重点专业市场中,电子商务应用率达到20%,有力地带动了市场繁荣、产业升级。
在今年启动的金牛区经济发展战略中,将电子商务列入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计划到2014年,成为全区现代服务业新的增长点。金牛区商务局作为全区电子商务发展的牵头部门,按照“高端带动、自主创新、调稳结合、重点突破”的原则,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积极探索创新,在全区的总体发展战略下,利用电子商务手段促进全区商贸行业提档升级,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业态升级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有效促进了全区电子商务培育并推进其快速成长。
解读关键词一:电子商务产业规划
科学规划+政策扶持
为电子商务创造优良发展环境
在金牛区商务局局长程明刚的案头,一本厚达119页的《成都市金牛区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4)》吸引了笔者的注意。从发展电子商务的背景环境到战略思路,再到具体的行动计划,《规划》的全面、细致令人叹服。
规划是先导。《成都市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出台后,要求金牛区结合自身优势资源,在全市规划基础上,探索合理、有区域特色的发展之路。2009年上半年,金牛区对全区电子商务发展进行了多角度研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区商务局完成了《金牛区专业市场发展电子商务的对策研究》的调研报告。为科学有效推进全区电子商务发展进程,2009年下半年,该区委托工信部直属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开始编制《成都市金牛区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4)》。从2009年11月起,区商务局联合赛迪顾问、金算盘软件及九正科技三家公司,对区内重点专业市场进行了集中调研,掌握了全区以专业市场为主要特点的电子商务发展情况,于2010年1月完成《规划》初稿,随后,在征求了相关部门、街道,企业及专家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区商务局对初稿进行了多次修改完善,今年3月底,已基本完成修改完善工作。
同时,按照市委、市政府“扩大开放年”及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工作要求,为全区电子
商务企业“招大引强、做大作强”提供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2010年初,由区商务局牵头,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区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从资金扶持、政策优惠等方面为电子商务企业创造优良的发展环境,帮助企业快速成长。
解读关键词二:电子商务孵化基地
基地孵化+产业集聚
龙头企业推动整体发展
2009年7月13日上午,金牛区率先在全市建立电子商务孵化基地,一场简单而隆重的授牌仪式在金牛高科技产业园举行,市商务局、市信息办有关负责人及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成都夏尔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海南天元药业有限公司、成都铁公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都国际商贸城和九正传媒等5家电子商务企业授予“成都市金牛区电子商务孵化基地”称号,掀开了该区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新篇章。
孵化基地挂牌以来,金牛区给予企业资金、政策等各方面扶持,如今,这5家企业已经成为推进全区电子商务发展的龙头企业。正是有了良好的环境,金牛区也吸引大量电子商务企业聚集发展,今年以来,金牛区已成功引进四川东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文轩金算盘、腾讯大成网等电子商务企业,同时,积极跟进百世兴电子商务公司、华保电子商务平台、金府电子商务聚集区及金牛区图书交易电子商务平台等项目的推进进度,实现了电子商务业与优势产业的同步推进。
解读关键词三:电子商务产业平台
专业市场+现代经营
打造七大重点电子商务平台
搬入成都国际商贸城后,荷花池中药材市场华夏国药堂的经理谢青富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在市场开通的网店里查收各地采购商的电子订单和信函,通过这个网店,华夏国药堂已经成功打开了日本、美国等国外市场。在金牛区的服装、机电、建材等市场,很多商家和谢青富一样,通过使用电子商务平台,从“坐店收钱”的小老板,转身成为了现代化企业的管理者。
为帮助传统市场适应现代经营,从2008年起,经过对全区样本专业市场、园区的深入调研,金牛区建成了面向专业市场及商户的电子商务平台。该平台以国内领先的全程电子商务为支撑,支持低成本、低风险、低应用门槛、按需服务、随需应变的SaaS(软件服务化)模式,更能适合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企业电子商务需求。在此基础上,2009年下半年,金牛区联合金算盘、九正两家电子商务平台搭建公司,对全区重点专业市场进行了实地调研,提出打造“图书、中药材、建材、机电、灯具、钢铁、茶叶”七个行业电子商务专业平台的工作目标。目前,该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当中,钢铁、中药材、建材、五金机电及灯具专业平台已按照工作计划进度建设完成并实现上线测试或线上运营,图书行业电子商务平台正在建设筹备阶段。
解读关键词四:电子商务楼宇
包装打造+积极申报
3家企业获市级资金扶持
建筑面积达到10000平方米以上,电子商务企业入驻率达到或超过20%,便可成为电子商务专业楼宇,获得市财政的100万补助。在成都市电子商务项目支持资金政策出台后,金牛区积极加快区内电子商务专业楼宇包装建设工作,对智业·世纪加州、成都夏尔数码电子商务专业楼宇、成都西联钢铁物流港铁公鸡商务大楼等7幢电子商务专业楼宇进行集中包装打
造,并积极申报市级电子商务专业楼宇。
2009年下半年,该区积极组织区内电子商务企业参与全市2009电子商务支持资金的申报工作。区内共3家企业获得市级财政扶持,共计金额100余万元,其中,铁公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打造的铁公鸡商务大楼作为全市重点电子商务专业楼宇,获得电子商务专业楼宇资金扶持。
关键词解读五:数字化社区
虚拟空间+民生服务
数字化社区让生活更安逸
找保姆、请家教、求工作;看最新电影、玩网络游戏;办理行政审批手续„„在金牛区,老百姓只需轻点鼠标,进入虚拟的“数字化社区”,就能够享受到周全的电子信息化社区服务。随着家庭电脑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从2008年开始,金牛区开始了数字化社区发展的尝试,面向社区商家、居民,提供社区政务、便民、商务及娱乐等服务,结合线下分布密集的社区便民服务站,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服务模式,金牛区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我们把现实的各种社区服务搬到了网上,让老百姓在虚拟的社区空间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方便。” 截至目前,该区已建立运营社区便民服务站近二十个,基本覆盖金牛城区,能够解决数字社区开展网络直销面临的物流配送、诚信机制、线下服务等一系列难题。
第三篇:供销合作社发展电子商务初探
流通网络供销合作社发展电子商务初探 现代已经进入了电子信息社会,电子商务平台不仅是企业产品销售的平台,也可以成为企业售后服务的沟通平台。企业只有有效地利用互联网这个“先进工具”才可以降低经营成本,获取较高的利益,真正实现企业电子商务化的最终目标。所以说,在现实这种经济环境下,发展电子商务是大势所趋。供销合作社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供销合作社发展电子商务具有极好的优势。
一是政策优势。《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农村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发展现代农业,要求供销合作社发挥组织体系完整的优势,„„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供销合作社发挥扎根基层的优势,„„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扩大国内需求,要求供销合作社发挥流通网络覆盖城市的优势,„„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支持社有企业参与‘万村千乡’和‘双百’市场工程以及农超对接、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工作,鼓励社有企业积极利用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小商贸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开拓农村市场。„„支持发展供销合作事业。抓紧完善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建设规划,扩大实施范围,充实建设内容,中央和省级财政继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鼓励供销合作社的企业法人按照市场准入条件参与组建村镇银行,支持供销合作社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农村资金互助社和互助合作保险试点工作。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农村信息化网络建设等”。《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村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闽政文〔2010〕5号)指出:“以健全完善“福建三农服务网”为重点,整合各级各部门农村流通信息服务资源,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做好农村市场运行监测和消费热点跟踪。加快商品供求信息发布,促进网上农产品营销,鼓励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参与农村流通信息资源的公益性开发利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信息化资源,建立乡村信息服务站点,组织信息技能培训,培育农村商务信息队伍。提高农民应用互联网的技能,引导广大农民运用市场信息指导生产,开展网上农产品营销”等等,可以说,供销社发展电子商务迎来了旷世良机。
二是网点众多,而且多分布在农村基层。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全国系统有县(区、市)供销合作社2376个,基层社21321个;社有企业48402个,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社27958个,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站17.74万个,在各地建立的商品基地10074个;开展测土配方施肥126.86万公顷;提供技术培训咨询1296.21万人次。仅三明市供销社为例,截至2011年7月,全市系统有市、县级社11个,基层社83个,社有企业及社涉企业168个,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企业140个,仓储运输企业8个,农业生产企业14个,这些网点多数都分布在县级以下基层村镇。
三是经营队伍庞大,有较好的实体经营基础。截至2007年底,全国供销社系统有从业人员149.30万人。三明市供销社系统截至2010年底,从业人员818人。全国供销社系统仅2007年就开展消费的连锁经营和配送业务的企业2194家,开展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和配送业务的企业1896家,全国供销社系统实现购进总额7452.50亿元,销售总额9390.29亿元。三明市供销社仅2010年全年商品销售总额23.54亿元,商品购进总额21.18亿元,利润总额315万元,净利润281万元,上交国家税费总额566万元。
四是供销合作社不少商品仍是农村流通的主渠道。农业生产资料经营以三明市为例,供销合作社系统占70%市场份额;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全部为供销社归口经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业务60%的市场份额也为供销合作社所拥有。加上近年来商务部实施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我市85%以上项目由供销合作社承办,国务院批准的“新网工程”也全部是供销合作社实施的现代农村流通网络工程。
五是有比较完善的信息采集和发布体系,也有一批专业的人员。1997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就成立农副产品信息中心,三明市人民政府农副产品信息中心也于1998年创办。目前,全市供销社系统已建立信息中心11个、信息服务站89个、信息服务点406个,网络遍布乡(镇)村。信息中心通过运用现代科技网络手段对农副产品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加工、存储和反馈,及时快捷地为指导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为农副产品生产经营者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信息分析预测和咨询服务,为农副产品经销商提供产销动态信息,引导农民和农产品经营者根据市场需要合理安排农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较好地解决了农副产品“卖难”问题,促进我市农民增收。2010年10月后,市供销合作社还与移动部门联合开展“供销通”业务。仅2011年1-7月份,全市就发展“供销通”用户4万余户,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通过网上发布商品供求信息促成商品成交额达20256.57万元,通过开展市场预测预报指导商品销售促成商品成交20938.7万元,开展市场预测、预报1474次,发布各类商品供求信息3543条、731个专版,编发信息刊物430期,接受各种咨询(来人、来电、来函)7005人次。那么,我市供销合作社如何发展电子商务呢?
(一)要寻求各级政府的支持。供销合作社是政府的工作部门,起着党和政府联系千家万户农民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支持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有助于把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及时贯彻到千家万户;有助于凝聚各类资源,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开拓农村市场;有助于控制源头,化解虚假信息流入,净化农村消费市场,保护农村广大消费者利益。各级政府要把电子商务建设工作成效列入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干部考核目标,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及时协商解决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抓好督促落实,共同做好电子商务,促进农村流通的各项工作。
(二)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实现多方共赢。供销合作社虽然点多面广,但由于体制机制等因素制约,“单打独斗”还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电子商务平台。一是要优先选择本地尤其是总部在本地所辖县(市、区)有布点的合作伙伴。本土的合作伙伴无疑更熟悉本地市场,日常公务往来和交流也将更为方便。二是要建立一个稳定可靠的电子商务平台,选择一家具有丰富的平台开发和运营经验的公司。三是选择的合作伙伴应该熟悉通信市场的运作模式,能够帮助供销社整合各方资源和移动开展多层次深入合作,共同将农村信息化服务做深做透,为广大农户提供更多切实有效的“最后一公里服务”。
(三)加强加盟店的建设,拓展连锁经营。目前,虽然我市已建立起了一定规模的基层服务覆盖网点,但是仍存在着发展程度不均、市场化运作水平较低、规模小、分散、各自为政、管理不规范等诸多问题,离加盟店发展规格和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加盟店的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因势利导、注重特色、加快发展,并在发展基层服务点的基础上,拓展连锁经营、加盟网点等新型流通业态,加速构建加盟店覆盖网络。同时,制定科学的管理规范,统筹资源,力争实现“统一品牌、统一形象、统一价格、统一服务、统一物流、统一管理”新格局。
(四)推进系统的信息化和资源整合。
通过实体与网络的结合,充分发挥传统的供销社实体店得天独厚的优势、品牌优势以及物流优势、商品体验优势、诚信机制优势,通过信息化把全系统完整联合起来。一是推动“供销通”产品全市推广。我市供销合作社与福建卓派联合传媒公司联合打造的“供销通”产品,主要是通过短信、彩信方式为广大农户、涉农企业、农产品经销商等主体提供市场资讯、供求信息、农业气象等综合资讯。去年底,“供销通”已在我市开展了试点,“供销通”产品是我社依托自身资源,联合外部合作伙伴为“服务三农”所开展的一项信息化创新尝试,目前发展态势很好。二是整合龙头型涉农企业深挖资源应用。这些涉农资源可包括各类供应企业(如农资、家电、建材等),超市、农副产品销售市场、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将涵盖供应链的上下游各环节,并逐步拓展到农民生活的各方面。前期,为了提高平台的影响力,应重点挖掘一些优质的龙头企业资源,促进加盟合作,借助他们的品牌优势,快速吸引用户,形成用户规模,拉动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三是加强省市县各级网站的信息整合管理。信息员队伍是供销社信息搜集的一个重要渠道。如今,各级市、县社均有自己的信息员队伍,也有自己的信息采集模式和发布渠道。但是,仅在各市县流转的信息,还未能真正发挥其价值。因此,需要加强各地信息资讯尤其是供求信息的整合、共享和匹配,让这些信息能够流转出县、出市、甚至出省,为当地的农产品找到更广阔的市场。除了信息的整合共享外,还需要提升信息的采集质量和管理效率。一方面,需借助“信息采集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信源信息和用户信息的采集、编辑、管理自动化;另一方面,需加强信息员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工作,扩大信息员队伍,优化队伍结构,提升信息员业务素质,拓展更多业务,管好用好信息员队伍,使他们成为我市供销合作社拓展电子商务市场的生力军。
第四篇:电子商务背景及发展
电子商务背景及发展
电子商务的定义即是以电子及电子技术为手段,以商务为核心,把原来传统的销售、购物渠道移到互联网上来,打破国家与地区有形无形的壁垒,使生产企业达到全球化,网络化,无形化,个性化、一体化。它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以电子化方式为手段,以商务活动为主体,在法律许可范围内所进行的商务活动过程。
电子商务的主要功能为:广告宣传、咨询洽谈、网上订购、网上支付、电子账户、服务传递、意见征询及交易管理。根据面向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七类商务模式:B2B、B2C、C2C、B2M、M2C、B2A(即B2G)、C2A(即C2G)。
电子商务将传统的商务流程电子化、数字化,以电子流代替实物流,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大大提高了效率,它所具有的开放性和全球性的特点,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贸易机会。同时,电子商务重新定义了传统的流通模式,减少了中间环节,使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直接交易成为可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方式。另一方面,电子商务因受网络局限性的影响,在搜索功能、交易安全、交易管理等问题上仍存在较大缺陷。
中国电子商务始于1997年,如今发展迅速,2008年6月底,网络购物用户人数达到6329万,半年内增加36.4%。截至2008年12月,电子商务类站点的总体用户覆盖已经从9000万户提升至9800万户。随着淘宝、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门户网站的流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电子商务的依赖日益增加,由此可见,计算机网络对电子商务未来的发展和运行前景是非常必要的。
第五篇: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
中国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势在必行’
我是根据自己做销售,总结企业为什么不做电子商务所思考出来的问题,希望对企业家有用。
为什么讲‘势在必行’,我是拆分开来理解这个成语的。‘势’可以看成形势,势力,趋势。
形势:表示我们所看到的事物表现的一种状态境况,形势是动词;
势力:很好理解,就是事物自身所表现的具体的情状程度,是对事物本身的剖析,如看你强不强,那里有问题等,势力是静词;
趋势:表示事物发展的动向,它是面向未来的,也是动词。
我们的主题是电子商务,那么企业电子商务所表现的形势是:很多的企业同行已经进入了电子商务世界,大家有目共睹;表现的势力是:企业自身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或基本情况,企业家对自己的企业应该是了如指掌,一清二白;那么趋势是什么?互联网时代,我们要相信这个时代是互联网时代,那么商务是主流,经济决定上层建筑,商务就是经济,那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就是主流,企业发展电子商务首当其冲。
企业发展电子商务之势是否形成,‘势’是否‘在’那儿了,企业家自己去分析。
‘必’就是没有选择,‘必行’就是没有选择不去做。行是一个做的过程。我今天遇到一个老总说:企业发展电子商务要规划,这是行;有个老板说:我以后做。这两老板是有差别的,以后做说明‘势’还未形成,规划说明他考虑的是怎样做。企业怎样做电子商务有几种方式,自行操办:这个需要专业的网络技术团队,对于企业而言人才就是第一问题,后期的投入运营资金就要看企业本身的条件,2000年的泡沫时代很多企业就死了这上面,他适合国有大型企业或特殊行业及品牌企业,这需要专门的人员来操作;委托操办:是目前很多企业选择的一种方式,首先建一个企业网站,投入有多有少,效果有好有坏,后期多数不怎么管了;还有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选择一个如阿里巴巴,慧聪等综合型的网络大市场,借组他们的服务来做电子商务,或选择行业性的网站来推广自己都是很好的选择。那么企业做电子商务归根结底就是选择网络平台;要么自己建,要么委托运营,要么就选择第三方,当然也可以混合选择。
我把网络理解为平台,信息的载体,数据化的运营。我希望企业都上这个平台,企业家都明白这个平台,因为中国企业要发展电子商务。
袁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