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准备对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时间:2019-05-12 12:10: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前准备对教学有效性的探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前准备对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第一篇:课前准备对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课前准备对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宁波市北仑区泰河中学

朱雄杰

摘要:随着课改不断深入,大家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问题研究的越来越多。本文围绕课前准备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积极作用这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体育课、课前准备、有效性、一堂课大家可能会认为就是上课45分钟,其实对教师而言课前的准备工作才是这一堂课开始的前奏。能否充分的、精心的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的前提条件。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成果,及课堂教学专项理论的相关资料。

1.2举例法:结合平时看课和上课的课堂体会加以说明课前准备对教学的影响。

2、结果与分析:

根据查阅的相关资料及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现将课前的准备工作总结归纳为长期准备和短期准备两方面。2.1长期准备

2.1.1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有效性

体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这就要求教师不再是“家庭”中的“家长”,而要求教师是“朋友”是“伙伴”。因此,作为体育教师更要更新观念,致力于教学改革,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避免穿新鞋、走老路,拼弃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的教法,从“灌输式”教育的框框中跳出来,注重自我锻炼,培养学生养成参加体育锻炼是生活一部分的习惯。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就必须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领域,充实新兴体育项目的引进与学习,了解掌握其动作要领,了解其国内外开展水平,这利于我们课堂内容推陈出新。如眼下网球、轮滑在我国还是属于新兴体育项目,有条件的学校已经在开展,学生学习的热情很高,锻炼身体的效果很好,没有条件的学校,体育教师应及早接触做好准备,一旦条件成熟,就可以开展。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使学生“碗里”有一滴水,教师就必须有一桶水。只有教师自己本身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质与思想素质,才能具备对教材进行融会贯通的能力。而驾驭教材的能力是课前准备的第一要素。虽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如果没有这“蓝”,“青”是不可能有多“青”的。

2.1.2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及单元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有效性

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在新学期开学初,根据教学大纲和学校工作计划的要求制定的。这是保证整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单元授课计划的内容与学期教学计划大致相同,只是范围更窄,要求更详细具体而已。高中体育实行模块教学,每一模块有其自己的项目。我们制订单元教学计划时一定要通读备选模块中的内容,选择其中的几部分并特别要指出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和教学方法,这样就有利于我们每单元中的每一课的教学。

2.1.3根据学生爱好选择适合的内容提高教学有效性

现在高中都开设选修课,学生选了至少说明是喜欢这项运动的。例如选修篮球这一模块,如果一味的按照教材,先学习运球,再学习传球,最后学习投篮,按部就班让所有学生练习相同的技术性很强的动作而忽略学生的兴趣培养,结果往往让大部份学生失去兴趣。所以课前根据学生的需要选择内容,这样让学生的兴趣得到满足和发展,又能起到促进身体练习增进健康的目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体育课的课程性质已经很明确的告诉我们,能增进健康的身体练习都可以,所以就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来选择模块,安排合适的教学内容。掌握教材的优缺点,对教材的优点进行放大利用;对教材中难度大、技术性强的内容进行改进删除进而做到简化动作,起到提高学生兴趣的目的。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学生就会自觉的去锻炼。2.2短期准备

2.2.1精写教案提高教学有效性

2.2.1.1教案是教师备课过程中最为深入、具体和落实的一环,它对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有了教案,教师的教学就有了依据,就能有把握地去上课。因此,教师必须认真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根据体育学科特点,结合教师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和形成的教学风格,充分发挥教师个性、特点和才华,编写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教案。在教案的设计上我们要打破常规,应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着眼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实践体悟,自主探索,合作与交往。

2.2.1.2教案编写应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充分挖掘教材的精华所在,把复杂化的技术动作简单化、生活化。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第二、充分体现“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放弃以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注入式”学习方式,把要我学,引导、转变成我要学;第三、针对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多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已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2.2.2制定适合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有效性

2.2.2.1制定教学目标前,一定要先去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应从两方面入手:第一,了解该班级学生总体思想情况、组织纪律;第二,了解和掌握学生个人情况包括学生的人数、年龄、健康状况、体育基础、学习态度、兴趣爱好及特长。课前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加以了解,教师上课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假如对学生不了解,好比教师就是盲人,对学生的一切都是凭空想象。例如在同课异构活动中,本人由于课前没有细致的了解学生情况,导致所制定的教学目标过于简单,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符,不教学生已有一大半能出色的完成教学目标,这样就导致宝贵的教学时间浪费在低效的重复的练习中,使学生的能力与技能不能充分得到开发。2.2.2.2制定的教学目标要有所侧重。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情,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内,有侧重的选择一到两个目标作为本次课重点要达成的目标,且不可面面具到,五个领域都是重点,其实都又不是重点。教师上课就能有针对性引导学生朝既定目标发展,不犯或少犯低级的教学事故。2.2.3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有效性

赖格卢特对教学设计的定义基本上同对教学科学的定义是一致的。因为在他看来,教学设计也可以被称为教学科学。他在《教学设计是什么及为什么如是说》一文中指出:“教学设计是一门涉及理解与改进教学过程的学科。任何设计活动的宗旨都是提出达到预期目的最优途径(means),因此,教学设计主要是关于提出最优教学方法的处方的一门学科,这些最优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发生预期的变化。”因此课堂设计主要看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对教学目标设计依据是否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制定的目标是否明确、具体、科学,且在五个领域目标的实施过程中要有所侧重。例如:同是一节支撑跳跃课,你制定了五个或者三个教学目标,在目标达成的情况下重点要求学生解决的是运动技能目标还是心理健康目标。教学过程设计是依据所教学的内容精心组织教学的过程,主要看是否有利于目标的达成;是否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教学是否思路清晰,实际效果是否明显;是否具有新意又与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相符;组织分组形式是否符合课的目标和场地实际;教学重点、难点是否突出,有没有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但最主要的还是看是否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2.2.4培养体育骨干提高堂教学有效性

体育教师从每学期开学就要认真抓好试教班级骨干的培养,定期对他们进行辅导。可以让学生参与课前准备,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导”的作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既不能对学生限制得过死,也不能放任自流,应该给学生一个思考、选择的空间,给学生一个创造的机会。了解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样教师才能有的放矢进行教学。体育教师在课前与学生共同制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场地布置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感受学习的全过程,从准备到练习,从练习到课后实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激发学生欲望和积极性一个很好的时机。教会一些体育课的常规工作,建交良好的体育教学课堂常规,教师上课就能上得心应手,才能保证教学内容和目标达成,教学质量才能得到保证,从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真正得到体现。2.2.5场地和器材的准备提高堂教学有效性

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声音、图像等,使课堂教学更直观生动,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场地、器材在课前应先布置好,而且布置的要新颖,能引起学生兴趣,同时把组次、轮次搭配考虑进去,课的方案、运动量强度、密度都要适宜,尽量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合理的教学方法。同时穿插一些教学游戏,克服枯燥无味、学生厌学的局面。切忌器材缺乏实用性,要尽量做到一材多用。

3、结论:

可见,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在课前准备充实,教师自信,学生更来劲,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也更让学生感受体育课特有的“气味”。参考文献:

1、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专业支持计划丛书 《关注资源、学科与课堂统整》 主编 吴刚平

2、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专业支持计划丛书 《解读教与学的意义》 主编 吴刚平

3、中小学体育课教案设计 主编 曲宗湖 2001.3

4、体育游戏 主编 殷玲玲(广西师大)2001.12

第二篇:课前准备

行规训练之二

——课前准备

反思:

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他们会做课前准备了吗?习惯于课前把下一节课的东西准备好,整齐的放到桌角等待老师上课的学生又有多少?现在的学生不习惯于做课前准备。当上课的音乐声响起,教室经常会有这样的场景:有的学生还往厕所里跑,有的学生则在教室里嬉闹着,有的学生在位置上慢腾腾地拿着书本、铅笔等,只有少数几个学生坐得笔直等待着老师的到来。对于小学生来说光去责骂,批评他们是没有作用的。他们年龄都还很小,都很爱玩,只有以班级为单位,对此做一个专项训练,让他们去比一比,直到每个学生都能自觉的做好课前准备。

一、课前准备要求

1、如果要去卫生间或喝水的应在下课后首先完成。

2、学生在上课前应看课表安排,按老师要求准备好下节课的书本、文具、学具等与教学有

关的学习用品。

3、书本应摆放在桌子的左上角,文具盒应压在书本上方。教室的整个摆放要整齐而规范。

值日生应该将黑板擦干净,收拾好讲台桌面,提醒同学安静下来。

4、上课铃响后,学生应快速进教室,静息等老师来上课,不在教室或走廊里追打、喧闹。

根据任课教师的要求,课代表或班干部应组织学生唱歌或进行口算训练、经典诵读。

5、教师走进教室后,先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及时提醒,帮助做得不好的学生。

6、如体育课等应在上课前穿好运动鞋、运动衣裤,将口袋里的金属或硬物取出来放在教室

里,不穿裙子和皮鞋上体育课。到专用教室去上课,应该及时集合站队前往,在途中不能随便讲话、打闹或者随意离队。

7、学校大队干部加强课前准备检查,在第一道音乐铃声响后,检查学生书本的摆放,巡视

是否有人在讲话、追打,对表现不好的同学作好记载。

二、训练要点

在具体管理中,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比如每节下课都要亲自或指派一名负责任的同学提醒学生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工作。我们也可以借助小组长的力量,让他下课的时候瞄一眼整个小组的准备情况,忘记多次的同学还可以结合班级争章等活动进行激励。

杭垓小学教育集团德育处

2011年9月17日

第三篇:课前准备

养成课前准备的好习惯

五年一班姜绍余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当学生养成了各种好习惯后,会使学生学习更自觉,更有效;逐步适应学校生活,使学生更主动积极地投入到集体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见这样的情景:上课铃响之后,有的学生还迟迟没有拿出书来;美术课上,因为没按老师要求准备必要的绘画用具,而不能完成自己的绘画作品……所以,作为班主任,使学生养成做好课前准备好习惯尤为重要。

课前准备虽小,但却可看出一个人当天的学习状态,再者,整齐的摆放不仅让人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更可以成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开始,所以,我反复训练,每一节课都要先检查学生的课桌。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训练:

1、发挥榜样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爱上进,好模仿的低年级学生而言,更是如此。班级中有部分孩子自控能力比较强,能很快地接受老师提出的要求,课前准备做得很到位,我就发挥这一些同学的榜样作用,经常表扬他们,使其他同学找到具体学习的榜样。我经常会说:课前准备最快,课前准备摆放最整齐,哪个小组的课前准备最整齐等等。

2、发挥班干部的作用。

对班级大中小队干部作出要求,班委必须起到带头作用,保证做好课前准备,若发现多次课前准备不及时,将严肃批评。班级班级还有个别学生爱表现,喜欢当“官”,平时在课前准备这部分做得比较好的就选为小组长,专门负责检查课前准备,督促其他同学做好每节课的课前准备,发现表现优秀的小组,对小组长及成员给予表扬。

3、落实行动,持之以恒。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虽然学生已经明白了应该怎样去做,但这并不表示他们已经能够做好,还必须依赖于行为强化训练。从我接班时,学生的书本都摆放在书桌的右上角,铅笔盒摆中间。所以,我把这个习惯继续加强训练,使之做得更整齐。每一科的书本要求是不一样的。如:数学课,书放下面,练习本放上面;语文课则预习本在下面,书在上面;科学课是实验手册放下面,科学书放上面等等,这样看起来更整齐些。另外,每个班都有个别学生经常没带用具的,首先是组内解决,互相帮助,组内解决不了的找老师想办法。课前准备不仅就限于书桌上,书桌里面也要求整齐,通常是要求按照课表整理书目,书本放左边,用具放右边,可以定时抽查,平时同桌互相检查。学生离开座位也要做三件事:凳子插进去、桌子摆整齐、地面捡干净。起立后要离开座位,就要把凳子插进去,桌子按方砖线摆整齐,要把地面的纸屑捡干净。这样,教室里就会显得更整齐一些。

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我们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就要从现在做起,养成良好习惯,改正不良习惯。但是,任何一种习惯都不是天生的。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它的形成都是多次重复的结果。只要事事用心,就能养成良好习惯。

让我们将好习惯的种子埋下,用恒心去浇灌,用良好的习惯,奠基美好的人生,成就生命的精彩!

第四篇:课前准备(8.30)

课前准备

司秀,您好:

首先感谢你对我们工作支持!麻烦您准备一下 ——

◆ 课前需要准备如下:

其一,此次课程希望派一名主持人,帮助主持会场!

其二,该课程需要准备如下物品:投影机、白板(有白板纸)、黑马克笔、激光笔、手持麦克、音箱(与电脑相连放音乐);

此次课程要放视频,音响设备要好,麻烦了!

其三,我课上喝热茶水;

培训流程

9:00学员入场就座,放视频;

9:00~9:10领导和主持人讲话; 负责人:司秀;

9:10~10:30开始讲课,裴浩然;灯光配合:司秀

10:30~10:40课间音乐;

10:40~12:00裴浩然继续上课;灯光配合:司秀

下午课程 ——

13:30~13:40课前热身活动,消除困意负责人:司秀

13:40~15:00讲课,裴浩然;灯光配合:司秀

15:00~15:10课间休息与音乐;

15:10~16:30裴老师讲课;灯光配合:司秀

16:30~16:40放视频结束

谢谢!非常感谢!祝课程成功,我们合作愉快!

裴浩然9月3日

第五篇:做好课前准备

做好课前准备

提高课堂效率

——欣荣小学校本培训材料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上好课的前提。做好课前准备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课前准备,从广义上讲,是上课之前,教师为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而做的所有工作,如分析教材、分析学情、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撰写教案、制作课件等。从狭义上说,课前准备专指上课前,教师为提高课堂效率,保证课堂教学顺利实施,根据教案为上课进行的有关准备工作。课前准备主要包括:

1、物质准备,如电教设施(硬件、软件)的调试待机、准备教具等。

2、学生要做的准备,如预习、教材、作业本的待用、准备学具等。

3、教师要做的准备,如温习教案、教学的主要教学流程、调整自己的心绪等。

一、做好课前准备的意义。

1、做好课前准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

做好课前准备,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目标更为清晰、流程更加了然于心,对课堂教学中必需的教具、学具的运用更加恰当,对教学辅助设施设备的使用更加自如。因此,做好了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将更为流畅、简洁、紧凑,对教学时间的调控安排将更加科学合理,不再无谓地浪费时间。因此,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追求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前准备至关重要。

其次,学生的任何一项学习,都不是从零开始的,都是建立在学生或多或少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之上的,只是这种准备往往是从“无意识”预习、复习开始的。教师要使学生的这种“无意识”的、比较盲目的课前准备活动,转变为“有意识”的、主动的课前准备,从根本上提高课前准备的质量和水乎,这样,学生的课堂学习才能更加专注高效,因而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必将得到提高。

2、做好课前准备,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需要。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必须在实践中,经过强化训练,逐渐形成。而且在形成的初期会经历多次反复,然后才能逐步形成习惯,并伴随终身。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习惯成自然。教师认真做好课前准备,使学生明确学习新知前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坚持不懈地做好课前准备,学生就会形成学习“定势”,由被动的进行课前准备转变为主动进行,这就是一种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3、做好课前准备,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需要。

诸多名特教师成功的秘诀中,认真做好课前准备都是其中重要的一点。课前准备看似多余、平常,其实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做好课前准备能使我们每节课都从容淡定,对每节课都谨慎专注,牢牢确立课堂教学的效益观。长期坚持,水滴石穿,就会帮助我们自己的成长,更快地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二、课前准备中必须完善的工作

1、教材分析

教师讲好一堂课的关键在于备课,只有备好课,才能保证教学质量,而教材分析则是备好课的前提。有的人可能会说,课本对教学内容都作了详尽的阐述,教师按课本讲就是了,对教材还有什么可分析的呢?我们知道,书本上的知识是一种贮存状态的知识,课堂教学过程就是要把这种贮存状态的知识首先转化为传输状态的知识,然后通过学生的学习再把传输状态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贮存形式。而这两种知识形式的转化过程与方法,由于受多种形式的制约,课本上是很难把它们全都写出来的。因此,不经过对教材的分析与研究,就难于把握和完成知识形式的这两次转化。

教材中所讲的知识,要放在知识整体中去认识,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研究,以真正掌握它的内容,认识它在整个教材结构中的地位,认识与其它知识之间的联系。而这一点对提高教学质量十分重要。有些青年教师,讲课只照本宣科,书本上怎么写的,就原原本本的怎么讲,对教材缺乏分析,因而把握不住概念、规律的本质及它们间的联系,抓不住教材的重点。这是造成教学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思路的一个基本着眼点。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而且是能力的培养过程。只有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分析,才可能挖掘出教材本身没有写出来的知识的能力价值,以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的确定不是随意的,它既受教学思想的指导,又受教学内容的制约。进行教材分析,同时也是在酝酿设计教学过程和选择教学方法。因而教材分析的深广程度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

教材分析是进行教学工作的一项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每个教师都应该重视这一坏节,并要具有分析教材的能力,掌握分析教材的一般方法。

2、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就是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何特点、学习方法怎样、习惯怎样、兴趣如何,原有认知状况如何等。

三、当前课前准备中的误区

1、“空”——没有进行课前准备。

在很多教师的心中,认为备课就等于课前准备,因此,备好课就是做好了课前准备,除此之外,不需要再为上课做其他准备工作。所以,在他们的课堂中,需要播放课件,再去开电脑及投影;需要做习题,再去发作业本或练习册„„教师一支粉笔一本书,几乎没有其他的辅助设备。这种狭隘的课前准备观念,就会导致他们课堂的杂乱、松散、效率低下,无谓地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

2、“伪”——课前准备缺乏目的性。

有的教师课前也做了一定的准备,但是课前准备缺乏目的性。他们是为准备而准备,而并非是根据教案有针对性的进行。比如他们可能会准备教材中配套的音像资料等,在上课的适当时间播放给学生看。这样看来,似乎是做了课前准备,殊不知,教学资料要根据每个人具体的教学设计来灵活使用。而教学资料和教学设计分属不同的体系,在目标预设、呈现顺序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差异。即使是同步设计,由于学生、教师的具体情况,在使用时也会有较大的变化。因此,一般情况下,我们在使用时,都必须事先了解资料内容,根据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或取舍,重新组合制作,才能真正为教学所用。而单纯的“拿来主义”,不仅收不到教学资料应有的效果,反而还会适得其反。

3、“泛”——课前准备缺乏针对性。

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有的教师对课前准备十分重视。他们认真细致、规范严格的进行课前准备。但是,他们的课前准备缺乏针对性,从而导致课前准备不能在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比如抄写生字卡片或课文重点段落。有的教师只是追求书写的工整,完全没有考虑到这项课前准备的作用。我们为什么要将生字或重点段落呈现出来?是帮助学生更准确更牢固的掌握他们。如果我们只是书写的公整清楚,那么让学生看课本,岂不一样?所以这样的课前准备,其效果可想而知。

四、如何提高课前准备的有效性

1、课前准备宜“早”。

课前准备,顾名思义,应是在上课前完成的。因此,课前准备应特别强调时效性。资料早搜集,过程早设计,课件早制作、作业簿本早发放、设备早调试„„在上课铃声响前,做好所有准备,那么课堂40分钟就能毫无保留的用于教学任务的实施。如果课前准备不能及时到位,这势必就会占用课堂教学的时间,造成时间的浪费,从而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

2、课前准备宜“实”。

课前准备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是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不是为应付检查、装样子、充门面的。应此,课前准备要根据具体的教学设计来有针对性地进行,要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来准备。课前准备和教案的同步非常重要,只有这样的课前准备才是扎扎实实,富有实效,真正为教学服务的。课前准备不必追求时尚潮流,也不一定非要多媒体,关键在于能不能在课堂中发挥作用。

3、课前准备宜“细”。

课堂教学是有很多细节构成的,因此课前准备一定不能是粗放型的、笼统模糊的。他的目标应该是清晰明确的,它的内容应该是具体详细的。课堂中任何细小的环节我们都应尽可能的考虑到,并作出相应的准备。比如,上文提到的抄写生字,可以将学生容易写错的地方用彩色粉笔书写,引起学生注意;还比如,在准备课堂作业时,不必统一要求,习题的数量可以有一些弹性。这样可以视课堂教学的进程灵活调整。教学比较顺利,学生掌握的较理想,就可以适当多做一些;反之则可以少做几道。总之,课前准备越“细”,课堂中我们才能越从容。

4、课前准备宜“贯”。

课前准备讲究“贯”,就是课前准备要有一贯的、统一的要求和规范,而且要有延续性,不能朝令夕改,频繁改变。这样,学生就清楚课前自己应该准备什么,老师会怎样进行教学。师生之间就会少了很多无谓的消耗。教师坚持这样做好课前准备,学生课前的准备就习惯成自然。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有帮助的。

同时,课前准备讲究“贯”,还要求教师要将课前准备当作教学的一部分看待,不能将课前准备孤立与教学的其他环节之外。教学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课前准备作为教学的一个因素当然与其他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课前准备的一些要求与课堂教学的某些环节彼此呼应铺垫,或与课后作业紧密关联。如果仅仅是为准备而准备,不将课前准备的要求与课堂教学过程或课后复习密切关联,那么,课前准备的作用就会大大削弱。

5、课前准备宜“恒”。

课前准备讲究“恒”,就是要求我们要坚持不屑地做好课前准备。世界上的事,怕就怕坚持二字。的确,做好一节课的课前准备容易,但每节课都做好课前准备,难!但是,只有坚持做好课前准备,我们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自身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做好这项工作。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进行课前准备不必也不可能像公开课教学一样精益求精,只要从从实际出发,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只有精心地做好课前准备,教师才可能在上课时胸有成竹地面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真正的主人,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更有效,师生双方都在课堂中获得提高和发展。

下载课前准备对教学有效性的探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前准备对教学有效性的探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做好课前准备

    如何做好课前准备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预则立”,这都是说明了提前做好准备,打开做事情的第一炮。 同样,上课也是这样,课前准备非常重要,课前准备做好了,上课才能......

    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

    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性教学探究

    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性教学的探究 摘要: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有效性教学是20世纪颇具代表性的一种课堂教学......

    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摘 要】化学是一门理工类学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甚为重要。本文围绕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

    探究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探究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如今普遍面临着“内容多,课时少”的问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了所有一线教师必须认真探索和研究的课题.一、有效教学的标准......

    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广西百色市德保县实验小学 黄毅平联系电话:*** 【摘要】在作文教学中,不光要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技巧,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

    小学语文课前三分钟教学探究

    小学语文课前三分钟教学探究 ------巧用课前三分钟 西安市莲湖区远东第二小学李欢 【摘要】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语文课上进行有效学习,......

    如何做好语文教学课前准备5篇

    如何做好语文教学课前准备 虽说每一节语文课只有短短的45分钟,但是要上好这45分钟的课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希望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教授学生丰富、生动、有趣的知识,学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