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宣武区三义里小学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
北京宣武区三义里小学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浪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学校和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学校不在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而且日益成为探究的中心,兼具教育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的双重角色,科学探究将成为新型学校的重要特征。我校全体领导和老师都高度重视,把实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实验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实验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三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国家基础教育课程实施纲要》,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强化管理为基础,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重点,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重视学生的发展为课程改革的最高利益,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学生的生活与经验,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权利,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发展的机会。
将课程改革看作是师生共建的生命历程,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中开发教师的潜能,实现教师生命价值。
实验的总体思路是:科研工作导向,教研工作支持,以师为本,以生为本,以激发实验学生和教师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条件,以树立新课程观为突破口,构建适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校本课程及自主型学习方式,为我区的基础教育进行全面改革提供一定的经验。
二、实验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实验目标
1、探索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经验,形成有代表性的特色校本课程。
2、强化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意识,进行学生自主型学习方式的实践和研究,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实验内容:
学校的总课题有两个。
1、学校总课题一:校本课程的开发、管理研究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我校坐落在宣武区莲花河畔,西侧濒临著名的京城茶叶一条街,这里店铺林立,繁华异常。我们的学生们天天生活在这里,被这里美丽的街道、古香古色的店铺和弥漫的茶香所吸引,但他们并不了解蕴涵在香茶之中的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茶文化既是民俗文化之魂,亦是怡情养性之道,在中国人的万象生活中,没有一件事像茶事活动这样,自然的、不经意的融入了哲理、伦理、道德,以茶之道陶冶情操,品味人生。据此,我校把茶文化引进课堂,融入孩子的生活,遵循浅、广、新的设计原则,编写本校的校本课程——茶艺实践课。旨在透过茶文化这个小小的窗口,培养学生的劳动、社会实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探究等综合能力,形成本校办学特色,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在本区课改刚刚启动之初,我校愿意积极探索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之路,为我区教改工作总结一定的经验。
围绕学校总课题,确定以下3个子课题。
(1)《茶艺实践课》的开发(校本课程编写小组选用)。
(2)《茶艺实践课》教学条件、教学形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等的研究(校本课程任课教师选用)。
(3)《茶艺实践课》的管理(课改领导小组选用)。
学校总课题二:自主型学习方式的实践与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初探。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自学自励。
江总书记在《素质教育学习提要》中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学习的条件不断改善,学习的机会和场所随处可见,学习者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获得真才实学的途径大为拓宽。更加灵活方便自主的终身教育,将把成材的道路铺到每个人脚下。所以,我们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自学自励,出了学校,担任了工作,一直能自学自励,一辈子做主动有为的人。
(2)现实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受到严重遏制。
自主性相对于他主性,传统教育是他主学习,教师把握着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方式。而学生自主学习强调通过培养学生自尊、自立、自强的自我意识让学生独立自主行使、支配自己的权利,善于独立思考,能以自己的思维支配自己的生活、学习,去认识和改造客体,而不是盲目的顺从他人的意愿。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善于调控自己的言行,控制冲动,坚韧不拔的克服困难,合理的安排时间,有效的进行学习。自主学习具有如下特点:能动性、超前性、独立性、异步性。
研究和实践表明,所有的学习都是自我指导或者自我调节的,学习者总是控制着自己的学习。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都自己控制着以下的过程:对学习的认识、设定学习目标、参与各种活动、评价学习成果„„只不过由于大多数学生被社会驯化的过于依赖教师,所以现在很多学生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始终控制着自己的学习。
通过我们对本校实验学生的调查,充分证明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是强烈的,学生主动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学生有控制课堂的需求,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培养与提高。然而我们的课堂教学严重束缚了学生,学习目标学生不清楚,学习内容几乎全班学生都一样,学生调控自己的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缺乏指导,甚至根本没有发现„„严重遏制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教育工作者要给予学生在课程进展走向上的选择和参与的机会,并让他们共享制定课堂程序、课程方向,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围绕学校总课题,确定以下7个子课题。
(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2)实施差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3)创设积极的课堂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
(4)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5)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结构的实践与研究。
(6)培养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研究。
(7)培养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研究。
一年级全体任课教师及2——6年级部分任课教师参与研究,可以选领子课题,也可自己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制定子课题开展研究。
三、实验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一)实验的原则
1、解放思想,科学严谨
深入系统的学习与课程改革有关的理论,借鉴外来的有益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实事求是,以科学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解决课改实验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检查调查研究,科学决策,边实践边总结,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使课改实验在科学的轨道上顺利的行进。
2、加强管理,分工合作。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把实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建立了三级实验管理机制:成立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刘建文校长;组员:马玉华书记、李宝齐主任、刘颖主任、张杰副主任),对课改实验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做出决策“TimesNewRoman”'>成立课程改革指导小组(组长:刘颖主任;常规负责:张杰副主任;组员:成凯、谢蕾老师)具体负责制定实验方案,予以安排、落实及各种工作的统一调度,及时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TimesNewRoman”'>成立课程改革实验小组(组长:成凯老师,组员:一年级任课教师)开展具体的实验研究,三级小组各自负责相应的工作,力求做到分工明确,管理正规。
3、全员参与,观念行为互动
课程改革是一项全员性的工程,它的实施需要全校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参与。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全员培训的原则。在培训中,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为新课程的实施做好师资准备;加强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研究,提高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整体水平;加强科学研究,以科研成果指导课程改革实践;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及时反馈与交流,转变、更新教育观念,并不断以新的教育观念校正实验行为,是教育观念与教育实践行为互促互动。
(二)实验的基本方法
主要采用:观察法、行动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四、实验范围和对象
本实验自2002年9月始,在本校一年级开始实验,今后六年内逐年递加。首批实验对象为81名一年级学生。
五、实验的阶段与步骤:
本实验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实验准备阶段(2002年7月——2002年8月底)
1、建立了三级实验工作管理机制:课程改革领导小组、课程改革指导小组和课程改革实验小组,明确分工,规范管理。
2、组建实验教师队伍。实验教师必须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三年以上从教经验、一定的科研意识和爱岗敬业的良好职业道德。
3、干部及实验教师参加区里组织的各种相关培训。
4、组织全校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学习《学科指导意见》、《基础课程改革纲要》、《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提要》、《新课程标准》等教改理论。教学主任对全校教师进行课程改革实验及新课标的宣讲。
5、对实验学生和家长进行课程改革的宣传,如:召开家长会、出一期题为“走进新课标”展板等,寻求家长的有效参与和支持。
6、学校领导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的特点,走访京城茶叶一条街,确定校本课程主题——《茶艺实践课》。校本课程编写小组(彭晓艳、蒋爱琴、孙宏、赵俊芳、程艳老师)多方搜集资料,编写、修订校本课程教材。
(二)实验实施阶段(2002年9月——2008年7月)
1、根据区里的要求对本校实验学生及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
2、围绕区教委的实验方案,确定本校的子课题,设计、呈报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前测。
3、每月组织一次课题专题研讨活动。
4、科研室每周都到一年级听课,加强研究。科研室负责人通过与教师、学生座谈,通过听课等形式,随时了解改革进展情况,收集各方面的资料,总结分析各种实验结果。
5、课题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每月组织一次学习研讨,课题实验小组每两周召开一次交流会。
6、加强教研组建设,注重年级段的教学研究,以科研促教研。以实验教师为主,在全校教师中开展“课标”研究课,请区市教研员及专家听课指导。
7、子课题承担者每月写一篇教学案例或课例,第一学期末撰写一篇论文或实验工作总结,第二学期末撰写研究报告,搜集并处理相关实验信息。
8、学校校本课程编写小组部分成员到茶乡考察,充实教材。编写小组完成论文——《如何确定校本课程主题及编写教材》。
9、校本课程任课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课,收集资料,总结经验,完成论文——《茶艺实践课》教学条件、教学形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等的研究。
10、课改领导小组完成论文——《茶艺实践课》的管理研究。
(三)总结阶段(2007年7月——2007年9月)
1、实验资料的搜集、整理。
2、撰写《北京市宣武区三义里小学实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报告》。
3、实验教师的实验论文。
4、实验案例、课例汇编。
5、评选学校实验工作先进个人。
六、实验预期成果形式
(一)实验报告类
撰写《北京市宣武区三义里小学实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报告》
(二)实验个案汇编类
《实验教师教学案例、课例汇编》
(三)论文集
《实验教师优秀论文集》
(四)书籍
校本教材《茶艺实践课》(低、中、高年级各一册)
七、实验的主要保障措施
(一)领导重视,创设条件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把实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
为配合课改,利用假期的时间,我校对原有的专业教室进行整合。建立了集音乐、美术、英语课程通用的专业教室;建立了自然、科技、劳动、科学、校本课程的综合实践教室;添置电教设备,形成了我校的信息技术特色——三级电化教室:第一级,多媒体教室,多数班级和四个专业教室都配备电脑、实物投影和电视,假期又为参与课改的一年级的一间教室配备一台电脑主机;第二级:6台电脑组成的小组合作式的网络教室;第三级:40台电脑组成的计算机房。从而为老师们开展课改实验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条件。
(二)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主管教学同志加强学习,搜集课改信息,提高自身的科研意识及指导水平。并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全体教师定期学习、讨论《学科指导意见》、《基础课程改革纲要》、《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提要》、《新课程标准》、《走进新课程》和《宣武区课改方案》等内容,明确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用课改理念指导学科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三)建立制度,加强研讨
学校教改实验实行校长负责制,每月组织一次实验的专题教研活动,科研室负责人通过与教师、学生座谈,随时了解改革进展情况,收集各方面的资料,总结分析各种实验结果。在全校上下形成人人参与课改、天天谈论课改,经常研讨课改的实验氛围。
(四)政策导向,激励促进
参加课程改革的情况将作为教师评聘的重要参考指标,定期评选实验先进个人,以政策和激励措施引导教师积极参加课程改革实验
附:2002——2003学年度第一学期活动安排(本着在活动中提高的原则,开展了系列活动):
8月份——成立学校课程开发、编写小组,落实校本课程。
9月份——以成凯(数学)、王颖(语文)、李欢(美术)老师为主,开展“课标”研究课,请区市教研员及专家听课指导,并在全体教师中开展研讨,其他老师的课教导处随堂听,听后一起研究。
10月份——
1、“课改小组”制定并向区里上交本校课改方案。
2、在全体教师中开展“课标”研究课,以落实《课程改革纲要》为研究点,以自愿为前提,一个人安排为形式,开展学科教学实践与研究活动。
11月份——
1、开展德育渗透随笔小记的征集活动,《新课标》要求学科教学要加强德育渗透,把德育寓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在平日教学中要加强研究,随时记录在《课后小记》中,每人交1-2份,学校装订成册。
2、组织开展“运用信息技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科研课题研究课。
3、完成低年级校本课程教材。
12月份——召开第九届素质教育研讨会,包括课堂教学展示课及案例、课例、随笔小记的宣读。
推荐优秀案例、课例、录象参加区级评选。
第二篇: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情况总结
汊河初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情况总结
为了加快课程改革,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推进我校素质教育,根据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和我县局有关文件精神和提出的各项任务和要求,结合我校现有基础和学校特色,我校积极开展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
一、成立课程改革领导小组
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纳入课程计划,成立由校长室、教务处、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等有关人员组成的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工作,负责课程的设计、开设、实施和管理。
二、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推动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为出发点,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和法律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具有健壮体魄和良好心理素质、健康审美情趣的生活方式,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注重转变课程功能,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结构要体现出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调整课程结构,淡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保证学生全面、均衡、富有个性地发展。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加快评价制度改革,发挥评价的教育和促进发展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1
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学校建立多媒体教室和网络教室;学校具有业务素质高,教学观念新,勇于开拓、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
三、主要做法
1、师资培训积极扶持
教学改革的关键首先是改革旧的教育观念,因为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产生出来的。其次是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会导致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转变。所以,我们认为本次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是师资,是教师的教育观念,我校本着“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切实抓好培训工作。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在科技教育方面锻炼了一大批教师,培养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育方面全面改变了教师陈旧的教学观念,教会了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通过教学改革,教师与学生一起成长,造就一大批业务能力强、教学观念新、勇于创新、勇于开拓的教师队伍。
2、教研制度 重在落实
我们坚持每周教研组集体教研一次,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教师。我们进行了“师生的沟通与合作、如何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关于新课程的备课、如何在课堂中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新课程的师生关系、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辅优补差”等主题的教研活动,许多老师在活动中收益非浅。
3、学会总结 做好反思
我们坚持每周备课组集体备课,同时又把备课组以年级分为若干个学科小组(语、数品、社会、地、体、美、音、劳等),交流教后记、教学手记、典型个案、教学问题、研讨课情况等。
4、校本课程 课题引路
校本研究,即密切结合学校工作实际,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的一种教育研究活动。在校本研究中,校长、教师都是研究者,都是研究的主体。我校主张开展行动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深切体会到校长是“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第一责任人,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身体力行者。我校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建立正确的导向机制,充分调动教研室、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地开展“以校为本”的工作,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出成效。
四、课改体会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而百家到共同发展。教学的过程是一个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而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学会学习,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念。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念,用“心”施教;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规模和特点去开展教学活
动;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因时施教,因材施教。要在实施中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加强课程改革还要注重开展宣传工作,动员全校教师参与课程改革,形成浓郁的课程改革氛围。争取社会、家长的积极配合,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课程改革的新机制,形成有利于课程改革试验与推进的舆论氛围、教育资源和社会环境。
第三篇: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
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
为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精神,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制定本意见。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在《纲要》指导下,认真做好课程改革实验和推广工作,进一步提高我省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为实现“富民强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具体目标是:确立现代课程观念,切实转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提高课程综合化水平;更新课程内容,建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资源;优化教学过程,倡导自学、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快评价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学校课程实施的评价体系和区域性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信息化平台,促进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普遍应用;完善课程管理体制,增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课程管理能力;改进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增强教师教育对课程改革的促进作用。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工作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安排教育管理人员和广大教师的学习活动,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通过组织“更新教育观念报告团”、举办研讨会和培训班等多种形式,组织全员学习,指导学校开展广泛的交流与讨论,转变管理人员和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使课程改革同时成为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普及过程。要把校本培训作为促进教师成长的主要渠道,组织教师在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转变教育思想,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积极组织非实验区和实验学校中暂未进入实验的各年级教师深入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为课程改革做好充分准备。
教育管理人员和广大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加速到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更加伟大、更加艰巨的任务,迫切需要基础教育加快推进素质教育。要站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高度,充分认识课程改革对于取得素质教育突破性进展所具有的核心意义和关键作用,增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要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形成素质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课程观。
(二)调整课程结构
1、适应人类科学文化发展的综合趋势和学生素质整体发展的规律,努力提高基础教育课程的综合性。
全省所有实施新课程方案的小学,一、二年级设置“品德与生活”课程,三至六年级设置“品德与社会”和“科学”课程。
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实际,决定是否统一设置小学“艺术”和初中“艺术”、“科学”、“历史与社会”等综合课程。学校如作出与本地区不同的选择,须经县(市、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要鼓励各县(市、区)和学校从实际出发,选择设置综合课程,努力提高义务教育课程的综合性。各实验区选择综合课程的学校应达到一定比例。省级实验小学、示范初中要率先设置综合课程。
各市、县(市、区)要认真研究小学和初中课程的相互衔接问题,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实行九年一贯制,增强义务教育课程的整体性。
2、全省小学三年级以上年级要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重大意义。要把研究性学习作为当前阶段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点,并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各个领域进行统筹安排,根据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提出具体要求,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
3、要切实把握语文、数学、外语等分科设置的课程在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课程功能和教学方式上的重大变化,以科学技术和社会文化的最新发展为背景,重视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科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融合,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改革学科课程。
4、适应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外语教学和信息技术、职业技术教育。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按规划要求开设小学外语课程,提高中小学外语教学质量。改革外语考试评价方式,逐步推进等级考试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外语师资的培养培训工作。
2005年前,全省中小学普遍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要抓紧实施“校校通”工程,以学校和区域性网络的发展为基础,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现有条件,实现校内外教育资源的共同开发和利用。
初中阶段增加职业技术教育内容。要结合城乡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发展的实际,开设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积极试行“绿色证书”等职业技术证书教育。
(三)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教学是课程的实施过,教学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心甘开放以来,我省中小学广泛深入地进行教学改革,涌现出一大批成功典型,形成了宝贵的经验。各地区和学校要充分重视这些典型和经验的示范作用,结合新课程的实施,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推进教学改革,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关注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分层次教学、小级教学等改革试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互动,共同发展。
要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操作、实验和探究,改变机械灌输的传统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模式的科学化和多样化。
要努力拓展教学空间,在认真抓好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充分发挥班队集体和和各种活动小组的教育教学功能,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对于学生行为的养成功能;把教学与学生经验、社区生活结合起来,增强基础教育课程的实践性,提高课程实施的社会化水平。
控制班级规模,增加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活动与实践的机会。积极开展小班化教学实施,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小班化教学方面取得整体突破。
把信息技术教育与教学改革结合起来,开发信息资源,为学生在网络背景下进行学习创造条件。努力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改变传统的教学与管理方式。
(四)改革评价和考试制度
探索并构建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学校课程实施的评价体系和区域性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改进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在关注学业成就的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行为方式的发展;把量的评价与质的评价结合起来,既注重结果,更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发挥学生的作品、作业、经历和活动记录等的评价功能;把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其他社会成员评价结合起来,改变单一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况,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严格控制小学阶段各种考试的次数,继续推行等级记分制,完善小学升初中的免试就近入学制度。
加大中考改革力度,将升考试与平时的综合表现、考查情况结合起来。用2-3年时间,在全省范围内内逐步推进热点高中部分招生计划根据初中毕业生数和教学水平评估等按比例定向分配到初中学校的做法。继续实行以省辖市为主组织中考的制度,加强对各市中考组织、考试命题的监控和评估。逐步扩大课程改革实验县(市、区)中考改革的自主权,对选择设置综合课程的初中,给予相庆的政策支持。
高中进行学分制改革试验,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性。
进一步深化普通高中会考改革。会考内容以信息技术、劳动技术和理化生实验技能为主。要进一步通过会考的渠道,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积极创造条件,扩大我省高考改革自主权,形成具有江苏特色的高考改革方案。改革高校招生考试的内容,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实行高考报名社会化,探索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和选拔方式,充分发挥高考改革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促进作用。
(五)建立新的课程管理体制
进一步明确省、市、县(市、区)和学校在课程改革与管理中的职责,强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制度建设,建立科学的管理规范,形成相互协调和高效的课程管理体系。
省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我省实际,制定全省统一的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规划并组织开发地方课程,做好新课程的实验、实施和推广工作。
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在落实好国家、省各项课程政策和计划的同时,积极组织各学校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加强对课程改革的管理与监督,充分发挥组织、指导和服务作用。
各中小学要明确自身在课程改革中的主体地位,在落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课程政策、计划的同时,积极开发或选用本校课程,增强课程对于不同社区环境中学生的适应性。
(六)推进教师教育改革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做好师资培训、培训工作当作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予以充分重视。
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统一组织省级培训,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对本地区的师资培训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合理规划培训内容、对象、规模和进度。
要把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结合起来,把省、市、县级培训与校本培训结合起来,把培训和教学结合起来,鼓励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多层次、多渠道地做好全员培训工作。
改进培训过程。加强对培训者的培训,加强对实验操作的跟踪指导,实现培训方式的多样化。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将新课程培训与“园丁工程”、“继续教育工程”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培训质量。
全省各级教师培养机构要积极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大力推进课程、教材和培养模式的改革。从2002年起,承担义务教育师资培养任务的师范院校,应人武部采用新的课程方案。承担高中和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任务的师范院校也要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求,调整原有课程计划。
三、课程改革的组织与推进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以及广大教师要牢固树立“积极参与,高度负责”的改革思想,遵循“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组织与推进
2001年秋季,国家级实验区全面进入课程改革实验阶段,执行新标准,使用新教材。根据自愿申报和已经扎实启动实验准备工作且达到一定基础的原则,确定一批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
2002年秋季,省级实验区进入课程改革实验阶段。各省辖市至少应有1个县(市、区)成为省级实验区,有条件的省辖市可整体进入。非实验区较为成熟的学科可采取单科加入的方式,提前进入实验。
2003年秋季,进一步扩大课程改革实验范围。每个省辖市进入实验的中小学生数原则上应不少于同年级学生数的50%,现有的35个县级素质教育实验区人武部进入。
2004年秋季开始,各中小学起始年级全面实施新课程。
(二)普遍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
全省普通高中继续采用现行过渡性的课程计划。各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现行计划的学习,严格执行,规范管理。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努力提高课程实施水平。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标准后,我省将及时组织实验和推广。
(三)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组织与推进
从2001年秋季开始,全面贯彻教育部制定的《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认真组织培训、学习和交流,用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课程改革的试验和推广工作。
四、课程改革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课程改革工作的领导
各级人民政论要深入贯彻国务院《决定》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一项重要的实事来抓,形成组织和政策保障,努力建设高水平高质量基础教育,保证基础教育的优先发展。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当前阶段的工作重点,加强组织建设,协调各部门工作,形成推动改革的合力。省教育厅成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领导、组织、协调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在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各市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明确职责,层层落实,稳步推进。
调整、充实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实行“编、审分开”。省“中小学教材审委员会”负责我省地方课程教材的初审和审定,经教育部授权或委托,承担有关国家课程教材的初审工作。省教育厅定期向全社会公布建议使用的教科书和教学辅助资料目录,指导全省中小学实际选用。
省教育厅设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项经费,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分也要相应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启动和实验阶段,应适当增加经费投入,保证课程改革顺利进行。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改革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和优秀成果进行表彰奖励。
(二)加强对课程改革的指导
省、市分别成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指导小组”,加强对课程改革实验、推广工作的指导。
充分发挥中小学教研机构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研究、指导、服务作用。全省各级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明确职责,深入实际,集中解决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力争取得突破,促进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深化。同时要加强自身建设,相互配合,适当分工,形成上下协调的组织与工作机制。
教育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要直接参与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为基础教育服务。充分利用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和其它高等院校、社会科研机构的理论和资源优势,形成统一的专业指导力量,科学、规范、高质量地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三)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从有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主动探索、有利于教师创造性教学的原则出发,广泛开展省内外、国内外合作与交流,建设面向未来、国内一流、具有江苏特色的基础教育教材体系;结合科研、教学、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强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积累,建设一批适应我省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点的地方课程;指导学校在端正办学思想、明确办学理念的前提下,积极开发或选用学校课程。
加强中小学网络环境、图书馆、实验室、各类专用教室以及其它教学设施、实践基地的建设,积极开发和利用校外自然环境、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教育资源。
(四)对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进行专项督导评估
省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部的统一规划,结合我省实际,对实验区课程改革的启动、过程和初步结果三个阶段的工作进行专项督导评估。
实验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并完善课程改革实验的制度和工作计划,充分发挥管理职能,及时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全面推广。
各实验区和学校要围绕《纲要》提出的各项改革目标,执行并验证课程设置方案、各科课程标准,规范教材选用机制,建立新的课程管理体制,加强教学与评价方式改革,研究并解决教师全员培训、信息化平台的构建、课程综合化等重点和难点问题,为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提供有益的经验。
要充分认识到新课程的实验和推广对建设高水平、高质量基础教育的重大意义,认识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性、深刻性和长期性,防止出现简单化、走过场现象。
(五)加大宣传力度,形成社会共识
要广泛深入地做好宣传工作。各实验地区实验学校要全员发动,除参与起始年级实验工作的教师之外,要动员所有教师参与研究本校的实验,形成浓郁的课程改革氛围。要引导全社会理解、支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形成有利于课程改革的良好社会环境。争取社区、家长的积极配合,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有效参与课程改革的新机制,形成改革的合力,确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各项目标的实现。
第四篇: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一、选题的意义
新一轮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对我国普通音乐教育改革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建立“以人为本的音乐发展观”的音乐教育科研项目最近在全国正式启动。针对当前音乐教学现状,许多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九年基础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如果在此阶段学生就已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乃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最大的变革就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改善教与学的方式,倡导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是使我们课改得以进行的重要前提。根据纲要精神出台的《音乐课程标难》,又在音乐学科范围内做了更具体的要求。强调了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的综合;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完善评价机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现行的音乐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这种状况影响着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有效发挥,制约着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鉴于我区是这次国家课程改革试验区,特选题为“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思动和主票观点
(一)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验证性研究
1.验证音乐学科课程标准。学习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实验及时了解课程标准的适切性,根据实验情况,分形成对课程标准的修改建议。
2.检验实验教材是否达到“标准”的要求。教材改革是否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教材内容的选择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3.检验实验教材在试验区的可行性。教材是否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是否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要求,教材内容的组织是否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体验、模仿、讨论的建议。
4.实验教材与学生的适切性研究。实验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现实和社会现实、学生个性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生认知发展的适切性研究j实验教材主题式的课程体系、语体风格、呈现方式与学生的适切性研究。
(二)教师培训与提高研究
1.培训内容:设置以问题、专题为中心的结构体系。分解为理论与技能、考察与实践、课题研究三大板块。具体内容包括(回)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2)新课程的教与学;(3)新课程与学生发展;(4)新课程与教师教育;(5)新课程与教学评价;(6)新《课程标准》的特点、实施与评价;(7)教学方法的新探;(8)新教材的学习与研究。
2.培训模式:分解为专题培训、反思实践培训、案例式培训、观摩研讨培训、课题研究培训、导师指导培训、学术沙龙培训、网络交叉培训。
3.培训目的:(l)被培训者对新课程有着思想上的共鸣与理念上的认同;(2)被培训者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得以提高;(3)建立一支热心并胜任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与开发的音乐教师骨干队伍;(4)营造有利于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
(三)教学改革与课程评价研究
3.评价流程:档案纪实、分项积累:发挥特长、强项评价:鼓励为主、综合评定。
(四)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2.家庭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3.社区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三、本课题创新程度、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一)创新程度
1.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2.鼓励探究式学习。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探索性,强调学生的体验、探究、实践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创新精神,使学习成为获得积极、愉快、成功体验的过程。
3.提倡发展性教学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力求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提倡学生、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的评价方式。
4.本课题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目的中从四个层面强调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做法。
5.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并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
6.体现了学科功能即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具有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功能、有陶冶情操培植学生品质的功能、有健身育心的功能、具有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功能。
7.本课题具有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
(二)理论意义
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全面实施素质的必然要求,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紧迫任务和历史使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关系重大、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课程结构的调整、课堂教学的改革以及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是一个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
(三)应用价值
1.从学生的经验和发展需要出发,对多门学科进行综合,注重知识的关联性、整体性和开放性,帮助学生获得对社会生活和音乐的整体性认识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强调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倡体验、探究、参与、合作、讨论、调查、社会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3.为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广提供经验,培养和锻炼教师,为课程改革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四、确保完成任务的基础、条件、措施
(一)基础
课程改革工作涉及范围很广,政策性、业务性都很强,必须由行政部门宏观调控,统一指挥。统一调动,统一安排。为此,我区成立了由区教委主任、副主任、普教科科长、进修学校校长、各业务部主任以及部分中小学校长组成的课政领导小组。教委主任亲自参与听课、研讨、例会等活动,了解实验工作的进程;同时我们还成立了由区教委、区教师进修学校、基层骨干教师组成的工作小组,及时反映基层学校的问题,及时与进修学校各部门沟通,及时反馈区教委,共同研讨,商榷解决途径。这种行政、业务、基层三维度组建起来的组织机构,为课改的实施提供了保障,使我们的课改实施得以顺利进行。
(二)条件
1.教师提高自我的愿望强烈,参与课改的热情高涨。
2.有多位一体的组织保证。
3.课题项目负责人是西岗区音乐教研员和科研室人员,小学高级教师,曾在《大连教育》《辽宁教育研究》等杂志发表多篇文章,获得过辽宁省优秀音乐教师称号,所写的论文在省、市多次获奖,多次上过国家、省、市、区观摩课,有实际教学经验,指导教师的课在国家、省、市获奖。
(三)措施
1.建立工作例会制度。我们课改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会议,工作小组每周召开一次工作会议,汇报实验情况,总结出现的问题,确定下一步工作思路,强化了实验过程的监控。
2.建立课题研究制度。成立由科研室、小教部、骨干学校、骨干教师组成的新课程实施研究中心组,定期组织全区范围内的研讨,发挥中心组的辐射作用。
3.建立教研制度。我们改变了过去各校独立教研的方式,采取全区统一教研,分片教研,及时交流,共同研究,切实把握教育改革方向。
4.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每位实验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札记、教材小议、课后小结、教案、教学随想等分期上交教研员,及时收集整理第一手资料,以便对新课程的验证积累实证。
5.建立经费保障制。区教委设立了“课改”专项经费,确保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研究程序与预用效果
(一)研究程序
启动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为开展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创设必备的条件。
(1)研究前期主要任务是运用培训、示范等手段,迅速将教师送入实施实验的轨道。
(2)研究中期主要任务是运用培训、交流等手段,有效地将骨干学校和骨干教师引入研究实验的层面。
(3)研究后期主要任务是适时建立规范,使学校在没有外来特定支持条件下能独立实施课程,使学校、教师研究课程改革活动持续化。
3.总结阶段(200.7~2004.9)
全面总结实施课程改革实验,提炼研究成果。
(二)预期效果
1.阶段及周期实验报告。
2.新课程教学改革经验总结。
3.全员培训经验总结。
4.课题评价经验总结。
5.新课程资源开发成果。
6.对小学音乐学科实验教材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7.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与课程实施研究报告。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方案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改革方案飞雪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第五篇: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2018、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各项任务,根据《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和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关文件为依据,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为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建设现代化教育强镇,实现“两个率先”奠定小学教育的坚实基础。
二、主要任务
1、构建新型的课程管理体系。确立现代课程观念,努力适应课程功能的转变和课程内容的调整,构建学生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
2、建立新型的教师队伍。改进教师培养、培训工作,造就一支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适合现代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增强教师对课程改革的促进作用,为课程改革的持续进行提供人才保证。
3、探索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改革陈旧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施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以“自主、合作、探索”学习为主要特征的现代课堂教学新模式,开创主动活泼、民主开放、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新局面。
4、完善新型的教育评价体系。加大考核考核力度,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素质提高、促进学校办学水平提升的科学评价体系。
5、建设先进的信息化平台。充分利用市局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丰富教育信息资源,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的变革,为课程改革提供先进的信息平台支撑。
6、培养现代的先进典型。弘扬创新精神,鼓励教师开拓进取,大胆实践,培养和造就一批在课程改革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先进个人,发挥典型示范和辐射作用。
三、组织建设
1、课程改革工作小组。设:组
长、副组长、组
员。
2、课程改革办公室。
设:组
长、副组长、组
员。
四、重点工作
1、强化学习,更新观念。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了解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改革目标以及相关的措施,并结合实际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切实转变教师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和评价观,切实把握新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课程功能和教学方式上的重大变化,明确新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内容和特点,树立素质教育的人才观,正确处理继承与改革、部分与全体、学科与整体、眼前与长远的关系,为课程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培训,注重实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资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合理规划培训内容、对象、规模和速度,把通识性培训与学科培训结合起来,把市级培训与校本培训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与课堂实践结合起来。把更新教育观念作为师训工作的首要任务,把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具体要求及其实施方式作为师训工作的核心内容,把创新培训机制作为师训工作的重要环节,把引导教师追求学习化的教育生活作为师训工作的理想境界,注重培训实效,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
3、严格严格执行,规范实施。各班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积极实施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积极慎重选择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开齐、开足各类课程和各门学科。加强外语和停息技术教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停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水平。
4、加强研究,积极探索。教科室要加强科研力量,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深入学习,努力实践,注重案例研究,加强积累。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关注个体差异、合作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努力提高新课程实施水平。
5、改革评价,促进发展。探索并构建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改革课堂教学活动评价,结合教育督导室评课要求,制订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课堂教学活动评价体系。努力改进评价内容和方法,在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行为方式的发展,把量的评价与质的评价结合起来,既要重视结果性评价,更要重视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全面性评价和基础性评价。要把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其他社会成员评价结合起来,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6、明确职责,强化管理。各组要强化管理职责,重视制度建设,部门之间相互协调、高效运作。各学科攻关组,要在组长的领导下,切实开展研究,积累经验,为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不竭动力。
五、保障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形成社会共识。学校全员发动,营造浓郁的课程改革氛围。在面向教育内部宣传的同时,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向社会宣传,引导家长积极支持教育、支持课改。
2、配强新课改师资。从起始年级起,逐年配备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年富力强的骨干教师承担实施任务。
3、设立课改专项经费。学校适当增加投入,保证学习培训、资料供应、教学研究和设备的添置,保证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从一年级起每年新建一个多媒体教室,以确保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4、建立表彰奖励制度。学校对在课程改革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和优秀成果进行表彰奖励,并纳入教师月工作考核中。每学期组织教师参加调市局组织的“五优”(优秀课、优秀教案设计、优秀课改论文、优秀校本教材、优秀多媒体课件)评比活动。把承担课改课题的研究作为评选各级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的必备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