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网络电影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探索

时间:2019-05-12 12:15: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借助网络电影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借助网络电影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探索》。

第一篇:借助网络电影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探索

《借助网络电影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探索》课题研究

第三阶段研究工作总结

金瑞中心小学课题组

作为新课程理念下的当代教师,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怎样教育学生利用网络提高自身爱国主义情怀,怎样使他们学有所得,怎样使他们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在“十二五”结题之际,《借助网络电影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探索》课题组时刻关注着网络环境以及未成年人心理素质等有关研究,在圆满完成前两个阶段任务后,本着推广应用的目的立即着手进入第三阶段的验审工作。

一、第三阶段研究计划: 课题的第三阶段(2008年9月—2009年6月)

主要任务:

1、完成研究报告的分类撰写。

2、完成各项研究成果的检查。

3、完成研究成果的整合和最终定稿。

4、通过最终研究成果的验收和课题的结题。

5、撰写“网络环境爱国主义情感的探索”论文。

二、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完成情况:

第三阶段主要是对研究成果的验证和通过课题的结题。

1、召开课题组会议,提高成员对第三阶段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2、向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申请结题。

3、撰写、整合了如下研究成果形式:

(1)《中学网络调查问卷》调查报告

(2)《我爱我家》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调查报告

(3)《绿色上网》课堂活动调查报告

(4)个案追踪活动调查报告

(5)《中学生心理档案》活动调查报告

(6)《OICQ:构建平等对话平台》活动调查报告(7)《野外实践基地》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

(8)中学生课外活动系列调查报告

(9)研究案例

(10)论文集

(11)向学校申请推广我们的研究成果

三、信心与未来:

我们的课题至此已经取得较大成绩,成绩来之不易,为了保证成绩和成果的针对性、持续有效性,课题组成员还必须不断的进行研究和实验,不断的进行工作,将对这一课题继续深度的研究下去。

课题的研究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任务,每个课题组成员都有不同的教学任务,时间紧,任务多,人与人之间的琐事,外界的干扰都对课题研究产生消极影响,但是课题组老师本着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对课题负责的态度,认真细致地收集资料,进行实验、探索、创新,共同努力完成课题的研究。

《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素质影响的研究》在世界发展,科技发展都日新月异的今天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深入了解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心理素质影响,关系着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未来。在课题研究中,课题组成员面对本课题研究所存在的难度都有较深的认识,加上学校的支持,领导的关心,终于成功完成了课题研究工作,作出了成果,出了意识,出了理念,出了精神。在这里,我们要对各级领导表示衷心感谢,对参与我们课题研究的家长、学生、社会人员表示由衷的敬佩和感谢,希望我们一道继续关注这一话题,为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篇:如何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题目:如何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论文类别:德育论文

单位:江西高安独城中学

作者:李刚红

电话:***

如何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学生 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重中之重,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环境陶冶法。

良好的环境具有导向、激励、育人、审美等功能,是一种无声的力量,它每时每刻都在对学生进行着一种渗透力很强的性情陶冶。为此,学校那么些在精心创设爱国主义教育环境,引导学生由入境而入情,从中受到感染和启迪。

1、净化美化校园。很显然,在一个整洁优雅、情趣横溢的环境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会显得和谐统一、相得益彰,而在一个纷乱嘈杂的氛围里大讲爱国主义,则显得苍白无力、格格不入。可见,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即是校园的美丽和宁静。

2、布置环境。应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占领各种宣传阵地(宣传栏、黑板报、走廊、教室墙壁等),张贴国旗、国徽图案、革命领袖和历史杰出人物的肖像、爱国名言等。应充分发挥艺术感染力的作用,用直观鲜明的艺术形象拨动学生的心弦,如油画、壁画、连环画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造爱国人士纪念亭和塑像等。

3、发挥环境作用。让学生留下对美好环境的“感性印象”固然重要,引导学生爱护环境,人人动脑,人人动手积极参与建设也不可忽视。因为这些活动中,包含着许多陶冶学生性情的契机。

二、情境感染法。

勿庸置疑,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科教学,在各科教材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爱国主义素材,犹如粒粒闪光的珍珠,但要串成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美丽项链,决不是教师在课堂上面无表情地喊几声令学生坠云入雾的“伟大、崇高、优秀”之类的言辞可以办到的。爱国主义情感的渗透是一种心与心的呼唤,心与心的感应,心与心的碰撞,硬性灌输是难以奏效的。这要求教师必须饱含真情,用富有磁性的语言和极具感染力的表情,创设一种情境,制造一 种氛围,如和风细雨地感染学生的情绪。无论是语文课中讲到人物形象的美丑、正义与邪恶的交锋、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还是历史学科中谈到辉煌灿烂的文明史,卑躬屈膝的屈辱史、忠臣英烈的悲壮和奸险小人的可耻;亦或政治学科中提及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现实中人心不古的缺憾,教师都应用一种如江流般深沉的情感带动学生的情感潮起潮落,使学生如临其境,深感其情。

教师要做到这点就应当深钻教材,精心设计,有的放矢。这样才能做到文道结合,水乳交融,情境自生。如语文课运用诗词进行爱国情感激发就是一例:时代散曲乃诗人赞颂祖国,高扬时代主旋律之心声;烈士心曲是革命烈士鲜血铸就的诗章;古国恋曲为民族英雄魂去来兮的感召等,这些均是教材中的“闪光点”。

三、活动激情法。

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实在性和丰富性,决定了其教育形式的灵活性与多样化,其中更重要的,在于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活动中去体验,去感受。因此,学校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和校外活动。

1、开展爱国文艺作品赏析活动。如“读百部爱国故事书”,“唱百首革命歌曲”,“观百部爱国优秀影视片”,“赏百首爱国诗词”等,借五彩缤纷的镜头银屏和荡气回肠、慷慨激昂的文字旋律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结合清明节、“五四”、“七一”、国庆节重大节日开展主题鲜明的活动。如凭吊先烈、远足寻根、文艺演出、歌咏比赛、入团宣誓、书画展、征文等。这些活动寓意深刻,寓情于景,寓教于乐,使学生耳濡目染,动心动情。

3、开展寒暑假社会实践和调查活动。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观革命故居、历史遗迹、中外合资企业、访问老红军老将军;还可邀请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同志来校作乡情和形势报告;开展一些爱国实践活动,如“我为残疾人事业献爱心”,“我与灾区小朋友心连心”“为希望工程献爱心”等。这引起贴近现实的活动更富真情实感。

四、按需施教法。

经济学上有一个概念叫“边际效应”,即一个东西的价值与它满足需要的程度成正比。用通俗的话来说即: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好。如运用于爱国主义教育中,也就是说,教育如能触及学生内心世界最敏感迷惑最需要答案的部位,所留下的痕迹是最深的,在情感上所产生的磁化效应也最强烈。

因此我们必须洞察学生内心,把握其思想脉搏,深析其身心特点,重视周边环境的影响,仔细寻找契入点,以此深入,逐步扩大深化,激发其情感。

如有的同学对市场经济要不要奉献精神很迷惑,这时就要有社会上种种事例加以醒示: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合作。如果不讲责任心和奉献,只知坑蒙拐骗、见死不救,我们将生活在冰冷无情的世界里,最终受害的还是自己,发展市场经济只是一句空话。还有前不久出现的“追星热”曾使教育一度陷入尴尬境地。此时我们不应该圆避,而应耐心说理、设法疏导,用更加明亮的“英雄明星”、“科技明星”、“教师明星”冲淡其脑中浑沌的“星云”。

触击兴奋点的教育方法,不仅能在学生情感上引起强烈共振,还使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更具鲜明的时代性。

第三篇:激发学生情感 激励学生进步

激发学生情感 激励学生进步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艰巨任务,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开门见山,先入为主

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用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春天风光的录像带,花坞春晓、桃红李白等春景激起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或放一曲《春天在哪里》的录音,创造意境,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声中自然进入对课文的学习。又如教学冰心的《小桔灯》,教师可自制小桔灯,在导入新课之前,将模型展示出来,引起学生的集中注意和有趣思考,引起学生寻求探索新知的积极性,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感性材料,也为学生架起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从而激发学生思考:冰心奶奶笔下的《小桔灯》该是怎样的呢?文中小姑娘的形象又是如何呢?

二、巧设悬念,激发情感

教师在让学生接触课文之前,可先自己复述课文情节,在关键处停下来,让学生去猜测情节会如何发展,人物的命运会怎样。这样巧设悬念,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如教学《孔乙己》、《竞选州长》、《变色龙》这一类课文时,教师可采用这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情感。

三、创设疑问,启迪思维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针对所讲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集中,积极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这样导入新课,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感,增强讲课的吸引力。如教学《驿路梨花》时,可设计这样的提问:标题一语双关如何理解?文中两次误会、三设悬念、四写梨花分别从哪些语句体现出来?

四、故事吸引,情境感染 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抓住青少年这一特点,针对教学内容,从与课题有关的趣闻轶事出发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新课产生浓厚兴趣。同时,授新课前,花极短时间,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显得亲切自然,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如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时,可先联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给学生讲讲长妈妈所讲的美女蛇的故事,再讲讲阿长本人的故事,这样,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

五、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语文教学可通过“入画——入情——入理”这样的环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入画,即以画导入,让学生进入画面情境之中;入情,即由入画将学生导入课文情境之中;入理,即让学生由情明理,认识到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如教学《白杨礼赞》就可采用这种方法。

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把相似的东西联系起来,是唤起学生情感的好办法。如教学《济南的冬天》可让学生回忆故乡冬天的景色;教学《春》时,可让学生回忆过去与好友踏春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和当时的惬意心情。这样,学生能触类旁通,深刻地体会课文的情感。

七、抓住重点,纲举目张

教学中,教师可抓住文中的重点加以点拨,这样,就能使学生一下子领悟到文中所包含的情感。如教学《卖炭翁》时,教师可就“心忧炭贱愿天寒”的“愿”字,剖析卖炭老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激起学生对卖炭老人的同情和对官僚的憎恶之情。

八、故留空白,意味深长

中国古代的绘画作品常常留下空白,让欣赏者去驰骋想象,进行再创作活动。语文教学亦可借鉴这一手段,故留空白,让学生去体验课文情感。如教学《我的老师》、《最后一课》时,教师可不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而让学生重读课文,结合课后练习、预习提示及有关资料,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归纳主题思想。

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我特别注意后进生的转化问题,对后进生的教育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偶得几点浅显认识与各位同仁切磋。⑴爱心是教育的关键

每接手一个新班级时,我始终坚持建立班级学习互助小组,把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其实建立小组的目的是“沟通”,为了使他们有个交流的机会和场合,不论是学习上还是思想。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后进生能够感受到集体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反之,班主任不关心他们,一心想着学习好、表现好的学生,那么,班主任的偏爱会强化一部分同学的自负心理,班主任的冷淡则强化后进生的自卑心理,使学生与老师之间产生隔膜。班主任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难度则加强了。班主任只要有颗仁爱之心,经常设身处地的为后进心考虑、解决问题,则他们也会时时为你着想。可怎样让后进生感受到班主任关心他们呢?安排座位,我坚持好中差的搭配,要求好生帮助差生;课堂提问,我激励后进生踊跃发言,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师教课中,更少时间思想开小差;班级活动,我不忘留给他们一展身手,表现自我的机会。对父母离异的学生,经常与他们交谈,解开他们思想中的困惑,把家庭不正常带给孩子的心理障碍尽量化解。对屡教不改的,我则寓爱于严,严中有爱。以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是成功教育后进生的关键。

⑵诚心是教育的保证

和后进生谈心、谈话是班主任工作主要方式、方法,我也常常找后进生谈,但应注意的是与好生相比,后进生的自尊心更强,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心灵总有一堵厚厚的墙,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你的理解、谅解和信任,如果你逾越它,那么你就成功了。谈心过程中切忌用“你自己想想„„,是不是,对不对”等话语,我的做法一般都是先拉家常,谈谈自己的过去,不论成功还是失败,甚至有时还抖抖“丑事”,缩小心灵间的距离,在这个过程应做到心平气和,以诚相见,以诚对待,以一个朋友身份与之交流,如果赢得他的一句“老师,我和你好相似”,说明他把你当成朋友了,把你当做可以倾述的对象,那么以后的工作就太容易了。其实后进生 3 们大多都很“肝胆”,如果能把他们身上的“侠义”之气激发出来,时时刻刻为你着想,为他的朋友着想,那你离成功很近了。如果他们犯错不要当众批评,否则必定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增加转化工作的难度,这是指后进生犯错之后,班主任采取的教育态度。教师的诚心还应表现在对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掘和肯定上。以诚心赢得他们的信任是成功教育后进生的保证。

⑶耐心是教育后进生的前提

如果你的心情不好或烦躁,切莫去做后进生的工作,因为你没有耐心听他的理由,听他的“述说”,更不可能给他机会。意志薄弱,自控力差,行为极易反复无常是后进生的特点,你做工作之前应抱有“充许犯错”的想法,千万别说“我都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你怎么还„„”,更不要动辄叫家长等等。做后进生的思想工作不要简单地认为通过一次谈心他们就能彻底改好。遇到后进生不良行为出现反复,班主任一定要有耐心客观分析不良行为反复出现的原因,要及时发现、及时抓住、及时诱导,做到防微杜渐。当然,这里所指的耐心教育并不是消极等待,而是要做有心人,为后进心的转化积极创造条件,古人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才也。”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比如学习差的,他在体育方面很好,或在音乐、美术方面有特长,班主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千万不要吝惜“好话”,积极的评价能使学生的进取之火燃得更旺,使后进生重新找回自我,获取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

后进生身上也有许许多多的闪光点,也有他们的优点,只有你有爱心、诚心、耐心,你就会发现,你就能真正成为他们的朋友,就能转化他们。对待这类学生应加强学习目的、动机的教育,和他们一起定下容易达到的学习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用校规校纪严格要求他们,使他们逐步养成自觉守纪的习惯,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加强意志品质的自我锻炼,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与毅力,战胜自身弱点,健康地成长起来。总之,教育后进生是一门真正的艺术,而我只是刚刚跨过了门槛。

第四篇:借助优秀电影 有效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借助优秀电影 有效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深入开展优秀电影,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课程化开发研究》有感

当前,学校教育正从应试教育置身素质教育,学生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和高新科技的发展,电影作为一种教育的超文本形式进入学校,可以将无声、无形、无色的教学内容、历史背景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栩栩如生的形象、和谐鲜明的色彩呈现出来,多方面地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有利于提高学生兴趣,唤起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表达动机。

一、评电影,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在观片过程中,老师要善于抓住片中某段精彩情节或某个人物形象,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答辩或争辩,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张扬学生个性。这样,可以更深入细致地理解电影内容和形式,又可以达到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努力挖掘电影本身的口语教育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投入和认知投入紧密联系,从而促进口语交际。以电影为媒介,采用多种口语交际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开展影视社交活动,创设口语交际的语言实践环境,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一)引导学生仔细倾听,体会电影中人物对白。

有很多优秀电影的人物对白十分精彩,也是学生喜欢模仿的。通过现代教育手段,抓取电影中精彩对白让学生反复倾听和体会,然后再让学生模仿,重点引导从情感、语调和字音中模仿,甚至还可以让学生以另外的语调,语气去对比,体会效果,去尝试不同的方式和效果,给予创作、创

新的空间。

(二)引导学生摘录电影中经典旁白和对白。

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养成收看并认真收听、摘录的习惯,是积累语言和训练语言表达的一条重要途径。在这一训练环节中,重点抓好摘录、积累。特别是展览成果――比一比谁搜集的内容广,谁编辑规范、合理等,让学生在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中得到语言文字能力的训练,提高其综合素质。

(三)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电影专题的讨论会、答辩会。

观片后,组织学生围绕影片开展讨论、评议,启发学生谈一谈对影片的认识和感知。选择典型影片或精彩片断,引导学生去体味、去感受,然后用绘画,编手抄报、讲故事或演讲等形式表现出来。教学生学唱电影主题曲或插曲,指导学生编排有关的舞蹈,使观片后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执教《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带领学生先观看电影《火烧圆明园》,然后开展班级活动,讨论:要不要重修圆明园?并且又设计了一个口语训练:假如此时你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学生情动辞发,情真辞切,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课堂中大家都达到了精神与语言协调共生的美妙境界。学习《海底世界》一课时,让学生观看了相关的电影后,抓住学生向往神奇的海底世界的心理特征,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的美丽的海底世界,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尽情抒发对海底世界画面的语言感知,深化了认识,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四))引导学生根据影片的特点和风格,进行口语交际训练。采用多种口语交际教学形式,如模演、配音、演讲、辩论等。教师对学生每次训练后的成绩及时记录,便于学生间的横向、纵向的比较。教师要选准影片

中精彩对白或旁白,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的训练。如要求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然后再对照模仿和持之以恒的训练,从而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达到字正腔圆、绘声绘色、抑扬顿挫的效果。

二、写电影观后感,助推学生文字表达能力

电影课为学生创设了宽松愉快的求知环境和心灵自由放飞的空间。学生喜欢电影课。他们企盼天天有电影课,观片时也能做到全神贯注,回到家也总是兴奋不已地与家长谈论电影。通过观看电影,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宽广,情感体验日益增强,表达素材也不断增多。评电影使学生有机会交流情感,语言表达能力得以提高;写观后感使学生写作不愁无“下炊之米”,他们有情可抒,有感而发,写作水平不断提高。如:观看电影《一个独生子女的故事》,一个个同学被张鸣鸣感动得热泪盈眶。有一位同学在写观后感时写道:“这部电影使我懂得了什么是亲情,什么是尊老爱幼。美好的生活是要靠每一个人来珍惜的”。在观看电影《天堂回信》后,一位学生结合影片中爷爷去世后,晨晨放风筝的故事情节,在观后感中写道:风筝带去了晨晨对爷爷的怀念,也带去了我对爷爷的敬意。学生们用短小精焊的几句话,就高度概括了影片的主题,也深刻表达出了他们的真情实感。三、演电影,培养学生综合表达能力

“演电影”是指学生模仿影片中某段情节进行表演。学生“演电影”,自编自导自演电影短剧、歌舞或自编编自导自演课本剧等。是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书面语表达、音乐表达、形体表达等综合表达能力的训练。

(一)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形”的模仿。

学生观看电影后,其中的人物形象就会印入心中。在学生模仿表演中老师要首先注意引导学生对人物“形”的模仿,即服饰、动作习惯等,如

影片《佐罗》中大侠佐罗的外形就很有特色:一袭黑衣和飘逸的黑色斗蓬,一副俊俏而逼人的面具,一匹飞驰如闪电的骏马等等,这些都是人物外在的特点和个性。这一训练环节,目的是引导学生把语文课中学到的有关刻画人物形象的知识与电影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结合起来,从而认识到外貌、语言和动作是表现人物形象的重要因素,掌握好这些因素,人物才会形成独特的风格和个性。

(二)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神”的领悟。

在学生通过获取人物形象的“形”以后,最重要的就是要启发和引导学生深入人物内心,对人物进行“神”的领悟。如对人物神态、表情、动作的领悟,对在片中起画龙点睛作用的旋律或插曲、主题曲的领悟等。这就要求学生采用音乐、造型、体态等方面的表达形式去表现自己对人物的理解。或喜或怒、或悉或哀、或歌或舞、全在学生对各种表达技艺的综合运用之中。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优秀电影,充分利用优秀电影的优势,通过各项活动,培养学生语文表达的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演说、复述、交际能力,形成“感知语言,学语言,想表达,敢表达,条理性表达,创造性表达,语言应用”的良性发展。

第五篇:如何激发学生积极表达情感总结

如何激发学生积极表达情感总结

 李官中心小学

冷喜娟

情感是人们在各种生活中产生和发展的一种心理反应,它具有强烈的展示欲望,是推动人们积极思考和创造的内在动力,也是促使人们表达自己独有个性的一种方式。作文教学只有注重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才能让他们“用心”地去观察生活,才能对生活产生真实的感受,才能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呢?

一、做好积累、体验生活、激发情感

学生对作文的积极情感来源于对生活的直接观察与体验,以及对生活的直接认识。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心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又有要说的话,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注意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和体验自己周边的生活环境,如家庭、学校、社会等,并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接触。同时,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教师在这些活动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用心”观察,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及时的记下来,写好日记,开展小练笔。如遇到下雨或下雪、日出或日落、体育比赛或课间活动等,都应积极地引导学生去认真观察和体验,写好观察日记。平时,应着重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随时观察,学会捕捉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有意义或有趣的事物,并及时地记录下来,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为了培养和调动学生观察和认识事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合理利用晨读时间安排学生去读书,谈感受,相互交流自己的感想,从而提高他们的认识。久而久之,学生的观察意识便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习作过程中也就能多角度、多层面去立意、构思,富有个性化的思维也就产生了。同时,教师还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启发和点拨,但决不可强求一律。同样的题材,立意的角度不同,思路可以不同,结构特点可以不同,选材的重点可以不同,细节也可以不同。这样才能张显学生的个性,写出具有个性化的文章。

学生的思维是十分广泛的,需要老师去帮助他们进行拓展(除了对我们身边熟悉的、认识的人去说,可不可以对那些身边不认识的人去说呢?如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农民工、街头的商贩等)。学生从中感悟到:只要用心观察,用心体会,习作的内容会很丰富,自己的真情实感自然而然就流露笔尖。

最后,教师要进一步明确要求:真实的表现自我。具体的说,就是要说实话、表真情、抒真意、有真心,同时要把话写清楚。学生明确了要求,习文时也就有了依据和目标,避免了跑题、空洞等问题的出现。缺乏这四“真”,就谈不上交流、沟通与共识;语言表达不清,也就达不到交流的目的,表达不出自己的个性来。

二、在成功体验中激发积极的情感

学生作文时的积极情感除了来自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外,还来源于对作文成功的体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习。”学生如果能够体验到作文成功的喜悦,就会对作文产生积极创作的兴趣。在这种情感的支配下,他们就会根据作文的需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表达自己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创作出有个性化的文章。

在作文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克服畏惧作文的心理,帮助他们树立“我也能写好作文”的信心。每一次作文课,笔者都给学生以鼓励,使作文题目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调动学生的体验积累,使他们有内容可写。例如,初春的一天,下起了绵绵细雨,有的学生不时向窗外张望。于是我借机问道:“你们喜欢这绵绵春雨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喜欢!”“为什么?”学生争先恐后的说:“因为经过漫长的冬天以后,看到这绵绵春雨,心里感到很新奇。”“因为有了雨,万物在萌发、在复苏。”……“是的,春天的绵绵细雨的确很美,老师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这柔柔的春雨。那么这春雨中的景色是什么样的呢?希望大家做一个有心人,仔细观察,并把平时的积累运用到作文中去,这样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来。”听了这些话,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格外高涨。

在作文批改中要重视学生的 “希望点”。小学阶段的学生,写完作文时大都感觉良好,希望自己能得高分,希望能得到好评语。有道是:“希望是人们奋起的起点和方向。”因此,教师应在作文批语中给予学生希望,尽力挖掘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以达到激发学生的情感的目的。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情感得到自然表达,个性化的思维就得到张显,文章自然也就会呈现出应有的个性。

作文讲评时也要让学生体味到成功的喜悦。讲评课上,教师可将学生的优秀作文,或某些作文中的精彩片断,读给同学听,以此来激发学生写作的信心。好的文章可以推荐到校广播站、校板报园地等进行宣传。当学生听到自己或同学的文章被绘声绘色地朗读出来,或者被选登在板报上,心头就会充满喜悦和自豪,写作的积极性自然也提高了。

总之,作文要写真话,教作文就是要指导学生写自己的真实感受,即写“我”的自得之见,抒“我”的自然之情,用“我”的自由之笔,写“我”的自在之趣。而这些,恰恰体现了孩子们的个性!

如何激发学生积极表达情感计划

 李官中心小学

冷喜娟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研究的背景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题,长期以来困扰着语文教师,并制约了语文教学的改革,影响了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纵观作文教学的现状,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得不令人忧虑,诸如“假”,说假话,写假事;“大”,小孩儿说大人话,毫无童心童趣;“空”,内容空洞,不实在,不具体;“抄”,一段一段甚至整篇整篇地抄写别人的作文;„“套”,千人一面,没有个性和特点,几乎是从一个模式里走出来的。究其原因,主要在:作文与学生生活、学习严重脱离,学生无内容可写,形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作文时学生多半是无病呻吟;作文教学存在着“文学化”、“成人化”的倾向,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逐渐失去对作文的兴趣;作文教学存在着随意性及无目的、大操练的倾向,缺乏一定的训练序列。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缺少一定的社会经历,“丰富的作文内容”成了制约作文教学改革的瓶颈。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爱因斯坦曾说过:“教师的最高艺术是用富于独创性的教学方法去传授知识,并给学生带来快乐。”多种途径的作文教学能够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写作兴趣、材料来源、认识深度等有关问题,从而提高写出“文质兼美”文章的能力;可以促使学生养成有针对性地多方获取信息资料,进而分析解决问题的严谨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索精神、科研意识和探究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本课题的研究旨在通过对提高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多种有效途径和方法的研究,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动笔。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作文教学观念的更新,树立整合的大作文观,重新定位作文教学中的教师角色,正确把握小学生作文的特点,提高教师理解小学生作文心理的水平。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教师方面:

正确把握中学生作文的特点,重新定位作文教学中的教师角色

习作,重在一个“习”字,它强调作文就如同绘画的写生一样,是一种练习。而截然有别于“创作”,要求不宜过高。教师如能通过教学,让学生爱上写作,就己经是很大的成功。”教学中,我们就不能光盯着结果,只管“我要的是葫芦”,而应该想方设法激发起学生写话、习作的兴趣,所要做的应是“尽可能地减少束缚,尽可能地给学生更多的表达的自由,多引导,多激励,少限制,少指责。”

教师再不是置身于作文之外者,也不仅仅是写几篇范文的指导者,而应和学生一道体验生活,一道写作文,成为学生的合作者。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看法,跟学生商量应该怎么写更好。通过有针对性的点拨,使学生明确自己修改的方向,清晰自己究竟怎么说别人才能听得更明白。这样做,学生心情是开朗的,也是愉快的。

(二)、学生方面:

1、心理上

(1)、培养写作的动机:

拉西曼说:“不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而企图教授学生的教师,等于在打冷的铁。” 要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 就要引导学生认识作文不光是考试获好的成绩的需要,而且也是日常学习,生活的需要,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学生只有认识到写好作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们的作文行为才会是自觉的、自主的,才能克服盲目性,写作的心理动力才能被激发起来,才能产生高度的作文热情,自觉地去发展自己作文的智力因素,自觉地观察生活,观察社会,辩证地思考,主动练笔。

(2)、开放写作的心理

儿童具有谬斯天性,他们会按着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和表达,在写作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和体会儿童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儿童化的语言,真正解放儿童的手脚,让他们写真话,写出自己的话。

儿童具有兴趣选择心理。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身边事物的观察体验,常常是在自己的兴趣爱好的心理驱动下进行的,而且他们观察的视角也是一种“孩子”的视角。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写下来,就是对儿童写作兴趣的保留和延续。

(3)、榜样引领,名家故事启迪

每个人都有“见贤思齐”的心理,因此名人效应是有很大的鼓动性的。对于小学生,他们对于名人名家更是有一种崇拜的心理,会以他们为追求的目标和行为的榜样。因此给学生介绍一些作家或诗人的事迹,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的兴趣。

2、写作形式上:

(1)开放阅读作文

“对同一篇文章,不同的读者所得的感受也难免不尽相同。阅读的立体情感反应因读者而不同”,是并不鲜见的现象。清代词人谭献也说:“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这种阅读活动中情感反应的千差万别,为学生的阅读作文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使阅读作文的实现有了可能。可以说阅读作文为学生开辟了一块众说纷纭之地,更好地让他们倾吐自由之声。开放阅读作文,就是立足于学生个性的理解,采用续写、评论、补白等方式,给学生一个内容的凭借,为学生提供一个台阶。

(2)记录型作文

讨论记实、观察记录、访谈记录、调查报告等等,都同属于记录型作文。作文内容是外显的,是有形的,学生只要稍加整理,就能成文。不用苦思冥想,也不用局限于课堂,以它灵活、记实的特点受到学生的喜欢。另外把自己取得的材料公诸大家,学生就会产生一种与别人交流的冲动,写起来也不费力气。这种作文,分散了学生用在习作上的注意力,又把材料掌握的难度进行了分解,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不仅有情有趣,也轻松愉快。

(3)想象习作

a、接龙作文,不是平常意义上的接龙。而是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情境,给学生一个想像的开头,让他们从这个起点上开始习作。

b、多词串短文,给学生提供几个词语,要求学生灵活运用词汇,编写故事。

c、看图写作文,给学生提供单图或多图,要求看图理解,自圆其说。

这些形式的作文,在内容上可以提供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可能有的人物或一个特定的悬念,至于事物本身靠学生的想像来填补。如此想象的空间最大,局限最少,最大限度地引起了学生们的表达兴趣,想像欲望,他们很乐意接着写下去,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4)话题作文

a、提供有争议的话题

这类话题,可以是对课文的不用理解,可以是生活中遇到的两难的情况,如此没有现成答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既能引起学生兴趣,又让他们有话可说,写出个性。

b、提供有趣味的题目

好的题目等于作文成功了一半。虽然学生作文不同程度地要受到题目的束缚,但一个有趣的题目,却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跃跃欲试的表达愿望。

3、手段上:

(1)、采取多媒体辅助写作。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直观、形象、生动、色彩鲜明的事物,特别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根据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利用录音、录像、投影等现代媒体,以活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动听的音乐旋律等参与作文教学,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作文兴趣。对于中年级,我们可以采用声像引路—例文分析—指导观察—试写评改的步骤进行教学,对于高年级,我们可以采用例文引路──总结写法──观察构思──试写评改的步骤进行教学。

(2)、社会生活实践

结合学校和学生处于农村的实际,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农村的山青水秀,感受天然的植物园、动物园,认识事物,寻找写作素材。引导观察事物之时,为使学生摆脱被动状态,变“老师要我观察”为“我要观察”,以形成观察的能力。许多同学对作文感到头疼,但是一提起这些玩意儿,却十分起劲,教师要加以指导,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4、评价上

(1)、评价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愿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因此,评改的方式应是开放的,多样的。

a、邀人听读,征求修改意见。习作完成后,老师可适当安排时间由学生邀请自己信任的同学来听读、征求修改意见,还可拿回家中大声朗读给家长听,让家长出谋划策,提出看法。

b、相互换读,协商修改。教师有意识地组织学生结合,相互换读文章,相互借鉴、相互吸取、相互营养,发现问题相互研究,相互评改,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共享以语言文字砌就而成的五彩斑斓、绚丽多彩的精神世界。

c、个别交谈,当面修改。教师当面辅导学生修改作文,听取他的修改意见,作适当点拨。同时使学生感到教师对他的作文的重视。然后在学生第一次作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学习别人的优点,取长补短进行第二次作文。

(2)、评语评分

评语以激励表扬为主,注意发现作文中的“闪光点”,评分时可采用一位名师的做法,学生修改一次加一次分,好作文可得100分甚至超过100分,充分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3)、展示激情

a、对写得好的作文,我让学生自己用录音机录下来,然后在班上“发表”;

b、把学生作文中的好词好句或好片段在“学习园地”里“发表”;

c、鼓励学生在校报上发表习作,最好的作文推荐给报社,让学生拥有广大的“读者群”,在成功中体会到写作的喜悦和自豪。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

2、实验研究法

3、文献资料法

4、个案法

对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个案分析、分类研究,跟踪调查评价,写出个案研究报告。

五、课题研究的管理措施

1、有请学校领导担任本课题研究的顾问,研究过程中及时向学校汇报情况,及时得到指导,并经常与平行班比较,与平行老师切磋。

2、课题组人员必须加强自身建设,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科研方法,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工作,努力完成研究任务,积累各种资料,及时分析总结。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研究发现新问题并加以解决。

3、确立课题研究责任制度和活动制度,保证每月不少于两次的研究活动。研究中中,对教师采用激励机制,实行公平竞争,把写作教育评价活动引向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最大限度地调动语文教师崇尚师德、严谨治教、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积极性。

4、搭建《多种途径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研究》博客平台,及时有效的对实施过程进行反馈和监督。

5、为保证课题研究能正常有续的开展下去,特向学校申请经费,以做教学资料打印费和语文教学活动经费。

六、课题研究步骤

本课题拟用一年完成,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建立课题组,分析调研、论证,确定课题计划。

主要方法是: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

(2)第二阶段 ①制定出课题实施工作方案。

④各年级段语文教师组织开展活动作文活动,撰写教学个案等。

主要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个究分析法和对比法。

(3)第三阶段:

①各年级段在第一轮开展活动作文实验的基础上,调整修改活动作文训练内容。

②修改或重写活动作文方案,课题组有选择有重点地组织开展活动作文活动。

③出一本活动作文方案集。

主要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法、个案分析法、对比归纳法。

(4)第四阶段:全面分析总结,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主要研究方法是:理论研究法和分析总结法。

下载借助网络电影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探索word格式文档
下载借助网络电影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探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激发学生情感 让习作活起来

    激发学生情感 让习作活起来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难点之一。学生认为难写,教师认为难教,使作文教学陷入了"两难"境地。学生情感如一潭死水,写出的作文干巴巴的缺乏情......

    观看爱国主义电影学生的必修课

    观看爱国主义电影--中小学生的必修课 汉阴县深入开展中小学影视教育工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先。2010年9月,按照省市要求,汉阴县全面启动了中小学爱国义影视教育工......

    怎样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5篇

    怎样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沈 阳 市 育 源 中 学 宋 长 珍 怎样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对祖国的忠......

    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

    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 古代教育家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这说明情感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语文的教学中更是举足轻重。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色彩斑......

    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

    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开门见山,先入为主 语文课教学之......

    教学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情感的心得体会

    教学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情感的心得体会 教学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情感的心得体会1 回到学校,也是开学了,在假期的线上教学工作也是结束了,回顾过去这段日子的工作,我也是有了不一样的......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 周旭东 (四川省武胜县金牛初级中学校) 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激发学......

    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推荐五篇)

    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 二井中学 马灵华 激发学生的情感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一环,只有这样,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深入了解文本内容,体会文章主题。多年的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