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职业倦怠到职业眷恋
从职业倦怠到职业眷恋
——浅谈如何提升职业价值观,化解教师的职业倦怠
“近来不知何故我开始变得脆弱、多虑,老是担心教不好课程,担心教学质量上不去„„我变得不喜欢去学校。办公室里的笑声减少了。学生们总是不停地惹是生非!总之,考不完的试,做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压得我透不过气来,整日心绪不宁,我觉得很累„„”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许多教师发出这样的呼声:我忙、我很忙;我累、我很累;我苦、我很苦。实际上,这就是教师的职业倦怠。据调查,超过80%的教师反映压力较大,近30%的教师存在工作倦怠。倦怠,已成为当前我国学校教育领域面临的现实困境!倦怠的教师看起来筋疲力尽、不知所措。随着倦怠过程螺旋式向后推移,学生渐渐成为低劣教学的受害者。有些教师寻找途径,最终离开了教育职业。其他教师觉得除了以越来越低的效率继续教学以外,别无选择。
我们的教育事业在不断地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也更加规范,教师的生活水平也在稳步提升,但是有的教师不同程度存在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有的教师存在身心健康问题日益严重。也就是说,虽然教师的社会地位提高了,但职业幸福指数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不但极大地危害了无数教师的身心健康、教师专业发展,而且严重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下一代健康成长。因此,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刻不容缓。作为教育管理者,我们应明确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其危害,深刻分析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策略预防和克服教师职业倦怠问题。
一、什么是教师职业倦怠
“倦怠”一词是美国神经科医生弗登伯格于1974年提出的,用于描述职业主体不能应对工作挫折和有效缓解工作压力时所处的一种身心耗竭的状态。职业倦怠是一种职业压力,是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职业倦怠的三个核心成分为:1.情绪衰竭。指个体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2.非人性化或失去个性化。指个体以消极、否定或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工作对象。3.低个人成就感。指个体评价自我的意义与价值的倾向降低。
教师职业倦怠主要是指教师难以应付职业对自己的要求而产生的疲倦困乏的身心状态,是个体厌倦和畏惧工作任务的一种心理反应。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压力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
二、职业倦怠的表现及成因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1.在认识方面,表现为对工作失去了兴趣,缺乏工作的热情和创新力,开始认为工作毫无意义,毫无价值,只是枯燥乏味、机械重复的繁琐事务;
2.在意向方面,表现为疏于工作,无心投入,感觉工作付出不少,但成绩不大,对事业追求失去了信心,觉得教学生没有成就感,在工作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3.在情绪上,由于对工作感到厌倦,所以情绪就会波动很大,常常表现为焦躁不安、紧张、萎靡不振、效能感降低,就会产生压抑、忧郁、猜疑、自责,甚至以一种冷漠疏远的感情对待学生等等。
4.在行为上,主要表现为厌倦教学工作,减少工作投入,甚至不备课,教学呆板,缺乏创新,尽量逃避教学环境,对学生冷漠,逃避与同事交往或拒绝与其合作,对学校环境和学校管理牢骚甚多,只注重个人待遇和福利。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1.社会过高的期望。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给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在急剧变化的当今社会,教师与其他社会成员一样,不得不面临着包括价值观在内的各种冲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教师所从事的是助人的职业,有研究表明,助人职业者的倦怠程度远高于其他职业者。教师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这种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职业的要求又促使教师必须承受着比普通的社会成员更大的心理负担、精神负担。特别是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化,新的课程标准相继出台,教材更新力度加大,速度加快;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和课程理念广泛传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纷纷涌现。所有这一切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学校管理的滞后。教师的职业疲惫很大程度上与学校的管理有关。学校的管理能否提供给教师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情感状态。首先,学校有的管理思想不够明确,做形式的事情太多,增加了教师的许多压力。其次,有的规定没能考虑到人本思想,对教师信任不够,一味实行所谓“规范化管理、制度化管理、细节管理”,不断对教师增加新的要求,使得教师疲惫不堪,心理负担沉重。再次,在对教师的评价机制上,随意性强或对教师实行终结性评价而不是发展性评价,使绝大部分教师很难取得彼此认同,缺乏职业成就感。最后,教育管理当中检查过多,评比过多,而给教师成就、发展的机会过少,不仅增加教师的负荷量,也促使人际关系复杂,并诱发急功近利倾向,让不少的教师在同事之间、教师与领导、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的人际关系中不能顺利交往与沟通,导致身心疲惫。
3.学生问题的困挠。如今的独生子女学生,家庭教育存在问题,个性较强;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心理素质差,问题行为很多,难于教育。可以说,学生的学习问题、行为问题、思想问题,给教师带来了难以排解的长期压力。其次,班级人数较多,程度参差不齐,要进行正常化教学确实有困难,如果再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的教条,教师就真的无能为力了。这给倦怠的发生,提供了长期的条件刺激。
4.家长过分的苛求。一部分家长一方面是不能正确认识到孩子成才的目标,另一方面又过多地苛求学校、教师。通常在独生子女的学生群体中有着这样两类家长:一类家长毫不理会子女的学习,也不愿配合学校和教师的措施,在无法沟通的情况下,增加教师的工作难度。另一类家长过于关心子女的学习,常对学校和教师做无谓的干扰、评价,甚至用媒体舆论来谴责教师的行为,无限上纲,造成了教师长期不被理解,致使工作行为退化,工作士气降低。
5.教师职业特征的影响。教师职业的价值取向以社会性为主,即教师的付出与回报不是绝对的等价交换,教师不仅要在八小时内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在课堂外对学生倾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据调查,我国中小学教师人均日劳动时间为9.67小时,比其他岗位的一般职工日平均劳动时间高出1.67小时,其中睡眠时间比一般职工平均少1小时,娱乐时间少0.5小时左右,积累起来,年超额劳动时间为420小时。没有明确的休息时间,客观上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使其疲劳状态不易得到完全消除,日积月累,在身心两方面都容易形成倦怠和疲劳。
6.教师自我发展的困惑。教师是一个多角色的职业,既要充当知识的传授者、班集体的领导者,又要担任模范公民、纪律维护者和家长代理人的角色,因此,角色需要不断转换,这就需要教师发展多种能力,如情绪调控能力、专业能力、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沟通能力。而理想与现实是有差距的,发展能力的要求与自身原有能力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教师重要的压力源。另外,教师是一个高成就动机群体,奋斗中不尽如人意的结果,又使某些教师产生极大的心理负担,并殃及个体身心健康。
职业倦怠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一是它带给教师情绪上的困扰,并逐渐发展为一种消极、感伤的心境,严重损害和威胁着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使其个体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使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二是由职业倦怠带来的教师敬业精神不振和工作热情下降必然影响其教学水平的发挥,造成教学工作的低效化和学校资源的浪费,进而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三是教师职业倦怠及由此引发的对学生态度冷漠,对部分后进生歧视、排斥及采用强制手段管理班集体等将极大地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对其个性发展带来伤害,从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成长。
三、职业价值观是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
我国正经历着社会转型期,教师职业价值观也必然出现变化,以往坚定的职业价值观受到强 烈冲击,并导致一系列的职业倦怠倾向。
1.教师职业价值的功利性和个体化
与以往相比,教师职业的社会声望与社会贡献等社会性因素在职 业 评价中的重要性明显下降;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教师的个体价值目标已出现了多 样化 的发展趋势。当前,教师在职业评价标准上较为重视个人的经济收入、实际权力、人际交往、受人尊重和稳定性等因素,而对职业的“社会声望”、“社会贡献”则考虑较少。可以说教 师在对职业价值评价时,首要考虑的是经济利益和自我价值实现等因素,正因为这样,教师 很容易陷入社会评价与自我评价不相一致的情境中,对自身工作意义的审视也就出现了不可 避免的心理困惑。
2.教师职业价值的规范性和务实性
作为社会个体,教师要受到社会对其职业的期望和要求的约束。教师虽能认同社会有关教师 职业的基本价值规范,但又无法抗拒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他们开始认识到教师的价值目标 再也不是脱离物质利益空谈个人价值的实现了,而是实实在在的需要和利益的满足。“这样 在职 业价值认同上就出现了很多教师并没有把教师职业当成是促进社会与个体发展的神圣的社会 职业,而仅把教师职业当做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因为热爱教师事业而选择教师职业的仅占1 8.4%,并且有48%的教师只关注学习好的学生”。
这种矛盾处理不好,就会使部分教师在工作中出现态度消极与被动的现象。
3.教师职业角色期待趋于理想化
研究人员向祖强认为,职业倦怠的产生是教师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社会比较产生心理上的不 协调的 表现,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在倦怠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对自己工作的过高期待也 容易引起消极的情感体验。在我国,长期以来过分强调教师“身为人师”的角 色,赋予 教师职业太多的道德伦理色彩,教师真实的自我、多样化的个性受到压抑甚至无法显现与张 扬,这样一种不真实的生活自然会引发教师的心理冲突与厌倦感。从个体而言,教师主观上 希 望其职业应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但事实上教师在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处境并不理 想。“教师和科研人员一样,在社会地位的排位上有所降低。教师职业与经贸、金融和企业 管理等有较好经济收入和较高社会地位的行业相比,越来越失去其对社会优秀人才的吸引力 ,使教师的尊严感和荣誉感大大降低,进而影响教师职业的稳定和发展”。这些都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教师的职业积极性,弱化其职业的成就动机。
4.教师职业研究和创造意识的钝化
教师职业是一种创造性的职业,但就其劳动形式和内容而言,带有很大的重复性。在这样一 个循 环的过程中,教师的激情和期望在一点点减退甚至消磨殆尽。研究者王秋绒认为, 教师角色不明确、角色过度负荷及角色冲突是促使教师感到压力的主要原因。为 提高教学效率,很多教师与学生纠缠于升学、考试、作业之间无法解脱;随着学校班级学生 人数的不断膨胀,过多的授课量和考试增添了教师工作的负荷;教学过程和内容的单一重复 使得教师工作缺乏新意并逐渐钝化了教师的研究意识和创造精神,从而引发职业倦怠;教师 本人的学历提高和各种继续教育培训、职称评定前的各种达标要求等也使教师身心疲惫,并 逐 渐表现出对职业的无奈和厌倦。信息社会背景下,教师随时可能面对没有学生知道得多 的尴尬,许多教师幸福感的获得进程逐渐被阻断,从而导致心理的高度紧张与焦虑。
三、提升职业价值观,有效预防教师职业倦怠
1.建立合理的职业期待
由于教育对象的独特性、主体性及教育背景的不断变化性,对教师很难实行严格的程式化、制度化、技术化和数量化的管理。教师只有认识到自身职业对社会和学生健康发展的重大作 用,才能对工作持有果敢与刚毅的态度,才能从琐碎的工作中获得幸福的感觉。作为教师应 了解到自己事业的可能性与局限性,不要因为自己的现状与预期目标相差太远而产生消极情 绪;教师要热爱学生,多看其优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这样不但有助于师生关系的改 善,也有益于师生的心理健康。论文百事通
2.建构坚实的职业认同
职业认同是指一个人对所从事的职业在内心认为它有价值、有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的 心理过程。职业认同既是教师从自己的经历中逐渐发展、确认自己的教师角色的过程,又是教师对 自己当前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教师职业倦怠的克服和幸福感的激活正依靠这种 坚实 的职业认同。而建构职业认同的基本前提就是教师的教学欲望,即教师能把教学视为自己的 内心渴望和自觉倾向,在这一过程中享受到教书育人的乐趣、自由创造的喜悦和自我价值的 升华。
如果我们把教书当作一种职业,可以享受课堂带来的亲切感,感知学生目光中的求知欲,体会童心未泯的快乐;如果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可以感受学生成才的光荣感,体验教书育人的成就感,实现自我价值的升级。就如同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我们有一种安全的幸福感、有一种舒适生活的幸福感、有一种自我成就的幸福感。一个知识分子追求的目标应该是一种价值体现的幸福感。教师应用自己的精神来影响学生,把这种“幸福感”传染给学生,那么,学生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幸福的,这种“幸福感”的教育才会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
幸福不是任何物质形态,幸福是一种心境,一种感觉,一种心态。
许多教师,有时觉得教师的工作多么烦琐、枯燥,教师的生活也是单调、清贫的,再加上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使有些人对教师的工作有一种负重感。其实,生活是一种心态。那么,当老师也可以是一种心态。你回过头来细数着自己教育生涯的点点滴滴,驻足回守自己走过来的教育之路,才惊讶的发现:学生们曾经给我们带来过无穷的欢乐,每天的一声声“老师好!老师再见!”只有我们做老师的才有;逢年过节时那一张张饱含深情的卡片,只有老师才有;平日里,看到孩子们把一张张奖状捧至我们面前时,那种喜悦和幸福也只有老师才有„„在教育生涯中,是学生们促使我们不断地进步,感悟生活的真谛。学生们天真烂漫的笑容,纯洁闪亮的心灵时时感染着我们,才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温馨。原来,我们其实是被幸福包围着而浑然不知,其实我们在教育别人的同时也在享受着教育的幸福,只不过是自己未能觉察罢了。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这样的世界,我们应该以怎样的状态来行走我们人字这一生,如何幸福地行走在教育之路上,这是我们大家应该思考的话题。
教师的幸福感,首先来自于对自己事业的态度。陶行知、蔡元培等老一辈的教育家,把自己终身的心血都扑洒在教育事业上,是一种什么样的动力促使他们为了自己的事业鞠躬尽瘁?那就是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执着。热爱自己的工作,才会有更大的动力去做好它;热爱自己的工作,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去钻研它;热爱自己的工作才会有更高的热情去点燃它。对于每个人来说,缺少了对事业的热情和探究心,也就丢掉了自己从事这项事业的意义。当你全心全意的投入到自己工作中的时候,才会找到个人价值所在,才会体会到在其他方面找不到的幸福。这种幸福感,在获得事业成就的时候,来的更为强烈。
教师的幸福感,还来自于对学生的态度。有了对学生积极负责的态度,才能为师者,学生,才是教师幸福的载体。当学生有所作为时、当学生在自己的教育下成材时感觉到幸福的不仅仅是学生本人,这种幸福也会延伸到教师,这是教师的一种在成就感中油然而生的幸福。对学生有积极的态度,才会促使教师钻研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会用自己的责任心剖析各个学生,这种态度,是一种从责任感中盛放的幸福。
“态度决定一切”,态度决定幸福,有着对教育事业的积极态度,才会发现教育的闪光点,有着对学生的认真态度,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作为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所以教师对自身的职业要正确定位,积极评价,实现快乐从教。
3.激发高度的职业热情
研究表明,对待“奉献与索取应是平等的”这一观点,75%的人表示“同意”,15%的人 表示 “完全同意”,7.6%的人表示“极不同意”,2.4%的人表示“不同意”。从以上数字看,可以认为追求 奉献与索取的平衡和统一已成为现阶段教师主要的职业价值取向。国家要尽可能提高教师的 工资待遇,学校要建立科学、公正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从定性到定量对教师全面考核,实 行目标管理,严格奖惩兑现,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住房条件;政府也要采取切实措施,逐 渐 缩小教师职业与其他行业以及行业内教师之间在待遇上的差距,逐渐解除教师们因贡献与待 遇不匹配造成的心理失衡状态。
4.提高发展的职业能力
为了能使人们尤其是教师认识到教师职业对社会和个人的全面价值,提高教师职业的吸引 力业者的幸福感,教师应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工作并善于发现工作的价值和快乐,努力提 高处理学生问题的能力,使教学得以在有组织、有纪律、有针对性的情境下进行,从而增强 自 我效能感;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耐压能力,倦怠往往源于自己所遇到的压力,而一个具有 自信和耐压能力强的人是不容易倦怠的;教师应以进取的态度不断学习,提高自己解决问题 和选择策略的能力,使自己通过学习、内省、立志和实践等方法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 修养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学生观;教师还可以通过写教学心得、观摩示范课、参加教研活动等 形式提高职业的自我发展能力。
“高‘自我’的教师,倾向于以积极的方式看待自己,能够准确地、现实地领悟他们自 己 和所处的世界,对他人有深切的认同感,具有自我满足感、自我信赖感、自我价值感”??。只有将教师的职业价值提升到与个体对生命价值追求相一致的高度,才能最大程 度地 激发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才能使教师从职业倦怠的困境中走出并充满激情地投身 于教育事业。
教师的幸福感,首先来自于对自己事业的态度。陶行知、蔡元培等老一辈的教育家,把自己终身的心血都扑洒在教育事业上,是一种什么样的动力促使他们为了自己的事业鞠躬尽瘁?那就是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执着。热爱自己的工作,才会有更大的动力去做好它;热爱自己的工作,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去钻研它;热爱自己的工作才会有更高的热情去点燃它。对于每个人来说,缺少了对事业的热情和探究心,也就丢掉了自己从事这项事业的意义。当你全心全意的投入到自己工作中的时候,才会找到个人价值所在,才会体会到在其他方面找不到的幸福。这种幸福感,在获得事业成就的时候,来的更为强烈。
教师的幸福感,还来自于对学生的态度。有了对学生积极负责的态度,才能为师者,学生,才是教师幸福的载体。当学生有所作为时、当学生在自己的教育下成材时感觉到幸福的不仅仅是学生本人,这种幸福也会延伸到教师,这是教师的一种在成就感中油然而生的幸福。对学生有积极的态度,才会促使教师钻研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会用自己的责任心剖析各个学生,这种态度,是一种从责任感中盛放的幸福。
“态度决定一切”,态度决定幸福,有着对教育事业的积极态度,才会发现教育的闪光点,有着对学生的认真态度,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作为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二年一班国庆长假安全教育稿
同学们,国庆长假即将来临,很多同学已经计划着痛痛快快地玩它一下。可是同学们的安全就成了老师和家长们最挂心的事儿.老师在这里提醒同学们几点,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度过一个快乐而安全的国庆假期。
一、交通篇——要记住安全第一
假期里,我们外出的机会大大增加,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交通安全格外让人担心。假期道路上来往的人比较多,切记不要单独在马路上骑自行车,有家人陪同才可。还有些孩子过马路时不走斑马线,见到车流缝隙就跑着横穿马路,有时发现跑不过去,再突然掉头跑回来,这样的做法都非常危险。横过马路,一定要走斑马线,如果横过大型路口走到人行横道中间时,遇到人行横道的指示灯变成了红灯,千万不要和两侧来往的机动车抢行,也不要急着后退,而是要站在斑马线内的黄色三角形框内,这是行人二次过街的“安全岛”,等绿灯亮了后再过街;如果是乘坐公交车,一定要在车停稳之后,再上车、下车,千万不要图一时之快,抢上抢下,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二、居家篇——陌生人叫门不要开
即便不出门,我们独自在家,也是一件让家长不太放心的事。过去,就曾经发生过一些歹徒诱骗独自在家的儿童开门,然后入室抢劫的案件。民警提示,一些不法之徒往往利用未成年人戒备不足,警惕性差、容易哄骗的特点,骗取孩子信任后实施犯罪。所以我们遇有陌生人敲门,尽量不要答话,更不要透露自己是一个人在家的实情,可以用“爸爸正在睡觉”或是“大人到楼下买菜”等来暗示、吓退陌生人。即便是认识的同事、邻居或是远房亲属,一个人在家时也应提高警惕,开门前最好先打电话大声通知家长,并尽量让门外人听到。
三、家电使用篇——安全用电莫大意
微波炉 :微波炉不能加热带壳、带皮的食品,如鸡蛋、玉米等。其次微波加热的时间不能过长,否则容易烧焦食物,甚至引发危险。微波会产生辐射,所以微波炉启动后,不要贴近炉体观察炉内的食物,并尽量与炉体保持一定距离。
热水器 :不论是煤气热水器还是电热水器,操作过程中都有很多注意事项,对于我们来说,独自使用热水器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最好不要用。
三、饮食篇——食物忌凉宜新鲜
我们小孩抵抗力相对较低,如果饮食不当很容易引起腹泻、食物中毒或其他消化道疾病。吃东西之前要洗手;不吃霉变的食物;不在小摊上买一些没有生产日期的食物。
四、健康篇——小心外伤、烧烫伤
虽到秋天,但穿衣还比较单薄,肌肤裸露较多,容易造成磕碰伤和烧烫伤。万一一个人在家被烫着了应该怎么办?下面介绍几种。由热油、热水等造成的小面积烫伤如未造成皮肤裂伤,应立即脱离热源,并用冷水冲或用冰块、冷毛巾冷敷20分钟左右,这样既可以减轻疼痛,又可降低损伤程度。在烫伤两小时内,最好不要将油性外用药涂在伤口上,以免阻止热量散发。尤其要注意的是,如果表皮起泡,千万不要将泡弄破,以免造成伤口恶化或感染。人们烫伤后,习惯将牙膏、大酱或酱油抹在伤处,岂不知这样不但不会减轻症状,而且阻止了热量散发,会使症状加重。一旦烧烫伤引起皮肤破裂或伤到眼睛,应立即与家长取得联系,及时到烧伤专科就医。
五、防火篇 ——独自在家别玩火
俗话说,水火无情。独自一人在家时,千万不要玩火。不能划火柴,更不能摆弄打火机玩。一旦发生火灾,自己没有能力扑救,千万不要惊慌,要拨打119报警,然后想办法逃离出去。如果烟雾呛人,要用湿毛巾捂住嘴,逃离现场。总之,7天长假我们既要休息好,娱乐好,也能忘记老师布置的作业。10月6日上午准时来校上课。
最后祝同学们过一个温馨、详和、安全的“国庆佳节”。
从职业倦怠到职业眷恋
——浅谈如何提升职业价值观,化解教师的职业倦怠
南
一
刘
小
学
洋
第二篇:大学校长从“职务”到“职业”
大学校长从“职务”到“职业”
2012年7月9日,即将迎来110年华诞的北京师范大学正式“易帅”,新任校长董奇在就职演讲中庄严承诺:在担任校长期间,做到“四个不”,即不申报新科研课题,不招新的研究生,不申报任何教学科研奖,个人不申报院士。董奇表示,要把100%的精力用于学校管理,要用“整个的心”去做“整个的校长”。
这样的承诺,并非首闻。去年年底,因为承诺担任校长期间“不申报新课题”、“不新带研究生”,湖南大学新任掌门人赵跃宇一度成为焦点人物。这一次,董奇将“两个不”扩展到“四个不”。而且,这些要求不仅提给自己,也提给了全体新一任学校领导班子。
从湖南大学到北京师范大学,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过程中,我国许多高校已经开始将大学校长从“职务”推向“职业”的探索。
选材
不再局限于学术权威,公开选聘打破上级任命惯例,从专家向教育家转变
其实,近一年以来,我国高校探索大学校长从“专家”到“教育家”的轨迹已经清晰可见。
2011年底,我国首次面向海内外公开选拔两所直属高校——东北师范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的校长,教育部明确要求,“熟悉高等教育规律,有较丰富的办学治校经验”是必要条件。
几乎同一时间,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退出“学术道德委员会”再度引发关注。此举直指我国高校以行政为中心,校长、处长、院长几乎掌握学校的所有学术与公共资源,而普通教授、教师却处于弱势位置的尴尬现状。有媒体评论:“大学校长不一定是学术权威,大学校长的行政权力要服务于学校之学术,这才是根本。”
2012年2月,清华大学陈吉宁接任顾秉林担任校长,将大学校长到底应不应该是“学术权威”的讨论推向高潮。很多人惊诧于陈吉宁非“院士”的身份,因为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我国最知名学府的领路人,一定是学术大家,甚至是学术领军人物。
但中组部给予陈吉宁的评价,已呈现出我国大学校长选材风向标的改变——“头脑清醒,思维敏捷,治校办学理念清晰,创新意识较强,有国际化办学视野”。果然,上任之后,陈吉宁以其先进的管理理念、清晰的学校规划思路,给当时的质疑者吃了一颗定心丸:这个校长,虽然不是学术权威,但却是一位懂管理、善管理的管理者。
从这一系列事件中,大学校长“职业化”的轮廓正日渐清晰。大学校长首先应该是“学术权威”的概念在逐渐淡化,以往我国大学校长多从学术精英中选拔的方式正在逐渐改变,具有国际视野和丰富管理经验渐成大学校长的必要条件,公开选聘也已经打破完全由上级任命的状况,成为大学校长人才选拔的重要方式。职责
做“将军”而非“家长”,懂教育、懂管理,带领团队搭建人才发展平台
中国的大学校长很“累”:学术上要做“带头人”,科研课题要领军,博士硕士要逐一教导,接待应酬一个不能少,长远规划与短期任务一个不能丢……
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曾做过比喻: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校长就像一位运筹帷幄的将军,主要职责是制定学校发展战略,吸引“精兵强将”,获得充足经费;而中国的校长更像幼儿园的老师或家长,所有问题都扛起来。
据了解,耶鲁大学现任校长雷文上任之后,就再也没有带过一个研究生、博士生,没有挂名领衔做过一个具体的科研项目。对于大学校长的职责,他给出了明确的阐释:对任何一所大学的校长来说,压倒一切的目标,是吸引和培养第一流的师生。
不久前,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陈登斌表示,“如果校长沉浸在学习、科研,他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整个团队的建设。一个校长,要有想法去打造好自己的团队,带好自己的团队,想方设法去创造人才发展的环境和平台。”
而多年前,在第一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时任柏林工业大学校长库茨勒就提出,“为了使校长能把所有的精力集中在工作上,柏林州的大学教育法禁止校长在任期内从事任何教学和科研。”当时,我国很多高校校长均表示:“校长职业化是世界性趋势,也是大学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几年来,专家们渐渐达成共识:从大学校长的岗位性质看,并不要求校长是一流的学者,而更要求校长人选具有三方面素养——懂教育、懂管理、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如果是某个领域的一流学者,那是锦上添花。以此要求校长,才有可能使校长安心教育管理事务,以教育家的情怀办大学。
黄冈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程水源曾指出,现行体制下的大学校长,职务化特征导致其官本位意识浓厚,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二元结构中,行政权力一直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并支配、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这使得学术发展和学校管理之间经常发生内耗。而职业化的校长更利于形成独立的治校理念,提高自主、竞争和敬业意识,淡化教育行政色彩,可以改变过去管理模式单
一、办事效率较低、缺乏社会参与、社会支持面窄等问题,从而更好地发挥大学校长在大学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定位
大学校长是服务职位,需要遵循职业规则,而不应具有任何特权
大学校长职业化,尽管已经渐成共识,但在实践中,理念的接受依然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不久前的首届世界未来教育论坛上,国家督学、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提出,“将教育视为服务业,将教育工作者视为服务提供者,对于许多中国的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来说,接受起来是需要过程的”。
而就在董奇的就职演讲中,他明确提出了“服务”的概念——大学校长是一个全职的岗位,是一个服务的职位。“目前大学管理的难度和复杂程度前所未有,不但8小时之内需要全身心投入学校管理工作,8小时之外也需要认真思考和谋划学校的改革发展。”
“提倡大学校长职业化,重点是要强化职业观念。”程水源指出,“大学校长的任职业绩不仅要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更要接受市场的检验。因此,现代的大学校长要摒弃过去的职务观念或„官本位‟思想,真正认识到,校长就是一种社会职业,需要遵循所有职业都应遵循的规则,而不应具有任何特权。”
与此同时,给予大学校长职业化之后的切实保障也是必要条件。有专家表示,“我国尚未建立大学校长职业化的高等教育制度。同时也缺乏对大学校长履行职务的有效保障制度。”很多人在担任了大学校长之后,还不愿放弃科研岗位的职务,认为唯有保持学术不间断,才可在卸任校长后仍有立身之本。
为此,有专家指出,应该建立完整的职务保障制度,包括履行职务时及离开职务后的制度保障,让大学校长以管理、经营、服务大学作为自己毕生为之奉献、引以为豪的事业。(
第三篇:克服职业倦怠,提高职业幸福感
克服职业倦怠,提高职业幸福感
——暑假学习心得体会
作者:陈 蓉 通过这几天的暑期政治学习,我对西华师大刘沛汝教授的《如何克服职业倦怠,提高职业幸福感》的讲座感受最深。结合刘博士的分享,我本人觉得自己在三原小学语文和班主任的岗位上基本寻找到了简单的幸福;但偶尔也有一些消极的情绪。
从教21年,虽然很多时候是重复的工作,重复的内容,但我的个性开朗,把学生看做是一个活生生的主观能动的个体,把他们视为自己的孩子,和他们打成一片。平时,以欣赏的目光走进教室,对待每一个学生,尽情地地享受着每一堂课。所以,总的来说,我是幸福的。
可是,我天生脾气有些暴躁,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加重趋势:明明是全心地疼爱每一位孩子,有时候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让个别孩子对我小心翼翼、战战兢兢。我以后争取用包容、信赖、体贴,甜甜的微笑和期盼的眼神传递我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这一职业所独具的人性感召力,用我智慧的语言,使孩子们感受到来自于我母性的关爱、重视、指导、暗示、欣赏和接纳;如果我真能这样长期坚持呵护、尊重每一名学生,学生健康成长了,成才了,我一定能巩固学生及家长的赞誉。
在教育教学实际中,我也会把工作当成一个发展自我的平台,享受教育的快乐,体验教学的幸福,并以良好的的方式克服职业倦怠,以多姿多彩的幸福观继续成长。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我还要继续巩固我以前学到的心理学知识,并时常对自己平常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这也是一条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减缓、克服职业倦怠的理想途径,工作中能够得到理解,就能感受到成功,就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那么幸福感也就自然而然地有了,有了幸福感,就能很好地克服职业倦怠问题,自己就能轻松地走出职业倦怠,远离职业倦怠。
有时候,我看到网上不少对教师的不良评价,我或多或少会受那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工作中自己的确有忽冷忽热现象的出现,偶尔抱怨工作繁琐,越抱怨心情越差,心情越差做事效率越低,这样的恶性循环让我更焦虑。所以这次通过听讲座,我一定要调整好心态,主动掌握一些有效释放压力的措施。
1、学会倾诉,我要乐于与人交往,广交朋友,这样在郁闷沮丧时,就可向朋友倾诉并寻求支持,及时释压,避免职业倦怠的产生。
2、学会享受生活,培养广泛兴趣,我要去文轩买些喜欢的书,或者和家人、朋友一起去聚会、旅游一趟,以更加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自觉高雅的生活情趣给我增添许多快乐和幸福。
3、多做有氧运动,提高睡眠质量,如散步、跑步、游泳和骑自行车等等。有了幸福感,干劲再次鼓足,责任感再次有了,自己便时刻寻找职业榜样,感受张校长的亲切关怀,感受家人的无限温情,感受同事的真心鼓励,自己便仍会很好地扬起工作热情的帆,仍会更加努力地踏实工作,完成好使命,让荣誉,成就,还有学生及学生家长的信赖与赞誉声常伴永随!
虽然刘教授本人讲的不是很精彩,语言甚至还有些磕磕绊绊;但真的很庆幸,这次她讲的内容还是让我有颇大的收获。
第四篇:消除职业倦怠 唤醒职业激情
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
江宁区周岗中心小学俞大林
农村小学是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差、教师福利待遇差,但是却有一大批教师凭着对教育的热爱、对农村孩子的爱,不计个人得失,默默耕耘在农村小学的三尺讲台。他们是农村教育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们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谱写着一篇篇壮丽的乐章。然而,在演奏农村教育事业壮丽篇章的时候,也会出现一些不和谐音符:
1、小富即安、不思进取。有些教师经过努力和奋斗,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并不是朝着更高目标的奋进,而是停止了前进的步伐原地踏步,不思进取。自我小结时总是重复曾经的辉煌。
2、敷衍塞责、得过且过。有些教师对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工作停留在服从和听从的层面,对学校安排的工作是能推则推、能拖则拖,敷衍了事,得过且过。
3、无所事事、虚度光阴。有些教师缺乏工作动力和压力,成天是拉呱闲聊、无所事事。
弗登伯格将以上种种表现称之为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体力、精力和能力上都无法应付外界的要求而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职业性伤害,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着长期高水平的压力体验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有教师自身方面的,有社会环境方面的,也有学校管理方面的,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十分有必要对其加以分析,经过调查了解,笔者对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作了以下分析:
一、知识、技能更新速度慢
有一些教师,他们多年在村小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每天的工作负担都很
重,鲜有学习的机会,而现今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现代化教学手段普及课堂。于是知识陈旧、手段落后的教师就很难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了,于是他们就甘于平庸、得过且过了。
二、年龄增长的失落
随着年龄的逐年增长,有些教师即将退休,不断增加的衰老感使他们逐渐倾向于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同时他们的身体健康,家庭生活等问题,也使得他们不再关注教学研究,而是关注怎样安排退休生活、怎样解决家庭矛盾和困难、怎样保持身体健康等。
三、年轻同行带来的压力
年轻教师都是专科学校毕业的,他们具有娴熟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和较强的教学基本功;他们精力充沛、富有创造性;他们不拘泥于现状,敢思考、敢实践,教学教研的成果也相对突出。他们的表现让有些老师感到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赶不上这些年轻教师了,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甚至会产生自卑感),承受不了压力的他们于是乎就放弃了工作追求,丧失了工作热情和进取心。
四、领导关注重心的转移
有些老师认为,现在领导关心的是青年教师的成长、骨干教师的培养,关注的是学校的品牌的塑造,对于普通的教师来说,是被遗忘的角落,工作的再好,也得不到领导的重视,与其勤奋努力,不如马虎对待,于是就开始消极起来。
五、脆弱的心理经不起挫折
有些教师工作伊始就全身心地投身于教育工作,并立志要在教育事业上干出一番名堂,每当他们取得成绩时,他们表现的是那样意气风发、豪情万丈;然而,当他们遭遇失败时,顿时感到理想与现实存在着很大的距离,理想是那么的遥远,那么的遥不可及。脆弱的心理经这一打击,就产生了努力
还是失败,倒不如顺其自然,于是就放弃了追求,过起了没有目标的平庸生活。
六、缺乏足够的动力
有些教师自认为我是一名农村教师,自己工作能力与实绩一般,评优评先进轮不到自己,但同别人相比较,还不算最差,于是抱着“别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思量我不如;再往回头看,还有挑脚汉。”和“我平庸,我快乐。”的消极思想,过着甘于平庸的生活,对待工作缺少激情。
综上所述,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多种多样,它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它不仅伤害着教师自身,同时也影响了工作,伤害着学生。因此,每一位老师都应该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地消除职业疲倦,与此同时,学校更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帮助教师消除职业疲倦,唤醒他们职业的激情。
一、教育引导,增强责任感
思想认识的高度决定行动的力度。对于教师职业倦怠,我们不应该一味抱怨,而是要了解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要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要增强每位老师的责任感:教书育人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职责,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最基本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要让每位老师明白:教师不仅仅是一个饭碗,也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是一项神圣的事业。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如果我们消极的对待工作,那就是误人子弟。要引导每位教师都把教师当作一项神圣的事业,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要积极主动抵御职业倦怠,保持工作激情。
二、欣赏教师,增强成就感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们要正确的对待每一位老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教师,要善于发掘教师的长处,对教师要矮子里选将军,而不是鸡蛋里挑骨头,要宽容教师的小过失,要相信教师都期待把工作做好,而不是存心犯错。对取得成绩的老师要及时予以激励,要让他们感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更不一样。但不要总把表扬、激励用在教学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的有上级任命的骨干教师身上,其实热爱学生、塌实工作、勤奋敬业的老师也是学校的骨干教师,他们也需要表扬和激励。也不要总把表扬、激励用在循规蹈矩、惟命是从的老师身上,也要用在善于敬言、大胆创新的老师身上。欣赏每一位老师,他们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就会觉得自己是学校中重要的一员,就会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状态投身于工作之中。
三、关心教师,增强归属感
职业倦怠的老师往往会认为自己是学校中可有可无的一员,对于他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如:记住他们的生日,在他们生日之际送上一份蛋糕,送上一句祝福的话语;深入到他们的家庭同他们进行一次促膝长谈,关心一下他们父母的身体状况等,都可能使他们产生心灵的震撼,从而改变对待工作的态度。当然,对教师更多的关心应该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如:帮助教师制定个人成长计划、确定个人奋斗目标,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经常了解他们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困惑,并适时的给予解决;对他们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及时给予肯定并真心祝贺等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你的关心让他们感受到是真诚关心,那么,他们也会为之感动,会以积极的态度、努力的工作回报的。
四、打造教师团队,增强使命感
团队有别于集体,更有别于群体,团队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其成员的行为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谐协作,以追求集体的成功(南师大教科院赵凯语)。在这个团队中,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作用和地位,缺少了谁,都不是一个完整的团队。在教师团队中,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是这个团队不可或缺的一员,就会产生一种自豪感和使命感,就会围绕着学校发展的愿景,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出力流汗,而不是打油混事、得过且过。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标准职业价值观的导入、职业心态的调整、教师个人愿景的建立等手段打造教师团队,进一步激发、增强每位教师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在强烈使命感的驱动下,每位老师都会充满工作热情。
五、引入竞争机制,增强危机感
有这样一个故事:西班牙人爱吃沙丁鱼,但沙丁鱼非常娇贵,极不适应离开大海后的环境。当渔民们把刚捕捞上来的沙丁鱼放入鱼槽运回码头后,用不了多久沙丁鱼就会死去。而死掉的沙丁鱼味道不好销量也差,倘若抵港时沙丁鱼还存活着,鱼的卖价就要比死鱼高出若干倍。为延长沙丁鱼的活命期,渔民想方设法让鱼活着到达港口。后来渔民想出一个法子,将几条沙丁鱼的天敌鲶鱼放在运输容器里。因为鲶鱼是食肉鱼,放进鱼槽后,鲶鱼便会四处游动寻找小鱼吃。为了躲避天敌的吞食,沙丁鱼自然加速游动,从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如此一来,沙丁鱼就一条条活蹦乱跳地回到渔港。我们可以做一思考:为什么沙丁鱼在鱼槽没有鲶鱼的情况下会死去,而在有天敌鲶鱼的情况下却可以活蹦乱跳地回到渔港?不难看出:是危机感让沙丁鱼活蹦乱跳地回到渔港的。我们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是因为他们过于安定,缺乏危机感,缺乏积极进取的动力。因此引入竞争机制,让每位教师产生危机感,就会激发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热情,他们就会自觉抵御职业倦怠、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当然,引入竞争机制的目的应该是激发人、唤醒人,是为了激发工作热情、发掘工作潜力,更好的促进工作的开展。
产生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应对的方法策略也是灵活多变的,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操作。但是,只要学校管理人员能够深入剖析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真诚的关心教师,我想,就一定能够消除教师职业倦怠,唤醒教师职业激情的。
第五篇:廖斌:从国企掌门人到职业PE
致富好项目 jiam.shgao.com qyue
廖斌:从国企掌门人到职业PE
2009年7月,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廖斌辞职,一时间,资本市场对其辞职原因以及“时代系”前景猜测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