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示范校计算机专业建设中期报告5篇

时间:2019-05-12 13:07: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家示范校计算机专业建设中期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家示范校计算机专业建设中期报告》。

第一篇:国家示范校计算机专业建设中期报告

国家示范校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建设中期报告

我校国家中职示范校批准建设,重点建设专业是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该专业建设任务计划主要是三大块: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二)师资队伍建设,(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建设开始截止目前已经开展实施工作12个月,在建设一年的时间里,在院领导统一部署下,信息工程系师生团结一心,奋发向上,围绕建设全国示范校这个核心,扎扎实实的工作,专业的建设工作按照批复的《项目建设任务书》内的阶段预期目标和验收要点,在逐步推进完成中,现将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开展完成的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建立企业调研机制,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积极参加省计算机网络技术建设协作组,制定新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案。成立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团队,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制定学习领域的一体化课程标准,完成学习任务设计;实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新课程教学模式。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和学习领域一体化课程标准,在实施新课程教学模式的同时,编写本年度的学习领域教材,并在教学实践中丰富完善。1.加强常规教学监控,注重过程管理。

教育教学管理及时监控,实行常规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并及时通报检查结果,促进了常规教学的落实。2.注重教学工作内涵,做好教学安排。

为本系教学工作做好服务,制订信息系课务安排表(包含全院计算机基础课程,需与其他各系进行协调处理)、机房课表、教师教学任务书、教师教材领用单等,并具体安排到位,与教务处协调机房、外聘教师课务安排、业余时间上课等特殊情况,保障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3.重视课堂教育教学,强调示范作用。

与项目处、教务处协调安排组织部门公开课情况(含市级、院级、系级),制定计划、组织教师听课、听课后进行评议及反馈、对市级和院级公开课进行报导。组织教师开展示范展示课程,以迎接部里、省里、市里及全国同类学校领导专家的莅临指导。

(1)积极申报院级、市级教研课题;

(2)组织开设了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的市级公开课、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骨干教师院级公开课和系级公开课。

4.强化教育教研交流,提升教师能力。带领教师参加计算机省统考全市集体备课,并将备课精神和技术资料传达到全系所有任课老师及相关外聘老师,从而进一步保障计算机省统考通过率。带领本系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和交流,了解相关专业及外围辐射专业前沿发展情况,以促进本系的教研教改等工作。安排教师进企业研修,与企业协调,跟踪教师进企业情况,提高教师企业实践能力。定期开展教师讲座,开阔专业课教师教学思路,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组织教师参加学习企业专家的专题技术讲座,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鼓励申报教研课题,提升师资水平。统计教学成果并申报,提升教师教学教研开发兴趣,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综合能力。

5.做好师生技能考核,完成计算机中级工、高级工和技师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做好计算机系统操作员中级、计算机系统操作员高级、网络技师、计算机省统考等技能鉴定及本系参加的计算机竞赛等相关工作,包含模拟题库建设,考试报名、通知协调、考务、补考安排、补课安排及跟踪监控等工作。做好系部职称申报工作,提升教师职称水平。

6.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教学形式。

响应学院对专业设置的创新改革模式,对我系新开专业进行研讨设计,制作配套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研究新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为新专业开发设计添砖加瓦。为重点专业五年一贯制申报工作提供申报材料,安排教学现场展示,迎接五年一贯制申报现场评估等工作。

7.严格课堂教学规范,重视考试考核。

要求教师做到课前有计划,课上有要求,课后有辅导,严格按教学规范要求开展教学工作,狠抓教学现场管理,随机听课抽查,安排人员进行教学现场巡视,及时通报巡视结果,并重视学生的考试考核工作。8.规范外聘教师管理,加强沟通交流。

规范对外聘教师的教学管理,包含统一教学要求,定期检查回馈,定期交流。

二、各项任务完成情况

以创建全国中等职业示范校为契机,以重点支持建设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引领积极开展各项工作,按任务书要求逐项推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1.“网络通信校内实训基地”按计划建设;

“计算机网络应用实训基地”的建设立足于接近企业真实工作环境,引进世界著名公司的行业专业软件系统,构建专业建设优势平台。在基地建设上,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以此带动课程建设、促进专业建设。基地的软件系统,计划引进世界知名品牌,营造优美、舒适的现场模拟工作环境。

2.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校企共同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研讨;

深入实施课程改革,有效推进专业建设,制定出更科学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信息工程系召开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专家访谈会。会议由十几家企业的20名专家和计算机网络应用项目组成员组成。整个会议通过分析企业岗位的人才类型需求;商讨学生培养方案和校内教学计划;拟定核心课程;讨论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总体结构方案;探讨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的核心课程及职业能力标准。会议中各位企业专家积极发言,从我国计算机网络应用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企业的用人理念、用人要求等角度,对人才培养方向、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基本技能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在总结自身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最典型的工作任务,确定了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3.完成计算机网络专业“学习任务方案”;

4.编写教材、采购图书,进行“学习资源库”建设;

结合新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施,引进企业机制,对教学资源进行建设:创建适应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模式的学习环境,加强教学硬件建设,创建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情境,创建了学习资源库。该资源库涵盖1100本计算机网络、动漫等纸质专业书籍和庞大的数字资源:电子课件、电子教案、视频教程、学习任务方案、习题库、练习操作平台等。资源库的成立,将有力推进我系下阶段示范校建设项目的开展,同时也为教学资源建设提供了借鉴。

5.协作组精品课程、精品教材按计划组织实施;

根据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改革方式,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进行教学,在实施新课程教学模式的同时,现完成校本教材的编写,其中《网络操作教程》由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同时,我院承担了《网络数据库》精品课程的建设任务,共享了《信息网络布线》精品课程建设任务。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其他人员共同努力,现阶段工作任务已经按计划进行中。

6.召开 “计算机网络”专业建设委员会; 召开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建设委员会会议。专业教师就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及精品课程中遇到的困惑向专家进行咨询。与会委员在认真听取汇报的基础上,对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目前的建设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与会人员围绕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人才需求、岗位技能、校企合作等内容,分别从企业、行业及学校角度,展开热烈讨论,对专业的建设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建设委员会会议的召开,使得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建设有了来自行业、企业的权威指导和支持,促进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紧密衔接,标志着我院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建设迈开了坚实的一步。

7.参加省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协作组会议:交流精品课程建设情况、与凤凰集团签订“精品课程”建设合同; 8.校内实训基地按计划建设; 9.数字化校园按计划建设; 10.邀请兼职教师作讲座

三、技能竞赛情况

以举办、参加大赛为契机,提高技能训练的效率与水平

1.组织承办“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和网站设计与制作项目。

2.组织学生进行了选拔赛,并组织了参赛队员集训工作,信息网络布线获省赛第一名,网站设计与制作获省赛第二名的好成绩。信息网络布线组将代表省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全国选拔赛。

四、师资队伍建设

招聘有企业经验的专业人才2名,培养了计算机网络专业带头人1名,培养了专业骨干教师3名,负责建立课程标准、开发配套教材和教学软件、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内容的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工作;选聘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和技术能手参与核心课程建设及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工作。1.教师培训

围绕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要求所有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对教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理念、方法进行培训,并引导教师研究、探讨,寻求一套适合我校特点的教学新模式。建立在职教师培训制度,有计划、有目的地对专业教师进行技术水平、技能操作、德育工作的培训或进修,提高教师的技术业务水平、技能水平、思想水平等。同时,鼓励技能型教师专升本,鼓励教师攻读硕、博士研究生,提升学历层次。2.带头人的建设

在现有教师中选拔并培养具有先进教学理念、掌握先进教学方法的赵淳教师为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对象进行重点培养,积极培养熟练掌握专业新知识、新技术、熟悉企业工作过程的教师专家,逐步形成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的教学研究团队,并承担学校教研教改课题。3.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确保专业可持续发展,教师的素质是关键。在学校打造“创新、效能、品牌”的基础上,进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骨干师资队伍的建设,将紧紧围绕着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使他们成为加熟练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具有较高素质、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4.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为了推动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培养和打造一支具有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学院出台了鼓励中青年教师赴企事业单位开展暑期实践锻炼的有关文件精神,我系选派青年教师到神州数码信息有限公司挂职锻炼。这既是学院推进省示范建设、落实工学结合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5.新教师的引进和培养

引进具有企业、行业实践背景的新教师1名,加强新教师教学教研能力培养。

五、加强校企合作开展学生实习和企业技术人员培训,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建立校外定岗实训基地,并开展学生顶岗实习。依托重点建设专业教学资源,积极进行社会培训和组织技能鉴定,为企业进行技术服务。建立主要由企业技术专家和行业领军人物、职业教育专家、部门领导和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网络应用专业建设委员会,定期开展活动,与学校共同承担专业开发、专业发展、师资培训、校企合作、课程改革等一系列专业建设重大问题的方案论证与制订工作。1.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为进一步密切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充分发挥校企各自优势,推进校企联合培养教学模式开展,我院与神州数码信息有限公司达成协议,该企业成为我院“校外实习就业基地”。

2.校内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生产性实训

按照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要求,与科达网络教育服务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共建计算机网络应用规划设计室和计算机网络应用教学场所,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紧密型合作教育。

六、服务社会

依托重点建设专业教学资源,积极开展社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培养技能人才,组织专业教师积极为政府人事、卫生人才、公安、建筑等单位部门提供技术服务。

七、示范校建设中存在问题 1.思想观念转变还需继续深化

示范校建设对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是一次极大的冲击,随着专业课程体系大幅度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的变动,并触及个人利益的时候,个别教师明里反映出思想观念的不适应。

2.教师服务企业能力需要保持提高

建设过程中,校企合作工作取得很大进展,但继续提高教师技术服务能力,力求与企业要求合拍,仍是专业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这一问题,既有教师的原有基础,能力和专业局限,也有思想,政策导向等因素,还有时间安排,个人意愿等实际。

3.示范校建设过程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进度不平衡,个体成效有差异的问题,个别辐射专业简单模拟重点建设专业与相关专业的实施方案,缺乏总体把握和深入研究,存在着随着走,跟着动,步子慢,程度浅。

我们相信,在院部和项目办的领导和支持下,项目组一定能够圆满完成示范校建设任务,为技工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示范校中期建设情况报告

示范校中期建设情况报告

一、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

2011年7月25日,我校被确定为全国首批375所“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之一。

一年来,学校加强制度建设和责任制的落实,强力推进示范校建设;多次派人到江浙、上海地区10多所学校考察学习,借力推进示范校工作;强化学习和创新,巧力推进示范校建设。

(一)示范校运行机制建设

1.成立机构,加强示范校建设的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了校长亲自担任组长,学校其他领导为副组长的示范校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管理、校企合作、资金管理、后勤服务管理七个项目组,并成立了示范校创建办公室,从而形成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示范校建设局面。

2.完善制度,保证示范校建设的顺利实施

学校制定了示范校建设推进方案、示范校建设考核及奖惩办法、教学指导方案编制实施方案等多个文件,为示范校建设的推进及保证建设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

3.明确责任,提高示范校建设成效

学校与七个示范校建设项目组的组长及四个重点专业的负责人签订了任务书,做到了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建设成果的实现到人。

4.动态管理,促进示范校建设任务的落实 自示范校建设任务书批复之后,学校对建设工作实行动态管理机制,包括学期总结交流、重点专业重点项目会商、周工作安排、月工作结清等,从而保证了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重点专业建设基本情况

我校的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包括物流服务与管理、美发与形象设计、汽车运用与维修、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四个重点专业建设和办学体制改革一个特色项目。各项目建设任务进展顺利,资金管理使用规范。对照《任务书》学校对建设项目进行了分解,分项实施,整体推进。

2.师资队伍建设

3.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

二、项目建设成效

(一)建立了“一、二、三、四”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紧密结合市域经济对人才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一、二、三、四”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一个目标: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两个结合:学校培养与企业培训结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结合;三条渠道: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四位一体:责任、知识、技能、经验。

(教学指导方案图片)

(二).创新了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我校遵循“三为”办学理念,即“为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为学生提供最美好的前程”,深入开展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首先是变革教学组织形式,四个专业共建立了30多个集教学一体、学做一体、理实一体的模块化教室,把教室搬进实训室,搬进校内实训基地,搬进校外实训基地;大力开展了小组探究合作式教学。其次是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四个重点专业在广泛开展项目教学、任务引领教学、情景教学、信息化教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形成了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方法,如形象设计专业在实践教学中采取由社区门店,到较大的美容美发厅,再到美容美发中心的阶梯式教学;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教学中,在同一块场地,安排多种实训内容、多机械共同训练的复式教学,以及创业教学;汽修专业把教学内容分为八个教学模块,利用模块化教室,开展理实一体教学;制冷专业将技能大赛的内容标准融于日常教学中,开展任务教学和以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学生的学长制教学等。四个专业还开展了职场体验式教学。自2011年上半年开始,由学校联系企业,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由教师带队,成建制到企业进行为期1-3个月的职场体验教学活动,参加职场体验的学生达到1000多人。此项创新得到市教育局的肯定,并作为一项制度,在全市推行。(教改图片、职场体验图片)

(三)构建了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四)全面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

(五)3.推进课程建设

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从职业分析入手,对职业岗位(群)的职责和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重构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加大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力度,确立课程负责人制度,明确责权利,整合课程建设力量;将课程建设成绩纳入人事制度考核,作为教师个人教学能力和各系部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重奖课程建设成果,调动各方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积极开展课程开发建设的技术培训,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大大提高。

从2011年7月到2012年7月,学校建成校级精品课程 5 门、优质核心课程16门,编写校本教材20门,目前完成初稿,准备出版,制定课程标准37个,预期目标基本实现。(图片及资料)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通过“三进两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双师素质、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三进是指行业企业专家进学校,能工巧匠进课堂,学校教师进企业;两训是指聘请职教专家对教师开展校本培训,教师外出培训。近一年,选派教师下企业锻炼两个月达27人次,11位教师参加了国外、境外培训,24位教师参加过教育部、教育厅及有关教研部门举办的中职骨干教师培训班,引进、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29人,聘请培养高层次专业带头人8人,从企业聘请26位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形成双师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国外学习、专业带头人、名师、大赛评委、教科研成果奖图片及资料)

三、构建校企合作机制 2008年以我校为龙头组建了潍坊市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并于6月份挂牌。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集职业人才开发、职业信息沟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为一体,构建生源链、产业链、师资链、信息链、成果链,形成规模优势,提高学校和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使学校办学和企业经营获得最佳效益。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参与单位已达72家。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资源共享,将企业引入学校、将行业标准引入教学。

职教集团的建立,校企之间形成了稳定的合作机制。企业参与教学、指导学生实训、提供实训和就业岗位,学校为企业输送人才、培训企业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服务,形成互惠双赢的良性机制。

通过示范校建设,重点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由原来的42个增加到54个,所有专业的教学均有企业参与,合作企业平均每年接受学生实训达1000人以上、接收就业学生平均每年500人以上,学校为合作企业职工培训每年达到1000人以上,真正实现互利共赢。(聘请专家名单专家名单列表职教集团图片)

四、探索质量评价体系

以“贡献评学校,能力评学生”为出发点,学校吸收行业企业、社会力量参与教育质量评估,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和用人单位满意度等作为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形成多方参与、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的考核和评价机制,促进职业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学生质量评价体系分三个阶段实现,第一个阶段是以学校评价为主,企业行业参与评价为辅,学校结合企业用人要求,制定人才评价标准,通过学校理论考试、用人单位参与技能考核、学生职场体验企业评价、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等形式,评定学生的综合质量;第二阶段是以企业行业评价为主,学校评价为辅,由用人单位结合学校教学实际,制定评价标准,对学生质量作出评价;第三个阶段过渡到完全由企业行业制定标准进行评价。目前,质量评价还处于第一个阶段。

五、搭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

我校投资400万元,于2012年的6月建成了数字化校园管理中心。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包括:学校门户网站、教务管理平台、网络教学平台、学生管理系统、办公OA系统、教材管理系统、学生宿舍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工学结合管理平台、校园一卡通等。其中教务管理平台、网络教学平台、办公OA系统是主体。目前,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功能正在完善之中。

四个重点专业还参与了教育部组织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平台、合同图片,)

六、创建特色校园文化

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框架可概括为“4进5创”。“四进”是当地传统文化进校园(主要是墨子文化和传统手工文化)、优秀国学文化进课堂、高雅文化进宿舍、校友文化进走廊;“5创”是:创建科研文化、创建金牌文化、创建外语文化、创建社团文化、创建校史文化。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让文化挂在墙上,说在口中,融于生活中,流淌在每个教师每个学生的血液中。

学校目前开展了《弟子规》等优秀传统文化的早课诵读活动,建成了职业技能大赛国赛和省赛的金牌墙,创建了34个学生社团,20位名校友的事迹上墙,50位名校友录正在编辑出版,其他文化建设项目也正在实施之中。一个具有本校特色的幸福文化校园正在形成。(校园文化图片)

七、特色项目建设

我校的特色办学项目是办学机制改革。办学机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既要得到上级部门的批准,同时又要调动企业行业参与的积极性,还要符合学校稳定发展的大局。在该项目建设实施方案三部委批准之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机构推进项目的开展。

1.学校起草了《潍坊商校办学机制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已呈报市教育局。

2.成立了由潍坊商校、潍坊市旅游局、商务局、美容美发协会、旅游协会、烹饪协会、苏州在水一方大酒店、济南天外山庄特级酒店、富华大酒店、沙宣美发公司、哈佛美发公司、春秋旅行社等十多家机关、行业协会、企业组成的董事会。

3.成立了教学指导与评价委员会

在董事会领导下,下设餐饮专业教学指导与评价委员会(包含烹饪、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与评价委员会、形象设计专业教学指导与评价委员会,具体指导专业教学改革、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评价、实习就业等。

4.制定了董事会章程、教师聘用制度、财务制度、办学机制改革内部运行方案等。

5.经董事会协商,办学机制改革方案自2013年1月起正式实施。(董事会名单,图片)

八、示范与辐射作用 领导参观照片

通过示范校建设,我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观念转变、理念更新为先导,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为核心,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加强学校的管理体系建设,学校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逐年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大幅度提高,学校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得到了社会、政府、行业、企业的认可和支持。

自2011年7月至今,我校共接待到校参观交流的省内外学校70多所,近千人次;学校牵头制定了4个专业的全省教学指导方案,参与学校达30多所;我校技能大赛的经验以及职场体验的做法在全市予以推广;于建平校长在美容美发行指委杭州会议、财指委烟台会议上,做了主题发言;潍坊教育电视台、山东教育电视台、山东卫视等新闻媒体,对我校办学的经验做了6次的报道;山东省常务副省长、潍坊市市委书记到学校视察,对我校的办学特色及取得的成绩给与了高度赞许和肯定。

一、资金到位及使用

我校示范校建设资金保障组根据示范校建设进程认真开展工作,积极争取示范校建设配套资金,制定了示范校资金管理办法,按照要求对示范校资金进行专户核算。

中央财政资金920万元全部到位。2012年财政配套资金到位。根据《潍财指【2011】465号》文件,潍坊市财政拨付示范校建设配套资金474万元。

示范校建设资金使用合计237.9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47.4万元,地方财政资金79.8万元,自筹资金8.7万元。

重点专业建设资金投入情况:

1.物流服务与管理27.3万元。其中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改革12万元,师资队伍建设14.6万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0.7万元。

2.美发美容与形象设计专业45.5万元。其中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改革27.6万元,师资队伍建设10.4万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7.5万元。

3.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90.8万元。其中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改革76.8万元,师资队伍建设5.3万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8.7万元。

4.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与维修专业64.1万元。其中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改革61.1万元,师资队伍建设3万元。

5.学校其他项目建设10.2万元。说明:与企业合作开展的建设项目,需待项目完成后再全部支付资金,现在资金实际支出部分显得较少。

二、今后的打算

今后,学校将继续贯彻示范校建设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加大推进的力度,我们有决心、有信心确保示范校建设的进度和质量,确保示范校建设取得预期的成果。

第三篇:关于国家示范校建设情况的报告

关于国家示范校建设情况的报告

—— 示范校建设办公室

尊敬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们:

截止2014年10月10日,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四个重点专业、特色项目、校园数字信息化建设团队的艰辛努力,全校十几个部门、广大教师共同参与和大力支持,历时两年四个月,我校的示范校建设一个重要的阶段性工作任务基本完成。现将建设情况及后期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基本建设进展

示范校建设包括四个重点专业、特色项目、校园数字信息化等三大板块,其建设成果、建设过程资料、建设成果和建设资料的信息化平台展示等工作内容已经完成,第一阶段验收,即省专家的检查验收已经通过,省专家给予了基本的肯定。目前,整体结构性的文件已全部提交或上传教育部,正在迎接第二阶段,即教育部的检查验收。

任务完成量,包括《任务书》设定的内容以及学校整体提升、典型案例、贡献和示范、建设机制举措等各项建设成果,共计任务点验收点744个,完成建设资料文件数万个,系统归纳正式上报教育部1363个。这其中不包括:

1、不计其数的建设过程工作文件。

2、量大繁复的网络课程资源文件。

2、无法统计的示范校数字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量。

二、近段时间的工作目标

继续按照专家指导的意见,对部分资料做进一步的修改完善,最终是以迎接教育部的检查验收为终点标志,这将是一个最具根本性的关键阶段。从现在开始,面临教育部验收的严峻挑战,示范校建设的成否,在此一举,因此也特别地让人不踏实。这就是说,我们还有很大的工作空间,各计划项目责任人还不能掉以轻心,要继续针对各自建设资料可能存在的问题,完善充实,消除矛盾点,做到心中有数。并做好教育部查验后,可能要求的项目整改、建设情况说明的思想准备,这种考验非同小可。

三、“后示范”建设的艰巨任务 完成基本任务,通过省专家、教育部检查验收以后,示范校建设仍面临着艰巨的任务。主要是:

(一)建设成果需要进一步完善。

1、课程体系改革只是个开局。我们的课程建设取得一定的结构性成果,按照《任务书》的目标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课程的系统性很缺乏,很不完整,理实一体化的课程资源建设很不均衡,资源的形式不够丰富,数量也较匮乏。一个专业,建设3-5门课程存在这个问题,一门课程本身也存在这个问题。各专业应该继续组织教师,把《任务书》设定的课程体系建完整,把课程资源做丰富,从一门、两门课开始,最后形成我们自己的系统性的课程体系。

2、理实一体化教学环境需要加紧完善。各重点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还有相当部分没有全面完成,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基础条件需要进一步加强,以增强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支撑力。各专业要按照原定计划方案,敦促合作单位,尽快落实,并抓紧我们自己的配套建设。

3、校企合作项目有待深化。形式上的东西需要深化,需要进一步落实到内容上。目前,企业专家、技师深入学校不够,参与教学研究和实践不足的问题仍较为明显。需要结合《任务书》的要求,进一步研究如何丰富工学结合的形式和内涵,以促进课程的改革,促进师资的提升,促进学生的生产性实训。

(二)建设成果需要不断转化为建设成效。

建设成果不应用就失去了示范校建设的意义。要把这些成果转化为内涵建设的实践能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实现“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职教成效。

1、大力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在完善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的初步实践中,进一步完善理实一体化课程构件,加快完善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管理、评价、考核机制,逐步在各专业、各学科中全面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

2、深层次落实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和举措。这里面有几个问题,要以示范校建设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实施的措施、制度为杠杆,落实考核、保障待遇,推动教师提高认识、鼓励教师参与教改。多干多得、干好多得,把教师的心凝聚到教学改革和学校建设中来。

一是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教师范围不大,部分教师的实施环节不到位,要从制度和考核层面加以解决。

二是要进一步淡化理论课和实习课教师的身份和能力界限,理实一体要从人做起。要从体制上解决人的问题,从机制上解决由此带来的评价问题,从制度层面解决由此产生的待遇问题。

三是要把积极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推到前台,加强考核评定,落实待遇,带动引领。

四是教师入企实践锻炼,要落实相应的保障机制,包括经费保障等,强化考核,使入企锻炼出成果、见成效。

五是借示范校建设东风,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提高教师是学校改革创新主体的认识,营造积极向上的人文氛围,落实好知识分子待遇,努力做到留得住教师的人、留得住教师的心。

3、全校一盘棋,增强管理制度的执行力。示范校建设期间,学校相应建立了一部分适应提高学校内涵建设水平的管理制度,连同以前已经建立的包括学校行政、人事、教学、财务、学生、安全、后勤服务、资产等各项规章制度,此后一是梳理,二是完善,三是督导,四是落实,全校一盘棋,整体求提升。学校发了那么多文件,需要相关责任人研究它们的合理性,研究它们的执行问题。示范校建设为我们推动了一把,我们要考虑如何续这把力,以满足学校管理持续提升的客观需要。

(三)充分发挥示范校建设项目的拉动作用。

示范校建设有一项基本要求,我们的建设成果和做法,要体现出对其它非重点建设专业的拉动,体现出对全校整体工作的拉动。在两年多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做了一些工作,进行了一些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来看,拉动成果成效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课程建设的门类还很少,课程资源量少且没有系统整合,理实一体化教学很大程度还在面上,参与改革创新的教师面还不够宽,提高学校整体管理效能的作用只是初步体现,等等。今后应该继续利用示范校建设的思想认识和运作手段,建立“后示范”的相应机制,形成各专业、各部门、全体教师共同参与改革创新的态势,让先建的专业带动没有参与建设的专业,让走在前面的教师引领其他的教师,让已经完成的课程示范尚未建设的课程,让文化建设更深入地覆盖全校各个层面,充分体现示范校的整体风貌。

(四)发扬科学、规范、严谨的建设作风,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多年来,各个部门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个困惑,不说顶层设计和思路,单就资料而言,一个资料无数次的被收集、被征询,找到的资料又零散无序,有些交汇处的事不知该找谁。为此我们的负责同志自己都烦了。这种情形影响的是工作的严谨性和效率,乃至影响工作态度。久而久之,养成的是不在乎规则、不在意效率的工作氛围。在这种氛围下,推动教学改革、提高管理水平很难落到实处,推进内涵建设、打造第一品牌很可能就是一句口号了。实际上,要保住十堰市中职学校无可置疑的引领示范地位,面临的压力确实存在。

示范校建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一个严格按规程办事的范本。示范校建设要求我们严格按照设计的科学性、态度的严谨性、行为的规范性、资料的逻辑性办事,对我们的实际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把示范校建设的作风发扬下去,在各个方面的实际工作中,重视顶层思考和计划性,注重工作程序和过程管理,建立逻辑性、统一性强的工作资料,善于总结,建立起责、权、利线条清晰的工作系统,我们的管理效能一定会大大提高。

各位领导和老师们,示范校建设走到今天,确属不易,它是全校上下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换来的,借此向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并感谢大家对示范校建设工作的大力支持。“后示范”建设,仍要依靠全体教职工团结一心,携手打造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名符其实的职教品牌,携手走向集团学校明天的辉煌。

第四篇: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 中期汇报材料

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

中期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专家:

今天,自治区专家组一行不辞辛苦来呼图壁中职校进行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中期验收检查。这是对我县职业教育工作的鞭策、鼓励和肯定,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在此,我谨代表全校教职工向各位领导、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本次中期汇报材料提纲从七项任务、六个内容来进行阐述说明,首先我校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严格遵守任务项目书来进行,并细分了“项目法人 ”,用任务点、验收点来对我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的进度和成绩来进行展示。

一、准确把握项目建设目标。以提升三个专业建设水平为抓手,局部带动整体,联合兄弟学校,第一、二批示范校拉动学校整体建设。

(一)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推进学校整体建设。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走校企合作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推进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二)提升专业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产品保鲜与加工、机电技术应用、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清真餐饮方向)三个重点专业的建设水平,促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建成一套校企共同开发适应职业岗位任职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育人能力、社会服务能力、教研能力和科研能力。

(三)进行整体规划和实施,打造学校的知名品牌。整体提升学校的现代职教理念;精品课程建设,完善课程体系;教学平台建设,改革教学模式;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平台建设,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辐射带动区域内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成为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和合作发展的典范,从而打造学校的品牌。

二、明确项目建设思路及主要措施

(一)、确立了“整体推进”,建立了突出“三个专业”、“三支队伍”、“三级精品课程”、“三个模式”、“一批特色校本教材”、“一个平台”、“一个中心”、“一套运行机制”、“社会服务能力”的建设思路。

(二)、建设的主要措施。

1、充实项目团队建设,经过一年的建设,我校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2、认真研读《建设方案》和《任务书》,明确了项目建设任务和熟悉了验收要点,有了结果性的材料。

(三)、人才培养方案的开放程序步骤。从专业调研--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课程结构分析--课程内容分析-教学活动分析--项目评估(论证)--颁布实施

(四)、精品课程的开发步骤。项目分析阶段(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专业相关课程群知识与技能点分析--能力、素质、软件课程知识的关联度分析--学生心里及兴趣分析);项目开发阶段构建模块化的课程--课程素材的制作--素材整理和集成--项目测试--测试、总结--反馈、改进

(五)、特色教材开发流程。教材分析阶段--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专业相关课程群知识与技能点分析--能力、素质、专业知识的关联度分析--学生心理及兴趣分--专家指导--地方特色资料--校企合作。教材开发阶段--构建模块化的课程--内容体系--章节撰写--教材整理和集成--教材出版阶段--出版发行。

三、突出项目建设重点任务。“三个专业”(农产品保险与加工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三支队伍”(农产品保险与加工专业队伍、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队伍、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队伍),“三级精品课程”共14门(区级、州级、校级),“三个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一批特色校本教材”(共10门),“一个平台”(支持教学服务平台),“一个中心”(呼图壁职业教育服务中心建设)。

四、项目建设进度(成果)展示。三个重点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第一轮改革基本完成。

(一)、三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经过专家的审核批语业已基本完成。

1、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以“中高职衔接、拓展”人才培养模式。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础能力培养阶段来促使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个性的协调发展;第二阶段是企业核心岗位能力培养阶段锻炼扎实专业技能、解决实际生产能力;第三阶段为就业拓展提升阶段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实现学生向企业员工的转变。

2、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以“三段两融入”的人才培养模式,从“1+1+1”三年分段式,到“学—练—做”三环节,促成“任务—项目—现场”三情景。第一年以学为主--学习专业基础知识职业道德素质,第二年以练促学--对核心技能进行训练,第三年以做为目的--顶岗实习来实现由学生到工作人员的转变。

3、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1+3+2”人才培养模式。“1”指的是第一学期在学校学习基础能力。“3”指的是第二、三、四学期在学校实训基地为主、酒店餐馆为辅锻炼专业实践能力。“2”指的是最后两学期进入酒店企业进行职业能力训练,结合顶岗实习与就业直通。(1)、三级精品课程建设。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农产品保鲜设备使用与维护》区级正在申报中,《食品营养与卫生》已立项正在建设中,其他三门也正在建设中。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电工技术》区级正在申报中,其他四门课程正在建设中。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新疆地方特色热菜制作》 州级已立项正在建设中,其他三门课程还在建设中。(2)、特色校本教材建设。三个专业正在建设中。

(二)三个重点建设专业师资队伍素质稳步提高,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基本完成。

(三)三个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正在建设中。1.机制建设的建设从三个方面进:

(1)充实了三个专业建设委员会;(2)建设校企合作工作站;

(3)机构和制度建设基本完成。2.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技术服务。去年开展各类职业培训(含鉴定)14800余人次。

(四)三个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有所增加

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实训基地:校内原有1所,校内现有1 所,校外原有6 所,校外现有10所 ;机电应用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内原有1所,校内现有1所,校外原有5所,校外现有9所;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实训基地:校内原有1 所,校内现有2所,校外原有9 所,校外现有14所。

第五篇:国家示范校建设会计电算化重点专业建设计划

全国示范校建设之会计电算化重点专业建设计划

一、人才需求分析与专业建设现状

1.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工作日益重要。石化工行业是我省六大产业之一,石化企业的经济核算、成本分析都需要越来越多的财会人才;其他行业也一样,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充分发挥会计的核算与监督职能,推动企业(公司)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各公司(尤其是大公司)越来越重视其基层的会计核算,这就为我们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2.专业建设现状与不足

(1)专业建设现状:江西省XX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设立于2000年,在校生150人左右,拥有“双师型”专业教师8人,其中在全国化工中职教学指导委员会管理类专业委员会任委员1名。该专业拥有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会计手工实训室各1个,拥有XX生化股份有限公司、XX会计事务所等4个校外实训基地。该专业师资队伍不断扩大,实训条件逐年增强。本专业的学生规模不断壮大,教学效果越来越好,学生及其家长对在我校学会计电算化的评价度也越来越高。

(2)不足之处:在教学硬件和软件建设上,我校的会计实训室规模不够大,电脑的配置偏低,ERP实训室未很好地建设起来,相关的财会软件配套数不足;专业师资队伍规模有待扩大,专业老师从事会计实践的学习与锻炼的机会还有待增加;学生的实训面有待拓宽、会计电算化的熟练度有待加强。

二、建设思路

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为契机,将我校现有会计电算化专业改革为重点专业为建设总思路。以上述建设目标为我们的具体思路。改革我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现有的传统的培养模式,“强素质、重能力”贯穿于我们的每门专业课中,建立以技能考核为主的评价模式;编制适合企业需求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重点放在丰富教学资源;强化我校会计电算化专业老师的业务水平,打造包括聘请部分企业专家在内的会计电算化 “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大会计实训设备投入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力度,以培养实用型电算化会计人才为中心,做到管理工作规范化,教学手段现代化,人才培养适用化,加大本专业的硬件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将我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打造成全国示范性学校重点专业之一。

三、建设目标

1.建立工学结合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模式、多手段专业教学模式和改革人才评价模式

会计电算化专业以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通过课堂教学-校内实训-校外顶岗实习多层面,在培养过程中积极探索和促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中普遍应用多媒体演示、财务软件操作、网络资源共享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对学生的评价模式,突出学生技能的考核。促进学校课程考试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衔接统一。

2.建立符合岗位要求的专业课程体系,加强专业教学资源建设

建设本专业工学结合的教材、教案、课件、技能训练等配套教学资源,建设《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初级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4门核心课程,编制校本教材。

3.建设专兼结合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队伍,完善内部管理

专业教师团队目标达到15人,重点放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每位专业教师要有企业会计顶岗实践经历。打造一支由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及聘请多名来自公司的兼职教师组成的专业教师队伍。建立和完善会计实训室管理制度、专业教研制度。

4.加强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及校外实训基地

(1)完善和扩充现有会计电算化实训室、ERP实训室;

(2)组建会计模拟综合实训基地;

(3)组建校内财务咨询服务中心;

(4)完善现有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拓宽校企联合办学新渠道。

四、建设内容

(一)人才培养模式

坚定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欲组建校内财务咨询服务中心,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的会计代理等工作。进一步拓宽校企联合办学新渠道。

(二)课程体系改革

1.建设会计电算化专业核心课程:参照国家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要求,将《基础会计》、《初级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建设为核心课程。

1.编写精品课程《基础会计》、《中国税制》教材;

2.建设《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试题库;

3.再建1个会计电算化实训室;新建1个ERP沙盘模拟实训室

4.完善财会手工实训室;

5.组织学生参加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证、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

(三)师资队伍建设

1.培养学科带头人2名;

2.培养专业骨干教师2名;

3.聘用行业及企业专家、企业兼职教师多名;

4.每年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

5.根据省教育厅的安排,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省级培训、不定期多种形式地开展校内培训;组织教师申报与示范校项目建设的有关校级课题,获得立项后开展研究;鼓励教师报考会计研究生,并对取

得学位的教师报销相关费用,每月给予一定的学位补贴。

(四)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合作

1.完善现有校外实训基地;

2.新建2个校外实训基地;

3.调研筹建、注册成立化工学校财务咨询服务公司,并开展会计代理、税务申报等业务,吸收学生积极参与;

4.根据教学需要,安排学生到企业去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

五、规划资金

项目规划资金285万元。资金来源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00万元,配套资金85万元。资金大体使用方向:人才培养模式10万;专业软、硬件建设80万;课程体系改革100万;师资队伍建设75万;实训基地建设20万。

六、保障措施

1.组织和人员保障学校成立以高级讲师黄晓明老师为组长的会计电算化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工作小组。

2.制度和政策保障建立校内聘任制度,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在专业技术职务以外取得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或具备相应的能力;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开展科研;建立科学的质量监控体系和保障制度。形成严格的督察和审计制度,确保建设工作的规范化。

3.资金保障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建设项目需要资金28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00万元,配套资金85万元。

下载国家示范校计算机专业建设中期报告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家示范校计算机专业建设中期报告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建设论证报告(范文大全)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建设论证报告 我校自2007年开设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以来,按照教育部及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指示精神,严格落实专业教学计划,结合当地企业用工的需求,不断更新理论与......

    计算机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古蔺职高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2013-02-28 专业建设工作对职业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是中等职业学校最重要的基本建设,决定着人才培养规格和办学水平。为了贯......

    计算机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计算机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2007-04-06 11:15 专业建设工作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改革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是中等职业学校最重要的基本建设,决定着人才培养规格和办学水平。为了贯彻全......

    计算机相关专业中期答辩要求和常见问题(★)

    计算机相关专业中期答辩要求和常见问题很多大学现在已经开始进行中期答辩了,LW208毕业设计网现在将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成稿,为您解答中期答辩的一些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希望对......

    红领巾示范校创建中期总结

    “红领巾示范校”创建活动中期总结 萍乡市上栗县鸡冠山乡中心小学本阶段,通过开展创建“红领巾示范校”活动,我们学校少先队工作逐渐规范化,实践活动不断强化。学校少先队活动......

    幼教专业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分工

    幼教专业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分工——资料组 1.完善三年制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计划 (1)调研报告、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2)课程改革计划、改革成果资料 (3)试点班级有关材料 (4)听课评课......

    国家中职示范校内涵建设的思考

    国家中职示范校内涵建设的思考 朱珠 潘有崇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的职业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05年全国职教工作会议决定,国家在“十......

    国家示范校建设计划项目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申报2010年度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建设计划项目的通知 教职成厅函[2010]3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