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示范校建设计划项目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申报2010年度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建设计划项目的通知
教职成厅函[2010]3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事、劳动保障)厅(局)、财政厅(局),计划单列市教育局、人事(劳动保障)局、财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劳动保障局、财务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要求,按照《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以下简称《意见》)精神,经研究,决定启动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2010年度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建设重点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深化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为重点,以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为核心,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调整升级、企业岗位用人和技术进步的需求,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一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使其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引领、骨干和辐射作用,进一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资金安排上,向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领域的学校和项目倾斜。在建设内容上,重在强化内涵,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教育质量,原则上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二、工作程序
(一)地方预审推荐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牵头,会同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组织专家,开展本地区项目学校预审遴选工作,根据中央下达的项目学校控制数(名额分配表见附件3),确定本地区拟推荐申报的项目学校,由省级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财政部门统一报至教育部、人力资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
(二)中央组织复核
教育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组成专家组,对各地推荐申报的项目学校材料进行复核,根据需要对项目学校申报信息进行现场抽查。
(三)社会公示
复核结束后,在教育部网站(www.xiexiebang.com)上公布拟予立项支持的项目学校名单,公示期为一周,接受社会监督和质询。
(四)正式公布
公示期满后,教育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公布项目学校名单。
三、申报要求
申请立项的学校应符合《2010年度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学校遴选基本条件》(见附件1)。
各地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财政部门要根据《意见》精神,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认真组织预审、遴选和申报工作,严格把握标准、规范操作程序,确保申报项目学校符合条件。申报时,请提交如下材料:
1.本地区关于推荐申报2010年度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学校的报告(附申报项目学校名单、排序)。
2.各项目学校填写的2010年度《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书》(见附件2)及全面反映学校办学条件和总体改革发展情况的视频资料各1份(长度均不超过20分钟)。
3.各项目学校制定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包括指导思想、总体目标、突出特色、重点任务、保障条件和实施步骤等)。
请将以上申报材料统一汇总后,刻录为1张光盘,于9月25日前报至教育部、人力资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逾期不予受理。
可登录教育部网站(www.xiexiebang.com),进入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主页,在“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专栏,浏览并下载本通知及附件的电子文档。
附件:
1.2010年度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学校遴选基本条件
2.2010年度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书(格式)
3.2010年度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学校控制数名额分配表
教育部办公厅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
二○一○年九月十五日
第二篇:关于做好2011中职示范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和管理工作的通知
教职成司函〔2011〕167号
关于做好2011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和项目管理
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计划单列市教育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劳动保障)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劳动保障局:
为推动各地落实《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精神以及《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和《教育部办公厅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申报2011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1‟46号)要求,切实做好2011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和今后一个时期项目管理工作,经商财政部有关方面同意,结合以往项目管理执行情况和今后项目管理工作需要,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开通使用“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基于互联网技术开发并在线管理,授权用户包括部级、省级和学校;业务包括申报立项、任务批复、质量监测、检查、终期验收等项目管理信息的填报审核、数据筛查、智能查询等;能够实现学校在线填报、专家远程审核、部门统计分析、各方共享信息。2011的项目申报工作启用信息系统,其他功能将分步完善,陆续投入使用。委托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联席会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具体负责信息系统的组织开发和运维,依托中国职业教育信息资源网(www.xiexiebang.com)为登陆访问和技术支持平台。
二、实行项目申报立项、任务批复等关键环节的抽查现场答辩机制。在各地提交项目学校材料的基础上,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联合组成复核专家组,按比例随机选定各有关省市参加现场答辩的项目学校名单,答辩者为项目学校校长。基本程序是:每位答辩者先作30分钟的口头陈述(制作PPT文件,答辩时现场播放),之后回答复核专家组提出的问题。
三、加强项目申报、建设和执行的监督检查。各地要指导申报项目学校在申报书中提供相关复核指标的佐证材料目录,在学校置备相关材料和实物;同时,将佐证材料的实物照片、档案或档案扫描件放在本校校园网特定栏目,并向复核专家组提供访问佐证材料栏目的有效链接。在项目复核期间及项目实施全过程中,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派专家组赴现场随机检查。
四、规范项目学校的申报、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和任务书编制等信息填报工作。申报项目学校的名称要与学校法人注册和法定统计工作中填报的名称保持一致。要按照有关文件要求撰写各相关文本的内容、制作文本格式。严格把握遴选条件,如实填报各项信息;已升格或正在申请升格为高等学校的以及存在违规违纪、负债严重、管理不力等风险隐患的学校不得申报项目。
五、各地要按照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文件精神、项目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指导项目学校做好项目遴选申报、实施方案和任务书编制以及在建设过程中推进改革创新等工作。我们将视情况适时组织国家示范学校项目申报、项目管理及建设工作研讨说明会议,具体事宜由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联席会议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另行通知。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
二〇一一年七月十九日
抄送: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联席会议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
第三篇:国家示范校建设会计电算化重点专业建设计划
全国示范校建设之会计电算化重点专业建设计划
一、人才需求分析与专业建设现状
1.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工作日益重要。石化工行业是我省六大产业之一,石化企业的经济核算、成本分析都需要越来越多的财会人才;其他行业也一样,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充分发挥会计的核算与监督职能,推动企业(公司)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各公司(尤其是大公司)越来越重视其基层的会计核算,这就为我们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2.专业建设现状与不足
(1)专业建设现状:江西省XX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设立于2000年,在校生150人左右,拥有“双师型”专业教师8人,其中在全国化工中职教学指导委员会管理类专业委员会任委员1名。该专业拥有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会计手工实训室各1个,拥有XX生化股份有限公司、XX会计事务所等4个校外实训基地。该专业师资队伍不断扩大,实训条件逐年增强。本专业的学生规模不断壮大,教学效果越来越好,学生及其家长对在我校学会计电算化的评价度也越来越高。
(2)不足之处:在教学硬件和软件建设上,我校的会计实训室规模不够大,电脑的配置偏低,ERP实训室未很好地建设起来,相关的财会软件配套数不足;专业师资队伍规模有待扩大,专业老师从事会计实践的学习与锻炼的机会还有待增加;学生的实训面有待拓宽、会计电算化的熟练度有待加强。
二、建设思路
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为契机,将我校现有会计电算化专业改革为重点专业为建设总思路。以上述建设目标为我们的具体思路。改革我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现有的传统的培养模式,“强素质、重能力”贯穿于我们的每门专业课中,建立以技能考核为主的评价模式;编制适合企业需求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重点放在丰富教学资源;强化我校会计电算化专业老师的业务水平,打造包括聘请部分企业专家在内的会计电算化 “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大会计实训设备投入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力度,以培养实用型电算化会计人才为中心,做到管理工作规范化,教学手段现代化,人才培养适用化,加大本专业的硬件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将我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打造成全国示范性学校重点专业之一。
三、建设目标
1.建立工学结合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模式、多手段专业教学模式和改革人才评价模式
会计电算化专业以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通过课堂教学-校内实训-校外顶岗实习多层面,在培养过程中积极探索和促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中普遍应用多媒体演示、财务软件操作、网络资源共享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对学生的评价模式,突出学生技能的考核。促进学校课程考试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衔接统一。
2.建立符合岗位要求的专业课程体系,加强专业教学资源建设
建设本专业工学结合的教材、教案、课件、技能训练等配套教学资源,建设《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初级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4门核心课程,编制校本教材。
3.建设专兼结合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队伍,完善内部管理
专业教师团队目标达到15人,重点放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每位专业教师要有企业会计顶岗实践经历。打造一支由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及聘请多名来自公司的兼职教师组成的专业教师队伍。建立和完善会计实训室管理制度、专业教研制度。
4.加强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及校外实训基地
(1)完善和扩充现有会计电算化实训室、ERP实训室;
(2)组建会计模拟综合实训基地;
(3)组建校内财务咨询服务中心;
(4)完善现有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拓宽校企联合办学新渠道。
四、建设内容
(一)人才培养模式
坚定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欲组建校内财务咨询服务中心,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的会计代理等工作。进一步拓宽校企联合办学新渠道。
(二)课程体系改革
1.建设会计电算化专业核心课程:参照国家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要求,将《基础会计》、《初级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建设为核心课程。
1.编写精品课程《基础会计》、《中国税制》教材;
2.建设《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试题库;
3.再建1个会计电算化实训室;新建1个ERP沙盘模拟实训室
4.完善财会手工实训室;
5.组织学生参加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证、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
(三)师资队伍建设
1.培养学科带头人2名;
2.培养专业骨干教师2名;
3.聘用行业及企业专家、企业兼职教师多名;
4.每年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
5.根据省教育厅的安排,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省级培训、不定期多种形式地开展校内培训;组织教师申报与示范校项目建设的有关校级课题,获得立项后开展研究;鼓励教师报考会计研究生,并对取
得学位的教师报销相关费用,每月给予一定的学位补贴。
(四)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合作
1.完善现有校外实训基地;
2.新建2个校外实训基地;
3.调研筹建、注册成立化工学校财务咨询服务公司,并开展会计代理、税务申报等业务,吸收学生积极参与;
4.根据教学需要,安排学生到企业去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
五、规划资金
项目规划资金285万元。资金来源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00万元,配套资金85万元。资金大体使用方向:人才培养模式10万;专业软、硬件建设80万;课程体系改革100万;师资队伍建设75万;实训基地建设20万。
六、保障措施
1.组织和人员保障学校成立以高级讲师黄晓明老师为组长的会计电算化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工作小组。
2.制度和政策保障建立校内聘任制度,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在专业技术职务以外取得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或具备相应的能力;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开展科研;建立科学的质量监控体系和保障制度。形成严格的督察和审计制度,确保建设工作的规范化。
3.资金保障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建设项目需要资金28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00万元,配套资金85万元。
第四篇:关于国家示范校建设情况的报告
关于国家示范校建设情况的报告
—— 示范校建设办公室
尊敬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们:
截止2014年10月10日,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四个重点专业、特色项目、校园数字信息化建设团队的艰辛努力,全校十几个部门、广大教师共同参与和大力支持,历时两年四个月,我校的示范校建设一个重要的阶段性工作任务基本完成。现将建设情况及后期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基本建设进展
示范校建设包括四个重点专业、特色项目、校园数字信息化等三大板块,其建设成果、建设过程资料、建设成果和建设资料的信息化平台展示等工作内容已经完成,第一阶段验收,即省专家的检查验收已经通过,省专家给予了基本的肯定。目前,整体结构性的文件已全部提交或上传教育部,正在迎接第二阶段,即教育部的检查验收。
任务完成量,包括《任务书》设定的内容以及学校整体提升、典型案例、贡献和示范、建设机制举措等各项建设成果,共计任务点验收点744个,完成建设资料文件数万个,系统归纳正式上报教育部1363个。这其中不包括:
1、不计其数的建设过程工作文件。
2、量大繁复的网络课程资源文件。
2、无法统计的示范校数字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量。
二、近段时间的工作目标
继续按照专家指导的意见,对部分资料做进一步的修改完善,最终是以迎接教育部的检查验收为终点标志,这将是一个最具根本性的关键阶段。从现在开始,面临教育部验收的严峻挑战,示范校建设的成否,在此一举,因此也特别地让人不踏实。这就是说,我们还有很大的工作空间,各计划项目责任人还不能掉以轻心,要继续针对各自建设资料可能存在的问题,完善充实,消除矛盾点,做到心中有数。并做好教育部查验后,可能要求的项目整改、建设情况说明的思想准备,这种考验非同小可。
三、“后示范”建设的艰巨任务 完成基本任务,通过省专家、教育部检查验收以后,示范校建设仍面临着艰巨的任务。主要是:
(一)建设成果需要进一步完善。
1、课程体系改革只是个开局。我们的课程建设取得一定的结构性成果,按照《任务书》的目标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课程的系统性很缺乏,很不完整,理实一体化的课程资源建设很不均衡,资源的形式不够丰富,数量也较匮乏。一个专业,建设3-5门课程存在这个问题,一门课程本身也存在这个问题。各专业应该继续组织教师,把《任务书》设定的课程体系建完整,把课程资源做丰富,从一门、两门课开始,最后形成我们自己的系统性的课程体系。
2、理实一体化教学环境需要加紧完善。各重点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还有相当部分没有全面完成,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基础条件需要进一步加强,以增强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支撑力。各专业要按照原定计划方案,敦促合作单位,尽快落实,并抓紧我们自己的配套建设。
3、校企合作项目有待深化。形式上的东西需要深化,需要进一步落实到内容上。目前,企业专家、技师深入学校不够,参与教学研究和实践不足的问题仍较为明显。需要结合《任务书》的要求,进一步研究如何丰富工学结合的形式和内涵,以促进课程的改革,促进师资的提升,促进学生的生产性实训。
(二)建设成果需要不断转化为建设成效。
建设成果不应用就失去了示范校建设的意义。要把这些成果转化为内涵建设的实践能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实现“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职教成效。
1、大力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在完善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的初步实践中,进一步完善理实一体化课程构件,加快完善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管理、评价、考核机制,逐步在各专业、各学科中全面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
2、深层次落实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和举措。这里面有几个问题,要以示范校建设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实施的措施、制度为杠杆,落实考核、保障待遇,推动教师提高认识、鼓励教师参与教改。多干多得、干好多得,把教师的心凝聚到教学改革和学校建设中来。
一是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教师范围不大,部分教师的实施环节不到位,要从制度和考核层面加以解决。
二是要进一步淡化理论课和实习课教师的身份和能力界限,理实一体要从人做起。要从体制上解决人的问题,从机制上解决由此带来的评价问题,从制度层面解决由此产生的待遇问题。
三是要把积极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推到前台,加强考核评定,落实待遇,带动引领。
四是教师入企实践锻炼,要落实相应的保障机制,包括经费保障等,强化考核,使入企锻炼出成果、见成效。
五是借示范校建设东风,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提高教师是学校改革创新主体的认识,营造积极向上的人文氛围,落实好知识分子待遇,努力做到留得住教师的人、留得住教师的心。
3、全校一盘棋,增强管理制度的执行力。示范校建设期间,学校相应建立了一部分适应提高学校内涵建设水平的管理制度,连同以前已经建立的包括学校行政、人事、教学、财务、学生、安全、后勤服务、资产等各项规章制度,此后一是梳理,二是完善,三是督导,四是落实,全校一盘棋,整体求提升。学校发了那么多文件,需要相关责任人研究它们的合理性,研究它们的执行问题。示范校建设为我们推动了一把,我们要考虑如何续这把力,以满足学校管理持续提升的客观需要。
(三)充分发挥示范校建设项目的拉动作用。
示范校建设有一项基本要求,我们的建设成果和做法,要体现出对其它非重点建设专业的拉动,体现出对全校整体工作的拉动。在两年多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做了一些工作,进行了一些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来看,拉动成果成效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课程建设的门类还很少,课程资源量少且没有系统整合,理实一体化教学很大程度还在面上,参与改革创新的教师面还不够宽,提高学校整体管理效能的作用只是初步体现,等等。今后应该继续利用示范校建设的思想认识和运作手段,建立“后示范”的相应机制,形成各专业、各部门、全体教师共同参与改革创新的态势,让先建的专业带动没有参与建设的专业,让走在前面的教师引领其他的教师,让已经完成的课程示范尚未建设的课程,让文化建设更深入地覆盖全校各个层面,充分体现示范校的整体风貌。
(四)发扬科学、规范、严谨的建设作风,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多年来,各个部门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个困惑,不说顶层设计和思路,单就资料而言,一个资料无数次的被收集、被征询,找到的资料又零散无序,有些交汇处的事不知该找谁。为此我们的负责同志自己都烦了。这种情形影响的是工作的严谨性和效率,乃至影响工作态度。久而久之,养成的是不在乎规则、不在意效率的工作氛围。在这种氛围下,推动教学改革、提高管理水平很难落到实处,推进内涵建设、打造第一品牌很可能就是一句口号了。实际上,要保住十堰市中职学校无可置疑的引领示范地位,面临的压力确实存在。
示范校建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一个严格按规程办事的范本。示范校建设要求我们严格按照设计的科学性、态度的严谨性、行为的规范性、资料的逻辑性办事,对我们的实际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把示范校建设的作风发扬下去,在各个方面的实际工作中,重视顶层思考和计划性,注重工作程序和过程管理,建立逻辑性、统一性强的工作资料,善于总结,建立起责、权、利线条清晰的工作系统,我们的管理效能一定会大大提高。
各位领导和老师们,示范校建设走到今天,确属不易,它是全校上下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换来的,借此向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并感谢大家对示范校建设工作的大力支持。“后示范”建设,仍要依靠全体教职工团结一心,携手打造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名符其实的职教品牌,携手走向集团学校明天的辉煌。
第五篇: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 中期汇报材料
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
中期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专家:
今天,自治区专家组一行不辞辛苦来呼图壁中职校进行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中期验收检查。这是对我县职业教育工作的鞭策、鼓励和肯定,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在此,我谨代表全校教职工向各位领导、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本次中期汇报材料提纲从七项任务、六个内容来进行阐述说明,首先我校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严格遵守任务项目书来进行,并细分了“项目法人 ”,用任务点、验收点来对我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的进度和成绩来进行展示。
一、准确把握项目建设目标。以提升三个专业建设水平为抓手,局部带动整体,联合兄弟学校,第一、二批示范校拉动学校整体建设。
(一)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推进学校整体建设。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走校企合作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推进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二)提升专业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产品保鲜与加工、机电技术应用、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清真餐饮方向)三个重点专业的建设水平,促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建成一套校企共同开发适应职业岗位任职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育人能力、社会服务能力、教研能力和科研能力。
(三)进行整体规划和实施,打造学校的知名品牌。整体提升学校的现代职教理念;精品课程建设,完善课程体系;教学平台建设,改革教学模式;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平台建设,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辐射带动区域内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成为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和合作发展的典范,从而打造学校的品牌。
二、明确项目建设思路及主要措施
(一)、确立了“整体推进”,建立了突出“三个专业”、“三支队伍”、“三级精品课程”、“三个模式”、“一批特色校本教材”、“一个平台”、“一个中心”、“一套运行机制”、“社会服务能力”的建设思路。
(二)、建设的主要措施。
1、充实项目团队建设,经过一年的建设,我校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2、认真研读《建设方案》和《任务书》,明确了项目建设任务和熟悉了验收要点,有了结果性的材料。
(三)、人才培养方案的开放程序步骤。从专业调研--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课程结构分析--课程内容分析-教学活动分析--项目评估(论证)--颁布实施
(四)、精品课程的开发步骤。项目分析阶段(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专业相关课程群知识与技能点分析--能力、素质、软件课程知识的关联度分析--学生心里及兴趣分析);项目开发阶段构建模块化的课程--课程素材的制作--素材整理和集成--项目测试--测试、总结--反馈、改进
(五)、特色教材开发流程。教材分析阶段--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专业相关课程群知识与技能点分析--能力、素质、专业知识的关联度分析--学生心理及兴趣分--专家指导--地方特色资料--校企合作。教材开发阶段--构建模块化的课程--内容体系--章节撰写--教材整理和集成--教材出版阶段--出版发行。
三、突出项目建设重点任务。“三个专业”(农产品保险与加工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三支队伍”(农产品保险与加工专业队伍、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队伍、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队伍),“三级精品课程”共14门(区级、州级、校级),“三个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一批特色校本教材”(共10门),“一个平台”(支持教学服务平台),“一个中心”(呼图壁职业教育服务中心建设)。
四、项目建设进度(成果)展示。三个重点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第一轮改革基本完成。
(一)、三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经过专家的审核批语业已基本完成。
1、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以“中高职衔接、拓展”人才培养模式。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础能力培养阶段来促使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个性的协调发展;第二阶段是企业核心岗位能力培养阶段锻炼扎实专业技能、解决实际生产能力;第三阶段为就业拓展提升阶段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实现学生向企业员工的转变。
2、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以“三段两融入”的人才培养模式,从“1+1+1”三年分段式,到“学—练—做”三环节,促成“任务—项目—现场”三情景。第一年以学为主--学习专业基础知识职业道德素质,第二年以练促学--对核心技能进行训练,第三年以做为目的--顶岗实习来实现由学生到工作人员的转变。
3、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1+3+2”人才培养模式。“1”指的是第一学期在学校学习基础能力。“3”指的是第二、三、四学期在学校实训基地为主、酒店餐馆为辅锻炼专业实践能力。“2”指的是最后两学期进入酒店企业进行职业能力训练,结合顶岗实习与就业直通。(1)、三级精品课程建设。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农产品保鲜设备使用与维护》区级正在申报中,《食品营养与卫生》已立项正在建设中,其他三门也正在建设中。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电工技术》区级正在申报中,其他四门课程正在建设中。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新疆地方特色热菜制作》 州级已立项正在建设中,其他三门课程还在建设中。(2)、特色校本教材建设。三个专业正在建设中。
(二)三个重点建设专业师资队伍素质稳步提高,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基本完成。
(三)三个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正在建设中。1.机制建设的建设从三个方面进:
(1)充实了三个专业建设委员会;(2)建设校企合作工作站;
(3)机构和制度建设基本完成。2.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技术服务。去年开展各类职业培训(含鉴定)14800余人次。
(四)三个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有所增加
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实训基地:校内原有1所,校内现有1 所,校外原有6 所,校外现有10所 ;机电应用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内原有1所,校内现有1所,校外原有5所,校外现有9所;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实训基地:校内原有1 所,校内现有2所,校外原有9 所,校外现有14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