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下半年江西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7(共5则范文)

时间:2019-05-12 13:00: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年下半年江西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7(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年下半年江西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7(共)》。

第一篇:2013年下半年江西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7(共)

微信号:jx-zgjsks

2013年下半年江西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7)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维果斯基 B.布鲁纳 C.加涅 D.桑代克

2.某学生认为考试成功是自己的一贯努力,其归因是()。A.内部、不稳定、可控制的 B.外部、稳定、不可控制的 C.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制的 D.内部、稳定、可控制的

3.人们总是希望自己能成为某一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并被其他成员所认可。这种动机属于()。

A.工作动机 B.成就动机 C.交往动机 D.生理动机

4.要想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A.素质教育 B.创设问题情境 C.以学生为主 D.熟悉学生

5.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的迁移称为()。A.负迁移

江西教师资格QQ交流群:119594896

微信号:jx-zgjsks

B.正迁移 C.横向迁移 D.纵向迁移

6.心理学上“水下击靶”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A.形式训练说 B.相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

7.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A.感受与体验 B.前人经验 C.记忆的内容 D.信息及其组织

8.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题目浏览、测查、完成情况的监视及对速度的把握主要采用了()。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管理策略 D.复述策略

9.创造活动的原动力是()。A.个性 B.好奇 C.创新 D.努力

10.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江西教师资格QQ交流群:119594896

微信号:jx-zgjsks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至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1.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是由三方面内驱力组成,即()。A.认知内驱力 B.直接的力驱力 C.自我提高的力驱力 D.间接的力驱力 E.附属的力驱力

2.掌握了“四边形”的概念,再学习“平行四边形”,“四边形”概念对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影响属于()。

A.垂直迁移 B.水平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E.一般迁移

3.下列学习中属于符号学习的有()。A.汉字学习B.英语单词学习C.图像、图表学习D.历史事件学习

E.一般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学习4.前运算阶段的思维特征是()。A.单维思维 B.思维的不可逆性 C.具体逻辑推理

江西教师资格QQ交流群:119594896

微信号:jx-zgjsks

D.思维的灵活性 E.自我中心

5.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有()。A.知识 B.领会 C.应用 D.分析 E.综合与评价

6.课堂的三大要素是()。A.教师 B.学生 C.学习过程 D.学习情境

7.下列属于正式群体的有()。A.班级 B.帮派 C.小组 D.少先队

8.课堂气氛有哪几种类型?()A.积极的 B.消极的 C.放任的 D.对抗的

9.教学评价包括以下哪些步骤?()A.确实评估目标 B.搜集有关的资料

江西教师资格QQ交流群:

119594896

微信号:jx-zgjsks

C.描述并分析资料 D.形成价值判断 E.作出决定

10.根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可分为()。A.常模参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标准参照评价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包括__________、转化和__________三个过程。2.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核心是__________。

3.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__________。

4.元认知在学会学习中的作用有起止作用、__________作用和增效作用。

5.列提纲时所列出的提纲要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但其效果取决于__________。

6.网络关系图,目前,人们将它称为__________,在学习、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中加以广泛利用。

7.教学方法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__________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

8.教学目标是__________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9.教学结果的__________必须针对教学目标。

10.任务分析必须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连的各种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课堂管理 2.群体 3.干扰说 4.组块

江西教师资格QQ交流群:119594896

微信号:jx-zgjsks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L.简述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2.分配学生的座位时,教师需要考虑什么问题? 3.简述小学生概念学习发展趋势特点。4.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有效的知识保持?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1分)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心智技能的培养。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解析】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即最近发展区。

2.A 【解析】由美国心理学家维纳的成就动机的归因模式可知。3.C 【解析】交往动机是指个体愿意归属于某一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

4.B 【解析】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而要想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

5.B 【解析】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的迁移属于正迁移。6.C 【解析】贾德在“水下击靶”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经验类化说。7.D 【解析】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江西教师资格QQ交流群:119594896

微信号:jx-zgjsks

8.D 【解析】由复述策略的定义可知。9.B 【解析】好奇是创造活动的原动力。10.A 【解析】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

二、多项选择题 1.ACE 【解析】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有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三种。

2.ABCDE 【解析】“四边形”包含了“平行四边形”,而“平行四边形”是“四边形”的特殊形式,所以既是垂直迁移,也是一般迁移,同时,学习“四边形”在先,所以还是顺向迁移。

3.ABCD 【解析】E项为命题学习的内容。4.ABE 【解析】C项是具体运算阶段的特征,D项是形式运算阶段的特征。5.ABCDE 【解析】这些都是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而且布卢姆认为它们是一个由低到高的阶梯关系。

6.BCD 【解析】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7.ACD 【解析】正式群体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其成员有固定的编制,职责权利明确,组织地位确定。

8.ABD 【解析】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成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江西教师资格QQ交流群:119594896

微信号:jx-zgjsks

9.ABCDE 【解析】教学评价是一种系统化的持续的过程,以上选项均为教学评价的步骤。10.AD 【解析】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依据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而划分的。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则是依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

三、填空题 1.获得 评价 2.无关刺激

3.主动地构建认知结构 4.变通

5.概括性 条理性 学习者是如何使用它的 6.概念图 教学 测评 7.教与学 8.预期 9.测量 10.子目标

四、名词解释

1.课堂管理: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2.群体: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

3.干扰说: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研究表明,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即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4.组块: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利用贮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经验,对进入到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过程。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一般认为,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1)教师的教育失策。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与教师的教育失策直接相关,有些甚至就是教师直接造成的。教师的教育失策主要表现为指导思想的错误,管理的失误,教学的江西教师资格QQ交流群:119594896

微信号:jx-zgjsks

偏差等。

(2)学生的身心因素。课堂中大量的问题行为与学生的身心状况直接相关,是由学生自身的因素引起的。即使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其问题行为也因其身心条件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3)环境因素。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还与环境影响有关。环境影响主要包括家庭、大众媒体、课堂内部环境等方面。

2.【答案要点】(1)要考虑课堂行为的有效控制,预防纪律问题的发生。

(2)要考虑促进学生间的正常交往,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3.【答案要点】小学生概念学习发展趋势特点:(1)概念的具体性减少、抽象性增加。(2)概念的模糊性减少、精确性增加。(3)概念形成减少、概念同化增加。(4)概念的自觉性不断提高。

4.【答案要点】(1)利用教材呈现技术,提高教材可懂度。(2)设计教学活动,促进知识的理解。(3)指导复习,促进知识的巩固。

六、论述题

【答案要点】对小学生进行心智技能的培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确立合理的心智技能原型。由于形成了的心智技能一般存在于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头脑之中,由此模拟确立模型的过程实际上是把专家头脑中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经验“外化”为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活动模式的过程。用模拟法建立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一般分为两步进行:创拟确立模型和检验修正模型。

(2)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

①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②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③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④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江西教师资格QQ交流群:119594896

第二篇:2013年下半年江西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8

微信号:jx-zgjsks

2013年下半年江西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8)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写在括号内,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场独立型概念的提出人是()。A.卡特尔 B.威特金 C.吉尔福特 D.列维托夫

2.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A.能力 B.努力 C.任务 D.运气

3.()内驱力将学业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A.学习B.认知 C.自我提高 D.附属

4.迁移的概括原理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的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桑代克 B.苛勒 C.奥苏伯尔 D.贾德

5.教科书中的练习题多属于()的问题。A.创造性

江西教师资格QQ交流群:119594896

微信号:jx-zgjsks

B.认知性 C.有结构 D.无结构

6.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A.新的理解 B.不同的见解 C.认知策略 D.类比或表象等

7.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A.自然观察法 B.实验室实验法 C.两难故事法 D.对偶故事法

8.在感觉记忆中,信息的存储形式是()。A.语义 B.概念体系 C.视像和声像 D.图式

9.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只有个人的意义的群体是()。A.松散群体 B.联合群体 C.非正式群体 D.集体

10.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一般是由学生完成一些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测验,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估,或者凭教师的平常观察记录,或与学生的面谈进行的评价是()。

A.形成性评价

江西教师资格QQ交流群:119594896

微信号:jx-zgjsks

B.总结性评价 C.正式评价 D.非正式评价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班级越大,情感纽带的力量就越强。()2.教学评价是对学习结果的客观描述。()3.新教师有一套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4.一个教师经常思考“学生喜欢我吗?”和“同学们怎样看待我?”等问题时,说明该教师已进入关注情境阶段。()5.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6.与人生哲学有关的教学目标属于组织价值观念系统水平。()7.非正式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主要取决于教师对它的管理。()8.评价量表和行为检查单有一定的关系。()9.课堂练习时,专家型教师要求学生作业时安静,并把这看作课堂中最重要的事情。()10.教师在教授思维方法时,应遵循由外而内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学生不必要的盲目摸索。()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大多数成绩不良问题,其实质是在__________。2.__________是产生兴趣的基础。

3.根据马斯洛的理论,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__________、审美和__________的需要。4.有效利用策略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

5.对小学生来说,监控策略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上。

6.对于篇幅短小或者内在联系密切的材料,适于采用__________,对于篇幅较长或者较难、内在联系不强的材料,适于采用__________。

7.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__________或__________。8.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考察分析,并形成某种判断和决策的过程就是__________。

江西教师资格QQ交流群:119594896

微信号:jx-zgjsks

9.教师可以使用__________来记录其在教学中的观察结果。

10.轶事记录要求教师纯粹记载下__________,而不要掺杂个人的意见或观点。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操作定向 2.自我中心 3.标准化成就测验 4.区分度

五、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简述埃里克森儿童人格发展阶段理论。2.简述自我意识对人格发展的影响。3.简述教学目标的功能。4.简述个别化教学的基本环节。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2分)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对特殊儿童实施教育。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解析】略。2.A 【解析】B选项为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为稳定的外在原因;D为不稳定的外在原因。3.C 【解析】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不直接指向知识和任务本身,而看重学业成就。4.D 【解析】1908年,贾德批评了共同要素说,提出了经验类化理论,即概括化理论。5.C 【解析】略。

江西教师资格QQ交流群:119594896

微信号:jx-zgjsks

6.A 【解析】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重新加工,产生新的理解。7.C 【解析】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两难故事法。8.C 【解析】在感觉记忆中,信息的存储存形式是视像和声像。9.B 【解析】题干是对联合群体的名词解释。10.A 【解析】题干是对形成性评价的阐释。

二、判断题 1.×

【解析】班级越大,情感纽带的力量就越弱。2.×

【解析】教学评价是对客观结果的主观判断与解释。3.×

【解析】题干讲的是专家型教师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特征。4.×

【解析】常思考这样的问题的教师还处在关注生存阶段。5.×

【解析】以命题形式进行思维是形式运算阶段的特征。6.√

【解析】因为在这一水平上要将许多不同的价值标准组合在一起,消除它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并开始建立内在一致的价值体系。

7.×

【解析】非正式群体对个体进行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主要取决于非正式群体的性质。以及与正式群体目标的一致程度。

江西教师资格QQ交流群:119594896

微信号:jx-zgjsks

8.√

【解析】二者都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判断,可以在观察过程中或结束后使用。但二者的评价标准不同,检查单只需做定性判断,而等级评价量表要做定量判断。

9.×

【解析】题干所指是新教师在课堂练习中的具体做法。10.×

【解析】应遵循由内而外的方式,即把教师头脑中的思维方法或思路提炼出来,给学生示范,并要求学生模仿、概括总结,这样才可以避免学生不必要的盲目摸索。

三、填空题

1.知识技能的掌握或应用上存在障碍2.需要3.认知 创造4.专门领域的基础知识 5.集中注意 领会监控6.整体识记 分段识记7.区分程度 鉴别能力8.案卷分析9.检查单10.所观察到的内容

四、名词解释

1.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

2.自我中心:自我中心指不能从对方的观点考虑问题,以为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正如他自己所看到的一样。

3.标准化成就测验: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验。

4.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它是根据学生对测验项目的反应与某种参照标准之间的关系来估计的。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8个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存在相应发展危机,其成功而合理的解决有利于个体积极人格的形成。其中前5个阶段属于儿童人格发展时期: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

江西教师资格QQ交流群:119594896

微信号:jx-zgjsks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

2.【答案要点】(1)自我意识的水平制约着个人对自己的人格形成和发展进行调节的能力。(2)自我评价的性质决定人格发展的方向。(3)自我调控能力制约着人格的发展。

3.【答案要点】(1)指导学习结果的测量和评价。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教学结果的测量必须针对教学目标。(2)指导教学策略的选用。教学目标一旦确定,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选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教学目标不同,学习的方式和教学方式也不同。(3)指引学生学习。在学习之前,教师明确告诉学生学习目标,将有助于引导学生对课中重要信息的集中注意,对所教内容产生预期。

4.【答案要点】个别化教学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个别化教学大致包括这样几个环节:(1)诊断学生的初始学业水平或学习不足;(2)提供教师与学生或机器与学生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3)引入有序的和结构化的教学材料,随之以操练和练习;(4)容许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向前学。

六、论述题

【答案要点】(1)特殊教育必须注意内容、技能和环境的变革。内容必须满足各类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并通过特殊教育手段使学生掌握一些特殊技能。

(2)在安排特殊教育的环境时,可以考虑以下几种形式:

①随班就读。让需要进行特殊教育的缺陷儿童进入普通学校的课堂中进行全日制或半日制的教育活动。②普通班加巡回辅导。将特殊儿童置于普通班中,由巡回辅导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向特殊儿童提供部分时间的教学,或对普通班教师进行咨询,商讨特殊儿童的辅导策略。③普通班加资源教室。资源教室是为中小学特殊儿童设立的、与普通教室分开的补救教学场所,配有特殊的材料、设备和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它有两种用途,一是对学生作个别辅导或小组教学,通过补救学生所缺乏的技能或补偿其弱点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问题;二是由受过特殊训练的教师对那些普通教师难以处理的学生提供咨询与帮助。④设置特殊班。将教育需求相近的特殊儿童集中在一个班级内接受教育。这种特殊班通常附设在普通中小学里,对象为轻度和中度的残疾儿童。

江西教师资格QQ交流群:119594896

第三篇: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7)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提出观察学习概念的心理学家是()。A.班杜拉B.斯金纳C.华生D.皮亚杰 2.下列概念中,()不是皮亚杰最先提出的。A.同化B.顺应C.图式D.反射 3.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

A.苛勒B.托尔曼C.桑代克D.巴甫洛夫

4.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一般把人的学习定义为在()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A.学习行为B.社会理论C.社会生活实践D.文化视野 5.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

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 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C.正强化和负强化 D.强化和惩罚

6.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班杜拉

7.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属于刺激()。A.获得 B.消退 C.分化 D.泛化

8.()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A.斯金纳 B.布鲁纳 C.苛勒 D.加涅

9.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10.学生学习直角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11.在发现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

A.促进者和引导者 B.领导者和参谋 C.管理者 D.示范者 12.由特定团体的相对标准决定最终成绩的测验是()。

A.标准参照测验 B.常模参照测验 C.描述性测验 D.团体测验 13.“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指()。

A.消退 B.刺激比较 C.刺激泛化 D.刺激分化

14.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A.能力 B.技能C.兴趣 D.刺激一反应联结

15.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

A.中性刺激 B.无条件刺激C.条件反应 D.无条件反应 16.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A.强化 B.惩罚C.逃避条件作用 D.消退

17.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

18.以下哪一项不是班杜拉重点研究的社会学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A.攻击性行为 B.亲社会行为C.性别角色的获得 D.观察能力 19.下列哪个过程属于问题解决()。A.吃饭穿衣 B.漫无目的的幻想 C.猜谜语 D.回忆电话号码 20.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常使用的“强化法”属于()。

A.行为改变法 B.认知改变法C.精神分析法 D.运动改变法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25个题空,每空1分,共25分)1._________是用以调节人际交往,实现社会控制,维持社会秩序的思想工具,它来自于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交往经验。2.在西方心理学中,加涅在_________一书中先后提出的学习层次和学习结果分类影响较大。3.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是学习者知识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_________的适当的原有知识。4.教学不是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_________。5.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最有影响的是奥苏伯尔的——和布鲁纳的_________,这二者都重视所学内容的_________的重要性。

6.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_________。

7.完形一顿悟说认为完形是一种_________,是对事物关系的认知。8.斯金纳认为_________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9.回避条件作用与逃避条件作用都是_________的条件作用类型。10.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_________行为。

11.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_、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_________。12.负强化与惩罚的含义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13. _________学说作为最早的一个认知性学习理论,肯定了主体的能动作用,把学习视 为个体主动构造完形的过程,强调观察、顿悟和理解等认知功能在学习中的重要_________作用。

14. _________也是概念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

15.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包括_________、转化和_________三个过程。16.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_________。17.完形顿悟学说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_________。18.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它的呈现或撤除能够_________发生的概率。19.强化有_________与_________之分。

20.从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来看,学习是学生与环境之间_________的结果。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21.如何理解学习的概念? 22.简述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23.简述桑代克主张的学习应遵循的三条重要学习原则。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4.请辨析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理论的关系,并思考如何用其相互关系来指导教学实践。

25.试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观察学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提出来的。皮亚杰和布鲁纳早期的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但相对而言,他们的认知学习观主要在于解释如何使客观的知识结构通过个体与之交互作用而内化为认知结构。

2.D解析:反射最早是由桑代克提出的。桑代克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他把人和动物的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认为这种联结的形成是通过盲目尝试一逐步减少错误一再尝试这样一个往复过程习得的。而皮亚杰则提出了同化、顺应、图式。

3.A解析: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曾在1913~1917年间,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从而提出了与当时盛行的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学习理论相对立的完形~顿悟说。在苛勒的黑猩猩问题解决的系列实验中,他把黑猩猩置于笼内,笼外放有食物,食物与笼子之间放有木棒。对于简单的问题,黑猩猩只要使用一根木棒便可获取食物,复杂的问题则需要黑猩猩将两根木棒接在一起(一根木棒可以插入另一根木棒),方能获取食物。因此,答案选A。

4.C解析: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一般把人的学习定义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 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因此,答案选C。

5.C解析: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强化有正强 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消惩罚)之分。

6.A解析: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斯金纳。斯金纳是美国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 家,他的杰出贡献就是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和提倡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

7.C解析: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例如,为了使狗能够区分开圆形和椭圆形光圈,如果只在圆形光圈出现时才给予食物强化,而在呈现椭圆形光圈时则不给予强化,那么狗便可以学会只对圆形光圈做出反应而不理会椭圆形光圈。在实际的教育和教学过程中,也经常需要对刺激进行分化,如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要求学生区别重力和压力、质量和重量等。

8.B解析: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由此,布鲁纳十分强调认知结构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认为认知结构可以给经验中的规律性以意义和组织,使人能够超越给定的信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9.D解析: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 变化。学习不是本能活动,而是后天>-3得的活动,是由经验或实践引起的。任何水平的学习都将引起适应性的行为变化,不仅有外显行为的变化,也有潜在的个体内部经验的改组和重建,而且这些变化是相对持久的。但是也不能把个体一切持久的行为变化都归之为学习,那些由于疲劳、成熟、机体损伤以及其他生理变化所导致的行为变化就不属于学习,只有通过反复练习、训练使个体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持久的变化才能称为学习。10.C解析概念学习是指学会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做出反应。11.A解析:发现教学是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策略,教师在其中主要起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的作用。

12.B解析:常模参照测验是通过测量团队的平均值,按照个体在团队中所处的位置来最终决定成绩的。

13.C解析: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被称为刺激泛化。14.D解析:桑代克认为,初次进入一只新的迷箱时,动物的活动都不是根据对笼子性质的理解,而是依照桌一种一般的冲动行事,随着错误反应的逐渐减少,正确反应的逐渐巩固,最终形成稳定的刺激反应联结。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刺激一反应联结。

15.C解析: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是巴甫洛夫的理论,在他的典型实验中,当铃声与食物反复配对呈现多次以后,仅呈现铃声而不出现食物时,狗也会做出唾液分泌反应,在这个实验开始时,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而铃声不能诱发狗的唾液分泌,这时食物叫无条件刺激,铃声叫中性刺激,诱发的唾液分泌反应称为元务件反应。

16.C解析:逃避条件作用是指当厌恶刺激出现后,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频率增加。

17.C解析: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他认为,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为此,他提出“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18.D解析:班杜拉重点研究的社会学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有:攻击性行为、亲社会行为、性 别角色的获得。

19.C解析:问题解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认知性、目的性和序列性,故排除ABD 20.A解析:强化法是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

二、填空题1.行为规范2.《学习的条件》 3.同化新知识4.处理和转换

5.有意义接受学习论发现学习论结构 6.惩罚 7.心理结构 8.强化9.负强化

10.操作性 11.基本概念方法12.不同 13.完形~顿悟14.接受学习15.获得评价

16.认知结构 17.完形18.增加反应19.正强化负强化20.相互作用

三、简答题21.学习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是指从低等动物到人类在后天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狭义的学习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比较持久的变化。对学习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1)学习的发生是由经验引起的。这种经验不仅包括外部环境刺激以及个体的练习,更重要的是包括个体与环境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

(2)只有当个体在经验的作用下发生了行为上的变化,才能认为学习发生了。但有时这种变化未必立即见诸行为,而只是导致了行为潜能上的变化或者思维上的变化,也可视为发生了学习。

(3)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行为发生了变化就意味着学习的发生,只有当行为的变化是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所导致的,才能视为学习。

(4)学习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不仅是人类具有的;而且在动物之间也存在学习;它不仅指知识、技能的学习,也指态度、行为准则的学习,还包括从出生一直持续终身的日常生活中的学习。

22.经典性条件反射是由俄国的巴甫洛夫提出来的,其基本规律包括以下两方面:

(1)习得律与消退律。在条件作用的获得过程中,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十分重要。一方面,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必须同时或近于同时呈现,间隔太久则难于建立联系;另一方面,条件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出现的信号,必须先于无条件刺激而呈现,否则也将难以建立联系。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然而,要完全消除一个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应则比获得这个反应要困难得多。

(2)刺激泛化与分化。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例如,为了使狗能够区分开圆形和椭圆形光圈,如果只在圆形光圈出现时才给予食物强化,而在呈现椭圆形光圈时则不给予强化,那么狗便可以学会只对圆形光圈做出反应而不理会椭圆形光圈。在实际的教育和教学过程中,也经常需要对刺激进行分化,如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要求学生区别重力和压力、质量和重量等。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是互补的过程,泛化是对事物的相似性的反应,分化则是对事物的差异的反应。泛化能使我们的学习从一种情境迁移到另一种情境,而分化则能使我们对不同的情境做出不同的恰当反应,从而避免盲目行动。总之,经典条件作用能较有效地解释有机体是如何学会在两个刺激之间进行联系,从而使一个刺激取代另一个刺激并与条件反应建立起联结的。但经典条件作用无法解释有机体为了得到某种结果而主动做出某种随意反应的学习现象,如中小学生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为了得到教师的表扬或同伴的认同而努力学习。

23.(1)效果律。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其他条件相等,在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则其联结就会增强;而得到烦恼的结果时,其联结就会削弱。(2)练习律。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任何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一经练习运用,其联结的力量逐渐增大。而如果不运用,则联结的力量会逐渐减少。

(3)准备律。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当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事前有一种准备状态时,实现则感到满意,否则感到烦恼;反之,当此联结不准备实现时,实现则感到烦恼。

四、论述题

24.(1)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理论的关系,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是两种相对的学习方式,相互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①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侧重点不同。接受学习强调现成知识的掌握,发现学习则强调探究过程。

第二,呈现学习材料的方式不同。在接受学习中,教师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生;在发现学习中,教师只呈现一些提示性的线索,而不直接呈现学习内容。

第三,学习的心理过程不同。在接受学习中,学生只需直接把现成的知识加以内化,纳入到认知结构中;在发现学习中,学生必须首先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从事实中归纳出结论,然后再把结论纳入到认知结构之中。

第四,教师所起的作用不同。在接受学习中,教师起主导、控制的作用;在发现学习中,教 师只起指导作用,而不控制具体的学习过程。

②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联系主要表现为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发现学习需要以接受学习为基础。没有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而进行的发现学习,其效率必然是很低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只能盲目地、机械地进行“试误”式的发现。有效的发现学习赖以发生的知识基础可以来自接受学习,也可以来自发现学习,但最主要的是来自接受学习。因为通过接受学习来积累知识基础的效率比通过发现学习要高得多,如果仅靠发现学习来积累知识,那么要耗费很长时间,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积累起雄厚的知识基础以进行高水平的发现学习。

第二,发现学习是促进接受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一方面,接受学习的进行,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以具体经验做支柱,而发现学习是获得具体经验的途径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接受学习的基础;另一方面,在发现学习中要运用过去所获得的知识(包括接受学习中获得的知识),通过运用可以使这些知识得到巩固和重新理解。

(2)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关系在教学中的意义,正确地认识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关系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主要表现为:

①从总体上说,学校教学应以接受学习为主,发现学习为辅。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可以综合使用。人是一种文化的动物,每一个个体都应该在未成年时吸收、继承人类经过漫长时间积累起来的文化中的精髓,接受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基本知识,这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和重要途径。发现学习也是不可缺少的,它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掌握科学发现的方法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而这些都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目标。而且在有些情况下,发现学习还是学生赖以理解抽象的、概括性知识的必经途径。,②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在学校教学中的地位应随着教育层次的变化相应地有所变化。可以这 样说,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就是从接受走向发现的过程。

③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在学校教学中的地位应随不同的教学科目以及学习阶段而相应地有所变化。不同学科之间,在数理学科中应比其他学科更多地使用发现学习。就一门学科的不同学习阶段而言,在初学一门学科特别是难度较大的学科时,总是先采用接受学习,尤其是对那些核心性概念和原理的学习。

④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条件决定学习方式。并没有哪一种学习方式绝对好,也没有哪一种学习方式绝对差,只能说这种学习方式适合这一种场合,而不适合那一种场合。2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当代学习理论的一场革命,它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其基本观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知识观。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而且,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并不是拿来便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另外,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因为这些理解只能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它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2)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生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5-,因而不是行为主义所描述的卜R过程。而且,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其中,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已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并不简单是信息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学习过程并不简单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又与认知主义的信息加工论有所不同。(3)学生观。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小到身边的衣食住行,大到宇宙、星体的运行,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他们几乎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而且,有些问题即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面前时,他们往往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理智),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并且这种解释并不都是胡乱猜测,而是从他们的经验背景出发而推出的合乎逻辑的假设。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他更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这不是简单的“告诉”就能奏效的,而是需要与学生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彼此做出某些调整。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学生的共同体之中,这些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教学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他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

第四篇:2011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专项练习题及答案(7)

2011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专项练习题及答案(7)

简答题

1.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

2.什么是问题解决?它一般包括哪些要素?

3.智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4.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5.简述奥苏伯尔关于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理论。

6.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各自的优势是什么?

7.人们遇到挫折后,会引起什么反应?

8.简述遗忘的原因。

9.说明成就动机的含义和结构。

10.举例说明问题解决策略中的手段---目的分析法。

参考答案:

1.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态度和品德,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常用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例如说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对于年龄小,没有怀疑观点的学生或在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宜只呈正面观点,不宜提出反面观点。相反则应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2)以情动人。说服开始时,富于情感色彩的说服内容容易引起兴趣,然后再用充分的材料进行说理论证,比较容易产生稳定的、长期的说服效果。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情感因素作用更大些。(3)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以学生原有的态度为基础,逐步提高要求。若原有的态度与教师所希望达到的态度之间的差距较大,教师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提出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否则将难以改变态度,而且还容易产生对立情绪。

2.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 程。它具有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三个特点。

3.智力与创造性思维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性民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所以,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可以说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

4.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识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一段的儿童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具有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

5.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指个体由自

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6.场独立性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周围的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场依存性者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把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的依据,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

7.人们受到挫折后会引起以下各种可能的反应:

(1)攻击行为;(2)冷漠;(3)幻想:(4)心理防御机制。

8.遗忘的原因一般有两种解释:消退和干扰。消退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干扰理论认为,长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主要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他刺激的干扰。一旦干扰被解除,记忆就可以恢复。干扰又可分前摄干扰与倒摄干扰两种。前摄干扰指已学过的旧信息对学习新信息的抑制作用,倒摄干扰指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一系列研究表明,在长时记忆里,信息的遗忘尽管有自然消退的因素,但主要是由信息间的相互干扰造成的。一般说来,先后学习的两种材料越相近,干扰作用越大。对于不同内容的学习如何进行合理安排,以减少彼此干扰,在巩固学习效果方面是值得考虑的。

9.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会努力去克服困难,尽力达成目标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回避失败的倾向。一般认为,成就动机较高的人喜欢选择富于挑战性的任务,其追求成功的倾向大于回避失败的倾向,成就动机水平较低的人则因害怕失败而回避困难的任务。10.举例来说:我们在大学的校园里,目标是要到火车站去。我们先想到学校与火车站之间有什么差异,这个差异主要是距离上的差异,大约是10公里。然后我们思考用什么操作手段去缩短这一空间距离。我们可以乘公共汽车去或者出租汽车去,也可以骑自行车去。如果行李较多时间又紧迫,我们就决定乘出租车,但是下一步还要考虑如何能乘上出租车。这里又产生了一个“距离”,要缩短这个“距离”,首先要确定是打电话叫出租车到宿舍,还是走到校门口去乘出租车。

手段—目的分析法的一个核心是将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几个较简单的子问题。其要点是:(1)比较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提出第一个子问题:如何缩小两者差距?(2)找出缩小差距的办法及操作。(3)如果提出的办法实施条件不够成熟,则提出第二个子问题:如何创造条件?(4)提出创造条件的办法及操作。(5)如果(4)中提出的办法实施条件也不成熟,则提出第三个子问题,如何创造条件?……如此螺旋式地循环前进,直至问题解决。

2011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专项练习题及答案(8)

1.试述处理压力的方法。

2.结合实例谈谈学习中的组织策略。

3.结合实际分析如何培养创造能力。

4.常用的学习策略有哪些?结合实际谈一谈如何运用学习策略进行有效学习?

5.在人格发展与调节中,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6.如何训练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7.根据遗忘发生的规律,谈谈怎样复习才能有效避免遗忘。

8.试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9.教育心理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能发挥什么作用?

10.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及其特征?

参考答案:

1.认识压力的作用及其可能导致的后果,对可能出现的过度压力有心理准备,并主动学习处理压力的方法,就可以有效地控制压力。常用的方法如下:

(1)了解自己的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2)劳逸结合,积极休息,培养业余兴趣爱好。

(3)加强体育锻炼,生活有规律,睡眠充足。

(4)建立和扩展良好社会支持系统,拥有朋友。

(5)积极面对人生,自信豁达,知足常乐,笑口常开。

(6)改变不合理观念,通过有意地改变自己的内部语言来改变不适应状况。

2.组织策略即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和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应用组织策略可以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的加工,进而促进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该策略侧重于对学习材料的内在联系的建构,更适用于那些需要深入理解与思考才能把握内在深层意义的学习材料。几种常用的组织策略有群集.摘录.画线.列提纲等。

群集(grouping)即我们平时所讲的归类,它是组织策略的一种常见形式。通过对零散、个别的项目、单元进行分类与排列,可以加强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有助于形成简明有序的结构,使学习者易于理解与记忆。

摘录、画线、写标题、列提纲、做笔记等学习策略的基本原理是概括、抽取学习内容的要义,建构所学内容的组织与结构。对学习材料中的重点部分进行摘录和画线有助于集中注意力于重点内容上,并促进理解和记忆。还可以用自已的语言以写小标题的形式概括重点,许多研究发现,用自己的话去概括课文中的重点,比单纯地接受现成的概括语更能促进理解与记忆。此外,将所学内容列个提纲,逻辑清晰便于记忆,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策略。提纲可以将整个内容的核心思想及其有关细节以简明、扼要的形式表现出来,取得纲举目张的效果。

3.21世纪是以知识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能否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的关键因素。而“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为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使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发展壮大,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尽快培养出新形势下迫切需要的大批创造性人才。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何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呢?下面是如何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些想法:

(1)破除创新神秘论;

(2)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3)努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4)全方位地训练学生的扩散思维。

当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仅仅做到以上几点,也很难奏效。但只要我们全体教师立足创新教育,更新观念,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改进教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能走出一条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新路来。

4.学习策略可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又分为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元认知策略可分为计划策略、监督策略和调节策略。

要运用学习策略进行学习必须从以下方面做起:

(1)掌握各种有效的知识类型;

(2)培养学习的愿望与动机;

(3)有相关学习的元认知。

5.(1)首先做到人格独立;

(2)在做任何事情都有潜意识的积极动力;

(3)制定积极向上的目标和计划;

6.对儿童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提高儿童的创造性水平主要可以通过下面的途径:

(1)建立目标与意向;

(2)训练基本的技巧;

(3)鼓励个体取得某领域的具体知识;

(4)刺激和鼓励好奇心;

(5)建立动机,特别是内部动机;

(6)建立自信,鼓励冒险精神;

(7)强调掌握和自我竞争;

(8)培养有关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信念;

(9)提供选择和发现的机会;

(10)促进自我管理技巧;

(11)传授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与技术;

(12)运用例子。

7.其一,及时复习。新学习的材料一定要注意及时地复习,至少要在当天加以学习。以减缓遗忘的进程。

其二,分散复习。分散复习是相对应集中复习而言的。相对于大多数学习而言,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因为分散复习可以降低疲劳感,可以减少前摄抑制倒摄抑制的影响。其三,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研究表明,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的效果优于单纯的重复阅读。单纯重复阅读的记忆效果之所以不如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主要在于前者不利于及时发现学习叶,的薄弱点,闲而在重复学习时有一定的盲目性;而后者则可以及时发现学习中的薄弱点,从而在重复学习时,便于集中注意,有针对性地加强薄弱点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如英语.语文)中应注意教育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边阅读边背诵,将阅渎与背诵交替进行。

8.(1)主要内容

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和学生观

②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已的知识的过程。

(2)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①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②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③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9.教育心理学不仅能够给新课改提供理论上的指导,而且能够给解决新课改中遇到的问题

提供研究方法上的指导。

(1)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

①为教育现象提供不同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

②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性指导

③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2)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

①帮助教师应用研究的方法来了解问题

②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持续的研究

10.(1)主要观点以下几个方面:

①学习是有意义的心理过程

②学习是学习者内在潜能的发挥

③学习应该是对学习者有用的.有价值的经验的学习

④最有用的学习是学会如何进行学习

(2)特征:

①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的主题是人的本性及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②人本主义心理学从哲学思想上来看,主要思想倾向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第五篇: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

1、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2、每小题1分,3、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4、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1、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2、每小题1分,3、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4、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A.涂尔干 B.卢梭 C.赞科夫 D.福禄倍

5、尔

2.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

A.演示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陶冶法

3.从时间上看,6、相对其他教育形式来说,7、家庭教育的特点是()

A.开始最早持续最短 院 B.开始最早持续最长

C.开始较晚持续最长 D.开始较晚持续较短

4.传统教学的“三中心”指

8、()

A.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生活中心 B.学生中心、社会中心、实践中心

C.教师中心、实践中心、生活中心 D.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

5.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后勤工作 B.管理工作 C.教学工作 D.科研工作

6.美育的直接功能是()

A.育德 B.促智 C.育美 D.健体

7.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

A.文化传统 B.受教育者的需求 C.生产力水平D.教育的规模

8.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 B.文化传统 C.社会制度 D.科技水平

9.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

A.商周 B.春秋战国 C.秦汉 D.隋唐

10.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中,9、“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A.赫尔巴特 B.裴斯塔洛齐 C.杜威 D.夸美纽斯

11.人的身心发展是指

10、()

A.身体和心理的发展 B.个性的品德的形成C.体重和身高的增加 D.技能和技巧的提高

12.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

A.系统性 B.制度性 C.无阶级性 D.等级性

13.我国现代学校产生于()

A.17世纪末 B.18世纪末 C.19世纪末 D.20世纪末

14.在教育起源问题上,11、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

A.生物起源说 B.神话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15.智育的根本任务是()

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C.提高学生的生活情趣 D.形成学生的品行

16.与一般身体锻炼相比,12、学校体育更具有()

A.随意性 B.娱乐性 C.自觉性 D.系统性

17.人的世界观基本形成于()

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18.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13、在教育过程中起()

A.强制作用 B.辅助作用 C.主导作用 D.中介作用

19.法国著名

14、教育家卢梭的教育著作是()

A.《教育漫话》 B.《大教学论》 C.《爱弥尔》 D.《普通教育学》

20.英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是一种典型的()

A.双轨制 B.单轨制 C.分支制 D.中间型学制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A 2.B 3.B 4.D 5.C

6.C 7.C 8.A 9.B 10.C

11.A 12.C 13.C 14.A 15.A

16.D 17.D 18.C 19.C 20.A

填空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

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

6、孔子流传于事的著作是(论语)

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孟子、荀子)

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

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

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

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

13、(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刻)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14、乐正真考证是(郭沫若)完成的。

15、(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6、(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学基础。

1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被认为……

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多婆术)。

19、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20、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21、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2、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雄判术原理)

23、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所著作是(大教学论)

24、洛克是(绅士教育)的代表著作是(教育漫画)

25、卢俊是(自然主义)的代表,著作是(爱弥儿)

26、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27、赫儿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是1860年出版的。

28、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29、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30、历史研究法的工作是(史料真伪的鉴别),鉴别包括(外部考证)和(内部考证)

31、调查研究法可分为(确定课题)(搜集资料)(做出结论)

32、调查研究法包括(调查、研究、访问)。

33、教育实验可分为(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

34、教育一词最早可以在《孟子,尽心上》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35、古代教育包括(奴隶制社会教育)(封建制社会教育)

36古代教育发展的首要事件是作为教育的专门机关--(学校的产生)37教师的来源是我国夏、商、周时代的(师氏、保氏、大司乐、大司徒)

38、我国最早的学校是在夏代,是时称为(校、庠、序)

39埃及古代最早的学校是前21世纪的(宫廷学校)

40中国古代社会教育发展有两个典型时期(西周教育)(唐代教育),外国的典型代表则有(古代希腊教育)(欧洲中世纪教育)

4六艺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

42、(西周)代表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教育的发展水平,西周形成了完备的教育制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分为(国学)和(张学教育)

43、希腊6世纪形成了著名的(雅典)和(斯巴达)教育体系

44、从雅典教育的课程内容看,他们非常重视体育、智育、和美育,史称”和谐“发展的教育”称他们开设的主要学科一一(文法、修辞、辨证法、几何、天文、音乐、算术)为自由七艺。

44唐代教育有(言学)(么学)。言学分为(中央官司学)和(地方言学)

45中国封建社会的三大学校典型(言学)(私学)(书院)46(唐代)教育是封建时代世界上最发达的教育

47五世纪后欧洲的教育掌握在教会手中,(教会学校)是教育制度的主题,称(骑士教育)

48、骑士教育的内容是“骑士七技”

49、“骑士教育”的内容为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称“骑士七技”。

50有历史记载的我国最早的学业校(是夏朝)

5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士)独立阶层是我国第一代教师群体.52.教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领导者53.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54.俄国教育家(乌伸斯基)说:教师职业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

55、(古之学者必有师)出自韩愈的师说《师说》

56、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加里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57、1985年开始我国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58、《中华人民铬镍钢和国教师法》又时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做出了全面的规定。

59、教师的一般认识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

60、教师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言)三种。

6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反映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63、教师职前教育分为(非定向师范教育也称开方式师范教育)和(定向师范教育也称封闭师范教育)

下载2013年下半年江西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7(共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年下半年江西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7(共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四)(推荐五篇)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四)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 2.“印度狼孩”的事实说明,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主要因......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 一 、单选题 1.教育心理学中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也都集中体现在对( A )的不同解释上。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2.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 D )出......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时间:2015-03-07 分类: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哪项不归之于学习与教学的系统过程中。(C )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 一、选择 1. 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1.1)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A] 2.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新为终考期末复习试题 一、单选题 1.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是:A A.桑代克 B.冯特 C.班杜拉 D.华生 2.西方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是:C A.19世纪初 B.19世纪中......

    幼儿教师_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7)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直观形象法中示范性最强的是。 A.观察法 B.演示法 C.示范法 D.范例法 2.是幼儿教师最常用的和最普遍使用的教育教学方法。 A.直观形象法 B.语言法 C.角色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