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立成人之志 筑成才之道”讲话稿
“立成人之志 筑成才之道”主持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三月暖阳,春风袭人,人间真情犹在;四月翘楚,花香沁人,高新大爱无疆。
有一个人,你永远都能在她的脸上找到笑容,轮椅为伴,你却始终能够在她的眼里看到希望。有人说她是湖南的“张海迪”,又有人说她是中国的“海伦·凯勒”,虽然自己的双腿残疾,但是她却让无数陷入“迷途“的人站起来。“五落五起”的人生并没有使她就此沉沦,扼住命运咽喉的她却唱出人生最美的吟唱,她便是“感动中国2007年度人物”李丽。
今天,请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她的到来表示欢迎!
结束语:
同学们,每个人来到世上,都需要扮演自己的角色。李丽老师用她的经历最好地诠释了自己的角色。残疾打不垮、贫困磨不坏、灾难撞不倒,坚强和她的生命一起成长。五年的时间,温暖八万个冰冷的心灵,接受与回报,轮椅为笔勾画人生最美的弧度。情满高新,愿你我在今后的日子里能不骄不馁,立成人之志,筑成才之道!
最后,让我们再一次用最热烈的掌声感谢李丽老师 谢谢大家。
第二篇:立报效祖国之志
“立报效祖国之志”教学设计
一.教材依据:
粤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 第四单元 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4.1
1.教学指导思想及设计理念
新课程要求教育要使学生得到终身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想,让学生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在积极主动的体验学习中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本课就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设计五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合作中构建知识,在探究中培养能力,在活动中升华情感。
2.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内容是粤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四单元“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第一课时。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志向、报效祖国,既是学生将来成为建设祖国有用人才的思想基础,更是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目标。本课内容是让学生在学习前三个单元之后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得到升华,也为学好后面两课内容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
3.学情分析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很少受过挫折和磨难,加之受到市场经济下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庸俗思想的影响,很少考虑个人和国家之间的关系,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本课的学习既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又有对学生今后健康成长的指导作用。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祖国命运的情感;自觉把个人前途和祖国命运联系起来,树立报效祖国之大志,为今后人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2.知识与能力:
正确认识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的关系,懂得报效祖国是大志;通过分析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通过体验、感悟、探究,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
1.个人前途和祖国命运息息相关; 2.立报效祖国之志。
四、教学难点
1.真正把自己的前途与祖国命运联系起来,确立报效祖国的志向。2.从理论到实践,由思想到行动。
五、教学准备
1.教法设计
①情境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特定教学情境,给学生以指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知识在合作中生成,思想在对话中提高,情感在活动中升华。
②角色体验法:
通过情景设计和角色表演,再现重点、难点内容,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既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又满足学生好动、渴望表现自我的心理要求,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
2.学法指导
①合作学习法:
报效祖国这一课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目标较大,难免落入空泛、说教。所以课前精心选择材料,课堂上组织学生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共同尝试问题的解决。
②自我探究法:
学生对设计的问题主动探究、交流,达到心灵的碰撞、情感的升华;积极鼓励学生有创新的生成和智慧的火花。
3.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突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讨论、感悟、探究。
六、教学过程
导课 播放《我的中国心》视频导入课题。[设计意图] 在激昂的旋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使学生自然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之中。
<一>、个人与祖国 阅读与感悟
材料一:105年前的屈辱:清驻美武官谭锦镛遭辱自杀
1903年8月13日傍晚,清政府驻美国公使馆武官谭锦镛,办理完外交事务回使馆, 路过旧金山市郊的一座大桥。他刚走上大桥,突然,一个美国警察冲到他的面前,先用生硬的中国话骂了一句:“中国人,黄猪!”随后一伸手把他的帽子打掉,嘴巴一撇,嘲笑道:“哈哈,长辫子,猪尾巴!”
谭锦镛拾起帽子,用英语说:“请先生自重,中国人也是人!”
“中国人也是人?”美国警察蛮横地托起谭锦镛的下巴,怪声怪气地说。
谭锦镛并不示弱,怒目圆睁,正色道:“是!中国人也是人!”
不等他的话音落地,“啪”的一声,那警察重重地扇了他一个大嘴巴!
谭锦镛愤怒的骤然出手,把那警察打出丈把远, 摔到地上,疼得哇哇乱叫。
谭锦镛转身要去,那可恶的警察吹响了警笛,一群美国警察像饿狼抢食一样扑上来。谭锦镛虽有武功在身,可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敌不过群狼。不一会儿, 他就被打得遍体鳞伤。
可恶的美国警察打够了,打累了,又把谭锦镛双手铐在桥栏上, 百般戏弄侮辱。引得桥上桥下挤满了看热闹的美国人,有的拍手叫好,有的哈哈大笑,还有的朝他身上扔石头吐唾沫。谭锦镛面对侮辱,双目紧闭,嘴唇咬得鲜血直流。天黑了,美国警察将他押进警察局。谭锦镛出示使馆武官证件,美国警察狂叫:“凡是中国人都得挨打,谁也破不了例!”折腾到深夜,在一位华侨商人花钱疏通下,谭锦镛才被释放。
堂堂大清朝的外交官,竟无力捍卫国家的尊严、民族的尊严,甚至连个人的尊严也捍卫不了,他的心碎了。还有何颜面再见祖国父老!被折腾大半夜的谭锦镛羞愤难当,朝着祖国的方向大呼一声:“祖国啊,你何时才能强盛起来?中国人何时才能不受气?”随后“扑通”一声,跳下桥栏溺水自杀了!这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最沉重的一页。弱国无外交,弱国无尊严,落后挨打。中国要强盛,中国人才有尊严! 材料二:
11月26日,泰国反政府人员占领泰国首都曼谷素万那普国际机场,大量乘客滞留。
11月29日,在泰国乌塔堡临时国际机场,中国驻泰国大使张九桓向滞留的中国游客介绍情况。
11月29日,中国特别航班客机抵达泰国乌塔堡临时国际机场。 11月30日,从泰国返回北京的中国公民黄忠走出机场。 心 声
1、“我们感谢政府,当我们不知所措的时候,我们听到了祖国来救援我们的声音,”来自上海的刘女士说。
2、“说实话,遇到这样的突发事件,我们的第一感受就是想念祖国,想念家人,希望尽快回到家乡。” 来自湖南的母先生说。
3、“现在政府派出‘特别航班客机’来接我们,我们打心眼儿里称赞我们的政府。这趟旅游虽有遗憾,但也有收获,因为我们感受到了不一般的温暖,看见祖
国的班机让我们自豪不已!” 思考
对照两则材料,我们有什么感想?个人与祖国有什么关系?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1、国家衰败,人民受辱;国家富强,人民权益得保障。
2、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
3、启发:我们必须树立“国兴为荣,国衰我耻”的观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图片、文字等材料对学生多种感官的刺激,形成强烈对比,引起学生思想上的震撼,产生认识上的共鸣——只有国家兴旺发达,人民的权益才能得到保障,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安定祥和;反之国家衰败,人民受辱,个人的自由和发展就无从谈起。
<二>、相约伟人,感触伟大
[过渡]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祖国的命运和个人的前途血肉相连。因此,盼望祖国繁荣昌盛,是世世代代中国人强烈的愿望和深厚的爱国情感。祖国的兴旺强盛又要靠各族儿女的团结奋斗和无私奉献。
为了实现祖国的富强,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立志报效祖国,并为之奋斗终生。现在让我们走近他们,与他们的灵魂交谈吧!
范仲淹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统帅,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在《岳阳楼记》中写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
顾炎武
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
他在《日知录》中写到:“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鲁迅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他在《自题小照》中写到: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他以自己的一生,践行了自己的诺言。
周恩来
在沈阳读书时,一天魏校长把同学们召集起来,问大家:“读书为了什么?”周恩来站起来,大声地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那年他才13岁。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成为周恩来毕生的目标。 邓小平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这句朴实而又饱含深情的话语,表达了邓小平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热爱,是邓小平一生人格情怀的真实写照。
温家宝
我心里总默念着林则徐的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就是我今后工作的态度。
我们了解了这些伟人,你还能列举其他具有崇高志向的人物,并说说他们的事迹吗?
1、同学们分组讨论
2、各组选出代表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对伟人的了解,从而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之情,增强树立报效祖国之志的决心。
<三>、我思我辩------ 真理越辩越明
1、同学甲说:爱国是成年人的事,我现在年龄还小,爱国与我无关。
同学乙说:爱国是有条件的,目前祖国还不富裕、强大,等别人建设好了我再回来爱国。
你如何评价这些同学的观点?
2、12月6日,法国总统萨科齐执意会见**,中国政府推迟第十一次中欧领导人会晤,此事也激起了广大中国人民的强烈不满,不少网民甚至呼吁抵制法国商品。
我们该怎样看待这件事,如何理解党和政府的做法,如果你是网民,你会在网上签名抵制法货吗?
1、同学们分组辩论
2、各组选出代表发言
[设计意图]此举旨在通过学生激烈的辩论,明白报效祖国不分年龄大小、不论形式,只要是为祖国、为社会做出贡献,维护国家的尊严都是爱国的表现。通过辩论,学生不仅能增长知识,明白道理,而且能提高语言表达和辩证思维的能力。
<四>、畅想未来
爱我中华,我们该怎样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报效祖国?
1、同学们分组谈论各自的理想
2、各组选举代表发言
3、教师启发总结:
爱国不分先后,报国不论形式。只要踏踏实实,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祖国、为社会做出贡献,都是爱国的表现。我们现在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刻苦学习,全面发展,努力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为建设繁荣富强的祖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设计意图]学生受到榜样的感染,油然而生报国之情;教师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爱国不分先后,报国不论形式。只要踏踏实实,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都是爱国的表现。该环节让学生思想高度统一,认识再上一个台阶,再掀课堂高潮。
点拨:中学生思维活跃,充满激情,对学生课堂上生成的资源要加以引导,教育学生要把爱国之情,化作报国之志,更要将理想付诸实践。
<五>、同一首歌:《歌唱祖国》
现在,让我们共同来唱这首歌,祝福祖国从此走向繁荣富强吧!(播放《歌唱祖国》视频)
在深情歌唱中结束课程。
七、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是帮助学生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志向,报效祖国,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前三个单元之后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都得到升华,在思想和行动上进行指导。然而恰恰是这样的内容,由于受社会上的负面影响及学生个人经历的限制,学生往往会认为老师在灌输“大道理”,从而形成说起来重要实际上并不重要的错误想法。所以教师在教授本课时,须结合具体、生动、鲜活的事例,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共鸣,才能提高教学实效性。
第三篇:自强不息,立报国之志
自强不息,立报国之志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来自某某学校某某班。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自强不息,立报国之志》。
《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谓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不折不弯,坚定执著地奋斗。
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强是支持着中国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境界,是流淌在中华民族文明血管中的生生不息的血液。
古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也。时至今日,自强不息的例子依然举不胜举。
大学生,本应是未来时代的缔造者,自立自强是我们的标榜。而如今的校园,生活腐化、追求时尚者有,玩物丧志,沉迷网络者有,无所世事,自甘堕落者有,缺乏学术精神,缺乏道德准则,缺乏毅力,缺乏信心,缺乏进取精神和承受力。这难道是21世纪的主人翁应有的样子?
醒醒吧!大学是人生的加油站,在这里我们获得的知识让我们能走的更远。也许教室里的挥汗如雨、宿舍里的挑灯夜战是那么难熬,也许窗外的欢声笑语、校园里的莺莺燕燕是那么诱人;也许你经历的是一场又一场的失败,灰心丧气,也许你面对着一重又一重的困难,艰难坎坷。但这正是强者和弱者的分水岭,自强不息者以毅力和信念为羽翼,冲上云霄直面苦难;而弱者只能摇头叹息,顾影自怜。我们要做的是一个强者,自尊、自立、自信、自胜,让自强永远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
自强不息,是为了立志成才,而成才之志,莫过于报效祖国。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振奋的誓言犹然在耳。立报国之志、学报国之才、践报国之行。在那个热情如火的年代,这样的人,这样的精神,像周恩来这样许许多多的人汇聚到一起。这样千千万万的精神凝聚在一起,还有什么能够战胜。新的时代,我们更需要自强的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的行为准则教导着我们。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让家庭和睦,让国家富强,让天下安定。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伟人,可报效祖国却很简单。有人是叱咤疆场的大将,也有人是守卫边疆的卫兵,也许后者籍籍无名,但他们却都是报效祖国,值得人们尊敬。正是这一个个默默为着祖国而奋斗的人们实现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无论将来我们会处于什么地位、从事什么工作,我们都应该存报国之志,自强不息,努力奋斗。
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我会想到我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自己的祖国。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我们应该珍惜青春的时光,自强不息,发展自我,明朝成才,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为中华的腾飞而奋斗。
2010-4-29
附:自尊、自立、自信、自胜
1、自尊,也就是自重,就是尊重自己的人格。一个能尊重自己人格的人,不管在什么环境下,就一定会在事业中兢兢业业、切实负责,努力学习,严肃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把工作做好。一个自尊的人,能够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在任何逆境中都能保持自己的本份,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够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以自己的道德人格来影响他人,造福社会。
2、自立,就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在生活和事业上努力奋斗。一个人在社会中生活,不但在生活上要自立,在事业上也要自立。我们常说“自力更生”,就是说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改变原来的状况。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当然需要各方面的帮助,但是,归根到底,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提高和发展。特别是在身处逆境、身处困境的情况下,更要坚持“自立”的精神,别人的帮助只有在你自已努力的基础上才能有作用。
3、自信,就是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的能力。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除非你默许,否则没有人能将你当作是下等人”。相信自己,因为“天生我才必有用”,珍惜自己,因为这世上只有一个自己,如果我们连自己都不珍惜,又会去珍惜谁?如果我们连自己都不能看重自己,肯定自己的存在,又怎么去要求别人来肯定我们呢?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伟人的必要气质,是他自以为必须伟大起来。”可见,在别人肯定你之前,你先要肯定自己。“自信”能产生一种强大的力量,它能够在困难和失败的环境下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希望,我们常说,“坚持下去,就是胜利”,就是说的“自信”的力量。
4、自胜,就是能克制自己、战胜自己的弱点,激励自己不断前进。自胜者强,自强者胜。在人的一生中,总是要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承受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引起思想和情感上的变化。如何在这种情况下,保持清醒的理智,做出正确的选择,保持坚定的意志和坚强的决心。克服一切干扰,这是事业成败的一个重要关键。
第四篇:立青春报国之志
第一节立青春报国之志
导入:诗歌《献给亲爱的祖国》作引子,渲染气氛:
祖国,您五千年的岁月,写满了数不清的纷争。
一次次的不屈,一次次的战胜,勾勒出不变的中华精神。
我们,在您的胸怀中生存了五千年,于是,骨子里便有了五千年不变的中华魂。
您的疆域,辽阔而雄浑,当新世纪的钟声敲响,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您的身上。
我们明白,我们的双肩将托负起您明天的希望;
祖国,我们定将令您
永远屹立在—— 世界的东方!
德育内容: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中学生,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
今天,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中学生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少年兴则国兴,小年强则国强。中学生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反对分裂,反对破坏,同一切破坏祖国和平繁荣的时间作斗争。
活动空间:
一、主持人引入主题。主持人(合):同学们,我们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我们都有一颗中国心。(放伴奏带)《我的中国心》,这首歌不但唱出了港澳台同胞的爱国之情,而且唱出了全中国人民的爱国爱家乡之心,表达了中国人民对祖**亲的深深眷恋。今天我们的主题班会是《与祖国同行》。
主持人甲:祖国是根,祖国是脉,祖国是我们用血脉隆起的珠穆朗玛。主持人乙:民族是魂,民族是梁,民族是华夏血管里流淌的长江黄河。甲:大地是砖山河是瓦,人民是红砖绿瓦铸就的万里长城。乙:站在这片土地前,我自豪,你的名字叫中国。
合:我爱你,中国!中国,我爱你!祖国啊,我们爱你!
甲:今天我们说的是爱祖国爱家乡,你们知道什么是“爱国爱家乡”么?乙:(思考状)其实“爱国爱家乡”就是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山川河流,热爱祖国可爱的人民,恩„„还有为了使祖国富强而好好学习!甲:哈哈,基本说对了!“爱祖国爱家乡”顾名思义,就是为了爱我们可爱的爱祖国爱家乡而做出的一切努力。
二、歌曲《歌唱祖国》
三、演讲:《热爱祖国,从我做起》
四、展示成果,热爱祖国画展
五、配乐诗朗颂
主持人甲:我们引吭高歌 乙:我们激扬文字 甲:我们指点江山 乙:我们努力学习甲:我们刻苦钻研 乙:我们不断探索
甲:我们要在新世纪里留下光辉的一页 乙:我们的理想一定会实现,合: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故乡,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六、小小辩论会:“我们能为祖国做什么?
七、班主任总结:
同学们,热爱祖国并不是用显眼的字迹来糊写的,注重在于行动。相信行动可以战胜一切,对于青少年来说,勤奋,刻苦的学习,就在为报孝祖国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国五千年的绚丽文化,发展至今,日趋强大,祖国继续的繁荣昌盛,靠的是先进的科学力量作后盾,而你们,就是这个后盾的重要构成元素。祖国的未来,就要靠你们去创造了。在此,教师希望你们,从现在做起,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用你们的知识和智慧去开拓祖国美好的明天。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在沈阳读书的时候,只是个十二三岁的少年。他学习非常勤奋、刻苦,常常和老师同学一起讨论自己在阅读书报时思考的问题。当时他们讨论得最多的是怎样救国和宣传救亡的问题。
周恩来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认真完成课外作业,尊敬老师,团结同学,有礼貌,守纪律。他特别注意课外阅读,来弥补课堂上学习的不足。他所读的书报,范围也比较广泛,除了社会科学的书籍外,自然科学和军事科学的书籍也是他喜爱的读物。他还能把几本书的内容对照起来阅读,加以比较,探求最科学的内容和答案。
有一天,东关模范高等学堂的魏校长把同学们召集起来,问大家:“读
书为了什么?”
有的同学说:“为了给自己将来找条出路。”有的同学说:“为了能发财致富。”还有个同学说:“为了帮助父母记帐。”原来他的父亲是个商人。魏校长问周恩来:“你呢,为什么读书?”周恩来站起来,大声地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是说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兴盛,像巨人一样挺立在世界而读书学习。
老师和同学们都敬佩地望着他。周恩来在小学三年,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他的作文曾经被选送到省里,作为小学生的模范作文印行,这篇题目为《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感言》的文章,后来还收入上海进步书局出版的《学校国文成绩》和上海大东书局出版的《中学国文成绩精集》这两本书里。这篇九百多字的文章写得非常精采,其中对于老师、同学充满着热情的希望,希望师生一道以担负“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这对一个13岁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是周恩来毕生的目标,唯是如此,周恩来才受到万民的景仰,几成为一个完美的化身。
《立青春报国之志》知行自评表
第五篇:讲话稿《成才先成人,爱国先爱校》
成才先成人,爱国先爱校
701班
黄泳涠
第7周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成才先成人,爱国先爱校。
同学们,一滴水蕴藏着大海的本质,一束光反应了太阳的光辉,一件小事也能折射出一个人的修养。文明习惯是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行为情操的重要表现。文明与不文明,二者之间既是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一件小事这样做就是文明的,那样做就是不文明的,泾渭分明,道理并不复杂,但贵就贵在文明习惯的养成,难就难在长期坚持。
比如有的同学吃了东西,随手就把包装纸扔在地上,而有的同学却随手把它捡起来,放到垃圾箱里。有的同学对洁白的墙壁上撒上墨迹还不在意,而多数同学一到校就主动打扫包干区;有的同学课堂上听不懂就想说话,而多数同学是遇上不明白的问题,就独立思考,绝不交头接耳,唯恐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极个别同学影响了他人,还横眉冷对,没事找事,而我们绝大多数同学影响了他人后都能礼貌地说声“对不起”。显然,上述中,前者是不文明的,后者是文明的。
在我们校园内也有不文明的现象,比如有个别同学下课后吃完零食,随手乱扔包装袋。还有的同学下课后在校园随意追逐打闹,张口就是粗话、脏话。这些都是不文明的恶劣习惯。
同学们,学校在一天天发展,环境也在一天天改善,但是,同学们,你们想过吗?学校要发展,形象要美好,光靠老师的努力使远远不够的,需要你、我、他,大家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塑造出我们学校美丽的形象,每一位同学的举止言行,展现出的正是学校的品味,关系着学校的荣辱。因此我们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人是每个人最起码的要求。“学校是我们温馨的家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不错,我们每个同学都是学校的主任,我们一定要让她保持整洁、舒适、美丽。
同学们,听了我今天的演讲,你是否知道了如何去对待手中的一张废纸、学校洁白的一面墙壁、教室里的桌椅,如何面对每一节课、一次日常作业、一次普通的考试?无论将来同学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而一个人只有学会做人,学会善待小事,才算具备了成功的基础。
同学们,文明习惯无处不在,成才先成人,爱国先爱校,我们必须从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长期坚持。学校是我们的家,建设靠大家,让我们充分利用这一切机会,把文明习惯的养成抓深抓细,并长期坚持,使我们学校的人文气质再放异彩!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2014.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