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家小学教科研总结
马家小学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总结
我校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重点,以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为突破口,以科学发展观为准则,以深化课程改革为目标,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改成果展示为契机,深化教学研究,优化教学指导,强化教学管理,切实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研机制,积极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引领广大教师深入探索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新规律,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提升科研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体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以教研为载体,深入开展课题研究
加强常规管理,是落实教育计划的根本保证。每学期初,我们认真制定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并召开了全体教师教研工作安排会议,按照学校的各项规定组织教学教研工作。
1、坚持周三业务学习。业务学习由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主要由李校长组织全校教师看光盘、讨论案例和理论学习等;分散学习由备课组长负责在组内开展学习活动,每周五由备课组长带领本组教师学习新课标精神、学习专业基础知识。
2、坚持教师达标课和教研活动,并由领导带领教师们进行听课、评课。
我校每学期都要组织部分教师进行达标课和年组教研活动,全校教师都能在没有课的情况下,积极听课,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活动期间,每天上午听课,下午进行评课,由校领导带领评分小组成员,对每一节课进行集体评议。通过集体评课使教师找到了自己工作的不足,看到了工作优点。工作目标更明确。在集体评课之后,教师对针对课或感受,形成教学反思。针对平时的点滴经验,我们号召教师结合本组课题研究写出教学中自己独特的小论文,学校通过学术论坛的方式,对优秀论文进行交流,对交流中优秀的文章,学校集体向中心校推荐,并争取发表。
3、我校以学科建设为载体,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成功而有效的做好了“六个一工程”实施工作。目前为止我校已经达到:实践一种先进教育理念;解决一个教学方法上的问题;提供一个研究课题;编制一套学期末研究试卷;设计一个优秀教案及课件;写一篇深刻的教学反思。
二、加强小课题研究。
为了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探索解决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积极推进基础教改课程改革,我校十分重视课题的申报、组织、实施、结题等管理和研究工作,我校领导认真研究省级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方法的创新与研究》,并组织全校教师进行集中学习后,把大课题化为小课题进行研究,由各组分别确立自己的子课题,并上报到学校。
经努力,我校徐得新、王培培、石雷三位老师的课题分别在市县立项。一年来我校课题研究工作开展的丰富多彩,教师中形成了研究问题的良好氛围。教师们热情高涨。通过课题的研究,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教科研水平的提高。
三、取得的成果。
我校通过一系列的教研活动,有效的提升了教师们的科研能力。其中吴录业、刘笃勇、王安凡、石林运四位老师在“蓝天杯”论文评比中分获二、三等奖,徐得新、王培培两位老师的论文在“师陶杯”论文评比中分获二等奖,王培培、徐得新两位老师的课题结题。
四、存在的问题及新学期努力的方向
小课题研究,深入开展,带动更多的组,深入研究。
总之,有效课题研究、精细化管理等将是我们新的追求,我们将为之而努力,而求索。
第二篇:小学教科研总结
坚持以人为本
实施科研兴校
“十一五”教育科研样本校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校坚持以人为本,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以教科研活动课题研究为新的着力点,以课题的过程管理为重点,切实加强教科研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进而提高学校科研水平,开创了教科研工作的新局面。具体成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申报各级各类课题。“十一”五期间,我校有省级立项课题4个,扬州市立项1个,均于2006年开题研究。二是及时总结科研成果。“十一五”以来,我校有40多篇教学专题论文在省市报刊杂志上发表。三是实施“名师工程”,加强科研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近年来,我校有4名教师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18名教师分别被评为市、县三级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和教学能手、专业教育学会会员等。近年来,学校先后被命名为江苏省现代化技术实验学校、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绿色教育先进学校,扬州市教科研样本校、扬州市红领巾示范校、高邮市优秀学校、高邮市教科研先进集体等。
一、健全网络,完善制度,强化教科研规范管理。
1、加强领导,学校领导站在战略的高度,以师资队伍建设为立校之本,以教科研工作为强校之路,制定了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和教科研工作实施意见,将教科研工作作为工作重中之重,确立了“科研投资是效益最大的投资”的观念,明确提出了教科研工作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及实施要点,并将具体的实施措施分解到每学期的工作之中。学校领导带头搞科研,由校长亲自任组长主持课题研究工作,工作中努力做到“两定”:一是学校领导定期召开教科研例会,强化管理与监督;二是学校领导定点开展实验,亲自实施方案,既做指导员,又做战斗员,对课题指导做到有的放矢,切中要害。
2、健全网络,学校成立了教科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教科研工作的领导。在工作中积极完善教科研网络,逐步形成了四大体系:校级领导——中层领导——年级组长参加的管理研究体系;校长——教科研工作领导小组——课题组组长——组员参加的重点课题研究体系;分管副校长——政教主任——班主任及辅导员参加的德育课题研究体系;分管副校长——教务主任——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课任教师参加的教学课题研究体系。这四个系统相互交织,构成学校教科研工作研究网络体系,使学校的科研工作得以有效有序运转。
3、完善制度
学校制定了教科研工作“十一五”规划、教科研工作条例、教科研课题管理方法、考核办法,教师理论学习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用以规范教科研的行为。使教科研工作做到了长远规划,短期有计划,月月有例会,周周有安排,定期有检查,阶段有总结。
4、规范管理
教育科研的规范化管理是实现学校教科研工作健康有序、高效运行的关键。学校教科研领导小组对课题的选题、申报、论证、方案的撰写、实施、中期的监测、结题、报告的撰写、成果的评审都以制度加以规范,克服了教科研行为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并要求教师对课题方案的实施予以认真的记载,对研究中的所有资料予以保存,努力使教师的所有教科研行为都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确保研究成果的信度和效度。
二、环环相扣,细化研究,实施课题全程研究。
课题是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基本管理单位,我校十分重视课题的全程管理,教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实现对课题的选题、申报、筛选、监测、结题和成果推广的一条龙服务,对课题研究的每一环节都不放松,切实做到了“三个确保”:
1、确保选题的方向性
为确保学校重点课题的前瞻性、科学性,并能切合学校的实际,学校多次邀请省、地、市的专家前来会诊,邀请省级教科研所的领导前来指导,在遵循多主意见的前提下,确立学校的科研主攻方向。如:我校省级课题《亲情教育与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关系的研究》这一课题选题一凝聚了众多专家和全体骨干教师的智慧,学校在多位专家的指导下,经过多次论证,确定了这个课题。同时,在每个课题的基础上,还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子课题,让教师有选择的余地,细化研究,最终全校形成了树状的课题群。
2、确保方案的可行性
课题实施方案是否切实可行,是否便于操作,直接关系到课题研究的实效。几年来,我校在课题方案的制订上做到地“三个在前”(1)指导在前,重点课题实施方案制度首先征求专家意见,然后按规范化的格式予以撰写;(2)讨论在前,课题方案的出台必须经过课题组人员的集体讨论,听取多方面的建议,做到不断完善;(3)资料在前,全方位收集课题研究的相差资料和成果,既可避免研究的重复性,又可保证课题方案的丰富性、研究成果的先进性。
3、确保监测的及时性
在课题研究中易犯“重两头,轻过程”的毛病,我校非常重视课题研究的过程监测,有效地克服了这一弊端,工作中我校监测的手段主要有召开教科研工作例会、召开学生座谈会、查看实验记载、定期检查、进行阶段小结汇报等。
三、教科结合,以研促教,开展课题式教研活动。
长期以来,学校的教研活动往往在定位低、缺乏主题性和系统性等弊端,而科研工作又往往缺乏足够的实践。我校近年来扎实开展教研活动课题化的研究,较好地解决了教研和科研脱节的现象。
1、教研活动课题化
我校以省级课题为导向,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在活动中逐步形成了教研活动课题化的研究模式,其基本环节是:确立子课题——制定方案——积累材料—、小型尝试——选择教材、讨论教法——公开上课、说课——阶段小结——深化研究——课题结题。
2、教科结合,坚持集体备课制度
学校教科研领导小组正常参与教研活动的整个过程,坚持定期召开课题组负责人以及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参加的教科研工作例会,指导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备课组积极开展合作教学活动,发扬合作精神,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充分体现集体力量,优化教学过程。集体教研活动中,坚持实效性、全体性、经常性、研讨性和加和性的原则,集体备课内容不局限于教材,还扩展到教学的其它环节,或就某一教学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或开展“研究课”系列活动,形成了确定课题——定人主备——集体研讨——改进教案——开课听课——评课总结的“研究课备课”活动,促进教师从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过渡。
3、定期交流
展示课题研究的成果
每年7月学校均举行论文交流大会,给每位教师以展示、交流、学习的平台。每年寒暑假布置论文撰写,并组织骨干教师对教师撰写的论文予以修改,有力地提高了教师的论文质量;坚持定期编辑《彩虹集》(已编4卷),汇集学校教学研究的成果。
四、加强学习,提升理念,构建人人参与的研究机制
教师是教科研的主力军。我校非常重视教师的教科研学习与培训,做到重点培养与全员学习相结合,逐渐形成了全员参与的教科格局。
1、明确四种观念
通过学习与培训使全体教师逐步树立起四种观念,即(1)明确了教育科学研究与学校事业发展关系,树立起“科研兴校”的观念。(2)明确了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树立起“教育要改革、科研须先行”有观念。(3)明确了教育科学研究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系,树立起“教中研,研中教,向科研要质量”的观念。(4)明确了教育科学研究与自身智能提升的关系,树立起“教育科研是教师的神圣职责”、“教师是教育科研的生力军”的观念。
2、坚持三个结合做到一后抓科研骨干的提高,一手抓教师群体的遍及,逐步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梯队发展的科研队伍。
(1)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近年来,我校先后邀请了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指导学校科研工作的开展。同时选派教师赴各地学习取经,扩大眼界,增长见识,并要求每次学习后作专题评论及上研讨课提高学习效能。
(2)专题辅导与资料提供相结合。我校科研骨干结合自身实践与学习体会,为教师作学习辅导报告。近三年中共作了十余次辅导,引导教师更好地掌握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主体教育、现代化教育等理念,学校领导还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教科研学习资料,发放到教师手中,为教师的学习提供便利。
(3)分散自学与集中研讨相结合。学校除了定期开展“教学沙龙”集中研讨活动外,还制定了教师培训的“学习创新”、“问题积累”、“教学反思”制度,要求教师每周至少积累两条问题,并将此列入教学常规指标予以考核,从制度上保证了教师学习时间。
如今,我校“以人为本、科研兴校”的思想已逐步树立,教科研的良好氛围也已初步形成,教科研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课题研究工作中,对课题的过程管理还够细致对课题研究中,许多数据的理性分析还不深入。我们坚信,在上级教科研部门的指导下,我校将进一步加大教科研研究力度,强化过程管理重视资料积累,确保研究实效。
第三篇:延安小学教科研总结
延安小学2011—2012学第一学期
教科研工作总结
本着“科研立校”“科研兴校”的理念,本学期,教科处在校长室和上级教育科研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紧紧围绕学期初制定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扎实开展教科研工作,为创出鲜明的办学特色,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现从三个方面把本学期的教科研工作向大家作以汇报:
一、本学期开展的主要教研工作
(一)常规教研工作
1、建立健全教研组织机构,构建四级教研管理网络。首先,完善了学校的教研组织机构。学校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教科研规划领导小组,把教科研工作纳入学校发展的“一把手”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学校教科研的全面规划,为教科研工作建章立制,确保人力、物力到位,创设良好的教研氛围,形成全校一盘棋。
其次,构建了四级教研管理网络。开学初,我校就成立了教科处、专设了办公室,配备了教科处主任和教科员,特聘请市教研中心有关教育专家担任顾问。学校教科室下设中心教研组、课题组、编辑组。本学期开学第二周,学校在全面了解了所有教师的工作能力及业务水平后,成立了四个中心教研组(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综合组),并确定刘海琴、董博涛、薛丽华、王东虎四位在工作中善于思考、经验丰富、吃苦耐劳的教师分别担任组长。课题组负责学校各级各类课题研究工作,各教研组同时也是子课题组。编辑组负责学校刊物《延小教育》的编辑工作。这样就形成了领导小组——教科处——中心教研组、课题组、编辑组——子课题组四级教研管理和课题实施网络,做到层层有目标,层层有任务,层层有人抓。
最后,建立健全了教研工作制度。本学期,我校制定了一系列规 范教科研管理的制度,如 “教研活动制度”、“校本教研制度”、“课题研究制度”等,为科学规范进行教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开展了扎实而富有成效的教研工作。
各教研组根据学校教研工作计划,每个教研组做到计划具体、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各教研组、年级组能够充分利用每周五的教研活动时间,根据本学科及组内教师结构情况,开展了以解决本学科教学突出问题为目的的各项专题教研活动,同学科教师互相交流信息、切磋经验,对提高本组教师的教学能力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处、教科处领导也能积极参与,并对各组教师进行备课、上课指导。通过一学期的培训学习,各教师、尤其是应往届教师和初高中教师对小学教学有了全面的认识,个人的授课能力也有了不同层次的提高。
本学期,各教研组还开展了以语文组的普通话训练、数学组、术科组的钢笔字训练及英语组的简笔画训练为专题的教师素质达标训练活动。一部分基本功扎实、综合能力较强的教师如雨后春笋般脱颖而出,给年轻的教师队伍注入了更新鲜的活水。
3、激活教研意识,搞好校本培训。
针对我校教师队伍现状(五个层次:高中、初中、小学、往届、应届),教科处和教学处一起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师培训活动。
首先,请进来。开学第二周,我们邀请市教研室专家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全员听评课活动,指导青年教师90余节;请延安市区名优数学教师、英语教师分别来校为全体教师做示范课各3节;请市教研室的语文、数学、英语教研员及师范附小英语教师分别做辅导报告一次。尤其是市教研中心的英语教研员张琰老师的英语辅导报告,使老师们了解到国外最新的教法,思想理念有了很大的飞跃。
其次,走出去。9月初,一年级10位教师赴西安参加国学培训; 9月27日,殷海琴老师参加陕西省数学创新课堂大赛活动,荣获一等奖; 10月15日、16日,语文教师参加全市语文教师培训活动,2 冯莉老师做课一节,受到与会专家和老师的一致好评。10月18日至25日,高盼老师、殷海琴老师被市“阳光师训”活动安排到黄龙、宜川、洛川、黄陵四县区为教师培训活动做示范课;11月18日,冯莉老师参加陕西省语文创新课堂大赛活动,荣获一等奖。还有,高盼、刘园园、郭琪等参加了市级音乐教师基本功大赛,均取得优异的成绩。
第三,校本培训。
在教研室专家全员听评课活动结束后,各年级组内开展教师间互听互评课活动;校内主管领导与中层领导听评课、指导青年教师100余节;各年级组内开展同课异构赛教活动,提高了教师的授课艺术。在每次活动结束,都要求各位教师进行深刻反思,将培训内容内化,使之成为自己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现在,我们的多数教师都能很好地组织课堂、驾驭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堂也变得充满活力。
本学期,教科处与教学处一同组织了三轮同课异构赛教,师生两次测试(一是教师课标达标测试;二是学生经典诵读测试),对于师生的成长进步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4、启动“领航行动”,开展两级师徒结对活动。
一是教研员和优秀教师结对,二是优秀教师和其他教师结对,形成一个“赶、学、比、帮”、教学相长的浓厚氛围。帮扶青年教师或新任教师,尽快步入教科研工作的快车道,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担当起课题研究的重任。“领航行动”对优化课堂教学,引领青年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5、提供展示平台,在赛教中加强教师校本培训,提高教师能力。为加快教研教改步伐,教学处与教科处共同协作,成功地举办了学校赛教活动,语、数、英、术科等各学科教师一展风采,这次活动激励了年轻教师的教学热情。本次校级赛教,讲课的教师准备充分,各显风采,听课的教师虚心好学,勤学善思。这次赛教,除了赛课堂教学,还赛说课。通过说课,使教师对教材分析,三维目标、重点难 3 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作业等都有了一个明确的概念。同时,对反思的方法、内容及功能有了较为明确的理解和把握,这样也能帮助其他教师更好地把握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原则、方法及策略。
更难得的是,我们的刘晓娟和惠涛红老师,在教学任务繁重的情况下,自己给自己压担子,多次主动联系市教研中心的数学教研员齐老师来校悉心指点课堂。经过反复的实践指导、交流沟通,反思提高,这两节课终于成功录制,送交省教科所参赛,相信一分耕耘,一定会有一份收获。
6、协助教学处做好中期及期末教案、作业、业务笔记、听课记录等常规检查工作。这为帮助教师调整和改进教学以及评价教师工作提供了最基本的依据。
7、做好文章上荐工作。
配合教学处组织教师、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数学组省级论文、课件、录像课的比赛活动、语文组的“语文报”杯作文征文活动等)
8、进行校刊《延小教育》的前期筹划和准备工作。与教学处、德育处紧密配合,精选教师、学生等各方面的文章,积极筹划编印《延小教育》,现已完成各类稿件的初审工作。
9、设计出我校专用的系列化的教案本、作业本,突出学科特点,凸显学校特色。
10、搭建平台,深化教研。教科处把电子类的教学资源光盘按年级组分发下去,让教师们学习充电,资源共享。同时,收集并整理教学设计、说课稿、课件等各类文本及电子资料,及时归档,力求使档案资料归类科学、规范,以便于教师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二)教育科研工作
1、启动地方特色教材的编写工作。
学期初,安排地方特色课程教师搜集关于延安地方特色的各类资 4 料。在行动的过程中,多次召开地方特色课程小组会议,对类别进行了重新的划分和确定,对人员进行了调整和增加,对已搜集资料进行多次的浏览和筛选,并对下一阶段的目标和任务进行了新的要求。老师们采取各种方法,利用网络、书籍搜集了大量的资料。目前,资料搜集工作已基本就绪。
2、启动省级课题研究工作。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启动我校省级课题《211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及《地方特色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应用》研究课题,初步拟定出课题研究方案草案。
二、存在问题
1、对学校内涵发展理解不够深刻、全面。
2、教研活动显得有些单一,缺乏研修内容的系统性、主题性。
三、今后尚需努力的方向
1、加强过程教研过程管理。注意对教研活动资料的收集、整理,努力营造朴素而厚实的教与学的氛围,进一步改进教研管理方法,加强课题研究,切实突显实效性。
2、坚持走出去的思路。走出去见大场面,见大会场,见多识广,更新教师观念,使他们坚信:不知不觉会浪费一生,所见所闻能改变一生。
3、开辟请进来的路子。把优秀的老师请到学校上示范课;把教研工作做得好的教研人员请到学校讲经验、体会;努力把小学教改中的名家请到学校讲示范课、作报告。
回顾本学期的教科研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反思、改进、充实。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进一步认真学习理论,扎实进行研究,不断开拓创新,及时总结经验。我们相信,在上级领导的指导关心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教科研工作一定会翻开崭新的一页!
第四篇:小学教科研活动总结
小学教科研活动总结
榆阳镇中心小学
为了扎实推进我校教育教学的步伐,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我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养,切实做好校本教研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心小学教研室开学初提出的教研工作要求,我校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工作。以下就针对本我校教研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坚持理论学习,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我们深深认识到,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为 “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本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立足校本,有计划、有步骤进行校本培训,措施得力,目标明确,形式多样。
1、要求教师深入学习《国家课程标准》、《数学教学理念》、与《小学语文教师》和《小学语文教学与设计》等有关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杂志刊物,并组织教师集中观看优秀课堂教学VCD,提高了教研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组织教师学习讨论教学中的热点和冷点的教学问题,从而使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认识教学新策略,让教师从经验型向专业型、科研型转变。
2、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们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各年段的教材特点,了解教研课改信息,一学年下来“研教合一”,已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同时,我们还组织教师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认真撰写论文、制作课件。
二、健全教研制度,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1、教研组都在每月设定一个检查重点,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强化教学法规意识,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做到“开齐、开足、教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教研工作做细、做实。
2、加强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的管理,特别是学生的作业布置与批改,以及教师的教案编写。本开展四次教案、作业检查,并进行量化考核,评出等级。对写得较好的教师给予表扬鼓励。
3、为了改进课堂教学,我们在初教研活动计划中提到,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益,开展“听、评、说课紧紧跟踪一节课”的教学工作。且把这项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活动。本,我校每位老师都能在期初向教研组长报送校级优质课的课题和时间,认真开张大讲赛,听课后认真评课,及时反馈,通过一学年下来我们发现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通过教师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研讨,集体备课与听课、评课的有效结合使教师教学理论和课堂调控能力得以提升。
4、本学期,我们积极申报课题,其中市级课题立项5个,区级课题立项2个。并且在校本研修中,我校申报8个市级校本研修,使我校的教育教学有所提升。
三、校本教研中取得的成绩
1、师生角色发生了变化
在研究课中,我们的老师都感觉到:教师们能够在教学中设计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实践活动,改进了单一传授知识,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多数教师实现了角色的转换,开始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初步摒弃“一根笔一本书”的现象。
2、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教师用新的教学理念组织教学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有了发展。表现在:以往教师“强迫学生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良好的势头;以往教师一问三不知或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局面有所改观;学生能大胆提出教师在课堂上出现的失误,并能说出自己的意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3、教学设计的变化
教师已经不盲目依照教参书、教辅书进行教学设计,能从学生具体情况出发,根据学生实际进行教学设计,几乎杜绝了照搬照抄别人的教学设计,这不能不说是一大进步。
四、存在的不足
1、有些教师有应付的心理,活动不主动,有拖拉现象。
2、教学设计还不能因地制宜。
3、有些教师理论水平不高,听课评课不积极,且都停留在表面现象,没有达到深层次的进行评课等。
五、今后努力方向
1、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加强爱岗敬业的教育。
2、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3、继续进行校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多上精品课。
4、继续结合网络备课。
5、多吸取先进教师们的优质课,以期提高自己,多出精品课。
第五篇:小学教科研个人总结
小学教科研个人总结(精选多篇)
回顾本学期工作,现将教育科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执行课程计划,重视课堂教学质量
本学期,我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先备课,再上课的原则,备课时必须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和研究学生学情,选择恰当的教法,体现新课程理念;要按课程计划授课;及时写好教学反思;正确使用教学参考资料,提倡资源共享,鼓励创新。课堂教学效果普遍反响很好!
每个班级都存在一部分学习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如何帮助技能较差的学生,使他们对体育感到自信和快乐?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力争让这样 的学生缩短与其他学生的距离,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不是制度的制度:即对他们不歧视不体罚,要多一点爱心、耐心和关心,并利用师生互动进行交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课堂上充分利用区别对待的原则,时刻关注全体,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此外,为成为一名教师,我每上完一节课都要及时的反思,把本节课的情况作一个总结。及时对于学生的掌握情况和自身的教学环节进行反复推敲。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把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及时记录下来,需要改进的地方及时思考解决方法。并且,我与其他三位教师团结合作,和谐相处,充分进行交流,这样,使我的课堂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坚持理论学习,不断总结经验
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了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内在素质,我把教育理论的学习作为教研活动的首要任务。做到
充分解读教材,养成利用课余时间多看书,多学习,多思考,多动笔的好习惯。
为了提高我的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实际工作中,我认真进行课题研究,通过说、评课,互相听课交流等活动进行教学研究。同时把提升自己素质、提高业务水平结合起来,把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由此我更加深信:老师的努力,收获最大的是学生。
三、严抓落实常规,完善教学任务
本学期,我一如既往地以教学为中心,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规范教学行为,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形成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的良好学风。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学有所得,真正做到向40分钟要效益。
挥手之间,一学期就这样匆匆地过去了,仿佛我还沉浸在无尽的想象和欢乐中时,新的学期就已经向我们招手了。没有决心,只有行动!下一学期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开拓进取,为工作步上新的台阶而继续努力。
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新密市白寨镇杨树岗小学
白二东
2014年10月24日
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在胡锦涛同志“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指导下,作为一名教师的我已认识到现代教育不能只凭多年积累的经验,也不能凭熬时间、拼体力,而是更多地依赖科学的决策。在新时代大环境下我更充分认识到从事教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促使自己向科研型教师转变。教科研是一项具有创新意义的工作,需要兴趣、热情,更需要时间和执着的毅力。本学年我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根据期初制定的教科研工作计划,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和加强教科研工作。
一、用敏锐和研究的眼光寻找到教科研工作的切入口
任何伟大的研究都源于实践,都基于对大量事实的研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是马上可以解决的,有些不是一个人就能解决的,有些不是短期就能解决的问题,如学校与家庭社会对学生心里健康成长的影响、教与学的关系,新课程改革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实现、甚至就是在一节课中如何向学生提问等等,很多值得去研究的问题。而这些都是教科研的对象,都是教科研工作的切入点,这些我们不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此,我们就去用敏锐的研究的眼光去观察、发现问题,利用合作平台去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与学校
同教研组的几位老师用一年多的时间,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材料,查阅资料,实践操作等手段,进行《数学课堂双向互动教学研究》,并初有成果,并影响到全校。
二、研究中的合作者是教科研工作取得良好发展的凝聚力量
教育事业要发展,教育科研要先行。教育科学是教育教学发展的第一生产力,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支撑学校发展的基石,是一所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我们要走科研之路,努力凝聚一支观念新、师德优、业务精、舆论正确的研究合作者,用来全力提升教育科研的水平。集思广益,聚小溪以成江河,利用大家的智慧借助良好的教育科研环境和条件定能能产生一种巨大的力量,激励教师开展各种教育研究。因此,能否带动其他老师一起自觉而非被动地走上教学研究这条路,是众望所归。为此,我先从我们数学教研组老师中找到爱好教科研但又“苦于”无合作者的老师,和他们一
起做课题,比如在做《数学课堂双向互动教学研究》时,我们一起通过合作研究,就体验到了合作的乐趣。合作是愉快的,我们从中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益处,也能够使每位合作者主动的学习一些理论知识,原来被束于高阁之地的教科研书籍重新又有了用武之地,教科研也逐渐被许多老师所认可,通过研究,我们找出一些解决问题的良策,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了,老师们最了解到其中的好处,就纷纷投入到合作队伍中来,他们知道教育教学中的 “问题”根结被发现之后,必然要思考去如何解决问题,而许多问题的解决需要更多人的合作,从而给教科研工作合作了契机。
三、以强有力的支撑来促教科研工作的发展 在教科研工作前进的道路上我和我的合作同事们发现教科研工作的良好发展就要有强有力地支撑,才会利用教育科研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我对这方面有几点看法:
1、学校领导要带头参与教育科研,才能极大的激发教师投身教
育科研、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2、学校要为教师营造参与教育科研的良好氛围、宽松环境,激励教师勇于进行教学改革,尽力减轻教师因为进行教学改革所遇到的各种压力和困惑,这样教师才会自觉、自愿地参与科研活动,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科学的工作态度,自觉地使自己由被动的教书匠尽快成为研究型教师。
3、教育科研工作必须务本求实,与学校教育教学紧密结合,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4、要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基层教研、科研功能,不断吸纳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参与科研活动,在解决具体教育教学问题中提高教师的科研素养。
5、完善激励机制。要对教师的教育科研成果以制度化的形式给予精神上的表彰和物质上的奖励。
世界在变,万物在进步在不断更
新,新时代新要求,教育教学就要有新思想,中国梦依靠国人奋斗努力来实现,我们的教育梦的实现就要我们向研究型教师转型,就要努力做好教科研工作,利用良好的教科研工作带动教育梦实现的步伐!
教科研个人工作总结面对春天里群芳争艳的花园,谁不欢欣鼓舞呢?我们的学校无疑也是一座大花园。怎样让这座大花园一年四季春色满园呢?其源头活水自然是教育科研。当然,教科研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创新工作,需要热情、兴趣和关注,更需要充足的时间和执着的毅力。一位文学大师曾有过这样的论述,人不管做什么事,坚持10年,定能集大成之。我不奢望自己能
“集大成之”,但五年来,我对教科研却是情有独钟。
一、以教科研为载体,走办学特色之路。教育科学是教育教学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教育科学研究是一所学校教育发展的助推器。教育事业要发展,教育科研要先行。因此,在学校
管理中,我始终坚持:以教科研为载体,走学校特色办学之路,全力做好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为谋求学校自身发展,探索学校特色办学之路,在学校发展规划中,我明确制订了教科研工作近远期目标——德育方面:通过“关于小学德育小、近、活特色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力争把我校学生培养成行为规范、品行端正、身心和谐的合格小学生。教学方面:以“多类型、多渠道、分层次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的课题研究为切入口,构建学校校本课程框架的同时辐射各学科课题的研究,围绕教育教学为核心,强化“以教科研为先导的”意识,深入展开课题研究,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双多教学法”课题实施几年来,我校初步形成了以数学为龙头,以英语、计算机、写作等为基础的多类型、多渠道、分层次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办学特色,取得了丰硕成果,至使一大批“特长生”脱颖而出,学生的个性、素质得到了全面、充分的发展与提高,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本校的课程改革。仅2014一年,我校学生就有400多人次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小学生数学报》杯小学生探索与应用能力大赛一等奖;江苏省中小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二等奖;中国青少年读写大赛50杰;苏州市中小学口琴、竖笛比赛一等奖;小学生英语口语大赛苏州市二等奖……列举这些荣誉和数字,并不是沾沾自喜。我有的只是欣慰——因为教育科研,我校形成了“学校特色学科鲜明”“学生特色学科多彩”的办学特色。
二、以教科研为平台,让教师成为研究者。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支撑学校发展的基石。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治学严谨、精干高效、充满活力,能在未来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百年大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因此,我们必须走科研之路,做扎实文章,努力造就一支观念新、师德优、业务精、舆论正确 的教师队伍,全力提升教师教育科研的水平。良好的教育科研环境和条件能产生一种巨大的力量,激励教师开展各种教育研究。因此,我校为教师创设了各种条件、采取多种措施努力营造有利于研究的宽松氛围,引导教师走上科研兴教之路,为他们排忧解难,鼓励教师在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研究,去调查实验。为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我积极主动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如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料,科研设备,广开门路采集最新的科研信息提供给教师以拓宽研究的视野,提高研究水平。学校还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观念,进一步提高教师科研意识和水平。同时,还为教师搭建教育科研交流的平台,为教育科研成果的发表与推广创设条件,为教师提供展示个人才华的机会,充分促进了学术观点的碰撞、科研灵感的激发。为进一步浓厚学校科研氛围,真正实施“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的发展战略,我努力做到教育科研的制
度化、全程化、全员化和教育科研全员参与、全方位引入、全过程管理,让科研之风大兴。我校实行“三进”政策,教育科学进教学、进教师教育、进学生学习,让科研渗透各个领域。认真做好“三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日常教研相结合,教育科研与培养创新型教师,争做名优教师相结合,让科研成为提高教师水平、推动学校发展的内涵而永不衰竭。让教育充满研究,让研究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实践证明,教师同科研结合,研究同教学结合,教学同课题结合,可以改变教师的生活方式,提升教师的精神境界,优化教师的思维品质,实现平凡与精彩、烦恼与快乐、腐朽与神奇的快速转换,我们就会觉得上班有无穷乐趣,教学就会充满无限的生机,教育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为我们开展教育科研、提高自身素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几年来,因为我校教师成为了“研究者”,所以有不少教师的论文在各级发表、获奖,每年总计
不少于100篇次。
三、以教科研为乐事,让自己拥有“源头活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所学校,首先要评论他的校长”。为了让自己当好这个“灵魂”,也为了让自己能适应当前多元化、信息化的国际趋势以及基础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多年来,我始终以教育科研为乐事,我努力让自己养成教育科研的习惯。
1、用研究的眼睛观察身边的教育现象。任何伟大的理论都源于实践,都基于对大量事实的研
2014-2014学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南流小学白冬智
本人于1995年参加工作,至今已从教14余年,目前在郑州高新区南流小学任教系小学语文教师,现将有关2014-2014的教育科研工作情况简介如下:
一、热爱教科研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
在教科研活动中,我热爱教科研工作,事业心和责任感强。为了在教科研工作中有所突破,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之余,经常涉猎教科研专著以及与之相关的报纸刊物,从中吸取思想精华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及时把自己的心得体会撰写成文。加强对典型个案的剖析,进而提高教科研成果的深度、广度和理论层次。尝试对研究成果进行个性化和科学化的表达。科研成果主要通过论文、教育故事、课后反思等形式来呈现,这就需要勇于尝试、系统地整理、收集相关素材和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同时主动大胆创作,相信发现就是进步,总结就是提高。为了形成高质量、个性化的成果,我经常阅读相关杂志刊物和教育理论书籍,了解所研究内容的前沿动态和已有的理论成果,同时还进一步改善自我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我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在与别人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更新观念,撞击思维,将自己发现的新、奇、特,效果好的做法和想法科学地、准确地表达出来。本学期,认真写好每天的教学随笔,数量达上课总数的50%,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教科室布置的任务,积极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职业须永远保持“学高”这一范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多年来,我从教育教学刊物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目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在全国全面推开,我在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形成了自已的教学风格。我把课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境,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发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交流,提高学习能力。在学生中开展探究式学习,使学生的知识来源不只是老师,更多的是来自对书本的理解和与同伴的交流,促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会学习。
二、科研管理中成绩显著。
我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工作,能够积极参与本校教育科研的规划、组织和协调工作;同时对立项课题论证、立项。积极承担省市教科研课题,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开展研究、精心组织以及撰写论文。自觉成为校教科研工作的骨干。
2014年8月我撰写的论文《顺应时代创新教学》荣获郑州市教科所一等奖。
三、积极指导校内教师开展教育科研。
现在的“校本教研”十分强调“同伴互助”,教研组活动在这方面应该有其独到的优势。当然,如果缺乏一定的制度保障,那么教研组活动就难免成为同伴间随意性的“聊天会”,起不到任何“研”的作用。所以我认为学校在这方面要做的首先是引导教师转变观念,增强教师参与和开展教研的自觉性。同时,学校领导层对教研活动的重视不能停留在口头和口号上,要真正“沉下去”,与一线
教师多交流多探讨,为他们提供教研所必需的条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从而
不断完善教研组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研组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使那些“不愿研”、“不会研”的教师最大限度地投入进来。
提高教研活动实效性的几点做法:
1、抓住一个“学”字。以“学”为本,保证教研活动中理论学习的时间非常必要。因为现在新课程的理念很多都是老师们不够熟悉的,要指导平时的教学实践,就必须对这些基本理念烂熟于心。再者,要搞课题研究,就必须对他人的研究成果有一定的了解,以避免重复性、没有价值的操作。学习的方式要注意多种多样,可以集体学,也可以个别学;可以对照书本学,也可以请有经验、有独特见解的老师指导大家学;可以在校内学,也可以走出校外学等等。
2、体现一个“导”字。一个教研组的老师教学水平和研究水平必定是参差
不齐的,组长的重要职责就是要发挥先进教师的作用,以帮助那些教学中遇到困难的老师尽快提高。教研组长要经常性地组织老师们互相听课,取长补短;对平时写的教学反思、笔记,要多进行交流。俗话说,“旁观者清”,就教研组工作本身而言也需要科学的指导,可以组织全校性或校际间的教研组活动观摩,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实地去看一看,评一评、议一议,别人的教研活动内容、形式好不好、新不新,好在哪里新在哪里,以便借鉴和发展。目前网上关于如何开展教研活动的经验还很少,这说明大家几乎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都处在变革、摸索的阶段。这对我们来说,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
3、突出一个“研”字。很多老师总说平时工作忙,没有时间搞教科研,而且现在集中活动改为两周一次后,许多老师对教研组布置的任务容易遗忘,从而降低了科研的自觉性。针对这种状况,我把教研
任务逐步转化为每位教师的常规工作,规定每两周必须完成以下七个“一”;久而久之,养成了习惯,老师们就不觉得研究是负担了。这七个“一”是:对上两周的教学进行一次教后反思;进行一个课例的评析;提出一个教学问题;介绍一个典型案例;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对下两周的教学工作作出一个合理的计划;在组内进行一次说课活动。为了使教师的负担不至于过重,这七个“一”都可以结合学校平时布置的任务,用不同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完成情况。例如,教学反思已经上传到学校网站的,可以口头讲述给同组教师听,课例和案例可以当作本学期的论文或读书笔记,也可以在听课记录的评议中体现出来等。这样,每次集中活动时,老师们不再是“沉默寡言”、无话可说,而是争先恐后地把自己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拿出来供大家讨论,既丰富了教研活动的内容,又解决了教学中的疑难,同时提高了教师的研讨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要想研得深、研得透,我个人认为还是得以一个好的课题牵头。有了一个好的课题,大家就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和努力方向,有了一个共同的事业。说到课题,数学组的教师年富力强,绝大多数都具备相当的研究能力,在这方面应该说有一定的优势。目前正在进行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课题研究就为数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和平台。学校在这方面是不是能够做些工作,与上级有关部门和专家取得联系,使数学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群体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而不能总是为了完成某一个短期任务而临时指定某个人干什么。我校中心课题组的课题应该以自愿参与为原则,可以“解放”一些老师,让他们去从事自己感兴趣和相对熟悉的课题。
4、做好一个“结”字。即检查总结工作。每学期、每学年的教研组活动千万不能草草收尾,一定要非常重视把平时研讨的资料收集和整理起来,对教师
们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进行明示。建议学校在素质评价中加大对老师参与教研的考查力度。
四、主动为学校教科研的发展献计献策。
在校内,本人能够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努力向全校教师宣传教育科研,主张“课题就在身边”,号召广大教师以教室为舞台,以学生为研究对象,积极展开课题研究。还提出了“各教研组至少要确立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每位教师每年要争取有一篇论文获奖或发表”的要求,努力使教师树立“处处有课题,事事有研究”的思想。也许我一辈子做不了教育家,但我愿意做一个幸福的追求者。我觉得我的人生之路洒满了阳光,我的生活既充实又快乐。因为我耕耘的是我心中的乐土。“以教促研, 以研促教”改变着我的行走方式,打造属于我自己的“教师品牌”,是它让我踏上了专业成长的快速列车。我知道,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要走的路还很艰苦。我将不断地在学习
中认识自我,在反思中挑战自我,在实践中超越自我。扎根乡村,奉献教育,无怨无悔。
2014—2014上学期教科研个人工作计划
刘艳珍
只有不断学习、实践、总结,才能提高。半学期又将过去了,回顾我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能积极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要形式,启发学生在观察、分析、思考、讨论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但是如何进一步发挥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改进课堂教学,是摆在我面前现实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教科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发挥学科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学习,才能学得好。由此可见,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它与发挥学生 的主体作用密不可分。从地理知识来看,趣味性是其一大特点。它为学生获得直接兴趣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图片美、文字美、动画美、语言美,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以兴趣带动学生的学习。
二、充分挖掘教材,培养学生的主体作用
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地理图像,包括分布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以及一些带有启发性、思考性的漫画,而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它对于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我注意发挥图像作用,运用图像引导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要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自我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教会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我充分利用地理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思考地理环境问题 ,学会解决问题,学会创新和自我发展。
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运用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