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区政府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安排

时间:2019-05-12 13:23: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9年区政府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安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9年区政府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安排》。

第一篇:2009年区政府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安排

2009年区政府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安排

一、2009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为主线,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统筹发展和谐兴区不动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强力推进,重点突破,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迎压上行、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按新调整后的口径(下同),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9.56亿元,增长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13.1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15.1亿元,增长7.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亿元,增长95%;实现财政收入4.1亿元,其中地方性收入2.3亿元,分别增长15%;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4650元,增长12%。

(一)工业经济后劲增强。制定实施了《促进工业发展奖励扶持暂行办法》、《引进外来投资加快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规定》、《全民创业行动实施方案》等配套政策,认真落实“保企业”各项政策,积极推进银企对接合作,新增企业贷款6.4亿元,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预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8.5亿元,增长100%。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0家,新增11家;产值超亿元企业10家,新增5家;上交税金超千万元企业3家,新增2家,精细化工、船舶制造、玻璃及制品、滤清器、纺织、水泥、专用零部件产业发展迅猛,龙头带动作用凸显。全区工业投资呈现趋快上扬,强势增长态势,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但是由于受经济济危机以及不可比因素影响,我区工业经济综合指标前三季度均有所下滑。面对严峻形势,我区及时加强重点企业跟踪调度,协调解决企业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快速形成决战冲刺之势,预计,全区工业年底将会止滑回升,趋向增长。

(二)项目工作卓有成效。出台《关于实行重大项目部门责任领导牵头制度的意见》、《2009年对上争取项目资金任务分解》和《2009年谋划任务分解》等多个文件,实行重大项目调度督查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保障了项目工作的顺利实施。预计,全年累计实施项目71个,其中续建项目46个、新建项目25个;计划总投资113亿元,预计当年完成投资5 亿元,占当年投资计划的80%。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亿元,增长95%。全年编制完成项目201个,争取各类投资项目11个,到位资金2000万元,争取一批、开工一批、推进一批、储备一批的项目工作机制已经形成。

(三)招商引资势头强劲。坚持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一号工程”不动摇,完善领导领衔帮办制度,强化招商引资考核机制,加强招商队伍建设,举办集中签约及专题招商会6次,7月份举办招商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始终持保招商引资强力推动之势。截至目前,全区招商引资实施项目25个,到位资金18亿元,占市下达任务的112%,增长26.4%;签约项目25个,协议资金69亿元。园区建设快速推进。完成滤清器产业园、凯盛玻璃产业园、高铁周边地区、东西庐山风景区等专项控规调整,老山路全线竣工通车,水、电、气、通信等管网预埋工程全部完成;凯盛园区一期3个项目全部建成投产。目前,入园企业已达10家,新增3家,当年实现引资7亿元,实现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

(四)农业经济稳步提升。今年以来,面对严峻的灾害性天气影响,我区积极开展防灾、抗灾、救灾工作,确保了农业正常生产。预计,全年农业完成增加值1.45亿元,增长9%;粮食总产46000万吨,增幅为9%;农民人均纯收入4650元,增长12%。蚂蚁山奶牛场、园味园、卫食园等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带动牵动作用充分发挥;余滩萝卜、东风四季豆、八里岗牧草、张巷果蔬育苗、贾庵和李楼村黄皮洋葱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一镇八村”新农村示范村镇建设稳步推进,李楼村整体搬迁稳步实施,方邱湖切滩退建复耕项目、汪庙生产圩堤防加固配套建设项目基本完成,洪山、老山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有序推进,全面完成14.5公里农村公路、太平桥危改项目,农业生产条件得到逐步改善。

(五)城乡建设强力推进。今年以来,我区以改善环境、树立形象、提升质量为目标,集中精力抓好旧城改造、设施配套、城市管理三大重点,取得了显著成效。完成延安北路、沿淮路、新淮路东段、锥子山路和龙锦路建设,新建幸福花园、师范府邸等居民小区6个;治淮二村、纺机场宿舍区、毛巾场以及经济适用房和安置区建设等棚户区改造正在积极推进。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重点开展了“四小车辆”、违章棚亭、占道经营、非法广告和违章搭建的整治工作,对严重影响高铁施工和太阳能电厂21处违章建筑进行强制拆除,净化了投资环境,保障了重点项目的实施。深入开展“非法加工石英沙”、“违法排污”和城区锅炉专项整治,拆除了族光、九采罗两重污染化工企业设备;稳步推进鲍家沟、方家沟流域的综合治理;新植各类花草树木20万株,新增绿地5000平方米,完成成片造林2000亩,城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六)第三产业增势趋好。市场建设步伐加快,华联商住楼扩建、宏发商城和中心商场改造工程、皖北民族大市场、长淮物流园区、泗水苑商储物流中心等建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扎实推进“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农机下乡”、“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一系列鼓励消费措施;出台了《***湖区大力发展旅游业实施意见》,突出农家风情游、山水生态游、历史文化游编制完成了《东西芦山风景区及周边地区的重要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一批旅游项目,稳步推进宏发大酒店、郁金香宾馆改造、红塔旅游度假村等项目,成功举办首届蚌埠乡村文化旅游节以及桃花节”、“采摘节”等活动,旅游产业方兴未艾,被评为安徽省旅游县区50强。

(七)和谐建设扎实有力。28项民生工程稳步推进。落实各级财政资金2580万元。其中:补助、补偿类项目资金1930万元;工程类项目资金640万元;培训类项目资金10万元。就业形势稳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000人,其中再就业30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50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预计,全年新增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4000人,对51名符合条件未参保企业退休人员发放了基本生活费;农村低保提标扩面工作稳步推进,308户731人享受该项保障政策。信访稳定工作得到加强。卓有成效地开展了“信访积案化解年”活动,全年排查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22件,化解10余件;加大了非法上访的处置力度,越级访、非正常访明显下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得到加强,各类刑事案件发案率明显减少。其它社会各项事业统筹推进。严查计生“两非”案件,积极开展省级示范街道和区级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全区低生育水平得到巩固和稳定。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兑现了教师绩效工资,稳步推进教育布局调整,新建幼儿园1座,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建设完成“农家书屋”9个、农民健身工程示范点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1个,成功举办了“庆祝新中国60华诞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祖国万岁》”、“珠城欢乐颂”等广场文化活动 3 和“第四届花鼓灯抵灯大赛”等大型活动,群众行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加强,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成效明显。安全生产、应急和防震抗灾得到重视,文明创建、人民防空、拥军优属、地方志、档案、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统计、审计、物价、编制、保密、老龄、残疾人等工作都取得新进步。

(八)政府效能得到提升。坚持和完善政府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和向区政协通报情况制度,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9件,办理政协委员提案66件,办复率均达100%。积极支持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开展工作。深入开展依法行政和普法教育,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顺利完成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主题实践活动,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服务承诺、过错追究、首问负责和限时办结制度;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机制,政府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二、2010年工作思路及重点

2010年是冲刺“十一五”规划收盘关键之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明年的政府工作意义十分重大。综观明年发展形势,我区的工作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继续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谋求跨越崛起,高强度推进“项目投资、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城乡建设”四项重点,高占位提升“工业经济、商贸服务、新农村建设”三项水平,高效率确保“财政增力、百姓增富、社会和谐”三大目标,全速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向更高平台上跨越。

围绕上述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我区明年将主要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扩量提质,强势推进,全力以赴抓工业。紧紧围绕“主攻大投入、强攻大项目、集中大会战、强势大推进”,加快推进重大项目,着力强化运行调度,努力促进工业经济扩量提质增效。强势攻关重大项目,力争全年新开工投资超1 亿元的工业项目10个以上,投资3000万元的30家。加快提升产业层次。重点围绕玻璃、水泥、精细化工、机械、滤清器、船舶制造等支柱产业,着力推进协作配套,拉动产业链条前后延伸,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逐步形成以产业链为纽带、龙头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为基础的产业体系。努力培育优强企业。制定完善工业培优做强发展规划,依托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市场优势,对重点企业给予最大限度的政策扶持;全面增强资本意识,支持优势企业优化公司股权结构,着力推进海螺水泥、宏业集团、禹王集团等优势企业裂变扩张,快速成长。着力破除工业发展瓶颈。认真落实保企业、保增长各项措施,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壮大东方投资公司,加强与龙湖担保公司联系,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积极推进工业“退市进园”,规划建设长淮、李楼工业集中区和民营企业园,鼓励老企业逐步搬迁,引导新企业、新资本入园投产经营;稳妥推进“空心村”土地整理、城中村改造工程,着力解决建设用地指标紧张问题;严格落实节能减排措施,推进园区污水治理工程,力争腾出更多环境容量,缓解环保瓶颈;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加强技术型、管理型人才培养,鼓励科技研发,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二)远谋近施,突出重点,持之以恒抓项目。继续推进省“861”和市“3461”项目建设,着力抓好太阳能玻璃、特钢结构二期、禹王挖泥船、富成商砼、天普粉碎机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力协助京沪高铁、蚌埠站、第二污水场、合蚌客运专线等国家、省、市重点工程建设。围绕城镇建设、园区经济、新农村建设,拓展一批民生、能源、商贸流通项目,积极储备一批能够拉长产业链的龙头项目,努力消除项目领域盲点,确保新增项目不断档、有效投入不减速。

(三)增力加压,创新机制,坚持不懈抓招商。实行一岗双责制,建立片区招商责任制,修订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实施落户、入驻项目“后评估”制度,加强太阳能电厂、盛世玻璃、星园滤清器、三联木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调度,倒排进度,不断提高资金到位率。认真研究珠三角、长三角等先进地区产业发展和转移趋势,锁定重点地区、重点产业开展有针对性地产业招商;不断探索中介招商、专业招商模式,抓好对接珠三角地区驻点招商,及时捕捉重大项目源头信息;积极参加各类招商节会,推介项目,捕捉信息,不断提高招商引资实际成效。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营运、高水平发展”的要求,集中力量加快 5 八大园区规划建设步伐,提高园区道路、管网、电力配套水平,全面提升承载能力和功能档次,努力形成投资开发的“热岛效应”。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实行首问责任制、政务公开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对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由责任单位实行一揽式服务;对市场前景较好、合作意向明显、投资规模超3000万元的项目确定为重点招商项目,继续实行区级领导挂包联系制和全程推进制,确定专人跟踪督办,努力把***湖区打造成为外资逐鹿的“磁场”和内资决战的“高地”。

(四)提升激活,多举并进,下大力气抓商贸。升级改造传统服务业。积极编制商贸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打造两站商业圈和蚌医附院商业圈,超前谋划高铁站商业圈,推进长淮卫物流园和泗水苑物流产业园建设,加快汽车交易城建设步伐,稳步改造钢材市场、水果批发市场,不断提升商贸、酒店、餐饮、物流等传统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培育和完善土地、房产、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和产权市场,促进金融、保险、法律、咨询、会计、评估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逐步形成分工协作、相互配套的产业组织体系。精心打造旅游产业。围绕“融入龙湖,体验风情,追寻历史,感受新区”主题,以东西芦山核心景区为基础,强力推进***湖南岸水乡旅游观光、东西芦山洪山农业、休闲观光、蚂蚁山生态旅游等一批旅游项目,继续抓好红塔旅游度假村、玉金香宾馆等一批星级宾馆建设,链接大禹、大明、楚汉文化,交融淮河山水风情,着力打造珠城东部旅游圈。

(五)调优做强,多轮驱动,毫不放松抓农业。以设施农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蔬菜、花卉、林果等生态高效农业,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带、产业群和块状经济;大力发展高效养殖业,围绕生猪、奶牛、蛋鸡、水产品,新建一批生态型、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基地;加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无公害品牌产品创建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整体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主攻产业龙头企业,年内力争新上投入两千万元以上龙头企业2个。坚持外输内转创业并举,积极鼓励务工人员返乡创业,逐步实现“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力争全年培育创业之星50名,新增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农民创业项目100个。加强项目跟踪服务,全面完成20 6 09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续建工程,逐步完善水利、道路、电力等配套设施,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六)强突重推,全面提速,凝心聚力抓城建。突出旧城改造。把旧城改造与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以及商业布局改造有机结合,强力撬动,着力推进纺机厂等棚户区改造项目,稳妥实施马村、幸福村等“城中村”改造工程。强化城市管理。围绕创建“文明城区”,继续加大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力度,突出重点区域,突出重点时段,突出交通秩序、经营秩序、环境保洁、违章搭建专项整治;实行“捆绑式”“精细化”管理,落实街镇与区直部门的共同责任,逐步完善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推进村镇建设。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强力推进成村庄整治,着力引导村民住房建设逐步向城区、集镇、聚居点集中,实施“千户万亩”工程,规划建设1000户以上聚居点5个,完成土地整理10000亩;强化土地集约利用,积极开展土地流转试点工作,推进土地依法有序流转,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努力开发土地后备资源;继续保持土地执法高压态势,努力实现土地动态平衡。打造“生态城区”。围绕创建“园林城区”,按照“控建增绿”、“拆墙透绿”要求,结合旧城改造,进一步抓好城市公园绿地、街头绿地、游园绿地、广场绿地建设,重点谋划“八一”河滨公园项目;继续加强污染减排工作,落实污染减排项目,加大污染减排投入,集中力量整治重污染行业,确保污染物总量减排、达标排放,扎实推进环境优美村镇和绿色社区创建工作,营造宜居生活环境。

(七)开源节留,强化管理,确保财政收入上台阶。以新兴财源建设和税源大户培植为重点,坚持收入征管与控制支出并举,不断壮大财政实力。加强税源培植。强力推进工业经济、项目建设、城市开发等重点工作,全力构筑相对稳定的多元化财源体系;加大财政扶持,兑现激励优惠政策,吸引外来投资,激发全民创业,以更多的经济发展新亮点,拉动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和可用财力的稳定提高。加强税收征管。加强对重点税源、重点企业、重点纳税大户的税收征管,突出抓好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的有效监控,组织开展建筑施工、商贸流通、房地产开发等重点税源专项检查,加强起征点以下个体工商户的监督管理,坚决打击涉税违法行为,努力做到应收尽收。加强支出管理。按照“分配科学、支出合理、管理严格、监督有力”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强化预算的刚性 7 约束,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严格控制预算追加;认真开展“收支两条线”专项检查,全面清理取缔“小金库”,规范资金管理;强化财政监督,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和绩效评价相结合的监控机制;严肃查处各种违反财经纪律、挥霍浪费财政资金的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八)统筹协调,倾注民生,确保社会各项事业稳步推进。切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进一步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促进就业机制,积极实施“创业促就业”工程,促进城镇居民、被征地农民就业以及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切实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险”并举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完成困难企业欠缴养老保险金工作核销工作;加强城乡低保动态管理,稳步实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努力实现应保尽保;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大力推行廉租房制度,加快经济适用房建设;切实关心五保、残疾等弱势群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济困活动,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健全矛盾纠纷预防排查、依法调处机制,高度关注和有效防范企业破产、逃薪欠薪、征地拆迁、农村土地纠纷等各种可能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妥善处理涉法涉诉案件,坚持依法处置、坚决打击非法缠访、闹仿、越级访事件,千方百计维护社会稳定。深入开展“平安城区”建设,健全综合防控体系,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公安系统“三项建设”,全面提升平安创建工作整体水平。统筹发展各项事业。积极推进教育布局调整,优化教育结构,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关心特殊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强化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机制,提高公共卫生保障和重大疫情防控能力。加强文化体育建设,重点抓好区文化馆图书馆改扩建、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以及农民健身工程示范点建设,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逐步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突出流动人口管理,综合治理人口性别比问题,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强化隐患排查整改,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认真做好人民武装、民兵预备役工作,广泛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巩固提高双拥创建成果。加快发展妇女儿童事业,继续做好民族、宗教、外事、统计、档案、人防、应急等工作,支持驻区单位以及人民团体充分履行职能,共同推进“和谐***湖区”建设。

(九)提升水平,务实高效,努力打造科学发展政府。加强效能建设,切实解决条块分割、权责脱节、推诿扯皮等突出问题,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努力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使政府职能真正转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创优环境和公共服务上来。进一步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公示听证、决策效果评估制度,使决策更加切合实际,更加符合群众利益;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主动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的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凝聚各界合力。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敢思敢想、敢试敢闯、敢作敢为,善于用开放的意识正视存在差距,用超前的理念研究争先思路,用创新的办法落实发展举措,努力营造善创新,想实招、鼓实劲、求实效的工作氛围。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做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继续推进政务公开,强化行政过程监督,努力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政府公信力。

第二篇:2009年区政府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安排

2009年区政府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安排

一、2009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保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为主线,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保持统筹发展和谐兴区不动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强力推进,重点突破,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迎压上行、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按新调动后的口径(下同),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9.56亿元,增长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13.1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15.1亿元,增长7.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亿元,增长95%;实现财政收入4.1亿元,其中地方性收入2.3亿元,分别增长15%;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4650元,增长12%。

(一)工业经济后劲增强。制定实施了《促进工业发展奖励扶持暂行办法》、《引进外来投资加快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规定》、《全民创业行动实施方案》等配套政策,认真落实“保企业”各项政策,积极推进银企对接合作,新增企业贷款6.4亿元,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预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8.5亿元,增长100%。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0家,新增11家;产值超亿元企业10家,新增5家;上交税金超千万元企业3家,新增2家,精细化工、船舶制造、玻璃及制品、滤清器、纺织、水泥、专用零部件产业发展迅猛,龙头带动作用凸显。全区工业投资呈现趋快上扬,强势增长态势,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但是由于受经济济危机以及不可比因素影响,我区工业经济综合指标前三季度均有所下滑。面对严峻形势,我区及时增强重点企业跟踪调度,调解解决企业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快速形成决战冲刺之势,预计,全区工业年底将会止滑回升,趋向增长。

(二)项目工作卓有成效。出台《关于实行重大项目部门责任领导牵头制度的意见》、《2009年对上争取项目资金任务分解》和《2009年谋划任务分解》等多个文件,实行重大项目调度督查制度,及时调解解决项目建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保障了项目工作的顺利实施。预计,全年累计实施项目71个,其中续建项目46个、新建项目25个;计划总投资113亿元,预计当年完成投资5亿元,占当年投资计划的80%。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亿元,增长95%。全年编制完成项目201个,争取各类投资项目11个,到位资金2000万元,争取一批、开工一批、推进一批、储备一批的项目工作机制已经形成。

(三)招商引资势头强劲。保持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一号工程”不动摇,完善领导领衔帮办制度,强化招商引资考核机制,增强招商队伍建造,举办集中签约及专题招商会6次,7月份举办招商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始终持保招商引资强力推动之势。截至目前,全区招商引资实施项目25个,到位资金18亿元,占市下达任务的112%,增长26.4%;签约项目25个,协议资金69亿元。园区建造快速推进。完成滤清器产业园、凯盛玻璃产业园、高铁周边地区、东西庐山风景区等专项控规调动,老山路全线竣工通车,水、电、气、通信等管网预埋工程全部完成;凯盛园区一期3个项目全部建成投产。目前,入园企业已达10家,新增3家,当年实现引资7亿元,实现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

(四)农业经济稳步提升。今年以来,面对严峻的灾害性天气影响,我区积极开展防灾、抗灾、救灾工作,确保了农业正常生产。预计,全年农业完成增加值1.45亿元,增长9%;粮食总产46000万吨,增幅为9%;农民人均纯收入4650元,增长12%。蚂蚁山奶牛场、园味园、卫食园等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带动牵动作用充分发挥;余滩萝卜、东风四季豆、八里岗牧草、张巷果蔬育苗、贾庵和李楼村黄皮洋葱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一镇八村”新农村示范村镇建造稳步推进,李楼村整体搬迁稳步实施,方邱湖切滩退建复耕项目、汪庙生产圩堤防加固配套建造项目基本完成,洪山、老山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有序推进,全面完成14.5公里农村公路、太平桥危改项目,农业生产条件得到逐步改善。

(五)城乡建造强力推进。今年以来,我区以改善环境、树立形象、提升质量为目标,集中精力抓好旧城改造、设施配套、城市治理三大重点,取得了显著成效。完成延安北路、沿淮路、新淮路东段、锥子山路和龙锦路建造,新建幸福花园、师范府邸等居民小区6个;治淮二村、纺机场宿舍区、毛巾场以及经济适用房和安置区建造等棚户区改造正在积极推进。增强城市治理综合执法,重点开展了“四小车辆”、违章棚亭、占道经营、非法广告和违章搭建的整治工作,对严重影响高铁施工和太阳能电厂21处违章建筑进行强制拆除,净化了投资环境,保障了重点项目的实施。深入开展“非法加工石英沙”、“违法排污”和城区锅炉专项整治,拆除了族光、九采罗两重污染化工企业设备;稳步推进鲍家沟、方家沟流域的综合治理;新植各类花草树木20万株,新增绿地5000平方米,完成成片造林2000亩,城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六)第三产业增势趋好。市场建造步伐加快,华联商住楼扩建、宏发商城和中心商场改造工程、皖北民族大市场、长淮物流园区、泗水苑商储物流中心等建项目建造稳

步推进;扎实推进“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农机下乡”、“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一系列鼓励消费措施;出台了《***湖区大力发展旅游业实施意见》,突出农家风情游、山水生态游、历史文化游编制完成了《东西芦山风景区及周边地区的重要地段控制性具体规划》及一批旅游项目,稳步推进宏发大酒店、郁金香宾馆改造、红塔旅游度假村等项目,胜利举办首届蚌埠乡村文化旅游节以及桃花节”、“采摘节”等活动,旅游产业方兴未艾,被评为安徽省旅游县区50强。

(七)和谐建造扎实有力。28项民生工程稳步推进。落实各级财政资金2580万元。其中:补助、补偿类项目资金1930万元;工程类项目资金640万元;培训类项目资金10万元。就业形势稳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000人,其中再就业30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50人,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预计,全年新增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4000人,对51名符合条件未参保企业退休人员发放了基本生活费;农村低保提标扩面工作稳步推进,308户731人享受该项保障政策。信访稳定工作得到增强。卓有成效地开展了“信访积案化解年”活动,全年排查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22件,化解10余件;加大了非法上访的处置力度,越级访、非正常访明显下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得到增强,各类刑事案件发案率明显减少。其它社会各项事业统筹推进。严查计生“两非”案件,积极开展省级示范街道和区级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全区低生育水平得到巩固和稳定。全面落实义务教导经费保障机制,兑现了教师绩效工资,稳步推进教导布局调动,新建幼儿园1座,教导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建造完成“农家书屋”9个、农民健身工程示范点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造1个,胜利举办了“庆祝新中国60华诞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祖国万岁》”、“珠城欢乐颂”等广场文化活动和“第四届花鼓灯抵灯大赛”等大型活动,群众行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增强,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成效明显。安全生产、应急和防震抗灾得到重视,文明创建、人民防空、拥军优属、地方志、档案、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统计、审计、物价、编制、保密、老龄、残疾人等工作都取得新进步。

(八)政府效能得到提升。保持和完善政府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和向区政协通报情况制度,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9件,办理政协委员提案66件,办复率均达100%。积极支持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开展工作。深入开展依法行政和普法教导,基层民主法制建造不断增强,顺利完成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造”主题实践活动,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服务承诺、过错追究、首问负责和限时办结制度;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机制,政府公信力和群众满足度不断提升。

二、2010年工作思路及重点

2010年是冲刺“十一五”规划收盘关键之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明年的政府工作意义十分重大。综观明年发展形势,我区的工作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继续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目标,保持科学发展,谋求跨越崛起,高强度推进“项目投资、招商引资、园区建造、城乡建造”四项重点,高占位提升“工业经济、商贸服务、新农村建造”三项水平,高效率确保“财政增力、百姓增富、社会和谐”三大目标,全速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向更高平台上跨越。

围绕上述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我区明年将主要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扩量提质,强势推进,全力以赴抓工业。紧紧围绕“主攻大投入、强攻大项目、集中大会战、强势大推进”,加快推进重大项目,着力强化运行调度,努力促进工业经济扩量提质增效。强势攻关重大项目,力争全年新开工投资超1亿元的工业项目10个以上,投资3000万元的30家。加快提升产业层次。重点围绕玻璃、水泥、精细化工、机械、滤清器、船舶制造等支柱产业,着力推进协作配套,拉动产业链条前后延伸,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逐步形成以产业链为纽带、龙头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为基础的产业体系。努力培育优强企业。制定完善工业培优做强发展规划,依托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市场优势,对重点企业给予最大限度的政策扶持;全面增强资本意识,支持优势企业优化公司股权结构,着力推进海螺水泥、宏业集团、禹王集团等优势企业裂变扩张,快速成长。着力破除工业发展瓶颈。认真落实保企业、保增长各项措施,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壮大东方投资公司,增强与龙湖担保公司联系,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积极推进工业“退市进园”,规划建造长淮、李楼工业集中区和民营企业园,鼓励老企业逐步搬迁,引导新企业、新资本入园投产经营;稳妥推进“空心村”土地整理、城中村改造工程,着力解决建造用地指标紧张问题;严格落实节能减排措施,推进园区污水治理工程,力争腾出更多环境容量,缓解环保瓶颈;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增强技术型、治理型人才培养,鼓励科技研发,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二)远谋近施,突出重点,持之以恒抓项目。继续推进省“861”和市“3461”项目建造,着力抓好太阳能玻璃、特钢结构二期、禹王挖泥船、富成商砼、天普粉碎机

等重点项目建造;全力协助京沪高铁、蚌埠站、第二污水场、合蚌客运专线等国家、省、市重点工程建造。围绕城镇建造、园区经济、新农村建造,拓展一批民生、能源、商贸流通项目,积极储备一批能够拉长产业链的龙头项目,努力消除项目领域盲点,确保新增项目不断档、有效投入不减速。

(三)增力加压,创新机制,保持不懈抓招商。实行一岗双责制,建立片区招商责任制,修订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实施落户、入驻项目“后评估”制度,增强太阳能电厂、盛世玻璃、星园滤清器、三联木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调度,倒排进度,不断提高资金到位率。认真研究珠三角、长三角等先进地区产业发展和转移趋势,锁定重点地区、重点产业开展有针对性地产业招商;不断探索中介招商、专业招商模式,抓好对接珠三角地区驻点招商,及时捕捉重大项目源头信息;积极参加各类招商节会,推介项目,捕捉信息,不断提高招商引资实际成效。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造、高质量营运、高水平发展”的要求,集中力量加快八大园区规划建造步伐,提高园区道路、管网、电力配套水平,全面提升承载能力和功能档次,努力形成投资开发的“热岛效应”。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实行首问责任制、政务公开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对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由责任单位实行一揽式服务;对市场前景较好、合作意向明显、投资规模超3000万元的项目确定为重点招商项目,继续实行区级领导挂包联系制和全程推进制,确定专人跟踪督办,努力把***湖区打造成为外资逐鹿的“磁场”和内资决战的“高地”。

(七)和谐建造扎实有力。28项民生工程稳步推进。落实各级财政资金2580万元。其中:补助、补偿类项目资金1930万元;工程类项目资金640万元;培训类项目资金10万元。就业形势稳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000人,其中再就业30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50人,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预计,全年新增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4000人,对51名符合条件未参保企业退休人员发放了基本生活费;农村低保提标扩面工作稳步推进,308户731人享受该项保障政策。信访稳定工作得到增强。卓有成效地开展了“信访积案化解年”活动,全年排查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22件,化解10余件;加大了非法上访的处置力度,越级访、非正常访明显下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得到增强,各类刑事案件发案率明显减少。其它社会各项事业统筹推进。严查计生“两非”案件,积极开展省级示范街道和区级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全区低生育水平得到巩固和稳定。全面落实义务教导经费保障机制,兑现了教师绩效工资,稳步推进教导布局调动,新建幼儿园1座,教导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建造完成“农家书屋”9个、农民健身工程示范点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造1个,胜利举办了“庆祝新中国60华诞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祖国万岁》”、“珠城欢乐颂”等广场文化活动和“第四届花鼓灯抵灯大赛”等大型活动,群众行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增强,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成效明显。安全生产、应急和防震抗灾得到重视,文明创建、人民防空、拥军优属、地方志、档案、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统计、审计、物价、编制、保密、老龄、残疾人等工作都取得新进步。

(八)政府效能得到提升。保持和完善政府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和向区政协通报情况制度,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9件,办理政协委员提案66件,办复率均达100%。积极支持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开展工作。深入开展依法行政和普法教导,基层民主法制建造不断增强,顺利完成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造”主题实践活动,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服务承诺、过错追究、首问负责和限时办结制度;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机制,政府公信力和群众满足度不断提升。

第三篇:2013年区政府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安排

一、XX年工作总结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为主线,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统筹发展和谐兴区不动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强力推进,重点突破,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迎压上行、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按新调整后的口径(下同),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9.56亿元,增长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13.1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15.1亿元,增长7.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亿元,增长95%;实现财政收入4.1亿元,其中地方性收入2.3亿元,分别增长15%;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4650元,增长12%。

(一)工业经济后劲增强。制定实施了《促进工业发展奖励扶持暂行办法》、《引进外来投资加快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规定》、《全民创业行动实施方案》等配套政策,认真落实“保企业”各项政策,积极推进银企对接合作,新增企业贷款6.4亿元,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预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8.5亿元,增长100%。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0家,新增11家;产值超亿元企业10家,新增5家;上交税金超千万元企业3家,新增2家,精细化工、船舶制造、玻璃及制品、滤清器、纺织、水泥、专用零部件产业发展迅猛,龙头带动作用凸显。全区工业投资呈现趋快上扬,强势增长态势,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但是由于受经济济危机以及不可比因素影响,我区工业经济综合指标前三季度均有所下滑。面对严峻形势,我区及时加强重点企业跟踪调度,协调解决企业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快速形成决战冲刺之势,预计,全区工业年底将会止滑回升,趋向增长。

(二)项目工作卓有成效。出台《关于实行重大项目部门责任领导牵头制度的意见》、《XX年对上争取项目资金任务分解》和《XX年谋划任务分解》等多个文件,实行重大项目调度督查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保障了项目工作的顺利实施。预计,全年累计实施项目71个,其中续建项目46个、新建项目25个;计划总投资113亿元,预计当年完成投资5亿元,占当年投资计划的80%。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亿元,增长95%。全年编制完成项目201个,争取各类投资项目11个,到位资金XX万元,争取一批、开工一批、推进一批、储备一批的项目工作机制已经形成。

(三)招商引资势头强劲。坚持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一号工程”不动摇,完善领导领衔帮办制度,强化招商引资考核机制,加强招商队伍建设,举办集中签约及专题招商会6次,7月份举办招商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始终持保招商引资强力推动之势。截至目前,全区招商引资实施项目25个,到位资金 18亿元,占市下达任务的112%,增长26.4%;签约项目25个,协议资金69亿元。园区建设快速推进。完成滤清器产业园、凯盛玻璃产业园、高铁周边地区、东西庐山风景区等专项控规调整,老山路全线竣工通车,水、电、气、通信等管网预埋工程全部完成;凯盛园区一期3个项目全部建成投产。目前,入园企业已达10家,新增3家,当年实现引资7亿元,实现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

(四)农业经济稳步提升。今年以来,面对严峻的灾害性天气影响,我区积极开展防灾、抗灾、救灾工作,确保了农业正常生产。预计,全年农业完成增加值1.45亿元,增长9%;粮食总产46000万吨,增幅为9%;农民人均纯收入4650元,增长12%。蚂蚁山奶牛场、园味园、卫食园等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带动牵动作用充分发挥;余滩萝卜、东风四季豆、八里岗牧草、张巷果蔬育苗、贾庵和李楼村黄皮洋葱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一镇八村”新农村示范村镇建设稳步推进,李楼村整体搬迁稳步实施,方邱湖切滩退建复耕项目、汪庙生产圩堤防加固配套建设项目基本完成,洪山、老山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有序推进,全面完成14.5公里农村公路、太平桥危改项目,农业生产条件得到逐步改善。

(八)政府效能得到提升。坚持和完善政府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和向区政协通报情况制度,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9件,办理政协委员提案66件,办复率均达100%。积极支持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开展工作。深入开展依法行政和普法教育,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顺利完成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主题实践活动,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服务承诺、过错追究、首问负责和限时办结制度;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机制,政府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二、XX年工作思路及重点

XX年是冲刺“xxx”规划收盘关键之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及xx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明年的政府工作意义十分重大。综观明年发展形势,我区的工作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及xx届四中全会精神,继续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谋求跨越崛起,高强度推进“项目投资、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城乡建设”四项重点,高占位提升“工业经济、商贸服务、新农村建设”三项水平,高效率确保 “财政增力、百姓增富、社会和谐”三大目标,全速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向更高平台上跨越。

围绕上述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我区明年将主要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扩量提质,强势推进,全力以赴抓工业。紧紧围绕“主攻大投入、强攻大项目、集中大会战、强势大推进”,加快推进重大项目,着力强化运行调度,努力促进工业经济扩量提质增效。强势攻关重大项目,力争全年新开工投资超1亿元的工业项目10个以上,投资3000万元的30家。加快提升产业层次。重点围绕玻璃、水泥、精细化工、机械、滤清器、船舶制造等支柱产业,着力推进协作配套,拉动产业链条前后延伸,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逐步形成以产业链为纽带、龙头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为基础的产业体系。努力培育优强企业。制定完善工业培优做强发展规划,依托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市场优势,对重点企业给予最大限度的政策扶持;全面增强资本意识,支持优势企业优化公司股权结构,着力推进海螺水泥、宏业集团、禹王集团等优势企业裂变扩张,快速成长。着力破除工业发展瓶颈。认真落实保企业、保增长各项措施,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壮大东方投资公司,加强与龙湖担保公司联系,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积极推进工业“退市进园”,规划建设长淮、李楼工业集中区和民营企业园,鼓励老企业逐步搬迁,引导新企业、新资本入园投产经营;稳妥推进 “空心村” 土地整理、城中村改造工程,着力解决建设用地指标紧张问题;严格落实节能减排措施,推进园区污水治理工程,力争腾出更多环境容量,缓解环保瓶颈;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加强技术型、管理型人才培养,鼓励科技研发,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二)远谋近施,突出重点,持之以恒抓项目。继续推进省“861”和市“3461”项目建设,着力抓好太阳能玻璃、特钢结构二期、禹王挖泥船、富成商砼、天普粉碎机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力协助京沪高铁、蚌埠站、第二污水场、合蚌客运专线等国家、省、市重点工程建设。围绕城镇建设、园区经济、新农村建设,拓展一批民生、能源、商贸流通项目,积极储备一批能够拉长产业链的龙头项目,努力消除项目领域盲点,确保新增项目不断档、有效投入不减速。

(三)增力加压,创新机制,坚持不懈抓招商。实行一岗双责制,建立片区招商责任制,修订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实施落户、入驻项目 “后评估”制度,加强太阳能电厂、盛世玻璃、星园滤清器、三联木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调度,倒排进度,不断提高资金到位率。认真研究珠三角、长三角等先进地区产业发展和转移趋势,锁定重点地区、重点产业开展有针对性地产业招商;不断探索中介招商、专业招商模式,抓好对接珠三角地区驻点招商,及时捕捉重大项目源头信息;积极参加各类招商节会,推介项目,捕捉信息,不断提高招商引资实际成效。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营运、高水平发展”的要求,集中力量加快八大园区规划建设步伐,提高园区道路、管网、电力配套水平,全面提升承载能力和功能档次,努力形成投资开发的“热岛效应”。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实行首问责任制、政务公开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对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由责任单位实行一揽式服务;对市场前景较好、合作意向明显、投资规模超3000万元的项目确定为重点招商项目,继续实行区级领导挂包联系制和全程推进制,确定专人跟踪督办,努力把***湖区打造成为外资逐鹿的“磁场”和内资决战的“高地”。

(四)提升激活,多举并进,下大力气抓商贸。升级改造传统服务业。积极编制商贸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打造两站商业圈和蚌医附院商业圈,超前谋划高铁站商业圈,推进长淮卫物流园和泗水苑物流产业园建设,加快汽车交易城建设步伐,稳步改造钢材市场、水果批发市场,不断提升商贸、酒店、餐饮、物流等传统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培育和完善土地、房产、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和产权市场,促进金融、保险、法律、咨询、会计、评估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逐步形成分工协作、相互配套的产业组织体系。精心打造旅游产业。围绕“融入龙湖,体验风情,追寻历史,感受新区”主题,以东西芦山核心景区为基础,强力推进***湖南岸水乡旅游观光、东西芦山洪山农业、休闲观光、蚂蚁山生态旅游等一批旅游项目,继续抓好红塔旅游度假村、玉金香宾馆等一批星级宾馆建设,链接大禹、大明、楚汉文化,交融淮河山水风情,着力打造珠城东部旅游圈。

(五)调优做强,多轮驱动,毫不放松抓农业。以设施农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蔬菜、花卉、林果等生态高效农业,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带、产业群和块状经济;大力发展高效养殖业,围绕生猪、奶牛、蛋鸡、水产品,新建一批生态型、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基地;加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无公害品牌产品创建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整体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主攻产业龙头企业,年内力争新上投入两千万元以上龙头企业2个。坚持外输内转创业并举,积极鼓励务工人员返乡创业,逐步实现“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力争全年培育创业之星50名,新增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农民创业项目100个。加强项目跟踪服务,全面完成XX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续建工程,逐步完善水利、道路、电力等配套设施,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六)强突重推,全面提速,凝心聚力抓城建。突出旧城改造。把旧城改造与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以及商业布局改造有机结合,强力撬动,着力推进纺机厂等棚户区改造项目,稳妥实施马村、幸福村 等“城中村”改造工程。强化城市管理。围绕创建“文明城区”,继续加大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力度,突出重点区域,突出重点时段,突出交通秩序、经营秩序、环境保洁、违章搭建专项整治;实行“捆绑式”“精细化”管理,落实街镇与区直部门的共同责任,逐步完善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推进村镇建设。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强力推进成村庄整治,着力引导村民住房建设逐步向城区、集镇、聚居点集中,实施“千户万亩”工程,规划建设1000户以上聚居点5个,完成土地整理10000亩;强化土地集约利用,积极开展土地流转试点工作,推进土地依法有序流转,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努力开发土地后备资源;继续保持土地执法高压态势,努力实现土地动态平衡。打造“生态城区”。围绕创建“园林城区”,按照“控建增绿”、“拆墙透绿”要求,结合旧城改造,进一步抓好城市公园绿地、街头绿地、游园绿地、广场绿地建设,重点谋划“八一”河滨公园项目;继续加强污染减排工作,落实污染减排项目,加大污染减排投入,集中力量整治重污染行业,确保污染物总量减排、达标排放,扎实推进环境优美村镇和绿色社区创建工作,营造宜居生活环境。

(七)开源节留,强化管理,确保财政收入上台阶。以新兴财源建设和税源大户培植为重点,坚持收入征管与控制支出并举,不断壮大财政实力。加强税源培植。强力推进工业经济、项目建设、城市开发等重点工作,全力构筑相对稳定的多元化财源体系;加大财政扶持,兑现激励优惠政策,吸引外来投资,激发全民创业,以更多的经济发展新亮点,拉动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和可用财力的稳定提高。加强税收征管。加强对重点税源、重点企业、重点纳税大户的税收征管,突出抓好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的有效监控,组织开展建筑施工、商贸流通、房地产开发等重点税源专项检查,加强起征点以下个体工商户的监督管理,坚决打击涉税违法行为,努力做到应收尽收。加强支出管理。按照“分配科学、支出合理、管理严格、监督有力”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强化预算的刚性约束,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严格控制预算追加;认真开展“收支两条线”专项检查,全面清理取缔“小金库”,规范资金管理;强化财政监督,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和绩效评价相结合的监控机制;严肃查处各种违反财经纪律、挥霍浪费财政资金的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八)统筹协调,倾注民生,确保社会各项事业稳步推进。切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进一步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促进就业机制,积极实施“创业促就业”工程,促进城镇居民、被征地农民就业以及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切实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险”并举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完成困难企业欠缴养老保险金工作核销工作;加强城乡低保动态管理,稳步实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努力实现应保尽保;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大力推行廉租房制度,加快经济适用房建设;切实关心五保、残疾等弱势群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济困活动,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健全矛盾纠纷预防排查、依法调处机制,高度关注和有效防范企业破产、逃薪欠薪、征地拆迁、农村土地纠纷等各种可能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妥善处理涉法涉诉案件,坚持依法处置、坚决打击非法缠访、闹仿、越级访事件,千方百计维护社会稳定。深入开展“平安城区”建设,健全综合防控体系,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公安系统“三项建设”,全面提升平安创建工作整体水平。统筹发展各项事业。积极推进教育布局调整,优化教育结构,大力 推进素质教育,关心特殊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强化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机制,提高公共卫生保障和重大疫情防控能力。加强文化体育建设,重点抓好区文化馆图书馆改扩建、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以及农民健身工程示范点建设,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逐步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突出流动人口管理,综合治理人口性别比问题,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强化隐患排查整改,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认真做好人民武装、民兵预备役工作,广泛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巩固提高双拥创建成果。加快发展妇女儿童事业,继续做好民族、宗教、外事、统计、档案、人防、应急等工作,支持驻区单位以及人民团体充分履行职能,共同推进“和谐***湖区”建设。

(九)提升水平,务实高效,努力打造科学发展政府。加强效能建设,切实解决条块分割、权责脱节、推诿扯皮等突出问题,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努力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使政府职能真正转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创优环境和公共服务上来。进一步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公示听证、决策效果评估制度,使决策更加切合实际,更加符合群众利益;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主动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的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凝聚各界合力。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敢思敢想、敢试敢闯、敢作敢为,善于用开放的意识正视存在差距,用超前的理念研究争先思路,用创新的办法落实发展举措,努力营造善创新,想实招、鼓实劲、求实效的工作氛围。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做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继续推进政务公开,强化行政过程监督,努力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政府公信力。

第四篇:2009年区政府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安排

2009年区政府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安排

一、2009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保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为主线,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保持统筹发展和谐兴区不动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强力推进,重点突破,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迎压上行、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按新调动后的口径(下同),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9.56亿元,增长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13.1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15.1亿元,增长7.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亿元,增长95%;实现财政收入4.1亿元,其中地方性收入2.3亿元,分别增长15%;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4650元,增长12%。

(一)工业经济后劲增强。制定实施了《促进工业发展奖励扶持暂行办法》、《引进外来投资加快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规定》、《全民创业行动实施方案》等配套政策,认真落实“保企业”各项政策,积极推进银企对接合作,新增企业贷款6.4亿元,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预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8.5亿元,增长100%。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0家,新增11家;产值超亿元企业10家,新增5家;上交税金超千万元企业3家,新增2家,精细化工、船舶制造、玻璃及制品、滤清器、纺织、水泥、专用零部件产业发展迅猛,龙头带动作用凸显。全区工业投资呈现趋快上扬,强势增长态势,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但是由于受经济济危机以及不可比因素影响,我区工业经济综合指标前三季度均有所下滑。面对严峻形势,我区及时增强重点企业跟踪调度,调解解决企业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快速形成决战冲刺之势,预计,全区工业年底将会止滑回升,趋向增长。

(二)项目工作卓有成效。出台《关于实行重大项目部门责任领导牵头制度的意见》、《2009年对上争取项目资金任务分解》和《2009年谋划任务分解》等多个文件,实行重大项目调度督查制度,及时调解解决项目建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保障了项目工作的顺利实施。预计,全年累计实施项目71个,其中续建项目46个、新建项目25个;计划总投资113亿元,预计当年完成投资5亿元,占当年投资计划的80%。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亿元,增长95%。全年编制完成项目201个,争取各类投资项目11个,到位资金2000万元,争取一批、开工一批、推进一批、储备一批的项目工作机制已经形成。

(三)招商引资势头强劲。保持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一号工程”不动摇,完善领导领衔帮办制度,强化招商引资考核机制,增强招商队伍建造,举办集中签约及专题招商会6次,7月份举办招商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始终持保招商引资强力推动之势。截至目前,全区招商引资实施项目25个,到位资金18亿元,占市下达任务的112%,增长26.4%;签约项目25个,协议资金69亿元。园区建造快速推进。完成滤清器产业园、凯盛玻璃产业园、高铁周边地区、东西庐山风景区等专项控规调动,老山路全线竣工通车,水、电、气、通信等管网预埋工程全部完成;凯盛园区一期3个项目全部建成投产。目前,入园企业已达10家,新增3家,当年实现引资7亿元,实现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

(四)农业经济稳步提升。今年以来,面对严峻的灾害性天气影响,我区积极开展防灾、抗灾、救灾工作,确保了农业正常生产。预计,全年农业完成增加值1.45亿元,增长9%;粮食总产46000万吨,增幅为9%;农民人均纯收入4650元,增长12%。蚂蚁山奶牛场、园味园、卫食园等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带动牵动作用充分发挥;余滩萝卜、东风四季豆、八里岗牧草、张巷果蔬育苗、贾庵和李楼村黄皮洋葱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一镇八村”新农村示范村镇建造稳步推进,李楼村整体搬迁稳步实施,方邱湖切滩退建复耕项目、汪庙生产圩堤防加固配套建造项目基本完成,洪山、老山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有序推进,全面完成14.5公里农村公路、太平桥危改项目,农业生产条件得到逐步改善。

(五)城乡建造强力推进。今年以来,我区以改善环境、树立形象、提升质量为目标,集中精力抓好旧城改造、设施配套、城市治理三大重点,取得了显著成效。完成延安北路、沿淮路、新淮路东段、锥子山路和龙锦路建造,新建幸福花园、师范府邸等居民小区6个;治淮二村、纺机场宿舍区、毛巾场以及经济适用房和安置区建造等棚户区改造正在积极推进。增强城市治理综合执法,重点开展了“四小车辆”、违章棚亭、占道经营、非法广告和违章搭建的整治工作,对严重影响高铁施工和太阳能电厂21处违章建筑进行强制拆除,净化了投资环境,保障了重点项目的实施。深入开展“非法加工石英沙”、“违法排污”和城区锅炉专项整治,拆除了族光、九采罗两重污染化工企业设备;稳步推进鲍家沟、方家沟流域的综合治理;新植各类花草树木20万株,新增绿地5000平方米,完成成片造林2000亩,城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六)第三产业增势趋好。市场建造步伐加快,华联商住楼扩建、宏发商城和中心商场改造工程、皖北民族大市场、长淮物流园区、泗水苑商储物流中心等建项目建造稳步推进;扎实推进“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农机下乡”、“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一系列鼓励消费措施;出台了《***湖区大力发展旅游业实施意见》,突出农家风情游、山水生态游、历史文化游编制完成了《东西芦山风景区及周边地区的重要地段控制性具体规划》及一批旅游项目,稳步推进宏发大酒店、郁金香宾馆改造、红塔旅游度假村等项目,胜利举办首届蚌埠乡村文化旅游节以及桃花节”、“采摘节”等活动,旅游产业方兴未艾,被评为安徽省旅游县区50强。

(七)和谐建造扎实有力。28项民生工程稳步推进。落实各级财政资金2580万元。其中:补助、补偿类项目资金1930万元;工程类项目资金640万元;培训类项目资金10万元。就业形势稳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000人,其中再就业30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50人,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预计,全年新增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4000人,对51名符合条件未参保企业退休人员发放了基本生活费;农村低保提标扩面工作稳步推进,308户731人享受该项保障政策。信访稳定工作得到增强。卓有成效地开展了“信访积案化解年”活动,全年排查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22件,化解10余件;加大了非法上访的处置力度,越级访、非正常访明显下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得到增强,各类刑事案件发案率明显减少。其它社会各项事业统筹推进。严查计生“两非”案件,积极开展省级示范街道和区级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全区低生育水平得到巩固和稳定。全面落实义务教导经费保障机制,兑现了教师绩效工资,稳步推进教导布局调动,新建幼儿园1座,教导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建造完成“农家书屋”9个、农民健身工程示范点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造1个,胜利举办了“庆祝新中国60华诞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祖国万岁》”、“珠城欢乐颂”等广场文化活动和“第四届花鼓灯抵灯大赛”等大型活动,群众行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增强,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成效明显。安全生产、应急和防震抗灾得到重视,文明创建、人民防空、拥军优属、地方志、档案、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统计、审计、物价、编制、保密、老龄、残疾人等工作都取得新进步。

(八)政府效能得到提升。保持和完善政府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和向区政协通报情况制度,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9件,办理政协委员提案66件,办复率均达100%。积极支持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开展工作。深入开展依法行政和普法教导,基层民主法制建造不断增强,顺利完成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造”主题实践活动,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服务承诺、过错追究、首问负责和限时办结制度;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机制,政府公信力和群众满足度不断提升。

二、2010年工作思路及重点

2010年是冲刺“十一五”规划收盘关键之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明年的政府工作意义十分重大。综观明年发展形势,我区的工作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继续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目标,保持科学发展,谋求跨越崛起,高强度推进“项目投资、招商引资、园区建造、城乡建造”四项重点,高占位提升“工业经济、商贸服务、新农村建造”三项水平,高效率确保“财政增力、百姓增富、社会和谐”三大目标,全速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向更高平台上跨越。

围绕上述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我区明年将主要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扩量提质,强势推进,全力以赴抓工业。紧紧围绕“主攻大投入、强攻大项目、集中大会战、强势大推进”,加快推进重大项目,着力强化运行调度,努力促进工业经济扩量提质增效。强势攻关重大项目,力争全年新开工投资超1亿元的工业项目10个以上,投资3000万元的30家。加快提升产业层次。重点围绕玻璃、水泥、精细化工、机械、滤清器、船舶制造等支柱产业,着力推进协作配套,拉动产业链条前后延伸,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逐步形成以产业链为纽带、龙头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为基础的产业体系。努力培育优强企业。制定完善工业培优做强发展规划,依托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市场优势,对重点企业给予最大限度的政策扶持;全面增强资本意识,支持优势企业优化公司股权结构,着力推进海螺水泥、宏业集团、禹王集团等优势企业裂变扩张,快速成长。着力破除工业发展瓶颈。认真落实保企业、保增长各项措施,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壮大东方投资公司,增强与龙湖担保公司联系,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积极推进工业“退市进园”,规划建造长淮、李楼工业集中区和民营企业园,鼓励老企业逐步搬迁,引导新企业、新资本入园投产经营;稳妥推进“空心村”土地整理、城中村改造工程,着力解决建造用地指标紧张问题;严格落实节能减排措施,推进园区污水治理工程,力争腾出更多环境容量,缓解环保瓶颈;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增强技术型、治理型人才培养,鼓励科技研发,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二)远谋近施,突出重点,持之以恒抓项目。继续推进省“861”和市“3461”项目建造,着力抓好太阳能玻璃、特钢结构二期、禹王挖泥船、富成商砼、天普粉碎机等重点项目建造;全力协助京沪高铁、蚌埠站、第二污水场、合蚌客运专线等国家、省、市重点工程建造。围绕城镇建造、园区经济、新农村建造,拓展一批民生、能源、商贸流通项目,积极储备一批能够拉长产业链的龙头项目,努力消除项目领域盲点,确保新增项目不断档、有效投入不减速。

(三)增力加压,创新机制,保持不懈抓招商。实行一岗双责制,建立片区招商责任制,修订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实施落户、入驻项目“后评估”制度,增强太阳能电厂、盛世玻璃、星园滤清器、三联木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调度,倒排进度,不断提高资金到位率。认真研究珠三角、长三角等先进地区产业发展和转移趋势,锁定重点地区、重点产业开展有针对性地产业招商;不断探索中介招商、专业招商模式,抓好对接珠三角地区驻点招商,及时捕捉重大项目源头信息;积极参加各类招商节会,推介项目,捕捉信息,不断提高招商引资实际成效。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造、高质量营运、高水平发展”的要求,集中力量加快八大园区规划建造步伐,提高园区道路、管网、电力配套水平,全面提升承载能力和功能档次,努力形成投资开发的“热岛效应”。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实行首问责任制、政务公开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对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由责任单位实行一揽式服务;对市场前景较好、合作意向明显、投资规模超3000万元的项目确定为重点招商项目,继续实行区级领导挂包联系制和全程推进制,确定专人跟踪督办,努力把***湖区打造成为外资逐鹿的“磁场”和内资决战的“高地”。

(七)和谐建造扎实有力。28项民生工程稳步推进。落实各级财政资金2580万元。其中:补助、补偿类项目资金1930万元;工程类项目资金640万元;培训类项目资金10万元。就业形势稳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000人,其中再就业30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50人,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预计,全年新增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4000人,对51名符合条件未参保企业退休人员发放了基本生活费;农村低保提标扩面工作稳步推进,308户731人享受该项保障政策。信访稳定工作得到增强。卓有成效地开展了“信访积案化解年”活动,全年排查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22件,化解10余件;加大了非法上访的处置力度,越级访、非正常访明显下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得到增强,各类刑事案件发案率明显减少。其它社会各项事业统筹推进。严查计生“两非”案件,积极开展省级示范街道和区级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全区低生育水平得到巩固和稳定。全面落实义务教导经费保障机制,兑现了教师绩效工资,稳步推进教导布局调动,新建幼儿园1座,教导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建造完成“农家书屋”9个、农民健身工程示范点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造1个,胜利举办了“庆祝新中国60华诞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祖国万岁》”、“珠城欢乐颂”等广场文化活动和“第四届花鼓灯抵灯大赛”等大型活动,群众行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增强,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成效明显。安全生产、应急和防震抗灾得到重视,文明创建、人民防空、拥军优属、地方志、档案、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统计、审计、物价、编制、保密、老龄、残疾人等工作都取得新进步。

(八)政府效能得到提升。保持和完善政府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和向区政协通报情况制度,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9件,办理政协委员提案66件,办复率均达100%。积极支持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开展工作。深入开展依法行政和普法教导,基层民主法制建造不断增强,顺利完成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造”主题实践活动,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服务承诺、过错追究、首问负责和限时办结制度;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机制,政府公信力和群众满足度不断提升。

二、2010年工作思路及重点

2010年是冲刺“十一五”规划收盘关键之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明年的政府工作意义十分重大。综观明年发展形势,我区的工作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继续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目标,保持科学发展,谋求跨越崛起,高强度推进“项目投资、招商引资、园区建造、城乡建造”四项重点,高占位提升“工业经济、商贸服务、新农村建造”三项水平,高效率确保“财政增力、百姓增富、社会和谐”三大目标,全速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向更高平台上跨越。

围绕上述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我区明年将主要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扩量提质,强势推进,全力以赴抓工业。紧紧围绕“主攻大投入、强攻大项目、集中大会战、强势大推进”,加快推进重大项目,着力强化运行调度,努力促进工业经济扩量提质增效。强势攻关重大项目,力争全年新开工投资超1亿元的工业项目10个以上,投资3000万元的30家。加快提升产业层次。重点围绕玻璃、水泥、精细化工、机械、滤清器、船舶制造等支柱产业,着力推进协作配套,拉动产业链条前后延伸,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逐步形成以产业链为纽带、龙头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为基础的产业体系。努力培育优强企业。制定完善工业培优做强发展规划,依托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市场优势,对重点企业给予最大限度的政策扶持;全面增强资本意识,支持优势企业优化公司股权结构,着力推进海螺水泥、宏业集团、禹王集团等优势企业裂变扩张,快速成长。着力破除工业发展瓶颈。认真落实保企业、保增长各项措施,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壮大东方投资公司,增强与龙湖担保公司联系,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积极推进工业“退市进园”,规划建造长淮、李楼工业集中区和民营企业园,鼓励老企业逐步搬迁,引导新企业、新资本入园投产经营;稳妥推进“空心村”土地整理、城中村改造工程,着力解决建造用地指标紧张问题;严格落实节能减排措施,推进园区污水治理工程,力争腾出更多环境容量,缓解环保瓶颈;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增强技术型、治理型人才培养,鼓励科技研发,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二)远谋近施,突出重点,持之以恒抓项目。继续推进省“861”和市“3461”项目建造,着力抓好太阳能玻璃、特钢结构二期、禹王挖泥船、富成商砼、天普粉碎机等重点项目建造;全力协助京沪高铁、蚌埠站、第二污水场、合蚌客运专线等国家、省、市重点工程建造。围绕城镇建造、园区经济、新农村建造,拓展一批民生、能源、商贸流通项目,积极储备一批能够拉长产业链的龙头项目,努力消除项目领域盲点,确保新增项目不断档、有效投入不减速。

(三)增力加压,创新机制,保持不懈抓招商。实行一岗双责制,建立片区招商责任制,修订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实施落户、入驻项目“后评估”制度,增强太阳能电厂、盛世玻璃、星园滤清器、三联木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调度,倒排进度,不断提高资金到位率。认真研究珠三角、长三角等先进地区产业发展和转移趋势,锁定重点地区、重点产业开展有针对性地产业招商;不断探索中介招商、专业招商模式,抓好对接珠三角地区驻点招商,及时捕捉重大项目源头信息;积极参加各类招商节会,推介项目,捕捉信息,不断提高招商引资实际成效。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造、高质量营运、高水平发展”的要求,集中力量加快八大园区规划建造步伐,提高园区道路、管网、电力配套水平,全面提升承载能力和功能档次,努力形成投资开发的“热岛效应”。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实行首问责任制、政务公开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对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由责任单位实行一揽式服务;对市场前景较好、合作意向明显、投资规模超3000万元的项目确定为重点招商项目,继续实行区级领导挂包联系制和全程推进制,确定专人跟踪督办,努力把***湖区打造成为外资逐鹿的“磁场”和内资决战的“高地”。

(四)提升激活,多举并进,下大力气抓商贸。升级改造传统服务业。积极编制商贸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打造两站商业圈和蚌医附院商业圈,超前谋划高铁站商业圈,推进长淮卫物流园和泗水苑物流产业园建造,加快汽车交易城建造步伐,稳步改造钢材市场、水果批发市场,不断提升商贸、酒店、餐饮、物流等传统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培育和完善土地、房产、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和产权市场,促进金融、保险、法律、咨询、会计、评估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逐步形成分工协作、相互配套的产业构造体系。精心打造旅游产业。围绕“融入龙湖,体验风情,追寻历史,感受新区”主题,以东西芦山核心景区为基础,强力推进***湖南岸水乡旅游观光、东西芦山洪山农业、休闲观光、蚂蚁山生态旅游等一批旅游项目,继续抓好红塔旅游度假村、玉金香宾馆等一批星级宾馆建造,链接大禹、大明、楚汉文化,交融淮河山水风情,着力打造珠城东部旅游圈。

(五)调优做强,多轮驱动,毫不放松抓农业。以设施农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蔬菜、花卉、林果等生态高效农业,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带、产业群和块状经济;大力发展高效养殖业,围绕生猪、奶牛、蛋鸡、水产品,新建一批生态型、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基地;加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无公害品牌产品创建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整体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主攻产业龙头企业,年内力争新上投入两千万元以上龙头企业2个。保持外输内转创业并举,积极鼓励务工人员返乡创业,逐步实现“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力争全年培育创业之星50名,新增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农民创业项目100个。增强项目跟踪服务,全面完成2009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续建工程,逐步完善水利、道路、电力等配套设施,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六)强突重推,全面提速,凝心聚力抓城建。突出旧城改造。把旧城改造与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以及商业布局改造有机结合,强力撬动,着力推进纺机厂等棚户区改造项目,稳妥实施马村、幸福村等“城中村”改造工程。强化城市治理。围绕创建“文明城区”,继续加大城市治理综合执法力度,突出重点区域,突出重点时段,突出交通秩序、经营秩序、环境保洁、违章搭建专项整治;实行“捆绑式”“精细化”治理,落实街镇与区直部门的共同责任,逐步完善城市治理的长效机制。推进村镇建造。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强力推进成村庄整治,着力引导村民住房建造逐步向城区、集镇、聚居点集中,实施“千户万亩”工程,规划建造1000户以上聚居点5个,完成土地整理10000亩;强化土地集约利用,积极开展土地流转试点工作,推进土地依法有序流转,盘活存量建造用地,努力开发土地后备资源;继续保持土地执法高压态势,努力实现土地动态平衡。打造“生态城区”。围绕创建“园林城区”,按照“控建增绿”、“拆墙透绿”要求,结合旧城改造,进一步抓好城市公园绿地、街头绿地、游园绿地、广场绿地建造,重点谋划“八一”河滨公园项目;继续增强污染减排工作,落实污染减排项目,加大污染减排投入,集中力量整治重污染行业,确保污染物总量减排、达标排放,扎实推进环境优美村镇和绿色社区创建工作,营造宜居生活环境。

(七)开源节留,强化治理,确保财政收入上台阶。以新兴财源建造和税源大户培植为重点,保持收入征管与控制支出并举,不断壮大财政实力。增强税源培植。强力推进工业经济、项目建造、城市开发等重点工作,全力构筑相对稳定的多元化财源体系;加大财政扶持,兑现激励优惠政策,吸引外来投资,激发全民创业,以更多的经济发展新亮点,拉动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和可用财力的稳定提高。增强税收征管。增强对重点税源、重点企业、重点纳税大户的税收征管,突出抓好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的有效监控,构造开展建筑施工、商贸流通、房地产开发等重点税源专项检查,增强起征点以下个体工商户的监督治理,坚决打击涉税违法行为,努力做到应收尽收。增强支出治理。按照“分配科学、支出合理、治理严格、监督有力”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强化预算的刚性约束,增强预算执行治理,严格控制预算追加;认真开展“收支两条线”专项检查,全面清理取缔“小金库”,规范资金治理;强化财政监督,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和绩效评价相结合的监控机制;严肃查处各种违反财经纪律、挥霍浪费财政资金的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八)统筹调解,倾注民生,确保社会各项事业稳步推进。切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进一步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促进就业机制,积极实施“创业促就业”工程,促进城镇居民、被征地农民就业以及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切实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险”并举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完成困难企业欠缴养老保险金工作核销工作;增强城乡低保动态治理,稳步实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努力实现应保尽保;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大力推行廉租房制度,加快经济适用房建造;切实关心五保、残疾等弱势群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济困活动,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健全矛盾纠纷预防排查、依法调处机制,高度关注和有效防范企业破产、逃薪欠薪、征地拆迁、农村土地纠纷等各种可能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妥善处理涉法涉诉案件,保持依法处置、坚决打击非法缠访、闹仿、越级访事件,千方百计维护社会稳定。深入开展“平安城区”建造,健全综合防控体系,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公安系统“三项建造”,全面提升平安创建工作整体水平。统筹发展各项事业。积极推进教导布局调动,优化教导结构,大力推进素质教导,关心特殊教导,促进义务教导均衡发展。增强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造,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强化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机制,提高公共卫生保障和重大疫情防控能力。增强文化体育建造,重点抓好区文化馆图书馆改扩建、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以及农民健身工程示范点建造,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逐步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突出流动人口治理,综合治理人口性别比问题,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强化隐患排查整改,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增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认真做好人民武装、民兵预备役工作,广泛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巩固提高双拥创建成果。加快发展妇女儿童事业,继续做好民族、宗教、外事、统计、档案、人防、应急等工作,支持驻区单位以及人民团体充分履行职能,共同推进“和谐***湖区”建造。

(九)提升水平,务实高效,努力打造科学发展政府。增强效能建造,切实解决条块分割、权责脱节、推诿扯皮等突出问题,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努力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使政府职能真正转到宏观调控、社会治理、创优环境和公共服务上来。进一步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公示听证、决策效果评估制度,使决策更加切合实际,更加符合群众利益;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主动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的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凝聚各界合力。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敢思敢想、敢试敢闯、敢作敢为,善于用开放的意识正视存在差距,用超前的理念研究争先思路,用创新的办法落实发展举措,努力营造善创新,想实招、鼓实劲、求实效的工作氛围。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造责任制,建立健全教导、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做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继续推进政务公开,强化行政过程监督,努力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政府公信力。

第五篇:凌河区政府办公室2002年工作总结及2003年工作安排

凌河区政府办公室2002年工作总结

和2003年工作要点

一、2002年工作总结

2002年,在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政府办公室紧紧围绕区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参与政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坚持为经济工作服务、为领导服务、为机关服务、为群众服务,较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为本届政府顺利实现全年各项任务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努力做好政务工作,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一年来,办公室在文秘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努力克服困难,超常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1、搞好文字综合工作,提供高质量文字材料。组织文秘人员认真学习政策文件,全面掌握区情,领会上级意图,狠抓文字材料质量,及时为领导提供高质量的文字材料。全年起草了报告、总结、汇报、经验交流材料等22篇。起草了《2001年政府工作报告》、《全区经济工作会议讲话》等材料,协助区长拟定全区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工作措施,对促进全区两个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起草了 《全区机信访工作会议讲话》、《全区机关建设工作会议讲话》等材料,对规范全区信访工作,强化了机关工作纪律、工作秩序起到了一定作用;起草了《县(市)区长座谈会汇报材料》,协助区长重新拟定了全区经济工作思路,提出了提速发展的要标,拟定了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和主要措施,为实现我区高起点开局、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提供了理 论依据和措施保证;起草了《政务公开经验介绍材料》、《凌河区上半年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凌河区政府领导班子集体述职报告》等材料,使市领导更多的了解凌河区情,争取了更多的支持与帮助;编发《凌河情况》5期,《参阅情况》2期,《会议纪要》2期,《政府大事记》12期,分别从街委经济、重点工作等多个方面为领导和各部门了解情况、制定对策措施提供了参考依据。

2、搞好调查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围绕区政府中心工作和领导意图,组织文秘人员深入基层和各部门,坚持经常性地调研,分析新情况,发现新问题,研究新对策,及时整理,呈报给区领导,提供了大量的参考意见和决策依据。全年共完成《一季度全区经济形势分析》、《适应入世形势,加快城区经济发展》、《市政绩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的通报》、《城市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调查 报告》等5篇调研材料。

3、加大力度,做好信息工作。由于人事变动,去年11月至今年4月,信息报送工作一直没开展,落后同组其它城区相当大的一段距离。为迎头赶上,采取了相应措施。一是进一步加强信息工作队伍建设。与各街道、各部门沟通,安排了一批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人担任信息员。今年共收到信息125篇,为办公室掌握全区动态提供了参考。二是对收集的信息,认真加工处理,在信息数量和质量上下功夫,努力做好向市政府报送信息工作,仅6 个月的时间,报送信息70余篇,刊发42篇,信息工作在各城区中位居前列。

4、注重质量和效率,做好公文处理工作。加强公文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建设,严格按照有关制度处理公文。全年共制发区政府文件40余件,政府函件12件,政府办文件17件,全部及时准确办理。全年共收到上三级文件4000余件,全部及时分发、传阅和归档,做到了准确、迅速、安全。

5、认真组织,搞好会务筹备。2002年,办公室承办全区大型会议6次,全体会议2次,区常务会议5次,区长办公会10次,现场办公会9次。每次会议均能认真收集议题,拟制材料,并提前布置好会场,会后认真整理会议记录,搞好文件的清理归档。做到了准备充分、组织严密、服务周到,保证了会议的顺利召开。

6、认真做好政绩考核工作,政绩考核工作有所创新。按市政府要求,今年围绕落实市对区政绩考核指标和我区重点项目、重点工作,对政绩考核指标体系进行大幅度调整,使政绩考核实施方案更加科学。年初,对我区政绩考核指标进行了分解细化,落实到各街道、各部门,促进了全区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对市政绩考核指标的调度、督促、检查,加强与市政绩考核办的联系,及时了解各项指标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争取指导和支持,促进了市对区政绩考核指标的超额完成。

7、抓住工作重点,搞好督查办工作。一是对各街道落实区经济工作会议情况、大干“100天”活动、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及政绩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等进行了督查,促进了区政府各项重点工作落实。二是做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全年共承办人大代表建议15件,区政协委员提案26件,全部按期办结、办理质量有所提高。三是认真做好区政府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报告的起草、审核和打印工作。全年撰写了《凌河区义务教育法贯彻执行情况的报告》等报告10篇。

8、加强法制工作,促进依法行政。一是按市委工作部署,组织清理与我国加入WTO 形势不相适应的政策措施文件27件,参与制定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有关规定》、《关于引进外资的奖励办法》等5 个政策性文件,使我区各项经济发展政策更加符合新形势的需要,进一步调动了全区上下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二是组织有关部门对全区行政执法单位罚缴分离及罚没财物处置情况进行了检查,提出了限期整改意见,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三是组织开展了行政、司法人员培训和执法证年检工作。培训行政执法人员284名,并发放了执法证,使我区行政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二)加强机关和后勤事务管理,搞好后勤保障工作

2002年,加强了机关管理和后勤工作的组织领导,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1、加强车辆管理,保证领导用车

加强对司机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努力提高技术水平。严格执行车辆管理制度,搞好车辆调度,保证领导用车安全、文明、及时。加强车辆的维修保养,坚持定点维修,定点加油,避免了财政资金的浪费。办公室5 辆车平均行程4万公里,无为人机械和责任事故。

2、加强值班值宿,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为了加强值班值宿,保证机关干部有一个安全、舒适、良好的工 作环境,进一步完善了值班室及收发室的工作。一是编排好值班值宿安排表,并根据人员变动及时调整,加强对值班值宿情况的检查,减少了漏岗、缺岗现象。二是搞好两个收发室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不定期召开会议,定期通报情况,严格把好“两道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了不安全因素发生。三是要求值班人员在休息日、节假日认真接听上级有关部门的电话通知,做到详细记载,准确无误,并严格执行请示汇报制度,对紧急和重大情况,值班员及时上报有关领导,保证了重大情况的迅速妥善处理。四是搞好电梯维修、保养等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电梯保持良好性能。

3、加强机关办公楼管理,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年初,对办公楼内卫生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对一些重点、难点、死角等问题作了细致的分析,采取了相应的整改措施。一是对机关办公楼各办公室重新粉刷,从整体上、根本上改改变卫生状况。二是聘用一位责任心较强、工作认真肯干的老同志做楼内清扫保洁员,坚持每天清扫楼道卫生,保持楼内清洁。三是利用每周六时间,突击清扫卫生间,保证卫生间清洁、无异味。四是对领导办公室定期大清扫,窗帘、玻璃随时清洗、擦亮。五是搞好三个会议室卫生清理,完善备品登记制度,坚持谁使用,谁负责,谁丢失,谁赔偿的原则,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今年以来,办公楼内卫生整洁,环境优良,受到有关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

4、为民服务,让干部群众满意

坚持做好食堂、维修、打字复印和理发工作,为机关工作人员提 供便利的工作条件。加强食堂管理,提高伙食质量。进一步完善食堂管理制度,定期对有关人员进行身体检查,防止病菌带入食堂。制定合理的食谱,营养配餐,让机关干部吃得放心。做好维修工作,提供周到服务。热情接待来人、来电,及时联系维修人员,搞好家属楼维修。一年来,共接待来人、来电40余次,维修房屋380多人次,全部做到了热情、及时。加强打字复印社管理,提供高质量服务。严格打字复印社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人员管理。做到了及时、准确、质量高,随收随打,服务热情,受到机关各部门的一致好评。一年来,共打印各类文件、材料1200余件,累计500余万字。理发工作也做到了技术水平高,服务态度好,受到机关干部的好评。

(三)做好信访、市民投诉和其它工作,维护全区社会稳定

年初,召开了全区信访工作会议,进一步规范了信息工作秩序,建立和完善了依法信访工作条例等制定,落实了领导包案制、错案追究制。较好地解决了菊花里回迁居民上访、金屯村土地纠纷和互感器厂职工养老保险金等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全年共受理群众信访260 件次(不含重复访),3800余人次,办结256件次,办结率达98 %。我区信访工作被省评为先进单位和市在标单位。

一年来,市民投诉工作得到了区有关领导的支持,同时,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指导与配合,使投诉工作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展。今年,建立了37个一级网络、24个二级网络,办公室以为百姓多办一件实事,多办一件好事,党和政府就多一份威信,多一份民心,社会就多一份稳定为工作准则,切切实实为百姓受理每一件投诉。一年来,受 理投诉84件,办结率为100%,收到各种形式表扬20余次,较好地解决了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有效地避免了一些事态的扩大和集体上访案件的发生。市民投诉中心被评为市先进单位。

(四)积极完成经济工作任务,为全区经济发展献力

积极为有关部门的招商引资牵线搭桥,搞好服务。认真完成区委、区政府下达的组织收入和招商引资任务。全年组织收入

万元,完成招商引资额

万元。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政务工作主动性不够,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缺乏超前性;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于提高;文字综合能力需要加强。后勤服务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门卫控制不严,时有闲杂人员进入办公楼,扰乱办公秩序现象;卫生管理不到位,留有死角;家属楼年久年修,经费短缺,管修矛盾突出。信访工作制度不够健全,措施不够得力,集体访、越级访仍有发生。

二、2003年工作要点

200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我区新一届政府班子任期的第一年。我区确定了全国建设小康城区的宏伟目标,对政府办公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和任务,政府办公室全体干部职工要坚定信心,适应形势,开拓进取,履行职责,搞好服务,为政府各项工作目标的实现发挥积极作用。新一年政府办公室总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区委七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夯实工作基础,全面提高参与政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的整体能力和水平。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为经济服务、为领导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团结拼搏,与时俱进,确保办公室工作再上新台阶。

总体工作要求是:讲团结,讲协作,良好工作氛围;讲风格,讲奉献,增强服务意识;讲学习、创造,讲方法,及时完成任务;讲制度,讲规范,提高工作质量;讲创新,讲发展,整体工作上台阶。

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强化政务工作,为领导提供高质量服务

紧紧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和领导需要,强化文秘人员管理,提高综合素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勤勤恳恳,扎实工作,确保圆满完成政务工作任务。

1、文字综合工作。一要加强学习,提高文秘人员政治理论素养和文字表达能力,抓住政府工作重心,领会领导意图,全面把握区情,文字综合质量要有明显提高。二要做好各种文件材料和领导交办的其他文字材料的起草、撰写和整理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好领导讲话、工作总结、汇报等材料。三要办好机关内部简报、刊物。按月编发《区政府大事记》,全年编发《凌河情况》10期以上,编发《参阅情况》6期以上。

2、调研工作。调研要围绕领导工作、围绕日常工作、围绕机关事务,以“五项工程”、“10件大事”和改革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为重点。要根据工作需要和领导指示,适时组织文秘人员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认真归纳分析,提出可行性建议。全年撰写调查报 告5 篇以上。

3、信息工作。要强化信息工作职能,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优质服务。进一步完善信息网络建设,扩大信息来源;注重信息人员培训,加强业务指导,做好信息的搜集、处理和传递工作,保证信息质量;树立全局意识、开拓意识,挖掘问题信息和调研信息,搞好网上信息和县区长工作信息报送工作;落实信息工作目标责任制,严格考核评比,按季通报情况;及时上报信息,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任务指标,保市优秀信息单位,争市最佳信息单位。

4、公文处理。严格执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提高公文处理水平。加强文秘人员学习培训,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把好文稿审核关,规范文稿处理程序,实行三级核稿制、减少文件差错率。提高文书处理效率,收发文件及时,急件急办,平件快办。做好文件的清理、归档和保管,做到安全保密。对不需存档的内部材料要妥善保管。严格印信管理,认真履行审批手续,讲原则,无差错。提高打字服务质量,对内做到快捷、准确、优质,对外做到讲求信誉,服务热情。

5、会议管理工作。做好以区政府名义召开的全区大型会议的筹备、组织和会议材料的整理和存档工作。承办好区政府全体会、常务会、区长办公会和区长碰头会。

6、督查办工作。加强督查办工作领导,严格工作制度,对区政府重要会议的贯彻情况、各种政策措施的执行情况、区领导交办的重要督查工作及时主动督促检查。定督查内容,定承办单位,定完成时 限,定负责人员,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办,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做好政府系统政绩考核工作。修订考核方案,明确责任目标,加大检查监督,及时通报情况。做好市委、市政府对我区政绩考核目标的分解工作,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为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考核指标提供保证。做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规范办理程序,提高办理质量。对市区“两会”交办的建议和提案,按照“分级负责,归口负责,归口办理”原则及时转交承办单位,明确办理时限和标准,做好督促检查。对重要建议和提案,各分管区长亲自阅件,签署具体办理意见,并跟踪落实。要督促各承办单位制定办案责任制,定领导、定人员、定任务、定责任,调动办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会同人大、政协有关部门及有关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搞好建议、提案办理情况视察。加强同代表、委员的沟通、联系和反馈,提高建议、提案办理质量。认真做好区政府提交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报告的起草、审核和打印工作。

7、政府法制工作。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完善学习、培训制度,全面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执法水平;加强行政执法责任目标的分解工作,做到职能明确、责任清楚;加大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力度,会同人大法制办、监察局等有关部门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认真贯彻《行政复议法》,加大依法行政力度;做好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审核、备案和清理工作。

(二)搞好后勤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1、加强卫生管理。强化对临时工的管理,实行聘用辞退制,搞 好办公楼环境卫生。做到经常化、制度化、标准化,制定卫生标准和卫生清扫责任制度,责任到人,分片包干,消灭死角,努力实现楼内卫生管理的“三无”目标,即:无杂物、无痰迹、无灰尘。坚持对办公楼日常检查,杜绝常流水、常明灯现象。坚持出入人员登记制度,确保正常办公秩序。

2、搞好日常服务工作。加强食堂管理,保证用餐质量。提高食堂工作人员业务技能,抓好环境、食品及个人卫生;提高理发服务水平,做到价格低、技术好、效益增;保证机关供水早开、常开、足量;电梯坚持专人负责、定期维修、运行安全。

3、加强机关车辆管理。搞好车辆的保养和维修,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做到随用随出。加强对司机的管理和教育,全面提高司机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行车安全、文明、领导满意。继续推行车辆维修申报制度,堵塞资金管理漏洞。坚持主任或主管主任派车制度和出车登记制度,杜绝开私车。

4、加大后勤维修力度。建立报修、派工、回执制度,对办公楼及家属楼内设施经常检查,随坏随修,保持房屋、设施经常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加大房、水、暖费的收缴力度,提高收缴率。

5、做好值班值宿工作。拟定好值班值宿计划,安排好值班人员,加大检查力度,保证人员在岗率,适时进行值班值宿通报;严格值班值宿制度,做好值班登记,处理好各种问题;加强安全检查,杜绝失火、失窃等责任事故;建立来访人员登记制度,维持良好的办公秩序。

6、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搞好固定资产清查,建立固定资产档案。盘活现有闲置固定资产,提高使用效益。落实政府采购制度,合理使用资金。

(三)做好信访、市民投诉和其它工作

1、强化信访工作责任制,增强各级企业对信访工作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全局意识。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原则,加强领导,建立“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机制,逐级签订责任状,定人员、定措施、定时限,职能明确,各负其责。推行领导接待日制度,强化领导包案制度,建立信访工作目标量化管理制度。对《对信访工作领导责任追究制度》、《归口分工接待群众来访办法》、《受理群众来访工作程序》等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并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以制度规范工作秩序,以制度提高工作质量。

2、加强信访基础工作。加强信访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责任意识和为民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向市信访办报送信访信息,定期编发《信息动态》,及时向领导反映情况,准确提供倾向性、苗头性信息。

3、抓住主要矛盾,确立工作重点。抓好初信和初访人员工作,重点解决集体访、越级访案件。

4、健全投诉规章制度,加强市民投诉网络建设。完善运行机制、工作职责等各项规章制度,实现市民投诉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扩大二件级网络单位,实现快速反应、上下联动、高效办结。

搞好民族、宗教、侨务、外事等项工作。

(四)加大参与经济工作力度

领导带头,全员发动,完成区委、区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和组织收入任务。

(五)适应新形势要求,全面加强自身建设

1、加强学习,全面提高素质。坚持周三政治学习日制度。严格请销假,保证学习人员;严格学习计划,保证学习内容;建立学习笔记,认真做好记录,定期检查评比,保证学习质量。积极参加区组织的各类理论、业务培训学习活动,抓好人员自学。提高政策水平、业务水平和综合、协调能力。

2、加强团结,提高整体凝聚力、战斗力。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班子议事制度,班子成员互相理解、配合、支持,发挥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作用。克服本位主义,树立全局思想,提倡各办之间分工不分家,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共同做好本职工作。

3、加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理顺内部工作程序,使办公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严格制度,严明纪律,克服工作时间办私事、迟到早退等不良现象,保持良好的工作秩序。落实任务,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转变作风,主动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下载2009年区政府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安排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9年区政府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安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区政府年度工作总结

    一、**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团结依靠全区人民,克难求进,奋力拼搏,较好地完成了区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

    区政府年度工作总结

    区政府年度工作总结 20**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局的正确领导下,围绕贯彻全区财税、地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十二五”宏伟蓝图,围绕一个中心(组织收入中心),强化两个力度(干......

    区政府工作总结

    区政府工作总结 一、工作回顾 (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我们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推进产业提档升级,各项经济指标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预计从2006年到2011......

    区政府工作总结

    根据市政府办公室通知要求,现将xxx政府x年的主要工作汇报如下。今年以来,xx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统揽全局,按照省、......

    2011年奉贤区政府重点工作安排

    2011年奉贤区政府重点工作安排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起步年,也是改革创新的突破年。做好2011年政府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历次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

    2009年区政府工作思路和初步安排

    2009年工作思路和初步安排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这主要是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波及,给正处于调整期并逐步走出低谷的**经济发展造成较大冲击。从外贸出口......

    区政府工作流程

    区政府工作流程安排 来源:(58.com)发布时间:2011-03-03 一、会务组织(一)区政府全体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区长办公会议及协调会议的会务工作由区政府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牵头组......

    区政府工作规则

    政府工作规则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大和地方各级政府组织法》和《国务院工作规则》,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则,区政府工作规则。二、区人民政府组成人员要履行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