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题第一阶段实施计划及小结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合作与交流的途径与方法》第一阶段计划
张丽芳
2009年9月,我参与的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合作与交流的途径和方法》,进入了第一阶段,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个课题,最终达到顺利解题,先制定一份第一阶段的实施计划。
一、对课题的实施方案认真学习。明确研究思路。确定研究任务。现代社会各行各业竞争日益激烈,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很多工作需要团队的合作才能完成,因此,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能力。《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二、明确本阶段研究的目标及主要内容,建立制度,明确教师职责,以所教班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三、围绕研究重点,开展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调查农村小学“解决问题”课堂教与学的状况,调查学生在课堂与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能力。
(1)拟定“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合作与交流的途径和方法”教师现状调查问卷,并进行调查。(2)拟定“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合作与交流的途径和方法”学生现状调查问卷,并进行调查。
(3)根据教师问卷、学生问卷各制定调查统计表,调查结束后进行填写。
四、学习相关理论,首先学习《国家数学课程标准》。认真研读标准中关于数学课堂中合作与交流的途径和方法的部分,联系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写出读书心得。在图书馆里、网络上查找和本课题有关的书籍,认真研读,做笔记,写心得。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为下一步开展课题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相信,根据这份详实的计划,会顺利完成课题第一阶段的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合作与交流的途径与方法》第一阶段小结
张丽芳
自确定了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合作与交流的途径与方法”为研究的课题至今现已有一段时间,以质量促科研,从课堂教学出发,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合作与交流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现将研究的主要工作及经验总结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前阶段课题研究工作情况
1、加强理论学习,促课题研究。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学习课题研究的目标、意义及实施的方法。在扎实学习领会课题开题报告和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多种渠道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不断加深对课题的理解和操作能力。
2、实践操作,体会实效。学校要求每个教师都能做课题研究的实践者,从实效出发,从平时的课堂教学出发,精心备课,努力提高课堂效率,把生本课堂的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 中来,鼓励教师上课精讲,学生多练,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在平时合作学习及交流互助学习中发挥作用。由于学生的差异性较大,教师上课很难顾及班上每个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了以往一些学习困难学生有了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进而影响后面的学习情况,同时学生之间的互助活动也激发起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能说、会讲,起到了以往教师起不到的作用。
4、师生互动,良性发展。由于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得以很好的体现,每个学生明确了各部分练习的要求,以往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利用小组合作的机会得以及时的指导,所以厌学的学生人数大为减少。我组实施的“导师制、结对子”活动确保了学生的均衡发展。
二、阶段性研究成果呈现
1、比较清晰的认识到了课题研究的方向。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提高,对课题研究的能力得以提高,通过亲身的实践体验,对课题研究转变为自发的需求。
2、在一年的实验中,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创新能力得到提高,3、提高了教师的素质。这段时间的实验探索,也使我自觉地加强学习,提高了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
课题研究才刚刚开始,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第二阶段,我要继续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自己的研究。做好总结,为自己顺利解题积累材料。
第二篇:课题第一阶段实施计划及小结(定稿)
课题第一阶段实施计划
2010年9月,我申报的小课题《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进入了第一阶段,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个课题,最终达到顺利解题,先制定一份第一阶段的实施计划。
2010年9月,对课题的实施方案认真学习。明确研究思路。确定研究任务。
10月,制定调查问卷,对我校学生用英语口语交流习惯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我校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并形成调查报告。
11月—12月,学习相关理论,首先学习《英语课程标准》。认真研读标准中关于英语口交际的部分,联系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写出读书心得。在图书馆里、网络上查找和本课题有关的书籍,认真研读,做笔记,写心得。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为下一步开展课题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相信,根据这份详实的计划,会顺利完成课题第一阶段的研究。
课题研究第一阶段小结
到2010年12月,我研究的小课题《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第一阶段已结束了,第一阶段课题研究的工作进展顺利。现对这阶段做简单的总结:
在第一阶段我对课题方案认真地学习,为了提高科研素质,我加强了理论学习课题研究需要科学的教育理论支持,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作为一线的教师,我在这一点上显然较为薄弱。因此,我高度重视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以期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更新教育观念,使课题研究工作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展开。我充分利用在学校和在家的空闲时间,先后学习了《英语课程标准》,《现代小学英语教师素养》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
理论学习武装了自己的头脑,增长了课题研究的知识,提高了自身的能力,在学习了大量的理论知识过程中我做好学习笔记,针对书中和自己课题密切相关的知识还撰写了学习心得。通过不断地反思,促进了我的教育科研水平的提升,提高我的理论水平。
课题研究才刚刚开始,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第二阶段,我要继续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自己的研究。做好总结,为自己顺利解题积累材料。
第三篇:课题第一阶段实施计划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读书、读报习惯的研究》第一阶段实施计划
(2008.9—2009.1)
统稿:唐志荣
根据课题总体实施方案,我校将从2008年9月正式开始实施。为了及时完成本阶段的课题研究任务,我校课题组 首先将该计划与方案,贯彻到每一位老师,课题组组织语文教师认真学习学校课题实施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深入讨论,然后根据自己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班实际的课外阅读读计划。本阶段具体安排如下:
一、各班建立流动图书角。
为了给学生推荐好书,使学生有书可读,有好书可读,各班开学初对班内学生的藏书进行统计,并把它登记在班级书目统计表上,张贴在班上,让每位学生在自己的课外书上写上名字、学号,建立班级流动图书角,方便每位孩子借阅,在班内开展“献一本看十本”活动,达到资源共享。流动图书角的建立,可使班内学生的读书热情更高。
二、确保足够的读书时间,加强课外阅读检查。
我校规定每周一到周五下午第三节为课外阅读时间,为了确保读书的实效,班主任或语文老师在读书时间要加强指导,课外阅读课老师要认真备课,各年级组加强集体教研。
学校组织五、六年级的阅读小博士,对周一、周三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在教导处表扬栏中公开表彰。除了规定学生在校的读书时间外,学校还规定老师家庭作业要以阅读为主。每天保证20——30分钟的课外阅读时间,四、五、六年级每月反馈课外阅读书目、数量。三年级让学生每天收集5——10个好词,两个好句抄在积累本上,一周检查一次,教师写上批语。课外阅读将延伸到家庭,保证孩子有充足的课外阅读时间。
三、各班采用形式多样的激励措施,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的阅读兴趣需要不断激发,老师的激励、同学的赞许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各班老师为了培养孩子对课外书的渴求,规定每周五为图书交换日,为孩子提供博览群书的环境,利用教室黑板设立“书海拾贝”栏目,让学生把读书过程中的好词佳句等摘录下来,与同学共享。五年级语文教师规定学生每读完一本书,就让阅读统计员检查,过关后把读的情况统计下来,每月将统计向课题组书面汇报一次。总之,利用这些形式激励学生,让学生乐而不疲地读书。
四、积极组织读书活动,加强阅读交流
本阶段为了推进课外阅读的扎实开展,我校将组织“诵读千古诗文,传承中华文明”古诗文诵读活动,时间大约定在12月底。这次活动的参加对象是全校学生,3--4年级为
一组,5—6年级一组,分段开展比赛,各班准备两个节目,一个为集体展示节目,一个为个人展示节目,形式可以自行设计,任选2——3首内容展示。由语文教研组长和课题主研人员组成员评审组,分年级段评出个人一等奖1--3名,二等奖1--6名,集体奖2名,个人奖奖励学习用具或课外书,老师颁发辅导奖奖金50元。集体展示节目在各班验收,个人展示节目在学校操场公开展示。
五、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教师要经常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给予指导,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如“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边读边画,边摘抄,还可以在文后写下自己的感悟,有的老师指导学生浏览、跳读,有的老师教育孩子要把阅读与思考相结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总之,学生有了好的读书方法,学生的读书效果能大大加强。
六、本阶段具体目标为:
1、三、四年级每月写一篇读书笔记、五、六年级每月写一篇读书心得或体会。
2、二年级阅读量为5万字,三、四年级不少于40万字,高年级不少于100万字。
3、12月底三年级以上语文教师写一篇课外阅读跟踪报告,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意见。
总之,课外阅读要不断加强,要求要具体,检查落实到
位,使学校的课外阅读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让孩子们有好书相伴,为他们的童年储存无限丰厚的精神财富,为他们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008年9月1日
第四篇:第一阶段课题研究实施计划
课题初期研究阶段实施计划
课题名称:多角度深层次作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研究时间:2015年1月至7月
一、指导思想
1、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阶段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写作是国民的最基本的综合素质的体现,是每一个公民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一项基本技能。我们愿通过课题研究,让所有的学生都知道怎样去写作文,让全体学生获得一些有实用价值的基本的写作技能,使他们熟悉作文怎样才能“有兴趣去写、有东西可写、知道怎么写、写得顺利、写得好、写得美妙”,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培养基本的写作技能。
2、《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可见,语文素养是人们得以终身发展的基本素养。在语文素养中,写作能力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写作交际能力也是公民的基本素质之一。
二、总体思路
我们的研究大致分三步:
1、整合相关材料,调整学生心理,赋予学生创新的信心和理念。
这一过程主要通过实际的调查,考察了学生作文的现状,摸清了学生作文的底子,了解了学生心理,对学生进行了心理上的疏导,让学生树立自信,坚定创新的理 念。
2.从网上下载了一批优秀文章,搜集到一批有价值的作文资料并加以优化,进一步整和了作文的资源。
相关调查材料见附件。
3、具体实践,落实写作。
按部就班,完成预设的初三基本的训练文题,进行了作文的一般训练,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认认真真的书写,细心的审题,合理的选材等),形成扎实的基本功,在此基础上,于实际训练中有意识的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形成创新的理念和意识,为后面的综合训练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三、本阶段研究目标
整合相关材料,调整学生心理,赋予学生创新的信心和理念。
这一过程主要通过实际的调查,考察了学生作文的现状,摸清了学生作文的底子,了解了学生心理,对学生进行了心理上的疏导,让学生树立自信,坚定创新的理念。
从网上下载了一批优秀文章,搜集到一批有价值的作文资料并加以优化,进一步整合了作文的资源。撰写相关教案。
相关调查材料见附件。
四、工作重点
1、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理论文献资料。
2、制定学年研究计划,课题组成员根据各自分工开展工作。
3、组织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在研讨活动中不断总结教案设计和运用的研究中遇到的问题。
五、本阶段主要研究内容
1、调研学生学习情况,教案案理论学习。
2、研讨作文阶段教学的基本结构框架的合理性 写什么---怎样写---作文激趣---作文检测---学后反馈。
3、组织成员写教学教案,选择优秀者试用教学。
六、本阶段具体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2015.1----2015.3)准备阶段
1、落实课题研究人员,成立课题研究组,落实课题组成员分工;调查学生课堂倾听状况,了解原因,分析对策;课题组纂写一篇实际情况调研报告。
2、设计出总体研究和实施方案,确保课题的实施。第二阶段:(2015.3----2015.7)实验阶段
1、加强课题组人员的理论学习,学习相关理论及前人研究资料
2、调整课题方案和操作措施。
3、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研讨作文多角度深层次教学的基本结构框架的合理性。
4、组织成员写教案,选择优秀者试用导学案教学。(各成员纂写一篇导学案教案)。
5、召开小阶段总结会,及时调整教案在实践教学中的可操作性。第三阶段:(2015.7----2015.8)阶段总结 完成初期课题研究报告,汇总研究资料。
2015.4 3
第五篇:第一阶段课题研究实施计划
课题初期研究阶段实施计划
课题名称:导学案设计和运用的研究
研究时间:2012年4月至7月
一、指导思想
1、关注学习方式改善。切实落实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完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时空,倡导自主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关注课堂教学效益。坚持“向四十分钟要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减少无效或低效教学活动,实行精细化教学,力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总体思路
做好课题的研究工作,抓好课题组的课题研究实施计划的制定与落实,抓好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与指导,严格按计划开展实验研究工作,提倡教师之间的合作、探究,提倡将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有机地结合,确立“问题即课题,教师即研究者,教学即研究,课堂即实验”的意识,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按照学校课题及各段的子课题计划进行研究,多一种意识,多一种实践,多一份总结,注意研究成果的应用与推广。
三、本阶段研究目标
1、导学案相关理论学习。
2、导学案结构的合理性研究。
3、初步设计导学案。
四、工作重点
1、定期培训实验教师,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理论文献资料。
2、制定学年实验计划,课题组成员根据各自分工开展工作。
3、组织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在研讨活动中不断总结导学案设计和运用的研究中遇到的问题。
五、本阶段主要研究内容
1、调研学生学习情况,导学案理论学习。
2、研讨导学案的基本结构框架的合理性
学习什么---怎样学习---体验学习---学习检测---学后反馈。
3、组织成员写导学案,选择优秀者试用导学案教学。
六、本阶段具体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2012.4----2012.5.15)准备阶段
1、落实课题研究人员,成立课题研究组,落实课题组成员的组成与分工;调查学生课堂倾听状况,了解原因,分析对策;课题组纂写一篇实际情况调研报告。
(1):负责组织分工以及纂写调研报告
责任人:田智、聂金成(2):调查学生课堂倾听状况,了解原因,分析对策
组长:田承柱
成员:田智、田承柱、彭治顺、吴丽燕、戴超、聂金成、田胜坤、田时勋、张平男、梁翠香、彭晓蓉、彭梅英、周菊莲
2、设计出总体研究和实施方案,确保课题的实施。
第二阶段:(2012.5.16----2012.6.27)实验阶段
1、加强课题组人员的理论学习,学习相关理论及前人研究资料(各成员写一篇经验性论文)。(田智、戴超主抓)
2、调整课题方案和操作措施。(田智、戴超主抓)
3、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研讨导学案的基本结构框架的合理性。(田承柱主抓,参与者:田智、彭治顺、吴丽燕、戴超、聂金成、田胜坤、田时勋、张平男、梁翠香、彭晓蓉、彭梅英、周菊莲)
4、组织成员写导学案,选择优秀者试用导学案教学。(各成员纂写一篇导学案教案)。
5、邀请教科所专家进行专题指导。
6、召开小阶段总结会,及时调整完善导学案在实践教学中的可操作性。
第三阶段:(2012.7)阶段总结
完成初期课题研究报告,汇总研究资料。(责任人:田智、戴超、聂金成)
七、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1、学习研讨组织:
田智:组织协调,确立研究活动与目标。
聂金成:负责整理研究过程中的活动记录及资料。
田承柱:负责研究过程中存在问题及现象的分析总结。
2、过程管理
①课题主持人负责开展每一次活动,每次活动定时间、定主讲人、定讨论题,进行课题研究的论文交流、听讲座、课题研讨课的观摩、理论学习心得的交流、外出学习的汇报、教学反思的切磋等,并督促成员做好研究的原始记录,注意做好课题成果的搜集工作。
②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课题组的学习和研讨活动。每位课题组成员在一个阶段内听课题组组织的导学案课堂公开课两次以上。每次听过课后课题组成员参与评课活动,上课老师要写出详实的课后反思。按时参加每每阶段的课堂实践教学经验总结。
③课题组成员要坚持理论学习,每阶段阅读一万字以上的有关导学案设计和运用方面的专著或教育杂志,参加读书交流活动。
④课题组成员每阶段必须按时上交论文和导学案。
3、制度与奖惩
①课题组成员必须按时参加学习、研讨活动,请假每阶段不得超2次。超过2次取消课题研究资格。②课题研究工作每阶段一小结,对于未上交课题组安排的论文、导学案及其他等任务的,视其自动退出研究小组;对于完成任务的成员运用课题经费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奖励。
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