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1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卷_2(汇编)

时间:2019-05-12 13:51: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辽宁省201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卷_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辽宁省201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卷_2》。

第一篇:辽宁省201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卷_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个小题,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写在右边的括号内。

1、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的作者是()A 孔子 B 孟子

C 乐正克

D 墨子

2、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符合下列哪种观点()A 教育的神话起源论

B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C 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D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3、在全面发展教育中,体现社会主义教育性质和方向的是()A 德育

B 智育 C 美育

D 劳动技术教育

4、体现国家对在学校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的是()A 课程目标 B 教育目的 C 教育原则 D 德育目标

5、第一次在法律上确认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专业性的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6、课程权利的分享,意味着课程由统一化走向多元化,这反映了()A 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观

B 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 C 缔造取向的课程实践观

D 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

7、教师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师生交谈,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提高能力、培养思想品德的教学方法是()

A 讲授法

B 谈话法

C 讨论法 D 练习法

8、德育就是要赋予每一个个体以科学的价值观、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等,由此实现个体的社会化。这体现

了德育的()A 生存功能

B 发展功能 C 享用功能 D 教育功能

9、《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的时间是()A 1997年3月22日

B 2000年3月22日

C 2004年3月22日

D 2007年3月22日

10、《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A 发展教育事业

B 提高全民族素质

C 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D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个小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正确答案,请把正确选项写在右边的括号内。

1、广义的教育指的是一切有意识地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和意识的活动。它包括()A 国家教育

B 社区教育

C 家庭教育

D 学校教育

E 社会教育

2、当前我国学校的主要类型是()A 幼儿教育

B 初等教育

C 中等教育 D 高等教育 E 留学教育

3、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是()A 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

B 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C 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 D 培养学生的个性 E 培养学生的学习素质

4、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是()

A 传道、授业、解惑者

B 示范者 C 管理者

D 父母与朋友 E 研究者

5、中学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是()A 选编教材要科学合理 B 图文并茂,结构新颖 C 内容组织内外有序 D 排列形式疏密有致

E 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6、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有哪些()A 教师

B 学生

C 教学内容

D 教学手段 E 教学目标

7、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主要应做好哪些工作()A 备教材 B 备教具

C 备学生

D 备板书 E 备教法

8、中学生作业的一般形式()A 课堂作业

B 口头作业 C 书面作业 D 实践性作业 E 课外辅导

9、德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A 生存功能 B 学习功能 C 发展功能

D 实践功能

E 享用功能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的基本权利有()A 教育教学权

B 学术研究与进修培训权

C 学生管理权

D 报酬待遇权 E 参与管理权

三、填空题:本大题有10个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

1、教育学就是通过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__________的一门科学。

2、__________在1806年首次发表的著作《普通教育学》被教育史上誉为第一部科学形态的教育学。

3、__________是实现教育目的多采取的办法,它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4、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的是。

5、__________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全新的教育价值观,它和应试教育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教育效果也大不相同。

6、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事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这说明教师职业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

7、__________主张分课教学,以学科作为课程结构的基本成分,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分别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

8、教师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师生交谈,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提高能力、培养思想品德的教学方法是__________。

9、德育可使每个个体满足自己的需要、愿望,从中体验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这体现了德育对个体发展具有__________的功能

10、__________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教师职业许可制度。

四、简答题:本大题有4个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教育目的的功能是什么?

2、简要回答如何有效实施素质教育?

3、教师的教育思想素养包括哪些内容?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应履行哪些义务?

五、论述题:本大题有2个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请结合实际,试分析我国进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原因。

2、如何理解德育过程是长期的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渐进性。

六、案例题:本大题有2个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分析下面的案例并请你运用教育理论的知识对张老师的行为作出评价。

波波很贪玩,经常不完成作业。一天,波波又没做作业,班主任张老师很生气,放学后把他单独留在教室里补作业。这时,张老师突然想起家里有事要办。看见波波还没有补完作业,张老师说:“补完作业才能回家,我一会儿回来检查”。为防止波波自己偷偷跑了,临走时张老师把教室的门上了锁。由于家里的事很多,后来张老师就把波波的事忘了。天越来越晚,波波一个人在教室里越来越害怕。他想出去,但是门被锁上

了,窗户上有铁栏杆。他拼命地大喊,但学校里的人都走了,没人听得见。波波急得大哭了起来,天很晚了,波波的爸爸才找到学校,当他和张老师一起打开教室门的时候,波波的嗓子已经哭哑了,请问张老师的做法对吗?

2、请你运用义务教育的相关知识,分析下面案例。

小学三年级有个小姑娘叫扬扬。两年前扬扬的爸爸妈妈离了婚,扬扬与妈妈生活在一起,两年来扬扬的爸爸从不来看望扬扬,也不给扬扬抚养费。前不久,扬扬的妈妈下岗了,一个月只有300元生活费,家里生活很困难,扬扬的妈妈想让扬扬辍学,你认为扬扬该怎么办呢?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A

4、B

5、C

6、D

7、B

8、A

9、C

10、A

二、多项选择题:

1、CDE

2、ABCD

3、ABC

4、ABCDE

5、ABCDE

6、ABCD

7、ACE

8、ACD

9、ACE

10、ABCDE

三、填空题:

1、教育规律

2、赫尔巴特

3、教育措施

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5、素质教育

6、示范者

7、学科课程(或分科课程)

8、谈话法

9、享用

10、教师资格制度

四、简答题:

1、(一)导向功能

(二)调控功能

(三)评价功能

(四)激励功能

2、(一)把良好的课堂教学与系统有效的训练、活动和实践结合起来

(二)要把发展学生良好的基础素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

(三)要重视当代大脑研究的最新成果,从中寻找进行素质教育的思路和新方法。

(四)要十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和国际互联网络的出现对素质教育带来的深刻影响

(五)倡导使用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

3、(一)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二)科学的育人观

(三)正确的学生观

(四)现代的教学观

(五)科学的教学质量观

4、第一,遵守法规义务 第二,教育教学义务 第三,思想教育义务 第四,尊重学生人格的义务 第五,保护学生权益义务

第六,提高水平义务

五、论述题:

1、第一,培养目标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第二,课程结构不合理。

第三,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第四,课程实施重“教书”和“背书”。第五,课程评价重选拔,轻发展。第六,课程管理过于集中。

以上六点需要结合教育实际展开论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特别是从我国人口数量众多的实际出发,必须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培养目标的调整和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应对未来的挑战。

2、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而是长期反复教育的结果,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不断积累和逐步提高的过程。这种长期性、反复性和渐进性,是德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也是符合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

首先,从学生主观世界来看,品德的形成,知、情、意、行矛盾斗争的统一实现,要经过长期培养和磨练,每一新的思想品德的形成,都具有不稳定性,需要多次反复,这 就决定了德育过程必然是一个曲折反复,长期的教育过程。

其次,从客观环境影响看,社会、家庭、学校影响的广泛性和多层次性,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矛盾斗争此起彼伏。社会发展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要求为断提高等等,都决定了德育过程是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总之,德育过程的社会性,德育因素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以及青少年学生本身的可塑性等特点,决定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可能是直线的而是波浪式地曲折 前进,有时还会出现反复。因此德育过程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进行。要“抓反复”,“反复抓”。

六、案例:

1、分析的有道理,言之有理即可。

2、答出义务教育的概念、特征等内容言之有理即可。

(教育学案例分析题样本的标准答案就是这样。因为它没有固定答案,只要答对点上就可以)

第二篇: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试卷2

四川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试卷(B类)

1.在科学分类中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的人是___________。()A.培根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洛克

2、以下哪个不是教师劳动的特点?()A.复杂性 B.示范性 C.长期性 D.不稳定性

3、根据人发展的差异性,教育应该做到___________。()A.循序渐进 B.教学相长 C.防微杜渐 D.因材施教

4、我国现行学制属于___________。()A.分支型学制 B.单轨学制 C.双轨学制 D.都不属于

5、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组成部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是___________。()

A.教学方案 B.教学模式 C.教学方法 D.教学手段

6、近代最早的教育学著作是___________。()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爱弥尔》 D.《教育漫话》

7、学生的个性品质是在___________中形成的。()A.学校学习B.社会交往 C.家庭生活 D.师生交往

8、《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的作者___________。()A.斯宾塞 B.克鲁普斯卡娅 C.杜威 D.洛克

9、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实现的。()A.间接经验 B.生产活动 C.直接经验 D.生活经验

10、一种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能够满足所有年龄受教育者接受教育需求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叫___________。()A.继续教育 B.成人教育 C.普通教育 D.终身教育

11、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___________的成功教育经验。()A.乌申斯基 B.马卡连柯 C.加里宁 D.赞科夫

12、在阶级社会中,教育总要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意志、愿望和要求,因此,教育具有___________。()A.历史性 B.永恒性 C.继承性 D.阶级性

13、《爱弥尔》是哪位教育家的著作___________。()A.杜威 B.皮亚杰 C.卢梭

D.科尔伯格

14、“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___________。()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 C.教育内容 D.教育制度

15、“广泛利用环境的暗示信息和人的可暗示性,把教学组织得如同演剧活动,以音乐舞蹈等艺术手段配合教学活动,调动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激发学生情绪,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学到很多的知识和技能”描述的是下列哪一种教学理论?()A.“非指导性教学” B.“暗示教学法”

C.“结构——发现教学” D.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16、信度是指___________。()A.测验的有效性

B.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程度 C.测验的难易程度

D.测验能否拉开分数距离的指标

17、儿童犹如一块“白板”,他们长大成人后怎样主要由他们所受的教育决定。这是下列哪本著作的观点?()A.《大教学论》 B.《爱弥儿》 C.《教育漫话》 D.《民本主义与教育》

18、“……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段话描述的是对师生关系的哪个要求?()A.民主平等 B.尊师爱生 C.心理相容 D.教学相长

19、“根据教学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学任务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指的是___________。()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科书 D.教案

20、教学过程是以学生认识为基础的___________。()A.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B.形成操作技能的过程 C.促进教师教的过程 D.学习直接经验的过程

21、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___________。()A.学生知的深与知的浅的矛盾

B.无产阶级思想与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要求由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D.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22、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A.杜威 B.乌申斯基 C.苏霍姆林斯基 D.赞可夫

2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___________。()A.社会生产力 B.上层建筑 C.政治经济制度 D.科学技术

24、体现我国教学的根本方向和特点的教学原则是___________。()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循序渐进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25、一个教师在同一个教室的一节课内向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同时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___________。()A.小班教学 B.复式教学 C.班级授课 D.分组教学

26、根据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生产力发展和实施教育目的的需要而建立的整个教育组织系统叫做___________()A.教育体制 B.教育目的 C.教育规划 D.教育制度

27、美国学者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____________。()A.心理模仿 B.生物本能 C.人的理性 D.生产劳动

28、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____________。()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 C.实质教育论 D.现代课程论

29、我国古代的《学记》中说:“不陵节而施”,这体现了下列哪个教学原则?()A.巩固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启发性原则

30、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方法属于____________。()A.说服教育方 B.品德评价法 C.榜样示范法 D.陶冶教育法

31、在我国首次把美育列入教育组成部分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_。()A.鲁迅 B.蔡元培 C.陶行知 D.杨贤江

32、我国的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A.《学记》 B.《中庸》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论语》

33、在西方,古罗马昆体良的教育名著是____________。()A.《理想国》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大教学论》 D.《教育论》

34、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________。()A.演示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陶冶法

35、在教学中,教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这是贯彻___________原则的要求。()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启发性 D.巩固性

36、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A.皮亚杰 B.赞科夫 C.维果茨基

D.苏霍姆林斯基

37、下列关于遗传、环境、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作用表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A.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有重要影响 B.遗传对人的身心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C.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D.社会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

38、“泛智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___________。()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布鲁纳 D.洛克

39、《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哪一年颁布的________?()A.1993年 B.1986年 C.1996年 D.1995年

4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了在人的发展中________具有重要的作用。()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41、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主动探求知识,增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指教学原则中的________。()A.直观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2、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的生理前提因素是___________。()A.遗传 B.身体素质 C.生理成熟度 D.个体活动

43、教育科学知识主要包括在___________三门课程中。()A.教育学、管理学和心理学 B.教育学、心理学和分科教学法 C.教育学、管理学和分科教学法 D.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行政学

44、教学是:___________。()A.教师教的活动 B.学生学的活动

C.教师指导下学生学的活动 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45、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___________。()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46、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___________。()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

B.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D.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47、在教学过程中,认为应以能力发展为主而相对忽视掌握知识的理论主张称为___________。()A.现代教育论 B.传统教育论 C.实质教育论 D.形式教育论

48、由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是:___________。()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49、现在仍然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通的一种教学方法是:___________。()A.讲授法 B.扮演法 C.谈话法 D.讨论法 50、“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这是教育的目的。”这是怎样的教育目的论?()A.社会本位论 B.集体本位论 C.个人本位论 D.班级本位论

第三篇:2003年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试卷

2003年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试卷

秀秀聪者

一、选择题

1.中国最早出现学校教育形态,是在()。A.夏代 B.商代 C.周代 D.战国

2.儒家经典“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A.《荀子》 B.《礼记》 C.《孟子》 D.《学记》 3.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

A.《爱弥尔》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漫话》

9.《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凌节而施”,这体现了()。A.循序渐进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10.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是为()。

A.实验法 B.实习法 C.练习法 D.演示法

11.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这是测验的()。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12.西方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出阐述的是()。A.赫尔巴特 B.乌克兰兄弟会 C.夸美纽斯 D.杜威

13.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坚持正面教育,这体现了()A.导向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因人施教原则 D.疏导原则 14.教学过程是一种()。

A.认识过程 B.特殊的认识过程 c.育知过程 D.育德过程 15.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A.条件 B.因素 C.基础 D.关键

二、填空题

16.我国古代私学发展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时期是________。17.中国古代主张“有教无类”的是________。

27.以他人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是________。28.目标管理是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其理论的核心是将传统的________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强调自我、自控的管理方式,是一种以 ________为中心的管理。

29.培养学生良好的________,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和完善,这是学校________教育的内容之一。

30.________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________。它通常由老师、一群________及环境组成,通过师生交互影响的过程实施________活动,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三、简答题

31.二次世界大战后,教育改革与发展呈现出哪五个新特点? 32.《学记》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什么意思? 33.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有哪些作用? 34.普通中学在美育方面的要求是哪些? 35.中学思想教育的内容是什么? 36.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是哪些?

四、论述题

37.评析这句话:“教师要给学生一瓶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 38.长期以来,班主任最关心的是两件事:一是如何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数;二是让学 生听从老师。你对此是怎么看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B 4.D 5.D 6.B 7.C 8.B 9.A 10.C 11.B 12.C 13.D 14.B 15.C

二、填空题

16.春秋战国 17.孔子 18.心理学 19.民族素质 20.舒尔茨 21.IT22.遗传 23.隐私 24.受教育 25.教学方法枯燥无味 26.重要条件27.榜样法 28.他控式 自我管理 29.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 30.班级 行政组织学生教育教学

三、简答题

31.①教育的终身化;②教育的全民化;③教育的民主化;④教育的多样化;⑤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38.(1)从第一件事来看,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分数成为至高无上的,教师的奖励和惩罚以及教师在校内的地位都与所教学生的分数成绩直接相关。因此,教师不得不关心学生在考试中取得的分数。其次,学校把分数作为衡量教师工作业绩的主要尺度,教师则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成就的主要指标,由此形成班级管理的极为简单的因果关系。学得好的,受到鼓励,学得差的,受到指责,两极分化更为突出。(2)从第二件事来看:让学生听从老师,是为了维护教师权威不受损害。维护权威是为了控制好班级,确保班级的教与学不受干扰。维护权威成了教师控制学生,排除干扰的’最便捷、最有效的手段。其结果是班级管理过程成为教师个人专断管理的过程。

第四篇:2002年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试卷

2002年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试卷

一、选择题

1.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

B.裴斯泰洛奇

C.杜威

D.布鲁纳 2.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学校的物质文化

B.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C.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

D.学校的非正规文化

7.把课程设计付诸实践,并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是()。A.课程实施

B.教学过程

C.课程评价

D.课程标准

8.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要求,符合以下哪条教学原则?()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9.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作业检查与批改

D.课外辅导 1O.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班级授课制

B.个别授课制

C.分组教学制

D.道尔顿制 11.道德认知模式首先是哪位学者所提出?()A.加涅

B.柯尔伯格

C.班杜拉

D.皮亚杰 12.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A.学生会

B.班级

C.小组

D.团委

18.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A.新授课和巩固课

B.将授课和练习课 C.单一课和综合课

D.理论课和实践课

19.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20.自然主义教育理想的作品《爱弥儿》是由以下哪位教育家所著?(),A.捷克夸美纽斯

B.法国的卢梭

C.美国杜威

D.法国赫尔巴特

二、填空题

21.战国后期,《礼记》中的________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22.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________。

23.________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4.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________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主要途径。

35.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是什么? 36.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37.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观念包含了哪些内容? 38.教学的一般任务是什么? 39.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式是什么?

四、论述题

40.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什么样的课才算是好课?请论述之。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D 4.C

5.B

6.C

7.A 8.B

9.B

10.A 11.D

12.B

13.C

14.D

15.B

16.D.

17.A

18.C

19.A

20.B

二、填空题

21.学记

22.大教学论

23.生产力水平

24.学校教育

25.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26.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

27.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28.学科专业素养

教育专业素养

29.学习科目

进程

30.普遍性

基础性31.输入评价

过程评价

32.灵活性

33.体谅模式

34.民主型

三、简答题

35.(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社会主义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39.存在问题:

(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解决方法: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表现在: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第五篇:2008年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试卷

2008年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2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二战后,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之一是延长_____年限。()a.中学教育 b.义务教育 c.职业教育 d.高等教育

2.我国古代教育六艺中的礼,是包括政治、历史和以“______”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a.忠 b.仁 c.义 d.孝

3.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起_______作用。()a.制约 b.很小 c.绝对的决定 d.主宰

4.“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个体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变化、特别是向——的方面变化的过程。()a.正常

b.健康和不健康 c.积极 d.衰减 5马克思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力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方法 A.必要 B.重要 C.一种 D.唯一

6.从法制角度讲,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着独立的()地位 A.文化 B.经济 C.法律 D.政治

7.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的关系 A.长幼尊卑 B民主平等 C令出必行 D相互包容

8.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教育的()A.一个领域 B.一种活动 C.基本途径 D.唯一渠道

9.备课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a.常规准备 b.一般工作 c.排练预演 d.先决条件

10.德育模式是指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道德与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某种_______。()a.复杂关系 b.组合方式 c.实施方案 d.主观认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1.不同层次的课程文件有()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科书 d.教育规划 e.课改方案

12.我国学校德育途径主要有()a.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 b.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c.劳动 d.共青团活动 e.班主任工作

13.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有()a.管理学生学籍档案 b.了解和研究学生 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d.组织科任教师教研 e.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14.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他既是传道者、授业解惑者,又是()a.示范者 b.管理者 c.朋友 d.服务员 e.研究者

15.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有()a.电教手段与传统手段相结合 b.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 d.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统一 e.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16.教学组织形式除了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还有()a.田野教学制 b.个别教学制 c.分组教学制 d.班级授课制 e.团队训练制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78分)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错填、未填均不得分。

17.除了成熟,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还有_____和_______。18.以教育目的和目标的概括程度为标准,可以区分为四个不同层次的目标,即教育目的、_____、______和______。

19.我国中学德育主要内容有______、思想教育、______和______。

20.建立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应该①以满足学生的______为目的,②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_____地位,③训练学生_____管理班级的能力。

21.从教育阶段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幼儿园课程、______课程、______课程和_______课程。22.理解教材,就是引导学生在______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等思维加工,形成概念原理,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和_______。

23.德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______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_______的活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24.科学技术对教育有什么影响? 25.素质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6.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认识的过程? 27.你主张用哪种模式管理班级?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28.上好课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29.结合实际论述加强德育的意义。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b 2.d 3.a 4.c 5.d 6.c 7.b 8.c 9.d 10.b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l 2分)11.abc 12.abcde 13.bce 14.abce 15.bcde 16.bcd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7.遗传 环境 学校教育 个体主观能动性 18.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 19.政治教育 道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20.需要 主体 自我 21.小学 初中高中 22.感知 规律 23.社会 道德品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24.【答题要点】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①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分)②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2分)③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2分)④围绕要点适当展开。(2分)25.【答题要点】素质教育:

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分)②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2分)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2分)④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2分)26.【答题要点】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①认识的间接性;(2分)②认识的交往性;(2分)③认识的教育性;(2分)④有领导的认识。(2分)要求适当展开。27班级管理的模式;

1常规管理 2平行管理3.民主管理4目标管理

下载辽宁省201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卷_2(汇编)word格式文档
下载辽宁省201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卷_2(汇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