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智学校超轻黏土课程体系(原创)
培智学校超轻黏土校本课程体系
昆明市五华区王东生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通过超轻黏土教学,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即训练学生的搓、拉、捏、压等动作,提高触觉神经的敏感性。促进学生手臂、手肘粗大动作和手腕、手指精细动作的发展,培养智障学生的简单的艺术创作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认知水平。
二、教学原则和要求
1、对于已经能够通过知觉控制动作的学生,尽量避免枯燥无味的技术训练。而对于还不能通过知觉控制动作的学生,需要进行行为-知觉训练,帮助学生建立动作行为模式,促进其认知的发展。
2、同种技能采用多种方式重复练习。对智障学生,需要进行比普通人更多的重复训练,才能在大脑皮层中建立起有效的神经连接,帮助他们通过动作建立知觉。
3、密切联系生活。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要尽量来自生活,服务于生活,这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对于来自生活的内容,由于学生有第一手的感知,学习起来较为容易。而这些内容在后面的生活中经过重复感知、应用,也会加深印象,达到巩固的效果。
4、因材施教,不同程度不同要求。
不少班级的学生智障程度相差较大,需要教师不同对待。智力在五六十的可以进行一些学科教学,智力在三四十的需要做一些训练,三十以下的则需要做康复、甚至监护。这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对不同学生有不同要求。
5、精讲多练,提倡在活动、实践中学习。智障学生需要更多的知觉-动作训练,必须在实践中逐渐提高认知能力,否则他们的认知能力就会因为缺乏有效的感知输入得不到发展。所以切忌不能像对待普通学生一般,以认知、以逻辑思维为主进行教学。
三、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对于简单的技能技法,不能只靠口述说明,必须进行直观演示,以降低操作难度,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维持注意的能力。
2、按步骤的结构化操作。对于复杂的操作,需要分步骤进行演示。对于步骤复杂的创作,则可以采取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自己发挥,无需再采用结构化的操作。
教师按一定的步奏进行教学,学生通过模仿进行学习。这时需要的不是所谓的“创造性”,而是通过模仿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动作-知觉,刺激感知觉的发展与形成。这是更为基础、更为原始的一种学习方式,更多的是依靠幼儿的镜像神经元的特点进行学习。
3、集体合作。
集体合作的时候,就像很多智障孩子的脑细胞都连接在一起,数量上可能会超过某一个正常孩子,这时,在教师的指挥下,他们也能创作出精彩的、引以为傲的作品。经过长期的共同学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犹如神经元不断产生新的链接一样,也会充满了创造和惊喜。一个班的学生,就像合成了一个人,不断产生新的发现和新的突破。
4、自由创作。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自由创作,有利于学生展现自己的兴趣,教师也可以从中观察到学生实际的能力和水平。
四、教学内容和阶段安排
第一部分:这一部分的内容适合感觉运动期和涂鸦期的学生。针对感觉运动期的孩子,主要进行感觉、动作训练,通过动作感觉、动作促进学生知觉的发展。让学生模仿教师动作,按口令、节律进行搓、揉、捏、压、拉等动作的方法,建立基本的动作元素。针对涂鸦期的孩子,则是通过搓、揉、捏、压、拉进行基础的粘土创作,目的在于熟悉超轻黏土这种材料的特点。其目的在于认识、熟悉超轻黏土这种材料的特点。
第二部分:这一部分适合前样式化期的学生。主要进行认知和技巧方面较为简单的、有目的的创作。在创作的同时,了解超轻黏土的技法技能。
第三部分:这一部分适合样式化期的学生。选择认知方面相对较为复杂的内容,如绘本、成语、寓言故事等,进行浅显的、有一定艺术性的模仿、命题创作,进行文化渗透。
五、评价方法
以是否促进学生大脑神经元建立新的、稳固的连接为最终评价标准。
六、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
基础阶段(适合感觉运动期、涂鸦期、前样式化期)
一、搓条状物: 方便面 过桥米线 树枝 文字 笔筒
二、搓球状物 小汤圆 手链 彩色球 小球笔筒 水滴形
三、拉 拉面
四、压 薄饼 面片 卷粉 春卷 羊肉卷 汉堡 饼干 树叶 擀面皮 套模
五、捏 饺子 方块
六、工具的应用 刀切、刀刻: 针戳:饼干 剪刀剪
第二部分 技法综合应用阶段(适合前样式化期、样式化期)
一、动植物 蜻蜓 蛇 瓢虫 蜘蛛 大树 水仙花 菊花 仙鹤
二、环境 城市建筑 民居 街道上 汽车
三、日常用品 鞋子 衣服
四、日常活动 做操 跑步 踢足球 打羽毛球 打篮球 春游 秋游
第三部分 艺术技法综合应用阶段(适合样式化期及以上)
一、绘本、童话故事 《弗拉洛的花》 《沙发底下藏着什么》 《好饿好饿的毛毛虫》
二、成语、寓言故事: 文姬归汉 刻舟求剑 掩耳盗铃 乌鸦喝水 狼和小羊 老马识途 守株待兔 开天辟地
三、优秀艺术作品临摹 六骏图 等等„„
第二篇:超轻黏土解说词
超轻黏土解说词
大家现在所看到的这些作品,是孩子们用超轻粘土做成的。超轻粘土是纸黏土里的一种,捏塑起来更容易更舒适,也更适合造型。颜色多种,可以用基本颜色按比例调配各种颜色,混色容易,易操作。用它制成的作品很可爱,而且环保无毒。作品完成后不需烘烤,自然风干,而且干燥后不会出现裂纹。用这种材质制成的作品可以保存4到5年不变质不发霉。在制作时结合少年儿童喜爱的卡通、动画,塑造活泼现代的粘土形象;传承中华文明,塑造内涵丰富的粘土形象。制作时可以丰富每一个人的塑造能力、想像力、创造力。
第三篇:关于培智学校课程体系改革的几点思考东敏
关于培智学校课程体系改革的几点思考
摘要:人类已进入飞速发展的崭新的二十一世纪,世界在变化,科技在进步,随之人们的思想也更为活跃并在不断地发展更新。教育作为兴国安邦的“百年大计”,是一项影响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工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伟大事业,所以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必须具有前沿性。所以根据目前发展形势,世界各国都把课程改革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力争使新一代的国之栋梁,社会接班人具有适应新世纪新时代,科技发展所必备的素质。著名学者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能够看到取之不尽的人类精神,在世界的各个方面,使天赋和社会所给予的一切在人的身上达到惊异的和谐一致。”很多专家学者在分析了培智学校的教育现状之后认为,过于重视知识教育和残疾儿童的缺陷补偿造成了智力障碍儿童的自理,自我生存以及自我意识能力的下降,使他们的将来过分地依赖他人,依赖社会,这对特殊儿童来讲,是十分不利于他们成长的。深入分析这些问题,为开展培智学校的课程改革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培智学校 课程改革 发展 学生 实施 序言:
我们正走在二十一世纪,这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迅速进步,竞争异常激烈的新世纪。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决定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各国之间的竞争核心转变为科学文化的竞争。因此,对国民素质和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在新时代的国际舞台上屹立不倒,我国的教育正在进行着广泛而深入的改革。作为基础教育一部分的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也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只有改革创新才能使我们的智力障碍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从而不会被社会淘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不得不以教育为本,教育就是“百年大计”。智力障碍儿童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他们有接受教育的权力与义务,如果我们希望二十一世纪的智力障碍儿童能够更好地生存与社会中,能够更幸福,更进步,那么我们现在就需要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特殊教育需要对他们的生活与教育多加研究与改进,做到及时创新,与时俱进。只有这样,祖国的花朵们方能在足够的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新世纪的智力障碍儿童才能生活得更加充实,更有内涵,更有意义,更加幸福!
一 培智学校课程体系改革的依据
(一)普通教育的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早在1999年六月,中共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中指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于2001年6月,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与此同时,经国务院批准由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这一教育条令,从此揭开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面对国家法律条令对基础教育的新要求,新课标成为普通教育教材的编写依据,从而新课程也正逐渐地走进普通学校,占据课堂教学。面对教育界的大洗礼,无数的富有责任感和爱岗敬业精神的教育工作者们,正以自己的辛勤,智慧和创造性的劳动将自己武装成新时代的园丁,以勤劳的双手描绘着新课程的绚丽多彩,用新鲜甘甜的露浇灌着含苞待放的祖国花朵。培智学校的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状况严重影响着我国基础教育的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随着普通学校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培智学校也要紧随时代步伐,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也应提上议程,也应走上改革创新之路。
(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竞争核心转变为科学文化的竞争,科学技术扮演着第一生产力的角色。这就表明教育的地位不断提升,人们对教育的重视也是节节攀升。信息社会化这股强劲的风推来了全球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并日益汹涌澎湃,这股浪潮覆盖整个世界,地球村在他的激荡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各国的特殊教育工作者致力于特殊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国际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也发生了急剧变化。李天顺副司长曾说:“要使新一轮的特殊教育的课程改革,能够反映时代特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就要敢于借鉴国外好的东西。”尽管各国之间存在着不同国情,文化差异,但在教育全球化这一大的背景下,各国课程改革的实践经验仍然是值得分享借鉴的,在国际课程改革中仍然可以发现共同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一些发达国家在特殊教育领域里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发达国家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特点是教育生活化,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这就告诉我们,我国老式的培智教育已经不适合迅速发展的时代,培智学校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是国际的要求,时代的召唤,迫在眉睫。
(三)《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已由教育部颁布,这是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全国培智学校课程设置与改革研究方案》的公布为培智学校课程体系改革奠定了基础。实施课程改革,构建符合特殊需要儿童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是一项关系重大,意义深远,影响广泛的宏观工程。
(四)随着特殊教育需要儿童定义的变化,特殊儿童的种类、结构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特殊儿童出现在社会中。随之培智学校的生源渐多,学生结构,也与以前有所不同。由于随班就读教学和融合教育的提倡,一些处于智力落后边缘或轻度智力落后的儿童已经逐渐远离培智学校,走进普通学校的课堂。据调查自闭症儿童的数量增长速度居残疾病人之首。越来越多的自闭症儿童,脑瘫儿童,以及多动等多重残疾儿童走进培智学校课堂。这些儿童的特殊教育需求日益凸显出来。培智学校原有的教材、课程教学,以及管理方法显然已不适应这类孩子的特殊需要。要想培智学校教学继续发展,课程体系改革是必由之路。
二 我国培智学校课程体系的发展现状以及问题
我国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逐步建立起了相对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培智教育发展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借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东风,培智教育的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也得到了有力的彰显。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国培智 教育在取得进步与发展,进入一个广阔的发展天地的同时,我国培智教育体系中仍然存在着旧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结构、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及评价等种种弊端。这些旧的教育体制,它正严重地束缚和阻碍着现代培智教育的健康发展。特别是教育地位在社会结构中已由边缘走向核心的变化,使得培智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身心发展要求显得更为不适应。主要表现在:
(一)单一的教育结构与多元经济结构之间的矛盾
当今,我国已经并正在进行一系列的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尤其是出现了多元化的经济结构,这种多元化的经济结构和单一的培智学校教育结构产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我国长期自然经济的历史影响教育模式单一,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单一的教育结构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结构的要求。目前的培智学校的教育,并没有从根本上进行调整,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繁多且相互之间又缺乏科学联系,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和整体性。学生在校只能学习一些基本的简单的知识和技能,一些劳动技术、职业技术教育显得苍白无力。
(二)培智学校教育过分强调“缺陷补偿”,忽视了潜能开发
长期以来,教育模式过分依赖医疗模式。对智力落后儿童主体的潜能的认识存在各种误区,往往是从智力落后儿童生理缺陷去考虑,强调补偿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对智力落后儿童主体潜能的开发。
(三)培智学校的课程受严重束缚
培智学校课程过分强调向普通学校看齐,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和普通教育模式的束缚严重,学习和发展的教学活动和教育环境不能适应智力落后儿童的特点和特殊需求,对学生产生了不利影响。
(四)办学模式封闭,智力落后学生的学习方式落后
培智学校的教育与社会相脱离,在教学中课程实施过于强调单纯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传授式的教学忽略了儿童获得直接学习经验的重要性,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易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依赖性没有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发展。而且我们的培智学校教育存在着严重的一元化倾向。唯知识、唯分数至上。在这种价值理论下,学校、教师、学生都注重系统知识教学,以学生的分数为教学目标,忽视或轻视学生学习应以生活实践为基础,已发展为基础。忽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并重发展。
(五)教材结构不合理
主要是教育内容脱离实际,教材体系偏重知识结构,忽视能力结构,心理和情感结构的统一。由于智力落后儿童的生理缺陷,许多智力落后儿童缺乏社会实践和对客观事物的感性经验,而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是远离这些孩子实际生活的。这就加重了他们在学习的困难程度,无形中使智力落后儿童的发展更加滞后于同龄的普通儿童。而且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也会造成教学进度缓慢。更不能使智力落后儿童真正获得日益增多的知识和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不利于智力落后儿童的知识、智能、个性、品质的协调发展。(六)个别化教育有待提高
在学术及医学上常把智力落后儿童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但就培智学校的教育现状来看,往往忽略了教育主体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的家族及个人疾病史我们不得而知。对不同等级的学生没有与之相适应的个别化教育计划。
(七)教学方法、组织形式、教学评估制度呆板单一 教学过程中忽视因材施教,课程过于死板,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分类教学、个别化教学不能很好地得到实施,没有最大限度地适应残疾程度不同的学生的各自需求,可选择性差。从而未能使每个学生的个性、禀赋、特长得到充分发挥。
虽然广大培智方面的教育工作者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作出了许多努力、改进和可贵的探索。但由于现存的教育目标、教育结构、和教育功能的限制,使这些探索和创新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作用,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旧的体制,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更不能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从此看来,培智学校的课程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以上种种弊端不仅使我们充分地看到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还让我们充分地认识到深入了解目前影响培智学校课程发展的因素,对于开展培智学校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 影响培智学校课程发展的因素
(一)社会对培智教育的观念有待提高
由于我国长期自然经济的历史,人们对培智教育的重视较少,期望值较低。因此,各方对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认识不到位,只是浅尝辄止。封建陈旧的观念严重阻碍了我国培智学校教育的发展进程。
1、在大多数人看来,智力落后儿童不会像健全人那样有所前途,他们不会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智力落后儿童的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对他们的期望值较低。因此人们往往只是满足于让智力落后儿童掌握体力和简单的技艺,将来可以谋一条生存之路就可以了,受过多的教育也是浪费时间和金钱。因此,有许多智力落后儿童不能像健全人一样获得应受的教育。致使培智学校的生源不足。受这种观念的影响,使培智学校的课程的发展举步维艰!
2、社会对培智学校教育的淡视使培智学校的教师的社会地位较低,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这严重打击了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对教学失去了兴趣,从而影响培智学校的课程发展。
(二)教育体制的束缚,法律的缺乏
受传统的应试教育制度影响,培智学校的教育目标仍是升学率,教学评价仍是以学生成绩为标准。为了提高学习成绩,题海战术仍在持续着。培智学校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管理等等都是围绕考试和成绩而展开的。学生成了被动的学习工具,德、智、体、美劳德全面素质未能得到真正地实施。
我国现行法律中,有关残疾人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虽说《残疾人保障法》和《义务教育法》的颁定与实施保障了智力落后儿童的一些权利,使他们接受了教育,却没有对培智学校的教育以及课程做出明确规定。缺少法律的约束,使培智学校的教育四分五裂,未能形成一条成型的系统。
(三)学校因素
从学校领导者来看,其传统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制度加控制”的管理。更多地表现为管制、监控、指示、命令等。这种做法虽然在管理学校上上是有效的,但在一定程度上会束缚教师的个性和创造才能的发挥。使教师缺少空间和自由,更不能进行实践、探索。将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的创新扼杀于萌芽之中。以往培智学校大多数采取封闭式的管理,培智学校与培智学校之间,培智学校与社会,培智学校与家长之间缺乏相应的沟通与交流,这种“与世隔绝”“闭门造车”的管理制度无法追上社会的发展脚步,致使培智学校教育的课程仍是原地踏步,与新时期的要求相脱轨。
从学校的教师来看,一些培智学校的教师的专业水平较低,未能真正理解智障儿童的心理需求,仍是采用普通学校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惯于包办代替智障儿童的思维和活动,唯恐智力落后儿童不明白或做不了,这样逐渐使许多智障儿童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阻碍课程的进步与发展。
(四)智力落后儿童自身的特殊性
智力障碍的学生多数存在着严重的沟通和生活障碍。在培智学校教学中首先要考虑发展其生活自理能力,这样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基础训练。无形中就使有效教学时间减少,又随着教学内容的难度加深,智障学生对文字、数字以及图形的理解较困难,也需要更多地进行重复训练。从培智学校教育的整体来看,教学进度以及课程发展就会慢一些。
课程作为对未来人才培养的“施工蓝图”,作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核心 内容,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课程改革无疑是教育的全面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按照新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的培养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使学生在道德和智力上有所发展;另一方面要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使智力残疾儿童具有初步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初步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法制观念;具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具有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和适应生活、社会以及自我服务的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公民,总的来说就是要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一代新人。”上述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充分地体现了时代的要求。我们期望通过本次培智学校教育的课程改革,更好地为学生的明天奠基,对明天的学生负责,以应答未来的挑战。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任何课程从他产生开始就已经进入了不断改革的进程当中培智学校的课程改革也是如此。为了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同时针对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中存在的弊端,以及国外的课程改革的借鉴,为了能使我国培智学校教育中的基础教育能与国际培智学校基础教育相接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本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但相比普通教育的课程改革来说,培智学校的课程改革更具有艰巨性,更需要我们投入更多更大的精力。通过分析这些具体目标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中的改革要求,会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的趋势。所以,我们希望课程改革方案的提出者和实施者都应综合审视培智学校的现有的课程体系,从宏观微观的方面综合考虑,是培智学校的课程改革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
四 如何构建合理的培智学校课程体系之几点思考
(一)从课程功能和课程目标的转变来看
课程功能的转变,对于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培智学校的教育中全面实施 素质教育,培养智力障碍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和实践应用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修养和环境意识都具有重要意义。《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征求意见稿)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缺陷补偿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加强潜能开发,注重生活自理能力发展,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课程功能转变的精神实质,在特殊教育学者的论述中也是有论及:“特殊教育目的不仅在指导特殊儿童的生活独立能力,充实现代知识,尤其在培养健全的人格,生活态度,所以自我接纳与人生观的培养 十分重要。”(徐享良,1977)
很多专家学者在分析了培智学校教育现状之后认为,过于重视缺陷补偿造成了智力障碍学生自我意识能力的下降,使他们的将来会过分地依赖社会,这是非常不利于他们成长的。国际培智教育课程目标的改革强调培养智力落后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方面,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培智学校课程改革尤为突出。韩国十分强调以实验、学习、讨论、自由活动、社会服务等亲身体验为中心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自理自立的能力。而我国台湾也提出培养学生科技与资讯,主动探索和研究,表达沟通和分享,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国际培智教育强调促进潜能开发、个性发展,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日本2002年起实施的新课程,力求精选教育内容,留给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香港地区培智学校课程标准的教育目标提出,要为智力落后儿童提供学习经验,以充分发展他们的潜能,要对不同智力落后儿童进行个别化训练,使他们能自立,能与人相处,以便融入社会。要帮助智力落后儿童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身为市民的权利与义务。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对我国培智学校的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核心内容,一是要求培智教育事业要有更快的发展,这种发展必须是全面的,协调的和可持续性的。这就要求新课程要着眼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旨在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建立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我们认为,素质教育归根结底是个性教育。即是说,个性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要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创新。在教学实践中,必须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批评,敢于超越的精神,积极进取,实事求是,具有坚韧顽强的品质,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以及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习惯。新课程培养目标实际就是对新型公民形象和素质的刻画和描述。培智学校新课程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智力障碍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真正体现和关注智力障碍学生作为“人”的发展,这也给培智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程功能的转变赋予了新的内涵。培智学校的课程改革必须与智力障碍学生的切身利益相联系,为他们能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信心服务。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智力障碍学生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学习自己生存本领甚至为社会服务的实际本领。
值得注意的是,新课程把过去的“注重缺陷补偿”改为“积极开发潜能,补偿缺陷。”这不只是简单的文字变化,而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价值的改革。“最大限度地是残疾学生获得最大的教育效益”是培智学校的最终教育目标。而我们改革往往会忽略之一方面的问题,就课程改课程就学生谈学生,这样提出来的方案不论多么新颖,多么高明离开了两者的有机结合也是无效的。“特殊需要教育”概念的提出,这就需要让教师认识到在教育教学上不应该再把重点放在学生缺陷补偿和残疾的矫治上,而应该放在满足其特殊需要和开发潜能上。这才是人本主义教育之光在特殊教育中的照耀。
教育,作为充满生命力的人的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交往与沟通,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服务,一种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服务,通过教育要使得每个孩子都应该获得自由、充分和谐的发展,使得每个孩子最大限度地获得科学和人文素养,最大限度地提升并创造生命的价值。“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能够看到取之不尽的人类精神世界的各个方面,是天赋和社会所给予的一切在人的身上达到惊异的和谐一致”(苏霍姆林斯基)。
(二)从课程对象的转变来看
国际培智教育非常强调“特殊需要教育”。联合国第48届大会通过的《特殊需要行动纲领》指出“特殊需要教育体现了所有儿童都可以从中获益得以证明是合理的教育原则,并设想人的差异是正常的,据此学习必须据此来适应智力落后学生的需要,而不是要智力落后学生去适应预先规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的速度和性质的假设。”2002年世界特殊教育大会指出“教育要着眼于人的长处”“教育要有教无类”。
然而,在我国培智学校基础教育中,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教师权威论、教师中心论是一些教育哲学思想中的重要内容。而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师道尊严,也强调突出教师地位。许多培智学校教师受普通教育中应试教育的倾向和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不自觉地将教师置于主宰的地位,而将智力落后学生看作是被动的个体。即使采取了一些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也往往是从教师的角度考虑得更多一些,而忽视了智力落后学生自身的特点及其需要。因此,在新课程中强调:“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是培智学校教育亘久不变的永恒的课程价值观。以学生为本,是指既要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也要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和谐发展、终身持续的发展,活泼主动的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发展;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在价值观上一切为了学生,在伦理观上高度尊重学生然而,以我国培智学校教育现状表明:对于不同的智力落后儿童的个别化教育计划以及个别化的课程实施并没有提到教育议程。“一刀切”“一锅端”教学现象仍是存在的。如对轻、中、重三个等级的智力落后儿童的相应的教学内容,教育目标以及课改对策尚未得到实施。过分借鉴普通学校的方法经验,不能适应智力落后儿童的身心特点。事实告诉我们要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让学生感到幸福,学会创新,尽快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智学校教育要有更多的公平,让教育效益惠及每名智力落后儿童,根据智力残疾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给予适合的优质的教育与训练。这就要求我们:
1、着眼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即旨在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我们认为每个学生的个性是具独特性、自主性的。又是在关系中而存在的。新课程构成学生个性发展的整体观,使培智学校教育新课程体系具有了新的起点。
2、强调智力落后儿童自身修养教育的基础性。新课程站在学生终身教育的高度,强调培智教育的“基础”,要求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新课程所追求的是符合智力残疾学生自身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和谐发展,它代表国家表达了对智力落后儿童的期望。
(三)从课程结构的改变来看
课程结构调整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而关键的人物,课程改革的指导理念和预期目标将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体现出来。
我们以往的课程设置,以及课程结构存在着严重弊端。第一,过多强调学科的逻辑体系而导致忽视了学生的经验,这样必然违反学生的认知规律。第二,学科之间缺乏科学的联系。第三,课程结构单一,划一,难以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只让学生去适应课程,而不考虑让课程来适应学生。实际上是忽视了特殊教育的一项根本教学原则,即个别化教学原则。如今谈论特殊教育几乎不可能不谈到“个别化教学原则”在有关国际特殊教育发展潮流的论述中早有提及:“每个学生的学习都有其独特性,所以因材施教的个别化教材设计针对每个特殊教育儿童皆有必要”(徐享良,1997)。
根据国内外培智学校教育的发展趋势,《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指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注重学科本位的倾向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增设沟通与交往,生活数学,生活语文生活适应,劳动技能,绘画与手工,运动与保健,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开设选修课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因此,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指出了课程设置的原则和要求:
1、坚持均衡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
课程的均衡性是指培智学校课程体系中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内容能保持一种恰当的合理的比重,因此,培智学校课程设置的顺序先后、内容多少、课程比例等,都要保持一种均衡,实现课程的整体优化。
2、坚持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相结合的原则。
课程的综合和分科相结合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在课程组织形式上,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力求既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认识理解事物的普遍特点,较全面满足学生的一般性需求;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整体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学以致用,把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实践中。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与综合,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
3、坚持统一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课程设置方案中,尊重智力残疾学生的教育需求,通过一般性课程来满足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潜能;同时,通过选择性课程来满足学生的个别化需求,促进他们多方面的发展。课程设置既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的发展要求,又要根据各地各培智学校的实际需要和智力落后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选择的空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我们各个培智学校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已显著的特色性适应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已选择性地适应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生的实际特点。
4.生活适应与潜能开发相结合
在课程功能上,强调学生积极生活态度的养成,注重对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关注学生潜能的开发,培养学生的个人才能。
5.教育与康复相结合
在课程特色上,针对学生智力残疾的成因,以及运动技能障碍、精细动作能力缺陷,言语和语言障碍、注意力缺陷和情绪障碍,课程注意吸收现代医学和康复技术的新成果,融入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咨询和辅导、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等相关专业的知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6.传承借鉴与发展创新相结合
在课程开发上,继承我国特殊教育取得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内外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先进理论和成功实践,结合智力残疾学生教育教学实际,通过探索、总结、发展和创造,不断调整、修改和完善课程,使课程更适合智力残疾学生的需要和发展。
7.规定性与自主性相结合
在课程实施中,各地在使用国家课程方案时,可根据当地的社会、文化、经济背景,社区生活环境以及学生在这些环境中的特殊需求,开发校本课程,体现课程的多样性。
(四)从课程内容的改变来看
传统的培智学校教学内容,无论从宏观上还是微观上,都存在着一些不足。在过去,尽管一方面根据国家总的教育目标以及基础教育接管的基本任务,设计了培智学校的各学科课程,另一方面也结合智力残疾学生的特点选编了教材。但由于受传统教育内容体系的影响,培智学 校课程设置仍存在着以学科课程为主,将系统的只是割裂开来现象。过去教材追求系统原理,注重概念,法则与联系,注重结论与获得知识,教材表现出繁、难、偏、旧的倾向,不适应社会对人的发展需要。从具体的教学活动来看,许多教师也比较多地依赖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对智力落后学生的知识面扩展和能力的提高重视不够,只是拘泥于教材,与智力落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节。在以往的培智学校教育的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另一问题就是忽视对智力落后儿童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意志、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性格和气质等因素。非智力因素虽不直接参与学习过程,但却对学习活动具有动力、维持和调节作用,是学习活动的动力系统。智力落后儿童的学习不仅要靠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和创造力等智力因素,也离不开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培智学校传统课堂教学中对智力落后学生的学习动力机制培养不够,忽视培养其积极的情感、意志、态度、目标、抱负,以至于很难促进智力落后儿童生的智力发展。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智力落后儿童的学习目标往往不明确,加上他们有语言障碍,往往不能把自己的认识和行为统一起来,无法调动智力残疾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结果更加突出了学习活动的艰苦性,从而也影响到了其认知活动。
“特殊儿童不仅应受到社会的照顾,而且在人格上应受到尊重。不仅不应受到歧视与排斥,而且应予关怀、赞赏与鼓励,以肯定其存在的价值。”(徐享良,2001)智力残疾文化是智力残疾儿童存在价值的体现,也是对智力残疾学生心理需求的满足。可见,漠视智力残疾儿童的选择是与国际潮流相悖的。新课程方案试图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发表了《学会生存》的报告,提出了回归生活的教育哲学理论,对课程改革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要求:第一,“为了生活的课程”。课程和教育改革的目的不是使儿童远离生活,而是使儿童生活化地发展;第二,“生活中的课程”,及课程和教学只能在生活中展开。因此《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强调“改变课程内容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智力残疾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智力残疾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适合智力残疾学生社会生活和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智学校新课程应注重贴近智力障碍学生生活实际,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关注生活经验,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
“生存化”和“生活化”为导向,有利于智障学生掌握使用生活知识、基本劳动技能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为他们将来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内容的这一变革,力争体现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生态观。学校课程不应当被压缩在学科与书本狭小的范围内,要向自然回归,向生活回归,向社会回归,向人自身回归,实现理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理智、经验与体验的美妙和谐,知识、价值与情感的高度统一。课程内容力争反映现代科技发展的新成果,使课程具有时代精神。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科技、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革,反映时代气息和特征,发挥教育功能的意义重大。课程内容切实反映学生生活经验,努力体会时代特点,将会有效地改变学生学习生活和现实世界相脱节的状态,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从课程实践的变化来看
国际21实际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指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每个人一生之中的知识支柱”,“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教育的四大支柱学说为我们的课程改革提供了重要理论参考。
培养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课程改革的首要问题。这是新时期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规格的共性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特别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从智障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日常生活的主题来设计学习活动,对将处的环境中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功能训练。突出加强“德育”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加强道德品质教育是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之一。然而,我国现行培智教育中课程实施的问题尤为突出,十分严重。正因为这样,养成了我们的学生尤为被动的学习心态,使学生严重缺乏主动性学习,对教师的依赖性过重,而且缺乏探究意向,体会不到求知的乐趣。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比普通学生更为严重,无法真正理解所学的内容。正是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各国的特殊教育学会,对未来特殊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要“努力探究提高教育服务品质的途径”,推动“现代科技的广泛应用,”勇于“尝试新策略及新方法”,以及“重视校外实用性训练,一反在室内之系列发展性学习的传统”等等。就像美国学者希所说的那样:“儿童的智力损伤对培智教育提出了一些富有挑战性困难问题,其中,尤为沟通问题为甚。”由此可见,重视语言多元化的发展,培养智障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以及生存自理能力是何其关键与迫切。事实上,在长期的培智教育实践中,原有的教学课程设计重学科课程,重专业技能培养,往往因为无具体的课程标准可依而对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其他各种能力重视不够。
针对以上弊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计方案>>指出:“改变课程实施中长期存在的语言沟通障碍和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加强实践性学习,加强个别化教学,关注个体差异,提倡教学手段的多元化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交往与合作的能力。”
当前教育工作中往往对智力残疾学生的心理成长复杂性缺乏了解,导致一些学生的心理偏常,加之社会上智障儿童的合法权利受侵犯现象时有发生,培智学校德育课程滞后于社会发展的现象日益严重,为此,新课程要体现德育“重中之重”的地位。除此之外,更要强调教师教学方式的更新。这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因此培智学校应把“实践性学习方式”作为新课程实践的主要教学与学习方式,教师要根据本学科和智力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围绕培养目标,创造性的运用实践性学习方式,教学策略应由注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重学生发展转变。教师因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和促进者。针对多年来培智教育现实存在的“教”与“学”之间的沟通障碍问题,要求积极改革教学模式与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沟通与交往是新课程一大亮点,旨在帮助智力残疾学生掌握多元的沟通交流技能与方法,促进智力残疾学生的语言和交往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生存能力的提高。教师要“关注个体差异”,采用适合不同个体需要的沟通方式,“提倡教育方式的多元化。”同时要求“加强个别化教学”,其实把握每个有着不同需求的个体,制定个别教学计划,使每个智力残疾学生得到富有个性地充分的发展。社会适应能力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培智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多年来,培智教育与社会相脱离,智障学生走出校门不能较好地适应社会。因此,加强“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从全社会的发展来看,智力障碍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有利于全社会健康,有序,和谐地发展,有利于全民素质的提高。
(六)课程评价的改变来看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是对师生双方教学活动进行反馈的必要手段。由于我国长期推崇应试教育,在这些以成绩来衡量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教育体制的影响下,以往的课程评价只重知识技能,重学习效果,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是与应试教育息息相关的。现如今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飞跃进步,各行业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因此,在特殊教育的领域里也引进了竞争机制。然而教育正处转型期,有些管理观念还没有更新,管理措施也不配套。各种评比,各方大赛,各类考核又相继而来。面对这些学业中的“枪林弹雨”学生的“分”是最好的“武器”,这样,便把培智教育的一切进行机制仍旧驱赶到应试的轨道上来。
为了改变传统的教育评价模式,使新课程顺利地进行,《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指出:“改变课程评价重知识技能,轻态度方法,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的现状,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这就要求培智学校在教学评价方面应该争取主动,不要跟在普通教育后面跑,而要根据培智教育的特点和智力残疾学生的学习规律来合理地设计课程评价的形式和内容,使课程评价成为促进智力残疾学生发展和提高培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所以新课程中的课程评价作出以下强调:
⑴ 构建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导向功能,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在不同层面的发展。⑵ 评价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的内容要有助于智力残疾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应根据培养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整体设计社会性与情感、认知、语言、自理和运动等多方面的评价内容,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经历和成长轨迹。
⑶ 评价应促进课程建设与发展
评价应促进学校高质量实施课程。学校课程计划及其可行性,课程安排的适切性,课程管理的合理性、有效性,个别化教育计划的科学性,以及学校特色课程开发的针对性等都应成为学校课程评价的重要内容。
⑷ 建立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学校应积极收集各方面对课程实施的意见与建议,提高教师、家长参与课程实施与管理的积极性,促进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有机结合。要积极宣传培智学校课程改革,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从根本上来讲,课程评价改革就是解开束缚学生的一条绳索,可以让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去自主学习。充分体现权威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主张。不再仅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参照自己工作成效的镜子,可以探索更自在更开放的教学方法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心里与需求,使真正意义上的相长称为可能。
(七)从课程管理的改变来看
在国家法律与制度的指引下,学校可根据其自身条件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设置课程,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这就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自古不变的自然规律,即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
新课程改革不可能在封闭的学校里一花独放,所以要由封闭式管理向开放式管理转变。它要求学校增强与社会,家庭的互动,增强培智学校与培智学校之间的互动。从此可看出,提高我国地方培智学校管理者与教师的管理水平是十分重要的。过去,我国大多采取集中式教学,然而依现在看来,过于集中的课程管理模式早已失去了活力。层出不穷的新模式如雨后春笋般竞相出现。近年来,我国各地一些培智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开发校本课程的实验,且卓有成效。它不仅是改革课程管理制度的一种尝试,还是处理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一个样本。这为培智学校课程管理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培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大陆。实行分级管理的政策,对于加速我国课程建设民主化,科学化进程将会产生深远影响。
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培智学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系着智力残疾学生的全面发展,关系着培智教育的未来前途,关系着社会的进步,关系着国家的繁荣发展和民族的昌盛。在这一过程中,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每一个智力残疾学生的发展就是维系培智教育前途的生命线。这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对智力残疾学生心理特点和新课程改革的研究探索改进和完善培智学校课程体系的策略,进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落实新课程的基本要求,使当代新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培智学校的教学实践相结合,推动培智教育的良性发展。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培智学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好地为学生的明天奠定基础,对学生的明天负责,以应答未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1999年6月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2、2001年6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3、1994年6月 《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
2001年 陈军 《特殊教育热点专论》 中国档案出版社版: 5、2007年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设置实验方案》 6、2000年 朴永馨 《特殊教育》 吉林教育出版社 7、1996年3月 《现代教育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
8、《怎样培养教育弱智儿童》 华夏出版社
第四篇:培智学校计划书[推荐]
青年志愿者活动策划书
一 活动目的1、皖南医学院医学二系青年志愿者在院团委、团总支等各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贯彻科学发展观,始终本着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口号,积极在校内外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推动志愿者事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及和谐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
2、给芜湖市培智学校的同学们送去关怀和温暖,让他们感受到人间温情。
3、让本小组的青年志愿者们感受到为人民服务的快乐和满足,学会关心弱势群体,培养坚强的心灵、顽强的意志、承担社会责任的信念。
4、锻炼本小组青年志愿者的各项义务劳动技能,增长服务经验。
5、为社会各界树立关怀弱势儿童的榜样,弘扬尊幼爱幼的传统,让世界充满无限的爱,为创建和谐社会贡献绵薄之力。
二活动宗旨
本次活动以“团旗飘扬,关爱智障儿童”为主题,以志愿者团结、友爱为主线,以十一届二中全会的精神为支柱,旨在丰富皖南医学院医学二系青年志愿者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志愿者自身素质,增强志愿者爱国情操。
三活动主题:“团旗飘扬,关爱智障儿童”
四活动地点:芜湖市培智学校
五活动时间:2009年3月至2009年6月
六主办单位:皖南医学院医学二系青年志愿者
七活动总负责人:夏秦仲
八活动负责人:左志祥 王云龙 李姗姗 江连祥
九活动要求
1、各小组负责人亲自带队,注意往返路途安全。
2、各小组要按时到达指定的地点与联系人取得联系进行分工。
3、参与活动人员听从指挥、服从安排,维护我校良好形象。
十活动背景:
爱幼尊老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今天这个经济繁荣的时代里,中年一代的人们工作日益繁忙,无暇顾及身边的孩子。尤其是一些存在智力低下的低能儿。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就非常有义务来担起这个社会责任,继续发扬这个延续不灭的传统美德。同时,为了培养我们青年志愿者的服务技能和积极贯彻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我们开展了这个主题为“团旗飘扬,关爱智障儿童”的活动。作为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我们身上荡漾着青春的气息,是感染社会的最强力量之一。我们需要通过自己的一份努力,给弱势儿童带去关爱、快乐和温暖,树立榜样,营造全社会爱护弱势群体的良好风尚,培养和提升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绵薄之力,传递爱的接力棒,给智障儿童带去物质支持和精神关怀,引起社会各界对弱势群体更多的关注。
十一 前期准备:
1、召开本小组青年志愿者全体会议,讨论并拟定活动计划,明确项目内容和项目分工。
2、组织相关人员到芜湖市培智学校熟悉路线、地形和环境。
3、联系芜湖市培智学校主要负责人,待其许可,协商本次活动的各项具体安排及相关细节。
4、取得二系团总支的批准,并开出本次活动的许可证明。
5、确定参加活动的志愿者人数,向其再次补充介绍情况,积极动员他们到时候通力协作,圆满完成既定服务项目。
6、活动宣传(海报、横幅等),由宣传部具体策划。
7、准备活动设备(相机、旗帜、横幅、帽子、等)
十二 活动方案:
1、出发前集中志愿者,清点人数,交代细节。
2、依据自愿原则,志愿者可以自己带上礼物送给芜湖市培智学校的学生。
3、到芜湖市培智学校后,所有志愿者与学校主要负责人进行一次会面,组织人员介绍本次活动的来意,进行一段短小精悍的开场白。
4、各位志愿者按照既定安排展开服务工作,主要负责帮助智障儿童打扫卫生、整理床铺、陪智障儿童做游戏、聊天等,全面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和活动中去。
5、相关工作人员负责全程跟踪拍摄,记录下大家与孩子们度过的每一分每一秒。
6、相关活动完成之后,由文艺负责人组织志愿者给孩子们表演一两个娱乐节目。
7、活动结束后,召集志愿者并清点人数。
8、组织志愿者与孩子们及学校方的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9、争取学校方的负责人对活动的不当之处提出建议,以备今后的工作开展。
10、活动后,各位志愿者要及时完成文学稿,及时上交。
11、本小组负责人负责及时完成并上交活动总结报告。佩戴皖南医学院校徽和皖南医学院标志帽
十三 活动内容
一 日常生活起床:教会他们起床后正确穿好衣服,分清楚左右脚穿相应的鞋子并能正确穿好系好鞋带
2梳妆:教他们如何刷牙洗脸洗手要保持清洁,并学会扎辫子掌握一些简单的技能以便今后自理。清洁:教育他们要在饭前饭后洗手漱口保持手部和口腔的清洁,维持一个健康而简单的生活习惯。做家务: 教他们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例如:扫地 拖地 擦玻璃 擦桌子等等 让他们感觉自己被重视和有价值感。
二 课堂内容
1课堂上希望班主任老师能带教15分钟,让志愿者与孩子们相互熟悉并接受,再由志愿者讲解或者课堂互动。跟孩子们一起讨论动画片如喜洋洋与大灰狼 海绵宝宝 大耳朵涂涂 孙悟空等中的人物形象问他们认不认识 喜不喜欢 为什么喜欢 他们具有哪些特征。
2利用已有的教师资源教孩子熟读卡片给他们以直观的认识并加以强化知识。
3讲解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如用羽毛和石头做自由落体运动实验,直观易懂有趣形成互动空间。
4介绍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情景对话。如见到老师同学要问好看到丢弃的垃圾能主动拾起来放到垃圾桶里,培养他们的基本礼貌和环保意识。5讲解海洋生物的相关知识,如各种各样的 鱼虾珊瑚。还有我们平时吃的一些海带紫菜鱼虾等等,拓展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生活。
6给孩子们介绍他们的居住环境及芜湖的地域特征。如长江 长江大桥 中山桥 滨江花园 赭山公园神山 鹫慈广场 镜湖等等。询问他们是否去过有哪些了解,如果不了解的我们就给予讲解,使他们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地理有一些认识。介绍芜湖的相关的风土人情 如傻子瓜子 天主教堂等等。
8讲解一些人的生理知识以及成长和发育用ppt的形式展示给他们看,目的就是让他们对自己的诞生和成长有一定的了解
9适当做一些体育活动,教他们知道篮球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作用,教他们如何拍打运球传球等等。还有跳绳教孩子们拿起绳子如何用两只脚跳起来,带着他们跳绳,让志愿者和他们互动。给孩子们讲解一些童话故事,如狼来了的故事寓意要做人诚实不能撒谎,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等 从旁引导他们主动将一些故事或者亲身经历的一些事情。这样做既能获得乐趣又能丰富视野还能开启他们的心智。
12教育孩子培养兴趣爱好
1)绘画,主要关注他们能接触的熟悉的东西,如花花草草,太阳啊,房子啊,动物啊,等等,提高动手能力和生活乐趣
2)唱歌,给喜欢唱歌的孩子展示自己的舞台,并教育他们一些简单的儿歌,国歌,或根据特长可教授一些简单的戏曲。
3)舞蹈,教一些简单的或自编的舞蹈动作
13了解家庭基本成员,家庭住址以及家庭成员的询问方式,联系方式,并让他们熟记,是他们能获得最基本的生存方式,三课间活动
1益智类游戏
1)象棋:教会他们认识象棋上的字,并教会如何将象棋摆在棋纸上,甚至一些简单的行走规则
2)五子棋:让他们认识五子棋的基本玩法,如五个同样的棋成一条直
线,并带孩子们一起玩
3)放飞希望:在气球里装着自己的希望纸条,飞翔天空。
2:简单的实践性游戏
1)丢手绢:孩子们与志愿者围坐在一起,一起玩丢手绢。
2)老鹰捉小鸡:大家排成一个长队,先有志愿者扮演老鹰然后由孩子
们扮演。
3)丢沙包:孩子们与志愿者同在一起,带领他们携手教他们直到会玩。
四.心理指导
1让已经具备专业素养的和孩子们在一起讲授一些简单的心理知识,倾听孩子的心声,为孩子解释疑惑,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释放孩子的内心的压力,让他们的心灵获得更多的快乐。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和家长共聚一堂,让我们的志愿者对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为以后的家庭服务提供性息。在上述的情况之下,我们希望在你们的支持能到一两个家庭进行走访,了解孩子们的具体情况,并在无监护人照看的情况下,志愿者能给与孩子照顾和陪伴或者带领他们出去认识世界,对我们生活的世界有所感知,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学校根据志愿者在家庭走访的具体情况再安排今后的工作方案。
十三 活动备注:
1、志愿者要秉持“文明礼貌,优质服务”的原则,以平等亲善的态度对待每位弱势儿童,不得与任何孩子们发生争执。且与这些孩子们说话时要有爱心、信心和耐心。
2、所带礼物必须要在安全范围之内,不可以是易燃易爆,具有腐蚀性、放射性的危险物品。
3、进行活动时,所有志愿者必须认真负责,不可自行到处闲逛,开小差。全体参与者必须遵守学院的工作纪律和规章制度。
4、志愿者要自觉遵照芜湖市培智学校工作人员的指导和帮助完成工作,切不可不听指挥,蛮干乱干,扰乱工作计划,一切均需按照既定计划严格执行。
5、参加活动的所有志愿者都必须按规定佩戴学校徽章。
皖南医学院医学二系组织部2009年3月21日
第五篇:培智学校计划书
青年志愿者活动策划书
一 活动目的1、洛阳理工学院青年志愿者在院团委、团总支等各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贯彻科学发展观,始终本着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口号,积极在校内外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推动志愿者事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及和谐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
2、给洛阳市培智学校的同学们送去关怀和温暖,让他们感受到人间温情。
3、让本小组的青年志愿者们感受到为人民服务的快乐和满足,学会关心弱势群体,培养坚强的心灵、顽强的意志、承担社会责任的信念。
4、锻炼本小组青年志愿者的各项义务劳动技能,增长服务经验。
5、为社会各界树立关怀弱势儿童的榜样,弘扬尊幼爱幼的传统,让世界充满无限的爱,为创建和谐社会贡献绵薄之力。
二活动宗旨
本次活动以“团旗飘扬,关爱智障儿童”为主题,以志愿者团结、友爱为主线,以十一届二中全会的精神为支柱,旨在丰富洛阳理工学院青年志愿者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志愿者自身素质,增强志愿者爱国情操。
三活动主题:“团旗飘扬,关爱智障儿童”
四活动地点:洛阳市培智学校
五活动时间:2011年6月4日
六主办单位:洛阳理工学院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七活动总负责人:陈真
八活动负责人:任鹏飞,赵向阳、于莉等。
九活动要求
1、各小组负责人亲自带队,注意往返路途安全。
2、各小组要按时到达指定的地点与联系人取得联系进行分工。
3、参与活动人员听从指挥、服从安排,维护我校良好形象。
十活动背景:
爱幼尊老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今天这个经济繁荣的时代里,中年一代的人们工作日益繁忙,无暇顾及身边的孩子。尤其是一些存在智力低下的低能儿。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就非常有义务来担起这个社会责任,继续发扬这个延续不灭的传统美德。同时,为了培养我们青年志愿者的服务技能和积极贯彻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我们开展了这个主题为“团旗飘扬,关爱智障儿童”的活动。作为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我们身上荡漾着青春的气息,是感染社会的最强力量之一。我们需要通过自己的一份努力,给弱势儿童带去关爱、快乐和温暖,树立榜样,营造全社会爱护弱势群体的良好风尚,培养和提升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绵薄之力,传递爱的接力棒,给智障儿童带去物质支持和精神关怀,引起社会各界对弱势群体更多的关注。
十一 前期准备:
1、召开本小组青年志愿者全体会议,讨论并拟定活动计划,明确项目内容和项目分工。
2、组织相关人员到洛阳市培智学校熟悉路线、地形和环境。
3、联系洛阳市培智学校主要负责人,待其许可,协商本次活动的各项具体安排及相关细节。
4、取得院团总支的批准,并开出本次活动的许可证明。
5、确定参加活动的志愿者人数,向其再次补充介绍情况,积极动员他们到时候通力协作,圆满完成既定服务项目。
6、活动宣传(海报、横幅等),由宣传部具体策划。
7、准备活动设备(相机、旗帜、横幅、帽子、等)
十二 活动方案:
1、出发前集中志愿者,清点人数,交代细节。
2、依据自愿原则,志愿者可以自己带上礼物送给洛阳市培智学校的学生。
3、到洛阳市培智学校后,所有志愿者与学校主要负责人进行一次会面,组织人员介绍本次活动的来意,进行一段短小精悍的开场白。
4、各位志愿者按照既定安排展开服务工作,主要负责帮助智障儿童打扫卫生、整理床铺、陪智障儿童做游戏、聊天等,全面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和活动中去。
5、相关工作人员负责全程跟踪拍摄,记录下大家与孩子们度过的每一分每一秒。
6、相关活动完成之后,由文艺负责人组织志愿者给孩子们表演一两个娱乐节目。
7、活动结束后,召集志愿者并清点人数。
8、组织志愿者与孩子们及学校方的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9、争取学校方的负责人对活动的不当之处提出建议,以备今后的工作开展。
10、活动后,各位志愿者要及时完成文学稿,及时上交。
11、本小组负责人负责及时完成并上交活动总结报告。佩戴志愿者绶带及志愿者帽。
十三 活动内容
一 日常生活起床:教会他们起床后正确穿好衣服,分清楚左右脚穿相应的鞋子并能正确穿好系好鞋带
2梳妆:教他们如何刷牙洗脸洗手要保持清洁,并学会扎辫子掌握一些简单的技能以便今后自理。清洁:教育他们要在饭前饭后洗手漱口保持手部和口腔的清洁,维持一个健康而简单的生活习惯。做家务: 教他们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例如:扫地 拖地 擦玻璃 擦桌子等等 让他们感觉自己被重视和有价值感。
二 课堂内容
1课堂上希望班主任老师能带教15分钟,让志愿者与孩子们相互熟悉并接受,再由志愿者讲解或者课堂互动。跟孩子们一起讨论动画片如喜洋洋与大灰狼 海绵宝宝 大耳朵涂涂 孙悟空等中的人物形象问他们认不认识 喜不喜欢 为什么喜欢 他们具有哪些特征。
2利用已有的教师资源教孩子熟读卡片给他们以直观的认识并加以强化知识。
3讲解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如用羽毛和石头做自由落体运动实验,直观易懂有趣形成互动空间。
4介绍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情景对话。如见到老师同学要问好看到丢弃的垃圾能主动拾起来放到垃圾桶里,培养他们的基本礼貌和环保意识。5讲解海洋生物的相关知识,如各种各样的 鱼虾珊瑚。还有我们平时吃的一些海带紫菜鱼虾等等,拓展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生活。
6介绍洛阳的相关的风土人情 如洛阳的洛阳铲等等。
7适当做一些体育活动,教他们知道篮球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作用,教他们如何拍打运球传球等等。还有跳绳教孩子们拿起绳子如何用两只脚跳起来,带着他们跳绳,让志愿者和他们互动。给孩子们讲解一些童话故事,如狼来了的故事寓意要做人诚实不能撒谎,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等 从旁引导他们主动将一些故事或者亲身经历的一些事情。这样做既能获得乐趣又能丰富视野还能开启他们的心智。
9教育孩子培养兴趣爱好
1)绘画,主要关注他们能接触的熟悉的东西,如花花草草,太阳啊,房子啊,动物啊,等等,提高动手能力和生活乐趣
2)唱歌,给喜欢唱歌的孩子展示自己的舞台,并教育他们一些简单的儿歌,国歌,或根据特长可教授一些简单的戏曲。
3)舞蹈,教一些简单的或自编的舞蹈动作
10了解家庭基本成员,家庭住址以及家庭成员的询问方式,联系方式,并让他们熟记,是他们能获得最基本的生存方式,三课间活动
1益智类游戏
1)象棋:教会他们认识象棋上的字,并教会如何将象棋摆在棋纸上,甚至一些简单的行走规则
2)五子棋:让他们认识五子棋的基本玩法,如五个同样的棋成一条直
线,并带孩子们一起玩
3)放飞希望:在气球里装着自己的希望纸条,飞翔天空。
2:简单的实践性游戏
1)丢手绢:孩子们与志愿者围坐在一起,一起玩丢手绢。
2)老鹰捉小鸡:大家排成一个长队,先有志愿者扮演老鹰然后由孩子
们扮演。
3)丢沙包:孩子们与志愿者同在一起,带领他们携手教他们直到会玩。
四.心理指导
1让已经具备专业素养的和孩子们在一起讲授一些简单的心理知识,倾听孩子的心声,为孩子解释疑惑,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释放孩子的内心的压力,让他们的心灵获得更多的快乐。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和家长共聚一堂,让我们的志愿者对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为以后的家庭服务提供性息。在上述的情况之下,我们希望在你们的支持能到一两个家庭进行走访,了解孩子们的具体情况,并在无监护人照看的情况下,志愿者能给
与孩子照顾和陪伴或者带领他们出去认识世界,对我们生活的世界有所感知,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
十三 活动备注:
1、志愿者要秉持“文明礼貌,优质服务”的原则,以平等亲善的态度对待每位弱势儿童,不得与任何孩子们发生争执。且与这些孩子们说话时要有爱心、信心和耐心。
2、所带礼物必须要在安全范围之内,不可以是易燃易爆,具有腐蚀性、放射性的危险物品。
3、进行活动时,所有志愿者必须认真负责,不可自行到处闲逛,开小差。全体参与者必须遵守学院的工作纪律和规章制度。
4、志愿者要自觉遵照洛阳市培智学校工作人员的指导和帮助完成工作,切不可不听指挥,蛮干乱干,扰乱工作计划,一切均需按照既定计划严格执行。
团总支意见:-----------------
洛阳理工学院青年志愿者联合会2011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