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上25教案2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2、能抓住重点词句、发挥想象,揣摩人物内心世界。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引发学生对自己读书目的的思考。
【课题落实目标】
四年级的学生,自学能力还有限,通过本课的学习,旨在教给学生“找相关句子,抓重点词”的读书方法,从而迁移至课外的自我学习当中。【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阅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难点:了解当时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请齐读课题。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讲的话。
他是怎么说的?那就请你清晰坚定地说—— 他又是怎么说的?你就铿锵有力地说——
2、导入新课
师:好啊!了不起的志向,了不起的抱负!那么少年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这样远大的志向呢?我们接着学习课文。
二、品读“中华不振”
1、师:我们读书应该从课题开始研究。(在中华崛起的下方用红笔标上三角号)文中有一词与“中华崛起”正好相反,快速地读课文,找到这个词。(生自由默读课文)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中华不振。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个词。师:书是靠自己读出来的。请同学们静下心来仔细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中华不振”这个词的意思,用笔划一划,记住:不要满足于找到一处地方,尽量把课文读完,联系起来考虑。
学生自由思考研读。(教师巡视。)
师: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这些想法碰撞起来,能产生很多的火花。划下来了吗?(走近一学生)你划的是哪一处?能读给大家听吗?手指向另一位学生:你画的又是哪些?你呢?(请三名孩子)
2、举例研讨,教给读书方法。
师:同学们读书很认真,都能找到相关的句子。(板书:找相关句)那么这些句子和“中华不振”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一个很好的读书的方法就是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去细细的品味,把这些词读到心里去。(板书:抓关键词)比如说我们从周恩来和伯父的对话中感受到“中华不振”。
出示:“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玩啊!”
“为什么?”
“那是外国的租界地,惹出麻烦了可糟了。没地方说理去!” “那又是为什么?
“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师:看哪位聪明的孩子能抓住关键词说一说中华怎么不振的。
“外国的租界地” “没地方说理去” “叹了一口气”
教师评价语言:①这就是很好的语文学习,学习就是把不会的学明白了。瞧,你马上掌握了这个方法,真棒!
②抓住关键词说自己的理解,太好了。我们都要向你学习。③又是一个会学习的孩子。指导朗读对话。
①导读“那是外国的租借地,惹出麻烦就糟了,没处说理去!”(点击本句变为红色)
师:谁注意到了这个句子最后的标点符号?这个感叹号你读出了什么? 我们说言为心声,你能读懂伯父此时的心情吗?
引导学生抓住“!”体会伯父此时的心情:无奈,愤怒,沉重„„ 师:是啊!伯父此时的心情是复杂的,他为在自己的国土却没处说理而无奈,为身为中国人却不能在自己的国土挺直腰杆而心情沉重,更为身处自己的国土却不得不任由洋人而充满愤怒,但又能怎么样呢?只有无奈的叹气,只能无奈的叹气!这都是因为——生(中华不振!)(师:是的,中华不振,一个令所有中国人心情沉重的词:用红笔在“中华不振”边上加粗粗的一笔“!”)
②孩子们,请和同桌合作读读周恩来与伯父的对话。指名分角色读。师:刚刚我们除了找相关句,抓关键词来体会,还关注到了(手指着黑板的“!”——生:标点符号)(师板书:关注标点)是的,别小瞧那小小的符号,它可以告诉我们许多的内容。
师:原来读书还有这么多学问呢!(板书:方法)现在就运用你新学的方法,去仔细品读你画出的相关句,你还从哪里读出了“中华不振!”
3、再悟“中华不振”。
①生自学品读,教师巡视及时评点表扬:——同学把重点的词圈起来,并且在边上写出自己的体会。真是个会学习的孩子!
②学生交流。预设:
1、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抓住“闯”体会:在中国自己的国土上,进入中国自己的地方却要用闯,感受到中华不振。一个“闯”字,一个“背”字,让我们知道了租界是不允许中国人轻易入内的地方,这可是中国人自己的土地啊!)
2、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抓住“大不相同”幻灯片展示比较租界外的中国人穷困的生活,教师激情描述:孩子们,这就是大不相同,这又何止大不相同,根本就是天差地别,租界是热闹繁华的,但却是外国人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在中国人自己的土地上,这些繁华、这样的热闹却与中国人无关,这就是——手指“中华不振”生读,教师再次加上红红的“!”(此片段幻灯展示)
3、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抓住衣衫褴褛,得意扬扬这一对比描写,体会妇女的可怜,洋人的可恨 师:什么是“得意扬扬”?你什么时候才会得意扬扬?可是这个可恨的洋人犯下的却是滔天的大罪,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啊,就这样惨死在他的车轮之下,他还能这样得意扬扬,为什么?——中华不振啊!)
4、(此处幻灯展示)
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①抓住“原指望,谁知,不但不,反而”,我们把这几个字放大,再读读句子,你又有什么体会?
② 试想一下,被轧死的亲人可能是妇女的什么人?
被轧死的可能是她活泼可爱的孩子,抱着孩子冰冷的尸体,她心如刀绞。可怜的她原指望„„(学生接读)
被轧死的可能是她相依为命的丈夫,想着早上才和丈夫分别的情景,她泣不成声,无助的她原指望„„
被轧死的可能是她白发苍苍的母亲,看着再也不能苏醒的母亲,她悲痛欲绝,唯一的一丝希望是中国的巡警能„„谁知„„不但不„„反而„„
③ 目睹此情此景,围观的中国人,他们做了什么?
(抓住紧握着拳头,谁又敢怎么样,只能劝劝,体会围观的中国人的愤怒和无奈。师:这就是租界,一个中国人有理没处说的地方,一个中国人没有权利,没有生命保障的地方,一个充满中国人血泪和耻辱的地方。可这,原本是中国的土地啊!这一切都是因为——生读:中华不振!(教师再加“!”)
师:孩子们,此时此刻如果你就在现场,亲眼目睹了这样的惨况,你会有怎样的感受?(生交流)老师深深地理解大家此刻的感受,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也许光用语言来形容我们的愤怒与冲动显得太苍白无力了!那就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段话吧!
(如果时间有限,直接引导:你们的表情告诉了我大家此刻的感受,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就让你们的朗读告诉我,告诉大家,你想说的,你想做的!)师生配乐朗读大屏幕上的课文。
4、联系实际,加深对“中华不振”的理解。
师:这就是租界,这就是中国人有口难言、有冤难诉的租界!而这样的租界在一百年前的中国又何止于沈阳这一处呢,在中国的大地上遍布着几十个这样的人间地狱。(投影出示各地租界的事例介绍。教师配乐朗读。)
师: 这就是中华不振啊!
三、思考“中华不振”
师:(短暂的沉默)亲眼目睹中国妇女任由洋人欺侮,中国巡警奴颜卑膝,围观的中国人感怒不感言,少年周恩来真正体会到了伯父那句话的含义。从租界回来以后,周恩来常常一个人,独自地沉思,他在想些什么呢?同学们,请你们代少年周恩来说出心中的想法。请动笔写下来!
师:我们的心和少年周恩来一起颤抖,用笔写下了心中的愤慨,现在可以宣泄出来——
师:少年周恩来就是这样想的。你的优点是会借鉴书上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请在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补充自己写的内容。
师(插话):“义愤填膺”这个词用的太好了,让我们资源共享。(板书在黑板上:义愤填膺)——你继续表达。
师:这个词我也要把它写在黑板上。(板书:欺人太甚)继续说
师:(鼓掌)课堂上最亮丽的风景就是你们的创造。任何表扬的话语都没有光彩,只想再听一遍你写的话。
师:就在你们用笔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同时,我也写了一段话表达周恩来的心声。(课件出示)
师:掌声是肯定,掌声是鼓励。你们肯定的是什么。
师:好,评论家的水平。学习语文就是应该把心中的感受用精彩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立志“中华要振”
1、创设情景读。
师:(引读)那天上修身课,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 师:有的说——(手指一名同学)生:为明理而读书。······(过程略)
师: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发言。指着学生:恩来,你来回答。
师:好,你的回答这样清晰而坚定。(指另一位同学)恩来,请回答。师:(点点头,自言自语)真没有想到,一个十二岁的少年竟有如此的抱负,(睁大眼睛,又追问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师:好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你的回答这样铿锵有力。对着全班同学:有志者当效周生啊!让我们一起铿锵有力地说——
师:我的小恩来们,我知道你们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意思了,那就是——“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的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师:(慷慨激昂地)说得好!说的好!中华要振啊!(板书)
2、拓展升华情
师:这可是周恩来一生信守的诺言啊!这是周恩来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啊!周恩来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幻灯展示,教师激情描述。
师:正因为周恩来从少年起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才有了奋斗的动力,才成就了他卓越的一生。现在的我们正处在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远大志向的年纪,此时的你心里有什么志向吗,你又为什么而读书呢?
五、展望中国必振!
同学们,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有这么几句名言(幻灯展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老师相信有了你们,我亲爱的孩子们,我们的中华必定振兴!(板书:中华必振!)让我们齐诵。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六、作业
1、课后阅读《大地的儿子》或《大无大有周恩来》,继续了解周恩来。
2、请为周恩来写一篇从租界回来后的日记,记述在租界的见闻,并将自己沉思的内容写下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方法: 中华不振!!
找相关句 中华要振!
抓关键词 中华必振!
关注标点
第二篇:四上音乐教案
四上音乐教案--湖南文艺出版社
第一课 祖国•妈妈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歌曲《我爱妈妈,我爱中华》,并能怀着真挚、深情的情感用明亮的声音进行演唱。
2、能认真聆听歌曲《歌唱祖国》、《一个妈妈的女儿》,能感受歌曲不同的情绪,并能轻声跟唱歌曲,了解独唱与齐唱的声乐演唱形式。
3、能积极参与“颂祖国诗歌朗诵会”的活动,从中体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1、能怀着真挚、深情的情感用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我爱妈妈,我爱中华》
2、能认真聆听歌曲《歌唱祖国》、《一个妈妈的女儿》,了解独唱与齐唱的声乐演唱形式。教学难点:
能认真聆听歌曲《歌唱祖国》、《一个妈妈的女儿》,了解独唱与齐唱的声乐演唱形式。教学用具:
课件、钢琴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美丽的图画,你们猜猜这都是哪里?(展示一组中国大地上的各地风景图片。)
1、同学们边欣赏,边讨论
师:这些美丽的景观都是咱们生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土上的,你们觉得美吗?你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吗?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呢?
2、同学们讨论交流。师:我想大家一定都学过很多赞美祖国的诗歌,这节课啊,老师首先想开一个“颂祖国诗歌朗诵会”,希望每一个同学们都参与,好吗?
3、活动:“颂祖国诗歌朗诵会”
三、新课教学
师:刚才看到同学们在朗诵诗歌的时候,一个个都激情澎湃,充满感情,老师听了非常感动,在这里,老师也想唱一首歌给大家听,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来感受这首歌曲所表达的对祖国的情感吧!范唱《我爱妈妈,我爱中华》
1、同学们闭眼聆听
师:你们觉得这首歌的情感怎么样?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演唱这首歌呢?
2、同学们交流讨论回答(深情地)师:我们一起用“呜”的声音跟着老师用深情的情绪来哼哼这首歌的旋律好吗?
3、全班同学用“呜”模唱曲谱
4、全班同学划拍轻唱曲谱
5、学生视谱唱词。
6、学唱歌曲《我爱妈妈,我爱中华》
四、参与表现:
师:刚才同学们在朗诵会的时候,一个个都感情饱满,声情并茂,现在,我们也带着这样的情感,来演唱一下这首歌好吗?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请同学们上来表演。
五、总结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导学铺垫
师:上节课,我们满怀深情地用诗和歌来歌颂了我们美丽的祖国,让我们再一起带着深厚的感情来演唱一遍吧!
1、全班同学有感情地复习歌曲《我爱妈妈,我爱中华》
三、新课教学 师:其实,歌颂祖国的歌并不是只有这么多,像我们熟悉的《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等都是歌唱祖国的经典歌曲。今天在这节课上,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再来欣赏几首歌唱祖国的歌曲,好吗?
(一)欣赏《歌唱祖国》
1、聆听歌曲《歌唱祖国》 师:这首歌曲,你们一定很熟悉吧?谁来说说你们常常会在什么样的场合听到?(大型晚会上)这首乐曲和我们上节课学唱的歌曲感受相同吗?谁来用几个词语表达你听赏《歌唱祖国》的感受?
2、请同学们相互交流讨论。
师:这首歌曲的感觉是雄壮有力的,给人一种催人奋进的感觉。这首歌曲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演唱形式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齐唱:多人同唱一个曲调称齐唱。)师:由此你们可以推出独唱的声乐演唱形式是什么样的吗?
3、请同学们来说一说独唱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师:同学们说的都差不多,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独唱:一个人演唱称独唱。如男高音独唱、女中音独唱、童声独唱等。)师:老师想问问,如果《歌唱祖国》这首歌采用独唱形式来演唱,你觉得会有与齐唱同样的感受吗?你觉得哪种形式演唱出来的好听一些呢?
4、请同学们交流讨论。(用齐唱好听一些。独唱表现不出这首歌曲的气势。)
(二)欣赏《一个妈妈的女儿》
师: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首独唱形式的歌曲。CAI:播放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师:这首歌又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1、同学们交流讨论。(深情的)师:这首歌曲歌唱的祖国中的各个民族之间的感情非常的深厚,它们就是像是太阳和月亮一样,是同一个妈妈的女儿,这个妈妈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让我们再来听一遍,感受一下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吧!
2、学生再次聆听歌曲,并随乐律动 师:独唱歌曲一般用来表现带有抒情情感的歌曲,而齐唱可以用来表现雄壮有力的歌曲。
四、参与表现 师:今天我们听了这两首不同情绪却表达了同一个情感的歌曲。我们一起就带着这两种情感来唱一唱。
五、总结
第二课 清晨 教学目标
1.在音乐中描绘自然界周而复始朝夕情景的作品不少。本课就用这一题材为主题编选了三个作品,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2.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3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听《晨景》
1、听乐曲《晨景》,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 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的晨景?你能画出更好的图来表示吗? 2.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
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这三幅图下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如“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 3.小结:简介格里格生平。
爱德华•格里格 Edvard Grieg(1843-1907), 挪威最杰出的作曲家。生于卑尔根,15岁时去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后去哥本哈根从加德为师。1864年结识了作曲家里夏德•诺德拉克后,共同从事研究挪威民间音乐的工作。1867年创办了挪威音乐学校,根据挪威诗词创作了具有独特风格的 抒情歌曲,整理改编民间歌曲。
二、表演《清晨》
1.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 2.聆听范唱,对歌曲整体有所了解。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学生自学第一乐段16小节曲调。
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 4.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
指导的重点是音准: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4)音要唱准。5.在教师的带唱奏下,欢乐地唱好全曲曲调
6.歌词4段较长,建议唱第1、3、4段歌词,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这样也不影响歌曲的完整性。省下第2段的教学时间用于唱好歌曲,处理好歌曲,尤其把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的对比要表现出来。 7.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性。
8.小结:这是声乐表现“早晨”的一种形式。
三、编创活动:《早晨》
表现早晨的内容非常多,歌曲《清晨》所表达的就是发生在早晨的活动。管弦乐《晨景》也是对景色的描绘。请学生把早晨的活动思考一下,然后表现其一个方面就可以了,如“早晨的上学路上”、“早晨醒来”等等,都可以运用各种形式加以表达。
第二课时
一、聆听《早晨的歌》
1.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 2.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3.欣赏《早晨的歌》第二部分。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 6.聆听全曲。
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7.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
二、听辨活动:4/4拍还是6/8拍 1.先听教师唱一遍,想一想? 2.听一听,划划拍,试一试。
3.边唱边划拍检验一下。(请学生按课本内容拍一拍)
三、表演《早晨的歌》
1.教师谈话导入:本课主题是唱晨景
2.复习已学过的三种指号:2/
4、3/
4、4/4。这三种拍号的单位拍都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这首歌的拍号是4/4拍,它的含义是什么? 3.再听范唱这首歌,并边听边划4/4拍的指挥图式,设问:是否听出有两句的曲调基本是相同的? 4.全体划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注意强弱节奏,跟着教师点谱视唱第一乐句(4小节)。
5.在第一句能准确视唱的基础上,学生自学第二、三乐句的曲调(注意每句的弱起拍,节奏要唱准)。
6.请一位学生指挥大家流畅地唱好全曲。
7.唱歌词,注意力度记号,以轻柔的声音唱出其晨景。
第三课音乐家海顿 教学目标:
1、在听故事的活动中了解音乐家海顿。
2、听赏《惊愕交响曲》和《告别交响曲》,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教学重、难点:
了解《惊愕交响曲》和《告别交响曲》所表现的内容。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介绍海顿;让学生阅读音乐家海顿的故事,初步了解海顿的生平。
二、听赏《告别交响曲》片段。
1、听故事。
2、听赏乐曲。
3、哼唱主题旋律。
4、在唱熟的基础上用手指划出旋律进行的方向。
三、听赏《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
1、听故事。
2、听赏乐曲。
3、讨论音乐特点。
4、哼唱主题旋律。
5、参与表现:用人声、打击乐、身势动作等表现音乐强弱。
四、小结。学生听上述交响曲。
第四课 雨中乐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踩雨》,听赏管弦乐曲《电闪雷鸣波尔卡》。
2、读谱唱歌《大雨和小雨》,听赏民乐合奏《雨打芭蕉》。
3、音乐活动:找邻居教学内容:
1、听赏管弦乐曲《电闪雷鸣波尔卡》。
2、听赏民乐合奏《雨打芭蕉》。
3、学唱《大雨和小雨》。教学目标:
1、能用和谐、愉快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2、能积极参与音乐听赏活动。
3、能和同学合作,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大雨和小雨》,并从中享受到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2、难点: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大雨和小雨》。教学过程:
1、导入:学生随音乐《电闪雷鸣波尔卡》律动进入教室。
2、听赏乐曲《电闪雷鸣波尔卡》
3、学生聆听老师播放音乐《大雨和小雨》。(1)出示《大雨和小雨》的歌谱。(2)教谱视唱《大雨和小雨》。
(3)听一听,唱一唱。随音乐哼唱歌曲。
4、师生分角色对唱歌词。
5、学生分组演唱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
6、师生互换声部演唱歌曲。
7、全班合唱歌曲。
结束部分:全班听《大雨和小雨》全曲走出教室。
雨中乐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演唱歌曲《踩雨》
2、听赏民乐合奏《雨打芭蕉》。
3、积极参加音乐游戏。教学目标:
1、能用和谐、愉快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踩雨》。
2、能积极参与音乐游戏活动,培养良好的旋律流畅感。
3、能和同学合作,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踩雨》,并从中享受到乐趣。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指导学生体验歌曲表现的音乐形象。
2、难点: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踩雨》。教学过程:
1、导入:学生随音乐化《雨打芭蕉》律动进入教室。
2、听赏民乐合奏《雨打芭蕉》。
3、学生聆听老师播放音乐《踩雨》。(1)出示《踩雨》的歌谱。(2)教谱视唱《踩雨》。
(3)听一听,唱一唱。随音乐哼唱歌曲。
4、师生分角色对唱歌词。
5、学生分组演唱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
6、全班合唱歌曲。
7、音乐游戏:找邻居
(1)制作三首歌曲的标签,让三个同学分别持有。(2)老师让学生分别唱一唱音乐旋律或播放旋律,让学生站到标签后。结束部分:全班听《踩雨》全曲,走出教室。
藏族的歌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
2.引导学生学习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丰富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
感受童声合唱《我的家乡日喀则》的情绪,节奏特点,并基本学会。教学难点
学习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前几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了哈尼族、苗族、新疆以及云南这几个地区的风土人情,今天我们再到西藏去看一看、苗族、新疆以及云南这几个地区的风土人情,大家想跟着老师一起去看看吗?
三、学习歌曲
1.欣赏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 2.学唱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
3.边唱歌曲,边轻轻的拍手,感受音乐的情绪
四、集体舞
师:大家都知道藏族是一个善于歌舞的民族。想不想随着音乐跳一下。老师指导学生做几个藏族的基本的动作。学生先自己将学习的动作组合一下。
四、巩固
学生和老师一起开一个歌舞晚会
让学生想象成篝火晚会,学生和老师围成一个大圈,载歌载舞。藏族的歌
课时:第二课时
一、复习《我的家乡日喀则》
师:上节课我们学会了一首新歌,你们还记得吗?谁来上台来大声演唱给大家听?
1、自由表演
2、相互评价
二、听一听藏族的歌
师:上节课,你们知道藏族的歌好听又有特点,今天我们再来听听其他藏歌
1、播放音乐(播放钢琴独奏《阿坝夜会》和女声独唱《阿妈勒俄》)
2、再听《白鹤啊,请借一借你的翅膀》
三、学习《白鹤啊,请借一借你的翅膀》 师:下面我们随音乐哼唱旋律,再用lu唱一遍
师:今天,我要请一些同学上来自己发出声音,让小朋友来猜一猜。
1、请同学上台演唱
2、单独唱
3、分角色演唱 四 表扬和奖励
学生自评
五环旗下你我他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学会《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与《奥运会,金牌多》这两首歌曲,并能体验歌曲的情绪,并积极参加音乐实践活动.2、听赏铜管乐曲《运动员进行曲》时,能跟唱主旋律,随着音乐踏步,感受乐曲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风格。
3、听赏与跟唱男声独唱《红旗飘飘》,并体验起情绪。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
2、演唱《奥运会金牌多》。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听赏《红旗飘飘》
1、(播放MTV《红旗飘飘》,学生跟唱)师:谁告诉我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五星红旗在世界上一些什么样的地方高高飘扬?各说明了什么?
2、小结
师:这表明我国的综合实力在逐步增强,2008年的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是再次的证明,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申报成功时的情景吧
3、介绍奥运相关知识
五环旗、奥运精神和我国奥运冠军等
二、学唱《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
1、导入
师:同学们,2008年奥运会今年在北京举行,中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为国家争了光!那么我们也来锻炼身体,强健体魄迎接美好的明天
2、活动一——接力赛(学习歌曲A段)
填词试唱,分析强音记号,齐唱A段
3、活动二——韵律操比赛(学习歌曲B段)
师:运动会在进行,全民来健身,让我们一起随音乐跳韵律操吧 师:让我们把歌唱出来
4、奔向2008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表示庆祝,用歌声来表达我们的意愿。(齐唱全歌)
三、小结 第二课时
一、听赏《运动员进行曲》
1、播放《运动员进行曲》和相应画面,引导学生感受乐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2、给走得好的学生带上花环,选出颁奖嘉宾
3、引导学生说出我国的奥运冠军 二、二部节奏卡农练习——拔河比赛
师:运动会继续进行,分两组我们进行拔河比赛、比赛并请嘉宾为获胜队颁奖,其他同学随《奥运会金牌多》的音乐拍手
三、学唱旋律——接力比赛
1、指导学生完整的唱出歌曲主旋律
2、随琴唱曲
四、学习歌词——中场休息
师:中场休息时我们来念念顺口溜,1、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有节奏的念出歌词 师:谁能把这个顺口溜编成一首歌呢?
2、随琴唱词
3、让我们唱着歌儿为运动会助威吧
第七课 乌鸦与狐狸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乌鸦与狐狸》
2、通过创编与表演,能对乌鸦的得与失有所感悟。
教学重点、难点:富有创意地进行童话音乐剧的设计、大胆、自信地参与表演
第一课时
一、师生问好
二、学习新歌
1、导入师:同学们,乌鸦与狐狸的故事你们知道吗?谁来讲一讲呢?音乐是怎么讲叙这个故事的呢?我们来听听
2、听赏歌曲《乌鸦与狐狸》 我们也用音乐来说说这个故事
3、第一乐段重点难点突破:附点:带读歌词,强调附点,并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要用上附点前倚音:看乌鸦倚树而立,所以用前倚音两声部学习:分组唱曲,再唱词,引导学生自己唱时还要学会听另一声部的声音,然后进行调整。演唱一遍
4、第二乐段重点难点突破:变化音:老师范唱,学生听辩,音变与没变的感觉,并区分。可设计听辩游戏,然后再跟音乐唱一唱,加如变化音后音乐形象有什么变化?(狐狸狡猾的形象表现出来了)换气记号:标有记号的地方必须得换口气下滑音:气息扩张声音下滑,表示狐狸夸张的程度大。整体演唱
5、第三乐段重点学习后面变化部分,把乌鸦上当,旁观者着急的心态表现出来。
6、表现 a)整体演唱一遍 b)分角色演唱 c)分组唱,评价哪组唱得好 d)完整表现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乌鸦与狐狸》通过演唱回忆第一课时学过的内容,进入故事情境
三、音乐剧设计
1、歌曲分析,了解和感悟角色的个性特征,学生思考、讨论,积极回答问题师:歌曲中乌鸦的得意是怎么表现出来的?(演唱相关乐句)师:这是一群什么样的狐狸?它是如何诱惑乌鸦的?(声情并貌的演唱“唱一个吧,唱一个吧”,感悟任务性格,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师:音乐是如何表现乌鸦聆听狐狸甜言蜜语时的神情的?(演唱小乌鸦越听越着迷)师:小乌鸦终于没有挡住甜言蜜语的进攻,将奶饼“送”入了狐狸的口里,如果你是小乌鸦你会上当吗?如果小乌鸦在同样的情景下再次遇到狐狸又会怎么样呢?(讨论:狐狸得到了奶饼,可失去了乌鸦对他的信任,教育学生不要欺骗他人)
2、剧情片段表演师:如果你是狐狸,你还会对乌鸦说些什么样的甜言蜜语呢?(两人一组创编乌鸦与狐狸的对白,同时进行这一片段的表演)师:除了乌鸦与狐狸,森林里还有哪些动物呢?(想象森林的其他动物并参与进来)
3、创编在组长的协调下分组创编,让学生明白当一个演员和当一名合格的观众同样重要。
4、分组表演
四、音乐剧表演
1、音乐剧的人物需要领唱,合唱演员,表演者等等
2、完整表现歌曲
五、课堂小结鼓励学生说说这堂课的收获,回顾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情况,客观评价自己,并中肯评价他人。
四 季 童 趣 教学目标:表现少年儿童在四季中天真烂漫的欢乐情景,抒发他们对生活的情趣与热爱。
教学重点:能够完整流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节奏的准确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唱师生问好歌
二、新课教学 :
1.导入:(师)现在是什么季节?(生答)一年有哪几个季节?(生答)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生答)其实,每个季节都挺有趣的,不是吗?
师朗诵:春天,小草吐绿、百花齐放,姹紫嫣红、争奇斗艳,是最富有生机的季节;夏天,骄阳似火,烈日炎炎,可是小朋友们喜欢,因为他们可以游泳、打水仗了;秋天,那可是丰收的季节,满山的红叶、沉甸甸的果实,透出的是丰收的喜悦;冬天,是雪花的世界,白雪皑皑、银妆素裹,别提有多美了。板书:四季童趣
2、多媒体播放歌曲《四季童趣》,学生聆听,感受歌曲总体情绪。
3、学唱曲谱:(1)难点节奏及旋律练习(2)教师范唱旋律,学生轻声跟唱。(3)学生跟琴模唱旋律,教师在重点处加以引导。4)拍手齐唱旋律。
4、歌词学习: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2)跟录音哼唱歌词;
(3)跟琴演唱歌词(前奏休止符拍手表示)(4)有感情地分甲、乙组演唱歌曲
5、表现歌曲:喜欢绘画的同学拿出彩笔、图画本,画出心中最美的季节(四季各选一幅最好的贴在黑板上);
6、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各自的方式表达了对四季美好景色的赞美,希望你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去发现更多的大自然的美,拥抱美好的未来。对 花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对花》,并能即兴创编,且能用手绢舞进行歌表演。
2、能认真聆听笛子二重奏《顶嘴》,感知乐器的音色,体验乐曲的基本情绪。
3、了解对唱、表演唱这两种声乐演唱形式,并在听赏中跟唱《挂红灯》和《沂蒙山小调》的读谱唱词活动。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对花》这首歌,并即兴创编歌词进行演唱
2、上滑音与倚音的实际演唱效果。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感受与体验
1、听音乐
聆听《对花》,老师拿手绢扭秧歌
师:同学们,你们看我手上的手绢与生活中的手绢有什么不一样吗?我是怎么拿这块手绢的?(河北的民间舞蹈以秧歌为主,主要的道具就是手绢)
2、看歌舞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一段舞蹈,请你们仔细看清楚,有些什么样的动作?
二、了解与认识
师:刚才我们学了秧歌的一些动作,老师和我们班里的同学也编了一段小舞蹈,你们看(播放《对花》的音乐)
师:刚才那首歌里唱了什么?是什么样的演唱形式?(对唱)
三、学唱《对花》
1、教师范唱
以季节为题问答花名是歌中常见的内容,歌唱者一问答的形式对猜花名。
2、曲谱学习(上滑音与倚音的实际演唱)
3、歌词学习
四、创编与表现
师:同学们,一年中的四季花开,把我们的生活装点绚丽多彩。你们知道春季还有什么花开?夏季呢?你能编段歌词吗?
五、欣赏《顶嘴》(了解对唱和二重奏)
师:刚才我们唱的这首歌是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唱的,这叫对唱,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河北的笛子二重奏《顶嘴》,也是两个人演奏的,但方式却不一样,听。
六、评价总结,结束全课
第二课时
一、复习歌曲《对花》
二、听赏与跟唱《挂红灯》
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河北民歌的特点,今天我们来熟悉一下山东民歌的特点,首先,请听山东民歌《挂红灯》
2、跟唱并扭秧歌
三、读谱唱词《沂蒙山小调》
1、唱谱
2、唱词
3、山东民歌的特点是什么?请你来说说。
四、用口琴来吹一吹《沂蒙山小调》
1、练习
2、分组吹奏
3、指名演奏
五、课堂小结
第三篇:四上信息教案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四年级上册 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课 画画不用纸和笔 第二课 用计算机的“笔”来画画 第三课 画直线和曲线 第四课 画方形和圆形 第五课 画多边形 第六课 给图画加上颜色
第七课 图画的移动、复制与大小变化 第八课 给图画加上文字 第九课 图画的旋转与变形 第一课 画画不用纸和笔
教学目标:
1、认识画图软件(打开、退出);
2、认识工具箱和调色板;
3、改变画布大小。
教学重点:
1、修改画布大小;
2、开打和关闭工具箱和调色板。教学难点: 修改画布大小。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今天我们要开始学习利用电脑来画画了,还记得上学期我们是怎样打开记事本的吗?今天我们也用打开记事本的方法来打开 1 画图软件。”
2、打开画图软件。
单击[开始]——[程序]——[附件]——[画图]。
3、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按照步骤打开画图。(同位互相检查,完成课本第2页)
二、认识画图窗口:
1、同学仔细观察,看看画图软件窗口都由哪些部分组成。
2、猜猜看,画图窗口各部分的名称。
标题栏、菜单栏、工具箱、工具样式区、调色板、画纸。
三、改变画布大小:
1、在画布的周围有8个控制点,用鼠标拖动改变大小。
2、让学生跟把画布改小,并检查。
四、开打和关闭工具箱和调色板。
1、查看——工具箱。
2、看——调色板。
3、练习,显示隐藏工具箱和调色板。
五、快速认识工具:
1、单介绍工具箱中的工具。
2、练习:(第5页)的试一试。
六、退出和保存
七、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画图软件,今后我们就要通个每节课画一幅画来 学习各个工具的使用,用它来画出心中美好的图画,大家可要加油噢!教后小记:
第二课 用计算机的“笔”来画画 教学目标:
1、刷子工具
2、铅笔工具
3、喷枪工具
教学重点:
1、掌握刷子工具、铅笔工具、喷枪工具的使用方法
2、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
1、掌握刷子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特征
2、掌握铅笔工具的使用特征
3、掌握喷枪工具的使用特征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来看书上的第7页,这是一幅山水画,今天我们就要利用画图工具来画它。
1、打开画图
启动画图程序,回忆第一节课的内容
2、铅笔工具的使用方法 ★画曲线
(1)在工具箱中单击“铅笔”。(2)在工具箱下面。单击线宽。(3)拖动指针,即可绘制线条。(4)画出河流和高山 ★画树
(1)在工具箱中单击“刷子”。(2)在工具箱下面。单击线宽。(3)拖动指针,即可绘制线条。(4)画出树干
(5)在工具箱中单击“喷枪”。(6)在颜色盒里选择颜色。
(7)按住鼠标拖动指针,即可树叶也影子。
3、学生根据图画的内容,补充完成。
4、教师巡视
四、课堂总结 教后小记:
第三课 画直线和曲线
教学目标:
1、掌握画线的工具,让学生能运用画线工具作简单的图形
2、学会选择及改变线宽。
教学重点: 曲线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 能用鼠标器进行熟练地画图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引入画线的常用工具如果要画线,可以用使用工具箱中的(铅笔)、(直线)(曲线)等绘图工具。
二、新课教学
1、教学画直线和任意曲线(1)教学画直线
下图是一条直线,若要在屏幕上画出来。我们可以单击工具。这时指针变成“+”形状。然后在画图区选择一点。按下左键,这一点就是直线的起始点,再拖动至另一点。放开左键,这一点就是直线的终点。于是一条直线就画出来了。用画直线(2)教学画曲线
下图是一条曲线,这条曲线是用工具箱中的画出来的。这种画曲线的方法是:单击工具箱中的,然后在画图区选择一点并按下左键,作为曲线的起点再拖动到一点,放开左键,一条曲线就画出来了。由于用画出来的是用意曲线,再加上拖动时又不易控制曲线的形状,因此,画图时较少使用它。用画任意曲线。(3)、教学画曲线
单击后先在画图区内按下照画直线的方法画出一条直线,然后,将指针指向直线的某一位臵,再拖动直线,使直线弯曲,调整曲线的形状,直到满意为上止。
2、教师示范画线,利用工具箱中的画线工具画出下面的图形。(1)在选用直线工具和曲线工具时,工具箱底部的工具状态选择器中出现 了如上图所示的几条粗细不同的线条,供我们选择。
(2)请你分别选择工具箱状态选择器中粗细不同的线条,在计算机上画出直线或曲线。并想一想,这些线条有什么作用?
3、练一练,用工具画出下面的图形。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什么? 教后小记:
第四课 画方形和圆形
教学目标: 矩形、椭圆工具的使用
教学重点:
1、掌握矩形矩形、椭圆工具的使用。
2、运用所学的工具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 运用工具对所画的图形进行简单的组合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二、认识工具 ㈠矩形 画矩形或正方形
1、在工具箱中,单击“矩形” 创建正角矩形或者单击“圆角矩形” 创建圆角矩形。
2、在工具箱下方,单击填充形式。
3、如要画矩形,请沿所需的对角线方向拖动指针。说明:要画正方形或正圆角矩形
要画正方形,请在拖动指针时按住 SHIFT 键。㈡画椭圆或圆
1、在工具箱中单击“椭圆”。
2、在工具箱下方,单击填充形式。
3、拖动指针,即可绘制椭圆或圆
说明:按住 SHIFT 键的同时拖动指针可以画一个精确的圆。该圆或椭圆的边线宽度与所选的直线工具粗细相同。如要更改边宽,请单击工具箱中的直线或曲线工具,然后在工具箱下面的框中单击所需的宽度。
5、完成后双击。
说明:如果仅使用 45 度或 90 度角,请在拖动指针时按住 SHIFT 键。
注意:拖动指针时,将使用前景颜色来绘制环绕形状的线条,使用背景颜色来填充形状。要用背景色绘制环绕形状的线条,并用前景色来填充形状,请按住鼠标右按钮并拖动指针。
三、学生练习,师巡视指导
教师在讲解了绘制矩形的方法后其余的三种工具让学生自己尝试,学生在发现多边形工具使用中的问题时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讲解
四、设计显示器
1、出示教师的范例:
2、师生一起分析图中所使用的工具和使用方法 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一种显示器,在你的心目中的显示器又是该怎样的呢?现在你可以用画图中已经会用的工具来设计属于你自己的未来显示器。
3、学生开始设计自己心目中的显示器。
4、巡视
5、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评。
五、总结 教后小记:
第五课 画多边形
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2、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 掌握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我们已经能运用前面所学过的工具画出很多漂亮的画了,“画图”还为我们提供了“多边形”工具,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它的使用方法。出示课题:多边形
二、授新课
1、“多边形”工具
“多边形”工具的用法和画直线的方法基本相同。师演示画一个六边形。(1)选择“多边形”工具,在绘图区确定起始位臵①。(2)拖动鼠标器,将指针移至②处,并单击。(3)再将鼠标指针移至③处,单击。(4)重复第三步,画完其余的几条边后双击。师重点说:画完一个多边形后,双击鼠标器即可。学生练习画多边形。
2、提示:在画多边形的过程中,如果觉得不满意,可随时单击右键取消,如果想画45度或90度的转角,可按下shift键后再画。
3、完成P18练一练
师先画,再请学生自己画,并巡视辅导。
4、学生练习P18试一试。师巡视辅导,并进行演示讲评。
三、总结
师:我们学会了“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需要注意的就是在你画完一个多边形后,一定要双击鼠标器。教后小记:
第六课 给图画加上颜色 教学目标: 填充工具的使用
教学重点: 学生填充工具的使用,结合放大镜工具修改在绘画过程中的小瑕疵
教学难点: 颜色的填充,以及解决在填充中出现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美丽季节,让我们去野外找找春天的气息用我们的双手,来画出美丽的春天。
二、新课
1、出示一副画,你能把它变得更美丽吗?
2、学生进行练习
3、教师进行巡视主要检查:(1)颜色漏出来了是怎样解决的(撤消);(2)怎样修改?(放大镜);(3)图画是否能补充得完整些?
4、对在学生练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解决 用颜色填充区域或对象
1、在工具箱中,单击“用颜色填充”。
如果所需的颜色既不同于当前的前景颜色也不同于当前的背景颜色,请单击或用右键单击颜色框中的一种颜色。
2、单击或右键单击要填充的区域或对象。注意
问题解决:待填充对象的边线不连续,填充色将会泄漏扩散到其余绘图区域。要找到并关闭人一段点,请单击“查看”菜单,指向“缩放”,然后单击“大尺寸”或“自定义”。
三、学生作品展评
1、作品展评
2、工具使用技巧的交流
3、小结
四、课堂总结 教后小记:
第七课 图画的移动、复制与大小变化
教学目标: 1.学习裁剪工具的使用,会移动、复制选择区域。2.能调整图像选择区域的大小,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3.通过比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发展的目的。教学重点: 复制、粘贴方法的掌握。教学难点: 找出复制和粘贴的其他方法。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同学们,新年将到,你们将怎么样来准备和迎接这个新年呢? 同学们会有很多的答案,比如有圣诞树、气球和彩带等。为了给新年添上喜庆的气氛,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到一个充满节日气氛小房间,让大家提前感受一下新年的快乐,下面请大家打开画图,让我们在画图的世界里实现我们这一愿望吧!挂气球
教师出示图问:同学们,这是一排小房间,气球只有一个,请你们开动脑筋想想看:用什么方法又快、又准的往每间小房间挂上气球呢?注意:气球的大小一样。而且不能把房间给挡了。(让学生思考,有的学生可能会想,气球太大,怎么能挂在这么小的房间呢!学生们会 有疑惑)
教师继续提问:同学们,把气球挂到每个小房间里,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可能会找出问题:气球太大,手工画又不可能实现,需要用复制、粘贴的方法。
教师: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教师板书:图画的移动、复制与大小变化
二、学生探究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9课,从里边找出我们需要解决问题各种的方法。(让学生自学、操作、练习、发现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走动辅导提示学生不同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能在探索中总结出三种不同的复制与粘贴的方法)。学生展示方法:
方法
一、使用菜单功能:选取——复制——粘贴; 方法
二、使用鼠标右键:选取——复制——粘贴; 方法
三、使用快捷键:按ctrl键不放,使用移动工具。教师总结:
我们发现了三种复制、粘贴的方法。那么哪种方法最简便呢?你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进行操作。
同学们在操作复制与粘贴的时候,自然的学会了图画的移动,那么怎样来改变图形的大小呢?让学生观察当你选定图形后,图形的周围是否有8个控制柄?让学生自己去操作领悟这8个控制柄的作用,从而 知道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三、实践应用 学生进行五子棋比赛
下面我进行一场五子棋的比赛,分三组进行,规定每组选用不同的方法,比赛结束后,同学们可从中找出答案看看。教师宣布比赛有关规则:
1、两个同学做一组共有一台电脑,一张棋谱。
2、比赛时,有两种不同颜色的棋子,每个同学各执一棋,把外边的棋子复制到棋谱里去,复制过程中要注意透明工具的使用。
3、比赛方法与五子棋下法一致,这里不再多说。
4、在规定的时间内比赛先赢的同学先举手,然后由教师发五角星,谁的五角星最多,谁就是优胜者。
5、下完棋后不要保存,否则棋谱无法使用。学生下棋(教师作为裁判并走动辅导)
学生总结:经过比赛的结果证明,使用Ctrl+移动工具最快捷。
四、教师全课总结
同学们我们通过五子棋的比赛,把今天所学的知识都应用到了这场比赛中,了解和掌握了图形的大小变化、移动和复制、粘贴的几种方法。我们发现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书本上介绍的方法只是其中的一种,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才能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捷径。教后小记:
第八课 给图画加上文字
教学目标: 1.学会给图画加上文字(英文)。2.能够制作各种漂亮的效果字(投影字、阴影字)。教学重点: 文字工具的使用。教学难点: 各种漂亮的效果字的制作。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每到过节日的时候,我们都会给老师或同学送一张漂亮的贺卡,既然我们已经学会了用计算机画画,那今天我们就用学过的知识来制作一张贺卡吧?(出示教学课件)
二、新授内容
(一)选择背景
用左键选择前景色,右键选择背景色。
(二)插入图画
(1)选择“编辑”菜单中的“粘贴自”选项,选择好图像后,将它插入贺卡,并移动到合适的位臵。(2)用喷枪工具在图形中喷上各种颜色。
(三)填加文字
1、选定“文字”工具,拖动鼠标在画布上画出一个虚线框—文字输入框,然后选择智能ABC输入法,在框中输入文字。
2、在画出文字输入框后,窗口中会出现文字工具栏,可以选择合适的字体、字号以及加粗、斜体等。
三、学生操作 保存作品 教后小记:
第九课 图画的旋转与变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菜单栏上的各种变形命令。
2、使学生学会对各种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旋转和翻转、拉伸和扭曲的方法。
3、使学生能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画一幅小鸡风景画。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教学重点:
1、掌握拉伸与扭曲的操作规则。
2、采用综合方法画图
教学难点:
1、掌握拉伸与扭曲的操作规则。
2、采用综合方法画图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图画的旋转和变形》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对各种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旋转和翻转、拉伸和扭曲的方法,并把各种图形组合成一幅完整的图。结合教材和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小学生的特点,我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各种画图来组合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把本课所要教学的内容贯穿其中,使学生在乐中学、玩中学,从而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课前准备:
提前画一幅小鸡、一幅大树、一幅房屋等的图存放在学生机的E盘下的图片文件夹中。课时安排:一课时 目标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前面学习了“画图”软件中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画图”软件中的图画的旋转和变形
二、学习新课:
(一)画图的旋转和变形:
1、出示两幅图: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外寻食的情景;另一幅是斗牛。
情景导入:这两幅图美吗?同学们想学习怎样画吗?好!我们就来学习怎样使用画图软件来进行绘画。
2、“牛”和“小鸡”的缩放、拉伸扭曲、翻转旋转的方法: 方法一
打开画图软件——插入一头牛的图片——鼠标单击工具栏的 “选定”工具将牛选定——单击菜单栏的“编辑”——单击“复制”“粘贴”——将复制的“牛”选定后——单击菜单栏“图像”下的翻转/旋转按钮——拖动到适合位臵 ―― 形成斗牛的姿势。方法二
打开画图软件――一只鸡的图片——鼠标单击工具栏的“任意裁减” 或 “选定”工具将“鸡”选定 ——单击菜单栏的“编辑” ——单击“复制”“粘贴” ——将复制的“鸡”选定后——讲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翻转与旋转、拉伸与扭曲的使用方法 ——使画面构成一幅“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寻食”的组图,然后再画上大树、房屋、岩石等。
(二)加上文字
在“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寻食”的组图中添加文字和背景。
三、学生上机练习: 要求:
灵活使用今天学过的图画的旋转和变形,进行练习。①、可按课本P29练习要求绘制
②、也可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由绘制图画
③、可用复制、粘贴的方法调用E盘下的图片文件夹中的图片进行绘制
四、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五、展示、评价、全班欣赏学生作品 教后小记:
第四篇:四上地方新版教案
第1课 助人为乐美名扬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互帮互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能力目标:我们每个人都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互帮互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教学难点:我们每个人都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课型:新授课 教法:讲解法 学法:讨论法 课时:2课时
教具准备:相关视频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新疆,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我们各民族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呢?
生:(略)
小结:古往今来,新疆各族儿女在长期的交往中,形成了弥足珍贵的互助精神。正是这种互助精神,推动着新疆的发展和繁荣。板书课题: 助人为乐美名扬
二、新课:
1、翻开书第2页,一起学习“私车公用”的好大叔——艾尼瓦尔.芒素
生:观看相关视频。
2请学生分段读艾尼瓦尔.芒素的事迹。让学生小组讨论:为什么他被称为“私车公用”的好大叔?具体做了哪些事情?
(1)小组讨论(2)请小组代表展示交流。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好大叔艾尼瓦尔.芒素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他人、传递温暖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快乐。为了我们的大家庭生活的更好,我们今后应该怎样才能做的更好?
生:(总结)互帮互助是一种真诚自然的付出,是一种优秀品质,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具备的社会责任。我们每个人都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作业:把助人为乐的事迹说给别人听。板书设计:
第1课 助人为乐美名扬 互帮互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我们的校园里,像这样助人为乐、互帮互助的事例数不胜数。
能力目标:互帮互助是一种美德,传递着社会正能量。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助人为乐、互帮互助的团结精神。
教学重点:同学们在学习上互帮互助,在生活上互相照顾,为生活困难的同学献一份爱心......教学难点:互帮互助是一种美德,传递着社会正能量。课型:新授课 教法:讲解法 学法:讨论法 课时:1课时 学习过程:
1.学习第3页探究窗“深情厚谊 友谊长存”
(1)请学生自读一遍,想一想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请学生分段读一读。
(3)请学生组内讨论身边有这样助人为乐、互帮互助的人吗?(4)请小组代表班内反馈、交流。教师适时补充。
(5)小结:在我们的校园里,像这样助人为乐、互帮互助的事例数不胜数。同学们在学习上互帮互助,在生活上互相照顾,为生活困难的同学献一份爱心......互帮互助是一种美德,传递着社会正能量。2、讨论:
你居住的社区、就读的学校或者你的身边,碰到过需要帮助的人吗? 你是怎样帮助他们的?
3、课后收集一些助人为乐、互帮互助的事例说给你的好朋友或爸爸、妈妈听。
4、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助人为乐美名扬
第2课兄弟姐妹情谊深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尽己所能,帮助他人。帮助他人。
能力目标: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社会的正能量。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情感。
教学重点:无数楷模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人性的真、善、美和崇高的道德风尚。
教学难点: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正能量,建设和谐社会需要集结正能量。课型:新授课 教法:讲解法 学法:讨论法 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分析讨论法、讲述法。教具准备:相关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教师引言,导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汉族姐姐王艳娜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她的故事。
二、讲授新课
1、翻开书第6页学习阅读角“汉族姐姐王燕娜”,学生自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
2、指导学生观察文中插图,说一说这幅图的内容。
3、指明学生分段读课文,并思考王艳娜是怎样帮助维吾尔族学生毛兰江.吾买尔的?
4、小组班内讨论交流,王艳娜是怎样帮助维吾尔族学生毛兰江.吾买尔的?
5、班内小组代表交流反馈,教师适时补充。
6、小结:尽己所能,帮助他人。无数楷模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人性的真、善、美和崇高的道德风尚。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正能量,建设和谐社会需要集结正能量。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社会的正能量。
7、学习探究创 “浇灌民族团结之花”(学习方法同上)。小结:
无偿鲜血,挽救生命。
用行动表达着新疆各族儿女血脉相连的亲情。
作业:完成书上的作业。
板书设计:
兄弟姐妹情谊深 尽己所能,帮助他人。
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社会的正能量。
教学后记:
第3课 互助帮扶筑友谊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能力目标:让我们每个人都能热亲地给与。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情感。教学重点:温暖的帮助加强理解,增进感情。教学难点:让我们每个人都能热亲地给与。课型:新授课 教法:讲解法 学法:讨论法 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分析讨论法、讲述法。教具准备:相关图片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师引言,导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
1、翻开书第10页学习阅读角“各族学童结对到深圳”,学生自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
2、指明学生分段读课文,并思考“1+1”互助计划是指什么?
3、小组班内讨论交流,有多少孩子参加了这次互助活动?他们幼变化吗?
4、班内小组代表交流反馈,教师适时补充。
5、小结:
是啊,同学们说得真好!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温暖的帮助加强理解,增进感情。让我们每个人都能热亲地给与。作业: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或你的好朋友听。
板书设计:
互助帮扶筑友谊
温暖的帮助加强理解,增进感情。让我们每个人都能热亲地给与。
第二课时 互助帮扶筑友谊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融情活动在各族少年儿童心中,架起来友谊的桥梁。能力目标:让我们每个人都能热亲地给与。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情感。教学重点:温暖的帮助加强理解,增进感情。
教学难点:融情活动让大家认识到每个民族都是新疆大家庭的成员,每个人都应该为维护民族团结而努力。课型:新授课 教法:讲解法 学法:讨论法
教学方法:、分析讨论法、讲述法。教具准备:相关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教师引言,导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
1、翻开书第11页学习探究窗新疆青少年“融情教育”活动内容学生自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
2、指明学生分段读课文,并思考“融情活动”的五大板块指的什么内容?
3、小组班内讨论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4、班内小组代表交流反馈,教师适时补充。5学习活动园读儿歌“手握手 心连心”
5、小结:
是啊,同学们说得真好!融情活动在各族少年儿童心中,架起来友谊的桥梁。融情活动也让大家认识到每个民族都是新疆大家庭的成员,每个人都应该为维护民族团结而努力。
作业: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或你的好朋友听。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互助帮扶筑友谊
融情活动让大家认识到每个民族都是新疆大家庭的成员,每个人都应该为维护民族团结而努力。
教学后记:
第4课家乡旧貌换新颜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牧民定居工程,让牧民感受到党和国家对各族人民的真切关心。
能力目标:定居工程得民心
情感目标:牧民在家园的变迁中感受到不仅仅是舒适和温暖,更多的是幸福与温暖。
教学重点:暖民心的安居工程。
教学难点:牧民定居工程,让牧民在享受最大实惠的同时,也提升了生活幸福指数。课型:新授课 教法:讲解法 学法:讨论法
教学方法:、分析讨论法、讲述法。教具准备:相关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教师引言,导入课题
在新疆这个多 民族生活的地区,还有部分民族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牧民定居工程,让牧民在享受最大实惠的同时,也提升了生活幸福指数,让牧民感受到党和国家对各族人民的深切关心。
二、讲授新课
1、翻开书第14页学习阅读角“定居工程的民心”活动内容,学生自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
2、指明学生分段读课文,并思考安居工程的民心都体现在哪些方面?
3、小组班内讨论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4、班内小组代表交流反馈,教师适时补充。
5、小结:
是啊,同学们说得真好!牧民定居工程,让牧民在享受最大实惠的同时,也提升了生活幸福指数,让牧民感受到党和国家对各族人民的真切关心。
作业: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或你的好朋友听。板书设计:
家乡旧貌换新颜
牧民定居工程,让牧民感受到党和国家对各族人民的真切关心。
第二课时家乡旧貌换新颜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牧民定居工程,让牧民感受到党和国家对各族人民的真切关心。
能力目标:定居工程得民心
情感目标:牧民在家园的变迁中感受到不仅仅是舒适和温暖,更多的是幸福与温暖。
教学重点:暖民心的安居工程。
教学难点:安居工程的建设,是新疆历史上规模宏大的惠民工程之一。课型:新授课 教法:讲解法 学法:讨论法
教学方法:、分析讨论法、讲述法。教具准备:相关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教师引言,导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
1、翻开书第15页学习探究窗“暖民心的安居工程”的活动内容,学生自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
2、指明学生分段读课文,并思考暖民心的安居工程有什么历史意义?
3、小组班内讨论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4、班内小组代表交流反馈,教师适时补充。
5、小结:
是啊,同学们说得真好!牧民定居工程,让牧民在享受最大实惠的同时,也提升了生活幸福指数,让牧民感受到党和国家对各族人民的真切关心。活动园:
你的家乡有安居工程吗?课后请同学们通过访谈和查阅资料,了解一下你的家乡有哪些造福百姓的安居项目?与同学一起分享。
板书设计:
安居工程的建设,是新疆历史上规模宏大的惠民工程之一。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第5课 蓝天白云常相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是一项持久工作。
能力目标:有各族人民的积极参与,拥有蔚蓝的天空一定不是梦想。情感目标:乌鲁木齐的天空蓝天、白云、暖阳一直与市民热情相伴。教学重点: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是一项持久工作。
教学难点:有各族人民的积极参与,拥有蔚蓝的天空一定不是梦想。课型:新授课 教法:讲解法 学法:讨论法
教学方法:、分析讨论法、讲述法。教具准备:相关图片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师引言,导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
1、翻开书第18页学习阅读角“蓝天、白云的遐想——乌鲁木齐大气污染治理纪实”的活动内容,学生自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
2、指明学生分段读课文,并思考乌鲁木齐大气污染治理纪实取得的成效如何?从哪里体现出来?
3、小组班内讨论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4、班内小组代表交流反馈,教师适时补充。
5、小结:是啊,同学们说得真好!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是一项持久工作。有各族人民的积极参与,拥有蔚蓝的天空一定不是梦想。
板书设计:
蓝天白云常相伴
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是一项持久工作。
有各族人民的积极参与,拥有蔚蓝的天空一定不是梦
第二课时蓝天白云常相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煤改气”工程,是乌鲁木齐市能源消费结构的一次重大变革,彻底改变了过去以燃煤为主的供热方式,实现了从燃煤到燃气的飞跃。
能力目标:“煤改气”工程,给乌鲁木齐带来了优美的环境。情感目标:让市民拥有蓝天白云的梦想成为了现实。教学重点: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是一项持久工作。
教学难点: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名来换取短时间的经济增长。课型:新授课 教法:讲解法 学法:讨论法
教学方法:、分析讨论法、讲述法。教具准备:相关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教师引言,导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
1、翻开书第19页学习探究窗“网友夸赞煤改气”的活动内容,学生自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
2、指明学生分段读课文,并思考网友乌鲁木齐市民是怎样夸赞“煤改气”工程?从哪里体现出来?
3、小组班内讨论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4、班内小组代表交流反馈,教师适时补充。
5、小结:是啊,同学们说得真好!“煤改气”工程,是乌鲁木齐市能源消费结构的一次重大变革,彻底改变了过去以燃煤为主的供热方式,实现了从燃煤到燃气的飞跃。煤改气”工程,给乌鲁木齐带来了优美的环境。让市民拥有蓝天白云的梦想成为了现实。
活动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青少年能为建设绿色家园做些什么?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蓝天白云常相伴
“煤改气”工程,给乌鲁木齐带来了优美的环境。让市民拥有蓝天白云的梦想成为了现实。
教学后记:
第6课 地绿水清不是梦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水是地球上万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能力目标:我们每个新疆人应该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到“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事业中。
情感目标: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成为人们文明、健康生活的追求。
教学重点:水是地球上万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教学难点:如果没有水,世界上的动植物将会灭绝,碧绿的田野将变成荒芜的沙漠。课型:新授课 教法:讲解法 学法:讨论法
教学方法:、分析讨论法、讲述法。教具准备:相关图片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师引言,导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
1、翻开书第21页学习阅读角“重现生机的台特玛湖”的活动内容,学生自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
2、指明学生分段读课文,并思考台特玛湖为什么会重现生机?
3、小组班内讨论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4、班内小组代表交流反馈,教师适时补充。
5、小结:是啊,同学们说得真好!水是地球上万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我们每个新疆人应该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到“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事业中,使我们的家园永远水清、地绿、天蓝。作业:把你所学的知识讲给你的爸爸、妈妈或者你的好朋友听。板书设计:
地绿水清不是梦 第一课时
水是地球上万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我们每个新疆人应该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到“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事业中。
第二课时 地绿水清不是梦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保护草原植被,对于新疆这样一个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干旱地区,是非常重要的。
能力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情感目标: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自然就能够成为人类的挚友。
教学重点:保护草原植被,对于新疆这样一个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干旱地区,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难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课型:新授课 教法:讲解法 学法:讨论法
教学方法:、分析讨论法、讲述法。教具准备:相关图片等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教师引言,导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
1、翻开书第23页学习探究窗“人畜下山来 绿色留高原”的活动内容,学生自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
2、指明学生分段读课文,并思考你知道党和政府有哪些让新疆焕发绿色生机的“绿色工程?
3、小组班内讨论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4、班内小组代表交流反馈,教师适时补充。
5、小结:是啊,同学们说得真好!保护草原植被,对于新疆这样一个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干旱地区,是非常重要的。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活动园:“共建绿色家园,共促生态文明”倡议书
作业:请参考倡议书来制定一个本班春季护树的实施计划。板书设计: 第六课 地绿水清不是梦 第二课时
教学后记:
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第7课各族人民心连心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各族人民“心连心”,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更应该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能力目标:参与营救的各民族人民真正体现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亲情,体现出我们各民族心连心,“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的亲情。情感目标:各族人民子心连心
教学重点:各民族的力量集结在一起,就能战胜困难,取得胜利。教学难点:各族人民“心连心”,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更应该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课型:新授课 教法:讲解法 学法:讨论法
教学方法:、分析讨论法、讲述法。教具准备:相关图片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师引言,导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
1、翻开书第27页学习阅读角“各族人民大营救”的活动内容,学生自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
2、指明学生分段读课文,并思考你知道都有那些民族参加了这次营救?你有什么感受?
3、小组班内讨论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4、班内小组代表交流反馈,教师适时补充。
5、小结:是啊,同学们说得真好!参与营救的各民族人民真正体现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亲情,体现出我们各民族心连心,“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的亲情。各民族的力量集结在一起,就能战胜困难,取得胜利。
6、作业:把你今天学的知识讲给你的爸爸、妈妈或者你的好朋友听。板书设计:
第7课各族人民心连心
各民族的力量集结在一起,就能战胜困难,取得胜利。
第二课时各族人民心连心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天山青松根连根,各族人民一家亲。” 能力目标:新疆各族人民之间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情感目标: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建设美好新疆。
教学重点:各民族间以和为贵,分工协作,共同发展。教学难点: 课型:新授课 教法:讲解法 学法:讨论法
教学方法:、分析讨论法、讲述法。教具准备:相关图片等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教师引言,导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
1、翻开书第27页学习探究窗“浓浓的民族团结情”的活动内容,学生自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
2、指明学生分段读课文,并思考74号大院浓浓的民族情对你有什么启示?你有什么感受?
3、小组班内讨论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4、班内小组代表交流反馈,教师适时补充。
5、小结:是啊,同学们说得真好!“天山青松根连根,各族人民一家亲。”长期以来,新疆各族人民之间以和为贵,分工协作,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建设美好新疆。活动园:学唱歌曲“一家人” 作业:把你学的知识讲给你的爸爸、妈妈或你的好朋友听。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各族人民心连心
新疆各族人民之间和睦相处,共同发展,齐心协力建设美好新疆。
教学后记:
第8课 团结共创好生活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团结就是力量,只有依靠团结的力量,才能创造和享受我们美好的生活。
能力目标:各族人民携起手来搞建设,人民的生活水平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情感目标: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才能激发大家的热情和动力,才能创造更大的财富。
教学重点:只有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奋斗,才能实现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教学难点:团结就是力量,只有依靠团结的力量,才能创造和享受我们美好的生活。课型:新授课 教法:讲解法 学法:讨论法
教学方法:、分析讨论法、讲述法。教具准备:相关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教师引言,导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
1、翻开书第32页学习阅读角“白杨树下的故事”的活动内容,学生自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
2、指明学生分段读课文,并思考白杨树下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你有什么感受?
3、小组班内讨论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4、班内小组代表交流反馈,教师适时补充。
5、小结:是啊,同学们说得真好!团结就是力量,只有依靠团结的力量,才能创造和享受我们美好的生活。各族人民携起手来搞建设,人民的生活水平就会有很大的提高。只有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奋斗,才能实现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6、继续学习第33页探究窗“一组黄金搭档”
7、学生自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
8、小组内讨论交流,并说一说你是如何理解“团结创造美好生活”的?
9、班内小组代表交流反馈,教师适时补充。
小结:小到一个家庭,达到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各族人民只有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团结奋斗,才能激发大家的热情和动力,才能创造更大的财富,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生活。作业 : 活动园:完成第34页的练习题。板书设计:
第8课 团结共创好生活
团结就是力量,只有依靠团结的力量,才能创造和享受我们美好的生活。
教学后记:
第9课 民族团结记心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都有维护民族团结的神圣使命和责任。
能力目标:从我做起,进一步增强爱国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情感目标: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多说有利于民族团结的话,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
教学重点: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都有维护民族团结的神圣使命和责任。
教学难点:从我做起,人人争做维护民族团结的小模范和好少年。课型:新授课 教法:讲解法 学法:讨论法
教学方法:、分析讨论法、讲述法。教具准备:相关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教师引言,导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
1、翻开书第35页学习阅读角“民族团结好少年”的活动内容,学生自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
2、指明学生读课文,并思考卢光磊为什么能被评为”民族团结好少年“?对你有什么启示?你有什么感受?
3、小组班内讨论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4、班内小组代表交流反馈,教师适时补充。
5、小结:是啊,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都有维护民族团结的神圣使命和责任。从我做起,人人争做维护民族团结的小模范和好少年。
6、继续学习第36页探究窗“我们要永远在一起”
7、学生自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
8、小组内讨论交流,并说一说你和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是怎么一起玩的?
9、班内小组代表交流反馈,教师适时补充。
小结:是啊,同学们说得真好。在我们身边还有许许多多民族团结感人的故事。你我手拉手,各族人民手拉手,大手拉小手,克服困难向前走,这是各民族团结、友爱、互助的最好诠释。
作业 : 活动园:组成合作小组,查找相关资料,自己动手办一份以民族团结为主体的手抄报。板书设计:
民族团结记心间
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都有维护民族团结的神
圣使命和责任。
教学后记:
第五篇:四上25课教案
四上25课《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实录及视频 编辑:追梦教师
一、《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特等奖)——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 安徽省阜阳市颖州区鼓楼中心巷 王小红 教材分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本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是引导学生学习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的好文章。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第七组教材的首篇课文,本组课文以“成长”为主题,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刚由三年级升到四年级,在自主感悟课文内容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本文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相差太远,学生不易进入文本的情境,与人物产生情感的共鸣。因此,本课的设计力求在读文基础上,将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将听、说、读、写、思、议有机结合,使学生深入体会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在体验别人成长经历的同时,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学习如何立志。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联系实际,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学准备:
学生: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预习课文,熟读课文。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有一位伟人,在他12岁的时候,曾经思考了这样的问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老师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学生自由读课后生字表里的字。
(二)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1.出示3组词语
▲帝国主义列强租界
▲闯进惩处吵嚷
▲踊跃回答铿锵有力
2.读词、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三)初读课文:指名轮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在读文过程中,随机正音,指导读出语气,在读中理解“踊跃回答”、“铿锵有力”词语的意思。
(四)梳理课文内容。
1、理清课文层次,引导学生概括文中的3个小故事。
2、在这3个小故事中,哪件事让周恩来感受最深刻?课文的哪几段写了这件事?
三、紧扣词语,精读感悟,体会“中华不振”,了解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一)自主学习,初步感悟。
画下感受深刻的地方,不明白的地方画个问号。
(二)交流反馈,自主质疑。
预设:为什么洋人轧死了中国人还得意扬扬?
为什么中国巡警不惩处洋人,反而把中国妇女训斥一通?
为什么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却“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三)研读重点,深入感悟。
1.引导学生结合句子抓关键词、谈感受。
抓住“惩处”一词辐射重点段,理解“中华不振”。
(1)指导写字:学习“惩”字,分析字形,老师范写,学生练写。
(2)理解词语:读词语,解词义,明方法。
(3)思考讨论:
惩处谁?为什么要惩处洋人?
中国巡警为什么不惩处洋人?
出示:
“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引导学生抓住“衣衫褴褛”,想象、体会妇女的不幸和悲伤,并相机指导朗读。
▲由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读第七自然段,了解租界是个怎样的地方,抓住“闯进”一词,理解“租界”不允许中国人随便入内,补充“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2、出示视频资料,丰富对“中华不振”的理解。
3、感情朗读。
(1)引读:
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______,谁知??_______,反而_________。围观的中国人都________.但是,_______只能________。
(2)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4.教师小结,强化感悟。
同学们,为什么洋人轧死了中国人还得意扬扬?为什么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妇女训斥了一通?为什么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却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华不振
四、写话或说话训练。
(一)从租界回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他在沉思些什么呢?想一想,写下来或说一说。
(二)学生交流写话或说话内容。
(三)深化对课题的认识,齐读课题,再读课题。
五、总结全文,引发思考。
六、板书设计: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中华不振
第二课时(略案)
教学过程:
一、比较中体会周恩来与其他同学读书目的的不同,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
(一)其他同学为什么而读书?
(二)比较周恩来与其他同学读书的目的,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体会到:为明理、为做官、为挣钱、为吃饭而读书,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则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的振兴联系起来,体会周恩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
(三)有感情地朗读对话部分,并分角色合作读。
二、补充“阅读链接”,加深对周恩来的认识。
(一)自读阅读链接内容。
(二)指名读周恩来写下的著名诗篇: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三)师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内容,感受周恩来的救国抱负和博大胸怀。
(四)激情诵读诗歌,指名读、齐读。
三、回顾全文,畅谈感受。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谈谈学文后的感受。
1.人物:引导学生从“不解地问”、“打破沙锅问到底”、“经常想”、“沉思”、“静静地坐在那里”等处体会周恩来还是个善思的人,并学习这种品质。
2.写法:体会过渡句、过渡段的用法。
3.感悟:交流自己为什么而读书。
四、抄写生字词:把文中四个字的词语找出来,抄在自己的“摘录笔记”上。
五、鼓励学生课下收集有关周恩来的其他故事,或熟悉的亲人或小伙伴们的成长故事,为“综合性学习”做准备。
作者简介:
王小红,女,1977年11月出生,本科学历。1997年至今任教于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鼓楼中心校,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安徽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安徽省教坛新星,市优秀班主任。多年来积极投身于教改实验,凭借自身的文学修养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逐渐形成互动和谐、愉悦开放的教学特色,所执教的阅读课两次获得阜阳市优质课评比第一名,颍州区优质课评比特等奖。所撰写的论文曾获全国基础教育论文评比一等奖,阜阳市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一、二等奖,并在相关刊物发表。
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安徽省阜阳市颖州区鼓楼中心巷 王小红 课前:
师:知道南昌纪念馆有个做这样姿势的人是谁吗?(师做姿势)
生:毛泽东。
师:不是,是周恩来。了解他吗?
生:他是南开大学唯一的免费生。
师:你知道的真多。
生:他曾经去法国勤工俭学。
师:也是去读书。
生:他明白了要想不受帝国欺凌,就要努力读书。
师:是的。我们二年级学过一篇课文,《傣族的泼水节》就是写周恩来的事情。这么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在咱们南昌留下了足迹。就因为他在少年立下了远大的志向。
上课:
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周恩来,了解他少年时代的一个故事。看老师写课题——“崛起”的“崛”,是个生字,左边是个山字旁,右边是个“屈”字。来,齐读课题。
生:(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崛起,就是兴起,之,是“的”。意思就是为中华的兴起而读书。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题。
生:(齐读)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周恩来是怎么产生这个想法的?
生:什么情况下产生这个想法的?
师:大家的疑问都是同一个问题,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呢?带着这个问题,打开书的21页,自己读吧,不要齐读。按照自己的速度读,自己读自己的。
生:(自由练读)
师:我看有的同学已经读第二遍了。课文读完了,词语会读吗?
(出示投影)
生:帝国主义列强租界
师:知道什么是租界吗?租界就是租住别人的国土,里面还不让弱国的人进去——继续读。
生:衣衫褴褛,耀武扬威。
师:大家读到这个词的时候,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一个人在地上哭诉着,他的衣服很破旧。
师:再一起读。继续。
生:铿锵有力。
师:大声读——
生:铿锵有力。
师:这就是铿锵有力。这个词——
生:惩处。
师:放到句子中。“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生:(读)
师:是什么让周恩来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生:中华不振。
师:一起读。
生:中华不振。
(师板书:中华不振)
师:正因为中华不振,所以周恩来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哪些地方写了中华不振呢?我们请同学来读课文,凡是能表现中华不振的地方就画下来。
生:12岁的那年,周恩来离开家乡,来到了东北。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他在沈阳下了车,前来接他的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
“为什么?”周恩来不解地问。
师:读的很好。后面一位。
生:“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那又是为什么呢?”周恩来打破沙锅问到底。
“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不久,周恩来进了东关模范学校读书。他始终忘不了大伯接他时说的话,经常想:“租界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疑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亲自去看个究竟。
师:驱使着他,你读出了周恩来的疑惑不解。请另一位接着读。
生: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着什么。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师:真喜欢听你读书。谁接着再读?请你读。
生:从租界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常思(此处与课文不完全符合)那天上修身课,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
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
师:是不是只有这些答案?
生:不是,因为后面有省略号。
师:后面的谁愿意读?
生:(都举手)
师:这么多啊,还是请你读吧。
生: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师:好,老师也要为你的朗读喝彩。老师们也为你鼓掌了。最后一段,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师:谁来读读你画的句子。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中华不振?
生: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师:租界里的这一幕,让周恩来感到了中华不振。
生:(其他句子,如,“又能怎么样呢?”)
师:伯父的话也让周恩来感受到了。
生: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师:这里让你感受到了。现在就让我们到租界去看看,究竟是个怎样的地方。课文哪一段写到了租界?
生:第七段。
师:谁来读?
生:(读)
师:(示范读第一句)你知道了租界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生:不容许中国人随便进入的地方。
生: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师:是的,这就是租界,就是不让中国人随便进入的租界。现在就让我们到租界里去看看那一幕令人揪心的一幕吧。
(投影出示第八自然段,学生自由练读)
师:孩子们,透过字里行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看到怎样的画面?
生:一个衣衫褴褛的妇女,蹲在汽车旁边;一个大个子洋人得意洋洋地看着他。原想让中国巡警帮助她,不但没帮她,反而骂了她。
师:(指导读)这鲜明的对比一定刺痛你的心,请你再读一读。
生:(读,较为投入)一个衣衫褴褛的妇女,蹲在汽车旁边;一个大个子洋人得意洋洋地看着他。原想让中国巡警帮助她,不但没帮她,反而骂了她。
师:你看到了,你看到了那个可恶的巡警了吗?
生:看到了。(读有关句子)
师:亲人被轧死,却遭到训斥。你能体会她的心情吗?
生:她肯定很委屈。
师:她此诗心一定觉得?
生:非常难过。
师:带着你的体会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再读,感情到位)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师:听得出你对妇女的同情。我也想替她鸣不平。(师范读)请同学再读读这几句话。
生:(再读,感情饱满)
师:你也在替这妇女控诉这不公的世道。(师生接读这一段)
师:除了可怜的妇女,可恨的洋人,你还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
师:是什么让人都紧握着拳头?
生:愤怒。
师:读出你的愤怒。
生:(读)
师:我们一起紧握着拳头,一起读。
生:(齐读)
师:此时你紧握的拳头最想揍谁?
生:揍那个洋人。
师:让我们怀着满腔怒火,写一写这个“惩处”。但是我们只能把这些放在心里。在你的本子上也写一个“惩”字。
写好的同学,我们再读这个词。
生:惩处。
师:该不该惩处?想不想惩处?
生:该。
师:但是谁又能怎么样呢?因为这是在洋人的租界里。
(接读本段)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着什么。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师:走近百年前的中国,感受那段历史。
(播放电影片段,内容为租界奢侈的生活和中国人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对比)
孩子们,谁再来读读这段话?
生:„„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能怎么样呢?
师:这就是租界。这就是洋人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的租界。这就是中国人没处说理的租界。租界里的一切都让我们体会到了——
生:中华不振。
师:从租界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常思„„在沉思什么呢?让我们动笔写一写,下节课再交流。
下课!
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实录(朱珊)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又见面了,本想再聊聊天,可是我想给同学们放一个短篇,这个短片可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更有帮助,同学们愿意吗?(播放短片:中国古代辉煌成就,近代的屈辱和悲壮,周恩来)
同学们,看来朱老师播放的短片,激动地简介近代屈辱史,一个是而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5课,齐度课题。范读。齐度,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出示词语,自读词语:帝国主义,风和日丽,耀武扬威,铿锵有力,得意洋洋,振兴中华,惩处,吵嚷,巡警。
老师:请同学来读一读,好,你来当小老师,领读词语
学生:开火车领读词语
老师:惩处读错了,谁来给改正一下。纠正“巡警”读音。
2、老师:上节课同学们上节课读了课文,了解到课文讲了三个小故事,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哪三个小故事。
学生:读书
老师:第一个故事是什么呢?
学生:周恩来回到家乡和伯父的对话
老师:听了伯父的话鲁迅感受如何?
学生:疑惑不解
老师:哪些自然段是写的第一个故事?
学生:1——6自然段
老师:像这样说说第二个故事
学生:少年周恩来看到一系列不公平的事,老师:这正是文章中说的什么?
学生:中华不振
老师:第几自然段到第几自然段将第二个小故事
学生:7——8
老师:用相同的方法说第三个小故事
学生:立志,9——17自然段
三、精读课文,感悟中华不振
1、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小故事,中间有一段少年周恩来和伯父的对话,请试着找出来。独处感情来。
学生:读书
老师:看大屏幕,分角色读第一部分。
学生:分角色读书。
老师:你为什么用这样的语气去读伯父的话呢?
学生:因为中华不振,华人的地位低,所以要用低沉的语气来读。
老师:你知道华人与狗这个故事是吗?
学生:是的
老师:中国处于什么情况下?
学生:学生谈理解。
老师:此时伯父的心情复杂,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吗?
学生:腐败
老师:笑,提醒问题是问伯父的心情
学生:焦虑/悲伤,哀愁,无奈„„
老师:少年周恩来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学生:疑惑,老师:疑惑不解:
老师:所以他不解地问,齐读——
学生:读“为什么”
老师:述说伯父的话,周恩来打破砂锅问到底——
学生:读“那又是为什么?”
老师:文章中有个词和中华崛起相反,是什么?
学生:中华不振
2、老师:听了伯父的话,少年周恩来带着不解,带着疑惑,自己去外面看,请按照自学要求度第二个小故事,指名读自学要求:在文中画出表现中华不振的词语或句子来,四人小组说说你的体会和感受。
学生:读书。
老师:回答问题之前老师先提个要求,大大方法,声音洪亮地回答,认认真真地倾听,必要的时候做补充。
学生:第八自然段看出来的,读。我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意思,详细谈洋人撞死人的事。国人敢怒不敢言。
老师:你的体会很好,特别是体会到了中国人的“感怒不敢言”
学生:第二句话当中,洋人撞死妇女的亲人还得意洋洋„„
老师: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学生:得意洋洋
老师:洋人应该有怎样的表现?
学生:道歉,赔款„„
老师:可是他却怎样呢?
老师:用文章的词,你知道他为什么得意洋洋吗?不急着回答,拿起笔在文章画出他得意洋洋的句子。
老师:屏幕出示句子,短短几句话,表现了洋人的得意洋洋,又表现了妇女的悲惨遭遇,作者用什么词语把这些句子联系在一起的?
学生:原指望,谁知,不但不,反而
老师:把这几个字放大,再读句子,指导读句子。
老师:你读的时候有什么感受?
学生:谈感受,带着感受读句子。
老师:还有哪些词语和句子呢?
学生:第七自然段中的句子。读。
生:我体会到了中国的地盘大多是外国人,从大多体会到外国人很多,反而变成了外国人的地盘。
老师:看巡警前面的词语,(耀武扬威)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很威风,有很多人都不怕。
老师:肆无忌惮,那时因为巡警成了外国人的走狗。还有哪些词语?
学生:读句子体会到中国日敢怒不敢言,外国人知道中国人不敢怎样。
学生:我从“只能”体会到中国人成了外国人的走狗。
老师:中国日充满了无奈。
学生:衣衫褴褛。反而体会到„„灯红酒里,很过分,老师:联系上文对比理解,这样的方法真好,课文学到这里,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
学生:为什么中国人的巡警不帮中国人?
老师:你呢?
学生:如果我是中国巡警一定不回帮外国人,他们这样很不好
老师:如果是你,你一定给自己人撑腰是吗?你的问题?
学生:我们的祖国帮助洋人,为什么那些人帮助外国人?
老师:你们想过答案吗?统一用一个词回答
学生:中华不振。
老师:范读第二个故事,学生思考你似乎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谈理解,并带着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再读读这句话。
师总结,并引导学生再读第二个故事。
配乐指名读。
3、师:老师听到了年对妇女的同情,对洋人的痛恨,从租借回来,周恩来常常一个人沉思,他在想些什么?直到有一天,校长问同学们为什么而读书,有的同学说,为了——而读书,有的同学说,为了——而读书,有的同学说,为了——而读书,而周恩来说——“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
他在少年时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女生读)
这可是周恩来一生信守的诺言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女生读)
这可是周恩来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阿——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齐读)
4、总结:结合系列图片介绍周恩来的业绩。
四、作业:
1、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你为什么而读书呢?请用为——而读书的举手写话。
2、课后阅读《大地的儿子》或其它有关周恩来的故事。
3、将你所了解的周恩来用讲故事,写文章,办手抄报的形式,与同学分享,交流。
朱珊,女,1980年7月生,一级教师。现任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景岳小学教师。从教五年间,能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用满腔热情对待每一位学生。因此,多次被学校及兴庆区评为优秀教师,并代表市参加送课下乡活动,获得好评。本人多次承担各种公开课和观摩课,所做的公开课获得兴庆区、银川市、自治区一等奖。我的语文教育感言是:“和孩子们一起在语文学习中成长,是我最大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