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思想政治课充满浓郁的文学色彩
让思想政治课充满浓郁的文学色彩
社会飞速发展,事物之间逐步融合。时代发展到今天,学科之间早已打破界,相互融合渗透。以前我们总说“政史不分家”,现在看来,各门基础学科之间都是分不开的。
由于新课程标准和“双开”考试的全面实施,思想政治课和语文学科的相互融合渗透尤为重要。要增加政治课语方言的美感,得靠文学的色彩熏陶;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得靠语文课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的训练。如今民主运动、对联、名言、警句、成语事故、寓言、通俗歌曲等都已走入政治课堂,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艺术魅力。例如,讲《坚持“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时,笔者请同学们欣赏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一诗: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茔/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笔者设计了以下3个问题,让学生来思维:(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愿望?(2)作者这一愿望能否实现?(3)你能为实现作者的愿望做些什么? 欣赏这首诗,让学生感受到台湾问题是中国现代历史的“痛”,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的“痛”,进而引导喾一了解这个“痛”产生的原因;并引导学生明确它不会是永远的“痛”,进而使学生了解我国政府对待台湾问题的方针、原则、立场,及我们收回台湾的坚定决心,从而在行动上为实现祖国统一做出自己的贡献。这首诗的运用就巧妙地把文学知识和政治课内容结合起来,既锻炼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增加了政治课的美感和文学色彩,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如,讲“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共同富裕”时笔者引用对联——“众人皆穷我独富,此为真富”;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引用对联“昔日靠山吃山,人贫空贫;今朝退耕还林,民富国强”;讲“认识自我”时引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讲“艰苦奋斗”时引用诗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讲“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时借用古代名言警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些诗句、对联及名言的运用使课堂充满浓浓的文学气息,增加了政治课语言的文学性、灵活性、趣味性。
此外,脍炙人口的歌词也可运用在政治课教学中。例如,在学习《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这一课时,我们共同欣赏了歌曲《走进新时代》,其中有这样几句歌词:“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据此,笔者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请写出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时间。(2)我国人民“富起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目前我们“开创未来”应高举的“旗帜”是什么?(4)这首歌的歌词体现了课本哪些经典的历史结论? 笔者引导学生重点分析歌词中这几组关键词:“东方红”、“站起来”,“春天的故事”、“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高举旗帜“。在分析歌词的过程中,使教材抽象知识变得具体形象,便于掌握;使学生在欣赏自己喜爱的歌曲中理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抽象理论。再如,学习《促进全国各族人民和睦团结》一课,欣赏歌曲《爱我中华》,分析歌词:“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我爱中华。”从而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亲如一家的浓浓气氛。
总之,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注重积累文学素材,并应用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增强政治课语言的美感和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多一点文学色彩 让哲学走近生活 作者 危和明
哲学是大智慧大思维,是人文是生活。哲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哲学与其说是以各门具体学科为基础,不如说以生活为基础,对整个世界问题最一般的归纳和总结。哲学抽象艰涩,但又是在形象具体事物基础 1
上的抽象。鲜活的生活为丰富哲学提供了取之不完的材料佐证,也为哲学教学提供了用之不竭的教学资源。文学是对现实生活反映,说有也无,说无也有。多点文学色彩,让哲学走近生活。
一、多一点文学色彩 把哲学教活
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灿烂如星河,诗、词、歌、赋、故事、小说等塞屋充栋,其中不乏包含丰富哲学思维的名篇佳作。如果在课堂上恰当运用,不仅引人入胜,加强学生对哲学思想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展示教师的文学修养,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
1、诗、词、赋等作品中的句子言简意赅,哲理深遂,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一语中的,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了联系的观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则反映了人们站的立场不同,认识也不尽相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则蕴含了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哲学道理;又如泰戈尔的一句诗:“无论你走得多么远,你的心总和我连在一起;无论是黄昏时树的影子有多长,它总是和树根连在一起。”则反映了事物普遍联系的哲理。
2、用诗词、歌曲导入新课,余音绕梁,增强课堂视听效果。比如在讲授《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框内容时,我引用了台湾作家蔡智恒小说中的一首诗开头:“如果我有一千万,我就能买一栋房子/我有一千万吗?没有。/所以我仍然没有房子。/如果我有翅膀,我就能飞。/我有翅膀吗?没有。/所以我没办法飞。/如果把整个太平洋的水倒出,也浇不熄我对你爱情的火。/整个太平洋的水全部倒得出吗?不能。/所以我并不爱你。”这首诗折射出人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物质和爱情追求的矛盾心理,也能反映高中生对爱情的朦胧追求的心理,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我深情背诵着,而后设计了几个问题,作品中的我买了房子吗?没有买,为什么?我能飞吗?没办法,为什么?我把整个太平洋的水倒出来了吗?不行,为什么?在教学过程中,我层层引导,采取剥竹笋的方法,让学生懂得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到了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制约,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又如我在导入《矛盾是对立统一的》这一框题时,我播放《北京人在纽约》中的插曲片段:“如果你爱他,把他送纽约去,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把他送纽约去,因为那里是地狱”这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歌曲,在欢悦的心理状态下,让学生切入正题,为下一步学生理解对立统一的哲学观点做铺垫,最后我套用了歌词的组合格式写了一句话,即:“你爱你的孩子,把他送进网吧,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你的孩子,把他送进网吧,因为那里是地狱。”并要求学生对此进行哲学分析,正确对待上网。
3、用诗、名言名句、格言箴语结束新课,增强教学语言的震撼力。如在讲授《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一课时,我引用了臧克家为纪念鲁讯而作的《有的人》诗稿全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引诗的目的是让学生真正懂得人生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在讲授《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受主观因素影响知识点时,我引用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一句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渡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的而悔恨,也不会因庸庸碌碌而羞耻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装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课堂教学达到了高潮,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从而使学生真正懂得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的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乃至对人类的贡献。
笑话可以放松学生的紧张的情绪,故事可以吊起学生胃口,名人轶事可以使学生铭刻在心,让哲学思想在欢悦的气氛的跳跃。我曾经在教学过程中讲述过希腊著名寓言家伊索年轻时的一段故事,加深学生对一分为二的哲学观点的理解。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他的主人设宴请客,客人都是当时希腊的哲学家,主人命令伊索备酒席要做最好的菜招待客人,于是伊索专门收集各种动物的舌头,准备了一席“舌头宴”,开席时主人大吃一惊问:“这是怎么回事?”伊索回答说:“你吩咐我为这些尊贵的客人置办最好的菜,舌头是引领各种学问的关键,对这些哲学家来说,‘舌头宴’难道不是最好的菜吗?”客人们都哈哈大笑起来,主人又吩伊索:“那明天我要再办一次宴席,菜要最坏的。”第二天开席上菜时依然全是舌头,主人观状,2
大发雷埏,伊索却镇定地回答道:“难道一切环事不是从口而出吗?舌头是最好的,也是最坏的东西啊!”弄得主人无言以对,此故事充满了睿智和情趣,引领学生进行哲学思维。
名人轶事有时能够突破教学难点。如在突破结构的变化会引起质变的教学难点时,例举明代河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曾为一个财主写的士一副对联:“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财主见后气急败坏,便到县衙告状,说祝枝山用对联辱骂他。县令派人传来了祝枝山,祝枝山却说:“我写的是吉庆之词呀!”于是他念了一篇:“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县令和财主听了后,都目瞪口呆,无言以对。紧接着再一次引用了一古人宴请宾客时遇下雨天留客的事。“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这有两种不同的断句读法,不同的停顿表明主人待客态度性质截然相反,一种是“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另一种是“下雨天,留客天,我不?留”。这两个例子说明了断文读句的重要性,更深刻蕴含了结构的变化会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这样,学生在笑声中掌握抽象的哲学变得富有情趣。
二、多些生活和时代气息 让哲学走近生活
1、典故、成语、俚语,特别是俚语引进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学生从小到大掌握了不少典故,成语。把它们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接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即可解决例举事例怕学生理解不了的烦琐,又可节约教学时间,巩固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如“削足适履”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道理;“刻舟求剑”否定了绝对运动的哲学思想;“守株待免”是不懂得必然和偶然的关系。生活本身就是哲学,俚语是百姓在生活中对哲学通俗理解。如“一个和尚担水喝,两个和尚扛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就充分了说明了当部分组合无序,整体功能就会小于部分功能之和。又如“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就反映了办事要抓住关键和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却道出了办事情分不清主次要矛盾,抓不到重点。
2、哲学走近学生的心灵,点燃生命之花。哲学需要课堂上的人文关怀。哲学教学并非是完全为了达到高考的目的,最高的境界是让哲学思想指导人生——这是哲学教学的归宿和落脚点。上面选用的诗歌《有的人》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至理名言,泰戈尔诗歌语言片段等资料,用意就在于此。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学生也难免遇到困难。我们可以用哲学思想以诗一般的语言去感染学生。面对得失,面对挫折,面对升学,面对自我,是学生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也应该是哲学课堂最应该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实问题学生最感兴趣,把它引入课堂最受学生欢迎,引进它等于引进一股生活的清泉,课堂教学会有显得具有生活气息。
3、把社会焦点、时事热点引入课堂,满足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心理需求。2003年非典问题是国人也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关心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以此为契机,我及时把它纳入课堂教学。SARS病毒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我给学生分析了它反映了事物是普遍联系。要求学生暂时隔绝与外地人员特别从疫区回来的打工人员的接触。针对当时全国上下把防止SARS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而不是经济工作,分析了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的。面对疫情一度蔓延和扩散,学生产生了恐慌心理,我分析了全国人民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科学防治,同舟共济”正确思想的指导下,积极发展主观能动性,并随着实践的深入,认识的深化,新事物一定会战胜旧事物,并要求大家树立战胜非典必胜的信心。“嫦娥1号”2007年10月16日发射成功,国人振奋,世人睹目,我深情地为学生说道:“神舟飞翔,嫦娥梦圆,这是十多年来航天人尊重客观规律的必然结果,也是航天人,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必然结果!这是综合国力提高的集中反映,这是全国人民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自豪,也是全世界华人的骄傲!”话音未落,群奋激昂,掌声雷动。
温家宝总理曾到美国访问,在哈佛大学发表了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精彩演讲。当时我摘取了温家宝访美期间的精彩言论,以飨学生,并要求学生进行哲学思考。关于政治理念,他说:“如果美国朋友要问我的政治理念的话,我可以告诉你们,我和我们国家的人民,要用自己的双手,把我们国家健设好。”(强调内因);关于中美关系,他说:“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铸就了一个重要哲学思想,那就是‘以和为贵,和而不同’,我们加强改善中美关系也是建立在这一基点上”(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关于在国家中扮演的角色,他说:“我就像大树上的一片树叶。”(整体与部分);然后他借用一句诗人的话说:“你的眼睛为什么总饱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一片土地爱的深。”(爱国主义思想)。在哈佛大学演讲他说,“滔滔长河有时会卷起漩涡,漫漫历史进程难免会发生波折。”(前进性与曲折性);“多么小的 3
问题乘以十三亿,都会变得很大的问题;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十三亿,都会变得很小。”(量变与质变)。这些精彩的言论充满了哲学思辩,渗透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把它纳入课堂教学达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充满了时代气息。
文学性语言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在政治课教学中恰当运用文学性语言导入,突破重点难点,归纳总结教学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抽象的理论说教还原为生动鲜活的现实生活,从而提高政治课的课堂教学质量。关键词:政治教学文学性语言运用 教师的语言艺术极其重要,可以说,语言是一切事实和思想的外衣。因此,教师的语言必须具有艺术性。由于种种原因,政治学科历来给人们一种板着面孔说教的印象。除了受到政治课内容的制约之外,政治课教师缺乏艺术性的课堂教学语言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作为一名政治课教师,其课堂语言仅具知识性和科学性是不够的,枯燥的说教会加重学生的倦怠,削减学习的兴趣,进而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必须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具有生动的艺术性。
如何让自己的课堂语言具有艺术性呢?多年的教学实践使笔者认识到恰当地使用文学性语言,是提高政治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一条重要途径。如果政治教师能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注重发挥课堂教学文学性语言的作用,政治教学就会因此而焕发出独特的光彩。
一、文学性语言在政治课教学各环节中的作用
所谓文学性语言,即教师要运用多种文学性的手法,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鲜活、生动,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一)导入新课!!引人入胜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古代杰出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曾说:追求优异的成绩∀∀不但同我们教什么有关系,而且同我们怎样教和怎样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关系。要使学生觉得政治课有趣 ,教师须在导课环节上下功夫,设疑激趣。笔者以为,政治教学的课堂导入环节,应该在如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下功夫。而运用文学性的语言来设计导入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文学性语言的生动性使导语变得熠熠生辉。教师可以借用诗歌、词赋等引发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思考。例如,在讲述内因与外因 时,笔者用东风无力百花残 这一著名诗句,引出问题:为什么东风无力百花残呢?学生答:因为到了落花时节。笔者顺势启发学生思考百花残 与东风 之 间的关系,弄清百花残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东风 这个外在因素,而在于万物依时令荣枯这一内在因素。从而引出这节课探究的问题:内因与外因。这样学生就带着诗意走进了内因与外因辨证关系的学习中。其次,文学性语言的比拟性使导语设计形象贴切。在学习神奇的货币 一节时,笔者引用诗人歌德对货币的描绘:它能使真的变成假的,使美的变成丑的,使善的变成恶的,老太太变成漂亮姑娘,老头子变成英俊小伙∀∀ 然后问学生你认为歌德所描绘的是什么东西。由学生的回答,笔者顺势引导:金钱的原形现身就是货币,它是多么神奇呀∀∀ 学生跟神探揭秘一样进入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这样导入,不仅新颖、有趣,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货币的认识,还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再者,文学性语言的工整性使导语设计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一方面它的工整性体现在排比上。在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的教学中,笔者借用学生搜集的挪威作家易卜生的名言钱能买来食物,却买不来食欲;钱能买来药品,却买不来健康;钱能买来熟人,却买不来朋友;钱能买来奉承,却带不来信赖∀∀ 引发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学生的印象特别深刻。另一方面它的工整性还体现在对仗工整上。在讲授政治权力要依法行使 时,笔者借用了一副简洁的对联公生明,廉生威 和俗语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 ,学生发笑的同时,笔者顺势问如何行使政治权利呢? 引出标题政治权利要依法行使。这样的导入语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切入到问题的实质,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二)重点难点突破!!点石成金
一堂课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重点的落实、教学难点的突破。政治课中的理论、观点往往是对生活现象的高度抽象概括,因此,政治课的重点难点往往在于对理论实质的理解。如何让抽象的理论还原为生动 4 的现实生活,成为政治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门艺术。贴切、生动的文学性语言,其魅力足以使重点难点俯首帖耳,让理论的高深变得通俗易懂,使它容易理解、容易记忆、容易应用,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
文学性语言的生动可感性,可以把抽象的理论观点还原为具体可感的生活,使重点难点不攻自破。在讲述世界贸易组织的最重要原则!!非歧视性原则时,笔者引用了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起来,讲出这个真理!!我们相信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所有的人生而平等;我有一个梦想,此前奴隶的后嗣和奴隶主的后嗣,有一天,可以在佐治亚州红色的山峦上,平起平坐,兄弟相称;我有一个梦想,即如蒸发着热气的密西西比州,蒸发着不平等的热气、蒸发着欺压者的热气,有一天,将会转化为自由主义的绿洲;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再没有人以肤色来评价我的孩子,而单单看重品格内涵,因为他们将活在一个平等的国家,再没有种族歧视。
从生动可感的描述中,学生总结了与非歧视性原则相关的关键词,如众生平等、种族平等、自由、正义、歧视等,使学生从具体的实例中深刻理解了这一原则的必要性和实质内涵,同时,也从马丁路德#金对梦想 的追求中,懂得了在现实中真正实现平等、没有歧视是多么不易。这一节课,学生学习状态积极,效果不言而喻。再如,在讲述政务需要有效的监督机制,尤其是行政系统内部需要建立监督机制 时,笔者引入了学生学过的一篇文言文∃扁鹊与蔡桓公%,由蔡桓公讳疾忌医,最终病入膏肓,一病不治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接受监督指导、及时改正弊端的重要性。这样,通过类比,由此及彼,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使学生形象地理解了教学内容。
(三)课堂小结!!余味悠长
课堂小结是一堂课的提炼升华,因此至关重要。它好比文章的收尾,收得好,满堂生香,余韵无穷。文学性语言具有产生艺术空白的作用,正是文学性语言言尽而意无穷 ,艺术空白,给人以自由想象的空间,带给人无尽的余韵。譬如在讲授静止与运动的辨证关系 时,笔者在结束语中运用汪国真∃秋景%中的两句诗:低头瞧瞧落叶,抬头望望天空 ,让学生从中体会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学生非常感兴趣。文学性语言的时代创新性,也会使政治课课堂小结别具一格。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自主创新进入科技领域,而传递信息的工具!!语言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新兴语汇的介入能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时代。在概括科学发展观的意义时,笔者运用了这样的结束语:这个观点不是单纯克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也不是复制粘贴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而是更新的高配置的,是用&以人为本∋为文件命名的。
总之,在政治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恰当地运用文学性语言,可以使教学生动有趣,通俗易懂,可以使学生兴趣盎然,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政治教师应结合学科特征,利用文学性语言,来提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提高教学质量。
二、在政治课教学中使用文学性语言的注意事项文学性语言的使用并不是越多越好,越华丽越好,而是要本着贴切、恰当的原则,灵活运用。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忌拖沓。文学性语言在政治课教学中只是起辅助作用,因此应画龙点睛、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如果拖沓冗长,不仅起不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反而脱离了课堂教学主题,结果会事倍功半。
第二,忌牵强。政治学虽讲究普遍联系的观点,但在引用材料方面切不可牵强附会,一定注意不可矫揉造作,必须贴切形象,否则学生会感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难以正确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第三,忌偏差。文学性语言既是辅助教学的手段,同时又传递了相关知识,因此必须对引用材料的出处、内容仔细核实,使材料准确无误,确保学生获得正确信息,并有真善美的感受。
第四,忌滥用。一堂课如果用的过多过频,则有哗众取宠之嫌,从而使听课者产生厌烦,降低学习兴趣;如果仅仅为了追求语言的生动性,忽视了学习内容本身,则使教学与实际脱节,不利于知识点落实。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因此,政治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更好地运用教学语言艺术,从而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政治论诗学在今天已声名狼藉,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学与政治就毫无关系,放眼几千年的中外文学史,我们将发现,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是一种无法割断也无须割断的关系。首先,政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覆盖面最大、最重要、最普通而恒久的现象,几乎每一个人的生活、命运、行为、心理构成、生存环境,都与政治直接或间接关联,都有政治的因素渗透其中。如果是一个对人类的生存状态和命运、对人类生活世界有强烈关怀的作家,就不可能不关注政治,他的创作也不可能不直接或间接涉及政治,并对特定政治现象作出自己的解释和评价。其次,中外文学史上许多著名作家作品都是有强烈政治意识、政治倾向、政治效果的,政治不仅没有使其贬值,反而是其创作的重要特征和价值的重要保证。又其次,就新时期的文学来说,一方面,理论界政治论诗学正受到质疑并被贬黜,而另一方面创作界从问题文学、到伤痕文学、到反思文学再到文化小说的登场,都恰恰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和政治关怀,它们不仅在客观上迎合了当时社会政治走向的需要而因此受到政治家的赞许和读者的好评,而且作家们主观上大多有明确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评论界对这些文学现象的政治意义和效应的阐释与肯定更是不遗余力,他们的默契配合造就了一个辉煌的文学时代。即使是8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先锋派小说,尽管那些作家有意无意地在作品表层极力淡化政治意识,但在评论家眼里,其政治内涵和效应仍被极度发掘和放大,认为经历了“语言之自觉”、走向“纯文学”的先锋派小说家的创作中仍然隐含着政治意识。一方面在理论上激烈批判和否定政治论诗学,另一方面在评论具体文学现象时又有意无意地采用政治视角,这种矛盾是意味深长的。它至少说明要真正从文学创作、文学理论与批评中抹去政治维度,那是极其困难甚至不可能的事情。
《辞海》是这样定义文学的:“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中外古代都曾把一切用文字书写的书籍文献统称为文学。现代专指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所以又称为‘语言艺术’,现代通常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影视文学等体裁,在各体裁中又有多种样式。文学具有、社会性、民族性、人民性、阶级性和真实性等,其发展受文学内部和外部各种因素影响。”
兼答“lisongrui(学长)”:
1,文学当中必然包含知识,知识是文学当中不可或缺的最基本的构成因素之一;
2,即使是幻想作品也不可能脱离客观现实和人们的社会生活,比如,没有鸟儿,人们不可能会设想飞行;没有日月星辰,人们不可能“创造”出神鬼仙怪;没有梦境,人们也不可能幻化出魔幻;
3,即使是拙劣作品,只要它符合文学的定义,就仍然算文学范畴,总不能因此就说它不属于文学吧。
教师的语言艺术极其重要,可以说,“语言是一切事实和思想的外衣”。因此,教师的语言必须具有艺术性。由于种种原因,政治学科历来给人们一种板着面孔说教的印象。除了受到政治课内容的制约之外,政治课教师缺乏艺术性的课堂教学语言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作为一名政治课教师,其课
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学都是关注“人”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导人们形成正确思想行为的科学,它以人的思想行为形成变化的规律,以及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优秀的文学作品则以艺术的形式反映人的思想问题,它们都在某种程度上准确地把握了人性的本质及人和
让文学的魅力在政治课堂上绽放
一提到政治课耳边就会想起一句歌词“想说爱你不容易”,老师厌教学生厌学已成为一种常态。新课标下新教材的实施迎来了政治教学的春天,在新增文化生活这个模块的同时,别的模块也添加了更多的文学元素,政治与语文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为我们改变老师厌教学生厌学的状态提供了契机。为了让学生喜欢上政治课,我进行了一些探索。有意识地引入了如诗词、名言、成语故事、寓言歌曲等一些文学知识,使政治课更艺术化、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一、以名言、诗词、故事导课先声夺人
任何一堂成功的课都少不了引人入胜的开头,教师巧妙的导入一定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为整堂课的顺利推进做好坚实的铺垫。例如:在讲征税和纳税时,出示了民国诗人袁水拍《万税》:“这也税,那也税,东也税,西也税,样样东西都有税,民国万税,万万税。最近新税则,又添赠予税,既有赠予税,当然还有受赠税。贿赂舞弊已公开,不妨再来贿赂税和舞弊税,强盗和小偷恐怕也要缴盗窃税。实在没办法还加好几种,抽了所得税再抽所失税。印花税,太简单,印叶印枝也要税。交易税不够,再抽不交易税,营业税不够再抽不营业税。此外抽不到达官贵人的遗产税和财产税,索性再抽我们小百姓的破产税和无产税!”通过这首诗的运用巧妙地把文学知识和政治课的理论结合起来,既增强了课堂的幽默感和文学色彩,又启发了学生联系实际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巧用文学语言,升华主题
在教学中阐述原理时,适时加入诗词等于把深奥的原理形象化,把枯燥的理论趣味化,从而起到升华主题之妙用。在讲解哲学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时,讲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讲完人类社会更替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经历曲折过程,最后总结:“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最终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在讲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原理时引用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的一段词:“昔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
往矣,数风流人物,还在今朝。”使学生明白了创造历史,推动历史进步的是人民群众,他们才是真正的风流人物。在讲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时借用古代名言警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使学生明白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应防微杜渐。这些诗句名言的运用使课堂充满浓浓的文学气息,增加了政治课语言的文学性、灵活性、趣味性。
三、纵横穿插,水到渠成
上一节成功的课就像写一篇优秀的文章。精巧的设计,恰当的材料,有滋有味的开头,不紧不慢的收口,都会使一堂课色彩斑斓,浑然一体。诗词、寓言、歌曲在政治课中的纵横穿插,常常会使课堂别开生面,前后呼应,融会贯通;同时,会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欣赏性、积极性。在讲感受文化影响这一节时,整堂课都穿插诗词、名言、故事。用孔子的名言“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孟母三迁的故事使学生体味到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用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体味到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整堂课在文化的熏陶下水到渠成,效果不凡。
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兴致参与课堂,从而演绎了课堂的精彩。教学是预设和生成的矛盾体,再好的预设也不得涵盖课堂教学的全部,恰恰是那些弹性灵活的成分和始料未及的体验使得课堂精彩纷呈。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教学的创造空间也是不可估量的,如果能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以切实有效的方式引领他们主动探究、发现,通过一系列、多形式的互动,不仅学生感到上课的乐趣,而且我也不时被学生的热情所渲染。文学的力量是无穷的,让文学的魅力在政治课堂上绽放,使学生心目中的 8
说教课成为陶冶情操、培养能力的舞台。
第二篇:教育教学故事精选--- 让数学课堂充满浓郁的文学色彩[定稿]
让数学课堂充满浓郁的文学色彩
——以九年级《概率》课堂教学实录为例 作为一名理科老师,我经常会跟我的学生说,学数学使人更聪明,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可以让你的逻辑思维能力变得更强大。但我也常常跟我的学生说,不管你们以后学理还是学文,你们都应该爱好文学,多读书。很多人会认为现在科技那么发达,哪用看书,随便百度搜索就可以得到我们所需要的信息。但我认为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读完一本书不一定就要学到什么。读书就是一种放松,一种修心养性,在繁忙的一天中让我们的内心能得到片刻的宁静。我热爱读书,我也希望我的学生热爱读书,于是我经常会把我看到的好书或好的片断在数学课堂上和我的学生分享,让我的数学课堂充满着浓郁的文学色彩。以下是我在上九年级《概率》时和学生分享的内容: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概率。通过昨天的自学,你们说说什么是概率? 生:概率是指表示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这个数值。
师:很好。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充满概率的世界里,在正式研究我们数学中的概率之前,我想和同学们分享几句话。(在屏幕中投影)
★有的同学虽然有99%可以刻苦学习的概率,但却战胜不了自身1%惰性的概率,从而导致他青春流逝,悔恨当初。
★有的同学有99 %想在学习上出人头地的概率,但却选择了1%等待的概率,这一等就是一生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了,你还在等什么!?
★同学们,请珍惜你生命的每一天,从现在做起,用心奉献出一份真爱,用行动去解说你的生活,不要放弃万分之一的希望。
———这便是概率的真谛。师:亲爱的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有些事情看起来实现的概率很低,但我想对同学们说,一切皆有可能,只要有一丝一毫的机会,我们都不应该放弃!最后再送给大家一段话。
★屠呦呦获奖感言
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春暖花开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挑选;不要刻意去巴结一个人,用暂时没有朋友的时间,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待到时机成熟时,就会有一批朋友与你同行;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用人格吸引来的朋友才是长久的。所以,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在我读上面那段话时,全班静得可以让我们感觉到每个人的呼吸,我从同学们的眼里读到了一种感动,一种决心和一种钦佩。
时代发展到今天,学科之间早已打破界限,相互整合渗透.如果能进一步采用“数文(学)结合”,给数学课堂增添更多的文学色彩,逐步与语文学科渗透整合,允许诗词、散文、小说故事、电影等文学形式走进数学课堂,让学生充分感受“文学”在数学中的独特艺术魅力的同时,增强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和能力,也是必然趋势。
第三篇:让孩子的童年充满色彩
(ppt1)让孩子孩子的的童年充满色彩
扬州大学第一幼儿园 吕淑青
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形式主要有:绘画、手工和欣赏三大内容。(ppt2)美术欣赏开阔了幼儿的视野,增加了内在图式的积累,提高对美的感受力,为绘画和手工积蓄内在的功力。绘画与手工则是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具体的操作表现,在活动过程中,幼儿逐步掌握多种绘画和手工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有进行创造性表现的意识和欲望,深刻地体验从活动中得来的各种感受,同时又促进美术欣赏力的提高。应该说,绘画、手工和欣赏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三个方面,它们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构成了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
一、幼儿绘画的发展:(ppt3--1)
1.涂鸦期(1.5~3岁):(ppt3--2)孩子进入幼儿班前,他们就喜欢用笔到处涂涂画画,于是纸上、书上、墙壁、家具上都有他们小手留下的痕迹,这些点、线、不规则的痕迹就是涂鸦画.涂鸦画不讲究色彩和构图,偶尔,他们还会换一支笔画画.幼儿的涂鸦实际上是他们的感知觉和动作有了一定的发展与协调之后对周围环境做出的一种新的探索,是一种新的动作练习.这种练习基本上是一种手臂练习,其根本特点是没有明确的表现意图,而是把涂鸦作为一种游戏活动,享受游戏带来的那种有节奏的运动感觉,以及对纸上、墙壁上出现的各种各样线条的视觉感观上的满足.涂鸦期是绘画活动的准备阶段,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活动,作为老师和家长,首先要鼓励幼儿进行涂鸦,不要忽视,更不要看到孩子乱画就加以训斥.其次,应该提供必要的条件让幼儿进行涂鸦,培养他们的兴趣.另外,还要有效的指导幼儿进行涂鸦活动,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联想,帮助他们逐渐有意识地表现事物和自己的经验.2.象征期(3~5岁):(ppt3--3)3岁以后的幼儿,由于涂鸦的练习,已能用手腕和手指画画,并能够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绘画活动.从造型上来看,他们所画的简单图像只具备物体的基本部分,整体性不强,结构有时不太合理,还会遗漏部分特征,总的来说,这种图像是一种象征的图式.例如:大圆是头,两个黑点是眼睛,下面画上单线表示手脚,就是大人眼中的“蝌蚪人”.从色彩上来看,幼儿的辨别颜色的能力大大提高,对颜色开始有自己的喜好,通常是那些纯度较高的颜色,但不太考虑色彩的和谐美.开始时的涂色既无顺序,也不均匀,有的地方过于浓密,有的则过于稀疏,留下许多空白,显得有些杂乱无章.渐渐地,他们方向一致的线条均匀地涂色.从空间构图上来看,此时的幼儿在画面所画的形象已比较多,不太注意物体之间的大小比例.开始时,还会把每个形象都像商品一样罗列在画面上,但能看出所要反映的主题.象征期的绘画发展为下一阶段的绘画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是涂鸦期到图式期的过度时期.在这一阶段,教师应该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加深对物体的印象,表现物体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鼓励幼儿大胆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作画,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培养独立绘画的能力.3.图式期(5~7岁):(ppt3--4)图式期是幼儿开始真正地用绘画的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再现周围事物和表现自己的经验的时期,也是幼儿绘画最充满活力的时期.他们一自我为中心,创造了许多自己独特的绘画方法,在造型、色彩、构图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发展.幼儿的绘画反映了他们心理发展的水平,我们应该根据幼儿的不同的发展阶段,及时提供不同条件,给予不同的引导,促进幼儿的绘画从低级向高级阶段过渡.二、内容选择的标准(ppt4--1)1.趣味性(ppt4--2)
幼儿在绘画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热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某中动力,这种动力既来自于幼儿固有的自我表现欲望,也可能来自教师的鼓励、支持和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在选择绘画内容时,一定要具备可激发幼儿兴趣的因素,让他们体验到绘画带来无穷乐趣.(高班《快乐的暑假》安排在开学后的第一次绘画课,幼儿的暑假生活丰富多彩,也一定很愉快,刚开学与同伴聚在一起少不了要谈自己经经历的高兴事情,此时老师让幼儿用绘画的方式把这些事画出来,发展了幼儿的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提高了他们对绘画的兴趣。幼儿班《我是小画家》前带幼儿参观高班幼儿作画,引起幼儿对绘画的兴趣,然后过度到让幼儿认识彩笔和画纸,并在自由操作时逐步学会正确的坐姿和握笔的方法。)2.联系性(ppt4--3)绘画内容的安排应注意纵向顺序和横向联系.纵向顺序是指每学期绘画活动之间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排列顺序.横向联系是指不同美术活动相互间的联系,将绘画、手工、欣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幼儿能有步骤地提高活动兴趣和审美水平.(低班学习人物画时,先安排《我长高了》,引导幼儿画出自己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然后安排《天天做操身体好》,引导幼儿观察人物做操时的正面姿态,巩固正面人物的基本特征,画出不同的做操动作。再安排《小朋友拣落叶》,引导幼儿画出简单的人物动态,表现小朋友拣落叶的形象特征。)3.规律性(ppt4--4)
绘画内容必须适合幼儿的技能水平和表现特点,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幼儿园绘画教学的内容比较广泛,可以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美好的事物,也可以是幼儿从电视、电影、书本上看到的、听到的有趣事情.在选择时,教师既要考虑幼儿的技能水平,还要留给幼儿自由表现的余地,幼儿班的幼儿生活经验少,观察不够仔细,手指肌肉也不太灵活,选择的内容应当简单,选择的形象应当单一,色彩要鲜明,更贴近他们的生活.如:绕毛线、涂萝卜.对于低班和高班幼儿,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规律性、前后有联系的内容,多启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低班:路上来往的汽车、街上的行人、快乐的新年等简单的情节画;高班基本上以情节画和意愿画为主,如:我们班的老师、愉快的秋游、我的梦、海底世界、我的成长故事等。4.操作性(ppt4--5)
幼儿的绘画活动是一种手、眼、脑并用的操作活动,是先由大脑对表象进行思考,然后通过不同的绘画工具表现出来.在这种操作过程中,幼儿手部的小肌肉群逐渐发育成熟,手眼脑的配合也逐渐一致和协调.5.审美性(ppt4--6)
在选择内容时,教师要从艺术和幼儿的可接受性两方面去考虑,不能因为孩子年龄小,看不懂,画不出为理由,而忽视美的教育.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幼儿观察生活中、自然界中美的人物、动物、事物,从色彩、图案、动静态、进行比较,丰富幼儿的情感世界,因为真正的美感是一种由内到外的体现.6.综合性(ppt4--7)
绘画活动与其它领域的活动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幼儿在在其他领域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是绘画教育的内容之一,语言、社会、科学、健康甚至音乐活动都与绘画活动紧密配合、相互渗透.在幼儿园的绘画内容中会安排画国旗、长城、天安门、美丽的家乡,这些都与社会教育有密切关系,可以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感受到祖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并为此而骄傲和自豪。7.灵活性(ppt4--8)绘画活动内容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幼儿表达认识抒发情感的效果.我们不能像以前那样,教师规定什么,幼儿就画什么,要尊重幼儿的创造,善于发现幼儿在绘画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所以,选择绘画内容,要考虑到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水平,根据不同的差异,灵活地选择不同的内容.同时,要充分尊重幼儿独立思考、独立创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加幼儿绘画的信心.三、形式多样化(ppt5--1)幼儿的绘画活动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又有不同层次的操作形式。幼儿班:(ppt5--2)由于幼儿班的孩子年龄小,对绘画构图没有经验,不能将视觉的表象与绘图结合起来。这是培养孩子绘画兴趣,养成正确的握笔方法和作画姿态,让他们不断体验绘画带来的快乐就显得尤其重要。
① 彩笔添画----老师将未完成的主题画给幼儿补充添画(糖果、吹泡泡、下雨、彩色的梳子);(ppt5--3)彩笔包括:蜡笔、粉彩、彩色水笔、彩色铅笔 ② ③ 印章画----(漂亮的手帕、小花伞、玫瑰花开、花布);(ppt5--4)
手指画----(水果丰收、草地上的鲜花、刺猬背果子、梅花开了);(ppt5--5)④ 滚画----(放烟花、花裙子);(ppt5--6)
低班:在幼儿班的基础上进一步绘画的工具和材料,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学习用各种线条表现物体,并注意上下、左右的关系布置画面,体验绘画带来的乐趣。(ppt6--1)
①
彩笔主题、意愿画----(手拉手去春游、看电视、故事连环画)(ppt6--2)②
棉签画----(猫、蘿卜、太阳)(ppt6--3)③
粘貼、剪贴添画----(ppt6--4)④
刮画----(ppt6--5)
⑤
吹画----(樹木、花卉、烟花)(ppt6--6)⑥
刷画----(ppt6--7)
高班:(ppt7--1)经过2年的绘画学习,幼儿可以根据主题和意愿,利用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运用不同的技法独立表现物体的形象。对于高班幼儿的绘画,老师应从色彩调配、均衡安排画面、多样化的表现技法上对幼儿进行培养和训练,绘画过程中给幼儿大胆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充分体验绘画创作带来的乐趣和满足。
① 彩笔画(ppt7--2)
命题画----(马路上的车、神秘的天空、我的妈妈)想像画----(洞洞里的秘密、我的梦、未来的房子)②
喷洒画----(动物、花卉)(ppt7--3)③ 泡泡画----(小鸡)(ppt7--4)④ 拓印画----(ppt7--5)⑤ 泼墨画----(ppt7--6)
水墨画(虾趣图)----(ppt7--7)
四、心中有目标:(ppt8--1)教师作为幼儿学习绘画的直接指导者,心中有目标是进行指导的重要前提。这个目标,大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绘画这一领域中所要达到的目标,小到每一个绘画教育活动甚至每一个教育细节所要达到的目标。因此,教师在开展幼儿绘画教育活动时应该思考这样的问题:通过绘画活动我要培养孩子什么样的能力、提高孩子什么样的水平?我要通过怎样的形式和手段来开展活动?活动的重点是什么、难点应该怎样解决?能思考这些问题就是教师心中有目标的体现。有了目标,活动才能顺利开展,幼儿的绘画技能才能正真得到提高。(ppt8--2)
举例:(ppt9--1)马路上的汽车
心中有目标是一个活动成败与否的关键所在,有了目标,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就知道怎样指导幼儿进行活动。(ppt10)
五、眼中有孩子:(ppt11--1)
所谓眼中有孩子,就是要把孩子的发展放在首位,知道我面对着什么样的孩子?他们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是什么样的?他们的绘画基础怎样?他们的个别差异是什么?„„总之,就是要十分清楚地了解自己所面对的孩子,甚至是孩子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差异以及身体动作的发展等,都对幼儿绘画技能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
举例:绘画活动《海底世界》,在备课时,我设想了两种绘画海水的方式:一种是勾画轮廓后用渐变的颜色来涂底色,另一种是用蜡染的方法来进行绘画。在确定使用何种方式开展活动时,我想到了我的孩子们,估算了一下他们的绘画水平,他们都是大班的孩子,经过三年的绘画训练,他们具有较好的涂色能力,如果选用前者,效果应该不错;而如果选用后者,效果可能稍逊色些,但幼儿能接触另一种绘画的技能。综合多种因素后我选择了后者。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我用亮丽的范画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同时用当场示范引导幼儿了解其中的技能技巧,从而为创作奠定了基础。也预示着良好的活动效果的产生。由此可见,只有把幼儿放在第一位,才能使幼儿真正得到发展。
深刻地了解了自己的孩子,(ppt11--2)就知道使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教学才有效;(ppt11--3)就知道对什么样的孩子提出什么样的要求;(ppt11--4)就知道对什么样的孩子做出什么样的评价。因此,眼中有孩子能帮助我们更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绘画技能的培养。
六、指导有方法:(ppt12--1)
1、示范讲解法:(ppt12—2)示范就是教师把绘画活动的难点直接操作给幼儿看,有利于幼儿直接进行模仿,学习一些绘画活动中必需的、关键的、技术性的操作规程。如绘画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还有在绘画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技能。教师示范时动作清晰、准确,必要时动作可以夸张一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看见,同时还要应配合讲解,讲解的语言简洁、清楚,与示范密切结合。(示范水墨画---美丽的花、对虾)
2、游戏练习法:(ppt12—3)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在他们眼里,几乎一切活动都是游戏。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化的方式指导幼儿绘画。对孩子来说,绘画本身就是一种游戏。游戏化的绘画指导方式适合幼儿实际发展水平,能让幼儿轻松地接受技能的指导。特别是一些幼儿难以掌握的、学习有难度的美术技能,教师应采用游戏化的情景,儿童化的语言来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获得愉悦、新奇的情感体验的过程中,提高参与绘画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自然地接受技能的学习。
在《足球场上》这个绘画活动中,为了提高幼儿对这个绘画内容的兴趣,也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感受踢足球时人物的不同动态,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用一个四肢可以自由活动的玩具娃娃充运动员,然后请幼儿分别模仿玩具娃娃的各种动作,让其他幼儿仔细观察同伴的姿态。这样一来,幼儿都对现场模仿动作的游戏十分感兴趣,同时也真正了解到了足球场上人物的动态,为正式绘画奠定了基础。
3、儿歌记忆法:(ppt12—4)绘画之前以儿歌或者猜谜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孩子在一开始就能将观察的注意力集中在老师预定的对象上。
如:绘画----小猪(王老先生我六十八,耳不聋来眼不花。你别看我年纪大,可是力气一大把。屋子前面有块地,就想养些小东西。)
(大圆中圆套小圆,小圆变成娃娃脸;中圆里面月牙弯,上面开着两扇窗; 大圆上面牵条线,下面倒着两座山;咦,变只小猪给你看。)
4、正面鼓励法:(ppt12—5)这是指教师在绘画的过程中使用表扬、赞美等肯定性的语言评价幼儿、鼓励幼儿,促使幼儿在绘画活动中树立自信,提高兴趣。如:在一次画饼干的活动中,一位男孩只在画纸上画了许多方形,一块饼干也没画。当我走过去时,他连忙把画捂住,很明显知道自己“画得不好”。而坐在他旁边的女孩立刻报告:“他不会画饼干,他什么都不会。” 如果此时老师只一味地鼓励“你画得很好嘛„„”作用并不大,说不定会让他更难堪。我想了想便随意地说:“不会画饼干可以画别的东西,饼干罐子、饼干的包装袋„„都能画呀!”听我这么一说,男孩捂着的手放开了,他看着自己的画,有所发现地说:“这是罐子,用来装饼干的。”我及时夸奖了他与别人不一样的想象,引来其他孩子一阵赞叹。待活动结束时,我发现这个孩子画上的那些“罐子”里都画满了“饼干”。正是这样一来有效的指导方式,帮助他克服了困难,战胜了自卑。
七、技能学习与创造力培养相结合。(ppt13--1)
许多的操作经验提醒了我们,要调节好技能培养与幼儿创造性培养之间的关系。在不同观念思潮的澎湃涌动下,幼儿美术教育技能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重视技能,忽略创造性培养,或不谈技能,只求创造的教育观念都是片面的,都会严重制约和阻碍幼儿美术能力的发展。由此可见,幼儿绘画技能的学习是不能孤立存在的,是要和创造力的培养整合起来的。我们要在引导幼儿学好技能的同时,重视幼儿创造力的培养,鼓励幼儿用心地画,创造性地表现内心的情感和对世界的认识。
如:想象画----《洞洞里的秘密》
另外,(ppt13--2)我们还应增加幼儿获取生活经验的机会,要多带幼儿观察自然与社会,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体验社会生活的丰富与精彩,激发幼儿的绘画创作灵感,鼓励幼儿运用学到的绘画技能,创造性地表达。
八、绘画作品的评价(ppt14--1)(ppt14--2)评价的目的就在于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干,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评价活动是绘画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与幼儿园其它任何一种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相比较,其应用的程度最高,受到的重视程度却较低,且存在的问题也很多。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ppt15—1)
(一)只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幼儿的积极主动参与。(ppt15—2)在评价方式上更多的是教师一个人意愿为主,自己决定作品的好坏优劣。教师要扮演的是:“裁判者”的角色,唱的是独角戏,虽然有时也让个别幼儿参与评价,教师总结,但由于教师平时缺乏对幼儿该方面的引导和培养,幼儿缺少该方面的能力,这一切也形同虚设。
(二)只重视占少数的较好与较差的作品,忽视大多数的一般水平的作品。(ppt15—3)
教师评价时仅指向于一些好的或明显不足的作品,如果是从肯定优点,发现问题的角度来看,这是无可厚非的。但许多教师似乎认为评价工作就是“寻找”处于两个极端发展水平的作品,评价对象仅在于此而已。对那些占大多数处于一般水平的作品则常常忽略,没有指出其不足在哪里,应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三)只重视幼儿美术作品的结果,忽视幼儿美术活动的过程。(ppt15—4)
教师评价是偏重于作品结果的优劣,对于幼儿作品中涉及到的诸如构图,着色,形象性,技能技巧等的这些作品结果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良好的习惯、顽强的毅力、稳定的注意力、浓厚的兴趣等这些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非智力因素缺少引导与肯定。(四)只重视幼儿美术作品中所表现出的现状,忽视幼儿美术能力的发展。(ppt15—5)
许多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只看见眼前的作品结果,忽视幼儿美术能力前后的差异,忽视幼儿美术的发展和进步过程,只是采取横向比较的方式,缺乏爱心,细心,不注意观察幼儿的微小进步,缺乏对幼儿美术能力发展的纵向评价。
因而教师要用肯定的方式评价幼儿的绘画活动,多鼓励,多表扬,而没有否定和批评。教师要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绘画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让幼儿有继续作画的愿望,是每位幼儿有成功的体验。评价中也可以提出幼儿的不足,发现幼儿表现中的错误要巧妙地指出,不能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
如何正确、及时的评价孩子的绘画作品呢?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1、过程评价(ppt16--1)
这是看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性,主动性,持久性,习惯方面等,如观察幼儿是否主动从事美术活动,对美术活动是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完全沉浸其中,还是对美术活动迟疑不前,活动中企图停止或张望别人做什么等;观察幼儿对美术活动的注意集中与持久程度;观察其作品是自己决定完成的,还是模仿他人完成的。在幼儿绘画过程中以鼓励为主,让孩子的绘画过程愉快,适时适当引导观察、引导想象,鼓励他们大胆操作,使绘画过程流畅、自然。
2、结果评价(ppt16--2)
孩子的画在一定意义上是他与别人交流的方式。因此,教师不能以自己的标准、观念去限制、约束、要求孩子,可以通过孩子自己的解释来进一步了解他的作品,借机锻炼他的语言能力,并顺势谈一些自己的想法。(ppt16--3)(比较两幅作品)
3、审美评价(ppt16--4)
评价幼儿绘画作品的整体效果,主要包括构思、造型、着色等方面。如观察幼儿是否在创造之前预先想好作品的主题和内容,有的能在事前构思好,动手之后围绕构思创造;有的预想出局部;有的动笔后由痕迹想到什么画什么,还如观察和评价色彩上是鲜明生动,涂色均匀,还是色调单一,涂色不均等。诸如形式、色彩的美感评价,需要教师自身具有一定的审美经验,和孩子一起成长,看些有关的书,多与专业人士、老师交流,肯定会做得更好。
审美评价是幼儿发展审美素质的重要环节,通过有效的审美评价,可以更好发挥孩子的天性,激活潜质。
4、相信孩子的天赋(ppt16--5)
孩子在许多方面的发展都常让老师和家长有吃惊的感觉,画画亦然。
(ppt17)请准备好纸、笔,让孩子们尽情地画吧!(ppt18)感谢协助拍摄的幼儿园(ppt19)结束播放
2008-05
第四篇:校长——让教育充满思想
校长——让教育充满思想
贾泽民
甘肃省礼县崖城初中 742200
【摘要】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思想是校长的灵魂,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有一个好思想才能有一个好校长。校长要善于把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理想、教育认知、教育智慧和教育才能转化为办学的思路、策略和韬略,转化为全体教职员工的意志和行为,并坚贞不渝地带领大家走向教育思想的王国,才能最终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形成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办学特色。办学思想不是抄来的,而是在孜孜不倦的学习中“造坯”,从教育实践的反思中“萃取”,从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方针中“修茸”,从对校本现状的深刻研究中“造型”,从改革创新中“进化”的。【关键词】教育思想
办学思想
校长办学思想的形成过程
笔者在参与一项目评估期间,曾对7县41所乡镇中心小学或初中学校“校训”及“三风”做过调查和收录,分析发现,不计词序,有36.83%的学校校风是“团结
勤奋
求实
创新”,有17.07%的学校校风接近以上“四词八字”,比如“严谨 勤奋 求实 创新”、“团结
勤奋 扎实 创新”等等。有18.76%的学校校风是“苦抓
苦教
苦学”,三者合计72.66%。地域不同,情况各异的学校为什么校风会如此雷同呢?调查发现,这类学校大部分存在这样一些共同特点:管理守旧,校长“守摊子”思想严重,工作被动应付,缺乏主动性和创造力;新课程实施畏难情绪大,心里没底,怕“搞砸了”,主观上“观望”、“等待上级”或完全“推给教师”,校长自己无所作为。
笔者认为,校风抄袭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校长没有教育思想,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的办学思路。因而,办学缺乏主心骨、意志力,人云亦云,守旧被动,工作只能“看门守摊子,围着事务转圈子”。让这样的校长去发展学校,怎么能使人看到希望的曙光呢?
一所学校能否办出成效,关键是校长,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校长 的灵魂就是办学思想。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有一个好思想才能有一个好校长。
一、校长的思想与学校发展的关系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巴尔扎克说:“一个有思想的人,才真正是一个有力量的人”。拿破仑也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有力量,一是宝剑,二是思想,而思想比宝剑更有力量”。没有软件系统支撑的电脑就是一堆物理摆件,没有思想的人,就是行尸走肉,没有教育思想、没有办学思想校长就是一个学校管理职位的摆设。
校长的教育思想、办学思想,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办学行为,决定着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霍姆林斯基说:“校长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教育行政的领导”。作为学校核心人物的校长,他要用先进的理念去引导人,用专业策略去凝聚人,用优秀的思想去感召人,要把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理想、教育认知、教育智慧和教育才能转化为办学的思路、策略和韬略,转化为全体教职员工的意志和行为,并坚贞不渝地带领大家走向教育思想的王国,才能最终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形成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办学特色。
“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菲律宾教育家赫查说过:“我从来没有见过拙劣的校长能办成好学校,也没见过好校长办出坏学校。” ①纵观近代教育史,许多教育家和成功校长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如:霍姆林斯基以“相信孩子”的思想缔造了国际著名的帕夫雷什中学;陶行知以“生活即教育”、“民主教育”的教育思想创立了具有“开明、平等、实干”风格的晓庄师范;
上海建平中学老校长冯恩洪提出 “合格+特长”的育人思想,创建了闻名全国的建平模式;江苏洋思中学蔡林森校长大胆提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创造了三率100%的奇迹。所以优秀校长应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和适合校情的办学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办出自己学校的特色和个性来。才能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快速发展。
二、校长的教育思想与办学思想的关系
人们常常把办学思想和教育思想相混淆,其实,两者不是一回事。北京师范大学陈孝彬教授说:“教育思想是对教育规律认识基础的主观选择”,“是对办什么样的教育和怎样办教育的总的看法,是对教育宏观的、理性的认识”。而办学思想是校长的教育理念、信仰、价值观在学校工作中的体现。是校长的智慧和创造才能的展示。办学思想体现了校长在学校发展中的思路、计谋、策略和韬略,就是说,它不完全是一个根据文件怎么说就怎么做的问题,而是在实践上级文件中体现他的计谋、策略和韬略;它是校长向自我的智力和体力极限挑战的过程;办学思想不是抄来的,是校长在长期的学习、思考中积累的,是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体验和领悟的结果。校长的教育思想决定着办学思想。校长要善于把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思想转化为自己的办学思想。
三、如何形成校长的教育思想
1.在孜孜不倦的学习中“造坯”
“校长不读书教育血脉遭梗阻”。②一个真正合格的、优秀的校长要研习教育发展历史,懂得教育的昨天和今天的演变过程;要读教育
名著,要读夸美纽斯以来有影响的中外教育家的著作,要读杜威、皮亚杰、维果茨基、布鲁纳、霍姆林斯基、加德纳等著作,他们是 20 世纪教育思想的源泉。尤其是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建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出现,极大地推动着教育革新潮流,推动着课程改革,关注和研究当代教育家的优秀著作、关注和研究不断变革的教育实践,对校长更显得迫切而重要。只有坚持深入学习,才能在一个广阔的思想背景中反思、认识、总结教育改革实践,大步步入素质教育潮流。校长要利用自身的工作条件、位置优势,先于教师钻研学校课程理论和知识,多啃几本书,多听专家指导,多看看别人的做法,多“下水”实践,积累自己的经验。要带着工作中发现的具体问题,以研究的态度去学习,去寻找答案。校长要抓住自身工作中的几个“节点”进行有效学习。比如,在上示范课前、教学研讨前、学术讲座前、论文写作前的应急准备学习;在校本教研中的研究性学习;在经验总结时的反思性学习。通过不断地学习,形成正确的超前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成为先进理念的化身,成为思想者,成为课改的代言人。许多校长不读书的现象,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过来。在学习型校长带领下,就会出现学习型组织和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教师队伍,就会出现书香校园。
霍姆林斯基通过广泛阅读,拓宽了知识视野,把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充实了自己的教育思想,成就了自己的伟大事业。
魏书生奉劝校长要“多一些书卷气,少一些烟酒味”。要做一个 “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的人。
2.从教育实践的反思中“萃取”
一个好的校长,会全身心地投入学校工作,把理想和思想付诸教育的实践。把学习厚积,薄发于点点滴滴的工作实践,在长期的实践中检验自己的想法,修正自己的做法,提炼自己方法,反思自己的看法。“学而不思则罔”,“感性无知性则盲”,反思是一种哲学,是一种方法论,是一支向历史汲取营养的肠管。学校无小事,事事皆留意,要养成能够敏锐地判断出其背后隐藏的问题和教育价值的习惯。既反思别人的得与失,又反思自己的得与失,既反思书本理论的适切性,又反思实践经验的时效性,既反思胸中的“成竹”,又反思腹内的空乏,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最终确立自己的教育思想、办学思想。
3.从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方针中“修茸”
校长科学的教育思想和办学思想,首先来自于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的政治信念和忠实执行国家教育方针的政治品质。坚持在治校实践中,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教育方针,依法治校、严谨治校、科学管校,要把执行教育政策法规放在学校管理工作重要地位,作为管理决策的依据,统领和指导全校工作。校长在履行其工作职责中要具有这种坚定不移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否则,将偏离办学方向。在学校里,如果校长没有构建起正确的、健康的教育思想王国,它就不会成为一个朝气蓬勃的工作和学习的集体;如果在现实工作生活中,领导者缺乏良好的政治道德素质,“政者不正”,就会误入歧途,迷失方向,丧失校长权威。
校长的办学思想,只是“个人产品”,只有放在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方针中修茸、矫正,才能变成符合民族利益、符合国家意志的合格“国家产品”。校长的办学思想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具体体现,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4.从对校本现状的深刻研究中“造型”
每个地区,每所学校都有他们自己的独特校情,深入研究自己的现状,客观评价自身的‘家底’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新的理念、新的思想都有他产生的时空背景,是否适切自己的实际,要认真地去研究。实事求是、联系实际的办学思想才是正确有效的。一所学校的办学思想好与不好,关键不是看词条的文学品质,而是看它能否尊重学校的历史和实际,能否起到引领的作用。不能为了赶时髦而人云亦云,要以科学的态度、方法去提炼,挖掘本校的历史文化,尊重客观实际和教育规律形成适合本校的个性化办学思想。5.从改革创新中“进化”
时代呼唤创新型校长。我们所面对的社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创新”。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④而民族素质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关键在教育。教育能否办好,首先取决于校长的创新意识。校长创新意识,创新勇气,创新思想,事关教育改革的成败。只有创新型校长,才能营造出创新环境和氛围来,才能带领创新型教师,培养创新型学生。
创新能力和行为是当代社会的显著特征。校长的创新管理能力是校长个性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成功的关键。具有创新能力 的校长,才能敢于打破传统的、落后的办学模式,勇于标新立异,“不受古今中外的书籍束缚,不被名家学说所吓倒,不拜倒在权威的脚下,不把前人的学说奉为教条,而是自由地去运用各种学说,辨别其真伪,不断提出创造性的新观点、新理论”;寻求一条适合自己学校特点的办学路子,使学校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办学特色。⑤
校长的办学思想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合乎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三个面向”的前瞻性。
参考文献:①王铁军:《校长领导力修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②石为华 张琴秀:《中国教育报》2005年5月19日第5版
③张惠梅:《时代呼唤创新型校长》,《中国西部科技 》 2006年18期
④江泽民:“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论科学技术》,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70页
⑤吴秀娟等:《成功校长的实践与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10页
第五篇:思想政治课
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
古人说“不破不立”,“学贵质疑”,只有在不断的怀疑、反思、总结的基础上,能力才能进一步提升。这张试卷是有许多高考真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较高的代表性,对于试卷的评讲能让学生的思维上升到另外一个高度,积极引导学生的高效思维,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解题能力的提升。对这堂课的感受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课前认真批改,详细分析——提高政治试卷讲评课实效性的前提。
2、创设民主宽松、思维碰撞的课堂情境——提高政治试卷讲评课实效性的重点。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人格,正视学生差异,对学生充满信任和理解,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与,如把学生的试卷中出现的好的解题思路、方法介绍给大家,也可以由学生上台讲解;试题难度相对不大的试题,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他们回答,让他们体会成就感,增加其自信心,消除压抑感,激发其内在兴趣;对学生的不同看法不要武断地否定,而是要耐心地听取,积极地引导,在教学中征求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要,请学生献计献策。
3、完善行之高效的教学模式——提高政治试卷讲评课实效性的关键。
通过建立完善行之高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想学、能学、会学、乐学,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使试卷讲评课取得最大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