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年南通市教师暑期校本研修模拟试题--高中生物
生 物 模 拟 题
一、单选题:本部分包括50题,每小题0.5分,共计2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细胞膜的成分中含量最丰富的脂质是
A.脂肪
B.磷脂
C.胆固醇
2.生物膜系统在细菌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极为重要,真核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在组成上包括
A.细胞膜、染色体、核膜
B.细胞膜、核糖体、核膜
C.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
3.人体红细胞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的物质是
+A.H2O
B.OC.K
4.若人体唾液淀粉酶反应体系的温度从15℃上升至25℃,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将
A.增大
B.不变
C.先增大后减小 5.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下列不属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是
6.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mRNA合成的同时就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 B.唾液腺细胞和胰腺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较多
C.吸收和转运营养物质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线粒体集中分布于细胞两端 7.酵母菌无氧呼吸不能产生的物质是
A.酒精
B.丙酮酸
C.乳酸
8.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分裂期的
A.前期和末期
B.中期和后期
C.后期和末期
9.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酶性升高是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B.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是细胞分化的主要原因 C.细胞凋亡是指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损亡和死亡
10.某DNA 分子的一条链中碱基C占该链碱基是比例为36%,则在以其为模版转录而成的mRNA中碱基G所占比例为
A.18%
B.36%
C.50%
11.人类精子发生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 B.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 C.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223
12.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遍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
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 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 C.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 13.下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II3和II4的基因型相同
C.II3和II4的基因型不同
14.下列有关细胞中基因、DNA、染色体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每个DNA分子上都有一个基因
C.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
15.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组成DNA与ATP的元素种类不同 B.T2噬菌体的遗传信息贮存在RNA中 C.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16.下列物质中与DNA复制无关的是
A.DNA的两条模板链 B.解旋酶
C.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17.某城市兔唇畸形新生儿出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城市,研究这种现象是否由遗传因素引起的方法不包括
A.对正常个体与畸形个体进行基因组比较研究 B.对兔唇畸形患者家系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C.对该城市出生的兔唇畸形患者的血型进行调查分析统计
18.南瓜所结果实中白色(A)对黄色(a)为显性,盘状(B)对球状(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让基因型为的白色盘状南瓜与“某南瓜”杂交,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图所示,则“某南瓜”的基因型为
A.AaBb
B.Aabb
C.aaBb
19.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雄株,g基因决定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雌 株。G对g、g—是显性,g对g—是显性,如:Gg是雄株,gg—是两性植株,g—g—是雌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最多可产生三种配子 B.两性植株自交不可能产生雌株
C.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产生的后代中,纯合子比例高于杂合子
20.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种现象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 B.该变异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体
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21.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A.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
B.冬季来临时植物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增高是为了更好地防止冻害 C.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 22.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 B.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C.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23.无胸腺裸鼠是一种无毛变异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常作为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 B.无胸腺裸鼠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 C.人类癌细胞可在无胸腺裸鼠体内增殖
24.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
B.若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a处膜电位的变化为: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 C.在Ⅱ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
25.环境中一些化学物质可使雄性动物精子数量减少、运动能力低下、畸形率上升,并逐渐雌性化。由此可推测这些化学物质的作用可能类似于
A.甲状腺激素
B.生长激素
C.雌性激素
26.为验证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理,某同学按下图进行了实验。其实验结果应为
A.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
B.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 C.胚芽鞘不生长
27.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条件适宜时弃耕农田会演替树林
B.丘陵地带地震后会发生初(原)生演替 C.冰川泥、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28.下列3个种群不同年龄的个体数曲线图中,表示衰退型种群的是
29.在沿海滩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高层芦苇茂密,中、低层绿草如茵,大量的禽鸟齐聚
其中,水下还分布着大量的文蛤、蟹、虾和鱼等。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芦苇、绿草属于生产者
B.文蛤、蟹、虾和鱼都是第二营养级 C.生态系统稳定性与信息传递无关
30.下列有关种群“J”型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J”型增长的种群都有K值
B.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种群呈“J”型增长 C.“J”型增长的种群个体数一定不断增加
31.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实例中,属于间接价值的是
A.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
B.有些生物的特殊功能对科学研究具有启发作用
C.对人体有害的病原体存在尚不清楚的价值 32.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有选择地被血液运动到靶器官、靶细胞
B.脑干内有呼吸中枢、体温调节中枢等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
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都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
33.有人发起“多吃素食、少吃肉食”的运动,以支援粮食短缺地区的灾民。运用生态学知
识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A.多吃肉食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
B.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 C.多吃肉食比多吃素食消耗的粮食总量更多
34.下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其中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m2•a)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为 A.16%
B.15%
C.12%
35.养鸡场鸡舍中清晨和傍晚用稳定的灯光延长光照时间,以提高产蛋率。下列分析错误的 是
A.延长光照刺激可直接通过体液调节提高产蛋率 B.鸡的产蛋率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 C.鸡的产蛋行为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
36.长在路边的小草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它却有
其存在的价值,但不包括
A.它属于该地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它对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群的生存有利无害 C.它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
37.某城市的一块荒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被改造成另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改造前后的一些变化见下表。据此作出的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A.改造增加了该区域的湿地面积 B.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
C.改造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物质
38.科学的操作过程对实验成功起着关键的作用。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分离色素实验中,沿铅笔线均匀画滤液细线并迅速重复2~3次
B.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计数前,将培养液震荡摇匀后再吸取样液
C.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盖上盖玻片后用拇指轻压盖玻片 39.根据下列相关实验操作,预期结果合理的是
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40.为解决二倍体普通牡蛎在夏季因产卵而出现肉质下降的问题,人们培育出三倍体牡蛎。
利用普通牡蛎培育三倍体牡蛎合理的方法是
A.利用水压抑制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
B.用被γ射线破坏了细胞核的精子刺激卵细胞,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
C.用化学试剂阻止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释放极体,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 41.下列关于转基因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转入到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可能通过花粉传入环境中 B.转抗虫基因的植物,不会导致昆虫群体抗性基因频率增加 C.如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不存在安全性问题
42.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脑血管中有一种特殊的β—淀粉样蛋白体,它的逐渐积累可能导致神
经元损伤和免疫功能下降,某些基因的突变会导致β—淀粉样蛋白体的产生和积累。下列技术不能用于老年痴呆症治疗的是
A.胚胎移植技术
B.胚胎干细胞技术 C.基因治疗技术
43.下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 B.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C.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
44.某种蛋白酶是由129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蛋白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蛋白酶溶液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B.利用透析法纯化该蛋白酶时,应以蒸馏水作为透析液
C.用含该蛋白酶的洗衣粉去除油渍,效果比其他类型加酶洗衣粉好
45.下图1表示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有关操作,图2是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刚溶化的海藻酸钠应迅速与活化的酵母菌混合制备混合液 B.图1中X溶液为CaCl2溶液,其作用是使海藻酸钠形成凝胶珠 C.图1中制备的凝胶珠用蒸馏水洗涤后再转移到图2装置中 46.与大棚种植蔬菜相关的措施及分析中,正确的是
A.施用农家肥,可提高大棚中CO2的浓度
B.阴雨天适当提高大棚内温度,可明显增加有机物的积累量
C.用红色塑料薄膜代替无色塑料薄膜,可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速率 47.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
B.若没有外界诱发因素的作用,生物不会发生基因突变 C.基因突变是指mRNA 上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
48.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某种植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初步推测错误的是
A.浓度高于106mol/L的生长素会抑制该植物茎段的生长 B.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含量达到M值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 C.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和乙烯的含量达到峰值是不同步的 49.下列关于利用胚胎工程技术繁殖优质奶羊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对受体母羊与供体母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B.利用胚胎分割技术可以获得两个基因型完全相同的胚胎 C.人工授精后的一定时间内,收集供体原肠胚用于胚胎分割
50.明党参是我国珍稀药用植物,对其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的方法,错误的是
A.设计细胞培养反应器,实现药用成分的工厂化生产 B.大量培养愈伤组织,直接提取药用成分
C.利用动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胚状体,制成人工种子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本部分包括50题,共25分。
1.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2.普通高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普通高中生物课程共有三个必修模块和三个选修模块。()
4.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具体内容标准的表述所用的动词分别指向知识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情感性学习目标。()
5.知识性学习目标分为了解水平、理解水平、应用水平。()6.技能性学习目标分为模仿水平和独立操作水平。()
7.情感性学习目标分为经历(感受)水平、反应(认同)水平、领悟(内化)水平。()8.高中生物课程的三维目标分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9.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等属于知识目标。()
10.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1.我们在教学中要认真组织好探究性学习。()
12.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必须具有完善的专业理论体系和成熟的专业技能。()13.高效课堂的四个特征:一是突出目标的整合(导向);二是催生过程的灵动(关键);三是实现“四基”的扎实(结果);四是聚焦人格的生长(核心)。()14.考试目标是试卷编制的出发点和归宿,具有导向和制约功能。()15.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关联表。()16.初中生学习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等较为机械的方法。()
17.高中更注重于抽象和逻辑思维,理性而具体,要求学生要有更强的推理、分析、概括、综合的能力。()
18.普通高中生物课程和义务教育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完全相同。()- 7 19.在学习习惯上,初中学生在学习上主要是依赖老师和课堂,学习上缺乏主动、自主。要靠教师管。()
20.效度是反映一次考试能否达到需要测量的功能程度的指标。()21.难度是反映试题或试卷难易程度的指标。()22.信度是反映考试结果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指标。()23.洋思的教学模式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24.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应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
25.人本主义理论认为:促进教育人性化的发展,尊重学生对教育的内心感受,尊重学生的发展权利。()
26.反思性教学将直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7.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发展应由多方面向单方面发展转换。()
28.生物学的基本观点是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的观点。()
29.初中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比较不明确,以兴趣为主。学习的主动性也比较差,常常会“被动学习”。()30.“双向细目表”是命题的灵魂。
31.酵母菌细胞结构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酵母菌没有叶绿体。()
32.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同处于分裂末期的动物肠上皮细胞与洋葱根尖细胞,形态上最主要的区别是动物肠上皮细胞膜凹陷,细胞缢裂,洋葱根尖细胞形成细胞板。()33.为了提取银杏叶片中的叶绿素,研磨前在研钵中除加入剪碎的叶片外,还应加入丙酮、碳酸钙、石英砂。()
34.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
35.大肠杆菌和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大肠杆菌没有细胞壁。()36.在人体肌肉细胞中能够合成ATP的细胞器是叶绿体。()37.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主要是DNA。()38.胰岛B细胞中的胰岛素转录的场所是核糖体。()
39.真核生物的形状从根本上来说决定于DNA上碱基的排列顺序。()40.现代生物进化论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41.人体成熟红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血液。()
42.某人接种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一段时间后体内出现了相应的抗体,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效应T细胞。()
43.糖尿病在现代社会中的发病率越高。为了检测人体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可选用的试剂是双缩脲试剂。()
44.细胞中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45.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其性状易于区分。()46.重组质粒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别和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47.为了制备酵母菌原生质体,需用酶解法除去细胞壁,但应在低渗溶液中进行。()48.“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使全球再次聚焦碳排放问题,呼吁人们积极行动起来,力求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49.可用新鲜的花菜和蒜黄为材料进行DNA粗提取实验。()50.人体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调节血糖浓度。()
高中生物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2.C 3.C
4.A
5.C 6.A
7.C 8.A 9.B 10.B 11.C 12.C
13.B
14.A
15.C
16.C
17.C
18.B
19.C
20.B 21.C
22.A
23.A
24.C
25.C
26.A 27.A
28.B
29.A 30.C
31.A
32.C
33.C
34.B
35.A
36.B
37.C
38.B 39.C
40.C
41.A
42.A
43.B
44.A
45.A
46.A
47.A
48.A
49.C
50.C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23.√
24.√33.√
34.√43.×
44.√
15.√
25.√
35.×
45.√16.√
17.√26.√
27.×36.×
37.×46.√
47.×18.×
19.√28.√
29.√38.×
39.√48.√
49.√9
20.√
30.√
40.√
50.√21.√
22.√ 31.√
32.√ 41.×
42.×
第二篇:2010年南通市教师暑期校本研修考试模拟试题
2010年南通市教师暑期校本研修考试模拟试题(1)
暑期校本研修通识理论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满分30分,每题1分)
学科姓名得分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家教育方针内涵的一项是:
A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B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培养全面发展的接班人D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观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育法律关系要素的一项是:
A内容B主体C规则D客体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素质教育内涵的一项是:
A学会做人B学会学习C学会健体D学会审美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考核原则的一项是:
A客观B准确C公正D透明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教育学生的义务的一项是:
A完成教学任务B法制教育C文化教育D社会活动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职业活动内在道德准则的一项是:
A忠诚B审慎C敬业D勤勉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的一项是:
A爱国守法B关爱学生C终身学习D自强不息
8.下列选项中关于义务教育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学校教育B免费教育C不可放弃D幼儿教育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职业道德精华的一项是:
A尽忠为国B服从安排C勇于创新D诚实守信
10.下列选项中关于教师资格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刑满人员可以获取B县级教育局认定C申请者中国公民D剥夺政治权利者不能取得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学策略特征的一项是:
A综合性B稳定性C灵活性D层次性
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专家型教师区别于其他类型教师的主要特征的一项是:
A原理性知识丰富B经验性知识丰富C策略性知识丰富D跨学科知识丰富
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重构课堂关键要素的一项是:
A课程设置B教学环境C教师角色D教学方法
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合作学习基本要素的一项是:
A面对面的促进交往B积极的相互依赖C小组建制D团体进展过程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专家型教师教学策略优势的一项是:
A注重个人展示B注重灵活性与创造性C注重积累失败案例D注重课后反思
16.下列选项中属于对教师专业成长影响最大的发展阶段的一项是:
A预备期B形成期C发展期D成熟期
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专业成长核心内涵的一项是:
A专业精神的不断重塑B专业知识的不断拓展
C专业理念的不断修正D教学管理的不断改进
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专业成长基本素养的一项是:
A反思能力B研究能力C写作能力D合作能力
19.下列选项中关于教师专业成长途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自然成熟B自我反思C专家引领D同伴互助
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专业化主要标准的一项是:
A专业的成熟程度B专业的分化程度C专业的经济待遇D专业的不可替代
21.下列选项中关于生涯辅导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帮助学生了解自我B时代的理想教育C帮助学生自我选择D帮助学生了解社会
22.下列选项中关于班主任实施生涯辅导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强化生涯辅导意识B熟悉职业世界C掌握职业辅导方法D教师形象无关生涯辅导
2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形成个人偏见主要原因的一项是:
A刻板印象B交往频率C自我投射D近因效应
24.下列选项中关于职业人格类型与职业匹配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实际型-机械师B社会型-教师C研究型-新闻记者D常规型-临床心理学家
25.下列选项中关于角色与生涯发展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角色转换不具情感性B角色发展具有变异性
C不同角色具有交互性D个体角色具有多重性
26.下列选项中关于新课程价值观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改变课程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B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C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D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融于课程教学
27.下列选项中关于实施价值观教育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运用课程文本开展价值观教育B教学过程本身寓存价值观教育 C价值观教育是思想品德课程内容D专业课程不适宜开展价值观教育
2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价值观范畴的一项是:
A意识形态B政治信仰C形势与逻辑D物质与商品
29.下列选项中关于价值观认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价值观教育首先在于家庭B价值观教育核心是传统文化教育 C价值观教育关键在于实践D价值观教育主要阵地是学校
30.下列选项中关于课堂交往与价值观实现关系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教师以身示范本身就是道德价值的呈现
B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的增加与情感沟通有助于实现教学目的C课堂交往作为充满生命互动与情感交流的过程并不具有价值意义 D课堂互动中师生双方能够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
【参考答案】
1-5 DCBDA6-10 CDDBA11-15 BDBCA16-20 CDCAC21-25 BDBDA26-30 ADDBC
第三篇:2010年南通市教师暑期校本研修模拟试题--小学语文
2010小学语文暑期培训模拟试题
一、判断题
1.新课一轮程改革要求改变以往的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实现“知识本位”课程向“技能本位”课程的转变。()2.在语文实践中,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两者相加的关系。()3.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4.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
5.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知识。()6.《语文课程标准》从爱语文、理解和运用语文、语言积累、语感、思维、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等十个方面,陈述了语文素养所包含的具体要素。()7.“语文素养”的核心成分是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8.《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第一、二、三学段分别累计认识常用汉字为1600-1800、2200、3000个。()9.《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1-2年级要多认少写。”()10.集中识字法突出的规律是以歌词带字。()11.从第一学段开始要求学生学习浏览,从第二学段开始要求学生学习默读,从 第三学段开始要求学生学习略读。()1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总目标。()13.写作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14.语文教学中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有趣的书。()15.《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第一、二、三学段背诵优秀诗文的数量要求为三个学段分别为50、60、70篇(首)。()16.《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第三学段阅读说明性文字,要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17.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18.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察能否能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19.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知识教学力求精要有用”。()20.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21.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22.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23.《语文课程标准》建议采用多种方式评价写作。()24.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只能是书面的。()25.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26.文本狭义上是指一篇篇的课文,广义上则包括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所有口头的或书面的言语材料。()27.口语交际的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28.口语交际要进行大量的、系统的口语交际知识的传授。()29.口语交际是师生双方的互动过程。()30.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
()
31.口语交际课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惟一途径。()32.语文综合性学习应突出教师的主体作用。()33.教学设计是一种直觉的冲动。()34.新课程中的一堂好课,应该明确地凸显在学习主体——学生的身上,以考查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状态为主。()35.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是系统方法。()36.“文本”是从西方文艺美学中借过来的术语。()37.作为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要做到正确、深入、准确。()38.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教学目标设计,二是教学起点设计,三是教学内容设计,四是教学方法和媒体设计,五是教学评价设计,六是教学结构设计。()39.语文教学设计就是语文教师根据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语文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对于语文教学的整个程序及其具体环节、总体结构及其有关层面所作出的预期的行之有效的策划。()40.语文教育正是这样的课程:发展语言,发展思维,传承文化,培养品格,促进人的社会化,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文化品味。()41.基础扎实是高效课堂内涵之一,具体说就是基础知识扎实、基本能力扎实、基本技能扎实、基本方法扎实。()42.俄罗斯的课外阅读指导属于综合性学习中的学科模式。()43.语文综合性学习没有统一的教材,是一种活化的学习。()44.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45.第一、二、三学段课外阅读总量分别不少于5万字、40万字、100万字。
()46.本世纪初,我国进入建国后的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47.《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要求对提出的问题“共同讨论”“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体现了综合性学习阶段目标中乐于探究这一要素。
()48.“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也就是读和写的语文实践能力。()49.语文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0.写作教学提倡多写命题作文。
()
二、选择题
1.语文课程的总取向是()。
A.发展学生的语言 B.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C.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A.表达 B.学习C.交际
3.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两者()的关系。A.相加 B.水乳交融 C.表里
4.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的形成与发展。A.素养 B.能力 C.技能
5.在对语文理解运用的过程中,蕴含着人的()。
A.道德品质、个性品质和社会文化背景 B.思想情感、个性品质和社会文化背景 C.思想情感、个性品质和价值观 6.“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特点是()。A.边学拼音,边识字 B.先识字,后读书 C.边读书,边识字 7.分散识字法的特点是()。
A.是把生字分散开来教 B.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C.以语音为线索组织的识字 8.字族文识字实验的倡导者们提倡()。
A.先读书,后识字 B.边学拼音,边识字 C.先识字,后读书 9.偏旁比较识字是按()。
A.偏旁功能安排的 B.汉字产生原理安排的 C.字形规律安排的 10.以韵文的形式安排的识字是()。A.认一认 B.词串识字 C.转转盘识字
11.“转转盘识字”,借助“转转盘”的形式,最主要的目的是()。A.增加趣味性 B.揭示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C.揭示同音字的规律 12.《课标》中对低段的书写要求为()。
A.行款整齐、规范、整洁 B.工整、大小合适、端正 C.规范、端正、整洁 13.《课标》中对高年级的硬笔书写要求为()。
A.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B.端正,有一定的速度C.行款整齐,工整 14.苏教版低年段识字教材的编排共有五种为()。
A.认一认、词串识字、看图会意识字、转转盘识字、偏旁比较识字
B.认一认、词串识字、字理识字、转转盘识字、偏旁比较识字 C.词串识字、字理识字、转转盘识字、偏旁比较识字、看图会意 15.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A.写字教学要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
B.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C.罚抄是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的好方法
16.《课标》非常重视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下面哪一项是中年段的要求()。A.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B.学习独立识字 C.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17.小学生朗读的总要求是()。
A.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能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C.能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18.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的能力。A.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 B.朗读、默读和复述 C.精读、略读和浏览 19.阅读教学中“要()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A.重视 B.珍视 C.肯定
20.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A.学生的自由阅读 B.学生的阅读实践 C.学生的阅读体验
21.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的重要途径。A.审美体验 B.阅读体验 C.生活体验 2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A.文本 B.问题 C.媒体
23.默读必须有一定的速度,小学毕业生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字。A.200 B.250 C.300 24.在阅读教学中,对于语法和修辞知识的教学,正确的说法是()。A.不必进行语法和修辞知识的学习
B.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
C.应该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
25.评价精读,根据各学段的目标,应具体考察学生()。
A.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 B.在思想教育、知识掌握、段落大意掌握等方面的表现
C.在捕捉重要信息、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知识掌握等方面的表现 26.()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A.综合实践 B.阅读 C.写作
27.关于“想象”各学段要求不一样,第三学段的要求是()。A.写想象中的事物
B.能写简单的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C.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最新奇有趣或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的内容。
28.()要求儿童在小学阶段要进行300次观察,在他的实验学校,他根据学生观察的实况汇编成长达300页的名为《大自然的书》的观察教材。A.赞可夫 B.苏霍姆林斯基 C.杜威 29.“学写读书笔记”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30.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求是()。
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 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 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和方法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31.属于“观察指导模式”的习作教学改革实验是()。
A.丁有宽的“读写结合”B.李白坚的“快乐大作文”C.吴立岗的“素描作文” 32.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的过程。
A.个性化表达 B.创造性表述 C.应用性表达
33.国内外写作教学改革中,注重学生主体地位,认为其在写作教学中是()。A.学习者 B.思想者 C.学习者和思想者
34.在学生的写作档案中,除了留存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还应有关于学生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以及()的记录,以全面反映学生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
A.典型案例分析 B.写作习惯考查 C.每学期的作文成绩记录 35.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
①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②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 ③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36.综合性学习主要有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这体现了综合性学习的()。A.实践性 B.综合性 C.自主性
37.第三学段要求“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体现了综合性学习阶段目标中()这一要素。
A.乐于探究 B.自主学习C.勤于动手 38.法国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大多为()。A.综合学习时间 B.校外活动 C.统合教学日
39.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
A..途径 B.策略 C.方式 40.目前,各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方式除了专题研究、参观考察、实践运用、课文延伸、应用设计之外,还有()。
A.课外阅读活动 B.信息技术 C.学科整合 41.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的能力。
A.倾听、表达和应对 B.交流、表达和应对 C.倾听、表达和交际 42.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中,针对“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这一问题,概括成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二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三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五()。
A.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 B.精心构思的课,即严实的课 C.有深度拓展的课,即厚实的课
43.以下对于一堂好课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A.一堂好课应整体体现三个方面:真实的学习过程;科学的学习方式;高超的学习艺术
B.一堂好课,既要有精心的教学预设,又要有配合教学进程的精美课件 C.一堂好课应以学生的发展来衡量,要求做到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认知与情感和谐发展
44.每当我们听完一节课后,不应用以下()的标准来衡量课的优劣。A.这节课学生学到了什么,在哪些方面有所发展。
B.作为“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促进者”的教师做得怎么样。C.学生配合得好不好,是不是每个问题都有人答出来。45.下列对阅读评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 B.考察学生语法、修辞知识的掌握情况 C.考察学生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
46.评价一节课的优劣要看学生的收获,以下关于“学生收获”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收获知识技能 B.收获人生观世界观 C.收获友谊和情感 47.评价课堂上的生成是否有效,以下观点不正确的是()。A.对学生的“生成”要善于引导、点拨和提升 B.要调动起学生的热情 C.要把生成提升到有利于教学和学生发展的层面上来 48.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A.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 B.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C.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49.西方哲学解释学认为文本是一种()。
A.语言 B.文字 C.符号
50.教师文本解读水平的高低,关乎到学生学习的范畴、感悟的外延以及()。
A.学习的程度 B.学习的质量 C.收获的程度
2010小语暑期培训模拟试题答案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二、选择题
1.C 2.C 3.B 4.A 5.B 6.C 7.B 8.C 9.A 10.B 11.B 12.C 13.A 14.A 15.C 16.A 17.A 18.A 19.B 20.B 21.A 22.A 23.C 24.B 25.A 26.C 27.B 28.B 29.C 30.C 31.C 32.B 33.C 34.A 35.C 36.C 37.C 38.B 39.A 40.A 41.A 42.A 43.B 44.C 45.B 46.C 47.B 48.B 49.A 50.C
第四篇:2010年南通市教师暑期校本研修复习大纲
2010年南通市教师暑期校本研修复习大纲
第三部分 学科教学(高中物理)
1.了解普通高中物理课程的性质。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相衔接,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了解普通高中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
3.了解普通高中物理课程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的终生发展需求;课程目标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
4.了解普通高中物理课程结构。高中物理必修1和必修2为共同必修模块,其余为选修模块。5.了解普通高中物理课程实施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建议)。
(1)教学建议。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质量,关注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的达成;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突出物理学科特点,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重视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理解和实验技能的提高。
(2)评价建议。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是高中物理课程评价的依据。评价应该落实课程标准的目标和理念。强调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不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以考试结果作为惟一的评价依据;把学生在活动、实验、制作、探究等方面的表现纳入评价范围,不以书面考试为唯一的评价方式;倡导客观记录学生学习过程的具体事实,不过分强调评价的标准化;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学习评价的指导者,学习潜能的开发者,提倡评价的多主体。评价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倡导评价方式多元化,要对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给予同等重视。
(3)课程资源包括各种形式的教科书、教师和学生教学用书、科技图书、录像带、视听光盘、计算机教学软件、实验室及社会教学资源等。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多渠道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是切实提高教学效益、促进课程改革实施的重要途径。
6.了解2010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物理选修科的命题指导思想、考试能力要求、考试内容和要求、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1)2010物理科命题按照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的原则组织实施。
(2)高考物理科要求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3)高考物理考试内容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内容有4个模块(必修1,必修2,选修3-1,选修3-2),选考内容有3个模块(选修3-3,选修3-4,选修3-5),学生须从3个选考模块中任选2个模块作答。必考模块考试内容约占80%,选考模块考试内容约占20%。其中实验内容约占15%。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简答题用于考查实验和选考内容(选考内容只出现在简答题中)。7.在《高中物理新教学要求解读》讲座中,重点了解以下内容:
(1)江苏省高中物理教学要求调整原则:遵循课标(教学的调整意见必须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但不受各版本物理教材处理的限制),突出基础(调整中必须突出基础,确保物理学科的主干体系的完整性,确保学生后续发展的潜力),操作可行(教学要求调整后更符合我省教学实际,更便于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把握),平稳实施(教学要求的内容进行适度的调整,既能保证教学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同时又能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化解教学内容与教学课时之间的矛盾,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2)江苏省高中物理教学要求调整方式:限定说明(对部分知识点涉及的范围、要求的深度进行限定,避免教学陷入没有意义的题海之中),降低要求(对课标中要求较为含糊,而教学要求较高的知识点适当降低要求,使之更为符合教学实际),改为选学(对部分课标中虽有要求,但并不是学科主干内容,学生通过自学能够理解且能达到课标要求的部分知识内容改为选学。这样既减少了教学的内容,同时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这部分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教学),删减内容(对课标中没有要求且对学生发展意义不大的知识点进行删除,精简部分教学内容)。调整方式以限制、选学等为主,并没有增加教学的内容。必修
1、必修2、3-
1、3-2四个模块涉及力电知识,是物理学基础内容,调整以限制为主,保持体系的完整,同时避免教学中在一些知识点上深挖;3-
3、3-
4、3-5三个模块是学生选学内容,要求相对较低,为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这几个模块以调整为选学为主,一方面保证学生知识面的拓宽,另一方面保证三个选学模块的相对平衡。调整中所有删减内容均为课程标准中不做要求的内容。调整
中改为选学内容,并不意味着不要学学生学习,而应该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仅在考试命题中不作要求。(3)《教学要求》按《课标》中规定的模块编写,每个模块以《课标》中规定的二级主题的顺序逐个展开,每个二级主题中包含内容标准(与《课标》对应内容相同)、学习要求、教学建议三个部分。“学习要求”对二级主题的内容,从知识、技能、体验三个维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表述中使用的行为动词的界定与《课标》中行为动词的界定相同。(4)必修1中调整的内容有:删除“平均加速度”;直线运动只讨论没有往复运动的情形,不要求用二次函数解复杂的追及问题;只要求会分析受力情况较简单的问题;只要求解决在一个平面内的共点力的平衡问题;不要求解决三个及以上连接体问题。
(5)必修2中调整的内容有:负功的概念,只在引出功的概念时简单介绍它的物理意义,在以后的教学中可分别讨论动力做功和克服阻力做功这两种情况,而不作进一步概括;功率与力、速度之间的关系,不要求定量讨论机车恒定功率启动和匀加速启动问题;通过讨论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理解动能的概念及其表达式,不必进行实验探究;仅限于分析单个物体的运动合成与分解问题,不要求从不同参考系的角度讨论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通过实例,会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研究其他抛体运动,关注抛体运动的规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改为选学;关于向心力的定量计算只限于在一条直线上的外力提供向心力的情况;经典力学的局限性改为选学。
(6)选修1-1中调整的内容有:在电荷和电荷守恒中,要求知道和分析摩擦起电现象,删除“感应起电现象”相关要求;删除“会用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的方向”;删除“地磁场”。
(7)选修3-1中调整的内容有:删除“经历用实验的方法模拟电场线的过程”;删除“了解示波器面板开关与旋纽的作用,并会使用示波器观察直流电与交流电的波形”;不要求讨论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和用电器上得到的最大功率及效率问题;有关电路的计算只限于简单的混联电路,不要求解决网络电路问题”;初步了解多用电表的基本工作原理改为选学;简单的逻辑电路改为选学;了解安培分子电流假说改为选学;删除“知道磁电式电表的基本构造以及运用它测量电流大小和方向的基本原理”。
(8)选修3-2中调整的内容有:删除“知道电动机工作时存在反电动势,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反电动势”;不要求讨论动生电动势与感生电动势同时存在的问题;涡流改为选学;删除“了解感抗和容抗的概念”;只要求对原、副线圈各只有一组的理想变压器进行简单计算,对变压器原线圈与其它电器串联的问题不作要求;了解从变电站到用户的输电过程,知道远距离输电时应用高电压的道理和了解直流输电改为选学。
(9)选修3-3中调整的内容有:了解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规律和通过调查,了解日常生活中表现统计规律的事例改为选学;固体、液体、饱和汽与饱和气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改为选学。
(10)选修3-4中调整的内容有:删除“通过两个相同摆长的单摆振动情况的比较,了解初相和相位差的概念”;波的传播问题仅限于单一方向的传播;对振动图象和波的图象相互转化的问题不作要求;通过实例,了解惠更斯原理,能用其分析波的反射和折射改为选学;解释多普勒效应产生的原因、电磁振荡、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应用、会用双缝干涉实验测定光的波长改为选学;不要求应用光的干涉规律进行定量计算;光的偏振、激光、知道麦克耳孙——莫雷实验是光速不变原理的实验基础、初步了解相对论速度变换公式、广义相对论、探索宇宙改为选学。
(11)选修3-5中调整的内容有:关注动量守恒定律建立过程,不要求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进行定量计算;碰撞、反冲运动、氢原子光谱、能简单解释轻核与重核内中子数、质子数具有不同比例的原因改为选学;不要求用质能方程进行定量计算;了解核反应堆的基本原理,知道核电站的工作模式、粒子与宇宙、康普顿效应、知道电子云,初步了解不确定性关系改为选学。
8.在《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成长》讲座中,重点了解以下内容:
(1)国外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共性:注重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建设;注意划分师德规范的结构层次以便于实施操作;将师生关系作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强调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化与养成。
(2)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师德教育取向:应重新建构以民主法制和公民义务为基础的师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从“理想”回归“现实”,从“高尚”走向“朴素”;师德教育应从“灌输”转向“养成”;教师师德素养的自我提升。(3)新课程背景下,对物理教师的专业知识要求包括:学识上要有高度;能力上要有广度;人格上要求力度;情感上要有温度。
(4)了解各领域相关的国家大科学工程,如对撞机属于“基本粒子”层次;裂变反应堆属于“原子核”层次;同步辐射装置属于“原子分子”层次;子午工程属于“宏观”层次;LAMOST天文望远镜属于“天文”层次。9.在《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思考与实践》讲座中,重点了解以下内容:
(1)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相比,虽然科学探究的方式是一致的,但在教学内容的深广度、应用数学知识的要求、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2)突破初、高中物理的衔接中出现的“高台阶”,初、高中教师双方都需要认真研究、共同努力,加强相互间的沟通和交流,让学生能尽快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顺利跨过这个“高台阶”。
(3)高中物理教材与现行初中物理教材相比,有以下显著变化:从直观到抽象,从单一到复杂,从浅显到严谨,从定性到定量,从静态到动态。总体上,初中教材难度小、趣味性浓;高中教材重视理论上的分析推导,定量研究的多。
(4)为了实现初、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有机衔接,高中教学中常采用的方法:利用知识上的“连接点”,填补知识上的“间断点”,拓展知识的“深化点”,加强新旧知识的同化和更新。
(5)为做到初、高中物理有机衔接,高中教学应采取的相应措施:认真钻研高、初中教材,切实找准两段教学的衔接点;注意把握教学起点,严格控制容量;研究初、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适时、适当复习初中知识;加强教材阅读和解题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6)关于高中物理课堂记录,应注意记录下述四个方面:记重点、难点和疑点;记注意、说明和思考;记思路、方法和小结;记现象、本质和联系。
(7)优化初、高中物理思维方法的衔接的做法:加强直观教学,促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重视过程教学和物理思想、方法的渗透;重视习题教学活化概念规律的巩固。10.了解相关命题技术内容:
(1)理解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的概念。信度是指测试结果的可靠性称为信度.效度是指根据考试分数所作出的特定的推测的适当、有意义和有用程度。难度是指试卷的难易程度。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2)影响信度的主要因素有考试方法因素,个人特质,随机因素,欺骗。
(3)美国心理学会1974年发行的《教育和心理测验的标准》一书中,正式将效度分为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
(4)难度的计算:
客观题
P=R/N
P为难度值,R为答对该题的人数,N为参加测试的总人数 主观题
P=X/W
P为难度值,X为该题的平均得分,W为该题的满分
P值一般小于1,P值越大,表示试题越容易。一般说,P值在0.99~0.90间,该题为容易题;P值在0.89~0.80间,该题为较易题;P值在0.79~0.60间,该题为中等题;P值在0.59~0.40间,该题为较难题;P值在0.39~0.30间,该题为难题。
(5)区分度的计算:
客观题 D=PH-PL
D为区分度,测验总分最高的27%的被试为高分组,PH为高分组通过率(得分率);测验总分最低的27%的被试为低分组,PL为低分组通过率(得分率)。
主观题
D=(XH-XL)/[N(H-L)] D为区分度,测验总分最高的25%的被试为高分组,XH为高分组测验总分;测验总分最低的25%的被试为低分组,XL为低分组测验总分,H为该题最高得分,L为该题最低得分,N为考生总人数的25%。
D 在0.4以上,区分度好;D 在0.30~0.39间,区分度较好;D 在0.20~0.29间,区分度一般;D 在0.19以下,区分度差。
11.在《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讲座中,重点了解以下内容:
(1)从教学投入(或教学所耗)与教学产出(或教学所得)的关系来界定有效教学,教学的有效性体现为: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有效率(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或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有效益(指教学活动收益和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即指对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个人的教育需求吻合程度的评价)。
(2)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标准:基础性(包括是否能把握教学内容的定位,是否注重个别差异,教师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表述是否清晰,是否能准确把握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是否能有效地使用教育资源);操作性(包括问题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练习题与课外作业的设置是否具有针对性、典型性,课堂模式与结构是否科学合理,学生实验(分组)、演示实验的安排是否恰当,学生的体验与交流安排得是否必要得当);发展性(包括是否能灵活运用、选择和编制教学计划,是否运用启发式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能否体现互动和开发的要求,是否将教学的知识联系生产生活的实际,是否具有科学思维和创造性)。
(3)教学研究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以及成功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它包括教材的挖掘、熟悉教纲及考纲的要求、历年模拟及高考试题中的体现与预测、对学生的了解等系列内容。
(4)教学设计是教师的教学设想,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的实施以及教学环境、师生关系、教学技术与手段的考虑等一系列整体的活动。
(5)有效的教学方式包括自主·交往式,发现·探究式,情景·体现式,过程·活动式等。(6)一般集体备课的流程包括制定计划,个人备课,集体议课,完善教案等环节。
(7)有效课堂教学中,应避免以下教学行为:师生互动“有形无实”,活动场面“造作矫情”,活动设计“独领风骚”。
(8)有效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智慧具有独创性、内隐性、随机性的特征。
(9)为保证课堂的有效,提出的问题应有价值,指向性明确且面向全体学生。课堂练习须具有多样性、可变性,以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10)教学反思的内容主要有反思教学内容,反思教学态度,反思教学过程,反思教学情境。12.在《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模式解读与探究》讲座中,重点了解以下内容:
(1)在现代科学方法论中,模式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用模式方法分析问题、简化问题,便于较好地解决问
题。模式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排开事物次要的、非本质的部分,抽出事物主要的、有特色的部分进行研究。模式方法要将事物的重要因素、关系、状态、过程,突出地显露出来,便于人们进行观察、实验、调查、模拟,便于进行理论分析。
(2)任何一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具体落实过程中需通过规范的教学语言、板书等展现。教学语言包括课堂语言、书面语言和体态语言等,课堂暗示(通过眼神、语言暗示进行表达)不属于教学语言。教学语言具有教育性、学科性、科学性、简明性、启发性、可接受性的特征,应避免教学语言的随意化、复杂化。课堂板书应直观、简洁,具有示范性、启发性、层次性。
13.在《高考物理选择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讲座中,重点了解以下内容:(1)选择题的特点:客观性强,严谨性强、信息量大、有猜测性等。
(2)选择题的功能:选择题能在较大的知识范围内,实现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选择题能比较准确地测试考生对概念、规律、性质、公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选择题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但要求一般不会太高)。
(3)选择题的类型:识记水平类,理解水平类,应用水平类。识记水平类是选择题中低水平的能力考查题型,主要用于考查考生的再认能力、判断是非能力和比较能力;应用水平类是选择题中高水平的能力考查题型,主要用于考查考生对物理知识的运用能力。图线型、信息型、计算型选择题是典型的应用水平类选择题,判断型和比较型选择题是典型的识记水平类选择题。
(4)选择题的处理方法有构建模型、物理图像、特殊值代入、极限分析和整体法等。14.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研究》讲座中,重点了解以下内容:
(1)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应该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互动、合作为导向,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最终教学目标的新课程教学设计理念。
(2)课堂教学设计的着眼点,不仅要看到教材内容,更要看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要注重课前的充分预设,更要注重课堂上师生的互动生成;不仅要注重传授物理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物理思想方法的渗透。
(3)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符合教学目标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客观事实,符合教育教学理论);整体性原则(全面考虑教学的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方法等方面因素);主体性原则(为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充分发展服务);发展性原则(用发展的眼光来进行课堂的教学设计,注重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注重挖掘教学内容中知识的、情感的、价值观的因素);过程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等。
(4)进行课堂教学内容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处理好教材的逻辑顺序和学生心理发展水平顺序的关系,教材的直线式与螺旋式排列有机结合。第二,处理好物理知识与社会知识的关系。第三,处理好“鱼”和“渔”的关系。
(5)课堂教学方法的设计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实际、教学环境条件等。
(6)课堂教学媒体的设计,教学媒体的选择并不存在刻板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组织等因素,而且要考虑课堂教学的实际因素、条件的因素、教师教学能力的因素等,并根据各种教学媒体的特性加以组合,发挥教学媒体的最佳效益。
15.在《新课程下的高中物理论述、计算题教学》讲座中,重点了解以下内容:
(1)论述题、计算题的特点:应答方式具有完全开放性;能考查学生多种层次的能力目标;能够较清晰地反映学生的物理思维过程,能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2)计算题设计时,保证其科学性的做法:题意应可知(不出现模棱两可和令人猜疑的歧义);题设应独立、充分、相容(保证结论的成立或计算的顺利推演。题设条件不止一个时,应保证各题设条件不重复且彼此不出现矛盾);结果应真实。
(3)调节计算题难度的方法:改变提问方式(隐蔽中间物理量可提高难度,把单问改变为分步设问可降低难度,改变提问的角度可试题的难度);改变题设条件(适当增删已知条件,隐蔽条件明朗化,明显条件隐蔽化,直接条件间接化,间接条件直接化,抽象条件具体化,具体条件抽象化等,都可改变试题的难度),改变综合程度(增减知识点的组合,调整解题方法的结构,变换知识和方法的综合度都可改变试题的难度)。16.在《高考物理复习的策略和做法》讲座中,重点了解以下内容:
(1)高考物理复习的策略: 狠抓知识的“重难点”;兼顾知识的“冷热点”;关注知识的“新增点”;重视知识的“生长点”;了解现代生产生活、科技前沿、物理时事、物理学史上的重要事件;强化物理学常用思想方法的训练;加强物理实验复习,注重实验设计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正确处理好“共同模块”和“选修模块”的关系。(2)物理实验复习策略:紧扣基本实验,提高实验技能;加强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掌握实验设计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创新能力;重视演示实验和小实验,提升应用能力;关注新课程,培养科学探究能力。(3)高考物理复习的做法:系统构建知识网络,把握知识的整体性;合理安排复习专题,提高复习的综合性;研究“一标 一本 一纲”,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加强重组变式训练,提升解题的灵活性;注重高考试题研究,保证思维的同步性;始终坚持“四精”要求,保持复习的高效性。
17.熟悉近两年江苏高考物理试题及命题思想,熟悉2010届南通市高三三次物理模拟试题。
第五篇:南通市2012年暑期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管
南通市2012年暑期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管理者研修要点
(论文发发表网络)
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1、《规划纲要》的亮点(10点)
学前教育纳入规划;缩小校际差距,解决择校难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高校分类入学考试;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职务(职称),激发教师积极性;纠正对民办学校歧视
2、《规划纲要》的特点(4点)
特点之一:规划时间长
特点之二:《规划纲要》质量要求:人民群众满意;符合中国国情;要满足时代的需求。特点之三:制定教育规划纲要的主要原则(七条)
特点之四:新的教育工作方针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3、《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4、《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主题(三个坚持)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
5、《规划纲要》提出改革考试制度,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内容
6、《规划纲要》提出大力支持,依法管理民办教育
7、《规划纲要》关于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表述:①更新人才培养观念。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③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教育规划纲要按照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的8项发展任务。一是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二是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提高教育水平,重点推进均衡发展,消除辍学现象,夯实教育公平的基础。三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提升我国新增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四是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加强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五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显著提升;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鼓励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步伐。六是发展继续教育,通过建立学分转换、完善自学考试、办好开放大学等制度措施,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七是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大力推进双语教育。八是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教育规划纲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对教育改革进行了总体设计,明确了6项改革任务。一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强调更新培养观念,创新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二是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按照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的思路,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三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保障学校办学自主权,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四是改革办学体制。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大力支持、依法管理民办教育。五是改革管理体制。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六是扩大教育开放。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我国高水平教育机构海外办学,提高我国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水平。
二、现代学习理论,德育理论等
1、主要的学习理论派别的名称及代表人物
行为主义理论:桑代克——试误说;华生——刺激反应说;斯金纳——程序教学法
2、斯金纳程序教学法的主要特点
根据学习的目标,在促进学习者学习时,要不断地给予强化,促使学习者向着学习目标迈进。积极反应原则;小步子原则;即使反馈原则;自定步调原则;低错误率原则。
3、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如果有价值的话,应该尽可能地有意义。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基本过程:同化。
4、“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
5、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模式。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
明确“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点对于教学设计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从“以学生为中心”出发还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出发将得出两种全然不同的设计结果。至于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以上三点,即发挥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可以说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要素。
主要模式:1.分析教学目标2.学习者特征分析3.学习内容特征分析4.设计学习任务5.学习情景设计6.学习资源设计 7.提供认知工具 8.自主学习策略设计9.管理与帮助设计
10.总结与强化练习11.教学评价
6、学生学习的特点:①(内容)学习间接经验。②(性质)学生当前的学习与未来的工作有相当距离,往往意识不到现今学习的意义从而带有被动的性质
7、教学诊断以课堂观察为基点,以教学行为的改进为归宗。
8、教学行为的诊断方式从诊断的主体看可分为他人诊断法和自我诊断法。
9、教学诊断的原则有:客观性、发展性、激励性、针对性、互动性、自主性
10、被誉为“现代学校德育开山之父的是美国道德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他是道德认知发展模式的代表人物。
11、科尔伯格对教师的建议
劳伦斯·科尔伯格,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着重研究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在国际心理学界、教育界引起了很大反响
12、价值澄清理论在60年代时逐渐形成一个德育学派,拉斯是这一学派的创建人。这一学派的代表作为拉斯、西蒙、鲍姆三个合著的《价值与教学》。
13、学校德育的社会行动模式的主要倡导者是美国的德育学家雷德·纽曼。纽曼认为一个有道德的社会成员,应当具备三种改变环境的能力①作用事物的能力②影响他人的能力③影响公众事务的能力,并认为德育应注重于如何培养第三类能力:即公民社会行动的能力。
14、“五心”教育是指:自信心、热心、孝心、爱心、爱国心(以上内容可参阅2011暑期校本研修,通识理论研修内容)
三、素质教育、新课程实施、教育法规、管理、学校管理等
1、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2、素质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
3、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是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4、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
5、素质教育要改革对中小学生的考试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应符合教育方针、义务教育的性质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6、素质教育要求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校长、教师队伍。校长、教师必须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具有良好的师德。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抓好校长、教师的培训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7、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①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②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象
③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象
④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
⑤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⑥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9、新课程的课程结构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10、新课程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11、新课程标准提出:幼儿园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12、新课程教材审查实行编审分离
13、新课程实施要求教师对每位学生的考试成绩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
14、《教育法》中规定教育平等主要是指公民受教育的机会平等。
15、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它是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关系的制度。
16、《教师法》中规定了教师的六项权利和六项义务。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是同时发生的,教师在取得权利的同时,也就应承担相应的义务。
17、教师资格由国籍、思想品德修养、业务、学历等4个要素构成18、被撤消教师资格的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19、教师聘任制度包括招聘、续聘、解聘和辞聘等形式。
20、《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由原来义务教育法的18条增至95条,修改的主要内容包括保障义务教育经费、实施素质教育、规范教学内容、加强学校管理、保障学校安全、规范学校收费等。
21、民办教育机构属于公益性的民办非企业单位。
22、教育管理首先是教育思想的管理
23、学校管理既指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管理也指学校内部的管理。
24、学校内最普遍、最大量、最基本的管理是教学管理。
25、学校评价根据评价指标性可分为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根据评价目的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26、中小学管理的现代方法主要有系统分析方法、反馈调控方法、数量统计方法、社会心理学方法等等。
27、中小学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有:计划(起始环节)执行(中心环节)检查(中继环节)总结(终节环节)
28、目标管理亦称目标管理方法,通常用MBO表示,目标管理的代表人物为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代表作《管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