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魅力高阳 和谐计生
魅力高阳 和谐计生
--高阳县2011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综述
高阳县位于保定市东南部,县域面积472平方公里,总人口33万人,是河北省有名的“纺织之乡”,以巾被、毛纺、毛毯为主导产业,近几年来,先后被评为中国毛毯之乡、中国纺织基地县和河北省特色经济十强县。
近几年来,在省、市人口计生委的指导下,高阳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保稳定、惠民生、强服务,促统筹”这一主旋律,坚持稳定低生育水平,竭尽全力抓队伍,抓责任,抓落实,以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为指导,强力推进人口计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为我县建设“中国北方纺织强县”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党委政府着力化解难题
高阳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计生工作,始终身体力行着“亲自抓、负总责”六个字,着力于为计生化解难题,为群众办实事好事。
落实《条例》规定的独生子女父母退休3000元奖励,破产、改制企业人员怎么办,曾经成为一时的难题。因为涉及的单位和人员较多,还有历史遗留的问题,奖励落实较复杂,如果落实不好,不但伤及计生家庭的利益,也会形成不稳定因素。为解决这一难题,高阳县委县府多次研究,组织人事、商务、财政等部门召开协调会,针对破产及改制企业退休人员的奖励问题想办法,最终通过政府制发文件、明确 目标、时限,使奖励全部得以落实。今年对385名破产及改制企业人员落实了奖励。同时全面落实了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自愿放弃二胎奖励、计生伤残家庭等《条例》规定的各种奖励9978人,共计发放奖金145.4 万元。
这是新建的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楼。为切实提升服务能力,向育龄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质量和场所,由县委县政府出面,与规划、土地、财政等部门协商争取,今年,投资700万元新建了2600平米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大楼,同时配齐了大型生化分析仪、显微镜、血细胞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微量元素检测仪等设备,建成优生实验室。将小王果庄乡、西演镇作为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试点乡(镇),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完成502对,超额完成了预期任务目标。今年,为保证免费服务质量,县、乡两级财政共投入资金30.5万元,抽调技术人员37人,组建服务队12支,深入乡村为育龄群众服务。截止目前,免费服务率达92.7%。
遏制出生性别比偏高势头是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为抓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治理工作,高阳县将它纳入目标责任考核和政府要事之列,作为重大事项督查督办。在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动员会上,县委副书记张大鹏、副县长王士芳向全县相关部门、县乡各医院院长、私人诊所负责人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和严肃警告,出现违法行为,绝不姑息迁就。9月份,我县成立了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暨打击两非专项行动办公室,由县人口计生、卫生、公安、药监、妇联等部门人员组 2 成。为全力推动综合治理性别比工作,在全县公布有奖举报电话,群发“打击两非”公益短信1万条,通过集中宣传、悬挂条幅、电视曝光等手段,营造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浓厚氛围。今年,与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检查6次,共查处案件7起,有力震慑了两非行为。
高阳县委、县政府解难题、求实效的作风,充分保障了计划生育各项工作的圆满完成。
叩响计生老人幸福之门
胡锦涛总书记在保定慰问考察期间指出: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责任。
高阳县委政府达成共识:决不能让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担忧养老,决不能让实行计划生育的老人晚年无靠。基于这一认识,高阳县凝心聚力,扎实推进,利用社会各种可用资源为计生老人谋求幸福。在关爱活动中,计生与民政、邮政等部门开展了“四个牵手”活动,即牵手养老福利事业、牵手幸福工程、牵手敬老月、牵手礼仪派送。通过活动的开展,在全县形成计生老人进福利院有优惠,不进福利院有帮扶的无缝隙关爱。为解决计生老人独居、留守、子女少无人照看等问题,县计生部门和民政部门联合,在晋庄乡佐庄村建成了计生老人互助幸福院试点,为老人提供住宿、餐饮、娱乐、健康等服务,这项工作的开展不但得到了计生家庭的拥护,计生老人的欢迎,也得到了省、市领导的支持和肯定。目前,这项工作已逐步在全县推开。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我县在全市率先成立了计生志愿者服务队,专门为计生老人提供服务。目前,我县的计生志愿者队伍已经扩充到200余人,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不同人群,有党政干部、有学校师生、有私企人员,也有村干部的家属和计生老人的左邻右舍,他们利用闲余时间为计生老人开展爱心服务,志愿者所到之处,气氛温馨,笑语一片。
插入:
村支部书记:建设计生老人互助幸福院不但没有给村里带来任何负担,而且给计生老人带来了幸福、快乐。
村计生老人:在家里一个人闷的慌,每天到这里来,打会麻将、做个按摩,有时还有志愿者来看我们,人多就乐呵。
依法行政创建和谐计生
首先,注重文明执法。高阳县抽调精干力量,专门成立了人口计生执法大队,加大对非诉案件的执行力度,开展“阳光计生行动”,落实征收社会抚养费“四在县”。对政策外生育起到了震慑作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城镇违法生育集中治理行动,对近5年的城镇居民和公职人员中的违法生育案件进行了一次集中清理。共清理出城镇违法生育案件14起,均给予了严肃处理。通过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示范乡镇创建活动,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我县西演镇通过提升队伍素质,提高服务水平,坚持政策惠民、服务便民、法治为民,成功创建了国家级“依法行政示范乡镇”。
其次,注重宣传教育。为促进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设,今年,我县开展了“计生知识巡回讲、计生知识进校园、计生节目演到村”系列活动;开展了“优化、美化、亮化”计划宣传环境活动,促进了科学文明进步婚育观念的逐步形成。为推进优生促进工作开展,4月份举办了孕前优生健康知识大型讲座,聘请了省专家为县乡技术服务人员、新婚人员、待孕待产人员约千人授课,专家直接授课这一形式充分调动了群众重视优生、参与优生的主动性。
第三,注重帮贫济困。为帮计生贫困家庭孩子上学,我县开展了金秋助学、关爱女孩助学、计生贫困救助等活动,在节日期间,开展慰问贫困母亲、自强女孩、慰问计生家庭、计生老人、慰问寒门学子活动,为他们送去节日祝福和生活用品。
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攻坚之年,高阳县将继续求实创新,多措并举,努力提升我县人口计生工作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计生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高阳计生知识大讲堂培训千余人
高阳县开展计生业务知识大讲堂培训千余人次
近日,高阳县人口计生局组织业务科室骨干组成培训
团,到各乡镇人口学校定点培训基层计生干部,通过开堂授课将计生业务知识送到基层。
培训内容涉及人口形势分析、计生宣传教育导向、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统计报表规范、性别比综合治理、政策法规业务、志愿者关爱、奖励扶助、药具避孕方法指导等和实际工作紧密联系的内容。培训采取传统教学和现代化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授课者精心的准备和精彩的讲授得到广大基层计生干部的欢迎与肯定。
今年,我们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培训,共计培训1130人次,通过计生业务知识大讲堂铺设起了县、乡、村计生干部协调联动的网络,提高了广大基层计划生育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强化了服务意识,为更好的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高阳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2011年9月19日
第三篇:“魅力”语言和谐师生关系
“魅力”语言和谐师生关系
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在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一种特殊的作用。因为,班主任不仅仅通过语言来有意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它能有目的地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过程,促进和提高学生在班集体中进行自我教育的质量。
班主任与学生交谈不仅是为了实现心理沟通,更重要的是要引起信息互动,促使学生产生正确行为,这需要班主任的语言具有激励功能。班主任语言的激励力就是指语言符号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对产生的一种能促使学生醒悟、进取的动力。这种激发学生进取的动力作用正是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注意的语言艺术。那么班主任在艺术上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一、语言要规范
如果班主任说话咬词不准,有语病,常带口头禅,不仅会给学生以不良影响,而且还会严重影响信息传递的效果,降低班主任的威信。我校有一位班主任在学期总结评比中结给学生说:“中学生是学习和重要阶段,这一点大家都有了认识现在勤奋学习的现象比过去进步多了。”学生听了莫名其妙,议论纷纷:“中学生”怎么是“阶段”呢?“勤奋学习的现象进步多了”是什么意思?由于不符合语法规则,这位班主任的语言产生的教育影响明显降低了。
班主任的语言要能用丰富多彩的语词来进行说理教育,不能在正式的教育场合中随便使用谈家常所用的词语,也不能在和学生促膝谈心时使用外交词令,有些语言词只能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使用。因此,班主任应注意在不同的情况下对不同的学生说不同的话,并使语言的含义随语境的变化而变化,既要注意语义的转换,又要表现出语义在语境中的逻辑功能。说话时更不能搞老一套,贴标签,模棱两可,含糊其辞。班主任的语言必须“客观真实”、“主观真诚”、“情境真切”。
二、语言要有情感性
“若要使人心动,必先使已动情。”班主任要说服学生、感化学生,必须讲究语言的情感性,把握好语词的情感色彩。语言的情感性有一定的技术参数。心理学家发现有的情感因语词刺激发生波动,造成皮肤血管收缩和汗腺的变化,导致皮肤导电率的相应变化。皮肤电反射强度即可说明语言符号的情感性效应的大小。由此证明,班主任的语言艺术的情感性是客观存在的。只要班主任满怀情意,单调的教学与能读得有声有色,学生听到的就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而似乎是种深情的诉说。
班主任语言的情感性一般表现在语调的平、升、降、曲四方面。平表示淡漠、庄严、悲痛和沉郁的感情;升表示疑问、愤怒、惊异、召唤等语势;降表达坚定、感叹、祝愿、祈求等情绪;曲表示幽默、怀疑、调侃和讽刺和语意。此外,班主任语言情感还体现在语气的变化上,通过不同的声音和气息可以表过不同的语言琚。如“气徐声柔”,给学生以温暖感;“气满声高”给学生以喜悦感;“气短声促”给学生以紧迫感。
三、语言的激励性
激励性语言简洁明快,生动形象,感染力强,针对明显。例如,某女生因连续再次考试失利而流露出了消极情绪,她在作文中写道:“一切希望都是失望,一切理想都是幻想。”我阅后批道:“次次失望次次望,事事难成事事成。”然后又附上蒲松龄的《落第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几句话给这个学生以极大的鼓励,使她重新燃起了自信之火。
班主任语言的激励特征主要表现在对比激励和夸张激励两个方面。人比人,激励人。班主任常在班上倡导比、学、赶、超的学风,比字当头,极富鼓动性,它能使学生心底的激情喷发而出,使一些纷繁难题峰回路转。这种“比”就像一杆路标,激励引导学生朝着目标前进。除了运用对比手法来激励学生外,适当的时候,班主任还在有意识地用超出客观事实的说法来表达、突出、强调某种思想,从而激励学生在短时间内作出迅速的反应。
作为班主任,如果你只是想要一种控制学生的力量,那么只需要一根指挥棒或几句指令性的话就够了。你的指挥棒和指令很完全容易使你的学生去行动。至于这种行动的结果是否又正是你所希望的,那就令当别论了。可以肯定,冷谈和空洞的语言,缺乏真诚和理智的语言不能解决教育中的问题。学生许多思想上、学习上的问题是不能靠班主任指令性的语言去解决的。那种只会下指令或动辄伸手去刮人鼻尖的教育者,其语言不可能显示出教育的力量。
第四篇:和谐校园 魅力三中
和谐校园
魅力三中
这是一所只有短短十年建校历史的年轻学校,这是一所伴随着课程改革迅速崛起的学习乐园;这里正在打造省级标准化建设先进学校,这里正在进行一场“我的课堂我选择我快乐”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
2001年,百年口岸绥芬河经济快速发展,各项事业蒸蒸日上。4月,绥芬河市委市政府与牡丹江铁路分局签订协议,接管其属下绥芬河铁路中学,这一极具前瞻性的决定成就了一所学校——绥芬河市第三中学。
2001年4月19日,是一个永远值得铭记的日子,绥芬河市铁路学校划归地方管理的交接仪式在绥芬河市政府一楼礼堂隆重举行。4月28日,中学部更名为绥芬河市第三中学。8月31日,在第三中学新校址山城路217号,绥芬河市委书记王立伟,市长董作民亲自为第三中学揭牌。至此,在绥芬河这片热土上,又多了一个培育英才的摇篮。
短短十年,在绥芬河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和教育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历届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三中已经拥有一定的规模:教学班由最初的6个发展为32个,教师由33人发展为116名,在校生也由200余人发展为1700余名。2002年办学设施基本上能满足教育教学需求;2003年经多方协调,动迁了南操场上十几家住户,扩大了学生体育活动空间;2004年,改建了多功能电教室,初步实现多媒体授课;2005年,扩建北操场,铺设了水泥甬路,实现篮球场地硬面化;2006年,大气巍峨的新校门替换了原简陋破旧的老校门;2007年重新装修了多功能电教室,新增了体育联合器械;2008年500平方米地下乒乓球馆落成;2009年市委市政府斥资3000余万元新建第三中学教学楼,并投资200余万元将海都机电城两栋厂房改建成临时校舍,供三中平安度过了异地办学的过渡期。
2010年1月,新建的15500平方米教学楼投入使用,教育设施设备完全按照《黑龙江初级中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暂行标准》配备。理、化、生实验室、语音实验室、综合实践活动室、计算机网络教室、科学实验室、多功能电教馆为高效学习提供了完备的教学条件。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图书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篮球馆、乒乓球馆、形体训练室充分满足了学生全面、个性发展的需要。校园网,班级多媒体设施、班班通、实用稳定先进的门户网站和资源网站为师生和学校办公提供了方便。如今硬件设施齐全,教学设备先进,堪称全省一流。
三中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方针的指引和办学思想的导航。第一任校长王振才以 “有名次的争第一,无名次的争排头”的竞争意识,激发了三中人砥砺教育的壮志,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轨。2002年,学校顺利的通过了省“两基”验收。2008年初第二任校长蒋宝安根据学校历史积淀,结合学校发展实际,确立了“为学生做人、求知和创新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和“求知为重,做人为先”的校训。2010年11月,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任长伟同志担任新一届校长,在总结两位校长办学智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未来,面向教师的终身发展”的办学理念,引领着三中人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和认识学校教育,以新的方式重新组织和拓展教育教学活动,以新的业绩重新诠释学校教育的丰富内涵。
建校至今三中共组建过五届领导集体,历届中层以上领导之间能够相互尊重,团结协作,分工不分家,在内涵建设中促发展,在常规管理中求创新,在各项建设中保质量,在活动开展中重细节,领导干部的科学引领能力、综合管理能力和创新执行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第三中学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治学严谨,敬业乐群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师116人,其中中、高级职称67人。专任教师中省级教学能手1人,牡丹江市级教学骨干教师3人,牡丹江市级教学能手、教学新秀11人,绥市级教学能手新秀8人。教师平均年龄37岁,本科以上学历占教师总数的89%,学历达标率100%。
学校从明确班主任角色定位入手,合理建章立制,抓实分层培训,强化过程指导,完善评价考核,使班主任很好的发挥了纽带和桥梁作用。正是这样一支学高身正,经验丰富,敢于管理的班主任队伍为学校赢得了广泛赞誉,也是第三中学最具有竞争力的品牌。
2002年秋,刚刚建校的三中就赶上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育发展良机,教师乘上了专业化飞速发展的航船。立足于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落实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个人的三级教研网络,开展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听评课、教学专题研究活动,营造了学校内部敢于创新、乐于探索、勇于改革、互帮互助的研修氛围。为全体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提供了平台。
学校还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为教师创造一切学习机会,每学期学校都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回来后坚持在教研组活动中作专题报告,使全校教师及时吸收、消化新的课改信息和教育理论,然后指导教学实践。北京、上海、云南、江苏、山东各省市知名课改先进学校都留下了三中教师谦恭求教的身影。为了不断提升教师的自我研修意识,2011年新学期开学,三中启动录像反思课活动。通过对日常教学的深入研讨,帮助教师夯实基本功,扬长避短,全面而切实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蓝青工程”是第三中学教师培养的一个亮点。新教师与老教师结成师徒对子,一帮一,对对红。2005年至今,这种“拜师”式的培养促进了年轻教师尽快褪去了专业的青涩,盛放为教育教学的中坚。此外,中青年教师的“成功”式培养、骨干教师的“风格”式培养,唤醒了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专业需求。
他(她)们曾经是第三中学的骄傲,他(她)们更是绥芬河人的骄傲。自2002年有第一届毕业生起,三中九届毕业生中出了五届中考状元,绥芬河市2006年以来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学生都来自于三中。十年来,第三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异性,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以稳定的教育教学质量赢得了家长满意和社会信任。
学校制订了《绥芬河市第三中学德育常规管理细则》等十几项制度,对学生行为规范、仪表着装、文明礼貌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在学生中树立“走进校园,你是三中的主人;走出校园,你是三中的名片”的主人翁意识,并开展养成训练,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正是依靠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约束的教育方式,第三中学的学生笃学、诚信、自律、文明。优秀班集体、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发挥着积极表率作用,学生自我管理的德育模式已经初步形成。
开展德育主题活动,是第三中学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学校牢牢抓住升旗校会、班会课、团队活动和德育教育基地等德育阵地,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生命教育、环境教育等系列德育教育讲座;在重大节日、活动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积极营造德育教育整体氛围。每年举办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节、运动会、篮球联赛、拔河跳绳比赛等大型校园文化活动,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我的成长手册”是每一名同学精心编绘的一本小册子,一张满意的试卷、一份工整的习字帖、一片文采飞扬的作文、一句激励自己的原创箴言,虽然是学生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留下的却是一段段快乐、美好、多彩、难忘的初中映像。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第三中学始终牢固树立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在“全体”和“全面”上下功夫,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组织教育教学。落实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开齐、开全、开足各类课程,努力创新常规教学管理模式,使教学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务实、高效。
2009年11月,“小组合作”式学习模式的研究活动在第三中学全面铺开。学校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措施:一是抓集体备课,提高教学准备的科学性。二是抓小组合作,提高教学活动的合理性。指导学法,让学生自己观察、组内研讨、积极思考、自信表述;三是抓当堂测查,提高训练检测的时效性性。要求每堂课拿出五分钟对上堂课教学内容或当堂课教学效果进行检测;四是抓课堂评价,提高教学评价的高效性。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正确的引导。学校每周对班级表现突出的学生或小组发奖状以示精神鼓励,每月给予物质奖励。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有效教学”活动监察组,在原来常规教学检查的基础上,更加侧重于教学导学案的设计、课堂上学生小组合作式学习的组织、当堂检测环节的落实以及课后教学反思的实效性等四个方面来进行跟踪监测。
教育教学既要有扎实的学习过程,更要有切实的效果。2011年4月,三中推行“每日一考”制度。这种快捷、高效的方式,达到了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的实际效果。
第三中学是公认的绥芬河市体育强校、艺术强校和信息技术教育强校。即使在临时校区和回迁后艺体设施未健全的情况下,也创造条件保证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认真上好音乐、美术课、信息技术课,学校中长跑训练队、乒乓球、篮球、速滑、美术、管乐队、计算机等兴趣小组常年坚持训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基本的艺术素养。
2011年开学初,在任长伟校长的积极推进下,第三中学于开创性地开设了校本选修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科目;同时,教师也可根据本科特点选择学生。体育类、艺术类、学科类三大类19个学科的选修课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到了“我的课堂我选择我快乐”的新三中新课堂的魅力。2011年6月20日,第三中学成功地进行了校本选修课学期汇报展演,一件件精巧的科技制作,一个个精湛的艺术浪花,一个个跳跃的音符,一幅幅精美的画面,一个个驰骋赛场的身影……勾勒出一幅欢乐和谐的图画,异彩纷呈的汇演,迎来了一阵阵的掌声,同时也受到了与会领导的肯定与好评。校本选修课的开设真正实现了三中“面向全体学生的未来”的办学宗旨,充分证明了三中是培养人才的学园、发展个性的乐园、和谐发展的大家园。8月25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穿越边境线》栏目组来到绥芬河采风,还专程到第三中学采访了学校校本选修课开设的情况。
第三中学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打造文化校园。步入三中教学楼,“求知为重,做人为先”的校训映入眼帘,《中学生守则》、《中学生行为规范》让学生明确目标方向,提高道德素质。走廊里安全和谐的警示语充满了人文关怀。教学楼门厅悬挂着“我的大学”宣传板,引领学生精神的发展,激励学生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各楼层走廊陈列着学生优秀的书画作品,彰显学生艺术特长。校园环境设计的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一种人文精神,带给学生们美的享受和无痕迹的和谐教育。
2011年3月,一场“我的班级我做主”的班级文化建设行动在第三中学轰轰烈烈的展开。学生自制“全家福”,创作班徽、班旗、班训、班歌,美化班级,班级文化建设异彩纷呈。参与的过程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又多了一个心灵交流的平台,对学生快乐自主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的,也使学校充满了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
一个有魅力的学校就是一个充满着爱与关怀的地方。三中一贯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人文关爱永远处于进行时。爱心助学基金对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施以最大的援助;为生病的同学捐款送去亲情的问候;与“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等弱势群体学生建立帮扶对子再塑家庭的温馨。学校体恤教师的辛苦,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相继建成教师活动室、乒乓球室,开放室内体育馆,增加许多活动健身器材让教师在闲暇之余强身健体,愉悦身心。利用网络QQ聊天、公开校长信箱的方式,实现教师与校长的零距离对话。“跳绳比赛”、“篮排乒羽联赛”、“拔河比赛、“元旦联欢”等丰富多彩的教工文体活动和文明创建活动把全体教职工紧紧地凝聚在三中这个“团结、民主、文明、温馨、和谐”的家。学校也为教师建立了《教师成长记录手册》,记录下每一位教师在专业成长道路上难忘的收获。手册中,教师专业成长的生命轨迹清晰而深刻。
第三中学建校的十年也是安全的十年。学校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安全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建立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建立覆盖所有工作环节的安全责任体系,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目标一致,互相协调。完善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和安全应急预案,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和应急培训,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重视卫生安全,战胜了2003年疯狂肆虐的“非典”和2009年突然来袭的“甲流”,有效抵御了季节性多发病及传染病的流行。2010年10月,学校被授予省级“安全和谐校园”关荣的称号。
2010年12月,第三中学顺利的通过了省级“标准化合格学校”和牡市级“文明单位”的验收,两项荣誉的获得更加激发起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教职工思想稳定、士气高涨、凝聚力强,自觉做好本职工作,为提升学校办学品味而努力工作着。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以任长伟同志为党支部书记兼校长的第三中学新一届领导集体带领“三中人”沿着“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的基本思路,以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拼搏奋斗,向一流学校稳步迈进。
第五篇:魅力龙山 和谐家园
大家好!我们伟大的祖国走过了60多年的风雨历程,她像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二龙山
农场经过60多年的开发和建设,她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嵌刻在祖国的北方。
我希望在座的每一位,能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我美好的家园,我美丽的农场。
是这片多情的土地养育着一代又一代北大荒人,她用朴实的性格,坚韧的毅力和豪迈的斗志,从
亘古荒原打造出万亩良田,从几处毛草营地,变成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大农场。在这块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对国家的贡献越来越大,为此,我们在引以自豪的同时,更充满激情,将为她更加美丽富裕奉献出智慧和力量,用我们的全部身心为龙山更加充满魅力,更加和谐做出新的贡献。
当历史的日历翻到2010年的时候,我们十分必要再聆听农场老前辈曾经讲过的故事……
1949年农场作为一个新生儿,降生在这块充满神奇的土地上,当年十万官兵,后来又有全国各
地的知识青年,他戊边屯垦,在那艰苦的年代,越过艰苦的岁月,通过艰苦的劳动和建设,从人扶犁开荒,马拉犁播种为起点,到如今铁马奔腾万亩良田,飞机穿越层层绿洲,一个现代化农场展现在世人面前,使几代老开荒人用汗水、生命,经过岁月的洗礼,把北大荒建成了北大仓。仅2009年全场生产粮食达到2.54亿斤。在那艰苦的年代,越过艰苦的岁月,通过艰苦的劳动和建设,使一代一代北大荒人,从低湿的地窨子,到砖瓦房,如今住上明亮宽敞的高楼大厦。今年将完成商宅楼房15万平方米。一个多功能、新姿态、靓景色、和谐美丽的农场城就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魅力龙山,魅力无穷。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如今魅力龙山和谐发展。北大荒人有力量,能把天地变模样。无数个仁人
志士,筑固北大荒,无私奉献、勇于开拓、艰苦奋斗的精神脊梁。在二龙山这块土地上,越来越多迸发他的青春、他的活力、他的不甘人后、他的勇往直前。
在坐的各位,辉煌的历史书写出辉煌的篇章。改革开放的春风激荡着充满希望的农场。二龙山虽
是弹丸之地,但是在共和国的版图上,她的名字传向四方。科学发展,人与自然,将农场装扮的更靓、更叫人陶醉。看,天空白云朵朵,一片蔚蓝,绿树成荫,百花争艳,听,牛羊牧区,百鸟争鸣,炊烟缕缕,众人休闲;再看,高楼林立,道路宽敞,车水马龙;再听大秧歌把龙山起舞,大联欢又掀起和谐的海浪。创建和谐的大家庭,二龙山人不再是枯木竭草,这方人用温暖的情,温暖着需要温暖的人。从农场党委,到普通百姓,人人都能献出一点爱,把这个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
立党为公,我在行,农场党委要做十大民心工程。
执政为民,我在干,全场各级干部满怀信心,走千家、去万户、帮生产、搞建设、问疾苦、察民
情,弹奏新的乐章。
我曾记得,在几年前,农场一名职工的孩子得了白血病,需要住院医治,而这个家一贫如洗,在和谐的家园里,处处充满友爱、友情、友谊;在和谐的家园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农场党委、工会等组织动员全场捐款总额达2万多元。现在这个患儿也走进了明亮的学堂。
我曾看到,在一区二组的居民面临洪水威胁,个体私营老板肖力和农场所属单位,组成抗洪大军,昼夜奋战…….我曾听到,创建美好和谐的新生活,全场上下关爱弱势群体,当他们亲人,每年下拨各种救济资
金,春节大慰问资金达10几万元…….我曾走过,二龙山居民委的爱心超市,他帮助许许多多特困家庭,工作人员用微笑的面孔,用真
心、用实意温暖着每一个人,至今我记忆犹新。在魅力的龙山大地上,有着一群魅力的人群,请大家记住他们的名字,他们的事迹。原党委书记董君、好民警赵向阳、好干部杨荣德、好主任闵丽好白衣天使张莉、好教师于建春等等等等。
“魅力龙山、和谐家园”的感人之举数不胜数。一位伟人曾经说过,自豪吧!我的祖国,自豪吧!
我的人民。在这里,我要自豪的说,自豪吧,我的农场,生我养我的地方。
亲爱的朋友,当你喝完一杯豆浆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骑着摩托奔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坐在办公
桌前,开始一天的工作的时候,当你看到农场日新月异的发展步伐的时候,当你一家老小畅怀共饮憧憬未来的时候,你不觉得这是一种幸福吗?你是否应该为自己的家园再做些什么?
是的,带着一个目标、带上一种心愿,把我们的激情点燃,我们每个人都要从我做起,为“魅力
龙山、和谐家园“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结束我的演讲的时候,我要再一次邀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为魅力龙山、和谐家园祝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