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工学院第二轮教师岗位设置、聘用与考核实施细则要点

时间:2019-05-12 13:09: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盐城工学院第二轮教师岗位设置、聘用与考核实施细则要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盐城工学院第二轮教师岗位设置、聘用与考核实施细则要点》。

第一篇:盐城工学院第二轮教师岗位设置、聘用与考核实施细则要点

附件2:

盐城工学院第二轮教师岗位设置、聘用与考核

实施细则

(讨论稿)

为全面提升我校师资队伍建设整体水平,加快我校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步伐,深化我校人事制度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根据《江苏省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和《盐城工学院第二轮岗位设置、聘用与考核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岗位设置要求

(一)岗位设置范围

学校为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教师设置相应级别的教师岗位,分为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和科研为主型。

(二)岗位数量

根据省主管部门核准的岗位总量和学校实际工作需要,我校设置教师岗位1139个,占全校岗位总量65.7%,其中:教授岗位137个,占12%;副教授岗位342个,占30%;讲师岗位615个,占54%;助教岗位45个,占4%。

(三)岗位名称

教师岗位分12个等级,包括教授岗位、副教授岗位、讲师岗位和助教岗位,教授、副教授岗位为高级岗位,讲师为中级岗位,助教为初级岗位。教授岗位分为一、二、三、四级岗位;副教授岗位分为五、六、七级岗位;讲师岗位分为八、九、十级岗位;助教岗位分为十一和十二级岗位。

(四)岗位结构比例 1.岗位等级比例

二级至四级之间的结构控制比例为1:3:6;五级至七级之间的结构控制比例为2:4:4;八级至十级之间的结构控制比例为3:4:3;十一级至十二级之间的结构控制比例为5:5。

2.岗位结构比例实行差别设置 教师高级岗位中,正高与副高的岗位比例为1:2.5。各教学单位高级岗位比例设置原则如下:

①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和国家特色专业(建设),高级岗位比例为50%,其中正高级岗位比例为高级岗位数的35%。

②省重点学科(建设)和省级重点实验室,高级岗位比例为45%,其中正高级岗位比例为高级岗位数的30%。

③校重点学科,高级岗位比例为40%,其中正高级岗位比例为高级岗位数的28%。

④一般学科或专业,高级岗位比例为35%,其中正高级岗位比例为高级岗位数的20%。

⑤教学部高级岗位比例为30%,其中正高级岗位比例为高级岗位数的15—20%。

二、岗位分类要求

(一)教学为主岗

1.上岗条件:符合下列要求之一者可以申报教学为主岗。(1)教学部的教师。

(2)教学院的教师,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也可以申报教学为主岗:

①省级以上教育教改研究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前4名); ②省级以上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得者(前4名);

③校级以上教学名师、教学团队带头人、重点教研项目主持人。(3)教学院认为确有必要,确实适合申报教学岗的人员。2.岗位设置与比例:教师二、三、五级岗位不设教学为主岗。教学为主岗的设置比例由各教学单位自行确定,但原则上不得超过下述比例:承担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任务的学院,该类岗位数不超过所在单位教师岗位总数的15%;承担校级重点学科建设任务的学院,该类岗位数不超过所在单位教师岗位总数的20%;未承担重点学科建设任务的学院不超过所在单位教师岗位总数的25%。

(二)教学科研岗

原则上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讲师以上职称者可以申报教学科研 岗。

岗位设置与比例:教学科研岗的设置比例由各教学单位自行确定,但教学院比例不低于所在单位教师编制总数的70%。

(三)科研为主岗

1.上岗条件:符合下列要求之一者可以申报科研为主岗。(1)省级以上科研平台(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中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称者;

(2)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或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者;(3)重点建设学科的学科带头人;

(4)学校因学科建设需要而引进或选拔产生的高层次人才。2.岗位设置与比例:科研为主岗在专职科研单位和教学单位设置。省级研究平台的设置比例不限。教学单位原则上不得超过下述比例:承担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任务的教学单位,其比例不高于所在单位教师岗位总数的15%;承担校级重点学科建设任务的教学单位,其比例不高于所在单位教师岗位总数的10%;不承担重点学科建设任务的教学单位原则上不设科研为主岗。

三、岗位申报条件

(一)二级岗位 按省教育厅的规定执行。

(二)三级岗位

1.取得教授任职资格,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①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省级劳动模范、省级教学名师、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②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省级重点学科(建设)负责人、省级科研平台负责人、省级教学团队负责人、省级人才培养试验区负责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负责人、省级以上重点专业负责人;

③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省级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选、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省“六大人才高峰”C类以上项目资助人选;

④受聘博士生导师并实际指导博士研究生; ⑤首轮聘期内取得标志性成果1项以上。

2.受聘教授岗位以来,取得省教育厅规定的教授二级岗位推荐条件中的业绩,但未能通过评审者。

3.优秀人才、特殊人才或为学校发展、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由校长提名,经学校岗位设置、聘用与考核管理工作委员会讨论通过后,聘用至三级岗位。

(三)四级岗位

取得教授任职资格,首轮聘期考核合格且完成规定岗位任务。

(四)五级岗位

取得副教授任职资格,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①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②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或省级精品教材第一主编; ③受聘硕士生导师并实际指导硕士研究生;

④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选、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省“六大人才高峰”D类项目资助人选;

⑤首轮聘期内取得标志性成果1项以上。

(五)六级岗位

取得副教授任职资格,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①校级精品课程负责人或校级精品教材第一主编; ②校级学术骨干培养对象;

③首轮聘期内已经受聘教师六级岗位,聘期考核合格且完成规定的岗位任务;

④首轮聘期内,主持市(厅)级科研项目1项,或获得市(厅)级科研成果二等以上奖励1次(前3名),或发表列入一类工作量的高水平论文1篇以上,或横向到账经费5万元以上,或出版学术专著1部以上,或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指导教师,或省级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团队成员)。

(六)七级岗位

取得副教授任职资格,首轮聘期考核合格且完成规定的岗位任务。各教学单位依据教师中级八至十级、教师初级十一至十二级岗位比例及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量核定各级岗位数,在综合考虑学术基础、教学科研业绩等因素的基础上,研究制订本单位教师中、初级岗位具体申报条件,并报人事处备案。

四、岗位职责要求

教师岗位职责是指教师在某一级别岗位上所应承担的专业工作范围、责任、权限和义务,它是考核受聘人员的依据。不能履行相应教师岗位职责者或未能签订岗位聘用合同书的人员,不得被聘用到相应的教师岗位。

(一)二级岗位 1.教学科研岗

(1)聘期内完成额定教学工作量的50%,并指导青年教师1名以上;

(2)聘期内完成科研工作量(理工科300分,文科200分),同时完成下列6项中的2项:

①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二等以上奖励1次(不计排名);

②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

③主持横向项目,且实际到账经费50万元以上; ④取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件以上(排名第1); ⑤发表列入一类工作量的高水平学术论文5篇以上; ⑥新获批省级以上重点科研平台负责人。2.科研为主岗

(1)聘期内完成额定教学工作量的20%,并指导青年教师1名以上;

(2)聘期内完成科研工作量400分,同时完成下列6项中的2项:

①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国家级奖(不计排名),省(部)级一等奖前3名,省(部)级二等奖前2名,省(部)级三等奖第1名; ②主持国家级科研资助项目1项;

③主持横向项目,且实际到账经费60万元以上; ④取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件以上(排名第1); ⑤发表列入一类工作量的高水平学术论文6篇以上; ⑥新获批省级以上重点科研平台负责人。

(二)三级岗位 1.教学科研岗

(1)聘期内完成额定教学工作量的50%,并指导青年教师1名以上;

(2)聘期内完成规定的科研工作量(理工科150分,文科100分),同时完成下列6项中的2项:

①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三等以上奖励1次(不计排名);

②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

③主持横向项目,且实际到账经费40万元以上; ④取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件以上(排名第1); ⑤发表列入一类工作量的高水平学术论文4篇以上; ⑥新获批省级以上重点科研平台负责人。2.科研为主岗

(1)聘期内完成额定教学工作量的20%,并指导青年教师1名以上;

(2)聘期内完成科研工作量200分,同时完成下列6项中的2项:

①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国家级奖(不计排名),省(部)级一等奖前4名,省(部)级二等奖前3名,省(部)级三等奖前2名;

②主持国家级科研资助项目1项;

③主持横向项目,且实际到账经费50万元以上; ④取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件以上(排名第1); ⑤发表列入一类工作量的高水平学术论文5篇以上; ⑥新获批省级以上重点科研平台负责人。(三)四级岗位 1.教学为主岗

(1)聘期内完成额定教学工作量的130%,并指导青年教师1名以上;

(2)聘期内完成下列6项中的1项:

①主编教材1部,或发表学术论文3篇以上,其中至少1篇在教育教学类核心期刊上发表;

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次(前4名),或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前2名),或省级精品教材主编(前2名);或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前2名),或校级精品课程负责人(第1名),或校级精品教材主编(第1名);

③承担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践教育中心)建设任务(前2名);

④主要参与省教育教改项目1项(前2名);

⑤获得或直接指导学生获得由政府主办的国家级各类学科竞赛三等奖(前2名),或省级各类学科竞赛一等奖(第1名);

⑥指导学生获得省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或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

2.教学科研岗

(1)聘期内完成额定的教学工作量,并指导青年教师1名以上;(2)聘期内完成规定的科研工作量(理工科80分,文科60分),同时完成下列6项中的1项:

①发表列入一类工作量的高水平学术论文1篇以上或核心期刊论文3篇以上,或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部以上;

②承担省级科研项目1项(前2名)或主持市(厅)级科研资助项目1项;

③主持横向项目,且实际到账经费10万元以上; ④取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件以上(排名第1);

⑤获得市(厅)级科研成果奖励:一等奖前2名,二等奖第1名; ⑥新获批省级以上重点科研平台负责人。3.科研为主岗

(1)聘期内完成额定教学工作量的20%,并指导青年教师1名以上;

(2)聘期内完成科研工作量150分,同时取得标志性成果不少于1项。

(四)五级岗位 1.教学科研岗

(1)聘期内完成额定的教学工作量,并指导青年教师1名以上;(2)聘期内完成规定的科研工作量(理工科120分,文科80分),同时完成下列8项中的2项:

①获得教学、科研成果奖励:省(部)级三等奖(不计排名)或市(厅)级一等奖(第1名);

②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或省级重点科研项目1项; ③主持横向项目,且实际到账经费30万元以上; ④取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件以上(排名第1);

⑤发表列入一类工作量的高水平学术论文3篇以上,或在权威出版社出版高水平学术专著1部以上;

⑥国家或省公派出国(境)留学半年以上; ⑦入选为省级以上人才工程培养对象; ⑧新获批省级以上重点科研平台负责人。2.科研为主岗

(1)聘期内完成额定教学工作量的30%,并指导青年教师1名以上;

(2)聘期内完成科研工作量200分,同时完成下列6项中的2项:

①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国家级奖(不计排名),省(部)级一等奖前5名,省(部)级二等奖前3名,省(部)级三等奖前2名;

②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 ③主持横向项目,且实际到账经费40万元以上; ④取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件以上(排名第1);

⑤发表列入一类工作量的高水平学术论文4篇以上,或在权威出版社出版高水平学术专著1部以上;

⑥新获批省级以上重点科研平台负责人。(五)六级岗位 1.教学为主岗

(1)聘期内完成额定教学工作量的130%,并指导青年教师1名以上;

(2)聘期内完成下列5项中的1项:

①主编教材1部,或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上,其中至少1篇在教育教学类核心期刊发表;

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不计排名),或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前3名,二等奖第1名,或校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前2名),或校级精品教材主编(前2名);

③承担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任务(前3名);

④获得或直接指导学生获得由政府主办的省级各类学科竞赛一等奖(前3名)或二等奖(第1名);

⑤指导学生获得省级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2项。2.教学科研岗

(1)聘期内完成额定的教学工作量,并指导青年教师1名以上;(2)聘期内完成规定的科研工作量(理工科70分,文科50分),同时完成下列8项中的2项:

①发表列入一类工作量的高水平学术论文1篇以上或核心期刊论文2篇以上,或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部以上;

②承担省级科研项目1项(前3名)或主持市(厅)级科研资助项目1项;

③主持横向项目,且实际到账经费10万元以上; ④取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件以上(排名第1); ⑤获得市(厅)级科研成果奖励:一等奖前3名,二等奖前2名,三等奖第1名;

⑥国家或省公派出国(境)留学半年以上; ⑦入选为省级以上人才工程培养对象; ⑧新获批市(厅)级以上科研平台负责人。3.科研为主岗

(1)聘期内完成额定教学工作量的30%,并指导青年教师1名以上;

(2)聘期内完成科研工作量120分,同时取得标志性成果不少于1项。

(六)七级岗位 1.教学为主岗

(1)聘期内完成额定教学工作量的130%,并指导青年教师1名以上;

(2)聘期内完成下列5项中的1项: ①主编教材1部,或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上;

②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前3名),或校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前3名),或校级精品教材主编(前3名);

③承担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任务(前4名)

④获得或直接指导学生获得由政府主办的省级各类学科竞赛三等奖(第1名);

⑤主持校级教研项目1项或指导学生获得省级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1项。

2.教学科研岗

(1)聘期内完成额定的教学工作量,并指导青年教师1名以上;(2)聘期内完成规定的科研工作量(理工科60分,文科40分),同时完成下列8项中的1项:

①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篇以上,或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部以上; ②承担市(厅)级科研项目1项(前3名); ③主持横向项目,且实际到账经费5万元以上; ④取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件以上(排名第1);

⑤获得市(厅)级科研成果奖励:一等奖前5名,二等奖前3名,三等奖前2名;

⑥国家或省公派出国(境)留学半年以上; ⑦入选为省级以上人才工程培养对象; ⑧新获批市(厅)级以上科研平台负责人。3.科研为主岗

(1)聘期内完成额定教学工作量的30%,并指导青年教师1名以上;

(2)聘期内完成科研工作量100分,同时完成下列6项中的2项:

①发表列入一类工作量的高水平学术论文1篇以上或核心期刊论文2篇以上,或出版学术专著1部以上;

②主持市(厅)级科研资助项目1项;

③主持横向项目,且实际到账经费10万元以上;

④获得市(厅)级科研成果奖励:一等奖前2名,二等奖第1名; ⑤取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件以上(排名第1); ⑥新获批市(厅)级以上科研平台负责人。

各教学单位可根据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实际,对上述岗位职责的内容再作调整和补充,但原则上不得低于上述要求。八级以下岗位的岗位职责由各教学单位自行制定。岗位职责中应明确聘期内所需完成的学术成果的质量和数量要求及其他工作任务,报学校岗位设置、聘用与考核管理工作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执行。

五、岗位聘用程序

(一)公布岗位

各教学单位公布由学校核定的各级教师岗位数量、岗位名称、岗位职责(考核要求)、申报条件、聘期及相应待遇等事项。

(二)个人申请 各级教师岗位拟聘人员向业务归口的教学单位提交《岗位聘用申请表》以及其他有关材料。

(三)资格审查与岗位评审

1.各教学单位在岗位指标范围内对教师八级以下岗位的申报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和择优聘用,并在本部门内公示无异议后将聘用结果报学校岗位设置、聘用与考核管理工作委员会审核备案。

2.各教学单位在岗位指标范围内对教师七级以上岗位的申报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和推荐,并将推荐结果及相关材料报学校岗位设置、聘用与考核管理工作委员会审定。

3.学校岗位设置、聘用与考核管理工作委员会对各教学单位的推荐人选进行审定,确定拟聘人员名单。

(四)公示

学校对教师七级以上岗位的拟聘人员名单进行公示。

(五)决定聘用与签订合同

学校公布教师各级岗位的聘用人员名单,受聘人员与业务归口的教学单位签订岗位聘用合同书。

六、岗位聘期管理

(一)教师岗位聘用期限原则上为三年(教师二级岗位的聘用期限为六年),聘期结束后,需重新参加下一轮岗位聘用(聘期内退休人员聘用到退休时间)。

(二)聘期内由非教师岗位转聘教师岗位的,先转入相应的教师职务的基础级别岗位(须符合教师上岗的有关规定),同时签订基础级别岗位的聘用合同书,并及时报人事处备案;聘期内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执行所聘用专业技术职务的基础级别岗位工资,重新签订基础级别岗位的聘用合同书,并及时报人事处备案;聘期内新进人员按其具备的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职务、学术水平和能力聘用到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聘期到学校规定的聘用周期结束为止。

(三)聘用过程中弄虚作假或违背聘用程序的,一经查实即为无效聘用,并追究有关责任。

(四)聘期内凡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给学校声誉造成不良 影响的,或使学校蒙受重大经济损失的教师,视其情节低聘或解聘其现有教师岗位,且2至4年内不得参加高一级教师岗位的竞聘。

七、岗位聘期考核

(一)考核办法

1.学校岗位设置、聘用与考核管理工作委员会全面负责各级各类岗位的考核工作。各教学单位应成立由党政领导、教职工代表组成的聘期考核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的岗位聘期考核事宜。

2.各教学单位依据聘用人员的岗位职责所签订的《盐城工学院岗位聘用合同书》对教师各级岗位人员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报人事处审核备案;人事处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对教师岗位人员的考核结果进行复审,并将复审结果报学校岗位设置、聘用与考核管理工作委员会审定。

3.聘期内如发生工作岗位变动,主要以岗位工资的兑现情况作为新岗位的认定依据。变动前按照原岗位合同书的规定要求考核,变动后按照现岗位合同书的规定要求考核;聘期内如发生职称、职务变动,按照前后不同岗位的履职要求分段累加计算。

(二)考核结果的认定

考核结果分为四档: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优秀:超额完成岗位聘用合同书中所规定的各项要求,聘用在三级、五级岗位的人员完成的标志性成果不少于3项;其他岗位人员如为科研型则标志性成果不少于2项,如为教学型或教学科研型则标志性成果不少于1项。

合格:完成岗位聘用合同书中所规定的各项要求。

基本合格:完成岗位职责中的教学工作量和科研工作量要求,但未能同时完成并列条件者;完成岗位职责中的教学工作量,但科研工作量仅达规定要求的70%以上者;聘期内出现1次二级教学事故或2次三级教学事故者;其他经学校岗位设置、聘用与考核管理工作委员会认定为基本合格的情况。

不合格:未能完成岗位职责中的教学工作量者;完成岗位职责中的教学工作量,但科研工作量未达规定要求的70%以上者;聘期内有 2年以上年度考核结果为“基本合格”,或有1年以上年度考核结果为“不合格”者;聘期内出现1次一级教学事故或2次二级教学事故者;聘期内违反教师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给学校声誉造成不良影响,或使学校蒙受重大经济损失者;其他经学校岗位设置、聘用与考核管理工作委员会认定为不合格的情况。

(三)考核结果的使用

聘期考核结果为“优秀”者,在第三轮岗位聘用中,可直接续聘现等级岗位或在竞聘高一级岗位时给予优先聘用,并奖励3个月的绩效工资;聘期考核结果为“合格”者,在第三轮岗位聘用中,可以申请续聘现等级岗位或竞聘高一级岗位;聘期考核结果为“基本合格”者,在第三轮岗位聘用中,可以申请竞聘现等级及以下岗位,但从聘期考核结果审核备案后的次月起扣回上一聘期3个月的绩效工资;聘期考核结果为“不合格”者,在第三轮岗位聘用中只能申请比现聘岗位级别低的岗位,并从聘期考核结果审核备案后的次月起扣回上一聘期6个月的绩效工资。

八、有关说明

(一)各教学单位应结合本单位的学科发展规划,具体制定本单位的教师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方案,明确岗位数量、岗位名称、岗位职责(考核要求)、申报条件、聘用程序、聘期及相应待遇等,报学校岗位设置、聘用与考核管理工作委员会审核后实施。

(二)学校党政机关“双肩挑”兼任处级以上领导职务人员聘用教师岗位的,不占其所在教学单位的教师岗位数,但需由个人向所在教学单位提出应聘申请并签订岗位聘用合同书。

执行专业技术工资序列的“双肩挑”人员,聘用在教师四、七级岗位的,以管理工作为主进行考核,但教学工作量不少于教师岗位要求的20%,科研工作量按教师岗位要求减免1/3;聘用在专业技术其他高级岗位的人员,科研成果考核要求不降,教学工作量不少于教师岗位要求的20%。

(三)各教学单位不具有教师系列职称的人员如申请教师岗位,则纳入教师岗位管理,但在聘期内必须转评教师系列职称,这一要求 列入此类人员的聘期岗位职责(考核条件)。

(四)聘用在教学为主岗位的教师聘期内所需完成的教学工作量为额定教学工作量的130%,只有超出130%的部分才能发放超课时酬金。

(五)首轮聘期内聘用在高级别岗位(非基础级别岗位)的教师,如聘期内未能完全规定的岗位任务,在本轮岗位聘用中只能申请比原聘岗位级别低的岗位。

(六)申报条件和岗位职责是各级人员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拟聘人员只有符合申报条件并且承诺履行相应岗位的岗位职责(签订《盐城工学院岗位聘用合同书》),方能视为有效聘用。教师签订后的《盐城工学院岗位聘用合同书》应在部门范围内予以公布。

(七)标志性成果是指: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励1项;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1项;累计纵横向到账经费50万元以上;发表列入一类工作量的高水平学术论文(理工科3篇以上,文科2篇以上);取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件;在权威出版社出版高水平学术专著1部以上。其中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励仅指教育教学成果奖,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励的排名仅指前3名。同一成果作为标志性成果使用只能计算1次。

(八)申报条件中未能明确的教、科研成果及奖励的时间要求为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表彰荣誉获得的时间不作具体要求。岗位职责中未能明确的论著成果均指第一作者(著者、主编)。

(九)细则中所涉及的“XXX以上”均含本级,高一级岗位申报条件可作为下级岗位推荐条件使用。

第二篇:教师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

附件2:

云南财经大学

教师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

(征求意见稿)

根据《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对云南财经大学岗位设置方案的核准意见》(云人社函[2009]392号)、《云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云厅字〔2007〕13号)和《云南省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结构比例指导标准(试行)》(云人〔2008〕34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一章 岗位设置原则

第一条 教师岗位指从事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且有相应能力水平要求的专业技术岗位。

第二条 教学科研与学科专业相结合的原则。教师岗位的设置根据教学、科研工作和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保障其正常运行和发展。

第三条 重点支持和统筹兼顾的原则。通过科学设岗,积极支持重点学科建设,努力促进特色学科建设型切实保证优势学科持续发展。既要兼顾重点学科和一般学科的建设需要,又要兼顾基础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建设需要。既要兼顾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需要,又要兼顾基础公共教学和专业教学的需要。

第四条 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原则。设岗方案确定后,各单位的岗位数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不随人员的流动而变化。确因学 1 科发展或任务变化需要增减岗位时,可适当调整。

第五条 合理用人与结构优化的原则。通过岗位聘用,充分发挥岗位

第六条 第七条第八条 第九条

第十条 设置的调节和导向功能,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建立教师优胜劣汰、合理流动的竞争机制和灵活多样的用人机制。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科结构和教师队伍结构的整体优化

第二章 岗位分级分类与比例结构

各教学单位可根据教师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承担的主要职责,在副教授及其以下教师岗位中设置教学为主型岗位、教学科研型岗位和科研为主型岗位,并可依据基本岗位职责,制定不同的岗位职责。

我校教师岗位分为高级教师岗位、中级教师岗位、初级教师岗位三个层级共十一级岗位,即二级至十二级,最高等级为正教授二级。在上级核定的学校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限额内,学校适当提高高级教师岗位的结构比例。

高等学校教师一级岗位属国家专设岗位,其人员的确定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教师二级岗位属云南省专设岗位,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管理和使用,其岗位的设置和人员的确定按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有关规定执行。

校属各院(部)的各级教师岗位设置与比例结构原则上按照学校编制与岗位设置管理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 聘用的组织与实施

正高级教师岗位的聘用,由院(部)岗位聘用工作小组受理申请,对申请人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向学校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委员会推荐;学校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委员会按照 学校岗位设置与聘用办法组织审议,报学校岗位设置与聘用领导小组确定聘用人员名单。

第十一条 副高级及以下教师岗位的聘用,由院(部)岗位聘用工作第十二条

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 小组组织实施。各院(部)岗位聘用工作小组根据学校有关文件要求,制定院(部)教师岗位聘用实施方案,报学校岗位设置与聘用领导小组批准后根据学校下达的岗位结构比例(或职数定额)确定拟聘人员名单,报学校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委员会审核确定聘用人员名单。学校根据各单位的教职工编制数、现有人员情况、学科层次和博士点建设等综合因素,对五级至十二级教师岗位分配到各单位(见附表一)。

学校岗位聘用申诉受理委员会,负责受理教师岗位聘用过程中的相关申诉。

第四章 职责和待遇

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确定学校教学科研任务等工作量。按照全校的岗位总量进行细化,制定学校教师岗位职责(见附表二),各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在学校教师岗位职责的基础上对本单位工作职责、目标任务予以细化,制定本单位教师岗位职责。

以按劳分配,兼顾公平,体现激励为原则,各级岗位受聘人员,其受聘期间的工资及其他福利待遇按国家及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对聘用人员实行定期考核、动态管理。考核分为考核和聘期考核,教师岗位聘期原则上为4年。考核办法及内容按《云南财经大学教职工考核暂行办法》和聘用合同有

第十六条 第十七条 第十八条

第十九条 第二十条 关约定执行。对本层级受聘高级岗位的人员,如聘期考核结果未达到称职者,则受聘者下一个聘期在同层级内降级聘任;受聘四级、七级、十级、十二级岗位人员,如聘期考核结果未达到称职者,则受聘者下一个聘期工资按其受聘岗位工资标准的70%发放。

第五章 教师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教师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按照现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有关规定执行。

受聘教师岗位的人员,应具备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学风、学术道德和合作精神,具备履行岗位职责所需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具有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和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

第六章 教师正高级岗位聘用条件

教授三级岗位是学校的重要岗位资源,应体现其在学校学科队伍建设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教授三级岗位的设置,是岗位设置的重要环节,要体现“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学术影响和良好的学术声誉”等要求。教授三级岗位的设置,应从学校教授队伍的现状出发,综合考虑教授的学术资历与学术贡献、学术地位等因素,起到激劢作用。

教授三级岗位的聘用条件:

1、在教授四级岗位任职满6年(首次进行教师岗位聘用时在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满8年),近6年或近两个聘期教授岗位聘期考核称职及以上者。

2、满足以下若干基本条件:履行学科建设与管理职责,在学科建设中发挥较大作用,工作成绩优异;在本学科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取得公认的学术成就,具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在国内外同行中有较大的影响力;能组织、引领团队建设。

3、符合上述条件且下列条件之一者,视贡献大小、岗位重要程度,优先聘用教授三级岗位;工作业绩特别突出者,可适当减少教授四级岗位任职年限(首次进行教师岗位聘用时适当减少教师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任职年限):

重要教学、科研奖项:

(1)、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及以上),个人排名第1名;

(2)、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及以上),个人排名第1名;

(3)、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及以上),个人排名第1名;(4)、省级科研成果一等奖(及以上),个人排名第1名;(5)、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及以上),个人排名第1名;(6)、国家基础研究重大计划项目负责人;(7)、国家重大专项项目负责人;(8)、国家支撑计划项目负责人;(9)、省级重大项目负责人;

(10)、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负责人;(11)、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指导教师;(12)、国家精品课程主持人;

(13)、教育部教学改革重大项目负责人; 重要人才计划:(14)、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资奖劢计划(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

(15)、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16)、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重要学术任职:

(16)、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17)国家工程(实验)中心负责人;(18)、国家野外观察站负责人;

(19)、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负责人;(20)、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21)、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

(22)、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负责人(23)、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24)、省级重点学科负责人; 重要学术兼职:

(25)、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6)、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副组长;

第二十一条 在教授四级岗位任职满15年(首次进行教师岗位聘用时在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满12年),近6年或近两个聘期教授岗位聘期考核业绩比较突出者,可直接聘用教授三级岗位。

第二十二条 首次进行教师岗位聘用时,先按上述条件遴选,再按以下项目制定聘任打分标准(见附表三),根据申报人员履现职以来所持有的项目逐项打分累加排序,在公布的岗位限额内由高分到低分确定聘用人选:

1、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前三名、一等奖排名 前四名、特等奖排名前五名者。

2、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三大奖)、教育部人文社科奖三等奖排名前三名、二等奖排名前四名、一等奖排名前五名者。

3、获得云南省科学技术奖(三大奖)三等奖排名前一名、二等奖排名前二名、一等奖排名前三名者。

4、获得云南省社科三等奖排名前一名、二等奖排名前一名、一等奖排名前二名者。

5、主持完成或主持国家级课题者。

6、主持完成或主持省部级课题者。

7、主持完成或主持横向课题30万元者。

8、在权威期刊或A类期刊发表论文者。

9、有SCI、CSSCI检索或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文章者。

第二十三条 教授四级岗位聘用条件:符合教师正高级岗位聘任的基本条件。

第七章 教师副高级岗位聘用条件

第二十四条 副教授五级岗位聘用条件:能系统掌握和熟练运用本岗位必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够领衔解决本岗位复杂的业务工作,在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工作期间成绩显著。承担比较重要的教学科研任务,主持或独立承担研究开发工作,发表较高水平的专业论文或著作。

1、在副教授六级岗位任职满6年(首次进行教师岗位聘用时在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满12年),近6年或近两个聘期副教授岗位聘期考核业绩特别突出者,可申请副 教授五级岗位。

2、为教学、科研、学科与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做出突出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七条 贡献的副教授,经院(部)岗位聘用工作小组审核、认定,可优先聘用副教授五级岗位,并可适当减少副教授六级岗位任职年限(首次进行教师岗位聘用时适当减少副高级岗位任职年限)。

副教授六级岗位聘用条件:能系统掌握和熟练、运用本岗位必需的专业理论和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够完成较复杂的教学科研工作,工作成绩比较显著,发表较高水平的专业论文或著作。

1、副教授七级岗位任职满6年(首次进行教师岗位聘用时在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满6年),近6年或近两个聘期副教授岗位聘期考核业绩比较突出者,可申请副教授六级岗位。

2、为教学、科研、学科与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做出突出贡献的副教授,可优先聘用副教授六级岗位,并可适当减少副教授七级岗位的任职年限(首次进行教师岗位聘用时适当减少副高级岗位任职年限)。

副教授七级岗位聘用条件:符合教师副高级岗位聘任的基本条件。

第八章 教师中级岗位聘用条件

讲师八级岗位聘用条件:能够系统掌握和熟练、运用本岗位必需的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在中级专业技术岗位期间取得较突出的工作成绩,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独立完成本岗位较为复杂的工作

任务。在讲师九级岗位任职满5年(首次进行教师岗位聘用时在中级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满10年)可申请讲师八级岗位。教学科研任务饱满,教学效果良好,近6年或近两个聘期讲师岗位聘期考核业绩比较突出。

第二十八条 讲师九级岗位聘用条件:能够熟练运用本岗位必需的专第二十九条

第三十条 第三十一条

第三十二条 第三十三条 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能独立完成本岗位较为复杂的工作任务。在讲师十级岗位任职满3年(首次进行教师岗位聘用时在中级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满3年),可申请讲师九级岗位。讲师十级岗位聘用条件:符合教师中级岗位聘任的基本条件。

第九章 教师初级岗位聘用条件

助教十一级岗位聘用条件:能胜任相应工作,掌握本岗位必需的专业知识,能够独立完成本岗位业务工作。在助教十二级岗位任职满3年(首次进行教师岗位聘用时在教师初级岗位任职满3年),可申请助教十一级岗位。

助教十二级岗位聘用条件:符合教师初级岗位聘任的基本条件。

第十章 新进校教师的岗位聘用

新进校教师包括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录用应届毕业生、其他录用人员。

高层次人才的教师岗位聘用:

1、学校将全面考察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进校前在国内外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的经历、学术成就、学术影响

第三十四条 第三十五条 与学术资历等因素,经校内外同行专家评审,确定其聘用的岗位等级。

2、学校为学科与队伍建设特别需要的高层次人才设立特设岗位。特设岗位不受学校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学校特设岗位的设置须经教育厅审核、报人事厅核准后确定。特设岗位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根据规定的程序予以核销。

录用应届统招毕业生的教师岗位聘用:

1、获得博士学位的应届统招毕业生,自报到手续办理完毕之日起实行半年的试用期,执行试用期工资;试用期满,经考察能胜任和履行讲师职责的,可聘任讲师九级岗位。

2、获得硕士学位的应届统招毕业生,自报到手续办理完毕之日起实行半年的试用期,执行试用期工资;试用期满,经考察能胜任和履行助教十一级岗位职责的,可聘助教十一级岗位。

其他录用人员的教师岗位聘用。其他录用人员含外单位调入人员、录用博士后出站人员以及回国录用人员等。

1、其他录用人员按所具备的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基本条件、学术水平和能力聘用到相应层级的基本岗位:即教授四级岗位、副教授七级岗位、讲师十级岗位、助教十二级岗位。对在原工作单位已聘中级职务且具有博士学位的新录用人员或在原工作单位己聘初级职务具有硕士学位的新录用人员,可按试用期满的应届统招毕业生直接聘用相应教师岗位。

2、对少数有较大专业技术成就和贡献的录用人员,学校 第三十六条 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 第四十一条

在全面考察其进校前在国内外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的经历,综合考查其学术成就、学术影响、学术资历等因素,经校内外同行专家评审,可聘用较高等级的教师岗位。

3、博士后出站人员可聘讲师九级岗位,其在博士后流动站的工作时间计入讲师九级岗位的任职时间。

第十一章 其他

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06 年教育部令第24号),一线专职辅导员纳入教师岗位系列,并可根据辅导员的条件,确定相应的职员职级。

若聘期内晋升了专业技术职务,且被聘用,则聘用到已晋升的专业技术职务最低等级,即晋升为教授的直接进入四级岗位、晋升为副教授的直接进入七级岗位、晋升为讲师的直接进入十级岗位。聘期内专业技术职务降低的,视具体情况,确定相应岗位。

学校严格规范管理,在核定的教师岗位数量、岗位等级内进行聘用。对超过岗位结构比例的单位,学校将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及岗位聘用中予以限制。

对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岗位急需且符合破格条件的教师,可按照职称评聘政策经相关破格评审机构评审通过获得任职资格后聘用。

对担任院(部)和相关职能部门领导职务者,在聘用专业技术岗位时学校适当考虑其贡献大小、岗位重要程度、兼任行政管理工作的复杂性等因素。

本实施细则从2009年12月1日起执行,学校人事处负

责解释。

附表一:云南财经大学教师五级至十二级教师岗位分配表 附表二:云南财经大学教师岗位职责表

附表三:云南财经大学竞聘教授三级岗位科研成果评分标准表

第三篇:泉州师范学院第二轮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实施方案

泉州师范学院第二轮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实施方案

为深化我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现学校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87号)、《福建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试行)》(闽委办〔2008〕7号)、《泉州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试行)》(泉委办〔2008〕73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高校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闽政[2012]47号)和《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高校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泉政[2013]19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范围与对象

我校在编在岗的事业编制工作人员,包括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通过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和人员聘用制度,创新学校人事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制,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转变,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我校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工作坚持总量控制、科学设岗、优化结构的原则;坚持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坚持平稳实施,稳步推进,协调发展的原则。

三、岗位设置与结构比例

(一)岗位总量

根据市委编办核定的我校人员编制数确定岗位总量。

(二)岗位类别及结构比例

1、我校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

2、根据岗位设置原则,三类岗位的结构比例具体控制如下: 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占学校岗位总量的77.12%,其中教师岗位占专业技术岗位的80%(占学校岗位总量的61.7%),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占专业技术岗位的20%;管理岗位占学校岗位总量的17.55%;工勤技能岗位占学校岗位总量的5.33%。

3、根据学校发展需要,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学校可以设置特设岗位,用于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特设岗位不受学校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按照管理权限予以核销。特设岗位的申请和设置根据上级文件规定的程序实施。

(三)岗位等级及结构比例

1、专业技术岗位

(1)专业技术岗位是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分为教师岗位、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和附设专业技术岗位。教师岗位是专业技术岗位的主体。

教师岗位是指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专业技术岗位,主要包括专任教师岗位和专职辅导员岗位。党政管理人员中属于教学一线的人员按专业技术岗位聘用。

其他专业技术岗位是指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辅助性专业技术岗位,主要包括工程技术、实验技术、图书资料、档案、编辑出版、经济、会计(审计)、医疗卫生等专业技术岗位。

附设专业技术岗位是专门为管理岗位中“双肩挑”人员增设的岗位,岗位总量为学校管理岗位总数的100%,不计入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核定数。

(2)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高级岗位分为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其中,正高级岗位一至四级(对应为正高一级、正高二级、正高三级、正高四级),副高级岗位五至七级(对应为副高一级、副高二级、副高三级);中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对应为中级一级、中级二级、中级三级);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对应为初级一级、初级二级、初级三级),其中十三级为员级岗位。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分正副高的,暂按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规定执行。(3)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学校总体控制目标为4:4.5:1.5;高级岗位中正高副高比例为3:7。

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学校总体控制目标: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1:3:6;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

附设专业技术岗位高级、中级、初级之间的结构比例参照专业技术岗位的比例。

2、管理岗位

管理岗位是指在校部机关、二级学院以及其他内设机构中担任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

我校管理岗位分为8个等级,即三至十级职员岗位,依次分别对应现行的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科级以上领导岗位数量(即八级以上岗位数量)为市委编办核定的科级以上领导职数。科员及以下管理岗位按照精简、合理、高效原则,由学校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工作领导组确定。

3、工勤技能岗位

工勤技能岗位是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

我校设置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依次分别对应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工勤技能岗位的结构比例:技术工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及以下之间的比例为0.1:0.4:3:5:1.5。

四、岗位任职条件

(一)基本任职条件

根据闽委办〔2008〕7号和泉委办[2008]73号有关规定,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为:

1、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职业道德;

3、满足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

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二)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条件

专业技术岗位的任职条件综合考虑学术资历、学术贡献和学术影响等因素,体现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成就和贡献。具体条件见《泉州师范学院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实施细则》(附件1)、《泉州师范学院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晋级条件》(附件2)。

(三)管理岗位任职条件 管理岗位任职条件以德才兼备和业绩能力为导向。具体条件见《泉州师范学院管理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实施细则》(附件3)。

(四)工勤技能岗位任职条件

工勤技能岗位的任职条件见《泉州师范学院工勤技能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实施细则》(附件4)。

五、岗位聘用与管理

(一)组织机构

1、学校成立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工作领导组,以及管理岗位聘用管理工作委员会、专业技术岗位聘用管理工作委员会和工勤技能岗位聘用管理工作委员会,负责制定学校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实施方案,以及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实施细则;审定专业技术高级岗位(即二至七级岗位)和中级晋级岗位(即八级、九级岗位)、管理岗位五至八级、工勤技能岗位一至三级的拟聘用人选,其中专业技术二级岗位拟聘人选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审定管理岗位中附设专业技术岗位拟聘人选。

2、各二级学院、各部门成立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小组,负责本单位各级各类岗位的申报、应聘人员的考核;专业技术高级岗位(即二至七级岗位)和中级晋级岗位(即八级、九级岗位)、管理岗位五至八级及工勤技能岗位一至三级人选的推荐;根据学校授权,审定专业技术十级及以下岗位、管理九级及以下岗位和工勤技能四级及以下岗位的拟聘用人选,并报校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工作领导组核准;负责本单位所有受聘人员的聘用管理工作。

3、成立泉州师范学院岗位聘用申诉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受理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中出现的争议、投诉和申诉的调查、调解或处理,并将有关结论向校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工作领导组报告。

(二)岗位聘用

1、管理岗位四级以上职员的聘用工作,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2、专业技术岗位二至七级、管理岗位五至八级、工勤技能岗位一至二级的聘用由学校统一组织(其中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的聘用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专业技术八级及以下岗位、管理九级及以下岗位和工勤技能三级及以下岗位的聘用授权二级单位按照规定组织进行。

3、岗位聘用基本程序: 按照《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事厅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闽政办[2002]162号)等有关文件规定的程序、形式予以聘用。

(1)公布岗位

学校公布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岗位及其岗位职责、聘用条件。(2)申请应聘

应聘人员向所在单位提出书面应聘申请,并按要求提交相关证明材料。(3)资格审核

各单位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小组对应聘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初审。(4)考察评议

各单位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小组对通过初审的应聘人员进行考核,提出拟聘人员名单。

(5)分级审定

学校和二级单位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小组按照岗位聘用工作权限,分别负责各级各类应聘人员审定工作,确定聘用人员名单。

(6)结果公示

聘用人员名单在校园网公示5个工作日。(7)签约上岗

学校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与受聘人员签订岗位聘用合同。

4、聘期、续聘及解聘

(1)岗位聘用期为三年,自2013年9月至2016年8月。

(2)聘期内变动岗位的,原聘期终止时间不变。聘期内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的受聘人员,岗位聘用合同只签至达到退休年龄的时间,聘用期满按有关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引进人才已签订的聘用合同仍然有效。

(3)续聘与解聘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及学校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三)岗位管理

1、根据学校事业发展及人员变化情况,学校视岗位余缺情况可以对各类岗位进行适当调整,同时预留一定比例的高级岗位用于选聘或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

2、学校严格按照三大类岗位进行管理,各类岗位的人员不得随意转岗。确需转岗的,按照人事管理权限审批。

3、学校聘用人员原则上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确需兼任的,须按人事管理权限审批,并严格控制。对经批准同时在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任职的“双肩挑”人员,其岗位待遇可以选择其中之一。

4、岗位考核分为考核和聘期考核。考核主要考核聘用人员的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和绩效情况,考核等次作为薪级工资晋升的依据;聘期考核主要考核聘期内聘用人员履行岗位职责和聘用合同的情况,重点考核工作业绩。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调整岗位及晋升等级、奖惩等的依据。

六、实施步骤

(一)公布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二)组织聘用工作,签订聘用合同。

(三)完成岗位设置和聘用工作,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人事局认定。

(四)从市人事局认定后的下个月起兑现岗位等级工资。

七、附则

(一)本方案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二)本方案及附件所涉及的聘用条件一律截至2012年12月31日,任职起始时间从现职务受聘的当月起算。

(三)本方案及附件适用于第二轮岗位设置及聘用。聘期内岗位有空缺的,可通过竞聘上岗(方案另定),其聘任时间为一个聘期剩余时间。

(四)本方案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发生变化时,按新的规定执行。本方案未尽事宜按上级文件和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五)本方案由学校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附件:

1、泉州师范学院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实施细则

2、泉州师范学院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晋级条件

3、泉州师范学院管理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实施细则

4、泉州师范学院工勤技能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实施细则

泉州师范学院 2013 年6月24日

第四篇:中北大学教师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xiexiebang推荐)

中北大学教师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及《关于调整中北大学岗位设置管理实施组织机构的通知》(党发〔2012〕5号、校发〔2012〕6号)文件精神,经学校教师岗位设置与工作组研究,制定《中北大学教师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

一、岗位设置原则

在教育厅核定的教师编制总数和各等级岗位结构控制比例范围内,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科研任务为依据,以合理配置教育人才资源、优化队伍结构为目标进行岗位设置。

二、岗位设置结构和比例

教师岗位是指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具备相应能力水平要求的教学科研系列专业技术岗位,是高等学校专业技术主体岗位。

(一)岗位等级设置

教师岗位设置12个等级。教师高级岗位分为7个等级,其中,正高级岗位分4个等级,即教授一级至教授四级;副高级岗位分 3个等级,即副教授五级至副教授七级;中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讲师八级至讲师十级;初级岗位分为2个等级,即助教十一级至助教十二级。

(二)结构比例

按照晋人字 [2008]111号文件及晋人职字[2009]9号文件的要求以及我校事业发展的需要,我校教师高级职务岗位比例总体

控制目标为51%。依据省人社厅、教育厅的批复文件,核定各级控制比例原则为:二级、三级、四级比例为2.5∶3∶4.5,五级、六级、七级比例为 2∶4∶4,八级、九级、十级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比例为5∶5。

首次岗位聘用时,根据省人社厅、教育厅的有关文件要求,以及学校的学科结构和发展需要对二、三级岗位进行总量控制,首次聘用的二级岗位不超过岗位总数的60%,三级岗位不超过80%,副高级五级、六级、七级严格按照2∶4∶4的比例聘用,中级八级、九级、十级按照3∶4∶3的比例聘用;初级十一级、十二级按照5∶5的比例聘用。

三、岗位聘用基本条件

(一)基本上岗条件

1、遵守我国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2、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3、忠诚和热爱高校教育事业,敬业爱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风正派;

4、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术声誉和团队协作精神;

5、具有完成应聘岗位工作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6、积极参与教学与科研工作,完成学校和学院安排的各项工作;

7、身体健康,符合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8、满足校内津贴规定的教师基本要求。

(二)教师二级岗位申报条件

教师二级岗位申报条件执行《关于印发〈山西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晋人社厅发[2009]91号)文件中的规定。

(三)教师三级及以下岗位基本申报条件

在满足教师岗位基本上岗条件的基础上,各学院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及学科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申报条件,在考虑任职年限的情况下,重点考察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及在学科建设中所做出的贡献。

1、教师三级岗位申报条件:原则上聘任教授职务须满2年以上,对于已取得显著成果的人员(“333人才工程”省级人选,享受政府特贴人员,省级教学名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省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国家级二等奖(排名前三),省部级一等奖(排名前二),省部级二等奖(排名第一)等以上奖励或已入选的中北大学学科带头人),可适当放宽任职年限的要求。

2、教师四级岗位申报条件:现任教授职务。

3、教师五级岗位申报条件:聘任副教授职务满4年。各学院可以根据学院实际情况对于已取得显著成果的教师,可适当放宽任职年限的要求。

4、教师六级岗位申报条件:聘任副教授职务满2年。各学院可以根据学院实际情况对于已取得显著成果的教师,可适当放宽任职年限的要求。

5、教师七级岗位申报条件:现任副教授职务。

6、教师八级岗位申报条件:聘任讲师职务满4年。

第五篇:徐州师范大学教师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

附件1:

徐州师范大学教师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

为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流动有序的教师队伍,根据《徐州师范大学岗位设置与聘用暂行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岗位设置

(一)设置原则

1.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相结合。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根据学科的水平、层次并结合各单位承担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任务确定教师岗位设置标准、方案和岗位职责,使各类岗位职责、任务及目标密切相关,保证学科建设的需要和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

2.个人发展与团队建设相结合。提倡和鼓励教师把个人目标和团队建设目标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既激励个人奋发进取,又激励学术团队提升整体学术水平的体制和机制。

3.工作业绩与资历贡献相结合。强化业绩导向,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激励机制,同时兼顾资历和历史贡献,鼓励以老带新,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4.重点支持和统筹兼顾相结合。在保证重点学科建设、重要教学科研任务需要的同时,对学校的基础学科,急需发展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进行重点扶持,同时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二)岗位总量与等级比例

根据主管部门批准的教师岗位总量,结合学校实际需要,综合确定全校教师岗位总数。

教师岗位根据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及其发展需要,结合师资队伍现状进行设置。1.在教授岗位中,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总体控制目标为1:3:6。

2.在副教授岗位中,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总体控制目标为2:4:4。

3.讲师岗位中,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3:4:3。

4.助教岗位中,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5:5。各学院(单位)根据学校核定的教师岗位数和结构比例,结合学科发展规划,明确八级及以下岗位的岗位职责、聘用条件、聘用程序、考核内容等,报学校审批后执行。

二、岗位职责

教师岗位职责是指教师在某一级别岗位上应承担的专业工作任务、责任和义务,它是考核受聘人员的依据。不能履行相应教师岗位职责者不能被聘用到相应教师岗位。

(一)基本岗位职责

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遵纪守法,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恪守职业道德,维护学校荣誉,勇于创新,能够承担并完成受聘岗位工作。

(二)具体岗位职责 1.二级岗位

⑴讲授本学科专业核心课程,指导硕士研究生,指导青年教师,根据需要指导访问学者或留学生。

⑵正确把握本学科发展方向,提出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研究构想,带领本学科在其前沿领域赶超或保持国内外先进水平。

⑶组织本学科力量积极争取并主持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带领团队在本领域开展原创性、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和关键领域攻关。

⑷承担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组织管理工作及其他社会服务活动。

⑸负责本学科学术团队建设,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科发展需要,组建并带领一支学术团队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2.三级岗位

⑴讲授本学科专业核心课程,指导硕士研究生,指导青年教师,根据需要指导访问学者或留学生。

⑵正确把握学术或专业发展方向,提出具有前瞻性、创造性的研究构想。

⑶积极争取并主持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在本领域开展原创性、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和关键领域攻关;以我校为第一署名单位独立或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或出版论著。

⑷承担或参与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及其他社会服务活动。

⑸积极带领或参与学术团队开展教学、科研工作。3.四级岗位

⑴讲授本学科专业核心课程,指导硕士研究生,根据需要指导访问学者或留学生。

⑵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与技术前沿,积极争取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

⑶在本领域开展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和关键领域攻关,以我校为第一署名单位独立或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或出版论著。

⑷承担或参与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及其他社会服务活动。

⑸积极开展团队建设。4.五级岗位

⑴讲授本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或专业程,指导本科生,根据需要指导硕士研究生。

⑵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积极争取省部级科研项目。

⑶积极参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把握学科发展方向,能在本领域开展原创性及重大理论问题研究。

⑷以我校为第一署名单位独立或第一作者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或出版论著。

⑸承担或参与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及其他社会服务活动,积极参与团队建设。

5.六级岗位

⑴讲授本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或专业程,指导本科生,根据需要指导硕士研究生。

⑵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积极争取主持或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

⑶积极参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把握学科发展方向,能在本学科领域开展原创性及重大理论问题研究,⑷以我校为第一署名单位独立或第一作者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论著。

⑸承担或参与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及其他社会服务活动。

6.七级岗位

⑴讲授本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或专业程,指导本科生。⑵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积极争取主持或参与厅局级科研项目。

⑶积极参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把握学科发展方向,能在本学科领域开展原创性研究。

⑷以我校为第一署名单位独立或第一作者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论著。

⑸承担或参与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及其他社会服务活动。

八级及以下岗位的岗位职责由各学院(单位)根据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实际需要及岗位工作性质、特点制定。岗位职责中应明确聘用期内需完成的学术成果的质量和数量要求及其他工作任务,报学校审批通过后执行。

三、聘用条件

(一)二级岗位

二级岗位主要用于培养、引进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原则上设在教学科研岗位,符合下列基本任职条件之一的,可申报正高二级岗位。

1.国家、省级优秀人才类 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⑵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⑸国家级高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⑹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人选(中青年首席科学家); 2. 国家、省级重要奖励类

⑴国家级科技三大奖获二等以上奖励的主要完成人,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主要完成人;

⑵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二等以上奖励的主要完成人,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的主要完成人,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的主要完成人;

⑶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得者的主要完成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的主要完成人;

⑷国家文化艺术领域最高成就奖获得者的主要完成人; 3.国家重大项目主持人、学科(基地)、团队负责人类 ⑴“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⑵“863计划”重点(重大)项目主持人; 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首席专家; 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主持人; ⑸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主持人; ⑹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负责人; ⑺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 ⑻国家级创新团队带头人。4.科研项目、成果类

受聘教授岗位以来,主持过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或相当及以上级别项目,或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或青年项目,其中,近三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或省部级重大项目或相当及以上级别项目1项。受聘教授岗位以来,教学、科研成果满足下列条件中的至少一条:

⑴在本学科SCI的2区以上期刊或《中国社会科学》发表论文2篇以上(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下同),或在本学科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篇以上,同时有5篇以上被SCI(SCIE)、EI、CSSCI等检索收录。

⑵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三等奖及以上(前3名);或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国家教学成果奖;或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等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的前两名或二等奖的主持人。

⑶累计获得横向科研项目经费1000万以上(按到学校帐户计算,下同)。

5.其他类

⑴在本学科领域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在国内外同行中有较大学术影响并取得公认的学术成就的海外引进人才。

⑵在学科建设中起带头作用,为学科建设做出重大贡献或特别突 6 出业绩的学科带头人。

⑶在Nature、Science上发表论文的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二)三级岗位

1.受聘教授岗位9年以上,受聘教授岗位期间,年终考核均在称职以上,完成学校和所在学院安排的教学、科研任务,教学工作量饱满,教学效果良好,取得较为突出的科研业绩,在课程、专业、学科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可以推荐教授三级岗位。

2.受聘教授岗位7年以上,受聘教授岗位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一条;或受聘教授岗位4年以上,受聘教授岗位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二条,可以推荐教授三级岗位。推荐名额超过学校控制指标的,从申报者中好中选优。

⑴作为主要参加人(总前三名且校内第一名)参加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或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作为项目第一负责人获得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或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资助。⑵在本学科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篇以上,其中至少3篇被SCI(SCIE)、EI、CSSCI等检索收录。

⑶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三等及以上奖的主持人或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及以上奖的主持人。

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省级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省级以上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⑸国家级特色专业负责人、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省品牌特色专业负责人、省级教学团队负责人、省级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省级文科基地负责人、省级重点实验室负责人、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入选者、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人选(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江苏省“青 7 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或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入选者。

3.学校急需的优秀人才、特殊人才或为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由校长提名,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委员会讨论通过后,聘任教授三级岗位。

(三)四级岗位

受聘教授岗位期间,年终考核称职以上,教学工作量饱满,教学效果好,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积极撰写高水平学术论文、论著,为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做出贡献。

(四)五级岗位

1.受聘副教授岗位11年以上,受聘副教授岗位期间,年终考核称职以上,完成学校和所在学院安排的教学、科研任务,教学工作量饱满,教学效果良好,有一定的科研业绩,在课程、专业、学科建设中做出较为突出的贡献,可以推荐副教授五级岗位。

2.受聘副教授8年以上,且受副聘期间具备以下条件之一,可以推荐副教授五级岗位。超过学校控制指标时,从申报者中好中选优。

⑴主持省厅级或参与省部级及以上级别科研项目; ⑵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

⑶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江苏省“青蓝工程”或“六大人才高峰”;

⑷获得省厅级三等以上的教学成果奖或科技进步奖; ⑸省级优秀硕士(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论文的指导教师; ⑹省厅级其他奖励和表彰。

(五)六级岗位

1.受聘副教授5年以上,受聘副教授岗位期间,年终考核称职以上,完成学校和所在学院安排的教学、科研任务,教学工作量饱满,教学效果良好,有一定的科研业绩,在课程、专业、学科建设中做出 8 一定的贡献,可以推荐副教授六级岗位;

2.受聘副教授2年以上,受聘副教授岗位以来,具备以下条件之一,可以推荐副教授六级岗位。超过学校控制指标时,从申报者中好中选优。

⑴主持过2项厅省或1项省部级及以上级别的项目;

⑵在本学科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篇以上,其中至少2篇被SCI(SCIE)、EI、CSSCI等检索收录;

⑶获得省部级三等以上的教学成果奖或科技进步奖;

⑷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或江苏省“青蓝工程”。

(六)七级岗位

受聘副教授岗位期间,年终考核称职以上,完成教学工作量,参与科研项目,在本学科领域发表过核心刊物论文。

(七)其他岗位

八级至十二级岗位由学院根据学校规定的岗位数和岗位等级比例自行制定聘任条件,报经校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小组通过后实行。

四、聘任程序

(一)公布岗位、岗位职责及其聘任条件;

(二)应聘者提交申请;

(三)对应聘者进行资格审查;

(四)学院(单位)聘任组织提出八级以下岗位拟聘人选并予以公示;

(五)学校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委员会审定七级以上岗位的聘任人选,审核学院(单位)上报的八级以下岗位的拟聘人员名单;

(六)公示拟聘人选;

(七)公布聘任名单,签订聘任合同。

五、聘任期限

(一)教师岗位聘任期限为三年。聘任周期结束后,须重新参加 9 教师岗位聘任;聘期内工作岗位类别变化和新入校人员按相应职务的基础级别岗位当月聘任,引进人才按学校确定的岗位直接聘任,聘期到学校规定聘任周期结束为止。

(二)聘任初级岗位人员不超过两个聘期;聘任中级岗位人员不超过三个聘期。

(三)聘用期未满,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的受聘人员,按有关规定办理退休手续。

六、聘任与考核

(一)教师职务晋升聘任每年进行一次,且只能晋升至高一级教师职务中的基础级岗位(四级、七级、十级、十二级)。

(二)校党政机关“双肩挑”岗位兼任处级领导职务人员聘任教师岗位的,不占所在学院(单位)教师岗位,由个人向学院(单位)提出应聘申请,学院(单位)向学校提出推荐意见。

(三)由非教师岗位转聘教师岗位的,先转入相应教师职务的基础级别岗位,且必须符合教师上岗的有关规定。

(四)给学校的声誉造成重大不良影响,或者使学校蒙受重大经济损失的教师,视其情节,低聘或解聘其现有教师岗位,且2—4年内不得参加高一级教师岗位的聘任。

(五)出现教学事故,被校教务部门通报处理的,或教学综合考评结果为差的教师,低聘或解聘其现有教师岗位或2—4年内不得参加高一级教师岗位聘任。

(六)在聘任过程中弄虚作假、或违背聘任程序的,一经查实即为无效聘任,并追究相应责任。

(七)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估体系,考核应以教师岗位职责为基础,重实绩、重贡献、重学术道德、重团队精神,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考核合格予以续聘,考核不合格不再聘任原岗位。

(八)学院聘任在教师岗位同时兼任处级领导职务的人员,执行 10 专业技术工资序列,对其岗位应完成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队伍建设等基本职责和作量化要求的成果进行考核,对基本教学科研工作量减半考核,其管理工作按目标任务进行考核。

(九)专职辅导员按学校有关学生辅导员考核办法进行考核。

七、聘任组织

(一)成立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委员会,其主要职责为: 1.负责全校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岗位的聘任工作; 2.评定二至七级岗位拟聘人选;

3.审核学院(单位)教师八级以下岗位拟聘人员。

(二)各学院(单位)成立以党委(总支)书记、院长或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教师岗位设置与聘用组织,负责本单位教师岗位的设置与聘用工作。

八、其他

(一)根据教育部规定,专职辅导员(包括学生政治辅导员、学院团委书记、学院党委副书记)纳入教师岗位序列,并可根据条件确定相应的职员职级。其岗位职责、推荐条件、考核内容等由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参照本细则内容单独制定。

(二)新入校教师的聘用

1.新入校教师按所具备的专业技术职务、学术水平和能力聘用到相应教师岗位。

2.博士后工作期满出站,未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可聘用到教师八级岗位。

3.新参加工作具有博士学位的毕业生,执行专业技术职务九级岗位工资。

4.新参加工作具有硕士学位的毕业生,执行专业技术职务十二级岗位工资。

5.新参加工作的大学本科及以下毕业生,实行一年见习期,并执 11 行见习期工资,见习期满后,按所聘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

附件2:

徐州师范大学其他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

为进一步调动教师外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障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徐州师范大学岗位设置与聘用暂行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岗位设置

(一)设置范围

其他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教师工作以外的其他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主要包括工程实验、图书档案、编辑出版、会计审计、医疗卫生、幼儿园教师等专业技术岗位。

1.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学院实验室、研究所、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信息网络中心、金工实训中心、后勤管理处、基建处等单位设置工程实验岗位。

2.图书馆、档案馆(含人事处人事档案)、博物馆等单位设置图书档案岗位。

3.学报编辑部、高教研究所、宣传部校报编辑部等单位设置编辑出版岗位。

4.计划财务处、审计处等单位设置会计审计岗位。5.校医院设置医疗卫生岗位。6.幼儿园设置幼儿教师岗位。

(二)设置原则

1.提高质量、服务教学。以岗位设置与聘用为基础,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供服务保障。

2.总量控制、分类管理。学校在上级部门核准的其他专业技术岗 位总量、结构比例范围内,制定其他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实施细则。学校根据其他专业技术工作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对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3.按需设岗、优化结构。根据学校整体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科学合理设置其他专业技术岗位,优化队伍结构,促进其他专业技术队伍全面协调发展。

4.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岗位设置要统筹兼顾、重点倾斜,要有利于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有利于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

(三)设置方法

根据其他专业技术岗位的分布特点,按工程实验、图书档案、编辑出版、会计审计、医疗卫生和幼儿园教师等类别进行岗位设置,其中七级及以上岗位由学校依据教育厅的有关规定进行总体调控,八级及以下岗位由学校核定到单位,由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具体设置。

岗位数由学校在上级批准的控制数内,根据发展需要和实际情况逐年核定。

(四)岗位等级与结构比例

其他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正高级岗位、副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其中图书档案、编辑出版类可设置正高级岗位。

正高级岗位设三、四级,副高级岗位设五、六、七级,中级岗位设八、九、十级,初级岗位设十一、十二级。正高级岗位中三级和四级岗位的控制比例为1:4 ;副高级岗位中五级、六级、七级岗位的控制比例为1.5:3.5:5 ;中级岗位中八级、九级、十级岗位的控制比例为3:4:3;初级岗位中十一级、十二级岗位的控制比例为5:5。

首次聘用时核定的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和初级岗位的比例以现有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职务结构比例为依据,现有高级职务已超过控制比例的岗位类别,以实际比例为准。

二、岗位职责

(一)基本职责 1.正高级岗位

⑴掌握国内外的本专业发展动态,对专业发展进行规划、设计,并组织实施,取得标志性成果;

⑵主持工作研究和学术交流,解决关键性技术问题,在本学科(行业)权威性刊物上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或出版著作;

⑶对本单位的改革与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⑷指导副高和中级技术人员,完成岗位工作量。2.副高级岗位

⑴了解国内外本专业发展动态,参与专业规划并协助实施,取得建设性成果;

⑵作为技术骨干积极开展工作研究和学术交流,解决工作中的技术难题,在本学科(行业)核心性刊物上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或编写技术指导书;

⑶指导和培养中级以下技术人员,完成岗位工作量。3.中级岗位

⑴积极参与专业规划的实施,取得较好的成果;

⑵积极开展工作研究,解决工作中的技术问题,在本学科(行业)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或参与编写技术指导书;

⑶指导初级技术人员,完成岗位工作量。4.初级岗位

⑴积极开展工作研究,处理工作中的技术问题; ⑵完成岗位工作量。

(二)具体岗位职责由各用人单位根据岗位性质和承担的任务制定,报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委员会备案。没有明确职责的,不能参加岗位分级,只能聘用到相应专业技术岗位的最低等级。

三、聘用条件

(一)基本条件 1.三级岗位

在正高级岗位上任职10年以上,在相关的专业领域取得突出的学术成果,为学校改革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承担重要的岗位职责,并发挥重要作用,可以推荐三级岗位。推荐名额超过学校控制指标的,从申报者中好中选优。

2.四级岗位

在正高级岗位上任职,并较好地完成了本岗位工作任务。3.五级岗位

在副高级岗位上任职12年以上,在相关的专业领域取得较高的研究成果,为学校改革和发展做出较大贡献,承担重要的岗位职责,并发挥重要作用,可以推荐五级岗位。推荐名额超过学校控制指标的,从申报者中好中选优。

4.六级岗位

在副高级岗位上任职7年以上,在相关的专业领域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出色完成本职岗位工作,可以推荐六级岗位。推荐名额超过学校控制指标的,从申报者中好中选优。

5.七级岗位

在副高级岗位上任职,并较好地完成了本岗位工作任务。6.八级岗位

在中级岗位上任职12年以上,专业技术工作任务饱满,服务质量好,业绩比较突出。

7.九级岗位

在中级岗位上任职6年以上,能较好地完成相应的专业技术工作任务。

8.十级岗位

在中级岗位上任职,并较好地完成了本岗位工作任务。

9.十一级岗位

在初级岗位上任职3年以上,或具有硕士学位在初级岗位上任职,较好地完成了本岗位工作任务。

10.十二级岗位

在初级岗位上任职,较好地完成了本岗位工作任务。

(二)业务条件

业务条件包括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学术水平,由聘任组织根据工作特性制订具体细则,报学校专业技术聘任委员会通过后执行。

四、聘任程序

(一)公布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岗位职责及其聘任条件;

(二)应聘者提交申请;

(三)用人单位进行基本条件审查;

(四)各单位提出八级以下拟聘人选,并推荐七级以上拟聘人选;

(五)学校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委员会确定七级以上拟聘人选,审核八级以下拟聘人选;

(六)公示拟聘人选;

(七)公布聘任名单,签订聘任合同。

五、聘期与考核

(一)其他专业技术岗位的聘聘任期限为3年。其他专业技术职务晋级聘任或新进人员聘任的聘期从聘任之日起至聘任周期结束之日止。聘任周期结束后须重新参加聘任。

(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聘任每年进行一次,且只能晋升至高一级其他专业技术职务中的基础级岗位(四级、七级、十级、十二级)。

(三)出现重大工作失误,或给学校的声誉造成重大不良影响,或使学校蒙受重大经济损失的人员,视其情节,低聘或解聘其现有岗位,且3—6年内不得参加高一级岗位的聘任。

(四)在聘任过程中弄虚作假或违背聘任程序的,一经查实即为无效聘任,并追究相应的责任。

(五)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估体系,考核应以其他专业技术岗位职责为基础,重实绩、重贡献、重服务,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考核合格予以续聘,考核不合格不再聘任原岗位。

(六)在其他专业技术岗位上兼任处级领导职务的人员,其所在岗位量化要求的学术成果参照同级岗位“双肩挑”人员考核;管理工作按照目标任务进行考核。

学校严格控制各单位人员其他专业技术职务比例及岗位聘任比例,对超过岗位结构比例的,学校将在专业技术评聘及岗位聘用时予以控制。

六、聘任组织

(一)学校成立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委员会,负责七级及以上其他专业技术岗位的聘任,审核用人单位八级及以下岗位的拟聘人选。

(二)各单位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聘任组织,推荐七级及以上应聘人选,提出八级及以下岗位的拟聘人选。

附件3:

徐州师范大学管理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

为建立健全我校党政管理岗位设置和聘用制度,实现干部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精干高效的职业化、专业化管理干部队伍,根据《徐州师范大学岗位设置与聘用暂行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岗位设置

(一)设置范围 1.学校党政机关; 2.学院、直属业务单位;

3.后勤集团、资产经营公司、汉园宾馆;

4.在管理岗位设置具有专业技术水平条件要求的“双肩挑”岗位。“双肩挑”以五级以上岗位为主,同时,在教务处、科技处(社科处)、研究生处、学科办、人事处、国际合作交流处的六级岗位根据需要设置“双肩挑”岗位。

(二)设置原则

1.科学合理,按需设岗。从服务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需要出发,对管理岗位统筹规划与科学设置。

2.总量控制,保证重点。在保证学校管理工作正常、有序进行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学校管理岗位总量。

3.优化结构,精干高效。对管理岗位进行合理资源配置,培养一支精干高效、高素质、高水平、专业化的管理队伍,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

4.动态调整,逐步到位。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和“制度入轨、平稳过渡”的精神,整体规划,合理调整,逐步到位。

(三)岗位等级

1.管理岗位设置八个岗位等级,即三至十级职员岗位。厅级正职(含正厅级调研员和享受正厅级待遇)、厅级副职(含副厅级调研员和享受副厅级待遇)、处级正职(含正处级调研员和享受正处级待遇)、处级副职(含副处级调研员和享受副处级待遇)、科级正职(含主任科员)、科级副职(含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分别对应三到十级岗位。

2.管理岗位分为高级职员岗位、中级职员岗位和初级职员岗位。高级职员岗位分为4个等级,分别对应三至六级职员岗位;中级职员岗位分为2个等级,分别对应七级、八级职员岗位;初级职员岗位分为2个等级,分别对应九级、十级职员岗位。

3.管理岗位总数控制在事业编制数的18%以内。高级职员岗位数不超过管理岗位总数的35%,其中四级以上岗位数按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领导职数确定,五级、六级岗位的比例按1:2设置。中级职员岗位数量占管理岗位总量的比例控制在50%左右。初级职员岗位数量占管理岗位总量的比例为15%左右。

首次聘任,以现有管理岗位数以及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行岗位设置。

二、岗位聘任

(一)聘任范围

我校事业编制具有干部身份人员和现聘任在管理岗位的工人身份人员可以应聘管理岗位。

(二)聘任办法

1.已聘任处级、科级领导职务人员直接对应相应的职员岗位,集中进行职员职级聘任。

2.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四级及以上岗位由学校研究报教育厅审核;五级及以下岗位由学校聘任。

3.专职辅导员(包括学生政治辅导员、学院团委书记、学院党委副书记)可确定相应的职员职级。

(三)岗位职责 1.基本职责

(1)四级及以上岗位:主持或者分管学校某些方面的管理工作,或者独立承担某些方面的专门性管理工作;负责制定分管工作的发展规划与主要工作措施,拟定相关的重要文件,领导分管单位中层干部的工作。

(2)

五、六级岗位:主持或者分管部门、学院、直属业务单位等二级单位的管理工作,或者独立承担某一方面的专门性管理工作;负责拟定或独立起草本职管理工作中重要的公文或者文稿;指导七级以下岗位人员的工作。

(3)

七、八级岗位:主持科、室的管理工作,或者负责某一方面的专门性管理工作;独立起草本职管理工作中比较重要的公文或者文稿;指导九级以下岗位人员的工作。

(4)

九、十级岗位:承办具体的行政事务性工作,起草本职管理工作中一般性公文或者文稿。

2.具体岗位职责由学校和单位根据岗位性质和目标任务确定。

(四)推荐条件

管理岗位的基本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熟悉高等教育法规和政策,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热爱本职工作,责任意识强,办事公正,作风正派,身心健康。

1.基本条件

聘任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其中聘任六级及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1)三级职员岗位 担任正厅级职务。

21(2)四级职员岗位 担任副厅级职务。(3)五级职员岗位 担任正处级职务。(4)六级职员岗位 担任副处级职务。(5)七级职员岗位 担任正科级职务;(6)八级职员岗位 担任副科级职务;(7)九级职员岗位 ①研究生毕业;

②大学本科生毕业在管理岗位上工作满1年以上;

③大学专科毕业生在管理岗位上工作3年以上(已执行九级职员岗位工资的人员可不受此条件限制);

(8)十级职员岗位 ①大学本科毕业生;

②大学专科毕业暂不具备九级职员岗位条件的人员(已执行十级职员岗位工资的人员可不受此条件限制)

2.聘任“双肩挑”岗位的人员应具有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五)聘任程序

1.四级及以上岗位按照教育厅的规定执行。2.五级及以下岗位的聘任程序:

(1)公布聘任岗位、岗位职责、推荐条件;(2)应聘者提出申请;

(3)党委组织部对应聘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并组织必要的考察;(4)各级聘任组织和单位确定拟聘人选;

22(5)公示拟聘人选;

(6)公布聘任结果,签订聘任合同。

三、聘任组织

学校成立管理岗位聘任委员会,负责管理岗位实施细则的起草及管理岗位的聘任工作。

四、岗位考核

(一)管理岗位职员五级及以下职员聘期一般为三年。聘期届满须对管理岗位职员任职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可以续聘原岗位或竞聘高一级岗位。

四级及以上管理岗位职员的考核由上级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规定进行。

(二)出现失职、渎职或出现重大工作失误,或给学校的声誉造成重大不良影响,或使学校蒙受重大经济损失的人员,视其情节,低聘或解聘其现有岗位。在聘任过程中弄虚作假,一经查实即为无效聘任,并追究相应的责任。

(三)聘任“双肩挑”岗位人员、直属业务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兼任处级领导职务的人员,执行专业技术工资序列,任期内聘任专业技术四、七级岗位的以管理工作为主进行考核;聘任专业技术其他高级岗位的人员,对其岗位应完成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队伍建设等基本职责和学术成果进行考核。

(四)学院聘任在教师岗位同时兼任处级领导职务的人员,执行专业技术工资序列,对其岗位应完成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队伍建设等基本职责和学术成果进行考核,对基本教学科研工作量减半考核,其管理工作按目标任务进行考核。

附件4:

徐州师范大学工勤技能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

为建立健全我校工勤技能岗位设置和聘用制度,实现按需设岗、竞聘上岗、工作考核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建设一支技能强、素质好的工勤队伍,提高服务保障水平,根据《徐州师范大学岗位设置与聘用暂行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岗位设置

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与聘用坚持科学合理、优化结构、精干高效的原则,以增强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提升服务水平为目标,实行严格控制、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运行机制。

(一)岗位等级

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五个等级,即技术工一至五级岗位,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岗位。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二)设置方法

根据教育厅核准的工勤技能岗位总量和学校实际情况,综合确定全校工勤技能岗位总量,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核实各单位工勤技能岗位数。

技术工三级以上岗位按35%的比例设置,其中一级、二级岗位占5%。

岗位实行动态管理,首次聘任以现有工勤技能岗位数和等级核定,以后根据学校事业发展进行审核与调整。

工勤技能人员应做到职岗相符,学校将进一步规范技术工人的技术等级考评工作。

二、岗位聘任

(一)聘任范围

我校事业编制具有工人身份人员可以应聘工勤技能岗位。

(二)岗位职责

由各单位根据具体岗位任务和技能要求制定。

(三)任职条件

1.一级、二级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五年,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

2.三级、四级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五年,并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评。

3.学徒(培训生)学习期满和新聘工勤技能人员见习、试用期满,并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可确定为五级岗位。

具体条件由各单位根据岗位任务和技能要求制定。

(四)聘任程序

1.各单位公布岗位、岗位职责及其聘任条件; 2.个人申请,填写应聘申请表; 3.单位组织聘任,确定拟聘人选;

4.学校工勤技能岗位聘任委员会审核拟聘人选; 5.公示拟聘人选;

6.公布聘任结果,签订聘任合同。

三、聘任组织

(一)学校成立工勤技能岗位聘任委员会,负责工勤技能岗位实施细则的起草及管理岗位的聘任工作。

(二)后勤集团、图书馆等工人较多的单位成立以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岗位设置与聘用组织,负责本单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与聘用工作。

四、岗位考核

工勤技能岗位的考核以岗位职责为依据,聘期考核结果作为解聘、续聘的依据。

五、其他

在首次聘任以后,因企业改制、自然减员等原因形成的空缺岗位应予以核销;因考工晋级需增设岗位的,由学校统一调控。

主题词:人事制度

设岗

聘用

办法

通知

徐州师范大学校长办公室

2009年11月9日印发

下载盐城工学院第二轮教师岗位设置、聘用与考核实施细则要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盐城工学院第二轮教师岗位设置、聘用与考核实施细则要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岗位设置与聘用暂行办法(全文5篇)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岗位设置与聘用暂行办法 为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根据《关于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国人部[2007]59号)、《江苏省高等......

    管理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

    福州市质量技术监督系统 管理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 (征求意见稿)为做好本系统管理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根据《福州市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制定本实施细则。......

    岗位设置与聘用暂行办法(精选五篇)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岗位设置与聘用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岗位管理制度和人员聘用制度,促进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实现人事管理的科......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实施暂行办法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实施暂行办法 为进一步科学合理配置学校人力资源,推动学校各层次、各系列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参照人事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

    贵州大学教师岗位设置及聘用实施细则

    贵州大学教师岗位设置及聘用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 教师岗位设置 第一条 根据《贵州大学人员聘用管理试行办法》制订本细则。本细则所称教师岗位是指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承......

    广东医学院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方案

    广东医学院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方案(修改稿) 为促进学校人力资源优化配臵,强化岗位职责与竞争意识,不断提高教职工队伍的素质。根据人事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试行......

    嘉应学院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方案0406

    嘉应学院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方案 (第十稿) 为推进学校事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发展,促进学校人力资源优化配臵,强化岗位职责与竞争意识,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实现......

    大学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总结样本

    濉溪初级中学 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总结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实现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统筹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