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A教学法在自闭症集体活动中的应用及心得...

时间:2019-05-12 13:58: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ABA教学法在自闭症集体活动中的应用及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ABA教学法在自闭症集体活动中的应用及心得...》。

第一篇:ABA教学法在自闭症集体活动中的应用及心得...

浅谈ABA教学法在集体活动中的应用及心得

广西区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 蒙静敏

今年9月份,中心在宣明会的大力支持下,邀请到星星雨的专家来到单位,组织全体医教人员进行了ABA教学法的培训和学习。在这一次珍贵的学习机会中,我们获益良多,也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积极应用起来。

从以前的教学工作层面来讲,我们其实已经应用到了ABA中的某些训练方法。但真正理解ABA的含义,真正科学地操作起ABA教学法却很难。这次培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系统学习ABA教学法的机会,使得我们重新审视起自己的教学工作,在应用学习理论的同时归纳出自己每天工作的心得与方法,专业技能水平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

很多人可能认为,应用行为分析法主要在自闭症儿童一对一的个训中才能奏效,在我看来其实不然。在集体课教学中,我们同样强调孩子的个别化差异,以个别化差异为切入点,结合集体课教学模式,我们也能很好地利用ABA训练法中的一些理论作为指导,开展集体课的教学工作,并达到良好效果。我们知道,对自闭症儿童的训练,必须从行为入手,如注意力、问题行为、语言等,这些问题也同样在集体课中存在,并需要任课老师去解决。

在这里,我们可以先来描述一下在集体课教学中自闭症儿童通常会存在哪些表现及问题。当然,自闭症儿童在集体课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一定不止这些,我这里仅列出常见的几点。

(1)活动参与度极低:不说话,对老师的提问没有反应,或主动性不高需要反复的指令才会开口回答;无法按要求完成集体活动中某些操作性项目(如生活自理中的“洗手”、手工课中的“握笔涂色”)。

(2)注意力问题:在集体活动中,自闭症儿童会表现出最常见的漠视行为,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毫不关心,呆坐着或左顾右昐目光无焦点,无法对活动本身及正在上课的老师形成关注点等。

(3)问题行为:自闭症儿童在集体课中时常会有过激表现,如发脾气、攻击性行为、自伤行为、大哭大闹等,严重干扰课堂活动的进行。

本次培训中,我们了解到了ABA教学法的基本原理、特点、目标行为等理论;ABA的核心理论---强化;ABA教学法的辅助理论;ABA教学法的指令理论;ABA的问题行为定位和处理方式等。这些理论都有助于在集体教学中解决上述自闭症儿童存在的问题。

首先谈谈ABA的目标行为分解理论。集体课教学中我们通常会有这样的疑问,也因此而常常感到无从下手:某些自闭症孩子似乎根本无法完成我们定下的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操作性目标,如上述提到的手工课---握笔涂色。经过这次培训后,我们受此启发,明白看似简单的目标其实并非是真正能一步到位的目标。我们根据行为目标理论梳理出一个清晰的解决方案,即对操作性目标进行目标行为分解:将一个行为分解成一系列单元行为,对每一个单元行为继续分解,这样逐级将一个行为拆分为更小的,有先后顺序的行为链。以握笔涂色为例,可以把学会握笔涂色做为一个总目标下分成二级目标---安坐,握笔,涂色;而这一二级行为目标又可以再下分成三级目标,如握笔可以拆分为三级目标---认识笔,前三指的运用等等,不一而足。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在集体活动中针对不同的孩子定下不同的个别化差异目标逐个解决问题,直到完成最终的教学总目标。同理可以运用到集体课的其他科目的操作性教学目标中去。

第二,我们可以谈谈ABA教学法中的指令理论和辅助理论对自闭症儿童在集体课中无法形成注意力关注的应用。指令的意义在于让孩子理解别人的意愿,建立起自己与别人之间“是有关系”的意识;辅助则是一种附加的刺激,被使用在有意识引发正确反应(所期望的反应)。帮助孩子在指令和正确反应之间建立联系,以保证儿童反应的正确性,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这两点正好与解决孩子在集体课中的漠然态度、不配合、不参与等行为不谋而合。我们可以通过指令(包括语言指令和非语言指令)在要求孩子做什么事时发出相应的刺激。比如,要求孩子对目光前方正在上课的老师形成关注,我们可以发出指令“看老师”,身后作为辅助教员身份的家长则可以用非语言指令进行辅助配合,用手掌挡住孩子闪避到其他地方的目光,使之眼睛只能在要求的地方保持目光停留,这样就能很好的帮助一些自闭症儿童在集体课中对老师形成关注。类似这样的方法坚持应用下去,久而久之,自闭症的孩子是能够对集体课的老师形成习惯性注意并保持关注的,个别孩子在集体课中有意注意的改善也非常明显。

第三,我们还可以讨论一下ABA教学法中的强化理论、反复练习理论在集体课中的结合应用。普通教学法中我们也时常强调对孩子的“强化”,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强化理论。ABA则把强化理论针对自闭症儿童做了适应性的细化和调整,使之更适用于自闭症教学。此前,我们在集体课教学中也有对孩子进行强化的理论意识,但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应用起来也没有系统性和科学性。经过本次学习后,我们详细地了解了强化的要素、强化的频率、强化的分类、强化物的使用等要项,并通过实际操作学习到在自闭症儿童身上的针对性应用。反复练习是ABA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因为使用了强化和提示,孩子才愿意反复进行练习。因为反复进行练习,孩子才能更快、更好地掌握新的技能。比如,对于集体活动参与度很低的孩子来说,集体活动中的常见的个别展示环节(如上前回答问题、指认物品等)是相当“痛苦”的任务。如果利用好ABA教学法的强化理论,则可以使这个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在孩子按要求上前完成任务后,我们可以通过即时奖励实物(如饼干、海苔等)的方式给予强化,调动起这个孩子的参与积极性,其他在旁观看的孩子也会被跟着调动起来。甚至在在以后的集体活动中慢慢可以转换成二级强化物(如小红花、口头表扬),并能一直保持孩子的活动参与意识,提高主动性。我们可以看到个别孩子甚至主动举手要求参与活动。

最后,ABA教学法中关于问题行为的理论也使我们在集体课教学中得到一些启发。我们对集中课中孩子出现的各种行为有了正确的解决理念,是不是问题行为?应不应该干预?怎么去干预?以前我们老师常犯的错误便是把孩子在集体课上出现的一些问题行为和异常行为混淆,或者不能理解孩子的问题行为,或者对孩子的问题行为感到茫然并束手无策等等。经过学习后,我们区分出了“问题行为”和“异常行为”的概念,明白了孩子出现的问题行为是具有功能性的,如:回避/逃避的功能、吸引注意力、自我满足、感觉强迫。弄清楚了这些原理后,我们有了正确的出发点去探究孩子出现某个特定行为的原因,并从中找出干预解决的方案。举个例子,自闭症儿童小辉经常在集体课中毫无原因地大哭大闹。1.我们先要分析小辉的这个行为是否问题行为:小辉的哭闹严重影响了集体课的课堂秩序,可以判定为问题行为,需要进行干预行和解决。2.探究小辉在课堂上大哭大闹的可能原因:通过与妈妈的交谈,老师了解到小辉第一天来上学时,出现哭闹情绪时妈妈就把他抱离教室到外面玩了一会儿,此后小辉每到上集体课时就 3

一直出现这样的行为。由此可见,小辉的哭闹行为是具有功能性的---逃避上课。3.ABC法应用:A小辉上集体课---B小辉在集体课中大哭大闹---C老师把小辉安置到教室的后面观看其他孩子上课,但不能离开教室。这样一来,有了清晰的解决思路,接下来就是ABA教学法中关于问题行为的解决方式来制定解决方案,消除问题行为了。我们打算在集体活动课室中划出一角作为“情绪处理区”,给一些在集体活动中出现问题行为的孩子用以处理情绪及行为。

综上所述,ABA教学法做为一门经过权威机构使用并论证出大量有益经验的实用技术,是可以很好的应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去的。在有限的篇幅中,我并不能把ABA教学法在集体课中的具体应用都详尽地描述出来,只能略举一二。并且我相信随着教学时间的增长,对ABA教学法理解的加深,我们将会在实际操作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发掘出更多更好的方法应用到教学中去。

第二篇:浅谈活动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活动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On application of Activities-based approach in English teaching)

摘要:活动教学法以活动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为目的。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活动教学法,可以为学生提供运用语言的课堂环境,增强其听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关 键 词:活动教学法 英语教学 综合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正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国家的关注以及民众自己的潜意识已经将英语视为成功和成才的必备条件,放眼世界,各行各业都与英语息息相关,这就让英语教学的方法以及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英语新教材的使用和素质教育的实施,英语教学正逐步走向科学化、素质化,为培养具备听、说、读、写四会能力的人才,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越来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在的学生需要啦,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现在令中国教育界比较关注的活动教学法,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参加课堂教学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主体参与、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创设可靠的条件。正如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说:“教学过程不仅需要教师的活动,而且需要学生的活动,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程度上的活动,教学的最优化是不可思议的”。这实质上突出了活动课教学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活动教学法,也称活动型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一般是指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教学情境,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设置,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参与阅读、讨论、游戏、学具操作等去学习知识的课堂教学方法或过程。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学生参与活动,通过听觉、视觉、空间知觉、触角等在大脑指挥下协同活动而获取知识。以活动教学法为主、教学效果显著的课堂模式称之为活动教学模式,也简称为“活动教学”。活动教学法主要之点在于:把教材内容按其交际原貌活化于课堂,形成不同层次、不同性质、不同形式的活动,让师生共同投入,彼此协商,互相交流,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外语这个交际工具。

我在十多年的学习与感受中深刻认识到:活动教学法是比较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需要的。它通过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各项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及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以活动促使学生语言交流能力提高,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活泼生动的英语氛围中学习,不仅可以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而且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出来学习兴趣,对于今后的学习生活可以打下比较好的基础。

针对以上所述的活动教学法,我提出以下的设想,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运用:

一、在活动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产出能力(说、写)的活动

英语活动教学法能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习惯,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活动课中学有所乐,学有所得。活动课中让每个学生充分表演、交流,并尽可能多的让学生上台展示自我,给学生个性发展留下广阔的空间,使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发展。在有趣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减轻学生负担,而且提高了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尤其激发了少数差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活动课要坚持“活”而不乱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爱好的区别。老师对整个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小组给予肯定、表扬,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各种方法,使全体学生都有所进步,能力有所提高,真正体现活动教学法的巨大魅力。

二、在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接受能力(听、读)的活动 我要从多方面、多渠道开拓活动课教学法的创新途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真正体现素质教育。例如:(针对自己的情况举例子例如free talk)不仅可以让学生建立起对自己自信,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充分展示他们的才能和特长,培养创造能力,真正体现英语活动课的适用性,趣味性和创造性。英语活动课教学打破常规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上学生不必正襟危坐,机械地接受知识,而是有大量的活动时间,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体现自己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技能,这就为培养更多更好的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好的基础。

三、在活动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英语活动教学方法可以给学生提供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的活动空间。在实际的教学中,为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我充

分利用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表达能力。教学中给学生充分活动,讨论,发言的时间,以训练口语表达能力为目的,鼓励他们大胆想象、标新立异、不断激励创新求异的发散思维能力。同时给学生提供活用英语的真实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用英语听说和思维的能力,为进一步提高交际能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四、在活动课教学中,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德育的核心。我要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有教育意义的影响。在学生的对话,表演中常用到如Hello!Hi!Good morning.I’m sorry.Thanks.等一类的问候语及礼貌用语。因此课后我以身示范,鼓励学生自觉运用问候语,礼貌用语与老师、同学打招呼或自由交谈。因势利导,以此教育学生在遇到外宾、长辈或同学间都要彬彬有礼,以礼相待。活动课重视知识的学习与运用结合,训练与娱乐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让每位同学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学生的各种能力齐头并进,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积极开拓,勇于探究各种活动课教学新模式,不断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

当然,活动教学也有它自己的弊端、以及对老师的高级要求,由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有差异,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亦有所不同,在控制

教学过程、教学进度不容易,因此,运用活动教学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注意如下几点:第一,课前必须让每个学生准备好学习中所用的学具。

第二,学习过程中,如何使用学具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提出具体的要求。

第三,加强对学生的组织纪律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培养。第四,活动必须有明确目的。

第五,要注意处理好个别活动与集体教学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教育理论与实践.C学科版2009年第7期

《南昌高专学报》2002年3期

第三篇:“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应用

浅谈“案例教学法” 在中高级对外汉语课堂中的应用

一、背景:

对外汉语教学界在文化问题上已达成基本共识: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文化是对外汉语教学内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理想的对外汉语教学应使学生既习得目的语,同时也掌握目的语文化。众多学者都曾提出:在学习目的语的过程中,只有学生掌握了目的语的文化背景,他才算真正掌握了这门语言。

虽然明确了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大原则,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在中高级阶段。在初级阶段,文化内容多依附于语言教学之中,没有必要,也很难从语言教学中剥离出来。但到了中高级阶段,就有必要开设文化专题课了,而过去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多以“教授”为主。这种教学方法虽也有其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较明显的弊端。首先,从教师教学的难易度来分析,文化因素小像语言点那样容易讲清楚。其次,从学生接受度来分析,学生而对的是完全小同于自己母语文化的异质文化,仅凭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理解起来难度相当大,因而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和厌烦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尝试在中高级阶段的文化专题课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将文化专题与提高语言技能巧妙融介,希望以此来开拓、丰富中高级阶段文化专题课的教学思路和教学 方法。

二、概念梳理:

我们现在研究的“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指由哈佛大学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兰代尔(Christopher Columbus Langdell)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于1870年前后最早应用于法学教育中,是英美法系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国法学院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后来被广泛用于其他学科,如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是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从19世纪70年代起一直到现在,这场教法的改革仍在持续。众多学者如Lawrence, Lang,Kowalski,Shulman等纷纷著书立

说讨论这种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时至今日,哈佛商学院里已有超过80%的课程是以案例教学法为主的。基于各种理论和相关实践,人们对案例教学法的界定也各有侧重。柯瓦斯基(Kowalski)认为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进行研讨的教学方法。f21它除了可以用来传授资讯、概念以及理论外,也可以训练学生的推理、批判思考、问题解决的技巧。舒尔曼(Shulman)定义案例教学法是利用案例做为教学媒介的一种教学方法。[3]曼莎斯(Merseth)认为:案例教学法可以包括大班级及小团体的讨论、案例里的角色扮演、或案例撰写。[4]哈佛工商学院也曾将案例教学界定为:一种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工商管理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这些案例常以书面的形式展示出来,它来源于实际的工商管理情景。学生在自行阅读、研究、讨论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全班讨论。因此,案例教学法既包括了一种特殊的教学材料,同时也包括了运用这些材料的特殊技巧。而国内的《教育大辞典》将案例教学法定义为“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某些科类的专业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即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一系列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掌握有关的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而在教育学中,人们又将案例教学法定义为教学中的案例方法,是指围绕一定的教育目的,把实际教育过程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学生思考和决断的案例,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

以往的应试教育使用的是脱离实际的教条式的学科教材,满堂灌和填鸭式的课堂讲授,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把学生当敌人的考试方法。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需求了。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条件下的信息传输主体单一化的格局(教材+黑板+粉笔)已经被打破,教师不再是惟一的信息传播主体,而且也不再拥有惟一的信息话语主导权,变革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推行案例教学法势在必行。

三、案例教学法引入中高级阶段文化课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1.从实践性来分析

案例教学法中,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是真实的案例素材,学生需要进入案例所叙述的真实情境中去体味、感悟,进而让学生进行仿真的实践操作。因此有人曾简明地概括案例教学的特征是:“从实践中来,在实践中练,到实践中去”。案例教学的这一特点与中高级文化课的要求小谋而介。从某种程度来说,针对留学生的文化课并小是单纯的输入性活动,而应是一种师生基于实际情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探讨。从这个角度分析,案例教学的实践性与中高级文化专题课的要求是相吻介的。

2.从互动性来分析

案例教学要求教师融入学生群体之中,与学生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师生处于平等的地位,相互交流、奉献并获得。因此,案例教学提倡“四个自由开放”,即自由设疑开放、自由思维开放、自由讨论开放、自由选择开放。这样就会创造出一个宽松、和谐的多维互动的教学情境。在案例讨阶段,教师与学生是教与学的平等互动关系,教师和学生可以在“案例”这个平台上进行平等的对话。案例教学的这一特点非常适介于针对中高级留学生的文化专题课。因为本课程针对的是处于异文化圈的留学生,文化课的目的并小是简单的单项灌输,而是在与其本国文化的对比讨论中使他们了解中国文化。从这一点来说,案例教学法所营造的平等、互动的讨论氛围,正可以为文化专题课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以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

3.从适用对象来分析

分析案例教学法,我们可以看出,案例教学法强调在交流中学习,同时也强调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山此可见,案例教学法如果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对于学习者的语言水平会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是初级的汉语学习者,对于案例小能较好地理解,那么也就无从讨论,案例教学法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而在中高级阶段,学生的语言水平相对于初级阶段有所提高,可以进行有效的讨论,因此引入案例教学是可行的。

四、将案例教学法引入中高级文化专题课的优势

根据案例教学的特点,我们认为将案例教学法引入中高级文化专题课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

(一)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收集资料,以便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案例教学法主要以讨论为基础,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换成主动参与,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同时也可以转变学生角色,使之成为问题解决者,而非只是文化课程的学习者。

(三)将案例教学法引入中高级文化专题课可以在进行文化教学的同时,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各项语言技能,使文化教学与语言技能的提高同时并进。

五、案例教学法现存的弊病及其发展方向

尽管案例教学法其坚实的理论基础,使其具备了诸多优点。但与其他教学方法一样,其自身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彻底贯彻的难点。有下几个方面

在教师中有些人认为案例教学仅仅是以案例为媒介,以增强教学过程中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为主要目的。在这种认识的影响下,把案例看作是传授知识的一种说明和补充,将其本质看作是简单的归纳法而不是发现法,自然就不能从案例中发现一般性的假说,更谈不上对假说的实证分析,这样的理念不能将学生实质性地由学习的客体地位转变为主体地位。此外,案例教学加重教学者负担,教师要花比平常更多的时间准备熟悉教材和案例。目前,适用于相关学科的经典案例有限,主持案例讨论对教师的知识和引领案例研讨的经验和技巧更是一大挑战。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这样的 引领能力,而不是只能喋喋不休向学生进行从概念到概念的演绎。

案例教学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求较高。由于案例教学过分侧重于分析案例,学生主要通过课前预习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课前准备的程度如何主要取决于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由于准备不够充分会使学生在案例讨论时陷人困境。并不是每位学生都能事先做出充分的准备。在学生准备不够充分的课堂上,学生可能会沉默寡言或发言偏离主题无法达到既定的课程目标;亦或是出现完全相反的局面,发言内容过于分散影响其教学的主题。而且,案例教学课堂对班级人数也要有所考虑,人数过多不利于案例讨论。可现状是大多数的教学课堂人数较多是普遍现象。所以说案例教学法的成效可能因学生背景、学科类型及班级人数而异,中等程度以下的学习者不十分适于参加这样的课堂教学。

综合上述分析,从案例教学法的发展史,人们给予的各有侧重的界定及其理论依据,我们应该可以确定,该教学方法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当然,还有许多问题等待我们去研究和探索。我们应该理性地去实践。我们一方面要在实践中去探索其要旨,另一方面也要明了案例教学的理论基础,更要为如何解决目前能够胜任案例教学的师资缺乏,典型有代表性的案例不足,考评学生困难等问题找到解决办法。21世纪教育的中心必须由知识的系统积累转变为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从这个意义上说,案例教学法确实是一种致力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面向未来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之所以有一定的空间能在教学中运用,是因为知识和能力不是经由别人告诉而得来的,必须经过学习者的主动接受,积极反思内化而得。

第四篇:案例教学法在德育课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德育课中的应用

【摘 要】在德育课的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既是德育课教育教学的方法改革,也是德育课本身发展创新的重要课题。本文着重分析案例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案例教学法的基本程序;案例教学法需注意的问题;并探讨了案例教学法在德育课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价值。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德育课 应用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需要,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展示,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总结,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从中学习课程基本原理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这种教学法对于教师提高学生兴趣,加强课堂效果,促进学校德育课教学改革和加强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案例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1)符合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是教育学的重要原则。案例教学法是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

(2)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人类的基本认识规律是由现象到本质,由大量的、合乎实际的感性认识,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最后上升到理性认识。案例教学法从案例(感性认识)入手,并上升到理论高度,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

(3)符合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原理要求在分析事物时,要从特殊的具体的现象开始,然后上升到普遍的抽象的理论,再用得出的理论去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案例分析法正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

(4)体现“三贴”原则。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德育课要紧密联系实际,贴近社会、贴近职业,加强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

二、案例教学法的基本程序 1.教师选择、展示案例

案例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选择案例,并尽可能清晰、简明地向学生展示案例。选择的案例应具有目的性、真实性、针对性和时效性。(1)案例教学要有目的性。教学大纲指出:“要注重增强学生的职 业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提高职业道德认识,激发职业道德情感,指导职业道德行为,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提高觉悟、行为训练结合起来,做到知、信、行统一”。(2)案例要真实准确。选择真实的案例作为素材,一方面体现了教师治学严谨的态度;另一方面,这样的案例说服力更强,且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3)案例要有针对性。选择的案例要适合教学内容、学生思想实际和所学专业实际,选择恰当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案例要有时效性。陈旧的案例会打消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学的整体效果。相反,新鲜生动的案例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又能拓宽学生的视野。

2.学生思考、分析案例

这部分内容留给学生在课堂外完成。要求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解读、发现关键信息和核心材料,然后联系相关的理论知识,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就由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转向参与式互动教学,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所选的案例来源于现实生活,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就要求学生必须提高分析、应变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3.小组交流、讨论案例

小组交流、讨论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也是案例教学是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先分小组讨论,然后再由各小组推荐代表参与全班的交流。在交流讨论过程中,教师需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坦诚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允许有不同思路、看法的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但讨论不能偏离教学目标和讨论提纲。同时,教师要会倾听、善引导,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意见,对正确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要充分肯定,对模糊的认识和错误的观点适时给予纠正。最终达到在不同观点的撞击、不同思路的启迪和不同角度的论证中深化对案例的认识,理解。

4.教师总结、点评案例

案例交流讨论结束后,教师根据案例教学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结合学生的交流讨论做出归纳和总结,客观地评价不同的观点,着重说明争论的焦点,提出自己的分析解释。教师的总结是对学生的讨论、分析、评价做中肯回答的基础上的升华。为此,教师要观点明确、清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避免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脱节,方能给学生指引出正确的方向。

三、案例教学法需注意的问题 1.树立“双主体”教学理念

“双主体”教学理念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均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对教学过程负全责,主持设计、规划安排教学过程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是参与者和接受者,突出的转变是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真正的认知主体。案例教学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体现“双主体”的教学理念。

2.教师驾驭案例教学的能力要强

案例教学对德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德育教师广泛地涉猎哲学、社会学、青年学、伦理学、美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在实施案例教学时,教师需思路清晰、思维缜密、分析有力、论证充分,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从而探究事物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和所包含的人生哲理。在交流讨论的环节中,教师须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价值取向,避免学生对社会、生活产生消极、悲观的心理。因此,教师要善于掌握讨论的节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处理课堂上出现的突发问题,既要表现出果断和坚持原则,又能巧妙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打破尴尬局面,随时注意把学生引领到正确的观点和立场上,保证教学有序、顺畅和高效的进行。

3.坚持案例探讨和理论掌握的有机统一

在德育课的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并不是完全抛弃理论讲授,而是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达到案例探讨和理论掌握统一的效果。与其他课程案例教学不同,德育课的案例教学不能脱离理论而独立存在,离开理论的案例教学,往往会导致讨论与课堂内容脱节或相背离。

四、案例教学法在德育课中的作用 1.案例教学法的诱导作用

经典的案例教学,具有诱导的作用,可唤起学生的注意心理,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保证教学有序进行。例如教学《经济常识》 “货币的产生及本质”这一知识时,我选择了时装专卖店的案例,我市近几年来时装专卖店越来越时髦,也越来越多,经营的都是名牌时装,当你们走进专卖店也一定十分渴望自己能拥有它,穿上它。是企求营业员无偿奉送?还是像孔乙己那样窃书不算偷?用什么样的正当方法去获取呢?学生们自然而然会说:用钱去买。“钱”又是怎么样来的?我们现在手中的钱(指纸币)为什么能买回自己所需要的名牌时装、鞋子、电冰箱、电脑等产品?钱为何会如此神通广大,纸币与货币之间有关联吗?想要了解和掌 3 握其中的奥秘吗?现在就请同学们一起学习本节课内容:货币的产生及本质。有了这样的新课导入,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会被调动起来,急着要知道货币是怎么样产生的,什么是货币等知识,直到点出本节课要讲述的知识与重点,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热情,达到对知识的全面掌握。

2.案例教学法的激励作用

实用的案例教学起着诱发学生的期待心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作用。例如教学《哲学常识》“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这一知识时,我采用“祖国统一”为案例,让学生看了一个四分钟的资料短片后围绕“祖国统一”话题自由发问。学生提出了“统一问题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说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为什么要急于解决台湾问题?怎样才能解决台湾问题?台湾会不会真的独立?”等问题,经过认真思索,大家积极讨论、争相发言,课堂学习气氛高涨活跃,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唯物辩证法“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的方法论要求。

3.案例教学法的协调作用

恰当的案例教学,可以消除学生学习的紧张心理,营造一种愉快、欢乐的课堂氛围。哲学课不仅是传授知识、发展能力、提高觉悟,同时也伴随着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学生往往是怀着十分紧张的心理进入学习的,加上哲学课自身的特点,学生是不会对其产生浓厚兴趣的。因此,应发挥案例教学法在师生情感交流方面的协调作用,想办法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创造一种寓教于乐的气氛。如教学《哲学常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笔者这样导入:“在哲学史上,关于‘什么是意识’,说法无奇不有。①意识是神所赋予人类的,如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认为,人的精神和灵魂是上帝直接创造的。②意识是人的头脑里自生的,如孔子认为有‘生而知之’的人。③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如同肝脏分泌胆汁一样。④意识是一切物体固有的特性。究竟什么是意识?上述说法正确与否?这就是今天要解决的课题‘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这样的导入可以很好地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起着教学协调的作用,使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状态。

五、案例教学法在德育课的应用价值

案例教学法是德育内化的重要途径,是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方法之一。案例教学法促使德育课教学更多地关注现实社会和实际生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后进学生,本身就存在不喜欢听课、对学习没有 4 兴趣的问题,如果只从理论上分析原理,学生不愿意听,也未必听得懂,即使听懂了,也不会感受太深,但是如果把这些枯燥的理论融入案例中,从抽象到具体,那么枯燥的理论就获得了生命。

案例教学法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能指导学生实践活动并提高实践能力,能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是一种很适用于德育教育并落实能力本位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德育课亲和力的有效形式。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对实现德育课的教学目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真正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从思想高度赞同、从实际行动践行,进而树立正确的政治信念和目标,有效帮助学生成人、成才、成功。实现教育目标,培养现代社会人。

参考文献

[1]余永龙.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中的应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

[2]杨建培.对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

第五篇:模块教学法在钳工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模块教学法在钳工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摘要:根据技工教育的培养目标,在钳工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采用模块教学法进行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以钳工实习教学钻床拆装为例,对模块教学法的内容、特点、教学实施、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模块教学法、钳工专业、课程、应用。

技工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与较强实习操作能力的生产一线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实用型的中等技术人才。根据教育部提出的“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精神,我校提出“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为主体,切实做好服务工作”;“面向学生,以职业能力为中心,把学生培养成为满足顾客需要的、市场需求的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和具有一定素质的中等技术工人”的培养目标。基于这个培养目标,在钳工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了采用模块教学法教学,对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益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模块教学法概念

模块教学法以专项能力的课程内容为模块单元,整个教学过程围绕着一个个模块展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在运用模块教学法教学过程中起组织协调、示范、引导作用。模块教学法把理论教学与实习操作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强调少理论,重视实践操作。根据钳工专业课程特点,结合劳动部钳工专业技能鉴定考试的大纲要求,我们将课程内容划分为钳工技能训练、钳工工艺学、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和电工学等不同的教学模块。采用示范训练和引导提示等多种方法相结合,一个模块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基本理论知识到实习操作技能的全部教学内容,实现了理论教学与操作实践的一体化,使学生从中获得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模块教学法的特点

模块教学法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已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对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因而模块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模块教学法在应用中有如下特点:

(1)、模块教学法引入现代培训新理念,强调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及时和老师进行沟通,并在老师引导下完成学习任务。加速了认识过程和能力的培养,克服了传统教学过程的枯燥乏味,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了动手能力。

(2)、模块教学的过程是讲解示范、实践操作、发现问题、提升技能水平的过程。技工学校的学生大多都底子差,基础知识欠缺、逻辑思维能力较差。采用模块教学法可以在实习操作与理论学习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认知的过程。

(3)、采用模块教学形式支撑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研究探索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模块教学法在钳工教学中的实施

机械拆装与维护保养内容涉及较复杂的机械部件,知识多,操作技能技术要求高,实用性强,包含了钳工专业的学生所必备的知识。钳工技能训练这门课的掌握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钳工专业的兴趣和积极性,对后续课程的教学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模式侧重理论学习,强调以课堂为中心。这种与实践相脱节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认识规律和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现代技工教育是侧重知识应用的学习,强调以技能操作为中心,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标准。下面以钻床修理、拆装与维护保养为例,介绍我们是如何采用模块教学法完成教学任务的。

钳工专业中的钻床的修理、拆装与维护保养模块,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基本操作技能和机械部件的装配、拆卸技能,熟悉钻床的原理,掌握钻床的结构特点,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拆卸与组装,使其恢复原来的精度、性能和效率的操作练习过程。钳工生产实习教师在这个模块教学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钳工操作技能,又要认识到机械设备修理是对各项钳工操作技能的综合应用,并有与单项操作技能和装配不同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对在这个模块教学过程中经常现的问题有所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达到熟练拆卸与组装。整个模块教学安排在钳工实习车间进行。教学思路是先介绍拆卸、装配、修理与维护

保养的准备工作,再介绍拆卸、检查、修理、装配、维护保养的步骤及操作过程的安全注意事项,最后教师以规范的操作方法给学生做出示范,学生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具体实施步骤是:

(1)拆卸过程。学生以4-5人为一个小组,小组中不同水平的学生合理搭配。首先要告诉学生钳工实习中钻床(台钻)的修理、拆卸、装配、维护保养工作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作。然后再进行规范的、符合工艺要求的示范操作,并强调拆卸的注意事项,要求学生先记下拆卸流程。最后,学生以组为单位,通过讨论列举出其中要注意的事项。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开始规范操作,完成对整个钻床的拆卸过程,使学生对钻床各部件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学中要告诉学生容易出现的技术问题。在机械设备修理、拆装与维护保养工作中,为了恢复机械设备(钻床)原有的精度,刮削(尤其是配刮)是主要的钳工加工。钳工生产实习教师要对学生刮削质量严格要求,因为如果单件刮削精度不高,其积累误差必然降低设备精度。因此,在课题的操作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求对每个单件(如立柱、工作台、进给箱等)的刮削精度提出要求,并向学生指出,单件刮削精度必须比总装配合后的检验精度高(一般允许误差要减少1/3左右),才能保证总装配后的精度要求,否则达不到精度要求就会返工误事。在教学过程中修理的机械设备,通常都是失去精度,不能正常运转的废旧设备,有的只能作为修理教学使用。即使是这样,教师也要教育和指导学生认真地操作,保证每个部件的修理精度和总装精度,使学生养成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良好品质。②教育学生要遵守拆卸原则。学生在进行机械设备部件的拆卸时,由于想立即动手,往往不认真遵守拆卸原则,造成拆卸零件损坏,变形或丢失,影响修理课题训练的正常进行。因此,实习指导教师在讲授指导、示范指导和巡回指导过程中,都要反复强调在操作中要遵守拆卸原则。

③教学过程中要遵守劳动纪律。由于机械设备修理课题操作练习是把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所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劳动纪律,不仅影响教学质量,还可能发生人身和设备事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劳动纪律教育,在操作练习过程中要遵守劳动纪律,不得擅自离开本组的工作岗位,更不准在车间乱穿、乱摸、乱动,否则,不但会影响学生本人对机械修理操作技能的掌握,而且会对教学过程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会出现安全事故。

④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在本课题教学过程中,安全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必须引起教师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教育和提醒学生注意遵守钳工安全操作规程和设备起吊安全操作规程。在巡回指导过程中,要把安全工作作为指导工作的重点,坚决杜绝人身和设备事故的发生。

⑤质量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对设备修理的质量意识,保证修理的机械设备在精度、性能和效率等方面达到预定的质量要求。

(2)针对钻床的结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利用以前学过的钳工专业知识、技能,总结各部件的特点。这时学生会产生各种问题:“为什么主轴会偏移中心?”、“为么会精度降低?”、“为什么声音会产生变化?”等。教师可用形象比喻的讲解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接着通过设问、答疑、总结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辅导。这一过程要注重学生的自我理解,使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装配过程。该过程是考核学生的过程。虽然装配过程是拆卸过程的逆过程,也要按顺序进行,事前应充分强调装配的操作流程,以防止学生误操作而损坏设备。在部件装配和总装配过程中,该换的零件一定要换,该修的零件一定要修好。装配时,要严格按照装配图进行装配,少一个螺钉、螺母或垫圈也一定要找到装好。可能有的学生认为,一台机械设备缺少一个不重要的螺钉没关系,其实不然,缺少一个紧固的零件就可能影响机械设备的质量,甚至在使用时会发生事故。通过检查学生在装配中是否有漏装、装错、倒装等现象,检查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程度。最后让学生总结一篇拆卸和装配的详细过程的实验报告。采用模块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一)在模块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断的发生变化。教师既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又是知识的传授者。在学生实习操作过程中,老师的演示非常重要,要加强理论对实习操作的指导。

(二)在实习车间现场进行教学,实习指导教师必须对每一步骤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要与学生沟通、交流,促使学生产生问题,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要随时注意学生的情况,以便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三)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以模块为中心编写教案,耐心、细致的安排好教学环节。

(四)在模块教学中,实习教师要有全局观念和意识。对学生要加强入门指导、巡回指导、结束指导、安全教育等指导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规范。

模块教学法是技工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习操作中“学会”与“会学”,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体现了技工教育的特征。

模块教学法,使我们在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带着学生走入技能型人才的殿堂,把钳工技能传授给学生,让他们成为二十一世纪的创新人才,从而更体现了模块教学法的适用性、针对性,体现岗位能力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杂志.高职高专教育启思录── 百名院校长的办学新理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钳工生产实习》编委会.北京:劳动人事出版社,1985.[3](’96新版),《钳工生产实习》,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7.[4]谢增明主编.《钳工技能训练》.—4版.—北京: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5.

下载ABA教学法在自闭症集体活动中的应用及心得...word格式文档
下载ABA教学法在自闭症集体活动中的应用及心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段式教学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三段式教学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摘 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比较注重知识的传授,容易忽略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存在。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进行了教育改革,要求教师为全面实......

    奥尔夫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奥尔夫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包钢实验二小 郑世红 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我本着奥尔夫教育的指导思想,十几年来,一直学习和运用奥尔夫......

    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个体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也就是当已有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时而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建构主义......

    三位一体教学法在中药学中的应用

    三位一体教学法在中药学中的应用 一、三位一体教法的应用意义 中药学内容复杂,文字内容较为难懂,中药学是学生学习中医专业的基础环节,学生必须深刻掌握,并能理解运用,基于中药学......

    尝试教学法在初中英语中的应用

    尝试教学法在初中英语中的应用 摘自:《清水中学》 尝试教学的实质是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让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地位转变为主动地位,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形......

    情景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情景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有效的在作文教学中实现情景教学,达到有效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呢?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大胆尝试和探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具体应用策略如下:......

    奥尔夫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奥尔夫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我本着奥尔夫教育的指导思想,十几 年来,一直学习和运用奥尔夫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实际......

    语境教学法在中学英语中的应用

    语境教学法在中学英语中的应用 摘要:英语语境教学法是指通过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创设英语学习的语言氛围,激发学生潜能,倡导学生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