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1月11日王君)

时间:2019-05-12 13:10: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1月11日王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1月11日王君)》。

第一篇: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1月11日王君)

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1月11日王君)

山西省省长王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主题、围绕主线,着力推动转型跨越,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和各项决策部署,立足扩大内需,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2009年完成5034亿元、2010年完成6353亿元的基础上,去年又完成7300亿元、增长28%(按老口径统计为8000亿元)。其中,铁路建设完成投资580亿元,排全国第1位;高速公路建设完成投资582亿元,排全国第3位;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投资415亿元,开工率位居全国前列。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其中,非煤产业投资增长40%,新兴产业投资增长57%,非国有投资增长50%。这不仅有力地拉动了经济的增长,而且为今后长远发展打下了基础。持续扩大消费,继续实施“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和“农机下乡”等政策措施,新建和改造农村便民店6200个,建成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40多个,推进“农超对接”,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治理和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专项行动,有效地促进了消费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750亿元,增长17%。积极发展对外贸易,稳定拓展外需,全省进出口总额完成147亿美元,超历史最好水平。与此同时,继续实行减免相关费用、协调银行贷款、给予财政借款、保障电煤供应等帮扶措施,促进了各类企业健康发展,煤销、太钢、焦煤、潞安、阳煤、晋煤、同煤等7户企业销售收入均超过千亿元,省属国有大企业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011年,全省经济在2010年高位运行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预计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1万亿元,增长13%左右;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完成2261亿元、1213亿元,均增长25%;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17680元、5500元,增长13%、15%左右。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大关,财政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大关,在建设中部地区经济强省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

以交通、水利、电力等为重点,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大西客运专线、中南部出海大通道等铁路建设加快推进,全省铁路营运总里程达到3750公里;新增高速公路1003公里、通车总里程超过4000公里,新改造国省干线527公里、农村公路2972公里;运城、大同机场改扩建和吕梁、临汾、五台山机场新建工程进展顺利,一个四通八达、便捷高效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35项应急水源工程全部建成,引黄北干工程如期实现引水到大同、朔州的目标,“两纵十横、六河连通”的大水网工程全面启动,规划五年投资1000亿元的水利建设高潮正在兴起;新增电力装机800万千瓦,总装机达到5300万千瓦;煤炭交易中心、大剧院、科技馆、博物馆、美术馆等省城十大建筑全部竣工,成为太原新的地标;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一核一圈三群”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全省城乡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

(三)转型发展势头强劲、发展方式转变迈出新的步伐。

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整合重组和技术改造。曾经一度被全国高度关注的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圆满结束,山西人民多少年想办的一件大事终于办成了,我们彻底告别了小煤窑时代,进入了现代化大矿时期。整合重组效果进一步显现,煤炭产量和外运量分别达到8.6亿吨、5.8亿吨,再创历史新高;煤炭价格稳中有升,煤炭行业效益稳步提高,上缴税费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43%;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为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全面启动非煤矿山、焦化、钢铁和水泥等行业的整合重组,加大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

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工业、特色食品工业,四大行业增加值均增长20%以上。大运二期5万辆重卡、焦煤60万吨焦炉煤气制烯烃、太钢不锈(000825,股吧)钢精密带钢、杏花村一期10万吨白酒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或部分投产。积极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信息等产业,新增风电装机100万千瓦,太原富士康年产2200万支第4代苹果手机生产线建成,晋城科技园一期5500台机器人下线。投资226亿元的潞安180万吨煤基多联产项目、投资26亿元的晋中吉利10万辆新能源汽车项目、投资170多亿元的大同协鑫多晶硅及光伏产业项目、投资近50亿元的阳泉百度云计算10万台服务器数据处理项目等一大批标志性转型项目开始布局。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云冈石窟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完成,五台山景区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印象平遥大型实景演出项目进展顺利,全省旅游总收入达到1343亿元,增长23.9%。

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年共淘汰小钢铁814万吨、小焦炭506万吨、小火电44万千瓦、小水泥1315万吨、小电石31万吨。在全国率先实施燃煤电厂烟气脱硝,启动省排污权交易中心,推进太化、煤气化等企业搬迁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启动实施绿色生态工程,深入推进造林绿化工程,预计全省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烟尘、粉尘等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1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在前3年每年完成400多万亩营造林的基础上,去年又完成453万亩,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

(四)农业农村好形势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全年“三农”投入达到650亿元,增长20%。实施灌区建设补贴、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双十强农惠农工程”,推进大型灌区改造、山区“一村一井”和粮食高产创建等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210万亩,农田实灌面积达到1800万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19.3亿公斤,再创历史新高。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运城、晋中、大同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重点扶持42个“一县一业”示范县和200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到629亿元,增长23%。启动实施100个新农村集中连片建设工程,又完成了2000个重点推进村建设任务。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开展领导干部下乡住村包村增收活动,又有20万贫困人口脱贫。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在22个县(市)开展了扩权强县试点,县域发展的活力进一步增强。通过这些措施,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增速超过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速。

(五)安全生产形势持续明显好转。

深刻汲取一度时期重特大事故多发频发的教训,全面确立抓好经济发展是政绩、抓好安全生产也是政绩的理念,深入开展以煤矿为重点、覆盖各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实行安全生产挂牌责任制,全面落实企业和政府“两个主体”责任,严肃对待事故、严格责任追究;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现场管理水平,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安全生产形势持续明显好转。全省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在2009年比2008年减少1018人、2010年比2009年减少505人的基础上,去年又减少281人,特别是没有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0.086,居于国内领先水平,为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安全环境,也大大改变了山西的对外形象!

(六)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进一步改善。

不断加大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力度,全年资金投入超过1000亿元,增长26%。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建设公办标准化幼儿园200所,提高中小学校生均公用经费100元,免除职业高中、职业中专学生学费,开工建设投资百亿元、占地近万亩的高校新区,招聘2150名特岗教师到农村任教。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建成省图书馆、体育中心等重大标志性设施,扎实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文化综合服务和农村电影放映等惠民工程,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全民健身活动蔚然成风,竞技体育取得优异成绩。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国家要求的五项重点改革任务全部完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建立;所有政府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实行了基本药物制度,药物价格下降30%以上;投资近20亿元的山西大医院投入运营,投资25亿元新建改造了一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稳步推进,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缓解。不断强化科技、人才支撑,组织实施了7个科技重大专项和22个科技示范工程,研究制定了引进国内高层次人才办法、转型跨越发展突出贡献人才奖励办法。与此同时,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和双拥工作,做好人口计生、妇女儿童工作,加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工作,推进政策咨询、参事、史志、人防、气象、地震、测绘、文物、档案工作,发展老龄、残疾人、慈善救助和红十字会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特别是下大气力狠抓民生工作。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50万个,超出年初计划10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0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9%。全面加强社会保障。城镇社会保险综合覆盖率达到90%。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每人每月平均提高190元,7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覆盖率达到82%;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84%。城镇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6%,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8.5%,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补助标准每人又提高了80元。13.2万国企“老工伤”人员和工亡职工家属纳入工伤保险范围。242万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城乡低保标准又每人每月分别提高25元、22元。为保障农民冬季取暖用煤,我们决定从去年起,由省内国有煤炭企业为低收入农户每户每年免费供应1吨煤,688万户家庭从中受益。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全年共开工建设44万套,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一大批住房困难群众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与此同时,综合运用限购、提高首付比例等措施调控房地产市场,呈现出投资增加、销售面积基本稳定、销售价格下降的势头。综合施策稳定物价。大力发展粮食和农副产品生产,对生猪养殖大县每县奖补100万元,对每头能繁母猪在国家补贴60元的基础上,我省又补贴40元;投入1.2亿元支持设施蔬菜生产,畅通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加强市场监管,我省CPI涨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建立了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在全国率先实行单月CPI涨幅超过5%或食品价格涨幅超过10%,即向低收入群体、大中专贫困学生、高校学生食堂发放临时价格补贴的措施,从2010年11月起,已连续补贴12个月,发放补贴资金12亿元,较好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加快推进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带着对农民兄弟的深厚感情,狠抓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改善,在巩固提升已完成的村通水泥(油)路、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村卫生室、安全饮水、村通广播电视等“五个全覆盖”的基础上,又投入300亿元,启动实施了街巷硬化、便民连锁商店、文化体育场所、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全部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被农民兄弟誉为“幸福全覆盖”的这“十个全覆盖”,使全省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部署和要求,积极推进社会管理理念、制度、体制、机制、方法创新,进一步健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信访工作,强化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管理,保证了全省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继续推进公路治超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七)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全面推进各项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取消、下放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252项,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112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清理规范工作基本结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任务基本完成;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省属国有企业由原来的34家重组为21家;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省广电网络(600831,股吧)等五大文化产业集团组建运营,488家经营性文化单位完成转企改制任务;扎实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成立了省市县三级领导组及工作机构,编制完成了总体方案和各市、各部门、试点县行动方案,启动开展了县(市)、园区和企业不同层面的试点工作,筛选实施了一批重大转型标杆项目;积极探索创新产业、财税、土地、金融、科技和行政管理等体制机制,进一步增强了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先后举办了央企恳谈会、民企恳谈会、沪浙苏招商推介会和农博会等一系列招商引资活动,全年到位资金3620亿元,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尤其是精心组织、成功举办了第六届中博会,45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万名嘉宾、2300多个代表团参会,我省签约项目引资总额达到2.4万亿元。中博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宣传了山西,展示了山西,凝聚了人气,鼓舞了斗志,提升了我省的对外形象。

与此同时,积极推进对口援疆工作,全年完成投资2亿元,18个新建项目全部完成;累计投入21.6亿元,支援茂县恢复重建,圆满完成了中央交办的援建任务。

(八)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

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的监督,积极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1332件,向省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9件。扎实推进“法治山西”建设,“六五”普法全面启动。不断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基本完成。以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为重点,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取得新的成效。审计和监察工作进一步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学艺术繁荣发展。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了新的提升。

在这里,我向大会郑重报告,2011年不论是主要指标,还是主要工作,都圆满地完成了预定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开创了山西科学发展新的局面!

各位代表,2011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环境十分复杂,改革转型的任务艰巨而繁重,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中共山西省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省人大、省政协支持配合、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结果,是社会各界鼎力支持、无私奉献的结果,倾注了各位人大代表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向驻晋部队广大指战员、武警官兵和中央驻晋单位,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所有关心支持山西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向尽心履职的各位人大代表,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城乡、区域发展还不够协调,节能减排任务和安全生产压力较大,农民增收任务艰巨,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改善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改革开放有待深化,政府职能还需进一步转变,等等。对此,我们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转型跨越发展的生动实践,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做好各项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将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必须始终坚持把中央的要求与山西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着力破解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必须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锲而不舍、扎实工作,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一切想着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我们相信,只要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坚持和发扬这些宝贵经验,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在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征程中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二、2012年工作安排

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年,是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年面临的外部经济形势严峻复杂,欧债危机日趋恶化,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我国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仍然较多,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必然减少对我省能源原材料产品的市场需求,加之我省新兴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长期积累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难度较大。在看到困难的同时,我们更应看到,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宏观政策环境机遇大于挑战;我省近年来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圆满结束,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全面推开,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尤其是省第十次党代会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这些都为我们做好今年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要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努力把今年的工作做得更好。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和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握扩大内需的基本要求,以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为总体战略,以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为总抓手,大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在循环经济和新兴产业发展上有新突破,在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上有新进展,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有新举措,在社会管理创新上有新成效,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和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2012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进出口总额增长10%,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均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和1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岗位40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这些指标是指导性的,可以根据形势变化适当调整。

约束性指标是: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5%,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7%,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下降2%、1.3%、1%,氮氧化物排放量实现零增长,烟尘、粉尘排放量均下降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5%。这些约束性指标是硬任务、硬指标,必须完成。

实现上述目标,要在全面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紧紧扭住省市县重点工程这一抓手,统筹抓好在建续建新建项目建设,抓好重大转型项目建设,抓好重要民生工程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全力推进23条在建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确保到今年年底新增通车里程1000公里,全省通车总里程达到5000公里;加快推进大西客运专线、中南部出海大通道等铁路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吕梁、临汾、五台山机场建设和运城、大同机场改扩建工程;大力实施大水网工程,全面贯通黄河、汾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沁河六大河流,到“十二五”末使全省供水总量由现在的60多亿立方米增加到90多亿立方米,彻底解决全省人民吃水难、用水难的问题。抓好产业开发投资。加大技术改造和新兴产业投资,加快推进煤基多联产、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等现代煤化工项目,高速列车轮轴、煤机成套设备等先进制造业项目,硅钢冷连轧、铝镁合金深加工等新型材料工业项目,以及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的项目建设。严格限制“两高一资”产业投资。增加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改善投资。继续加大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投资,加大保障性住房、社会保障、就业等方面投入,加快高校新区、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等工程建设,抓好城市扩容提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资。同时,投资要继续向“三农”、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围绕上述领域,在积极争取中央资金、加大地方财政投资的同时,努力增加信贷规模,不断扩大市场融资,鼓励引导社会投资,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继续落实已有的促进消费政策措施,并适时制定出台新的政策措施;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推进农超对接,发展电子商务,积极扩大旅游、健身、文化、养老、家政等服务性消费,加强食品药品质量监管,打击商业欺诈、制假售假、商标侵权等行为,维护消费者权益,让群众安心、放心消费。

进一步稳定拓展外需。深入实施科技兴贸、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全面落实出口退税政策,强化出口信贷支持,健全出口信用风险保障机制,加快推进太原等综合保税区和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努力扩大不锈钢、重型机械、玻璃器皿等优势产品出口;鼓励增加对先进技术装备、关键设备的进口,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增长。

(二)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大力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在巩固加强第一产业的同时,突出抓好工业结构的调整和服务业的发展。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巩固提升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成果,进一步规范煤炭行业建设、生产、经营、安全秩序,加快保留矿井技改步伐,建设高标准现代化矿井,大力发展与煤炭紧密相关的煤机械、煤物流、煤环保、煤安全等产业,更好地发挥煤炭工业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推进焦化行业在关小上大、促进上下游联合的基础上发展大型焦化园区,实现由分散生产向集约生产转变,由“以焦为主”向“焦化并举”转变;推动钢铁、水泥、有色金属行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水平。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煤焦化、煤气化、煤液化、煤电铝、煤电材,提高资源就地转化率、原材料深加工率和传统产业循环率。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带动能力强的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工业和特色食品工业,积极发展科技含量高、成长潜力大的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物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推进潞安180万吨煤基多联产、同煤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焦煤60万吨烯烃、晋城富士康精密制造、杏花村酒业工业园等项目,推进大同协鑫多晶硅及光伏产业、晋中吉利新能源汽车、阳泉百度云计算等项目,努力提高新兴(300098,股吧)产业占比率。加快发展服务业。实行对鼓励类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工业同价的政策,加大金融、税收和用地对服务业的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服务业领域,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统筹发展各类服务业,既要发展信息、商务等生产服务业,又要发展家政、养老等生活服务业;既要发展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又要发展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特别是要以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等为龙头,加大重点景区开发提升力度,完善配套设施,打造精品线路,开发特色产品,壮大旅游企业,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推进三晋综合物流港等现代物流枢纽、大型物流园区建设,启动运营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大力推进“大中小微”各类企业协同发展。支持大企业做强做优,重点实施好“双千亿”、“双五百亿”、“双百亿”工程,力争有更多的企业进入全国百强、进军世界500强。促进中型企业快速成长,支持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的支持力度,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小巨人”企业。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创业辅导等公共服务,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

大力推进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共同发展。继续推进国有企业兼并重组。认真落实鼓励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铁路、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投资新兴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并在资金、技术、土地、人才等要素配置方面给予支持,使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共同发展。

各位代表,转型之路虽然不平坦,但前景十分广阔。只要我们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痛下决心调结构,矢志不移转方式,我省的产业结构就一定能够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千里煤海的山西将会崛起一座座现代化的产业新城!

(三)扎实做好“三农”工作,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

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力度。今年省本级财政新增“三农”投入21亿元,继续实行我省近年来出台的农业灌溉水价补贴等“五项补贴政策”,设施蔬菜大县奖补等“八项惠农政策”,规模健康养殖等“七项强农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机推广普及等“双十强农惠农工程”,同时,再研究出台一批新的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开工建设塞上灌区、雁同灌区等大型灌区,加快推进山区“一村一井”工程,做好土地整理开发工作,改造中低产田和盐碱地,提高粮食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继续抓好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和10个现代农业示范县建设,积极推进“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建设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基地,继续实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实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抓好新确定的3000个重点村、100个集中连片区建设;加大培训力度,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深化农村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按照新十年扶贫《纲要》的要求,抓住国家把太行、吕梁山区列入11个连片特困地区的政策机遇,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主战场,大力实施板块推进战略,切实抓好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劳动力素质提高等工作,继续实施移民搬迁、整村推进等重点扶贫工程,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下乡住村包村增收活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早日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教育、医疗、住房有保障。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强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和建设一批强县富民的好项目、大项目,加快县域社会事业发展,壮大县域综合实力。

各位代表,农民收入翻番是“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毫不放松地抓好“三农”工作,实现农业特、农民富、农村美,让农民兄弟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四)加快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加快城镇化进程,形成城镇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加快推进“一核一圈三群”建设。全力支持太原率先发展,充分发挥太原在全省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以太原晋中共建区和太榆科技创新城建设为抓手,加快太原晋中同城化步伐。推广上党城镇群建设的经验,推进城镇组群发展。深入实施“大县城”战略和百镇建设工程,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格局。努力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大力推进城市扩容提质,统筹旧城改造和新城开发,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积极创新城市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着力破除农民融入城市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好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镇的问题,逐步将城镇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和保障性住房等覆盖到农民工,使在城镇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农民工有序转为城镇居民。

(五)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促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强力推进减排治污。大力实施绿色生态工程,严格控制重点区域和主要流域的污染排放,加大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污染治理,大力开展城乡清洁活动,抓好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在重点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监测。全力推进节能降耗。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优化能源结构,积极开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全面推进工业、交通、建筑和公共机构节能,抓好重点行业和企业节能工作;优化工艺流程,降低能耗物耗水平。大力推进生态建设。以建设生态省为目标,继续抓好造林绿化工程,确保完成营造林400万亩以上。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加大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力度。加快推进太原西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今年采暖期前太化、煤气化要全部停产,做到早日搬迁。着力健全长效机制。全面落实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和环境评价制度,强化能耗限额标准管理,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积极开展能效对标活动,推进节能量、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继续落实差别电价、征收排污费和鼓励节能环保产品消费等政策,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各位代表,尽快改变生态环境状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省人民的热切期盼。我们要加倍努力,继续抓好这一件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以省城太原为重点,改造城中村、拔掉黑烟囱、停用小锅炉、搬走污染源、治理臭水河,让三晋大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环境更宜人!

(六)深入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教育干部群众。大力弘扬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右玉精神等山西人民创造的宝贵精神,锻造锤炼传承优良传统、体现时代风貌的“山西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全社会文明水平。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抓好山西大剧院、省图书馆等重大文化设施管理运营和山西广电中心等重点工程建设,抓好市县图书馆、科技馆、文化馆、博物馆、电影院和体育场馆等建设,抓好万村千乡文化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按期完成全省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工作。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加大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力度。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用好文化产业扶持政策,推进文化产业重点工程,促进文化与旅游、科技、体育等深度融合,推动文化产业尽快成为我省新的支柱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巩固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成果,限时完成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和新闻网站转企改制任务,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改革,加强文化管理,进一步激发文化发展的内在活力。

各位代表,三晋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发展潜力巨大。我们要像挖掘地下资源一样挖掘文化资源,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切实抓好文化产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创作更多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精品力作,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早日实现文化强省的目标!

(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稳定和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全面做好各类人员的就业工作,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深入开展创业创建活动,完善创业政策和服务体系,扶持更多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人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社会保障政策,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大力推进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农保工作,确保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使人人享有养老保险;巩固城镇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参保率,将政府补助标准在去年的基础上,每人再提高40元;要关心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城乡低保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22元;农村集中供养、分散供养的五保对象省级补助标准分别提高500元、100元。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为集中供养孤儿、散居孤儿每人每月补助1000元、600元,决不让一个孤儿流落街头。

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33.2万套,重点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创新资金、用地保障机制,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制定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管理、退出等制度和办法,让更多的低收入群众住上价廉舒适的新房。同时,继续严格执行房地产调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着力稳定物价总水平。全面落实稳定物价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好“米袋子”、“菜篮子”负责制,做好粮、油、肉、菜的生产和储备工作,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畅通运输“绿色通道”,加强物价监测和市场监管,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决不能让物价上涨影响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

全面完成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任务。加快推进农村街巷硬化、便民连锁商店、文化体育活动场所、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如期兑现向全省人民的郑重承诺;有条件的市县要结合本地实际,筹划实施更多的惠民工程。

各位代表,为人民群众谋求福祉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怀着对人民群众的真心真情、深厚感情,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让全省人民生活得更加美满、更加幸福!

(八)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今年全省教育支出再增加100亿元,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达到16%。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再建设200所公办标准化幼儿园;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小学生、初中生每人每天分别达到4元、5元;在集中连片贫困县实施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试点,每人每天补助3元;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8%以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全覆盖;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将生均经费由9000元提高到12000元,加快高校新区建设,确保今年秋季8所高校基本建成;积极发展继续教育、特殊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

做好科技和人才工作。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进大学科技园、太榆科技创新城、工业研究院建设,在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生态修复等领域实施科技重大专项。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全面落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落实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办法和转型跨越发展突出贡献人才奖励办法,培养、引进各类实用人才、专业人才、拔尖人才、创新人才和领军人物,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加快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以县级医院为重点的公立医院改革,扎实推进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继续对贫困残疾人实施康复救助。同时,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加大社会管理创新力度。坚持民生优先、服务为先、基层在先的原则,加强社会管理整体规划设计,抓好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建设,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信访工作和矛盾调处机制,正确对待群众合理诉求,切实解决好征地拆迁、劳资纠纷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加强对流动人口、特殊人群、新经济(310358,基金吧)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信息网络等重点领域的管理。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抓好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和公路“三超”治理。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推进平安创建活动,加强国家安全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好首都护城河的作用。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做好外事、侨务、对台等工作。发展人民防空事业,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好双拥和优抚安置工作。加强人口计生、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和红十字会等工作。

(九)加大安全生产工作力度,推动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安全是第一保障。要继续坚持近年来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巩固和发展来之不易的安全生产大好形势。

强化安全理念,健全管理体制。牢固树立抓好经济发展是政绩、抓好安全生产也是政绩的理念,时刻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要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要求落实到建设、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完善安全生产的领导格局、监管体制、责任体系,形成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抓好专项整治,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扩大三年多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成果,认真组织开展“回头看”活动,进一步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切实做好以煤矿为重点,覆盖非煤矿山、尾矿库、危险化学品、民用爆炸物品、道路交通、特种设备、建筑施工、消防、水库、学校等各行业各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在认真落实我省十项大的安全生产制度和12个行业118条安全生产规定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的制度和规程,形成保障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强化主体责任,夯实基层基础。严格落实政府的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和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行安全生产挂牌责任制,做到职责分工明确、监管不留死角、责任落实到人。不断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抓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强化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职工安全技能培训,先培训后上岗,变招工为招生,突出抓好劳动用工管理和企业现场管理,从根本上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

加强工作考核,严格责任追究。把安全生产作为考核各级各部门和企业的重要内容,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要定期对市(县)长、安全助理、煤矿“六大员”、非煤矿山“五大员”、安全监管“五人小组”的履职情况进行考核,对不能正常履职的要及时调整。要严肃对待事故,严格责任追究,保证各项安全生产措施落到实处。

各位代表,安全生产对山西来讲始终具有极端重要性。三年多的实践充分证明,我省的广大干部群众完全有智慧、有能力抓好安全生产这一人命关天的大事!只要我们认真履责、恪尽职守、勤勉工作,就一定能够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明显好转、稳定好转、根本好转!

(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

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全面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工作,继续推进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等配套改革;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公益林补偿等政策;继续抓好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革,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企业依法实施破产;扎实推进扩权强县试点,进一步扩大县域发展的自主权;积极推进煤炭资源税改革,逐步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大力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资本市场,创新BOT、BT、TOT等融资模式,尤其要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好农村融资问题,加大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继续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来晋投资兴业、安家落户。加强区域合作和对外交流。积极开展“项目落地年”活动,切实抓好中博会等签约项目的落地工作,提高项目落地率。精心筹备和办好世界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第四届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等重大展会。

全面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配合总体方案的实施,尽快出台实施意见,加快推进“一市两县”“一市两园”和“一县一企”等试点工作,大力推进一批重大转型标杆项目建设,重点在产业升级、生态修复、城乡统筹、民生改善等方面先行先试;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力争在项目审批、用地保障、资金筹措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要充分利用好转型综改试验区这个大品牌、大平台、大载体,并以此为总抓手,带动全省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增强转型跨越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十一)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依法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自觉接受监督,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开展工作。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提升基层自治组织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加强和改进政府法制工作,支持人民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做好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深入推进“六五”普法工作,在全社会形成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十二)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在加强和改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投资、社会事业、非行政许可等领域为重点,进一步清理、减少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全面提高行政效能,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

规范政府行为,推进依法行政。各级政府要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完善重大事项公众参与、专家咨询论证和政府集体决策相结合的制度,促进科学民主决策。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加强电子政务建设,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深入学习调研,改进工作作风。广大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提升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要深入调查研究,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基层去、到生产一线去、到群众中去,掌握实情、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加强绩效管理,强化督促考核,确保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加强廉政建设,树立公仆形象。全面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继续深入开展煤焦领域反腐败工作,认真开展重点领域渎职侵权问题专项整治,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巩固正风肃纪创优环境活动成果,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坚持勤俭办事,反对铺张浪费,严格控制楼堂馆所建设和“三公”经费支出,减少会议、庆典和论坛。全体公职人员要模范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坚决杜绝以权谋私、吃拿卡要,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各位代表,2011年的辛勤耕耘收获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2012年的光荣使命承载着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不断开创转型跨越发展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二篇:2012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

二○一二年一月十一日在山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山西省省长 王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回顾

二、2012年工作安排

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年,是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年面临的外部经济形势严峻复杂,欧债危机日趋恶化,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我国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仍然较多,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必然减少对我省能源原材料产品的市场需求,加之我省新兴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长期积累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难度较大。在看到困难的同时,我们更应看到,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宏观政策环境机遇大于挑战;我省近年来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圆满结束,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全面推开,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尤其是省第十次党代会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这些都为我们做好今年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要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努力把今年的工作做得更好。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和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握扩大内需的基本要求,以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为总体战略,以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为总抓手,大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在循环经济和新兴产业发展上有新突破,在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上有新进展,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有新举措,在社会管理创新上有新成效,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和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2012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进出口总额增长10%,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均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和1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岗位40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这些指标是指导性的,可以根据形势变化适当调整。

约束性指标是: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5%,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7%,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下降2%、1.3%、1%,氮氧化物排放量实现零增长,烟尘、粉尘排放量均下降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5%。这些约束性指标是硬任务、硬指标,必须完成。

实现上述目标,要在全面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紧紧扭住省市县重点工程这一抓手,统筹抓好在建续建新建项目建设,抓好重大转型项目建设,抓好重要民生工程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全力推进23条在建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确保到今年年底新增通车里程1000公里,全省通车总里程达到5000公里;加快推进大西客运专线、中南部出海大通道等铁路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吕梁、临汾、五台山机场建设和运城、大同机场改扩建 1

工程;大力实施大水网工程,全面贯通黄河、汾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沁河六大河流,到“十二五”末使全省供水总量由现在的60多亿立方米增加到90多亿立方米,彻底解决全省人民吃水难、用水难的问题。抓好产业开发投资。加大技术改造和新兴产业投资,加快推进煤基多联产、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等现代煤化工项目,高速列车轮轴、煤机成套设备等先进制造业项目,硅钢冷连轧、铝镁合金深加工等新型材料工业项目,以及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的项目建设。严格限制“两高一资”产业投资。增加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改善投资。继续加大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投资,加大保障性住房、社会保障、就业等方面投入,加快高校新区、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等工程建设,抓好城市扩容提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资。同时,投资要继续向“三农”、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围绕上述领域,在积极争取中央资金、加大地方财政投资的同时,努力增加信贷规模,不断扩大市场融资,鼓励引导社会投资,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继续落实已有的促进消费政策措施,并适时制定出台新的政策措施;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推进农超对接,发展电子商务,积极扩大旅游、健身、文化、养老、家政等服务性消费,加强食品药品质量监管,打击商业欺诈、制假售假、商标侵权等行为,维护消费者权益,让群众安心、放心消费。

进一步稳定拓展外需。深入实施科技兴贸、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全面落实出口退税政策,强化出口信贷支持,健全出口信用风险保障机制,加快推进太原等综合保税区和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努力扩大不锈钢、重型机械、玻璃器皿等优势产品出口;鼓励增加对先进技术装备、关键设备的进口,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增长。

(二)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大力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在巩固加强第一产业的同时,突出抓好工业结构的调整和服务业的发展。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巩固提升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成果,进一步规范煤炭行业建设、生产、经营、安全秩序,加快保留矿井技改步伐,建设高标准现代化矿井,大力发展与煤炭紧密相关的煤机械、煤物流、煤环保、煤安全等产业,更好地发挥煤炭工业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推进焦化行业在关小上大、促进上下游联合的基础上发展大型焦化园区,实现由分散生产向集约生产转变,由“以焦为主”向“焦化并举”转变;推动钢铁、水泥、有色金属行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水平。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煤焦化、煤气化、煤液化、煤电铝、煤电材,提高资源就地转化率、原材料深加工率和传统产业循环率。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带动能力强的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工业和特色食品工业,积极发展科技含量高、成长潜力大的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物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推进潞安180万吨煤基多联产、同煤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焦煤60万吨烯烃、晋城富士康精密制造、杏花村酒业工业园等项目,推进大同协鑫多晶硅及光伏产业、晋中吉利新能源汽车、阳泉百度云计算等项目,努力提高新兴产业占比率。加快发展服务业。实行对鼓励类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工业同价的政策,加大金融、税收和用地对服务业的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服务业领域,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统筹发展各类服务业,既要发展信息、商务等生产服务业,又要发展家政、养老等生活服务业;既要发展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又要发展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特别是要以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等为龙头,加大重点景区开发提升力度,完善配套设施,打造精品线路,开发特色产品,壮大旅游企业,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推进三晋综合物流港等现代物流枢纽、大型物流园区建设,启动运营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大力推进“大中小微”各类企业协同发展。支持大企业做强做优,重点实施好“双千亿”、“双五百亿”、“双百亿”工程,力争有更多的企业进入全国百强、进军世界500强。促进中型企业快速成长,支持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的支持力度,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小巨人”企业。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创业辅导等公共服务,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

大力推进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共同发展。继续推进国有企业兼并重组。认真落实鼓励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铁路、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投资新兴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并在资金、技术、土地、2

人才等要素配置方面给予支持,使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共同发展。

各位代表,转型之路虽然不平坦,但前景十分广阔。只要我们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痛下决心调结构,矢志不移转方式,我省的产业结构就一定能够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千里煤海的山西将会崛起一座座现代化的产业新城!

(三)扎实做好“三农”工作,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

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力度。今年省本级财政新增“三农”投入21亿元,继续实行我省近年来出台的农业灌溉水价补贴等 “五项补贴政策”,设施蔬菜大县奖补等“八项惠农政策”,规模健康养殖等“七项强农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机推广普及等“双十强农惠农工程”,同时,再研究出台一批新的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开工建设塞上灌区、雁同灌区等大型灌区,加快推进山区“一村一井”工程,做好土地整理开发工作,改造中低产田和盐碱地,提高粮食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继续抓好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和10个现代农业示范县建设,积极推进“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建设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基地,继续实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实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抓好新确定的3000个重点村、100个集中连片区建设;加大培训力度,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深化农村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按照新十年扶贫《纲要》的要求,抓住国家把太行、吕梁山区列入11个连片特困地区的政策机遇,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主战场,大力实施板块推进战略,切实抓好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劳动力素质提高等工作,继续实施移民搬迁、整村推进等重点扶贫工程,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下乡住村包村增收活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早日实现扶贫对象 “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教育、医疗、住房有保障。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强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和建设一批强县富民的好项目、大项目,加快县域社会事业发展,壮大县域综合实力。

各位代表,农民收入翻番是“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毫不放松地抓好“三农”工作,实现农业特、农民富、农村美,让农民兄弟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四)加快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加快城镇化进程,形成城镇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加快推进“一核一圈三群”建设。全力支持太原率先发展,充分发挥太原在全省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以太原晋中共建区和太榆科技创新城建设为抓手,加快太原晋中同城化步伐。推广上党城镇群建设的经验,推进城镇组群发展。深入实施“大县城”战略和百镇建设工程,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格局。努力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大力推进城市扩容提质,统筹旧城改造和新城开发,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积极创新城市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着力破除农民融入城市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好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镇的问题,逐步将城镇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和保障性住房等覆盖到农民工,使在城镇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农民工有序转为城镇居民。

(五)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促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强力推进减排治污。大力实施绿色生态工程,严格控制重点区域和主要流域的污染排放,加大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污染治理,大力开展城乡清洁活动,抓好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在重点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监测。全力推进节能降耗。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优化能源结构,积极开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全面推进工业、交通、建筑和公共机构节能,抓好重点行业和企业节能工作;优化工艺流程,降低能耗物耗水平。大力推进生态建设。以建设生态省为目标,继续抓好造林绿化工程,确保完成营造林400万亩以上。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加大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力度。加快推进太原西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今年采暖期前太化、煤气化要全部停产,做到早日搬迁。着力健全长效机制。全面落实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和环境评价制度,强化能耗限额标准管理,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积极开展能效对标活动,推进节能量、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继续落实差别电价、征收排污费和鼓励节能环保产品消费等政策,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各位代表,尽快改变生态环境状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省人民的热切期盼。我们要加倍努力,继续 3

抓好这一件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以省城太原为重点,改造城中村、拔掉黑烟囱、停用小锅炉、搬走污染源、治理臭水河,让三晋大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环境更宜人!

(六)深入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教育干部群众。大力弘扬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右玉精神等山西人民创造的宝贵精神,锻造锤炼传承优良传统、体现时代风貌的“山西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全社会文明水平。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抓好山西大剧院、省图书馆等重大文化设施管理运营和山西广电中心等重点工程建设,抓好市县图书馆、科技馆、文化馆、博物馆、电影院和体育场馆等建设,抓好万村千乡文化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按期完成全省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工作。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加大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力度。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用好文化产业扶持政策,推进文化产业重点工程,促进文化与旅游、科技、体育等深度融合,推动文化产业尽快成为我省新的支柱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巩固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成果,限时完成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和新闻网站转企改制任务,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改革,加强文化管理,进一步激发文化发展的内在活力。

各位代表,三晋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发展潜力巨大。我们要像挖掘地下资源一样挖掘文化资源,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切实抓好文化产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创作更多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精品力作,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早日实现文化强省的目标!

(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稳定和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全面做好各类人员的就业工作,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深入开展创业创建活动,完善创业政策和服务体系,扶持更多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人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社会保障政策,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大力推进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农保工作,确保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使人人享有养老保险;巩固城镇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参保率,将政府补助标准在去年的基础上,每人再提高40元;要关心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城乡低保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22元;农村集中供养、分散供养的五保对象省级补助标准分别提高500元、100元。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为集中供养孤儿、散居孤儿每人每月补助1000元、600元,决不让一个孤儿流落街头。

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33.2万套,重点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创新资金、用地保障机制,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制定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管理、退出等制度和办法,让更多的低收入群众住上价廉舒适的新房。同时,继续严格执行房地产调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着力稳定物价总水平。全面落实稳定物价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好“米袋子”、“菜篮子”负责制,做好粮、油、肉、菜的生产和储备工作,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畅通运输“绿色通道”,加强物价监测和市场监管,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决不能让物价上涨影响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

全面完成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任务。加快推进农村街巷硬化、便民连锁商店、文化体育活动场所、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如期兑现向全省人民的郑重承诺;有条件的市县要结合本地实际,筹划实施更多的惠民工程。

各位代表,为人民群众谋求福祉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怀着对人民群众的真心真情、深 4

厚感情,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让全省人民生活得更加美满、更加幸福!

(八)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今年全省教育支出再增加100亿元,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达到16%。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再建设200所公办标准化幼儿园;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小学生、初中生每人每天分别达到4元、5元;在集中连片贫困县实施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试点,每人每天补助3元;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8%以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全覆盖;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将生均经费由9000元提高到12000元,加快高校新区建设,确保今年秋季8所高校基本建成;积极发展继续教育、特殊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

做好科技和人才工作。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进大学科技园、太榆科技创新城、工业研究院建设,在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生态修复等领域实施科技重大专项。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全面落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落实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办法和转型跨越发展突出贡献人才奖励办法,培养、引进各类实用人才、专业人才、拔尖人才、创新人才和领军人物,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加快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以县级医院为重点的公立医院改革,扎实推进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继续对贫困残疾人实施康复救助。同时,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加大社会管理创新力度。坚持民生优先、服务为先、基层在先的原则,加强社会管理整体规划设计,抓好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建设,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信访工作和矛盾调处机制,正确对待群众合理诉求,切实解决好征地拆迁、劳资纠纷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加强对流动人口、特殊人群、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信息网络等重点领域的管理。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抓好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和公路“三超”治理。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推进平安创建活动,加强国家安全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好首都护城河的作用。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做好外事、侨务、对台等工作。发展人民防空事业,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好双拥和优抚安置工作。加强人口计生、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和红十字会等工作。

(九)加大安全生产工作力度,推动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安全是第一保障。要继续坚持近年来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巩固和发展来之不易的安全生产大好形势。

强化安全理念,健全管理体制。牢固树立抓好经济发展是政绩、抓好安全生产也是政绩的理念,时刻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要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要求落实到建设、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完善安全生产的领导格局、监管体制、责任体系,形成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抓好专项整治,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扩大三年多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成果,认真组织开展“回头看”活动,进一步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切实做好以煤矿为重点,覆盖非煤矿山、尾矿库、危险化学品、民用爆炸物品、道路交通、特种设备、建筑施工、消防、水库、学校等各行业各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在认真落实我省十项大的安全生产制度和12个行业118条安全生产规定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的制度和规程,形成保障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强化主体责任,夯实基层基础。严格落实政府的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和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行安全生产挂牌责任制,做到职责分工明确、监管不留死角、责任落实到人。不断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抓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强化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职工安全技能培训,先培训后上岗,变招工为招生,突出抓好劳动用工管理和企业现场管理,从根本上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

加强工作考核,严格责任追究。把安全生产作为考核各级各部门和企业的重要内容,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要定期对市(县)长、安全助理、煤矿“六大员”、非煤矿山“五大员”、安全监管“五人小组”的履职情况进行考核,对不能正常履职的要及时调整。要严肃对待事故,严格责任追究,保证各项安全生产措施落到实处。

各位代表,安全生产对山西来讲始终具有极端重要性。三年多的实践充分证明,我省的广大干部

群众完全有智慧、有能力抓好安全生产这一人命关天的大事!只要我们认真履责、恪尽职守、勤勉工作,就一定能够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明显好转、稳定好转、根本好转!

(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

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全面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工作,继续推进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等配套改革;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公益林补偿等政策;继续抓好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革,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企业依法实施破产;扎实推进扩权强县试点,进一步扩大县域发展的自主权;积极推进煤炭资源税改革,逐步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大力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资本市场,创新BOT、BT、TOT等融资模式,尤其要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好农村融资问题,加大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继续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来晋投资兴业、安家落户。加强区域合作和对外交流。积极开展“项目落地年”活动,切实抓好中博会等签约项目的落地工作,提高项目落地率。精心筹备和办好世界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第四届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等重大展会。

全面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配合总体方案的实施,尽快出台实施意见,加快推进“一市两县”“一市两园”和“一县一企”等试点工作,大力推进一批重大转型标杆项目建设,重点在产业升级、生态修复、城乡统筹、民生改善等方面先行先试;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力争在项目审批、用地保障、资金筹措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要充分利用好转型综改试验区这个大品牌、大平台、大载体,并以此为总抓手,带动全省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增强转型跨越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十一)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依法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自觉接受监督,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开展工作。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提升基层自治组织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加强和改进政府法制工作,支持人民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做好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深入推进“六五”普法工作,在全社会形成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十二)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在加强和改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投资、社会事业、非行政许可等领域为重点,进一步清理、减少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全面提高行政效能,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

规范政府行为,推进依法行政。各级政府要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完善重大事项公众参与、专家咨询论证和政府集体决策相结合的制度,促进科学民主决策。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加强电子政务建设,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深入学习调研,改进工作作风。广大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提升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要深入调查研究,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基层去、到生产一线去、到群众中去,掌握实情、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加强绩效管理,强化督促考核,确保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加强廉政建设,树立公仆形象。全面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继续深入开展煤焦领域反腐败工作,认真开展重点领域渎职侵权问题专项整治,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巩固正风肃纪创优环境活动成果,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坚持勤俭办事,反对铺张浪费,严格控制楼堂馆所建设和“三公”经费支出,减少会议、庆典和论坛。全体公职人员要模范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坚决杜绝以权谋私、吃拿卡要,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各位代表,2011年的辛勤耕耘收获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2012年的光荣使命承载着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不断开创转型跨越发展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三篇:王君在山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模版)

王君在山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 山西门户网站 www.xiexiebang.com 发布日期:2012年01月18日

【字体:大 中 小】

图为王君作《政府工作报告》。

二○一二年一月十一日在山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山西省省长 王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主题、围绕主线,着力推动转型跨越,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和各项决策部署,立足扩大内需,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2009年完成5034亿元、2010年完成6353亿元的基础上,去年又完成7300亿元、增长28%(按老口径统计为8000亿元)。其中,铁路建设完成投资580亿元,排全国第1位;高速公路建设完成投资582亿元,排全国第3位;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投资415亿元,开工率位居全国前列。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其中,非煤产业投资增长40%,新兴产业投资增长57%,非国有投资增长50%。这不仅有力地拉动了经济的增长,而且为今后长远发展打下了基础。持续扩大消费,继续实施“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和“农机下乡”等政策措施,新建和改造农村便民店6200个,建成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40多个,推进“农超对接”,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治理和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专项行动,有效地促进了消费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750亿元,增长17%。积极发展对外贸易,稳定拓展外需,全省进出口总额完成147亿美元,超历史最好水平。与此同时,继续实行减免相关费用、协调银行贷款、给予财政借款、保障电煤供应等帮扶措施,促进了各类企业健康发展,煤销、太钢、焦煤、潞安、阳煤、晋煤、同煤等7户企业销售收入均超过千亿元,省属国有大企业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011年,全省经济在2010年高位运行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预计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1万亿元,增长13%左右;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完成2261亿元、1213亿元,均增长25%;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17680元、5500元,增长13%、15%左右。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大关,财政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大关,在建设中部地区经济强省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

以交通、水利、电力等为重点,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大西客运专线、中南部出海大通道等铁路建设加快推进,全省铁路营运总里程达到3750公里;新增高速公路1003公里、通车总里程超过4000公里,新改造国省干线527公里、农村公路2972公里;运城、大同机场改扩建和吕梁、临汾、五台山机场新建工程进展顺利,一个四通八达、便捷高效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35项应急水源工程全部建成,引黄北干工程如期实现引水到大同、朔州的目标,“两纵十横、六河连通”的大水网工程全面启动,规划五年投资1000亿元的水利建设高潮正在兴起;新增电力装机800万千瓦,总装机达到5300万千瓦;煤炭交易中心、大剧院、科技馆、博物馆、美术馆等省城十大建筑全部竣工,成为太原新的地标;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一核一圈三群”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全省城乡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

(三)转型发展势头强劲、发展方式转变迈出新的步伐。

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整合重组和技术改造。曾经一度被全国高度关注的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圆满结束,山西人民多少年想办的一件大事终于办成了,我们彻底告别了小煤窑时代,进入了现代化大矿时期。整合重组效果进一步显现,煤炭产量和外运量分别达到8.6亿吨、5.8亿吨,再创历史新高;煤炭价格稳中有升,煤炭行业效益稳步提高,上缴税费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43%;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为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全面启动非煤矿山、焦化、钢铁和水泥等行业的整合重组,加大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

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工业、特色食品工业,四大行业增加值均增长20%以上。大运二期5万辆重卡、焦煤60万吨焦炉煤气制烯烃、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杏花村一期10万吨白酒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或部分投产。积极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信息等产业,新增风电装机100万千瓦,太原富士康年产2200万支第4代苹果手机生产线建成,晋城科技园一期5500台机器人下线。投资226亿元的潞安180万吨煤基多联产项目、投资26亿元的晋中吉利10万辆新能源汽车项目、投资170多亿元的大同协鑫多晶硅及光伏产业项目、投资近50亿元的阳泉百度云计算10万台服务器数据处理项目等一大批标志性转型项目开始布局。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云冈石窟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完成,五台山景区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印象平遥大型实景演出项目进展顺利,全省旅游总收入达到1343亿元,增长23.9%。

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年共淘汰小钢铁814万吨、小焦炭506万吨、小火电44万千瓦、小水泥1315万吨、小电石31万吨。在全国率先实施燃煤电厂烟气脱硝,启动省排污权交易中心,推进太化、煤气化等企业搬迁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启动实施绿色生态工程,深入推进造林绿化工程,预计全省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烟尘、粉尘等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1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在前3年每年完成400多万亩营造林的基础上,去年又完成453万亩,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

(四)农业农村好形势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全年 “三农”投入达到650亿元,增长20%。实施灌区建设补贴、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双十强农惠农工程”,推进大型灌区改造、山区“一村一井”和粮食高产创建等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210万亩,农田实灌面积达到1800万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19.3亿公斤,再创历史新高。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运城、晋中、大同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重点扶持42个“一县一业”示范县和200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到629亿元,增长23%。启动实施100个新农村集中连片建设工程,又完成了2000个重点推进村建设任务。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开展领导干部下乡住村包村增收活动,又有20万贫困人口脱贫。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在22个县(市)开展了扩权强县试点,县域发展的活力进一步增强。通过这些措施,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增速超过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速。

(五)安全生产形势持续明显好转。

深刻汲取一度时期重特大事故多发频发的教训,全面确立抓好经济发展是政绩、抓好安全生产也是政绩的理念,深入开展以煤矿为重点、覆盖各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实行安全生产挂牌责任制,全面落实企业和政府“两个主体”责任,严肃对待事故、严格责任追究;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现场管理水平,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安全生产形势持续明显好转。全省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在2009年比2008年减少1018人、2010年比2009年减少505人的基础上,去年又减少281人,特别是没有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0.086,居于国内领先水平,为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安全环境,也大大改变了山西的对外形象!

(六)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进一步改善。

不断加大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力度,全年资金投入超过1000亿元,增长26%。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建设公办标准化幼儿园200所,提高中小学校生均公用经费100元,免除职业高中、职业中专学生学费,开工建设投资百亿元、占地近万亩的高校新区,招聘2150名特岗教师到农村任教。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建成省图书馆、体育中心等重大标志性设施,扎实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文化综合服务和农村电影放映等惠民工程,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全民健身活动蔚然成风,竞技体育取得优异成绩。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国家要求的五项重点改革任务全部完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建立;所有政府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实行了基本药物制度,药物价格下降30%以上;投资近20亿元的山西大医院投入运营,投资25亿元新建改造了一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稳步推进,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缓解。不断强化科技、人才支撑,组织实施了7个科技重大专项和22个科技示范工程,研究制定了引进国内高层次人才办法、转型跨越发展突出贡献人才奖励办法。与此同时,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和双拥工作,做好人口计生、妇女儿童工作,加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工作,推进政策咨询、参事、史志、人防、气象、地震、测绘、文物、档案工作,发展老龄、残疾人、慈善救助和红十字会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特别是下大气力狠抓民生工作。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50万个,超出年初计划10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0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9%。全面加强社会保障。城镇社会保险综合覆盖率达到90%。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每人每月平均提高190元,7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覆盖率达到82%;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84%。城镇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6%,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8.5%,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补助标准每人又提高了80元。13.2万国企“老工伤”人员和工亡职工家属纳入工伤保险范围。242万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城乡低保标准又每人每月分别提高25元、22元。为保障农民冬季取暖用煤,我们决定从去年起,由省内国有煤炭企业为低收入农户每户每年免费供应1吨煤,688万户家庭从中受益。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全年共开工建设44万套,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一大批住房困难群众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与此同时,综合运用限购、提高首付比例等措施调控房地产市场,呈现出投资增加、销售面积基本稳定、销售价格下降的势头。综合施策稳定物价。大力发展粮食和农副产品生产,对生猪养殖大县每县奖补100万元,对每头能繁母猪在国家补贴60元的基础上,我省又补贴40元;投入1.2亿元支持设施蔬菜生产,畅通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加强市场监管,我省CPI涨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建立了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在全国率先实行单月CPI涨幅超过5%或食品价格涨幅超过10%,即向低收入群体、大中专贫困学生、高校学生食堂发放临时价格补贴的措施,从2010年11月起,已连续补贴12个月,发放补贴资金12亿元,较好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加快推进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带着对农民兄弟的深厚感情,狠抓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改善,在巩固提升已完成的村通水泥(油)路、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村卫生室、安全饮水、村通广播电视等“五个全覆盖”的基础上,又投入300亿元,启动实施了街巷硬化、便民连锁商店、文化体育场所、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新的 “五个全覆盖”工程,全部超额完成目标任务。被农民兄弟誉为“幸福全覆盖”的这“十个全覆盖”,使全省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部署和要求,积极推进社会管理理念、制度、体制、机制、方法创新,进一步健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信访工作,强化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管理,保证了全省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继续推进公路治超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七)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全面推进各项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取消、下放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252项,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112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清理规范工作基本结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任务基本完成;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省属国有企业由原来的34家重组为21家;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省广电网络等五大文化产业集团组建运营,488家经营性文化单位完成转企改制任务;扎实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成立了省市县三级领导组及工作机构,编制完成了总体方案和各市、各部门、试点县行动方案,启动开展了县(市)、园区和企业不同层面的试点工作,筛选实施了一批重大转型标杆项目;积极探索创新产业、财税、土地、金融、科技和行政管理等体制机制,进一步增强了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先后举办了央企恳谈会、民企恳谈会、沪浙苏招商推介会和农博会等一系列招商引资活动,全年到位资金3620亿元,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尤其是精心组织、成功举办了第六届中博会,45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万名嘉宾、2300多个代表团参会,我省签约项目引资总额达到2.4万亿元。中博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宣传了山西,展示了山西,凝聚了人气,鼓舞了斗志,提升了我省的对外形象。

与此同时,积极推进对口援疆工作,全年完成投资2亿元,18个新建项目全部完成;累计投入21.6亿元,支援茂县恢复重建,圆满完成了中央交办的援建任务。

(八)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

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的监督,积极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1332件,向省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9件。扎实推进“法治山西”建设,“六五”普法全面启动。不断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基本完成。以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为重点,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取得新的成效。审计和监察工作进一步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学艺术繁荣发展。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了新的提升。

在这里,我向大会郑重报告,2011年不论是主要指标,还是主要工作,都圆满地完成了预定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开创了山西科学发展新的局面!

各位代表,2011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环境十分复杂,改革转型的任务艰巨而繁重,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中共山西省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省人大、省政协支持配合、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结果,是社会各界鼎力支持、无私奉献的结果,倾注了各位人大代表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向驻晋部队广大指战员、武警官兵和中央驻晋单位,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所有关心支持山西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向尽心履职的各位人大代表,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城乡、区域发展还不够协调,节能减排任务和安全生产压力较大,农民增收任务艰巨,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改善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改革开放有待深化,政府职能还需进一步转变,等等。对此,我们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转型跨越发展的生动实践,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做好各项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将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必须始终坚持把中央的要求与山西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着力破解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必须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锲而不舍、扎实工作,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一切想着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我们相信,只要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坚持和发扬这些宝贵经验,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在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征程中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二、2012年工作安排

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年,是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年面临的外部经济形势严峻复杂,欧债危机日趋恶化,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我国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仍然较多,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必然减少对我省能源原材料产品的市场需求,加之我省新兴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长期积累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难度较大。在看到困难的同时,我们更应看到,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宏观政策环境机遇大于挑战;我省近年来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圆满结束,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全面推开,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尤其是省第十次党代会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这些都为我们做好今年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要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努力把今年的工作做得更好。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和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握扩大内需的基本要求,以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为总体战略,以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为总抓手,大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在循环经济和新兴产业发展上有新突破,在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上有新进展,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有新举措,在社会管理创新上有新成效,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和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2012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进出口总额增长10%,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均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和1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岗位40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这些指标是指导性的,可以根据形势变化适当调整。

约束性指标是: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5%,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7%,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下降2%、1.3%、1%,氮氧化物排放量实现零增长,烟尘、粉尘排放量均下降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5%。这些约束性指标是硬任务、硬指标,必须完成。

实现上述目标,要在全面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紧紧扭住省市县重点工程这一抓手,统筹抓好在建续建新建项目建设,抓好重大转型项目建设,抓好重要民生工程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全力推进23条在建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确保到今年年底新增通车里程1000公里,全省通车总里程达到5000公里;加快推进大西客运专线、中南部出海大通道等铁路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吕梁、临汾、五台山机场建设和运城、大同机场改扩建工程;大力实施大水网工程,全面贯通黄河、汾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沁河六大河流,到“十二五”末使全省供水总量由现在的60多亿立方米增加到90多亿立方米,彻底解决全省人民吃水难、用水难的问题。抓好产业开发投资。加大技术改造和新兴产业投资,加快推进煤基多联产、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等现代煤化工项目,高速列车轮轴、煤机成套设备等先进制造业项目,硅钢冷连轧、铝镁合金深加工等新型材料工业项目,以及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的项目建设。严格限制“两高一资”产业投资。增加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改善投资。继续加大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投资,加大保障性住房、社会保障、就业等方面投入,加快高校新区、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等工程建设,抓好城市扩容提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资。同时,投资要继续向“三农”、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围绕上述领域,在积极争取中央资金、加大地方财政投资的同时,努力增加信贷规模,不断扩大市场融资,鼓励引导社会投资,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继续落实已有的促进消费政策措施,并适时制定出台新的政策措施;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推进农超对接,发展电子商务,积极扩大旅游、健身、文化、养老、家政等服务性消费,加强食品药品质量监管,打击商业欺诈、制假售假、商标侵权等行为,维护消费者权益,让群众安心、放心消费。

进一步稳定拓展外需。深入实施科技兴贸、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全面落实出口退税政策,强化出口信贷支持,健全出口信用风险保障机制,加快推进太原等综合保税区和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努力扩大不锈钢、重型机械、玻璃器皿等优势产品出口;鼓励增加对先进技术装备、关键设备的进口,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增长。

(二)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大力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在巩固加强第一产业的同时,突出抓好工业结构的调整和服务业的发展。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巩固提升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成果,进一步规范煤炭行业建设、生产、经营、安全秩序,加快保留矿井技改步伐,建设高标准现代化矿井,大力发展与煤炭紧密相关的煤机械、煤物流、煤环保、煤安全等产业,更好地发挥煤炭工业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推进焦化行业在关小上大、促进上下游联合的基础上发展大型焦化园区,实现由分散生产向集约生产转变,由“以焦为主”向“焦化并举”转变;推动钢铁、水泥、有色金属行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水平。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煤焦化、煤气化、煤液化、煤电铝、煤电材,提高资源就地转化率、原材料深加工率和传统产业循环率。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带动能力强的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工业和特色食品工业,积极发展科技含量高、成长潜力大的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物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推进潞安180万吨煤基多联产、同煤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焦煤60万吨烯烃、晋城富士康精密制造、杏花村酒业工业园等项目,推进大同协鑫多晶硅及光伏产业、晋中吉利新能源汽车、阳泉百度云计算等项目,努力提高新兴产业占比率。加快发展服务业。实行对鼓励类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工业同价的政策,加大金融、税收和用地对服务业的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服务业领域,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统筹发展各类服务业,既要发展信息、商务等生产服务业,又要发展家政、养老等生活服务业;既要发展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又要发展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特别是要以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等为龙头,加大重点景区开发提升力度,完善配套设施,打造精品线路,开发特色产品,壮大旅游企业,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推进三晋综合物流港等现代物流枢纽、大型物流园区建设,启动运营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大力推进“大中小微”各类企业协同发展。支持大企业做强做优,重点实施好“双千亿”、“双五百亿”、“双百亿”工程,力争有更多的企业进入全国百强、进军世界500强。促进中型企业快速成长,支持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的支持力度,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小巨人”企业。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创业辅导等公共服务,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

大力推进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共同发展。继续推进国有企业兼并重组。认真落实鼓励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铁路、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投资新兴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并在资金、技术、土地、人才等要素配置方面给予支持,使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共同发展。

各位代表,转型之路虽然不平坦,但前景十分广阔。只要我们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痛下决心调结构,矢志不移转方式,我省的产业结构就一定能够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千里煤海的山西将会崛起一座座现代化的产业新城!

(三)扎实做好“三农”工作,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

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力度。今年省本级财政新增“三农”投入21亿元,继续实行我省近年来出台的农业灌溉水价补贴等 “五项补贴政策”,设施蔬菜大县奖补等“八项惠农政策”,规模健康养殖等“七项强农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机推广普及等“双十强农惠农工程”,同时,再研究出台一批新的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开工建设塞上灌区、雁同灌区等大型灌区,加快推进山区“一村一井”工程,做好土地整理开发工作,改造中低产田和盐碱地,提高粮食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继续抓好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和10个现代农业示范县建设,积极推进“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建设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基地,继续实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实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抓好新确定的3000个重点村、100个集中连片区建设;加大培训力度,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深化农村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按照新十年扶贫《纲要》的要求,抓住国家把太行、吕梁山区列入11个连片特困地区的政策机遇,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主战场,大力实施板块推进战略,切实抓好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劳动力素质提高等工作,继续实施移民搬迁、整村推进等重点扶贫工程,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下乡住村包村增收活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早日实现扶贫对象 “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教育、医疗、住房有保障。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强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和建设一批强县富民的好项目、大项目,加快县域社会事业发展,壮大县域综合实力。

各位代表,农民收入翻番是“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毫不放松地抓好“三农”工作,实现农业特、农民富、农村美,让农民兄弟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四)加快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加快城镇化进程,形成城镇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加快推进“一核一圈三群”建设。全力支持太原率先发展,充分发挥太原在全省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以太原晋中共建区和太榆科技创新城建设为抓手,加快太原晋中同城化步伐。推广上党城镇群建设的经验,推进城镇组群发展。深入实施“大县城”战略和百镇建设工程,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格局。努力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大力推进城市扩容提质,统筹旧城改造和新城开发,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积极创新城市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着力破除农民融入城市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好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镇的问题,逐步将城镇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和保障性住房等覆盖到农民工,使在城镇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农民工有序转为城镇居民。

(五)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促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强力推进减排治污。大力实施绿色生态工程,严格控制重点区域和主要流域的污染排放,加大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污染治理,大力开展城乡清洁活动,抓好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在重点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监测。全力推进节能降耗。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优化能源结构,积极开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全面推进工业、交通、建筑和公共机构节能,抓好重点行业和企业节能工作;优化工艺流程,降低能耗物耗水平。大力推进生态建设。以建设生态省为目标,继续抓好造林绿化工程,确保完成营造林400万亩以上。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加大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力度。加快推进太原西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今年采暖期前太化、煤气化要全部停产,做到早日搬迁。着力健全长效机制。全面落实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和环境评价制度,强化能耗限额标准管理,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积极开展能效对标活动,推进节能量、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继续落实差别电价、征收排污费和鼓励节能环保产品消费等政策,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各位代表,尽快改变生态环境状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省人民的热切期盼。我们要加倍努力,继续抓好这一件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以省城太原为重点,改造城中村、拔掉黑烟囱、停用小锅炉、搬走污染源、治理臭水河,让三晋大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环境更宜人!

(六)深入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教育干部群众。大力弘扬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右玉精神等山西人民创造的宝贵精神,锻造锤炼传承优良传统、体现时代风貌的“山西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全社会文明水平。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抓好山西大剧院、省图书馆等重大文化设施管理运营和山西广电中心等重点工程建设,抓好市县图书馆、科技馆、文化馆、博物馆、电影院和体育场馆等建设,抓好万村千乡文化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按期完成全省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工作。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加大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力度。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用好文化产业扶持政策,推进文化产业重点工程,促进文化与旅游、科技、体育等深度融合,推动文化产业尽快成为我省新的支柱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巩固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成果,限时完成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和新闻网站转企改制任务,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改革,加强文化管理,进一步激发文化发展的内在活力。

各位代表,三晋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发展潜力巨大。我们要像挖掘地下资源一样挖掘文化资源,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切实抓好文化产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创作更多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精品力作,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早日实现文化强省的目标!

(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稳定和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全面做好各类人员的就业工作,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深入开展创业创建活动,完善创业政策和服务体系,扶持更多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人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社会保障政策,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大力推进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农保工作,确保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使人人享有养老保险;巩固城镇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参保率,将政府补助标准在去年的基础上,每人再提高40元;要关心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城乡低保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22元;农村集中供养、分散供养的五保对象省级补助标准分别提高500元、100元。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为集中供养孤儿、散居孤儿每人每月补助1000元、600元,决不让一个孤儿流落街头。

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33.2万套,重点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创新资金、用地保障机制,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制定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管理、退出等制度和办法,让更多的低收入群众住上价廉舒适的新房。同时,继续严格执行房地产调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着力稳定物价总水平。全面落实稳定物价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好“米袋子”、“菜篮子”负责制,做好粮、油、肉、菜的生产和储备工作,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畅通运输“绿色通道”,加强物价监测和市场监管,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决不能让物价上涨影响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

全面完成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任务。加快推进农村街巷硬化、便民连锁商店、文化体育活动场所、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如期兑现向全省人民的郑重承诺;有条件的市县要结合本地实际,筹划实施更多的惠民工程。

各位代表,为人民群众谋求福祉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怀着对人民群众的真心真情、深厚感情,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让全省人民生活得更加美满、更加幸福!

(八)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今年全省教育支出再增加100亿元,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达到16%。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再建设200所公办标准化幼儿园;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小学生、初中生每人每天分别达到4元、5元;在集中连片贫困县实施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试点,每人每天补助3元;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8%以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全覆盖;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将生均经费由9000元提高到12000元,加快高校新区建设,确保今年秋季8所高校基本建成;积极发展继续教育、特殊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

做好科技和人才工作。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进大学科技园、太榆科技创新城、工业研究院建设,在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生态修复等领域实施科技重大专项。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全面落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落实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办法和转型跨越发展突出贡献人才奖励办法,培养、引进各类实用人才、专业人才、拔尖人才、创新人才和领军人物,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加快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以县级医院为重点的公立医院改革,扎实推进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继续对贫困残疾人实施康复救助。同时,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加大社会管理创新力度。坚持民生优先、服务为先、基层在先的原则,加强社会管理整体规划设计,抓好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建设,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信访工作和矛盾调处机制,正确对待群众合理诉求,切实解决好征地拆迁、劳资纠纷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加强对流动人口、特殊人群、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信息网络等重点领域的管理。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抓好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和公路“三超”治理。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推进平安创建活动,加强国家安全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好首都护城河的作用。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做好外事、侨务、对台等工作。发展人民防空事业,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好双拥和优抚安置工作。加强人口计生、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和红十字会等工作。

(九)加大安全生产工作力度,推动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安全是第一保障。要继续坚持近年来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巩固和发展来之不易的安全生产大好形势。

强化安全理念,健全管理体制。牢固树立抓好经济发展是政绩、抓好安全生产也是政绩的理念,时刻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要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要求落实到建设、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完善安全生产的领导格局、监管体制、责任体系,形成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抓好专项整治,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扩大三年多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成果,认真组织开展“回头看”活动,进一步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切实做好以煤矿为重点,覆盖非煤矿山、尾矿库、危险化学品、民用爆炸物品、道路交通、特种设备、建筑施工、消防、水库、学校等各行业各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在认真落实我省十项大的安全生产制度和12个行业118条安全生产规定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的制度和规程,形成保障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强化主体责任,夯实基层基础。严格落实政府的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和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行安全生产挂牌责任制,做到职责分工明确、监管不留死角、责任落实到人。不断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抓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强化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职工安全技能培训,先培训后上岗,变招工为招生,突出抓好劳动用工管理和企业现场管理,从根本上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

加强工作考核,严格责任追究。把安全生产作为考核各级各部门和企业的重要内容,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要定期对市(县)长、安全助理、煤矿“六大员”、非煤矿山“五大员”、安全监管“五人小组”的履职情况进行考核,对不能正常履职的要及时调整。要严肃对待事故,严格责任追究,保证各项安全生产措施落到实处。

各位代表,安全生产对山西来讲始终具有极端重要性。三年多的实践充分证明,我省的广大干部群众完全有智慧、有能力抓好安全生产这一人命关天的大事!只要我们认真履责、恪尽职守、勤勉工作,就一定能够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明显好转、稳定好转、根本好转!

(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

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全面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工作,继续推进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等配套改革;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公益林补偿等政策;继续抓好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革,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企业依法实施破产;扎实推进扩权强县试点,进一步扩大县域发展的自主权;积极推进煤炭资源税改革,逐步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大力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资本市场,创新BOT、BT、TOT等融资模式,尤其要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好农村融资问题,加大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继续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来晋投资兴业、安家落户。加强区域合作和对外交流。积极开展“项目落地年”活动,切实抓好中博会等签约项目的落地工作,提高项目落地率。精心筹备和办好世界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第四届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等重大展会。

全面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配合总体方案的实施,尽快出台实施意见,加快推进“一市两县”“一市两园”和“一县一企”等试点工作,大力推进一批重大转型标杆项目建设,重点在产业升级、生态修复、城乡统筹、民生改善等方面先行先试;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力争在项目审批、用地保障、资金筹措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要充分利用好转型综改试验区这个大品牌、大平台、大载体,并以此为总抓手,带动全省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增强转型跨越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十一)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依法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自觉接受监督,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开展工作。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提升基层自治组织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加强和改进政府法制工作,支持人民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做好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深入推进“六五”普法工作,在全社会形成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十二)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在加强和改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投资、社会事业、非行政许可等领域为重点,进一步清理、减少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全面提高行政效能,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

规范政府行为,推进依法行政。各级政府要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完善重大事项公众参与、专家咨询论证和政府集体决策相结合的制度,促进科学民主决策。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加强电子政务建设,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深入学习调研,改进工作作风。广大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提升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要深入调查研究,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基层去、到生产一线去、到群众中去,掌握实情、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加强绩效管理,强化督促考核,确保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加强廉政建设,树立公仆形象。全面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继续深入开展煤焦领域反腐败工作,认真开展重点领域渎职侵权问题专项整治,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巩固正风肃纪创优环境活动成果,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坚持勤俭办事,反对铺张浪费,严格控制楼堂馆所建设和“三公”经费支出,减少会议、庆典和论坛。全体公职人员要模范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坚决杜绝以权谋私、吃拿卡要,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各位代表,2011年的辛勤耕耘收获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2012年的光荣使命承载着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不断开创转型跨越发展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四篇:王君在山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王君在山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 山西门户网站 www.xiexiebang.com 发布日期:2011年01月26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并就《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作说明,请予审议,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山西省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经济结构深层次矛盾的重重困扰,面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繁重任务和安全生产的巨大压力,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进取、扎实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就,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全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经济发展跃上了新的台阶。

不断加大投资力度,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万亿元。特别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力实施两年投资1万亿元的计划(实际完成1.1万亿元),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企业技改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石太客运专线、太中银铁路建成通车,大西客运专线、中南部出海大通道等一批铁路项目加快建设;高速公路建设掀起新高潮,去年建成1037公里,全省通车总里程已突破3000公里;太原、长治机场改扩建全面完成,运城、大同机场改扩建顺利推进,五台山、吕梁、临汾机场开工建设。35项应急水源工程全面推进,27项建成投入使用,引黄北干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新增发电装机2669万千瓦。省城十大建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大规模的投资,不仅有效地拉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且大大地增强了山西省的发展后劲。

在全面落实国家“家电下乡”、“农机下乡”等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实施了山西省扩大消费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扩大农机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实施旅游春季和金秋行动计划,扩大住房、汽车、文化消费,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建成2.7万个农家店,支持60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流通企业升级改造,促进了消 费快速增长。“十一五”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

着力稳定和拓展外需,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7.8%。实行社会保险“五缓四减三补”政策,实施促进民营企业发展9项优惠政策,对焦化等企业实行有关费用减免缓缴措施,大幅度减轻企业负担,协调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帮助企业渡过了难关。

通过这些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持了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预计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8700亿元、比2009年增长13%,财政总收入完成1810亿元、增长17.8%,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70亿元、增长20.3%,分别是2005年的2.1倍、2.4倍和2.6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640元、4730元,增长11.8%、11.6%。以上数据说明,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二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推进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结构调整迈出新的步伐。

按照巩固加强第一产业、优化提升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思路,全面推进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制定实施十大产业调 3 整振兴规划及28个子行业实施方案,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步伐加快。煤炭、焦炭、冶金、电力等传统行业在稳步增长的同时,质量效益明显改善,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工业、特色食品工业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在经济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服务业发展取得新的进展,旅游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

紧紧抓住国际金融危机蕴涵的机遇,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启动实施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取得重大成果。矿井总数已减少到1053座,办矿主体已减少到130个,70%的矿井生产规模达到90万吨以上,30万吨以下煤矿全部淘汰,保留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去年煤炭产量达到7.4亿吨,是历史最好水平。通过这一轮整合,山西省煤炭工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产业水平显著提高,安全生产状况明显改善,采矿秩序明显好转,能源基地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全省转型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狠抓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5年共关停小火电机组316万千瓦,淘汰落后钢铁产能5397万吨、焦炭产能4761万吨、水泥产能2586万吨、电石产能142万吨;全面启动生态省建设,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工程”、造林绿化工程、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工程; 严格实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综合运用结构、工程、技术和管理节能减排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与2005年相比,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22%,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16.3%、13.5%,全部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11个省辖市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平均达到347天,优良率提高33个百分点;完成营造林233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4%提高到18%,全省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三是毫不放松抓好“三农”工作,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力度,“三农”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全面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结合山西省实际,先后出台实施了玉米最低收购保护价等 “五项补贴政策”、设施蔬菜大县奖补等“八项惠农政策”、盐碱地改造等“七大强农工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高标准旱作农田、节水灌溉农田、中低产田改造2000万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五年来粮食产量年均超过百亿公斤,特别是去年达到108.5亿公斤,创历史新高。继续推进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启动运城、晋中、大同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农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完成9098个新农村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建设任务。深入开展扶贫工作,10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四是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广大人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制定实施科技、教育、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加快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尤其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两年多来,扎扎实实地办了几件大事。在教育方面,全面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全面实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免除城乡义务教育学杂费,免除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学费,制定出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招聘6427名特岗教师到贫困地区和农村任教,启动占地9300亩的高校新区建设,为高校增加3000名教师编制,投资3亿多元对高校危房进行改造,帮助高校解决贷款负担问题。在医疗卫生方面,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投资30多亿元完善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在67%的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面实行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23所市县级公立医院开展改革试点工作。在科技人才方面,投入9000多万元,引导实施19个重大科 技专项,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大力培养开发本地人才,积极吸引外来人才,5年共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5400多人,特别是近两年每年拿出5000万元,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先后引进58人。在文化体育方面,全面加强城乡文化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艺院团试点单位改革任务全面完成,省出版系统全部转企改制,省级广播电视局台分离,市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局合一,《立秋》、《解放》等一批精品剧目和平遥国际摄影展等重大文化活动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五台山成功申遗;山西省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亚运会等重大赛事上取得优异成绩。与此同时,积极做好双拥工作、支持军队建设,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工作和政策咨询、参事、史志、人防、气象、地震、测绘、文物、档案工作,发展老龄事业、残疾人事业、慈善救助事业和红十字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

突出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多种渠道扩大就业。5年新增城镇就业225.7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8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多种形式建设保障性住房。5年共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90万套、5830万平方米,国有重点煤矿采煤沉陷区治理任务全部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农村危房改造进展顺利。多方筹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综合覆盖率达到87%,5年提高了13.5个 百分点;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由2005年的每月人均627元提高到1500元;在全国率先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已扩大到50%以上的农业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4.3%;219.5万城乡低保对象和14.2万农村五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多措并举稳定物价。五年来,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平均涨幅控制在3%。特别是去年认真贯彻国家稳定物价政策措施,及时制定实施了12条具体措施,并投入5亿多元,对大中专院校学生、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发放临时价格补贴,有效地稳定了物价,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全力推进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两年共投资300多亿元,新建通村水泥(油)路2.5万公里,改造中小学校舍9483所,建成6971个村级卫生室,建成各类饮水工程1.2万处,完成9638个村的村通广播电视任务。这是近年来山西省影响范围最大、受益人数最多的民生工程。农村“五个全覆盖”任务的完成,使昔日的羊肠小道、泥泞土路变成了宽阔通畅的水泥(油)路,狭小昏暗、陈旧破败的危房变成了安全坚固、宽敞明亮的新校舍,苦咸水变成了干净卫生的甘泉水,广大农民实现了“小病不出村”的心愿,封闭落后的偏远山村看上了电视、享受到了现代文明,广大农民从这五大工程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与此同时,全力以赴支援南方地区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千方百计确保全国煤炭供应;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支援四川茂县恢复重建和对口援疆;积极捐款捐物,支援四川汶川、青海玉树、甘肃舟曲抗震救灾,作出了山西人民应有的贡献。

五是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全力扭转被动局面,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

针对一度时期山西省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状况,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在全省范围内深入开展以煤矿为重点、覆盖各行业各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完善十项安全生产制度,出台12个行业118条安全生产规定,进一步强化“两个主体”责任,配备市县长安全助理,组建煤炭工业厅,安监局与煤监局分设,严肃对待事故,严格责任追究,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的组织、制度、技术、人才、管理、纪律和体制保证,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全省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在2009年比2008年减少1018人的基础上,2010年又比2009年减少505人,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由2005年的0.905下降到0.187。安全生产形势的明显好转,不仅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了大批的干部,也大大地改变了山西的对外形象!

六是不断深化改革,努力扩大开放,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明显增强。

全面完成省市县三级政府机构改革,取消、下放、调整行政审批事项489项。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试点,省直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基本完成。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省属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步伐加快。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成确权面积5907万亩。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60个县实行财政省直管县体制。扎实推进金融改革,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晋商银行及一批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相继组建,大同煤业等16家企业在境内外成功上市,省金融办开始筹建。实行燃油税改革,政府性收费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站全部撤销。扎实推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循环经济省试点、生态省试点。积极开展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调研申请工作,获国家正式批复,山西省成为唯一的国家级、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综改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成功举办能博会、农博会、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港洽会、珠洽会和央企、民企山西行等大型招商活动,积极参加世博会、中博会等重大活动,5年共引进各类资金5223亿元。

七是扎实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各级政府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5年省政府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5783件,向省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48件,制定政府规章45件。全面推进“法治山西”建设,“五五”普法成效明显。不断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全面落实政府系统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加强审计和监察工作,深入开展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依法推进治超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学艺术进一步繁荣。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在这里,我向大会郑重报告,山西省“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向全省人民承诺的实事全部兑现!

各位代表,回顾这五年,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办好山西的事情,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把中央精神与山西实际紧密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地完善发展思路、创新工 作方法,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重视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必须始终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抓好安全生产,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以优良作风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必须始终坚持紧紧依靠广大干部群众,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同心同德、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所有这些,既是过去五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又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

各位代表,五年来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中共山西省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省人大、省政协支持配合、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辛勤劳动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无私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向驻晋部队广大指战员、武警官兵和中央驻晋单位,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所有关心支持山西发展的海内外各界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压力较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社会事业和民生欠账较多,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从根本上解决,干部思想解放程度、政府职能转变还不能适应转型跨越发展的要求,等等。对此,我们将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

根据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及“十二五”规划《建议》,省政府编制了“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突出转型跨越发展。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转型跨越发展为目标,以推进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重要抓手,以安全生产为重要保障,大力推进工业新 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在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基础上,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再造一个新山西。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达到17000亿元以上;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3640亿元和195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万亿元。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更趋合理,城镇化率达到55%左右,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节能减排取得新的成效,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9000元。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对外合作水平不断提升。这些目标,体现了中央要求与山西实际的结合,体现了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衔接,体现了转型发展与跨越发展的统一,体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民生 改善的协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一)优化生产力布局,构建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基础。

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不同功能定位和要求,编制和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和空间结构,提高国土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区域分工合理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区际的良性互动。特别是对大运骨干通道沿线等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地区,要优化开发;严禁在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重要水源地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进行开发。

(二)加快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和城乡生态化步伐,推进转型跨越发展。

加快工业新型化,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以循环经济为主要模式,以大项目、大企业、大园区为主要支撑,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 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农业现代化,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加快市域城镇化,按照“一核一圈三群”的布局,加快太原都市圈发展,充分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和城镇群的辐射带动作用,实施“大县城”战略和百镇建设工程,加强城镇化管理,形成城镇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加快城乡生态化,着眼于建设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和健康山西,坚持“绿色、低碳、洁净、健康”的发展理念,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深入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着力改善民生。积极扩大就业,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逐步完善符合省情特点、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推进 社会管理创新,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全面落实依法治省基本方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加快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走出资源型经济全面转型的新路子。

要抓住并用好这一重大机遇,充分利用试验区这个大品牌、大载体、大平台,大力推动全省转型跨越发展。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和服务业等接续替代产业,实现支柱产业由单一向多元、产品由低端向高端转变。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创新社会管理,狠抓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快资源型城市、地区转型,统筹经济社会、城乡、区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先行先试,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政策支撑,推进综合配套改革,为资源型经济转型提供有力保障。

(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推动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活力。

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的突破。大力实施开放引进战略,坚持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相结合,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技术落户山西、服务山西。深化区域合作,强化与国内外大企业的合作,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大开放促进大跨越。

各位代表,转型跨越在全省上下已形成共识,再造一个新山西是三晋人民的强烈愿望。《纲要(草案)》经这次人代会审议通过后,我们将尽全力抓好落实。我们坚信,通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一个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幸福、山川更加秀美的新山西一定会展现在世人面前!

三、2011年工作安排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年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以上,社会消费品 18 零售总额增长16%,进出口总额增长15%,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均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和1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4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

约束性指标是: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5%左右,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5%,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下降1.5%和2%,氮氧化物、氨氮和烟尘、粉尘排放量分别下降1.5%、1.5%、2%、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

实现上述目标,要在全面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充分发挥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的协调拉动作用,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大关。

进一步增加投资。在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铁路方面,加快推进中南部铁路大通道、大西客运专线等项目建设,力争开工建设大同至张家口、和顺至邢台、运城至三门峡等铁路项目,启动太焦客运专线铁路前期工作。公路方面,重点抓好高速公路31个在建项目建设,再新开工建设11条,确保年内竣工1000公里,为2012年实现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5000公里奠定坚实基础;新建改建干线公路、农村公路2500公里。机场方面,加快运城、大同机场改扩建,推进五台山、吕梁和临汾新建机场项目建设。水利方面,全面完成35项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加快引黄北干工程建设,确保今年国庆节前大同、朔州用上黄河水;启动大水网建设,实施东山调水工程。电力方面,新增发电装机800万千瓦,完成1000千伏晋东南特高压输变电扩建工程,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和智能电网建设。加大以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的产业投资。加快煤炭资源整合重组保留矿井技改步伐,扎实推进其他能源原材料项目建设,积极实施太钢不锈钢管和高强度精密带钢等重大技改项目。高度重视新兴产业投资,在继续支持大运重卡一期5万辆达产的同时,加快推进太重高速列车轮轴等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宏特高功率石墨电极等现代煤化工项目、潞安太阳能光伏产业等新能源新材料项目、吕梁杏花村白酒园区等特色食品工业项目。积极开展潞安540万吨煤制油以及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等项目的前期工作,支持有关地市引进轿车 生产线。加强社会事业和民生投资。继续抓好省城十大建筑建设,确保今年全部建成。加快推进高校新区、职业技术学校、医院、保障性住房等项目建设。与此同时,增加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领域的投入,加大对“三农”和贫困地区的投资。

大力促进消费。落实国家和山西省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着力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改善居民消费预期;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网工程”和“双三十”农产品市场工程,扩大城乡商贸网点覆盖面,促进消费便利化;积极发展服务消费和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促进消费优化升级;采取有效措施,稳定价格水平,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强化信用建设,改善消费环境。

积极扩大出口。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巩固传统出口市场,开拓新兴出口市场;提高传统优势出口商品质量和档次,高度重视装备制造等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发展服务外包;落实出口信用保险等政策措施,加大对出口企业的支持力度。扩大高新技术、关键设备的进口,提高经济的外向度。

(二)推进工业新型化,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继续深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在关死关实淘汰小矿井的基础上,加快保留矿井升级改造步伐,建设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的现代化矿井;优化煤炭行业内部结构,鼓励煤炭企业大力发展与煤炭紧密相关的煤炭采掘洗选设备、煤矿安全设备、煤矿环保设备、煤基化工、煤炭物流等产业,不断提高非煤产业比重。推进焦化、冶金、电力、建材等行业整合重组,重点推进焦化企业联合重组;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能大型化、生产集约化、利用清洁化、发展高端化。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重点做大做强煤机、汽车、铁路装备、重型机械等产品;加快发展现代煤化工,力争在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等方面取得新进展;积极发展新型材料工业,重点发展钕铁硼、铝镁合金、纳米材料等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做大做优汾酒、陈醋、乳品、小杂粮等特色食品工业;鼓励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

加快发展服务业。落实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各类服务业协调发展。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以煤炭、焦炭、钢铁等大宗商品为依托,规划建设一批涵盖保税、仓储、加工、集运、商贸、金融服务在内的现代物流枢纽和大型物流园区,支持侯马方略保税物流中心等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艺院团的改制,积极稳妥推进五大文化集团的组建,培育发展骨干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以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等旅游景区为重点,建设一批高标准景区,打造一批旅游精品线路,完善服务体系,提高管理水平,积极开发旅游新型业态,推动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商贸、餐饮、金融、信息等其他服务业。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力实施《山西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进一步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把循环经济作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主要手段,作为新产业、新项目的准入门槛,作为资源配置的优先领域,推动资源循环式利用、产业循环化发展。

各位代表,在山西省推进工业新型化,必须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做到依托煤而又不完全依赖煤,立足煤而又要超越煤,兴于煤而又不困于煤,让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让非煤产业得到更大的发展,使山西的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在认真落实好国家和山西省出台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基础上,今年再投入13亿元,实施灌区建设补贴等“十项惠农政策”,启动高标准粮田创建等“十大强农工程”,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水利建设投入,抓好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大中型灌区改造,加快西山引黄及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年内完成1800万亩农田灌溉、2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15万亩高标准农田和10万亩盐碱地改造任务,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运城、晋中、大同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启动实施“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推进工程。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土地流转,发展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抓好科普惠农,加快农技农机推广,健全公共服务体系。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抓好百万亩设施蔬菜建设,加强与蔬菜大省的合作,稳定蔬菜等农产品生产供应。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继续抓好2000个新农村重点推进村建设,实施100个新农村集中连片建设工程,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再实现20万贫困人口脱贫。壮大县域经济。编制好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发展路径,选准主导产业,强化政策保障,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工业化为支撑、城镇化为载体,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各位代表,尽快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我们要在进一步完善提升已完成的“五个全覆盖”工程的基础上,启动实施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即再用两年时间,实现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农村便民连锁商店全覆盖、农村文化体育场所全覆盖、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全覆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使广大农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四)推进市域城镇化,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按照“一核一圈三群”的布局,加快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现代城镇体系。全力支持太原率先发展。落实好支持太原率先发展的用地保障、园区发展和污染企业搬迁等政策措施,支持加快城中村改造,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切实增强省会城市的带动力。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供给为突破口,以启动共建区建设为切入点,加快太原榆次同城化步伐。积极发展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以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为主体,以阳泉、忻州、吕梁为腹地的太原都市圈,形成引领山西省城镇化发展的龙头。加快发展三大城镇群。统筹区域城镇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建设以大同、朔州为核心的晋北城镇群,以临汾、侯马、运城为核心的晋南城镇群,以长治、晋城为核心的晋东南城镇群,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大力实施“大县城”战略和百镇建设工程。引导生产要素、优势资源向县城集中,推进县城扩容提质,扶持一批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镇快速发展,发挥其连接城乡的纽带作用。要不断创新和完善城镇化推进机制,改革户籍制度,改善公共服务,使稳定就业和居住的进城农民有序转为城镇居民;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着力打造现代宜居城市和特色城镇,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

(五)推进城乡生态化,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多方联动狠抓节能降耗。突出抓好工业领域节能,严格产业准入门槛,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加强新上项目能评工作,全面开展能效对标活动,在电力、冶金等高耗能行业和企业实施千项重点节能示范项目。大力推进建筑领域节能,积极推广应用节能材料和节能技术。扎实推进交通运输等领域节能工作。加强节能服务体系建设,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推进全社 会节能。

多管齐下狠抓污染减排。坚持总量控制的原则,抓好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继续加大重点用煤行业的脱硫力度,启动火电行业脱硝工作。创新县城污水处理厂运行机制,新建一批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启动实施“蓝天碧水扩容提质工程”。加快太原等重点城市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扩大集中供热覆盖范围,严禁在城市及近郊区新建燃煤小锅炉,减少工业烟尘、粉尘排放。优化气源布局,加快管网建设,推进煤层气、焦炉煤气、煤制天然气和过境天然气“四气合一”。减少农村面源污染,加强重点流域、饮用水源地和地下水保护。强化环境评估,实行污染者付费、排污权交易等制度,加强对排污企业的监测监管,构建污染减排的长效机制。

多措并举狠抓生态建设。以建设生态省为目标,大力推进造林绿化、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业产业开发工程,加强生态屏障建设,确保完成营造林400万亩,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森林蓄积量,增强固碳能力和生态功能。继续深入推进“2+10”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工程,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各位代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央的要求,是全省人民的共同心声。我们一定要举全省之力,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把这件关乎民生的大事抓好,让我们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洁、环境更优美,让全省人民生活质量有一个新的提高!

(六)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山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切实解决幼儿入园难的问题;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将农村中小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分别由500元、300元提高到600元、400元;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从今年起用两年时间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全覆盖,让没能进入大学、高中的学生都能够免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学到一技之长;切实解决好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实施高校危房改造,化解高校债务负担,加快推进高校新区建设,确保明年建成使用。抓好普通高中教育、继续教育和特殊教育。要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五项改革任务落实,着力抓好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在所有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将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15元提高到25元;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探索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 革。发展中医药事业。与此同时,要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做好妇女儿童工作、人口计生工作、老龄工作和红十字会工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努力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小型微型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以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为重点,全面做好各类人员就业工作。采取免费培训、减免税费、提供小额贷款等措施,鼓励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劳动执法,落实完善最低工资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每月人均增加140元;将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积极推动非公有制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参加保险,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办法。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两年实现全覆盖任务,今年覆盖率要超过80%。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由人均120元增加到200元。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在国家每月人均分别增加15元、12元的基础上,省里分别再增加10元;提高孤儿养育标准;对3万名贫困残疾人实施康复救助。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大力推进各类棚户区改造,加大廉租 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今年再投资240亿元,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8万套、1665万平方米,逐步改善居民基本居住条件。

认真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健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完善矛盾调处机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妥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做好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工作。加强国家安全工作。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做好外事、侨务、对台等工作。发展人民防空事业,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好双拥工作,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各位代表,为人民群众谋福祉是我们的不懈追求。新的一年,我们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把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好,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办好,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富裕、更幸福、30 更有尊严!

(七)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由明显好转向稳定好转转变。

安全生产是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保障,没有安全生产一切都无从谈起。

要充分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不懈怠、不放松、不麻痹,切实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进一步强化安全发展的理念,牢固树立抓好安全生产就是政绩的观念;进一步引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排查各领域、各行业、各方面的安全隐患;进一步完善十项大的安全生产制度,落实好12个行业118条安全生产规定;进一步强化政府、企业安全生产的“两个主体”责任,突出抓好煤矿、非煤矿山、尾矿库、道路交通、消防、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易燃易爆物品和公共场所的安全管理,严厉打击私挖滥采和非法违法生产经营活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强化现场管理,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各位代表,安全生产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通过两年的努力,山西省安全生产形势已实现明显好转,我们也坚信,山西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把安全生产搞好,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

(八)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强化科技人才支撑,为转型跨越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深化改革开放。要加快乡镇机构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试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大对资不抵债、扭亏无望国有企业的改革破产力度,以省属国有企业为重点加大企业联合重组力度,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继续推进集体企业改革。落实好国家和山西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省直管县财政管理改革试点。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组建省金融办,深化晋商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改革,培育农村新型金融机构,鼓励支持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发展,更好地为地方发展服务;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保完成主体改革任务。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创新矿业用地管理机制。启动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抓紧制定并落实好

各项实施方案,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力争在相关领域有突破性进展。支持开展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要不断优化环境、完善政策、创新方式,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力度,重点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重点民营企业和高层次人才来晋投资兴业、为山西建设服务。要全力办好第六届中博会。

加强科技和人才工作。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力争在煤炭清洁生产利用、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节能减排以及循环经济等领域取得新的突破。积极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组建山西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认真贯彻落实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重点抓好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新兴产业创业型领军人才、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开发。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九)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保障和促进转型跨越发展。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自觉接受人大、政

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人民法院、检察院依法履行职责,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工作。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民主权利。做好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加快依法治省进程,启动“六五”普法工作,提高全民法制意识。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文化精品创作和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力度,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山西省长期培育形成的太行精神、右玉精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学习调研,提高履职能力。广大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把加强学习调研作为履行岗位职责的一项基本功和必修课,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学习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学习履职所需的各种知识,通过学习增长才

干、提高本领;要深入调查研究,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下放审批权限,对那些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审批事项,该下放的下放,该取消的取消。要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全面提高行政效能。

增强法治意识,推进依法行政。各级政府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完善重大事项公众参与、专家咨询论证和政府集体决策相结合的决策制度。加强政府法制工作,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加强审计和监察工作,实行严格的行政问责制,强化行政监督,规范行政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坚持廉洁自律,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委关于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全面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继续深入推进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认真开展重点领域渎职侵权问题专项整治工作。

深化政务公开,确保公共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大兴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之风,坚决反对奢侈挥霍、铺张浪费,把有限的资金更多地用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上。

各位代表,我们告别了辛勤耕耘、硕果累累的“十一五”,迎来了充满希望、大有可为的“十二五”。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省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埋头苦干、扎实工作,为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2010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1月26日在山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山西省省长 王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我们经受严峻考验并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也是在山西历史上值得记忆和令人难忘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经济结构深层次矛盾的重重困扰,面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繁重任务,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持扩内需、保增长与调结构、促转型相结合,与保民生、促和谐相结合,与抓安全、保稳定相结合,与抓改革、增活力相结合,努力推动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经济在克服困难中实现较快发展。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去年我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由于我们及时采取有力措施,迅速扭转了经济下滑的局面,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左右(下同);一般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左右,增速创15年以来新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0.4%。

——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制定实施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特别是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取得新的成效,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5.6%,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3.6%、2.7%,全部完成任务,特别是二氧化硫指标提前实现“十一五”目标。

——重点工程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纵贯南北的高速铁路大西客运专线、横跨东西的出海大通道山西中南部铁路项目启动实施;新开工建设27条高速公路,建设里程超 1 过2000公里;引黄北干工程全线开工,35项应急水源工程进展顺利;省城十大建筑全部开工。省级重点工程完成投资1500亿元,是上年的3.9倍。

——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全省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减少1018人,下降27%。其中,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死亡人数下降72%;煤矿事故起数下降40%,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0.328。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不断改善。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用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投入高达1013亿元,增长20%。“五大惠民工程”深入推进,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全面实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2.2万人(计划4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目标为4.6%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去年经济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分别增长6.7%和3.6%。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实现新突破,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千方百计扩内需,经济在克服困难中实现较快发展。

加大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投资力度。围绕国家鼓励支持的六大领域,安排两年投资6500亿元,带动全社会投资1万亿元。这一投资规模相当于我省过去三个五年计划投资的总和。成立了由省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任组长、副组长的重点工程建设领导组,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问题;确定了152项省级重点工程,对建设用地、环评、立项审批实行统一受理、集中办公,重点推进;争取国家资金98亿元,推进银企签约2365亿元,有效调动社会资金,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全年突破5000亿元。其中,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300亿元,增长70%;保障性住房、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等重大民生工程完成投资965亿元,增长45%;以技术改造为主的产业投资达到2370亿元,增长20%。大规模的投资,不仅有效地拉动了当年的经济增长,而且为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全面落实“家电下乡”、“农机下乡”等扩大消费政策措施,出台了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实施意见,提高部分农机具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销售各类家电、农机67万台(件),销售额达到26亿元。出台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的意见,商品房销售额增长39.7%。实施扩大旅游消费春季、金秋行动,旅游总收入达到893亿元,增长20.7%。完成30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7000个农家店(便民店)和1000个放心粮油店的建设改造任务,强化市场监管,城乡消费环境和市场秩序明显改善。

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制定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大幅度减轻企业负担,省属国有重点煤炭企业资源“两权”价款地方留成部分可缓缴或转增资本金、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可缓缴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对焦化企业政府性基金和收费实行减免政策,实行社会保险“五缓四降三补”政策,共为3.8万户企业减负63亿元。健全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各类金融机构全年新增贷款1873亿元,是上年的2.5倍。制定实施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发展的意见,帮助外贸企业稳定出口。出台促进民间资本进入鼓励类投资领域的9项优惠政策,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一年来,我们不断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测和分析,省政府每周召开一次省长碰头会;每月召开一次经济形势分析会,并通报各市经济运行情况和重点工程建设情况;每季度向省委常委会汇报一次经济工作,召开一次全省经济形势分析会,确保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促进了全省经济发展。

(二)痛下决心调结构,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制定实施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及28个子行业实施方案,煤炭、焦化、冶金、电力四大传统支柱产业不断优化,淘汰落后产能步伐明显加快;装备制造、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食品工业四大新兴产业逐步壮大,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成效显著,太原长安重型汽车基地落成,大运重卡项目正式投产,首套国产千万吨级矿井综采装备试验成功,动车轮对总成国产化基地加速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实施服务业“1+10”工程,服务业增速达到10%以上,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明显提高。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工程”和造林绿化工程,实施生态环境修复治理“2+10”工程。11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5%以上,10个重点城市和70个县(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完成营造林530万亩,全省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全国造林绿化现场会在长治召开,我省被授予 “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

针对我省煤矿“多小散乱”、安全事故频发、资源回收率低和生态环境破坏的严重状况,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重点推进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工作。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方案,注重政策配套,兼顾各方利益,坚持政府协调指导与发挥市场作用相结合,坚持煤矿整合重组与煤炭开采秩序治理整顿相结合,坚持上大、改中、关小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坚持发挥省内外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的作用与发挥民营骨干企业的作用相结合,健康有序推进整合重组工作。全省矿井个数由2600座减少到1053座(国有、民营、混合所有制办矿比例为2:3:5),办矿主体由2200多个减少到130个,70%的矿井生产规模达到90万吨以上,30万吨以下煤矿全部淘汰,保留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目前,煤矿整合重组协议签订率已达到98.5%,兼并重组主体到位率达到96%,采矿许可证换证率达到90%,被整合重组煤矿符合条件的正陆续复工复产,保留矿井技术改造有序进行,部分资源枯竭、不具备安全生 产条件的矿井正在实施关闭。全省煤炭产量已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去年11月以来月产量达到6100万吨以上。通过这一轮整合重组,我省煤炭工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产业水平显著提高,安全生产状况明显改善,能源基地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在由煤炭大省向煤炭强省的跨越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三)毫不放松抓“三农”,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面貌发生明显变化。

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三农”投入大幅增加。在落实国家各类补贴政策的基础上,我省又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对玉米按每亩100斤、每斤0.75元的标准实行差价补贴;对年出栏生猪20万头以上的县奖励100万元;对新建奶站每个补助10万元;对农业灌溉水价由每立方米0.5元以上降低到0.25元。全年省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达到135亿元,增长29.8%。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农业结构调整有效推进。改造中低产田200万亩,新增农田灌溉面积190万亩、保护性耕作面积104万亩,完成58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新建淤地坝320座。运城、晋中、大同三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全面启动,带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产品基地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4万个。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去年虽遇严重干旱,粮食总产量仍达到94.2亿公斤。

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启动实施,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大力推进“五个全覆盖工程”,目前96%的建制村通了水泥(油)路;完成506万平方米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任务;完成99%的卫生室空白村建设任务,并为全省2.8万个行政村配备了基本医疗设备;完成村通广播电视2586个村;新解决272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新启动2000个新农村重点推进村建设。新增15万农村沼气用户。扶贫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农村村容村貌和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明显变化,广大农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四)多措并举抓安全,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

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一年多的以煤矿为重点、覆盖各行业各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治理,非法违法生产行为得到遏制。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煤矿配齐配强安全管理“六大员”,实行严格的矿工准入和持证上岗制度,强化现场管理和基层基础工作。严格落实政府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建立完善了十项安全生产制度,各级各部门领导责任进一步明确;为11个地级市和重点产煤县(非煤矿山县)配备了市县长安全助理,组建煤炭工业厅,安监局与煤监局分设,强化了安全管理职能。严肃对待事故,严格责任追究。通过这些强有力的措施,全省安全生产形势 明显好转,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大大下降,这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重大成果!

与此同时,有效治理公路超载,治超成果进一步扩大。果断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性事件,成功救治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儿;迅速处置洪洞县猪蓝耳病疫情;及时化解壶口景区凌汛险情;有效应对强降雪灾害;全力防范甲型H1N1流感疫情。扎实做好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期间的安保工作,发挥了首都护城河的作用。

(五)高度重视保民生,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民生得到保障和改善。采取多种措施,稳定现有就业岗位,增加新的就业岗位;多渠道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有95%重新找到工作;采取招录公务员、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施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就业率达到81%;积极开展就业援助,全省就业形势保持稳定。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制度,综合覆盖率达到84%。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在22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受益人数达到378万人。全面推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保率分别达到80%和91%。加大对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救助资金增幅高达41%,确保了金融危机期间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200万城乡低保对象和14万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实现了应保尽保。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35.9万套、2119万平方米,完成目标任务的130%。全国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现场会在大同召开,推广我省棚户区改造工作的经验。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步伐加快,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全面实行。科技工作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强化。医疗卫生、体育事业健康发展,我省体育健儿在全运会上再创佳绩。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和双拥工作,军政军民团结进一步巩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工作不断加强,政策咨询、参事、史志、人防、气象、地震、测绘、文物、档案工作继续推进,老龄、残疾人、慈善救助和红十字会等社会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对口援建茂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六)有力有序抓改革,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

省级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有序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清理规范任务基本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扎实推进,1市17县试点任务全部完成。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股份制改造取得新进展。地方金融改革有效推进,晋商银行挂牌成立,全省首家外资银行——汇丰银行入驻省城。资本市场融资420亿元,带动投资1200亿元,是上年的2倍。燃油税改革基本完成,政府性收费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站全部撤销。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厦门等地举行重点项目推介会,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山西)特色农 产品博览会,全年共引进各类资金1120亿元。

(七)依法治省进程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

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的监督,积极支持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1331件。“法治山西”建设全面启动,“五五”普法成效明显。群团组织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基层民主制度不断完善。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落实,行政监察和审计工作进一步加强。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文化强省战略稳步实施,文化体制改革成效明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五台山成功申遗。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学艺术事业日益繁荣。

在这里,我向大会郑重报告,2009年全省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实际完成情况比年初预想的要好,向全省人民承诺的十件实事已全部兑现!

各位代表,一年来,面对全省人民渴望发展、渴望安全的殷切期盼,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谋全局、抓大事,做到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与推动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有机结合;始终坚持从我省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抢抓机遇,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夯实了发展基础、增强了发展后劲;始终坚持紧紧依靠广大干部群众,凝聚各方力量和智慧,形成了和衷共济、共渡难关的强大合力;始终坚持迎难而上、砥砺奋进,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各位代表,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能取得这些成绩实属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中共山西省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省人大、省政协大力支持、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辛勤劳动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无私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向驻晋部队广大指战员、武警官兵和中央驻晋单位,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所有关心支持山西发展的海内外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长期积累的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经济结构不够合理等深层次矛盾依然突出;统筹城乡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政府职能转变、作风建设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等等。对此,我们将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0年主要任务

2010年,是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巩固经济企稳回升良好势头的关键一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谋划布局“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

综观国内外经济形势,尽管全球经济全面复苏还将有一个过程,但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已明显出现好转,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明显加快;尽管国内经济全面好转的基础还不牢固,但回升向好的势头日趋明显。就我省而言,尽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期问题与长期矛盾同时显现、相互交织,但综合判断,今年经济发展形势总体将好于去年。中央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我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重点工程作用逐步显现,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显著增强;特别是在应对危机的实践中,锤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我们既要清醒认识当前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强化忧患意识;更要看到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强化机遇意识和发展意识,坚定信心,扎实工作,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扎实做好“三农”工作,继续抓好安全生产,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着力加强社会建设和民生改善,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科技创新,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10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各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各增长9%。这些目标是导向性的,也是可以根据形势发展变化进行调整的。

约束性指标是: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6%;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3%和2%;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完成好上述目标,要在全面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经济政策,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坚持基础设施投资与产业开发投资并重、国有投资与民间投资并举,在优化结构的前提下,加大投资力度,确保全年投资达到6000亿元。继续 7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铁路建设,确保太中银铁路建成通车、太原铁路客运南站工程竣工,加快大西客运专线、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运城至三门峡等项目。公路建设,继续抓好2000公里高速公路在建项目,再新开工1000公里高速公路,同时确保今年年底建成1000公里高速公路;完成国省干线公路改造1000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1万公里。机场建设,完成太原、大同、运城机场改扩建工程,加快推进吕梁、五台山等机场建设。水利建设,抓好21项在建应急水源工程建设,确保12项工程竣工,加快引黄北干工程建设。省城十大建筑,确保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山西体育中心、省图书馆、省科技馆竣工。积极扩大以技术改造为重点的产业投资规模。在传统优势产业领域着力实施一批重大项目,重点推进太钢高强度精密带钢和不锈钢无缝钢管项目、平朔东露天煤矿年产2000万吨和同煤集团同忻煤矿年产1000万吨大型煤矿、古交电厂二期2×60万千瓦大型坑口电站以及一批热电联产等项目建设;在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发展一批示范带动性强的项目,重点推进太重煤机千万吨级矿井综采成套设备、智奇动车轮对总成、大运重卡、淮海微汽等项目建设。

着力增加消费需求。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努力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加大对“家电下乡”等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文化旅游、家政养老等服务消费,发展社区商业、物业等便民消费,促进宽带网络等信息消费。加强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城乡商业网络体系。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努力稳定外需。大力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千方百计稳定现有市场,积极开拓新的市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有特色、有潜力、有基础的产品出口。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不断增强外贸出口能力。

切实加大对企业的帮扶力度。继续执行已有的煤炭企业资源“两权”价款、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焦化企业政府性基金(收费)和社会保险减免缓缴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要发挥好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的作用,积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面向农村和中小企业的小型金融机构,努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推进诚信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继续全力推进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工作。巩固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成果,重点抓好煤矿复工复产、技术改造、安全监管、小煤矿关闭和煤矿基层基础工作。市县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兼并主体要切实负起责任,在严格程序、严格标准、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大工作力度,确保符合条件的煤矿复工复产。加快对保留 矿井的技术改造升级步伐,用先进装备、技术、工艺武装矿井,大力推进高标准现代化矿井建设,实现煤炭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严格安全监管,特别是要防止已关闭矿井的死灰复燃和私挖滥采现象的发生。切实加强煤炭企业基层基础工作,为建设煤炭强省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力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启动焦化、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重组工作,加快落后产能淘汰步伐,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大力发展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煤机成套设备、铁路装备、重型载重汽车以及汽车零部件等产品;现代煤化工重点发展多元复合肥、乙炔精细化工、甲醇深加工、煤制油等拳头产品,推进煤层气、天然气、焦炉煤气、煤制气产业一体化;新型材料产业重点发展新型建材、铝镁合金、钕铁硼磁性材料等产品;特色食品工业重点做强酒类、食醋、乳品等传统优势产品,做精小杂粮、肉类、食用油等特色产品。积极发展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产业、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三网”融合。要充分发挥大型企业、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对工业经济的带动促进作用。

加快服务业发展。认真落实促进服务业发展规划,深入推进服务业“1+10”工程,重点抓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场所环境整治力度,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打造一流景点景区;构建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发展精品旅游线路;培育旅游龙头企业,积极开发新型旅游项目和产品;推出一批地域特色鲜明、适合旅游观赏的演艺节目和文化产品,实现文化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整体效益。积极推进综合物流网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

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条件,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新兴产业和社会公共事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政府服务,搭建民营企业转产转型服务平台,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各位代表,我省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省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任务艰巨、任重道远。但无论困难有多大、任务有多重,为了山西的长远发展,我们要咬定目标、迎难而上,敢为人先、勇挑重担,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型,努力使我省真正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

(三)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扎实做好“三农”工作。

进一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逐步提高土地出让金、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和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用于“三农”的比例。认真落实国家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继续执行我省已经出台的玉米差价补贴、生猪大县奖补、新建奶站补助、部分农机具累加补贴、农业灌溉水价补贴、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等政策,并根据实际情况,再研究实施一批支持“三农”发 9 展的政策措施。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启动西山地区黄河水灌溉工程,完成43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实施十大灌区节水改造及六大泵站配套改造。新改造200万亩中低产田和10万亩盐碱地。启动实施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快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单产水平,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继续推进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等“三大区域”建设,加快推进运城、晋中、大同三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推进菜篮子产品集约化、设施化、标准化生产。加快构建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市场信息体系建设。继续实施科普惠农计划。深化农村改革,依法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善始善终抓好“五个全覆盖工程”,确保今年全部完成任务。加强村级党员活动室和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建设。加快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继续做好机关、企业结对帮建新农村工作。新启动2000个新农村重点村建设。启动统筹城乡规划建设试点,开展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继续实施移民搬迁、整村推进、产业开发、劳动力转移和教育扶贫五大工程,启动贫困地区集中连片开发项目,确保今年再解决20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要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的战略重点,作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着力优化城镇布局。加快太原都市圈建设,使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大力培育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发展城市群;积极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县城和小城镇快速、集约发展,在全省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着力提高城镇承载能力。在优化产业结构、夯实产业基础的同时,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统筹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提升城市品位。突出文化内涵,体现现代文明,精心打造标志性建筑和城市亮点;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建设一批有特色、有影响、有魅力的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宜居城市和旅游商贸城市。着力增强城市活力。深化就业、社保、医疗等改革,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上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重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

各位代表,“三农”问题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全省广大农民群众的生计。我们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带着感情抓“三农”,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 的气力,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千方百计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推动“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

(四)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综合运用经济、技术、管理、法律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从源头上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完善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继续运用差别电价、能源合同管理、“绿色贷款”、环境治理补偿奖励等机制和办法,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健全和完善节能减排标准体系、统计监测体系和考核评价制度,严格实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促进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落实。

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重点工程。狠抓节能工程,深入开展煤炭、焦化、冶金、电力、化工、建材等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效对标活动,加强对 “双百家”、“省千家”重点能耗企业的节能监管;大力推动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建设;积极推进社会节能,确保完成“十一五”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22%的目标。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以太原市为重点,突出抓好重点城市的大气环境治理,加强燃煤电厂脱硫项目建设和运行监管;加快城中村燃煤锅炉改造;加大集中供热工程改造力度;加强企业废水达标治理、城镇污水处理和循环利用,加强饮用水源地的保护。深入推进造林绿化工程,落实山上治本、身边增绿计划,扩大造林绿化规模,提高经济林比重;组织实施好碳汇造林项目;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确保全年完成营造林400万亩的任务。继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修复“2+10”工程,加快推进汾河流域干流堤防加固、调蓄工程清淤、人工湿地和沿岸绿化等工程建设,确保完成一期工程任务,实现汾河干流常年全线复流、流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的目标;推进太原西山地区污染企业搬迁、关停,加强区内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抓好其他地级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工程,力争在短期内取得成效。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加快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建设,发展循环经济企业、园区、社区和城市,构建循环经济体系,促进能量和物质的循环高效利用。加大以循环经济模式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重点要发挥好煤炭资源的优势,延长发展煤焦化、煤焦铁、煤电铝、煤机械、煤建材、煤安全等产业链;推进粉煤灰、煤矸石等大宗废弃物的资源综合利用;加大煤矿瓦斯和焦炉煤气以及其他工业余热余气的回收利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各位代表,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内容。我们要进一步巩固已有的成绩,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坚决打赢这一攻坚战,让三晋大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全省人民生活质量有一个新的提高!11

(五)持之以恒地抓好安全生产,进一步提高安全发展水平。

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全省发展大局,也关系山西的形象。要牢固确立“抓经济发展是政绩,抓安全生产也是政绩”的理念,充分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实现安全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重大的政治责任,与地区发展、企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落实。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持之以恒地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巩固安全生产的好形势,实现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由明显好转向稳定好转的转变。

严格落实安全责任。进一步强化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特别是煤矿兼并主体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省内企业、省外企业)要在抓好原有企业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的同时,切实抓好兼并重组矿井的安全生产工作,要给每个整合保留煤矿配齐配强“六大员”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确保安全生产有人抓、有人管。强化政府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班子每一位成员、市县长安全助理和有关部门都要切实履行好安全监管职责。

创新安全监管机制。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认真总结安全监管经验,创新安全监管方法,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考核奖惩,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对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严格事故追究和行政问责。继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强“三项建设”。在加强对煤矿安全监管的同时,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尾矿库、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水库、学校等各行业各领域的安全工作。继续巩固治超成果,逐步建立治超工作的长效机制。

各位代表,安全生产人命关天,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过去一年的实践证明,山西的各级组织、山西的广大干部是完全有能力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新的一年,要进一步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信心和决心,继续毫不放松地抓好这件大事,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六)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改善,进一步提高和谐发展水平。

优先发展教育。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推进教育改革,健全教育投入保障机制,进一步提高师资质量,改善办学条件,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义务教育,要巩固和扩大“普九”成果,加大农村教师配备及培养培训力度,推进教育信息化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保障全体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能够上得了学、上得起学。职业教育,要针对市场需求,加强实用人才的培养;强化学生岗位技能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对符合政策和条件要求的学生逐步免除学费。与此同时,促进普通高中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提高教育质量。高等教育,要在适度扩大规模、优化 布局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强学科建设,力争在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基地建设上有所突破,特别要下决心解决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水平,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公共投资带动就业增长的机制。完善创业政策和服务体系,大力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优化创业环境,让更多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人成功创业、带动就业。千方百计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继续执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扶持政策,鼓励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或自主创业。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重点针对低保对象、残疾人、破产企业失业职工等就业困难群体开展就业援助,确保城市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

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逐步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深入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实现行政村卫生室全覆盖的基础上,建设改造一批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和县乡计生服务站、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健全疾病预防控制长效机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实施“优生促进工程”,提高人口素质。加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和用药安全。认真做好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疾病的防控治疗工作,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

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加快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改造棚户区和农村困难群众危房24万套、1370万平方米;继续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型住房消费,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供应;大力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完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搞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研究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筹资标准,推行门诊统筹;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和筹资水平,加快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的医疗保障问题。全面实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等保障水平,提高优抚对象的生活补助标准。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加强社会管理。建立健全重大社会决策、重大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健全群众权益维护机制。正确处理各类社会矛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种问题。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将不和谐因素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充分利用现代媒体了解民情,并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完善应急机制,妥善处置群体性和敏感性事件。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强化对特殊人 群的帮教管理。加强对各类社会组织的服务和管理。认真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加强国家安全工作。落实好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强外事、侨务、对台等工作。继续支持军队建设,做好双拥工作,积极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发展人民防空事业。

各位代表,加快社会事业发展、高度重视和改善民生,是各级政府应尽的责任。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投入足够的财力和精力,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努力改善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七)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科技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继续深化改革。扎实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试点改革,完成今年确定的试点任务;深化国有和集体企业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全面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保完成3000万亩林地确权任务;继续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强财税收支管理。巩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工作,深入开展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研究。积极做好“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增强对外开放意识,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优化投资环境,在全社会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创新招商引资方法,提高招商引资的规模和质量,鼓励外商外资参与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民生工程。完善对外开放政策,充分发挥开发区对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做好上海世博会、南昌中博会等重要会展活动的参展工作,筹办好第三届能源博览会。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科学确定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跟踪科技发展前沿,立足我省实际,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生态环保等重要方面,在煤炭清洁生产加工、煤矿安全生产、铝镁合金及其深加工、节能减排等关键领域,集中攻关,力争取得重大突破。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立面向企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不断提升我省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大胆革除科技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增加科技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创新型人才和领军人物的培养、引进和使用,支持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多出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八)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和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依法治省进程。认真执行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的建议和政协提案。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健全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的工作,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扎实推进“法治山西”建设。加强政府法制工作,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工作,提高全民法制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大力实施文化强省战略,努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着力建设“五大特色文化产业区”,推进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文化精品工程和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努力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太行精神、右玉精神等我省不同时期铸就的宝贵精神。深入开展文明和谐创建活动,培育文明新风,促进社会和谐。

(九)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领导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加强学习,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府。广大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着眼于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行政履职能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学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知识,学习履职必备的知识。坚持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不断提高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和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

加快职能转变,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以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测和分析,提高对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能力,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改进文风会风,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庆典和论坛,提高行政效能。进一步健全部门协调配合机制,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型政府。全面落实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制度,完善重大事项公众参与、专家咨询论证和政府集体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进一步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工作。落实行政执法责 任制和行政问责制,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坚决杜绝不作为、乱作为现象,严厉查处失职、渎职行为,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努力建设廉洁型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反腐倡廉方针和工作部署,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继续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对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继续推进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工作。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之风,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严格控制楼堂馆所建设,禁止高档装修办公楼。以良好的作风、扎实的工作取信于民。

今年,我们要在做好以上各项重点工作的同时,再为全省人民办好以下十件实事: 一是全面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加固任务,将学校建成最安全、学生家长最放心的地方。二是积极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率先在60%的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好这一政策。

三是新农保试点扩大到27个县(市、区),覆盖人数达到400万人;对4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

四是新建、改扩建农村敬老院120所;并为3000名贫困残疾儿童实施康复救助。五是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4万套,并确保全面完成国有重点煤矿棚户区改造任务。

六是解决好290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七是为930个建制村新建水泥(油)路4600公里。八是全面完成村卫生室建设任务。

九是新建2000家连锁农家店(便民店),建设改造百家放心粮油配送中心、千家示范店和万家经销网点。

十是新(改)建7200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

各位代表,回顾2009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全省上下坚定信心、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共克时艰,不仅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而且做了许多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全省人民为之振奋、为之鼓舞。展望新的一年,我们豪情满怀、信心百倍。我们要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奋发有为,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不断谱写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下载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1月11日王君)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1月11日王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1月18日在山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山西省省长 李小鹏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山西省晋城市六次党代会: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8月26日在晋城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长 王清宪 一、过去五年政府工作回顾............................................ 3 五年来,我......

    王君课堂实录

    王君:《陋室铭》《爱莲说》教学述评 作者: 来源: 时间:2012-3-20 8:36:54 阅读666次 【大 中 小】 整合与比照齐飞,厚重共灵动一色 ——评王君老师《陋室铭》、《爱莲说》整合......

    乡愁 王君

    在比较中咀嚼语言 ——余光中《乡愁》教学片断五则 美读与咀嚼,应该是诗歌教学之魂。和学生一起学习《乡愁》时,他们的发现和质疑不断制造着新的教学契机。这促使我不断变幻......

    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已排版可直接打印)

    政府工作报告 在2013年1月23日山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山西省代省长 李小鹏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

    词五首 王君2012(精选合集)

    词五首 王君2012-10-09 10:58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5课由五首词组成,分别是:温庭筠的《望江南》、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李清照的《武陵春》、......

    2008年工作总结王君

    2008年工作总结一年来, 本人能够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为指导,在渔市办事处党委的指导下紧紧围绕“服务于民”的......

    王君文本特质思考

    王君:文本特质思考 2012-04-07 21:34:06| 分类: 语文教学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 文本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依托和凭借。甚至可以这么说,文本是语文教学的第一生产力。研究......